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97下社會學 1-13章 包容學長及花娘云等重新整理

 2009-04-23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章:社會學的觀點與應用>

社會學的應用:
1.提供理解社會的不同觀點
2.提供理解社會現象的概念
3.應用社會學於解析社會議題
#馬克斯~<階級衝突理論>舉出4種與工人有關的「異化或疏離
*異化或疏離~意味著人沒有辦法從工作中得到自我滿足,只是單純的維生手段罷了.
#涂爾幹~迷亂性自殺
*脫序:指節制人們社會互動的規範崩解了.
#帕森思~模式變項
*說明社會系統中行動者的決策 文化價值規範與角色規範的要求

普遍主義~在互動的情境中,以普遍的標準對待他人.
特殊主義~在互動中因特定的關係,而有特殊的對待方式.

第三節:社會學的研究主題
殷格斯《何謂社會學?》書中就社會學的研究主題分成:
()社會學分析
()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
()基本的社會制度
()基本的社會過程

實證社會學~師法自然科學,強調社會學的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可以觀察的現象,並努力建立假設,以經驗事實去檢視.
詮釋社會學~批判實證社會學,認為社會學應探索人們賦予其行為的意義,社會學家可以透過理解的過程去探索這些意義,這樣的探索是不能複製自然科學的方法.


<第二章:社會學理論與代表人物>
第一節:社會學發展的歷史脈絡
社會學依其發展的歷史脈絡分為:前社會學的出現、社會學與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學的誕生.


*孔德採用「社會物理學」來代表社會學,孔德相信「社會物理學」藉著對於科學的追求,而可以了解人類的社會組織.孔德是極力倡導「以科學的方法來了解物理的世界」來思考社會世界,讓社會學成為科學的第一人.

第二節:社會學理論的假設架構
柏拉圖~社會學理論的6項假設:
1.人是有機體
2.有機體是以求生存為目的
3.人在團體中求生存
4.人是社會性動物
5.人生活在有次序的社會
6.社會秩序的知識是可以獲知的

<>第三節: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
*社會學就其研究對象的規模分為: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
*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差異
()結構與行動
()由別人決定或自己創造的
()決定與實際行動

【鉅觀】社會學的主題,是大的社會結構與特性:如社會階級、社會分工、權力、權威型態、合理化、整體的歷史發展.
【微觀】社會學的主題:注重個體與其他人在小團體的互動.

*鉅觀社會學理論~~關心大範圍社會行動者的共同行動與規律.
*微觀社會學理論~~關心個體行動、行動的意義、如何與別人進行互動、個體及自我的獨特特質等.

()由別人決定或自己創造的
【鉅觀】的社會學理論進行的「社會行動」是受到社會大範圍結構因素、文化、價值體系所決定.理論中很少有空間說明人在與別人互動中所扮演的是具有創造力的,即「行動」是受到社會規範、文化價值、法律、宗教、社會階級、集體意識、意識形態所決定.
【微觀】象徵互動派認為人是可以有創造力的,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別人進行互動.
**互動學派認為,社會行動與互動可以從符號、結構、組織來理解與進行研究,同時也要仔細檢視不同的個體如何以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社會互動.
*兒童發展、社會化、自我及個體身分認同的形成是互動學派的主要部份.

()決定與實際行動
【鉅觀】傾向將社會行動認為來自集體意識,同時是經過決定而加在個別行動者身上.
認為個體是理性的決定者,他會衡量各種替代行動,並決定最好的行動方案.
*帕森思在社會行動理論中,直接表明人在行動時具有理性的決策過程.
【微觀】象徵互動學派更關切實際活動或行動與人在情境下做什麼?並不在意社會行動是否經過意識思考或是否要設定特定目標.
是要檢視這些人做事的行為經驗、實際採取的行動、所處的情境,並了解會有什麼特色.

第四節:社會學理論與代表人物
*【結構功能學派】~涂爾幹-「功能論」「自殺論」. .帕森思
A韋伯-「組織理論」
b魯曼-「社會系統理論」
C貝塔朗菲-「一般系統理論」
*【象徵互動論】
a顧里-~~「鏡中我」、「初級團體」
B米德~~概化的他人, 主我 .客我

c布魯默~5種特徵:
(1)人的互動
(2)詮釋或定義多於回應
(3)以意義為基礎進行回應
(4)採用象徵符號
(5)在刺激與反應間進行詮釋

d普魯默4種特徵:
(1)符號:(2)改變、調適 (3)互動(4)實證的

e派克-~~4個主要社會化過程:
(1)競爭(2)衝突(3)調適(4)同化:


*【交換理論】~荷曼-布勞-
顏摩森-~「網絡理論」
*【衝突學派】~馬克斯「社會主義」
哈柏瑪斯~「溝通行動理論」
.<結構功能學派>
特別強調與特點:功能、相互依賴、協調、均衡、進化變遷.

()涂爾幹的理論
將社會學建立為一種量化與學術性的社會科學.是社會學功能學派的建立人.
對於自殺的分析釋一種以科學分析解釋社會現象,是一種「社會事實」.
第一本著作「社會分工」是對史賓塞「個人主義」的批判.

*「勞力分工」<社會分工>
馬克斯~是個人與團體競爭的來源
涂爾幹~是一種合作、功能專門化的方式,也是由規範體系來控制.
~~社會發展的程度可以由功能分化(勞力分工)與整合異質性與分歧的社會所需增加道德轉型來加以解釋.
a勞力分工純粹從經濟利益的觀點.
b勞力分工有道德性格.
c勞力分工是社會連帶的來源.
*法律是最可以由肉眼辨識的社會連帶.
*如果勞力分工而造成有機體與各體系間無法產生連帶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脫序」

2.【活性連帶】分為~~機械連帶、有機體連帶
「機械連帶」~~將個人與社會直接聯結而無任何中介物.
「有機體連帶」~~是在社會不同功能體系,彼此關係不深的情況下進行勞力分工.
3.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
「賠償性法律」~「有機體」狀態.
【機械連帶與壓制性法律】(2?#92;爾幹將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進行比較,認為,「壓制性法律」與「集體意識」相對應,而賠償性法律無法成為集體意識.
壓制性法律普遍存在各種社會,而賠償性法律必須由更專業的人(法官、檢察官、律師)來執行而受到侷限.不動產的權力屬於賠償性法律的一部份,與「負性連帶」相對應在集體連帶程度比較明顯而勞力分工發展不完全時,壓制性法律會遠遠超越合作性法律.
越開化的社會中,成員間的差異就越大,當一個社會越進化時,則成員間在有機體與心理上的差異就越高.壓制性法律在較低度發展與「機械性連帶」的社會是非常普遍的.
典型的壓制性法律主要是制裁犯罪,保衛整個社區.
-3)
機械連帶(即相似性連帶),壓制性法律是藉機械連帶來回應社會.
集體意識-社會的整體信念.
涂爾幹將犯罪行為定義為-侵犯集體意識的行為.
~~人有2種意識形態:1.代表個人人格;2.代表集體性.

【自殺論】
~: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迷亂型自殺、宿命型自殺.
()完全整合型:~~1.宿命型自殺 2.利他型自殺:
()整合失靈型~~1.迷亂型自殺: 2.利己型自殺

()帕森思*社會體系功能
*社會體系功能~4種基本類型:
(1)維持模式的功能
(2)達成目標的功能
(3)調適的功能:
(4)整合的功能
*個人的社會化是社會的價值被「內化」,即人格形成的過程.

()魯曼*社會體系理論
*社會系統~:互動系統、組織系統、社會系統.
a系統理論強調「自我參照」、「自我生產」的性質.
「系統自我參照」:系統內各種意義系統的自我建構與相互參照過程.
「系統自我生產」:運用其組成要素而自我生產其組成因素的系統,即各系統為保證自身的正常運作,必須適應於不同環境而自我生產.

()貝塔朗菲*一般系統理論
強調生命的意義,特別是有機體與物理化學過程的差異.
*「異種同形」.

