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上 Snow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章
第一節一、 世代:係指在特定的歷史年代中,一群具有類似生活及社會經驗的社會群體總稱。P.5
二、 新世代:二次大戰之後(約1945年至65年間)出生的嬰兒,常被稱為Y世代,之後20年內出生的新世代,則被稱為X世代或新人類,之後再出生的新世代,正逢電子及網路發達的時代,因此也被稱為E世代、N世代或新人類。P.5
三、 不同世代間存在差異,不容易明確區分或描述的主因:p.5 (評量1)
1. 不同世代間的社會成員,其生活經驗雖有差異,但也有其共通性。
2.同一世代的成員雖有共通的生活經驗,但也常因居住地域、社經背景、教育程度以及人格特質等因素的影
響,而有差異。
3.對於不同世代的描述用語,通常是模糊的,甚至是存在著刻板印象的。
四、人們對於新世代(new generation)成員的描述,常常隨著時代變遷的特質以及新世代族群的特徵,而出
現各式各樣的名詞。如頂客族、哈日(韓)族、援交族、手機族、搖頭族、暴走族、月光族、紅唇族、
LV族、Hello Kitty族、NEET族等。P.5
五、尼特族:指的是一群既不就業也不繼續升學或接受職業訓練的新世代。 P.6
★後現代社會中青少年價值觀特色:P6~7 (評量3)
六、由於新世代青少年價值觀的轉變與危險因子影響,因而產生以下三種後現代社會中的青少年的價值
觀危機: 1.混沌多元持續變化的價值觀。
2.自我逸樂的個人價值觀。
3.物質?#92;利與拜金消費的價值觀。
七、影響青少年價值觀及人格特質的轉變,以「社會生活文化」和「經濟環境的改變」是最重要的兩種力量。P.7
八、新世代青少年價值觀的轉變與危險因子:P.8
1. 以個人價值為中心的「愜意生活」、「富裕生活」、「高社會地位」等價值觀,遠超過「對社會貢獻」的
價值觀。
2. 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指出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以及科學主義糾結在一起而形成的資本主義文化,已為人類當前的價值求定下了基本方向。
3. 身為社會成員的青少年族群,在這樣的社會生活文化環境中成長,自然無可避免的受到負面的影響。
九、文化反動:P.8
自60年代末期起,美國社會開始出現新的青少年文化,青少年以各種被視為叛逆的行為,如:蓄長髮、吸大
麻、酗酒、麻醉藥品以及性派對等,向成人權威和主流文化挑戰,此現象即為「文化反動」。
十、新世代青少年的「文化反動」常和成人的文化價值體系格格不入的原因:P.9 (評量4)
成人文化價值體系對於休閒娛樂所反映出的規範,常是令新世代青少年在「文化反動」中予以排斥的原因,
如衣著隨性、不施胭脂、皮鞋不潔等是被視為不宜的,新世代青少年的「文化反動」卻寧為興者、悠閒者、自在者,在盡興中拋開虛偽的世俗,那些真實有趣的、個性鮮明的、不虛矯的、不強迫的經驗才是他們要的,新世代青少年在意的是休閒娛樂所的展現方式以及樂趣,而非成人世界所看重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十一、比較令人憂心的青少年負面行為包括: P.10 (評量5)
1. 過度的消費行為。
2. 複雜的兩性關係。
3. 抗壓性低。
4. 犯罪行為增加。
第二節
一、台灣社會的人口變遷對於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 P.12~17 (評量7)
台灣近三十年來,人口變遷的特徵及影響主要有三,分別為如下:
1. 結婚態度改變:(1) 結婚年齡延後 (2) 結婚率及結婚人口比例下降 (3) 家戶型態多元
2. 生育態度改變:(1) 新生兒出生率下降 (2) 重質不重量
3. 家庭結構改變:(1) 單親家庭增加 (2) 繼親家庭增加 (3) 隔代教養家庭增加 (4) 國際家庭增加
二、單親家庭:指由單一父親或母親和未滿十八歲的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三、繼親家庭:夫妻中有一方成為配偶子女的繼父或繼母。
四、繼親家庭的子女較多的行為和問題:P.15
1. 較多的角色衝突
2. 親子關係顯得較為疏逺
3. 有較多的衝突及情緒
4. 繼子女感受到比較多的拒絕、差別待遇
5. 手足關係潛藏著競爭
6. 繼親家庭成員關係如產生裂痕,其彌補修復的難度相對較高。
五、隔代教養家庭:係指由祖父母負起照顧第三代的責任。P.15
六、國際家庭:與外籍人士的跨國婚姻、異國嫁娶,而組合成的家庭P.16
七、外籍新娘子女教養上的問題:P.17
1. 外藉孕婦感到無助、心情沮喪,或遭受暴力對待,所生的寶寶發展遲緩的機率約為本土寶寶的4~6倍。
2. 對於台灣語言不熟,在親子溝通上有很大的困境,無法表達心聲,有誤會或委曲無法訴說,造成心理壓力。
3. 由於語文能力不足,無法正確教導子女說、寫、讀的能力,導致子女缺乏語言模仿認同,無法指導子女,致其學習及發展較為遲緩。
4. 因語言能力的限制,經常無法獨立外出行為,缺乏與學校或教師聯繫,對於子女的發展問題渾然不知。
八、台灣30年來,社會生活變遷的特徵主要有三 : P.17~24 (評量8)
(一) 都市化:大都市一般都為都會生活圈的核心,中型都市則其為衛星都市城鎮。
*台灣社會發展都市化的結果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P.19
1. 大量外地人口移入,對於學校教育品質產生不利的影響。
2. 都市化商業快速發展的結果,為滿足大量人口所需的各種需求,娛樂、休閒及消費場所林立,且良莠
不齊,對於青少年產生誘惑及不利的影響。
3. 為應大量人口聚居,都市高樓及公寓鱗次櫛比,生活空間被水平切割,鄰居多素少往來,比閭而居不
相識,疏離冷漠的結果造成?#92;多的社區生活困境。
4. 都市化程度越高,社會生活及組織越複雜,人口流動率高,社會匿名性日益明顯,以致社會道德規範對於個人行為的約束力相對減弱。
5. 都市化高度發展結果,社會經濟利益和資源的爭奪更形激烈,個人與個人間、組織與組織間的競爭壓力持續增加。
6. 社會風氣和治安通常隨著都市化的規模而益形惡化。
(二) 資訊化: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人們透過3C的科技產品,隨時都可獲得社會生活中所需的服務。
*以電腦網際網路為例,主要影響包括:P21
1. 青少年生活與3C產品密不可分。
2. 青少年上網行為增加。
3. 交友型態的改變。
4. 不良網站的影響。
5. 網路偏差行為。
(三) 現代化:由過去的傳統生活的模式,轉變成未來的現代化生活。 如:富裕的經濟生活、自由的政治環境等。
*現代化的台灣社會形成對於當代青少年成長的不利因素,令人擔心的問題:P.23~24
1. 價值觀的混淆
2. 弱勢者處境的惡化
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發展理論主要有六種p.30 ( 評1):生物論、心理分析論、認知論、行為論、社會學習論,及生態論。
(一). 生物論:是從生物性的觀點來解釋行為和心理發的特徵與現象。特別強調個人內在的、遺傳的及生理的因素
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不去強調後天的教育學習與社會文化環境的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復演論在人之發展的意義 P.31 ( 評量2 )
(1) 復演論:
由赫爾所提出,認為人類個體自幼稚到成熟的發展歷程,正代表人類自原始到現代整個進化階段之重演。
*復演論的主要概念:
1. 原始社會:嬰兒期出生至4歲 2. 狩獵社會:兒童期5歲至7歲
3. 農牧社會:少年期8歲至12歲 4. 現代社會:青少年期13歲至24歲
影響青少年的生理因素p32( 評3 )
(2) 生理學觀點:青少年期身體及生理的改變肇因於青春期的發展。
1. 腦下腺:位於腦的底部,因分泌2種荷爾蒙(生長 激素、性腺 激素), 以促進個體青春期生、
心理產生異於兒童的特徵。
(1) 生長激素:主要作用是決定個體身體成長的大小。
(2) 性腺激素:主要作用是刺激性腺的發展並提高其?#92;能。
2. 性腺:主掌個體的生殖系統,又稱為生殖腺,男性生殖腺是睪丸,女性是卵巢。
心理分析論如何詮釋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P.33評4
(二). 心理分析論:由佛洛依德所建構。認為影響人之行為與心理歷程的主要因素是潛意識及孩提時代
(5、6歲之前)的生活經驗。
1. 意識層次:p.33~35
(1) 意識層面:人在此時此刻有所感(覺)與有所知(覺)的現象。
(2) 前意識層面: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它是指人在現時環境對某特殊事件無所感無所知,但在某些
情境下又能有所感、有所知的現象。
(3) 潛意識層面:對某些特殊事件無所感、無所知的現象,要經過特殊處理(如催眠)後才能將特殊事件浮
上意識層面。
*潛意識其來源有三:p.34
1. 被壓抑者 2. 由遺傳而來 3. 因時間久遠而發生遺忘者
*佛氏將人的意識層次或精神視為冰山:
水面上的部分是「意識」,接觸水面部分的是「前意識」,水面下的是「潛意識」。
*潛意識可從下諸個層面去推論它的存在:p.35
1. 夢 2. 說溜嘴或筆誤 3. 遺忘 4. 催眠後的言語陳述
2. 人格結構:p.35~38
(1). 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儲存所,它包括來自遺傳的每一個心理事件及本能,是人格結構最原始的部分,
是與生俱來的,自我與超我都是由此分化和衍生而來的。
*生之本能:性需求、渴需求、飢需求 *死之本能:破壞衝動、攻擊衝動。
*支配本我運作的原則是「唯樂原則」:p.37
1. 趨樂避苦 2. 立即性的追樂去苦 3.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2). 自我:由本我分化而來,是為了因應現實客觀世界而存在,以處理個體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自我行為受「現實原則」所支配。P.37
(3). 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層,是人格中負責監督批判的機構。受「完美原則」支配。P.38
3. 人格發展:佛氏的人格理論通常都稱其理論為泛性論,其人格發展階段稱為發展的性心理期。
其人格發展為五個時期,6歲前的前三期更是人格發展的基礎。
這前三期是以性慾力滿足的部位或器官來命名,這些部位稱為性感區。P.38~39
(1) 口腔期:約從出生至1歲左右,此時期的原始快感、需求與慾力的滿足是靠口腔部位的活動來達成,
有吸吮、咀嚼、吞嚥等。
*口腔性格:在口腔期假如孩子不能獲得足夠的口腔滿足,或獲得太多的滿足,麼個體將會在口腔期
產生遲滯現象,。口腔性格會產生情緒及行為上的障與偏差。P.39
(2) 肛門期:約從1歲至3歲,此時期的快感活動從口腔轉移至肛門。嬰孩經由糞便的排泄或保留來表達
個性和意願。
*肛門性格:嬰孩期若父母親的衛生訓練過於嚴格,小孩就會把大便憋住造成便祕,甚至會遺留下?#92;
多負面的影響。
(3) 性器期:大約3歲至6歲,此時期幼兒藉著撫弄自己的性器官來獲得性的樂趣,而且對異性的性器官具
有高度的興趣。P.39
*戀母情結:男童以父親為競爭對象而愛戀母親並認同父親的現象。
*戀父情結:指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象而愛戀父親並認同母親的現象。P.39
*在性器期時,小孩經由愛戀異性父母的歷程,以促進未來個體的兩性關係之發展,經由認同同性父
母的歷程,以促進未來個體的性別角色之發展。P39
4. 防衛機轉:指人們在應付挫折情境時,為防止或降低焦慮與壓力所採取的一些習慣性的適應行為。P.39~44
(1) 壓抑作用:指個體將不容於超我的慾念或不能被意識所接受的感情、衝動,從意識境界抑制到潛意境
界中的歷程。
(2) 否定作用:將已發生的不愉快經驗以否定,並拒絕接受它們已發生或已存在的事實歷程。
(3) 投射作用:指個人將自己不為道德規範、人情世故或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在別人身上,藉以減少自己
因擁有此慾念或缺點而產生焦慮的歷程。
(4) 反向作用:指個人在行為表現上,恰與其官心隱藏的慾念相反,藉以減少因慾念而產生焦慮的歷程。
(5) 退化作用:指個人將自己的行為改以較幼稚的方式表達出來,藉以暫時獲得安全、滿足以消除焦慮之
痛苦的歷程。如:當人哭或叫媽時,他可能是在運用退化作用這種防衛機轉。
(6) 補償作用:是指個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而導致焦慮或不適應感時,使用種種可被接受的方式以
彌補缺陷,俾以減輕焦慮或不適應感的歷程。
(7) 幻想作用:指當一個人遇到現實上挫折或困難時,無法以實際、客觀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挫折或困難的
問題,就利用主觀,不切實際的想像方法,將自己與現實世界脫離,存在於幻想之世界中,
用想像的情感、希望與策略來處理及因應心理上的挫折與困難,以得到內心之滿足與降低
焦慮的歷程。
(8) 轉移作用:是指當個人的需求或慾念無法經由直接的方式去獲得滿足時,就轉移對象以間接的方式去
獲取滿足的歷程。
(9) 昇華作用:指個人將不為社會認可、接受的需求、衝動、慾念,改以符合社會價值標準的方式來表現
行為的歷程。
(10) 合理化:以社會認可的好理由,取代個人心中的真理由,藉以減少現實情境之困擾或不愉快的歷程。
(三). 認知論:重視意識思維,主張對外界事物與環境之認識與理解的過程是影響青少年發展的重要因素。P.44
*認知:指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影響青少年行為和心理歷程的主因是「認知」。
不同的認知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行為和發展歷程。
