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社工師證照→重點整理→考題→九十一年社工師檢覈考題目

九十一年社工師檢覈考題目
【先排版後請傳閱社工同仁影印存參】
社會工作概論
一、 請問社會工作教育為何必修實習課?從你的實務經驗來看目前台灣的社會工作實習課程有那些問題?要如何改進?(20分)
二、請討論以下幾組概念的異同:(40分) 
(一)社會政策vs.社會福利 
(二)以家庭為對象的社會工作(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family)vs.
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 
(三)社會工作理論(social work theories)vs.社會工作實施理論
(social work practice theories) 
(四)社會工作哲理(philosophy of social work)vs.社會工作倫理(social
work ethics)
三、社會工作的基變(radical)傳統起於何時?當時的社會條件如何?基變社
會工作挑戰了傳統社會工作的那些部分?在我國基變社會工作實施的可能
性如何?(20分)
四、社會工作的實踐要用心、腦、手,請問什麼是社會工作者的心、腦、手?
如何做到?(20分)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一、 有些人認為社會福利會與經濟發展衝突對立,這是忽略了社會福利的生產性功能。請您闡述社會福利對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的正面功能。(25分)
二、 試回答下列問題: 
(一) 勞工在何種情況下有資格申請勞工保險的殘廢給付?(8分) 
(二) 若此勞工仍想重回勞動市場,其需要那些相關的服務?(8分) 
(三) 依據(二),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中又有那些規定?(9分)
三、 我國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對於「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的設立與人力配置以及其應辦理的措施,有何規定?(25分)
四、 四、試分析並評論老人福利法中對於家庭觀念、子女責任等價值的規定。(25分)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
一、 試述「心理暨社會模式」的理論基礎、實施理論以及實務運用。(10分)並撰寫一份心理暨社會評估實例摘要。(10分)
二、 試述「社區意識」、「社區文化」的涵意。(10分)並試擬一份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的工作計畫摘要。(10分)
三、 試述「矯正模式」的理論基礎、實施理論以及實務用途。(10分)並試擬一份矯正模式之團體處遇計畫。(10分)
四、 請說明下列各項:(每小題10分,共40分) 
(一) 外展式社會工作 
(二) 助人專業者之法定義務 
(三) 倫理原則順序表 
(四) 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工作之比較表

社會工作管理
一、 近年來各社會工作機構相當重視服務方案成效(effectiveness)的展現,試就您的實務工作經驗中舉例說明如何設計一項方案評估研究(program evaluation)以呈現出該服務之成效。(25分)
二、 社會工作專業的特質之一,乃在於具有一套專業的倫理守則,請說明專業倫理守則之功能為何?(10分)並從社會工作行政管理的角度,論述促成部屬恪遵專業倫理守則之機制為何?(15分)
三、 何謂社會工作個案管理服務模式?(10分),請說明在個案管理服務模式的各個階段中,社會工作管理者之重點工作為何?(15分)
四、 請解釋何謂社會工作督導之支持性功能(10分)。就您擔任督導或被督導之實務經驗中,舉例說明有那些事務具有社會工作督導之支持性功能。(15分)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一、 社會上似乎存在著「人老了就沒有用」的想法,試問這種想法對老人有何影響?又討論社會工作者為了破除這種迷思而與老人一起工作時應遵循的原則為何?可推行那些服務方案?(25分)
二、 有些研究指出中年期的婚姻滿意度可能下降,但也有研究發現婚姻滿意度反而上升,你的看法如何?試用中年期的發展職責和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任務之觀點來論述之。(25分)
三、 試說明青少年中途輟學的原因為何?對已經中輟的學生可提供那些服務方案?又預防中輟生的服務方案之內容為何?(25分)
四、 依附關係(attachment)的建立對嬰幼兒期的發展深具影響,試說明:
(一)何謂依附關係?為何依附關係的形成對此時期的發展如此重要?(10
分) 
(二)有那些因素會影響依附關係的形成?(10分) 
(三)培養安全的依附關係之基本原則為何?(5分)


九十年度考試試擬答案(參考用)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一、 試論述社會福利政策與社會工作實務工作之關係,又社會工作實務工作者為倡導社會福利政策之訂定,可採行的策略有哪些?
【答】
社會政策為公共政策的一種為國家基本國策而落實政策的重心在於政策所導引 出的福利服務,而福利服務供給的重要支持者就是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政策反饋的機制不外乎需求者、執行者與提供福利者。社工員介於此重要環節需反應民眾需求以及提供服務,因此社工員對於政策倡議的進行分析,並敘明對社工員對於政策藐視的情形加以說明。
(一)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實務工作者關係:
1.社工員在服務的過程中執行政策,所以必須瞭解政策的意涵,包括:政策的內容與範圍、隱藏的價值與意識型態、政策選擇所立即的架構和評估的社工員應提供訊息給立法者、政客與社團,以做為制訂政策的參考。包括:發掘反應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遊民或精神病患的需求。倡議新法案的制訂,例如:兩性平等工作法。
2.修訂現行法規中不當的規定與限制,例如:低收入戶的認定標準(貧窮線的修訂)。
(二) 社工員進行倡導的可行策略:
1.立法的倡導:係指個人或機構為了影響法案或立法的制訂所採取的行動。出席立法會議:以專家身份出席法案制訂前的公聽會或座談會倡導專業的見解。
2.遊說:代表自己任職的機構或團體與其他機構或團體交涉,來說服對方一起為政策規劃及立法修訂努力。
3.督導科層制度的運作:指法案通過後,應督導科層之運作,以及監督法案 執行的情形能否照顧到案主權益。
4.成立聯盟:不同的團體機構為爭取立法、政策、方案、計畫而聚集在一起從事長期的或短期的合作。例如: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及殘障福利聯盟。
但是目前因為認識不足誤解參與政治(請願、遊說與施加壓力)是不道德的,加上社工員在政策制訂過程中角色不明確且常需與其他人或其他機構配合,所以社工員通常不願意碰觸,再者由於政策制訂的知識與技術過於廣泛非一般社工員所能勝任,所以社工員通常比較不願意碰觸一些環節。因此政府機關及非營利組織間應加強灌輸社工員在政策制訂的角色,以期有效推進社會工作專業的建立與完善。

二、試說明社會福利民營化(或譯為私有化)的意義,並以目前台灣各級政府推動購買服務的實例,評論其優點和限制。
【答】
(一) 社會福利民營化定義:
根據強生在福利私有化一書中的定義「民營化是降低國家的角色,將原有由國家提供服務的功能轉移至私人機構,包括商業性、正式或非正式志願組織以及非正式網路及家人、朋友和鄰居以共同提供福利服務。」然而政府不規避原有的責任,只有在傳遞物質或服務方式有所改變,主要的目的是減輕政府的負擔、調節資源分配和反應更多人的需要。從政府的角度來看便是引入市場機制來改變資源分配與經營的原則。

(二) 購買服務意指政府機構和其他組織或個人簽訂合約以購買服務,提供給與 政府機構的受益人。
1.目前政府推動的實例如下:
(1) 經濟補助,如機構收容之補助金。
(2) 就學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庇護工廠及以工代賑。
(3) 照顧服務:免費托兒、居家服務、在宅服務、老人居家看護。
(4) 住宅安置:如平價住宅。
2.購買服務大致有以下的共同優點:
(1) 成本降低,主要是因為經濟規模彈性,人事制度與市場競爭,可使政府降低成本。
(2) 對案主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務。
3.購買服務提供的限制及缺點:
(1) 私立機構為獲取經費來源必須配合政府的方案要求,將使機構喪失自 主性。
(2) 財政依賴也會帶來組織發展的困境。
(3) 如未能做到有效的督導和評鑑,效果將會降低。

三、依民國八十六年修訂通過之「老人福利法」中所稱的居家服務包括哪些項目?並就「就地老化」的政策目標,評述我國老人福利服務工作目前的辦理情形。
【答】
(一) 老人福利法中關於居家服務的規定:
老人福利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協助因身心受損致日常生活功能需要他人協助之居家老人得到所需之持續性照顧,地方政府應提供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下列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照顧、家務服務、友善訪視、電話問安、餐飲服務、居家環境改善及其他相關之居家服務等八項。
(二) 目前居家服務工作的辦理情形:
福利措施 在宅服務 居家看護 居家護理
服務對象 1單身年邁乏人照
顧者。
2無自理生活能力者
3家中有殘障老人需要照顧者 居家慢性病患 1出院後需要繼續照顧的病人
2家庭中長期患病的病人
3家庭中重病的病人
服務內容 1家事及文書服務
2陪同就醫
3生活指導
4關懷服務 1心理協談、家屬溝通
2居家環境衛生處理
3服藥安全與飲食
4復健、翻身及扣背
5是病患需要做必要處理 1護理服務
2居家護理指導
3衛生教育


(三) 目前辦理情形之評述:
1現行之福利規劃太注重照顧領域,完全忽視其他生活層面及人性化的服務規劃,「在地老化」觀念應切合「福利社區化」及「去機構化」的理念,以達成政策制訂的理想目標。
2在宅服務也是居家服務的一環,目前的規劃均強調失能老人為擴及一般健康老人,因此政策及福利提供應加重文康及相關福利的提供,並在社區內建構小型化的安養機構,以求福利提供社區化、可近性、可及性的綜合目標。
3政府應結合各相關單位如衛生、警政、司法及交通等單位,並經由各種福利輸送的管道(正式與非正式、政府與民間),一同建構安全舒適的居家服務環境。

四、依「社會救助法」之規定,社會救助的項目及服務措施有哪些?又針對我國社會救助工作的執行現況提出檢討及改進建議。
【答】
(一)現行社會救助法的項目與服務措施如下:
1生活補助:
(1) 第十五條低收入戶中有工作能力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 助其接受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創業輔導或以工代賑等方式輔助 其自立。
(2) 第十六條中央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事實際需要財力,對低收入戶提供下列特殊項目救助及服務:產婦及嬰兒營養補助、托兒補助、教育補助、租金補助或平價住宅借住、房屋修繕補助、喪葬補助、在宅服務、生育補助及其他必要之補助及服務等九大項。
(3)第十七條警察機關發現無家可歸之遊民應通知社政機關共同處理, 並查明其身份及協助護送前往社會救助機構收容;其身份經查明者,立即通知家屬。
2醫療補助:
(1) 第十八條規定嚴重傷、病,所需醫療費用非其本人或扶養義務人 所能負擔者,檢附有關證明,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申請醫療 補助,參加全民健康保險可取得醫療給付者,不得在依前項規 定申請醫療補助。
(2) 第十九條低收入戶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由中央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補助。

3急難救助
(1) 第二十一條規定戶內人口死亡無力殮葬者、戶內人口遭受意外災 害致生活陷入困境者負及家庭主要生計責任者,罹患重病失業、失 蹤、入營服役、入獄服刑、或其他原因,無法工作致生活陷於困境者,得檢附有關證明,向戶籍所在地主管機關申請急難救助。
(2) 第二十二條規定流落外地,缺乏車資返鄉者,當地主管機關得依 申請酌予救助。
4災害救助:
第二十五條及第二十六條人民遭受水、火、風、雹、旱、地震及其他災 害致損傷重大,影響生活者,予以災害救助。內容為協助搶救及善後處理、提供受災戶膳食口糧、給予傷、亡、失蹤救濟、輔導修建房舍、設立臨時災害收容所及其他必要之救助。
(二)我國社會救助執行之檢討:
1.貧窮界定嚴格:標準偏低,維持絕對貧窮精神。
2.方案互動的混亂:由於生活費用的偏低,為了照顧老年、身心障礙與兒童等弱勢族群,新方案不斷增加。對受助者言,產生選擇困擾,且有違效率與效能原則。
3給付適當不足:生活補助並非所有低收入戶可享有,補助金額是否可維持基本生活。
4價值建構的阻難:要建立工作福利的理念的確有難處,不論是新右派或新左派對於貧窮的救濟思維,均對現行的救助服務提出批判,惟有提出相關的就業輔導或者以工代賑的措施,方能落實安貧與脫貧的理念。
5社會控制的目的:有工作未工作者被排除,有子女未與子女同住或子女無力照顧者排除。
6.地域公平的忽視:應享受一致的給付,但台灣各縣市間因為財源不一致於給付程度有差異。
(三)社會救助的工作方向:
1法規的修訂建議:
統一規定最低生活標準設置專責辦理社會救助業務的單位人員,以提升服務品質,規定受助者同一事故不得重複申請救助及每月接受救助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政府公布之基本工資,發給接受職訓期間低收入戶者獲得生活補助,以鼓勵參加職訓,增定最低生活費額外需要加成增訂特殊項目及服務,促使社會救助工作更具積極性,對無家可歸人口增訂收容輔導辦法,各級政府應編列預算負擔低收入戶者全民健康保險費以及增定主管機關對社會救助機構之設立及管理應具監督責任和增定社會救助機構接受政府補助時,對補助款,使用的責任。
2政策規劃的建議:
(1) 以一種社會整合的觀點去思索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政策的定位,並關照勞動市場中長期處於低收入工作者與原住民。
(2) 目前老人貧窮問題日益嚴重,家庭型態改變造成女性單親問題異常 突出以及原住民貧窮問題和成人失業問題均會加重目前政府的社會 救助工作的負擔,因此政策規劃與執行應適切地回應各種案主的迫 切需求。
(3) 協助低收入者累積有形資產(儲蓄)及提高無形資產(人力資本),以全力關照低收入者的經濟福祉。
(4) 從西方國家經驗中未來應以社會保險為主軸的政策設計,則我們必 須同時面對如何有效減少貧窮、維持適中的福利支出,並鼓勵工作, 不過渡依賴政府的挑戰。
(5) 討論「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及「災害防救法」的特色,並論 及失依兒童、青少年及老年和身心障礙者或單親家庭的緊急性及長 期性需要。


九十年度專技高考試擬答案(參考用)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一、近年來,歐美在社會救助政策上提出「工作福利」(workfare)、「財產形成」 (asset accumulation)、「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等議題。試說明上述三個議題的意涵及其在台灣的適用性如何。
【答】
社會救助乃資本主義福利國家最後一道防線,卻也是政府的最基本責任,但是政府應最到何種地步,才能使貧窮獲致生活基本滿足後又可發展和脫貧,就要看政府提供的福利及相關配套措施,是否符合經濟效益及政府施政目標和財政支出的限制。以下先就提出三項進行定義,再個別印證我國實施此三理念之可行性。
(一)「工作福利」(workfare):
1工作福利乃是社會救助的最主要策略,主要精神協助低收入者拖離貧窮的 機會。意指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負責,只有在個人無力自助無法從其他方面獲致足夠之協助時,所給予之社會救助形式,而以協助低收入戶者有工作就業的機會的方式,以求低收入戶能夠自立自助,因此其基本假設便是『自助原則』。
2因此政府在此福利供給模式上所扮演的角色為積極發展低收入戶的潛能, 提供「職業訓練」或「以工代賑」的模式,協助其自立。
(二)「財產形成」(asset accumulation):
1貧窮者最主要的困境即是經濟安全的匱乏,當經濟收入無法滿足生活最低 需求標準時,根本無法有個人或家庭的資本積累,無法安貧的困境下如何脫貧,因此基本生活滿足之後的財富積累,便脫離貧窮的保障或基石。
2西方學者提議成立類似此類低收戶自強專戶等措施,並給予補助,使貧困 至小康的生活水平。
(三)「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
根據一九九四年歐洲社會政策白皮書對社會排除的界定,它有兩個特點:
1其一為「多面向」,指的是貧窮現象並非單只是物質或經濟上的問題,還 包括心理、價值與社會參與等問題。
2其二為「動態的」,他不是一個靜態描述,還要探索一個人或團體之所以 在生命週期中逐漸淪為貧窮的動態過程。因此貧窮的問題不只是相對的, 而是會累積的,因此缺乏社會參與及經濟機會的人口群,受到社會排除的 效果就會更加明顯。
(四)根據以上的三項定義,社會救助的基本理念是希望貧窮者能夠安定經濟生活,逐漸脫貧,但是從社會救助的原則為平等原則、最低生活保障原則、補充原則及工作倫理原則等方向觀之,離此理想尚有一段差距。以下茲就上述三項理念敘明在台灣之適用性。
1根據我國目前社會救助法相關規定與現行福利著重生活扶助、醫療補助、 急難救助及災害救助。雖於第十五條中明訂低收入戶中有工作能力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助其接受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創業輔導或以工代賑等方式輔助其自立;不願意接受訓練或輔導,或接受訓練、輔導不願 工作者,不予協助。及於前項受訓期間應另酌予生活補助費,即可看出 「工作福利」理念在內;且目前由社政或勞工單位配合辦理,實行績效頗 獲好評。
2就財產形成而言,低收入戶的財產積累的主要方式通常來自低收入戶本 身及其非正式支持,若政府提供多種形式的財政支持,諸如政府補貼之創業的低利息貸款,或者職業訓練的生活補助基金,以工代賑的相對支持基金,支持於個人或家庭帳戶,便可使低收入戶儘速脫貧。然而因社會救助為政府稅收之支應原則,以目前社政系統的預算結構在此福利服務大量推展之餘,甚難擠出預算空間。
3再從社會排除的觀點來說,沒有脫貧的兩條治本途徑不外乎「職業訓練」 及「就學獎勵」,也正好契合社會排除的精神,努力使貧窮者脫離貧窮的文化或使生活機能大增,讓下一代儘速脫貧。雖然目前社會救助法有針對上述兩者提出相關配套措施,然而還是在最低基本需求的框架下思考,完全沒有考量職業訓練後的就業競爭性及低收入兒童求學發展性及多元性,此部分的投資報酬率最高,個人在建議地方政府的財政許可範圍之下,多鼓勵非營利組織、宗教團體多多認養職訓及就學輔助相關支出,以使低收入戶儘速脫離貧窮之列。

