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有機環境栽培與健康  林高永老師讀書心得的分享第一章 至第九章

有機環境栽培與健康

空大書香園地

林高永老師 2006-04-09 我的讀書筆記 第一章 至第九章

藥物檢驗員學長提供


(另有德興學長自行整理之重點整理,同學可自行閱讀)



讀書心得的分享,不是重點整理

以往每在考試之前,總會由杜老師或我來撰寫所謂的「重點整理」,然而在空大這些年慢慢讓我感到撰寫重點整理,其實心情上是非常沉重而難以承擔的。原因是「重點整理」似乎總是隱含著一種將引導同學應付考試的意味,同時也背負著「命中率」的壓力。

然而身為一個空大的老師,我總是認為我所應該做的工作是陪同學一起學習,幫同學尋找更多的資料提供同學參考,而不是所謂的教導學生。畢竟幫助同學學習而使您能獲得您所要習得的知識是最重要的,若只是著眼在考試成績,將會使教育的目的黯然失色。

對於今年所開設的這個科目「有機環境栽培與健康」,更是覺得如此。雖然我從大學一直到碩士、博士都是念農學院,但有關農業方面的知識,其實實務經驗是非常重要的。

課本上所寫的固然有其理論依據,但我相信同學們如果家中是務農的,在讀完課文之後,仍可能會有一些實務上的疑問。所以我自己在準備此科目面授時,也很努力的詳讀課文及整理筆記,對於一些實際的田間問題我也請教過真正的農民及目前仍在農業單位以前的大學同班同學。

「有機環境栽培與健康」這個課程希望修過的同學都能有機會真正實際去體驗一下自己種植的樂趣,而不只是把課本讀得得熟,考試100分。所以在教學上儘可能引導同學往這方面去努力,成績固然重要,但生命中還有很多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成績並不是唯一。

在這次期中考我希望我所給大家的不是重點整理,而是我自己也很努力的讀這本書,我把我整理的筆記或是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讀書讀得很快樂,考試成績也能使您滿意。


林高永老師 2006-04-07
第一章 緒論

一、有機栽培所關心的問題有那些?(p3)
1農藥殘留問題
2.肥料污染問題
3.環境荷爾蒙問題
4.基因作物問題
(前三者屬於環境污染問題)

二、什麼是移行性農藥?(p4)
1.又稱為系統性農藥
2.可以被植物吸收,移行於植體全株
3.無法清洗消除
4.例如加保扶(胺基甲酸脂類農藥)

三、肥料殘留會造成那些問題?(p5)
1.硝酸離子過量造成「藍嬰症」。
2.硝酸離子(NO3-)轉變成亞硝酸離子(NO2-) ,進入腸胃後再與胺基酸結合成為致癌性很強的亞硝胺(Nitrosamines) 。

四、硝酸鹽安全攝取量(p6)
1.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 每日安全攝取量 3.65 mg NO3- / kg (3.65ppm)
2. 60公斤成人每天只能攝取 219 mg。
3.假設小白菜的硝酸鹽含量高達 10000 ppm,60公斤的成人每天只要吃 21.9克就會過量。

五、環境荷爾蒙問題(p6)
1.環境荷爾蒙係指可能干擾内分泌系統的化學物質。
2.又稱為内分泌干擾物質。
3.被視為生態殺手。

六、環境荷爾蒙法規上的定義(p6)
一種外來的物質對於動物體內負責動物之恆常或靜態平衡、生殖、發育或行為之自然荷爾蒙產生影響,
干擾到荷爾蒙的合成、分泌、輸送、結合作用或去除等。 (1996年Kavlock等人 )

七、環境荷爾蒙實務型定義(p6)
一種外來物質能改變內分泌功能,並在生物和其後代以及生物族群中引起不利之效果。

八、環境荷爾蒙的干擾的現象(p7)
1.甲狀腺系統之不正常
2.性發育受到干擾
3.生育能力降低
4.生育畸形胎的機率提高
5.孵化率降低
6.免疫能力降低
7.神經和行為之改變

九、具環境荷爾蒙效應之化學物質(p9)
1.持久性有機鹵化物(6種)
2.農藥類(47種)
3.鄰苯二甲酸鹽類(8種)
4.重金屬(3種)
5.其他化合物(10種)

十、基因轉殖植物定義 (p10)
生物體內基因被其他功能之外來基因植入之植物。並經由此種遺傳改良後,形成具有人類所欲性狀之植物新品種。

十一、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的目的(p11)
1產生某種型式之保護,使得植物能生長良好且產量增加。
2.提供加工業者或消費者所需求之植物性狀,使得農民所種植之作物具有更高附加價值。
3.增加作物產品之營養價值。

十二、基因轉殖生物產品之安全性問題(p12)
1.基因轉殖生物產品對生態環境之影響
2.基因轉殖生物產品作為食品及飼料用之安全性

十三、有機環境栽培之起源(p13、22)
1. 1924年德國人魯道夫史坦納( Rudolf Steiner) 首先倡導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當時並未受到重視。
2. 1970年代能源危機發生,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受到破壞,農業生產力衰退,世界各國才逐漸重視有機農業