1.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皮亞傑的四個認知發展期: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內容於第三章)
舉例說明訊息處理的歷程 p45 評8
2. 訊息處理論:是關於人們如何處理外界之訊息的歷程。
訊息處理模式
行為論如何詮釋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P.44評5
(四). 行為論:創始者「華生」。主要觀點是,人的行為都是後天環境的產物,主張人行為模式與人格特質都不是
先天遺傳來的,而是經由後天學習來的。
*行為論的學習理論稱之為「聯結論」(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依刺激與反應聯結性質的不同,聯結論可分
為古典制約學習及操作制約學習兩種學習。P.47
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的學習歷程 p.47~48 評6
1. 古典制約:在控制的情境下,將一個原不能引發個體某種反應的制約刺激,伴隨一個能夠引發該反
應的非制約激多次出現後,終能使制約刺激與反應間建立起新的聯結關係,而能單獨引
發該種反應的歷程。P.48
*由巴夫洛夫所建構。是一種刺激取代的學習歷程,人也經由古典制約的歷程學習了恐懼。P.47
2. 操作制約:在某一刺激的情境下,由於個體自發性的反應帶來的結果而導致該反應強度的增加,並
終能與某一刺激間建立起新的聯結關係的歷程。P.48
*由斯金納所提出。是一種後效強化。(反應後的效果強化了該種反應)的學習歷程。
簡言之,個體之所以會產生某一種行為或一直去重複某種行為,都是行為後好的結果造成的。
*增強:又稱為增強作用、強化或強化作用,指在學習的歷程中,促使建立某種特定反應的處置
或條件。
(1) 正增強:指個體出現某種反應後給予某個刺激,而能增加某種反應頻率的過程。P.49
(2) 負增強:指個體出現某種反應後拿掉某個刺激物,而能增加某種反應頻率的過程。
社會學習論如何詮釋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P.49~50評7
(五). 社會學習論:代表人物「班度拉」。早期認為,我們透過觀察他人之作所為而產生學習。
經由觀察學習(模仿),我們在認知層面上會表現出他人的行為,也會將之採納成為自己的行為。
*班度拉的學習與發展模式,包括了行為、人與認知、及環境等三個因素。
三者的影響是交互作用的運作著。P.50
(六). 生態論:由布朗芬瑞納所提倡,此理論強調發展的社會文化觀。P.50
生態論觀點,試述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 p.50~52 評9
*生態論影響發展的因素包括五種環境系統:
1. 微觀系統:是指個人賴以生活的情境,包括個人、的家人、同儕、學校及鄰居。微觀系統裡,個人並不被視為是經驗的主動接收著,而是被視為協助建構環境的人,大部分有關社會文化影響的研究,都著重於微觀系統。P51
2. 中間系統:涵括微觀系統內諸成分之間的關係或系統間的連結。如家人經驗對學校經驗的關係。
3. 外在系統:指當個人具有另一個社會情境的經驗時,對於個人即時情境之經驗的影響情況。如工作經驗可能會影響某女士對其丈夫及子女的態度和關係。
4. 宏觀系統:是指個人生活裡的文化。文化泛指行為型態、信仰及人類代代相傳的相關事物。
5. 時間系統:指個人所處之大環境的社會歷史事件、個人人生的變遷型態,及個人人生的環境事件。通常處於不同時間系統的青少年,他們的發展模式也會產生差異。P52
下列人物在心理學上的主要貢獻 評11
* G.S.Hall : 赫爾: 復演論 S. Freud : 佛洛伊德: 心理分析論
J.Piaget : 皮亞傑: 認知論 B.F.Skinner : 操作制約 : 斯金納
A.Bandura : 班度拉 : 社會學習論
第三章 第一節
認知與認知發展的意義:p.61 (評1)
*認知:指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p.61
*認知發展:換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識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
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改變的歷程。P.61
一、認知發展的動力
(一) 基模:又稱為認知結構,指人認識或了解外在環境事物的行為模式或方法,而此行為模式則須透過感覺
和知覺歷程。P.61
*吸吮基模:嬰兒藉著吸吮來體驗母親的存在,與獲得生理和心理(如吸吮奶嘴或指頭)的滿足及快慰,人透過此種行為模式以認識外在環境事物的歷程。p.62
* 抓取基模:經由手的觸覺來認識事物。
* 基模也可泛稱是人的行為經驗或認知經驗。P.62
適應歷程的要義:p.62 (評2)
(二) 適應:指個體利用或改變既有基模以符合和滿足環境一心理需求的歷程。易言整,適應即是個人與環境之間
的互動,個人經由此一適應過程而認識及控制其環境。p.62
*兩種適應方式:
1. 同化:係指個體將新的資訊納入已存在之知識中的歷程。
2. 調適:係指改變既有的認知結構(基模)以因應新的資訊的歷程。
*綜言之:凡是能運用舊的經驗來處理事情,就是同化,凡是無法運用舊的經驗來處理事情,而須另行
再創新經驗才能處理事情者,就稱之為調適。p.62
(三) 平衡與失衡:是一組相對的概念,是指正負二種心理感受。
*平衡:當個體既有基模能夠輕易同化環境中新知識經驗時,在心理上會感到正面、快樂、愉悅等平衡感受。
*失衡:當個體既有基模不能同化環境中新知識經驗時,在心理上他就會感到負面、痛苦、緊張等失衡感受。
認知發展的動力為何 ? p.63 (評3-1)
(四) 失衡是認知發展的動力
失衡是一種內在驅力,驅力使個體調整或改變既有的基模,俾便能解決問題,或使新經驗納入個體內。至
此,該個體再度獲得平衡狀態。調整或改變既有基模,就是再新增一個或多個基模,增加基模和獲得新的
經驗,都能擴充認知的範疇,認知的擴充過程就是認知發展,所以,失衡是認知發展的動力。
* 失衡導致調適,調適促進認知發展。P.63
二、認知發展的階段
*皮亞傑認為:我們經由四個期的認知發展以認識及了解這個世界上的種種事物,每一期皆與年齡有關,而且都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皮亞傑主張:兒童與青少年之認知發展在各期的比較上,是屬於質的差異,而非量的不同。P.63
皮亞傑的理論 p.64 (評3-2) 皮亞傑的知發展期主要概念 表3-1
期別 年齡 思維特徵
感覺動作期 出生~2歲 1. 嬰兒從出生時的反射性及本能性動作進步到開始用符號思維。
2. 嬰兒透過身體動作的感覺經驗來認識與了解世界。
3. 至本期後期嬰兒對物體的認識漸具有物體恆存性的概念。
前運思期 2~7 1. 兒童開始使用語文和影像來表達意思,這些文字和影像反應了日益增進的符號思維,而且超越了感覺訊息與身體活動的聯結。
2. 兒童開始運用思維,惟不能見及全面性的事物。
具體運思期 7~11 1. 兒童開始能對具體的事件與經驗運用合乎邏輯的推理。
2. 兒童能將事物加以分成不同的類別,而且也對事物擁有保留的概念。
形式運思期 11~15 1. 青少年可以更抽象和合乎邏輯的方式從事推理。
2. 青少年的思維更趨於理想的境界。
依皮亞傑觀點,青少年的認知發展特色 p65~70 (評4)
三、青少年的認知發展(一):具體運思期 7~11歲
*青少年的認知發展主要集中於具體運思期及形式運思期。人的認知發展到這一期,開始藉由運思來從事思維,只是要透過具體、客觀的事物、經驗和環境來運思。運思這種活動最大的特色,是思維具有可逆性。P.65
*運思:是指心理活動,它能讓人們不須透過身體或生理的活動,只須透過心理的運作,即能去做事情。P.66
*運思的最大特色,是思維具有可逆性。P.66
*可逆性:指思考問題時,可以從正面去想,也可從反面去,可以從原因去看結果,也可以從結果去分析原因。
*思維具有可逆性,則對事物的推理須擁有三種心理能力,即序列、保留、分類,這三種能力同時也是具體運
思期的主要心理運作特徵。P.66
1. 序列:指依據事物的某種屬性或特徵,將其按序排列,並加以比較的心理歷程。
2. 保留:指了解物體某方面特徵,將不因其另方面特徵改變而有所改變的心理歷程。
*保留能力出現的先後次序分別是:數目、長度、液體的量、質量、重量、及容積。P.67
3. 分類:指能系統化的組識各種物體,並將之分成數個類別和層次的心理歷程。
分類又可稱為類別包攝推理。簡言之,分類就是將其相同或相類似特徵的事物歸屬於一類。
四、青少年的認知發展(二):形式運思期 11~15歲
皮亞傑認為,最能描述青少年思考能力特徵的是形式運思的思維。早期著作指出,形式運思思維的開始和成
熟完成於青少年前期,亦即從11~15歲。後來修正提出,形式運思思維要遲至青少年後期才能完全達成,亦
即大約於15歲至20歲。
*形式運思期的「形式」具有三方面的意義:p.68
1.就思考內容言:可以是想像的,或是未經經驗過的事物,也可以是超越現實的問題。
2.就思考方式言:個體必須靠邏輯的推演能力以推估事物的可能發展,及事物間的可能關係。
3.就思考對象言:思考的意義不再限於物體本身,而是用以超越物體,以符號做為思考的對象。
思考的對象含括語言、文字、影像、聲音,甚且是概念、命題、假設或思考本身皆可。
*形式運思期的思考特徵:p.68~70
(一) 綜合學者:p.68
1.假設演繹推理:先對所面對的問題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設,然後再根據假設進而驗證而得到答案。
2.命題推理:在進行推理時,只憑想像、說明或命題既可展開推理,而不必一定要依據實際的例子或具體的資料。
3.組合命題:思考含有多重因素的問題時,可以依問題的現有條件提假設,接著,一面排除或控制某些因
素,一面組合另一些因素以思考之,導致得到正確答案。
(二) 稽丁:p.69
1.可能性的思考:不只對親身的所見所聞進行客觀的思考,也可對此時此地不一定存在的可能情況加以主觀的思考,以推演各種思考的可能性。
2.假設性的思考:即前述之「假設演繹推理」。
3.前瞻性的思考:在解決問題前,能運用抽象方式思考問題的各項步驟,並有系統且有計畫性的去執行。
4.對思想的思考: 以自己思考的歷程與所得的結果,來當做思考的媒介或資料。
5.超越成規的思考:不依具體的、現實的資料做為思考的媒介或標的,而以超越現實、脫離常情及抱持懷疑的態度來進行思考。
(三) 單卓克以簡潔、扼要的觀點歸納出,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之思依模式有三項特徵:p.69
1.抽象的:青少年的思維比兒童更具抽象性。如以形式運思來思考的人可以解答代數方程式
2.理想主義:青少年常思考各種可能性,他們會思考他們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理想特質。
3.邏輯的:青少年的思考開始更像科學家,亦即他們會設計計畫來解決問題,並能系統化的檢驗答案。
第二節
依危果次基的觀點,如何增進青少年的認知社會化 p.70~71 (評5)
1. 危果次基的觀點,青少年之認知表現的差異,常和他們之認知環境的特色有關,特別重視語言發展與認知的關係。認為兒童及青少年的認知成長,可以經由善於使用文化工具之人的協助而激發之。
2. 主張社會文化對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尤其強調將兒童自我中心語言,看做是思維與行為的媒介,進而促使兒童認知的發展,因此如能多提供青少年各種社會文化刺激,特別是語言文化的環境,那麼他們將會有更佳的認知發展。
可能發展區的涵義及其教育上的應用 p.70~71 (評6)
1. ZPD:是指個人會因工作太難而無法單獨去精通它,不過能在成人或具有高才能之青少年的輔導和協助下,專精於該種工作。即可能發展區是指:介於兒童自己實力所能達成的水平,與經別人給予協助後所可能達到的水平,兩種水平之間的一段差距。P.70
2. 研究顯示,青少年所經驗之社會活動的性質,確實在塑造他們的思維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從認知社會的
取向來看,正式教育是決定青少年認知成長的唯一文化機構。父母、同儕、社區以及文化的科技調適,是影
響青少年思維的另個因素。因此透過發展較富認知刺激的環境,與更重視和認知成長有關的社會因素之角色
定位,則青少年的認知社會化是可以獲得改善的。P.71
第三節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根據其對人獲得的知覺,當做訊息來處理,將之分類、貯存,必要時檢索出來,做為對人判斷之用的歷程。換言之,社會認知是有關於人們將他們的社會世界形成概念並加以推理的能力。P.71
即指,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加以推理及處理的能力。P.77
*影響青少年社會認知發展的主要因素:P.71
一、自我中心主義:指一種在行為或觀念上,完全以個人為主而不考慮他人的傾向。
*皮亞傑指出,兒童在前運思期(2~7歲)的認知特色之一是自我中心主義,這個時期的兒童大都無法分辨自己和外在世界的關係,大都從自己的角度或觀點來認識或解釋外在世界的種種事物。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義,是指青少年強化的自我意識,也就是青少年在行為的認知上缺乏社會知覺,以致無法充分的理解自己與別人的想法和感覺究竟有何不同。
*青少年的自我主義可分成二種社會思維:
1. 想像的觀眾:是指青少年強化的自我意識,在此種意識下,青少年總認為他人對他們的興趣,就像他們對他們自己的興趣一般。青少年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以為他們所關心、關注的事情,別人也同樣會關心與關注。青少年「相像的觀眾」的思維方式P.72 評7
2. 個人的神話:指青少年的獨特感,青少年的獨特感,使他們感覺到,沒有人能夠了解他們實際的感覺是什麼。青少年為了努力維持個人的獨特性,可能會編造出充滿幻想之自我故事,此處
的幻想是指將他們自己沈浸在遠離現實的世界裡。青少年「個人的神話」的思維方式P.72 評8
二、觀點取替:是指想像別人的個別觀點,並了解他或她的思想與情感的能力。何謂觀點取替P.73評9-1
觀點取替的特徵 P.73~74評9-2