二、「將兒童福利法」、「少年福利法」兩者(個別立法),整合成為「兒童少年福利法」(和並立法)有何優點與缺點?並針對缺點提出因應之道。
【答】
為契合聯合國兒童福利公約的規定目前政府積極規劃少年福利法與兒童福利法之整合。就學者的觀點其整合之必要性:一為保護工作實務需求,因為兒福及少福兩者均提高父母及監護權責任、均以保護不幸兒童或少年為目標(但兒福法較具體明確)、兩者之附屬法規及作業流程亟待訂定與執行及專業人力嚴重不足,服務網絡有待整合;二為依照國際上之慣例及兒福法均以十八歲為兒童之年齡界定。但是亦有學者認為兒少合併後會縮減兒少福利之資源。以下就整合之優缺點之改進方法分別提出簡要說明。
(一) 整合之優缺點:
1.為整合之缺點:
(1) 與其他國家合而為一的立法潮流相違背。
(2) 在認定上及適用上產生極大困擾。
(3) 服務不連續、分割:規範範圍不及的漏洞產生。
2.建議合而為一的優點:可節省立法資源以求取效率,又可達行政體制健 全的目的,但宜暫以求取二者福利意識其立法精神之合一,逐步實施。
3支持單獨法(少年福利法)理由:少年身心成熟度與行為反應均與兒童不同,但少年無法進入成人體系,因此須針對少年為主體規劃相關福利政策、法規及措施。
(二) 整合之缺點改進之道:
1訂定社會福利基本法,明訂各個案主別福利支出之比例,如此便不致整合後造成預算縮減。
2.整合後的政府單位及相關機構服務之轉銜便成為兒少福利法使否整合成功關鍵,因此社政系統及教育系統和司法系統,應重新分工與配合方可達到整合之理念
3重新保護性個案,應建立個案管理系統,不應僅著重於保護性措施,應加強其他一般性的文康、休閒和發展性教育性的福利銜接,方可建構優質的兒童福利及少年福利整合網絡。


九十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特種考試 考試試題 代號:6260 類 科: 社會工作師 科 目: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考試時間: 二小時 座號: 甲、申論題部分:(50分)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一、包括Gosta Esping-Andersen在內的大多數福利國家研究學者,都將西方先進福利資本主義國家區分為三種模式:強調須經資產調查之社會救濟的「自由主義模式」;強調以職業為基礎之社會保險的「保守組合主義模式」;和強調以國家稅收支付之普及式福利的「社會民主模式」。請比較這三種福利制度模式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效果,並根據這項討論,論述您認為我國社會福利應發展的方向。(30分)
二、試論述「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和從事直接服務的社會工作員的關係,並任舉一項我國近年開始實施的社會政策或社會立法為例,說明其如何影響直接服務之社會工作員的實務工作。(20分)

乙、測驗題部分:(50分)
乙、本科目測驗式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就各題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 該題不予計分。 共40題,每題1.25分,須用2B鉛筆在試卡1~40題劃記,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B)1 「永續就業工程」的服務對象不包括那一類人口群?(A)中高齡失業者(B)已領取政府機關之退休金者 (C)有工作能力與工作意願之失業者(D)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之失業者
(C)2 從制度主義(institutionalism)來分析社會政策,認為政府制度對政策的採行、執行與評鑑有絕對影響力。試問以下那一個說法不屬於制度主義的分析觀點? (A)政府引導政策合法化 (B)政府的政策具有普及性 (C)團體競爭而產生制衡,使政策被政府採納 (D)政府壟斷政策的強制力
(A)3 雙元勞動市場(dual labor market)的意思是指:(A)有男性專業的工作,也有女性專業的工作(B)不同工作但須負相同責任時,男女薪資要相同(C)男主外,女主內 (D)男女同工不同酬
(A)4 假設每個四口之家最低生活費用是一個月二萬元,甲家庭每月總收入是零,則可獲得每月二萬元的保證所得,乙家庭每月總收入是四千元,則可獲得一萬八千元的補助,丙家庭每月總收入一萬元,則可獲得一萬五千元的補助,丁家庭每月總收入一萬五千元,則可獲得一萬二千五百元的補助。請問這是什麼制度的設計?(A)負所得稅制(negative income tax)(B)國民基礎年金制 (C)低收入戶生活補助 (D)對有需求家庭的暫時補助(TANF)
(B)5 所謂貧窮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poverty)是指什麼意思?(A)女性比較習慣依賴福利 (B)接受公共救助的對象中女性較男性多 (C)接受社會救助的案主群中容易產生女性特質(D)女人天生容易陷於貧窮
(D)6 在社會福利政策傳統中有所謂「值得幫助的窮人」(deserving poor),國家應優先來協助他們。請問下列那一種人通常不被列入為值得幫助的窮人?(A)老人(B)盲人(C)身心障礙者(D)有工作能力的人
(A)7 以下那一項福利是屬於實物給付(in-kind benefits)?(A)學校營養午餐 (B)教育券(C)老人津貼(D)購屋貸款利息補貼
(C)8 以下那一種說法是保守主義對墮胎的看法?(A)懷孕的頭三個月可以由母親自行決定是否墮胎(B)懷孕四到六個月內,為了母體健康,只能有條件地執行墮胎手術(C)媽媽最瞭解女兒,因此未結婚的女孩懷孕要經媽媽同意才可墮胎(D)嬰兒出生前三個月,除非為了保護母體安全,不可墮胎
(B)9 以下那一項措施不是當代長期照護政策的發展重點?(A)提升對家庭照顧者的支持(B)機構化(C)社區化(D)照顧住宅的提供
(D)10 以下那一個歸因不是從結構的角度來定義貧窮?(A)貧窮是一種相對剝奪(B)貧窮是一種制度的歧視(C)貧窮是一種統治階級對弱勢階級的剝削(D)貧窮是懶惰的後果
(A)11 依小型老人養護機構設置工作人員規定,下列那類工作人員可視業務需要聘用?(A)社會工作員(B)護理人員(C)服務人員(D)主任
(D)12 社會安全給付通常可以分為三類,請問以下答案中那一個是不屬於社會安全的範圍?(A)不必繳保險費,也不必資產調查的給付(B)資產調查的給付(C)繳保險費才有的給付(D)累進稅制
(C)13 下列那項不是小型老人照護機構的條件?(A)不對外募捐(B)不接受政府補助(C)辦理財團法人登記 (D)不享受稅捐減免
(D)14 為何社會政策學者都會承認「以價值中立(value-free)來討論社會政策是沒有意義的。」請問以下那一種說法是在反駁這句話?(A)社會政策就是在劫富濟貧(B)社會政策目標是改善生活條件較差的人民之生活品質(C)社會政策沒有效忠任何政黨或意識形態的含義,但有個人偏好(D)社會政策也是科學,應該以理性來分析資料,才做成決策
(C)15 請問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所稱之專業人員不包括下列那一種?(A)社會工作員(B)醫師(C)職能治療師(D)護理人員
(A)16 社會政策必須考量公平(equality)的分配原則,請就以下的指標來論公平,那一組最完整且正確?(A)公平使用、成本公平、結果公平、最後所得公平、公共支出公平(B)公平使用、成本公平、結果公平、稅前所得公平、公共支出公平(C)公平使用、結果公平、可支配所得公平、公共支出公平 (D)公平使用、結果公平、最後所得公平、公共支出公平
(D)17 以下四個人口群中,那一個是在遊民(the homeless)政策的標的人口群(target population)中其優先順序排在較後面的?(A)去機構化的受害者(B)酗酒與濫用藥物者(C)失業者(D)無自有住宅者
(A)18 以下對社會政策本質的描述,那一個是正確的?(A)是一種學科訓練,也是一個研究領域(B)只是一個實務領域(C)只是一個社會工作的間接服務方法(D)只是一個跨科際的研究主題
(B)19 以下有關社會福利之配置(allocation)原則的敘述,那一句是正確的? (A)補償的原則偏向殘補模型的福利(B)診斷差異的原則偏向殘補模型的福利(C)屬性需求的配置原則是以所得高低來作為判準(D)資產調查的原則是制度模型福利的特色
(C)20 請問依就業服務法之規定,所謂中高齡勞工是指下列那一個年齡組之國民?(A)四十至六十五歲(B)五十至六十五歲(C)四十五至六十五歲(D)五十至六十歲
(B)21 依政府補助中低收入老人保險費用之規定,年滿七十歲以上之中低收入老人健保費用,由下列那個政府層級全額補助?(A)中低收入老人戶籍所在之地方政府(B)中央政府負擔(C)縣市地方政府之社政單位全額補助(D)縣市地方政府之衛生單位全額補助
(A)22 依社會工作師法第十七條,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紀錄內容之規定,請問社會工作紀錄種類之依據為何?(A)依三大基本工作方法分類 (B)依所處理個案性質分類 (C)依所提供之各式服務內容分類 (D)依所服務之機構特質分類
(D)23 請問身心障礙人口異動通報系統應由那個單位建立?(A)社政單位 (B)警政單位(C)衛生單位(D)戶政單位
(A)24 請問小型老人長期照護機構的規模,照護老人的人數是:(A)五人以上、未滿五十人(B)五十人以上、未滿一百人(C)五十人以上、未滿兩百人(D)五人以上、未滿一百人
(C)25 所謂社會政策的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是指以下那一種主張?(A)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B)新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C)社會民主主義的修正向中間靠攏(D)新左派(new left)
(B)26 依全民健康保險居家照護相關規定,住院個案的居家照護由誰開立居家照護醫囑單?(A)社會工作員(B)醫師(C)護士(D)心理師
(B)27 以下對後工業社會之就業問題的描述,何者為真?(A)專業與技術性職業需求多,不需要不穩定的工作(B)知識與科技的就業機會增多,但也需求自雇與兼職工作(C)核心與邊陲勞動力的薪資差距縮小(D)勞動越來越缺乏彈性,而趨於固定、變動少
(D)28 請問假設一位身心障礙者由苗栗搬到台北市,因為需要服務,而向台北市政府提出申請服務,請問市政府對該案所需的補助,應以下列那項原則為主?(A)設籍台北滿六個月才可提出申請補助 (B)設籍需滿三個月(C)設籍需滿一年(D)不受設籍時間之限制
(A)29 以下對於社會福利民營化(privatization)的描述,那一句才是正確的? (A)引進非政府部門的力量來補足或替代政府部門的社會福利角色 (B)將社會福利轉為營利事業(C)由地方政府取代中央政府成為社會福利的主要提供者(D)由社區來提供社會福利
(B)30 以下對服務輸送體系(service delivery system)的批評,那一句是正確的?(A)甲案主轉介到A機構途中不見了是指服務的不可及(B)A、B、C三個機構同在一個鄉鎮,有不同的服務程序,卻提供重複的服務,是為服務的片斷(C)甲案主因太窮而必須到很遠的地方去就醫,是為服務的不連續(D)非經案主本人同意拿不到個案記錄是為無責信
(A)31 請問老人與其陪同家屬搭乘國內公、民營公共交通工具時,下列那些人可享車票半價的優待?(A)只有老人本人(B)與身心障礙者相同,陪伴者亦可半價優待 (C)老人與其法定扶養義務人皆可半價優待 (D)老人與其主要照顧者皆可半價優待
(D)32 請問各縣市政府的身心障礙者鑑定小組成員,不包括下列那種人員?(A)衛生局(B)社會局(C)身心障礙者代表(D)社會工作人員
(A)33 請問身心障礙者參加社會保險(任何一種)的保費補助標準的依據是甚麼?(A)依身心障礙者的障礙程度 (B)依身心障礙者家庭經濟收入狀況(C)依身心障礙者的類別(D)依身心障礙者的居住地點
(D)34 下類那種機構不屬於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機構?(A)住宿機構(B)日間服務機構(C)福利服務中心(D)職業訓練機構
(A)35 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可以不受下列那一個限制?(A)可以不列入地方政府年度預算(B)基金的收支保管及運用由地方政府訂定(C)基金的運用應經過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同意(D)基金的管理委員會應有身心障礙者代表參加
(D)36 下列那一個政策主張對身心障礙者不公平?(A)獨立生活(independent living)(B)常態化(normalization)(C)包容(inclusion)(D)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
(B)37 以下有關家庭政策的敘述,何者為正確?(A)隱性的家庭政策是專為家庭而規劃,但目標不明確 (B)托育服務是顯性的家庭政策(C)新婚夫婦的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是隱性的家庭政策(D)顯性的家庭政策是非專為家庭而規劃,但對家庭產生間接影響
(D)38 請問下列那項服務不屬於老人居家服務範圍?(A)居家護理(B)居家照顧(C)家務服務(D)喘息照顧
(D)39 以下那一個不是英國社會政策學者提馬斯(Richard Titmuss)所舉出的社會政策三個模型? (A)殘餘福利模型(residual welfare model)(B)工業成就模型(industrial achievement model)(C)制度再分配模型(institutional redistributive model)(D)福利社會模型(welfare society model)
(B)40 女性主義社會政策學者對主流社會政策批判很深刻,請問以下那一句話是正確的?(A)貝佛里奇(Beveridge)的社會政策主張是女性友善的(B)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生活不可分 (C)工作福利(workfare)是女性主義的主張(D)去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的分析已納入女性主義的觀點

九十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 考試試題 高:0420 類 科: 社會工作師 科 目: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考試時間: 二小時 座號:※注意:本科目試題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請接背面) 全一張 (正面) 律師、民間之公證人 會計師、社會工作師
甲、申論題部分:(50分) 申論題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一、 近年來,歐美在社會救助政策上提出「工作福利」(workfare)、「財產形成」(asset accumulation)、「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等議題。試說明上述三個議題的意涵及其在台灣的適用性如何?(25分)
二、將「兒童福利法」、「少年福利法」兩者(個別立法),整合成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合併立法)有何優點與缺點?並針對其缺點提出因應之道。(25分)

