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96上成 人 教 育

96上成 人 教 育

空大書香園地


Sandra 2005-10-31 09:43:56
標題 1-8章重點整理
此乃本人91年所修>>不知可否幫得上大家的忙!

成 人 教 育 大 綱(第1-4章)
壹、從成人教育性質來定義成人教育應該有的意義。成人教育的意義與性質
成人教育:可促進民主、創造菁英份子與一般民眾的共同文化,讓失學者有新的希望,也帶給邊遠地區民眾重新融入社會的歸屬感。p.3
一、意義:(一)定義成人教育的方式、(二)英國成人教育大師費維斯
(一)定義成人教育的方式:1、從字面意義、2、從?#92;能上界定、3、從性質上界定
1、從字面意義:成人教育:擔負成人社會角色的人所進行的有系統、持續的學習活動,
目的:在促進知識、態度、價值和技巧上的改變。
2、從?#92;能上界定:摩根「成人教育就是過去失去學習機會,而感覺有必要學習基本智能者,所參與的讚、寫、算課程的活動」。
3、從性質上界定:伯基文、史密斯為代表,柯特尼也有類似的看法。
伯基文(1967)認為「成人教育」包括三種意義: p.3
(1)是有系統、有組織的成人學習活動:
(2)是隨機的經驗學習:在沒有計畫、指引和事先建立目標之下的學習活動、
(3)是研究領域:一種專業的知識綜合體系,而非一種活動,主要在進行研究和訓練專業的成人教育者。研究主題

(1)是一種有系統、有組織的成人學習活動:包括有學校式的課堂教學、獨立的學習和參與某種訓練的課程,其共同特徵為:
A、學習者為成人,
B、學習活動可能是有學分,也可能是無學分,
C、內容含職業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生理的,
D、由其機構所提供,如:學校、教堂、工會、工廠、民間組織等,
E、由教師或領導者來設計和引導,
F、教者與學者具有持續性的教育關係,
G、可能是全時的或部分時間的,
H、可能是有文憑的,也可能是沒有文憑的,
I、可能是自動參與的或被迫參與的行馮。P.4
(2)是一種隨機的經驗學習。指在沒有計畫、指引和事先建立目標之下的學習活動:特徵是:
A、沒有計畫, B、沒有學習目標和目的, C、在自然的情境中產生,
D、學習行為是無意的, F、沒有專業的教育人員存在。
(3)是一種研究領域。指一種專業的知識綜合體系,而非一種活動,主要在進行研究和訓練專業的成人教育者。研究主題含:探討成人學習者的特性,如何有效地教育成人,探求幫助成人學習的方法,研究成人學習的需要、期望和要求及有效地應其需求的方法等。

史密斯(Smith,1965)亦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成人教育」可視為:是一種
(1)是一種方案:由大學、公立學校、教堂、工會和其他民間組織所提供的成人學習活動。
(2)歷程:為成人設計、執行和評鑑學習活動的過程:組織和進行研討會、研習和實習活動的過程。
(3)社會運動:為求社會發展所實施的一種行動計畫或自力救助的計畫:政治教育、環保教育。
(4)學科或研究的學門:指由高等教育機構所進行的有系統的研究,有其自己的名詞和概念。

美國學者柯特尼:也從四種觀念來界定「成人教育」:是一種P.4
(1)組織或機構的工作:政府或民間藉由正規、非正規組織或機構有系統的服務或教育成人工作
(2)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有系統、有計劃、有效的一種正式學習活動,偶發性的學習是沒有效率
(3)專業或科學:成人教育旨在鼓勵和幫助成人,要?q事此項工作必須有相當的訓練,以具備特別的知識,諾爾斯所提倡的成人教育學即是。
(4)民間的社會運動:美最早「容托」)研討會,「討論會」活動,「巧陶誇」的組織,→美國化運動,大學推廣及合作運動,1950年後的繼續教育運動,1970年後的終身教育運動。P.5
***
貳、請試著分辨博雅的成人教育與激進的成人教育的異同。(詳如作業1)***
(二)英國成人教育大師費維斯:「博雅的成人教育及「激進的成人教育兩種,
1、博雅的成人教育:可能解釋:博雅藝術教育、自由人的教育、釋放心靈的教育。
博雅藝術教育:七藝的教育:是介紹、追求個人所想到的知識形式→現在的數學、物理、人文科學、歷史、宗教、文學、藝術與哲學。所以
(1)博雅教育:追求心靈的綜合發展,是「平等教育,價值中立觀念,也類似於通識教育。
(2)自由人的教育:自由地達成任何本質上對人而言是好的事情。自由。合理行動追求P.5
(3)釋放心靈的教育:赫斯特:基於真實的本性來釋放心靈,使理性能從錯誤與幻象中解放出來」→教育是設計讓人們經由學習而對自己產生批判性的覺知。P.5-6***
「博雅」的意義:指自由、理性的個體,暗示權力與博雅的成人教育可被看成是個別化菁英主義型態。個人是自由的,能夠在理性的基礎上追求個人自己的興趣,無論哪一階級。
***
2、激進的成人教育:指個人受到社會結構的限制,而讓他們無法追求個別的興趣。***
激進派論者通常要求從智慧上解放個人,而這種解放不必然是考慮到教育人員的。聚焦在課程方面的議題。傑克森(Jackson,1980)曾將此歸納出
五個重點:(1)資源的分配, (2)機構形式, (3)教育內容,
(4)內容組織過程的關係, (5)成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
激進派者聲稱是有中產階級結構或知覺,激進派的主要訴求在於教育形式的平等,如:在教與學的過程參與者一律平等。***


激進派性質:廣泛性、多樣性、多元性、複雜性。
(一)成人教育其有廣泛性:青、中、老年期,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學習或工作經驗和居住地區的成人。P.6
(二)成人教育具有多樣性:長、短期;學分、沒學分;發給文憑或學位。機構:各級學校、民間組織、職業團體如工會等、專業性學術團體如學 (協)會等,教會、圖書館、成人教育中心、社會教育機構……等等。P.7
(三)成人教育其有多元性:管道多:函授、廣播、電視遠距、獨立自我導向式,個別化或集體式的學習,甚至從網路獲得學習。
(四)成人教育其有複雜性:內容:成人基本的讀、寫、算的識字教育,各種專業繼續進修教育、休閒教育,以及針對不同對象如婦女、勞工或高齡者的教育等等。

參、請就你個人的意見提出成人教育可以有的?#92;能。
(一)楊國賜:成人教育有五種?#92;能:1、基本的教育需求, 2、技術職業訓練的需求,
3、社會一一經濟的教育需求, 4、意識一一政治的教育需求,
5、改善生活素質的需求。
成人教育對個人可以發揮的?#92;能有四點:
1、獲得基本教育,使個人具有識字及計算能力;
2、獲得選擇職業或專業的技能,使個人有謀生的能力;
3、獲得必須的技能,使個人具有服務社區與參與政治的能力;
4、達成自我實現與發展創造的能力。
(二)王政彥(民87)就成人教育與學習社會的關係認為成人教育:
1、可型塑學習社會的主幹,因為它一方面延伸終身學習的歷程,一方面落實終身學習的效果。2、可強化學習社會的成長,因為它可以消弭學習社會的死角,也能促進學習社會的發展。
綜結來說,成人教育其有基本教育以及職業成長的?#92;能,可以促使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因成人教育而有所改變,視目標而具有多重?#92;能。P.7

第二節 成人教育的相關名詞P.8
與「成人教育」相關的名詞:
從階級上看:「民眾教育」、「民眾學校」 及「通俗教育」;
從?#92;能上看:「社會教育」、「公民教育」、「職業教育」及「商會教育」;
從接續第一階段教育上看:「擴充教育」、「繼絨教育」及「回流教育」;
從學習機構上看:「非傳統教育」、「非正規教育」、「非正式教育」、「社區教育」;
從專業自我成長上看:「終身教育」、「在職進修教育」、「回流教育」及「人力資源發展」。
一、普遍性:來區分→名詞有「民眾學校」、「民眾教育」、「通俗教育」P.8
**「民眾學校」:我國的民眾教育指盛行於20年代,為一般民眾所實施的教育活動。強調:
1、是全體民眾的教育,2、是終身的教育, 3、是包括人生全部活動的教育,
4、強調「教學做合一」5、是社會的教育,以全體民眾為受教者,以社會進步為教育效果。目的:在於改造生活,提高社會效能,挽救民族危亡,並創造人類的正常文化。P.8
民眾學校相當於社區教育,為了使民眾方便學習,一般都開設在社區內。歐洲稱「民眾大學」

德國人愛德柏:受到葛蘭迪維格的影響,成為推動德國民眾教育的首要人物。P.9
民眾教育與VHS運動一開始就其有普羅階級意識及地方主義色彩,因此與勞工教育、成人教育及政治啟蒙教育關係相當密切。以德國的VHS為例,1953年開始全面快速發展,其
VHS運動特色有以下幾項:(馮朝霖):
1、VHS為德國整體公共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由各地方政府或社團法人負責經營,
2、其教育文化政策綱領皆採「政黨/宗教」中立立場,
3、夜間教學→日夜兼備,日間→提供失學成人之補習教育,提供中學教育之學歷學位頒授,
4、對象15歲以上居民,部分課程也開放給少年學童,如運動、藝術等。25歲以上成人居多。
5、課程領域幾乎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6、主要行政工作者皆擁有大學以上學位,
7、教學方式非常多元,有演講、討論、實作、參觀、旅行……等 ;
8、費用→有些部分則免費,報名手續費統一。
9、歡迎主動提供課程構想,也給外國人同樣機會,
10、各校皆有獨立之硬體空間設施。
「通俗教育」:我國是為推動社會教育,把推行通俗教育當成是一項重要的措施。在民國剛剛成立後,為了灌輸一般民眾常識,培養公德,並散發有關社會教育各種事務,在當時號稱為「通俗教育運動」。而在德國,一直沿用 「通俗教育」來指稱成人教育,至1945年後才用「擴充教育」逐漸取而代之。

伍、試分析說明「社會教育」與 「成人教育」之差異處。
一、普遍性、二、?#92;能性、、三、接續性、四、機構性質、五、專業自我成長
?#92;能性:來區分:有「社會教育」、「公民教育」、「職業教育」、「商會教育」。
**「社會教育」歸納為三種:楊國賜(民84)一直是為我國所使用
1、社會教育是教育全體的教育; 2、社會教育是學校以外的教育; P.9
3、社會教育有廣狹二義,廣義的社會教育是教育全體,狹義的社會教育是學校以外的教育。
「社會教育是指學校教育以外之教育活動。……社會教育有時也稱為成人教育」。所以圖書館、文化中心、博物館、社會教育館‥等,都是在實施社會教育的機構;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也都是屬於傳播社會教育的媒介,而
「社會教育學就是在研究這類教育活動的理論基礎和實施原則及方法」。或是認為社會教育的性質、精神、命題等構成的社會教育理論,「其重點皆在於 「生活的幫助』」,「社會教育學的概念是以教育為出發點的青年幫助」,從教育、職業及文化三方面來幫助他們;而且隨著時代的需要,從幫助、照顧青年到提倡自我訓練,都在強調社會教育的幫助、引導?#92;能。所以
社會教育在於淘冶人們具有善良的心,使人們因為教育的關係而改變自己,因此「社會教育是一種學校以外的教育,除了青年幫助 (青年工作)外,還包括成人教育」。因為成人離開學校之後,藉由社會教育可以實現終身教育的理想。P.9-10***

楊國賜認為對於社會教育應有以下的觀念(民84):社會教育即
1、 提供學習活動的計畫
2、 規劃、進行與評估成人學習活動的過程
3、為社區發展的行動方案或自助方案的一種社會運動。 4、為一項學門。
橋口菊則認為要先釐清社會教育中的「教育」概念(橋口菊著,未明順譯,民82)
1、社會教育所指的教育活動應限於有意圖地影響他人或教育他人的活動。
2、社會教育活動的獨特性存在於它包含了未組成、非正式的教育活動,但並不意味社會教育的價值就只存在於非正式教育中,而是社會教育為了達成其教育目標,可以更自由地以更具組織性的活動方式,以發揮其教育影響力。P.10
3、社會教育的「教育」概念,內含「教化」、「移風易俗」、「社會改良」等,與政治或社會的福利有關的教育活動。P.11

公民教育=成人公民教育,與成人政治教育息息相關→針對成人所實施的公民養成教育,目的:發展個人的能力與才幹,鼓勵以地方、國家與世界的公民身分,負起社會、道德與文化的責任。
最終目標希望使成人在複雜多變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中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成人在政治上的認知與實際行為是發展民主政治的基礎,對於不同政黨的認同感,國家社會的認同度在在影響國家的發展與進步,而成人公民教育就是希望能使一般國民經由學習而獲得此種態度。
「職業教育」或是「商會教育」:都是從職業角度出發,讓為了準備就業或在職員工可?H有專業的養成及繼續教育, 「職業教育」指職業系統學校的培養制度,
「商會教育」則指就業後的充實教育→「成人專業繼續教育」。

三、接續性:來區分;有「擴充教育」、「繼續教育」、「回流教育」。p.11***
(一)擴充教育:英國為超過義務教育年齡的國民所提供之全時或部分時間教育設施,使其依能力、意願與個人需求→內容:職業訓練、文化教育、育樂活動。層次低於高等教育。
德國「擴充教育」→各種不同時期完成第一階段後之總稱,全時工作者。範圍: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和職業再訓練→各年齡與教育資格接受教育機會→職業、普通的教育。
(二)繼續教育:離開正規學校後所繼續追求的教育,可以延續到個人的一生。廣泛說法:英開放大學委員會:「繼續教育係指在全時強迫教育停止後所進行的學習活動,可以是全時的,也可能是部分時間的;可能是職業的,也可能是非職業的學習活動」。P.1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成人教育名詞》:界定繼續教育為「已完成兒童全時教育的人再從事的教育活動」。強調的是教育活動的「繼續性」,尤指大學或專業組織所提供的教育活動。與成人教育之異:在於成人教育是從教育對象出發,二者之實質內容差異甚小。
(三)回流教育:源起於歐洲1970年代以後的教育思潮,強調個體應做終身的學習,主張在個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中,教育、工作、休閒或學習是因環境的改變而作間斷的發生。
1、 視為繼續教育的另一種型態,
2、 將教育視為一種人權。
回流教育常被視為達成終身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策略。休頓與李察森定義
回流教育:「回流教育是一種終生的歷程,係指個人以一種間斷的、週期的方式參與教育活動,以解決教育和工作的衝突」)。→強調的是教育與工作在一個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內,循環或輪替她發生。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所出版的有關資料,常將「回流教育」用作成人教育的同義詞。

四、機構性質:從學習機構的性質來區分:有
1、非傳統教育、2、非正規教育、3、非正式教育、4、社區教育」。P.12
1、「非傳統教育」指突破傳統教育空間、時間、地點、課程順序、學分架構、方法而設計一種新的、不尋常的、與過去不同的學習活動來適應學習者的需要,由美國非傳統學習委員會所創造出來的名詞。p.13
2、「非正規教育」則指在正規教育機構之外所參與的任何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係針對特殊對象設計,所提供的特別學習方式:在職訓練、識字教育、政治教育、社區發展課程、宗教訓練等。日本及我國廣泛採用 「社會教育」來涵?#92;成人教育,但
社會教育涵義較廣,舉凡學校外的一切非正規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動皆包含在內,而成人教育對象通常不包括兒童和青少年,是專以成人為對象的。
3、「非正式教育」指除了從學校等正式教育機構的其它日常生活經驗或環境資源中所獲得的態度、價值、技巧和知識的改變,而到處都是可能的觸媒,如:圖書館、家庭、鄰居、工作、遊戲、市場等等。這種教育是沒有組織的、無意的、偶然的,沒有事先確定目標與安排的目標→稱為「偶發的教育」,相當於我國慣用的「隨機教育」。早期在北美地區,往往把這個名詞視為等同於成人教育。
4、「社區教育」:指為社區民眾所設計的教育活動。有時亦用作統整教育活動的一項原則,即所有的教育均應以社區民眾及改善社區民眾的生活品質為目的。
邇來社區教育用來泛指在正規學校系統之外所組織的各種社會的、娛樂的、文化的和教育的活動,而以改進社區生活品質為目的。

五、專業自我成長:從專業自我成長來區分,所使用的名詞有 「終身教育」、「在職進修教育」、「回流教育」'「人力資源發展」。P.13
(一)「終身教育」是與「終身學習」相對應→一個人終其一生不斷參與或進行學習進修的活動,是從教育制度或國家的立場出發,是指政府或教育制度應使個體有參與組織化學習活動的機會。常被用作教育組織或制度重行統整的理念或架構,而成為教育改革的原理原則。而終身學習則是指個人終身繼續學習的習慣,是一種行為模式。
戴維:「終身教育係以整體的觀點來看教育,包括正規的、非正規的和非正式的教育型態。終身教育從時間和空間的領域來統整貫穿所有的教育階段和架構,它在學習的時間、空間、內容和技巧上都其有彈性。因此必須採取各種學習方法和策略。」P.14
(二)在職進修教育:員工藉由職場更多的學習機會從事與職業有關的學習,以增進其職業技能或專業知識。是成人繼續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在增進成人就業的相關知能。美國訂有「柏金斯職業教育法」加強辦理成人教育,以技職教育為導向,為中高齡員工提供職業進修教育和訓練。主要辦理機構為社區學院、大學院校、專業人員協會及私人企業等辦理。
英國為了減緩失業問題適應科技的快速變遷,推動人力發展方案,如:
1、 工商企業員工進修方案
2、 開放技術教育進修方案
3、 專業與工商技術人員進修方案。以增加在職人員進修的機會。主要的辦理機構有地方教育協會、大學推廣部、勞工教育協會、開放大學等。
德國透過立法規定由雇主實施短期在職進修,使勞工得以參加;大學成人教育的?#92;能則是以辦理特殊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為主。
日本的在職進修主要辦理機構有補習學校、函授教育、放送大學等。
我國不僅政府有明文規定職業進修與訓練,教育部亦有相關辦法鼓勵在職進修,民國88年將「補習教育法」修正為「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給予在職人士更多重的進修管道,包括空中大學、空中商行專、大專院校推廣教育部門、進修補校以及職業訓練中心等。
(三)回流教育:可併入接續第一階段的教育,已在前面部分述及。而
(四)人力資源發展:在任何組織內,為改進員工工作成效或協助個人成長→擴大組織積效的計劃性學習活動→提供個人發展以改進目前工作成果,提供生涯發展以加強未來新工作的執行能力,並促使組織有效的發展以發揮員工的潛能,以完成整體組織工作目標。P.14

陸、歷史發展中,成人教育始終扮演著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角色,請試以某個時期的發展來加以說明。:
成人的教育以西方國家的成人教育發展為體,尤其是英語系及北歐。以時間來劃分,可區分為
四個時期(黃富順,民89): 70-90及90年代以後學習社會理念。P.15
發展史從時間上劃分,區分為:
萌芽期:18-20世紀前;
建立期:20世紀初到中葉;
發展期:20世紀中到1970年代中期;及
終身學習期,指75年代以降迄今,又分兩個分時期: A、終身教育時期70-90年代
B、學習社會:以90年代興起的「學習社會」理念為前後分水嶺。P.2

柒、請以成人教育發展的歷史來評述北歐國家對成人教育的貢獻。
一、萌芽期(18-20世紀前):從18、19世紀開始有?#92;多著名的成人教育活動,對世界成人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英國是成人教育制度發展最早的國家,美國是從英國的移民開始,北歐地區的斯堪地那維亞三小國,瑞典、丹麥和挪威是成人教育相當發展的國家。p.15
(一)英國:在1820年之前,英國的宗教組織或私人企業等慈善機構設立學校收容平民子女。白天學校不足,放在夜間教授基本的讀寫技能,開始發展成人教育制度的雛型。P.16
(二)美國:從1601年開始,美國採師徒傳授方式教授職業技能。1721年富蘭克林等人創辦「容托」的討論會影響至今,他因而被推崇為「美國成人教育的守護神」。1731年他又創立會員制圖書館,1791年也設有賓州美術學院。其中討論會所採行的演講討論技術,其後為「巧陶誇」、暑期研討會,並且於1874年南北戰爭之後,在紐約正式成立學社,成為美國成人教育系統的一種穩定制度。
(三)北歐國家:
瑞典早期的成人教育是以勞工為主,1850年代工人組成學習團體,1880年設立勞工學院提供勞工進修,1888年阿波塞拉大學建立夏季學校。1864年
丹麥的民眾高等學校傳入,到十九世紀末,此類學校快速發展,1900年已有29所。
丹麥19世紀前成人教育由於自耕農的渴望受教,I8I4年宗教家葛龍維思想的激發下,
***羅登產生了第一所民眾高等學校,供年輕人就讀的長期住宿學院,透過討論和辯論交換經驗,沒有期末考試,不必繳交報告和進行能力本位測驗。
挪威成人教育18世紀的啟蒙運動,由社會菁英把知識教給民眾,十九世紀初,由於民族文化的復興,加上宗教、民主化和工業的力量,而有進一步的發展。同樣受到丹麥葛龍維思想的影響,也發展民眾高等學校,提供博雅教育,強調國家文化的學習。***
20世紀前成人教育,首在英國產生發展→傳入美國→有自己本上化的討論會和「巧陶誇」夏季學校活動。北歐則普遍受到丹麥的影響,使得民眾高等學校制度能生根發展。P.16

