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96上成人心理衛生

96上成人心理衛生


藥物檢驗員 2006-04-13 14:37:39
空大書香園地
期中考講次重點整理(一)
老師教學10-18講摘要及評量題

1*一、序言
現代心理衛生的根本目的,在於增進現代人生活的心理適應,和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安寧。心理衛生的工作在消極方面是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積極方面是保持與促進心理健康,故而現代心理衛生研究範圍和工作重點,主要有人格統整,人際和諧,身心健康,生活適應,環境調適等項目,使人人都能更有效地適應所生存的環境,發展健全的身體與心理的習慣,在生活中避免衝突、挫折,壓力而有良好的適應。在身體、心理與社會三方面,做好發展性、預防性與診治性等三大項的工作。

1*一、心理衛生的綜合定義
治療心理失常,預防心理困擾,促進心理健康的一種學科、科學或藝術,以及服務。心理衛生的目的在消極方面是矯正不良的適應,和治療各種心理的疾病;積極方面是提供各種適當的環境,發展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習慣,改進個人的適應,以達到自我實現以及全民健 康 。

1*二、心理健康的特徵
1 . 積極的自我概念。
2 . 對現實有正確的知覺。
3 . 和諧的人我關係。
4 . 自我控制情緒。
5 . 人格完整。
6 . 樂於工作。
7 . 平衡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比重。

1*三、心理衛生的工作範圍視組織的不同而定

1*四、心理衛生的工作內容可分為三種
1 . 初級預防 。
2 . 次級預防 。
3 . 三級預防 。

1*五、常見的成人心理衛生有關議題
成年期的心理衛生依成人身心發展的變化,分為成年前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

(一)成年前期 :
常見的心理衛生的問題可分成婚姻、為人父母教養子女、職業、心理等方面加以探討。

(二)成年中期
由中年心理危機、婚姻、性、退休等方面加以探討。

(三)成年晚期
分為?#92;能減退的不安、生活孤單寂寞,喪偶的哀傷反應和害怕死亡等。

1*六、幸福和心理衛生
「幸福心理學」 的作者,阿?#92;爾( Argyle ),他發現測量幸福的共同因子是整體滿意度,所包括的範圍是工作、婚姻、健康和自我實現。第二個向度是幸福的情緒層面,就是高興和其他正向的情緒,第三個向度是「心理上的苦惱」,就是對於不幸福感、憂鬱和焦慮的評估,最後因素是「健康」。


2*一、序言
幸福聽起來好像是很重要的東西,如果詢問每個人,想不想要幸福,每個人都會毫不猶疑地回答的確想要擁有。可是一被問到幸福是什麼,很多人就會支支吾吾地掙扎半天,說不出個道理來。就連心理學家也一樣,眾說紛紜,對幸福的定義莫衷一是,幾乎有各說各話的味道,現在最常用的幾個名詞是「主觀幸福感」、「幸福感」、「幸福」、「生活滿意度」、「心理幸福」等。如果現在自覺不怎麼幸福的人,當然會希望知道如何創造自己的幸福。不但如此,就算自認為目前是幸福的人,也會渴望知道要怎麼做,才能維持這樣的幸福。這一講的目的就是要綜合各學者對幸福感的研究結果,來跟大家分享,幸福的特點,讓我們了解幸福是什麼。並進一步說明,如何來創造自己的幸福。


2*二、幸福感的特點

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的經驗感受,包含認知上對整體生活的滿意評價,以及正向的情緒反應,包括了下列幾個特點:
一、是人人可獲得的:因為幸福是主觀的感覺,不需要客觀的評比。
二、能滿足個人當下或長期的重要需求﹕即使有痛苦的存在,仍然因為重要需求的滿足而有遠超過負向情緒的正向情緒。
三、不因失落而消失:自我超越後的滿足是更大的滿足。

四、幸福是個人所追求的最高結果﹕個人追求幸福就是為了幸福本身,當個人追求其他的事物,也都是為了獲得幸福。譬如:個人努力掙取金錢、學位、地位等,都是為了藉由它們而達到幸福。
五、幸福主要是屬精神層面的﹕幸福與一般所謂的舒服或快感不同。快感是屬感覺層面的,是動物所企求的最高點。人有理性、有精神,人追求的最高點是幸福。這是其他動物都達不到的。


2*三、如何創造自己的幸福

近年來,因為媒體的大肆報導負向新聞,導致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應該會有很高比例的人,認為自己是不幸福的。事實上,,在43個國家中的絕大多數的人,都自認為相當幸福。而且個人的幸福感的確受到某些因素很大的影響,幸好這些因素,只要願意的話,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只要朝著這些正確的方向去努力,應該可以創造自己的幸福。

一、樂觀的人生觀
樂觀的人生觀比升官發財更能促進一個人的幸福感。樂觀的人,不論遭遇什麼樣的挑戰,都能以正向的態度面對挑戰的本身、因應的歷程、以及最後的結果。所以一直以來,經常維持高度的幸福感,這樣的人未來也最能夠得到幸福。

二、積極正向的人際親密能力
擁有愛的親密關係,不但是幸福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而且也是生活滿意的重大預測指標。戀愛中的人比沒有戀愛的幸福,已婚的人比未婚或離婚的人幸福。如果能長期成?#92;地維繫一段感情或婚姻的人,通常會擁有較樂觀的態度與較佳的人際親密能力。所以培養積極正向的人際親密能力不但有助於促進與維繫愛情和婚姻,對社會接觸互動的品質與頻率,也有很大的助益。藉由優良的人際互動品質,提升社會支持的人際親密性,也可以產生幸福感。

三、工作
失業的人比較不快樂、對社會感到厭煩、生氣、孤單、無助感、缺乏自尊、自覺他們失敗與低人一等,逐漸變得乏味與缺乏情感。而影響幸福感的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自己對於工作的感受,只要喜歡自己的工作職務,則不管工作性質是什麼,都會感覺比較幸福。

四、健康狀況
健康對幸福的影響,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大,不健康的人也不像想像中那樣地不快樂。不過健康對幸福的影響絕對是存在的,生理健康與幸福感有關,生理健康越差之人,其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越顯著,同時其幸福感越低;生理健康狀況越好的人,幸福感也越高。
不過,個人在評估健康對幸福感的影響時,並不是使用客觀的健康數據,而是採用主觀上對自己健康情形的評估。

五、宗教
有虔誠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較為快樂與幸福,宗教信仰對生活品質的滿意情形也很重要。可能是因為宗教引導正向的思考與行為,提供社會支持的力量,並且某種程度上紓解了面對死亡的焦慮,所以才會對幸福感有這麼明顯的影響。


3*一、序言
近年來,因為網路的發達與科技的進步,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陌生而有隔閡。人際間的心理疆界,越來越疏遠。社會互動模式變成「比鄰如陌路」,面對這樣的情境,人們的內心深處,莫不渴望著真正的「親密關係」。學者也發現,若能擁有值得信賴的、對自己是忠誠的、說話直率而幽默、獨立性高、善於溝通、而且願意撥出時間給自己,提供支持與溫馨的親密關係對象,會有助於提升自己的主觀幸福感。因為這樣的對象,能夠藉由與自己的親近,充分地溝通和彼此分享,來建立可信賴的結盟,隨時隨地給予生氣的陪伴,提供生活與情緒上的支持、鼓勵、了解、體諒、認同,營造有生氣的相處。這些在在都能夠促進我們的情緒安全,進而提升自我的認同,讓我們的感覺與滿意度大幅度地提升。當然我們的主觀幸福感,也會因而大大地提升。