乙、測驗題部分:(50分) 本科目測驗式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就各題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每題1.25分,須用2B鉛筆在試卡1~40題劃記,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A)1 根據民國八十九年修正通過的「就業服務法」之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致力於促進「中高齡者」的就業,而該法所謂的「中高齡者」指的是:(A)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B)三十五歲至六十五歲(C)四十歲至五十歲(D)四十五歲至六十歲
(B)2 年金保險所涵蓋的事故不包括:(A)老年(B)失業(C)殘廢(D)死亡
(C)3 就福利的分工而言,下列何者所顯示的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A)福利多元主義(B)福利社會(C)福利國家(D)福利的混合經濟
(B)4 所謂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所指的是:(A)政府部門 (B)志願部門 (C)民間部門(D)營利部門
(A)5 在我國有關兒童收養的規定中,當兒童滿幾歲以上時應徵詢兒童意願並予以尊重?(A)七歲 (B)九歲 (C)十歲 (D)十二歲
(C)6 當社工員為了逃家或離家的兒童免於淪入色情場所,應將其安置於下列那一種單位以提供緊急庇護及諮詢聯繫服務?(A)中途學校 (B)緊急收容中心(C)關懷中心 (D)短期收容中心
(B)7 住在台北市的王老先生今年68歲,原本獨居,但最近因遭機車撞傷,右腳功能缺損,行動稍有所不便,王老先生如需申請安置時,社工員應將其安排進住下列那一類型的老人福利機構內?(A)長期照顧機構(B)養護機構(C)安養機構(D)文康機構
(A)8 在我國所謂的「中低收入」老人的「收入」標準之定義為何?(A)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未超過當年最低生活費標準之2.5倍(B)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未超過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2.5倍(C)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未超過當年最低生活費標準之1.5倍 (D)以上皆是
(D)9 當受暴婦女向社工員表示施暴丈夫仍對其進行騷擾、威脅與恐嚇時,可以協助受暴婦女向下列那一個單位提出民事保護令聲請?(A)縣市政府 (B)內政部 (C)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 (D)法院
(A)10 根據我國現行「社會救助法」的規定,政府所核發的救助金額依法不得超過:(A)基本工資 (B)平均工資(C)最低工資 (D)最低生活費用
(B)11 根據我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規定,下列那些業務事項是由勞工主管機關主辦?(A)身心障礙手冊之核發 (B)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戶經費之管理及運用(C)提供身心障礙者申請公共場所零售商店 (D)身心障礙者所得稅捐之減免的規劃與辦理
(C)12 有關我國勞工保險的實施,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僱用勞工五人以上為強制投保對象 (B)職業災害保險採實績費率(C)有雇主的被保險人需自付普通事故保險費之百分之三十(D)普通事故保險採綜合保險費率制
(D)13 建構社會安全制度,殘補福利模式的支持者會採行何種策略為主體?(A)社會保險(B)社會津貼(C)兒童津貼(D)社會救助
(C)14 社會福利政策的研究有所謂3P的觀點,不包括:(A)過程(Process)(B)產出(Product) (C)計畫(Planning) (D)績效(Performance)
(B)15 關於普及式(Universality)資格的內容,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適用的對象為全體國民 (B)強調權力的精神 (C)政府的財政負擔較重 (D)常被批評浪費資源
(C)16 關於福利右派的論點,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反對福利擴張 (B)反對政府介入供給(C)反對個人主義(D)贊成殘補福利模式(B)17 關於健康保險的內容,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確保國民醫療服務的可近性 (B)涵蓋生育、疾病及死亡事故 (C)經由轉診制度可避免醫療資源浪費(D)論服務量計酬會導致過度提供醫療服務
(C)18 關於我國全民健康保險的實施,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起實施(B)增進國民醫療照護的可近性(C)行政院衛生署為保險人(D)低收入戶保費由政府負擔
(D)19 王小華今年4歲,剛入幼稚園不久,老師就發現他說話不太清楚、走路也不穩定,因而通報早期療育中心。經療育團隊評估診斷後,王小華需要進一步的療育服務。像此類的案例,依法除了下列那一個單位外,皆應參與進行療育服務?(A)教育機關(B)衛生機關(C)社會福利機關(D)勞工機關
(C)20 就台灣目前「兒童福利法」所強調家庭完整的規範內容來看,兒童福利體系的主導性角色,似乎比較傾向於下面那一種意識型態的政策取向?(A)國家干涉主義(B)自由放任主義 (C)家庭與雙親權利 (D)兒童的權利與自由
(D)21 根據我國現行「兒童福利法」的規定,下列那位人員雖然知悉有兒童虐待之實卻沒有法定的通報責任?(A)家庭科醫生(B)保母 (C)兒童遊戲治療者(D)鄰居友人
(C)22 民國八十九年修訂通過的「少年事件處理法」中,有關少年法院在裁定處置觸法少年的最新變革,是下列那一項的處置?(A)假日生活輔導(B)交付保護管束(C)交付適當福利或教育機構輔導(D)執行感化教育
(B)23 有關促進原住民就業服務或職業訓練等措施或方案,主要負責推動的是下列那一個單位?(A)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B)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C)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D)內政部
(A)24 臺灣省於民國六十一年所推動的消滅貧窮計畫,簡稱為:(A)小康計畫(B)安康計畫(C)向貧窮作戰計畫(D)反貧計畫
(C)25 我國於民國六十九年所實施的社會福利三法為:(A)兒童福利法、老人福利法、殘障福利法 (B)兒童福利法、社會救助法、老人福利法 (C)老人福利法、殘障福利法、社會救助法(D)少年福利法、社會救助法、殘障福利法
(D)26 下列何者非民國八十三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中的實施要項?(A)就業安全(B)社會保險 (C)國民住宅 (D)社會救助
(C)27 依據R. Mishra的觀點,福利國家的危機不包括:(A)財稅危機 (B)科層危機(C)依賴危機(D)經濟危機
(B)28 西方國家近年來有關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與保護政策思潮,已逐漸走向「去機構教養化」的趨勢,此政策取向是期待身心障礙者的生活能夠符合下列那一項原則?(A)差別待遇原則 (B)回歸主流原則 (C)替代性服務原則 (D)家長權利原則
(C)29 性侵害犯罪之加害人在服刑一定時間後,因獲准假釋即將返回社區時,負責其持續的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在我國是下列那一個主管單位?(A)法務部矯治科(B)法院觀護人(C)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D)家庭暴力防治中心
(A)30 下列何者非英國一六0一年濟貧法的重要內容?(A)將貧民分為身體虛弱的、身體強健的與婦女三類(B)規範地方責任(C)強調親屬責任原則(D)不同類別的貧民給與不同的處遇
(C)31 關於「去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的敘述,以下何者錯誤?(A)Esping-Andersen提出此論點 (B)勞動力商品化會使得工人的生存受到威脅(C)美國是高度去商品化程度的國家(D)去商品化為社會民主理論的信念
(A)32 關於美國社會福利的發展,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制定經濟安全法的為羅斯福總統 (B)宣誓向貧窮作戰的為詹森總統(C)秉持保守主義社會福利的為雷根總統(D)通過AFDC改革的為柯林頓總統
(D)33 就給付的資格而言,下列何方案的屬性與其他三者不同?(A)低收入戶生活補助(B)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C)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 (D)老年農民福利津貼
(C)34 為了避免逆選擇效應,社會保險應採行何原則?(A)所得再分配原則 (B)注重社會適當原則(C)強制原則(D)最低收入保障原則
(D)35 關於我國憲法本文社會安全一節的內容,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B)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C)勞資雙方應本協調合作原則,發展生產事(D)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全民健康保險制度
(C)36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的實施,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社會救助的申領率(take-up rate)較低 (B)個人儲蓄帳戶符合公積金的精神(C)社會津貼為工業表現成就模式理念的落實(D)社會保險的財源主要來自於被保險人與雇主所負擔的保費
(A)37 民國89年所通過的「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條例」中,對於特殊境遇婦女申請緊急生活扶助的規定,是每人每次以補助幾個月為限?(A)三個月(B)六個月(C)九個月(D)十二個月
(C)38 吳小虎與母親、妹妹一直住在苗栗的客家村中,直到18歲那年才由母親的口中,得知自己過世的父親是布農族的原住民。大學畢業後,他希望能夠認祖歸宗,恢復布農族的身分,依法他該如何做呢?(A)終止與母親的親子關係(B)由一位具有原住民身分的親人辦理領養手續 (C)申請變更自己的姓氏與原住民身分父親相同的傳統姓氏(D)申請父親的戶口登記以資證明
(D)39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國中升學率只達60%,中輟生比率極高,推動或補助一些民間機構,提供各地區原住民少年課業輔導、親職教育及團體輔導活動的是下列那一個單位?(A)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B)內政部(C)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D)教育部
(C)40 為了免於因為安置而中斷學業的少年,教育部協調相關單位籌設「中途學校」以提供安置服務與特殊教育,此項行動所依據的法源為何? (A)兒童福利法 (B)少年福利法 (C)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D) 少年事件處理法





社會工作管理
一、一般而言,社會工作行政管理之主要功能包括:計畫、組織、員工之部署、決策、控制、開發資源、制訂預算、評估考核等。請說明控制之意義為何?並以「社會工作師法」為例,列舉三處條文,說明該項法規如何促成行政管理發揮控制之功能。

【擬答】
(一) 控制(controlling):指的是計畫完竣、組織運作、領導帶領、人事佈局運用時,經常可能發現例如現實情況變動,或內外設境,非原來預期等情形;此時必須以偵察(detect)、比較(compare)和改進(improve)方式進行調整與修正的程序,管理上所謂的控制並非指事後的檢討,亦即不是事後控制,良好的控制應該是在決策後即經常不斷進行,採取行動之前或其中,都應能發揮作用,及時修正方向並做內部調整,俾適時迎接挑戰,發揮積極功能,產生績效。
(二) 社會工作師法規範的是資格的取得、執業、事務所、公會及相關罰則,該法第十二條規定:社會工作師執業以一處為限,並應在所在地主管機關核准之社會福利機關(構)、團體、社會工作事務所,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可聘請者。這樣規定行政管理單位可對於特定地區社會工作師的整體供需有全面掌控及瞭解,也從分佈中知悉機關團體適用情況,且不致形成以集團式的方式壟斷供給市場。第二十七條規定:社會工作事務所停業、歇業或遷移,應由原社會工作事務所或當地主管機關將服務對象轉介至其他社會工作事務所或適當服務機構。此項規定管控了社會工作專業對案主權益的保障,減少片段式切割對案主服務。第二十八條規定:社會工作師非加入社會工作師公會不得執行業務。社會工作師公會亦不得拒絕其加入。此項規定有效的集結開業的社工專業人員,可透過團體運作提升會員專業服務品質,保障轉益權;公會組織易於發揮整體專業服務力量,並配合對案主權益的倡導,主管機關亦得以掌握地區專業技術能量,做為地區服務輸送的管考評估。

二、 編新及更新社會福利資源手冊,是當前各個機構相當重視的工作之一。請設計並列出資源清單(resource inventory)中所應包含之標題項目,並逐項說明設計之緣由。
【擬答】
理想的社會福利資源專輯大架構上應分為政府部分、民間部分;各部分再依服務對象人口群區分如兒童、青少年、身心障礙、老人、婦女、綜合性社會救助;以兒童為例,往下一層可分收容安置機構、諮詢輔導、生活扶助、社會教育等;試述如下:
(一) 機構名稱全名。
(二) 機構性質:政府部門或民間組織、慈善團體、基金會、機構。
(三) 地址及電話:郵遞區號、電話區域號不要忽略,傳真機號碼、大型機構資訊網站網址。
(四) 機構負責人:如理事長、董事長、會長、志工服務隊長、電子信箱。
(五) 機構聯絡人:通常機構負責人負重望、工作繁忙、聯繫不易,應有專責對外實際聯絡人,包括電子信箱。
(六) 組織概況:組織架構圖,包括從最高權力單位(會員大會或董事會),下至理事長(會長、董事長)、總幹事(或執行長)、各組如財務、文書、總務、社工、志工組等。
(七) 服務項目:可能包括經濟補助、家庭諮商、醫療服務、親職教育、升學就業輔導、課業輔導、育樂輔導、才藝訓練、家務服務、友善訪視、社區服務、電話專線服務、社工實習指導等。
(八) 簡易地圖標示:使訪者容易快速尋抵。
(九) 設施及設備:指提供服務的設施設備空間,如諮商室、會議室、圖書室、電腦研習室。
(十) 出刊物:出版的簡訊、定期與不定期刊物文章專書。
(十一)服務對象:包括對象接受條件限制。
(十二)服務時間:辦公服務時間、例假休息時間。
(十三)服務區域:指的是機構實際服務能力範圍。
(十四)申請方式:機構服務項目之申請。
(十五)交通:前往機構方式,可搭乘交通工具類別班次。
(十六)經費來源:明確表示機構提供各項服務之經費來源。
(十七)服務量:如收容人數。
以上十七項以外,有關機構組織的歷史如能不計篇幅佔用而列入,尤更理想,因為機構成立時間歷史,代表機構走過的歲月,不僅機構內人員由此獲得進一步認識,機構外社區亦得明瞭機構在社區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唯有彼此充分瞭解,才是社區與機構進一步溝通的開始。

三、組織決策若依參與者人數的多寡,可區分為個人決策與團體決策,試請說明團體決策的適用情境及其優缺點?

【擬答】
社會工作機構的決策,不管是機構的政策與程序,或是關係到案主的決定,在強調參與原則的前提下,若非明顯的程序性的決策事項,往往會透過團體、團隊(team)、或任務小組(task force)或甚至居民參與的方式發展決策。基本上,使用團體決策的適用情境包括:
(一) 問題上相對較不穩定、複雜,以及有衝突的潛在可能性。
(二) 問題需要機構間或團體間的合作與協調。
(三) 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對個人和組織有重大的影響。
(四) 重要且沒有立即期限的壓力。
(五) 普遍的接受和承諾對有效的執行是重要的。
一般團體決策的優點:
(一) 提供較完整的訊息:團體比個人有較多的看法及經驗,以供決策思考上的參考。
(二) 產生較多的替代方案:團體所提供資訊的量和變異性要比個人來得多,因而所提可能替代方案也會較多元,特別是團體成員包括不同領域專家,對方案考量更具周延性。
(三) 增加解決方案的接受性:最後選擇的決定,仍有許多決策會失敗,這主要是由於人們並不接受所決定的方案,然而若可能受到解決方法影響者或將參與執行者,能加入決策的過程,他們較可能會接受它,並鼓勵他人接受。
(四) 增加合法性:團體決策過程與民主的理想是一致的,因此團體所做的決定要比個人更具合法性。個人決策反而是專制與獨裁。
(五) 提升組織士氣:團體決策過程,成員彼此開放溝通,減少錯誤或誤會,提供成員社會支持,有助組織士氣的提升。
一般團體決策的缺點:
(一) 費時:集合團體不易,造成一項結果或共識,所花的時間要比個人決策多。
(二) 少數支配:團體成員並非皆居於同等地位,在組織的階級、對有關問題的知識和經驗、成員間的影響力、表達技巧也不同,使用少數支配影響決定。
(三) 順從壓力:團體中社會順從壓力可能導致「團體思考」的現象,而使得團體成員抑制其異議或不受歡迎的觀點,以取得外表共識的假民主。因而團體思考可能危急團體中的批判性思考。
(四) 責任不清:團體成員分擔責任,但卻出現誰將為最後結果負責,團體決策中,成員間的責任卻被淡化了。

四、為追求福利服務輸送的經濟、效益與效率,公立社會福利機構的公辦民營已成為當前政府重要的政策取向,試請以老人機構為例,評析該政策目前在台灣的適用性,並請說明「公辦公營」與「公辦民營」的爭辯外,是否有其他較佳的替代性策略?

【擬答】
公辦民營、契約外包並非追求福利服務輸送的經濟、效益與效率的萬靈丹;民營化潮流中,較強調自由市場機制,或許具使用付費式的收容安置服務可嘗試公辦民營,因為沒有利基,民間一樣無法支撐服務輸送所需經費,過度市場商品化的結果,也容易產生所謂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亦即將社會上真正弱勢者排除在使用資格外,除非以契約規範之,而一項委外契約執行的成功條件,以下包括從政府與受託民間單位的觀點:
(一)委外服務項目標的適用性:委外關係通常由政府扮演主導角色,政府部門應即先審慎評估服務項目委外適合度、可行性問題。
(二)適合模式的評量:不是所有項目都適合採用強制性競標模式、協商模式、合作模式也都應列入參考,決定採用最適模式。
(三)契約規範周延性:契約結束雙方權利義務,執行中的規範,此往往是決定委託方案順遂實施與否的關鍵。以避免執行當中兩者對執行觀點產生落差,各執一詞,至生爭議或衝突。
(四)接受委託者仔細評估可接受性:契約文化限制志願部門對案主與服務內涵的選擇;喪失提供國家社會安全網所遺落的人口群服務角色與性格,志願部門應該以爭取補助確保組織生存,或者以道德立場,確保少數被忽略案主權益。當志願部門成為主要的服務提供者,服務過程供給之不當失敗,其折責任的歸屬?
(五)契約與自主性之間的選擇:政府的監管方式取得契約關係的主控地位,對志願部門產生對組織本身獨立性、自主性地位威脅;同時契約可能有過度與不適當要求,上對下的服務控制,組織汲汲於與政府之間的經營、接受委託,必須放棄自主權力,面對契約與自主性並存的兩難。
(六)市場化趨勢中的定位與影響:在強制性競標環境裡,組織不清楚自身限制和能力,走入市場化競爭、缺乏足夠因應市場規則條件等,以致生角色發生衝突,發展受阻。
就老人福利機構經營而言,欲以公設民營契約經營,概括性的宜審慎如前述步驟評估。至於兩者熟佳的議題,事實上有待討論。
一般而言政府委託公設民營弊端包括:(1)一樣得編列預算補助民間辦理,除非該項服務市場消費能力強經營者得以收支平衡,否則(2)民間意願仍然低落,再者(3)對於低收入弱勢老人進住是否享有公平齊一服務品質,委實堪慮。
但是公設民營益處,卻(1)可讓民間有更大的彈性空間經營,再者(2)民間的效率一向講求競爭取向,自然較公辦公營更有成功可能。
然一如前述,公設民營不是萬靈丹,因而公設公營也不必然悲觀。公辦公營者其最大弊端事實上是帶有:(1)缺乏效率;(2)僵化的科層官僚體制缺失;(3)政府無止境支撐人事預算;(4)機構缺乏危機意識;(5)形式緩慢、欠缺競爭力。
因此老人福利機構的經營不是民間經營才有成功可能,而是根本的官僚體制之改進議題。假使,公辦公營機構同樣(1)規定自負盈虧;(2)收支自給自足;(3)設立經營效率獎金制度;(4)重視經營人才素質的培養,則該制度並不一定不可行。此或許也是改進公辦公營的方法之一。
總之,福利多元主義的興起與混合經濟的倡導、民營化潮流趨勢,再加上「契約文化」引進社區照顧的服務輸送,政府在服務的提供上逐漸從服務直接提供者角色轉變為購買者、服務委託者;亦即無論是服務委託、方案委託、公設民營,乃至最新的B.O.T.均需要「契約委外」,政府與承接民間單位之間,需有定型化契約規範雙方權利義務、角色。完善的契約是一切成功的基礎,而政府部門本身制度與效率、效能的改革,更是公辦公營成否的關鍵。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
一、對個案評估(assessment)目的是在獲取必要的訊息,決定這個案主是否能接受社會工作者或機構的服務,並發展出工作契約及介入計畫,試分析評估應聚焦在哪些面向(dimension)以利工作者和案主能共同發展出有效的行動計畫?請配合一實力說明之。