十四、台灣通過認證的機構(p15)
1.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
2.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
3.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
4.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
註:中華有機農業協會(COAA)由農委會持續輔導當中

十五、有機環境栽培的優點(p19)
1.降低肥料和農藥之投入,減少對環境污染
2.農業廢棄物可作為資源回收再生利用。
3.土壤覆蓋比較完全,可防止土壤沖蝕 。
4.建立良好之輪作、間作耕作制度,改善土壤理化結構,減少病蟲害發生機率。
5.減少氧化亞氮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6.生產高品質而安全的糧食 。

十六、有機環境栽培定義(p19)
就是有機農業的耕作方式,強調的是有機的土壤環境下所從事的農業生產
簡單說就是農夫們在培育作物過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及化學生長調節劑的一種農業生產方法。

十七、有機作物與一般作物栽培之比較 (p22)
1.降低環境污染
2.使用有機質肥料
3.建立輪耕制度
4.生物鏈的自然機制

十八、有機質肥料之定義 (p23)
1.有機肥料:須含有60%以上有機質之肥料,才能稱作有機質肥料。
2.有機複合肥料:肥料成品內含有機質在30%以上者

第二章 植體健康與人體健康

一、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p29)
1.蛋白質
2.脂肪
3.醣 (碳水化合物)
4.維生素
5.無機鹽(礦物質)
6.水
7.膳食纖維

二、蛋白質的組成(p30)
1.蛋白質是由 22 種胺基酸所組成
2.必需胺基酸 9 種 — 人體無法自己合成,要從食物獲得。
3.非必需胺基酸 13 種 — 可以在肝臟内由其它胺基酸轉換而成。

三、蛋白質的攝取(p31)
1.動物性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較完整 。
2.植物性蛋白質通常會缺一兩樣必需氨基酸,但巧妙調配仍能攝取完全蛋白質。
3.正常攝取量成人每公斤體重每天1.0公克。
4.攝取過多會轉變成脂肪(無法再變回胺基酸及蛋白質),造成肥胖 。
5.代謝處理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增加維生素B6的損耗、促使鈣與鋅等礦物質流失,容易出現痛風、骨質疏鬆。

四、醣的種類(p31)
1.單醣:以六碳糖較為重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2.雙醣:二分子單醣結合而成,包括有蔗糖﹑麥芽糖﹑乳糖
3.多醣:由多個葡萄糖分子聯結構成﹐不具甜味,包括澱粉、纖維素、肝醣

五、醣類的攝取(p31)
1.一公克醣類可產生四大卡的熱量﹐攝取過多會轉成脂肪堆積﹐造成肥胖。
2.精緻糖攝取量一天以不超過50g為宜。
3.過量容易造成蛀牙、刺激血脂肪的上昇、增加胰臟的負擔、消耗維生素B群。

六、膽固醇的來源 (p32)
1.可由身體(肝臟)製造,也可以從食物中吸取
2.植物不含膽固醇,動物性脂質含多量膽固醇。
3.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動物性油脂、椰子油、棕櫚油、植物性奶油會刺激血膽固醇上升。

七、維生素的種類(p33)
1.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D、E、K,攝取過多時,可以儲存,但是過多累積將對肝臟造成毒性。
2.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群、維生素C,每日需求量靠最近一兩天補充,攝取過多的量,不能儲存,會排泄掉。

八、膳食纖維 (p38)
1.膳食纖維是一種多醣類
2.人體沒有消化酵素可以消化
3.無法產生熱量供人體利用
4.稱為"第七類營養素"

九、膳食纖維的作用(p38)
1.纖維質不被腸道吸收,增進腸道蠕動,促進排泄、防止便秘,且減少體內毒素(包括致癌物質)的形成和累積,
因而防止大腸癌和痔瘡。
2.能吸收大量水分而膨脹,使胃有飽足感,所以可減少食物的攝取,達到減肥的目的。
3.延遲及抑制糖份的吸收,使體內血糖升高不致太快,對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很大幫助。
4.促進膽固醇的排泄,進而減少血管阻塞、心臟病、高血壓和膽結石等症狀的發生。

十、食用植物四大金剛(p38)
1.蔬 — 蔬菜類
2.果 — 水果類
3.穀 — 全穀類
4.芽 — 芽菜種子類
(蔬、果、穀、芽稱為四大金剛)

十一、飲食金字塔 (p39)
在營養學上,把一個人所需攝取的食物,依需要量的多寡,由下而上一次遞減,畫成金字塔形稱為「飲食金字塔」,
最底層食物所需要攝取的量最多。