()韋伯*詮釋性及組織社會學
*「行動理論」嘗試結合分析理想與物質取向動機.
人的主觀動機,他將了解與理解2種方法結合.
將階層、權力、經濟結構、科層組織進行制度化、合理化概念分析,或理性資本主義、理性科層體制、理性國家的發展等,都描述了現代與傳統制度的基本差異.

.<象徵互動論>
象徵互動論主要焦點放在主觀的社會生活,
理論基礎是放在人的形象,而非社會的形象.
研究的焦點放在容易觀察而面對面的互動,而非鉅視層次的社會制度結構性關係.從穩定的規範與價值朝向變動性高而持續調整的過程.
戈夫曼「角色採借」~可以讓我們採借別人的角度,來了解與我們互動的演員,他們是如何看待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所以它是社會互動的關鍵機制.也強調即興性的角色演出.
*不同的行動是隨著不同的意義體系而來,而互動也會造成許多多不同意異的產生,因此,人的行動是無法預測的.

()米德
*認為人的行為由行動者對於該演出情境所詮釋的意義來決定,而這些意義就以互動為基礎.
**「概化的他者」~~是社會的核心,也是採取別人觀點的能力.「概化的他者」的形成可以讓人與別人溝通,並進行彼此溝通.
**【客我與主我】
a「自我」是社會象徵互動的一種產物,並非僅是被動反射概化的他者.
B自我分為2個階段(兩極)出現:1.投射了概化的他人態度2.對概化的他人進行回應
*「客我」-社會我
經過個體組織後所「假設」的別人態度..傳統的、習慣性的我
經過內化的角色
*「主我」-對客我的反應
是有機體對別人態度的反應
個體對概化的他人一種好奇反應
對於客我表現一種「具有創新的反應」
是捕捉在記憶的畫面,但是並非純粹的實體,而是一種實物觀察後所產生的實體記憶
「客我」代表過去階段的自我.
「主我」是對「客我」的一種反應,他代表的是現代的行動,並意味著「客我」在未來的重新組合.

()顧里
個人的自我從他與別人的交際而來.
一個人對自我的意識是他對自我概念的一種反射,若沒有「你」、「他」、「他們」等相關概念,就不會有「我」的概念.
1. 鏡中我~~採用鏡子來說明自我性格的反應.自我是個人意識的反射,同時在社會的溝通與交換過程而引發.社會的概念也因此內化到個人的精神深處,它也經過多方的互動而成為個人的自我,個人也將許多人的互動加以聯結,而融為一體.

自我是因社交過程的溝通交換而起,就像是每個人的意識反射一樣.

2.初級團體~強調社會生活的整體性.將焦點放在分析人的最初始團體中如何與社會產生聯繫,及如何將自己整合於社會組織中.他們是形成社會與個人理想的根本.
a初級團體最代表性的是家庭、兒童遊戲團、鄰里.在這些團體中,人不以自己為最大利益考量,彼此有同理心與情感,也可以與同夥產生聯繫.
b初極團體的聯結主要是對別人的直覺評價,而不是因為他可以交談而讚?O
c是建立在對同伴的同理心,而不是以特定的服務或目的作交換的.
是發展人的溫情與同理心.初級團體中,整體的利益凌駕個人利益.

()布魯默
「布魯默」認為象徵互動論有5種特徵:
(1)人的互動
(2)詮釋或定義多於回應
(3)以意義為基礎進行回應
(4)採用象徵符號
(5)在刺激與反應間進行詮釋
()普魯默
認為象徵互動論有4種特徵:
(1)符號:(2)改變、調適 (3)互動(4)實證的

()派克
~~區分4個主要社會化過程:
(1)競爭(2)衝突(3)調適(4)同化:

<.交換理論>
()荷曼
*交換理論的始祖-荷曼.
理論的核心概念~~
人在社會所採取的行動,主要是因為他們想從這次行動中獲得最高的獎賞
()布勞
*認為交換要經過4個階段:
「私人交易」、「地位與權力分化」、「合法化與組織化」、「對立與交換」
*交換過程都可引導社會結構和社會交換的產生
*大規模而複雜的社會或社區中,演員很難與每個人交換,所以「價值協調」是一種演員間的間接交換.

()顏摩森*網絡理論
重視「交換關係套組」稱它為「交換網絡」.
~強調聯繫演員與演員間「繫結」的模式.

()網絡交換理論
a結合交換理論與網絡理論而成.
b網絡交換理論強化網絡理論在媒介的觀點,也加強交換理論在結構的觀點.
特別關注在交換的網絡環境的交換行為.

.<衝突理論>
()馬克斯*社會主義及衝突理論
*馬克斯是衝突理論的建立者.
*「衝突理論」~~主要探討社會結構中誰獲得了什麼東西?為什麼獲得這些東西?
團體間的衝突可以獲的更多的「公平」、「民主」、「自主」、「個人自由」.唯有推翻特權團體的規則,才可以產生更包容的社會.

()哈柏瑪斯
「溝通行動理論」提供仲裁界一套評估辯論的標準,以解決不同仲裁間的分歧,避免影響仲裁品質.


<第四章:文化、宗教與禮俗>
*文化~~指構成生活方式的信念、價值、行為、所使用的物品.
*文化的面向
()科技面向:
()經濟面向
()政治面向
()社會面向
()美學價值面向
()信仰與概念面向

