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期末考第8~15章 阿秋仔資料整理



空大書香園地

2008-05-29 22:23:30
yolanda提供

各位同學:
這份期末資料整理的完成,是我與一位素未謀面且在士林國中上課的陳同學一起完成的(其實大部分是這位熱心的同學細心的整理),說起這次的合作讓我深深感覺到空大溫馨的地方,請大家一起分享囉!
P.S.資料的重點整理只是方便自己在忙碌時進行條列式記憶,書還是要詳讀,加上網上課及面授,我想考試應該沒什麼問題.加油囉!
(轉貼後之資料會較凌亂,請自行整理哦!)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期末考資料整理(第八~十五章、P.177~369

第八章:社會工作研究基本概念 第一節 實驗研究性質與功能

一、實驗研究的基本概念
1. 實驗研究法旨在探討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者在實驗之前,要先將受試者
隨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又稱對照組)。
(1). 實驗組:指的是要進行新方案,或試用新產品、新技術的組。
(2). 控制組:又稱對照組,則是控制其維持平常狀態的組,以做為與實驗組對照使用。

2.實驗研究具有幾種重要的特性:
(1).不同組別的比較 (2).隨機分派 (3).操控自變項

二、實驗設計的意涵與功能
*實驗設計:
 係指研究者為了解答其研究方面的問題,說明如何控制各種變異來源的一種扼要的計
畫、架構和策略;其主要目的在有計畫的說明他用來操縱各種變異來源的基本模式為
何,以便將來可以細心操縱或改變自變項,並觀察此項改變對依變項所發生的影響,
使其能在有效、客觀、正確和經濟的原則下,解答研究者所要探究的問題。

 *實驗設計的功能:
  實驗設計的總變異量,主要係由「實驗變異量」、「無關變異量」和「誤差變異量」三
部分所造成的。實驗設計功能即是要處理這三項變異量,以增進實驗的有效性,其功能
如下:
  1. 使實驗變異量變為最大:係指在進行實驗設計時,須注意到設法使實驗處理的幾個條
件之間盡可能的彼此有所不同;
  2. 控制無關變異量:即除了研究者所操縱或改變的實驗處理變項之外,若有其它變項會
影響到依變項,則研究者便無法對所得的結果做正確的解釋。
  3. 使誤差變異量變為最小:研究者應盡量將實驗情境做妥善控制,使測量誤差減到最低
程度。

三、實驗設計的三項評鑑準則<數位平台,自我評量第3題>
  1. 能否適切地回答研究者所關心的問題?
  2. 能否適切地控制外來或無關變項?
  3. 能否將實驗結果推論到其它情境?

四 、無關變項之控制
 *實驗設計時要如何控制無關變項
  1. 排除無關變項:亦即將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無關變項予以消除。
  2. 配對法:亦即選擇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徵的受試者,並採隨機分派的方法,將每對之中
的一人分派至實驗組與控制組,使得各組的成員在受試前的某項特徵是一樣或相似的。
  3. 納入法:亦即將無關變項納為自變項。
  4. 隨機化:亦即利用隨機分派的方式,將受試者分派至實驗組和控制組。
  5. 共變量分析:亦即運用統計控制來控制無關變異量的一種方法。

第二節 實驗設計的內外在效度
*實驗設計的內在效度:
 內在效度:
  係指實驗能否真正的說明依變項的結果是由自變項的改變所造成的,這關係到我們能
  否適切地將外來或無關變項予以排除,讓我們能夠有信心的指出依變項的改變,是由
  研究者所操控的自變項所造成的。

一、影響內在效度的因素:
  1. 歷史:係指時間的效應,即在實驗過程當中所發生或經驗之可能影響依變項的相關事
件。
  2. 成熟:係指受試者身心發生變化的效應。
  3. 測驗:測驗係指做測驗學習的效應。
  4. 工具:係指測量工具變化的效應。
  5. 統計迴歸:係指極端選樣。
  6. 選擇:係指選樣誤差。
  7. 實驗的流失:係指在長期的實驗過程中,因受試者的死亡、流動、失能或無意願而中
途退出。
  8. 選擇與成熟的交互作用:亦即受試者的選擇與成熟之交互作用的結果,被誤認為是實
驗處理所發生的效果。
  9. 控制組士氣低落:係指當控制組羨慕實驗組的實驗處理,易於令他們有不滿或士氣低
落的感覺,導致後測的分數偏低。
  10. 實驗者偏見:係指實驗者有意或無意地對受試者發生影響。