二、建立期 (20世紀初到中葉):成人教育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領域和體系,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成人教育的發展產生遲滯。P.17***
(一)英國:1902成立地方教育當局加強職業教育、師範教育和成人教育,勞工教育協會WEA.
***牧師曼斯布力基:1903成立,開啟了工人教育的先河。1907與大學推廣教育結合,
開辦導師指導班級,提供長時間工人教育。博雅教育是一種普遍的需要,技術教育僅是工具性價值。成人教育與公民教育不可分離,是國家永久所必須,應該是普遍而終身的。
(二)美國:20世紀以後,美國的公立學校系統開始發展,夜間學習也大量吸引成年人參與,而逐漸發展成為成人教育機構,學生的質量都有明顯的增加,課程發展為
美國化課程、職業性課程、中學和大學程度的推廣課程、實驗性的非正式課程等四大類。1930→1950年,成人教育專業人員的研究論著出現↑,一次大戰後,美社會產生很大改變→諾爾斯:這是一個從危機到危機的世紀,也是成人教育革新與開展的世紀。
(三)北歐國家:P.18 ***
1、瑞典:進入20世紀後把成人教育與平民運動結合成為成人平民教育→建立確切的制度:
**讀書會:1920年第一個讀書會在蘭德成立,此後快速發展,並獲政府的支持。到1950年代,全國超過五千個。19I4年開始有由私人慈善團體提供的成人教育型態,政府也給予最低標準的補助。P.17-18***
2、丹麥:民間組織相繼成立:勞工教育協會、民眾教育協會、自由教育協會、農民教育協會及教會成人教育協會。挪威的成人教育由於受到瑞典的影響,讀書會很盛行,成為最為普遍的一種成人教育活動。

三、發展期:20世紀中到1970年代中期:因二次世界大戰後,成人教育有相當大的進步→學術研究、實際活動或制度的建立等。
(一)英國:在1958年到I96I年間成立了七所大學、十個技術學院和多元技術學院,被指定為高等技術學院,後來均改為大學或大學的一部分,促使大學成人教育發展迅速。戰後有些地方行政當局把短期寄宿學院改成鄉村學院,融合中學、成人教育和公共圖書館,後來轉變成社區學院或社區學校,到1978年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有四分之一這類型學校。
***英國最有名:在1969年結合歷史悠久的函授和廣播教學成立開放大學,利用隔空教學的方式,提供成人就讀高等教育的機會,對英國的成人高等教育造成很大的衝擊,也同時影響到世界上其他二十幾個國家,紛紛起而效尤。包括
我國,在民國75年成立國立空中大學。英國的開放大學不但是世界上第一所隔空教學大學的典範,也是該國二十世紀五O年代以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P.18

(二)美國:I926年美國成立成人教育協會,「成人教育」1950年代起有長足的進步,1955年伊利諾州的阿洛頓公園三天集會,決心加速推動成人教育成為一門獨特的學術領域,而有
***傑森、李威雷特和哈倫柏克:黑皮書《成人教育:一種大學新興領域的大綱》的出版,對成人教育做系統的探討,形成組織的體系(1964年)。相對於1970年由
***史密斯、奧克及基德所編著的《成人教育手冊》,則因其書皮為黃色,俗稱「黃皮書」。這兩本書被認為是當時成人教育學術領域的經典之作,對成人教育的貢獻很大。P.19**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成人教育走向專業化與制度化,特別注重擴充研究所的成人教育,並成立成人教授委員會和全國性成人教育研究的討論會。
60年代是其社區學院成長相當快速的時期,到I970年已經超過一千所了。

(三)北歐國家:
1、瑞典在戰後民間組織的成人教育迅速發展,參與人數也增加。至60年代後期,由市政當局所提供的成人教育活動發展為國家成人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成人有更多的機會接受強迫教育後三年較高程度的課程,並延續到中學階段。1960年後,成人教育發展朝向實用化,
目的在追求經濟利益和滿足個人教育的期望。至I975年達到高峰,當年法案揭示機會均等的理想為成人教育的主要目標。P.19
2、丹麥:二次戰後→生活水準及抱負水準↑,技術也快速過時,休閒時間增多,工作越趨分化,感受到代間教育有差距,藉由成人教育的實施來加以改進或解決。1968年的
休閒教育法案,規定各郡教育廳及地方當局均有提供非職業成人教育的責任,各種公立學校及學院也提供取得一般教育和職業資格的課程。1960年的↓ P.20
半技工和其他工人訓練法案→勞工部主辦,商業、教育部協辦,隨時代變遷與需要提升工人技術。
3、挪威:戰後多樣化,50年代後期,政府了解到成人教育的重要,致力於各種成人學習機會的提供。I965年教會與教育部提出有關成人訓練的史特金92案,規範出未來成人教育的整體政策。明定政府支持保護私立成人教育機構,但仍賦予自由的彈性。

四、終身學習期 :70年代以降迄今:分兩個時期:成為建構學習社會的兩大基礎。
1、70-90年代的終身教育時期,包括永續教育、回流教育及終身教育等成人教育運動;
2、90年代後學習社會理念時期,將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組織融入學習社會的運動中,
(一)70-90年代終身教育時期:
60年代時終身教育的理念開始湧現,到
70年代?#92;多重要的國際組織加入推動,扮演相當積極的角色,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及歐洲議會。到
80年代,成人教育被認知為可能是社會改變的一種工具,如葛蘭姆西;就認為勞工教育在義大利,可以協助摧毀優勢掌控社會的文化霸權;而且
第二次大戰以來,成人教育已被視為發展第三世界國家的工具,如藉由像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還有,成人教育也被認知在社會裡具有休閒的?#92;能。因此
三大主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大力宣導的終身教育、由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所極力推動的回流教育和由
歐洲議會所支持的永續教育(permanent education;構成這個時期的。
雖三者取向及重點或有不同,但其影響力從歐洲橫掃全世界,而且在美國永續教育與回流教育也都融入了終身教育體系。P.20

*I、終身教育:1929年耶克斯里;《終身教育:略述一個成人教育運動的範圍與重要性》書中→以「終身教育」為名,也提出終身學習的觀點。
1946年傑克斯出版《整體教育:請向綜合邁進》:強調教育要擴及個體每一層面,要把教育視為個人生命全程的一部分。P.20-1***
*70年代有三本經典之作:均大力宣揚終身教育理念 :
*藍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
*法爾等人《學會發展》報告書,以及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回流教育一一終身學習的策略》。所以
瑞典的教育學者漢彌爾指出:「終身教育理念的發展,是教育史上最動魄的事件之一,可以與哥白尼在物理學上的革命相比」。而I991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期發行的
《世界教育報告書》,即對終身教育做了最完整的說明。P.21

2、永續教育:歐洲學者主張教育是一種自學前教育開始的一種繼續不斷的歷程,教育系統應為各種不同年齡的人提供所需要的課程。提倡永續教育最力的是史瓦茲→1974年出版《永續教育:教育人類走向二十一世紀》書中提出人生全程 教育的觀點,不但重視機構對教育機會的提供,也要求自我的教育。永續教育因為早期在法語的涵意難以精榷被譯為英語,而不如終身教育廣被接受。
3、回流教育:60年代後,歐洲首先有回流教育的理念。最早提出是瑞典的教育部長
波爾米,1969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於凡爾賽舉行研討會時指出,教育應在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以一種輪替的方式進行,如與工作、休閒或其他事項輪換。而成年期典範的做法就是有一段時間離開工作崗位作進修的安排,或在軍中服務有學習的時間。
。如1974年聯合國國際勞工署所召開的國際勞工研討會,有67個國家參與,主要就是在探討帶薪教育假)的問題。1970年歐洲有九個國家實施此項制度。P.21
1970年中期此一理念傳到美國之後,美國國家教育總署NIE成為主要的推動者。在英國被接受的情形基於美國,有不少學者加以宣揚和探討。回流教育後來逐漸融入終身教育,而被視為是實現終身教育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也經常被視為終身教育的同義詞。P.21-2

(二)90年代以後學習社會理念:90年代以後有三個重要的運動發展,即
「終身學習」、「學習型組織」和「學習社會」。因90年代新全球經濟觀和社會關注之下獲得重視而逐漸普及。此一趨勢的形成與國際重要組織的熱心推動有絕對的關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歐洲議會、國際勞工局及世界銀行等。如:I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四屆國際成人教育會議→通過支持人人有「學習權」的決議案,1997年第五屆漢堡會議中,更重新提出此項思考→「成人學習為開啟21世紀的一把鑰匙」做為會議的主題,指出學習是一項權利,一種享受,以及一分共同的責任、工具書,這種權利是由全民所平等共享的。1996年教科文組織的迪洛斯接續I972年的法爾報告書,提出了《學習:內在的財富》一書,主張要從兒童早期開始作持續一生的學習。同年,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部長會議中,也提出了「全民終身學習」的主張。所以90年代以後,成人教育走入了個人終身學習的時代。P.22
1、終身學習:由於學習是個人的事,終身學習從個人面著手,故其應用比終身教育更廣泛,更普遍被接受。終身學習一詞更為普及也與四個原因有關 (黃富順,民89):
(1)經濟快速發展,對知識的倚重與重視日深;
(2)社會不平等所產生的隔閡需要透過學習來加以縮小;
(3)科技進步需要學習才能免於落伍;
(4)壽命延長,生命期任務重行分配的需要。P.22

捌、近年來,我國推展成人教育的政策著重在學習社會的建構,請就你生活經驗所及,提出所感受到的成果。
2、學習型組織指組織其有加強個體和團體的學習氣氛,採取有效的策略,促進個人在達成組織目的不持續地學習,而使個人不斷地成長和進步;同時組織的?#92;能結構與文化也不斷地創新和成長,而導致組織和員工個人的同步發展。原先是來自企業界為因應改變,提高效率,以求生存發展。P.22-3
3、學習社會:
(1)就個人而言,學習社會指能充分提供個體一生中,任何時間都有學習機會的社會,使個人豐富生活智能,充分發揮潛能,而達成自我實現; P.23
(2)就社會而言,學習組織處處都有,加強整體組織的競爭力→促進社會的繁榮和發展。
首推美國學者赫欽斯《學習社會》書→成為經典之作。90年代有關學習社會兩本著作就是歐盟於1995年提出的《教與學:邁向學習社會》、聯合國21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於1996年提出的《學習:內在的財富》的報告書。
*我國也在1996年也發佈《邁向學習社會》的白皮書,提出十四項建構學習社會的具體途徑與行動方案,目前正逐步進行中。 90年代的特色是普遍用 「學習」,比以前用 「教育」一詞的理念較為活潑而靈活,所強調的涵義也與過去有四點不同(黃富順,民89):
(1)強調「學習」,重視學習者本身,
(2)一致同意學習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下產生,
(3)學習活動的產生個人應負起責任,
(4)學習的目的就個人而言,最終是潛能的不斷開發,並完成自我實現。P.23


第2章 成人教育的理論基礎(大 綱)P.28-44
人文主義基本的教育主張:1、文雅多藝,2、高尚品德,3、以人為本,4、追求美善。具有濃厚人文色彩的「文雅教育」。P.28
實用主義的基本教育主張:1.重視實用學科,2、重視科學邏輯及理性思考,3、重視威官學習的經驗,4、重視成長的歷程。特別強調實用的職業教育、生涯發展以及民主教育,重視以經驗為中心的成人教育。
激進主義教育的基本主張有:1、尊重不同於傳統的教育制度改革;2、教育機會的享有及分配必須公平正義;3、教育是公共資源;4、教育應有弱勢者補償的作用。激進主義認為威人教育是社會改革的重要力量之一。社會中的弱勢者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更須普及的接受成人教育,藉由教育所獲得的知識和力量追求公平正義的對待。
成人教育具有三大精神:
一、「開放的精神」:促使知識開放,以打破知識的壟斷,提供再教育及再成長的機會,以及培養現代化的知識份子;
二、「正義的精神」:彌補教育選擇制度的缺憾,以提供「最少限制」的終身學習機會,提供「暖升」的社會流動機會以及落實教育正義的精神;
三、「發展的精神」:促進個人生涯及社區發展。P.28

壹、請說明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歷史。第一節 成人教育的重要理論
成人教育理論的發展深受教育傳統思潮的影響,基本上源於:
人文主義、實用主義、激進主義等三種主要的思潮。
一、人文主義的成人教育***
(一)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人文主義成人教育的思想發展淵遠流長,與希臘城邦國家時期,尤其是雅典;城邦的公民社會有關。在城邦政治中,優雅多藝的人,才能成為自由的公民。公民透過公民會議享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政治權利,因此對雅典人而言,公民身分是一種地位與榮耀。如何使自己成為公民,且在藝術、宗教、道德及知識上得到成就,是雅典人追求的目標與理想。
「教育」對於雅典人而言,指的是在公共事務的參與中能言善辯,能夠積極領導群倫並且具有豐富的知識(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以及音樂等七藝)。
古希臘教育希望經由各種博雅學科的陶冶,使公民能具有人文涵養,基本上是種具有精英、典雅色彩的公民教育→古希臘時期的教育有「公民教育精神的人文主義思潮」。P.29
西方在歷經漫長的中世紀黑暗時代後,十五世紀意大利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
(一)重新燃起探索古希臘羅馬輝煌藝術以及各種文藝學科的興趣。當時以人文學科來稱呼源 於古希臘羅馬的各種文藝學科,如:語法、修辭、歷史、文學、道德哲學等。
(二 )對於教會「以神為本」的教育及統治進行反動,主張「以人為本」並追求宗教信仰方式的自由。學者摩爾;及柯萊特因此將文藝復興運動又稱為新學運動。因此,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其有「人本精神的人文主義思潮」。P.29-30
18世紀受啟蒙運動影響,人們學習的興趣轉移到科學以及實用的學科,如:物理、天文、法律、醫學等。教育的思潮也轉而重視具體實用、可歸納分析以及重視感官經驗等唯實色彩的知識。→敵蒙運動時期的教育具有「唯實精神的人文主義思潮」。
19世紀工業革命興起,經濟及科學改變了人類生產與社會生活的方式,被重視的程度超越了哲學以及宗教。
孔德的實證主義:主張知識的基礎不在於主觀的感覺經驗或形上的理性思辨,而是可以不斷實驗檢證的科學;
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主張,結束了人的特殊地位,人不再是上帝的選民,而是和動物一樣經過自然選擇過程的物種。P.30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衍生→經濟及社會剝削現象、國家利益的衝突、及受到實證主義、物種進化論思潮的影響→人類的心靈與社會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折磨和挑戰,人文主義再度受到重視,希望重拾人類的人道精神與美德→對抗實證主義、進化論偏狹的思想,減少工業革命帶給人類的痛苦。19世紀的教育具有「人道精神的人文主義思潮」。
20世紀上半葉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大戰的混亂、恐懼與死亡,帶給人類生命財產無比的摧殘,但也因為苦難的折磨,→20世紀的人文主義思潮在藝術、哲學、心理、文學及社會思想上更人性化的深刻體驗→在教育上具有濃烈「存在主義精神的人文主義思潮」。
歷經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下半葉世界紛亂並未停歇。反納粹主義、反民族主義運動、柏林危機、韓戰、越戰、古巴飛彈危機、中東戰爭以及美蘇兩強的冷戰,仍然持續的威脅著人類,戰後,民主與自由成為世界發展的趨勢。共產國家產生修正主義上的矛盾,歐洲新興的民主社會主義、新馬克思主義以及各種左派思想,不斷的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思想產生意識型態上的衝擊。→第二次大戰後教育具「批判精神的人文主義思潮」。***

貳、請說明人文主義成人教育的基本主張。***
(二)人文主義的成人教育主張:
1、文雅多藝、2、高尚品德、3、以人為本、4、追求美善。
1、文雅多藝。藉由各種文雅學科的學習與陶冶,使學習者其有人文的涵養,成為多才多藝且散發出精英典雅氣質的公民。p.30
2、高尚品德。早期的人文主義教育,藉由學習希臘羅馬精萃古典籍中的雋永智慧、優雅文藻以及高貴情操,使學習者能具有高尚的品德。P.31
3、以人為本。無論是:
(1)公民精神的人文主義重視「良好公民的養成」,
(2)人本精神→重視「人的主體價值」,
(3)唯實精神→重視「人的理性作用」,
(4)人道精神→強調「人的悲憫美德」,
(5)存在主義精神→強調「生命及存在的意義」,
(6)批判精神→強調「真理的追求」,都不離「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傳統。P.31
4、追求美善:重視「美善生活」追求→在知識、文學、藝術、建築、抽象的心靈、思想與情感等層面上,強調人性的光明以及重視生命的尊嚴與存有。
在教育本質上→希望學習者在接受成人教育後,能成為知識淵博、舉止文雅、個性成熟、關愛人群能具有高尚情操的成人→本質上是一種具有濃厚人文色彩的「文雅教育」。
課程內容:傳統人文主義成人教育以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學及基督教典籍:哲學、文學、歷史、倫理、語言及宗教等學科的學習為主;現代?漱H文主義成人教育兼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藝術等人文社會學科。
教學方法:傳統人文主義重視研讀、討論、演說和辯證→經典著作及教師指導為中心;現代教育:強調自我激勵、自我引導以及自我學習,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協助,以問題解決為導向,肯定每位學習者的獨特經驗,使覺得被接納及尊重,並鼓勵參與及民主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參、請說明實用主義思想的發展歷史。二、實用主義的成人教育***P.31
(一)實用主義思想的發展:雅典重視人文精神的希臘城邦,斯巴達是另一種典型代表。斯巴達強調城邦的集體利益高於個人,藉尚武的軍事教育,養成其有強健體力及嫻熟實用戰技的戰士,培養愛國的精神、堅毅的意志及服從的美德為教育的主要目標。
羅馬比希臘→較務實的民族,衡量事務以實用而非優美為出發點,→「創造理想、博雅與感性」屬於希臘,則「具體實踐、務實與理智」屬於羅馬。羅馬的教育以法典 (十二銅板法)、體育、建築、計算及軍事等實用學科的學習為主。 P.32
十五世紀文藝復興運動使人文主義的傳統再掀高潮,之後其發展卻逐漸淪為形式化的「西塞羅古典文學主義」,忽略生活的實用。16世紀後科學的研究成果不斷出現 ,遂逐漸形成16世紀末葉 「唯實主義」發展的基礎,並對已形式化的人文主義產生反動思潮。
唯實主義的教育理論分為三派:(1)人文唯實主義,
(2)社會唯實主義, (3)感覺唯實主義
「感覺唯實主義」開啟了17世紀科學蓬勃發展的基礎。
於科學精神的發達及科學成就的進步,使人們發現此等學問並非能由古人之知識或書本之誦讀所能獲得,而是必須運用想像、推理、歸納以及判斷而產生之智識,此種轉變遂引致教育新原則、內容、方法追求有系統的學問,成為現代教育上科學運動的開始。
唯實主義受到17世紀英國經驗主義學者洛克、柏克萊、休謨等人的觀念以及敞蒙運動的影響,為19世紀孔德的實證主義奠定了發展的契機。實證主義主張以科學的方法以及可實證的事實來認識世界,並藉由假設、觀察、實驗與邏輯來發現有效的定律,因此實證主義是科學的、邏輯的以及反形上論的。***
實證主義自19-20世紀年代逐漸形成後,至19世紀末葉一直是歐洲思想的主流。
歐洲的實證主義也對美國產生影響。美國哲學家皮爾斯 及心理學者詹姆斯受到經驗主義、達爾文進化論、自然主義以及實證主義的影響,放19世紀末葉發展出
「實用主義」。實用主義提出「有用為真」的主張,認為知識若建立在與經驗毫無關聯的基礎上便失去其實用性,知識如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則為無用虛假之物,知識和真理的價值在於是否具有實際的效果而且可以被實現。P.32