3*二、人際親密能力
人際親密能力有三個主要的成分﹕﹕
一、認知成分﹕從對方的眼光來理解這個世界,用以理解對方的觀點;
二、情意成分﹕設身處地,用以同理對方的感受;
三、行為成分﹕以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行為,傳遞與回應認知及情意。

這三個人際親密能力主要成份的具體表現,就有機會擁有﹕能承諾與投入而不擔心失去自我、性成熟而且能作深層的自我揭露,以及可以清楚地自我定義維持個體性。因而藉由上述能力,人們就可以順利地建立起愛情或其他類型的親密關係。


3*三、愛情三角理論
愛情有三個主要的成分,親密、激情與承諾,簡單說明如下﹕

一、親密﹕融洽、自我顯露與相互依賴的感覺,也就是讓人獲得溫馨、親和與相互分享的感覺。

二、激情﹕表示伴隨著關係而出現的正向或負向的強烈情緒,雖然性的渴望常常是愛情關係中最常見的激情,但卻不是唯一的,例如妒忌、吃醋、爭吵等也都是愛情關係中常出現的激情。

三、承諾﹕表示下決心無論面對多少困難,必須付出什麼代價,都要維繫這份感情。又分為短期承諾與長期承諾,短期承諾代表確認自己愛對方,而長期承諾則是願意付出代價去維繫這愛情。



3*四、親密關係的維繫

維繫親密關係的建議有四項﹕

一、多花一些時間﹕增進彼此的了解之後,再下定長期的承諾。

二、正向的角度﹕多看對方以及這個愛情關係的優點。人們很容易推說自己的行為是受到了環境的影響,卻老是認為別人的行為是他自己造成的。應避免這種偏誤,改用正向的觀點,較有益於關係的維持。

三、可以安排新奇的活動﹕努力讓雙方的長期關係,永遠保持新鮮感。

四、發展有效管理衝突的技巧﹕人際相處必定會有各種衝突,希望維繫愛情關係,絕不是逃避問題,而是應積極地面對問題,採取合作的策略,適切地因應,才能增添親密與承諾。



4*一、序言
愛情是大多數人結婚的原因,但卻有些人對婚姻缺乏信心,又希望跳脫傳統的婚姻觀,而維持獨身或寧可同居也不結婚。尤其當一接觸到各種現實面,例如婚禮的細節、婚後的居住、與公婆的相處、工作與子女等婚後必須面對的挑戰,就幾乎想打退堂鼓。因為太多新產生的個人及家庭發展任務,在在考驗著對對佳偶的智慧與決心。若能充分了解婚姻中的挑戰、可能會發生的衝突與因應之道,預做學習與安排。臨場加以妥善的因應,還是可以享受美滿的婚姻生活,促進主觀幸福感。


4*二、婚姻關係的挑戰
婚姻關係中常見的挑戰有﹕

一、夫妻間新關係的挑戰﹕新角色的釐清與協商、正負向感情的互動、正負向事件溝通模式的建立、性生活以及性格、習慣、偏好與價值觀等的調適。

二、新家庭生活的挑戰﹕家庭生活、家務分工、職業生涯、家庭財務目標、金錢使用原則、與原生家庭及姻親互動等方面的調適。

三、安排社交休閒的挑戰﹕參與彼此朋友以及團體活動等的調適。


4*三、婚姻關係會成?#92;的信念
親密關係和婚姻關係會成?#92;的信念,可以歸納為四類核心信念:﹕

一、親密:包括﹕信任、尊重、溝通、支持、接納、愛、友誼、善於應對與妥協等,與人際間態度和互動有關,而且明顯地與親密關係的發展相關的信念。

二、外在因素:包括﹕個人安全感、重要他人、經濟、共通性與孩子等,與外在因素或難題有關的信念。

三、熱情:綜合了性及活力,是關於熱情的重要性的信念。

四、個性:綜合了獨立及公平,是跟個人特質有關的信念。

任何一項成?#92;關係的信念愈強,所表現出來的相關行為,也越會讓自己和伴侶對親密關係感到滿意。


4*四、婚姻的衝突與因應之道
最常引發夫妻間衝突的事有八類﹕

一、財務﹕債務、收入太少、用途不能接受或使用不公平。

二、性生活﹕頻率、品質、習慣、進行的方式與時間。

三、姻親相處﹕姻親的排斥、插手或介入家庭決策、與姻親互動的方式與頻率。

四、休閒方式﹕人數、方式、時間與花費。

五、與朋友相處﹕方式、頻率與時間引起伴侶的不滿。

六、藥物濫用﹕菸、酒與藥物的使用量、地點、時間及其影響。

七、宗教信仰與活動﹕不同的宗教信仰、篤信宗教的程度、參與宗教活動的方式與頻率。

八、孩子﹕性別、理想數目、孕育時間與教養方式。

萬一婚姻中發生了衝突的情形,應當盡量採取問題解決導向策略,針對衝突,給予對方正向的回應,顯露誠懇的樣子,以中立的態度描述問題,表達瞭解,提供有幫助的主意或建議,並積極尋求社會支持。避免使用對問題及對方作出負向的回應,表現拒絕的態度,敵視問題,或爭執,怪罪對方,甚至出現攻擊行為等的情緒導向策略。也不宜採取拒絕搭理對方與回應問題,生悶氣,逃避,否認衝突話題的存在,轉移話題,講笑話來取代衝突的討論,自我責備,或自我興趣等的壓抑導向策略。

而且衝突的時候,應該有效地傾聽對方的抱怨而不急著辯解或反擊,每次只討論一個主題,針對對方很容易可加以改變的行為提出具體的建議,如果有些難題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解決時,不要期望立即的回應,若是有些解決方法必須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見效時,不要期望立即的成果。同時注意臉部、聲音和身體都應當呈現正向的非語言行為。

5*一、序言
家庭是個人接觸最早,相處最久,而且影響最深的環境。個人與家庭的其他成員相互提供情緒、身體及經濟的扶持,共同?#92;諾與分享親密、資源、決策及價值。隨著時代的轉變,現在已經包容各種不同的家庭類型,例如非傳統的單親家庭、雙生涯家庭、無子女家庭都可列入家庭的定義之中。
當然各種類型的家庭都有它的挑戰與調適的重點。其中所謂的「雙生涯家庭」,所指的是「夫妻雙方都擁有全職及有薪俸的工作,同時所從事的工作,都具有前瞻性與發展性,兩人對工作也都有高度的認同與?諵J,努力追求個人工作發展的一種家庭生活型態」。又可因為夫妻同住,或分別住在兩個工作地點,而分為一般雙生涯家庭與兩地雙生涯家庭。



5*二、雙生涯家庭的特質
無論是一般雙生涯家庭或兩地雙生涯家庭,都是雙生涯家庭的一種,兩者都具有下列家庭特質﹕

一、雙生涯家庭的夫妻多數都受過高等教育,擁有相同的價值觀,雙方都能接納彼此爭取職業發展的意願,相互尊重,共同追求最高利益,不會強制另一方犧牲或順從。

二、雙生涯夫妻大多傾向在工作有相當成就後,才進行生育,以降低子女誕生所帶來的壓力,而且大多只養育一、二個孩子。

三、因為所受教育較高,收入也較高,因此對 生活的需求層級超越了溫飽的基本需求,相當重視自我實現的滿足。



5*三、雙生涯家庭的挑戰
雙生涯家庭經常會遭遇的一些挑戰為﹕

一、在個人層面:包括職業與家庭角色的整合、過度的角色負擔、角色衝突、自我評價、經濟及工作等。

二、在夫妻關係層面﹕夫妻對雙生涯生活方式所認知的代價與回報、家務工作的分擔是否一致,如何維持親密關係,未來結束雙生涯生活方式後,如何重新適應天天在一起的生活方式。

