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96上宋史 筱楓重點整理




筱楓 留言時間  2005-04-11宋史重點整理(第一章~p133)
不願具名的同學9-11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 時代的特色
. 時代:
宋代960~1279,320.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 宋代的重要性: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近代的開始.
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約1000,是中國的近代史.
京都大學內藤胡南認為「中世」的貴族社會解體後,繼起的是「近世」社會.
宮崎市定補充:宋代的社會特色市士大夫階級的成立,職業專門化,工商業和貨幣經濟發展,土地制度改變為地主和小農的私有土地制.
政治方面則為政治軍事和經濟權力的集中,造成君主獨裁.
西方學者則主張:晚唐~宋是「早期近代」時期.
有學者更強調:~宋是所謂中世的「經濟革命」,幾個不同的面向為:
農業革命:以麥代替小米,種植稻米的技術改進,新稻米的品種引進等.
水上運輸的革命.
貨幣經濟的革命.
市場和都市化的革命.

宋代開始可以稱為「新傳統時期」:保存舊傳統的一部分,而在舊的基礎上發生新的改變,並非一成不變.
北宋外向-文化是樂觀的. 南宋內向-文化是內省的.
日本帝國大學認為:唐宋時期仍屬於封建時期,其土地制度是大莊園的型態,在莊園上耕種的農民類似農奴.
大陸學者:宋代進入封建社會新的發展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出現了新的土地佔有制度和租佃制度,形成了新的社會經濟結構.
綜合:中國歷史中的封建時代是西周時期-分封諸侯,是一種地方分權的制度.
秦漢兩朝樹立了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沒有地方分權.
在帝制時代的社會,不能稱為封建社會,不應將宋代社會視為封建社會,也不以宋代的
社會為所謂莊園社會.

. 宋代史的特色
1.在政治經濟方面:五代軍人當政,朝代耕迭頻繁.為了達到統一天下,並能維持長治久安的新政權,將政治、經濟、軍事權力集中於中央.
軍政改革目的在改變五代武人干政的風氣,重文輕武.行募兵制,將精銳軍隊(禁軍)集中於首都,地方則由素質較差的廂軍維持秩序.
地方武力削弱,各種地方官員都直接由中央任命和指揮,稅收大都直接間接由中央控制.這就是宋代的「強幹弱枝」國策.
皇帝獨裁權力高張,抑制宰相的權利.君主必須與新興的士大夫共同治國,於是擴大科舉制度來取士,治理新王朝.
南宋,因抵禦外侮的需要,有時宰相兼掌軍政大權,出現了秦檜、韓佗冑、史彌遠、賈似道等權臣.
2.唐代~宋代社會經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均田制度崩潰,土地制度從公有轉為私有制.部曲消失,地主、小農、佃戶出現,成為宋代及宋代以後的基本土地持有型態.
有學者將唐宋之間的經濟繁榮和進步稱為經濟革命.內容包含:城市的興盛,工商業的發達,職業的專門化,貨幣經濟的出現,地區間和國際貿易的長足進展等.
世家大族經歷唐末五代的動亂漸次沒落.宋初擴大科舉制度取士,科舉入仕的士大夫成為新社會的中堅.
他們重視家族福祉的延續如:范仲淹經營族產,建立義莊,幫助族人; 韓琦提倡孝道,經營祖墳,帶領子孫行墳祭禮;歐陽修和蘇軾編族譜;司馬光等對家法的重視.
士人競相收藏書籍,延攬名師長教育子第,期待後代不斷的經由科舉入仕.
士人領導工商農民及二者間互動的加強,見於地方公益和慈善救濟的貢獻;也見於士人和民眾對於文學藝術的欣賞士雅俗兼具的.

.宋代在文化上的貢獻
唐代佛老思想和胡族風俗盛行,較不受儒家的限制,大量吸收外來文化.
唐朝後期,夷夏觀念漸嚴,以漢族文化為本位的傳統文化復起,指標為儒學的復興,韓愈、柳宗元、李翱為代表.
宋代一方面更是尊崇儒學,提倡文人政治,儒、釋、道的合流,產生理學.另一方面,民族意識較前更為強烈,對於外來文化頗為排拒.

1005年宋遼締結潭淵之盟.
思想方面:如周敦頤、張載、程頤、程顥、朱熹、陸九淵、陳亮等,不注重章句訓詁,而講求儒家經典中的義理,探求宇宙和人生的道理,開啟了宋明理學的門徑.
發揚古文、創作了詩詞、大眾化的筆記小說、戲曲、大量的歷史著作.
古文運動由唐代韓愈和柳宗元開其端,韓愈提出「文以載道」的口號.
唐宋八大家,六家出於北宋: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
古文運動的目的:改變六朝以來專尚詞藻,內容貧乏的文體,?_興古代簡樸的文風.
南宋朱熹強調文以載道,注重說理,文章趨向道統化.

南宋四大家: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

宋詩於說理外,?#92;天地一切事物,宋詞則不居形式,又細膩風流.
詞與音樂不可分,因演唱而普及民間.所謂有井水處就有人歌唱柳勇的詞.
司馬光《資治通鑑》是編年體通史的鉅構.
歐陽修《五代史記》私人寫史書而列入正史.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都是重要的編年體著作.
馬端臨《文獻通考》是制度的通史.
沈括、司馬光、歐陽修、洪邁、孟元老、吳自牧的筆記,是研究歷史不可忽視的資料.
宋代戲曲稱為「雜劇」,是用白話文寫的,包括:說故事、滑稽戲、雜技雜耍.
白話小說的話本和戲曲是源於都市生活的通俗文學.
宋代書法家以: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為代表.
宋代再文化史上可以稱為文藝復興時期.
沈括和蘇頌曾擔任外交官,都是科學家.
沈括:《夢溪筆談》討論易經、陰陽五行、數學、天文曆法、地質、地理、物理、建築、水利技術、指南針的原理等.他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個地形圖.
蘇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利用水利運轉的時鐘.
秦九韶:數學家,以為數學可以經世務.
李治:以數學?F解宇宙現象
宋代發明:印刷術、火藥、指南針.

第二節:多元的東亞世界
. 征服王朝說:
魏復古提出「征服王朝」的概念:將中國過去的朝代分為漢族建立的朝代、外來民族建立的朝代.
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所謂五胡等民族,並沒有征服魏晉,而是漢末開始移居中原,在華北建立王朝,屬於「滲透王朝」.
遼金元清這些朝代是以武力征服漢族的宋明王朝,所以當稱為「征服王朝」.
對中原農業社會文化的態度和接納的程度分:遼、元屬於抵抗中原文化的模式;
金屬於屈服形;
清代世界於兩者之間的過渡期.
有學者主張把金和清兩代排除在征服王朝之外,因為建立這兩個王朝的民族原始社會型態不是游牧而是農耕和漁獵,社會和文化較接近漢族的社會文化.
編者:金代女真族、蒙古族、清代女真入侵中原,建立的政權可以稱為「征服王朝」.
遼代契丹族取的燕雲十六州,則並沒有使用武力,所以不認為遼朝是征服王朝.

. 民族融合或多元文化
姚從吾:提出「五大醞釀」、「四大混合」的說法,認為中國的儒家大同從未被外族征服.不認為元清是外來王朝,他並不認為所有的邊疆民族全部被漢族同化,並指出厥族並不接受漢化.
當兩個文化和族群接觸或共同生活在一起時,除排斥外,也會發生文化的涵化;當二者融合時,不僅文化上互相採借,密切來往和通婚時,就會發生同化,中國史家稱為漢化,西方漢學家稱為sinicization.涵化、同化、漢化是一個過程,通常涵化發生較快,同化較慢.
宋帝系表: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960~1127)
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帝昺(1127~1279)



第二章:新時代君主的建國大業
第一節:兵變開國-新舊交替
過程和後周太祖郭威相似.
.舊時代的積習
1.武人的藩鎮.2.地方社會中的假血緣結合.3.以下剋上的軍閥內鬥.4.變質的兵變.
由軍士擁立主帥,因兵變而奪權,是唐末五代以來經常發生的現象
() 武人的藩鎮
唐中央原是以關中的政治力量,利用江南經濟力量,拉攏河北的軍事力量,搏聚呈一個大帝國整體相連的局面.安史之亂,打破了這樣的均勢格局.唐不得不將節度使的頭銜與實權,風贈給個地方的有力者,且讓他們自由控制地方的軍政、民政、財政,自立性較強的節度使稱為藩鎮,成為地方上最高的行政單位.
江南地方中央尚可派遣文官前往出任節度使之職,北方則落入武人節度使之手.
() 地方社會中的假血緣結合
地方軍隊與主帥間原本是一種業緣或地緣上的結合,但他們卻希望用擬血緣的假父子關係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
以軍鎮為單位的職業軍人集團可以形成與唐中央相抗衡的半獨立態勢,固然是因為中央本身迫於戰亂,格於形式,不得不將權力下放;但更重要的,還是源於門閥士族已漸退出地方社會,形成空檔與機會.
以筆墨為主的考試方式,為中央政府選到了嫻熟經典的人才,卻也讓原本居於地方社會中堅地位的士族們因為出任官僚而紛紛離開故土,移居中央.無法舞文弄墨通過國家考試而留在地方上的土豪,以及軍鎮的職業軍人們,遂接掌了地方社會.
() 以下剋上的軍閥內鬥
朱溫滅唐稱帝,建立後梁.
五代其實是河南與河東兩大軍閥勢力的相互爭勝.
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是擊滅後梁的軍中同袍.
() 質變的兵變
順應舊時代的積習
將士們擁立,比文臣的勸進更符合當時人的心理預期.
以兵變展現實力,也遠比禪讓等虛文縟禮更具有說服力.

.新時代的開創
() 五代的改革腳步
因為多半的皇帝起自藩鎮,一但入主中央,便會極力打擊其他藩鎮,強化自己的統馭立如:
1. 在表面加封節度使,實際卻分大州為數個小州.
2. 由中央指派人員到州任職,剝奪節度使人事任命權.
3. 將重要的州改為直屬中央的防禦州、團練州.
4. 對自己帶入中央的鎮兵大力整頓,改制為直屬中央的禁軍
周世宗:五代第一明君;高平之役,斬殺臨陣退卻將領,淘汰老弱殘兵,集各地壯勇於京師,最優秀的編為殿前諸班,是皇帝的「親衞部隊」.
後唐明宗建立「侍衛馬」、「步親軍」.
禁軍三衙:「親衞部隊」、「侍衛馬」、「步親軍」.
趙匡胤是殿前諸班長官-殿前都點檢.
() 新君主的實力與道德形象
「兵變」的發動與趙匡胤的馭下能力,宣示了新君主擁有的武力後盾,展現了他的政治資本;其由上而下得形式與約法三章的內容,讓新君主免除了篡位背主的惡名,且為他營造出天與人歸的仁君氣象.
歷經五朝八姓十一君的馮道,一直身居要職.現代學者解釋這種現象之所以發生,是因為自後唐至後周的黃位繼承,其實是同一個軍人聯盟團體內度成員的輪流當家,所以對馮道等人而言,並不發生變節不忠的問題.
宋代自開國以後,力倡中君之風.
() 新時代的新氣象
陳橋兵變的成?#92;不只在奪得政權,改朝換代,他的設計者更在因時順勢利用舊傳統,順利完成政權轉移的同時,也試圖為新皇帝保全個人道德的純潔性,為新時代提供道德典範,開創新氣象.