  *約翰亨利效應:<數位學習網>
   亦稱為補償性對抗,係指實驗過程中,亦可能會出現控制組的受試者與實驗組的受試者有較勁或對抗的現象,而使其行為表現超越平時的水準,進而讓前測與後測沒有顯著的差異。

二、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
*實驗設計的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係指實驗結果的「可推論性」或「代表性」,亦即實驗結果可以推論到
   其它群體或情境的可靠程度。

  外在效度區分為兩類:
  1. 母群體效度;係指得自實驗組受試者的實驗結果,可推論至母群體的程度。
  2. 生態效度:係指一項實驗的結果可以推論到不同情境的程度。

*影響外在效度的因素
  1. 測驗的反作用效果:即任何使用前測的實驗設計,即有可能讓受試者因有前測的經驗
產生敏感性或 熟習度,而影響其對依變項的回應。
  2. 樣本代表性的不足:對實驗研究而言,較不容易有真正能夠代表母群體的樣本,往往實驗的受試者是被慫恿加入的志願參加者,或剛好有空可加入者,這意味著對實驗結果的推論是相當危險的。

  3. 實驗情境的反作用效果:由於實驗情境的安排,可能會令受試者覺得自己正在被觀
察,或知道自己正在參加一項實驗研究,而表現出與日常生活不同之符合實驗者期望的舉止,這意味著對實驗結果的推論是相當危險的。
  4. 多重實驗處理的干擾:在實驗研究裡,若研究者讓單一組受試者重複接受兩種或兩種
以上的實驗處理,則受試者可能會因前一實驗處理的「練習效應」或「疲勞效應」,而影響到其後面的實驗處理。

第三節 前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的三種類型:
1. 前實驗設計 :
 係指實驗「設計」並無科學的嚴謹性,它是所有 實驗設計中效果最差的一種,其主要的特
徵或限制是:缺乏控制組,或即使有兩組,但無法提供與實驗組等量的控制組。
  *常見的前實驗設計有底下三種設計類型:
   (1). 單組個案研究設計,亦稱為後測單組設計
   (2). 單組前測---後測設計
   (3). 靜態組比較設計

2. 真正實驗設計:
 係研究者以隨機化的方式,將受試者分配至實驗組和控制組,使兩組受試者在各方面的特
徵是相當的,再以前測、後測的方式,比較兩組受試 者的差異。相對於前實驗設計,真正
實驗設計是相當嚴謹的。

3. 準實驗設計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研究者在其所處的社會情境中,可能常碰到難以發展真正 實驗設計的時候,最常遭遇到的問題即是無法隨機指派受試者至某種情境,且若要設置一個可真正與實驗組做比較的控制組,也有其實務上的困難。然而,若遇到這種不利於實驗設計的情境,研究者不必然就要予以排除,許多場合仍然可以把類似實驗設計的某些方法用來蒐集其所要的研究資 料,這種研究設計稱之為準實驗設計。

第四節 真正實驗設計
*常見的真正實驗設計有三種設計類型:
1. 前測---後測控制設計組(又稱古典實驗設計亦稱完全隨機化設計)
  其步驟為:
   (1). 按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受試者分派至實驗組與控制組。
   (2). 對實驗組與控制組施以前測。
   (3). 僅對實驗組進行實驗處理。
   (4). 對實驗組與控制組施以後測。
   (5). 兩組各自比較前、後測間平均分數的差異。
   (6). 比較兩組平均分數差異,以確定實驗處理產生的變化,是否比控制情境為大。

2. 僅為後測控制組設計:這項設計的適用時機為:
(1). 實施前測造成成本增加,或因前測而對處理產生影響,致使不便實施前測或前測不可行時。
 (2). 受試者的身分需受保密之時。


3. 所羅門四組設計:
其目的:在於將「有無前測」此依變項納入實驗設計中,並將其造成的變藝術部分,從總
變異量排除掉,以看出所產生的影響是否顯著。

其步驟為:(1). 先將受試者隨機分派至四組。
       (2). 一實驗組與一控制組接受前測,其他兩組則無。
       (3). 兩組受試者接受實驗處理。
  