*民俗、民德、法律是社會規範的重要部份.
民俗-是某個社會共通習俗.
民德:是重要的道德層次規範.
法律:是形諸文字的行為規範.
**法律
涂爾幹認為,法律是可以由肉眼辨別的「社會連帶」代表.
法律可分為「壓制性法律」(刑法)與「賠償性(限制性)法律」(民法、公法、程序法).
【壓制性法律】-是一種集體意識的表現,也是藉以生產「機械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賠償性法律】-無法集體產生意識,也是「有機體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文化叢
~指若干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質群.是研究「文化特質」的一個單位.
一個地域的人文傳統隨著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而形成的,稱之「文化叢」-以人文活動、文化表現的分布範圍為劃分標準.
*【文化系】:依據不同群體的社會性互動、經濟生計的活動、地理生態的條件,形成許多地方性的文化傳統,在同一「文化圈」與「文化叢」下的地方性之文化表現,稱之.
*【文化模式】:指某些具有順序、連續而互相關聯的一套「文化特質」.
*【文化落差】(文化失調:>
~~~指「文化要素」以不同的的速率進行變遷,這樣一來會造成文化體系的分裂或斷層
~~烏格鵬用來描素社會與文化變遷的一個重要理論.
*「文化落差問題」:當文化的2種部分中的其中一個變遷速度快過於另一個的變遷速度,造成兩者之間的適應問題.
文化落差(文化失調理論)-文化體系的分裂或斷層現象.
**影響文化變遷的因素~~~創新、累積、流通、調適.

**文化變遷與原因
文化變遷類型:
「文化進化」
「屈服於外來的衝擊」-.
「文化浴火重生」
*文化之所以會變遷,主要是因為創新、發現、流通.(*4-1「文化變遷因素」不同*)
*文化變遷步驟:
1.揭發核心價值與信念.
2.承認、尊重、討論不同組織次文化的核心價值與信念差異.
3.尋找意識與潛意識信念,與價值間不同調的地方.
4.長時間的重複這些步驟.
*文化涵化
【涵化】:是將自己文化調適於主流文化的一種方式.
兩種文化的一種互動過程.
涵化的程度隨著文化內部差異與調適能力而定.
涵化的結果會造成兩種文化越來越相似.
涵化並不必然產生新的文化,亦不必然產生外來文化完全取代本土文化.,經常會產生傳統文化特質與引入特質合併的【文化融合】現象.
不論涵化的過程是如何發生,它經常視接受新特質的文化與原生文化間的關係而定:

*「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第五章<社會化>

*「社會化」~~一個人獲得人格與學會參與社會互動的過程
*社會化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教導生活技能: ()傳遞社會文化()統整自我觀念()培養社會角色
*四種類型:主要社會化,預期社會化與再社會化。繼續社會化

第二節:社會化與人格理論.
*「人格」:指的是個體所擁有特殊的思想、感覺、自我觀照的模式,並且是構成個體一系列鮮明的特有獨一品質.
*人格可以分為幾個主要部分:~認知 .行為.情感
*「自我」:指個體對他們的個人特徵和社會認同的意識與感覺-即我是誰,我怎樣與他人區分.自我的發展,相當程度受制於社會化的過程.

**社會化分析大致有3個主要面向(部分):「文化傳遞」、「個性塑造」、「社會結構」.
1.「文化傳遞」~:是自文化角度對社會化進行研究,社會化被看成是文化的延續過程.
社會化的實質是社會文化的內化.
2.「個性塑造」~從個性發展角度加以探討,社會化被視為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社會成員就是經由社會化過程而形成有個性的人.
3.「社會結構」~~重視人與社會互動中社會關係的建構,認為社會化就是要使人變得具有社會性的系列過程.使個體清楚認識到相關角色在群體社會中,應如何適當而順利地完成角色任務,以維持和發展社會結構.

.顧里:【鏡中我理論】
~~我們對自己的印象是從別人的評估裡得來的,就像我們從鏡子裡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一樣.人們是透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是從社會互動中逐漸被塑造~
3個階段:
1.我們察覺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2.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的行為判斷;
3.基於對他人反應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

.米德:【角色採借理論】
~~社會是各種人際關係的總合,也是人們互動交往的產物.
社會化就是把別人的態度內化,並能依照社會上一般的期待¸判斷自己行為的過程.
當在思維中把自己當作客體的時候,自我就形成了.
~~自我分為2個部分:
「主我」-包括每個人自發的、獨一無二的、具備與生俱來的特徵.
「客我」-是自我的社會部分,對社會要求的內化,和對那些要求的個人意識.
「主我」首先發展起來,「客我」要經過很長時間才得以出現.
米德認為「自我」的發展包含「主我」與「客我」之間的一系列連續互動.
**「客我」在社會化過程3個不同階段~
:模仿、嬉戲、群體遊戲..
*「重要他人」~包括兒童相處十分密切,同時對他們自我發展影響最大的那些人.
*「概括化他人」~~指兒童對團體組織的初步角色反應.
.佛洛伊德:【自我塑造理論】
*「社會人」-經由社會化過程而形成有個性的人.
*人格分~本我,自我,超我
.艾利克遜【認同危機理論】
*「新佛洛伊德主義者」.
*「理性」的自我世界
*【認同危機】

*8個社會化階段:
()「嬰兒期的信任愉悅與不信任感」
()「幼兒期的自主獨立與懷疑忐忑」
()「兒童期的主動熱情與內疚惶恐」
()「學齡期的勤奮積極與自卑頹喪」
()「青年期的角色認同與角色混淆」
()「成年期的異性親密與個人孤獨」
()「壯年期的代際關懷羽自我沉溺」
*「代際關懷」~中年期的關懷除了包括自己的家庭、未來一代的成長、下一代將要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狀況,這種關懷稱之.
沒有形成代際關懷的人,則會沉溺於自我.
()「老年期的完美生命與絕望落寞」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社會和心理現象,對於人格發展和社會化理論有深遠的影響.
認知理論強調個體社會化與認知能力息息相關.
**兒童智力發展要經過下列幾個階段:
()「感覺運動階段?v
()「前操作階段」
()「具體操作階段」
()「形式操作階段」

*帕森思提出社會化即角色學習,同時,研究「童年社會化」和「成年社會化」.
「童年社會化」強調的是角色扮演的學習歷程.
「成年社會化」是影響整個社會體系的建置.
*殷克斯認為社會化的作用宜著重在2方面:
1. 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作用.
2.成年社會角色的扮演.

*社會化的實施領域:
A「政治社會化」- b「族群社會化」C「性別角色社會化」d「法律社會化」E「道德社會化」
**「社會化的主體」~主要的社會化主體有-家庭、學校、同輩團體、傳播媒介.

*「社會化」~透過個人和與之有關的其他個人和團體,相互作用而形成.
*「預期社會化」-為扮演未來角色做準備的社會學習過程.
*「繼續社會化」~學習新的社會角色 改變個人自我部分的行為
*「再社會化」-指產生與以前的價值和行為不同的新價值觀與行為的社會化形式.常發生在全面控制機構中.
「全面控制機構」-即為了基本改造一個人的人格、價值觀、自我認同,把一個人一天24小時都置於管理人員完全控制之下的地方.(-軍隊的基本訓練).
欲其再社會化
<方式>
:(1)全面控制個人
(2)抑制過去地位
(3)否認過去道德
(4)個人堅強參與
(5)極端嚴厲制裁
(6)同輩團體支持


<第六章:社會互動>
社會互動~
a社會行為方式<合作性社會行為,反抗性社會行為>
b社會行為規範

*「互動」-在社會中生活,與他人發生相互交往的行為過程,稱之.
*「社會互動」-人與人,或團體與團體在行動間的交互過程.
*合作~自發性合作,傳統性合作,指導性合作,契約合作
*衝突~齊默爾~
1群體之間的衝突
2群體之內的衝突
3法律之間的衝突
4理念之間的對立

*疏離~一種社會情況,指個體與事物之間的一種生疏無法認同融入的現象
角色~三階段~ 1腳色期待, 腳色認知,腳色行為
角色失調4情況~腳色緊張, 腳色衝突.腳色混淆.腳色中斷

社會互動理論
.【符號互動論】
~互動深受文化的影響,而互動的媒介往往具有象徵性.
~~人類互動是基於對有意義符號的一種詮釋和行動過程.

*互動論的3個原則:
1.根據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我們對其採取行動;
2.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互動的結果;
3.在任何情況下,為了賦予情境某種意義並決定怎樣行動,我們都要經歷一個內在的闡釋過程.

【角色採借】~假定承擔別人的角色,並試圖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情感.
沒有自我就沒有社會互動.自我的產生相當程度使社會互動的影響.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實際上是受制於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左右.

*自我的主要功能
:1.可以用來作為人們形象互動的對象;
2.可以用來分析互動時的情境,以作為反應時的參考;
3.可供人們使用的;
4.可以用來判斷自己,也可用來判斷別人;
5.給予人們某種認同,使人們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戈夫曼~戲劇理論
~在人際互動中,個體的行動往往是「表演給對方看的」.
~人類互動最重要的特徵即【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現】,其目的為了使他人按照我們的願望看到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努力.

. 卡芬可~【俗民方法論】
~在人際互動中,必然有一套我們大家都不言自明的規則,且可以運用這套規則,指導我們在情境中的行動


<第七章家庭>
形式~擴大家庭,主幹家庭,核心家庭
*婚姻~
三種社會規範的影響~年齡,地理的限制,社會地位
*擇偶過程理論
A 文曲~需要互補說
B科克霍&戴維斯~過濾理論
*中國社會的家庭特色~延續性, 包容性, 權威性
*性別腳色~
帕森思~工具性和表達性角色
*家庭就業模式~
1共生事業家庭2雙舊業者家庭3雙事業家庭

第八章社會組織與科層制度
社會組織:存在於特定的社會環境之中,由相互間具有相互關連的要素有結構地組合起來,以達成特定功能或目標而建置,並隨著內在要素和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尋求生存、適應、變革和發展的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
社會組織的基本特徵:
1.組織具有開放性:有機的開放系統,輸入轉換輸出。
2.組織具有生態性:保持新陳代謝、不斷發展。
3.組織具有機制性:明確的團體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
4.組織具有整合性:組織是建立在各種要素有機結合的基礎之上。
5.組織具有目標性:組織視為繞目標形成、運行和發展的。

社會組織的運作具有以下的特性:
1.組織願景的建立:組織目標:即組織願景。組織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努力爭取以期達到的最終結果或狀態。
o組織願景的功能和價值:
(1).反映了組織的功能,提示了組織運行的方向和內容,具有行為導向功能。
(2).判斷組織活動的目標性。
(3).對組織成員具有激勵作用。
(4).是組織決策、計畫和控制管理的基礎。
(5).對組織及其成員工作績效的考核提供了客觀標準和依據。
(6).克服組織中存在的本位主義、部門之間的衝突和摩擦,產生協調整合的作用。

o組織願景的性質:
(1)目標的一致性,目標前後一致,不互相矛盾。
(2)目標的社會性,都是社會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3)目標的層次性,有長中短期目標之分,有總目標、分目標、個人目標之區別。
(4)目標的差異性,因組織性質不同而各異。
(5) 目標的明確性,組織行為的方向必須明確。

o組織願景由四種要素形成:
(1)目標主體─完成目標任務的組織機構或工作人員。
(2)目標客體─受目標主體行為影響的機構或人員。
(3)達成任務─目標主體當做什麼的規定。
(4)達成指標─所應達到的程度和標準。

2.組織氣氛的形成:組織中由組織成員的感情、態度、思想、精神、情緒所表現的或產生的一種普遍而又持久的行為趨向或風氣態勢。
3.組織衝突的產生:組織中的雙方因目標、利益、價值等的差異和不同而引起的一種公開與直接的行為互動,衝突雙方的行動都是意在阻止對方達到目標。構成組織衝突的因素包括:
(1)衝突的主體,即衝突的雙方。
(2)衝突的客體,即構成衝突的對象或實體。
(3)衝突的結果,雙方達到的最終狀態和結局。

4.組織文化的影響:是一組織體系中人們共同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趨向,具體表現為組織成員對組織的思想信仰、行為規範、價值觀念、認知標準、態度情感、精神意念和工作作風,組織所追求的願景與利益等。組織文化對於組織系統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目標導向功能。
(2)行為規範功能。
(3)組織整合功能。
(4)行為激勵功能。
(5)集合共同意識。
(6)促成認同功能:一個組織的文化形成主要經由三個管道,一是出自組織成員對自己所處組織的認知、察覺和思考,二是來自歷史的傳承,三是來自組織社會化的過程。

5.組織溝通的必要: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上下級之間憑藉一定的媒介和管道傳達思想、情感、觀念和交流資訊,以期達到相互瞭解、支持、合作,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一種互動行為和動態過程。組織溝通具有如下特點:
(1)溝通的動態性。
(2)溝通的互動性。
(3)不可逆性。
(4)環境制約性。

6.組織效能的功用:組織系統行為能力,運轉狀態和作用效果的總稱。組織理論強調全面綜合的評判標準。綜合而論,組織效能的衡量標準應包括以下諸方面:
(1)組織的效率。獲取的利潤及自我維持的程度。
(2)組織的社會效益和對社會有價值的程度。
(3)組織滿足成員需求的程度。
(4)組織內部整合的程度,乃指組織協調內部各部門,解決其間衝突的能力。
(5)組織的應變能力,是否能靈活機動地適應環境的要求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組織的類型:依規模程度小型組織、中型組織、大型組織(具普遍性)。
分類標準- 組織類型
權威系統- 強制性組織、功利性組織、規範性組織。
分工狀態- 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
組織屬性- 公益組織、服務組織、企業組織、互利組織。
權力分配- 集權和分權組織、完整制和分離制組織、首長制和委員制組織、層級制和功能制組織。
組織作為- 領導組織、幕僚組織、實作組織、顧問組織、營業組織。
成員參與- 自願組織、非自願組織。
組織功能- 親族性組織、文化性組織、經濟性組織、政治性組織。
組織結構- 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制組織。

正式組織主要特點:
1.經過規劃而設立
2.有明確的組織目標
3.組織成員活動有明確的規則和制度
4.組織內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均有明確規定
5.組織內部各個職位,依照等級原則進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級系統。

非正式組織主要特點:
1.是人們志願結合而成
2.相互交往,感情較為密切,心理上較為相容
3.組織成員之間的社會距離和差距較小
4.沒有明文規定和法律,也無地位的高低,平等交往
5.非正式組織的領導,不是靠權力,而是影響力。
6.具有組織成員所公認的行為規範,存在成員心中。
寡頭政治鐵律:寡頭政治就是一個組織為少數或一個小團體所控制。米契爾組織常由少數的菁英所經營,他們善於取得權利,但可能缺乏有效經營組織的能力。寡頭政治發展成各類型的科層組織。
彼得原則:在任何一個科層體系中,層級組織裡的每一位成員都很容易晉升到能力難以勝任的工作水準。此原則背後的理論即科層組織人員的晉升,主要是依據於個人的功績。

社會組織的理論:
1.傳統組織理論:
(1) 亦稱古典組織理論,代表人物:韋伯。強調組織的理性化特質用以達成群體的目標,認為組織應是一科層結構。
(2) 「科層結構」指組織應是一個金字塔型的指揮與從屬系統,它具備以下特點:
1、 有明確規定的職權等級制度。
2、 強調專業分工每個人的工作都分成簡單的、例行常規的、明確規定的作業。
3、 組織是一個法令規章的體系,具有明文規定的制度、規範。
4、 組織不受個人情感因素的影響,講究職責分明。