十二、水果營養的特質(p43)
1.富含維生素
2.含多種無機鹽
3.平衡人體酸鹼度
4.富含纖維質
5.熱量低

十三、蔬果防癌種類(p47)
1.大腸直腸癌
2.乳癌
3.攝護腺癌
4.子宮頸癌及子宮内膜癌

十四、蔬果為何具有防癌效果(p47)
1.蔬果中含有膳食纖維質
2.蔬果中含有特殊成份 — 植物性成分 Phytochemicals
3.蔬果中富含抗氧化性物質

十五、蔬果類的保健功效(p50)
1.養顏美容
(1)維生素A:增強皮膚抵抗力、防止皮膚乾燥及角質化
(2)維生素C:抑制皮膚色素沈澱的黑斑形成
(3)纖維質 :促進排泄,可達到減肥效果
2.預防感冒、加速痊癒
(1)維生素A:保護喉嚨和鼻粘膜、增強其防禦和再生能力,因而不易引起感冒。
(2)維生素C:提高身體抵抗力、減緩感冒病毒的作用及感冒症狀。

十六、精油的理療(p55)
1.皮膚途徑:按摩、冷熱敷、沐浴、潄口(器官組織理療)
2.呼吸途徑:吸入法(情緒理療)

十七、新的食物金字塔(p56)
又稱為「我的金字塔」
1.紅色 — 水果
2.橘色 — 穀類
3.黃色 — 油脂
4.綠色 — 蔬菜
5.藍色 — 乳製品
6.紫色 — 肉類及豆製品
以不同的寬度來表示所攝取量的多寡。
人在爬樓梯表示運動的重要性,強調日常進食量必需和運動量取得平衡。

十八、農作物可能受到污染的種類(p58)
1.農藥殘留
2硝酸鹽污染
3.除草劑污染
4.荷爾蒙劑殘留
5.重金屬污染

十九、健康的植物攝取原則(p60)
1.攝取清淨的蔬果與穀類
2.以五穀雜糧為主食
3.攝取的是全穀類且多樣搭配
4.蔬菜水果吃的多且多樣
5.攝取蔬菜鮮果汁或生食蔬果
6.簡單而自然地烹調食物

二十、新世紀健康飲食原則(p61)
1.少吃肉,減少攝食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
2.多攝取蔬果以及全穀類食物,尤其以有機為佳。
3.選擇加工食品應考量安全,以食用沒有或少化學添加物為主。
4.烹煮的過程儘量少鹽、少糖、少油。
5飲食:適時、適量、均衡。
6.心情:快樂、喜悅、感恩。

第三章 有機環境維持與作物健康

一、土壤提供植物生長的因素 (p71)
1.植物需要土壤支持
2.植物需要土壤水分 (500公斤水→1公斤乾植體)
3.植物需要土壤氧氣 (根的呼吸作用)
4.植物需自土壤攝取營養元素
5.土壤不含阻礙植物生長之物質

二、植物所需之必要營養元素(p71)
1.碳氫氧(多量元素,來自水和空氣)
2.氮磷鉀鈣鎂硫(多量元素,來自土壤)
3.鐵錳銅鋅鉬氯硼(微量元素,來自土壤)


三、營養元素對植物之整體影響 (p73)
1.成為植物組織之成分
2.成為某種化學反應之催化劑或刺激物
3.影響植物體內之氧化還原作用
4.協助調節植物體內之酸度
5.影響植物之滲透性
6.影響其他元素進入植物體內
7.提供植物根部適宜的環境以幫助植物生長

四、植物營養元素缺乏症狀及分辨要領
1.氮:老葉淡綠→葉尖變黃→全株變黃(植株矮小)
2.磷:葉片成暗綠色及紅紫色→變黃(開花及成熟停頓)
3.鉀:老葉尖端及邊緣變黃、白或枯萎→黃色逐漸向葉中心及基部發展→紅棕或棕灰色→徵狀逐漸蔓延至新葉,
最後整株枯死 (幼葉亦可能發生缺鐵黃化)植物營養元素缺乏症狀及分辨要領
4.鈣:幼葉葉尖黃白化→葉緣枯萎→葉捲曲,生長點枯死
5.鎂:老葉葉脈間斑點,葉緣黃化,葉脈綠色→嚴重時,產生褐變及壞死,終而落葉
6.硫:幼葉黃化→整株黃化→生長受阻(葉薄及細長)植物營養元素缺乏症狀及分辨要領
7.鐵:幼葉黃化→白化→焦枯
8.錳:幼葉及老葉皆黃化像缺鎂但葉片變小→葉片中肋及葉脈出現壞疽→有時出現灰斑及葉片捲曲
9.銅:幼葉黃化→尖端枯萎→葉片脫落→莖部頂端向下枯萎、流膠或發生裂果
10.鋅:幼葉黃化→焦枯→脫落(植株生長矮小,長出細葉,且葉片叢集)植物營養元素缺乏症狀及分辨要領
11.鉬:老葉黃化(缺氮之症狀),葉子捲曲、狹長。
12.氯:植物很少有缺氯現象。
13.硼:生長點歪曲、幼葉畸形,形成許多小新枝或幼芽,隨後幼葉幼芽及新枝死亡,樹皮破裂、流膠出現。

五、什麼是有機質?(p82)
1.所謂有機質,從化學觀點而言就是含碳的有機化合物。
2.天然的有機質,最初的生產者是植物行光合作用所製造出來的 。
3.有部分被動物食用或微生物分解,於是轉變成動物或微生物的有機質。