*觀點取替包含五個階段,從3歲持續至青少年期,這些階段開始於兒童前期的自我中心取向(此時幼童完全無法運用或想像他人的觀點),並終止於青少年期的深度觀點取向(此時青少年能從第三者的觀點,來省察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P.73
*觀點取替的五期發展論:P.73~74
1. 第零期:稱為自我中心觀點,介於3歲至6歲。此期能感覺到人我的區別,但卻無法分辨人我之社會觀點(如想法、情感)之間的差異。兒童能指出他人的外顯情感,卻無法了解社會活動之現象的因果關係。
2. 第一期:稱為社會資訊的觀點取替,介於6歲至8歲之間。此期兒知道,毎一個他人都有一套言之成理的社會觀點,這個觀點可能跟自己的觀點類似,也可能不相類似,然而,兒童傾向於採取某一觀點,而不會去調和各種觀點。
3. 第二期:稱為自我反應的觀點取替,介於8至10歲。此期的兒童意識到每一個人都知道他人都有其觀點,此種認知會影響到人我之間彼此的觀點。將自我置於他人的立場,是判斷他人之意向、目的和行動的方式。兒童能夠將各種觀點串聯在一起,但卻不能從這個串聯的過程中歸納出立即性與相互調和的觀點。
4. 第三期:稱為相互的觀點取替,介於10至12歲。此期的青少年真正了解,自己和別人都能立即性和相互的領悟彼此的觀點。青少年能跳脫開二人的立場並從第三者的觀點判斷二人間的交互關係。
5. 第四期:稱為社會與成規系統的觀點取替,介於12至15歲。此期的青少年確認,相互的觀點取替無法達到完全理解的境地。在不考慮青少年的立場、角色或經驗的情況下,因為他們被團體中的全部成員所了解,所以在理解他人的觀點時,就有必要藉助於社會成規,其觀點才能圓滿與周全。
第四節
一、認知發展的內涵:認知的內涵包括處理事的能力及處理人的能力。P.76
*EQ:情緒智力,是指處理情緒的能力,而影響情緒者以個人之壓力和人際關係等二因素為主,所以,又可將「EQ」引申為壓力管理的能力或處理人際關係的能有。P.76
二、如何促進青少年的認知發展P.76~77評10
1. 皮亞傑認知論的策略:
(1) 運用具體運思的教學策略及材料。
(2) 提供學生探索假設性問題的機會。
(3) 提供學生解決問題和有意義推理的機會。
(4) 要教學生概念而非事實,並使用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材料與觀念。
2. 危果次基理論的策略:
(1) 宏觀層面:要讓青少年加速社會化(亦即所謂的認知社會化),
(2) 微觀層面:要多提供青少年語言文化的刺激環境。
(2) 可能發展區:成人、專家或教師應在青少年的「可能發展區」,盡量提供教學與輔導,才能開發未曾出現之認知發展。
3. 社會認知的策略:p.77
(1) 盡量減少青少年之「想像的觀眾」及「個人神話」等二種思維方式。
(2) 假如青少年的觀點取替能力老是停留在「以己窺人」或「以人視己」,而不能跳脫人己之差別與關聯以解釋群己之間的觀點,那麼青少年的社會認知將很難有「長進」。
(3) 盡力去除青少年低層次的觀點取替能力,並代之以高層次的觀點取替能力(如社會與成規系統的觀點取替)。
*流動智力:是指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也是一種沒有標準答案之智力測驗所測得的智力,所以凡是對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認、記憶及理解等能力均屬之。P.76
*固定智力:指以學得之經驗為基礎的認知能力,或是指經由有固定標準答案之智力測驗所測得的智力,所以凡是運用既有知識與學得技能去吸收新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均屬之。P.76
第四章 第一節
*自我:是個體人格的核心,也是青少年人格發展中的核心層面。P.86
*青少年通常是從自我解開始,然後逐漸發展出自尊及自我概念,而自尊與自我概念又可能影響或決定青少年的行為。換言之,青少年的自我,主要成分是包括自我瞭解,自尊、及自我概念。
分別定義並比較ego與self之區別 p.87~88 評1
一、自我的意義:
(一) ego:佛洛依德的自我係精神分析論的一個重要概念,主張個體的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所構成,而自我是指個體在3至6歲時,在現實環境的反覆作用下,從本我分化出來的一個部分,自我(ego)遵循現實原則指導,它是處於一種執行者的位置,透過它的組識、析辨、批判、綜合,使得個體可以在現實矛盾中理智的生活。P.87
(二)self:羅吉斯、馬斯洛等學者所稱的自我(self)是人本論的重要概念,它是個人從經驗中對自己一切的知覺、了解、與感受,亦即「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人?」等問題的一切答案,它是人人把自己與週遭環境區分開來的產物,把自己看作是心身活動的主體,把我與非我區分開來。P87
*綜合所述兩者的區別:
ego:可視為行為上的主體或個體主動的意識過程,面當於“I”的意義。
self:可視為被知覺的客體或個人對其自身的看法,相當於“me”的意義。
*鏡中之我:意指人們的自我概念是來自他人判斷的反映,我們覺得自己好或不好,是依賴我們設想他人如何判斷我們。p.88
二、自我的成分
何謂自我(self)?說明自我的意義及其成分 p.87~88 評2
1. 自我(self):青少年是攜帶著有關「自己是誰?」及「是什麼使自己不同於其他人?」的一種感覺,不論他們是基
於真實的或基於想像的,他們都正努力在發展出一種自我(self)的感覺以及獨特性。
2. 自我的成分包含了(1)自我了解 (2)自尊 (3)自我概念 p.88
(1) 自我了解:它是指青少年對於自我的一個認知表徵,是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實質與內容,通常包含了該名青少年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某一班的班長、電玩愛好者....等,而這些總合起來就形成了要去達到自我統合的重要基礎之一。
*青少年在自我了解的發展上,包含了自我的?#92;多層面:p.88~90
1. 抽象化和理想主義 2. 分化 3. 波動自我 4. 自我內的矛盾
5. 真實(自)我v.s.理想(自)我,真實(自)我v.s.虛偽(自)我
6.社會比較 7.自我意識 8.潛意識自我 9.自我整合
*羅吉斯指出: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巨大差距,是產生不適應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名青少年的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如果差距過大,可能會使這名青少年產生失敗感以及自我批評,而且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
(2) 自尊:是有關於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或自我意像,它是對於個人自我的一個總體評估的層面。即自尊是有關於個人對自己的一種整體的自我評估或態度情感。P.91
(3) 自我概念: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信念與情感態度的綜合體,包括有生理我、心理我、社會我、道德我、
家庭我、理想我….等等。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某特定範疇的認知評估。
何謂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要有那些特徵?p.93、96~97評3-1
三、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定義,即它是指向「自我」這個對象的所有思想和情感。P.93
*自我概念的內涵:包括真實我、主觀我、客觀我、社會我和本我、自我、超我等數種。通常被視為是一種整體的認同,它是個人對自己的一種整體感受。P.93
*自我概念的層面:p.93~94
1.生理我:是指青少年對於自己身體的高矮、胖瘦、外貌的美醜以及健康情況、強壯與否等之自我觀點。
2.心理我:指青少年自己內在的思考、感受、價值、態度等之總體評價,亦即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自我性格能力、以及與他人關係的的評估。P.94
3.社會我:指青少年自己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對於自己的社會角色、人際關係、社會層面之人際互動的看法或評價。
4.道德我:指青少年對於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與道德判斷、或品行、情操之看法。
5.家庭我:指青少年對於作為家庭成員的價值感與勝任感。
6.理想我:指青?皉~理想上的自我情況,亦即青少年對自己將來的期望。
7.自尊:指青少年接納自己、尊重自己、以及自我信心的程度。
8.自我能力:指青少年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資質、潛能、與成就程度之看法。
9.自我統合:指個體能意識到自我與他人相區別而存在、以及自我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亦即個人的內部狀態與外部環境之整合與協調一致。
*自我概念的基本向度:p.95
1. 整體性的或基本的自我概念
2. 暫時性的或過度性的自我概念
3. 社會我
4. 理想我:指青少年理想中的自我,亦即青少年他
四、自我概念的特徵p.96 評3-2
(一) 植基於認知發展為基礎
(二) 自我各個部分可能相互衝突
(三) 改變速率快變動幅度大
(四) 對行為具有指導作用
(五) 與行為並非全然一致
(六) 具性別差異
第二節
一、自我概念的形成 p.97
根據對嬰兒的研究指出,人類的自我認識,以及其自我概念的初期芻形,是慢慢發展出來的,自我概念開始於2歲的幼兒,藉著向不同年齡的人問同一問題「我是誰?」。人們的概念開始於一些具體的、有清楚界限、明顯易觀察的特徵,如年齡、性別、外觀、居住環境、及嗜好等。
二、自我概念的結構 p98~100
*自我概念源於兩種力量:
1.個體本身的力量:自尊、自我基模
2.自我之外的影響力:社會評價
(1) 自尊:人們如何感受自我,即人們對自己的評價,不論正面或負面的。亦即個體對自己的滿意程度。
(2) 自我基模:(a) 定義:指關於自我的認知總括,是由經驗中衍生的,它能夠組織、指導自我將有關的訊息納入自我的社會經驗。即根據過去的經驗,將對於自己的認識彙整成知識結構,然後歸入自我基模架構中,並依靠這些自我基模的架構來幫助我們理解與解釋自己的經驗和行為。
(b) 自我基模的形成:是由個人社會互動經驗所衍生,因此它會因人而異。
(c) 內隱人格理論:指人們會假設在某兩個或多個人格特質間是有相關存在。如果某人具備某一特質,那麼他(她)也會具備另一特質或某些特質。
*內隱人格理論與自我基模p.99~100
人自對自己會存在有一組相關存在的特質之假設。而人們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會因自我基模的組織而形成穩定的態度,也就是人們會認定他們自身行為、態度、感受是保持穩定的,而這會以引導的方式影響人們的自傳式記憶。
(3) 社會評價:p.100
(a) 反射性評價:藉由觀察別人對你的態度,瞭解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個怎樣的人,採用他對自我的看法,就是在反射他人的評價。這種反射性評價會被納入自己的自我概念中。
(2) 直接回饋:當別人明白表示對我們的評價時,我們即接受了有關我們的特質和技能的直接回饋,進而影響了自我的概念。
三、自我概念的發展p.100
好的自我概念,是有助於青少年作出更多符合社會價值規範行為、以及正向的行為行動。
★影響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要因素:p.100~102 評4
1. 父母 2. 性別 3. 出生序 4. 身體意象 5. 重要他人 6. 家庭社經地位
第三節
一、自我統合:又譯為自我認同,是Erik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中,人生全程八階段的第五個階段之關鍵課題。
*心理社會危機:根據Erikson主張,人生全程可區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發展上的社會期望,故
個體在不同階段會遭遇到不同的緊張與衝突,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
(一) Erikson主張,青少年所面臨的七種自我統合衝突:p.103~106評5
1. 時間洞察v.s.時間混亂:青少年必需學習評估與分配自己的時間,必需協調過去與未來,以及必需瞭解需要多少才能實踐生涯規劃。此種對時間的洞察力,大約是在15歲至16歲左右發展出來。
(1) 成?#92;:有時間觀,按步就班完成計畫。
(2) 失敗:逃避現實,活在過去回憶與未來幻想之中。
2. 自我確認v.s.冷漠孤僻:青少年基於過去經驗所發展出的自信,相信自己有合理機會可以實現未來目標。
(1) 成?#92;: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人友善少有敵意。
(2) 失敗:自我封閉,孤僻,對自己前途無關緊要。
3. 角色嘗試v.s.負面統合:青少年有機會去嘗試扮演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
(1) 成?#92;:樂於嘗試經驗新角色,接受各種歷練。
(2) 失敗:違反社會認可的價值觀及期望,持偏激反抗的自我意識。
4. 預期成就v.s.工作無能:青少年在決定職業生涯之前應有機會去探索與嘗試不同的職業,因為職業的選擇是青少年自我統合的重要因素。
(1) 成?#92;:立定目標勤奮努力,以求有所成就貢獻社會,並完成自我理想。
(2) 失敗:缺乏工作及生活計畫,終日游手好閒無所事事。
5. 性別統合v.s.性別混淆:青少年不斷地努力嘗試界定作為男性或女性的意義為何?