三、在親子關係層面:如何進行親子溝通,使子女照顧及子女教養能正常的進行是雙生涯家庭的最大壓力所在,有時為了彌補不常相處的心理缺憾,經常會當濫好人。

四、在社會關係層面:經常遭受親屬與朋友的批評,也極力爭取他們的支持。


5*四、雙生涯家庭的調適之道
一、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與管道,雖然相處時間不多,卻能充分掌握夫妻與親子互動的品質,既然無法有充足的時間量,就盡量以相處的品質取勝,甚至可以製造小別勝新婚的情趣。

二、學習高效率的教養方式,才能事半?#92;倍的教養子女。

三、規劃全家家務工作,減輕個人負擔,同時增進家人互動的感情。

四、建立與擴展?懋支持系統,使家屬、朋友及同事都能提供家務工作、子女照顧與子女教養等實質協助,以及支持、鼓勵與提供資訊等的精神協助。

五、培養良好的壓力紓解策略,以增進生活和婚姻滿意度。



6*一、序言
忘我是一種很棒的經驗,不論是在工作,或是在休閒的時候,都有可能會有這種經驗。這樣的經驗到底會有什麼好處﹖對我們的身心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相信每個人都會很好奇,究竟自己的經驗算不算是真的忘我,如果需要的時候,怎麼樣可以得到或是達到忘我的境界。學者的研究發現,忘我其實也稱為神馳經驗,不論是在工作、在運動或在休閒活動之中,都會讓我們的身心同時都達到最高的境界。
所以選擇適當的工作特性,與準備妥當的心態與知能,都有可能得到這種經驗,它會帶動工作滿意或休閒滿意,不但會影響生活滿足,同時也會促進心理健康,增進整體生活的幸福。


6*二、影響神馳經驗的因素

所進行的工作或活動的挑戰與自覺的能力必須相當,卻有具有挑戰性,所謂的有點難,卻又不太難。因為如果太難的話,會引起個人的焦慮感,越難越嚴重,若難到自覺無法克服時,很可能會產生逃避的現象,或使用防衛機轉來讓自己有合理的藉口,不?h完成這樣的挑戰。
相反的,如果挑戰太簡單的話,則個人會因為輕視,而無法集中精神,甚至覺得無聊。只有難易適中的挑戰,會激發個人的鬥志,而且在過程中,必須全神貫注,才有機會度過難關。這樣的難度不但不至於讓個人產生逃避的心態,反而會有可掌控感,知道清楚目標與如何進行來達成目標的方法。

也就是說,若希望達到神馳經驗,那麼所從事的工作或活動,必須具有下列的條件﹕
一、工作或活動的預期結果是清楚而且明確的。

二、工作或活動的目標是參與的個人真心渴望達成的。

三、個人非常清楚達成活動目標的具體方法。四、達成活動目標的具體方法符合參與者個人的知能與經驗。

五、以參與者個人的知能與經驗想要達成目標,必須全力以赴,才有可能達成。

六、執行的過程中,會因為按部就班的克服挑戰,而隨時得到明確的即時回饋。這種回饋的強度,足以激勵參與者繼續努力,已得到更高的回饋。



6*三、神馳經驗對生理的影響
如果有機會得到神馳經驗的話,因為全神貫注的緣故,沒有自我的顧忌,已沒有時間的憂慮,參與活動者很可能因而促進了好的內分泌的產生,例如腦內嗎啡的分泌,會強化我們的免疫系?峞A增進身體的健康。



6*四、神馳經驗對心理的影響
因為神馳經驗,是在適度的挑戰難度下,集合運用相關的知能和親身的實務經驗,逐步達成的。所以這樣的經驗,會有助於自我效能與自信心的建立。

這樣的工作或活動必須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於活動上,不但可以從活動中獲得樂趣,也可能會因為個人的貢獻,受到他人或機構的感激、信任、與重視,進而在工作中獲得新知、自我實現,使生活更充實。也就是說,光是這樣的工作或活動就構成足夠的報酬。

累積這樣的經驗,會自覺能做到工作或活動的正確性,長此以往,在工作或活動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度仔細的推敲,便能自然運作正確的動作,順利完成目標,自己也就會有越來越高的勝任感。


7*一、序言
人一開始為了謀生而工作,逐漸地,隨著經濟基礎的穩定,工作的需求就不在單單只是為了謀生,而希望能夠找一份理想的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工作滿意代表良好的工作表現,不但會提升工作的績效,也比較容易接受組織的目標與價值,願意付出更多的心力,渴望繼續成為組織的一份子。
由此可見工作滿意對工作者、公司與相關的人,影響都很大。而且從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工作投入會激勵?u作參與,而從參與中所獲得的成就感與認同感,會帶來生活滿意。因為情緒會類化,所以工作滿意會影響生活滿足,同時也會促進心理健康,增進整體生活的幸福。


7*二、影響工作滿意的因素

工作滿意表示個人對於工作各層面包含工作特性、環境、待遇、陞遷、上司及同事等的主觀心理感受是好的。而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是否滿意的因素,分為兩類﹕

一、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成就、認同、工作本身、以及工作內部的興趣等,可以導致工作滿意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又稱為「內部因素」。

二、非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所得、工作保障、工作環境、政策與行政、與同儕和上司的關係等,通常是導致工作不滿意的因素,稱為攝生因素,又稱攝生因素為「外部因素」。

其實是,個人由工作上實際所獲得的報酬與回饋,能否滿足原來對這份工作的期望,就決定了他的工作滿意情形,如果實際所獲得的價值和滿足,超越預期的差距越大,就會越滿意;相反地,滿意程度就會越低。


7*三、挑選什麼特性的工作比較會滿意
如果有選擇機會的話,在同等條件下,當然應當盡量挑選具有下列特性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比較能夠激勵出高的工作動機,提升工作?Z效與工作滿意情形。

一、工作特性良好:工作特性中具有變化性、自主性、完整性、回饋性、合作性和友誼性都良好;

二、具有較高階段層級需求:如成就感、自我實現、有助於提升內在自尊的工作。



7*四、從事令人不滿意的工作時如何得到工作滿意
萬一所從事的是令人不滿意的工作,又該怎麼辦呢?以下有幾項建議:

一、改變對工作的認知,記得工作本身不會直接影響個人的滿意與不滿意,而是個人將客觀的工作情況轉換成主觀的看法,才會影響對工作的投入與工作的滿足感。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三個工人在同一個磨石子的工廠上班,第一個認為是在做苦工,怨天尤人;第二個認為只是在賺錢,面無表情;第三個卻一心認為是在為教堂準備建材,做得興高采烈。」改變認知,就會改變感覺,甚至有可能改變行為。

二、在客觀的條件之下,設定合理的主觀目標,並逐步完成。如此就可以滿足成長的階段層級需求,建立內在自尊,完成自我實現。

三、建立正向的工作社會網絡,以獲得社會支持。因為社會支持具有可提高工作適應、降低心理痛苦、防止專業倦怠的產生、促進個人身心健康、增進心理幸福的作用。

四、專業進修,?v響工作滿意的範圍很廣,除了工作本身的性質、工作環境、薪資與福利、安全感、回饋性、必備的技術、工作的自主性、挑戰性、發展的機會、人際關係等之外,學習專業新知會帶來相對的內在報酬,如滿足感、成就感、榮譽感及自我實現等,都有助於提高工作的滿意。