【擬答】
(一) 個案評估(assessment)的目的在必要訊息的獲取,決定案主是否接受社會工作者或機構的服務,藉以發展出工作契約及介入計畫,以利工作者和案主能共同發展出有效的行動計畫,在進行時應聚焦於下列幾個面向(dimension),單親家庭的處遇評估為例。
(二) 個案評估的面向結合社會暨心理模式、認知-行為模式、家庭系統模式與生態模式,呈現多層面的內容,主要評估的面向應集中於:
1.基本資料:案主姓名、地址、職業…….等基本背景資料收集。
2.問題系統(Problem System):包括案主主述的問題、問題發生的時間、頻率、持續性、強度、問題發生前的誘發因素與結果如何、前來求助的動機與期待、過去的解決方法….等。
3.案主的內在系統(Intrapersonal system):案主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行為功能、角色發展等。
4.人際系統(Interpersonal system):外在人際系統有哪些、功能為何?目前及過去的就業或人際交往史…….等;內在人際系統方面,則以家庭為主,包括婚姻狀況、家庭結構、家庭成員的角色及功能………等。
5.環境系統:社會支持網絡的組成:案主擁有哪些環境資源、案主的滿足程度、有哪些未被發現的資源、欠缺的資源為何…..等。
6.上述個系統間的優缺點與互動情形。
(三) 以單親家庭的處遇為例,在進行個案評估時,必須著重下列面向的探討,以
利專業工作的進行。
1.接觸、診斷與評定案主的情況:A.單親家庭家長必須同時面臨經濟問題、子 女照顧問題、社會適應、情緒困擾與就業障礙等問題,容易產生的問題為「多
重角色」與「角色過度負荷」等狀況;B在接觸過程中,必須瞭解案主所面臨 的問題為何,對機構與社會工作者的期待,並以問題為中心進行資料蒐集。
2.澄清機構功能與專業角色:當案主面臨的問題為經濟問題時,可能的原因為 就業不穩定或就業所得太低,子女照顧或教育支出過於龐大或臨時性支出,如:
醫療費用……等,造成案主的經濟不安全;若案主面臨的問題為子女教育問題,
則一方面由於兼顧就業與子女照顧的衝突,另一方面來自另一半的空缺導致子
女教養問題,缺乏角色學習對象,工作者必須衡量問題的種類與機構功能,協
調出可能的改變方式與合理的期待。
3.評定案主的內外在資源與障礙:除了案主所面臨的問題外,另一個個案評估 的重點為案主的內外在資源,如:子女次系統在單親家庭中扮演的功能與角色、 社會次系統所能提供的協助等,藉以連結有利資源,補足不足之處。
4.處遇計畫的形成:對於單親家庭的處遇計畫,首重,為解決其急迫性需求的 滿足,如:情緒支持、經濟需求、就業需求或子女照顧需求;在中長期方面,
則為增加國內兒童照顧服務的提供,改善女性就業處境,與婚姻相關法規保障 的制訂。

二、在確認團體成員會出現的行為反應及達成治療目標的能力時,團體帶領者必須注意成員在團體中所扮演的角色。試問當成員有下列的角色時,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成員帶著其他成員所給予的標籤。例:團體中的小丑。
(二)某成員是團體中的代罪羔羊。

【擬答】
(一) 社會團體工作為社會工作方法之一,個人透過參與團體,藉由團體工作員的引導、運作,產生互動過程,與他人建立關係並獲致成長的經驗,促成個人、團體與社區發展目標的完成。
A、團體的進行主要分為團體前期、團體形成期、協商期、成就期與結束期。
B、不同的團體分期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團體面臨的問題亦不相同,例如:在團體形成期,成員會開始出現反抗權威、挑戰社工員以爭取團體權力的狀況;而在團體協商期,則較易出現團體衝突、分化,造成團體目標的扭曲與團體不安情緒的蔓延。
(二) 另一個可能影響團體進行與發展的部分,即為團體成員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背後所象徵的意義,團體工作者必須敏銳知覺到此一層次,適時進行引導與處遇,方能協助團體找出問題癥結,促進團體成長。以下舉出兩個例子,分別說明團體成員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1.成員帶著其他成員所給予的標籤,例:團體中的小丑。
(1)根據標籤理論觀點,行為本身的意義是由他人界定的,一旦被貼上標籤, 就會產生「自我實現預言」效果,也就是被標籤者會接受該角色,並表現出該角色應有的行為,標籤理論的最後階段則會有「角色陷入」(role
engulfment)現象,亦即被標籤者不僅在行為上表現出該角色應有的行為,在認知上也認同自己是這樣的人的事實。
(2)團體進行中,某一成員帶著其他成員給予的標籤,而表現出該標籤期待的行為,如:團體中的小丑,對於被標籤者而言,其表現為期待符合團體期望,獲得團體的認同,並藉以在團體中佔據某項具有特定意義的位置,而隱藏本身應有的表現與情緒;對團體而言,對某一成員貼標籤的行為應被視為是有意義的,一方面意味著團體權力的運作,例如:標籤是誰決定的,如何取得認同,另一方面,表示團體需要該角色的出現以調和團體缺乏的功能,如:小丑的出現可能因為團體痛苦過於蔓延,團體成員尋求出口所致。
2.某成員是團體中的代罪羔羊。
(1)與「代罪羔羊」類似的概念為「被認定的病人」(identified patient,I P),皆指團體中表現出不一致的人,為被認定的偏差者,而應該被協助、改善其處境,以配合團體的進行。
(2)在團體運作的過程中,代罪羔羊的出現通常會在團體的協商期,此時團
體衝突的出現,使得成員感到焦慮與不安,積極在團體中找到位置,此時若未能針對此一問題進行溝通、引導,團體中的某些成員將可能成為團體中的「代罪羔羊」,而將團體問題表現在個別成員身上,例如:某一成員被批評為不合群、拒絕與他人互動,影響團體向心力,可能背後的意義為團體未能解決某些特別重要的問題,而期待以此引起注意,獲得解決。
(三) 團體工作者在團體運作過程中,必須時時觀察團體成員表現出來的訊息,並
以直接、開放的態度引導成員做解決,因為每一個訊息背後都有其特定意義,
足以成為影響團體目標達成與否的關鍵因素。

三、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專業,也是改變的專業,在改變的理論模式和策略上,包括所謂接納(acceptance)、催化(catalyst)、面質(confrontation)、處方(prescrition)、理論與模式(theory and models)等五種,請簡要說明此五種改變模式的觀點和做法。

【擬答】
(一) 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專業,也是改變的專業,在改變的理論模式和策略上,包括所謂接納(acceptance)、催化(catalyst)、面質(confrontation)、處方(prescrition)、理論與模式(theory and models)等五種,皆為用以協助案主得以藉由專業助人過程的運作,以激發其潛能、發展與運用資源,進行改變並促進個人與社會的福祉。現就五種改變模式的觀點與作法分述如下:
(二) 1.接納(acceptance):為直接支持性改變技術(techniques of direct sustainment),工作者必須接納案主,尊重其差異性,並肯定案主作為有價 值、可以引導自身行為以做決定的獨立個人,而以客觀的態度澄清自己的價值,以接納並瞭解案主;在此一階段,工作者必須以尊重、溫暖、關懷的態度進行,接納是非批判性的,即不贊成也不表示反對,以製造自由的氣氛。
2.催化(catalyst):為直接影響的技術(techniques of direct influence),在催化的過程中,工作者必須以傾聽與同理為橋樑,一方面與案主共同討論其目標,一方面共同澄清存在的阻力,協助案主針對重點整理出決定處置的方向,通常這才是案主最願意改變的方向。
3.面質(confrontation):工作者必須藉由「面質」的技術,協助案主瞭解自己的情緒、態度和行為,能夠更清楚的瞭解外在現實(reality);亦即,增加受助者更 明確認知外在環境,更理智瞭解其內在態度及行為,在改變方法上,為針對當前混淆不清的思想、行動、重要性與所有事件的全部意義均加以討論。
4. 處方(prescrition):處方的實施包括問題的診斷、服務計畫的設計與服務與治療過程的進行,此一過程的目的為:協助案主能自我瞭解,以調整社會關係,藉以解決本身的問題,並協助案主去除環境阻力,連結內外在資源以改變環境。
5. 理論與模式(theory and models):社會工作著重「實施取向」,亦即社會工作者是一個實施者(practitioner),但專業社會工作的實施必須以社會工作理論與模式為基礎,以案主的福祉為依歸,強調步驟與過程的重要性,因此,社會工作改變模式,係因實施而產生,而在專業改變過程中,將實施回饋到理論與模式的建構上。
(三) 總而言之,社會工作藉由接納、催化、面質、處方、理論與模式等主要改變模式,作為專業助人關係的建立,協助案主解決問題,達成處理目標的媒介,最終目的在追求案主與整體社會最佳的福祉。

四、近年國內推動福利社區化的做法,就社區工作的觀點而言,究竟屬於社區發展或社區組織?其與國內過去社區發展的做法有何不同?以及其主要的工作目標和策略是什麼?

【擬答】
(一) 以下將分述「社區發展」與「社區組織」的特性,以瞭解近來國內推動福利社區化,是屬於社區組織抑或社區發展。
1.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為利用外來人力、技術的投入,發展各
種計畫,結合當地資源使當地居民自發自決,以達到發展的目標。
2.社區組織:Community Organization,為解決工業化所帶來的新興都市問題,
所進行的都市地區社會改造運動,藉由組織人民參與行動,發展方案以解決特
定問題。
以此觀之,近來我國大力推行的福利社區化為結合「社區發展」與「社會福利體系」,整合非正式的社區照顧服務、機構性的社區福利活動與整合性社區服務網絡,以滿足社區福利需求的具體措施。
(二)「社區福利化」的措施與過去「社區發展」的差異主要表現於下列六點:
1.在工作範圍上:由過去強調社經平衡發展,到現今著重社區發展、社區組織
與福利資源的結合。
2.在工作地域方面:由過去村里式小社區,轉變為今日結合行政、心理、社區
的社區居民福利生活圈。
3.在工作目標方面:由過去的強調基礎工程的物資工作成果,變為今日重視人
民合作自主,共同團結參與的精神層面。
4.在工作機構方面:由過去上對下的社區發展理事會主導,到今日為下對上的
社區發展協會進行溝通工作。
5.在工作項目方面:由以往用以配合政府政策,到今日僅重點規定,其餘由民
間自行辦理,以落實社區需求的滿足。
6.在工作方法方面:改變過去要求社區整體一致和諧,到現今接受社區中有不
同意見,不同的利益需求協調共存。
(三)依據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內政部核定實施的「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實施要
點」,整理出福利社區化主要的工作目標與策略如下:
1.工作目標:
(1)增進有組織、有計畫的福利輸送,迅速有效照顧社區內之兒童、婦女、
老人、殘障及低收入者之福利。
(1) 強化家庭與社區功能,運用社會福利體系的力量,改善受照顧者之生活品質。
(2) 結合社會福利體系與社區發展工作,整合社區內、外資源,建立社區福利服務網絡,以確保福利服務落實於基層。
2.實行策略:
(1) 在推動原則方面,藉由需求福利化、福利規劃整體化、福利資源效率化、福利參與普及化與福利工作團隊化的方式,結合社區內外資源,以達到全盤規劃整合,依照社區需求的輕重緩急來逐項實施。
(2) 在實施要領方面:分為六大步驟逐項進行A、選定福利社區,已可提供福利資源輸送的共同生活圈為對象;B、確認福利需求,以掌握福利服務的現況,協調資源之運用:C、加強福利服務,以現有之福利工作,繼續加強辦理,並擴大福利工作項目,充實服務內涵;D、落實社區照顧,推展社區福利機構小型化、社區化,並提倡外展服務促使資源有效利用;E、配合國宅整建,增設福利設施的使用,達成福利可近性的功能。

社會工作
一、 請用一、二句話來回答以下的敘述:
1.社會工作者尋求同事的諮詢與建議的目的為何?
2.在什麼情況下,社會工作者可以揭露案主的隱密資訊,而不必經案主同意?
3.社會工作者所服務的對象間(如家庭成員)有利益衝突時,應迴避或採取行
動以使衝突減到最低?
4.社會工作者不能因為案主不肯合作而主動終止服務。
5.社會工作者發現自己的同事因個人問題而損及其工作效果時,應如何?
6.社會工作者對弱勢者特別的關注,提供差別的對待是不符社會正義的。
7.機構的社會工作者不應到機構外去為案主的需求而進行倡導。
8.社會工作者不應與現在的案主或以前的案主發生雙重或多重關係。請問什麼
是多重關係。
9.社會工作者受雇於一個機構,應接受該機構的政策、程序與規定,即使是抵
觸社會工作倫理。
10.案主為了救活子女而詐領社會救助金,是可以被接受的。

【擬答】
1.獲得同儕社群一般性支持外,亦可加強社會工作者在專業角色上的能力,增加知
識和技術,修正解決工作問題上的態度與行為,提昇服務品質。
2.生命的維護在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位階上高於一切,因此當涉及案主性命危險緊急
事件時,例如自殺案主個案,相關資訊應該配合醫事人員的需要而提供;保護生
命原則甚於保密原則。
3.社會工作者應明確告知工作者願意協助案主,作為成員間溝通角色,表達公正客
觀的立場,可先分別開談建立關係,後針對實際發展情形,進行家族暨關係成員
間的聯合會談。
4.尊重案主抉擇是原則,但案主不肯合作與社會工作終止並無關係,對於非自願性
案主甚或福利法規範強制性案主均有明確作為規定,不因其不肯合作而終止服
務。
5.社會工作者必須在一種能增進及維持專業價值與標準的方式下行動,當發現同仁
有違害專業價值,理當阻止並藉由機構督導管理等部門介入。
6.社會工作倫理原則本即有差別平等原則,同等權力得同等對待,不同權力(權力
不均等)應予不同對待(權力低下者更應獲得關懷),服務保護弱勢者是社會工
作的專業使命與承諾。
7.社會工作者因案主求助機構建立助人關係,案主僅希望在機構形式下解決其問題
與困難,不宜對外引為倡導,是個別化與保密原則,惟若符合機構宗旨目標,案
主利益考量,且徵得案主同意,作為直接服務社會工作者可以且有義務,擔任案
主在社區中的倡導者角色,以引起結構面的解決案主問題。
8.多重關係者,助人專業關係以外其他私人關係,例如利益關係;社會工作者不應
為自己的利益、利潤或興趣而利用與案主之間的關係。此為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所
強調,社會工作者私人性問題與衝突可能干擾到專業關係的有效性。
9.社會工作者受雇於機構裡當接受機構政策程序規定,這是對機構服務宗旨的承
諾,但當其與專業價值倫理有所衝突時,應該在適當方式下尋求改變,這是對專
業的承諾,專業價值倫理高於機構價值目標。
10.社會工作者可以理解案主詐領社會救助金在於維繫人最基本的需求-存活生
命,維護生命價值是社會工作對案主倫理守則中最高層次。

二、以下題目與社會工作理論有關,請用二、三行字來簡答即可。
1.增權(empowerment)的實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與案主的關係有何特殊之處?
2.「人在情境中」(person-in situation)與「人在危機情境中」(person-in crisis situation)分別屬於哪一學派的概念,兩者有何關連?
3.生活模式(life model)的社會工作,認為生活適應的平衡受到破壞就會產生生活壓力,請問其所指的生活壓力來源有幾?
4.任務為中心的社會工作(task-centred social work)所指的任務是什麼?
5.女性為中心的社會工作(women-centred social work)是什麼樣的社會工作實施?

【擬答】
1.增權為近年社會工作所強調的發展趨勢,增權過程賦予案主更多自我能力提昇的
機會,引導案主運用面對處理問題解決困難的能力增強經驗,進一步形成案主自
我掌握的最終目標;工作者是鼓勵者、倡導者、管理者,卻不必然是案主問題的
直接解決者,改變媒介偏重於案主。
2.人在情境中是心裡暨社會學派的中心概念,強調案主系統中行未受內在心理與外
在社會因素影響持續改變,不斷模塑平衡。人在危機情境中指的是個體處於危機
情境中,因有面對壓力的情境以及潛在情緒反應,造成目前功能的瓦解,是一種
生活危機,必須施以短期性處遇方式,運用在個人心理或社會功能失去平衡的案
主身上。以上兩者皆表示人陷於某種問題心理情緒失去平衡,都應接受某種程度
的心理輔導或治療,藉以影響個人人格之適應能力與社會功能。
3.生活模式社會工作可引醫務社會工作生活適應模式說明,醫務社會工作裡,社工
運用社會工作知識與技巧於醫療衛生機構。以醫療團隊一份子共同協助病患及家
屬排除醫療過程之障礙,使疾病痊癒以及因病產生之各種態度問題得以解決,進
而適應社會,壓力來自(1)生活的轉換:家庭週期演變、角色地位變化、危機
事件發生(2)環境的壓力:來自整個生活的改變,處於威脅、危險之新環境(3)
適應不佳的人際過程:溝通不良等。
4.任務中心模式在協助案主界定心理社會方面的問題並期待解決,特色在於簡要、
時間限定,屬於一種短期的治療,因此任務可視為治療的架構,指受助者緩和其
問題的嚴重性所採取的行動,此不僅代表案主所願達到的立即目標;亦代表其較
大目標之手段;訂出期限達成任務。有關任務內涵應包括受助者動機、任務可行
性、任務價值、次要任務及聯合任務、開放及封閉性任務。
5.女性為中心的社會工作,指將女性主義理論觀點應用於實務方面,以婦女所處父
權意識結構下的社會,相對的不平等待遇之問題為出發點,其中心目標在於藉由
挑戰導致女性不平等的社會因素,承諾以集體行動根絕婦女所受的不平等,如貧
窮女性化、婦女保護不足、婦女就業管道不佳;其在實施上可有二種派別:一為
自覺處於劣勢,要求社會政策制度上給於更多的補強與協助;一為要求徹底打破
父權意識與資本主義掛勾的現代社會結構,重新思考男女平衡共治的非階層結
構。

三、請簡要回答以下有關社會工作史的議題,每題請用二、三行字回答即可。
1.史謂「精神分析的洪流」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對社會工作有何重大的影響?
2.國家就是社會工作者(state as social worker)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歷史變革制度下的產物?
3.基變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出現於何時?對社會工作專業的主要影響為何?
4.社會工作界面對緊縮管理(cut-back management)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在那
時,社會工作界還發展出哪些新的社會工作技術與作法?以因應當時的環境?
5.台灣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協會成立於何時?當時成立的背景為何?