此項設計優點:因為有些組接受前測,有些組則無,這將可使研究者查核前測的可能效果,亦可查核前測影響後 測分數,或前測與實驗處理的交互作用,以真正找出實驗處理的效應。

第五節 實驗研究的優、缺點
*實驗研究的優、缺點
一、優點
  1. 可做準確因果關係的推論。
  2. 時間與經費花費較少。
  3. 實驗者有較佳的掌控度。
  4. 可執行變遷的研究。

二、缺點
  1. 人工化影響外在效度。
  2. 缺乏對外來變項的應變彈性。
  3. 隨機分派及其倫理的考量。
  4. 實驗者加諸的效應。
  5. 概推性的模糊或不足 。
  6. 難以適時提供決策上的參考 。


第九章:資料的電腦化處理 (此章節可列為的重點好像很少.實際操作可能較好記)
第一節 SPSS視窗版基本介紹

SPSS最早於1965年發展完成,那時使用者還必須撰寫程式才能做統計分析。
*其中SPSS/BASE是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模組,它的功能有:
1. 敘述性統計分析:
    包括:次數分配、累積次數分配、百分比分配、累積百分比分配、平均數、中數、
    眾數、眾數、標準差、全距、四分差、偏能係數、峰度係數等。

  2. 平均數差異檢定:包括:單一樣本t檢定、關聯樣本t檢定、變異數分析、變異數分析。
  3. 線性迴歸分析:
  4. 邏輯迴歸分析:
  5. 無母數檢定:
  6. 因素分析:
  7. 信度分析:


第二節 資料的豋錄與舉例說明
一、何謂「登錄」?在電腦系統軟體上「登錄」時要注意的事情為何?
  1. 所謂「登錄」:是指將蒐集來的資料輸入到電腦的統計軟體中準備進行分析的過程。
  2.「登錄」時要注意的事情:
   *性別變項一但定義了,在同一研究中就不要在改了,以免造成混淆。
   *整份問卷都可以由受訪者的「勾選」狀態轉化成以「數字」呈現的狀態。

二、如何檢視可能的「登錄」錯誤並加以更正?
  1. 研究者在要使用資料哭開始分析之前,必須要先「檢查」資料是否有登錄錯誤的狀況。
  2. 檢查的方法一般是透過統計軟體去「執行」所有變項的次數分配。
  3. 發現有明顯不合理的數字時,就需透過統計軟體的「尋找」功能找出錯誤之處
  4. 進一步去找出原始問卷加以檢視,看看究竟正確的登錄數字為何。

*量化資料基本上都是可以將原始資料轉化成數字的形式來輸入和儲存。
例如:1.您的性別:□男 □女
  2.您的教育程度:□不識字 □小學 □國中 □高中 □大學 □研究所(含以上)

*當一個研究所蒐集回來的資料筆數很多時,則可以由多人一起執行登錄工作,其作法大
 致如下:
  1. 當研究者拿到問卷後,可議在右上角註明該問卷的編號,而後將問卷分配以設定好
   的欄位上,當各登錄者都登錄玩其所被分配到的部份之後,研究者可以再將大家登
   錄好的檔案會整合併成同一各檔,如此應可節省不少時間,有利於研究的順利進行。
  2. 彙整合併成同一個檔的具體作法,以SPSS視窗14.0版統計軟體為例。(請參考212
   頁之操作說明)

第十章:敘述性統計分析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的定義與分類
*敘述性統計分析:
  又稱「描述性統計分析」,主要在「描述」所收集來的資料狀態。包括:搜集、整理、
  表現、分析與解釋資料。意即它是討論如 何搜集調查資料,以及將所獲得的資料,
  加以整理表現解釋與分析。

*敘述性統計分析可分成以下兩大類:
  1. 研究者沒有抽樣:敘述性統計分析所描述的就是整個研究者有興趣的對象,因此也不
需考慮將這群受試者的資料『外推』到其他的群體。
  2. 研究者有抽樣:一般來說,只要研究者有做抽樣動作,他就隱含著希望能將所抽取出
樣本的結果推論到整個母群體的意圖。只是因為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
得著重點不同,因此對抽樣的要求與結果推論到整個母群體的程度也
就會有所差異。
  * 在「有抽樣」的狀況下,研究者的分析步驟其實包含了「敘述性統計分析」與
    「推論性統計分析」。