肆、請說明實用主義成人教育的基本主張。
(一)實用主義的成人教育主張:
1、重視實用學科。實用主義教育不以空談為尚,強調知識有用為真,以能實際應用於生活及解決問題的學科為主要的教育內容;P.33***
2、重視科學邏輯及理性思考。視科學邏輯、理性思考為知識創造的來源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特別強調分析、推理、歸納、創造以及判斷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3、重視感官學習的經驗。實用主義教育不以形上為尚,認為感官的經驗是學習事物的基礎,透過具體實物及實際操作的體驗是最為有效的學習方式;
4、重視成長的歷程。實用主義教育不以古為尚,重視 「做中學」的具體行動,教育要能為個人的未來生活預作準備,使個人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從而適應民主社會生活的變遷。


伍、請說明激進主義思想的發展歷史。
三、激進主義的成人教育:***
(一)激進主義思想的發展:激進源自拉丁文radix,意為植物的「根」(root)或指一切事物的「基礎」(base)。因此radicalism譯為「激進主義」所指非謂「激進份子之主義」或「該主義為激烈冒進者」,而是指主張「根本變更、徹底改革」的主義。***
激進主義源於對社會政治或體制現況的不滿及反抗,因而主張唯有透過激烈的根本變更與徹底的改革才能改變現況,重新建立合理的社會生活新秩序。P.33
激進主義是以反抗社會體制不合理束縛,及用革命性手段追求公平正義烏托邦理想。
激進主義的理想生活期待,早見於柏拉圖的《理想國》。P.34***
理想國所揭棻的基本信念有: 1、道德即知識, 2、分工合作, 3、自律自重,
4、反對宗派主義(Factionalism), 5、反對統治者私有財富,
6、正義的美德, 7、重視教育。
激進的主張為:反對宗派主義及統治者私有財富。反對宗派主義,是因為各政治宗派往往基於鬥爭,而將宗派的利益置於城邦利益之上,造成城邦政局的不穩;反對統治者私有財富,是因為統治者常藉由其權力來營私聚財、貪得無矮,要杜絕之,就必須讓統治者沒有擁有私有財富的權利。***

I、浪漫主義:對理性主義、形式主義、科學唯實等思潮充滿了反動。浪漫主義認為憑著心靈直覺及創意的力量所發現的真理,比由實驗室理性分析計算之後所獲得的數據更為睿智;信仰是自我靈魂的拯救及內在悲憫的體驗,而非教條的記誦或拘泥於文字的教義解釋;文學創作上不應有所謂的「規則」、戲劇的創作上不應有所謂的「典範」、政治的實施上不應有所謂的「壓迫」。(詳如作業1)p.35

2、自由主義強調:自由是基本且天賦的人權,個人相對於社會,具有道德上的優先性,反對君主制及其它一切的專制獨裁,重視思想、言論、結社的自由以及私有財產權的重要性,人們應柑互尊重他人的權利,但不受共同目標的限制與壓迫,社會制度被視為是基於個人同意下的集體行動結果,國家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對於個人的約束,其權力應該被限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內。P.35-6***

3、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淵源可溯及柏拉圖、教會以及中世紀傳統的公社主義。(詳如課文)
社會主義主張的觀點:對工業革命以來的資本主義觀點所展開的反撲,代表人物:
(l)賽蒙: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帶給人們道德淪喪與貪慾;
(2)傅瑞爾:呼籲以 「集體合作的社區」)來取代私有制;
(3)歐文,倡行「平等和諧新社區」,反對資本家剝削勞工;
(4)馬克思、恩格斯,於1848年發表 《共產黨宣言,並出版《神聖家庭》、《德意志意識型態》、 《經濟哲學手稿》、《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費爾巴哈論綱》、《哲學的貧困》、《剩餘價值學說史》、《資本論》等,建立了
以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無產階級革命、階級鬥爭、經濟決定論、共產意識型態為核心的思想,真正奠定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
社會主義崇尚公有、集體、平等、正義的思想觀念,常是激進主義者用來對抗人性貪婪、弱肉強食、疏離異化、宰制剝削等現象的理論依據。 P.37

4、解放神學:解放神學的淵源可溯及反抗中世紀教曾以來的異端觀點。。
解放神學認為神學與政治是不可分割的,神學可以無意或有意的發揮它的政治作用。傳統學院派的教會選擇不涉入政治;解放神學的教會則選擇以「教會共同體」的方式組成工會或農民合作社,廣泛的介入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向壓迫者進行鬥爭。解放神學的代表人物:秘魯的古鐵雷斯、阿根廷的博尼諾、烏拉圭的卡斯楚、巴西的紹爾等人。
解放神學對於激進主義思潮的影響,在於激發被壓迫者起身對抗的無畏勇氣,並且賦予政治暴力手段的正當性,尤其是團結弱勢者及第三世界國家,在道德、社會、經濟、教育和政治的問題上成為其有影響力的一員,透過社會改革力量的轉移,使各種財富、資源及機會的分配不曾淪為優勢階級的禁變,從而建立公平正義的新社會。***

陸、請說明激進主義成人教育的基本主張。啟蒙運動
(二)激進主義的成人教育主張:p.37
1、尊重不同於傳統的教育制度改革、 2、教育機曾的享有分配必須公平正義、
3、教育是公共資源、 4、教育應有弱勢者補償的作用
1、尊重不同於傳統的教育制度改革。成人教育應該其有激進主義的精神,如:浪漫、自由、熱情、勇於顛覆傳統、高度理想性等,因此主張面對具有爭議性或原創性的教育制度改革時應該給予尊重,並且勇於革除教育上的形式主義,追求教育的理想。p.37-8
2、教育機曾的享有分配必須公平正義。激進主義主張教育機會的分配應該符合公平與正義的精神,否則弱肉強食的結果,教育勢必淪成為複製階級利益的工具。激進主義的成人教育因此特別強調彌補因社會階級不利因素而在教育機會競爭中失利的人,能夠透過成人教育有再次獲得成?#92;及接受教育的機會。P.38
3、教育是公共資源:主張教育資源及機會不應為社會中的貴族、精英、特權或優勢階級所壟斷,教育屬於全體人民均等享有的公共財,接受教育是種 「天賦人權」,是人民不可被剝奪的基本權利與自由。→成人教育的資源及機會應該開放給所有的成人共同享有。
4、教育應有弱勢者補償的作用:激進主義認為成人教育是社會改革的重要力量之一。教育對於激發人民「社會行動」意識的覺醒有密切的關係,社會中的弱勢者及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更須接受識字教育及其他形式的成人教育,才能瞭解自身所受壓迫剝削的情形,且憑藉成人教育所獲得的知識和力量向壓迫者進行鬥爭,以追求公平正義的對待。

第二節 成人教育的主要精神
柒、請說明成人教育所具有的三大精神的內涵。成人教育主要有三大精神:
一、開放的精神:促使知識開放,P.44(詳如作業1)
二、正義的精神:彌補教育選擇制度的缺憾,
三、發展的精神:促進個人生涯及社區的發展。分述如下:

一、開放的精神→促使知識開放:知識開放的重要性有四:
(一)知識的質量:(二)知識的傳遞分配情形,影響社會「知識階層」的形成。
(三)知識是社會結構變遷與發展的基礎。四種結構性的變遷與發展方向:
1、專家社會,2、民主社會,3、?#92;績社會,4、學習社會。
(四)知識的壟斷與疏離,將造成符號暴力與文化霸權。P.38-9
知識的傳遞與分配不平等的原因:除學習意願、智力、努力程度、健康情形等個人因素外:1、貧窮, 2、教育選擇制度不良, 3、教育資源及機會不足, 4、文憑危機,
5、不當教育政策,6、階級利益鬥爭,岡課程及教學失當等因素。P.39

成人教育在促使知識開放上提供了下列的?#92;能:(一)打破知識的壟斷、
(二)提供再教育及再成長的機會、 (三)培養現代化的知識份子。
二、正義的精神→彌補教育選擇制度的缺憾:教育選擇制度的目的在於「揀取分別」,以使不同性向、才能的人能夠得到適合其發展的教育機會,因此在本質上:
(一)教育選擇是一種教育機會分配的機制,
(二)教育選擇是一種社會流動的機制,
(三)教育選擇是一種競爭的機制,
(四)教育選擇是一種教育機會分配合法化的機制。P.39

成人教育可以對教育選擇制度所產生的上述缺憾提供彌補的機會:
1、 成人教育提供「最少限制」的終身學習機會:
成人教育具有終身學習、遠距教學、自我導向的開放特色,通常採取:
1、自由進出的彈性入學政策, 2、部分時間制的學習, 3、非固定地點的學習,
4、普遍而不特定的學習對象, 5、多元型態的教育類型。
(二)成人教育提供「暖升」的社會流動機會、 (三)落實教育正義的精神

三、發展的精神→促進個人生涯及社區發展:生涯的意義原為「道路」或「前進之道」。生涯發展的字義→牛津字典及韋氏辭典解釋:一生的發展與前進之道、前進的方向、生活之道、工作所須的專業或職務訓練等。

羅維特提出三種社區成人教育的模式:
(一)社區組織模式:結合社區組織和社區工作實務,對缺乏成人教育機會的社區,提供所需的成人教育活動;
(二)社區發展模式:結合社區發展和社區工作,透過教育和訓練,使民眾瞭解社區的問題及發展的目標;固社區行動模式。強調社區意識覺醒的重要性,民眾一方面在行動中學習,一方面解決社區的問題。

馬丁則將社區成人教育分為三種模式:一、廣泛模式、二、激進模式、三、改革模式。
一、廣泛模式:居民在同質性高且維繫社區和諧的前提下,將教育資源廣泛的提供給社區成員;
二、激進模式:打破社區階級結構不平等或無力感前提下,進行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社區行動;
三、改革模式;在居民具同質性但有團體間衝突的情形下,將教育資源有選擇性的提供給弱勢族群和匱乏的地區。從上述的模式大致可以歸納出社區成人教育的兩種基本模式:
1、學習導向:以學習為目標、活動以滿足民眾的學習需求,通常由專業組織領導;P.42
2、社會運動導向:意識覺醒為目標、引發民眾行動和社區發展,常是一群社區工作者或組織。
社區發展委員會→藉發展社區地域特色,以社區為基礎規劃多元、開放參與的學習機會,結合學校、社會文化組織、民間社團、工商企業以及成人教育機構,提供社區成員實用性的職業課程或人文陶冶的博雅課程,使社區成為學習型的社區 (社區學習化),社區成員也能很方便的在社區中進行學習 (學習社區化),使成人教育成為社區總體營造的重要核心,凝聚社區發展意識和社區改造的力量,讓個人及社區的發展同時受益。P.43

第3章 成人教育的類型與課程方案設計(大 綱)P.50-79
朗奇巴克「成人教育課程模式」:為提升組織效能而有關鍵事件模式,辦理博雅教育有博雅研究學士課程,成人基本教育的識字課程模式,繼續專業教育則以護理繼續教育模式為代表,
塔福對自我導向學習的描述及諾爾斯的自我導向學習,而一般P.50
成人專業繼續教育:布恩的概念方案模式。國內→開發模式:魏惠娟的成人教育方案規劃模式

成人教育可分為五種類型:楊國賜P.51第一節 成人教育類型
1、 補救教育:即基本的識字教育;
2、 職業、技術與專業能力教育:成人的職業或專業發展吸收新的智能而提供的繼續或擴充教育
3、 健康、營養、福利與家庭生活教育:健康、家庭、消費者、家人關係、衛生、兒童照顧等;
4、 公民、政治與社區能力教育:包括政府、社區發展、公共與國際事務、投票與政治教育等;
5、 自我實現教育:包括各種博雅教育活動、音樂、藝術、舞蹈、戲劇等。

成人教育從類別而言:黃富順:有農民教育、工人教育、婦女教育、親職教育、青年教育、老人教育、專業繼續教育;
成人教育從內容上看;有職業教育、技藝教育、合作推廣教育、健康教育、家庭生活教育、識字教育、公民教育等。若從
成人教育機構的性質來區分:四類(黃富順),即:
一、以成人教育為主要?#92;能:函授學校、在職訓練中心、成人教育專門學校、或成人教育中心等,含我國空中大學、空中進修技術學院、社會教育館、技藝補習班、長青學苑……等等。
二、以辦理成人教育為次要?#92;能者,如:各級學校中所辦理的夜間課程、推廣課程、建教合作課程等提供成人進修的機會。
1、 以辦理成人教育為其相關?#92;能者,如: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各縣市文化中心等所舉辦的各類相關活動。
2、 以辦理成人教育為其附帶?#92;能者,如:各種民間團體、基金會、農會、工會、教會等所辦理的成人教育活動。
依據參與成人學習者的特性、實施成人教育機構的性質、學習內容三類說明成人教育。P.51

壹、請嘗試說明老人教育的內涵及在成人教育中的重要性。
成人教育的三大類型:
一、學習者性質來看:有青年教育、老人教育、婦女教育、工人教育、農民教育;
二、實施機構的性質來看,有職業教育、社區教育、推廣教育、監所教育、補習教育;
三、學習內容之成人教育類型來看,有成人基本教育及成人專業繼續教育,
成人基本教育:從狹義的識字教育,延伸到廣義的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健康和家庭教育、親職教育、職業訓練準備教育及農業推廣教育;
成人專業繼續教育:則專指威人職業繼續進修教育。P.50

一、依學習者性質之成人教育類型:青年教育、老人教育、婦女教育、工人教育、農民教育。
1、 老人教育:「對65歲以上的人所進行的有系統、持續的學習活動,P.52
目的在促進知識、態度、價值和技巧上的改變」。學術上較少使用「老人教育」,多用「教育老人學」、「教育老人學」,教育老人學在北美地區廣為使用,教育老人學盛行於德國。
*教育老人學由「教育老人學之父」馬克拉斯基在密西根大學的博士課程中首開此研究領域,乃探討教育和老人之間的關係。後來由
洛杉磯南加州大學彼德森:「教育老人學是在成人教育和社會老人學發展下的一個新研究領域,皆在探討有關老年人教育的實務與研究。它包括三個相關的層面:(黃富順)
1、提供給老人的教育, 2、有關老化的教學,
3、提供從事有關老化和老人的服務者,具有專業或半專業知能的預備教育」
*老人教育學:以教育學觀點或理論研究老人教育和學習的學問。盛行於德國,研究內容:I、老人教育的可能性, 2、老人教育的需要性, 3、老人教育條件的取捨,
4、老人教育的實施方法, 5、老人教育政策, 6、老人教育機構。
老人教育的目的呈現多樣化,其實施結果也有相當的歧異性:

*穆德對老人教育的四種基本看法→提供對老人教育價值及目的的了解:
1、視為一種沒有效益的活動、 2、視為一種社會服務的活動、
3、提供老人社會參與的機會、 4、幫助老人自我實現。
1、視為一種沒有效益的活動:在經濟投資報酬率角度來看→不符合經濟效益,因為與社會所推崇的價值相反,如:生產、權力、美與年輕。P.52
2、視為一種社會服務的活動;認為老年人的問題可以透過公共政策的改變而獲得改善,因此站在進步主義的觀點,基於公平與正義的角度,老年人常被動地接受服務而非增進自己的能力與技巧來自己求得改進。因此社會服務的想法,假如能夠朝向老人所面臨的特定問題來設計教學活動,則將使這類活動更具價值。P.53
3、提供老人社會參與的機會:認為老人應該持續參與社會的重要活動,因為其能力、技巧與經驗可以幫助社會克服一些問題,所以教育是使老年人的角色可以正常化,並保留個人尊嚴的方法。→鼓勵和幫助老年人增進社會的參與,可有生涯第二春的準備,也能擴展老人擔任義工的角色,而改進他們的生活品質,以適應社會的變遷。
4、幫助老人自我實現:強調心理的成長及精神的改進,如果老年人因為減少參與活動,而增加進一步思考的機會,造成自我的統整,則是一種積極的目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基本人權觀念的擴充,此一觀點將是老年教育活動的最高目標。
此種類型的機構包括各地的長青學苑、老人大學、松柏學苑、法國的第三年齡大學等。

貳、為什麼世界各國已有重視婦女教育約趨勢?此現象加以分析說明
(二)婦女教育:指女性依法所享有的教育機會、為女性所提供的有計畫、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並依不同年齡階段的特殊需求,提供各級各類的教育型態→正規或非正規與非正式的教育,以利婦女就讀。
將範圍限定在為成年女性所辦理的各項教育活動:婦女繼續教育與婦女成人教育,
婦女繼續教育:對已完成國民義務教育階段的婦女所提供的進修教育活動或在職進修教育活動,
婦女成人教育:專為成年女性所辦理的非正規與非正式型態的教育活動,內涵包括婦女繼續教育。 P.53

婦女仍是教育中的弱勢群體,可能有以下三點理由(黃富順,民89)P.54
1、婦女是教育的不利人口:經濟越不發達的開發中國家,學齡兒童入學的比例,男女兩性參與率之差異越大;反之則不然。
2、婦女在勞動市場的參與率低:凱利曾提出數據顯示,在整個勞動市場上,婦女的參與人口是較少的。
3、婦女工作範圍有待擴充:在勞動市場中,婦女所從事的工作往往局限於傳統屬於女性的工作,即所謂的粉領工作:護理、秘書、行員、文書、中小學老師等,成年後的教育活動具有補救、均等和發展的?#92;能,因此婦女在各國成人繼續教育界中都是主要的對象。P.54

二、依實施機構性質成人教育類型:職業教育、社區教育、推廣教育、監所、補習教育
(一)成人職業教育:係提供成人職業知能的訓練或再訓練的活動,以幫助成人就業或獲得職業進展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因應成人工作的需要,而提供發展其工作有關的態度、知識或技能,以改進目前的工作表現或獲得新的工作,目的在授予社會生活需要上的專業職業技能,包括各項技能訓練,使成人得以保全其現有工作,或能有更好的職業進展。P.55
成人職業教育:職前教育、在職教育及轉業教育。所謂
職前教育:?N是未就業的成人,提供新的知能,以便於就業;而
在職教育:對已就業,提供工作所需的態度及專業知能,改善工作表現,增進工作效率;轉業教育:對已就業的成人,提供第二專長的訓練或教育,使能獲得新的職業技
能,以創造從事新職業的機會。

(二)社區教育: 是以社區為範圍,以全民為對象,以教育為目標的一種有價值的文化活動。在美國、澳洲等國,社區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的主流,尤其自「國際社區教育學會J(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munity Education)成立以來,社區教育已相當風行與普及。以德國為例,其社區教育約最大特色就是「民眾大學」
台灣是在民國87年3月由教育部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訂定國內大學將朝研究型、教學型、科技型、社區型及遠距型五種型態發展,87年5月首先由政大顧忠華教授等學者專家成立「公民社區大學籌備推動委員會」,當年教師節成立第一所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之後社區大學在全省各地如雨後春筍般設立,包括新竹、台南、台北縣、嘉義縣市、高雄市……等等,台中縣則有公民大學的成立。由民眾的熱烈參與,可以看出社區大學在台灣的確有其地區性的需要。

*社區教育的特性可從三方面來加以說明:
1、社區教育具有區域性,有特定的地方和居民。
2、社區教育係以社區內全民為對象,包括男女老幼在內,並非純以成人為對象。而成人的確是社區教育所要急迫實施的重要對象,以便加速社區的改進。P.55
3、社區教育為建立社區及改造社區的奠基工作,必須配合教育政策做好國民的基礎教育、補習教育,並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P.56

*社區教育在當前社會所具有的兩項重要價值與目標是;
1、社區教育是社區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社區中精神倫理建設的主要項目。
2、社區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擴大,學校是社區的精神文化堡壘,成為改革社會的主導力量。
所以社區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結合,因為其實施範圍明確,宜循序漸進,以發揮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重大影響。

參、推廣教育目前在台灣的各級學校均如火如荼地辦理,你認為它發揮了哪些成人教育?#92;效?
(三)推廣教育:由專門推廣機構所辦理的正規學程以外的非正規教育活動。其?#92;能:在提供一般社會民眾修習大專程度的專門課程或特定知識,或協助民眾獲得繼續教育的機會,以解決其個人問題,或提供教育服務,以滿足社區民眾的學習需要。
從美國發展推廣教育的經驗,大學裡的推廣教育可分為:
一般推廣:大專院校針對各類民眾需求所提供的學分或非學分制教育活動,
合作推廣:針對特定民眾,如:農民或各類職業團體成員所提供的技術轉換教育活動。
我國的推廣教育:由大專院校推廣部門辦理,依開設課程性質區分為學分班和非學分班教學型式亦包括空中教學、夜間教學、函授及校外教學等。部分推廣機構也有辦理技術職業方面的推廣課程,如農漁業和工商業的推廣活動。

(四)監所教育:針對受刑人所授予的國民道德教育、生活知能教育、學科教育及就業技能訓練。目的在使受刑人出獄後,能夠重新適應複雜的社會,以便順利就業或繼續求學。
獄政教育大致可分成六種:職業教育、補救教育、學科教育、生活技巧、藝術及技藝教育、社區教育。目的在讓受刑人獲得社會生活需要上的專業職業技能,具有基本的識字及讀寫算能力,幫助他們升學進修,使他們在出獄後有應付各種複雜社會情境及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並了解社區生活的重要性,增進與社區的關係。p.56-7
我國監獄對受刑人所實施的教育主要可分為職業教育、學科教育及德育的教誨三種。

