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96上中國文化概論重點整重:

96上中國文化概論重點整重:
https://lhl.nou.edu.tw/~research/study_forum/list.php?b_area=217
期中考部份由以前學長姐整理
弦月 2005-05-09 02:53:52
期末考重點~自我評量

第一篇
第1 章 文化定義的基本論述
→文化:歷代精神生活的總表
→文明:外 物質可傳播與接受
→文化:內 群體內部精神累責而產生的

第2章
△萌芽期:從上古到西元前1027年(西元前11左右起)
→溶合:血緣
→文化(民族):地理環境
→中原:(陝西、河北、河南、山西、甘肅、司西、甘肅)
北方 黃河中流帶(平原)
於中國的中北部
△河北省、逐廘之(黃帝) ↘
湖南北部(九黎) 地點:中原一帶
山西(阪泉)--- 運城 ↗
△黃帝--- (孫)高陽(顓頊)和青陽→
→晉陽(太康元國)---陽城
→商---亳
→殷---安陽縣
△商朝~
→文化特色:
1. 神權思想的盛行
2. 對祖神的崇拜
3. 多神個仰(萬物有靈)
4. 戰爭多
5. 民族複雜
→倉頡: (文字的發明)天雨粟,鬼皆夜哭
→甲骨文:不是拿文字來記史
是用記戴卜掛之事
→文字不外傳,用來當神符使用
→天文、災異、符瑞(祥瑞)特殊的知識(百姓是文盲)
→春秋(孔子)時期,中國知識領域才開展出來。


第二節 中國文化定型期
l 周朝的建立到西漢末年(結束),西前1027年左右~西元25年(東漢開始以前)
西漢約宣帝及元帝時期
渭水流域一周朝文化興隆地
(史記)
周人始祖(后稷)→不窟→戎狄

公劉→漆水流域→木材
l 封建制度
同天子將天下分封給同姓的姬姓諸人
周太公---齊
周 公---魯
唐、衛、隨、蔡、晉、燕、齊、魯
變其俗、華其禮---伯禽→「報政周公」
太公---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
西元772年
東周春秋戰國、泰(500多年)
史記
秦(於東周時才封諸候) 襄公→工公→收周錄民有之地民多化者
楚(熊釋封丹陽)—(南方)
封熊釋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丹陽(於湖北近四川)
l 中國文化三大系統
1. 中原文化
2. 西方---秦文化
3. 南四---楚文化
l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15年亡國)
畫同文---小篆
交通、制度
楚文化→項羽
楚、漢相爭→劉邦 下邳定都長安
三市:徐洲北方:彭城
下相:宿遷縣
漢武開始獨尊儒術,正式的南、北兩方的文化系統結合在單一的一個。「外儒內法」的統治策略之中
第三節 中國文化的衍化期
l 東漢開始至清朝末年
(一) 第一次重大
魏晉→唐代P.32
1. 搬人的融入中國→五胡亂華(西元317年晉南遷)(五胡→匈奴、鮮卑、氐、羌、羯)
2. 佛教在中國的普遍流傳和大為興盛
(二) 元朝入主中國
(三) 清的入主中國
西元439年
北魏滅北涼結束五胡亂華統一北方
南方是劉宗文帝元嘉16年,南北朝開始
l 北魏孝文帝(西元471年) →漢化
EX.姓---拓→土 、 跋→后 >改為元(開始起頭之義)
北魏→北周→揚堅→隨(38年) →唐
→北齊(滅於北周)
l 西元618年(統一中國) 李淵→唐朝
l 北方軍事力量強於南方 北周→隨 西涼(李暠) →李淵
l 南方文化
1. 強勢
2. 不受軍事力量影響
二、佛教傳入中國P.35
西漢末年入(可能)
東漢初年
浮展→佛陀
佛寺的寶塔
l 蔡情、秦景赴天竺求佛法洛陽建立白馬寺中訴有佛寺之始
l 南北朝是佛教大盛期
l 都下→南京(首都) 杜牧有一首詩,名為---江南春有說到南朝時建康附近的寺廟之多(P.35)
l 誦黃老(道教)
l 伊蒲塞→菩薩
l 桑門→沙門(和尚)
l 北魏(楊衒→洛陽白藍記)P.36
l 司馬光→資治通鑑
自佛法入中國,塔廟之盛,未之有也;甚至當時有多人「戶以入沙門」
輪迴、轉世、再生是中國所沒有想到
(二)元人主中國(統治90年)

遼、金仿、漢化→服裝、生活、習性
元朝(蒙古)西元1234滅金西元1279年滅南宋
l 元朝實行種族隔離政策:
一蒙古二色目人三漢人(金朝領土之下)四南人(南宋)
l 元朝(90年時間)中國文化反產生了停滯、甚或逆轉的現象
文化→以儒家為本
→禮樂教化
文學→中國文學作品要求溫柔敦厚,要求含蓄婉轉。但元人主中國後,曠達的風格成為主流
中國在文學藝術→元曲、元雜劇
l 世界觀的轉變:
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唯一
l 中國文化的第三次變化→清朝的入主中國(P.40)
清再以異族的身份入主中國→以滿馭漢,內滿外漢
可能對中國產生了負想影響:
1. 清初---文字獄(拑常思想)
2. 康熙---鎖國政策
l 文字獄(大力發動)
康熙→
雍正→
乾隆→
l 鎖國政策(西元1707年 康熙四十六年)
康熙、雍正→傳教土(科學的傳輸)、逐澳門並關閉各地的天主堂


第四節 中國文化的轉型期
l 晚清→近代史的開端
清宣宗道光20年,西元1840年歲次庚子(鴨片戰爭)P.42
﹡西化
﹡世界化
第貳篇 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
第1章 重形上而輕形下(P.49) →以學術思想治國之方略
l 易經.繫辭→形而上者謂道(尊卑之分、上下之別、君臣分分—君尊臣卑、君上臣下)
→形而下者謂之器(儀節)
l 中國人→重形上輕形下(p.50)
l 周公---制禮作樂(廣義---包函所有儀節和典章制度)
→宗法制
非常嚴格的分別,嫡庶並以嫡長子為唯一合法的繼承人---「禮」的一種
「禮樂」--是所有的制度的總稱
l 周朝→禮樂制度→人→神意(甲骨文)ex.受天命(君王的繼位)
以人為本位思考問題,取代神權(p.53)
l 夏商→神權和神威
l 周→禮樂制度,定尊卑別貴賤(形上想)-p.53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有自—長華者也。因為→親親、尊尊、長長,所以君尊臣卑,祖尊孫卑,父尊子卑,兄尊弟卑
l 男女授授不親;男主外女主內→會倫理穩定;家庭結構穩定
l 論理.八佾中---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孔子→春秋乏宋國人
⊙周朝→立商紂王的庶兄—微子為諸候是為宋國
⊙孔子→微子的後代
⊙孔防叔→躲避仇家。魯→孔子的出生地
⊙孔子與要神親密關係輯略→子入太子廟(p.55)
→吾從周
→敬而遠之
l 漢朝---西漢末年時(西元26年)-p.57
【七略】
形而上