  * 在「敘述性統計分析」的部份,研究者一方面要把整個樣本在各個變相的資訊呈
    現出來,讓讀者有 一基本的了解;但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將樣本的某些重要基
    本資訊與母群體之內的該資訊相比較,透過配適度分析來看看樣本與母群體的組
    成比例是否相同或相近,如此方能判斷用這各樣本得出來的資訊是否可以適當地
    推論到整個母群體,以及屆時需不需要用加權的方式來做一些調整等。

第二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的內容與舉例說明
*敘述性統計分析中最基本的就是「單變項分析」。

*單變項分析:
是指一次只對一個變相進行分析。

*單變項分析 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類:(常用的描述統計量)
一、次數分配:
   1. 係指將分類歸類後的統計資料,依數量的大小分成若干組,各組次數按 數量大小
    順序排 列者,以顯示資料分布的狀況稱之;次數分配常以統計表或圖的形式 表
    現。
  2. 在論文或研究報告中因為篇幅所限,不一定會同時呈現次數分配與百分比分配,
    這個時候研究者要以呈現百分比分配為主。

二、百分比分配:
  1. 在描述性統計表格中所呈現百分比通常是指已排除掉遺漏值之後的百分比 ,係指
   統分析結果報表的有效百分比數值,因此對於任一變項其所有選項的百分比總和一定
1=100%)。
  次數分配/百分比分配的重點:有時因研究報告篇幅所限,不一定會同時出現次數分
  配及百分比分配,這時候研究者要以呈現百分比分配為主。因為當我們拿某依研究的
  數據和類似研究相比較時,往往會發現不同研究的總樣本數都有蠻大的差距,因此
  次數分配的大小就顯得沒那麼重要,而相對的不同選項之間的比例關係反而是重點。

三、集中量數:
  1. 集中量數指標的呈現,是希望能用一個數就反應出整個樣本在該指標上的特質。
  2. 集中量數只適用於連續變項【包括:等距變項、比率變項】。
  3. 集中量數的指標包括三種:
   (1).中數(中位數):係一種和位置有關之數值,當我們將資料中所有個案(cases
之分數依大小順序排列,站在中間位置之個案的分數。
   (2).平均數:係指一種中央位置的數量。
   (3).眾數:係指一群資料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值。

四、變異量數:
1. 係指每單位平均數的標準差,只適用於連續變項。
2. 變異量數指標分數的呈現,是希望能更進一步了解樣本在該特質分數 的分布/分散情。

3. 變異量數主要四種包括:
  (1). 標準差:係指所有數值與算術平均數之差(離均差)平方總和的平均值,再計算平方根【變
異量數指標中最常用的】。標準差(變異數的平方根)愈大,表離散程度愈大。
 (2). 全距:係指一組數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間的差距。
 (3). 四分差:係指即是第1四分位數與第3四分位數差的平均值。用來量取分布在中間一
半的平均數值。
 (4). 變異數:係指一群數值中,各項數值離均差平方的平均。
五、偏態係數(skewness):
1. 係指為表示單峰分配偏態的 一種係數,故其亦為一種統計表徵數 。
2. 偏態係數 只適用於連續變項,其呈現大多是為檢視是否符合迴歸分析的基本假設。
3. 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它利用一組預測變數(或稱獨立
變數)的數值,對某一準則變數(或稱應變數)做預測,它也可以做為評估預測變數對準
則變數的影響程度。

偏態係數的重點:偏態係數的呈現大多是未檢視是否符合回歸分析的基本假設。因為迴歸分
析的基本假設是每一個在迴歸方程式中的變項,其數值都是在常態分配的
母群體中抽取出來的。

*描述性統計的結果呈現中,適用範圍最廣的就是次數分配/百分比分配,是所有變數類
 型均能適用; 其他只適用於連續變項(包括:等距變項與比率變相)。

*「集中量數」的指標的呈現:是希望能用一各數就反應出整個樣本在該指標上的特質。

*絕大多數的情況,研究者都會選擇平均數作為「集中量數」的指標。

*「變異量數」指標分數的呈現,則是希望能更進一步了解樣本在該特質分數的分布/分
 散情形。
「變異量數」指標最常用的是「標準差」
「變異量數」指標分數越大,則代表分數的分布越分散。反之,越小則代表的分數分布越集中。