(1) 成?#92;:認同於自己性別及應扮演之角色行為,能尊重異性,與異性相處。
(2) 失敗:性別角色混淆,甚至喜歡模仿異性的穿著與舉止。
6. 領導服從v.s.權威混淆:青少年透過學校、社團、打工、與新的朋友而擴大了社圈,並且開始學習如何領導、以及如何服從他人。
(1) 成?#92;:對領導者及服從有明確認識,具領導力,不盲從附和。
(2) 失敗:盲目的服從權威,極端的威權崇拜,或恣意的抗拒權威。
7. 價值確立v.s.價值混淆:青少年必須去建構出自己的意識型態及價值系統,因為在個人大腦中的這些認知建構,對於青少年行為的?#92;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1) 成?#92;:接受及建立社會所認可的價值觀與意識型態。
(2) 失敗:對社會主流價值產生不滿,懷疑或疏離。
(二) 四種統合狀態 p.106 評6
1. 統合迷失型:是一種最不成熟的統合狀態,通常出現在青少年早期。他們迄未經驗到有意義的不同選擇,
對於未來人生方向亦尚未作出任何承諾。
2. 統合早閉型:青少年並未真正經歷究竟什麼最適合他們,就已對未來職業生涯或意識型態作出承諾。
3. 統合未定型:正置身於Erikson所謂的「統合危機」中,但迄未對任一統合作出明確承諾。
4. 統合定向型:青少年已然對特定目標、信仰、和價值作出承諾。
第四節
一、性別:是指雌雄兩性之身心差別。P.108
1.染色體性別:由染色體所決定的性別。
2.性腺性別:由性腺、生殖器官差異,影響個體所表現的性別特徵,由於這通常是判斷個體性別的主要依據,
故一般稱之為初級性別特徵。
3.表現型性別:由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文化面,影響個體所表現的性別特徵。一般又稱為次級性別特徵。
青少年的性別自我統合之基礎為何?p.108~114 評7-1
(一) 性別的生理基礎:生物上的性(sex)是由遺傳基因與荷爾蒙所共同決定,此即性別的生理基礎。
(二) 性別統合的心理基礎—認知與歸因
1.認知:個體從兒童期開始,逐漸能認知到自己的性別,自我歸類為男孩或是女孩,並發展出符合個人性
別角色的基本架構。P.109
2.歸因:青少年對於符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做出內在歸因,而對於不符合自己性別角色的行為,做出外在歸因,那麼青少年就容易形成較佳的性別自我統合。
(1)內在歸因:歸因於是個人內在性格特質所造成,而使自己表現出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
(2)外在歸因:歸因於是外在情境因素所造成,才使自己作出不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P.110
(三) 性別自我統合的社會基礎
*性別自我統合的重要因素:p.111
1.社會影響
2.文化價值觀
*雙性性格:指男性及女性的性格特質逐漸合而為一,故雖然在生理性別上有男女之分,但是在性別角色行為方面則沒有男女之分,他(她)們的行為舉止其實是端視情況而定,而不再受限於一般文化習俗所公認男女應有的行為標準或尺度。
*超越性別角色:新近學者建議以「超越性別角色」取代「雙性性格」一詞使用,他們認為應針對個人的勝任能力為基準,來加以概念化,而非還是在性別有關的名詞如女性特質、男性特質或雙性性格特質上打轉,如此才能真正打破劃分為男性或女性的刻板印象。P.114
二、性別與自我統合
青少年在性別角色的統合如果得以成?#92;,那麼就能表現出更適合的性別角色行為,並且作出更好的生涯選
擇與人生規劃,同時也得到更多的助力而非阻力。P.114
性別自我統合對青少年我統合的影響:p.115 評7-2
*青少年若能發展出成?#92;的性別統合,將有助於以下之統合。
(一) 未來親密關係之統合:在整個人生過程之中,融洽的親密關係是心理幸福的先決條件。但要能建立與維持融洽的親密關係,自我統合的形成,尤其是性別的自我統合能否成?#92;形成,是扮演著特別重要的關鍵角色。
(二) 未來職業生涯之統合:統合能力的發展是與認知能力的發展並駕其驅,而由支持鼓勵獨立的母親所撫養長大的女孩,最有可能在家庭生活之外建立自己的統合感。
第五章
一、情緒的意義:p.125 評1-1
1.大英簡明百科全書:情緒是一種情感方面的意識,通常被認為是主觀的感受、行為的表達和神經化學活動的
綜合表現。
2.當代科學心理學定義:是指個人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的狀態,此一狀態雖能為個人意識所體驗,但其所引起的生理變化與行為回應,卻不易為個人所控制。
*情緒的隱喻:p.126
1.情緒宛如地雷 2.情緒有如風雨雷電 3.情緒有如敵人
4.情緒有如生命體 5.情緒有如盒中液體 6.情緒有如魔術師
二、情緒的成分p.127~132 評1-2
(一) 生理反應:情緒基本成分是生理反應,特別是自主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透過兩個次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在這些情緒的生理反應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如當你感到生氣時,首先是呼吸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肌肉緊繃,甚至會出現身體顫抖,胃部痙攣等回應,而且就算你能察覺也極難加以抑制或控制。
(二) 表情反應:包括面部及肢體動作等表情回應,是人們從外在最具體、可加以觀察的一種反應。
(三) 行為動機:當感受到被羞辱及憤怒的情緒底下,可能引發的行為或動機。
*認知調諧模式:情緒是個體對環境危險或安全的評估之指標,個體依照情緒所提供的訊號調整身體覺醒狀態以及認知系統的運作模式。P.130
(四) 認知評估:指個體對刺激內容的意義進行分析、解釋與推論之歷程。是一個動態的歷程。
*情緒二因論:1.Stanley Schachter 主張:情緒是生理激發加上認知評價二者之共同結果,此二者皆是發生情緒經驗之必要元素。
2.Richard Lazarus則主張:在生理激發的基礎上,情緒經驗是衍生自不斷與被評估的環境進行動態資訊交換,且此一認知評估的發生通常不需要意識上的思考。這種主張被稱為Lazarus- Schachter的情緒理論,或稱為情緒二因論。P.130
*認知再評估:當個體進行了認知評估,初步決定情緒的方向與強度之後,個體可以再經由對刺激或環境重新的解釋,而獲致新的認知評估結果,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再評估。P.131
三、情緒的特性:p.132~133
1. 情緒是刺激所引起 2.情緒是個人主觀的意識經驗 3.情緒狀態能自我覺察但不易自我控制
4.情緒與動機有連帶關係 5.情緒是一種認知反應 6.情緒是一種社會文化產物
四、情緒的?#92;能 p.133~136 評1-3
1.情緒產生動機與生理激發:情緒具有動機?#92;能,讓個體產生行動—啟動個體朝向重要的目標前進。
*葉杜二氏法則:個體在作業上的表現隨著興奮水準及作業難度而異。為了做個體有更好的行為表現,適度的生理激發可能是必要的。
2.情緒調節社會互動:人們相互間的喜歡及厭惡情緒,使社會中的人們互相以不同距離連結組織起來。
3.情緒影響認知詮釋:
*情緒具有認知的?#92;能:p.135
1.情緒會影響個體的注意範圍
2.情緒會影響個體如何知覺自己和他人
3.情緒會影響個體如何詮釋與記憶生活情境的各種特徵。
*當一個人在某個情境中經驗某種情緒時,該情緒會隨著進行中的事件被貯存在記憶中,以作為相同背景的一部分,這種型態的記憶表徵,會引起兩種訊息處理模式:
1.符合心境的訊息處理:指人們會選擇性收錄符合他們當時心情狀態的訊息。符合個人當時心境的訊息較可能被注意及察覺,並進一步接受精緻化的深層處理。P.135
2.心境依賴的訊息提取:指當人們身處某種情緒狀態,將特別容易回憶過去在相同心情狀態下發生的事件。當人們正感到悲傷時,他們將記憶起較多過去的悲傷事件,當人們感到心情愉快時,亦較可能回憶起較多過去的愉快事件。P.136
第二節
一、青少年的情緒:
傳統上,青少年階段被認為是情緒激烈波動,在情緒上表現出極度的不穩定和強烈的暴起暴落,在心理學上通常被稱之為「狂飆期」,它是情緒上特別動盪不安的一段時期。p.137
二、青少年情緒的特徵:p.139~140 評2-1
1.變動起伏劇烈 2.前導原因不明 3.回應比較直接 4.負向情緒較多
5.持續時間較長 6.情緒發展具延續性 7.情緒種類多元而豐富
三、青少年情緒的發展
認知與情緒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認知的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狀態。
皮亞傑觀點:青少年在11歲以後,其認知發展是進入形式運思期,個體開始能進行抽象思考,且能對主觀及客觀世界明確進行區分。個體的情緒已是屬於個人及內部事件,情緒能獨立於外在世界,且對於自己情緒更能自主。P.141
*青少年前期進入到青少年後期出現了以下的進展:p.142 評2-2
1.在引發情緒的原因上,是從直接、具體的事物為主,朝向以間接、抽象事物為主之情緒原因。
2.在情緒經驗的內容上,是從生理需要朝向以社會性需要為主來發展。
3.在情緒表現的形式上,是從以外顯為主的情緒,朝向以內隱為主的情緒發展。
4.在情緒的管理上,是從以衝動為主的情緒,朝向以自制為主的情緒發展。
第三節
一、 ★青少年情緒的生理成因 p.142~145 評3
(一) 荷爾蒙、身體發展與情緒
(二) 早熟與晚熟
(三) 體重過重與肥胖
二、 ★青少年情緒的心理成因 p.145~147 評4
(一) 潛意識本能慾望衝突
(二) 自我統合:情緒是把我們生活事件加以連結的「黏合劑」。在青少年的一個個生活事件中通常包含著情
緒經驗,如羅曼蒂克的相遇、約會、發生性經驗等,這些都對青少年自我認同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
(三) 非理性信念:Ellis主張,人之所以會產生情緒困擾或痛苦情緒,都是源自人們使用非理性信念的思考
方式所造成。
(四) 認知評估:1.初級評估:我們進行先期評估,決定可能發生的幾種結果。
2. 次級評估:接下來決定,我們要作什麼來回應。
三、 ★青少年情緒的社會成因 p.147~151 評5
(一) 家庭
(二) 學校
(三) 同儕團體
第四節
一、青少年情緒的類別 p.151~153
(一) Ekman的七類情緒說
1.快樂 2.驚訝 3.生氣 4.厭惡 5.悲傷 6.害怕 7.輕視
(二) Shaver的六類情緒說
1.愛 2.喜悅 3.驚喜 (正面情緒) 4.生氣 5.悲傷 6.恐懼 (負面情緒)
(三) Rice的三類情緒說 p.152
1.屬於積極情緒的喜悅狀態,包括情感、愛、快樂、怡愉等。
2.屬於負向情緒的抑制狀態,包括厭惡、罪惡、遺憾、害羞、悲傷、焦慮、恐懼、擔憂等。
3.敵意狀態,也是屬於負向的情緒,包括憤怒、憎恨、嫉妒等。
(四) plutchik的八個基本情緒說它是由兩兩相對的四對分立的情緒所組成:p.153
1.歡樂—哀傷 2.恐懼—憤怒 3.驚奇—預期 4.接納—厭惡
其他情緒則被認為是出自我八個基本情緒的變異、衍生或混合:愛是歡樂和接納的二者結合。
敬畏是恐懼和驚奇的結合。懊悔是哀傷和厭惡的組合。失望是哀傷和驚奇的組合。輕蔑是憤怒和厭惡的組合。
攻擊是憤怒和預期的組合。樂觀是期和歡樂的組合。服從是接納和恐懼的組合。
(五) Kostelnik等人的四個情緒群組說 p.154
表5-1 核心情緒及對應的情緒群組
核心情緒 喜悅 悲傷 憤怒 恐懼
情緒群組 快樂
歡欣
滿意
滿足
怡悅
得意
榮耀 灰心
不快樂
苦惱
悲傷
失望
害羞
罪惡 挫折
嫉妒
厭惡
生氣
激怒
無聊
蔑視 擔憂
焦慮
懷疑
害怕
恐慌
苦悶
驚慌
二、★青少年情緒的影響p.155~156 評8
(一) 正面情緒的影響
1.正面情緒激發成長動力:當青少年經驗到快樂、歡欣、榮耀等正面情緒,會有助於激發青少年的奮鬥意志與成長動力。
2.正面情緒增進自我統合:當青少年能在其生活中各個不同事件,陸續經驗到快樂、歡欣、榮耀等正面情緒,帶來的成就與自我肯定,青少年會對自我能力有更進一步的正確認識與自我肯定,而有助於青少年自我統合的達成,未來人生有目的有方向。
(二) 負面情緒的影響
1.負面情緒造成知覺狹窄:當青少年處於憤怒或憂鬱等負面情緒狀態,會使青少年對一事件的知覺廣度及深度受到局限,而陷於知覺狹窄。
2.負面情緒影響認知決策:當青少年處於憤怒或憂鬱等負面情緒狀態,不僅使青少年知覺狹窄,同時也會影響青少年在面臨作出選擇時,其認知決策並不是一個對自己或社會最有利的決策。
3.負面情緒影響行為表現:過度激起的情緒,會使青少年有較佳的行為表現,但如情緒激發動態過高,可能反而會使青少年手足無措,行為表現無法達到原本應有的水準。
4.負面情緒影響身心健康:負面情緒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身體健康的損害使個人產生負面情緒,成為惡性循環,而危害身心健康。
5.負面情緒影響人際關係:負面情緒會影響人際關係。青少年如果對於人或人際互動有高恐懼情緒,則可能從同儕或人際互動中退縮出來,而更阻礙了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第六章