(五)補習教育:我國在現有學校制度下,借用各級學校現成的各項資源及設施,利用夜間實施提高民眾教育水準的教育制度,包括附設於高級中學、高級職業學校及國中小的進修補習學校教育,以及專科以上附設的進修學校。 (補習教育法) → (進修及補習教育法),


肆、試加以說明成人基本教育與識字教育之間的關係。**
三、依學習內容之成人教育類型:成人教育包括:
成人基本教育:狹義的只指識字教育,廣義→延伸包括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健康
和家庭教育、親職教育、職業訓練準備教育及農業推廣教育;
成人專業繼續教育:專指專業成長繼續教育。P.57
(一)成人基本教育:提供個人獲得生活必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活動,包括識字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達肯渥和馬利安在《成人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基礎》書中指出成人基本教育可包括五類成人教育方案內容:識字教育、公民和政治教育、健康及家庭生活教育、農業教育及職業訓練。識字教育延伸出來的成人基本教育:包括了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健康和家庭教育、親職教育、職業訓練準備教育及農業教育等。P.58
成人基本教育的教育形式包羅萬象,無論是討論會、廣播電視或函授課程、各類研習、社區講座……均是。***

成人基本教育的目標,有?#92;多學者各自提出大同小異的看法。如:
伯基文 (P.Bergevin,1967)認為成人基本教育有五個目標:1、追求快樂生活,
2、了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3、幫助成人知道終身學習的必要,
4、給個人精神、文化、體能、政治、職業技巧與健康保健的機會,
5、即時提供生計、識字、職業技巧及健康保健的教育。

凱伯 (Kappa,1973)發展了十六個成人基本教育的目標:
1、發展民主的認知和一個好公民之責任和義務,
2、發展社會需求的知覺適應能力,
3、發展?#92;讀、寫、說和聽的技巧,
4、發展使用資料去思想、推理和解決適切的問題的能力,
5、發展對家庭責任和生活之理解力及技巧,
6、發展個人對周遭事物之價值和尊嚴之讚賞與尊敬,
7、發展某一特殊行業的技能,且提供相關行業的知識,
8、發展其有埋財和資源管理者之理解力和技巧,
9、發展對現在與將來學習,及成為一個持續而獨立學習者之慾望,
10、發展有效利用空間、時間的能力和技巧,
II、發展對個人及其家庭健康身體和安全習慣之理解力,
12、發展對藝術之文化欣賞和有效表達之思想和藝術之能力,
13,發展獲得工作所需之資訊,以及利用資訊作諮詢服務的能力,
14、發展自知、自重和積極人生觀,
15、發展使用數字、自然科學、數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作為個人生活和工作必需知識,
16、發展繼續就業,且具有持續接受新知的技巧。綜括這十六項目標,可以歸納為社會進步、準備就業及休閒生活陶冶三大類。P.58

寇爾(Coles,1977)也針對成人基本教育提出11項目標:P. 58
2、 了解國際間之和平及合作,
2、發展現代化國民必須能力,
3、助長人們與自然及文化環境之間密切關係,
4、培養國民對於各種不同習俗及文化的了解和尊敬,
5、促進家庭、社區、國家及國際間之團結,
6、注意發展個人、群體關係,以吸收新知識、態度,
7、提供新知識以確保個人在工作生涯中有效約合作,以及個人創造能力,p.59
8、發展兒童教育的能力,
9、發展使用休閒時間及獲得知識的資質,
10、發展使用大眾傳播媒介,特別是廣播、電視、電影及報章雜誌的能力,
11、發展繼續學習興趣以便未來學習(引自鄧運林,民80)。由此可知,
成人基本教育是成人教育的根本,如果可以藉由成人基本教育提高一般社會大眾在社會、政治、經濟、休閒生活各方面個己和群己之間關係的基本能力,一個國家也就自然可以提升其人們素質及生活水準。識字課程模式

(二)識字教育:是政府、機構或學校為實施識字的訓練,所設計的一系列學習活動,是成人教育最基層的部分。一般認為類似於成人基本教育。二者的差別之處在於識字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基礎,而成人基本教育是識字教育的延伸或進階。「識字教育」普遍用在開發中或已開發中國家,而「成人基本教育」則常用在北美地區。
從歷史上來看,識字教育與工業化、都市化與民主化有關。19世紀末才出現英語「識字」一詞,而現代概念在16世紀後半葉才開始發展。一般認為要加以定義是有困難的,因為「識字」是一個變動的、抽象的名詞,具有特定時間、空間和文化的特性。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統計標準所作的界定為:「個人其有?#92;?盂P書寫能力日常生活簡單訊息的能力」。

伍、請就你的看法提出「?#92;能性識字」與 「?#92;能性文盲」的時代性意義?
美國學者韓特:以?#92;能性技能、人本主義及社會性情境等三大類歸納界定「識字」↓
1、?#92;能性識字:將「識字」視為一種基本能力或技巧。凡能書寫自己名字,?#92;讀簡單材料及能作基本運算的人,均可視為識字。但今在職場上,?#92;能性識字→員工必須具有足以應付其工作上所需要的職業專業知識技能,否則→「?#92;能性文盲」,須參與在職進修或訓練,以免被淘汰。P.59
2、人本主義:將識字視為提升個人或社區生活品質的必要條件→:聯合國教科文組對「識字」定義:「讀、寫、算本身不是目的,是一種達成充實與創造生活的重要方法。」
3、社會情境:把識字看成是一種政治或結構體的反映。在工業社會中,文盲經常是與失業、低收入劃上等號,他們是被歧視,與社會疏離的一群,通常是社會的邊緣人。由於他們欠缺識字做為社交的工具,無法透過書面文字來獲取和交換訊息,而且在工業社會裡沒有文憑就缺乏職業的選擇權,在謀生上自然是屬於弱勢,在社會裡是屬於不利的一群。綜觀學者對於
「識字」的界定,有以下幾點共識:P.59-1
1、無法用學校年級來做為評量識字的標準。P.60
2、識字的過程是連續的,由最簡單的認字開始到成熟運?峇憒r技巧,吸取訊息,解決問題和欣賞文章等。
3、定義識字要從特定的社經背景、文字環境所必須的能力著手界定。
4、「識字」的意義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時代持續地改變,而產生變動的用法與解說。翻譯為 「識字」亦不再符合各類情況的需求,有隨之做適度修正的必要,如:通常在職場上所要求的識字的?#92;能性。即 「?#92;能性識字」用「識字」不再能妥當地加以說明,譯以「素養」反而較能貼切地反應個中涵義,如專指人的
「?#92;能性文盲」(functional illiteracy),應譯為 「?#92;能素養不足者」;名詞意涵
「?#92;能性文盲」(functional illiteracy)則應譯為「?#92;能性素養不足」較符合實際情形。

I、「?#92;能性識字」或「?#92;能性素養」:指個體使用讀、寫、算技能的程度,可以適應生活與工作的需求。名詞二次大戰美陸軍→「?#92;能」和「識字」二字合併使用,用來指「其有了解書面文字指示的能力,而能夠完成軍中基本?#92;能和任務的人。……亦即其有小學五年級?#92;讀水準的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P.60
聯合國→「?#92;能性識字」定義為:「個人所獲得的重要知識和技巧,使其能夠在團體和社區活動中有效運作。」**美國學者韓持相哈爾曼:認為
?#92;能性識字:個人擁有某些特定的技能,並依自我所定目標,以適應家庭、工作、社區等社會生活的角色扮演。一般均以末完成高中教育者為接受成人基本教育的對象,
2、「?#92;能性文盲」或「?#92;能性素養不足者」:現代社會中,不具有扮演適當社會角色所必須的知識和能力者,是由「?#92;能性識字」一詞而來。聯合國→↓ P.60-1
「?#92;能性文盲」定義:「不能在團體或社會中有效地從事各種活動並繼續使用讀、寫、算的能力,以促進自我和社區發展的人」未完成五、八、十二年級、今美國一般企業界認為,文盲是未達高中畢業程度者→稱為「工作文盲」。個人未能隨環境進步而隨時學習,或是以前所學的未能應用發揮而產生退化,→均稱「?#92;能性素養不足的人」。
3、成人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
4、成人公民教育:針對成人所實施的公民養成教育,
目的:發展個人能力才幹,鼓勵以地方、國家與世界的公民身分,負起社會、道德與文化的責任。p.61
最終目標希望使成人在複雜多變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中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國際成人教育協會ICAE於1985年世界成人教育會議中所提出的探討重點即是成人公民教育。
成人公民教育有以下五個要點:
1、須和民眾運動相結合。
2、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3、成人教育工作者在教授過程要保持中立的態度。
4、具有國家文化的差異性,各個國家有不同的重點。
5、學用合一,讓成人參與學習之後可以有具體落實的成效。p.61-2

(四)親職教育:是一種成人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石。以教育的方式來協助父母與尚未成為父母者,使其能表現稱職父母的角色,包括其有以下幾種能力:
1、子女身心發展的知識, 2、親子溝通的改進,
3、有效能的父母訓練方式, 4、促進家庭的和諧。
所以親職教育的內涵至少要有教育及推廣兩個層面,教育指有系統提供「如何為人父母」的知識和技巧,推廣則透過政策、機構、計劃、活動、輔導和研究來加強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親職教育的認識、支持相參與(詳如作業1)

(五)職業訓練準備教育:
廣義地來說,職業訓練準備教育對於各級各類專業的職業教育而言,是屬於職前教育,指進入就業市場之前的教育及訓練之準備;而
狹義地說,則是指專為從事某項工作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而提供訓練的教育。P.62
我國此類教育機構率指就業輔導中心或各地訓練中心或訓練所,後來包含到已經到職,為新進人員所實施的訓練而言。,協助成人重新規劃職業第二生涯的專業準備,是職業訓練準備教育的最主要涵義。P.62-3

(六)農業教育:又稱「農業推廣教育」,是改善農業、鄉村家庭和社區品質而發展的一項成人教育工作。「協助民眾去幫助自已」→是農業推廣教育工作的主要信念。P.63
布恩有三項基本價值引導農業推廣教育成為專業領域,而且
布恩認為從這些價值可以訂出農業推廣教育的工作原則。這三項價值即:
1、增加個人的能力和影響力, 2、農業和鄉村生活的價值, 3、信賴未來的價值。
藉農業推廣教育可以達到兩個目標:1、改良農業技術以增進農業生產力和利潤,2、提升人力品質以改變農業工作結構和水準。
農業推廣教育也可以對鄉村發展產生兩項積極的意義:促進個人公平發展的機會,達到整合鄉村發展和提高其福利水準;並發展民眾主導的鄉村組織,以產生民主民治的鄉村發展活動。P.63

(七)成人專業繼續教育:「成人職業進修教育」:個人在離開學校後,面臨工作上的需要與壓力,透過再學習來紓解並獲得職場工作所需要的智能。通常與 「回流教育」相結合,鼓勵已經離校多年的員工,為了趕上個人工作所需,從事專業繼續教育,我國為例,
我國成人職業進修的途徑有六種:(李大偉民國79年提出)P.63
1、大學院校的推廣教育,
2、空中學校,包括空中大學及空中專科進修學校 (現4已改制為「空中技術學院」,
3、補習教育,含職業補習學校、實用技藝訓練中心及短期補習班,
4、公共職業訓練機構,有
隸屬於政府中央部會者,如:勞委會職訓局的泰山職訓中心、北區、中區、南區職訓中心、青輔會第一職訓中心及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會職技訓練中心;也有
隸屬於省市地方政府,如:台北市職訓中心、台灣省北區職訓中心、南區職訓中心;或是屬於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者,如:大陸救災總會職訓所、財團法人東區職訓中心。
5、企業內訓練,強調人力供需要求的配合性,工作需求標準的符合性,人員培養發展的適應性,及整體業務推展之協同性。
6、社會教育及其它相關機構,如:社會教育館、救國團、民眾活動中心等。P.63-4
成人專業繼續教育特性:其對象極為廣泛,內容較實用,教學方式採取多樣化,而且會設計學習的延續性。P.64 ↓第二節 成人教育課程與方案設計↓

陸、請舉出你最喜歡的課程設計方案模式,並指出它的特色何在。
一、成人教育課程或方案設計的重要:成人參與學習的動機是多樣的,在現今競爭的職場,企業雇主常要求員工必須具備工作上所需的知識技能,因而鼓勵員工在職進修,期望藉由在職訓練使員工達到預期的工作效能,以增進公司的營運績效。成人本身也常因生涯規劃或專業工作上的必要,參與各類的訓練、講習,以增強個人的工作能力。因此對於提供成人教育的機構或單位,講究所設計的課程或方案,以吸引成人參與,讓參與者在學習後,覺得有效;所學得的,可以運用在實際的情境中,達到既定的目標效果。所以如何設計有效的課程或方案來吸引成人參與,就是成人教育中的一大重要課題了。P.64
在成人教育中,課程設計有稱之為 「課程規劃」=「方案發展」=「課程發展」。實施成人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看課程或方案的內容,要吸引成人願意繼續參與學習的最主要關鍵也就是在於課程及講師兩者。→多屬於方案設計發展領域的問題,包括:觀念的溝通,重點工作的選擇,參與對象的擴展,或是活動的規劃與實施的安排等等 P.64-5
成人教育課程面臨兩個問題:(一)各式各樣的機構在考慮進行成人教育,
(二)?#92;多成人教育工作者抗拒以主題方式來討論課程。P.65
因為課程是通往知識的路徑,而課程模式,就是創造設計一條通往教育與訓練之路。所有的模式都是為了引導去設計特殊的方案,而且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來採用適當的方案設計。
分析方案規劃的專業內涵是培訓方案規劃人員課程的基礎,→因分析方案規劃成?#92;與否的影響因素,絕大多數均與「人」有關→:講師是否合適,方案規劃者是否能了解並掌握外在環境及社會變遷的趨勢,學員是否有強烈的參與動機而且事先有準備。
成人教育方案的規劃人員應具備:1、有情境分析的能力、 2、需求評估的能力、
3、市場分析的能力、 4、行銷規劃的能力、 5、系統思考與分析的能力。
為讓成人教育方案規劃人員的培訓課程達到「知道怎麼做」?#92;效,上述五項能力是訓練的重點,
成人教育的成敗:除了師資、課程或方案的設計。
80年: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計畫→將成人教育的實施予以系統化,
85年:以終身學習為導向的成人教育中程發展計畫→是積極回應終身學習的延續性政策。鼓勵終身學習,建構一個學習型社會→87年公布 《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所以有效的方案規劃是落實終身學習政策的基礎,各種課程方案的設計通常都基於某種重要的理念,而成人教育或訓練的課程或方案設計必須要由專業人員來擔綱,因此培訓方案規劃的人員在推廣成人教育的現在,自然有其必要性。P.65

二、成人教育課程或方案規劃理論之模式:朗奇巴克《成人教育課程模式》書中所分類介紹的最主要幾種模式,是最廣為應用的。朗奇巴克P.66 能力本位訓練模式
成人教育課程模式按性質分為七大類十三種模式,僅列其七種重要的模式:

柒、企業最重視組織的績效,為了提升這個目標而規劃的訓練方案,有什麼方案模式可以來選擇?其特色為何?
(一)提升組織效能模式、(二)博雅教育、(三)在成人基本教育、
(四)關於繼續專業教育、(五)成人的自我導向學習、缺(六)?、(七)普通的模式。

(一)提升組織效能模式:任何一個機構的訓練都是希望達到組織效能→增強員工的現有工作表現→人力資源發展最關心的議題。為了達此目的→關鍵事件模式做參考。
關鍵事件模式是由那德勒(L.Nadler,1982)所發展出來的→此模式是由一連串在設計訓練方案時應該發生的事件所組成,意謂在設計訓練時,必要的、關鍵的事件應該發生,以增強組織效能。從決定需求開始,按著是貫穿目標的執行,以及內容、策略與評鑑。相對於封閉的模式,這個模式是開放的。

關鍵事件模式的八個聯接的事件與一個普遍的事件如下:普遍的事件就是評鑑與回饋。圖3-I P.66
1、指出組織的需求、 2、界定工作表現、 3、指出學習者需求、 4、決定目標、
5、建立課程、 6、選擇教學策略、 7、仍獲得教學資源、 8、執行訓練。

1、指出組織的需求:私人企→增加利潤;政府或非營利機構中,→增強對公共服務有關。
2、界定工作表現:工作表現是與個人的知覺有關,每個人認為 「應該」要有的工作表現,應包括分析工作的性質、資訊的來源、獲得資訊的方法,最後再加以評鑑與回台會。
3、指出學習者需求:考量員工的價值在於他們是否有最適宜的工作表現,要了解工作表現的需求、資訊的來源、獲得資訊的方法、列出學習者需求垃作評鑑與回饋。p.67
4、決定目標:一般、特殊→兩層目標→考慮→對訓練課程的尊重與學習經驗。訓練課程的目標一定得跟組織與學習需求有關,且要依據時間、資源與可用的人事來排出優先順序。除了內部因素外,也得考慮組織外部的因素。→設定想達到的目標類別,可以認知 (知識)、技能與情意(態度或價值觀)三種來區分,其次是決定目標的過程、可觀察與測量的表現,再進行評鑑與回饋。
5、建立課程:課表決定前,須選擇、分類與排序內容→定出需考量的因素,依重要的、有幫助的、邊緣的、無關的等四類選擇並分類內容,擬訂課表來組成課程,最後仍需進行評鑑與回饋
6、選擇教學策略:包括所有各種不同的教學與學習活動,與跟此活動有關的各項設備的提供,也要在教學活動進行到一個段落時予以評鑑與回饋。P.67
7、仍獲得教學資源:了解所有與此活動有關的資源是否齊全,含師資、必要的設備、學員的排定、設備與材料的支援提供與經費預算,最後進行評鑑與回饋。P.68
8、執行訓練:在以上各事件均考量之後,才開始執行訓練,且得有評鑑與回饋的實施。
綜括來說,關鍵事件模式的開放性在於經由評鑑與回饋,每一個事件都包含在內,也適合人類行為不可預測的一面,但是在促進某些超越工作表現為基礎的機構效率的要適性上仍是可見的。因此它是組織內部設計人力資源發展的訓練模式,以特殊的機構需求與程序開始,然後從這些需求去設計一個可以滿 足這些需求的訓練模式。**

捌、為了達到博雅教育的目的,請說明可以採用的方案模式?
(二)博雅教育的模式:有些人是把博雅教育看成是教育的同義詞:
阿德勒就曾說:「唯有經由成人生活的試練,只有憑藉用度與經驗的成熟,人類才有可能成為有教養的人」。一個好的博雅藝術家是一個通才,而不是一個專才,因此以
博雅研究學士課程來看要達到博雅教育的課程模式。P.68
博雅研究學士課程:是一種非傳統的,附設在機構內的學士學位的學程。
美奧克拉荷馬大學文學院所經營。學生參與一系列獨立研究與短期的討論會,就人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三個領域提出發表,另外有第四個領域,稱為「領域之間」,統整其它三個領域的研究。圖3-2。

玖、在進行成人基本教育時,可採用哪一種課程方案模式?加以說明。
(三)在成人基本教育→最重要的是識字課程模式:紐曼:一個極有彈性與有生產力的模式,引導從事成人基本教育的教師幫助成人獲得基本的識字能力。紐曼稱之為教學模式,但因為這個模式列出提供通往知識技能的因素,因而被認定是課程模式。見圖3-3。P.69

在設計上可採語言經驗取向、語言型式、字的分析、結構分析等策略:
紐曼提到有四種學習理論可以應用到ABE的教學:誘因、練習、增強與轉換。這些策略由教師視教學目標及需求靈活地加以混合運用。評鑑則包括學生與老師是否有進步,而且這個評鑑要超越以往所用的既定目標。P.69
此模式是首先提及學生需求與興趣,從這些需求與興趣來發展目的與目標,且顧及教學策略、教材、組織與評鑑影響一系列的決定。也是師生之間允?#92;協商關於目的、方法與內容約合作性努力,強調學生的興趣及使課程更為開放、有彈性,與機構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拾、從事各行各業都需要繼續做專業的學習,在這個目標下可以參考哪一個模式所設計的方案來進行? p.70
(四)關於繼續專業教育:以護理繼續教育模式為最有名:美國護理教育協會:發展出護理繼續教育的一套哲學,為護士的發展提出標準、指引及模式