形而下

l 形而下----尚書
→貌---木→脾
→言---金→肝
→視---火→肺
→聽---水→腎
→思---土→心
l 形而上—名家→公孫龍子「白馬非馬」
→魏晉之後西實理論---「知人任術」的官史考核
→別鑑人物的品第
l 重思維而輕百工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有士、農、工、商的四民之分---【?#92;梁傳】、【管子】、【孟子】
→四民中,商人是最受輕賤的階層。是因商人比蚊不會有「安土重遷」的觀念,以及春秋以來「重義輕利」的儒家思想所致。「重義輕利」的形上思想領導下,商人當然就被排斥,以至少在漢朝尊儒以後,商人的地位就列為「四民」中的最下等。
→農貴商賤,這就導出了「重農抑商」的政策
1. 不?#92;商人作官
2. 用服飾來作為區別---不可以穿絲綢的衣服,只可穿絹或布(漢代開始)
3. 規定商人不可以乘坐馬車
4. 明武宗正德元年(西元1506年)—規定「禁商販、僕役、倡優、下賤,不?#92;服用貂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後漢書.輿服志】---「進賢冠」
1. 公候→三梁進賢冠
2. 博士→二梁進賢冠(博士官階很低但其職責是「傳先王之訓」所以特別破格
3. 小史、私學弟子→一梁進賢冠(只要能學即使是學生,都可以受到特別的待遇---是重形輕形下、重思維輕百工的最具體的呈現。)
→漢代以前中國的科技文明和商業已十分進步:
1. 春秋末期—范蠡、計然提出高明的商業理論,使得越王勾踐能得以富國而報仇;後來范蠡退隱民間,把計然的理論用於經商,立成大富。---「陶朱公」
2. 東漢---張衡(西元78-139年),發明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
→政府長期的貶抑,把科技視為擾亂民心的「奇器」
l 文學藝術的重道輕形
→春秋時期,(詩經)一書就已經大致成書,由風、雅、頌三個部份所組成
→雅、頌是屬於宮近中的雅樂,是在祭祀、朝會,或是宴饗時所用的音樂及歌辭
→風則一共收收錄了十五個諸候國的民間歌謠---十五國風(完全都是民歌,內容除了大部份是描寫男女感情之事外,也包括了一些生活上的反映,例農事、戰爭、對賦稅的不滿意等)
→春秋開始,各國之間的外交使節逐漸形成(詩經)中的辭句「斷章取義」,用來當作含蓄婉轉表達心意的手法,---「賦詩言志」
→孔子告誡他的兒子孔鯉「不學詩,無言」
→漢朝、漢朝以後,把民歌變成教化的工具,(詩經被列入為「經書」,而不是文學作品)
→漢朝—「賦」原是極盡舖敘和張的文體,力求文字和音節的優美。是中國少見的文學體裁。若沒有形上的「道」在背後作為支撐,在當時的禮教社會之中,幾乎就法生存。
→漢朝的賦家---司馬相如、東方朔、揚雄諸人,無論寫的是田獵、宮苑、神、都城、山川等等,在最後都要加上一些「諷諫」的句子,讓賦在讀起來時,有所謂---「諷諫之旨」
→詩可以「言志」的觀點,乎成了所有知識份子的基本心態。
→六朝時期---文壇上流行唯義作用是當時文人產生的一種自覺
→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所謂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隨,是中國學史上罕見的追求純文學之義的時代,偶句→駢文,詩作→格律,近體詩→即律詩和絕句
→「文起八代」---韓愈提倡以文學為載體,在內容上載道,文學才又再度「興起」
→韓愈、歐陽修反純文學的運動
→書法繪畫---重道輕形---「行氣」---「氣勢」→神韻
ex.李思訓→金碧山水
吳道子→破墨山水---「寫意」
↘王維↗ (神韻—人物的表達,重神韻不重形)重意→道
→鄭思肖---「失根的蘭花」--士地被番人所奪(國破家亡)

第2章 知識份子和統治力量的結合
l 隨朝以前知識份子的入仕過程
Δ知識如何來的
→周---貴族(多),平民(少)
ex.孟子.滕文公上「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
→周朝的學校
鄉學→地方性質(低層)
國學→中央性質(高層)
教育—司徒(教育部長)
鄉學→鄉大夫(約現今的教育局長)
→鄉吏(老師)
每三年考試(選士制度)p.77

→士---民間考選---無世襲
→大夫---貴族子弟---世襲
大夫以上是國學
Δ東周---戰國
→平民參政愈愈多—先秦諸子
→孔門四科---孔子將其門人分為四種類型:德行、言語、政溪、文學

Δ秦---郡縣制度

Δ平民入仕的方式---
1. 保舉—任
2. 軍?#92;
3. 客
4. 吏道
5. 通法
6. 徵士
Δ博士官代表儒家
Ex.史記---始皇本紀
封禪書
→儒生(博士)地位小掌通古今(類似顧問)會影響皇的思想
徐復觀—自秦朝至漢武帝以前的博士官三大特點:
1. 使其以知識參與政治,而不在發展學術
2. 任務是由皇帝臨時諮詢、指派的…
3. 來自儒生
Δ漢朝的平民也有合法的入仕途徑---「察舉制度」
→漢書---百官公卿表(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
→漢武帝時--- 察舉方式真的成為完備的制度----武帝自元年光元年(西元前134年),下詔「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一、察舉的科目分二類:
1. 常科---固定的考試(孝廉、秀才—茂才、察廉)
2. 特科---需要而辦的(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明法、至孝、有道、敦厚 、尤異、治劇、勇猛智兵法、明陰陽災異等十一種)
二、非正式任官管道:
1. 辟除:
2. 課試:
3. 任子:
4. 自衒鬻:
5. 納貲:
6. 計吏拜官:
7. 方伎:
→官僚體的二個重要特質:
1. 考試制度和教育並不相結合
2. 考試制度和詮敘制度不分
△魏晉南北朝~
→曹丕(受陳群建議)設九品官人法---又稱九品中正制(上上、上中; 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個等級)
→中正官在品評時的依據
1. 狀---「行狀」是對人物的言行、品德、才能等等的總評語。
2. 家世—指當事人父苵輩的資歷、官職大小、爵位砲低等等。
→九品官人法的取士對象,有賢德、學問的人,都可以參與品評。
→晉書.劉毅傳---「上品無寒滿,下品無世族」
△ 晉朝~
→門閥制度:出身好的貴族,才能當得了官。
※ 先秦 →選舉制度