*道德:它是指一個人行為是非對錯的標準。道德的?#92;能之一,是在維護個人在社會生活或人際互動之中,能夠盡到個人的責任,並且不致侵犯他人的權益。P.166 評1-1
*道德推理:指人們對於在某一特定情境底下「什麼行為是正確的?什麼是錯的?」所做的判斷。P.166
一、道德發展的內涵: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課題。 p.167~168 評1-2
(一)道德思維:即道德認知,它是指個人對於行為是非對錯標準的思考、想法、或見解。
(二)道德行為:指個人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或符合是非對錯的標準。
(三)道德情感:即道德的情緒感受,它主要可就心理分析觀點與同理心觀點來加以說明。
1.佛洛伊德心理分析論:超我即是推動青少年發展道德情感的根源。當一名青少年的行為能達到道德標準,該青少年的自我理想,會藉由傳達一種自尊感與個人價值感,來對個人自己提供增強。當青少年如果做出不道德行為,良心則會讓青少年自己感到罪惡與沒有價值感,而使該青少年受到良心的懲罰。
2.同理心包含著感同身受、人同此心。同理心等正向情感,是對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有重要的貢獻。
二、青少年道德發展的特徵 p.168~169 評1-3
(一) 從道德現實主義到道德相對主義:兒童期的道德判斷與行為,通常是?#92;利的,希冀得到讚賞與獎勵。到了青少年,開始不再以行為結果好壞來作為是非對錯的唯一思考標準,而是也能站在他人立場,重視行為結果的互惠公平。
(二) 從道德外控到道德內控:在兒童期行為的是非對錯標準,通常是來自外力所控制。到了青少年期,道德行為的原動力,開始可能不再基於外力他人的約束,而是來自自我的要求或內在的道德良心。
(三) 從服從到相對質疑:兒童期是絕對服從成人世界有權力者的權威。到了青少年,由於認知推理與判斷能力逐漸成熟,他們開始會去質疑及挑戰這些既有權威的合理性。
(四) 從個人取向到群體取向: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早期,由於認知發展的層次較低,加上接觸的人事物較為單純,因此被要求的道德項目多與個人修身取向(如自制、節儉、勤勉等)有關,到了青少年期,由於認知發展的提高,生活接觸及互動的人事物日益擴大,因此被要求道德實踐的項目也愈來愈多與群體互動(如合作、團結、社會公義、國家利益等)有關。
(五) 從道德和諧到道德衝突:兒童期所面臨的世界較為單純,行為的是非對錯問題比較單純,到了青少年,由於活動範圍及接觸的人事物日益擴大,如抽菸、喝酒、飆車、鬥毆等誘惑或衝突,都更為直接增加。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等所揭示的道德標準,存在著嚴重的矛盾衝突。
(六) 從知行一致到知行不一:在兒童期在認知上認為有權力的大人就是對的,在行為上也較順從有權力的大人所指導的是非對錯,故兒童期的知與行是較一致的。青少年期可能因無法克制本我的衝動,做出與自己所認知道德原則不相一致的行為。
二、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問題p.170~171 評2
(一) 自我統合不良或失敗:我國由於有較多父母過度保護及越位代替青少年子女做決定,故較易發生自我統合延後或甚至統合不良或失敗。
(二) 自我貶抑的標記作用:自我貶抑的青少年,對於自己沒信心,有較高的自卑及對周遭的人有較高的敵意
及不信任感,自我抱負水準及成就動機低落,凡事變得無所謂,漠不關心,對於
別人的成?#92;既羨又恨,對於自己的失敗有較多的外在歸因。
(三) 混淆的價值觀:青少年在處處充滿工具理性、成就取向、富而無禮的社會現象中,不是盲從這些價值觀便
是迷惑混淆多元的價值體係中,結果不是放縱自己便是傷害他人,無法建立自愛自重以及
利他的道德行為。
(四) 無法抗拒不道德的誘惑或壓力:低自我強度、低罪惡感及羞恥感的青少年往往無法抗拒誘惑或壓力,而表現出較多的自我放縱的行為,其道德判斷及行為表現也較差。P.171
(五) 不良的家庭?#92;能:1.家庭為制約道德情感的場所:子女因害怕、敬畏、認同父母等來完成道德化。
2.家庭是訓練道德行為的場所:家庭具有特定的價值體系與行為準則,父母更是子女學習的榜樣。
3.家庭是陶冶道德情操的場所:和諧的家庭,較能培養子女自律的道德判斷及行為。
(六) 智育化的道德教育: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並不能如預期般的落實。P.172
(七) 不良同儕團體之影響:青少年在同儕團體中,彼此都會感受到同儕團體規範的壓力,而表現出從眾或順應
團體規範的行為。
(八)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本三者間的矛盾衝突:學校教科書學習傳統倫理道德、禮義廉恥、四維八德
等,而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又是一套,在傳播媒體或社會
生活所見或觀察學習可能又是一套標準或價值,三者之
間的矛盾衝突,不利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問題。
第二節
心理學主要理論學派對青少年道德形成的看法 p.173~178 評3
一、 精神分析論:
1. 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
2. 人格發展觀:口腔期 (0~1歲)、肛門期 (1~3歲)、性器期 (3~6歲)、潛伏期 (6~12歲)、兩性期 (12歲) 青*觀點:青少年生來就具備有攻擊本能,而在人格結構的三個我之中,人一出生就具備的是本我(id),
而自我(ego)、超我(superego)都是到了性器期才開始發展出來,這三個我的競爭與力量消長,
就是一個人是否表現道德行為的重要基礎。其看法是較悲觀的。P.175
二、 行為論:
*廣義觀點:青少年道德主要透過:增強、聯結等機制而來。行為論嘗試以外界環境刺激以及過去學習經驗,來解釋青少年的外顯行為,認為一切行為的產生與改變,均維繫於刺激(S)與反應(R)間的聯結關係。
1. 古典制約:指原為無關、中性的條件刺激(CS),經過多次與無條件刺激(US)配對出現之後,雖單獨出現
也可引發類似於「無條件反應」(UR)的「條件反應」(CR)出來。古典制約的歷程正是刺激與
反應間關係的改變,亦即在已有的舊關係外,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關係。
2. 操作制約:指個體?#92;多反應中選擇在某一反應出現後給予增強刺激,使該反應經此強化而固定的一種
學習。又稱「工具制約」有時或稱為「工具學習」。P176
3. 觀察學習:學習者並沒有作實際的行為反應,也沒有受到強化物增強,這是一種認知的學習,是一種社
會性的間接學習,又稱「替代學習」或稱「仿傚」。替代性增強觀念是源自班都拉所提社會學
習論「觀察學習」的「學習原理」。Bandura主張,替代性增強是屬一種間接增強作用,當事
人眼見別人因某種行為表現而獲得增強時,他自己的同樣行為也將獲得增強。
4. 習慣化:指對一個重複出現的刺激逐漸熟悉後,反應行為減低的現象,是所有行為學習之中,最簡單的
一種學習原理。在某程度上具有生存適應的價值。
三、 認知論:*青少年的道德行為是植基於青少年的道德認知,青少年的道德行為主要係由道德認知所決定,而
道德認知則係建立在個人認知發展是否進入皮亞傑所謂的形式運思期,而在認知能力上具備抽象
思考或角色取代力。青少年的道德認知與價值觀的認知,主要透過個人的認知思考與理解歷程而來。
*青少年會主動選擇接收及解釋環境刺激,嘗試以自己的認知思考方式與歷程來解釋,並形成個人
對於道德或價值觀之獨特的認知基模或信念,而此一對於行為是非對錯的基模或信念,在相當程
度上即決定了青少年是否表現點於道德的行為。P.178
四、 人本論:重視人性積極善良的一面、與人邁向自我實現的動機,嘗試以個體主觀經驗世界解釋其行為。認為
人的本質與動物不同,人有自由意志及自我實現的動機,人能控制及改變自己命運與外在世界。
此一學派號稱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第三節
道德發展的理論 p.179~184
一、 皮亞傑 (Piaget) 道德發展的二期論:p.179 評4
(一) 他律期:也稱為他律道德,以學前兒童居多。此期兒童看法是遵守規範、服從權威是對的,對道德行為
的看法只重視行為後果,不考慮行為意向,又稱為道德現實主義。
(二) 自律期:也稱自律道德,對道德的看法是不再盲從權威,開始認識到道德規範的相對性,對道德行為看法,除了看行為的後果,也會考慮當事者的動機,又稱道德相對主義。
*無律期:5歲前稱之。此時兒童由認知發展不成熟,在智能上尚不足以顧到人我關係,不能按團體規範去
判斷是非。5歲以下兒童,即使參加團體活動,但他們的思依方式仍是「自我中心」的。P.179
二、 柯柏格 (Kohlberg) 道德發展的三段七期論:p.181~183 評5
(一) 層級一:道德成規前期 (5~9歲)
(二) 層級二:道德循規期 (9~15歲)
(三) 層級三:道德自律期 (自16青年期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時開始)
層級和階段 道德行為的原因
(一) 前俗例層級
1. 避罰服從取向
2. 相對?#92;利取向 ◆此一層級的道德推理是依據行為能否取悅別人以獲得獎勵。7至10歲孩童通常依此推理作為其行為的依據,約有95% 的孩童是在此推理階段。
◆為了避免痛苦或被處罰。
◆為了得到酬賞而服從規範。
(二) 俗例層級
3. 尋求認可取向
4. 順從權威取向 ◆此一層級個體已將社會規則內化,個體遵守規則是因為個體認知到遵守規則是
一件對的事。
◆為了得到接納,以及避免他人不贊同。
◆為了遵守規範,避免受到權威者的遣責。
(三) 後俗例層級
5. 法治觀念取向
6. 價值觀念取向
7. 宇宙的取向 ◆此一層級已達到道德自律,個體本著個人良心與人性尊嚴來思考道德問題。
◆為了促進社會的福祉。
◆為了追求正義,避免個人良心的苛責。
◆為了追求泛宇宙的真理或原則,感覺個人是浩瀚宇宙的一部分,而超越一般世
俗的社會規範。
三、 吉勤根 (Gilligan) 的道德性別差異論:p.184 評6
吉勤根 (Gilligan) 提出對於女性道德發展的三個層級:
(一) 道德成規前期:關注自我利益與個人存活
(二) 道德循規期:關注對他人的責任與照顧
(三) 道德自律期:關注於相互依存的自我與他人
第四節
*影響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因素:p.185~189
一、認知發展階段:青少年大約11歲或12歲起,認知發展進入形式運思期,最重要的改變是對於「未來的」、
「可能的」之抽象認知思考。
二、自我概念:青少年期是統合個人自我概念「我是誰?」的關鍵時期。
三、後設認知:又稱「監控認知」,指對思考的思考,對認知的認知。換言之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支配、監督、評鑑的更高一層的知,或指個人駕馭既有知識的高一層知識
*較能解釋自己行為的青少年,也較可能辨識出自己行為背後的道德層面,進而在為該行為訂定下一步的行動計畫時能訴諸道德推理。P.186
四、家庭:家庭社會經濟水準?父母管教方式是否適當?是否疏於教養關心?是否遭逢重大變故?家長教育理念與學校理念是否適合?家長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是否適合?等均會對於青少年的道德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五、學校:學校教育的顯性與隱性?#92;能得以發揮,學校教育將能對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扮演重要而積極的角色。
六、同儕團體:青少年有好的同儕團體,在團體成員相互影響之下,將有利於促進青少年的道德發展。
*同儕團體:或稱同輩團體,它是指青少年們自由組合之友朋團體,其成員在年齡上通常為接近,成員間關係親密而有強烈歸屬感,認同團體中的行為標準及價值觀。
*次文化:指一個社會中不同人群所持有的生活格調與行為方式。P.187
七、傳統傳播媒體:媒體如果不能擔負社會道德教化之責任,而只一味追求高收視率、高銷售率,那麼對青少年的道德發展,有著明顯的負面影響。
八、網路與行為通訊新科技:網路資源不受時空限制,青少年只要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上網,相關學習資源、教學網站、或知識取得,都比以往更為便利,但也挑戰了傳統教師角色與人格感化的?#92;能。P.189
九、不連續文化的衝擊:青少年在不連續文化底下成長,青少年的道德發展亦不免受到嚴重衝擊。
第五節
一、*價值觀:指一個人對於特定事物的重要性之看法或評斷,它是有關於某些事物應當如何的一組信念或態度、亦即指個人憑其主觀判斷,認為各該事物所具備的重要性或意義程度。P.190 評7-1
*價值觀意涵著:「對於我們而言,什麼是重要的事物?」人們對於各類事物(包括政治、宗教信仰、教育、家庭、朋友、助人、金錢、性、生涯、自尊、欺騙…..等)都會分別賦與不同的價值判斷。
二、價值觀與道德發展:p190~191 評8