5、 組織管理的目的在於提高效率,以最經濟的手段獲得最大的效果。主張集權、明確職責、嚴格管理、不考慮人的心理因素。
6、 追求組織結構的系統化,十分強調組織設計、合理職責權限分配及完善的層級節制體系。

(3) 傳統組織理論之缺點如下:
1、 一味地追求組織管理的效率化,組織中的溝通容易被曲解,因而造成單位之間和單位與整個組織目標之間的衝突;將組織中當作「封閉係通」來研究,未能涉及組織內外環境的關係及彼此間的相互影響。
2、 組織是機械式的,不能因應環境的變化;過份注重組織的靜態面,忽視組織的動態面。
3、 容易壓制職工的創造性。
4、 不考慮人的積極性,不考慮職工的心理因素、情感因素。把人看成是組織中的一個機器零件;強調「機械」的效率觀念,把人認為是經濟人,以致抹殺了人性的尊嚴;衍生出一個封閉式的組織系統,難以因應外界的變化。

2.行為科學理論:
1) 主要學派:人際關係學派、決策理論學派、需要層次學派、激勵理論學派。
2) 主要表現在:
1、 從靜態的組織結構轉向組織實際行為的探究,如個體行為、群體行為、決策行為、領導行為。
2、 從對組織管理原則轉向對組織本質的分析。
3、 從正式組織結構轉向對非正式組織行為的研究。
4、 從價值的研究轉向適時的研究,即由研究「應如何」走向研究「是如何」。
3) 在研究方法上重視實證研究、行為研究、社會研究、心理研究和統計研究。
4) 強調組織是一個由人所組織而成的大型群體,因此應以關注組織成員的「心裡的及社會的系統」。
5) 立論要旨:
1、 重視組織成員與群體心裡對組織的影響,組織是人們為了達成共同目標所組成的一個完整體。
2、 組織是一個平衡體系,組織之存在和發展,在於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兩者保持平衡狀態。
3、 組織中的各種行為本質上是一種制訂決策的行為,組織本身也是提供合理決策的機構或制訂合理決策的社會系統。
4、 重視組織成員與群體心理對組織的影響,強調成員與組織之間的需要平衡。並在人們相互交往、彼此瞭解基礎上建立非正式組織。
5、 組織是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產生的影響力系統,此影響力貫穿於組織內。
6、 組織為一個個性協調系統。亦是一個溝通系統,沒有溝通的組織不能稱為組織。
7、 組織是一個人格整合體系,組織的基本功能之一便是協調衝突,達到人格整合。
8、 組織人的行為始發點便是人的動機,透過滿足人的需要來激發動機。
9、 由監督制裁走向人性激發,從消極懲罰走向積極激勵,從專斷領導走向民主領導。
10、 把組織看做一個有機協調系統。
6) 重視組織中人的因素,特別是心理因素對組織的作用;偏重於動態組織的研究。主要缺點:
1、 過份強調組織中人的行為研究,甚至根本否定組織結構及法律規章的重要性;忽視組織中的權責及規章制度的作用。
2、 在研究非正式組織的過程中,有忽視正式組織研究的傾向;忽視組織與社會的相互關係。
3.系統方法理論:
1) 系統理論時期組織理論的主要觀點:
1、 組織是社會系統的一部份,組織與社會環境有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係。組織由五個次級系統構成:管理子系統、心理及社會子系統、結構子系統、技術子系統、目標與價值子系統。各子系統各有其功能卻相互一存,構成一完整統一體。
2、 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與外界環境保持著物質、能量和資訊的交換。
3、 組織是一個反饋系統。
4、 組織要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做出適當調整。
5、 組織管理的權變性:要隨機應變。
6、 組織與社會環境構成大系統,組織本身是一個次級系統,組織內各部門形成一個再次級系統。
2) 現代組織理論趨向於把組織看成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

科層制度的主要內涵:
1) 科層制度:是一種分層負責處理事務的安排方式,也是各種等級的地位與職務之關係的一個體系。
2) 韋伯將社會所接受的權利分三種:傳統權力、法定權力、神寵權力。
3) 人們對傳統權利的服從是由於個人忠誠
4) 科層制度組織模式之特徵:
1、 依法定程序作為:組織中的成員應有固定和正式的職責並依法行使職權。科層組織的運作管理原則存在有兩種目的:預測組織個人的行為和有助於組織運作的持續。
2、 層級節制的權威:垂直的層級,權力集中在頂端。組織結構是由上而下逐層控制的體系。有清楚的主從關係。部屬必須接受他們的薪資水準、全線、責任與職務。
3、 成文規章與程序:重視組織與個人的正式關係,強調組織內理性化與合理化的人際關係,成員經由正式化的溝通管道,依正式規則互動,管理係力基於書面的文件。組織規章明白揭示用以規範每一正式職位之權責、個別成員之權利與義務。及組織運作上,每一特殊情況的處理程序。
4、 成員選用與保障:每一職位根據其資格限制,依法定契約原則,經公開考試合格予以使用,務求人盡其才。
5、 專業分工與訓練:基於功能性的專門化,對個別成員或職位均有明確的分工,用專才來執行專門性的工作。
6、 成員薪資及升遷:組織的層級晉升,不受個人政治的社會因素所左右。按職位支付薪津,建立獎懲與升遷制度,以「終身職制度」作為對生涯事業保障的制度。
5) 等級系列的科層組織是理想的行政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是用以維護組織的次序和保證其效率的一項重要原則。故下級必須接受上級的指揮、控制和監督,而且,下級的升遷也完全由上級決定。

非營利組織的勃興與下列諸理論有相當關連:
1. 志願服務理論:犧牲奉獻以達到助人利他目的。
2. 社群主義理論:培育社群意識,以建置公民社會的目標。
3. 政府失靈理論:對於政府機能與效率的質疑。
4. 市場失靈理論:
5. 協力合作觀念:

第九章: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
社會階層:指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由於獲取社會資源的機會和能力不同而呈現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級、不同層次的現象和過程。
社會階層由三個部分組成:
1. 經濟階層:個人擁有財富
2. 政治階層:統治或被統治者
3. 職業階層:所擔任的職稱、地位
社會資源:指人們所占有的經濟利益、政治權利、職業聲望、生活品質、知識能力,以及各種能夠發揮能力的機會和可能性,亦即能夠幫助人們滿足社會需求、獲取社會利益的各種社會條件。有二大特點:稀少性及有用性。
權力:指個人或群體控制或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
聲望:一個人從別人那裡所獲得的良好評價與社會讚許。
社會不平等:是指人們在社會資源的占有量和占有機會上的差異性。可以分為:「法律不平等」-指人們由於身分等不同,享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是一種由社會身分體現出來的公開的不平等;「事實的不平等」-人們之間實際的差異性,較為隱蔽的不平等。
社會地位:指一個群體或社會中所界定的社會位置。強調在一個社會等級體系或分層系統中的位置。
社會經濟地位:社會學者常以社會經濟地位來描繪社會地位,即考慮個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準及職業聲望等內容。社會經濟地位相同的人有機會獲得相接近的社會資源。
社會地位可分為:「正式地位」和「非正式地位」、「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正式地位」:長期存在並同其他相關地位發生穩定的制度關係的社會位置。「主要地位」:對人的一生影響最大並對其他地位發生重要影響的社會地位,在現代社會裡,主要社會地位是職業地位。
階級的產生有兩條具體的途徑:一是在原始公社內部,逐步分裂為富人和窮人、剝奪者與被剝奪者兩大集團。二是經由戰爭把俘虜變為奴隸,直接形成奴隸主和奴隸之間階級關係。
社會學家用來確定個體屬於哪個特定社會階級的方法有:
1. 生活方式法:包括:互動模式、象徵財產及象徵活動等。
2. 社區聲望法:由社區具有豐富知識的人來評審社區份子。
3. 主觀計量法:個人最能夠瞭解他本身在階級系統中適當位置。
4. 多項指標法:減少社會階級之單因素測量所引起的偏見。
5. 職業聲望法:使用職業作為測量階層位置的一種指標。
階級意識:社會階級成員具有的、涉及他們共同處境和利益的共同意識。
虛假意識:是一個人對現實的主觀理解與客觀事實不一致的情況。
社會階層的理論:
1.功能理論:社會階層對社會生存和發展有著積極功能。
2.衝突理論:強者與弱者之間不平等鬥爭的結果。
3.精英理論:社會成員歸屬於哪個階層,主要取決於人們天生的能力和才幹。
4.折衷理論:人類發展階段會出現不同階層體系。

社會流動:是個人社會地位的改變現象,亦即社會階層的變更。
