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史學導論 期中 四至七章之簡表 SML整理提供


 空大書香園地




四、政治史
五、經  濟  史












國際關係
農 業
商 業
手 工 業
金 融 業
人 口
國際貿易
商周朝
貴族(優雅)
木石/粟稷
有規模
1紡織業:唐宋。棉紡織業:元、明。染坊:宋、元。
2瓷器:唐宋
3雕板印刷:唐宋。
貝殼


春秋戰國

鐵器/畜耕






秦漢
和親、剿撫
代田法
貨幣統一利商業


五銖錢

絲路
魏晉南北朝
承漢朝

以物易物


貨幣減少


隋唐
恢宏
梯田
圩田
坊市破更自由


櫃坊,質庫


多患多


承唐代



宋會要
市舶司
中西交通盛







鄭和宣國威




徽商
魚鱗圖冊
黃冊
海禁
不接受






承明
民國
革命外交




法幣改革






六、社      










七、思 想 史




家 族
婚姻
社 區
階 層
社會團體
少數民族
思潮
學 派
商周朝
父系已備

1社區組織
2廟宇功能
三大階層
貴族/平民/奴隸


1春秋戰國:各家學說。
2魏晉南北朝:佛、道。
3唐宋:儒釋道
4清末民初:西方思想。
1漢:今文、古文之爭。
2唐宋:朱陸之爭
3明末:陽明學說。
*漢儒學與宋理學之爭,是清代學術思想史上重要的學派之爭。
春秋戰國















秦漢
郡望世族




四階層:皇室/世族/平民/賤民








魏晉南北朝















隋唐
家為基本單位







































































民國
核心家庭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101上 生死心理學 一美提供


101上 生死心理學  章節目錄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一章 死亡概念
 第一節 瀕死
 第二節 死亡
   第二章 死亡威脅
 第一節 死亡威脅
 第二節 死亡焦慮
   第三章 防衛機轉
 第一節 防衛機轉
 第二節 死亡焦慮的防衛機轉
 第三節 死亡焦慮防衛機轉的影響
   第四章 生死態度
 第一節 原始人類的生死態度
 第二節 重要宗教的生死態度
 第三節 重要哲學的生死態度
   第五章 死亡意義
 第一節 死亡覺醒
 第二節 死亡接受
 第三節 邊界處境
 第四節 以死亡為師
   第六章 存在意義
 第一節 意義治療
 第二節 自我實現

第二篇 應用篇
第七章       兒童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第一節 兒童的發展危機
 第二節 兒童的死亡概念
 第三節 兒童的死亡焦慮與因應
   第八章 青少年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第一節 青少年的發展危機
 第二節 青少年的死亡概念
 第三節 青少年的死亡焦慮與因應
   第九章 成年人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第一節 成年人的發展危機
 第二節 成年人的死亡概念
 第三節 成年人的死亡焦慮與因應
   第十章 銀髮族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第一節 銀髮族的發展危機
 第二節 銀髮族的死亡焦慮
 第三節 銀髮族的活躍參與


摘要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一章 死亡概念

   本章主要是在說明瀕死與死亡的概念。瀕死應該是生命的結束階段(end-phase of life)。這個階段始於沒有任何方法維持當事者的生命,所以已經確定當事者將要死亡,並將此事實傳達給當事者,而且當事者已經瞭解或接受這件事實。

  世俗的死亡定義為「呼吸的停止」,醫學的死亡定義為「由喪失心跳、自發性呼吸與腦死,所顯示的生命的停止。」法律的死亡定義為「當個人遭受循環與呼吸不可逆性的停止,或全腦(包括腦幹)所有功能不可逆性的停止時,就是死了。死亡的判定必須符合一般所接受的醫療標準。」哈佛醫學院腦死定義審查特別委員會,確定「腦死即死亡」,並提出判斷腦死的標準有四點:毫無感知,也毫無反應(即使是會疼痛的刺激,也無法引起反應);沒有運動或呼吸(如果病人正使用人工呼吸器,暫停三分鐘);沒有明顯的反應;腦波描繪圖(EEG, electroencephalogram)呈現平直線。同時規定上述檢測必須於二十四小時後,全部重測,而且註明,這些檢測方式不適用於體溫過低(低於90者),或使用鎮靜劑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者。也不可以由事後為死亡病人移植器官與組織的醫師來宣布該病人的死亡,死亡的宣布應當是在關掉人工呼吸器之前執行。