* 「偏態系數」的呈現大多是為檢視是否符合迴歸分析的基本假設。
 因為迴歸分析的基本假設是每一個在迴歸方程式中的變項,其數值都是自常態分配的母
 群體中抽取出來的。

第三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的SPSS視窗14.0版操作說明
自行上學習網觀看學習
 


11章 推論性資料分析

第一節 雙變項分析
一、推論性資料分析:
  係指對樣本狀態所作的研究和所獲得的結論,能進一步推論到整個母群體的過程。

二、 推論性資料分析分為兩大類:
1. 雙變項分析:
 (1). 係指探討分析兩個變項間的關係,絕大多數都是用在推論統計中。
 (2). 雙變項分析則是希望提供一些【附帶假設檢定的資訊】給讀者,
例如:男性老人與女性老人的生活滿意度是否有顯著差異等。

2. 多變項分析:
 (1). 係指探討分析多個變項間的關係。
 (2). 多變項分析都是在驗證主要的假設,因為主要假設的自變項往往不只一個。


三、雙變項分析應該採用的統計分析方法說明:
1. 雙變項分析應該採用的統計分析方法,則端視變項的尺度而定。
2. 雙變項分析的變項分為三種組合:
 (1). 卡方檢定(χ2 test):如果兩個變項均為類別變項(例如:年齡分層與性別),則採用較為適宜。
 A. 若不是類別變項(例如:自填的年齡或收入等變項),但只要透過分組(降階)的處理,一樣可以視為類別變項而進行卡方檢定;因為這樣的分析方式可說佔所有雙變項分析的絕大部分,而同時因為其往往都是用列聯表的方式來呈現,因此雙變項分析又常被稱為交叉分析。

 B. 雙變項分析是以比較為主,因此一般大多只呈現百分比分配,而較少呈現次數分配。

 (2).獨立樣本t檢定:
若兩個變項中,有一個是類別變項(不連續變項)、而另一個是連續變項,則如果類別變項的選項有兩類時就用,其採用為宜。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在於一個是類別變項(不連續變項)與另一個是連續變項的雙變項分析,若別變項的選項超過兩類時,就採用之。
 (3).相關分析:
  A. 如果兩個變項均為連續變項的雙變項分析,則可採用它。
  B. 相關分析通常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當研究者要進行線性迴歸或邏
    輯迴歸分析時,為避免多元共線的問題,則需求出自變項兩兩間的相關係數,其絕對值是否均小於0.7
  C. 而如果有兩個自變項間的相關係數是大於0.7的話,就表示此二自變項間有很大的「重疊」比例,因此必須要對此二自變項作一些調整
(例如:捨棄一個、或將此二自變項透過線性組合的方式結合成一新的自變項),而後才能進行迴歸分析。

第二節 假設檢定的推論性資料分析-多變項分析 
一、多變項分析的優點(重要性):
1. 可以同時考慮多個自變項對依變項影響的整體效應。 
 2. 多變項分析的點重在考慮整個模型(model)的適用性或解釋力,也是整個研究假設檢定。

二、多變項分析的三種統計分析方法:
  1. 多元線性迴歸:
  2. 邏輯迴歸:
  3.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三、考慮使用統計分析方法時,最主要是探討自變項及依變項的尺度與相對的統計方法,如下表:

自變項尺度與個數 依變項尺度與個數 統計方法
類別(1個 ) 類別(1個) 卡方
連續(1或多個) 類別(1個) 邏輯迴歸
類別(1或2個) 連續(1個) t檢定或單因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連續(1或多個) 連續(1個) 簡單線性迴歸/多元線性迴歸


四、執行多元線性迴歸分析方法的二項基本要件:
1. 所有的自變項與依變項都一定要是連續變項:
 因此若有自變項不是連續變項,則需作虛擬變項的處理。
2. 所有的自變項與依變項都來自於常態分配的母群體:
 因此需檢視每一個變項的偏態係數,若不是介於-11之間,則需儘可能作recode之處理。

五、虛擬變項的三種處理方式:
,數位學習網>
1. 虛擬變項:係指為了統計分析(特別是迴歸)的需要,將名義變項(間斷變項)的不同屬性藉由定義為10的方式,而將名義變項轉換成等距變項(連續變項)。
2. 若不是二分名義變項,則可透過建立一組虛擬變項的方式達成之。
3. 當變項的偏態係數(skewness)不是介於-11之間時,如何進行recode之處理。