. 再造統一
趙匡胤採行「先南後北之策」

第二節:文治立國
恐懼的力量王夫之:由「懼心」起,以「文治」的推論,頗能反映宋朝初年的政治走向.
歷史的教訓 要解決「方鎮太重,君弱臣強」所帶來的「亂局」,對應之道,首在削弱地方.這樣的思路是以「定於一」的觀念為基礎,以及「一君萬民」的皇帝制度為依歸.
總之,趙宋君臣根據他們對歷史的認知,迅速積極地展開建國大業,不但南徵北討,一統海內,同時也對既有的制度進行調整,以期收權於中央,權於君主,並提倡文治,改變政風,希望藉由政局的穩定,確保天下的太平.

.極權於中央:
1.收精兵.2.制錢榖.3.奪權炳.
()收精兵:
「杯酒釋兵權」所收的,乃是中央禁軍將領的兵權,與收地方兵權,弱地方軍力,以集權中央的問題方向有所不同.
要求各州縣必須將所部兵士中有才力武藝者送往中央,加入禁軍;身高不足或表現怯弱者則留在地方,邊為「廂軍」.
直屬中央的禁軍,半數留駐京師,半數分駐各地.
為免各部隊的將領專擅其兵,宋太祖又設計了「更戌法」:規定降帥留駐原地,禁軍三年一調動.使得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將帥很難再擁兵自重,甚或鼓動兵變.,卻也造成兵將不相習,大大削減了軍隊的戰力.
宋人實施「募兵制」:凶年災歳,招募流民,可免其淪為盜匪;平時將強悍無賴或游手之徒收入軍隊,則可免其在閭里間嘯聚作惡,騷擾良民百姓.
加上為防治武人、矯正尚武之風所養成的「重文輕武」觀念,宋朝雖然消弭了欠代的問題,卻只能擁有一支龐大而冗濫的常備軍.

()制錢榖
由中央分赴各地的文官們,進駐?U地方財政機關,查核並監控稅收的執行狀況.
規定各地方政府將所有收入一律繳送中央,地方關府只能留存每年所需的必要費用.
重要地方設轉運使主持監督.

()奪權柄
宋太祖趁地方長官他調、死亡、或兼領其他職務的機會,自中央派遣文官以「權知」某州某府事的名義前往接管.
「權知」:本是暫時代為管理,後來這種由中央兼任臨時差遣的方式,轉成定制.
宋代地方行政分為三級:「路」為一級;「府、州、軍、監」為一級,下則設「縣」.
最上一級的路設有:「安撫使」、「轉運使」、「提點刑獄公事」、「提舉常平茶鹽公事」,簡稱「帥」、「漕」、「憲」、「倉」,分別負責民政軍事、財賦上供、司法刑獄、物質管控與社會救恤等項業務.他們各自受命於中央,各自為政,自行向中央負責.
知府、知州,又加設了「通判」一職,「通判」可以直接上奏,地方事務必須經他副署,才能發布命令.

知縣身邊,設置「主簿」以分其權,同時監督.
官員的任免權力收歸中央所有,且從制度上造成地方官員彼此牽制的局面.加上三年一輪替的規定,讓地方官員無法在一地久任,使得他們很難深入掌握地方社會的實況,更無法處理社會經濟各方面所發生的變化,遇事只有向中央請示,聽命於中央.

.君主獨裁:
1.相權的分割.2.制度的底定.3.君尊臣卑.
「強幹弱枝」是要強中央-弱地方,強君-弱臣.
()相權的分割
宋建國之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正式的宰相職銜,軍事劃歸「樞密院」主管,設「三司」掌理財政.
()制度的底定
設多位宰相,副相,名為「參知政事」;樞密院設樞密使、樞密副使,後又加派「簽書樞密
院事」、「知樞密院事」、「同簽書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
三司:戶部司(掌納)、度支司(主出)、鹽鐵司(掌山澤之入與督漕輓).
所謂君主獨裁,是藉著制度性的改變,儘可能地分割官僚機構的事權,再將眾多的官僚機構悉數地納入皇帝直接指揮的系統之內,由皇帝做最後的裁決.
()君尊臣卑
要求宰相每件事都要準備「劄子」當面呈報,奉旨行事,廢除宰相謁見時賜坐、賜茶之禮.
皇帝自任考官,以殿試為科舉考試最後決定,?#92;稱門生於私門的做法.

.倚文求治:
1.開科取士.2.刊刻群書.
真正徹底實行文治政策的是太祖之弟-太宗.
()開科取士
太宗一即位,便大開科舉之門.事朝廷刻意收攬攏絡全國讀書人的一條策略.
殿試後,太宗還親自進行唱名賜第、賜詩、賜宴等各種儀式,這些活動使得及第者與天子的關係更加緊密.()刊刻群書
文治的實施,固然有賴科舉制度進用文臣,典籍的編較整理與刊刻印行更具有奠基的意義與價值.
太宗修建崇文院,還有秘閣、太清樓等處來儲藏群書.
宋廷除了訪求及典藏圖書外,更重要的是就所得書籍詳加校理,編修審定.
一方面著為目錄;一方面亦撿擇重要經史典籍交國子監、崇文院、秘書堅等機構鏤版刊行;且博採群書,編制《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冊府元龜》等大部頭之類書.
宋朝廷對這種文獻書籍邊校整理的重視,學者肯定此與其「右文」的國策密切相關.
宋代運用「雕版印刷」.
首部編定模印的官刻圖書,即是具有實用意義的律法條文彙編-《刑統》.
儒家經典,宋初原是以「九經」書板印刷,至太宗又重校勘唐孔潁達之《五經正義》.
從太祖到太宗,宋朝不但確立了中央集君主獨裁的政治體制,也規劃了以人文化育天下的治國方向.

第三節:皇帝的權力和無力
.日理萬機的獨裁君主
()繼位的疑雲
太宗曾讓趙普出面.
太宗繼位後改年號開寶為太平興國.
太宗出任首都開封的長官-開封尹.

()求治的熱情
一共用了五個年號:「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官員們大小事物都必須用劄子上報,代天子手書「敕」.
學者稱唐為「律令時代」,宋為「敕令時代」
太宗還行「轉對之制」:即讓一定品階的官員輪流進對,即使是疏遠小臣亦有面見皇帝的機會.
()視事太勤

.天書聖文中的太平假象
()三十歳的少年天子
()天有二日的無奈
宋真宗從寇準之議親征,與遼訂立了「潭淵之盟」-宋予遼每年歲幣10萬兩,20萬匹,宋遼君主約為兄弟,互稱皇帝.
()天書和聖文的象徵意義
為了彌補潭淵之盟屈己和敵的遺憾,真宗迫切的需要一些有利的事物,闡明他的天命.
左承天門上出現了「天書」,上面寫著「大中祥符」,還有「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
真宗於是改年號為大中祥符,建「玉清昭應宮」奉祀天書,東赴泰山郊天,西幸汾陰祭地.
真宗開始沉迷在儀式性的權威領導中.
除了一連串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宗教活動,大中祥符時代還有另一項特色,那就是御製
文告的大量出現.
太宗曾頒戒石銘,囑郡縣立於聽事之南.

.君權旁落
真宗能以神聖的權威領導來維持大中祥符的「太平盛世」,端賴兩位重要人物在旁襄
-外朝宰相「王旦」,內宮皇后「劉氏」.
()內外相維
()「真」相大白
()保茲皇緒,?韞擊?br>「軍國事兼『權』取皇太后處分」的昭文,指明了她是在帝位與政權無法有效銜接的狀況下,才被允?#92;介入政局.所謂「權」,正宣告著在父系父權社會的皇帝一元統治基本原則下,太后攝政的不得已,及其權力的過度性本質.
皇帝需要宰執的協助,尤其是有能力的宰執.曾為章憲(劉太后)所用的呂夷簡,在罷職半年後再度入相,正說明了在制度上要求專制獨裁的君主,在現實上的無力與無奈.


第三章文人官僚與新儒學傳統的建立
摘要:
重建秩序是北宋儒學的主線,古文運動、慶曆興學甚至道學家們都關心並參與政治革新的活動.
理學家從探索宇宙的本源著手,並肯定他們所推論出的萬物生成秩序就是所謂的天理,聖人則根據這自然之理來制定人世之理.
文人官僚的進用有賴科舉制度,文人的養成則在於他們是否曾經研讀過儒家的經典.
讀書人()與做官(大夫)之間幾乎劃上了等號,遂將這兩種身分混而為一,稱為「士大夫」.

第一節:科舉與官僚政治
科舉取士創於隋初,自宋以後才逐漸成為政府選材的主要方式.
宋代社會由此衍生出一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新觀念.
.官僚風格的變化
() 歷代的選官辦法與人才定義
漢朝「鄉舉里選」;魏晉南北朝「九品官人法」.
漢人用「鄉舉里選」,是因為他們相信一個有道德操守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官員.
曹魏創立「九品官人法」,原本是想依實際需要訪求人才.
司馬晉相信只有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才能培養出相當的能力來治理國家.
南朝後期,皇帝們開始用考試的方法廣徵人才.
隋朝就正式開設各種科目舉辦考試.
唐人仍承襲漢魏的取材觀念,認為一個好的官員除了學識之外,人格、品貌也很重要;在科目方面,除了以帖經墨義檢覈考生對經典的熟悉程度,更強調文學性的詩賦創作,希望藉此觀察一個人的情性志趣.禮部應試及第,還要由吏部考身、言、書、判,即考核應試者的舉止、談吐、書法公文程式的寫作能力.
由於皇族、貴戚、門第之人都可憑家世直接應吏部試,科舉考試出身的比例相對很低.
真正大量以科舉取士,是由宋代,尤其是太宗之世才開始的.

()以利祿誘人
「褐」原是深色的粗布衣服,是平民的衣著;「釋褐」:就是不再穿粗布衣.
真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儒學教養、科舉出身的新官僚
宋設計了各種防弊措施:和現代入闈規定相似的「鎖院」 .
防止現場作弊的「監考」和「挾書之禁」.
不讓?#92;卷官知道考生姓名的「封彌糊名」.
無法藉筆跡私縱的「謄錄」辦法.
從王旦、寇準、丁謂到范仲淹,對女主劉后政權的看法與反應,正好讓我們看到官僚性格
是如何轉型的.
王旦一切秉真宗之意而行,對於隱身災真宗之後的劉后政權,似乎不曾表示過意見.
寇準與丁謂不論是反對或支持,都是基於自身政治權利與利益考量.
科舉出身的新興官僚范仲淹,則堅持要維護皇帝一官僚體系的正常性.