六、什麼是有機質肥料?(p82)
由動植物或微生物身上所取得的物質,都可以當作肥料來使用,也就是所謂的有機質肥料。

七、什麼是土壤有機質? (p82)
包括植物的死根,動植物殘體各階段的分解產物,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之排泄物,穩定的腐植質和其他的有機化合物
1.有機殘體
2.腐植質(暗棕色至黑色)

八、什麼是腐植化作用? (p83)
有機殘體在適當溫度、水分和氧氣的條件之下,經由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與合成將有機殘體轉變成腐植質的過程稱為腐植化作用
(Humification)

九、什麼是腐植質? (p83)
1.所謂「腐植質」,就是一個暗棕色至黑色的複雜而穩定的非結晶性膠體物質。
2.是有機殘體經過微生物的分解改變所形成的結果。

十、有機質肥料施用在農田土壤的影響(p83)
1.物理性影響
2.化學性影響
3.生物性影響

十一、有機質肥料的物理性影響(p83)
1.改善土壤構造
2.增進土壤通氣性
3.增加土壤保水力
4.增加土壤溫度
5.增加土壤透水性
6.增進土壤耕犁性

十二、有機質肥料的化學性影響(p83)
1.供應作物營養及能量
2.增加土壤養分之貯存
3.增加營養物之有效性
4.增加營養元素之溶解
5.提供植物生長促進劑
6.含植物有害之化合物

十三、有機質肥料的生物性影響(p84)
1.提供微生物營養及能量
2.增進土壤有益菌
3.增進土壤生物之多樣性

十四、有機質肥料的種類(p84)
1.固體有機質肥料
2.液體有機質肥料

十五、固體有機質肥料(p84)
通常當作基肥於種植前施用,包括
1.泥炭有機質肥料
2.腐植酸
3.動物廢棄物之有機質肥料(動物糞便類、廢棄殘體類)
4.植物殘體及廢棄物之有機質肥料(堆肥、綠肥)

十六、農地土壤有機質之管理方式(p86)
1.施用有機質肥料
2.維持良好的土壤物理性
3.實施輪作制度

十七、有機質肥料之選擇(p89)
1.依土壤需要選擇
2.依作物需要選擇
3.依地形環境需要選擇

第四章 有機栽培之土壤管理

一、土壤的定義 (p104)
土壤是地殼表層具有三向度的獨立變動自然體,其特性是土質鬆軟、厚度不均、色澤不一,其組成分是礦物質、有機質、
土壤水分與土壤空氣。

二、土壤的功能 (p104)
土壤最大的功能,是支撐讓植物的根得以直立,並能供給植物所需的營養成分、水分及氧氣。

三、土壤的組成(p104)
1礦物質:來自岩石風化的結果。
2.有機質:來自動植物殘體。
有機質含量少於20或30 ﹪者,稱為礦質土
有機質含量大於20或30 ﹪者,稱為有機質土

四、土壤質地 (p105)
1.土壤質地(Soil texture)是指土壤粗細的程度或土壤中大小土粒之分布。
2.直徑在 2 公厘以下的粒子才算是真正的土壤粒子, 2 公厘以上的稱為石礫
3.分為砂粒(Sand)、坋粒(Silt)及粘粒(Clay )

五、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的面向(p108)
1.考慮氣候面向之自然條件
2.考慮作物面向之需求特性
3.考慮土壤面向之性質
4.考量有機肥料面向之性質

六、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作物面向之需求特性(p108)
1.溫度
2.土壤 pH 值
3.土壤質地
4.養分需求
5.產量 (產量大者養分吸收量大)
6.其他特性

七、作物之養分需求要考慮的因素有那些?(p109)
1.施用量
2.各元素比例
3.施用時間

八、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土壤面向之性質(p110)
1.土壤排水性
2.土壤 pH 值
3.土壤電導度 (EC)
4.土壤有機質
5.水分管理

九、土壤電導度 EC (p111)
1.溶於水中的離子,皆可以導電,因此可藉由電導度儀來測定各種離子的導電總和,亦即所謂之「電導度」。
2.土壤飽和水電導度 (ECe) 傳統上使用「毫姆歐/公分」為單位(mmho/cm)
3.全球統一標準單位用 S/m, 其中 1 mmho/cm = 1 dS/m

十、ECe 值和植物的關係(p111)
0 ~1 時,對植物之影響大多可忽略。
2~ 4 時,只有敏感作物之生長會受抑制。
4~ 8 時,大多數作物之生長會受抑制。
8~16 時,只有耐鹽性作物還可生長。
>16 時,僅少數耐鹽性作物還可生長。

十一、土壤有機質的含量(p112)
1.平地一般穀類及果樹作物土壤有機質含量需提高到 4~5 %。
2.蔬菜作物土壤有機質含量需調至5~6 %
3.每提高一千公尺,土壤有機質要增加 1.5 %。
4.也可以將土壤有機質調至3~4 %,再施追肥。

十二、土壤水分管理(p112)
1.一般蔬菜田可控制土壤水分張力在 0.3~0.5 大氣壓,大約比田間容水量少一些 。
2.穀類可控制土壤水分張力在 0.3~1.0 大氣壓。
3.果樹在生長旺季可比照穀類作物,在催花期最好保持在 0.5大氣壓以上張力。