8*一、序言
很多人認為,退休就是代表被迫退出積極的生產角色與工作環境。因此,雖然可能領有退休金,享受較多的自由。但還是聚焦在它會改變個人的經濟能力,因為離開了經濟性活動(如工作),失去了生產性與代表地位的角色,就強迫個人必須以另一種角色──「無角色的角色」,來面對人生。
如果找不到更合適的身分可以替代,因為無所適從,就會認為是一種痛苦的改變。當然也有人認為是沉重無趣日子的終結,是多年辛勤工作的報酬,可以開始以從事休閒、非勞力的事情,做為生活的重心,享受真正自由自主的人生。這兩者之間的分野,最主要在於退休之前能否適切地預作規劃與安排。


8*二、退休的挑戰
退休可能會帶來的挑戰約略可分成下列幾項:
一、生理的挑戰﹕退休迫使個人離開持續工作的環境,延緩老化與維護健康的個人活動機會及頻率減少,導致?#92;多退休者的健康急速老?P惡化。
二、心理的挑戰﹕退休使得有些人無法繼續順利地滿足工作的需求,因而產生無用感、無價值感,以及無所事事的空虛感。
三、社會的挑戰﹕與以前與工作相關的同事,常會因見面次數減少,加上缺乏共同的話題,而漸行疏遠。另一方面會大幅增加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可能產生不愉快與摩擦。
四、經濟的挑戰﹕資源(例如金錢)的減少或不足。退休後失去原來工作的報酬,雖然有些人可以從退休金、老年年金、保險中獲得退休給付,但是大部分人的退休給付遠低於工作收入,或是有些人的資源產生了非預期性的變少,將會造成經濟適應上的困擾或困難。


8*三、退休如何調適
退休的人可以從下列角度加以調適﹕

一、生理上的調適﹕參加休閒運動來代替工作時的運動,適當的運動不但能改善各種生理機能、延緩老化、更能預防某些疾病;盡量避免高油、高鹽的食物,盡量食用少肥肉、少油炸、少醬料、少油湯、多蔬果的「四少一多」的健康飲食,來促進健康。

二、積極轉變角色﹕以退休者的新角色來取代原來工作者的典型角色。

三、積極設立新目標﹕退休人員應該積極地建
立更多的目標和期望,以減少心理適應的
問題。
四、努力學習新角色﹕接受從工作崗位上退休
的不可避免性,並除了工作角色之外的存
在價值與意義,就能有效地適應退休生
活?C
五、建立社會支持網絡﹕擴大生活圈,與正式及非正式網絡都能有良性互動的話,對社會角色的順利轉換會有極大的助益。

六、多接觸年齡相近的退休者,並包容年輕人的文化差異。

七、妥善做好財務管理。

八、培養面對逐漸衰老現實的勇氣,避免爭勝鬥強,盡量分享智慧與經驗,讓人生發光發亮。



8*四、退休前如何預作退休生涯規劃
退休生涯規劃的進行方式如下﹕
一、妥善規劃財務
二、促進心理衛生
三、重視醫療保健
四、安排休閒活動
五、強化家庭關係
六、規劃終身教育
七、確立宗教人生
八、準備臨終關懷


9*一、序言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志工的活動,志工就是自動自發地以助人、利他、不受報酬的精神,採用個別或集體行動等方法,來服務特定的個人、團體或社區,以表達對別人或社會的積極關懷。因此,志工所進行的服務行為並不是受到法律的約束,或因為金錢利益的誘因,才進行的。當然近年來,也有人為了特殊的個人需求或是利益,而從事志工的服務工作,例如某些大學醫學系的甄試入學申請資格中,明白規定必須在某些醫院擔任若干年的志工工作。不論是基於完全的志願,或是為了私人?堛漲荈i行的行為,在執行志工服務的過程中,必然會遭遇某些挑戰,能否適切地因應,關係著志工本身的自尊、成就感與主觀幸福感。


9*二、參與志工的動機
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相當多元,約略可分成下列幾項:

(一)、自己決定的動機﹕主要是來自於個人的感覺、判斷與價值觀。又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導向﹕
1. 利他的導向﹕一般社會大眾對志願服務最直接的看法就是「做好事」,在學術上就稱為「利他行為」或「利社會行為」。
2. 利己的導向﹕有些人的「做好事」是以自己有形與無形的好處為主要的考量,就稱為「利己行為」或「自利行為」,例如「提高自己的聲望」、「美化自己的社會形象」或「希望學習新的工作技巧」等。
3. 互惠的導向﹕旣照顧到自己的利益,也關心到別人的福祉,於過程中真心誠意地奉獻,從交換互惠的觀點來執行志願服務,賦予志願服務更積極的意義。

(二)、受到別人影響的動機﹕建立在人際關係與所屬團體的認同和規範上,最主要是來自於人際或團體成員的壓力,例如父母、親友、師長或同事等重要他人的鼓勵與期?#92;。又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導向﹕
1. 利他的導向﹕除了幫助別人與回饋社會之外,還會考量對影響自己參與志願服務者的好處,例如他會很有面子,對他的績效很有幫助。
2. 利己的導向﹕除了考量自己的效益之外,從事志願服務的目的之一,會是解除來自重要他人的壓力。
3. 互惠的導向﹕除了自己與被服務對象雙方的益處之外,會很在意是否能因志願服務而促進與重要他人的關係。

(三)、受到情境影響的動機﹕主要來自於所面對的社會情境,或參與服務後可能遭遇的情境,以及個人參與之方便性等。同樣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導向﹕
1. 利他的導向﹕考量的優先次序,以機構和被服務者的需求優先於自己的需求,例如醫學系的畢業生在服兵役時,有人選擇到落後國家擔任醫療志工的國防役。
2. 利己的導向﹕考量的優先次序,以自己的需求優先於機構和被服務者的需求,例如能不能在志願服務的工作環境中認識?#92;多人或結交朋友,以及離家遠近等。
3. 互惠的導向﹕同時考量自己的需求以及機構和被服務者的需求。例如個人的能力與時間能否滿足志願服務的性質、時間、對象和地點等情境因素,以及自己的期待等。


9*三、如何成?#92;地勝任志工的工作
志工可以從下列角度來強化自己的服務品質與主觀幸福感﹕
一、肯定自我效能。
二、確立服務本身即是目的。
三、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於活動上,從活動中獲得樂趣。
四、為了服務本身的原因,而全然地投入,忘卻了自我與時間,而且運用最佳的知能,來達到極致的境界。
五、對服務工作的勝任感。

#################################
老師教學10-18講摘要及評量題


壹、 序言從事工時很長、壓力很大並缺乏休閒生活的個人,彷彿是一直作業卻忽略潤滑的機器,是過勞死的工作特徵。國人的年工作時數全球排名第一,應注意規劃有品質的休閒生活。
休閒行為應該是不屬於工作情境、不屬於維生的活動、基於自由選擇的結果、符合自己的內在動機、以及沒有金錢報酬誘因的。有時候很想參與某項休閒活動時,往往就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因素,影響了參與該項休閒活動的意願,或讓個人無法如願參加。
應當為自己「加油」,設法消除休閒阻礙因素,好好進行休閒,潤滑一下。並享有休閒活動的個人、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經濟與醫療等方面的功能,藉以提升生活滿意,並促進幸福感。