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而言,價值觀的形成、發展與建立頗為重要,有了良好的價值觀,將有助於其進入成人
社會的有效適應。一個人的道德問題有價值判斷的成分隱含其中,而一個人的價值觀又常涉及道德判斷的問題。
三、青少年價值觀發展的特徵:p.191
新一代的年輕人重視即時享樂,對道德的看法亦較為寬鬆,與上一代勤奮工作、刻苦節儉不同,故容易因代間價值的差異,而帶來人際間的緊張與衝突。
四、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發展的因素:p.191~193 評7-2
(一) 性別
(二) 父母或其代理人
(三) 教師及學業成就
(四) 同儕與參照團體
(五) 宗教
(六) 電視與網路
青少年心理與輔導期末整理 95上 Snow
第七章
第一節 當代家庭中的青少年
*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主要係受到先天遺傳所攜備的身心特質,以及後天包括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之影響。
*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的主要社會環境因素:p.202 評1
1. 家庭 2.學校 3.社區
*家庭:是社會體系建構及運作的重要單位,也是青少年人際關係發展的起點。P.203
一、家庭的類型:p.203~206 評2-1
(一) 傳統家庭 (二) 隔代家庭 (三) 核心家庭 (四) 雙生涯家庭 (五) 單親家庭
(六) 重組家庭 (七) 自願不生育家庭 (八) 同性戀家庭 (九) 單身家庭
二、家庭的?#92;能 p.206~207 評2-2
1.生殖 2.保護 3.社會化 4.規範性行為 5.情感交流 6.賦予社會地位
第二節 家庭對青少年之影響
一、 家庭歷程
*就當代的發展建構觀的觀點,認為個體在家庭中成長,他/她會獲取或攜帶在他/她原生家庭裡人際關係的型式,此一發展建構觀可區分為二個不同觀點:p.208~209
1. 連續觀:主張「生命早期的親子關係型態,是會產生持續一生的影響,影響隨後的所有人際關係,是影響小孩未來一生中如何建構或連繫與他人的關係。
2. 不連續觀:「一名小孩的成長與發展,是會產生一種質的改變,故生命早期的親子關係型態,並不必然就會完全局限或影響往後一生的人際關係型態。
二、不利青少年發展的家庭問題 P.209 評3-
(一) 依附不良 (二) 界域侵犯 (三) 代溝與溝通不良
(四) 家庭暴力與虐待 (五) 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 (六) 藥物濫用與少女懷孕
*依附理論:Bowlby提出,主張嬰兒在生命早期與母親或其照顧者間親密的情感連結,是其日後社會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P.209
*嬰兒對母親的依附行為分為:p.210
1. 安全依附型 2. 不安全依附型:(1) 迴避型 (2) 矛盾型
*界域:指家中成員、上下世代、或小系統之間的生理、心理空間。
*界域侵犯的原因:p.210
1. 不知正常關係的內涵 2. 對受虐行為的偏頗責任感認為自己罪有應得 3. 對施虐者的愚忠加以保護
4. 無能力避免別人侵害 5. 怕失去與加害者之間的關係
*青少年如果遭受界域侵犯或曾在童年時期遭受界域侵犯,可能對於他的自我概念、身心或人際關係發展等,都會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親子溝通常見的問題類型:p.211
1.低度反應的溝通:溝通未能掌握訊息,無法激發家庭成員負起責任。
2.品質不良的溝通:互動雙方未能充分反映自己真正的情緒,從而使自己產生矛盾、主題扭曲、言行突然改變、使用未完成語句等。
3.不一致或矛盾的溝通:家庭成員常傳送複雜而矛盾的訊息,且常含有邈視或諷刺的面部表情或姿勢。
*常見的四種不一致的管教類型:p.213
1. 視父母心情而定的管教 2. 父母標準異於一般家庭的管教
3. 前後態度不一致的管教 4. 父母執行方式不一致的管教
第三節 學校對青少年之影響
一、 學校教育與青少年
二、 學校對青少年的影響因素:p.215~222 評4
(一) 學校效能與學校文化
(二) 教育結構與課程結構
(三) 教室氣候
(四) 學校及教師與父母之互動
(五) 同學同儕
(六) 人與環境之適配性
* 學校效能:升學率的高低、班級教師的績效考評、標準化成就測驗的結果。P.216
*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價值體系,它對學校教師及學生行為都具有重要影響及指導作用。P.216
* 正式課程:課程是學校中有計畫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是在一定的程序中進行。P.219
* 潛在課程:有些活動並非預期中的,而是在預定計畫外發生,其影響很深遠。
* 非正式課程:教學是以學生活動為主,較少採用正式課程的教學型態,其課程控制較少,學校的自主性
較大,對於學生的影響是比較自然的、間接的。
* 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都是顯而易見的,合稱為「外顯課程」。
第四節 社區對青少年之影響
一、 社區:或稱社群,或稱共同體,係指在某些邊界線、地區、或領域內發生作用之一切社會關係。P.222 評5-1
* 同性戀社區:它可以是指一個實際存在的同性戀婦女居住區,也可以指稱一群具有共同觀念和生活方式,但不一定居住在同一地區的同性戀婦女,在中文或稱之「同性戀社群」。P.222
二、社區對青少年發展之主要影響因素:p.223~226 評5-2
(一) 楷模與增強:觀察學習、酬賞或獎勵
(二) 從眾與順從:受別人實際或想像影響,導致個人行為改變。
(三) 社區社會階層:在一個社會之中,根據一個人的權力、財富、名望等因素,形成高低不同的社會等級。
(四) 社區次文化:社區貧窮與文化不利,對青少年造成惡劣影響。
第八章
第一節 青少年之生涯發展
一、 生涯的意義:生涯是個體整體生活形態連續發展的成長歷程,不僅包括個人一生從事的工作及其擔任的職
務、角色之總稱,也包括其他非工作或職業的活動。p.235
*生涯的特性:
1. 連續發展性:涵?#92;一生整體生活及生命之連續發展。
2. 察覺性:經由探索、了解別人、敏察時、空及環境變化因素,對自己生涯目標之抉擇及確立。
3. 角色扮演的獨特性:由生活重要事件及人生不同階段之重要劇場,學習角色之扮演凸顯於當下階段之
重要角色之抉擇,每個人都是主角,也因而有其獨特性。
4. 生涯發展之探索性:重新探索並確定或修正自己生涯之發展目標。
5. 終生教育性:因應資訊增加,自我技能所需,須不斷學習,由幼年至老年皆然。
6. 生涯敬業性:學習為自己之生涯或生命負責,不僅工作或職業,並擴及婚姻、及個人對生命之態度。
二、 青少年之生涯發展階段p.235~238 評1
1. 舒伯:(圖8-1)人生整個大週期之由出生—成長期—探索期—建立期—維持期—衰退期—死亡,包括
各階段間之轉換階段以及各階段之發展任務。
2. 席理曼:(1) 青少年前期:又稱成長與追尋階段,於青少年前段及青春期階段。
(2) 青少年期:現實及分離的階段。
3. 伯尼:稱之為轉換期,以強調此階段改變及轉換的重要性。
4. 茲伯格:(1) 青少年前期:(a) 8~12歲之興趣發展階段,青少年逐漸發展其興趣及喜歡的事。
(b) 13~14歲之能力發展階段,即逐漸去探索其能做好的事及喜歡的事。
(2) 高中階段:(a) 15~16歲價值階段,此階青少年由廣泛之職業之知識中,逐漸更確切的覺察其有興趣之職業範圍及因素,特別考慮自己的價值觀及對社會之貢獻,及他未來所希望之生活型態。
( b) 17歲以後之探索階段,此階段青少年所重視的事是由主觀轉為客觀的因素之重視,重視現實較少在意興趣、能力及價值因素,由試探及驗證中發展更合於現實的生涯目標,因此稱之為試探階段。
三、 影響青少年生涯發展之因素 p.238 評2
1. 性別 2. 社經位背景 3. 相關重要他人之因素 4. 經驗
四、 青少年生涯發展之任務
* 結晶化:舒伯提出,即青少年初步之生涯發展過程中(14~18歲)逐漸將適合於其發展階段的任務,如行為、
態度及特徵逐漸形成其人格獨特之自我概念,稱之為「結晶化」。P.239
* 青少年階段之生涯發展任務: p.239
1. 覺察有需要「結晶化」。
2. 能善用資源。
3. 能覺察其生涯計畫必須考慮的有關因素。
4. 能覺察影響其生涯目標可能之意外事件。
5. 能分辨及分析自己之興趣及價值觀。
6. 覺察現在與未來之關係。
7. 能覺察並歸納出自己生涯上之偏好。
8. 確定自己之喜好。
9. 能掌握對自己生涯偏好之資訊。
10. 能為自己喜好之生涯做生涯計畫。
11. 能智慧的生涯抉擇。
第二節 青少年生涯成熟
一、 青少年生涯成熟之基本概念:p.240
強調生涯抉擇是一生中連續之過程,在生命中不同之階段有不同之發展任務,發展任務之完成即代表成熟到某一程度。
二、生涯成熟的向度: p.240 評3
1. 生涯(職業)選擇取向:個體對職業選擇的關心程度。
2. 資訊與計畫:個體 生涯(職業)資訊之掌握程度,即對生涯計畫程度。
3. 生涯(職業)偏好之一致性:個體對生涯(職業)喜好之一致程度。
4. 個人特質之結晶化:個體形成個人自我概念之進行程度。
5. 生涯(職業)獨立程度:表示個人對生涯工作選擇之獨立程度。
6. 生涯(職業)偏好之智慧:表示個體之特質與其生涯(職業)選擇間尋求適配能力的程度。
三、青少年之生涯成熟之態度及特徵:p.240~241 評4
1. 能獲得足夠之生涯即教育之資訊,並藉此有系統的探索工作世界。
2. 學習到有效的生涯抉擇或做決定技巧。
3. 能覺察到自已喜歡之生活方式。
4. 發展正向的、清楚的且合於實際之自我意象。
5. 能歸納出一個試探性的生涯計畫及目標,而此目標與其自我意象及偏好之生活形態是適配的。
四、青少年之生涯成熟模式:圖8-2 p.241
*生涯成熟程度參考舒伯之六個因素群分別為:p.241
1. 生涯選擇之一致性 2. 生涯抉擇之內容 3. 生涯抉擇之現實感
4. 生涯選擇能力 5. 生涯選擇之過程 6. 生涯選擇態度。
第三節 我國青少年生涯概況
一、 我國青少年之就學生涯概況 :p.242
二、 我國青少年接受職業訓練的機會:p.243
(一) 實用技能班 (二) 國中實用技藝班 (三) 我國職業訓練之管道
三、 我國青少年之就業概況:p.245~248
(一) 青少年勞動力參與率概況 (二) 青少年就業與失業概況 (三) 青少年從事之行業
* 青少年失業之輔導措施:p.248 評5
1. 延長國民義務教育或以職業教育訓練之技藝訓練至12年。
2. 推動青少年人力資源發展工作,提供青少年技能提昇或其他技能獲得的機會。
3. 對入伍服務少年,提供符合社會、產業發展需要的教育訓練,減少等待服兵役時間,退伍前就業輔導措施。
4. 擴大青少年創業輔導與貸款,協助青年實現理想。
5. 將初次職者納入就業保險保障範圍與對象,提供失業青少年的工作薪資補貼,並負擔雇主必要的訓練成本。
6. 提供稅賦減少誘因,鼓勵企業僱用青少年並提供必要的訓練。
7. 訂定教育和訓練、工作協尋與諮商結合的青少年就業促進方案。
8. 提供青少年工作與諮商有關的協助,協助包括就業初期的諮商與職場適應輔導。
四、我國未來學未就業之青少年之概況:p.249 表8-5
五、我國青少年工讀之概況:p.250 ~252
第四節 青少年之生涯輔導
一、 青少年生涯輔導之基本觀念:p.253 評6
青少年之生涯規劃教育,必須從父母、師長、學生三方面同時並進,方能更加提升輔導之效能,即由「人盡其才」之觀點來發展青少年的「才」。
二、 青少年之生涯發展特性:p253~254 評7
1. 國中學生方面:
(1) 同儕間的影響力逐漸大於家庭的影響力。
(2) 由於歸屬感的需求較易有從眾心理的影響。
(3) 希望?#92;脫父母之約束追求獨立。
(4) 性別角色態度發展受到同性別角色之學習較多。
2. 高中(職)學生方面:
(1) 重視升學考試或準備就業
(2) 重視人際關係之學習包括與師長、朋友及異性之人際溝通。
(3) 了解並體會積極自我觀念對自己的影響。
(4) 決定技巧之學習。
三、 青少年生涯發展之問題:p.254 評8
1. 不知自己之興趣、價值觀,因此缺乏生涯之目標。
2. 有興趣卻缺乏能力,因此易於遭遇挫折。
3. 缺乏社會經驗,對於外在之工作世界認識不清楚,易於受騙。
4. 缺乏謀職之能力,因此不易找到適合之工作。
5. 急於踏入社會,未能妥善作好生涯規劃準備。
6. 缺乏挫折忍受力。
7. 易於受到同儕之影響,而未能正確判斷適合自己之生涯目標。
8. 人際關係或社交技巧之缺乏,與長官或同事之人際適應不良。
9. 學非所用,而未能全力投入工作。
10. 中輟學業,使得學業中斷又未能專心投入工作生涯。
11. 介於服兵役前之尷尬期,就業只能找暫時性之工作。
12. 易受社會黑金之誘惑,而踏入歧。
13. 家庭不健全,缺乏適當之家庭支持,而產生生涯之困惑。
14. 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訂定之生涯目標不確實際。
四、 青少年生涯輔導之目標:p.255 評9
1. 生涯探索:包括個人興趣、價值觀、性向及能力、成就對於個人未來擇業之影響性。
2. 生涯準備:
(1) 由了解學校之學科與未來升學或就業之關係,了解參加就業輔導機構之職業訓練。