十三、土壤肥培管理要考慮之有機肥料面向之性質(p113)
1.有機肥料之種類
2.有機肥料的衛生狀況
3.有機肥料之養分含量
4.有機肥料之養分供應速率
5.注意各種養分施用量之均衡
6.有機肥料中不良成分

十四、有機肥料之種類(p113)
1.固體有機肥料 —
通常當作基肥,於種植前施用。
固態有機肥之製造應於室內進行。
溫度升至 60~70 ℃時應進行翻堆。
經過 60 天後即可使用。
2.液態有機肥料 — 追肥通常以液態有機肥較佳。

十五、有機肥料之養分供應速率(p114)
1.低碳氮比的有機肥料,其礦化速率較快
2.高碳氮比其礦化速率較慢。
3.有機肥碳氮比低者,肥料殘效低,反之則殘效高。

十六、IFOAM「國際有機農業聯盟」之肥培管理標準
1.作物面向
2.土壤面向
3.肥料面向

十七、作物面向(p116)
1.作物及品種之選擇 — 所有種子及植物材料必須是經有機認證
2.作物生產之多樣性 — 包含豆科植物的多種作物輪作、全年儘可能將土壤以多樣植物作適當的覆蓋。

十八、土壤面向(p116)
1.農田轉型期之長短
2.污染控制
3.土壤及水保育

十九、農田轉型期之長短(p117)
轉型期之長短會隨著下列兩種情況而有所不同
1.過去土地利用之情形
2.農田的生態狀況
一年生作物至少須在其生產週期開始前十二個月達到要求標準,才可獲得有機認證。
多年生作物(牧草及乾草除外)須在第一次收穫前至少十八個月達到標準。
牧草、乾草及其相關產品經十二個月之有機管理後可獲得認證

二十、污染控制(p117)
1.限制重金屬及其他污染物之累積。
2.塑膠覆蓋物只能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其他聚碳酸鹽(polycarbonates)類產品
3.禁止使用多氯化合物(PC)產品

二十一、堆肥的價值 (p121)
1.改善土壤物理性質
2.提高土壤肥力

二十二、堆肥的形成 (p121)
1.微生物:細菌 → 放線菌、真菌和原生動物接手分解。
2.溫度:4~5天達到45~60℃。
3. pH:最初4~4.5,完全腐熟時 7~7.2。

二十三、堆肥化過程 (p121)
1前處理
2主醱酵
3二次醱酵
4.後處理
5.貯藏

二十四、堆肥化過程前處理(p123)
1.調整含水率 (60~65%)
2.調整營養分 (C/N = 20~30︰1 )
3.調整 pH 值 (pH 7.0~8.0 )
4.混合均勻
5.除去不適成分

二十五、決定堆肥時間的六個因子(p125)
1營養分
2.通氣
3.水分
4.溫度
5.微生物
6.粒子的表面積

二十六、堆肥過程之微生物及分解物變化(p126)
1.初期:被分解物質為醣類、澱粉及蛋白質,分解微生物為中溫性細菌、放線菌和真菌。
2.中期:被分解物質為半纖維及纖維類,分解微生物為高溫性細菌和放線菌。
3.後期:被分解物質為油脂、膠質及木質素類,分解微生物為中溫性細菌,放線菌和真菌。

二十七、有機肥施用應注意事項 (p134)
1.考量有機質肥料之特性
2.注意有機質肥料品質
3.配合良好的水分管理
4.注意長期施用之影響

二十八、綠肥的定義(p137)
綠肥有時也稱作綠肥作物(green manure crop),是一種加入土壤以改良土壤之作物。通常在間作當中會栽種它,
並將它犁入田裡任其腐爛,當分解後會釋出氮素,提供作物所需之氮肥。

二十九、栽種綠肥作物之功能 (p137)
1增加土壤肥力及有機質來源
2.控制病蟲害
3.可回收土壤殘留養分
4.生產有機肥料

第五章 有機栽培之雜草管理
1.雜草之定義是什麼?(p143)
凡生長於土地上非人類期望之植物皆稱為雜草,涵蓋了草本及木本植物在內。

2.雜草如何分類?(p143)
(1)依生長環境土壤水份之特性可分為:
a.水田雜草
b.旱地雜草
(2)依以生活史的差異分類可分為:
a.一年生 — 靠種子繁殖。
b.越冬二年生 — 靠種子繁殖。
c.多年生 — 主要利用營養器官如走莖、塊莖及球莖等繁殖。
(3)依萌芽及生長適溫的差異分類可分為:
a.暖季草 — 春季氣溫回升開始大量萌芽
b.冷季草 — 秋末冬初氣溫降低,才開始萌芽生長
c.可全年生長雜草 — 全年都可生長開花

3.雜草的負面問題有那些?(p147)
(1)雜草與作物於土壤水分及養分之競爭
(2)雜草成分之毒害
(3)草為病蟲之寄主
(4)雜草為蛇鼠及其他有害動物的藏匿場所
(5)雜草對園區管理作業的干擾