漢朝→察舉制度

魏晉南北朝
九品官人訪舉制度

實施方式日漸完備
△隨朝科舉考試制度:
※ 科舉考試制度

△ 門閥世族把持政局(六朝---九品官)a.家世b.知識份子
(周朝---世襲)
【隨(初)唐---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萌芽期(隨朝西元581-618年)約38年
→唐 –杜佑(通典、選舉典)劉秩
曹魏僭竊,中正取士,權歸著姓
雖可以鎮代鎮優甿(一般老百姓),非尚賢之術…
△隨文帝開皇年間
→廢除九品官人法
→無豪族寒門之分
△(隨書)
隨文帝開皇十八年(西元598年)
新設科目→志行修謹(道德)
→清平幹濟(道+才能)

△隨煬帝大業三年(西元607年)
設科目→孝悌有聞 →學業擾敏
→德行敦厚 →文才美秀
→節義可稱 →才堪將略
→操覆清潔 →膂力驍壯
→強毅正直
→執憲不撓
※重點:1.定期舉行考試。2.自由報名。

△科舉分成二種:
(一)常舉
→常科、常選、歲舉之常選也。
→每年定質舉行。
( 二)制舉
→天子自詔者日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制科(又稱別名)、特、特舉
→不定期舉

△唐朝常舉行考試科目
1. 秀才科→方略策
2. 明經科→經書學術
3. 進士科→詩賦辭章
4. 明法科→法律
5. 書科→文字
6. 算科→數學
7. 禮科
8. 史科→專業
△唐朝制考試科目:
→文辭→儒學→吏治→軍武→玄道(宗教—國教→道教—老子後代) →方技(天文日曆)
→不遇(有才能但沒有遇到好的官吏)
△唐武則天天長安二年(西元702年)
→開始考武舉 EX.郭子儀是武舉出生
△特殊具代表意義:
常舉---進士科
制舉---不遇類


△漢朝不重視純文學:
漢武帝
→司馬相如(寫賦名人)
→倡優畜之
→等同歌女
伶人一般 EX.楊雄---雕蟲小技不為也(棄純文學)
Δ東漢靈帝
察舉項目→鴻部門文學
→工於尺牘
辭賦(純文學)---是中國考試制度中最早出現以純文學為考試科目
書畫
鳥篆(馬叢書)
EX.(舊唐書-薛登傳—P.94提出反對純文學
Δ浮辭指修辭華美而不「載道」的文章;所以「禁斷浮辭」
EX.唐-(通典.選舉典)----反對純文學
Δ唐中宗

唐玄宗→詩賦(純文學)才納入

進士科(函--雜文、策論、經書)

(唐摭言)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制舉---不遇類(沒有管道,懷才不遇者)
→長才廣度沉跡下僚科(職務低不得志)
→才高位下科
→才高未達沉跡下僚科
→高才沉淪草澤自舉科
→草澤無人舉者亦聽自舉科
△科舉考試完全制度化是於宋
→真正制度化科舉—宋朝時成立
→元→明→清(很大的影響)
→宋科舉三級制
1.州試---地方性的初級資格考試,各州有不同的名額限制,凡舉與州試的人,必需回到本籍貫去應試。
又稱---秋闈
→每三年一次,時間在秋天
→考取的人稱做舉子或貢生或稱舉人(第一級考試)
2.省試—舉人在第二年春天到京城參加由尚書禮部所行的覆試,這是第二級的考試。因為債由尚書省主持,所以也稱「省試」
又稱---春闈
→春天舉行,主考官通稱春官又稱諸科
→通過的人稱為進士(通稱之)
→考試時可設位供帳,備茶湯漿
→包函:
→九經科→五經科→開元禮科→三史科→三禮科→三傳科→學究科→明經科→明法科
3.殿試—新科進士到皇宮內接受皇親自測試
宋太祖開寶五年(西元972年)
→親自口試
→親自決定錄取者
→宋朝殿試的起源
△ 進士分五等
● 第一等 ↘
一甲 →賜進士及第
● 第二等 ↗
● 第三等 → 二甲 →賜進士出身
● 第四等 ↘
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 第五等 ↗
~公佈後由皇上賜袍與笏(上朝拿的工具)

△ 仁宗時期→恢復武舉


△ 北宋晚期→增加詞科


→明朝以後由學校進入
入學前的士人無論年齡大小→皇王(如大學聯考)
通過每年的考試

進學(進入學校)

生員→秀才、相公(民間稱)
(正式學生)
→明朝以前(銓敘制與考生試制度是結合的)
△明朝「科舉必由學校」制度,所結合
→教育制度
→考試制度
→銓敘制度
~考試制度與統治力量之間的關係~
唐太宗
↗弓箭射程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掌握之中)
Δ商朝時由皇族掌握知識,不讓平民認字
Δ周朝時行禮樂制度
Δ史記.陸賈列傳
劉邦:居馬上而得天下
陸賈: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
劉邦:不懌,而有慚色
漢文帝
Δ實行察舉制度
Δ要求「人選」:
l 賢良方正(漢文帝---在宮中親自出題,要求被荐舉,賢良文學之士者回答這叫做「對策」。~漢書.晁錯傳中記載
l 直言極諫(敢進諫皇帝)
`漢武帝—獨尊儒術
l 設立五經博士
l 為博士設第子員(學生)---漢書-儒林傳P.103
☆東漢和帝永元十四年(西元102年)徐防建議:
一、 嚴守家法,不可更動師說。(跟那位老師依其家法)
二、 納入考試制度之中。
三、 「論語」不射策。(全面的測試) Δ
△唐朝.考試科目:
常舉---明經科
→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史科
進士科(唐代最重視)
→策論
→唐高宋調露二年(西元680年)加考經書以消除庸淺
→唐玄宗加考詩賦
△以詩取士「唐朝的進士只考詩賦」但也要考經書消除進士庸淺」的幣端
l 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下召----朱元璋
漢、唐及宋,科舉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貴(注重)辭章之學,而求六藝之全。
l 明朝科舉定下原則: (朱元璋)
懷才抱德之士,務在明經行修,博古通今,文質得中名實相稱。
l 明朝科舉:
⊙洪武三年開始
⊙洪武五年暫時取消
⊙洪武十五年再恢復
△八股(元 朱元瑋、劉伯溫所造)採王安石
→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
因王安石鑑於詩賦之浮華實故純文學不考,於經書理—經義取之
一般300-500字,不可超過500字,最多700個字
↗八股文結(八比文)於洪武十七年(七元1384年開始實行約500年(使用)
起(開頭)
起股---小股 ↘
小股
中股---小股
小股
後股---小股 -----八股
小股
東股---小股
小股 ↗
大結(結尾)
l 八股文題目出處:
→四書→易經→尚書→詩經→春秋→禮記
△儒家奇特點”
1. 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 陳絕呈,是求仁得仁
EX.(論語、顏淵)P.109---民無信不立
(論語、衛靈公)---以德服人