貳、工作都忙不過來了,為什麼還要休閒﹖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年報」的報告,台灣人平均一年工作時數是2,282小時,全球排名第一。
CHEERS雜誌「工作人工作量大調查」的結果也發現,將近30%的受訪者每週工作62小時以上,比政府的法定工時高出20小時,平均每天加班4小時以上,更有將近1/4的人常常假日加班。而工時過長的人,爆發腦血管、心血管病變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5~20%。這些人不但壓力很大,而且忽略休閒,正是「過勞死」的工作型態特徵。為了維繫健康,走更長遠的路,應該開始注意﹕
一、建立良好運動與休閒的習慣﹔
二、調整自我期許建立合理的目標﹔
三、適時適切紓解壓力﹔
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睡眠品質﹔
五、注意飲食並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叁、休閒的功能參與休閒活動會有下列的功能﹕
一、對個人的功能﹕
(一)內在滿足感﹕把休閒本身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時,就會使人覺得真正滿足與愉快的感受。
(二)自由感﹕自由自在,沒有任何責任與約束的感覺。
(三)投入感﹕高度投入到休閒活動中時,就不會太注意週遭的環境,也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四)興奮感﹕新奇、複雜、冒險與不確定性的感受。
(五)精進感﹕挑戰自己能力及征服環境的感受。
(六)即興感﹕不用按照計畫和一般做法的愉快感受。

二、對家庭的功能﹕
(一)維繫家人情感
(二)促進相互溝通的管道
(三)加強家人團結
(四)形成溫馨、和諧、以及快樂的家庭氣氛

三、對社會的功能﹕
(一)培養社交能力
(二)促進社會參與
(三)建立與擴展社會支持網絡
(四)社會教化
(五)塑造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四、

對學校教育的功能﹕
(一)學習待人處世的道理
(二)體會領導與被領導的哲學
(三)團體的社會性規範
(四)特殊才能的發現與成就
(五)活用學識激發潛能

五、對經濟方面的功能﹕
(一)穩定工作情緒
(二)提升工作效率
(三)促進團隊合作
(四)提高生產力
(五)直接或間接幫助經濟成長

六、對醫療方面的功能﹕
(一)鬆弛身心
(二)促進身體的機能
(三)延緩老化
(四)另類醫療,

使用音樂、舞蹈、遊戲、運動等靜態與動態的活動作為身心醫療的工具評量
1. 請分析一下休閒行為與過勞死的關聯。
2. 請評估自己的休閒行為。
3. 請以親身的體驗說明休閒行為的功能。


第十一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壹、序言
學者的研究發現,休閒滿意比工作、家庭、健康與收入等所得到的滿足感,更能影響心理幸福感。但是不論是否經常參與或從未參與休閒活動的個人,有時候很想參與某項休閒活動時,往往就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因素,影響了參與該項休閒活動的意願,或讓個人無法如願參加。不過,只要消除了這些因素的話,就可以繼續進行休閒喜好,來促進身心健康及幸福感了。

貳、休閒的阻礙與突破
阻礙我們參與休閒的因素,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有階層性的類別,依照排序影響休閒參與的意願與行為:
一、個人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首先會遭遇到的阻礙是「個人內在阻礙」﹕包含健康及體能狀態欠佳、個性較內向害羞而不好意思在公開場合參與休閒活動、知覺休閒重要性的程度等生理、心理與態度的阻礙。
這些阻礙只要量力而為,確認休閒是目的,而不是比較、展示或競賽的手段,選擇適量合宜的休閒行為有助於紓解壓力,而且現在的能力已可從事的休閒活動,就可以突破了。

二、當個人內在阻礙消失了,可能會因為遭遇到下一個階段的人際間阻礙而裹足不前。包含找不到休閒同伴、不喜歡其他參與者、夫妻的另一半不感興趣。
可以練習找出其他參與者的優點,消弭對他們的不喜歡,或選擇個人化的休閒活動就比較不會受到影響。夫妻之間也應該培養共同的休閒嗜好,如此一來,就又可以突破這一階段的阻礙了。

三、克服上述兩項阻礙之後,還可能會面對下一個階段的結構性阻礙,指影響個體休閒喜好或參與的外在因素,包括天候、費用、時間、設施、交通與不可近性等。
應當避免所有非工作時間都用在維持生計的工作上,可以運用人際網絡的資源尋找多種替代性休閒活動或場所,並且培養對某一項休閒活動的高度興趣,就容易排除萬難,順利進行休閒行為。

叁、休閒促進幸福
參與休閒活動,可以藉由積極地展現自我,而帶來喜悅,這些喜悅又成為再度進行休閒行為的動力,這樣的良性循環,使生活充滿意義,促進了滿足與幸福的正向情緒,所以休閒行為就成為整體生活滿意度的一個重要成份,也成為整體幸福感的重要預測因素。

不論是青少年或是中、老年人,早一點養成休閒參與的習慣,對後續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青少年時期的休閒參與,會持續到成年,甚至中年的休閒生活。如果在退休前先養成休閒活動的習慣,退休後的生活適應與老年的生活滿意度都會比較高,而且從事規律休閒活動的老年人,身心都比較健康,因為除了可以提升自我肯定及紓解情緒外,還能夠增強體能,減緩身體機能衰退的速度,並減少醫療支出增進生活品質。老年人的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滿意度及幸福感也都有顯著的正相關。所以不論是哪一個年齡層的人,都應該盡快培養正確的休閒態度,養成經常參與休閒活動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康及幸福感。

評量
1. 請以親身的體驗說明休閒阻礙因素的階層性類別。
2. 請以親身的體驗說明克服休閒阻礙的方法。
3. 請以親身的體驗說明休閒參與行為的好處。



第十二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壹、序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國人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有了很大的變化。飲食精緻化、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與休閒,逐步地蠶食著國人的健康。因此國民健康局呼籲國人除了重視飲食、戒菸、少酒之外,應該還要控制體重,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貳、健康與健康體能
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圓滿的生理、心理、靈性和社會福祉的圓滿狀態,而不僅只是沒有生病。」。明確地以正向的概念界定了健康的重要成分,更進一步地指出,全人健康的觀念。全人健康包括健康體能、不吸煙、安全、醫學身體檢查、壓力管理、癌症預防、心血管危險因子的降低、健康教育、精神、藥物濫用控制、營養與性生活等十二項要素。
而健康體能包括身體脂肪所佔的百分比、肌群在非最大阻力負荷之下,收縮的持續時間或重複次數、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及關節周圍韌帶與肌肉的延展能力和在某一特定運動強度下,持續活動的能力等四項要素。

叁、休閒運動的好處
休閒運動可以達成下列的好處﹕
一、個人層次﹕促進一個人神經系統、呼
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排泄系統、肌肉系統、骨骼與韌帶的機能,使身體健康。有助於鬆弛身心,舒緩緊張的情緒、消除鬱悶、浮躁等不良情緒,促進心理健康。培養團隊精神與負責的態度,有助於擴大自己的人際網絡,並充實自我知識。

二、家庭層次﹕從家人共同參與的休閒運動當中,增加親人互動與溝通的機會,消除誤會,增進溫馨、和樂的家庭氣氛,並培養克服困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社會層次﹕可藉由遵守運動規則而體會人際互動的分際,陶冶品格,減少偏差行為及涉足不良場所,提升社會道德。增進各階層人士間的互動,消除冷漠、凝聚和諧的社會網絡。

四、在生活上﹕休閒運動當中,有學習過程、有執行目標過程、也有休息與娛樂過程,讓生活達到微妙的均衡狀態。更可藉由運動精神的發揮,養成利己利人的習慣。

五、在經濟發展上﹕運動專注力的擴散效應,可使工作品質提升。而且從事休閒運動可以增進身心健康,疏通受壓抑的情緒,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及生產力。