4.雜草在生態保育方面具有那些正面的意義?(p148)
(1)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
(2)可減少作物園區表土的沖刷與侵蝕
(3)可減少土壤肥料的流失
(4)可調節土壤溫度及濕度

5.台灣有那些入侵的雜草?(p149)
(1)入侵臺灣已久的外來植物:大黍、刺殼草、含羞草、馬櫻丹、銀合歡
(2)最近30年新記錄的重要外來雜草:大花咸豐草、豬草、銀膠菊、小花蔓澤蘭
小花漫澤蘭又稱為「綠癌」,是近年來台灣森林的生態殺手。

6.雜草管理之概念是什麼?(p150)
(1)將雜草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
(2)屏除使用化學藥劑,運用栽培、機械、物理及生物性等方法。
(3)調控雜草的生長環境,降低或抑制雜草的競爭力與萌芽力。

7.雜草管理的方法有那些?(p151)
(1)預防性防治法
(2)機械或物理性防治法
(3)耕作防治法
(4)生物防治法

8.雜草管理的預防性防治法有那些?(p151)
(1)雜草衛生法
(2)法規法
(3)種子繁殖制度

9.雜草衛生法可以利用的方法有那些?(p151)
(1)提早或延後種植時期,以及肥料和水份的管理、輪作等,用來減少雜草種子之生產或降低其競爭力。
(2)清理農耕機械及運輸工具。
(3)清除灌排水系統旁之雜草:引用灌溉系統的源頭水灌溉或於進水口處,利用細砂網攔阻,以減少雜草種子侵入。。
(4)避免利用雜草感染區之土壤。
(5)作物收穫後宜注意調製工作,減少雜草種子的混雜。

10.雜草管理的機械或物理性防治法有那些? (p152)
(1)拔草
(2)鋤草
(3)割草
(4)耕犁
(5)淹水
(6)高溫
(7)覆蓋
(8)設施栽培

11.雜草管理的耕作防治法有那些? (p159)
(1)輪作
(2)間作
(3)栽培方法
(4)發酵堆肥之利用
(5)草生栽培

12.什麼是輪作?(p159)
輪作是在同樣一塊的田地上面不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當前一種作物收成之後,改種其他作物。適當的輪作制度,
可以增強作物的生長勢,因而增強作物對雜草的競爭力。

13.什麼是間作?(p159)
間作是在同一塊田地,間隔種不同的作物於田裏面。在一般作物行間栽培生長快速的綠肥作物或匍伏性作物,可抑制雜草之發生。

14.如何利用栽培方法來達到雜草控草的目的?(p160)
(1)在蔬菜田裏運用撒播、窄行距、密植或移植栽培等方法,可降低雜草對作物造成的競爭力。
(2)水田可經由整地時間提早,於插秧前15天灌水翻犁,可使雜草種子提早萌芽,等到插秧前再完全整地,可以有效防除雜草。

15.什麼是草生栽培? (p160)
草生栽培是利用各種除草方式去除作物園内的雜草,選留某些自生性雜草或以人工種植非原生草類及綠肥作物,
使土表保持草生狀態的一種園區管理方式 。

16.那些地區適用草生栽培?(p160)
(1)坡地
(2)多雨區
(3)土壤侵蝕嚴重地區
(4)缺乏有機質的地區
(5)平台面的果園

17.雜草管理的生物防治法有那些? (p166)
(1)生物性除草劑: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生物,以人工的方式在室內大量培養繁殖,在田間的施用方法就如同化學除草劑一般,
噴灑在雜草植株上,用來防除或抑制雜草的生長。
(2)植物相剋作用:利用植物的二次代謝物質,以抑制其鄰近植物種子的發芽、生長發育等現象。
(3)競爭性抑制:利用初期生長快速、植株高大以及莖葉茂盛的植物與雜草競爭空氣、水分、養分及光照,抑制雜草的生長。
(4)食物鏈之應用:利用家畜家禽,經由啃食使雜草無法持續生長而得以抑制。


第六章 有機栽培之病蟲害管理

1.植物病害的定義是什麼? (p174)
植物受到病原菌侵襲或遭遇不良環境,使得生理機能發生干擾或阻礙時,則稱此植物為「生病」。

2.植物病害的種類有那些?如何分類?(p175)
依照植物病害發生的部位分類
(1)局部病害 — 植物的某一部分器官發生病害
(2)系統性病害 — 影響植物全部植株
依照病害發生的原因分類
(1)傳染性病害 — 由病原引起
(2)非傳性病害 — 由不良的環境因素所引起
依照病害發生的規率性分類
(1)偶發性病害 — 病害發生的時間及地區呈不規則分佈。
(2)流行性病害 — 病害能在短時間内造成大面積地區的發生。
(3)風土病害 — 病害在某一地區的某些季節會連續不斷的發生,具有規律性,可以預測其發生時期。

3.什麼是植物病害三要素?(p176)
(1)病源 — 病源一般都是寄生菌。
(2)感病的寄主植物 — 病害的發生與否,常取決於寄主抵抗病原能力的強弱。
(3)環境條件 — 環境條件有利於病原而不利於寄主植物時,病害才會發生和發展。