.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志業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新興官僚士大夫相信強有力的獨裁天子,是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的真正保障.皇帝的威權不容任何勢力侵奪,諫太后環正的舉措正是這種思考模式下的具體表現.
這批從科舉進身的新官僚,雖然肯定人主在政治上具有絕對的主導性,但他們真正期待的,還是一種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其實在范仲淹心中,只有經儒學教養,通過科舉考試,出身於士,具有士之德,有能力判斷是非的士大夫,才是能致君堯舜的最佳人選.

() 慶曆改革
慶曆三年,呂夷簡因老病罷職.當時除了遼與西夏的邊患威脅,宋朝內部也有群盜並起的亂象,於是范仲淹得到起用.
他提出十項改革的政見,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改革用人的程序,澄清吏治.主張以考績而非以年資決定現任官員的升遷-「明黜陟」;減少以恩蔭方式進用人才-「抑僥倖」;科舉考試改考與現實有關的策論-「精貢舉」;慎選各級長官由他們負責保舉下屬-「擇長官」;
提高地方官吏的收入-「均公田」;富國、裕民和強兵的辦法-「厚農商、減?#92;役、修武備」;
提醒人宗要信賞必罰,才能有效推行各項法規-「覃恩信、重命令」.

() 朋黨論
宋代官僚間的黨派鬥爭一直相當激烈,因為根據宋朝官制,通過科舉考試的進士,雖然已有任官資格,但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見習,並且得到高官的保舉,才能由選人轉為正式官員.被舉者若有重大過失,舉主就得連坐受罰.使得舉主與被舉者之間,不得不相互緊密結合,「官官相護」的問題由此產生.
「南北之爭」-南方官僚多半是新進的名士言官,以范仲淹為代表,他們出身中型地主家庭,提倡講學、開辦學校、好議論、有政治理想、主張發揚新儒家精神.
北方官僚則多為行政經驗豐富的在任官員,以宰相呂夷簡為代表,出身於大型地主家庭,家人姻親多久於仕宦,他們承襲前代和北宋以來的傳統制度與作為,反對變革.
新舊官僚之間的爭執,既為理念,也為利益.雙方卻都以朋黨之名攻擊對方:
范仲淹攻擊呂夷簡任用親信,呂夷簡指斥范越職言事,薦引朋黨.
現代學者分析「議論多」的起因,除了科舉考試另士大夫起而官多,也與印刷術發達而書
,倡學問而書院多有關.
仁宗皇帝不自專斷,一再徵詢「公議」的結果,表面是言路大開,實踐了儒家的理想,其實是官僚間黨爭激烈,無論是言官還是行政官都難安於位.大家都積極尋求皇帝的支持,無形中又助長了君主的威權.

第二節:儒學的復興
.疑經與排佛
宋初統治者為了革除晚唐五代的藩鎮割據勢力和道德淪喪的風氣,也為了鞏固新建立的政權,而致力於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中央集權.
太祖、太宗一方面收兵權,及政治軍事和財政於中央,一方面實行文治.
科舉制度以儒家經典為考試內容,自然培養了讀書的風氣.
當時印刷術逐漸普及,官方成了主要的印書和發行者,而私人刻書更有助於流通和學術的進展.這些政治和社會以及技術上的發展,提供了宋代儒學的復興和新思潮的出現和成長有力的背景.
儒家學說到了唐宋時期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思想家們回到原始的儒家學說,另一方面則基於原始的學說,有所創新.
宋代發展出來的新儒學:一方面懷疑自漢代以來的傳注,致力於根據原始經典,重新解釋傳統儒家的學說.另一方面則提出新的學說.
先秦儒家和道家討論「道」,想要為人群社會找出可行的道路.
宋儒著重「理」,亦是要據宇宙運行的原則,為人群社會規劃出行走道路時應有的秩序和規範,也就是找出人生的道理.

「道學」也稱「理學」或性理之學.
儒學的復興,可以從「學者懷疑經典的傳統注疏和全面重新研讀原始經典」,及「排佛老」兩方面來觀察.
在懷疑經書方面:並不是懷疑經典本身的義旨,而是對於自唐初訂定《五經》的注疏,提出不同的看法.
疑經和重新研讀經典的主要人物是-孫復.著〈尊王發微〉12,極力鼓勵尊王.
胡瑗著重經義的研究和其實際的應用,即義理和?#92;利並重.
胡瑗是以從事儒家教育工作而享盛名.主持湖州州學.
范仲淹主持慶曆興學,建太學於汴京,即以胡瑗在湖州的規則作為太學法.
胡瑗在湖州州學立「經義」、「治事」二齋.
「經義」:主要在講明六經.
「治事」:是一人專攻一門學術,輔以另一種學問,如治民則兼治武事.
胡瑗弟子劉彝神宗說,胡瑗的學問是明體達用之學,聖人之道有三方面:體、用、文,世人不應當只注意文辭來對付考試.(劉彝是一個治水專家,曾隨胡瑗學習治水方法)
宋初的儒者如柳開、孫復、胡瑗、石介、歐陽修等對於經學的研究,都以宏揚治道為重心.
在排佛老方面:唐代佛教勢力雄厚,晚唐韓愈著「原道」,闡釋自古以來儒家的道的傳承,以道統繼承者自居,極力批評佛教.
李翱繼之從性善論性與情.為儒學的復興提供動力.
宋初保護並提倡佛教和道教,仁宗時排佛老的主張才盛行.
孫復、石介、李覯等主張尊王攘夷,攻擊外來的佛學和傳統的道家出世思想.孫復〈儒辱〉、李覯〈潛書〉、石介〈中國論〉、歐陽修〈本論〉都是大肆批判佛教之著作.
怎樣對付佛道?歐陽修:要從中國的中心思想價值去做,即補王政、修禮義.是從嚴夷夏之防,轉而要儒家反省,以儒家的道統對付佛老.
儒家向來主張「內聖外王」,佛教承認儒家治國的「外王」,強調佛教掌握了根本的「道」,也就是「內聖」.
宋初儒家重外王,後來的理學家則因與儒家化的佛教徒爭取「內聖」的地位,而發展了新的學問.
宋代中期以後,佛教和儒家、道家逐漸出現了融合的趨勢.儒家思想包含了道家、道教、佛教的道理.西方人稱宋明理學為新儒學.

.?_
儒學復興有三個階段:1.宋初~仁宗的古文運動盛行.2.仁宗慶曆年間范仲淹的改革~王安石變法,著重在「外王」的經世致用.3.道學的興起,講求內省,在時間上和第二個階段有所重疊.
古文運動的先導者有:柳開、穆修、蘇舜欽等.
較受歡迎的文體是楊億等人的「西崑體」,這種文風詞句華麗,追求的是純文學的美感,但下焉者只能搬弄風花雪月,無病呻吟.
仁宗慶曆時期儒學的復興,貢獻最大的應推范仲淹的提倡.
古文的風氣轉變是和「道」的彰顯有密切的關係.孫復和石介都認為道是文教之本.
歐陽修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他一方面批評宋初以來浮誇的文風,一方面倡導韓愈「文以載
道」的主張.也就是說,古文運動的目的,於糾正文風之外,要以儒家思想充實文章的內容.范仲淹當政時,推行改革-慶曆改革.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是全國性的興學.全國除中央有太學等機構外,州縣都有學校,宋代教育開始普及.宋代私人興學的風氣很盛,私人書院更是學術的重心所在.這些發展都有利於學術思想的進步.
范仲淹發起的改革運動,一方面代表當時儒生對於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覺醒,另一方面是他把儒家理想付諸實施的嘗試.
程頤是「洛黨」的首領.
張載是關心政治的理學家最好代言人.
李覯提倡霸國與強國,注重?#92;,是王安石的先導.
北宋末年儒學已形成了「經義」和「實用」兩派.
胡瑗、孫復、石介都大肆攻擊佛教,理學家也排佛,但理學興盛時卻包含了若干佛老思想.

.史學的正統論
歐陽修著《新五代史》,以《春秋》的觀點解釋史事,褒貶人物.他尊王,主張大一統.提出〈正統論〉.〈正統論〉把歷史上的統緒和大一統連在一起,一個具有正統地位的政權,必須治理天下有正當性,且必須統一天下.提出歷史的「三繼三絕」-(原文p76)
司馬光著《資治通鑑》,對於從古代以來政權傳承的看法:周、秦、漢、晉、隋、唐是大統一朝代,這些朝代滅亡後,天下離析.當他寫南北朝和五代時期的史事,為了編年體史書紀錄時間的順序,必須有一系列的朝代來繫年,所以他以三國的魏,南朝的宋、齊、梁、陳,和武代的梁、唐、晉、漢、週來繫年.宋的正統地位,就是繼五代而來的.
朱熹以理學的觀點編《資治通鑑綱目》,從歷史中求義理.主張能統一天下的王朝才能得到正統.在《綱目》中對正統的看法,則是司馬光不該「帝曹魏而寇蜀漢,帝朱寇河東.」認為秦開始沒有正統,統一天下後則得到正統;蜀漢原有正統,後來則是正統之餘.所以把蜀漢說成寇是不妥當的.


第三節.理學
.北宋的理學
理學的興起後於王安石變法.
北宋認為內聖比外王重要.
南宋理學才成為儒家思想的主流.
引用道家思想來建立理學的宇宙論,最著名的是「周敦頤」和「邵雍」.
周敦頤著〈太極圖說〉,是《易經》和道家觀念的混合.他根據易經建立了一個宇宙系統.
宇宙源於無極和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生五行,五行是「氣」,而太極是陰陽五行的「理」.
他的理論肯定宇宙萬物的存在.因為太極的理是至善的,人性本來也是善的,所以要返人性本善的本然,必須做到誠.他把宇宙和人生哲學連結在一起.
邵雍用數推算所謂「大年」的曆法,一個大年就是一元,也就是一個週期,129600.開始時萬物發生,終結時則都消滅.週而復始.
張載的哲學也是由《易經》而來.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氣的聚合而形成的.萬物的形成又有一定的規律,就是所謂的「理」.
論及人性,張載創「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觀念.人的氣質之性因理氣交雜,而不是天地之性的全部.氣質之性是個體的性,與天地之性分離.人的修養則要排除個體與個體以外事物的阻礙,而使個體和宇宙合一,也就是改變氣質,回復到天地之性.
張載的〈西銘〉一文,主張人的性本來是宇宙的性,人應當視天下?鬙嶼狾p自己的父母,天下人都如兄弟,甚至天下的萬物皆如同類.
張載創立了理學中「氣」的地位.但沒有分別理與氣.
「理」的闡釋是程顥、程頤兩兄弟.他們是理學中程朱、陸王兩派的先驅.
程頤的系統由南宋朱熹繼承,稱為程朱學派.
程顥的學說則演變為南宋陸九淵的「心學」,後來明代王守仁繼承.
根據二程的學說,宇宙間有一個一定不變的理,理才是萬物的根本.理是天命之性,而氣相當於張載的氣質之性.
理和事物的關係是:理是原則,但個別事物有特殊性,理是「體」,事物是理之「用」.
程頤認為理離事物而獨立,程顥則不以為如此.
二程也談人性:程顥認為:性自道而出,是天賦的.
程頤講「性」和「氣」較詳細,認為「性即是理」.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表現.氣化而為物,氣有清濁,故人有賢愚.
二程很注意道德的修養.
修養方法:程顥主張求萬物一體的境界,先要認識理,然後「以誠敬存之」.換言之,理存在心中,不必向外尋找.
程頤的修養方法是「涵養」.注重從格物致知去發現理.
對於政治,二程都主張復古.就是恢復古時候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因為三代的制度就是天理.司馬光、張載、二程都反對王安石變法.認為要改善現狀,清除弊端,必須恢復古代聖王?漕謍?