六、多元線性迴歸分析方法的主要二大類:
1. 多元線性迴歸完全模型:
  係指一次把所有的自變項全部「強迫」放入迴歸方程式中,看看決定係數平方是多少?同時也看一下R平方是否達到顯著?如果R平方達到顯著,就表示整個模型的解釋力達到顯著。

2. 階層化多元線性迴歸分析:
 係指一次將「一群」自變項「強迫」放入迴歸方程式中,看其決定係數R平方是多少?然後再將另「一群」自變項也「強迫」放入迴歸方程式中,看其決定係數R平方是多少?同時決定係數R平方的值增加多少?從決定係數R平方增加的值的大小與是否達到顯著,就可以看出後放入迴歸方程式中的那「一群」自變項對依變項的解釋力有多大?

 (自變項若超過兩群,可依照上述步驟持續依次放入迴歸方程式中),此時  通常會用「在控制住先『強迫』放入的那『一群』自變項的影響之下,後『強迫』放入的那『一群』自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達到顯著」;而這也就是所謂的「統計控制」。

第三節 推論性資料分析的SPSS視窗14.0版操作說明【自行上數位學習網觀看】

12章 質性研究的性質與設計 第一節 質性研究的意義與社會工作

一、質性研究的意義:
  1. 質性研究方法是親身融入社會世界。
  2. 質性研究在自然環境當中人的日常生活。

二、質性研究的主要角色與活動包括:
  1. 觀察自然情境。    2. 實際參與被研究的場域。
  3. 採用局內人的觀點。   4. 以彈性的方式蒐集資料。
  5. 研究資料以多元的方式呈現。   6. 檢視事件時,同時兼顧整體性與個別性。
  7. 以同理的態度,瞭解研究象。  8. 容忍不確定性。

三、適合作質性研究的六項主題及可參考面向有:
1. 鮮少被研究的主題:由於沒有過去的問題文獻累積較適合作質研究,如:性教育、性侵害。
2. 敏感性的主題:家庭暴力,一般人大都不太願意介入他人的家庭生活、性侵害,是涉及他
人的隱私,都是適合作質性研究。
3. 瞭解活生生的經驗其意義:研究者為了瞭解活生生的一群人其生活經驗是什麼?如:遊
民、飆車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是何如過日子或是做那些活動?
4. 深入了解方案的黑箱作業:如:為了深入瞭解社會福利方案的運作的過程,從開始設計方
案到執行、評估,這樣的過程有很多都是外部無法看得到的,是適合作質性研究的。
5. 無法以量化方法蒐集資料:目前量化無法做的研究,如:無法設計問卷、無法做測量工
具,是佷適合作質性研究的。
6. 研究與實際行動結合:即同時面對研究也同時面對改變,如:作教會、寺廟的社會服務方
案,教會、寺廟從參與研究時,可以提供社會服務方案,是很適合作質性研究。

四、社會工作的三項角色:
  1. 社會工作的處遇是否有效?
  2. 社會工作是實務與研究的結合。
  3. 社會工作是實務者與研究者。

五、質性研究與社會工作實務可相互增強之原因:
  1. 質性研究的研究技能發展以及用藝術家的方式投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歷史資料
   的蒐集可以加以轉化供實務工作運用。
  2. 家庭訪視與社區研究可增強參與觀察的能力。
  3. 實務工作者的人際關係技巧與敏感度可確保研究者運用謹慎、尊重與同理的研究技術。
  4. 上列的相互增強的方法,可讓研究者兼實務者的角色結合的更完美。 

第二節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
一、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特徵差異:
  
質性研究的特徵 量化研究的特徵
1.軟性。 1.硬性。
2.彈性。 2.固定。
3.主觀。 3.客觀。
4.政治性。 4.價值中立。
5.個案研究。 5.調查研究。
6.思考性的。 6.假設檢定。
7.具體的。 7.抽象的。

二、多元交叉方法與類型:
1. 多元交叉方法:係指從低層次的『方法(method )』來看,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可以同時
使用。

2. 多元交叉方法的四種類型:
 (1). 資料的多元交叉方法:係指運用各種不同的資料來源,不同的資料可能來自不同的時
間、空間與人。
 (2). 研究的多元交叉方法:係指運用多人從事研究。
 (3). 理論的多元交叉方法:係指在研究的過程中盡可能擴展我們的理論架構。
 (4). 方法論的多元交叉方法:係指運用一種方法,但是使用不同的策略檢視資料。