4.植物病害發展可分為那四個階段?(p176)
(1)接種期 — 接種源由外界環境傳送至寄主表面,並接觸到寄主的感染部位。
(2)侵入期 — 病原菌開始侵入寄主,到病原菌與寄主建立寄生關係為止。
(3)感染期 — 病原菌在寄主體内吸收營養、侵害和生長及繁殖的擴展時期。
(4)病原菌的傳播與存活 — 病原菌主要以被動的方式傳播,遇到不良的氣候環境,會以各種方式抵抗惡劣環境而存活下來。

5.植物蟲害的定義是什麼?(p178)
當一種昆蟲如其行為活動對人類經營管理的作物或林產物,及其他可供人類利用的資源造成損害,
且其族群數量達到或超過經濟為害水平引起生產者經濟受害,稱之為蟲害。

6.發生嚴重蟲害的原因?(p178)
(1)大面積栽種單一作物
(2)種植密度太高
(3)外來害蟲的入侵
(4)氣候因素
(5)不當的耕作方式
(6)生態遭受破壞
(7)不當使用農藥

7.昆蟲的變態種類有那些?(p189)
(1)無變態類 — 鋏尾蟲、衣魚
(2)變態類
a.不完全變態 — 幼期水生(蜻蜓、豆娘)
b.漸近變態 — 幼期陸生(蟋蟀、螳螂)
c.完全變態 — 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期(蚊、蠅、蜜蜂 )

8.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有那四個原則?(p190)
(1)拒病:利用檢疫、種子檢查來隔離病原及害蟲。
(2)除病:剷除感病植物、利用各種方法撲滅病原及蟲害。
(3)保護:以耕種方法保護作物。
(4)抗病育種:利用抗病品種,減少病蟲害發生。

9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有那些?(p190)
(1)法規防治法
(2)物理防治法
(3)耕作防治法
(4)生物防治法
(5)綜合防治法

10.植物檢疫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p191)
(1)禁止危險性病蟲害隨植物或其他產品,由國外輸入或由國内輸出。
(2)將國内已發生之危險性病蟲害,封鎖於限制之範圍内。
(3)當危險性病蟲害侵入新地區時,應採取緊急措施,就地銷毀。

11.植物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法有那些?(p191)
(1)高溫處理
(2)種子溫水處理
(3)土壤蒸氣消毒
(4)日光消毒
(5)水分管理
(6)果實套袋
(7)網室栽培

12.植物病蟲害的耕作防治法有那些?(p193)
(1)改變耕種方式或栽培季節
(2)輪作
(3)間作
(4)調整植株之行株距
(5)田間衛生管理

13.利用拮抗微生物來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有那些?(p194)
(1)競爭作用
(2)抗生作用
(3)超寄生

14.植物蟲害的生物防治法有那些?(p195)
狹義
(1)寄生性生物
(2)捕食性生物
廣義
(1)競爭生物
(2)不孕性雄蟲
(3)昆蟲傳訊素
(4)微生物及其製劑
(5)忌避作物

15.什麼是綜合防治法? (p197)
(1)將兩種以上的不同病蟲害防治方法,同時施用於田間防治某種病蟲害的措施,利用多種防治法的優點來彌補單一防治法的缺失,
使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更加顯著。
(2)綜合防治法狹義的觀念是防治某一種特定的病蟲害,廣義的觀念則是要對農業環境所有的病蟲害加以防治,
而且整個作物生長過程中都要持續實施防治措施。

第七章 有機蔬菜之栽培

1.有機農業有那五大特色?(p203)
(1)為了保護人體的健康,避免自然環境的污染,不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
(2)使用稻草、堆肥、綠肥、畜產廢棄物等有機物,以增加土壤肥力。
(3)實施輪作,水田、旱田輪作,以避免連作為害及病蟲害的發生。
(4)實施複合經營模式。
(5)重視自然生態,在連結土壤、植物、人際活動之物質循環中經營農業。

2.有機蔬菜栽培環境應注意那些事項?(p203)
時間、空間及作物本身三者之間相互配合,也就是適時、適地、適種。

3.適時之概念(p203)
(1)選擇栽培之作物應配合節氣,每種蔬菜都有其最適合生長之季節。
(2)若沒有選對最適合作物生長之季節,則溫度、日照及蟲害…等因素,都將使作物之收成受到影響。

4.適地之概念(p203)
(1)選擇最適合作物的土壤,並給予作物生長良好的空間。
(2)一般蔬菜需要種植在質地較為鬆軟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反應最好接中性,酸性太強或鹼性土壤均不適合蔬菜生長。
(3)生長環境應日照充足及通風良好,陽光的照射每天要有8小時,並且不可臨近污染源地區。

5.適種之概念(p203)
(1)選擇抗病或抗蟲等作物品種。
(2)利用作物本身抗蟲抗病的生理特性來降低病蟲害發生。

6.蔬菜有機栽培要注意那些步驟?
(1)土壤準備(中性、排水良好)
(2)播種(播種時間及種子處理)
(3)疏苗
(4)施肥(基肥及追肥)
(5)移植
(6)病蟲害、雜草及鳥害之防治
(7)收獲