   成熟的死亡概念包含了「不可逆性」、「無機能性」、「普遍性」與「原因性」。

第二章       死亡威脅

  因為「死亡」與「活著」無法並存,我們「活著」代表我們「自身的存在」,當我們察覺到我們會「死亡」,就代表我們意識到「自身的存在」會被改變或消失,因此,我們現在存在的這個根本事實就會受到挑戰,個人就會感受到威脅。近年來對死亡及瀕死心理學的研究相當蓬勃發展。但是大多數的這類研究在理論、科學研究與應用等方面飽受批評。在這些批評聲浪中,喬治‧凱利的「個人建構心理學」大幅度地提升了死亡和瀕死心理學的研究水準,所以本章第一節中,介紹了「個人建構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個人的死亡建構」、「個人死亡建構改變的形式」、「不利於形成新死亡建構的情形」、「有益於形成新死亡建構的方式」以及「以個人建構心理學為基礎理解死亡威脅的方法」等項。

  本章第二節中,介紹了死亡焦慮的影響與因應之道。個人因為死亡威脅而引起的「死亡恐慌」、「死亡恐懼」與「死亡焦慮」等負向情緒,會連帶引起完全無所憑依的自由、存在的孤立與存在的無意義等終極關懷。這些終極關懷所帶給我們的衝擊會引起焦慮,我們如果無法緩衝死亡的覺察所帶來的焦慮,並面對其連帶的影響,很可能會產生心理異常,成為痛苦的根源。因此,必須從死亡的焦慮中獲得救贖。人們也可以藉由「以死亡為師」以及「以死亡邊界處境的力道改變生活方式」而獲得心理療癒。

第三章       防衛機轉

   恩司特‧貝克認為害怕死亡是人類的本性,沒有任何人,能免除這種面對死亡的恐慌,我們就用「自我保護」(self-preservation)本能的表現,來面對死亡的恐慌。這種因面對死亡的恐慌而引起的「自我保護動機」就成為人類所有的動機中,最主要的一個。佛洛伊德將這種「自我保護動機」所引起的行為稱為「防衛機轉」,拜倫將防衛機轉的類型分成四個連續的階層:病態防衛、不成熟的防衛、神經質的防衛與成熟的防衛。

   常見的死亡焦慮防衛機轉可分為「獨特性」與「終極拯救者」兩大類,我們使用它們的原來用意是為了消彌或緩衝死亡焦慮,卻讓我們的生活型態成為維生的謊言,也是神經症與精神分裂症等的內在衝突核心。

第四章       生死態度

   所謂「生死態度」,就是個人對自己終將死亡的覺知所引發的,與死亡、瀕死及生命相關的各種人、事、物以及周圍世界,憑其認知及好惡,所表現的一種相當持久一致的行為傾向。

   原始人類的生死態度循著「害怕死亡」、「自然崇拜」、「萬物有靈崇拜」、「害怕死者」與「祖先崇拜」等方向來發展。佛教以「因緣」來說明生命的本質、生命究竟從何處來,死後又將往何處去,而以「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緣來解釋生命輪轉的程序,認為生命的流轉有「六凡」與「四聖」的十種可能,由「業」來決定流轉的方向,並教導「四聖諦」作為解脫生死的方法。基督教則認為只要遵循上帝的旨意,既可以重拾上帝的恩寵,把在世及死後生命交委上帝,以認為人死後能夠帶著靈性復活。伊斯蘭教認為人的生死與命運早由阿拉安排好,但今生的努力有助於末日審判的歸屬,所以必須勤修五功,追隨真主,弘揚正義。