.朱熹、陸九淵與南宋理學
朱熹的形上學分辨:形上的道()、形下的器().他認為理是萬物的根本,未有天地之先,理已經存在.不過理不是絕對和氣分離,而是與氣一體渾成.如果要分別先後,朱熹認為理在氣之先.並且理也是道德的準則.
朱熹主張格物致知,格物是要窮理.事物都有其理,多窮一物之理,就能夠了解事物的理之全體.他發揮程頤「格物致知」的道理,認為一是物之理就是該事物的最完全形式及標準,亦即所謂「極」.總天地萬物之理,就是「太極」.太極是天地萬物的總合,也是萬物形成的依據.要了解太極,必須從格物致知做起.格物既多,最後必然能夠悟知萬物之理.
萬物的形成又賴於氣,氣是理的表現.太極中有動靜的理,氣也因而有動靜.氣的流動成為陽氣,凝聚則成為陰氣,形成具體的世界.

朱熹發揮了張程的氣質之性的學說,認為人性就是天理,本來是善的.天理就是三綱五常,仁義理智,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都是天理.得氣清的人是聖人,得氣濁的人是愚人.氣質既偏,加以物慾之私,以致亂性.情至於濫則私欲起,故有天理和人欲的對立.
人類想要顯露天理,必須在修養上下工夫,也就是「用敬」和「致知」.程頤所謂用敬是人自身有明事物的心;朱熹認為敬是萬善根??能勝百邪.他也主誠,誠就是天道,也是人道.
朱熹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編為《四書》.
朱熹將〈大學〉加以改定和注釋,認為治理天下的要務是君主能夠正心誠意,就可以治國平天下.

政治方面:根據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的民本思想.認為君主治國必須依照天理,得其理則國治.皇帝要存天理,滅人欲;必須知人善任.
他反對王安石變法,不贊成完全除去現在的制度,而是要採取古來的長處,革除現在的弊政.
對金和戰方面,朱熹主戰守,反對議和.但是,必先治本.
他的社會思想表現在他他討論社會組織的本質上.社會組織的本質是天理,人無法脫離社會,無法避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陸九淵創立「心學」,他認為客觀世界是由主觀意識或「心」體認才存在的.
他的思想體系裏有很重要的禪宗成分,它遵循禪宗的主張.
他的心就是理,也就是道.心就是性,性善,所以人心也善.善性就是天命之性.一切仁義道德都是心所固有,不是從外而來,仁義就是本心.心就可以說明古人的六經.為了達到聖人的境界,他主張「存心」、「養心」、「求放心」,和禪宗的頓悟相似.
陸九淵的天人關係觀,也認為天人一體.皇帝是「代天理物,承天從事」,百姓要遵守君臣父子之道.

陸九淵?D張「先立其大者」,也就是先明白本體,發明本心,然後可以應萬物之變;朱熹則先格物窮理,再求豁然貫通.
為學方面:陸九淵不贊成朱熹的注釋經書,認為是支離破碎之學;朱熹主張泛觀博覽然後歸之於約.
朱熹和陸九淵曾經辯論哲學問題-「鵝湖之會」.爭論的中心有兩點:
1. 認識論的問題:朱熹認為學者要「泛觀博覽,而歸之約」.
陸九淵則主張「先發明人心之本,而後使之博覽」
這就是朱陸「道問學」和「尊德行」的分別.
2. 關於宇宙論的問題:陸九淵以為〈太極圖說〉不是周敦頤所作,太極之上下不能有無極.

朱熹則堅持無極太極之說.
南宋儒學以朱子一派最盛,朱熹的主要傳人是蔡元定和黃榦.
理學在寧宗時期,得到宰相趙汝愚的提倡,韓佗冑排擠趙汝愚,禁止理學,稱為「偽學」.
理宗時,儒者為理學爭取正宗的地位.
理宗表揚朱熹的《四書集注》,從此朱子的集注就成了《四書》的標準注釋.
真德秀是朱熹的再傳弟子,注〈大學衍義〉,主張君臣都應當了解大學的意義.
魏了翁主張根據經書來身體力行.
王應麟繼承朱陸呂三家之學,著有《困學記聞》.
元初江南趙復被姚樞延攬到燕京,建「太極書院」,南方理學由此北漸.

.其他學派
宋代思想以理學為主流,南宋朱熹學派也稱「閩學」.
除此之外,北宋有三蘇的「蜀學」;南宋呂祖謙、陳亮、薛季宜、葉適的「浙學」;另外還有「史學」.
新舊黨爭反對王學的有洛黨(以程頤為首);蜀黨(以三蘇為首);朔黨(以劉摯為首).
蘇洵自學成一家,學儒之外,援佛老入儒.認為「聖人之道,有經有權有機」.兩個兒子軾、轍不墨守成規,以新意解經.
真正把史學和經學結合在一起,以求達到改善政治社會是南宋的「葉適」和「陳亮」.
葉適-水心??他和薛季宜、陳傅良等創「永嘉學派」.永嘉之學雖源於二程,但是和二程學說很不相同.
葉適對於理學家有很嚴厲的批判,一方面他否定了理學家繼承了孔子的學統;另一方面他指出理學家採借禪學和老莊的事實
載政治上,葉適是主戰派,主張要對金人作戰到底,達到收復失土的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政治社會和經濟個方面必須切實改革.
在哲學上,他認為理和欲對立的,但是不能因此就不顧人民的利益.聖人所謂的利是為民理財生財,所以要講?#92;.還要研究歷史提供的經驗,以求實行的事合於道.
陳亮-龍川先生,他反對道學家的迂闊空論,標榜學史以成事?#92;.他也是主戰派的.
在政治上:提出「以君主專制為中心而以實用為重」的理論.
在哲學上:和朱熹相反,朱熹要復興三代以上聖人的道,認為漢唐的事?#92;本質上只是重「利欲」,人應當學作聖賢而不談王霸.陳量則強調不應當分辨天理和人欲,義理實際上就在?#92;利之中.
陳亮的?#92;利思想,在當時並沒有被多數知識份子所擁護,甚至被道學家視為異端.



第四章尋求改革之道
摘要:
不斷增加的官員與軍隊人數,還有他們的開支,也就是所謂的冗員、冗兵、冗費,造成了沉重的財政負擔,也對社會經濟形成莫大的壓力.冗兵?X現與對外戰爭有關;冗員的生成,則是起因於宋代官制疊床架屋的做法.除了繼承唐代既有的官職體系,又承襲了唐末五代因應現實需要新增加的職官;且為了維護君主獨裁而新設職官以求事權的分割與牽制.
神宗與王安石針對社會經濟與行政體制作全面性的改革,史稱「熙豐變法」.王安石一方面加強生產,一方面裁抑兼併的改革方式,並未得到所有官僚的支持.不但在政治、經濟利益上有所衝突,在學術理念上更形成對立之勢.最後雖然得到徽宗的支持,卻只能製造假象的繁榮,又遇上女真自東北崛起,變經被攻陷,北宋就此滅亡.

第一節:專制國家的統治難題
宋代主要的國庫收入:兩稅、商稅、專賣利金.這些收入則靠「運河」輸送到中央.
.獨裁君主的財政基礎
()兩稅
兩稅法繼承自唐,是一種土地稅.唐原本行「租庸調」制.從租庸調到兩稅,不只是稅收方式與內容的改變,還關係著整各國家統治型態的變化.
租庸調的基礎在均田.所謂均田制,是在土地國有的原則下,經由國家的分配,讓農民擁有適量的土地,原始目的就是令耕者有其田,田有耕者,使土地作最大的利用,以達到最大的生產量,不但要讓民眾自給自足,享有安定生活,也希望能藉此充實國力,且在某種程度上限制豪強累積過量的財富 .
這樣的制度也只有在單純又無流動的農業社會中才能實行.經濟必須在國家管制下:土地不得買賣,農民不得遷徙,生產型態與作物也有所規定.
一旦生產力提升,市場生產有利可圖時,農民不會再服從既有的規定.當生產趨向大規模專業化,人口因生產量提高而大幅度成長,工商業也隨之發達時,以不流動為原則的制度勢必難以維持.安史之亂所引起的人口大遷徙,以及戶籍制度的敗壞,更加速了均田制崩潰.唐政府徵稅的對象由原本的男丁改為戶,原來只能在本籍徵收實物、調動勞力的租庸調致被放棄,改為依居所資產課稅,以納錢為原則的兩稅法.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態勢不一,實際上仍有以?#92;物、絹折算繳納的.
唐代的兩稅是合租庸調為一,依丁口、資產通計,兩稅之外別無稅負.
宋的兩稅則只有田稅,另外仍須繳身丁錢米(人頭稅),並依戶等服役.且遇到財政困難,即加徵各種附加稅.
兩稅之夏稅、秋糧援以布帛、米糧為主,貨幣和實物兼收,仁宗創「折變」制-將原本以田納的租稅,改由米或絹代納,有時因政府的需要再改納錢或其他物項,代納之際的換算比率,由政府決定,在幾次折變之後,稅額竟達原來的數倍或數十倍.
另一種附加稅稱為「支移」-租稅原本是在居住當地繳納,但有時官員會要求將某項稅租轉運其他州縣.不知該如何運送的農民,只有多繳一筆運費而免自行運送.
此外,「倉耗」、「鼠雀耗」等名目也都是兩稅之外的加徵.
唐行兩稅制,原有「量出制入」之意,已經習慣「量入為出」,又不善計算的官員們很快就以沿用舊額的方式行事,不足時就以各種名目加徵,再不足,就仰賴專賣、商稅的收入.

()商稅
北宋初年,是以田賦為國家最主要的收入.仁宗以後,商稅和鹽、茶、酒、醋、明礬、香料的專賣所得,在國家總收入中佔的比例越來越高,後來甚至和兩稅相當.
五代,各國的政治對立與國境的存在,阻礙了商業活動,各國向商人收取通行稅的做法,更阻礙了自由交易的活動.
宋雖也徵收商稅,但特別規定「販夫販婦細碎交易,皆物算」.對於意圖逃漏應算物貨的人,宋政府也訂下了懲罰的辦法,後來由「沒其三分之一」,提高到全部沒收.
宋代商稅分為:「過稅」與「住稅」.
「過稅」-如通行稅.
「住稅」-為貨物買賣時的交易稅,主要按商品價格徵收.
但是要正確明瞭貨物價格並不容易,因此有些地方便會以
「力勝稅」的名目-依車船的載運量課稅.
負責徵收商稅的地方,置有「務」或「場」,俗稱「場務」.
各地場務設有「專檔」、「檔頭」檢查往來商旅和貨物, 還有專門檢查婦女的檔頭.
除了稅場太密,一件貨物上路後,一徵再徵的「回稅」問題,場務官吏增目加碼,也造成人民的困擾.