肆、參與休閒運動促進健康與幸福
參與休閒運動有助於滿足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所提出的各個需求層級﹕
一、生理需求﹕休閒運動具有能提供身體活動的機會,彌補現代人身體活動不足的缺失,擁有好的體適能,防止老化,有較好的生存能力。
二、安全需求﹕提昇身體活動能力,遭遇挑戰或面臨危險時,會有較佳的因應能力,提升較高的安全感。
三、愛與隸屬的需求﹕消弭工業化、都市化社會的疏離感,可增進與別人的友誼、擴展現代人的第三生命圈,人際關係與團隊默契良好,會有較高的歸屬感。
四、尊重需求﹕滿足安全被認可、為他人服務、滿足權威、支配等的需求,滿足需求的同時,也贏得尊重。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能表現自我才能、刺激智慧和得到美感經驗的需求,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評量
1. 請評估自己的健康與健康體能。
2. 請由曾經參與過的休閒運動經驗分析休閒運動有哪些功能。
3. 請以親身的體驗說明參與休閒運動可以滿足自己的哪些需求。

第十三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壹、 序言
藝術休閒活動就是以藝術創作或觀賞作為休閒活動,藝術是情感的表現,而休閒行為是自願並帶來愉悅感覺的行為。原本許多人以為,像音樂和藝術這麼有品味與價值的休閒,似乎只屬於少數生活無憂無慮的人,所從事與欣賞的。其實,現代的人對藝術與休閒的看法是相當多元的,有人把藝術看成是情感的表現、或是一種信息、一個系統、價值、模糊集合、創作。
以自願的、無報酬取向的心態,進行這樣事物的創作或觀賞,作為休閒的活動,就稱為藝術休閒活動,這樣的活動也未必是昂貴的,大部分是所有的人都負擔得起的。從事這樣的休閒活動,還以心理療效,可以促進心理健康與幸福。

貳、 藝術休閒活動的功能
藝術休閒活動的功能如下﹕
一、表現與傳達功能。創作者與觀賞者透過藝術作品所傳達的內容,引起共鳴或勾起自己潛藏的內在情感。也可將它傳遞給社會大眾,激起對社會現象的正、負向情意。
二、生活實用功能。創作者和觀賞者雙方,都可以獲得美感經驗的享受,藉以充實精神生活內涵並提昇需求層級。藝術創作的成果,不但可以充實生活環境,成為社會資源,有些創作更可以成為整個人類演進的重要文化資產。
三、教化的功能。透過藝術的創作或賞析,幫助自我調適,得到滿足,促進人格的完整發展。有助於培養獨立、自主、堅持的特性,使有機會實現自我。啟發創造力,發展潛能。發展審美能力與美感涵養,陶冶生活情趣。充實藝術文化知識,培養開闊的胸懷和價值觀念。並增進生活應用能力,提昇生活品質。

叁、音樂休閒活動與心理健康
因為音樂的結構是依照緊張與放鬆、運動與安靜、完成與變化等方式而建構起來的。這樣的方式精確地反應了情緒波動的微妙與迅速的交替方式,反映了激動與放鬆的情感經驗,所以音樂比其他任何藝術的型式,更容易被當成是宣洩情感的語言。不論是否受過音樂的專業訓練,是否了解音樂的種類,人們對於音樂的詮釋,以及對音樂的非技術性的、隱喻的、表現情感的理解,會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聲音刺激比視覺刺激更能激起情感。
音樂休閒活動透過頻率、音質、音色、音程、和聲、節奏、拍速等,帶給人們情意的感受,也會影響脈搏、呼吸、血壓以及皮膚電阻等生理反應,將肌肉疲勞的現象延後發生。

音樂創作者刻意地引起欣賞者的期待,又故意地破壞這種期待,以便製造欣賞者的挫折感,並引發更大的期待,期待越大就會越緊張,因此,最後達成期望的時候,所體驗到的放鬆感就越高。作曲者與聽眾之間,藉由這種緊張、不穩定、激烈的狀態,到寧靜和解決狀態的運動,產生意義與情感的互動,強化人類原有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而達到治療功效,且不具威脅性和副作用。所以音樂可使人感到喜樂,從而撫慰心靈,消除疲憊、不安、緊張的情緒,緩和悲傷及減輕疼痛和身體的不適,而使參與者得到淨化、同化與轉化的心理功能。

評量
1. 請與同學或親友分享一下自己經常參與的藝術休閒活動有哪些。
2. 請與同學或親友討論一下藝術休閒活動的功能有哪些。
3. 自我分析一下自己參與音樂休閒活動所獲得的滿足感。

第十四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壹、序言
生離與死別是人的生命歷程之中,無可逃避的分離,幾乎每次都會對個人造成很大的影響,引起悲傷的情緒,有的人久久無法平復,有的人甚至終身蒙受分離的負向影響。當面臨生離與死別,有時候會覺得悲傷實在太痛苦了,或是不忍心看到悲傷者承受這麼多的痛苦,有些人會試圖分散或轉移注意力,來安慰自己或對方,以減輕或避免痛苦。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壓抑悲傷的情緒,長期的壓抑可能會傷害身心的健康。也有人會以為在別人面前流眼淚是軟弱的行為,不會被別人接受,可能會選擇漠視或壓抑悲傷,對悲傷者也是不健康的行為。殊不知,不論是在人前或人後,流下悲傷的眼淚,讓我們面對悲傷,逐步度過悲傷的歷程,才能走出悲傷,重建新的情感連結,促進心理的健康與幸福感。

貳、悲傷管理的禁忌
有些處理悲傷的方式,不但對悲傷者沒有幫助,更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不論是自己面對悲傷,或是助人工作者需要協助悲傷者時,應該盡量避免下列的做法﹕
一、企圖減輕失落的痛苦﹕自己覺得悲傷實在太痛苦了,或是不忍心看到悲傷者承受這麼多的痛苦,有些人會試圖分散或轉移注意力,來安慰自己或對方,以減輕或避免痛苦。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壓抑悲傷的情緒,長期的壓抑可能會傷害身心的健康。

二、避免在別人面前宣洩悲傷的情緒﹕以為在別人面前表現傷心是軟弱的行為,不會被別人接受,可能會選擇漠視或壓抑悲傷,對悲傷者也是不健康的行為。

三、認為應該盡快回歸正常生活﹕悲傷的歷程可長可短,因人而異,必須逐步渡過悲傷的階段,慢慢調適依附對象或所愛不在的現實生活,才能漸漸重新建立新的情感連結,回到生活的常軌。

叁、如何渡過悲傷的歷程
因為生離與死別的失落,所產生的悲傷者,應該面對悲傷,尋求專業協助與社會支持的力量,參考下列做法,來協助自己或親友渡過悲傷的歷程﹕
一、認清與接受失落的事實﹕許多人因為無法接受失落的事實,經常會有怪異的行徑出現。譬如說﹕親人過世之後,有的人不願意承認這項事實,所以將已逝親友原有的房間與物品,原封不動,天天整理打掃,彷彿他今天晚上會照樣回家一樣,甚至吃飯的時候,照樣準備他的餐具,叫他吃飯。這種情況根本無法開始悲傷的歷程,所以首先一定要先承認這項事實。
二、表達內心的感受,包括悲傷與憤怒等負向情緒﹕感受並適切地表達因為親友的離去所產生的悲傷或憤怒的情緒,切勿因為覺得不合社會規範,而不敢表達憤怒的情緒。
三、逐步感受與適應缺少依附對象的生活
四、檢視自己的防衛機轉,並改變不良的因應模式
重建新的情感連結﹕並不代表要將離去的親人永遠的忘掉,而是在內心為他找一個適當的場所安置,並永久的懷念。同時,開展新的情感連結。