第3章 儒法思想在國家社會之間的互運用
~外儒象法的地位~
△秦朝施政特質:
1. 高度的集權於皇帝一身→集權---秦始皇個人性格。P.115-116
EX.史記、秦始皇本記—秦王登山宮
史記、秦皇本紀—侯生、盧生對秦批評
2. 法後王。
△始皇坑儒:
→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太子扶蘇進諫,也被貶到北方監軍
△法後王—當代的方法。(法先王---尊古先賢)P.117
僕射—周青臣→施行郡縣制度
→神靈明聖平定海內
→以諸倏為郡縣
博士—淳于越 P.118---恢復封建制度
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92;臣,自為技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匹夫…無輔拂,何以相救哉?
淳于越—事不師古而能長久長,非所聞也
李斯---請有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設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者族。
△ 民間留下:醫葯、卜筮、種樹之書
△ 法令留下:若欲月學法令,以更為師

l 以古非今---法家大忌
l 以古為鑑—儒家行事準則
l 史記、、叔孫通列傳
幫劉邦制定朝儀的叔孫通
→平時者儒服,劉邦憎之
→乃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
l 漢文帝↘
漢景帝 →推崇黃老之術

一年內平定七國之亂→文景之治 P.119
l 漢武帝(西元前140年)儒家主張逐漸抬頭
l 司馬談 論儒家
以為人主天下儀表也,君唱臣和,主先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佚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92;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敘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
~結果---外儒內法~
l 漢朝的察舉制度
賢良文學↘
明經科 →以儒家的經學為主
l 文學
→儒學
→儒家
EX.(漢書.韋賢傳)---「道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韋賢(西元前148-60年)西漢景帝---漢宣帝
l 漢武帝初即位
l 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貳、 教傳入中國後,何種背景下,成了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答:中國在佛教傳入之前,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宗教,當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逐漸將佛教中國化,使佛教在中國可以生根發展,變成中國人一個重要的宗教,除此之外 佛教中經典中所含經義,諸如眾生平等萬物齊一的基本理念,和中國道家思想中的「齊物」觀念不謀而合。另外捨棄世俗心無罣礙的主張也雷同中國知識分子的出世觀。佛教的倫迴轉世和西方極樂世界及來生等說法卻又是中國原所未有的。在這些背景下佛教傳入中國後,便完全納入中國文化原有的體系中成了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參、「形上」和「形下」在理論上應是平等的,何以後來卻成了重「形上」而輕「形下」?
答:因為在中國人「有從無生」「器從道生」觀念下,道成了比較高層的指導,而器則是下層的執行層面。儘管<<易經.繫辭>>中並沒有特別提倡重形上而輕形下的觀念,可在實際的生活中,由理論來指行為是必然的現象。於是理論高於行,觀念高於執行,思維高於操作等等的相對應的理念,從周朝初年中國文化的定型時期開始,就推衍擴大散佈在整個社會各個層面中,而重形上而輕形下,則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本特徵。

肆、述商人在中國古代受到排斥的原因。
答:因為商人比較會有「安土重遷」的觀念,以及春秋以來「重義輕利」的儒家思想所致,像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將有以利吾國乎?」之問時說:「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義而己矣。」就是將利和義對舉的例子。到了漢朝的董仲舒更明白主張「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力?#92;」,更是成了後代反?#92;利主義的代表宣言。在這種重義輕利的形上思想領導下商人當然就被排斥。

伍、漢朝在察舉制度之外,還有那些合法的入仕管道?
答:「辟除」,這是各級長官為了實際需要,直接選用人材的方式。
「課試」,各級學校所培育出的學童,經由考試而任為吏的方式。
「弟子員」,漢武帝時為博士官設置的,經過考試也可以為官。
「任子」,接替父執輩的官職。
「自衒鬻」上書自我推薦為官。
「納貲」,捐出一定的數額也可以被派任為官。
「計吏拜官」,地方官派「上計吏」到中央去報告所屬官員的考核情形,被中央留任為官。


陸、請分別說明何謂「七出」、「五不娶」、「三不去」,並略作評論。
答:「七出」: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
「五不娶」:喪婦長女不娶、世有惡疾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亂家女不娶、逆家女不娶。
「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與期與更三年之喪、先貧賤後富貴。

柒、 說明精神文化和物質文明相互影響的情形。
答: 精神文化和物質文明並不是可以截然一分為二或相互排除斥的兩個對峙個體。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既可以相互包容,又可以彼此獨立的。也就是說,外在的物質文明也可以呈現無形精神文化,而內在的精神文化也可以藉由有形的物質文明來具體呈現。我們固然可以在名辭的指涉上分析釐清物質和精神,但是其內在意義的相互詮釋上,卻是一體的兩面,無法斷然劃分的。

捌、 說明「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的意義。
答: 二、 答:p49-50

玖、 何謂「八股文」?這種考試對中國社會有何影響?
答: 三、 答:106-107
壹拾、 中國古代對於為父復仇一事,為何不完全禁止?
答: 四、 答:147

一、『重道輕形』的觀念,對於中國的繪畫有什麼影響?
答:
二、請說明『九品官人法』的含義及品評依據。
答:
三、中國古代統治者把科舉制度作為為知識分子的唯一出路,為何要用『
重農和壓抑工商』來當作配套作法?
答:
四、『法先王』和『法後王』在意義上有何區別?
答:
五、請對下列所引程頤之言作出評論:

問:『或有孤?#92;,貧窮無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後世怕寒餓
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答:p150



留言者 弦月
留言時間 2005-05-09 02:53:52
標題 期末考重點~自我評量

這是我一字一句所找的答案,沒有複製,如有雷同,只因為大家課本都一樣,提供給同學們參考,如有不足或有錯誤,敬請指教~

中國文化概論
1、請說明佛教初入中國時,中國人對它的認知是什麼?
答:佛教初入中國時,由於和中國人的思考模式完全不同,所以雖然有一些翻譯的佛經,但是一般人還是把佛教當作一個單一的神明,而不是一個有系統的宗教。

2、請問中國早期的知識份子如何用道家的思想去詮釋佛家思想?
答:六朝時期,正是中國玄學大盛的時代,名士之間的清談,蔚為一代的風氣。而所談的依據,則是以合稱為「三玄」的【易經】、【老子】、【莊子】為主。道家思想,再當時大有取代儒家思想,成為社會主流的趨勢。既然一般人對於道家與佛家時常不分,於是藉著大家所熟悉的道家思想來詮釋佛學,不但使中國的知識份子較易於接受佛家理論;同時,佛道不分,也是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佛、道之間是有通融的地方,於是藉道家的思想、或是玄學來解說佛學的理論,未嘗不是一個詮釋佛學的理想切入點。

3、何為「禪宗」?請約略敘述其起源及其流傳情形。
答:「禪」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靜坐沉思」。透過靜坐沉思,以喚醒人性之中原本就已經存在的佛性;同時再藉師徒之間的傳授,以達到開悟的境界。所以禪宗是很重視師承的一個門派。
傳說禪宗在中國的始祖是菩提達摩,或簡稱之為達摩。達摩原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在梁朝武帝普通元年時由海道到廣州。梁武帝迎之至金陵,可是他和梁武帝的理念不合,遂以蘆葦渡江,入北魏,居於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悟道。由於他是中國禪宗的第一祖,所以民間又稱他為達摩祖師。達摩將衣缽傳給二世慧可,慧可傳給三祖僧璨,僧璨傳給四祖道信,道信傳給五祖弘忍,弘忍又傳給了六祖慧能。從此以後,禪宗分為南北兩宗。