社會流動有三種不同的現象:水平式社會流動、垂直式社會流動、代間式社會流動,一個越進步的社會,社會流動相對越快速。
社會流動現象的發生必須具備一系列必要前提條件:第一,個人與社會位置的非固定化。第二,一定的社會位差的存在。第三,社會結構的開放性。
社會流動的類型:(1)垂直和水平流動。(2)代內和代間流動。(3)結構性和非結構性流動。
代內流動:也叫一生中的流動,指個人在自身的一生中所經歷的社會地位的變化。通常以職業地位作為社會地位的特徵。
代間流動:又稱代際流動,指同一家庭中兩代人之間在社會地位方面的變化。通常也是以職業地位為標準。
成就為影響社會流動的因素,而個人成就獲取可歸結於:
1. 教育因素:教育提昇有助於社會階層的提昇。
2. 成就動機:成就意願高愈可能朝向上的流動。
3. 專業分工:專業化程度和分工細密下,社會流動已異於往昔。
4. 機會結構:社會調適使現代社會較傳統社會易於獲得階層的機會。
5. 種族歧視:將影響不同種族社會流動的機會。
成就地位:來自於個人特別傑出表現以後得的地位。
歸屬地位:在社會階層中非因個人特別努力,以獲取報酬的方式。

自我評量
索羅金之社會階層分類標準:
社會階層由三部分組成:1.依據個人擁有的財富及其貧富差異所構成的經濟階層。2.依據一個人在社會結構下所擁有的權力、聲望、名聲和職稱,或是統治或被統治來分別區隔的政治階層。3.依據個人所擔任的職稱、地位,是否具有名望、是否有權威,加以區隔分別的職業階層。
社會階層主要表現在那些方面:社會階層的層面包括經濟、政治、社會等三方面的不平等,表現於所得、聲望和生活方式的差異。
1.財富:財富是由個人或群體的全部經濟財產所構成,不僅包括貨幣而且包括物品、土地、自然資源及生產性勞動服務。收入是反應人們社會等級的另一重要標誌。
2)權力:指個人或群體控制或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權力地位指人們擁有權力的大小。指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意志,無視他人的意願而支配他人的能力。在三個決定社會階層的有價值資源(財富與收入、權力及聲望)中,權力是最難衡量的。
3)聲望:一個人從別人那裡所獲得的良好平價與社會讚許。聲望地位由社會公認的評價標準確定,社會評價從肯定到否定構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階梯,聲望地位指?H們在這一階梯中所處位置。


第十章 人口與都市化
1.出生率:粗出生率指特定一年每千人的平均出生人數。一般生育率特定一年每一千位1544歲育齡婦女的出生子女數。總生育率指特定一年的每一位婦女都會安然度過生育年齡,按該年的年齡別生育率估算,得出的每一位婦女的平均生育的子女數。
2.死亡率:粗死亡率指每年(通常以年中人口為分母)每千人口的死亡人數。因年齡大小,死亡的機率不同,可以就年齡別死亡率來顯示,通常以每五歲為一年齡組,以年中人口數為母數計算該年齡組每千人死亡的人口數。
3..生育替代水準:生育是仰賴婦女的,根據每一婦女的生育狀況,每一女嬰生下來之後,假定她會成長到可以生育的年齡,其一生能夠生育的女嬰數目,即為淨繁殖率。如果淨繁殖率為1,及一位出生的女嬰,未來只生出一位女嬰,長期而言人口不增不減,剛好能夠替換,視為「生育的替代水準」。以總生育率言,若生育率為2,及每一位婦女平均只生兩個小孩,下一代可以完全替代上一代,即達到「生育的替代水準」。
4.扶養率(扶養比):以14歲以下人口加上65歲以上人口,除上1564歲人口數,得出一個百分比,即為扶養率。這個百分比越高,意味拒生產能力的成年人需要扶養的無生產能力人口越多,負擔也越重。
5.人口金字塔:將男女性別的人口數,以五歲為一組,以最小的04歲為底基,逐次往上堆疊,在圖中,女在左男在右。最經典的圖示是以高出生高死亡的狀況繪製而成,由於眾多的幼年人口,在稀少的老年人口,形成類似金字塔型的圖形示,因而稱之為人口金字塔。不同的形狀的人口金字塔,反映著同的出生與死亡的特性。典型的人口金字塔,意味著高出生與高死亡的情形,底邊寬,向上逐漸縮小。
6.人口轉型:即以經濟發展的階段說明相應的人口變遷的階段。在以農為主,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國家,出生率與死亡率接高,出生率很穩定,而死亡率則受到自然與社會環境的變動有很大的變動,其人口的成長起起伏伏。
7.平均餘命:測量一個社會的總體死亡水準。指的是一個社會在某一特定年出生的嬰兒可能活到的歲數。其計算是根據特定一年不同年齡組(以一歲一個單位或五歲一個單位),假定在未來期年齡別與性別的死亡率不變,可以根據一套公式就一年齡或年齡組死亡率建構出生命表。在這個生命表中,會呈獻男女性別在一年齡或每一年齡組,可能存活多久的數字。
8.遷移率:粗淨遷移率遷入人口減遷出人口,除以年中人口數取得的千分數。總遷移率以遷入人口加上遷出人口之後,除以年中人口數而取的千分數。
9.仕紳化:中產階級移往都市低收入地區的現象。
10.回流遷移:指一個人由原居地遷出之後,隔一段時間又遷回的現象。
11.都市體系:一國之內都市構成的層級關係。理想的都市體系是,大小都市之間呈現一種由大而小,第一大都市人口是第二大都市人口的2倍,第三大都市人口的3..依次類推,形成一條由左而又遞減的45度斜線。
12.等級大小關係:理想的都市體系是,大小都市之間呈現一種由大而小,第一大都市人口是第二大都市人口的2倍,第三大都市人口的3..依次類推,形成一條由左而又遞減的45度斜線。
13.首要都市:第一大都市,是一個具都市首要性的都市體系。符合等級大小原則的都市體系,其資源在社會的分佈較均勻,然而在具首要模式的都市體系,則資源被最大都市所壟斷。東南亞都市發展現象則顯示:首要都市通常是殖民地與殖民母國來往的幅輳點,是殖民地資源輸送到殖民母國的口岸,也是殖民地的政治中心。
14.組合論:都市所顯現的一些社會問題,並非都市脫序的結果,而是都市吸引了特殊等人群的後果。
15.副文化論:綜合都市決定論及組合論二者之看法,強調小而緊密的社會在大都市中持續存在。
16.社區失落論: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和大型組織的發展所導致的社會分工,減弱了社區的聯繫。都市裡的社會關係是非私人的、短暫的和片面的,都市人處於多種的社會網絡,是鬆散結合著的,並不是依附於單一社區。
17.社區存續論:就一些貧窮社區或族群社區研究的結論。認為人類是「群性的」,不論如何,都會嘗試組織社區。認為都市中存在著其他的各種人際關係,但這些關係都市從小規模地區會?F里輻射出去的。
18.社區解放論:綜合社區失落論及社區存續論的說法。
19.都市決定論:為社會學家’渥斯’1938年提出,係指一些都市的特質決定了都市的社會關係。認為都市是異質的人口組成的,大型且人口密度高的聚落。亦即都市具有人口規模大、人口密度高與人口異質性三項特徵。
20.社區存續論:就一些貧窮社區或族群社區研究的結論。認為人類是「群性的」,不論如何,都會嘗試21.組織社區。認為都市中存在著其他的各種人際關係,但這些關係都市從小規模地區會鄰里輻射出去的。
22.在觀察美國芝加哥的發展之後,Burgess1925年提出同心圓說。由內而外,
第一圈是中心商業區
第二環是過渡區
第三環是工人居住地帶
第四環為較佳住宅區
第五環是通勤區
*臺灣的人口轉型:台灣的人口在1900年時近300萬,到1920年約370萬,1940年時近600萬,1960年超過1千萬,1990年超過2000萬。台灣人口轉型約發生於1920年代,因在1920年以期,仍屬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狀態,遇疾病流行,死亡率起伏甚大,出生率略高於死亡率,人口緩慢成長。自1920年代以後,死亡率長期大幅下降。直至1950年代,出生率並未下降,還因為大量人口自中國大陸移入,生育率突然上升。在這30餘年之間,台灣人口成長快速。1950年代之後,粗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逐漸趨近最低下限,改變有限,出生率與死亡率逐漸接近。根據估計,在2030年代人口成長趨近於零至2040年代人口呈現負成長。
出生率下跌只是因應死亡率下跌造成的年齡組成改變,同時影響到人口勞動力供給,對市場的工資行程壓力,進而影響到人們生育的意願與結果,1960年代家庭計畫的實施,更加速了生育率降低的速度。在台灣現代化的過程中,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人們理想子女數,節育方面的之事更易推廣,由都市普及到農村。


第十一章 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
1.集體行為:指在相對自發、不可預料、無組織的以及不穩定的情況下,對某一共同影響或刺激產生反應的行為。有以下三個特徵:1.自願性2.情緒性3.過渡性。
集體行為的條件:社會學家透過觀察和實證分析,成以下列條件為產生集體行為重要因素:
(1)環境的因素:比如,不公允的社會機制或是天災,為自救救人,因而產生集體行為加以對立。