評量
1. 請與同學或親友分享一下自己體驗過的或看過的悲傷管理禁忌。
2. 請與同學或親友討論一下流眼淚對抒發悲傷的功能。
3. 請分析自己或親友的悲傷管理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第十五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壹、序言
人類在嬰兒時期,很渴望與母親親近,當母親在身邊時,就會安心地自行探索四周的環境。如果覺得環境不安全時,例如母親離開或是有陌生人接近,就可能會藉由哭、鬧、叫、跟隨等抗拒的行為,來阻止母親的離去或主動尋求母親的回應以及保護。如果母親能夠立即給予回應,嬰兒就會感到安全及被愛,逐漸產生自信,並繼續自在地進行向外的探索。相反地,如果這個時候,母親沒有適時適切地回應的話,嬰兒就會因為不安全而感到害怕,會產生生氣、逃避、矛盾等防衛性的情緒與行為。

成長後的個人和親人或伴侶、愛侶、同伴等建立了親密關係之後,彼此的情感會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這樣的關係在情感上就有可能形成類似親子間的依附關係。成人會把這些重要親密關係人的陪伴,當成是在工作和探索時的安全堡壘,受到外在危險威脅的時候,也會當成防護罩。同樣的,當其中的一個人,尤其是被依附的對象,要離開的時候,另外的人就會感受到焦慮。
因為尋求照顧的人和提供照顧的人,共同組成了一個夥伴關係,而且這樣的依附動力會持續整個成人生涯,無論是親子之間、配偶之間、或成人伴侶之間的情感連結受到威脅時,隨時都會激起分離的焦慮。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應該學會如何適切地因應分離所引起的焦慮,維繫心理的健康與幸福感。

貳、分離的悲傷反應
對成年人來說,親情、婚姻以及類似的事,就是依附在成人生活中的展現,這樣的依附動力會持續整個成人生涯,無論是親子之間、配偶之間、或成人伴侶之間的情感連結受到威脅時,隨時都會激起分離的焦慮。分離焦慮的成分包括主觀的擔憂感、痛苦和緊張、生氣的抗議(為了表明不愉快,來懲罰不見了的夥伴,以預防事件重複發生),以及無休止地尋找不見了的人。焦慮是遭遇分離或分離威脅時的實際反應,而悲傷是分離實現之後,必然會有的延伸反應。

悲傷的歷程會有四個階段﹕
一、麻木﹕突然發生的悲傷反應,可能會將情緒阻斷,壓抑掉所有的感覺,或否認現實狀態,所以表面上看起來相當地冷靜,一直到情境已經轉為足夠安全的時候,才會稍微釋放一些情緒。

二、懷念、尋找、生氣﹕悲傷反應的重心就是尋找失落的對象。可能會有兩種尋找的形式,一種是身體不停地到處尋找,希望失落的所愛會再現;另一種是在心理上不停地重播導致失落所愛的那些事件,希望同樣的錯誤可以重演,而結果可以變得不一樣。生氣也是分離的正常反應,怪罪所有可能應該為這次的分離負責的人,甚至是來慰問的人,因為他們代表著失落者重現希望的破滅;不過生氣也有助於悲傷者理解與接受失落的現實,才有機會重新規劃人生。

三、混亂與絕望﹕情感連結的失落,不只讓悲傷者失去所愛的人,同時也失去了他(或她)所代表的安全堡壘,讓悲傷者原本預期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投靠的庇護也同時消失。悲傷者會回到童年所經歷的每個被拋棄和失敗的經驗,在這個混亂期間,悲傷者會不斷地探索,希望尋回所愛,但是現實阻斷了一個個的希望。

四、重組﹕如同嬰兒在母親的包容下,在表達衝突與負向情緒之後,學會了那個溫暖的懷抱會再重現,自己的生氣並沒有摧毀母親的愛,因此,悲傷的人會再重新建構自己的內在世界,也就是說,悲傷的任務包含了重建一個安全的內在堡壘。

評量
1. 請分析自己的依附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2. 請分析自己的悲傷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第十六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壹、序言
親友的死亡,意謂著永久的分離,自己在工作和探索,遭受安全威脅時,不再能夠依附這個安全堡壘,所以會產生無助的感覺。自己與他長期經營之下,共同所組成了的夥伴關係,被徹底破壞了,因而會有很濃厚的遭被判的感受。這樣所產生的痛苦、緊張和憤怒的情緒,卻經常遭到壓抑。甚至還有人,會為了順應社會規範與習俗,而顯現出與內心情緒完全相反的表現。這種情況,對生者而言,不但殘酷,而且有害身心健康。我們應當學會用各種表達方式,安全地流露出我們的負向情緒,才能紓解焦慮,有助於順利地渡過悲傷的歷程,重組自己的情感連結,促進身心的健康與幸福感。

貳、依附風格與悲傷管理
依附型態分為三大類﹕
一、「安全依附型」﹕這一型的人在面對依附連結的威脅時,會將依附對象當成安全保壘,用來調節不安和焦慮的情緒,即使在與依附對象分離後,還是會喜歡與他接近,維持親密的感受;這樣的人在遭遇失落時,比較能夠順利地完成悲傷的歷程。

二、「逃避型」﹕這一型的人在和依附對象分離後,會拒絕再和他接近,因而在面對威脅時,無法再將依附對象當成安全堡壘,會顯得焦躁不安;這樣的人容易採取壓抑或否認等防衛機轉來因應重大失落所引起的悲傷。

三、「焦慮-矛盾型」﹕這一型的人在依附對象離開再回來時,會很想和他親近,卻會對他表現出生氣的情緒。而在面臨威脅時,會以不一致及矛盾的心態來面對依附對象﹔這種人會很需要專業人士或社會支持的力量來協助他,面對重大失落的悲傷,並渡過悲傷的過程。

叁、死別時生者如何創造自己的幸福
與重要親人死別時,生者應該逐步完成哀悼的四個任務,協助自己渡過哀傷,重新創造自己的心靈寧靜與幸福﹕
一、接受失落的現實﹕藉由觀看遺體、參加喪禮、與親友談論逝者生前的事和死亡的情境、與親友分享逝者的照片或私人物品等作為紀念品,這些都有助於個人在理智上與情感上從逐漸到完全接受逝者已矣的現實。

二、經歷悲傷的痛苦並努力走出悲傷的痛苦﹕
失落的痛苦是必然的現象,刻意去逃避或壓抑,都反而會延長痛苦,或轉為其他身心症狀的形式來呈現痛苦。

三、適應沒有逝者的生活環境﹕除了取代已逝親友的生前角色之外,應該還要學習在沒有逝者的情況之下,因應挑戰、思考與解決問題。

四、在情緒上爲逝者找到定位並繼續生活﹕許多哀傷者都擔心要開展新生活,就會拋棄對逝者的懷念。事實上,只要在心理上找到一個重要的適當場所來安置逝者,同時為別人保留空間,就可以繼續開展新生命,積極地生活,創造自己的幸福。