成 人 教 育(第5-8章)
第5章 成人教育的教與學P.116-145
第一節 成人的學習
成人學習的核心(andragogy):其核心原則有六個,他們同時認為,這六者是區分andragogy與pedagogy的基本假P.122
1、學習者的自我觀念:是自動自發的,及自我導向的。諾爾斯認為,當一個人成熟後,其自我觀念會轉變,即從依賴性人格的自我觀念轉變為自我導向性人格的自我觀念。P.123
2、學習者的先在經驗:資源、精神模式。諾爾斯→成人會累積各式各樣的「經驗」→學習資源。
3、學習的預備狀態:與生活有關的、發展任務。成人學習預備狀態會轉向社會角色的發展任務
4、學習的導向:是問題中心的、脈絡的。→成人的學習導向會從學科中心→轉移到問題中心。
5、學習的動機(motivation)。
6、學習者求知的需求:為什麼(why) 、是什麼 (what)、如何 (how)。
成人教育者其次需要了解成人學習者在以下三方面的個人與情境上的差異:
成人學習者的特徵、教材的特性,及學習情境的特色。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學習的目標與目的,這包括對以下三者的考量:個人的成長、機構的成長,及社會的成長P.124

三、經驗學習:學習者將經驗轉換為知識、技術、態度、價值、情感、信念的過程。
建構主義:我們的經驗是一種社會性的建構,我們帶著我們的自傳進入情境,我們詮釋這情境,並隨之建構我們的經驗。P.124 關於對經驗學習的探討,美國的柯布採用勒溫在行動研究的模式,認為經驗學習是以循環的方式出現,過程包含有以下四個項目:具體的經驗、觀察與反省、抽象觀念的形成與概化、在新情境中測試觀念的意涵。
科布:具體的經驗是我們觀察、反省的基礎,觀察與反省的結果會被吸收、同化而成為理論,從這理論推測出行動的新意,這些意涵(或稱為假設)可以成為行動的指引,以創造出新的經驗。這個學習模式強調了:此時此地的具體經驗、回饋的過程。P.124
科布(Kolb,1984)進而認為,學習其有以下的六個特色:
1、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 2、學習的過程是建立在經驗之上。
3、在學習的過程裏,我們需要解決一些衝突。 4、學習是一個調適的過程。
5、學習包括了如何盧置個人與環境的關係。 6、學習是創造知識的過程。
科布眼中→學習是知識藉由經驗的轉變而創造出來的過程強調以下四點:
(1)著重調適的過程,學習不是結果,也不是內容。
(2)知識是一個轉變的過程,不斷的創造與再創造;知識並不是一個被傳遞的獨立實體。
(3)學習轉變了經驗,此種轉變不僅是在經驗的客觀形式上,還在經驗的主觀形式上。
(4)為要了解學習,我們需要了解知識的本質;為要了解知識,我們需要了解學習的本質。P.124

伍、請說明賈維斯(Peter Jarvis﹚對經驗學習的探討。英國P.125
賈維斯以科布)的研究為起點,「學習過程模式」較為複雜與細緻:此模式圖近來經他
賈維斯調整後(參見圖5-4)包括以下十個項目:
1、 學習者/傳記:「傳記」指!的是過去的經驗 2、社會情境 3、經驗
4、學習者沒有改變 5、練習; 6、實驗; 7、記憶 8、反省/思考
9、評量 10、學習者已經改變,成為更有經驗的人P.125
賈維斯將學習情形,歸納為三大類:「非學習」、「非反省性的學習」、「反省性的學習」:
(一)非學習:人們不一定都能從各自的經驗中學習到;「推測」、「不考慮)及「拒絕」等。
1、推測:認為世界是不會改變的、成?#92;的行動是可以有效重複等。推測幾乎是無思考的與機械的,但它是?#92;多社會生活的基礎。P.127
2、不考慮:當我們了解到我們的傳記與新的經驗並不相互平衡時,我們可能會去調適,以尋
求新的平衡,因此產生了學習;但是我們也可能會以各式各樣的理由。P.127
3、拒絕:人們有時雖然有經驗,但是拒絕認為可以從這經驗中學習。
(二)非反省性的學習:我們常常以為已經學習到了,但事實上並未學到→非反省性的學習。非反省性的學習包括 「前意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與「記憶」三種。
I、前意識的學習:發生在意識的邊緣,或是發生在我們所看的事情的週邊。P.128
2、技能的學習:與手工業所需要的訓練有關。但是因為有些訓練的學習顯然是反省性的,所以這裡的技能學習限制在簡單的、短的過程。
3、記憶:兒童以記憶的方式學習算數九九乘法、語言字彙。記憶可以是過去成?#92;的結果,也可以是未來計畫的基礎。P.128
(三)反省性的學習:「默想」、「反省性的技能學習」、 「實驗性的學習」三種。
1、默想:包括靜坐、哲學家的推理過程、數學家的數學活動、日常生活中的思考過程等。
2、反省性的技能學習:是在學實際的東西時的一種複雜的學習取向,它包含的不只是學技能,而且是學潛在技能中的觀念,這讓我們知道為什麼這技能是要這樣表現的。p.128
3、實驗性的學習:指理論在實際情形中試過,所得到結果是一個抓住了社會真相的新知識。這表現出人們總是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與設想出新的貿用知識。以上
三種反省性的學習(默想、反省性的技能學習、貿驗性的學習)不一定都是革新性的。學習的結果可以是得到同意的結論,即確定;學習的結果也可以是得到不同意的結論,這會產生改變。而後者比較能幫助我們了解學習。P.129

非正式的學習可能會往不太注重學習的環境中發生,也有可能由一個組織機關所努力提倡。
基於二種考慮(正規與否、有意與否),將學習再細分為六種型態。(表5-I賈維斯學習的型態)
1、正規的教育訓練:典型的正規學習是由機構支助的,是以教室為本的,是高度結構化的。
2、非正規的教與學:如在農業推廣班學習一些新興的栽種知識與技能;資深人員帶領新進人員熟
3、自我導向學習:自己決定進行某項學習活動。是一個人的學習,也可是在一個團體中的學習
4、在正規情境中的無意間的學習:這個學習經驗不是在計畫中的。因此這種學習不一定是教育性的→我們了解到學校的教師並不是如我們所想像中的這麼有學問;。P.130
5、在非正規情境中的無意間的學習:在插花班中,藉由閒聊,學到如何作一道特 別的菜。
6日常的學習:這是最常發生的,特別是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這指的是,我們發現我們處在新的情境當中,我們因此需要學習如何來應付這新的情境。P.130賈維斯:我們的經驗可能是↓
「初級經驗」:指經驗是實實在在的在某社會脈絡中發生;也可能是
「次級經驗」:媒介的經驗,與經驗所發生的社會脈絡無關;可能是「實際的經驗」、「回憶的經驗」、「真實的經驗」、「人為的經驗」、即不是其正發生在社會脈絡中的經驗。P.130

我們可以由以下的三個討論來了解這些不同型態的經驗學習。p.130
1、教誨式的教室教育: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室內,教師有時會忽略學生的先在經驗,認為學生就像一個瓶子,可以裝入訊息。教室本身是初級的經驗,訊息則是次級的 經驗。教誨式的教室教育所傳遞給學生的是次級的經驗,因而常與日常生活相脫節。P.131
2、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室學習:以問題為本的學習、角色扮演、教室內討論,會使用學生回憶的經驗,努力來提供初級的經驗,也努力提供人為經驗,以此為出發點來繼續學習。
3、要注意不同型態的經驗學習的限制:世界上的知識有?#92;多不是初級經驗所能獲得的,因此會提供次級經驗,是我們在學習別人的經驗與對此經驗的詮釋,若不學習次級經驗,對世界的認識將會是相當貧瘠的。但是我們在接受別人的經驗之前,必須將它好好檢驗一番。
賈維斯在經驗學習上的探討讓我們注意到,學習是發生在社會脈絡之中,是對我們的人生傳記有影響。經驗可以說是學習的基礎,我們對經驗的反應有可能是非學習、非反省性的學習的,至於反省性的學習,這是讓我們從經驗出發,經由評量、反省與思考的步驟,以決定我們是否更新或是維持。P.131↓四、結語:↓

成人學習的看法:
(一)成人仍是其有學習的能力:我們的流體智力雖然曾在成年期逐年衰減,但是我們的晶體智力在成年期仍然有可能向上發展,因此成年人仍是可以學習、發展的
(二)我們需要了解成人自我導向學習的需求與能力?G隨著生理、心理的逐漸成熟與發展,人們的自我導向需求與能力會逐漸增加。成人已能夠在他人的支持與協助下自行安排學習,並且努力去學習。成人教育工作者應要激發成人學習者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應要從知識的提供者轉變為學習的促進者,並且應讓成人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及學習方案的規劃。P.132
(三)經驗對成人的學習相當重要:我們會對經驗加以評量、反省與思考。成人由於有比較多的生活經驗,因此比較會有經驗學習的情形,成人教育工作者因此要激發成人學習者對經驗的批判思考能力,促使成人學習者對所累積的人生經驗多加反省,以建立新的意涵,形成新的學習經驗。P.133↓第二節 成人教學策略↓

一、成人教學的特質:關於成人教學的特質,綜合相關學者:成人教學是一種
(一)兼重過程與結果的活動、 (二)深入市複雜的情緒經驗、
(三)民主而合作的經驗、 (四)挑戰與冒險的活動
(一)兼重過程與結果的活動: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結果對成人行為或經驗的影響與改變。→一定要有結果,「教學即成?#92;」→如果學習目標沒有達成,等於沒有進行教學活動。
(二)深入市複雜的情緒經驗:美、魯克斐德認為教學是一種深度而複雜多樣化的情緒經驗,教師經常處在躊躇、失望、猶疑及自我膨脹的情緒裡:「教學是一種寂寞、焦慮、有趣及受虐的經驗」。成人教學需要教師全心投入,教師有掌控複雜情緒經驗能力。P.133
(三)民主而合作的經驗:教師與學習者是在進行互相挑戰、批判、反省、分享、支持相冒險的行為,雙方要進行互動→要與教材、教學內容、觀念產生互動→得全力投入,相互合作,因彼此是合夥人關係者。在合作、支持、尊敬、自由、平等、批判性思考與分析、挑戰和實習中,讓教與學更具效果→彼此都有責任發展一種合作及挑戰的學習氣氛。P.133-4
(四)挑戰與冒險的活動:成人教學活動涉及既有價值觀念、知識體系及既有觀點的改變與調整,對個人而言,就是挑戰與成脅。尤其要讓成人對一些觀念、價值、知識等已有的既定架構改變,更是較有困難的。
葛爾布列斯認為成人教學活動所面臨的三種冒險型態:熱衷、?鴽隉B獨立的危險。
1、熱衷的危險,即朱經過批判性的分析與思考而接受、信服、執著於一種觀念和行動。
2、對抗的危險,即對既有信念、價值和檢驗過的行動的抗衡。
3、獨立的危險:指在教學活動中,要求成人獨立與自立的一種焦慮。要成人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追求個別性與獨立性,可能對他們帶來高度的焦慮和成脅,所以教師必須要做學習對象、內容、情境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態度、策略和方法。P.134
(五)師生相長的活動:由於成人具有豐富而多樣化的經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能夠善加利用誘導,視內容需要多採取發表經驗的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則將可獲得更多的迴響與回饋,教師因此也可獲得成長的機會。師生彼此相互激盪,也能促使學生學習更多,所以「教學相長」在成人教學活動中是一種事實。

柒、請就你觀點說明教成人與教一般的學生有什麼不同?
二、成人教學中的師生關係:(一)成人師生關係模式、(二)成人師生的理想關係
(一)成人師生關係模式:廉茲調查實際擔任成人教學教師與成人學習者間關係三種模式:
1、主客模式:教師是主人→特性在於主人係以同輩的態度對待客人,儘量創造放鬆與安適的環境,讓各人有賓至如歸的感?情CP.134
2、案主與諮商者模式:把學習者視為案主,教師是諮商人員。並給予意見和忠告。
3、合夥人模式:共同經營→特性是如果雙方都能分享彼此的經驗,態度坦誠,各盡其賣,則合夥事業必定相當成?#92;。
三種模式的共同特點是:(以上三種)P.135
1、 教學方程式是平衡的,教師與學生雙方均有大致相同的賈任、義務。
2、 在教育的過程中,以合作代替強迫。
3、 雙方是平等的,沒有高下、尊卑之分。
4、教師扮演多?#92;能的角色,是助長者、催化者、知識的傳播者、改變的引發者,以協助學生解決其問題為主要目的。
(二)成人師生的理想關係:理想的成人師生關係:1、師生間應屬於平等的地位。
2、師生間是互動的學習過程。 3、學習者間彼此接受的學習氣氛。
4、培養友誼的氣氛,使團體產生融洽的氣氛。5、造成班級是一個合作而非競爭的團體的氣氛。

三、成人教學方法:傳統教育的課堂教學活動、非學校、非傳統方法。可有面對面的課堂教學、通訊教學、電視教學、自我學習,、函授與廣播、電視結合,面授與討論團體結合,函授和面授結合。較有系統加以整埋成人的教學方法,黃富順(民84)提出如下看法:
(一)以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劃分:
1、教師中心) 教學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均由教師主導,學生居於被動的地位,故參與程度較低。一般包括講述法、控制式討論法、示範、指導式討論、講述後討論、教師個別教學等。這種教學法有以下幾個特徵:
(1)教師主導教學過程,不重視學生的參與。(2)教師扮演傳授知識的角色。
(3)學生被動參與學習活動。 (4)教師的任務在安排引起學生預期行為的環境。
(5)教學目標在於改變學生的行為。 (6)學習結果的評量多採取標準參照和常模參照測驗。
2、學生中心教學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居於主動的地位,涉入程度很深,從決定目標、選擇方法、利用資源、參與活動及評量,均由學生主導。而教師只是居於協助的地位,扮演助長者的角色,負責創造學習的氣氛。一般包括有腦力激盪、辯論、晤談、小組討論、個案研究、角色扮演、研討會、田野調查、實習等。P.135
學生中心教學法的主要特徵為:
(1)教學重點在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參與。
(2)學習者有良好本質及潛能,教師只要扮演助長者角色,引發學習者發展本質及發揮潛能。
(3)採取多樣化教學法,滿足個別學生的不同需求,並幫助學生對自我肯定的能力。
(4)教學目標在培養自己決定學習目標與自我肯定的能力。
(5)鼓勵學生相互問的對話,發展人際關係,嘗試新方法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6)主要精神在於師生問的相互信賴。
(7)主張採取自我評量和透過教師與學習者的回饋,進行學習結果的評量。P.136

(二)以參與人數多寡區分:若以同時參與教學活動人數的多寡,可分成四種:
1、個別化教學模式:指參與者與教師或教材互動,強調個別化自我導向的學習:
(1 )獨立研究、(2)實習、 (3)示範練習、 (4)電腦輔助教學 CAI、(5)函授
(6)自我?#92;讀、(7)學習計畫、(8)電視(廣播)教學,(9)個別教師的輔導教學。
2、小團體教學模式:15-30人左右的暫時性團體,強調以討論的方法進行觀念的分析或問題解決。通常有討論法、研討會、個案分析、模擬、課堂教學及讀書會。
3、大型團體教學模式:通常成員在30人以上,強調呈現觀念或了解事實。包括講述、小組講座、辯論、分組討論、大型討論會。
4、社區教學模式:由社區中的人來參與,以解決社區中的問題或促進社區
的進步與發展。包括社區調查、田野調查及社區問題解決計畫。

捌、成人教學中要掌握那些要領比較會有效果?
四、如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考慮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團體大小、場地設備、教師的人格特質與專長六個因素(黃富順,民84)。P.136
(一)教學目標:要依據教學目標來決定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哈伯瑪斯將學習分成三類:
1、技術的學習:採用講述、電視、廣播、電話等單向的教學方式;
2、意義的學習:採講述後討論、小團體討論及電腦教學等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法 ;而要達成
3、解放的學習:通常要結合多種方法,才能獲致批判的、統整的和行動的層面。P.136-7
(二)教學內容:如果傳授事實與內容的認知學習,可採用講述法;有關價值觀念、情意目標的教學,可採用討論法;屬於技能的獲得,則可採取示範、練習的教學法。P.137
(三)教學對象:要顧慮到學習者的人格特質、年齡及學習目標。如果學習者較內向,屬於
閉鎖性的人格特質,則可採用講述、說明、示範等方法;如果學習者較
外向開放,則可採用討論、發表、模擬、角色扮演等較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而
老年人較偏好教師中心教學法,目標取向的學習者,也比較喜歡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
(四)團體大小: 30人↓心團體,採用討論、研討、讀書會、個案分析、示範、模擬等方法。30人↑的大型團體,則可採用講述、分組討論、小組講座、大型討論會等。
(五)場地設備:先了解現場設備:投影機、電腦等輔助教學器材,場地太小地無法進行角色扮演等教學法→是否足夠所要採用的教學法、
(六)教師的人格特質與專長:要看教師自己對教學法有無採用固定的、制式的教學法;或是因為外在環境的限制,無法發揮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三、成人教學原則:維拉12項有效教學原則原則→提供給成人教師參考。P.137
1、利用對話了解學習者需求:美國赫欽遜:了解成人學習需求實用方法→採三W問題:誰有需要(for Whom)?需要什麼(for What)誰作決定(Who make the decision)P.138
2、給予學生安全感:安全感包括內容的設計、教室的氣氛和小團體的設計。內容要符合學習者程度,要建立友誼、尊重、接受、安全的氣氛,要採小團體方式來組織學習團體。
要創造安全感,教師可以遵循的五項原則如下:
(1)要相信教師及課程設計者有使學習者感到安全的能力。
(2)要使學習者了解學習目標是可以達成的,是控制在自己手裡的。
(3)要讓團體中的少數人也能具有安全感,教師要鼓勵他們表達出自己的希望或害怕的事。
(4)學習活動由簡單、容易、明白部分開始,再到複雜、困難的部分。
(5)肯定每一位學習者。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尊敬、安全、友誼、開放、互動、傾聽和謙虛的良好師生關係,超越教師個人喜好厭惡層次之上。把互動對方看成同事、同輩、秘書、學生及老闆角色。
4、組織與增強:要把學習的知識、技巧和態度作有秩序的安排。從簡單到複雜,從容易到困難,從團體支持到獨自學習。
5、實做;過程中要有省思能力→要歸納,也要演繹→由特殊歸納到一般原則,由一般原則推演到個別事項。是種「實做一反思一決定一改變一產生新做法」的過程。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常問以下四個問題:(1)現?b你看到正要發生的是什麼事?(描述)
(2)為何你認為將會發生什麼事?(分析)
(3)如果此事發生在你身上,將會有什麼結果?(應用)
(4)我們如何因應?(執行)
6、尊敬學習者: 教師要牢記在學習活動中互相對話與互動的雙方是兩個成人「主體」,在
使用的語氣上要特別注意,而且要把「建議」和「作決定」區分清楚。P.138
7、考慮觀念、情感和動作三方面的學習:所有學習活動都包括認知、情意和技能三個層面,教學進行時一定顧及這三項,教師是同時在教導「認知材料」、「情感」與某些「動作」。
8、學習要有立即實用的價值:成人偏好立即應用價值的學習活動,學習結果要讓他們可以即學即用,有立即的效益,讓他們可以藉學習對目前的情況有所改變與發展。p.139
9、對師生雙方的角色有清楚的了解:要讓師生雙方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如此成人學習才能獲得增強,弗雷勒就曾明顯地要求學生不要在教學活動中把他看成是 「教授」角色→才能鼓勵師生產生良好的對話,有更精彩的挑戰以激盪出雙方 的學習。
10、要講求團隊合作的學習經驗:在教師有意引導與促成下要進行團隊合作,使彼此可以分擔責任,大家都有參與感,而學習透過同輩的切磋會更加增強。
11、要讓學習者有參與感:在學習活動中,學習者參與越多,學習越好。尤其是如果跟教師與同學的關係更密切,更能使他們深入參與。
12、要使學習者具有責任感:活動設計要對學習者有責任感,也得使學習者從中學得責任感。一定要教的知識、技能、情感和態度,一樣都不能忽略,使學習者感受到教師的熱忱,讓所學得以發展出去。
玖、你認為運用成人教學策略會有效嗎?為什麼?請說出你的見解。
(二)成人教學的實用原則:在實際進行教學時,有幾項成人教學的原則可供教師參考:
1、了解成人學習者的特性:成人學習者的特性可分生理、心理及社會等三方面來看。在
(1)生理層面上:最主要的是成人視、聽覺能力及反應速度已經在逐漸消退減慢中,在學習上屬於不利影響因素。在教學上教師要能採取補救的措施。P.139
(2)心理層面上:遺傳的短期記憶能力、抽象思考的能力等流體智力逐漸衰退;來自後天教育及文化經驗,如語文能力及一般應付社會的能力等晶體智力仍將繼續成長,故成年期的學習能力的表現仍相當穩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設計,要把握發揮學生的晶體智力。至於成人記憶力逐漸減退,教師可以採用以下途徑來幫助成人記憶:
(1)鼓勵成人多使用記億的策略, (2)鼓勵成人運用多重感官的途徑進行學習,
(3)使用備忘錄, (4)對物品的置放或做事要講求秩序,
(5)不要一次給予學習者太多新奇、複雜的材料,而要分次、分段。p.140
(3)社會層面上,成人扮演的角色多重,且隨時間不斷改變,在時間上常感不足。當成人在學習時,常以滿足多重需要為目標,角色改變就常是成人參與學習的動機。而成人利用剩餘時間的觀點,造成成人學習偏向立即應用取向,這些都是教師必須要省察的事項。
2、安排適當的學習環境:在情緒層面上,教師要發展溫暖、親切、快樂的學習氣氛,使成人在安全、融洽的環境中學習;在物質層面上,要注意座位的安排、適當的照明度、通風及預防噪音的干擾。在座位的安排上,最好採取社會促進式,即原則上要讓每個學習者都能看到對方,而利於彼此的交流和溝通,如:圓形、方形、成半圓形的排列方式。
3、建立非正式學習氣氛:由於成人的自尊心強,但欠缺自信心,非正式的學習氣氛可以降低成人心理的恐懼,提升學習效果。所以學習環境的安排不要過於正式化,教師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促使學習活動成為互動的過程。P.140
4、採用小團體的學習組織:成人之間的異質性相當大,彼此在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經驗、職業等方面不同,其學習目標、學習速度、學習型態及學習習慣上也都各自不同。通常成人學習團體以安排一組八~十五人為宜,教師要隨時注意個別化教學方法及精神的運用。
5、使成人的經驗成為學習的重要資源:善加運用成人豐富多樣化的經驗,教學從成人的舊經驗出發,必能增強對新教材的學習效果。多利用問題討論法、發表法、模擬、角色扮演、會心團體,使成人能多分享彼此的經驗,滿足發表的願望。並且教師要先破除成人先入為主的不正確觀念與偏見,利用價值澄清法、感受性訓練方法來建立新觀念。P.140
6、採用「問題中心」的學習架構:成人的學習是為了要解決日常生活困難與問題,教師在教材內容編選與組織,教學活動進行如果均能以「問題中心」的架構,使學習與生活兩相結合,則更能激發成人的學習興趣。p.141
7、採取適合成人學習的評量方法:成人參與學習活動有其確切目標,對成人學習者的評量,要採取適合其身心特性的評量方法,才能達到增強的效果。以下有幾項原則可供參考:(1)多使用形成性評量,少用總結性評量。 (2)用評語,少用分數。
(3)儘量以作業、報告、操作來代替紙筆測驗的考試。
(4)多評量成人綜合、分析、評鑑、比較的能力,少評量片斷、零碎的知識。
(5)鼓勵學習者作自我評量。 (6)不作團體的比較。