第八章有機水果之栽培

1.春季的水果有那些?(p225)
桃、李、梅、桑椹、枇杷

2.夏季的水果有那些?(p228)
葡萄、芒果、荔枝、龍眼、百香果

3.秋季的水果有那些?(p232)
柚子、楊桃、杮

4.冬季的水果有那些?(p234)
印度棗、草莓、桶柑

5.果樹的有機栽培管理要注意那些事項?(P223)
(1)種子及種苗選定
(2)雜草控制
(3)肥培管理
(4)病蟲害防治
(5)清園整枝

6.果樹無性繁殖方法有那些? (P224)
扦插、壓條、高壓、嫁接、分株

7.什麼是扦插法?(p224)
從植物體上剪下一段成熟的枝條,插在乾淨的河砂或蛭石裡,待發根後再移到土壤中,成為一棵新的植株。
大多數植物都可以用這種方法繁殖。

8.什麼是壓條法?(p224)
選擇柔軟的枝條,在中段處割傷,然後將傷口壓入土中,等傷口長出新根後,即可切離母株。
這種方法通常只限於枝條較軟的木本植物所採用。

9.什麼是高壓法?(p224)
在枝條下剝下一圈約2公分寬的樹皮,包上一團濕水苔,再用塑膠密封。待新根長出後將枝條剪下來種植。
這種方法可以繁殖出較高大的新植株。

10.什麼是嫁接法?(p224)
利用同類植物間的親和力,而將兩株不同品種植物接合成一株的技術。該兩種植物一種稱為砧木,另一種稱為接穗。
將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莖部皮層之內的一圈具分生能力的組織)互相緊靠,
藉著雙方形成層的增生並癒合而達成連接成一體的目的。

11.什麼是分株法?(p225)
簇生性的植物可將植株剝開成幾部份,每一部份也就是一顆新植株。

第九章有機農業的驗證與有機作物的選購

1.三生指的是什麼?(p241)
生態、生活、生產
過去:人類為了生活、增加生產,忽略生態
現在:要朝向三生一體,兼顧生態、生活與生產,努力達成「三化」

2.什麼是三化?(p241)
(1)農業生產企業化
(2)農業生活現代化
(3)農業生態自然化

3.有機對生態環境有那些良性的影響?(p242)
(1)不再製造環境污染
(2)再生利用農業廢棄物
(3)建立良好耕作制度
(4)改進空氣品質
(5)防止土壤沖蝕

4.「有機」有那四個主要涵意? (p243)
(1)它是物體與生俱來的基礎構成物
(2)它代表生命體的特性,或與生命體有關的概念
(3)它是一種自然漸次的發展過程
(4)它是一種大自然的要素自然結合而呈現出的現象,具組織化效率

5.閱讀有機農田之生命與精神的方法有那些?(p244)
(1)觀察農園生態
(2)與生命對話
(3)閱讀主人的心田

6.什麼是有機認證與驗證?
(1)認證:農委會對驗證機構所從事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所定驗證工作之認可及授權。
(2)驗證:驗證機構就農產品,其生產、加工及行銷過程符合本作業要點要求所作之證明。

7.台灣通過認證的驗證機構有那些?(p246)
(1)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
(2)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
(3)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
(4)臺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

8.有機生產者的使命有那些? (p251)
(1)提高有機農產品的價值
(2)加強農耕系統內生物循環
(3)維持或增加土壤肥力
(4)避免農業污染
(5)將非再生資源的使用減到最低
(5)保護環境並與其合諧共存
(6)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與社會責任

9.有機認證檢測分析之內容有那些?(p252)
(1)農藥殘留:無農藥殘留。
(2)重金屬:抽取土壤、水為樣品,進行鉻、鉛、銅、鋅、鎘、鎳、砷、汞成分檢測。
(3)土壤肥力:檢測土壤樣品之氮、磷、鉀、鈣、鎂等成分
(4)營養成分:農產品的水、灰份、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熱量、糖類及鈉等的分析。

10.有機農作物比較貴的原因?(p256)
(1)有機耕作不使用除草劑,採人工除草,費工費時成本高。
(2)不以噴灑農藥來除害虫,故植株折損率高。
(3)不使用化學肥料來加速成長,因此成長速度較慢。
(4)產銷不易,因為民眾對有機的認知和信心不足。

11.有機農作物實質面的意義與效益(p257)
(1)對個人而言
a.營養價值高
b.健康安全
c.完全物盡其用
(2)對他人及環境而言
a.農保:農友和其家人健康有保障
b.環保:環境生態受到保護

12.鑑別有機蔬果有那四大要訣?(p258)
(1)外觀與活力
(2)存放/保鮮的時間
(3)烹煮的易熟度
(4)口感與風味

13.那裡可以購買到有機食品?(p260)
(1)有機商店
(2)超市、百貨公司
(3)共同購買
(4)宅配
(5)有機農產品展售活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