   儒家認為生死由「天」,強調「天命」的重要,對死亡及死後生命的態度是存而不論,試圖以成就彰顯生命的意義來超越死亡的恐懼。道家接受死亡為自然現象,以宇宙的宏觀消融生死的界線。西方現代哲學家認為應正視死亡,以理性的從整體生命現象的立場來看待死亡,理性就可以將我們提升至較高的層次,肯定生命意志,與死亡共存。

第五章       死亡意義

   每一個人一定都會在人生過程之中的某一個時間點,置身於某個空間裡,發現所有死亡焦慮的防衛機轉都突然失效,而深切地領悟到自己的「必死命運」,這種情形就稱為「死亡覺醒」。「生命終點」、「失落與悲傷」、「重病」、「夢境」之類的情境,有機會讓我們獲得受益無窮的「死亡覺醒」。死亡覺醒之後,個體如果不想更進一步地使用各種防衛機轉繼續逃避面對自己的死亡的話,就得讓自己的死亡焦慮與死亡接受共處於一種不安的停戰狀態。死亡接受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中性的死亡接受」、「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邊界處境」是指一種會迫使人們面對在世的存在處境的急迫經驗,而面對自己的死亡,是無可比擬的邊界經驗,力道足以巨幅改變我們在世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可以促進我們的死亡覺察,並「以死亡為師」改善生活品質。

第六章       存在意義

  意義治療學是法蘭克所提出的,他的基本假設是:人有求意義的意志,他以心靈動力學來取代精神動力學,同時與良心、求意義的意志、存在的空虛等並列為人類行為的動機。法蘭克也告訴我們包括焦慮神經症、強迫症、沮喪、精神分裂症,以及集體強迫性神經症等的精神病理學的起源。他也提出了三種發現意義的方法、超越、自我超越,以及三種的臨床技巧。

  馬斯洛是人本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他重要的理念包含自我實現、人類動機理論,他提出人類動機理論,將人類動機分為匱乏需求與存在需求兩大類,共有七項,人類行為的動機,就依順序由最底層的生理需求掌控,等到相當程度的滿足後,後續一層級的需求就會逐步出現,一直到最高層級的自我實現。他也分析出自我實現者的特質有下列十五項跟一般人不同:1.有良好的實現知覺與更舒適的關連;2.接受(自己、別人、大自然);3.自發性;坦率:自然;4.問題中心;5.超脫的品質:對隱私的需求;6.自主性;對文化與環境的獨立性;意志;積極的行動者;7.欣賞的常新;8.神秘經驗:高峰經驗;9.社會情感;10.人際關係;11.民主的性格結構;12.區分方法與目的、善與惡;13.富哲理的、無敵意的幽默感;14.創造力;15.反抗文化適應;超越任何特別的文化。

 第二篇 應用篇

第七章       兒童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人類的生活事件分為「常態事件」與「非常態事件」,兩者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都可以提供我們成長機會的挑戰,如果因應不當,可能有發展受挫而蒙受心理創傷的危險。根據艾瑞克森所提出的心理社會理論,兒童包含了「嬰兒期」、「幼兒期」、「學前期」與「學齡期」等四個階段,每個發展階段都各有特定的「發展危機」,如果因應得當,就會發展出屬於該階段應該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如果「適應不良」或「惡性發展」,就可能會危害未來階段的發展。兒童死亡概念的發展是由完全不清楚,漸進到不完整的死亡概念,最後才達到成人成熟的死亡概念。有相當可信的證據顯示兒童很早就發現死亡的事實,承受極大的死亡焦慮,亟需成人的協助。但通常成年人對於與兒童討論死亡相關議題都會有隱形的抗拒,成人必須先要克服自己對這主題的抗拒,並遵循「教育」、「溝通」與「認同」三個法則來提供兒童死亡教育。