拾、在教導成人時,可以使用哪些教學技巧?
六、成人教學策略與技巧:要促進成人教學,可從增強動機開始來引發學習者的興趣,並且以活潑靈活的方式來實地進行教學,如:提問題、呈現、互動、行動等。
(一)動機策略、 (二)提問題策略、 (三)呈現策略、
(四)互動策略、 (五)行動策略。
(一)動機策略:學習動機形成:態度→需求→刺激→情感→能力→增強六因素。
教師可以不斷反覆問自己幾個問題協助自己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動機:p.142
1、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學習態度? 2、如何透過學習來符合學生的需求?
3、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及內容會持續刺激學習? 4、如何運用情感經驗來使學習者積極學習?
5、學習過程中如何增加學習者的能力? 6、應對學習者提供什麼樣的增強?
老師則要針對每一個因素切實掌握各自的原則,在
「態度」:老師要確保有成?#92;的學習,製造安全有趣的新學習經驗,強調責任感的建立,使學習目標儘可能清楚,評鑑的標準也得儘可能明確,還要鼓勵學習者在學習經驗中自我決定。在
「需求」原則下,老師要透過教學過程,知道並強調成人學習者的需求感,並且設計可以使學習者分享學習成果的活動。
(1)「刺激」的原則是必須提供各種可用的教材,使用不均衡去刺激學習者的投入。
(2)「情感」的原則中,教師要作更個人化的內容摘要,並且使用合作目標來達成學習成果。
(3)「能力」的原則,老師對學習的表現得有所回饋,也要儘可能地使用成果評量步驟。因為老師適時適當地使用增強來協助學習者察覺成果,都是「增強」一項必須把握的。P.142

(二)提問題策略:→使學生更樂於主動思考→「引發他人產生心智活動並作回答反應的語言刺激」,→引發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有參與討論、發表意見機會,助於學生發展組織及發表能力,還有評鑑?#92;能,引起回饋作用,最主要散發學生的思考。
發問是一種雙向的溝通,得注意:1、發問的技巧, 2、得釐清發問的目的,
3、對於問題的層次要一步一步進行,抽絲剝繭,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就認知性的問題,布魯姆提問的六個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在老師的善於引導下逐步地成長。p.143接下來要掌握「好的問題」的特點:
1、必須明白陳述、簡短,而且容易被了解。2、要用一般的字眼組成,
3、得經過審慎準備和思考, 4、有一定的策略和技巧加以設計。
老師在發問時要在提問題之後:暫停,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按著再開放或指名回答,並且必須仔細傾聽,對學生的回答內容加以鼓勵和給予正面回饋後,必須強調可以接受的或比較好的答案。所以採用問答法時,教師成了教學成?#92;與否的關鍵人物,親切的態度,適度恰當地互動,都會讓學生學習的印象更為深刻。
(三)呈現策略:基德:為了控制、流通訊息,或有效率,在時間有限的情形下,呈現是最好的教學策略。由於學習者處於比較被動的狀態,整個教學活動幾乎就是由教師來掌控。老師要使氣氛活潑並且鼓勵成員,提出訊息或示範程序,及相關的問題,以澄清困難或不清,以和善的眼神、語調要有變化;處理大量訊息時,教學活動要有組織、合邏輯、有意義,展現積極和熱情:簡短的概要→重複→教材要考慮學習內容、團體大小→短時間內可和學習者分享最多的訊息,
(四)互動策略:澄清彼此各自帶到學習情境的價值觀,互動策略→增加學習者思考的深度,討論法可讓學生在學習中綜合所學,形成有意義的完整領會。最佳學習來自語言的表達,因成人豐富的經驗刺激是一種方法、手段,提供他們以言語來澄清或得到新的資訊→互動更適合用在成?H的學習,以掌握自己的學習並符應學習需求和興趣。P.143

互動策略應該符合以下幾項原則:p.144
1、應該了解成人學習者, 2、要提供一個有助於學習的氣氛,
4、應安排一個探討新主意、技巧和解答學習內容; 4、提供一個可批判、反省的討論環境,
5、須有能力幫助成人,知道如何有效地改變成人的觀點,6、要重新塑造成人詮釋世界的方法。
(五)行動策略:當學習目標是為了「使用」或「評估」某項知識時,行動策略是最適用的學習策略。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教導學習者一些智力及技能方面的活動。P.144
優點:是符合成人的特質,成人學生比較希望能夠掌握、控制某些狀況。但是須視學習者參與的態度而定,如果符合學習者的目標,通常成人學習者都喜歡主動的學習。因此使用此策略時,要有足夠的時間讓成人可以運用,而且要選擇他們樂於進行的方案內容。

第6章 成人教育的應用-大綱P.150-184
成人教育的四種應用領域及其關連問題,包括:
1、 高齡者學習與成人教育; 二、企業教育訓練與成人教育;
三、知識管理與成人教育; 四、學習社會與成人教育。P.150
高齡者教育的學習策略與規劃重點應為: 一、建構高齡者「在家學習」的機制;
2、 建構與高齡老學習連結的社區環境; 三、建構彈性的學習制度;
四、建構完整的學習支持系統; 五、建構有效的高齡者教學策略與方法。P.150
第一節 高齡者學習與成人教育
壹、請說明高齡者教育的重要性與意義。
一、高齡者教育的重要性:「活的更長」→如何「活的更好」→各國政府對於高齡人口的安置及福利政策,由早期主要著重於經濟保障與醫療照顧等社會服務體系的建立,開始注意諸:種族、社會階級衝突、性別以及教育對於高齡人口生活品質的影響。p.151
在照顧高齡人口群政策的擬定上越來越具人道主義的精神,希望高齡人口群能夠有成?#92;老化的歷程與結果。高齡者教育,對於降低高齡人口醫療保健和福利的支出,以及解決高齡人口各種適應問題的成效,使得?#92;多國家願意投注更多的資源在高齡者教育上。
高齡者經由成人終身教育與學習可以得到安渡晚年所需的各種知能,包括:
(一)如何生活:有關滿足高齡者晚年生活所須的各種實用知識與技能,包括:
疾病醫療、營養保健、財務規劃、休閒運動、生活技藝、社會趨勢、藝術人文等; P.151
(二)如何適應:高齡者適應晚年生活可能發生的各種變遷、壓力與挑戰的知能:心理衛生、人際關係、社會適應、人格檢視、危機處理、世代生活、死亡教育等; P.152
(三)如何面對生命如何更積極面對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發揮生命價值的知能→如何參與社區、關懷人群、志工服務、經驗傳承、博施濟世、豁達面對生命等。

我國學者徐立忠(民86)指出,高齡者教育的?#92;能主要有六,分別為;
一、「寓教於活」,教育即生活,接受教育可以使高齡者生活有規律朝氣;
二、「寓教於長」,教育即進步,接受教育可以使高齡者成長不與社會脫節;
三、「寓教於用」,教育有助工作成就表現,接受教育可使高齡者更有能力、工作更勝任愉快;四、「寓教於為」,接受教育可以使高齡者更有作為、運用智慧;
五、「寓教於樂」,接受教育可以使高齡者更快樂、生活更有趣;
六、「寓教於群」,接受教育可以使高齡者更合群、改善人際關係。
美國學者皮得森:指出高齡者學習的主要意義有四,分別為:
1、生活於學習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終身不斷的學習,高齡者亦不例外;
2、修正傳統教育理念,終身教育不只是協助高齡者克服晚年危機→更強調繼續成長與自我實現重
3、利用空閒、最少經費來滿足個人興趣的附帶活動 →高齡者學習規模、預算及組織將日形擴大;
4、提供滿足高齡者學習需求的方式、內容將越來越多樣化。
成人終身學習有助於高齡者完成晚年應有的發展任務:
1、從艾立克森:「心理危機論及「角色理論」的觀點,老年期的發展危機是「統整VS.失望」,成人終身學習可以協助高齡者減少「心理一社會危機」的形成;
2、從脫解理論的觀點,成人終身學習可以協助高齡者,更能適切的因應由於老化而必然逐漸出現的末期遽降現象與死亡;
3、從生命歷史的觀點,成人終身學習在於使高齡者,能真誠的回顧自己生命歷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及其所顯示的意義,從而更清楚的理解自己的一生;
4、從政治經濟的的觀點,成人終身學習在於使高齡者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不會成為被社會所犧牲與忽視的受害者(。p.152

貳、請分別簡要說明高齡者參與成人終身教育的需求、動機與學習特質
二、高齡者教育的需求、動機與學習特質:基本上有五大類:
1、基本需求 (basic needs):有關高齡者生理、心理層面的知能;
2、現實需求(real needs):與高齡者生存環境有關的個人、群體、社區、制度等知能;
3、主觀需求(fell needs),高齡者個人主觀覺得有興趣、需要的知能;
4、教育需求(educational needs),高齡者個人所缺乏且需要的教育性活動或知能; P.153
5、象徵需求(symptomatic needs),滿足象徵意義的學習需求(Merriam & Lumsden,1985)。

英國開放大學設置「高齡學生研究小組」有關高齡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期望、學習表現、學習困難等方面的研究:
1、具有中等教育程度和高學歷的高齡者,比較熱衷參與進修學習; P.154
2、參與學習的動機前五項分別為:「為彌補年青時錯過的學習機會」、「維持個人的身心活絡」、「持續個人的生涯發展」、「獲取學位」、「接受較好的教育」;
3、在學習的期望方面,最主要者有:「樂於學習」、「新思想的刺激」、「獲得成究感」、「促使個人生涯更積極」、「增進信心」等;
4、在學習表現上,高齡者的筆試成績較差,但指定作業的成績較高,高齡學習者通常不設定年限來取得學位,而想取得學位者也僅半數以下如願,主要原因是生病或死亡以致無法完成學業;
5、在學習困難上,主要有:「考試評量的焦慮」、「記憶力差」、「進度配合不上」、「健康問題」、「學費問題」、「理解力不佳」等。

我國高齡者學習的情況方面:國立空中大學高齡學生參與動機和學習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
1、高齡學習者參與學習的動機以認知取向為主,其次為社交取向、服務取向;
2、參與學習的高齡學習者教育程度以高中職及專科的比例最高;年齡以60-70歲之間占絕大多數;男性多於女性;多數居住於都市和城鎮;
3、在學習表現上,大多數介於「差強人意」和「還不錯」之間;在學習習慣上,「良好者」約僅1/5,約1/3是「不良的」;在學習技巧上,多數為「普通」;在學習態度上,多數為「普通」;
4、在相關性分析上發現,高齡學習者的認知動機越強,其學習習慣、學習技巧、學習態度越佳。

影響高齡者參與動機的因素主要有:
3、 年齡,晚年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降低;
4、 教育程度較高的高齡者,參與社會活動的程度亦較高,反之,則較低;
5、 職業背景,具有中高階層或專業職業背景的高齡者,有較高的社會參與率;
6、 經濟狀況及健康狀況較好的高齡者,參與教育活動的動機較高; P.154
5、有較佳自我概念及自重感的高齡者,對於參與教育活動有較積極的態度和動機;因居住於都會地區和鄉村地區,參與繼續教育的比率確有不同;廿性別的不同會影響高齡者參與的角色認知、社會互動以及適應能力。P.155教育部委託嘉義師範學院所進行
「台灣地區老人學習需求與內涵之研究」:
1、進修動機:以增加新知、興趣、休閒娛樂為主,不能參加進修的原因主要有身體不好、學不來、時間不適合等;
2、進修時間:以春秋兩季、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一周兩次、一至二小時為宜;
3、進修地點:以老人活動申心、長青學園或類似機構、每班20人以下最佳,以近老人居所和熟悉的場地為主,或利用電視廣播在家自學免奔波之苦;側進修內容:以老人心理、生活適應、老人福利、語言學習、人文社會、手工技藝、老 人疾病預防與照顧、健身活動、醫藥常識、運動、音樂戲劇、社會關係與祖孫關係等課程較受喜歡。P.155
高齡者的學習特性:較喜歡參與對自己「有用處」的學習、參與學習有較多的「斟酌考量」、對於「正式及非正式」的學習均有需要、「自我導向」學習的需求較強、教育程度較高者參與繼續學習的比率較高。
高齡者也有其不利的學習特性:有交通往返不便、夜間學習不便、缺乏體力與時間、繳不起學費、個人或家庭責任限制、健康不佳、缺乏自信、覺得自己已老、學習訊息管道不佳等P.155

學者指出(林英珍,民83),高齡者的學習特性有三:
1、高齡者智力所下降者為流質智力,多屬非語言的能力。語言的能力由於高齡者經驗與知識的增加,並無顯著的改變;
2、高勝者不習慣於記憶細節、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而習慣將訊息以語文的方式加以組織;
3、高齡者不習慣以邏輯唯一的途徑來解決問題,傾向綜合各方觀點,統整後作出最好的解決等。

高齡者其他有別於兒童與青壯年的學習特性包括:
1、平均而言,高齡者須要較長的學習時間;
2、須要較低學習焦慮的學習情境;3
3、較須有配合其生活經驗的學習內容;
4、須有較高彈性的個人學習進度;
5、比較重視強調自律及自重的學習規範;
6、有較高的學習支持與關懷的需求;
7、須較低體力負荷的學習過程;
8、須要有特別針對高齡者學習特性而設計的教材與教法; P.156
9、由於生理老化的影響,高齡者在思考反應及視、聽、觸、體等各項感覺反應及動作上均較為遲緩,記憶力和選擇反應的能力也較慢,容易產生習慣固著、幻想。焦慮、孤獨疏離等現象。

參、請說明高齡者學習策略與規劃的重點。
三、高齡者參與成人終身教育的學習策略與規劃:五項的建構重點:
(一)建構高齡者在家學習或在家研習的機制、
(二)建構與高齡者學習連結的社區環境、
(三)建構彈性的學習制度、
(四)建構完整的學習支持系統、
(五)建構有效的高齡者教學策略與方法
(一)建構高齡者在家學習或在家研習的機制:
在家自我導向的學習有以下的優點: 1、是主動性較大的學習; P.156
2、受學習者社經地位的影響較少; 3、不受時間、場所往返的限制
4、經費或體力的負擔較輕; 5適合學習者的個別差異。P.156
(二)建構與高齡者學習連結的社區環境:高齡者參與學習常遭遇不少困難,主要包括:
1、高齡學習者自身的問題及學習需求,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2、提供高齡者學習的機構組織和活動十分多樣,彼此之間的整合與合作並不容易;
3、政府缺乏完整的政策及資源來協助高齡者學習;
4、有關高齡者學習就學人數、需求、經費預算、學習情況等,缺乏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為降低上述困難的衝擊,規劃高齡者參與成人終身教育時;必須以連結地方社區做為核心,因為社區可以方便的提供高齡者生活機能的滿足、人際的關懷、心理的歸屬以及地域熟悉等利益,而這些均有助於高齡者繼續參與成人終身學習。P.157
在具體做法上,建構連結高齡者學習的社區環境,學者們提出各種的建議:
「首須激發社區居民敬老尊賢的意識,運用社區既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以不固定形式來達到潛移默化之?#92;能」;「社區中的老人教育要其其有可能性,必須做到:有場所、置設備、建制度、擬計畫、具人才,並與社會教育或社會工作配合」;

(三)建構彈性的學習制度:高齡學習者被視為是有特別教育需求的一群人。因此,彈性的學習制度對於高齡學習者而言是必要的。彈性的學習制度,是指能夠允?#92;高齡學習者依據自己的學習需求、條件及能力狀況,來彈性安排學習過程的制度。一個
良好而具有充分彈性的成人終身教育制度:應該是:1、彈性的「進出」學習;
2、彈性的學習時間; 3、彈性的學習地點 : 4、彈性的輔導制度
5、彈性的學習方式; 6、彈性的課程選擇﹚, 7、彈性的學習計劃;
8、彈性的學習評鑑; 9、彈性的學習進度; 10、彈性的付費方式等。

(四)建構完整的學習支持系統:在獨立自學的情境中,學習者需要更多的支持系統,例如:學習問題的解惑、學習資源的獲得,乃至學習生涯規劃等。此外像師生或學習者間互動系統的設計,都可以用來支持或激勵學習者(黃明月,民86)。p.157-8
從孤立走入人群。其次建立高齡學習者的自信心與成就感。資源必須透過結合志工組織、教育機構、社教機構或社福機構等提供必要的協助。時間管理的指導、學習計畫的擬訂、同躋合作的學習。P.158
學習支持系統的具體措施上可參考世界各國的若干做法,例如:
l、日本:透過高齡者福利中心辦理高齡者教育的綜合服務、開辦長壽大學、放送大學、高齡者教室、高齡者圖書館、圖書巡迥車、教育諮詢服務等;
2、美國:放寬高齡者入學大學的條件、提供高齡者學舍、高齡者推廣教育、高齡者寄宿式教育、高齡者學費優免或補助等;
3、瑞典:70歲以上免試入大學、圖書送府服務、免費的高齡者學習、學校式養老院所等;
4、德國:供高齡者退休後至大學進修的機會、學分費補助、圖書巡迥服務、高齡者活動中心
5、英國:老人自助團體、開放大學、勞工教育協會參與、大學推廣部等;
6、丹麥:於?幫洃介}辦高齡者學習小組;
7、瑞典:)讀書會、民眾高等學校、民間教育協會、函授課程等。P.158