()專賣
宋代的專賣範圍:除了前代的鹽、茶、酒、礬,增加了香藥和醋.
各項專賣中,以鹽的專賣最早.
漢朝曾為鹽應否由政府專賣而引發激烈的爭執-《鹽鐵論》.
安史之亂後,唐政府為了籌措軍費,又恢復實施鹽專賣.自此到清亡,沒有一個政府終止這項措施.
從生產、運輸到銷售,全部由國家進行者,只有部分「解鹽」和「四川井鹽」.
一般來說,宋政府並不直接從事生產,而是給茶、鹽、礬等專業戶以一定的本錢,他們的產品全部由國家收購,再由國家自己販賣,或轉由商人銷售.有時也會採取國家向生產者收茶租、向商人徵收茶稅的方法.
進口的香藥之類舶來品,則用繳進口稅、官府收購的辦法,將其全部或一部分掌握在國家手中,以控制產品的流通過程.

()運河
唐帝國的崩潰與藩鎮切斷運河有關;五代國勢無法強盛,也與運河無法打通有關.宋太祖平定江南後,便以江淮物資容易到達,且又能照顧北方與西北邊防的汴州為首都,名為汴京或東京.為了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不能不將首都設在漕運便幾的汴京了.
運河的水主要來自黃河,因受黃河冬季水乾影響,每年只有半年通航,因此東南米糧便由「轉運司」依規定時間先送到真、揚、楚、泗等州,由「發運司」收受儲存,代運河通航時轉送汴京.
此外尚有金錢、布帛、雜物、軍器等各項物資經運河北上.

.經濟體制與行政體系的病徵:1.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
2.租佃制度與地主官僚.
3.冗官、冗兵、冗費.
4.空虛的議論.

()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
均田制崩潰後,原本須經國家分配才能墾植的土地,開放給所有有能力耕種的人.無論是晚唐還是五代各政府,只要能履畝而稅,對於土地被誰佔有,佔有數量多少,並不關心.
宋初為了恢復生產力,以獎勵開墾為主要經濟政策,也不關心土地兼併的問題.
問題是,地主豪強不見得樂於輸納,他們往往隱田漏稅,而且情況不斷惡化.這不但影響到政府的財賦收入,也帶動了一般小農攜帶田產投靠地主豪強,以逃避國家的賦役.沒有財力購置牛、種子、耕具的下戶農民們,就必須依附於豪強地主,才能墾闢田土.

()租佃制度與地主官僚
秦始皇要求父子別居的小家庭制,就是防止人民有機會因為血緣關係聚合成大家族,並由此發展為社會勢力.
以儒家道德經典為拔取人才標轉的漢代,強調以孝治天下,於是氏族-士族-世族成為政治、經濟、社會力的掌握者.
魏晉,他們的地位受到「九品官人法」的保障,更形同世襲貴族.
士族所仗勢的原是鄉里的基礎與文化的成就.他們在唐政府的鼓勵下,紛紛遷離世居的故土,移往首都長安,以方便追求官職,卻也因此而失去了社會的基礎.隨著唐政權的崩潰,已經中央化的士族失去了一切,士族的時代一去不返.
士族的沒落,使得原本有如農奴的耕田之夫從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自耕農或新興地主的佃農.
宋代的的佃戶,在法律上是沒有身分拘束的自由民,與地主間訂有契約,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宋政府不准地主干涉佃戶的遷移.不過,大部分佃戶都要納很重的地租.農業生產每有青黃不接的問題,迫使佃戶以及高的利息向地主預借食糧、種子卻無力歸還,最後竟因債務而役屬於地主.
科舉合格為官後,官員的家庭可以免除土地稅以外的附加稅和差役,稱為「官戶」.他們利用官僚的地位和特權,買占土地,或者指使親朋、家僕從事自己所不能從事的殖利事業.
士大夫官僚和地主雖不一定絕對相等,但是地主官僚在政治上卻有相當的發言權,他們與國家爭田、爭民,卻又是獨裁君主統治上不可少的助手,這就讓經濟問題成了政治問題而難以解決了.

()冗官、冗兵、冗費
宋代的官制-唐代既有的官職體系,安使?孜禱嵽X現的臨時官職,幾乎一概繼承.其中有:
因應社會、經濟發展不得不配合設置者;
也有出自皇帝的私心-為防臣僚權力集中,將一個職務設置多位官吏者;
再加上為攏絡士人而不斷增加的科舉取士名額.
太祖採精兵主義,在其晚年,禁軍只有20,但是北西兩邊的遼夏交侵不斷,迫使宋朝不斷增兵,到慶曆年間,禁軍就有82.
「冗費」是與冗官、冗兵緊密相關的.宋代對文官十分優遇,官僚的俸給遠較其他王朝為高,除了平常的給支之外,還有大量的恩賞,甚至在退職隻後仍然支與全額的俸給.
個種開支的暴增,使宋朝的財政出現赤字,與西夏長達7年的戰爭,則是使問題趨於表面化的關鍵.節流不成,宋朝政府只有以各種名目增加稅賦,在重稅的壓力下,又引發各地的叛亂事件.

()空虛的議論
仁宗作風寬和,不專聽斷,也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定見,遇事即求諸「公議」,致使朝臣間僅求議論相勝,黨爭不斷.
「濮議」-仁宗死,由收養的皇子英宗繼位,朝臣為英宗生父濮王應當如何追崇的問題,發生了劇烈的爭執.
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台諫和侍從官主張尊濮王為皇伯,理由是:國無二君,家無二尊,英宗已成為仁宗之子,承繼大業,若父尊樸王為皇考,則將置仁宗於何地?
韓琦、歐陽修等執政大臣,?h根據儒家經典反駁:即使成為他人之養子,仍須為親生父母服報恩之喪,?#92;恩莫重於所生,父母知名不可改也.
就相爭的雙方而言,濮議絕非空虛的議論.雖然期間夾雜著執政大臣與台諫言官的意氣之爭,也有一些官僚想利用曹太后與英宗的不合,借題發揮,進行政治鬥爭;但是根據「名不正則言不順」的儒家教訓,關係著基本人間秩序的維護.在古聖人教訓為立身根本的士大夫眼中-只有皇帝、官僚才具有正統性;或是歐陽修強調的-歷史的紀錄必須合於正統論.這正是科舉官僚的弱點,他們太過堅持自己的道理,完全不能接受或寬容相反的意見.


第二節:變法改制
神宗、王安石展開變法的事業
.改革的動力
()追求致用之道
宋代士大夫們開始思索實際的救國之道.認為,漢唐儒者注重章句家法的訓詁之學,不切於現實所需;何況先如注疏不見得能把握聖人之大道,因此,主張要直接推本六經,發明經旨,並且要「通經致用」.
北宋?#92;利思想先導的李覯論證說,君主的天職既在安民,當然要興利圖霸,富國強兵,才算盡到養民的職責.王安石正是在這種「?#92;利思想」影響下,實現儒家「經世致用」之學的「儒而有為者」.

()王安石的經世理想
上仁宗的〈萬言書〉中,王安石提出他的治國理想,他認為?U之所以困窮,在於理才不得其法;理才不得其法,則因人才缺乏.故欲使天下安定,必須從培養人才及理財兩方面著手
他的改革動力,實來自於「人道有為」的思想.有為者要明白天地萬物之道,求所以發揮為人之道,為人之道則在於達事之宜,以求事實而變.是以執政者不可以拘泥於先王的成法.
王安石的經濟理想是要做到「民不加賦而國用足」,解決的辦法是要藉由人民的努力開發自然資源,來創造財富.不過,要想使所生財利真正為國家、人民所用,尚須摧抑豪強,裁制兼併,否則萬民之利,將為豪民所奪.在經濟問題上,王安石不僅注意到積極的開源,而且進一步注意到分配的問題.
綜合:王安石變法的構想,是要依靠皇帝的終極權力,整頓現有官僚機構,制定適用於當時的法度,建設財富充足且平均的社會,以強化宋朝的統治.

.變法的方向
()人才的結合
組成了主持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弄清楚負責宋朝財政的總機關「三司」的業務,進而對政府內的所有機構作全盤檢討.同時到各地詳細考察各地方的民間實況.制定三司條例的同時,等於決定了全國的施政方針,與原來的政策下所出的權力核心-中書業務有所衝突,所以第二年就「罷歸中書」.
王安石認為會寫文章應考的文士並不懂得處理政事,胥吏是行政機關中的基層人員.文人官僚既缺乏處理實政所需的法律、經濟知識,只有將實務盡交由胥吏處分,任由他們上下其手,需索無度,成為政治腐敗的根源.
王安石因此制定了「倉法」或「重祿法」的特別刑法-即以河渡、坊場的收入作為胥吏的俸祿,若胥吏胡作非為,是按照特別嚴苛的河倉法治罪.也就是將胥吏納入官僚體系,一方面提高他們的待遇,?#92;其進身為官,同時有效管理,且斟別堪任實務的人才.
改革「貢舉法」-王安石廢明經科、進士科,用「經義」與「策論」取代原有的詩賦.
經義-從經書中摘取某些文字,讓讀書人發揮論說,看看他們能否運用經書中的之事進行論辯.
策論-從歷史上或當代中找出某些實際的問題,再給予一些矛盾的假設,要求考生說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解決方案.
為了真正從「教之、養之」開始培育人才,太學教育受到相當的重視,太學生的名額增加,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級,逐級經考試升轉進學,上舍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科舉,直接授官.又再京師社武學、律學、醫學等實用的學門.
依著「通經致用」的理想,王安石還編定了《三經新義》-《詩》、《書》、《周禮》,頒行學官,變學究為秀才.
()財經措施
制置三司條例司制定的第一個法案就是「均輸法」,目的在使政府能順利調度物資,連帶使物資流通得以合理化.
由三司先做好預算,在淮、浙、江東、江西、湖南、湖北六路設「發運使」,周知六路生產情況,做通盤的籌劃.儘量在生產地區和路程較近的地方徵收購買,以節省價款和運輸的勞費.既解決了物資供輸的不平衡,也免除了中間商人的剝削.
為了穩定物價,又實施了「市易法」-在首都開封設「市易務」,各重要都市設分支機構,以二分的低利融資給商人,同時由「市易務」評議市場價格,以政府資本介入市場,使商品順利流通,既穩定物價又足國用.這是針對京師百貨無常價,富人大姓常以「行」的組織壟斷市場,操縱物價以取力的問題,特為都市中小商人制定的金融法規.
「青苗法」-由政府利用各地倉儲米糧作本,提供農民小額貸款,使農民在夏秋青黃不接時,得以維持生活,收成後加息十分之二還糧或還錢,每年夏秋兩次交稅時一起還納.
「農田水利法」-鼓勵各地開墾廢田,興修水利.不但廣泛徵求淤田、新種植法等農耕技術;而且依青苗法錢例,貸款興修河道、湖陂與水利建設,?#92;之民眾且可任職為官.
「方田均稅法」-由政府丈量土地,以東西南北個千步為一方,丈量完畢後,依田地肥脊區分等第,?w稅額.目的是為平均賦稅,藉以減輕豪強佔田而不賦稅之弊.
新法中影響社會層面最廣也最重要的改革-「免役法」又稱「募役法」.
宋代原行「差役法」,農村中的有產者依財產多寡,輪流在衙門任職,負責租稅的徵收、管理與維持治安等事.而真正的大地主往往隱匿土田以求降等,或是寄產於享有免役特權的官戶、寺觀,成為其名義上的佃戶,?#92;脫差役.
「募役法」-即是免除農民的役務,原當役人戶依財產多寡納「免役錢」,原本免役的官戶、寺觀、商人等則減半徵收「助役錢」.為防水旱荒欠等不時之需,定額之外,增收兩分的「寬剩錢」.原有的各項役務,由政府雇人充役,並給予報酬.