【擬答】
1.「精神分析的洪流」指的是佛洛依德1855年所創精神分析論,形成二十世紀最盛行的一種心理學理論,社會工作鼻祖瑪莉理奇蒙(Mary Richmond)1917年所出版的「社會診斷」一書,深受影響;早期社會工作者無不將該書奉為圭臬,社會工作受精神分析論影響可見一斑,後續影響社會工作諸多學派發展,例如1930年的功能派「人的決定論觀點」;1937年心理暨社會學派,認為治療的首要任務在於調整個人人格體系,衍生出直接治療技術以及其他個案工作派別。至今個案工作仍是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的首要方法,其確立社會工作專業化的服務技術方法,對於社工專業影響甚遠,若無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論影響理奇蒙的社會診斷,「助人工作」難能成為一門專業。
2.國家角色功能隨著福利國家模型的產出,有著相當大的不同,當社會福利從福利國家到福利社會的轉變中,國家對人民始終要努力提供人民有更好的生活,扮演著支持者、引導者、增權者角色,國家也是社會工作者。以上無論從自由資本主義到社會國家主義,從右到左或左到右,都象徵著政府角色光譜的滑動而已,受人民委託的執政者,無法讓人民感到快樂滿足,即將有危機的呈現,這是自由民主體制下的產物。
3.基變社會工作在1970年代引起注意,開始具有濃厚社會取向,以及認知生活中存有壓迫現象,社會工作開始修正決定論的論調,改以讓案主有操控環境做為核心概念,強調透過案主自身思考模式,藉社會行動賦權、倡導、意識型態覺醒策略。對社會工作影響包括強調行動的重要性、鼓勵組成強有力的組織、連結機構為案主權益的行動基礎、提醒社會工作者必須瞭解國家的本質與社會工作控制的角色。
4.緊縮管理產生係回應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實施的困境,1970年代之前,社會工作服務是片斷、浪費、缺乏協調、低服務效率,一旦經濟危機出現,首當其衝的是非營利部門的贊助者來源。因此強調效率的個案管理技術,強調時限(time-limit)及簡要(brief)的任務模式的處遇技術、增權(empowerment)的概念方法等都是對緊縮管理的因應。
5.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更名前為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係台灣社會工作專業證照制度的催生組織,成立於民國七十八年,此時各界對社會工作於台灣發展諸多肯定,同時學術、實務界也對專業的正名定位速度緩慢感到憂心。最早以主張對於公立機關單位的近四百名縣市政府社會工作員納編為關注點,其後整體專業證照制度逐漸成為主要訴求,終於在八十六年社會工作師法通過頒佈,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制度於焉建立。因應WTO全球化的來臨,更名為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一項專業制度,起始不易,維繫與提昇水準更是艱難,考上證照非表示就是專業,這是舉凡認同社會工作專業者允認真自勉。

四、經濟學者謂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請問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特質為何?又知識經濟對社會工作有哪些挑戰?社會工作將如何因應?

【擬答】
知識經濟是近年來流行的名詞,其實它早已存在,只是大家沒有把「知識」和「經濟」聯想在一起罷了,知識經濟的界定,諸多學者不一,較多下的定義:以知識或資訊為基礎的經濟就是知識經濟,這種知識創新、擴大、應用的過程,電腦的應用、Internet的發明,縮短時間差距,提高經濟效益,這種轉變刺激了九0年代世界生產力的提高,科技飛躍進步,眾人發現知識確實產生了經濟,這就是「知識經濟」的由來,相對也發展許多知識經濟的類屬,如:網路經濟、數位經濟、資訊經濟、虛擬經濟等。
知識經濟為貴為經濟發展的主流,亦然產生諸多後遺症,在在直接影響社會人際之間互動方式,當然也間接的挑戰社會工作的許多層面,其後遺症包括:
(一) 貧富差距的問題:從國際層面看,已開發國家擁有高科技的基礎,然而開發中國家仍然買不起網路經濟所需的設備,二者貧富差距更加懸殊,此外,從社會層面看,城鄉差距同樣加大,形成社會問題,對社會福利、社會安全需求日益提高。
(二) 人文精神問題:知識經濟時代太過於強調物質化,缺乏道德、宗教層面的注重。
(三) 社會風氣問題:知識經濟一大問題是沒有規範,社會控制機能轉移至網路控制,青少年的教育將是一大問題。
當貧富差距加大,象徵福利需求異化,社會安全網適用彈性趨於僵化,從間接服務而言,社會政策勢必形成相當大的改變以為因應,行政部門在強調快速服務輸送過程,網際網路線上與民眾互動必定日漸多於面對,如何即起調整以因應效率要求,減低機構組織生存危機;在直接服務方面,例如青少年這個原以強調快飆族群,網路資訊的即時影響,社會工作者處遇策略又是如何?案主人口群服務使用改變,網路顯像交談,對於社會工作傳統45度會談角度又有何衝擊?甚至虛擬實境的發展,男女異性交往需求實體亦虛擬,對於婚姻家庭又有何影響?社會工作這門注重助人專業,與案主面對面的工作行業,究竟我們應該未雨綢繆,重新思考以架構新的助人架構典範,抑或姑且調整方式,且戰且走?允值你我關心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者憂心。


社會工作概要
一、「會談」是社會工作基本的工作技巧,是工作者協助案主達成助人目標的主要工具,試說明會談的目的。另在個案工作的過程中,依據每次會談時間的先後及助人過程階段的不同,說明會談的主要內容。

【擬答】
會談的目的依據會談的種類而有不同目的;社會研究會談包括:蒐集及診斷被服務者的情況及其社會功能有關之資料。而社會診斷會談則包括:建立良好專業關係、分析及評估所蒐集資料以作為診斷,決定案主的資格。治療性會談則在提供服務和治療性之活動。
將會談視為一個有先後順序過程來看,每一次會談只不過是整個過程的一部份而已,本身包括開始、中間、結尾等程序。
開始階段:涉及層面比較一般性,不激起太多情緒反應;鼓勵案主多想、多表達,工作者靜心傾聽其需求或困難,同時讓案主清楚知道機構所能提供的服務為何。
中間階段:是會談程序的主體,實現雙方所定會談目的之過程,維持彼此舒適及滿意的情緒交互作用,建立良好關係,工作者應同時注意會談的範圍、深度與轉移。討論一般範圍領域之後,應把焦點擺在特殊領域中以做深入探討,兼顧範圍廣度與深度的平衡。
結束階段:協助案主逐漸由充滿強烈情緒內容中步入緩和舒適途徑上,不應讓案主帶著未處理完的情緒離去,結束會談的同時,將為下一次做準備,包括預約時間、地點。

二、試由對人所持的觀點,分析中國文化與社會工作價值之異同處。若欲確實將社會工作助人專業落實在台灣社會,該如何因應。

【擬答】
(一)價值及價值取向指人們對事務或人類特質的偏好或讚許的觀念,龐佛瑞曾舉出三個社會工作價值層次,包括:
1.終極價值或抽象價值:民主、平等、自我價值、自我實現。
2.中介價值:好的家庭、健全的團體、理想的社區。
3.工具性價值或操作性價值:好的社會機構、好的專業人員。
(二)從整體價值層次看來,社會工作專業源自西方,西方社會工作價值與中國文化社會其實有相當大的差異。曾有文化人類學家以一捆材與一波波水紋來比喻西方人與華人,西方社會重視個人自由,然而自由主義中每個個體卻又是遵守著團體的規範,因此雖是一捆木材卻是長短等距,彼此團結合作。華人卻一向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許,意喻雖然從己做起,逐次向外,未齊家治國前,卻是凡是為己、事不關己的態度。運用在社會工作,強調個人主義、自我抉擇、個人價值;讓案主的個人價值更形封閉、自我主義,相對於社會工作本已爭議的體系目標,社會控制之維持,更顯不易。因此社會工作的本土化是吾等應重視,發展一套更適合國人社會的專業價值倫理規範,是我們應加強的,誠如借自黃光國所言的:方才不致產生學術實踐主體性喪失的問題。

三、試析殘補式(residual)與制度式(institutional)二種福利觀的意涵。並請剖析台灣社會福利工作實施的情況。

【擬答】
(一) 殘補式社會福利意指政府只有在家庭及市場機能無法滿足個人與家庭需求時,才介入社會福利。換言之,政府提供社會福利不以破壞傳統家庭照護功能和市場供需的運作為原則,所以提供的服務偏重於社會弱勢者,如: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老人等;殘補式社會福利帶有濃厚社會救助或濟助性質,接受福利的個人常帶有被烙印(stigma)效果,其最佳代表是美國,社會福利扣緊市場至上。
(二) 制度式社會福利視福利服務為現代工業社會中扮演一個正式的與第一線的功能,強調個人的福利是社會集體的責任。主張所有國民享有基本生存權力,無條件不分貧富、性別、種族;不認為市場可以扮演初級的福利分配功能,反而分配者應該是政府,制度是以貝佛里奇模式為原形,最佳代表是瑞典等北歐國家。
(三) 台灣地區社會福利工作從發展潮流看,早期以社會保險發展為主,亦即政府偏向具有工作能力者的福利為優先考量,對於貧窮線以下的弱勢者,則是尚能維持相當的社會救助給付;不完全是殘補式,更不是制度式(普及式)。晚近解嚴後政黨政治的展開,對於社會福利的爭相加碼,形成社會救助項目急遽增加,若干號稱普及式的福利項目,事實上還是必須經由資產調查,只能說審核標準降低,擴大安全網罷了。台灣的稅賦水準,欲推動真正制度式福利具有財源籌措等諸多困難,或許補足若干關鍵性福利措施,如:年金制度等,改善現有不合理及弊病叢生的制度,如:健保制度,在一片爭議中,讓現行整套福利制度在雖不完美,但可勉強接受下,繼續調整,改進吾等皆能同意之一套福利制度。

四、針對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者可提供哪些服務及扮演哪種角色?請以台灣的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為例說明之,並請說明應改善及加強之處。

【擬答】
(一)社會工作者對身心障礙者能提供的福利服務內涵包括:
1.就醫服務:身心障礙者對於醫療及復健服務需求殷切,對於低收入者提供各
類醫療補助,對於非低收入者視實際需要提供生活補助、復健器具之補助。
2.就學服務:提供特殊學校減免、交通服務及補助教育輔助器材,以維護就學
權益。
3.就業服務:對於輕度身心障礙者提供職業訓練機會、輔導就業;中度者設置
庇護工廠,從庇護性、支持性到競爭性就業。
4.就養服務:安排收容安養,按等級提供各種輔導與就養服務,以重建身心障
礙者生活。
5.無障礙生活環境:協助整合各相關單位建立無障礙社區居住環境、交通工具、
公共建築設施、就業、就學障礙環境的排解等。
6.其他社會服務:尊重保障身心障礙者人格及合法權益,優待及提供生活上必
要之服務。
以上扮演角色包括直接服務(支持者、指導者、管理者)及間接服務(決策影響者、行政者、諮詢者)以及合併性服務(教育者、資源媒介者、倡導者、協調者、促成者)等服務角色。
(二)檢討台灣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應改善之處包括:
1.加強以「能力缺陷」的概念替代殘障
2.貫徹相關機構對身心障礙者的職責
3.確實辦理身心障礙者人口調查
4.建立職能評估制度
5.加強早期療育服務
6.加強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
7.貫徹差額補助專款專用
8.訂定辦法鼓勵雇主確實雇用身心障礙者
9.增設身心障礙收容安養機構
10.強調無障礙環境的設施及宣導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一、何謂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嬰兒的依附模式大概有哪些?影響依附關係形成的因素又為何?

【擬答】
(一) 所謂「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Bowly在1947年所提出之嬰兒及幼兒期對於母親的愛之需求理論,其認為出生到三歲間需有母愛的撫育及愛護,若嬰、幼兒此方面遭到剝奪,其心理、生理及社會發展均會有極大的損害。
(二) 嬰兒的依附模式,可分為以下三類:
1.安全依附
即只要母親在場,嬰兒能自在的玩玩具或友善地對待陌生人,反之會有
明顯的焦慮、不安及苦惱的反應;行為表現會從焦躁、以目光找尋到大
聲哭鬧至母親回到視線範圍方止。
2.不安全依附:逃避
此類依附表現之嬰兒,即使母親在場也很少注意,當母親離開時似乎也
不會苦惱,若有苦惱也很輕易的被陌生人所安撫,而對母親的返回視若
無睹,可能試著靠近母親、轉過身去或看別處。
3.不安全依附:衝突
此類型的孩子對於陌生情境無法自處,會緊靠著母親,對於母親的離開
會相當苦惱不安,對於母親的返回,同時出現尋求與排斥身體的接觸。
(三) 影響依附關係形成的因素有:
1.嬰兒本身的氣質:有些兒童與生俱來的氣質較為謹慎,對於新經驗的調適
與形成均有些困難。
2.育兒方式的不同:在日本文化裡傾向鼓勵親子間的身體接觸,反之極少暴
露在陌生的情境之中。
3.對父親的依附:視每位父親參與照顧嬰兒的時間與頻率而有所差異。
4.與同伴的互動:嬰兒在與同伴間的互動中獲得人格發展與社會技能的機
會。

二、老人的認知發展有何特色?請舉出兩個理論來說明老年人的發展經驗,社工實務中又如何來協助他們?

【擬答】
(一) 老年人認知發展之特色:
1.對自我概念之削減:
由於生理的老化、角色的喪失、收入的減少、性能力的退化或喪失、社會參
與減少、社會支持系統的凋零,以致自主能力的減弱或喪失。
2.從Ericson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切入
老年人對於成年期後期,主要的任務為「整合與絕望」,能否泰然面對此階
段,端視老年人面對生命各階段的命題是否成功地調適。
(二)試從「活動理論」與「社會崩潰徵候理論」說明老年人的發展經驗:
1.「活動理論」:由Caveny在1953年提出
老年期由於身心逐漸衰退,影響其社會化緊縮或退化,退休後社會參與逐
漸減少,更年老時,體能更為衰弱,或行動不便更使得老人社會參與減少
至完全無社會參與。
2. 「社會崩潰徵候理論」:Zusman在1966年提出
由於不良的社會化標籤,同時老年人也接受此標籤,自認自己為不及格的、
缺乏生產力的,慢慢地亦從事會參與減少至完全無社會參與。
(三)社會工作實務的協助方式:
1.增加社會參與機會:社區內社區文化的推廣或宗教活動的參與等。
2.休閒娛樂:提供老年人各項休閒娛樂的設備與措施。
3.再就業或志願服務:具就業能力的老年人即促進其就業,獲鼓勵老年人參與
志願活動。
4.終身教育:辦理長青學苑、老人大學等,讓老年人活到老學到老。

三、性別角色期待及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女性生涯選擇的影響如何?如何協助工作母親去建立其親職理念?發展其正向的親子關係?國家應發展哪些「友善女性」的職場措施來協助雙職家庭?

【擬答】
(一)女性在性別角色期待與刻板印象方面對其生涯選擇影響如下:
1.角色期待與刻板印象:
(1) 角色期待:從事家事的、照顧子女的,或從屬者而非非領導者等。
(2) 刻板印象:溫和的、依賴的、多話的或注重他人感受者。
2.生涯選擇的影響:
(1)家庭取向:如前所述,女性在生涯選擇時,較會傾向「家庭取向」為主。
(2)職涯方面:亦會較傾向接受非領導者位置的工作,若有家庭者則更傾向
選擇穩定、固定的工作或甚至放棄工作以利子女教養工作。
(二)如何協助工作母親去建立其親職理念,發展其正向的親子關係?
1.自我認同層面:增強工作女性對自我概念的認同與模塑。
2.鼓勵配偶參與親職教養工作:由夫妻雙方共同分攤子女教養責任。
3.發展雙職家庭的親職教育課程:誠如前述,親職教育應由雙方共同討論與執
行。
(三)國家可發展以下四項「友善女性」的職場措施來協助雙職家庭:
1.落實「同工同酬」:薪資結構或就業條件之調整並落實同工同酬之制度。
2.陪產假:太太如果生產可給予先生「陪產假」,以利家庭功能之運作。
3.善設專屬職場之幼兒照顧場所,如幼稚園、安親班。
4.去除歧視已婚女性工作條款以保障女性的工作權。

四、離婚率越來越高,婚姻關係不穩定的家庭越來越多,請問離婚家庭的適應需求有哪些?社會工作與福利政策的規劃上應如何因應?