第三節 質性研究設計
一、質性研究的過程包括:
  1. 自我準備及閱讀文獻。    2. 選擇研究場域與進入場域。
  3. 建立良好關係。          4. 觀察、聆聽並蒐集資性資料。
  5. 分析資料並建立工作假設。   6. 運用理論抽樣。    
  7. 針對知情做深度訪談。     8. 離開場域、完成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二、質性研究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1. 研究規劃。2. 資料蒐集。3. 分析資料。4. 撰寫報告。

三、質性研究在 研究規劃階段有五項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

1. 確定研究方向(確定研究問題,找尋研究方向):
 (1). 服務對象有哪些需求?     (2). 服務對象有哪些問題?
 (3). 處遇成效如何?     (4). 執行的方案績效如何?
 (5). 社會福利組織在管理上的問題與如何改善? (6). 服務的社會政策成效如何?

2.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四項功能:
 (1). 釐清研究問題。   (2). 瞭解相關理論觀點。
 (3). 過去的研究發現。  (4). 過去的研究設計。

 文獻探討從何找起:
 (1). 文獻資料包括:統計數據、相關的圖書、研究報告、期刊論文、機構本身累積的資料
 (2). 統計數據可由政府出版品,或是政府機構的網站中獲得。
 (3). 相關圖書:國家圖書館 → http://www2.ncleu.tw/
 (4). 期刊論文:
     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影像系統 → http://readopacl.ncl.edu.tw/ncl3/index.jsp
     Goolge 學術搜尋 → http://scholar.google.com.tw

 閱讀文獻的五項重點:
 (1). 問題意識。 (2). 作者運用哪些文獻? (3). 作者的理論點。
 (4). 研究設計。 (5). 研究結果。

3. 思考必要的研究資源:時間、設備設施、空間、金錢、朋友。 
  
4. 撰寫研究計畫書:計晝書包括下列內容:
 (1). 封面(研究題目、研究單位、研究人員、指導教授、時間)、
 (2). 目錄、圖表次、(3). 計畫摘要、(4). 前言、(5). 文獻探討、(6). 研究設計、
 (7). 必要資源、(8). 預算表、(9). 參考書目、(10). 附件(訪談同意書)。

5.獲得研究許可:在學生的研究對象若是其他機構的案主,理應徵求案主及機構之同意


13章 質性研究資料蒐集方法 第一節 進入研究場域與選擇研究對象

一、質性研究的研究場域分為兩種類型:
  1. 陌生場域:不確定性、不同的文化脈絡、新鮮感、更多的學習空間、侵犯領域的人、門神。
  2. 熟悉的領域:容易進入、降低焦慮、喪失洞察力、 侵犯領域的人。

二、如何進入研究場域:
  進入研究場域,要觀察哪些現象?蒐集哪些實物?訪談哪些人?質性研究傾向使用選
  擇研究『對象』或『參與者』。

三、質性研究最常見的六種選擇研究策略:
  1. 方便抽樣:係基於實務上的方便性選擇研究對象,此種方去簡便且成本低,易以偏蓋
全曲解問題真相。
  2. 極端個案抽樣:係目的想找出特別的個案,讓研究者對研究對象有更多的瞭解。
  3. 滾雪球抽樣:也稱為網絡抽樣、連鎖轉介抽樣、聲望抽樣,係一種在網絡中找尋並選
擇個案的方法。
  4. 最大變異抽樣:係指選擇個案時盡可能涵蓋資料變異性的最大範圍。
  5. 效標抽樣:係指研究者預先設定的某些指標特質,然後選擇符合這指標的個案。
  6. 理論性抽樣:係指已經證實與形成中的理論具有相關性的概念為基礎所做的抽樣,抽
樣的對的對象是能顯示出理論相關之概念的事件與事例。

四、研究對象的二種樣本規模:
  1. 重複原則 :也稱為飽和原則,係指在資料蒐集過中,質性研究很難在計畫階段就斷
樣本規模的大小,是在資料蒐集過程中才決定多少研究個案;最重要的
是我們需要的資料,是否夠豐富?資料變異性涵蓋層面是否夠大?