(2)無規範狀態:當群眾處於含糊情況時,勢將引導人們尋求共同協助且基於危機共擔的因素,導致集體行為的產生。
(3)價值的衝突:社會價值引導社會運作。
(4)相對的剝奪:人們對生活的期望以及實際所獲得到的,兩者之間的差距達到無法容忍程度時。
(5)社會的崩解:人們可能對現存的制度失去信心,試圖透過集體行為對其進行改革或重建。
2.群眾:一群聚集一起而相互影響情緒和行為的人群。
群眾可分為下列類型:
(1)偶合群眾:一群並無共同目標和組織結構和偶然集結的群體,也是結構最為鬆散的一種群眾類型,為一種參與者只投入了最低限度的感情和互動的集體行為。
(2)聚會性群眾:指一群比較有組織即有規範的群眾,它的行為是可預料的。如:球場上的觀眾。通常遵守一定的常規,如穿著相同的加油服裝和對呼。
(3)表意群眾:只提供感情表達和情感釋放機會的集體行為,參與群眾的成員通常有高昂的情緒表現。如:具有宗教意義的日子。涂爾幹強調藉由這種民俗活動能強固社會的集體意識。
(4)連帶群眾:由涂爾幹所提出。指隨著社會成員有不同的信仰、價值和偏好,使部分成員會集結成一種堅實的群體,如:政黨、教派等。為了宣揚其思維並推動其主張,往往會藉由觀念傳遞引導社會成員的接納,這時引發人們的認同所形成的群眾,便是具有社會連帶式群眾。社會連帶的群眾是許多群體成員的行為具有超出感情表達的社會功能。
(5)行動群眾:通常是憤怒和懷有敵意等兩種最不易捉摸掌控的行動性集體行為。就各類的群眾分析,最具有實踐性和行動行為的。如暴動騷亂、搶劫和屠殺。
暴動:是群情激昂的群聚成員將憤怒集中在單一的目標上,在達到目的後,就解體了。
騷亂:是一種更為普遍的憤怒,並通常在數小時後甚至幾天之內從一個目標轉向另一個目標。通常包括對不受歡迎群體的攻擊、掠奪和搗毀財產,及對權威的普遍藐視。


3.集體行為的理論:
(1)行為感染理論:集體行為的產生是來自於人們情緒相互感染的結果。
而集體行為使個人「著迷」的能力基於三個因素:
1不可征服感,即從集體行為的成員上獲得的強大力量。
2傳染,即新的理念和價值迅速蔓延。
3暗示性,在群聚中人們的判斷很容易降到一個較低的水準上,使人接受和模仿群眾中其他人的行為和態度。
(2)聚合趨同理論:集體行為的參與者是基於本能,因為只有相接近性格特質的人,才會聚同參與群眾活動。
(3)緊急規範理論:原有的社會規範無法為人們接受,因此需要及時建構一套新的行為標準,使得群體中的一致性普遍流傳開來。
(4)理性決策理論:人原本就是理性的決策者,因此,參加群眾行為,不會喪失此種理性,他們直覺地權衡行動的得失,參與者所選擇的行為都具有最大酬賞和最小代價的性質,而群眾行為之所以如此極端,乃由於參與人數增多時,個人的危險將會減小。
(5)價值累加理論:該理論,只有當這六個特定條件相互作用時才能導致集體行為的產生:
第一個是「結構性助長」:即社會結構的呈現和表達,才能促使集體行為的發生。
第二個是「結構性緊張」:即人們感知到社會環境中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
第三個是「信念的增長」:要能出現集體行為,人們還必須對他們的處境形成某些共同的感受。
第四個是「促發的因素」:集體行為的導火線。
第五個是「行動的動員」:人們深信必須採取具體行動才能獲得合理對待,並聚集開始行動。
第六個是「社會的控制」:運用社會規範約束人們社會行為的過程。
4.社會運動:社會運動是一個團體的目標、有計畫的一種共謀行為,其目的在改變社會整個或部分的現象,可視為社會變遷的一種手段。亦即社會運動是實現更為高貴的目標的一種手段,當相當數量的人團結在一起,以求改變或攫取已存在的文化秩序或社會秩序中的某部分時,就發生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的過程,社會運動多半經由下列幾項階段的努力:
(1) 第一個是「預備階段」:出現集結不滿群眾的領袖就可能是社會運動的鼓動家。
(2) 第二個是「普遍階段」:積極朝向具體解決方案的展現。
(3) 第三個是「組織階段」:此時行政官僚和技術人員已參與改造工程,以圖把社會運動揭示的目標加以落實。
(4) 第三個是「制度階段」:社會運動所期待的目標,已為技術官僚納入日常規範的運作。
資源動員理論強調的內涵包含:
(1) 第一是「行動成員」:
(2) 第二是「組織財源」:
(3) 第三是「意識理念」:
(4) 第四是「運動策略」:
(5) 第五是「組織領袖」:
(6) 第六是「政黨支持」:
(7) 第七是「溝通系統」:
5.社會運動的類型(形式):
(1) 改革運動:乃針對社會中一些不合時宜的體制而加以修改。即試圖改變社會結構的某些方面,來改善整個社會的體質和制度,而不是尋求全面徹底改變基本的經濟或政治格局,或社會體系的社會階層。改革運動一般集中在單一問題的解決上,其所致力於的變革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當改革運動的目的完成後,參與運動者自然解散。
(2) 革命運動:目的是推翻現存的社會結構,並尋求新的制度取而代之。即尋求更徹底的社會變革。
* 革命運動與改革運動僅是程度上之差異,革命運動僅就社會中不適合的規範與制度,作部分的修改。改革運動即全盤地推翻既存的社會體系,以另一種不相同的社會體系來取代。企圖重新結構社會的新體系。
* 革命運動始於人民不滿社會變遷的緩慢,或社會現存制度的不合理。抵抗運動始於人民不滿社會變遷過於快速,目標是抵抗因為急速變動而將本來社會之體制與制度摧毀。
(3) 抵抗運動:目的在於防止社會的變革,或企圖抵制已存在的變革。即當原有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擔心因為變革帶來利益的改變,以致抵抗制度的變化。在民主國家裡,社會的蛻變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蛻變中,會產生反蛻變的運動,便是抵抗運動。
(4) 表意運動:試圖為其成員提供某種形式的個人改造,包括使他們得到感情上的滿足,塑造新的個性,或是接受不同的意識型態。當社會中的人士,被社會體系、制度及規範所限制,在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情況下,最容易產生表意社會運動。其方法不是以積極的方法,而是以轉移的表現方法為主。表意運動不止在改變社會結構,而是改變組成社會的價值。


第十二章 社會變遷的意義
1.社會變遷狹義的說:就是社會結構的變遷;而所謂社會結構是「界定人類行為及人際關係」的那些角色與地位的集合體。
2. 莫爾在社會變遷一書中,認為現代的社會變遷具有以下的特質:
(1) 在任何社會文化內,變遷的發生都是經常不斷的。
(2) 變遷在時間與空間上不是孤立的。
(3) 因此現代變遷是無所不在的,其影響亦到處可見。
(4) 現代變遷在計劃變遷以及精心發明這兩方面,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為蓬勃。
(5) 所以在特質技術與社會策略的傳播上,極其迅捷。儘管有些事物很快就被拋棄遺忘,但是整個淨效果卻是增加的、累積的。
(6) 因變遷的發生,對現代社會的功能以及現代人各種經驗的影響,均甚廣泛一一這種結果並不意味現代社會在各方面都比較整合,而是人類生活一絲一毫都無法逃離變遷。

3.社會變遷的原因:一共有二個對立的觀點,強調物質因素的(如經濟生產與技術)以及強調觀念的(如價值,意識型態與信仰):
(1) 唯物觀點:許多社會學理論強調物質因素是社會與文化變遷的主要原因,物質因素包括經濟因素以即予經濟生產有關的技術。主張新的技術或新的生產模式會導致社會互動、社會組織、甚至更根本的價值、信仰以及規範的變遷。馬克斯是主張這種觀點最富影響力的思想家。

(2) 理念觀點:以理念觀點解釋社會變遷的原因時,觀念、價值與意識型態便是最主要的成分。觀念包括知識與信仰;價值則界定了人們所欲與不欲的事物;意識型態,則意味著一套有組織的信仰和價值,使人們的行動有其正當性(如民主、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韋伯是以理念觀點解釋社會變遷最具代表性的社會學家。
*新教倫理:在新教的教義裡,有著「預選論」的說法,主張世人是否獲得解救,在出生之前已由上帝所竟,上天堂或下地獄,不是人們以塵世的方法所能左右。另上帝干預人間事物,運用他的選民來執行其計畫。於是,人們獲得上帝拯救或恩寵的最佳表徵,便是在塵世間不斷奉獻的活動;消非則視受阻咒的。辛勤的工作,不是人們成為上帝選民的手段,而是獲得恩寵的表徵。人們在不能完全確定自己選民身份的焦慮之下,不斷追求工作與世俗的成就,這就是傳統經濟走向現在資本體系的第一個推力。
(3) 傳散:唯物觀點和理念觀點,指涉的大都是社會內部自生的變遷。但對個別社會而言,可以從其他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經過其成員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取得技術或觀念,進而導致該社會的變遷。此變遷的過程即是傳散。
4.社會變遷的模式:
(1) 演化模式:演化模式主張,社會變遷是累積的、不重複的、並通常是永久的,變遷不會回到原點。