【擬答】
(一)離婚家庭的適應需求,可分為四大方面來討論:
1.心理調適:
(1) 情緒反應方面:常出現生氣、震驚、不信任感、害怕與孤獨或鬆了一口氣的現象。
(2) 心理反應方面:離婚家庭的雙方其自我防衛程度較低,但焦慮程度則較高。
2.經濟調適:
此方面的調適主要出現在女性方面,離婚前女性可能沒有工作經驗,之後又
缺乏工作技能等,而使女性陷入困境。
3.社會支持網絡調適:
(1) 親族支持:女性較依賴此方面的支持,反之,男性僅在初期較依賴,但介入過多易造成壓力。
(2) 朋友:友誼是離婚者重建生活的關鍵。
4.再婚與親密感的調適:
是否再婚或與他人重新建立親密感均為離婚者重大的課題,其中,中年女性
可能因經濟需要與對親密感的需求而選擇再婚。
(二)社會工作與福利政策的規劃的因應方式:
1.單親家庭之支持:
(1) 心理層面:規劃單親家庭可能面對之心理問題的輔導機制,如:支持專線。
(2) 社會層面:社會價值對於單親女性會有較多的歧視與不公平的對待,應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加強兩性實質地位平等之宣導。
2.親職教育之支持:
(1) 角色認同方面:家庭中缺少「父」或「母」的角色時,對於子女在社會化過程中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應規劃相關的親職教育。
(2) 親職技巧:如前所述,單親家庭不論缺少的角色是「父」或「母」,對於子女的教養或技巧上方面,或有未能平衡之處。
3.經濟層面之支持:
離婚女性或單親家庭為女性者,動於經濟方面的支持更行重要,因此應配合
就業、法政等對於薪資結構、就業條件需有所調整,並應「促進就業」與「倡
導並落實同工同酬」為努力方向。


社會工作研究法
一、試以統計學之觀點說明社會科學之研究以樣本為研究對象來推論母體的理論基礎?以可能的抽樣誤差大小,比較簡單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之優缺點。

【擬答】
(一) 以統計學觀點,說明社會科學之研究以樣本為研究對象來推論母體的理論基
礎如下:
A、在同一科學研究上,常因人力、物力、時間的限制,無法對研究主體(population)全部加以分析研究,僅能從群體中抽出一部份的樣本(sample)來分析,再就樣本所得結果,來推論說明整個整體的狀況。
B、在樣本抽取的過程中,每次抽查的結果可能不會完全一致,此時,必須應用機率的概念來對不確定的部分進行評估。因此,以社會科學研究以樣本為研究對象,並藉此推論至母體的方法,稱為「推論統計」,至於達到顯著水準,推翻虛無假設的研究結果,在推論至母體,其應用受到抽樣機率的影響,研究者可用以預測推論結果的可靠性,推測結果為抽樣誤差的可能性,並減少推測的不確定程度。
C、要準確預測推論統計的準確性,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1)抽樣的過程,用於推論母體的抽樣首先必須為「隨機抽樣」,亦即,研究對象是經由科學化操作,隨機由母體中抽取,不受研究者或取樣者任何人為因素的影響;(2)母數的估計(paramater estimation),就是根據隨機樣本的統計量來估計母體的母數是多少;(3)假設的檢定(hypothesis testing),以隨機樣本的統計量來檢定先前對母體的假設是否正確。
(二) 以可能的抽樣誤差大小,比較簡單隨機抽樣和系統隨機抽樣的優缺點如下:A、簡單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這是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隨機抽樣方法,它要求每個個案被選取到的機率是一樣的,例如:將1000個分別登錄於大小相同的紙片上,置於箱中,全部打亂再從箱中抽取若干樣本,即為依據簡單隨機抽樣法抽出之樣本。
B、系統隨機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又稱為「間隔取樣」,即在群體中取樣時,每隔相等若干個體,抽取一個為樣本,取樣時必須依照群體中個體的編排順序有系統的取樣而得名。
C、兩者依照抽樣大小誤差的可能性,將優缺點表列如下:
簡單隨機抽樣 系統隨機抽樣
優點 1.為依據機率原理之最簡單、也最基本的抽樣
2.在群體數量不夠時,不失為簡便易行的取樣方法 1.不需要將個體逐一編號,僅需每隔固定頻率抽取樣本
2.手續較前者簡便,同樣可達簡單隨機抽樣的效果
缺點 群體數量大時,要將個體逐一編號,並不經濟有效 必須對群體分佈有相當瞭解,方能避免可能的抽樣誤差
抽樣誤差的大小 1.僅限於個體間均屬同質,差異性不大時,較為有效
2.若群體的差異性大,此種抽樣方法無法依群體特質突顯出群體的分佈狀況
3.雖為隨機抽樣,亦有可能出現所抽出樣本非常集中的狀況,而造成抽樣誤差 1.可能由於「週期性偏差」的出現,而造成抽樣偏誤
2.每隔若干個案抽取,若抽出的個案均具有共同特徵,而為未被抽取個案所沒有,即為「週期性誤差」,此一誤差在不瞭解群體狀況時,通常不容易察覺

二、為了便於清楚說明行動研究繁複的過程,E . Hart 和 M . Bond 曾將行動研究區分為幾種各有特色的類型,請敘述出有哪幾種類型?並各舉一例說明之。

【擬答】
(一) 行動研究的基本概念:
1.Hart &Bond 指出:行動研究的基本概念一方面整合理論與實證研究,另
一方面直接運用研究發現;也就是將行動研究視為一理性的社會管理(rational social management),同時結合社會科學的實驗方法與社會行動,以反應主要的社會問題。理論的社會管理包括一連串的規劃、行動、行動結果的事實發現,是一螺旋的循環過程。
2.行動研究主張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在沒有層級沒有剝削的情況下共同參與、產生改變,並縮短理論與實務間的差距。
3.目前行動研究的重點在強調「增加覺醒」與「賦加權力」(empowerment),找出研究者與參與者的合作方式,讓參與者變成行動研究者。因此,研究者的角色著重於「觸媒」,以幫助成員定義問題或對現存問題有不同思考。
(二) Hart &Bond 將行動研究簡單區分為四種類型,以說明行動研究複雜的過程,現詳述並以舉例如下:
1.實驗型態(experiment type):(1)與早期的行動研究緊密相關,以科學的方法探討社會問題;由研究引導實務改變被視為理性的活動,可以被規劃及控制。(2)舉例:對大陸偏遠地區實行女童教育可行性與可能問題的研究。
2.組織型態(organization type):(1)將行動研究應用於組織問題的解決,其核心在於克服改變、創造富生產力的工作關係,研究者與參與者共同確定問題,尋找可能的原因及可行的改變措施,是一相互合作的方式。(2)舉例:以工廠勞工為對象,協助勞工形成組織,促使工作環境改變的行動研究。
3.專業型態(professionalizing type):(1)根值於實際機構,反應新專業的抱負(例如:護理、教育、社會工作),促進和已形成的專業同一地位,並發展以研究為基礎的實務。(2)舉例:將大規模的教育研究縮小為小規模的行動研究,以結合教育理論與實務,以行動研究縮短兩者間的落差。
4.賦加權力型態(empowering type):(1)與社區發展的方式緊密相關,以反壓迫的姿態為社會弱勢群體努力,其目標有二:一是對所欲解決的問題結合理論與實務,另一是協助參與者確定問題,提升合作的共識。(2)舉例:提升社區居民的問題意志,以提出並要求社區福利資源分佈與需求改善的方式的行動研究。
(三) 在行動研究的進行過程中,將規劃、行動與行動結果的事實視為一循環過程,非常著重採取反壓迫及相互合作的態度,強調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非階層關係的價值,也就是希望建立與研究對象的伙伴關係,分享彼此的感覺和經驗,所以行動研究與女性主義研究方法的理念相當契合,也成為女性主義研究未來發展的重要取向。

乙、測驗題部分:
(A)1.某研究結果顯示,比較64歲以下與65歲以上的兩組樣本,後一組群有較 多人口參與志願服務行列。當研究者控制了第三變項「教育程度」之後,發
現研究結果仍然相同。請問此研究者在進行詳析模型(elaboration model)
中的何種分析: (A)解釋(explanation) (B)闡明(interpretation) (C)標明(specification) (D)中介(intervention)
(B)2.以下何者為好的研究假設:(A)受虐兒童的家外安置天數可以減少 (B)提供家庭密集性服務,可以預防受虐兒童的家外安置(C)增加家庭密集性服務的次數(D)增加受虐兒童家外安置的天數,減少家庭密集性服務
(C)3.以下何者為方案評估之研究問題:(A中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為何?(B)
老年女性照顧者之福利需求為何?(C)特殊境遇婦女條例對受暴婦女生活 保障與品質影響為何?(D)什麼因素影響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承諾?
(B)4.有四份社會支持量表(夫妻、家庭、朋友/同事/鄰居、專業工作者)評估接受早療服務之家庭,其在接受服務後社會支持分數是否增加;結果發現 只有專業工作者的支持後測比前測有顯著提高;基於此發現,研究者應注意 的研究資料收集問題為何:(A)對問卷熟悉的偏差 (B)迎合訪員社會期待 的偏差(C)文化的偏差(D)取樣錯誤導致
(C)5.以下何者為不恰當的「婚姻滿意度」之操作性定義:(A)由夫妻雙方表述 其問題如何 (B)由家庭治療師確認其婚姻問題如何 (C)家庭幸福的指 標 (D)某「婚姻滿意度」量表之分數
(D)6.下列何者為文件研究(Documental research)之錯誤敘述:(A)可以作為 政策分析及評估方法(B)非干擾性研究 (C)可以內容分析法來分析資料
(D)只能做質性資料的分析
(B)7.社會工作之目的在解決案主之問題,因此社會工作要降低案主問題之發生 頻率、程度、期程,從研究觀點,社會工作要達到的目的即為:(A)自變項 (B)依變項(C)中介變項 (D)控制變項
(A)8.針對某縣市想要了解該縣市貧窮獨居老人的數量以及這些獨居老人基本人 口特質,請問這是屬於:(A)敘述性研究(B)探索性研究(C)解釋性研究 (D)族群研究
(D)9.在社會工作研究假設檢驗中,有關「家庭功能」這個變項是:(A)只可以 成為自變項(B)只可以成為依變項(C)只可以成為依變項或控制變項 (D) 可以是自變項、依變項、控制變項,視不同假設陳述
(C)10.相較於實驗研究設計,單案研究設計(single-subject design)是:(A)對社工實務而言,是比較不實用的(B)對社工者而言,是比較難的(C)對案主而言,是比較倫理的(D)比較能推論的
(A)11.就研究抽樣設計而言,以下何者為正確之敘述:(A)為減少樣本誤差, 可經由增加樣本數(B)為減少樣本誤差,增加樣本被抽到的異質性(C)
就隨機抽樣而言,系統性抽樣是比較可靠的方法(D)就同質性的母體群,
選擇分層抽樣是最有利的
(B)12.如果某研究者,以案主達成處遇目標的程度來評估該服務方案,則下列何
者不屬於此研究者所進行的評估方式:(A)效率(efficiency)(B)效度
(validity)(C)成果(outcome)(D)效能(effectiveness)
(D)13.下列針對隨機抽樣方法的特質描述,何者正確?(A)簡單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沒有任何限制,是最有效率的抽樣方法(B)分層抽樣
(stratified sampling),其各分層類屬之間的同質性愈高愈好(C)叢集抽樣(cluster sampling),其各叢集類屬之間的異質性愈高愈好(D)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的最大誤差來源,係指抽樣間隔與樣本安排次序間隔相等時的情況而言
(A)14.區辨測量之層次(level of measurement)的最主要目的為:(A)進行資料分析時,決定選擇何種統計方法最為適當(B)澄清測量誤差的來源(C)
區別量化與質性研究(D)將同一概念的意涵以不同測量層次來表現
(D)15.針對變項之間關係的瞭解,下列何者不屬於因果模式(casual model):(A)
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B)判別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C)徑路分析(path analysis)(D)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B)16.下列何者敘述正確?(A)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是研究者心中真正所欲支持的假設(B)雙尾檢定(two-tailed test)比單尾檢定(one-tailed test)更難拒斥虛無假設(C)統計的檢定力(power of statistical test)即是第一類型誤差(type I error)的大小(D)當顯著水準(level of significance)由 p≦0.05改為p≦0.01時,則觸犯第二類型誤差(type II error)的可能性變小
(C)17.下列有關常態分配曲線(normal distribution curve)特性的描述,何者正確?(A)平均數不等於中位數(B) 總面積接近1,但不等於1 (C)兩折點(inflextion point)即平均數上下一個標準差之間的面積必等於0.6826 D)橫軸上只有正值
(B)18.若研究生20人,「社會工作研究法」之期中考試平均分數(X)為80分,
中位數(Md)為85分。如果,授課教授將最後一名同學成績加了10分,
則該學科成績結果有何變化?(A)X=80 Md=85 (B)X=80.5 Md=85 
(C)X=80.5 Md=90 (D)X=80 Md=90
(D)19.某機構社工同仁,個案量月平均數(X)為30,標準差(SD)為5,若
機構主管以加薪作為提昇工作績效的激勵措施,要求每位同仁每月個案數增
加2倍再減去5個,則下列何者才是該主管所期待的員工工作量水準? (A)
X=60 SD=25 (B)X=55 SD=5 (C)X=60 SD=10 (D)X=55 SD=10
(B)20.就社工研究而言,以下何者是正確的敘述:(A) 後現代是強調實證論研
究,以及對客觀外在事實的找尋(B)變項是實證的,概念是抽象的(C)
針對整個慰安婦事件發生歷程的了解,調查研究是最好的資料收集方法 (D)
「社會工作師」是變項,「職業」是它的成分
(C)21.以下那些是變項(variable)?(A)災變、暴力、貧窮 (B)女性、原住
民、中輟生(C)政黨喜好、宗教信仰、出生年月日 (D)教授、牙醫師、
社會工作師
(D)22.某研究者將主計處多年來的「家戶所得及消費支出水準」統計資料加以利
用,以進一步分析消費者支配所得的消費型態。則該研究者所採用的研究
方法為:(A)歷史分析法(historical research)(B)事後回溯法(post hoc research)(C)後設分析(meta-analysis)(D)再次分析法(secondary
analysis)
(A)23.下列何者敘述正確?(A)正偏態分配,係指大部分樣本的分數低於平均
數(B)〝依據調查報告顯示,去年台北市火警至少有8%因縱火而起〞,係
屬推論統計範疇 (C)事實上,中位數(median)等於第二個四分位差(the
second quartile),只是前者代表變異量數,後者代表集中量數 (D)晨溫10℃,午溫20℃,午溫恰為晨溫之兩倍
(D)24.相較於真實驗設計(true experimental design),下列何者不屬於類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的特質:(A)對研究設計的倫理考量,有較多的關注 (B)內在效度的程度較少 (C)有不對等的控制組或者沒有控制組(D)實驗組與控制組經由隨機分派而成
(A)25.下列何者情況適用無母數統計考驗(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st):
(A) 對母群分配的形態並不清楚的情況下 (B)樣本數超過100以上的情
況下(C)處理變項之間「交互作用」(interaction effect)的情況下(D)處理等距(interval)與比率(ratio)變項資料的情況下
(C)26.依據變項測量尺度,下列代表其集中趨勢測量(measures of central tendency)的量數,何者正確?(A)類別變項: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B)順序變項:四分位差(quartile) (C)等距變項:平均數(mean) (D)等比變項:變異比率(variation ratio)
(A)27.某研究者欲就社會福利機構,各領域之社工人員的薪資待遇、工作滿足感
加以比較,並瞭解其相對地位的表現,俾利進行後續的假設訂定。就此而
言,請問該研究者可以採用的統計分析方法為:(A) 標準化分數,Z分數
(B)卡方檢定:百分比同質性考驗 (C)積差相關分析 (D)t檢定
(C)28.某學者接受委託,研究家庭暴力事件是由那些因素所導致。此學者欲以他
人類似研究發現為基礎,再進一步分析家庭暴力事件的影響成因。請問依
其研究目的而言,係屬何種性質的研究:(A)探查的(exploratory) (B)  描述的(descriptive) (C)解釋的(explanatory) (D)解析的(analytic) (A)29.針對因果關係成立的條件,下列何者陳述是不正確的:(A)自、依變項
之間的關聯,係受到第三變項的影響所導致 (B)「因」、「果」兩變項必定
彼此相關,且此相關可被證實 (C)自、依變項之間的相關性並非虛假關
係(D)就時間序列而言,具有「因」在先、「果」在後的順序
(D)30.「兒童發展需求滿足程度與其生活適應情況之間,並無顯著關聯性」,此
一假設陳述型式,係屬:(A)宣示型 (B)問題型 (C)對立型 (D)虛
無型
(C)31.針對13-15、16-18、19-21歲安非他命吸食者100名,進行藥物濫用後行
為改變的5年持續性追蹤研究,樣本流失不予遞補。請問該研究者所採用的
研究性質,以時間架構而言,係屬:(A)橫斷性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B) 趨勢研究(trend study) (C)同組研究(panel study)(D)族研
究(cohort study)
(A)32.社會工作介入(intervention),就方案評估研究而言,是屬於:(A)自變
項 (B)依變項 (C)干擾變項 (D)不能控制的第三變項
(B)33.某縣政府社會局擬推展貧窮單親方案,因此首先必需針對其貧窮單親從事
科學性需求評量(needs assessments),包括掌握貧窮單親人口數,其研究之分析單位為何?(A)方案 (B)個人 (C)團體 (D)社區
(C)34.下列何者屬於質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的性質:(A)檢驗變項之間的關係,並對現象事實加以預測 (B)演繹法的思考邏輯與執行程序 (C)歸納法的思考邏輯與執行程序 (D)將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屬性,尋求現
象的概推通則
(B)35.林教授接受研考會委託研究國人「對實施國民年金的看法」,他用「很贊
成」、「贊成」、「沒意見」、「不贊成」、「很不贊成」評量此變項,林教授使
用那一種層級的變項(level of variable)做測量呢? 類別(nominal)
順序(ordinal) 等距(interval) 等比(ratio)
(C)36.有一份土石流災變後受災家庭的福利需求調查問卷,針對相同受訪者,由
相同的訪員在不同時間訪問兩次,目的在評量這份問卷的:(A)效度 (B)
表面效度 (C)信度 (D)信效度
(D)37.植根理論(grounded theory)是:(A)是一個比較客觀的研究方法 (B)
是一個理論建構的演繹方法 (C)是一驗證假設的歸納方法 (D要求研究
者經由觀察建構理論
(C)38.針對原住民老人發展的評量工具,當參與研究的原住民不會說華語時,研
究者應該避免:(A)聘用雙語訪員 (B)翻譯成原住民的文字 (C)以郵
寄訪問的方式進行或請其家人代答 (D)訪問時聘用翻譯員
(B)39.針對家庭暴力受暴婦女的某介入方案進行實驗研究,就研究與倫理面向考
量,以下何者為適當:(A)為了怕受暴婦女拒絕訪問,因此可以隱瞞不說
清楚研究之過程將會如何進行 (B)假如研究過程中發現該研究對婦女是
有傷害的,要立即停止研究 (C)為了確認方案是否有效,故使用實驗組
和控制組作比較 (D)使用自願性案主作為實驗組,並不會影響研究之推
論性
(C)40.陳姓教授從事台北市中輟生問題之研究,發現中輟生之家庭單親多於雙親;
因此其在記者會中發表報告指出:來自單親家庭之子女比雙親家庭容易變
成中輟生。陳教授的結論:(A)是一個對中輟生問題的重要發現 (B)是
一個好的研究推論 (C)犯了過度推論的錯誤解釋 (D)有助於對單親家
庭的了解