()國防力量的加強
冗兵-一方面整頓軍隊,先以「并營」淘汰老弱,又「置將」以矯除宋初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弊病.設「軍監器」-製造精良武器.
另一方面訂「保甲法」-10家為一保,50家為一大保,500家為一都保,將農民組織起來,訓練武藝,加強民間的自衛武力.平時取締盜賊,維持治安,有事則成為保衛鄉土的民兵.又實行由保甲代官撫養軍馬的「保馬法」.

()元豐改制
神宗熱心於變法,是為求充實國庫,加強軍事力量,以爭取對外戰爭的勝利.王安石的理想則在於求才、理財用、安百姓.對於制裁豪?j的政策取向,雙方的意見並不一致.
神宗主持下的「元豐改制」,首先對行政體系做了調整.宋代官制原有的問題,都因「元豐官制」而得到改正:空名罷去,官員各還原職,機關也加以省併,三司被取消,職權還給戶部.

.新舊之爭
()新法的挫敗
偏重開源的做法幾近為政府斂財,在實際執行上又不能完全禁絕官力舞弊:如均輸、市易、免行錢原為幫助客商,後來卻轉成賒貸之業;青苗法必須由民戶結保借貸的要求,則使真正的貧農無法的得到救濟;官僚為求業績表現,強迫不想貸款者貸款.使得行政技術上的問題,也成了新法擾民的口實.
反對者因為新法的措施與他們自身的利益相衝突,自然加以反對.
王安石的處世態度,可能也是形成新舊激烈對立的原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透露他獨斷的作風,與反對派之間更沒有對話的空間了.
()學術理念的分歧
新法首重理財,這本是孔子「足食」為先的實踐,其他儒者多只記得孟子強調「義重於利」,紛紛指責王安石「以利廢義」
王安石相信「法令制度的約束」與「導引」是建立理想道德社會的不二法門;對理學家而言「正心誠意」才是治國、平天下的正道,要改善風俗,不能靠政府立法,而應由「禮教」著手.
人才觀-王安石主張人才要「教之、養之」;司馬光:「才者存諸天.智、勇、愚、怯,才也.愚不可強智,怯不可強勇,四者有常分而不可移,故曰存諸天」.
經濟觀-王安石相信「資之天地」,可以富天下;司馬光卻認為「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
()元祐更化
神宗死後,高太皇太后聽政,她原本就不贊成新政,於是起用司馬光為相,罷廢新法.哲宗的年號定為「元祐」,意思就是要復仁宗「嘉祐」之政.
司馬光拜相後第一件事廢除青苗法,又罷免役法.
司馬光出任相職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舊黨繼續掌握政權,分裂成「洛」-程顥;「蜀」-蘇軾;「朔」-劉摯.卻因意氣之爭無法相容.太后過世後,親政的哲宗便以「紹聖」為年號,繼述父志恢復新政.
()紹聖崇寧
紹聖-哲宗;崇寧-徽宗
新黨黨人只是全力報復舊黨黨人,立「元祐黨人碑」,奪司馬光等人的官銜.
徽宗用宰相蔡京是個投機主義者.蔡京藉貶斥元祐黨人為名,排除異己,又以「豐亨豫大」之說,創假象的繁榮,討好徽宗.豐和豫都是《易經》的卦名,得到這二卦,意謂著可以放手而行.徽宗為運送奇花異草,珍奇木石而設「花石綱」.
江南的方臘和華北的宋江都是在號稱藝術黃金時期的宣和時代起事.



第五章:多元的對外關係
第一節:宋遼關係
.東亞的多元國際關係
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有兩個主要模式1.傳統的封貢關係.2.多元的,有時對等的國際關係.
傳統的封貢關係溯源於西周的封建制度.內有諸侯,外有藩屬.諸侯和藩屬都接受周王的封號,可以全權治理他們的領地,並且得到王室的保護,也必須盡義務,按時入貢和保衛王室是一個「一元系統」.
在一元的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下,約可概括幾種對外政策:
()以軍事來維持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其重要策略之一是實行「屯田政策」-以軍隊駐守邊疆,有事則戰,無事則耕.
()以和親的方式建立中國皇帝和藩屬君長的親屬關係.
()以控制貿易來對付藩屬.
()以分化、遠交近攻等策略來達成國際間的均勢.
()以宏揚中國的道德文化的文化策略,誘導鄰邦來附.
在朝貢制度尚未成行的春修時代,式微的周室和諸侯之間,諸侯和諸侯之間,發展了多元的,有時候是對等的國際關係.當時有一種類似近代國際間制衡的想法和關係存在.
屬於東胡民族的契丹,是游牧民族,酋長耶律阿保機統一內部,積極參與中原政治,趁機擴張勢力.耶律德光即位後,幫助石敬瑭樹立後晉政權,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之地及進貢歲幣作為酬謝,並且自稱「兒皇帝」.契丹正式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後來的一百多年中,遼朝是北亞的大帝國,和中原的宋朝對立.在耶律阿保機和德光當政時,?t大批漢人開墾荒地,建築漢城,又重用漢人為官吏.
宋太宗兩次北伐遼朝失敗後,真宗與遼聖宗議和,兩國成為對等的兄弟之邦.

.北宋初年的宋遼關係
宋遼和平的基礎是真宗締訂的〈潭淵誓書〉,仁宗的〈關南誓書〉中重申前約,加強友好
關係.
宋太宗平定江南後,親征北漢,契丹派兵援助北漢失敗,北漢亡.太宗再度北征,仍然被契丹敗於歧溝關.直至潭淵之盟訂立,兩國不通使臣,在邊境常有衝突.
宋與遼的貿易開始於宋太祖時期,至太宗才正式在「鎮州」、「易州」、「雄州」、「霸州」、「滄州」置「榷場」,以犀象、香藥、茶和契丹貿易.

.潭淵之盟與宋遼之間的長期和平
遼率領大軍入侵,真宗採納寇準的意見,親自領軍至河北南部的潭州,與遼軍對峙.遼大將被君的箭射死.遼主聽了宋降將王繼忠的意見,和議得以進行.因潭州有大澤潭淵,故史稱潭淵之盟.潭淵盟約是以交換誓書成立的.內容:
() 雙方建立友好的關係,並由宋贈與遼歲幣,每年絹20萬匹、銀10萬兩.
() 規定人戶不得互越疆界,及互不納叛亡.
() 互不增加邊防設備.
() 以宣誓結束.
由於贈送歲幣是由宋朝沿邊的雄州地方官把銀絹交給遼涿州的地方官,而不是一方對一方的進貢,所以二者的關係是平等的.
〈潭淵誓書〉中沒有提到的事:
1. 兩國君主約為兄弟,兩國成為兄弟之邦.
2. 兩國之間的稱呼,除互稱皇帝外,常用「南北朝」.
3. 榷場貿易的恢復.
4. 使臣的選派和外交禮儀:遇有重要事務需要交涉,就派遣「泛使」.
在今河北北部,雄州境內,出現了「兩輸地」(或稱兩屬地).這個區域屬於兩國,居民向兩國提供勞役,但不納稅.兩國都不得派駐軍隊或地方自衛武力.「兩輸地」的成立,目的在建立緩衝地帶,保證和平關係,和現代的「中立區」或「非武裝區」很相像.
北宋末年宋徽宗聯金滅遼,大舉進攻遼朝之前,宋遼之間有三次重要的交涉:1.增幣交涉.3. 宋遼夏三角交涉3.畫界交涉.這幾次談判都達到完滿的協議.

.宋遼夏三角交涉
宋人稱北方的遼和西方的夏為「北西二敵」.
西夏屬於羌族,宋太宗時李繼捧獻地入朝,其弟不服,與宋為敵.其弟降遼,接受遼廷的封冊和官爵.夏成為遼的附庸國.
元昊積極採取中原制度,建立官制,改革禮樂,樹立朝廷禮儀,用漢人和夏人分掌政事,健學校.以兵法控制諸部族,令其勤習戰鬥.也實行各種保存夏人的舊風俗,及創西夏文字.對外方面,擴張國土為22.儼然與遼宋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宋仁宗,元昊建國號為大夏,自稱皇帝,宣告獨立,不在向宋稱臣入貢.仁宗下詔取消元昊賜姓及官爵,禁絕對夏貿易.夏人遂入侵,造成連年戰爭的局面.
宋用韓琦,范仲淹防禦西夏.仁宗採取韓琦所畫政策,出兵攻夏,宋均大敗,朝廷遂用范仲淹的守策,不在出兵.並且改變對西夏的外交政策為議和.
遼見宋疲於應付西夏,有機可乘,遂決定圖謀被周世宗奪去的關南十縣,一面積及備戰,一面派使提出要求.
遼使宋人增築沿邊防禦工事及伐夏不通知遼朝為藉口,要求歸還原來屬於遼的關南十縣.宋拒絕割地,以「富弼」為使,談判聯姻或增加歳幣.

最後宋廷向遼帝提出三個和平方案:
. 皇室聯姻則不增歳幣;
. 增歳幣銀絹共十萬匹;
. 增歲幣銀絹共二十萬,但遼帝須令夏國復臣屬於宋.
遼選擇了增歲幣20萬的條件,答應約束其屬國西夏,不過要求歲幣稱「納」.
結果在同年締結的〈關南誓書〉中,宋廷?#92;稱納字.
增加對遼歲幣的名義是代替關南10縣的賦稅,即是宋人保有關南,但是該地每年的稅收則歸遼.
宋人利用契丹對付西夏的「以夷制夷」政策.


以下是一位不願具名的同學託我PO給同學分享的重點,
這是她花一個星期不眠不休感出來的,
請各位同學為她鼓掌,並感謝她的無私!
因時間問題,有些部分請同學自行增補!!