(2) 生活適應能力之準備。
(3) 學習了解未來從事工作之具備資格及能力。
(4) 學習與同儕或長輩人際溝通及處理衝突的能力。
(5) 學習由升學或就業之探索過程發展生涯計畫。
(6) 敬業態度之培養。
(7) 兩性尊重態度之培養。
(8) 了解個人工作表現與成就的因素。
3. 生涯決定之技巧:如升學或就業,課程之選擇、未來學習生涯之規劃與抉擇能力之培養。並為決定負責。
4. 工作世界之探索:
(1) 對於外在工作世界,尤其個人未來生涯規劃可能之行業之關心與了解。
(2) 對工作世界有工確之認識。
(3) 知道如何尋找、評估及解釋職業資料。
(4) 了解社會現況需求對職業結構的影響。
(5) 藉由工讀或志服務工作增加及探索工作經驗。
(6) 具備謀職之基本技巧。
5. 了解自己之嗜好及休閒活動的安排,並嘗試去了解這些內容與未來職業發展之關係。
五、 青少年生涯輔導之具體方式:p255~257 評10
(一) 加強國中青少年之生涯輔導:
1. 落實國中輔導活動課程之生涯輔導措施。
2. 以家族職業樹之探索協助青少年了解父母系家族之職業。
3. 邀請同學不同職業父母代表,介紹職業概況、具備條件、未來發展及市場需求。
4. 學校輔導室配合生涯輔導措施,規劃適宜之心理測計畫。
5. 依興趣分組訪問相關家長或老師安排或陪同訪問相關機構。
6. 學校舉辦相關之輔導活動。
7. 與相關輔導機構舉辦生涯輔導活動。
8. 舉辦生涯升學之說明會。
9. 利用校園網路系統BBS站回答青少年生涯困境或發表意見。
10. 邀請父母或關鍵之重要他人共同協助子女實施生涯教育。
(二) 高中(職)青少年之生涯輔導:
1. 結構式課程之安排
2. 實施團體生涯諮商
3. 對有需要之學生實施生涯個別諮商
4. 主題工作坊
5. 善用評量工具
6. 運用已開發之生涯電腦輔助系統
7. 升學或職業資之提供
8. 就業及安置計畫之輔導與規劃
(三) 對於未在學之青少年之輔導:
1. 對於未升學意願青少年經輔導確定後及早輔導技藝教育探索。
2. 就業青少年加強職業倫理、勞工權益及勞工衛生安全教育。
3. 中輟少年於合於輔導及法律原則下,輔導於中學校加強輔導。
4. 不適任父母之強制接受親職教育。
5. 加強職業訓練機構之青少年生涯輔導工作。
6. 等待服兵役之青少年政府宜協調有關單位研究稍具彈性解決方式,以免影響青少年生涯發展。
7. 於軍中與職訓機構研究,待退官兵者宜實施退伍前之職業輔導。
第九章 青少年與同儕
第一節 青少年同儕團體之意義與重要性
一、 青少年同儕團體之意義 P.265 評1
* 同儕:係指年齡層相同或相近的同伴、友伴、同學、或朋友。
* 同儕團體:通常指年齡相當之友伴,因互動所形成之團體。
* 同儕團體具有的特質:P.265
1. 年齡相近,價值與需求一致。
2. 處境相似,情誼密切,有助於團結在一起。
3. 成員平等,沒有居於絕對優越地位者。
4. 互動自由,沒有長輩。
二、青少年同儕團體之重要:P.266~269 評2
1. 青少年情緒支持的重要資源
2. 同儕交往為青少年生活的重心
3. 同儕學習為青少年學習重要管道
4. 青少年同儕關係為人格發展重要關鍵
5. 提供青少年社會化之經驗及學習
6. 同儕接納及分擔父母關懷?#92;能
7. 青少年同儕對青少年之偏羞行為影響甚大
8. 父母及老師亦可學習當青少年之同儕
三、青少年同儕相關議題:P.269~272
第二節 青少年之同儕團體結構與網路同儕
一、 青少年之同儕團體結構:P.273 評4
(一) 團體疆域:指團體結構之大小,又可分為群體及小團體兩種,小團體語5、6人組成的「死黨」或
「密友」,群體是由數個小團體所組成之大團體。
(二) 團體角色:領導者和核心者。若以社會計量法,亦有超級巨星、明星、跟隨者、觀察者之多元角色。
二、青少年網路同儕團體
*網路同儕:泛指一切在網路上所認識的朋友,雙方有情感的支持,或資訊的交換、學習等經驗者。
(一) 網路同儕的特性:P.274
1. 相對之開放性 2. 自主性高 3. 網路社群多元性 4. 虛擬社群性
5. 因應科技性變動高 6. 自由溝通性 7. 安全感
(二) 網路同儕之正向影響:P.275 評5-1
1. 情感支持 2. 行為楷模 3. 正向學習 4. 同儕互學
5. 增廣見聞 6. 資訊交換 7. 除去現實生活中的限制
(三) 網路同儕之負向影響:P.276 評5-2
1. 虛假性 2. 犯罪性 3. 假性人格 4. 負向學習 5. 不實傳播
6.網路自殺 7. 相對人際關係窄化 8. 網路上癮 9. 生理影響
第三節 青少年同儕團體之特徵與?#92;能
一、 青少年同儕之特徵:P.277 評6-1
1. 地位之平等性 2. 心理之自由性 3. 接觸之密集性 4. 充分之互動性
5. 關係之密切性 6. 相互接納及認可之體諒性 7. 團體之從眾性
二、青少年同儕輔導之?#92;能:P.278~279 評6-2
1. 分擔諮商輔導工作 2. 被同儕接納度高 3. 減少建立輔導關係時間
4. 提升輔導效果 5.同儕輔導員亦可得到自助助人效果 6. 彌補專業輔導人員之不足
第四節 青少年同儕輔導之實施
一、 同儕輔導推動的四個要素:P.280 評7
(一) 人的因素:
1. 同儕輔導推動工作者之熱誠、專業能力、經驗、方法。
2. 機構主管之支持。
3. 同儕輔導員之特質。
4. 受同儕輔導當事人之特質及意願。
(二) 事的因素:
1. 同儕輔導員之召募、訓練與篩選。
2. 計劃之周延及推動之相關配套措施。
3. 專業督導之必性。
4. 效果評估與檢討。
(三) 時的因素:
青少年同儕輔導需考慮青少年發展因素,配合其發展階段之任務。
(四) 地的因素:
青少年輔導之環境,需要考慮其特性,例如不限於戶內,安全之考量,活動之空間及隱私性。
(五) 物的因素:
同儕輔導亦可使用輔助教具,如探索教育。
二、 同儕輔導之實施原則:P.281 評8
1. 了解需求 2. 確定方式 3. 善用資源
4. 把握動機與志願性 5. 提供訓練與督導 6. 效果評估
三、同儕輔導實例:P281~283
1. 儲備訓練階段 2. 招募學員及營前準備階段 3. 營中輔導活動
4. 營後追蹤輔導活動 5. 評估及經驗傳承
第十章 青少年與社會文化
第一節 社會文化的內涵與特性P.291~292 評1-1
* 文化:是人類社會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下,經歷了生存的奮鬥以及生活的演化過程,所蘊育形成的精神心
靈與物質文明的總體表現。
* 影響社會文化體系改變的力量,有關的論點基本上有四種:文化變遷的四種論點P.292~294 評2
1. 文化變遷乃演進的自然結果
2. 文化變遷乃傳播的影響所致
3. 文化變遷乃異化的結果所致
4. 文化變遷乃批判與反省的結果
第二節 社會文化與青少年發展
一、 文化的涵化作用影響青少年的發展 p.294~295 評3
*學者米德指出,生活在不同文化類型中的青少年,將形成不同類型的成人,將文化的類型分為三種:P.294
(一) 後塑型文化:文化變遷速度相對較慢,青少年於年輕時所接觸的文化和當其成人時並沒有太大變遷,兩代親子間的文化差異及適應問題較小。
(二) 前塑型文化:文化變遷速度快,青少年年輕時所接觸的文化和當其成人時已有極大的變遷,青少年常面臨「新舊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差異及適應問題。
(三) 同塑型文化:文化變遷速度介於上述兩者之間,青少年常面臨「新舊文化同時衝擊」的適應問題。
二、文化的傳遞影響青少年的發展 p.295~296 評4
*社會文化的快速傳遞,對於青少年的觀念及行為發展的影響作用主要有二:P.295
1. 社會文化的接觸機會更為廣泛及快速 2. 社會文化的觀察學習
三、文化規範的學習影響青少年的發展:p.296~297 評5
*社會文化的規範:透過個人良知、倫理道德、法律及宗教信仰,形成對社會成員行為的約束力量,其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的秩序及人際行為的合理分際。P.296
四、文化的意識型態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 p.297~298 評6
*父母教養子女的兩種不同文化訓練觀:
1. 連續的文化訓練觀 2. 不連續的文化訓練觀
第三節 青少年次級文化
一、 青少年次文化的意義:青少年一方面必須適應父母世代的主流文化規範,一方面也必須適應屬於自己世代的
生活方式,以滿足自己在生活、心理、人際及成長上的需求,於是新生代自然的發展
出一套青少年社群獨有的生活方式與精神內涵文化,這套屬於青少年社群所獨特具有
的生活型態、行為規範以及價值觀念,稱之為「青少年次級文化」。P.298~299
二、 青少年次文化的內涵:p.299~303 評7
1. 成人主流文化的認同疏離與反抗
2. 常遭成人刻板印象的誤解
3. 正負面?#92;能兼蓄
4. 形成及影體響的因素複雜
*青少年之所以對成人主流文化的認同疏離與反抗主要原因:p.299
(1) 成?#92;的不同定義
(2) 權威的不同態度
(3) 兩性關係的不同看待
三、 青少年次文化的行為表徵 p.303 評8
*青少年次級文化的四項基本特徵:p.303
1. 崇尚流行
2. 從事消遣性及娛樂性休閒活動
3. 和同儕團體有密切關係
4. 存在性別間的差異
* 青少年次級文化行為表徵的若干特色:
1. 喜歡去熱鬧的地方 2. 喜歡輕鬆無拘束的感覺
3. 喜歡有個性和時尚感的商品 4. 喜歡各式各樣的休閒活動
5. 也有不少煩惱
第11章
第一節 青少年問題分類架構
一、 影響青少年問題發生的原因:p.315~316 評1
1. 個人因素:個人生理、心理因素。
2. 家庭因素:夫妻失和、家庭破碎、父母不良習性、家庭經濟、父母管教態度偏頗等。
3. 學校因素:師生關係、課程缺乏彈性、教師管教不當、教師情緒不穩、班級人際關係不良等。
4. 社會因素:社會經濟引發家庭經濟困境使父母忙於工作未能妥善管教子女、社會不良風氣、不當媒體等。
5. 發展因素:生理發展遲滯、心理發展任務未能達成。
二、 青少年問題分類架構 p.316~318 評2
(一) 二大類概括性分類:p.316
1. 反社會行為:係指違反社會規範之行為。
2. 非社會行為:即其行為有異於常態,或有心理或社會偏差之行為傾向。
(二) 三大類分類法:p.316
1. 違規犯過:如違反校規行為
2. 心理困擾:如升學壓力
3. 學習困擾:如學業成績不佳
(三) 六大類分類法:p.318
1. 外向性違規犯過行為問題或反社會行為:校園暴力或攻擊行為、不服管教、打架、逃學、偷竊。
2. 內向性行為:即情緒困擾或非社會行為。包括孤僻行為、人際關係欠佳、情緒休擾行為。
3. 學業適應問題:學業成績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常與情緒困擾有關。作弊、粗心。
4. 偏畸習癖:即不良習慣與其性格發展不健全有關。連床、咬指甲、濫用藥物、性不良適應行為。
5. 焦慮性症候:過度焦慮引發明顯的身體不適應症狀或神經質行為。遇困境行為表現坐立不安。
6. 精神病症候:即明顯脫離現實、屬於嚴重心理疾病包括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
第二節 由歷史角度看青少年世代印象
一、世代印象的代稱:p.319
*吞世代:指8~14歲的小孩,也就是民 國79年到85年出生的「八年級」生,他們雖年紀小,也沒經濟能
力,但卻很有自己的意見,因而影響了父母親60%的購買決定,一年影響全球1兆8﹐800億美
元消費被視為是「消費小巨人」。
二、青少年世代印象之共通性 p.320 評3
*世代印象:如我們對七年級生的印象是什麼?「抗壓性低,很敢講話,很不努力,要求又太多」等等。
第三節 青少年問題面面觀P.321~334 評4
* 青少年的問題集中在:家庭問題、兩性情感、人際關係、升學學習、與偏差行為等。
* 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歷程與需求的問題劃分為:發展性問題、預防性問題、與治療性問題等三大類。
* 青少年生理健康相關問題:1. 青少年健康問題 2. 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p.330~331
*由台灣地區少年犯罪概況之探討:p.332~333
1. 多量化 2. 暴力化 3. 一般化 4. 女性少年犯增加 5. 少年竊盜犯仍居首位
* 由少年網路難題之探討:p.333~334
1. 網路色情類型 2. 線上遊戲衍生犯罪 3. 網路誹謗 4. 侵害著作權 5. 網路上販賣毒品禁藥
6. 網路煽惑他人犯罪 7. 網路詐欺 8. 網路恐嚇 9. 網路駭客 10. 網路集體自殺傳播
* 由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探討:p.334
1. 青少年藥物濫用 2. 青少年自殺 3. 兒童之焦慮如分離性焦慮疾患 4. 注意缺失過動症
5. 因HID/AIDS影響之兒童及家庭 6. 自閉症及其他廣泛性發展疾患 7. 雙極性疾患
8. 兒童憂鬱疾患 9. 飲食異常疾患 10. 學習失能障礙 11. 抽動性疾患 12. 精神分裂疾患
第四節 當前我國青少年面對的十大難題:p.335 評5
(一) 大環境壓力引發問題:兩岸互動安全感問題、人禍、天災、重大傳染疾病之威脅、父母失業壓力等。
(二) 家庭之困境問題:親子關係、家庭解組、父母失業引發生活教育問題、父母管教、手足關係、
外籍新娘、傭人引發文化調整問題。
(三) 兩性交往及性侵害問題:兩性交往之挫折、性侵害之防範問題。