4、請舉例說明禪宗思想融入中國古典詩歌的情形。
答:P168

5、請簡單說明北朝實行漢化的過程。
答:1、北魏建國於道武帝登國元年,道武帝名拓跋珪,是鮮卑人,他在建國之初,就開始重用漢人知識份子以建立典章制度。這些幫助道武帝制定建國規模的人,都是漢人。其中尤以崔玄伯最值得注意。
2、道武帝再傳為太武帝拓跋燾,而崔玄伯之子崔浩,也繼承了父業,繼續為北魏效力,同時也推動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漢化政策。
3、北魏孝文帝即位,再度開始大力推行漢化政策。孝文帝是北魏所有的皇帝中推行漢化最徹底的一?魽A他即位後,將原來在塞北的首都平城,內遷到中原的核心地帶洛陽,藉著遷都,一方面顯示推行漢化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展現了統一全中國的企圖,才使的北魏的漢化又再接續了下去。

6、請以服飾為例,說明遼、金、元民間文化的交融情況。
答:在金朝統領的北方,民間大都已是胡服為俗了。南宋孝宗乾道六年,范成大出使金朝,記其所見北地漢人之服飾,多已胡化。在金朝統治的地方著胡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在南方宋朝的轄地,也是胡服大為流行。
相對的,遼朝和金朝的平民,也喜穿漢服,北宋真宗時,路振出使遼朝,見到契丹平民都穿漢服。金朝時正式的祭服是參考唐朝服飾制定的;金熙宗喜歡儒服,海陵王喜好江南的服飾,並下詔可以讓平民自由選擇服裝,不加以禁止。元朝是中國歷代異族政權中漢化最淺的朝代。由於蒙古人在當時文化水準是低於漢人的,所以元朝不推行漢化。

7、元朝並未大力推行漢化,其原因為何?
答:1、游牧文化和農業定居文化本就是對立的。
2、蒙古的征服地區廣及中亞,所以任用的親信,多為和蒙古人種較為接近的中亞各民族,而不是漢人。
3、當時蒙古汗國的都城在和林,遙控歐亞的廣大地區,遠離漢地。華北地區統治漢人的政權,只是地區性的,所以就蒙古而言,實行漢化,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4、金朝海陵王全面推行漢化,遷都入關以後,女真人逐漸和漢人同化,金朝晚期時,日觀的女真人和漢人已經無所區別了。基於蒙古人的種族優越感,蒙古人當然不會重蹈覆轍,再去實行漢化。
5、元朝皇帝之下,又分成?#92;多的蒙古汗國,這些汗國諸王,都身居北地,仍過著游牧生活,根本就反對「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尊用漢法」。這股力量的牽制,使得元朝皇帝在推行漢法時,是既有限,又保守。基於此五點 所以元朝是一個漢化不深的國家。

8、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何對中國文化的演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請簡述其原因。
答:一、先秦以前的朝代,雖然仍有可信史料如夏、商、周三朝,但是越往上推,可信的史料便越闕如。
二、夏、商朝雖然可以說是信史的朝代,但是可資佐證的史料仍嫌不足。
三、周朝文獻和文物的留存固然都極豐盛,到了東周末期,各種學說尤其發達,可以說是百家爭鳴。這種現象,到了秦朝肇建後,開始逐漸消淡。

9、李斯為了替秦始皇保固君王的權威,提出了哪幾項建議?
答:一、「史官非秦記皆燒之」,凡是非由秦朝史官所記的史書,一概予以焚毀。
二、「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燒之」,除了秦朝政府部門因為職務需要可以留藏詩、書、百家語等書籍以外,其他民間的藏書一律要繳到各地的官府去予以焚毀。
三、「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禁止私自談論各種學說,觸犯者一律判處死刑。
四、「以古非今者族」,借用談論古事來批評現狀的人,家族一起連坐判處死刑。
五、「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官吏知情不報,一概以同罪論處。
六、「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命令公佈?T十天後,沒有將書籍交付官府焚毀的人,將在臉上刺字並且判處終年築城的勞役。
七、「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民間得以留存保有的是和醫藥卜筮種樹有關的書籍。
八、「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民眾想要學習政府法令的,只能以官吏為師去學習。

10、舉例說明儒生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為何?
答:儒生在劉邦的心目中就是沒見識且拘泥的代稱。

11、請以所知敘述儒術地位在西漢開始受到帝王重視的過程。
答:儒術地位開始受到帝王重視,是起源於對帝王的威儀有利,而不是儒術的真精神受到帝王的了解和重視。儒者地位自漢高祖開始,雖然自諸子百家逐漸脫穎而出,但是真正明令獨尊儒術而罷黜百家的是漢武帝,倡導者則為董仲舒。

12、請敘述賈誼對實施禮的建議內容。
答:賈誼提出「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禮,六親有纪」的人倫禮儀,是由人制定而非由上天制定,因此如果世人不好好的維持並予以實行,就會紊亂衰壞。所以如何訂定禮儀制度,使整個國家真正落實「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親各得其宜」的倫理內涵,就是讓漢朝達到「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的不二法門。

13、董仲舒提出罷黜百?a,獨尊儒術的內容為何?
答:P216

14、孔子所說的「【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指的是什麼意思?
答:「興」不是指文學的感染作用,也不是直接牽連禮義政教,而是由詩中的具體事物連及義理,通悟禮樂以至比附政治。
「觀」的目的,是為了如何去修身養性、立身行事。孔子正是因為留戀先王時代風俗道德的醇美,才慨歎當時風俗道德的衰敗,正是因為羨幕先王時代禮樂制度的完善,才慨歎當時禮崩樂壞,並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為其憂。因此「詩」可以觀,並不是指文學的「認識作用」,而是把學詩看作是修身養性的手段。
「群」是指貴族卿大夫的「群居賦詩」,以此來達到統治階級內部以及諸侯國之間關係的和諧。
「怨」絕不是隨意可以批評政治,它必須「止乎禮義」,需不違犯君臣人倫之道。

15、淮南王劉安和班固兩人,對屈原所作【離騷】評價的相異處,是基於什麼原因?
答:淮南王認為【離騷】具有「【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亂」的雙重特質,所以得以 和日月爭光,是以儒家的教化?#92;能來評論【離騷】。
班固認為屈原的【離騷】「非法度之政,經義所載,謂之兼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則是說明【離騷】根本不合儒家的教化思想,所以認定淮南王對【離騷】的讚譽是錯的。

16、「原道」、「宗經」觀念的含意為何,請簡述之。
答:「原道」,指的是以儒家所指稱的堯、舜、禹、湯、文、武諸盛王所實施的仁義之道。
「宗經」,指的是以儒家的經典內容作為文學創作的內容依歸。