(五)建構有效的高齡者教學策略與方法:除了一般的教學原則外,更
應針對高齡學習者的學習特性,採行更符合高齡者的學習策略,如:P.158
1、高齡學習者受老化影響,在心智、體能及感官反應能力上均較為遲緩,在教學上應注意:
(1)教學的步調與進度要相對放慢,尊重其個別進度;P.159
(2)多利用問題中心的教學方法; (3)教材內容不要一次給太多、給太複雜;
(4)給高齡學習者的反應時間要相對增加; (5)不要太強調記憶性的學習;
(6)每次的學習時間不要太長、太晚; (7)學習場所進出及設備要更方便安全;
(8)感官刺激及學習刺機的強度要足夠。
2、高齡學習者有豐富的人生?#92;歷,在乎顏面且自尊心強,因此在教學上應汪意:
(1)避免同儕比較; (2)少泛談,多實用取向;
(3)少批評多關懷,尊重其意見;
(4)避免採用記片斷、機械、繁瑣記憶的紙筆考試,降低考試焦慮;
(5)尊重學習過程與結果的個別差異;
(6)給學習建議與指導,少強調分數的高低; (7)多整合其生活經驗與智慧。
3、高齡學習者因經濟、交通、氣候、健康或心理障礙等因素而中途輟學,在教學上應注意:
(1)盡可能的降低學習的成本負擔; (2)更簡便的學習設計;
(3)更有趣、實用的學習活動,以維持學習參與動機;
(4)建立親切的學習夥伴關係,彼此支持詞鼓勵
(5)盡可能小班教學,增進親密感,減低學習焦慮;
(6)鼓勵發揮創造力,加強自信心的建立;
(7)少用他律、控制的方式去規範高齡者的學習行為;
(8)更能包容高齡者可能有的習慣固著、敏感與不確定性;
(9)注意其生活與健康狀況,多給予協助。
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除利用視訊媒體或隔空教學外,尚可選擇安排其他適合高齡者學習方式:
1、諮詢委員會:協助高齡學習者有關入學機會、新生輔導、學習計畫、學習內容、學習困難指導、學習評鑑、學習設備資源、社區關係建立、學習品質維護、擴大服務、特殊需求滿足
2、通用的學習型式,如 演講、座自由討論會、發表會、講習會、研討會、講座、示範等,
3、討論方法與技術團體討論法、分組討論法、角色扮演、、腦力激盪、角色單等。
4、實地參訪指導,P.159-160
5、時事評論法,藉由時事、公共議題或高齡學習者關心的議題,以時事分析、新聞報導、公告、傳單、小冊等方式進行學習。P.160↓第二節 企業教育訓練與成人教育↓

肆、請說明企業發展與教育訓練的關係。一、企業發展與教育訓練:
企業是否重視人力資源發展可以從下列指標判斷之:
1、有無教育訓練經費的編列項目; 2、每位員工的平均教育訓練經費高低;
3、每位員工實際接受教育訓練的平均時數; 4、有無專責的企業人力資源發展部門或人員建置;
5、有無建立員工專業能力發展評估與培訓計劃;
6、有無調整或建置適當的管理機制,使員工安心的接受教育訓練;
7、企業內部有無進行員工自我教育訓練以發展其能力;
8、企業經理人對於員工教育訓練抱持的信念與支持程度。P.160

員工的教育訓練常因以下因素的影響而無法落實執行:
1、企業經營規模及員工人數太少,致企業經理人認為無此需要或不敷成本;
2、教育訓練被認為會影響企業例行工作或人員調度的進行;
3、員工流動率或離職率高,教育訓練被認為是經費平白的浪費;
4、教育訓練費用太高或企業財務不佳,無法負擔教育訓練經費;
5、教育訓練單位所提供之課程,不符企業發展或員工所需;
6、缺乏適當之教育訓練管道、場所及設備;
7、企業經理人本身不重視教育訓練,認為是企業額外的負擔;
8、教育訓練後之績效展現非即時可見,企業經理人常誤以為效益不彰;
9、產業發展競爭激烈,企業必須不斷投注教育訓練費用,常被視為是企業長期的負擔;
10、企業經營或財務困難時,刪減教育訓練費用被認為不曾造成企業立即的危機。p.161
教育訓練的效益在於使員工的工作能力及態度產生良好「質變」,進而有助企業的經營與發展。

企業「人力資源的改變」很難以傳統「固定資產」或「流動資產」概念來加以衡量:主要原因是教育訓練具有以下的特性:
1、教育訓練可協助企業員工「量少但產能高」、
2、教育訓練可以使企業員工「各得其所,各盡所能」、
3、教育訓練可以使員工的能力與表現符合勞動力的發展趨勢、
4、教育訓練可以開展企業及員工的「未來潛力」。
1、教育訓練可協助企業員工「量少但產能高」:員工人事費用是企業最主要成本支出。員工如末接受良好教育訓練,即使數量龐大,生產力卻未必優於有好教育訓練但員工數量少的企業。
2、教育訓練可以使企業員工「各得其所,各盡所能」:經由教育訓練使員工能夠 「才用相符」,避免發生 「小才大用」、「大才小用」等才用不稱的情況,同樣是企業經理人重要的課題。
3、教育訓練可以使員工的能力與表現符合勞動力的發展趨勢。由於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影響,
未來勞動力的發展趨勢為:
(1)勞動力跨國移動的情形日益明顯,員工必須適應勞動文化變遷的趨勢,重視多元文化認知及語言的訓練:
(2)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退休年齡提早,員工必須及早因應退休生涯或第二事業生涯的規劃;
(3)科技及知識的發展迅速,員工投入知識性工作及必須擁有科技能力的趨勢日益明顯:
(4)企業倒閉、聯盟或整併的情形十分普遍,企業員工必須培養更多元的工作技能以防失業,並因應企業的聯盟或整併,培養更具彈性、合作以及忠誠的工作倫理。P.161
4、教育訓練可以開展企業及員工的「未來潛力」。潛力(potential)是一種「具備但有待開展」的能力。企業及員工未來潛力的開展,包含了態度觀念、意志信念、價值認同、興趣性向、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等層面,因此開展企業及員工潛力的困難程度,並不亞於財務、設備、技術或市場等項目。藉由教育訓練的協助,將有助於企業及員工個人的潛力開展。P.161-2

教育訓練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層面:滿足企業組織?o展、員工個人生涯發展的需求。
在滿足企業組織發展需求方面,教育訓練所提供的效益主要有:
1、 改善企業內部經營與發展所產生的問題。教育訓練的實施,有助於員工的工作表現、團隊合作精神的提升以及加強問題解決的能力,使企業內部經營與發展上所產生的問題獲得改善;
2、 強化企業競爭的優勢與能力。經由教育訓練的實施,企業及員工個人獲得比其他競爭者更具優勢的知識能力、管理技術以及專業服務,從而強化了企業的組織效能,提升企業的生產力以及耐受力,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競爭條件。P.162
在滿足員工個人生涯發展的需求方面,教育訓練所提供的效益主要有:
1、 改善個人知識能力或不良工作態度。員工執行職務的能力或工作態度不符企業要求時,經由教育訓練的實施可為之改善;
2、滿足員工的自我實現。企業越能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成就感及抱負的實現、興趣及性向約滿足、高峰經驗的獲得等,員工就越有留在企業裡努力奉獻的意願。

二、企業教育訓練的實施:分三個階段:需求分析與計畫階段、實施階段及效益評鑑階段。
(一)需求分析與計畫階段:教育訓練的需求分析,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1、組織需求的分析,旨在瞭解完成企業組織目標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為何;
2、工作任務需求的分析,旨在瞭解完成企業組織中各項工作任務要求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為何;
3、人員需求的分析,旨在瞭解企業員工個人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為何。

教育訓練進行需求分析與計畫的主要目的在於:
1、確定教育訓練的需求與目標。教育訓練的需求分析與計畫階段,必須進行企業組織及員工學習需求的調查與分析,以確定教育訓練的各項目標,俾作為擬定教育訓練實施計畫及準備相關事項的基礎。
2,分析並取得教育訓練所須要的資源。教育訓練的需求分析與計畫,一方面必須取得企業內部組織可自籌及運用的資源,另一方面也必須考量須從外部獲得的資源或協助為何,以確保教育訓練獲得具體的成效。P.162
3、控制與因應教育訓練實施時所可能面臨的各種中介變項。教育訓練計畫擬定,須事先考量教育訓練實施中所有可能面臨介變項或突發的意外,並預為規劃因應的變通方案。
4、提出具體的教育訓練計畫。在考量上述因素後,必須進行細部的執行設計,一般可以從6W1H來編擬教育訓練計畫,包括:P.163 (1)why,為什麼要進行本次教育訓練?
(2)whom,什麼人或那些單位來接受本次的教育訓練?(3)when,什麼時候舉行?為期多長?
(4)where,在那裡 舉行? (5)who,請什麼人來教授指導?
(6)what,課程的主題及活動內容是什麼? (7)how,如何進行本次的教育訓練?

企業教育訓練需求的分析方法:可分別透過量化與質化的途徑,如:電話、書面或網路等調查研究法、專家諮詢、學員訪談、文獻分析、內容分析、參與觀察、焦點團體等方法來進行。
(二)實施階段:
1、依企業組織階層)區分:三大類型:(1)執行階層的教育訓練;
(2)管理(階層的教育訓練以及 (3)決策階層的教育訓練。
訓練重點以執行技術、標準操作及基層實務相關知能為主;管理階層則為管理能力、協調督導及中層實務相關知能為主;決策階層則以企劃決策、目標管理以及高層實務相關知能為主。
2、依企業業務?#92;能區分:三大類型:
(1)維持企業正常營運能力的教育訓練; 組織例行事務的執行、管理督導及協調合作能力培養;
(2)強化企業發展能力的教育訓練; 強調生產、管理和行銷技術的效能,創意的激發及企業競爭優勢的創造
(3)解決企業問題能力的教育訓練。強調企業危機管理的知能、環境資源的整合運用以及企業永續經營的規劃等。P.163
3、依企業教育訓練實施的場所區分:
(1)職場內的在職訓練; (2)職場外的訓練。p.164
(1)職場內的在職訓練:係指員工在工作中同時接受教育訓練,換言之是一種同時進行「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以及「學中做」(doing by learning)的教育訓練;職場外的訓練,係指企業員工暫時離開工作單位或職務,從事長期或短期的教育訓練。
(2)職場外的訓練有以下的優點:
(1)員工可以專心的從事學習,避免學習因工作必須兼顧而分心;
(2)師資、課程、設備等比較不曾受到企業本身條件的限制;
(3)可以更廣泛的安排學習內容,不一定僅限於與工作現場應用或職務技能直接相關的訓練;
(4)比較不曾因員工於從事on T時,因人員移動的頻繁而干擾企業內部管理的機制。
職場外的訓練比較職場內的在職訓練亦有其缺點:
(1)影響企業員工的人力或工作的調度;
(2)無法大量人員受訓,必須分批或輪流進行,以維持企業正常營運;
(3)不若OJT具有訓練中及時直接應用的效果;
(4)外部訓練成本較高。
職場外訓練的實施一般有五大途徑:
(1)企業組織 「自設」教育訓練中心,調集企業員工辦理教育訓練工作→較大規模之企業有能力
(2)「委託」辦理員工教育訓練,企業組織依需要委託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學校、教育訓練中心、專業學會或協會等單位辦理員工教育訓練;
(3)「合作」辦理員工教育訓練,由教育訓練需求相同的若干企業組織,分別就師資、課程、設備、場地、經費等項目進行合作辦理員工教育訓練;
(4)「參與」政府機構或民間舉辦的教育訓練活動,企業付費 (或補助)薦派之員工參與由政府機 構或民間所舉辦的教育訓練活動,從事企業所需的職能訓練; P.164
(5)鼓(獎)勵員工自我進修,企業組織鼓(獎)勵員工透過自我進修的管道從事教育訓練與學習。

4、依企業教育訓練實施的方式 (style)區分:方式十分多樣,常見者有:
(1)內部訓練, (2)工作指導; (3)師徒制(; (4)實習訓練;
(5)工作輪調; (6)附同儕配對學習; (7)個案研究(: (8)建教合作;
(9)研討會或座談會; (10)營隊訓練; (11)模擬訓練 (12)學習型組織(;
(13)員工自我學習等。P.165

(三)效益評鑑階段:企業教育訓練的效意評鑑階段旨在:
1、評估教育訓練的目標是否達成; 2、分析教育訓練的成本效益;
3、評估教育訓練的效果及缺失; 4、調查學員的學習滿意度.
5、記錄學員的學習情形: 6、建立企業的人才庫及資料庫;
7、製作教育訓練期末總報告書。
企業教育訓練效益的評鑑的方式主要有二:
1、於教育訓練過程中同時進行之「形成性的評鑑」;
2、俟教育訓練完成後,再進行之「總結性的評鑑」。
企業教育訓練效益評鑑的重點主要有二:分別是績效(effect)評鑑及責任評鑑。
(一)績效的評鑑:主要在於瞭解員工於接受教育訓練後對於個人及企業的受益情形。個人的受益情形,可以經由比較受訓前後的檢定測驗成績或其行為表現的評估結果來加以判斷;企業的受益情形,則可以經由檢討以下的指標是否改善來判斷:
1、顧客及員工抱怨率: 2、器材耗損或毀損率; 3、工作失誤或不良率;
4、員工缺席或離職率; 5、員工或部門衝突率; 6、工作完成期限延宕率;
7、工作職場傷害率; 8、公安或意外事故率。
(二)責任的評鑑:主要在於瞭解及檢討實施企業教育訓練的主辦單位、協同單位及訓練人員講座是否按計劃確實執行教育訓練,明其責任。責任評鑑的目的主要有:
1、教育訓練的目標是否完成: 2、教育訓練的課程內容是否適當;
3、教育訓練的教學方式是否合宜: 4、教育訓練的教材安排是否適當;
5、學員的出缺席和學習狀況是否理想; 6、訓練講座的表現是否盡心盡力﹚,
7、教育訓練的突發狀況是否充分因應掌握; 8、教育訓練的相關支援是否充分及時;
9、教育訓練的經費支出是否合理有度。
企業教育訓練的責任評鑑可以經由以下方法來判斷:
1、檢核法,設計檢核表,查核評估相關人員的責任表現:
2、觀察法,藉由觀察以記錄相關人員的責任表現;
3、問卷調查法,藉由學員的問卷反應瞭解相關人員的責任表現;
4、訪問晤談法,藉由學員的訪問晤談結果,分析相關人員的責任表現;
5、標準參照法,以預設的責任表現標準,與相關人員的實際表現進行比較評估; P.165
6、綜合評估法,文件記錄、意見反映、調查結果或會議檢討途徑,評估相關人員責任表現。

伍、請說明企業教育訓練的主要目的。
三、成人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成人既是企業組織中的員工也是社會的成員之一,其表現的良箍除了影響企業組織的發展外,也影響社會的人力素質。→企業員工的素質好壞,不僅是企業經理人關注的問題,也同時是政府的重要課題。企業經由教育訓練來提升員工的素質,政府則可經由成人教育來提升成人的人力素質。→成人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其有彼此相輔相成的作用,→相互結合與運用,對於同時身為企業員工與社會成員一分子的成人而言,既可滿足個人自我成長的需求,也可有助於企業組織的發展。P.166

陸、請說明成人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在內涵上的差異。
成人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實施之目的;雖同為提升人力素質及滿足成長需求,然而成人教育與企業教育訓練在內涵上仍有若干的差異:
(一)對象範圍上的差異:接受企業教育訓練的對象通常以該企業組織的員工為主,在範圍上是特定的;成人教育的實施則是以鼓勵成人全面參與,在範圍上是普遍的;
(二)學習時程上的差異:員工接受企業教育訓練的時程通常是在其職業生涯之中,是階段性的任務;成人教育的實施則是鼓勵成人不斷從事學習,在時程上是終身的;
(三)課程目標上的差異:企業辦理教育訓練通常以有助於企業的發展、實用性高、速效、可以立即應用的課程為主;成人教育則是基於成人自我成長的考量,課程目標必須兼顧個別需求、非經濟效益以及人文精神的陶冶;
(四)學習者管理上的差異;企業實施教育訓練,基於績效的考量,通常對於員工的學習管理強調計劃管控和監督考核;成人教育的實施,基於尊重學習者,在學習的管理上強調自律自發和彈性方便;
(五)社會?#92;能上的差異:企業實施教育訓練其?#92;能基本上是?#92;利主義的,以創造和追求企業的成長為主,其衍生的?#92;能偏重於市場、技術、資產、管理、財務、利潤等經濟效益的層面;成人教育的實施,其?#92;能基本上是平等主義的,以創造個人及社會的成長為主,其衍生的?#92;能強調教育機會均等、分配正義、縮短城鄉差距、弱勢族群關懷等。

(一)企業組織可以協助成人教育之辦理:p.166
1、企業組織提供教育訓練或學習活動。民間企業組織眾多,所開設或提供之教育訓練及學習活動,內容十分多元,有正式課程者、有非正式課程者,也有短期、長期課程者,民間企業組織可?g由此一途徑協助提供社會成人學習的管道與機會; p.167
2、企業組織可以與政府機構合作辦理成人學習活動。民間企業組織可以經由委辦、合辦或贊助的方式,與政府機構合作辦理各項成人學習活動,彌補政府機構人力、財力不足問題,協助使成人學習的機會更為普遍;
3、企業組織可以協助發展學習型社區。社區成人教育是成人終身學習的趨勢之一,依據布魯克斐德分類,無論是「結合社區資源」的成人教育或者是「促進社區發展」的成人教育,民間企業均可經由適當的方式與社區結合,共同營造學習型社區的建立;
4、企業組織可以成為成人終身學習資源網的成員,提供開放性的資訊與服務給社會成人運用。民間企業組織可經由網路資源的提供、推廣或交流的過程,協助有學習或研究需求的成人,給予專業諮詢、問題分析或經驗交換的服務,除了提升企業的服務形象外,方可協助發展成人終身學習。P.167
(二)成人教育可以協助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政府機構、組織、學校、社區以及各種民間團體所提供的各種正規、非正規或非正式的成人教育,其成效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協助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的發展:成人教育內容包括:
1、提高企業員工個人的才能:實用技能課程,有助提升企業員工在職場上的才能表現;
2、提高企業員工的?H文涵養;各種有關涵養人文精神的博雅課程,接受成人終身學習的企業員工,在企業組織中更能展現人文的精神,進而塑造更好的組織氣氛與文化;
3、提高企業員工的效能。鼓勵員工接受成人終身學習的企業組織,由於員工人力素質提升的效益,有助於提高員工在企業組織中的績效表現以及潛在價值;
4、使企業員工更重視自我學習。自我學習是成人終身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經常自我學習的企業員工較有獨立的人格、自動自律的精神、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我實現的動機,以上特質均有助於企業人力資源及組織的發展。P.167

第三節 知識管理與成人教育P.168
一、知識力量的影響:
(一)知識正面力量的影響:「知識即力量」經由知識獲得,協助個人或企業在瞬息萬變全球化競爭趨勢中有競爭的力量,知識的工具性角色與?#92;能日益明顯。管理學大師杜拉克因此將知識視為是後資本主義社會中競爭力的核心,也是個人或企業發展的重要關鍵。
(二)知識力量的負面影響:
1、爆增的知識形成個人相對的無知。威脅→:疾病、污染、天災、死亡等。但人類知識迅速累增結果,使得每個人在浩翰的知識之海中所能習得的部分顯得渺小,相對無知的部分卻不斷的在增加;
2、知識的壟斷可能形成階級的不公。擁有不同專業知識的人,獲得不同的能力、文憑、聲望以及人生際遇。知識所產生的經濟性及非經濟性利益,成為人人競逐的標的物,不同質量知識的取得已成為影響個人社會階層化結果的重要因素。
3、專殊化的知識形成疏離。特殊的符號及專業術語不再為多數的人們所能理解,其應用也必須依賴少數的專家,知識的體系越來越嚴密、高深,於是逐漸的和一般人民百姓的經驗和生活疏離。P.168