第八章       青少年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挑戰,如果因應不當,可能有發展受挫而蒙受心理創傷的危險。根據艾瑞克森所提出的心理社會理論,「青少年期」為生涯發展的第五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發展危機」為「自我認同」對「角色混淆」,如果因應得當,就會發展出「忠誠」的能力,如果「適應不良」就會變成「狂熱」,而「惡性發展」的結果就會造成「否認」。學者又將「青少年期」分為早、中、晚三個次階段,各有其發展任務。青少年在這三個次階段的注意焦點、人際互動方式與罹患致命疾病時的衝擊各有不同,本章也探討了如何協助重症青少年舒緩這些衝擊。此外,本章也整理了青少年期死亡概念的特點、青少年的死亡焦慮及其因應之道的特色、以及青少年死亡教育的需求、分類、目標、來源與授課方式等資訊。

第九章       成年人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理論的第六個階段為「成年前期」與第七個階段的「成年期」為本章所要探討的成年時期。第六個階段「成年前期」的發展危機是:「親密」對「孤立」,如果兩者之間達到創造性的均衡狀態,成年人就可能會為自己的人生開發出「愛」的心理力量。而第七個階段「成年期」的發展危機是:「生產繁衍」對「頹廢遲滯」,如果兩者之間達到創造性的均衡狀態,成年人就可能會開發出「關懷」的力量,他們就能夠順利地在助人的快樂中,享受豐饒的生命意義。

   成年人在建構死亡概念時,經常會操弄四類的「心理角力」:察覺與習慣或否認的角力、死亡概念的活化與鈍化的角力、原始資料與訊號重塑的角力、是否將死亡的訊號詮釋為被隔離的特殊現象的角力等。當常人面對死亡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與我無關」、「不可能自己會死」以及「對他人死亡的漠然」等三種防衛機轉,但是在遭逢「天災」、「致命傳染病」、「別人的死亡」、「年輕人罹患致命疾病」、「小孩的死亡」、「親友或同儕的死亡」與「至親的死亡」時,這些防衛機轉就會崩解,改變自己的信念與決定,甚至造成令人遺憾的結果。最後以「不由自主的英雄氣概」、「工作狂」、「攻擊與控制」與「探討與追求意義」等來因應終極覺察

   學者認為重症或瀕死的成人病患應該完成「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與「靈性層面」的任務,並參考各層面的因應方式,以幫助自己與家人能夠比較正向地面對自己的死亡,讓自己的瀕死歷程比較有品質,減少死亡的負向衝擊。

第十章       銀髮族的生死挑戰與因應

  艾瑞克森提出心理社會理論,將人類的心理社會發展分為八個主要的階段,人們會在這八個階段中,陸續發展出各種力量,並以此與不斷變化(擴增與緊縮)的社會範圍進行互動。每個階段都有兩個看起來像是對立的性格傾向,稱為「發展危機」。人類藉由「活躍參與」來創造這兩個對立性格傾向之間的平衡,以獲得「最適合」該階段所培養出來的力量。最後一個階段的發展危機是「自我統整」對「絕望」,如果個人能夠順利統整自己過去的生命,就比較不害怕死亡。反之,如果認為整個人生是個錯誤或是浪費,就會覺得絕望,可能會有較高的死亡焦慮。從艾瑞克森對老年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文化、宗教、不服老、目標調整、效能感、自尊、愛的重塑、傳承等,有助於自我統整,以及減緩面對死亡的恐懼與焦慮。艾瑞克森也提到了個人的生命可能在任何時刻中斷,早年對時間無限的錯覺,必然會受到死亡臨近的衝擊。所以我們應當將這人生的八大任務融會貫通,隨時在艾瑞克森後來所強調的「和諧的完整」與「不和諧的絕望」之間,維持一個創造性的平衡,以便培養出「面對死亡時對生命超然關懷」的「顯著的智慧力量」。學者發現銀髮族的「生命意義感」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而且這兩項因素與死亡焦慮之間呈現負相關。從艾瑞克森老年時的銀髮族活躍參與研究中,發現有助於自我統整,以及減緩面對死亡的恐懼與焦慮的重點,可歸納出「文化」、「宗教」、「不服老」、「目標調整」、「效能感」、「自尊」、「愛的重塑」、「傳承」等八項,以作為銀髮族因應死亡焦慮的參考。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