17、韓愈所謂的「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含意是什麼?
答:一、韓愈所以特別重視儒家經典中所用的修辭,目的是想以此來了解並貫通古代聖賢之道。
二、韓愈學習經典中修辭的方法,並不是全盤模仿,而是經由對儒家典籍修辭的吸收了解,然後以自己的方式來變化創作。

18、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所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張,其含意為何?
答:一、「文以明道」是柳宗元對於早期寫作,只會務采色、誇聲色的華麗修辭習慣反省所的的體悟。
二、為了要達到「文以明道」的目標,所以便把【書】、【詩】、【禮】、【春秋】、【易】等儒家的經典,當作為文取道的源頭。<>三、在取得為文的源頭之後,為了更擴大所寫作文章的內容,因而還將學習的範圍延伸到【榖梁】、【孟】、【荀】、【莊】、【老】、【國語】、【離騷】、【史記】等書籍中。

19、輕「賦」而重「比興」的文學創作規範是如何出現的?
答:作者在從事文學創作之時,要避免將心中所欲指斥的事情,用很直率或憤激的方式表達出來。在這種文學情感的表達規範中,於是便形成文學創作的情感表達,必須出自於一種溫婉含蓄的方式,而不可以太過顯露。輕「賦」而重「比興」的文學創作規範於是出現。

20、對中國文化史中出現的繪畫及音樂?#92;能須以教化為主的現象,你有何看法?
答:P240

21、西漢揚雄所提出「言為心聲,書為心畫」的含意為何?
答:身為君子的人,平日的言論都是有本有據,不會語出無端,當然更不會無的放矢,所以凡是君子所說的話語,一定是有跡可循而不會是毫無徵驗的。一般人就是因為心中所思所想的事情,無法用言語來正確傳達,用文字又無法完整詳實的紀錄口中所說話語全部的內容,所以只能是個平凡的人。在這種形況下,揚雄於是認為,人們口中所說的話語,是用來傳達人的心聲用的;書寫而成的文字,目的在於描繪出心中所想?滷★牷C

22、春秋時代,「與論」議政的現象如何出現?
答:一、由於周王室本身的衰頹,無法統御眾諸侯。
二、原來所分封的諸侯國因為社會經濟情況的改變,而各自壯大興盛,再也不奉周天子的號令。

23、簡述西漢顏異因為「腹誹」罪名而遭誅的經過。
答:P249

24、請說明東漢帝王修建太學對清議形成的影響。
答:東漢光武帝修建太學的本意,原是意在透過表彰儒術,重視氣節來加深文人對於帝國的向心力,但是表彰儒術,重視氣節的行為和思想,本身就存著對於理想的追求,一但文人們認為政治的現況,與認知的理想有了落差,勇於提出批評就成了另一種「重視氣節」的表現。換言之,東漢的帝王修建太學,使太學成了天下人才的儲存場所;而太學中所培育出來傑出人才的言行,再演變成天下讀書人的典儀風範,又回頭要求政治必須清明,成為與當權者相抗衡的一股力量。

25、【史記。蘇秦列傳】中對蘇秦出身的描述內容,就中國文人興起的歷程而言,代表著什麼含意?
答:一、蘇秦是平藉著向鬼谷先生學習從橫術而出身的。
二、蘇秦第一次出遊受困回家之後,家人對他不以為然批評內容中的「今子釋本而事口舌」一句,正顯示出當時周遊列國,以知識求取?#92;名地位的風氣已經形成。
三、蘇秦以知識周遊列國雖然受困而回,但是並沒有因此放棄這種求取?#92;名地位的方式,仍然再接再厲的鑽研更專精的知識,最後還因此佩帶了六國的相印。
根據?炫釵谷W的過程來看,擁有新知識已經成了取得權力的新途徑。

26、促使三國魏晉南北朝之時,門第風氣轉而大盛的兩件事情是什麼?
答:一、九品官人法制度的出現
二、西晉的政權撤轉到江東

27、造成門閥世族可為晉身階級時代結束的原因為何?
答:科舉制度的實施造成門閥世族晉身階級時代結束。
以真才實學來求取?#92;名,是唐代科舉制度的特色,門第家世的影響力已大為降低。天子制舉的過程,有糊名制度,所以比較公平,門閥家世背景都無用武之地。

28、以【論語】為例,說明在早期中國人的心目中,所謂「神靈」的含意是什麼?
答:早期中國人的心目中,所謂「神靈」的含意,如果不是祖先,便是自然。
論語中記載孔子的話: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祭如在」指的就是祖先的神靈。「祭神如神在」指的就是自然神靈。孔子之所以會說「吾不與祭,如不祭」,就是表示祭祀之禮,所重視的就是誠敬而不在各種儀式,足見在孔子心目中,並沒有把這種祭祀當作一種宗教的活動。

29、就劉精誠再【中國道教史】書中所言,道教大致在哪幾方面吸收【老子】的思想?
答:1、道家崇尚的「道」是一種超絕一切的虛無本體,是「萬物之宗」,這是一種「恍惚」的、「玄妙」的,,無形無跡的,看不見、聽不到、摸不到的超感覺的東西。道生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的這種神秘性質,正好被道教利用、誇張,構成其唯心主義神學的核心和基礎,從外在於個體的「道」變成直指人的內心的「道」。
2、老子哲學講無為、清靜、抱一,它力圖從內心精神世界消解現實的矛盾,被道教吸收發展,成為其修煉養生的指導思想。
3、【老子】思想中包含有長生的思想萌芽。如「榖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根。」、「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這本來是說愛惜形神,無知無欲,實行無為,可以長久統治的道理,但「長生久視」欲被牽強的用來改造成為道教長生不死的基本信仰。

30、從五斗米道的內容來看,有哪些現象已構成正式宗教的組織和架構?
答:一、設立教主,也就是以老子為教主,這樣的宗教就有了起源依歸。
二、設立教中基本經典,也就是以【老子】一書作為五斗米道的主要典籍。
三、開始分社教區,以方便傳教和擴展勢力。
四、訂定向神明懺過悔罪的宗教儀式。
五、宣揚符籙可以治病的神蹟。
如此一來,五斗米道儼然已是一個宗教組織了,而這也就是中國道教的前身。

31、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最大的不同為何?
答: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最大的不同,就是太平道因造反而遭到剿滅,五斗米道則因為教義的宣傳(尤其是以老子的學理為依據)而受到知識階層的重視,至於教區的擴展則吸引了更多的民眾的加入,如此一來就成了當時社會上下普遍都承認的正式宗教。

32、曹魏時期,佛寺因何大盛?
答:曹魏時期,開始放寬華人出家的規定,中國的僧尼正式出現。進入兩晉南北朝時期,正值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人命朝不保夕,使得?#92;多民眾厭棄今生而將希望寄託再來世,加上身入佛寺可以免於飢餓、繇役,使得佛寺大盛。