社會工作研究法概要
一、請說明何謂調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 method)?其優缺點為何?
【擬答】
(一) 調查研究法:
1.定義:調查研究法,屬於社會研究法當中的一種,可能用在「描述性」、「解釋性」及「探索性」的研究,通常以人做為主要的「分析單位」,主要藉由問卷的方式,蒐集受訪者的意見。
2.項目:在調查研究法,依照調查方式的差異,可以區分為「面訪」、「郵寄問卷」及「電訪」三者,茲分述如下:
(1)面訪:
主要藉由訪員訪問受訪者的方式以獲得資訊,因此:
優點是:訪答過程富有彈性、訪問情境較易控制、具有高回收率以及較易獲得完整的資訊。
缺點是:需要較高的成本、訪員本身偏見對受訪者的影響以及受訪者缺乏匿名性。
(2)郵寄問卷:
主要藉由將問卷用郵寄的方式寄達受訪者,以獲得資訊,因此:
優點是:調查成本較低、受訪範圍較廣、訪員影響受訪者的可能性低、受訪者有時間可以思索問題並保有較高的匿名性。
缺點是:回收率較低、問卷內容是否被誤解、無法獲得答案之外的資訊、也無法確定回覆者就是預定的受訪者。
(3)電訪:
藉由電話進行資訊的獲得,因此:
優點是:成本中等、高回收率、具有較快的速度以及較高的品質。
缺點是:無法詢問無電話者、無法觸及敏感話題、訪問隨時會被終止。
(二) 就以上三種方式而言,只是在蒐集資料方式上有所差異,以及具有各自優缺點,然綜合來看,不論何種方式,調查研究法都具有:
1.優點:
(1)應用範圍廣:
調查研究法,在結合適當的抽樣方式(如隨機、系統、分層、分群法等)以及標準化問卷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廣大母體(population)的資訊,另外在問卷受訪者數目足夠的情形下,也可以進行推論統計。
(2)研究具彈性:
調查研究法可以針對研究的目的,設計出相當多的問卷題目,以描述研究概念,相對於其他研究法(如實驗法)的嚴謹操作性定義,調查研究法的概念描述,較具有現實性。
(3)標準化的問卷:
由於概念的描述往往解釋因人而異,因此藉由調查研究法可以獲得一個「標準化」的答案,通常以數字顯現,並有利於日後登錄(coding)的方便。
2.缺點:由於調查研究法的精準要求,往往使得其優點在相反的角度反而成為其缺點,如:
(1)標準化的困境:
由於需要標準化的答案,因此往往必須將答案從社會脈絡中抽離出來,因此,只有數字、答案的獲得,卻無法瞭解答案背後的原因,更因為為了標準化,而將受訪者的答案侷限在既定的選項中,反而有可能造成誤判。
(2)部分彈性的缺乏:
由於調查研究的設計是固定的,因此無法像其他的研究法(如田野調查法)可以再不同情境中針對不同狀況進行變通,也無法立即處理某些突發狀況。
(3)人為影響:
調查研究法的資訊獲得,來自於研究者、受訪者、訪員等方面,可是最終的結論,卻是研究者根據問卷所做的判斷,但答案的給出,也許並非受訪者的本意或是受訪者另有意涵,但這些都無法被考慮,而交由研究者獨自判斷。
(4)信度較高、效度較低:
由於受訪者針對問題回答的是「標準化」的問卷,因此測量工具的信度(reliability)較高,但相對的,由於受訪者答案只能侷限在既定選項中,因此,無法確定他們皆回答了研究者所要的問題,顯現出相對較低的效度(validity)。
二、在質性研究當中,常使用「多元方法」(Triangulation),何謂「多元方法」?試說明「多元方法」之類型及設計有哪些?
【擬答】
(一)多元方法:
1.定義:
在研究的進行中,若是使用一種以上的方法時,便指稱使用「多元方法」
來進行研究,這種方法又稱為「三角交叉檢視法」,取其從軍事戰略的思
考來源,於1978年首度由Denzin引入社會科學界。
2.爭議:
由於該方法主要在於獲得正確的解釋,而非量化的證實與否,因此,在
研究中儘管也使用量化的方法,但是仍屬於質性研究的範疇。
3.就研究背後的方法論而言,具有下列幾個特點:
(1)尋找值得信賴的詮釋:
研究的目的在於獲得最值得信賴的資料,而非只是在於偽證,因此,
會盡可能使用多種方法,並在研究中不斷進行「成份檢驗」(number
check),以確保資料的無誤。
(2)區別於傳統的線性思考:
以該方法進行之研究,主要在於從各種解釋的觀點中,尋找一種最具有包容性的解釋方式。
(3)對於現象的實質描述:
區別於一般研究中所欲尋找的普遍性法則,該研究法針對特殊現象的
時、空進行深度描述,以尋求最佳解釋。
(4)對於反身性(reflecsivity)效果的研究:
該研究法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也針對研究者本身既有的一些觀念進
行研究,期望能使研究的進行不會受到研究者既有偏見之影響。
(二)多元方法之類型與設計:
主要的類型與設計有以下三種:
1.二階段式設計:
(1)方法:
將質化研究、量化研究分成兩個階段進行,可以採取兩者的優點加以結合,
但是卻會遭到兩者結合上的困難。如強調演繹的量化研究與強調歸納的質化
研究,在研究的出發點便有不同。
(2)類型:
可以再區分出三種類型:
a.順序設計-即依照順序分別進行兩種研究。
b.平行設計-強調兩種方法的同時進行,無先後的區分。
c.分叉設計-即在一項方法進行的過程中,進行另一項方法。
2.主-輔設計:
(1) 方法:即使用兩種方法的時候,主要以一種方法為主,另一種方法則被視為輔助性的功能。
(2) 類型:
可以區分成:
a.同步三角檢視:在資料的蒐集時兩者同時進行,但在資料整合時,則有主、
輔的區分。
b.系列三角檢視:即先以某種方法為主,進行研究,然後再從當中發展另一
種方法的可以蒐集的資料範圍,以做為對前一種方法的檢驗。
3.混合方法論設計:
主要在於強調研究乃由不同研究方法所進行,兩者分別負責不同的部分,並在研究中不斷地使兩者進行相互檢驗,優點可以集合兩者的長處,但是,當面對實際的解釋困境時,又必須以其中一種為主,而放棄或減輕另一者的解釋力。

三、科學研究的方法可分為兩個層次,及方法論(methodology)和研究法(research method)的層次,試述其意涵及差別。
【擬答】
(一)方法論與研究方法皆為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途徑。
1.方法論的意義:
(1) 方法論,就其定義而言,乃是一個具有明確規則與程序的體系,研究者可以根據既定的方法論,對於任何的知識論點,進行評估與瞭解並進一步加以支持或是加以否定該論點。
(2) 另外,就方法論的體系而言,它並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根據新的觀察方法、邏輯推理與通則,該方法論體系可以不斷地進行修正,但若是該方法論體系業已經過修正但仍然無法對於現象進行解釋,將可能導致該方法論受到揚棄,此即孔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當中所描述的「典範轉移」(paradigrn shift)。
(3) 以上述所指涉的典範轉移而言,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便曾經有四個方法論體系的變遷,分別是「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批評理論」、「建構主義」(Cuba & Lincoln),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這四者的方法論,分別強調以下的特點:
a.實證主義:強調實驗的、操縱的方法論,對假設進行證實,主要使用的是量的研究法。
b.後實證主義:乃是一種修正過的實證主義、批判的多元論,強調對假
設進行證偽,並使用質的研究方法。
c.批評理論:強調對話的、辯證的方法論。
d.建構主義:認為任何現實是具有相對性的、是建構出來的,強調闡釋
的、辯證的方法論。
(4)而對於方法論的邏輯架構,學界也有一些基本的共識,如下圖所示:
符號世界(symbol world)


理論(theory)


法則(law)


普遍化(generalization)


命題(proposition)


假設(hypothesis)


陳述(statement)


概念(concept)


事實(fact)
主要在於強調研究具體的事實、以及事實之間的關係,並設法找出彼此之間的
固定關係,以及建立普遍化的理論,並進而建立符號之間的關聯性。
2.方法論的特色:
基於上述的方法論概念,可知方法論具有以下幾個特色:
(1)提供溝通的規則:
由於方法論乃是一個知識體系,因此溝通的雙方若是在同一個方法論的前提下,便可進行溝通,倘若不是在同一個架構下,則無法進行溝通,以研究的術語而言,則是可以使該研究具有「信度」(reliability),並使得知識得以進行累積。
(2)提供論證的規則:
即強調研究進行中所需要的「邏輯」(logic)概念,也就是建立事實之間的關聯性,在社會科學的發展中,研究的證實,經過後實證主義的典範,也已經從以往證實,改為進行「證偽」,因為在巴柏(K.popper)的知識論範疇中,認為凡是可以被否定者,才是好的理論。
(3)提供主觀互證的規則:
根據孔恩的論點,在社會科學界所謂的「客觀」(objection),只不過是社會科學家之間,也就是科學社群內的「相互主觀」(intersubjectivity),亦即眾人所公認者便是,換句話說,為了使知識得以溝通,使知識得以累積,必須藉由相互主觀所形成的客觀,藉以形成一種判斷的標準。
3.而在方法論的指導下,各種研究法才得以運行,換句話說,研究法之所以可以運作,乃是該研究法基於某種方法論的基礎,才能使該研究程序符合邏輯,得以確保研究結果獲得接受。

(二)研究法:
在方法論指導下的研究方法,乃是一套獲得資訊的方法,在社會科學界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1.實驗法:
(1)適合實驗法研究的主題:
適用於關於範圍有限、定義清楚的概念與命題的研究計畫。
適合對研究提供解釋,而非只是做純粹的描述。
適合研究小團體的互動。
(2)傳統的實驗設計涉及三組主要成份:
「自變項」與「依變項」
「前測」與「後測」
「實驗組」與「控制組」
2.調查研究法:
(1)調查法適合研究的主題:
調查法可以用於描述性、解釋性或是探索性的研究
一般所用到的民意測驗便是調查法的運用
(2)調查研究法的類型:
a.面訪:
主要藉由訪員訪問受訪者的方法以獲得資訊,具有訪答過程富有彈性、
訪問情境較易控制等優點。同時也有需要較高的成本、訪員本身偏見影
響等缺點。
b.郵寄問卷:
主要藉由將問卷用郵寄的方式寄達受訪者,以獲得資訊,具有調查成本
較低、受訪範圍較廣等優點。同時也有回收率較低、問卷內容是否被誤
解等缺點。
c.電訪:
藉由電話進行資訊的獲得,具有成本中等、高回收率等優點。但同時也
有無法詢問無電話者、無法觸及敏感問題等缺點。
3.田野調查法:
(1)適合研究的主題:
田野調查最適和一些態度和行為可以在自然情境下被理解的研究主題。
田野調查特別適合跨越時間的社會過程的研究。
田野調查也適用在相對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發生的事件。
(2)主要涉及「觀察」、「參與」兩個方式,並以其為兩端形成四種研究類型:
(參與) (觀察)
完全參與者-----作為觀察的參與者-----作為參與的觀察者-----完全的觀察者
4.非介入性研究:
(3) 定義:
非介入性研究,主要在強調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不介入研究當中,以免影響到研究的進行,這可以避免在實驗法、調查法當中研究者影響研究進行的缺點,非介入性研究可以區分成以下三種:
(2)類型:
a.內容分析法:
指針對傳播媒體作為研究對象
b.現有統計資料分析:
指應用現有的統計資料進行分析,避免自行統計的困擾,如涂爾幹的「自
殺論」便是。
c.歷史研究法:
根據一些歷史文獻與研究對象的著作等進行分析的研究方式,如韋伯的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便是。

四、解釋名詞
(一) 無母數統計(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二) 虛擬變項(dummy variable)
(三) 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四) 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
(五) 評估研究(evaluation research)

【擬答】
(一)無母數統計(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1.定義:主要指涉應用該種統計方式,只是單獨研究範本(sample)而不涉及對於母數的推論統計,因此相較於「母數統計法」,其推論的能力自然較低,惟有藉由改變樣本數目大小來彌補此一缺點。
2.由於對於母體的忽略,因此該種統計法所適用的對象,主要是研究尺度當中 的「類別尺度」(nominal scale),如性別,以及「等級尺度」(ordinal scale), 如高矮等。
(二)虛擬變項(dummy variable)
1.定義:在研究的進行中,兩個變項(variable)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是藉由第三個變項所造成,在這樣的前提下,所建立的相關,便稱為「虛擬相關」(spurious correlation),而造成此種相關的變項,便稱為「虛擬變項」(spurious variable)。
2.種類:虛擬變項,依據其在相關兩變項的不同位置,又可以區分為下列兩種:
(1) 中介變項(intervening variable):介於原有之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產生兩者的連結。
(2) 前導變項(antecedent variable):發生於自變項之前,導致關聯的出現。
(三)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1)效度(validity)的定義:
所指的是所進行的研究,是否能夠測量出所欲測量的對象,如可以,便 稱為具有效度。
(2)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所指的是,藉由邏輯的關聯性,使得研究者可以在成功地測量了一個變 項後,便可以依據邏輯關係確定該測量與其他測量之間的關聯性,如認 知到考取駕照者,便應當有開車之能力,即是由兩者之間的邏輯關聯所 進行的推論。
(四)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
1.定義:該抽樣方式屬於非隨機抽樣方法中的一種,主要用於當研究樣本過小、 或不易尋找時,所採取的一種研究方式,如所欲研究之對象為少數民族,則必須在既定範圍內選取全部或大量的少數民族者,以避免其因為數量過少而在「隨機抽樣」法中無法抽取到,喪失了研究的意義。
2.研究偏差的彌補
由於立意抽樣容易導致統計方法無法適用或是過度誇大的問題,因此對於立 意抽樣的研究對象,研究者也常以不同比例的加權以處理樣本不足的問題。
(五)評估研究(evaluation research)
1.定義:評估研究(evaluation research)主要是用於社會干預發生或是被計畫時,在這裡所指涉的社會干預,則是某些研究欲達到的社會後果,而評估研究,則是針對研究所進行的研究。
2.要點:在評估研究中,必須注意到:
(1) 設計問題-主要在於瞭解所針對之研究的「目的」為何?
(2) 進行測量-要主動針對「無法測量」的一些現象進行操作化。
(3) 詳細說明其他變項-及針對所欲測量的研究,進行所有變項的檢驗,以完整瞭解該研究的內容。