帕森斯提出四種演化的機制:「分化」、「適應力升等」、「包容」、「價值概化」
在四種機制的共同運作之下,人類社會順著三個階段演化:「初民的」、「中等的」與「現代的」
(2) 循環模式:索羅金是社會學家最著名的循環論者,其視文化為一超體系,是某一時期某一社會各種文化的整合體。如中國所謂的「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皆是循環變遷。
(3) 辯證模式:此模式一方面假定變遷是長期累積的,另一方面主張變遷不是個平順和漸進的演化過程。辯證模式注意到:對立原則趨勢之間的衝突,以及社會內具有衝突利益之團體間的衝突,這種社會結構與文化內的衝突,被視為變遷的動力。由原始共產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最後達到無產階級社會。

5.現代化:將技術、生活方式、社會組織、藝術、生產模式、甚至風尚,變得合乎時宜的各種努力。現代化是15世紀以後,人類因科技發展,在生產上逐漸由非動物力代替動物力,導致整個人類政治、經濟與社會急遽變遷的過程。
以社會而言,現代性的特徵是:
(1) 非動物力取代了大部分的人力與動物力,成為生產的主要動力;人類的經濟活動已與傳統的血緣團體分離,家庭只是消費單位而非生產單位。
(2) 人類的血緣連繫逐漸淡薄,形成了家庭的個別化與小家庭孤立的現象,而人類的活動範圍已非家庭與社區所侷限,一個人自幼至長與無數的非血緣或非地緣的團體接觸。
(3) 人類日常生活均受政治、法律與經濟機構有形無形的控制,人類為日益擴張的大型組織所籠罩,是一種高度集中化的情形。
(4) 社會階層體制是開放式的,人們的社會流動性大,地理的流動亦極其頻繁,所得分配逐漸平均而呈常態分配,男女之間亦日趨平等。
(5) 教育普及,並且是以正式學校教育為主,高等教育亦日漸發達,傳播與交通的發達,縮短了人類心理與地理的差距。
(6) 人類平均餘命提高,老年人口增加,而人口大部分集中於都市,展現高度的都市化。

殷格斯是個人現代性研究的主要倡導者,他提出了如下的現代人的特質:
(1) 願意接受新經驗與社會變遷。
(2) 對直接環境與間接環境所發生的事務較易於形成意見,同時亦熱衷於取得事實與數據以形成意見的基礎。
(3) 在時間感上傾向於現在與未來,而非過去,守時是重要的規範。
(4) 重視效率,認為人可以學著控制環境,並掌握日常生活上的問題。
(5) 具備一種計算感和信任感,認為世界是可以理性推算的,於公於私都較具訂定長期計劃的傾向。
(6) 重視專門技術,較信賴專家的意見,重視正式教育以及讀、寫、算的訓練,也較願意其子女從事較現代的職業。
(7) 尊重他人的尊嚴,對地位或權力較低者亦如此。
(8) 強調分配的公平,認為各種報酬應該按技術與相對的貢獻分配,而非隨興之所至。

聚合理論:強調經過工業與技術發展的洗禮後,各社會都將趨近現代化的社會與個人現代性。
依賴理論:此理論認為當今世界顯示著不平衡的發展。工業社會,如美國、歐洲與日本,構成了世界的核心,居於主導的地位,第三世界的國家則依賴這些核心國家。這種依賴通常是第三世界國家出售經濟作物給已開發國家。
世界體系理論:華勒斯坦提倡,強調現代化過程中世界社會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全球化:強調整個世界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壓縮,以及一種全球意識的產生。時空的壓縮,意味:在世界一角發生的是對世界另一角的人產生了立即的影響。一個國家產業的發展對其鄰近國家的環境與生態都造成影響。在經濟層面:全球化涉及跨國公司的運作與全球性的金融市場。從生態的觀點,所有的生命體都仰賴地球可以支持生命的能力。


第十三章 社會問題與社會控制
1.社會問題:一種被相當數目的人們認為是與他們所持有的某些社會規範產生了偏離情形的狀況。例如:貧富差距擴大,犯罪行為增加,家庭結構破壞,環境污染嚴重……等等。
社會問題具有以下六種特點:
(1) 普遍性:人類社會必然產物
(2) 趨同性:相同問題在其他國家也會有類似問題出現
(3) 時間性: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出現不同的社會問題
(4) 空間性:發生於一定範圍
(5) 複雜性:多種因素造成
(6) 相對性:社會各異對社會問題認識標準也不同

由於社會問題的複雜,社會學者歸結一種社會現象是否被視為社會問題?便涉及了:
(1) 這個現象違背了社會的倫理規範及集體價值,以致於影響社群的利益。
(2) 這個現象為大多數人認為是普遍存的問題,並且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3) 造成這個現象的發生並非由少數人所當負責的,而是與社會多數成員有關。
(4) 對此現象人們有加以改進或去除的意願,但是必須透過集體行動才能達成。

文化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是人們的行為規範。如果某部分文化發展較快,某部分文化發展較慢,就會發生「文化失調」現象,並成為許多社會問題的來源。

社會問題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它的分類也很難依據某一標準。多數社會學家都是依照當時社會發生的問題進行分類的。常見的區分包括:(1)人口問題。(2)族群問題。(3)家庭問題。(4)經濟問題。(5)政治問題。(6)道德問題。(7)犯罪問題。(8)宗教問題。(9)教育問題。(10)生活問題。(11)環境問題。(12)交通問題。(13)工業災害問題等等。

2.偏差行為的定義:
偏差行為亦稱偏離行為,指偏離或者違反一定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是以:
(1)偏差行為其有相對性,即它總是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才成為偏差行為。某一社會或群體中的偏差行為,在另一社會群體中可能是正當行為。
(2)偏差行為必須是違反了重要的社會規範的行為。日常生活中,個別或少數人所具有的特殊愛好、行為特點,只要不與社會規範發生衝突就不屬偏差行為。
(3)偏差行為是多數人所不贊成的行為。
(4)偏差行為不完全等同於社會問題,只有當某種偏差行為頻繁地發生且對社會造成危害,使相當數量的人受到威脅時,才會轉化為社會問題。
(5)行為偏差的程度以及此種行為受到懲罰的程度取決於該種行為所觸犯的規範的重要性。

3.社會學中對於偏差和偏差者的判定有下列五個觀點:
(1) 偏差行為未必就是不好和不可接受的行為。
(2) 偏差行為並非全然是源於個體自願的作為。
(3) 偏差行為就社會規範而言未必是犯罪行為。
(4) 偏差行為雖不被贊同卻是普遍的文化現象。
(5) 偏差行為可以是個人或群體甚至組織所為

4.由於偏差行為的普遍性及影響性,社會學根據,韋伯建構的「理念型」概念,將這些繁冗多樣的行為加以整理歸納,可以界定偏差行為的類型包括:
1.不適當行為,指違反特定場合的特定管理規則,但對社會並無重要損害的行為。
2.異常行為,多指因精神疾病、心理變態導致的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
3.自毀行為,即違反社會規範的自我毀壞或自我毀滅的行為。
4.不道德行為,指違反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規則的行為,通常只受輿論的譴責。
5.反社會行為,指對他人與社會造成損害以至造成嚴重破壞的行為。6.犯罪行為。

5.偏差理論的思維
(1) 生物學中的偏差:企圖從生物學中個體生理的因素。
(2) 心理學中的偏差:在實證的探討上發現:一種特別可能產生偏差的個性類型就是「外向性格」具有這種個性的成員,其性格特質是善於交際、個性直率、喜怒直接,因此,也較容易產生衝動,他們對豐富、多彩和刺激的互動往往表現出較立即、快速、表象的強烈需要。與其相反的個性是「內向性格」,一種屬於容易產生自我控制、內斂隱微、間接緩和的安靜型性格。外向性格的人,其行為較可能逾越社會既定的規範和人們的期待,因為這些性格較其有對刺激和冒險的生理反應和心理需要。
(3) 社會學中的偏差:社會學觀點則認為偏差行為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6.偏差的社會功能:
(1) 偏差有助於釐清並且定義社會規範。
(2) 偏差能增進群體成員的共識與團結。
(3) 偏差能帶來社會結構所需要的變遷。
(4) 偏差促使人們更願意遵從社群規範。

7.行為迷亂理論:是指人們無視規範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造成社會毫無秩序,心靈不安,人際疏離。

8.墨頓指出,這些受阻群體中的成員,他們可能以五種方式對其社會迷亂的困境產生反應:
(1) 遵從
(2) 革新
(3) 儀式
(4) 退卻

(5) 反叛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