評量
1. 請分析各種不同依附風格的人可能會採的悲傷管理模式。
2. 請與同學分享自己或親友的哀悼經驗。


第十七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序言
死亡的降臨意味著許多重大的失落,喪失所擁有的財物,離開所愛的親人,且喪失完成目標和責任的機會。個人知道了會有這些失落的時候,普遍都會產生恐慌與焦慮的情緒。然而,死亡又是人生的必經歷程,有生之年,一定會遭遇至親、好友與自己的死亡與瀕死。所以預先學會如何面對、因應並妥善創造自己與別人的幸福,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死亡恐懼與接受
我們會恐懼死亡的原因如下:
一、對未知的恐懼﹕不知道自己死時及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的恐懼感,不能確定死後是否還有生命和可能發生的事。
二、失落與分離的恐懼﹕害怕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都消失、停止、不存在,害怕最終的分離, 完全的隔絕與孤寂。
三、死亡的形貌及死亡過程的恐懼﹕害怕瀕死過程是否會痛苦、身心是否會退化,以及死後的身體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四、未了心願的遺憾及恐懼﹕死亡使得自己不能再追求或完成某些生活目標,對人生過程的悔恨,失去補償及救贖的機會。
五、怕失去自我﹕害怕喪失自我支配及控制自己命運的能力。
六、害怕死亡對生者的衝擊﹕怕自己的死亡影響仍在世上家人的幸福,包括心理、經濟、責任等,也害怕所愛的人死亡,自己可能承受不了打擊。
七、害怕宗教的懲罰﹕某些宗教的信仰者害怕死後會因自己的罪而受到懲罰。
八、害怕死後的可怕景象﹕害怕他人死後的屍體、亡靈、鬼魂等可怕景象。

所以當人們知道自己瀕臨死亡時,通常都會有下列的反應﹕
1. 拒絕接受﹕一知道這樣消息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震驚過度而感到混亂、暈眩、麻木等狀況。等稍微回神過來,馬上可能出現心理防衛,否認這是事實,「不可能是我」、「這不會是真的」、「一定弄錯了」。同時產生許多的疑問與待辦事宜,同時想弄清真相、又想找出原因、又想挽救、又想安慰…,無法理性秩序地思考。

2.掙扎反抗﹕憤怒的情緒是必然的,可能遷怒到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同時與認為手操生死大權的人,例如醫師或上帝,討價還價。當發現自己使盡渾身解數,都無法挽回生命,改變現實時,很可能會因為即將面對的各種失落、壓力,而產生退縮、寂寞、無助、精神渙散等沮喪的情緒。

3.接受﹕知道一切都無法改變,有的人會認命,不再憤怒與沮喪,甚至會帶來平靜。
而人們對於死亡的接受,可能會有三種不同的情形﹕
甲、中性的死亡接受﹕雖然不歡迎死亡,卻也接受死亡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部份,活著就是必須與死亡並存,並嘗試將有限的生命做最佳的運用。
乙、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相信死後繼續會有生命現象的存在,而且會比現在更好,大部分是有宗教信仰的人。
丙、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當生命是充滿著痛苦、悲慘與不幸,又不可能改變時,死亡就可能會是一項受歡迎的選擇,不是認為死後會更好,只是活得太痛苦。

瀕死者如何創造自己的幸福
瀕死的病人應該完成下列的任務,會幫助自己與家人較正向地面對自己的死亡,創造自己的幸福。
一、生理層面的任務
積極盡量參與決策,由自己來決定如何滿足下列需求﹕
1. 身體的基本需求﹕營養、水分、休息等的照顧。
2. 醫療照護的需求﹕充分了解病況、對可能的發展可以有正確的預期、參與治療的決策。

二、心理層面的任務
1.調適自己的失落﹕藉由宗教、家屬與醫護 團隊所獲得的支持,不斷地調適自己的心態 。
2.心理上的安全感﹕營造愛與尊重的環境,擴大瀕死者的安全感。

三、社會層面的任務
甲、分配時間及能量﹕規劃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來完成哪些未竟事務。
乙、完成未竟事務﹕盡量解決尚未完成的擔心與煩惱的事。
丙、安排身後事﹕財產的分配、遺體的處理、安葬的方式、期望的告別儀式等。
四、精神層面的任務
甲、確立個人的生命意義﹕確認對個人而言,生命意義的核心價值。
乙、建立超越死亡的永恆﹕藉由宗教信仰的教義與儀式,確認自己與家屬如何做,可以讓自己走得安祥、充滿希望。


評量
1. 請分析各種不同的死亡恐懼與死亡接受。
2. 請與同學討論瀕死者應如何創造自己的幸福。


第 18 講講次摘要
講次內容

壹、序言
死亡其實與生命並存著,個人每一次的新陳代謝、光陰中的每一個剎那,都是同時有著生與死,但是死亡是對個人存在事實與存在意義的根本瓦解,所以人們使用了許多的防衛機轉,來讓自己相信﹕死亡的確存在可是與我無關、我有這麼多的理由還不會死,並刻意對他人的死亡採取冷漠的態度。因此,在活著的整體(生與死相互依存的全面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都只專注在生存的半邊,如果想要活出全人的存有,就必須正視死亡的存在,才能真正創造個人與宇宙的意義與全人的幸福。


貳、正視死亡對幸福感的影響
死亡接受程度較高的人,幸福感也會較高,學者從恐懼死亡到各種形式的死亡接受來看,發現下列現象:
一、 死亡恐懼與心理幸福感呈負相關,也就是越害怕死亡的人,越不幸福。

二、死亡逃避與幸福感呈負相關,卻與心理的痛苦相關,也就是說,越不敢面對死亡的人,不但越不幸福,而且越可能產生心理上的痛苦,例如沮喪。其實個人不敢面對死亡的話,必須壓抑死亡所引起的焦慮,或漠視死亡存在的意識,才能逃避死亡所引發個人的負向情意。但這些負向情意偶而還是會於無意中流露出來,導致心理的不舒服。壓抑剩餘的精力,無力再為自己製造幸福,反而容易造成不幸福的感覺。

三、中性的死亡接受與心理及生理健康及幸福感呈正相關,代表越能夠將死亡看成與生命並存的人,越能夠享受身心的健康,可以盡情發揮全人的力量,創造個人與群體的幸福。

四、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與主觀的幸福感具有正相關,意味著越能接受死後仍有生命存在的人,越能夠正向接受自己的死亡,也越能夠創造自己的幸福。

五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與幸福感呈負相關,代表越是認為現世是痛苦的深淵,而想要界死亡來逃離這些痛苦的人,當然越不可能為自己製造幸福。
所以證明正向的接受死亡,可避免無謂的浪費精力於壓抑死亡相關的事物,有助於活出全人的自我,創造自己的幸福。

叁、正視死亡對生命意義的影響
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接受呈正相關、死亡恐懼與生命意義呈負相關、死亡焦慮與生活目標與生命意義呈負相關。也就是說,越能接受死亡的人,他的生命意義感也越高,比較不怕死亡,較能坦然接受,比較會利用有生之年,設定目標與方向,全力以赴,進行一些有益於自己、親友及社會的事,創造生命的意義。

肆、創造生命意義增進幸福
學者探討生命的意義及幸福的結果,發現幸福感與生命意義感呈正相關,而且與自尊和內在實質的宗教信仰都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生命意義感越高的人,幸福感、自尊和內在實質的宗教信仰也會越高;相反地,生命意義感越低的人,幸福感、自尊與內在實質的宗教信仰也越低。

評量
1. 請分析自己的幸福感與恐懼死亡、死亡接受度是否有相關
2. 請分析自己對死亡和生命意義感的看法是否有相關。
3. 請分析自己的幸福感與生命意義感是否有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