中華民國憲法
(D)1.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於何種期間,不得解散立法院? (A)立法院休會期
間 (B) 立法院開會期間 (C)立法委員改選期間 (D)戒嚴或緊急命令生
效期間
(C)2.下列何者隸屬於總統府?(A)中央銀行 (B)軍事情報局 (C)國史館 (D) 國立故宮博物院
(B)3.國家賠償請求權,自損害發生時起,至少逾幾年不行使而消滅?(A) 
二年 (B)五年 (C)十年 (D)十五年
(A)4.司法院所提之年度司法概算,下列何者不得刪減,但得加註意見?(A行
政院 (B)立法院 (C)監察院 (D)考試院
(D)5.總統、副總統均缺位時,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之期限為多久?(A)三
個月 (B)六個月 (C)一年 (D)憲法及其增修條文未明文規定
(B)6.副總統缺位時,由下列何者補選之?(A)國民大會 (B)立法院 (C)全體國民 (D)總統
(D)7.下列何者已非國民大會之職權? (A)複決立法院所提之憲法修正案 (B)議決立法院提出之總統彈劾案 (C)複決立法院所提之領土變更案 (D) 行使創制、複決兩項政權
(A)8.刑法誹謗罪之規定,係對於下列何種自由之合理限制? (A)言論自由 (B)集會自由 (C)結社自由 (D)遷徙自由
(C)9.各級地方政府辦理自治事項違背中央法令,遭上級監督機關予以撤銷,而各級地方政府不服處分時,得循何種法律途徑救濟之? (A)由行政院調解 (B)由立法院調解 (C)聲請司法院解釋 (D)由內政部調解
(A)10.藥物廣告除具有商業上意見表達之性質,亦涉及下列何種權利之保障?
(A)財產權 (B)訴訟權 (C)人身自由 (D)信仰自由
(C)11.下列何者為憲法中具有本質重要性之條文,不得透過修憲程序修改之?
(A)總統任期 (B)立法委員選舉方式 (C)民主共和國原則 (D)省為
地方自治團體
(D)12.下列何者非憲法第十九條「租稅法律主義」之範圍?(A)稅率 (B)稅
目 (C)納稅方法 (D)課稅原因事實相關證據之證明力
(B)13.行政院停止執行法定預算,並向立法院報告時,依大法官會議第五二0號解釋之意旨,立法院應如何處理?(A)以院會決議是否聽取報告 (B)有聽取報告之義務 (C)由立法院院長決定是否聽取報告 (D)由政黨協商決定是否聽取報告
(C)14.憲法第二十三條所要求之目的正當性、手段必要性及限制妥當性,學理稱為下列何種原則? (A)誠實信用原則 (B)依法行政原則 (C)比例原則 (D)信賴保護原則
(B)15.人民團體名稱之選定,為下列何種自由之保障範圍?(A)人身自由 (B)結社自由 (C)講學自由 (D)集會自由 (C)16.下列何者須至立法院各委員會備詢?(A)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B)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委員 (C)參謀總長 (D)司法院大法官
(D)17.公務人員違法、失職行為之制裁,於合理範圍內得以下列何種法律規定,
由其長官為之?(A)公務人員保障法 (B)公務人員任用法 (C)公務
人員陞遷法 (D)公務人員考績法
(A)18.大學自治係下列何種自由之保障範圍?(A)講學自由 (B)言論自由 (C)
 出版自由 (D)集會自由
(C)19.公務人員之公法上財產請求權,遭受損害時,得依下列何種程序請求救濟?
(A) 民事訴訟程序 (B)刑事訴訟程序 (C)行政爭訟程序 (D)非訟事
件程序
(B)20.商標專用權與下列人民何種基本權利之保障範圍最有關係?(A)言論自
由 (B)財產權 (C)工作權 (D)人身自由
(A)21.國家賠償訴訟,除依國家賠償法規定外,適用下列何種法律?(A)民事
訴訟法 (B)非訟事件法 (C)刑事訴訟法 (D)行政訴訟法
(B)22.自治條例與下列何者牴觸者,無效?(A)自治規則 (B)基於法律授權
之法規 (C)基於法定職權訂定之法規 (D)行政規則
(A)23.依國家賠償法請求損害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下列何者請求之?(A)賠
償義務機關 (B)賠償義務機關之上級機關 (C)法務部 (D)行政院
(B)24.各地方行政機關之組織,應由下列何者擬訂準則?(A)行政院 (B)內
政部 (C)地方立法機關 (D)地方行政機關
(C)25.各地方立法機關之組織,應由下列何者擬訂準則?(A)行政院 (B)立
法院 (C)內政部 (D)地方行政機關
(B)26.自治條例如發生與法律牴觸而無效之情形,上級監督機關應如何處理?
(A)聲請司法院解釋 (B)予以函告無效 (C)向行政法院起訴請求確認 (D)
 由立法院調處
(A)27.委辦規則之名稱,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準用下列何者之規定?(A)自治
規則 (B)行政規則 (C)法律 (D)自治條例
(B)28.下列何種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權利,迄今尚無法行使?(A)對地方公職
人員有罷免之權 (B)對地方自治事項有創制之權 (C)對地方公共設施
有使用之權 (D)對地方公職人員有選舉之權
(C)29 各級地方自治團體,應分配之國稅、直轄市及縣(市)稅,應依下列何
者規定辦理之?(A)憲法 (B)地方制度法 (C)財政收支劃分法 (D) 地方稅法通則
(D)30.直轄市市長對於下列一級機關首長中,何者之任免須依其專屬人事管理法
律任免?(A)民政局局長 (B)教育局局長 (C)環境保護局局長 (D)
人事處處長
(C)31.地方立法機關就預算案所為之附帶決議,對地方行政機關有何種效力?
(A) 具有法定拘束力,地方行政機關須執行決議 (B)由地方行政機關自
行裁量決定是否執行 (C)參照法令辦理 (D)由上級監督機關認定之
(B)32.下列何者非地方自治團體之立法機關?(A)台北市議會 (B)台灣省諮
議會 (C)台中縣議會 (D)台南縣永康市市民代表會
(A)33.山地鄉鄉長,以具有下列何種身分者為限?(A)山地原住民 (B)平地
原住民 (C)山地鄉鄉民 (D)無特別限制
(C)34.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最長幾日內,得宣告解散立
法院?(A)三日 (B)五日 (C)十日 (D)十五日
(A) 35.地方民意代表支給費用之標準及項目,應以下列何者定之?(A)法律 (B)
自治條例 (C)自律規則 (D)自治規則
(C)36 憲法修改應使國民預知其修改之目的並有表達意見之機會,故憲法增修
條文規定,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時,至少應公告多久?(A)一個月 (B)
三個月 (C)六個月 (D)一年
(B)37.土地徵收制度主要係對於人民之何種權利予以剝奪後之補償措施?(A)
工作權 (B)財產權 (C)人身自由 (D)遷徙自由
(A)38 現役軍人不得赴大陸地區探親,係限制其何種自由權利?(A)遷徙自由
(B) 工作權 (C)言論自由 (D)集會自由
(B)39.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應諮詢下列何者之後,始
得宣告解散立法院?(A)行政院院長 (B)立法院院長 (C)司法院院
長 (D)副總統
(C)40.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國民大會代表之任期為多久?(A)一個月 (B) 六個月 (C)一年 (D)與集會期間相同
(A)41.下列何者為應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事項?(A)審計權 (B)公用徵收 (C)
公共衛生 (D)教育制度
(B)42.省政府為下列何者之派出機關?(A)總統府 (B)行政院 (C)內政部 (D)
省諮議會
(A)43.委辦規則與下列何者牴觸者無效?(A)中央法令 (B)自治條例 (C) 自治規則 (D)自律規則
(B)44.地方自治團體認為上級監督機關所為代行處理之處分,如認為有違法時,
應依何種程序辦理?(A)由內政部會同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 (B)行政
救濟程序 (C)由立法院調解 (D)聲請司法院解釋
(A)45.下列何者已非地方自治團體?(A)省 (B)縣 (C)鄉鎮 (D)直轄市
(B)46.縣(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應由何種機關解決之?
(A)行政院 (B)內政部 (C)發生爭議之縣(市)政府自行協調 (D立
法院
(D)47.立法委員於下列何種場合之發言,非言論免責權之保障範圍?(A)院會
或委員會 (B)院內公聽會 (C)院內黨團協商 (D)競選連任時之公辦
政見發表會
(C)48.下列何種人員之任命命令無須行政院院長之副署?(A)行政院公平交易
委員會委員 (B)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 (C) 審計長 (D)人事行政局局

(A)49.限制人民之基本權利,應由法律為之或經法律授權,係下列何種原則?(A)
法律保留原則 (B)法律優位原則 (C)誠實信用原則 (D)信賴保護原

(C)50.下列何者非隸屬於司法院之機關?(A)最高法院 (B)最高行政法院 (C) 各地方法院檢察署 (D)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A)51.地方政府規費之範圍及課徵原則,其未經法律規定者,須經下列何者之決
議徵收之?(A)各該地方立法機關 (B)各該地方政府 (C)立法院 (D)
 上級監督機關
(C)52.下列何者非隸屬於考試院之機關?(A)考選部 (B)銓敘部 (C)人事
行政局 (D)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B)53.下列何者不得為公職人員罷免案之提議人?(A)民意代表 (B)公務人
員 (C)現在學校肄業學生 (D)被罷免人同一政黨之黨員
(D)54.對公職人員提出罷免案經否決者,在多久時間內,不得對其再為罷免案之
提議?(A)三個月 (B)六個月 (C)一年 (D)在該被罷免人之任期

(C)55.各級法院法官之任免係由司法院何種單位依法審議之?(A)人事處 (B) 政風處 (C)人事審議委員會 (D)司法院會議
(D)56.下列何者非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所稱之公職人員?(A)國民大會代表 (B)
里長 (C)鄉民代表會代表 (D)省諮議會諮議員
(B)57.中央選舉委員會隸屬於下列何者?(A)總統府 (B)行政院 (C)內政
部 (D)司法院
(A)58.總統、副總統選舉,由下列何者主管並指揮?(A)中央選舉委員會 (B) 總統副總統選舉委員會 (C)國民大會 (D)行政院
(B)59.下列何者不得擔任公職人員候選人之助選員?(A)候選人之配偶 (B) 公務人員 (C)全國不分區選舉之候選人 (D)僑居國外國民
(A)60.選舉、罷免訴訟程序,除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之規定外,準用下列何者之
規定?(A)民事訴訟法 (B)刑事訴訟法 (C)行政訴訟法 (D)非訟
事件法
(B)61.選舉人、候選人年齡之計算,以算至下列何者為準?(A)投票日當日 (B) 投票日前一日 (C)由辦理選舉機關公告之 (D)投票日前四個月
(C)62.受理公職人員選舉、罷免訴訟之法院,至遲應於下列多久期限內審結?(A)
 一個月 (B)三個月 (C)六個月 (D)一年
(B)63.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訴訟專屬於下列何者管轄?(A)中央政府所在
地之地方法院 (B)中央政府所在地之高等法院 (C)最高法院 (D)司
法院大法官會議
(A)64.向國家請求損害賠償協議不成立時,應向下列何者提起損害賠償之訴?
(A) 地方法院 (B)高等行政法院 (C)最高行政法院 (D)高等法院
(C)65.國家賠償所需經費,應由下列何者編列預算支應之?(A)中央政府 (B) 法務部 (C)各級政府 (D)賠償義務機關
(B)66.依國家賠償法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時,法院得依聲請為假處分,命賠償義務
機關暫先支付下列何種費用?(A)工資損失 (B)醫療費或喪葬費 (C) 訴訟費用 (D)生活費用
(D)67.國家賠償訴訟,除依國家賠償法規定,向普通法院提出外,尚得依下列何
種法律提出訴訟時,附帶請求損害賠償?(A) 民事訴訟法 (B)非訟事
件法 (C)刑事訴訟法 (D)行政訴訟法
(B)68.下列何者應以記名投票之方式表決之?(A)立法院向國民大會提出之總
統彈劾案 (B)立法院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之不信任案 (C)立法院對同意
權之行使 (D)立法院對緊急命令之表決
(D)69.憲法及增修條文對於下列何者之政治參與,並未明文特予保障?(A)僑
居國外國民 (B)婦女 (C)原住民 (D)退役軍人
(B)70.依憲法本文規定,下列何者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A)總統府 (B)行
政院 (C)國家安全會議 (D)國民大會
(D)71.下列何者非憲法所保障之地方制度層級?(A)省 (B)直轄市 (C)縣
(市) (D)鄉(鎮市)
(C)72.行政院之決算應向下列何者提出?(A)立法院 (B)司法院 (C)監察
院 (D)審計部
(B)73.下列何種人員之任命,須經立法院之同意?(A)主計長 (B)審計長 (C)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委員 (D)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A)74.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覆議案,應經下列何者之核可?(A)總統 (B)國
家安全會議 (C)立法院院長 (D)國民大會
(D)75.國家賠償法第十四條規定,國家賠償法於其他公法人準用之,依我國現行
法制,除國家與地方自治團體外,下列何者為法律明定之公法人?(A)各
專門職業公會 (B)農會、漁會 (C)各同業公會 (D)農田水利會
(A)76.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下列何者之國情報告?(A)總統 (B)行
政院院長 (C)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D)國家安全局局長
(B)77.下列有關總統發布緊急命令之敘述,何者為非? (A)須經行政院會議
之決議 (B)須依緊急命令法為之 (C)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
即失效 (D)於立法院解散後發布緊急命令,立法院應於三日內自行集會,
並於開議七日內追認之
(C)78.下列何者非監察院彈劾權之行使對象?(A) 政務人員 (B)軍人 (C) 總統 (D)監察委員
(A)79.下列何者非監察權之行使對象?(A)民意代表 (B)地方公務人員 (C) 監察院人員 (D)政務人員
(C)80.國民大會代表於選舉結果確認後,由下列何種方式集會之?(A)總統召
集 (B)國民大會議長召集 (C)自行集會 (D)立法院院長召集


九十年社會工作師專技高考 國文科閱讀測驗
一、 以下三章皆出自《論語》:
甲、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乙、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丙、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
(D)1.以上三章,旨在說明,為學當:
(A)及時進取,前途不可限量 (B)循序漸進,重點在於德行   
 (C)一以貫之,擇其善而從之 (D)持之以恆,不可半途而廢
(B)2.「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此段文意與下列何者相近?  
 (A)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C)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D)跂而望之,不如登高之博見
(A)3.「苗而不秀者」句中「秀」字,在此意指:
 (A)吐穗開花 (B)結實成穀 (C)孳生茂盛 (D)特異優美
(A)4.「秀而不實」一語,後人常用以比喻:
(A)資質優異而功業不就     (B)地位顯赫而家無資產  
 (C)奮發向上而時運不濟     (D)曲意逢迎而居心叵測
(C)5.「非不說子之道」一語,意謂:
  (A)並非不贊成您的方法  (B)並非不照您的話去做
(C)並非不喜歡您的學說  (D)並非不闡述您的學說

蓋凡人之起居飲食動作之小事,至於修身為國家天下之大體,皆自學出,而無斯須去於教也。其動於視聽四支者,必使其洽於內;其謹於初者,必使其要於終,馴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積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則刑罰措;其材之成,則三公百官得其士;其為法之永,則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則雖更衰世而不亂。為教之極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從之,豈用力也哉?【曾鞏《宜黃縣學記》
(D)6.「而無斯須去於教也」句中「斯須」一詞,意謂:
   (A)斯彌 (B)斯臾 (C)須彌 (D)須臾 
(A)7.「馴之以自然」一語,意謂: 
   (A)逐漸使其成為習慣 (B)配合自然法則去做 
   (C)順從人類天性而行 (D)因應個性加以教導 
(B)8.「則刑罰措」一語,意指: 
   (A)建立刑罰制度       (B)廢除刑罰不用
   (C)依照刑罰處置       (D)發揮刑罰功效 
(C)9.「則雖更衰世而不亂」句中「更」字,意謂:
 (A)改變 (B)振興 (C)經歷 (D)治理 
(A)10「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從之」句中「而人不知其從之」一語,意指天下人: (A)不知不覺地受到良好影響(B)不知不覺地順從法令規章 (C)不知道受到什麼人的影響 (D)不知道應該聽從他的教導
三、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        【《漢書.霍光傳》
(D)11「見其直突」句中「直突」一詞,意謂: 
(A)直而突出 (B)特別高出  (C)高聳突兀 (D)煙囪直立
(C)12「主人嘿然不應」句中「嘿然」一詞,意謂: 
   (A)不悅貌  (B)唯唯貌 (C)無語貌 (D)不安貌 
(B)13「不者且有火患」句中「且」字,在此意謂: 
(A)並  (B)將 (C)或   (D)如 
(A)14「終亡火患」與「曲突徙薪亡恩澤」句中二「亡」字,在此: 
(A)音義皆同 (B)音義皆異 (C)音同義異 (D)音異義同 (
B)15「曲突徙薪」一語,後人常用以比喻: 
   (A)無妄之災 (B)防患未然 (C)因禍為福 (D)亡羊補牢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