33、舉例說明莊子的學說被道教吸收的情形?
答:P282

34、以東晉慧遠所撰的【沙門不敬王者論】為例,說明佛教徒對於不守世俗倫理儀節的解釋為何?
答:首先,佛教徒出家的目的,在於「皆遯世以求其志,變俗以達其道。」在這個基點上,不守世俗的倫理儀節,便有了很好的解釋。因為要避開紅塵,自然就不能向世人一般注重跪迎拜接之禮,否則就無法顯示避開紅塵的決心。因為要革變世俗風氣,所以哪有再去遵守那些即將被革變的世俗之禮的道理!因此,佛教徒表面看來好像「內乖天屬之重」,蒙上了不孝的罪名,其實是為了要讓親族長輩得到更好的來世之報而出家。此外佛教徒也彷彿「外闕奉主之恭」而顯的對君王不敬,其實是為了要替君王渡化更多的臣民百姓而出家。

35、簡述佛教徒逐步中國化的過程。
答:一、先將佛經中加入?#92;多和孝道有關的傳說,讓一般中國百姓接受。
二、援引同是道教的經典:【老子】和【莊子】,作為解釋或宣揚佛教教義之用。
三、在玄學發達的的魏晉南北朝時代,最為明顯。這個時期的佛教高僧,廣為結交談玄的名士,談辯之時的內容,老、莊、易、佛中的理論都已融合不分。

36、宋朝開國諸帝對儒臣及儒術採取優待的目的為何?
答:宋朝開國諸帝對儒臣及儒術如此的優待,除了要提振自唐朝末年以迄五代衰微的儒學地位之外,當然也想藉由這個方式,鞏固宋朝王室的基業。儒臣受到帝王的寵信,自然也就格外注重儒學興衰與王朝強弱之間的關係,對於宋代以前儒學的發展便會提出反省的聲音,以符合宋初諸帝的期盼。

37、石介【怪說】一文中,所呈現的論點有何意義?
答:一、宣示唐朝純以文藝創作為主的風氣,即將受到阻礙,這就給理學騰出了發展的空間。
二、將文學創作歸併到儒家的道統之下,為兩宋理學家重道輕文的理論開了先河。

38、董仲舒為了讓儒學取的獨尊的地位,把天的定位作何詮釋?
答:董仲舒為了讓儒學取的獨尊的地位,把天的定位,解釋成具有完全主宰人間權力的神,相對的,人世間的各種現象,諸如君臣、父子關係,富貴、貧賤等級,都是上天有意的安排。這樣的結果,是使漢朝的皇權,取得了一個直接承受於天的「天命」。

39、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為何要對天的定位重新詮釋?
答:「天子受命於天」成了欲造反者的藉口,宋太祖趙匡胤就是藉著這種方式取得政權。所以趙匡胤不希望「天子受命於天」的口號,有朝一日淪為危害宋王室的工具。所以,對天的定位重新詮釋。

40、在朱熹的心目中,太極的含意為何?
答:在朱熹的心目中,太極的含意,放大來講,可以說是宇宙萬物化生的總原理;縮小來說,因為每件事物都會有其「所以如此」之理,以此而論,每件事物也都會有其總原理的存在。

41、朱熹心目中「格物」的含意為何?
答:是說探究事物之理直到了解並掌握其中的生成變化。這是朱熹對於探究客觀物理的方法。

42、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句,應做何解?
答:關鍵在於宇宙與心,都可以分別化為一個理字,來相互交通。換言之,宇宙的運行變化,可以歸納出一個理來移入心中;而人的心思也可以歸納出一個理來擴散成宇宙。

43、陸九淵為何稱本身存養本心的方法為「簡易?#92;夫」?
答:他提出一個讓學者思考的途徑:讀書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潔淨的本心加以輔佐運用,所有讀書得來的知識,都將成為危害的工具。因為這種存養本心的方法,比起朱熹的埋首經書,透過經書的字句來逆探聖人心思,來的簡易,因此陸九淵自己便稱這種存養本心的方法為「簡易?#92;夫」。

44、請以姚瀛艇主編的【宋代文化史】一書為例,說明宋朝時工商業活動和商人的地位出現什麼變
化?
答:1、宋代的戶籍制度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坊墎戶」,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工商業者。她們正式列入封建國家的戶籍,表明他們的社會地位,得到封建國家的承認。
2、宋代官工業中的勞動者,除了負勞役的工匠外,更多的是拿雇值的「和雇匠」。官工業中的「和雇匠」的增多,既反映了社會上雇傭勞動的發展,又反映了封建國家對獨立工匠的控制相對削弱。
3、宋代工商業者有了自己的組織-行會。
4、宋代科舉考試,准?#92; 工商業者的子弟應試。徽宗大觀三年以上舍及第,進入仕途,並於宣和年間升任宰相的李邦彥,就是一個名叫李浦的銀匠的兒子。它本身很能說明宋代工商業者社會地位明顯的提高。

45、簡述唐代以後,造成經濟中心自北而南的原因。
答:自唐朝後期的黃巢之亂,一直到五代十國結束的長期戰亂,使的原來中國的富庶之地-尤其是長安和洛陽一帶,變的殘破不堪。但是反觀東南一帶,卻因遠離當時的政治重心而少受戰火的摧殘,所以一但戰火平息,這些東南之地很快就恢復元氣。除此之外,東南之地位近海域,自唐代起即形成海上貿易的風氣,並且延伸到宋朝。因此,這些地方的商業獲利豐厚的情況,遠非北方農民所能及。利之所趨,自然聚合大量的移民前來謀生,於是人口聚集益多,所形成的城市模式,自然也和北方農村的景象不同。

46、南宋時的杭州,為何會發展成一座富庶的商業大都會?
答:杭州最大的特色就是水陸四通八達,由於如此,不僅有利於商品貨物的運輸,而且因為四面皆水,堆放貨品「不惟可避風燭,亦可免偷盜」。在諸多有利的條件下,難怪杭州會成為一座富庶的商業大都會。

47、說明「瓦子勾欄」的含意為何?
答:「瓦子」指的就是由數種到處流動表演獻藝的人所組合而成的團體,哪一處的都會熱鬧,他們就會不約而同的聚集在一起表演,演出結束後又各自分散,另尋其他可以賣藝的城市。
「勾欄」原意是指古代大車車箱上的勾欄裝置,在這裡被借來形容那些到處流動,具有不同專長的藝人,在表演時用欄杆等器物組成的表演場所和道具。

48、說唱藝術流行的新興城市,出現什麼新的社會現象?
答:由於說唱的內容,大多以歷史人物、傳奇故事為為主要題材,所以凡是說唱藝術流行的新興城市,就會出現一種新的民間輿論力量。也可以說,說唱藝術流行的新興城市,由於新知識與舊道德的觸擊非常頻繁,居民檢省和反思的機會增多,自然會形成一種新的價值觀,而這種新的價值觀,通常都是超越當時一般社會已經具有的範疇之外。