柒、請說明知識管理的重要性與其困難。
二、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一)知識管理的效益:知識管理所產生的「智慧資產」已經成為企業或個人最重要的資產。知識管理的效益已然是個人或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P.169
(二)知識管理的主要困難:認為知識難以成為被管理的客體的理由包括:知識的價值和力量的產生,並不是僅憑管理策略就能成?#92;;知識的性質非屬物、非屬事、非屬財、非屬人,以管理的概念做為實踐的基礎是可議的;管理知識?滿u知識」尚待發展;知識的發展、流動與運用,變幻難測,欲予以有效的管理並非易事。
☆知識管理的主要困難有以下五項:p.169
1、「知識」以無實體、無結構、無定向流動的型態存在,因此知識管理的困難在於「如何以有形的管理駕馭無形的知識」,當知識能以智慧資產的型態存在時,方可以被編碼、記錄、存取、移轉、處理、使用甚至買青,知識管理始能找到被具體實踐的基礎。
問題是:知識如何轉化為智慧資產?知識轉化的過程,涉及了科技、人文、經濟及法律等複雜的層面,這是知識管理的第一項困難;P.170
2、知識能否轉化為智慧資產的過程,與資訊管理科技的發展是否成熟有密切的關係。知識的編碼、記錄、存取、移轉、處理、使用,甚至買青,大量的依賴科技,尤其是以網際網路的影響最為深遠。人們能否可以便捷的在個人電腦上蒐尋、儲存、傳遞知識資訊,知識管理是否與科技發展緊密結合,成為知識管理是否成?#92;的關鍵;
知識管理與科技發展結合的目的:是「科技化的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達到「知識運用效率化」的理想。
3、知識管理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有效運用知識的機制,知識管理必須以「人」為核心,而非僅在於滿足科技系統的需求。於如何使人們能夠密切互動與彼此分享學習的成果,否則科技在知識管理中的角色就將只是訊息的載具而已。
4、「知識市場」存在複雜難以掌握的機制:知識管理科技化帶給人們新的「知識行為」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識市場的形成。當知識被視為是可以進行交易的資產之一時,便形成知識市場。
知識可以以某種約定俗成的慣例,在知識市場中進行買賣或以互惠的方式進行交換。
影響知識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三:
(1)不同的知識因其所能提供的效益不同,而在知識市場中有著不同的價格;
(2)知識在知識市場中買方的需求程度不同,通常買方需求較高的知識其有較高的價格;(3)知識在知識市場中取得的難度不同,通常知識被保護的程度和取得的難度越高,或
僅有少數人擁有該項知識則具有較高的價格; p.170
5、評估知識管理的效果並不容易。由於智慧資產的特性不同於其它類型的資產,知識管理通常涉及法律上的專利、商標保護、或著作財產權的保障等問題,因此要將其使用的情形與效益,以適當的知識管理評量工具予以量化或訂定客觀的指標並不容易。P.171
捌、請說明成人教育在知識管理中的角色與?#92;能。
三、成人教育在知識管理中的角色與?#92;能:
(一)成人教育的實施有助於知識管理科技化與知識化的結合:
知識管理最常見的迷思是:知識管理就是知識科技化的管理。錯誤的認為引進新科技,或建置便捷的網路系統就是知識管理,甚或認為將知識電子化、數位化,形成資料庫方便使用就是知識管理。將知識訊息取得變得容易並不代表知識被成?#92;的學習。
成人教育的實施:兼具獨立的自我個別化學習以及同躋間的合作學習與分享,並進而結合知識管理科技化與知識化→知識管理的科技化與知識化可以經由成人教育的普及而有更為成?#92;的結合。p.171-2
(二)參與成人教育有助於提高個人在知識市場中的價值:知識市場以實質及虛擬的方式進行知識的交易。
實質型態的知識市場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
虛擬型態的知識市場存在於各種知識庫、
學習型組織或知識轉移的學習活動之中。人們藉由科技突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在虛擬的知識市場中進行著知識的交流或交易。p.173
成人教育提供各種與社會經濟需求有關的知能,如:職業的、技術的和專業的)知能,在「知識市場」中分別擁有不同的價格與附加價值。成人學習者透過成人教育獲取上項「智慧資產」,對於個人的生涯競爭力以及個人在「知識市場」中價值的提升均有助益。
(三)遠距成人教育的實施,因科技化的知識管理而得以實現:數位時代,知識多數被以數據、資訊的型式儲存、傳遞、搜尋、轉化與應用。科技的研究成果和知識的應用已相互緊密的結合。P.173
遠距教育與傳統教育,在知識傳遞的架構上最大的差異在於「時間」與「空間」兩項變項的改變。傳統教育通常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空間」進行教與學的活動;而遠距教育可以在「相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進行教與學的活動,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相同的空間」,或者「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進行教與學。
(四)知識型的遠距教育機構是成人教育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傳統型態的遠距教育強調教與學的「工業化模式」,藉由函授印刷品、廣播、錄影音帶、連線媒體等媒介的使用傳遞知識;然而隨著虛擬教室、網際網路及衛星等科技發展的一日千里,傳統型態的遠距教育在角色與?#92;能上均面臨新的轉變。P.174
成人遠距教育機構的角色與?#92;能:未來將由傳統上重視藉由科技享受便捷成人教育的「教學機構」,逐漸轉變為重視「如何增加學生間互動」,及「營造分享知識創造價值」的「知識機構」。遠距成人教學活動中的「社會化?#92;能」以及「互動」的需求,逐漸成為重要的支持性服務與人性的需求。其間最主要的差異將是:
1、學生的學習態度,將從「知識的追求者」轉變為「知識的分享者」;
2、教師的?#92;能,將從「學科的專家」擴大成為「知識的經理人」;
3、知識的管理,將從「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逐漸兼及「尊重知識市場的機能」;
4、科技的角色,將從「克服時空距離的障礙」轉變為「協助知識有效的移轉」;
5、在經營結構上,將從「公務化經營結構」,變為 「企業化經營結構」。

教學型與知識型遠距教育機構主要差異的比較,(如表6-1)。資料來源:張繹嚴,91
項 目 幾 構
教學型遠距教育機構 知識型遠距教育機構
機構的本質 教學管理 知識管理
組織的目標 實施教與學的活動 創造知識的價值
科技的角色 克服時空距離障礙 協助知識有效移轉
知識的管理 尊重學生學習需求 尊重知識市場機能
學生的態度 知識追求 知識分享
學習的特性 教學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
教師的?#92;能 學科專家 知識經理人
經營的結構 公務化經營 企業化經營P.174

第四節 學習社會與成人教育
一、學習社會理念的演變與形成:P.175-9
成人教育的實施方式:由於人類科技及教學媒體的發展,從早期的夜間課程、函授課程以及社會教育等管道,蛻變為可以使用多元媒體、電腦網路進行隔空的教學,成人教育於是蘊含有「隔空教育」的理念。近代,又隨著教育思想的轉變,教育約進行更重視學習者的主體性,於是以「學習」代替「教育」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過去的成人教育、開放教育、終身教育逐漸轉變為「成人學習」、「開放學習」及「終身學習」,總致形成「學習社會」的理念。
玖、請說明學習社會的內涵與特質。
二、學習社會的內涵與特質:社會不斷的變遷,「變化又太又快!」的感慨。P.179
奈斯比出未來世界發展的十大趨勢為:從工業社會到資訊社會、從強制性科技到高情感性的科技、從國家經濟到世界經濟、從短期發展計劃到長期發展計畫、從權力集中到權力分散、從公共救濟到自助、從間接民主到直接民主、從階層組織到網狀組織、從北到南的發展、從單一選擇到多元選擇等,多數均符應人類當前的發展現況。p.180
學習社會有四大系統:是自動控制系統、是學習系統、是開放系統以及是整合的系統;
學習社會的意義有三:是有教養的社會、是學習市場以及是學習網路的社會;學習社會是未來的社會、是反映的社會以及資訊消費市場的社會;學習社會有四大基本特質:提供全民學習的開發社會、自我學習的社會、終身繼續學習的社會以及廣泛學習的社會;學習社會是一個人人均能終身學習的理想社會;學習社會是一個能充分提供個體在一生中任何時間均能有學習機會的社會」。P.180

☆「終身學習」乃指「竟已一生不斷學習」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活到老學到老。
成人是否能夠竟己一生不斷學習,落實成人終身學習從而建立學習社會:需有三個層面的因素必須得到滿足:1、要有意願; 2、要有能力; 3、要有機會。
成人有能力及機會,卻無意願從事成人終身學習,是「主觀條件的限制」; P.182
成人有意願及機會,卻無能力從事成人終身學習,是「學習條件的限制」;
成人有意願及能力,卻無機會從事成人終身學習,是「環境條件的限制」。

第7章 終身教育與當代全球成人教育-大綱P.190-214'
當代之所以著重終身「學習」而非終身「教育」的原因有以下二點:
一、強調經濟競爭力:這觀點認為,一個國家經濟的繁榮在於國內與國外的競爭力,面對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增強國人的知識與技能。
二、探討社會排斥的現象:關心如何提升那些被社會所排斥的人的學習參與學習率。

第二節 當代開發中國家的成人教育
開發中國家的成人教育→針對貧窮現象,正規學校的設立也不普遍。P.194
貳、說明識字的概念。
一、開發中國家需要成人教育的原因:?#92;能性文盲:3R(讀、寫、算),並指個人其有了解印刷讀物、能藉由文字來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UNESCO→?#92;能性識字→獲得了讀與寫的技術與知識,使人們在所處的團體與文化裏,能從事有效的讀與寫的活動的概念除須要注意在學校學習所需要的能力之外,還必須注意在校外環境所需要的技能。P.195
基本學習能力是用來增能,並使人能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基本學習能力應讓人們能獨立的運作,並能處理實際的問題,能擔負起作為父(母)親的賣任,能成為有用的工作者與公民。因此基本學習能力對人們進入職場、對社會的進步都很重要。
界定基本學習能力時因此必須注意到以下二項:
1、在正規學校學習所需的能力(例如:能?#92;讀文章的能力、能了解數學符號的能力)、
2、能處理工作與需求的能力(無論此能力是在正規的學校所習得,藉由非正規教育所獲得,或是從非正式學習所得到的個人經驗)。
基本教育提供了改善生活條件的基礎,就程度而言,相當於初等教育(小學),
基本教育則還包括初中的階段。就受教對象而言,兒童與成人都可能接受基本教育。
就施教場所而言,基本教育可以在學校內實施,也可以在學校外實施;即基本教育可以在正式的教育機構實施,也可以在勞動力市場實施。P.197
就課程內容而言:基本教育的內容包羅萬象,歸納起來有以下三大類:
(1)必要的學習工具:。例如:識字、口語表達、算數、問題解決等。
(2)基本的學習內容:例如:知識、技能、價值、態度等。P.198
(3)另種型態的課程:基本健康、營養、家庭計畫?B農業、其他與生活、職業有關的技能等。
「成人基本教育」:是成人所接受的基本教育。
造成開發中國家的成人需要基本教育的原因有?#92;多,歸納起來有以下七項:
(1)由於是女性。
(2)由於國家地區遼闊,附近沒有學校可以上學。
(3)由於父母親無力負擔上學所需的費用。
(4)由於父母親不認為將僅有的一點錢財用在孩子的教育上是適當的。
(5)人們由於戰亂流離失所,或逃到其他國家成為難民。
(6)由於是孤兒,沒有父母親來安排他(她)們的教育。
(7)由於是殘障人士,學校制度無法讓他 (她)上學。
無論是何種情形,這些人並未接受好學校教育,缺少參與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基本學習能力。

當代開發中國家如何以非正規的方式來推動成人基本教育:P.198
二、以非正規的方式推動成人基本教育:
1、開發中國家的正規學校教育系統無法滿足 不斷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
2、開發中國家有限的經濟發展導致無法將大量的公共支出放在公立學校教育上。
非正規教育的實施原本是基於以下二個想法:
1、課程方面:非正規教育因沒有學校課程結構限制,可發展出更接近成人需求與興趣課程。
2、正規教育無法與需求同步,無法讓大部分在偏僻地區的學童受教育,但是非正規教育可以達到。在開發中國家有?#92;多的成人基本教育是採用「隔空教育」的方式來進行。隔空教育的興起基本上是因為學習者與教師的分離。綜合而言,

隔空教育其有以下五個特色:(Keegan.1996):P.199
1、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處於準永久性分離的狀態:教師(製作教材的教師)與學生基本上是見不到面的,但?#92;多實施隔空教育的機構會安排師生面對面討論課業與溝通意見的機會。
2、受到一個教育機構影響:這可在計畫與製作教材、在提供學習者支援系統此二方面看的到。
3、使用教學媒體。P.200
4、提供雙向的溝通。因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團體的準永遠性缺乏:學生經常單獨的學習,
5、非在團體中學習,但有時候會組織學生的學習團體(可能是面對面的,或經電子媒體促成)。

隔空教育課程基本上可歸納為以下二種?活G
1、類似學校型態的課程:課程的組織類似制式學校所教的,像是數學、科學、語文等;
2、課程的目標是針對職業的、生活上的技能:學校體制外的學程給予那些在經濟上、身體上、地理位置上、社會上有阻礙的人一個學習的機會,

開發中國家希望藉由這樣的學習方式來改善以下三個問題:
1、 大量的成人沒有接受完整的正規教育,
2、 教育機會由於經濟、社會地理位置而產生的不均等現象,
3、在正規學校的高度學習中輟率。

目前開發中國家有以下六種類型的隔空成人基本教育:
1、教育電視:開發中國家的教育電視系統自I960年代起開始建立,當時是以外援來建立的,但是接下來的維護與運轉等工作,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是太昂貴了,因此在I980年中期,教育電視系統若沒有外援就無法再繼續下去。
2、廣播學習團體:廣播論壇(、廣播俱樂部、廣播活動)等。→對農人提供新知與社區資訊。在印度,這種廣播節目相當成?#92;。P.200
3、廣播學校:使用多種媒體來推動基本教育,只是廣播是最主要的教學媒體。課程多是職業導向與社會導向。P.201
「三柱取向」:同時採用廣播、印刷式的作業簿)、每週的學習團體等三種教學方式。Radio
4、開放學校:施教對象很多,組織相當複雜,可說是種特殊教育機構。這些開放學校都是由政府設立,施教對象包括兒童與成人。這些開放學校都是以多樣的教學方式(印刷教材、教學節目的播授、面授,及其他媒體的應用等)來教導學生。那些針對成人學生的課程,程度上是相當於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內容上則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職業導向的教材。P.201
5、多重學習管道系統:認為多重的學習管道比單一的學習管道要好;各學習管道間的相互連結應加強,以擴充學習的機會;學習者是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只是訊息的接收者。多重學習管道系統目前可在菲律賓、泰國、巴基斯坦等國看的到。P.201
6、基本教育訓練方案:指那些提供基本教育的訓練課程。這些課程或是由隔空教育機構提供,或是由教育部、商業機構提供。此模式包括了?#92;多職業與專業發展的課程。以上這些課程的人包括那些想要發展基本教育的人(如:訓練員),及那些在政府、商業機構工作想要發展自我或是修習基本教育是其工作的一部分的人。

第三節 當代已開發國家的成人教育P.202
一、當代已開發國家推動成人教育的作法:(一)經濟性的激勵方式、P.205
(二)學習成就的認證、 (三)關注特別需要成人教育的群體。
(一)經濟性的激勵方式:經濟性的激勵對成人學習的影響很大→在芬蘭,學習免費是給學習者最大的激勵。政府支助成人學習,成人繼續職業教育的課程可以發給證書。除學習免費外,芬蘭還發給:成人學習補助費、訓練與離職補助費等。→獲得政府的補助。
☆芬蘭「教育與訓練保險方案」→保證成人在訓練期間,能根據其過去的工作紀錄,得到經費上的支助。→只限於長期無工作者,2001年起,則擴大到有職業者。這方案使得那些無工作者有彈性去選擇:所想要學習的課程、課程時程的長度。
☆瑞典:成人學習者有權利為學習而帶薪離開工作場所。凡是在過去約二年內,連續就業達六個月以上,或累積就業達十二個月以上的人,就有權利中請 「學習假」,即可以用學習的理由而離開工作崗位。「留薪學習假」的概念是早在1970年代時就引進了瑞典,當時該國政府就已經增加成人教育的經費。P.205

瑞典的成人學習者可做狀況得到以下四種經費上的支援:
1、特別的成人學習支援:即補助成人修習義務教育及高中教育,但條件是中請者必須要就業及受薪四年以上。
2、對失業者的特別成人學習支援:補助失業的成人修習義務教育及高中教育。
3、特別的教育補助金(special education grants):支助成人接受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中請者的年齡必須在25-55歲,而且之前並未接受有三年的高中教育。這種補助適用於失業者與中請學習假的成人。
4、學習津貼:支助學生在大學、學院、其他高於中等教育的教育機構、成人教育的人民高中、市立或國立的成人教育機構、其他形式的高中等處學習,中請者必須在45歲以上。
☆瑞典「個人能力帳戶」系統:個人為教育訓練所存的款項使得雇主也提出若干經費作為員工教育訓練之用。P.206

(二)學習成就的認證:牽涉到對先在經驗及非正規學習的態度,也就是說我們是否承認那些不是在正規學校教育系統所得到的學習成就,並賦予這些學習成就一些學分或是資格。這是各國在推動成人教育時會面臨到的一個問題。
芬蘭的全國性「能力本位資格系統」提供技能方面的國家標準。這資格系統是基於一個能力本位考試,這考試是不論應考者過去是否有取得任何學歷與資格,及不論是如何學習的,月間應考者學習到了什麼。所有的成人都可以參加這個考試。
評量的方式有以下四種:
I、對個人檔案夾(portfolio)的評量。
2、在工作場所(workplace)的評量,並輔以紙筆測驗與面試。P.206
3、在教育機構的評量:這?虼機構提供準備性質的訓練課程,並辦理測驗。
4、以上三項的混合。P.207

芬蘭的資格系統授予以下三類資格:P.207
1、基本職業資格:相當於職業教育與訓練的青年階段
2、進階職業資格:其有此資格者的技術與能力都達到一個技術工人的水準。
3、專家職業資格:具有此資格者已在一些領域其有純熟的工作技術。

芬蘭的資格系統目前包括有350個模組:其測量的基準是由「國立教育委員會」NBE來決定。此資格系統對成人與青年人都用同樣的標準,各教育機構可以為此資格考開班授課。這資格系統可以認可那些在非正規情境下學習到的技術與能力,並能激勵成人專業技能的成長。這資格系統使得個人與雇主都滿意。
瑞典的「資訊科技方案」是由工業部和一些私人企業單位及勞動力市場的權力單位共同辦理,目標在於解決勞動力市場一些特殊能力短缺的現象,此方案以系統化測驗、面談等方式認定、選出那些適合從事資訊科技工作的人,然後給予訓練,此項量身定作的成人教育可以說是高度配合了事業單位的需求。P.207
(三)關注特別需要成人教育的群體:那些未參與成人學習的人很可能是那些最需要繼續教育的人,這些人常只有低教育水準,來自低社曾經濟背景的家庭,有失業情形,被人與社會問題連在一起。如何促進這些不利人士來參與成人學習是相當值得重視課題。P.208

在瑞典,近來的成人教育特別關注以下四類人的學習參與情形:
1、失業者:這是瑞典成人教育很重要的族群。
2、殘障者:目前基本上認為,殘障者應該與非殘障者有相同的學習機會,而且殘障者有權利獲得特別的協助與福利補助。
3、移民者:長久以來,移民者是成人教育的優先提供群體。不論在其母國有多高的教育程度,移民們在瑞典的就業市場遭遇到?#92;多的困難,對這些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瑞典語文,並且要了解瑞典的社會。
4、低教育水準的男性:基於勞動力市場的性別型態的改變,成人教育的焦點近來轉移到
了低教育水準的男性。由於在都會區成人教育參與者當中有2/3是女性,一些研究於是
探討:為什麼那些低教育水準的男性不參與成人學習的活動.P.208

二、對當代已開發國家成人教育的分析:六個結論;,它們相當說明了相關的現象與議題。我們藉由這個研究,來綜合了解已開發國家近年來的成人教育。P.208
(一)工作的轉變、
(二)那些社會階層比較高的人獲得比較多的成人學習機會、
(三)性別議題、 (四)年紀較大的學習者、
(五)初始教育、識字、終身學習的關係、 (六)生產力。P.209
(一)工作的轉變:要注意那些參與成人及繼績教育的人多來自該職業的中、高階層,且是在較大企業中工作。在基層部門及傳統工業工作的人,他們結論中並不具有代表性。
(二)那些社會階層比較高的人獲得比較多的成人學習機會:目前,成人的學習參與狀況與學習者的社會階層、學習者的初始教育、學習者的所得等有關。
(三)性別議題:女性從她們的雇主處明顯得到較少的學習支援,
(四)年紀較大的學習者:年紀較大的工作者參與繼績教育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超過55歲的學習者的人數很明顯的低過年輕的學習者,超過6歲的學習者則更是少數。
(五)初始教育、識字、終身學習的關係:正規的初始學校教育是影響參與成人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正規學校教育的不均等可以從入學的情形看的出來。
(六)生產力:生產力不應僅指經濟生產力,也不應只限於那些技術密集工業的需要。終身學習不僅指的是工作導向的成人教育,升工作導向的成人教育不可以被忽略。

第四節 成人終身學習推行之檢討p.209
葛分終身學習政策取向:P.210
一、社會民主取向的終身學習政策:這取向所反映的是政府在終身學習扮演了一個不斷地、重新分配的角色。這個取向將終身學習視為政府的一個福利?#92;能。為了要確保更多的受教機會,終身學習的提供如同提供正規教育一般是以制式的方式來進行。從一些國際性組織(OECD-EC)關於終身學習的報告中可以見到這個取向。
二、新博雅福利改革取向的終身學習政策:著重在生活型態、文化、消費、公民社會上。這個取向將「學習」視為個人生活與社會文化的中心,並以這樣的政策來取代教育的提供模式,因此可以說這個模式是要自政府的支援撤退。P.210
人力資本論缺點的→過度集中考慮個人人力資本會導致對社會資本忽略,但學習仍需要社會關係與社會安排(如:很強的社會網路、共享的價值、很高的相互信任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