第九章 交通與貿易
第一節 交通與商品運銷(250

※帶動宋代商業發展興盛原因有:
政局長期的穩定、農工產品的迅速發展、完善的商品稅收制度、興盛的對外貿易、定都開封臨安所需軍需糧餉、物資消耗、及人員流動、茶鹽專賣等因素。

※ 為因應都城耗費龐大的軍需民食,宋代建立一套物資運輸的管理機構和規劃的運作模式稱為『綱運』。

(評量答題,請『挑三揀四』自行組合)
評量一、宋代中央地方負責官方物資調度與管理的機構為何?有哪些協調合作的機制?
A:宋代負責官方物資調度與管理的機構:三司、戶部、司農寺。
1.三司中主管綱運的是度支部所轄的:
糧料案——負責御河漕運。
發運案——掌汴河、廣濟河、蔡河漕運。

2.元豐改制後
1)三司權歸戶部由戶部設發運案管各路綱運。
2)司農寺下設排岸司、下卸司,負責綱運下卸入倉事物。
排岸司:掌管綱船輸納、雇直及糧運到京師後,分發諸倉交卸事物。
下卸司:主掌受納綱運。
3)為維持京城物資供應無缺,在重要路段設發運司、催綱官。
發運使:調度地方供應京師,,下轄催綱、貿易、搬運等官。
4)為使地方、中央分工合作,又設轉運使、發運使。
轉運使:負責物資的徵集和支移。
發運使:專司搬運。
※ 宋廷常由淮南轉運使兼任江淮發運使,以利統籌調度。
※ 另在產區設鹽茶司與鹽事司,以緝走私及加強流通運輸。

3.綱運分官運和民運。
官運:是指由官府差派人力、提供設備,並主持轉輸作業。
運輸人員(1)綱運人:民夫、軍卒(雜役的廂軍,也有禁軍、土軍和民兵)。
2)漕卒:駕船人、梢供、水手等。(負責水運)
3)陸運:車伕、馱夫、官腳等。
※官運說是官府負責一切,實際差民雇船很普遍,至南宋更頻繁而致擾民。

民運:是指運輸由民戶主持,多為各地較有資產者,承擔困難地區鹽糧物品的運送。
運作方式有二:(1)官府出資,雇用民戶運送。
2)招募民戶承攬。
※宋代為支應軍需所實行的入中法,錢糧、食鹽皆是商運(民運)。

4.官方物資運輸方式,分水運和陸運兩種,以水運為主。
水運:(1)轉搬法:緣水置倉、轉相授給的漕運方法。
唐代---劉晏創立分綱運糧制度讓糧食分批分段運往長安提高運輸效率。
宋代---在真州、揚州、楚州、泗州設轉搬倉,江江南、淮南、兩浙荊湖的財賦米糧分綱入倉,再調舟組綱,由運河溯流入京。
神宗以後---轉搬諸倉成為平抑糧價的機制。
隨河道的改善、鹽法的改變又發展出由發運使調度的直達法。
北宋晚期---?F法、搬運法時有興廢更替。
南宋---臨安瀕江河,不再行搬運法,執行直達法成定制。
※ 宋代除內陸江河外,也以海運輸米糧、茶鹽(見P.253

陸運:(1)在河北、河東、陝西、四川內陸地區,或轉搬漕運時,多仰賴陸路。
2)陸運工具:車、牲畜馱運(牛、驢、馬、騾、駱駝)、人力(四川)。
3)運輸者:遞鋪兵、兵夫。
4)入中法---利用商人和當地百姓運糧實邊。
支移法---官府勒令民戶將納稅,改為沿邊獲指定州郡的運送。


※ 商品米糧的流通
※ 其他物品的運銷

第二節 邊界貿易(258
※一面透過由官方掌控的榷場貿易,同時也出現蓬勃的走私貿易,填補南北經濟的斷裂。
一、 宋與遼、夏
---1.五代時即有邊境貿易,也出先使節入京交易的情形。
2.太平興國三年,宋在河北鎮、易、霸、滄州,設榷場,因宋攻燕京中斷貿易。
3.澶淵盟約次年,在雄州、霸州、安肅軍、廣信軍正式設榷場推動貿易。
4.貿易品:宋以海外進口的香藥、犀牛角、象牙,及紡織品、茶、絹、漆器、粳糯。
遼以駱駝、馬、羊等畜產。(遼是入超)
---1.主要榷場在陝西保安軍、鎮戎軍。
2.貿易品:宋差不多,西夏除畜產外上有甘草、蜜臘。
3.貢市、館市:夏人藉朝貢時,由使節帶物品到京交易。也分官、民交易二部分。
有時也由官方收購夏使私人滯銷難售的貨物。

二、 宋與金
1.第一個榷場:宋---盱眙軍,金---泗州。(宋金榷場廢置不一,二者最為重要)
2.交易方式:盱眙榷場官吏先估量貨價,分「大客」與「小客」(一百貫為大客)。
小客---每十人互相作保,貨一半留下,一半至泗州榷場與金人交易。
買到北貨回到盱眙榷場,再拿另一半至泗州交易。
大客---一律不准過河,等候金人前來交易,兩國商人不可見面,由居中主管「牙人」評議,商人按貨物每貫納息二百文、牙錢二十文、腳錢四文。
3.走私路線:以淮河流域為主,其次漢水流域、川、陝及海道。

三、 宋與大裡
1.邕州的橫山寨是主要榷場,蒙古平大理後方停。
2.貿易品:宋以購馬為主。

評量二、什麼是榷場?宋代邊境走私貿易盛行的原因為何?
A:(一)所謂榷場就是宋代官方為邊民設置的貿易場所,為邊外民族王朝與宋廷法定互市機構,政治氣息十分濃厚;除對交易物品、程序嚴格控管外,榷場的興衰、開閉,都受雙方政府國力的強弱和外交關係的影響。

(二)宋代邊境走私貿易盛行的原因如下:
1.宋遼二國的交界缺乏天然屏障,人民進出不易稽防。其中「兩輸戶」在雙管或雙不管之下,使走私更為嚴重。
2.邊境貿易的政策是以政治軍事的衡量為主,而非著眼於民生需要,因此對貿易的範圍與規模限制甚多,造成民間的不便,遂使走私無法避免。
3.商人為追求厚利,逃避納稅,或爆發戰爭,或榷場關閉走私則成為主要途徑。


第三節 海外貿易(265
評量三、宋代海外貿易興盛的原因為何?
A:造成宋代海外貿易興盛的原因有三,分述如下:
(一)產品商業化
1.自唐代中葉以後,江淮以南沿海經濟發展迅速,該地區產的稻、麥、茶、蔗等精緻作物、陶瓷、棉織品、麻布和絲織品,深受東南亞歡迎。
2.銅錢也向東南亞大量流出,像高麗、日本、交阯等國即將銅錢作為該國貨幣主力。
(二)造船工藝及航海技術的進步
1.在各主要貿易海港設有造船廠,造船業發達。
2.指南針的運用及航海羅盤的出現,使航海者對海道瀚海外各國的地理分佈更清楚。
像《諸蕃誌》《嶺外代答》等書,準確記載從中國到各國的形成和所需時間。
(三)宋廷對外政策與貿易制度的建立。
1.由於國力不足,對遼、金、夏的貿易活動,政治考量較多,對其他各國則現實利益為主。
2.為因應龐大軍事費用,設市舶司積極拓展、管理海外貿易。
3.季風來臨,海商啟航之時,派官員主持祈風祭海的儀式,藉以體現宋廷的重視與掌控航海活動的主導角色。


※ 市舶司與相關法令
1. 組織:(1)宋代第一個管理海外貿易機構---廣州市舶司。
2)官員配置:初期由行政長官和轉運使雙重領導。
神宗時地方長官免兼,由轉運使兼任提轄市舶司(為重大改革)。
2. 條法(1)舶船的出海與回港手續
商人出海貿易需先呈報貨物、人員、目的地,獲官府批准取得證書才能成行。
回港官府差兵監視,由市舶官員和地方官核貨並進行抽分和博買。
2)貨物抽分和博買
抽分---也稱抽解。是從貨物中抽取部分做為稅收。最初抽十分之一,後則分粗細二色,依貴重不同抽取;對去不同國家的商船採取不同標準。
博買---政府按規定的價格收買舶貨,稱「博買」,事實上也是財政稅收。
3)獎勵與懲處
獎勵:業務好的官吏和綱首,採授以官職、提前升轉的方式。
懲處:禁止權貴官員經營海外貿易,及私買舶貨。

※ 貿易港口的發展與演變
(一) 東海航路
1. 山東的登州和密州是北宋時期與高麗使臣和貿易的海港。神宗後密州為北方重海港,後因季風關係,為兩浙港口取代。
2. 明州是東南經濟發達地區對外窗口,造船業發達是兩浙重要港口。
3. 杭州是提供舶貨銷售的重要場所,紹熙元年廢市舶司,基於安全考量為澉浦取代。
4.上海鎮則在宋末元代崛起。
(二) 南海航路---廣州
1. 宋以前最大的海外貿易港。
2. 儂智高之叛和交阯見犯廣西曾一度影響海外貿易。
3. 外國商人是當時經營海外貿易的重要人物。住蕃坊,讀蕃學。
4. 華人則成為南洋的貿易主力,活躍於交阯、占城、大食等國。

(三) 泉州港的興起
1. 自南北朝就是海外貿易港口,到北宋地位不如廣、杭、明州。
2. 後外商改至此貿易,福建人從商也增多,全週就成為東海與南海航路交會點。
3. 哲宗元祐二年設「來遠驛」接待外國使者。
4. 泉州市舶司收入最高占全國財政收入的2%。

評量四、海外貿易對宋代財政及東南地區的社會結構有何影響?
A:海外貿易對宋代財政及東南地區的社會結構影響如下:
(一)市舶收入在宋朝財政收入的地位
1.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市舶收入在宋朝財政收入的比例不斷提高。
2.市舶收入不僅是南宋重要財源,更是穩定政局的重要支柱。
3.宋廷也用舶貨折支,買糧草供軍需,在榷場與遼金貿易時彌補錢幣不足及財用的重要手段。

(二)對東南地區社會結構的影響
宋代主要海外貿易港口集中在以江浙、福建、兩廣為主的東南沿海;由於貨物的生產、運輸、銷售數量龐大,對沿海地區的交通、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居有重大影響,分述如下:
1.商業城市的興起。
在宋代因海外貿易而興起?#92;多繁華市鎮。例如:
1)兩浙路——青龍鎮、上海鎮、澉浦鎮、江下市。
2)福建路——泉州的石井鎮、後渚市。
3)兩廣路——潮州的風嶺港。

2.交通網絡與市場的擴大。
特別是南宋東南沿海地區均有水道和陸路相通,例如:
1)明州接處州、溫州,溯餘姚江經運河直抵杭州。
2)或由海路入杭州灣,經錢塘江至杭州。
由此連通兩浙全境,可將絲綢、瓷器、書籍熨達海外。商品不斷經由水陸運輸,進出港口、都市與城鎮之間,使交通網絡與市場的擴大。