49、「說」和「唱」兩種形式,各有哪些表演類型?請簡述之。
答:「說」就是說書,又可以分成:
1、 講史:只要是以歷史故事為底本。
2、 說經:主要以佛經故事為主。
3、 小說:以吸引當時民眾的興趣為主,所以題材多以靈怪、傳奇、男歡女愛為主。
4、 合生:又稱為「說渾話」,只要是說書人憑藉著個人的反應機靈,應觀眾要求為主。。
「唱」可分成:
1、小唱:以詞曲短小精緻為特色,特別適合在各種酒樓、茶館或名勝之地做即興的表演,表演的團隊四處活動,這正是商業都市初興起時的代表行業之一。
2、嘌唱:原意是指放縱而不受拘束的歌曲,在這裡是指宋代民間的演唱者,再演唱詞曲歌謠時,也會將其他吟唱聲融合一起來演唱。
3、唱賺:是由一種宮調,配合數支曲子組成的敘述歌劇,由於是以唱歌在表演敘述一個故事,因此表演者必須要同時專精數項的腔調。

50、唐朝的文學和藝術審美觀念,為何會呈現勁健有氣,富貴壯麗的韻味?
答:對於唐朝文人而言,積極進取,追求?#92;名富貴,正是當時的社會習尚。基於這種特質,唐朝的文學和藝術審美觀念,便也沾染到這種韻味而顯的勁健有氣,富貴壯麗。

51、以蘇軾【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之一的詩為作為例,說明蘇軾對詩和畫新的審美標準為何?
答:蘇軾在這首詩中,先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觀點,再引出「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的觀點,最後再得到「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的結語。從這些推論過程中,可以隱約感受到在蘇軾的心目中,詩與畫的審美標準已經合而為一,這種新的審美標準已和唐人那種強調氣勢和渲染富貴的要求大不相同。蘇軾的心目中,無論作詩或作畫,寫意的重要性都是多過寫形的,寫意是作者心靈的映現,寫形則是作者對於外物形貌的描述技巧,以此來看,在蘇軾的心目中,對於作者在詩或畫中如何展現人格的特質,比如何描述物象的形貌來的重要。

52、蘇軾讚賞王維並以之作為宋朝文人典範的原因為何??
答:因為王維雖然身屬盛唐文人,早年的人生價值也以追求?#92;名富貴為主,但是在他中、晚年的代表作中所呈現出來的風格和韻味,是「對奔競、變幻的官場生活的厭惡」「從宦海中解脫出來的歡樂」、「寫孤獨的心情、冷清的景色,帶有消極感傷色彩,又反應作者苦悶的一面」等等,而這些心情的映現,是比較趨近於在國勢衰弱的宋朝中孕育而成的宋代文人性格。

53、唐、宋兩代文學審美的差異性是如何形成的?
答:唐人的詩作審美觀,在於呈顯作者胸中的抱負,而宋人則在於展現面對人生的態度。唐朝國勢富強,有利於文人伸展抱負,,宋朝國勢較弱,文人不得不去思索面對人生應採取何種態度。唐、宋兩代文學審美的主要差異性,可說大多種因於此。

54 、試以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一詩為例,說明詩畫合流後的詩作表現手法。
答:【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攲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黄葉村。】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攲倒出霜根」。上一句寫的是秋水逐漸乾?#92;的圖象,下一句描述的是秋日葉落樹?#92;的圖象,兩句合看,正是一幅秋景形象的描述。。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黄葉村」。上一句顯然就是畫中秋江上扁舟來發意,下一句則是聯想引申所得的感想。
就李世南畫作的實質內容而言,蘇軾「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攲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這三句的描述,應該是畫上實有的內容,不過最後一句「家在江南黄葉村」,絕對是畫上所無而只是蘇軾觀畫的感受。所以可以說這首詩的前三句描述的是蘇軾所看到李世南的畫中之景,而末句所呈現的則是蘇軾所看到李世南的畫中之意。這種表現手法,就是詩畫合流後的審美觀。

55、南宋以後,茶館的生意為何會愈加興隆?
答:原因是商業活動興盛,社會中因為經商致富的人比例愈來愈多,而這些人再社會中地位日益升高,於是這種狀況便吸引更多的人從事商業活動,因而南來北往來自各地的行商也就日益繁多。這種現象,使得各處茶館的生意愈加興隆。

56、小說底本(話本)具有哪些特色?
答:一、為了吸引一般聽眾,用的都是當時民眾日常生活所用的口語。
二、為了使內容多元化,通常故事情節都不會太長。
三、特別強調人物的刻劃和描述。

57、就宋朝和元朝的小說類別來看,大概可以分成幾類?
答:一、神仙靈怪。 二、煙粉。 三、傳奇。 四、公案。 五、朴刀桿棒。 六、妖術。

58、【水滸傳】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不衰的原因為何?
答:是因為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為一般的民間百姓所認可。

59、戲曲和話本小說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答:戲曲是透過演員將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形象化的搬到舞台上,使觀眾與傳說中的人物更為貼近。

60、宋朝為何會出現疑古的風氣?
答:宋朝的疑古風氣,主要是針對漢儒說經的傳統而發的。一搬來說,漢儒說解經書,嚴守師法和家法,不敢任意表達自己對經書的看法。但是到了宋朝之時,由於政治和社會的變化,以和漢朝之時不大相同,如果再遵守漢儒說經的傳統,有?#92;多現實的問題便無法得到解釋;譬如宋朝有鑑於唐朝因藩鎮而導致於亡國,所以便厲行中央集權,這和漢朝的分封郡縣不同。所以對於強調名份、有利中央集權,便要?#92;開漢儒的說法而自立新說。但是宋儒在自立新說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現和漢儒格格不入之處,有時甚且會出現與經文內容牴觸的現象。再這種現象出現時,宋儒為了配合自立新說的觀點,先是懷疑傳文的內容有誤,如果問題還是不能解決,宋儒甚至會不惜刪改經文來配合自立新說的內容。

61、戴震再【孟子字義疏證】一書中,對中國文化中的「理?v,在執行上的扭曲現象,有何重要的論述?
答:P368

62、張之洞為何會提出「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的主張?
答:為了要化解「吾恐中國之禍,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內矣」的危機。這樣的理論下,想要讓中國強盛,便要有次序。首先要以中學堅固國家的文化根本,然後再講求西學的學習仿效。簡言之,中國的學者,必須要熟通中國傳統的倫纪、聖道、心術,然後取西學中的法制、器械、工藝為輔,如此才可以致中國於富強之路。

63、陸九淵「心即理」的口號是如何推衍出來?
答:陸九淵所謂的「心」指的就是仁義倫理道德,而這是與生俱來的。以此來推論,宇宙之中具備仁義倫理道德,也是自然就存再的事實。由於每個人都有一顆好行仁義道德之心,而這種仁義道德又是宇宙顯現出來理的內涵,所以「心即理」的口號就出現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