(四) 教育問題:教改、教育政策多變之壓力、由教育引發親子溝通問題。
(五) 多元社會價值觀分歧之適應問題。
(六) 少年犯罪校園暴力之威脅。
(七) 國家認同之迷惑:統獨爭論、政黨對立,引發國家認同的冷漠。
(八) 藥物濫用、網路上癮,電玩上癮之氾濫及影響。
(九) 心理適應、精神疾病問題。
(十) 生涯問題:失業問題、生涯發展不確定、生涯轉換率增加,學非所用。
第12章 青少年輔導策略
第一節 青少年之政策分析
一、青少年的定義與全球青少年人口變化
*聯合國及我國對「青少年」定義:p.342
1. 聯合國:為15~24歲的人口族群,此一定義來自聯合國於1985年舉辦「聯合國國際青少年」之決議。
2. 我國:為12~24歲,其年齡層以學制而言涵?#92;自國小之高年級、國中、高中(職)以至大學、研究所。
二、聯合國的青少年政策:p.343~346 評2
*聯合國認為青少年政策,應達成下列四個目的:
1. 減少青少年的無防禦能力。 2. 增加青少年的支持系統。
3. 協助青少年發展人類與社會認同。 4. 幫助青少年有穩定的生涯開展。
*聯合國依循十項重要議題,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p.343~346
(一) 教育方面 (二) 就業方面 (三) 飢餓與貧窮方面 (四) 健康方面 (五) 環境方面
(六) 物質濫用方面 (七) 青少年犯罪方面 (八) 休閒方面 (九) 性別方面 (十) 參與方面
三、歐盟的青少年政策p.346~347 評3
1. 青少年事務運作原則與機制 2. 變化中青少年生涯轉換與因應 3. 青少年自主與自立兼顧
4. 非正式教育系統服務的提供 5. 注重青少年的參與 6. 青少年就業政策的擬訂
7. 種族排除與仇外之杜絕 8. 青少年計畫之策畫及執行
四、世界各國青少年政策之分析 p.348 評4
*綜合聯合國、歐盟及參考世界各國之青少年政策,其基本內涵:p.348
1. 重視青少年健全生涯發展
2. 考量青少年之需求及身心健康維護與發展。
3. 青少年政策之策略兼含補救性之問題解決、預防性及發展性。
4. 青少年正策之兩大工作取向包括:(1) 「青少年問題預防與輔導」取向 (2) 「人力資源」取向
5. 全球化世界觀念之培養。
6. 加強青少年之公共事務與志願服務參與,重視青少年NGO(非政府組織)對青少年工作之價值與支持。
7. 因應變遷社會中青少年之生涯規劃能力培養及生涯轉換之因應及輔導。
8. 重視性別平等與多元文化之尊重與融合。
9. 重視青年衝突與防止。
10. 加強世代間的關係之溝通與傳承。
11. 重視青少年組織之參與、合作交流及聯結,以建立青少年之服務資源網。
12. 國情化:各項政策須符合各國國情青少年計畫之擬定及執行。
五、我國之青少年正策白皮書綱領之分析 p.348~350 評5
*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認為:「投資青少年,就是投資台灣的未來」作為核心思維,有三層意涵:p.348~350
1. 重視青少年是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需要國家重視與關懷
2. 肯定青少年適切發展,才能確保國家社會的長遠發展。
3. 確定青少年之良好發展,為社會改善之契機。
六、對於我國青少年政策之省思 p.350~352 評6
1. 跳脫投資,無條件之關懷
2. 加強「同儕輔導」及「自我成長」教育
3. 多元文化教育之加強
4. 培養優質成年人終身學習
5. 青少年資源網之建構
6. 全方位青少年之關懷尤其弱勢青少年
7. 社會公眾人物之身教
8. 媒體之自律及公正性
第二節 青少年之偏差行為
一、偏差行為之定義:p.354~356
*綜合各學者對青少年之偏差行為觀念,整理為問題行為包含:p.356
(一) 反社會行為: 1. 犯罪行為 2. 不良行為
(二) 非社會行為
*偏差行為:1. 偏畸,不正常行為:(1) 有異之行為 (2) 有害之行為 (3) 不良適應行為
2. 心理不健康的行為
3. 問題行為:(1) 反社會行為: (a) 犯罪 (逃避性) (b) 虞犯 (違抗性)
(2) 不良適應行為:(a) 內向性 (b) 外向性 (c) 學業適應性 (d) 偏畸習癖
(e) 焦慮症候 (f) 精神疾病症候 (g) 其他
二、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形成因素及形成過程 p.357~364 評8
(一) 形成因素:p.357
1. 學校因素:師生關係不良、偏重升學忽視就業班學生、學業成績,操行成績較一般青少年差、同儕人際關係差、學校成愈低挫折愈高。
2. 家庭因素:家中有犯罪及不道德者、破碎家庭、父母教育低不適當的管教與控制、家庭貧困。
3. 社會因素:不當之休閒活動、不良團體之影響、不良之人際關係、不能發揮個人的社會支持網路。
4. 個人特質因素:生理上不平衡的發育、自動神經系統不平衡、內分泌失調、體型畸或官能缺陷。
(二) 形成過程:p.359
*綜合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分為:p.359~364
1. 犯罪社會學之理論模式:(1) 文化偏差論 (2) 緊張論 (3) 控制論
2. 由犯罪之生理心理理論模式:(1) 特質論 (2) 成熟論 (3) 情緒衝突論 (4) 家庭動力論 (5) 歸因論
3. 科際整合論:(1) 多因素理論 (2) 因果關係理論 (3) 個體適應徑模式
三、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分類 評9
(一) 主要分類:p.364
1. 違規犯過行為:違反社會、家庭、學校之法律、規範律之行為、如打架、作弊、傷害等。
2. 心理困擾行為:由於無法有效解決內在衝突、挫折及焦慮而導致心理或情緒方面的困擾,但卻未違反法律規範或紀律。包括焦慮反應、恐懼反應、轉化或歇欺底里等。
3. 學習困擾行為:會防礙有效學習活動的不良態度、習慣及動機因素。如不按時交作業、不能集中等。
(二) 徐氏之分類:p.365
1.精神病行為偏畸 2.外向性的問題行為 3.內向性的問題行為 5. 焦慮症候群 6. 偏畸的習慣
(三) 吳氏之分類:p.365
1. 外向性行為問題:即過份之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如逃學、逃家...等。
2. 內向性行為問題:即通稱的情緒困擾問題或非社會行為。
3. 學業適應問題:成績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困擾或行為上的問題。
4. 偏畸習慣:或謂之不良習慣,多與性格發展上的不健全有關。
5. 焦慮症候群: 由過度焦引發而來,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或強迫性行為,這稱為精神官能症或
「神經質」行為。
6. 精神病症候:其行為明顯的脫離現實,屬於嚴重之心理病態。包涵躁鬱症、
精神分裂症(如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四) 張氏之分類
*國中生行為問題十大類型:p.366
1. 學習反常型:低成就的現象、成績不穩且差距很大。
2. 惡性習慣型:抽煙、吸食強力膠、打速賜康、賭博。
3. 孤獨冷淡型:孤獨、冷漠、敵視他人、不與人交往、逃避教師的注意。
4. 自我排斥型:退縮、恐懼、自卑、自責、怕失敗、沒信心。
5. 病態適應型:身心疾病、失眠、頭昏、手足麻木、大小便失禁。
6. 謊騙盜竊型:說謊、欺騙、偷竊。
7. 行為怪異型:心理變態、甚至精神疾病。
8. 性別錯亂型:過份女性或男性化、同性戀傾向。
9. 行為放蕩型:與異性發生關係、懷孕問題、行為過份新潮。
10. 暴力反抗型:打架、朋黨、與校外不良少年勾結、殺人。
(五) 由兒童臨床心理學觀點分類
*兒童臨床心理學觀點將兒童行為問題分為八大類:p.366 評10
1. 正常性變異:指在常態範圍內的變異。
2. 適應性變異:或謂之反應性失常。比正常性變異嚴重一些,但尚未顯著破壞正常的發展。
3. 特殊發展性失常:涉及生理發展之遲滯和成熟的障礙。
(1)排泄性失常 (2)飲食失常 (3)語言或?#92;讀失常
4. 行為失常:過去習稱反社會行為,乃因此種行為就社會文化觀點而言是不正常的。
5. 人格失常:或稱性格失常,屬於一種常期的內在衝突狀態,可追溯到幼年不健全的人際關係,除了依賴或攻擊等則無相互的關愛,稍長,可能以欺凌幼小或傷害別人為樂。特徵為缺乏?#92;疚感,反社會反權威而且重複同樣之行為。
6. 精神官能症及身心反應。
7. 兒童期精神病:分為自閉症、精神分裂及抑鬱症三類。
8. 混合性異常:由於偏差行為是不良適應的症候,某一偏差行為可能由多種不良適應所造成,同一種適應困難,也可能導致不同的症候。因此?#92;多偏差行為很難作確實的分類。
(六) 林氏之分類p.367
1. 生理困擾:生理突變、身體缺陷、肥胖、虛弱、矮小、視力不佳、女性月經煩惱。
2. 心理困擾:因生理引起的心理困擾、自覺不夠聰明、?#92;課不如別人、父母師長不了解我等。
3. 生活困擾:家庭生活因父母工作忙碌,應酬多經常不在家、升學壓力過重...等。
(七) 依我國法律少年犯罪之分類 p.367 評11
1.竊盜 2.恐嚇及妨害自由 3.殺人及殺人未遂 4. 搶奪、搶劫、強盜 5. 傷害 6. 其他
(八) 兒童精神疾病症候之分類
1. 智能性 2. 行為性 3. 情緒性 4. 生理性 5. 發展性
第三節 青少年心理適應之輔導策略
一、 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之發展 p.368 評12
(一) 因應時代任務的救國團青年服務工作
(二) 政府部門方面
1.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工作之推動
2. 行政院青年服務工作委員會
3.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只會之成立
(1) 整合提出青少年政策方案 (2) 啟動「青春專案」
(3) 建置少年寒暑假休閒完整活動資訊及溝通平台
(4) 擴大青少年參與,推動研礙「青少年政策白皮書」
(5) 推動青少年休閒育樂活動
(6) 保障少年的社會參與權
4. 教育部加強在學青少年之輔導及社會青少年之繼續教育
5. 地區性青少年健康照護白皮書之發展
6. 各縣市少年輔導委員會?#92;能之重視
(三) 民間青少年輔導機構之參與
1.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2.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文教基金會
3. 富邦文教基金會
二、 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之探討 p.375~389 評13
(一) 青少年輔導相關法令之建立與落實
(二) 組織層面—青少年輔導之機構之整合
(三) 策略層面:建立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
1. 問題之形成因素包括 p.378~379
(1) 家庭因素 (2) 學校因素 (3) 工作場所因素 (4) 社會因素
(5) 遺傳因素 (6) 個人特質因素 (7) 發展性因素 (8) 機遇互動因素
2. 問題分類
(1) 反社會行為 (2) 非社會行為分類 (3) 服務對象 (4) 策略之層面 (5) 服務方式
(四) 輔導網路層面:建立少年之支持網路
1. 建立青少年輔導網路系統: 評16
(1) 教育系統 (2) 主要之社會化整合系統 (3) 危機處理系統
2. 建立學校輔導工作社會資源網
*青少年的支持網路系統分為:p.380 評15
1. 自我支持系統:指少年自我概念及處理情緒壓力的方式。
2. 家庭支持系統:指父母管教、家庭氣氛、家人關係及角色負荷程度。
3. 社會支持系統:
(1) 經濟:急難時,親戚、朋友、同學、老師、福利機構提供之金錢、物質方面的協助。
(2) 情緒:指快樂、痛苦時,親戚、朋友、同學、老師、福利機構提供之精神支持。
(3) 服務:指需協助時,親戚、朋友、老師、福利機構提供服務的程度。
(五) 政策指導層面—研擬「青少年輔導法」或「青少年福利法」。
(六) 問題指標層面—建立青少年問題之重要社會及行為指標
(七)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專業分工層面:p.385
確定於處理青少年偏差行為時問題之界定及不同專業領域之分工及合作。
(八) 重視青少年生涯輔導
(九) 加強青少年福利措施及輔導
(十) 結論:p.389
1. 結合專家及輔導機構,發展適合國情健康之青少年次文化,建構我國青少年輔導策略及青年輔導模式。
2. 結合政府及社會資源建立青少年輔導體系。
3. 由根做起,訂定法令,加強及落實親職教育。
4. 推動青少年發展法及學生輔導法,建立青少年輔導專業證照制度。
5. 結合社會資源建立青少年輔導服務網路。
6. 保護青少年生命安全及青年身心健康之保健。
7.擴展青少年之國際交流以增進青年之國際觀。
8. 鼓勵青少年社會服務之參與以培養青年之社會服務理念。
9. 加強青少年之休閒輔導。
10. 加強青年法治教育,以免未知法而犯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