3.產業商品化,豐富生活內容。
由於海外貿易的發展,促使東南地區經濟產業精緻化、商品化,而進口的香藥、珠寶等舶貨提升生活品質,卻也造成奢靡之風。


第十章 衝突與協調
第一節 社會衝突(280

評量一、宋代變亂中活動規模、時間和地區最大的是哪一種變亂?原因為何?
A1.宋代變亂中活動規模、時間和地區最大的是私販茶、鹽的商人所發動的叛亂。
2.由於商人從事販賣,奔走各地,與各地人民建立互利關係,熟悉地理形勢,又擁有武力,一旦爆發變亂不僅易於擴大聲勢,活動時間和區域也比較大。


評量二、造成宋代社會衝突的原因為何?
A:造成宋代社會衝突的原因如下:
(一)走私貿易引發衝突
1.專賣制度的實施,使產地與銷售地差價極大,政府獨享厚利,勢須嚴禁非法貿易走私活動。
2.非法商販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乃擁有自衛武力,既避免被劫,又可武力對抗政府取締。
3.這些商人與茶鹽戶勢力相結,消息靈通、熟地形,人雖不多戰鬥力持久。

(二)土地兼併
1.土地兼併劇烈,造成資源過於集中與分配不均現象,也加速了土地與勞力分離的趨勢。
2.再加上土地所有者對租佃者的剝削,造成對立,是激成亂事的另一根源。

(三)賦役繁重
1.為了支付龐大的國防費用,除了增加商稅,建立專賣制度外,就是向百姓課稅、徵調徭役,不僅名目繁多,也增加貪官舞弊的機會。
2.官戶、形勢戶等都可以獲得減免或逃稅,重賦又落在平民身上。
3.加上水患災荒不斷,租稅無法豁免,百姓為了生存,乃至激發暴亂衝突。

(四)移民利益的矛盾
1.北宋以來,北方相繼征戰,繁盛的江南吸引著官宦和平民南下。
以靖康之難所造成的移民潮為盛。
2.一些西南少數民族由於漢人勢力不斷移入,政治經濟力的介入,加上地方官員對災荒、糾紛處理不公,就會引起反彈、暴亂。

() 軍隊受壓榨
1.由於宋廷重文輕武,使武人地位降低,士兵地位欠佳。
2.招募失業者、災民為兵,遭到歧視,生活艱困。
3.當長官役使或壓榨過度,或朝廷政策轉變,引發社會騷亂或兵變。


第二節 政治社會中的邊緣人(288
※ 歸正人:即宋與金、蒙對峙期間,不甘受外族統治,紛紛歸向江南的北方漢人。
1.投向南宋原因有三:
1)北方的殘破
2)異族的壓榨與苛擾
3)南宋的政治號召
2.優待與限制
優待:奴隸赦為良民,農民每三年給一頃土地,開荒免役十年或五年商人免稅三年,
軍人免刺面…賑災、賜衣物、賜葬….
限制:官授田不得變賣,不得逃亡,不得自由遷徙或隨意離開任所,不得與邊境人結婚,不得引胡風異俗。
3.歸正人的貢獻
1)北方移民將他們的經驗、技術投入生產行列,有助於南方經濟發展。
2)歸正人把北方生活習慣風俗語言帶到南方,有助文化擴大與融合。
3)以宋廷立場來看,能偏安江南即靠大批北方百姓投入抗敵行列。例如:
A.膠西之捷和收復海州,改變宋金雙方士氣。
B.韓侂冑北伐失敗,以李全為主的忠義軍在山東騷擾金兵。


評量三、南宋歸正人叛宋投降蒙古的轉變原因為何?
A:由於宋金和戰政策丕變,南北地域觀念差異,以及歸正人南下動機的複雜化,更是變質的主因。說明如下:
1. 宋金和議後,中原新一代的漢人,由於環境的隔離,對宋產生疏離,反而認同金廷的漢化和寬容政策。
2. 民族意識為求生意識所取代,如宋善待他們即為宋效命疆場;一旦遭受歧視,或蒙古行安撫政策,他們或返鄉、或投蒙古,甚至做蒙古攻宋的前導。這現象反映政治邊緣人的心路歷程。

評量四、宋代技藝人的活動地區、身分和社會地位如何?
A1.宋代技藝人多活躍在城市,特別是兩宋都城開封和杭州。他們的活動地區有宮廷、官府、邸第、酒館茶樓、、戲臺、廟會…..等。
2.技藝人沒有一定的出身,他們有些是世代為業,也有些是被地方政府勒令為業的,更多是為了改善家庭生活。
3.技藝人的社會地位低微。在世人官僚心目中,只是服侍有錢有勢的從業者而已,?#92;多地方官在處理訴訟程序時,稱技藝人為「下賤優」,身份十分卑微。


第三節 和戰與政治衝突
※ 宋代政治衝突原因
1. 分權制度:為達中央集權,透過分至機構,分散官員全力,彼此牽制、制衡;言官評 議朝政,士人言論高漲形成不同團體,彼此援引或攻訐,甚至釀成政爭。
2. 強鄰威脅:整個朝代都受北方邊疆民族建立的遼、夏、金、蒙元所威脅,和戰的形勢對宋朝的生存與發展有重大影響。
3. 社會經濟變遷迅速,貧富差距擴大,社會問題叢生。
4. 皇位繼承問題引發政爭。


評量五、導致南宋政爭主要原因為何?皇位繼承為何與和戰關係密切,影響如何?
A1.導致南宋政爭主要原因是皇位繼承問題。
2.由於南宋政局與和戰相始終,而皇帝是權力發號者,其身繫國運,因此和戰與皇權密不可分,而且丞相、宰執的去留也以皇帝意旨為依歸;再加上南宋諸帝皆無親生兒子,造成朝臣操控皇位繼承各擁其主,導致黨派對立,相互攻伐的局面;也形成宰制政局的權相,決斷和戰等內正外交的政策,此影響持續之久,竟與南宋相始終。


第四節 政治與社會協調
評量六、宋代士大夫有哪些關懷鄉里,推動民間救濟的活動?他們與地方官的關係如何?
A:(310313
1.義役、義莊、社倉(具制度性)、賑饑、施藥…。
2.與地方官合作、協調、仲裁,化解糾紛。

第十一章 地方社會的組成
第一節 地方武力與豪強(319
※ 地方勢力
1.因應國防(邊患)和地方(茶鹽商亂事)實際的需要,必須利用地方的勢力。
2.弓手、土兵---徽宗後招募當地人負責地方、鄉村的治安。
巡檢、縣尉---共同維護縣以下基層治安。巡檢責任較重,軍防性質較強。
※ 民間自衛武力
1. 鎮撫使---南宋建炎年間,在河南、河北及淮河兩岸設置,首次承認民間武力合法化,
授予軍政大權,並得以世襲。
2. 山水寨---形勢險要的山水寨是官員百姓的避難所,也是抗金的重要據點。
3. 茶商---為維護自身利益,組成武裝力量,活動於嶺南地區、宋金邊境上。

※ 地方軍
為了有效維護地區治安,鎮壓反叛,南宋在嶺南的地方官先後成立:
廣東摧鋒軍、福建左翼軍,屬殿前司;湖南飛虎軍屬步軍司。兼具平亂與境外禦敵。

※ 豪橫與長者
據守堡寨的地方豪強勢代表,多自組武裝力量,自成防衛體系,戰時可避難、禦敵、成游擊據點,他們憑藉武力壟斷地方,連官方都很難介入。

第二節 家族和婦女(326
※ 家族的結構
評量一、宋代士族怎樣維持他們的家族地位和福祉?
A:宋代士族維持他們的家族地位和福祉的方式,不外下列三項:
1. 置產、2.聚書、3.經商。
由於宋代人想要飛黃騰達的主要途徑是科舉,科舉需要良好的教育,於是家族必須買書藏書,延請家教或送子弟遊學都需要錢,而生財之道不外置產經商;有財產和藏書作後盾,就能所謂「仕者多顯於朝,居者能富其家」,皆是為了能「世其家」。

※ 敬宗收族
為凝聚家族的向心力和合作,編修家譜和經營祖墳。

1.婦女婚齡多為十七、八歲;皇室較早,為十四、五歲。
2.每人平均生育4.6人,妾所生常登記在妻名下。
3.妻子財產置於夫名下,但妻有權支配其私有財產。
4.纏足原為歌舞伎為表演而犧牲,至南宋才在一般婦女盛行。

評量二、宋代士人的婚姻有何特點?
A:(一)士族間互相約為婚姻。
(二)不問門閥。也就是不特別在意從晚唐以來仍存在的世家,也與平民通婚。
此外,結親對象不一定都是同鄉。有些在為官處近水樓台,有些是同年之間相約為婚。也有因經濟利益相結和的。


評量三、試論妾的地位(332
A1.妾大多來自窮苦人家,並且有買賣情形。
2.雖然妾在夫加地位低落,但兒子仍有繼承權。
3.基本上資料記載,妻對妾當仁厚,但由於身份低下,實際妾被妻趕走的故事很多。


評量四、你從蘇軾的母親故事,得到什麼結論?(333
A1.反映當時婦女可以獨當一面的賺錢持家,也擔當教育下一代的責任。
2.宋代士大夫的婦女全心全意奉獻夫家,甚至夫族。
3.蘇洵夫人是個特殊的榜樣,應不算一般典型婦女。

第三節 佛教和道教(342
※ 佛教
1. 再度興盛有賴帝王提倡和保護,以及士大夫的支持。
2. 以禪宗最發達,有儒家化、平民化的趨勢。
3. 太祖鼓勵建廟,太宗成立譯經院;真宗主張三教都應尊奉,但較崇道。
4. 仁宗因大臣排佛,故限制其發展。
5. 禪宗五家以臨濟宗(又分楊歧派、黃龍派)、雲門(文偃在雲門山所創)宗最流行。
6. 宋代「護法」重要人物:契嵩、張商英。
7. 宋以後信仰彌陀淨土為中國佛教信仰主流。

※ 道教
1. 真宗崇拜道教,以造天書下降的迷信為高潮。他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稱讚道德經是治世之要道。崇拜玉皇大帝和張天師為教主都是這個時期。
2. 徽宗寵用方士劉混康等人,崇道排佛自居教主,「神霄玉清真主」號「長生大帝君」。
3. 南宋諸帝中以理宗最重道教,因他提倡而普及於民間。
4. 道教中外丹派因造成不少皇帝、大臣服用丹丸而喪命,於是逐漸放棄轉向內丹。
5. 南宋有三新道教宗派出現:全真教(主張三教合一)、太一教、真大教。

評量五、何謂三教合一?提倡三教合一理論的人是否把三教平等看待?
A: (儒道佛三教?道教的全真、太一、真大??)

評量六、什麼是內丹?
A:由於外丹服食造成的弊病,內丹派興起,主張不論男女,以人的精氣神為三寶,只要得到真訣就可以修練成先仙,受到各階層人民歡迎。


評量七、佛道二教對於當時的社會文化有何貢獻?
A:寺院儼然地方首富,對社會貢獻很大,包括:
造橋鋪路、興水利、支持地方財政和軍事。救災濟貧、養老慈幼、醫療、賑饑、義塚、

漏澤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