  2. 資訊的同形:係指樣本逐漸擴充直到有關的資訊已經達到重複,此時抽樣即可終止;
這樣的樣本可能大也可能很小,但這樣的資訊已經充分,即使再有新的
樣本對於是否能產生新資資訊已將相當有限。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一、訪談法的三種類型與結構程度:
標準化訪談(又稱正式或結構訪談) 半標準化訪談(楘又稱為引導半結構或焦點訪談) 非標準化訪談(又稱非正式或非指導式訪談)
1.正式結構 1.多少具結構性 1.完全非結構
2.固定的問題順序 2.問題可依訪談調整順序 2.問題沒有一定的順序
3.依照問卷上的文字問問題 3.問題的用詞有彈性 3.問題沒有一定用詞
4.不調整用語 4.語言可調整 4.語言可任意詰整
5.不再釐清回答的問題 5.訪談者可回答並釐清問題 5.訪談者可回答並釐清問題
6.不附加其他問題 6.訪談者可增加或減少追問的問題
6.訪談者可增加或減少任何問題
7.像調查查查問卷



二、質性研究蒐集資料進行訪談法的四大階段過程:
 (). 訪談法的準備階段:
   1. 清楚自己的研究問題。   2. 與老師或同儕討論。
   3. 訪談大綱(如P.305)。   4. 訪談同意書。 5. 測試。

 (). 選擇記錄資料的方式:
   1. 錄音或錄影:準備一部或二部音質好的錄音機或數位錄音筆,並熟悉其操作方法,
確認有充足電量 的電池。
   2. 筆記:在訪談結束後,不急著與他人交換經驗,盡快做筆記。

 (). 正式進行談:
  1. 暖身。  2. 先避免敏感議題。  3. 以開放式問問題。
4. 一次問一個問題。 5. 傾聽。  6. 身體語言。 7. 追問。

   訪談中要問什麼問題?
   1. 經驗/行為問題:例如,妳常與妳的子女一起做哪些休閒活動?
   2. 意見/價值問題:例如,妳對先生體罰小孩有何想法?
   3. 感受/情緒問題:例如,妳公婆送妳禮物時,妳感覺如何?
   4. 知識/事實問題:例如,妳從親職講座中學到什麼親職技巧?
   5. 感官問題:例如,問來臺灣長宿的外國人對臺灣居家生活體驗為何?
   6. 背景/人口問題:有關個人特徵,如年齡、教育程度等資訊。

 (). 結束訪談:
   1. 感謝。 2. 預留下次再訪。 3. 重申遵守研究倫理。 4. 其他需求。

第三節 焦點團體法
一、焦點團體法:
  係一種對團體深入的訪談方法,最早起源於社會學的運用,後來在行銷學也應用越來
  越多,最近幾年來社會工作也經常用焦點團體法作為資料的搜尋方法。


二、焦點團體法的操作步驟有三大類階段:
 (一)、準備階段:
1. 焦點團體帶領者事前的準備如下:
  (1). 練習引言與問問題:瞭解研究目的,自在的問問題。
  (2). 提早到場:至少提早30分抵達場地。
 (3). 檢查清單:所需的清單,事先一一查對。
 (4). 安靜一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思索5~10分鐘。
 (5). 禱告:可以讓自己沈靜下來。
 (6). 默想沈思:讓自己放鬆,在團體中可以更專注。
 (7). 想像團體的進行:先預想如何開頭、順序如何、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8). 不要飲酒:免得讓自己變得反應遲鈍。
 (9). 注意用藥:可能會影響專注力。
  (10). 兩個焦點團體之間的間隔:需有足夠的時間和助理討論、觀察結果及短暫的休息。

2. 準備相關設備:
 錄音機或數位錄音筆、電池或電線、參與者名牌、螢光筆、帶領人與助理的筆記本與筆、
訪談大綱、有地址及聯絡電話的參與者的名單、前往會場的地圖、參與者若帶小孩,有無
適當安排、參與者的筆記與筆、預備額外的電池與空白錄音帶、可再貼便條紙、面紙、壁
報版或單槍投影、飲料及餐點。

3. 會場布置:
 (1). 決定該會場是否適合。  
(2). 排桌椅(討論桌、餐點桌、報到桌)。
 (3). 安排焦點團體帶領人的位置,盡量面對門。
(4). 測試錄音設備。
 (5). 安排餐點。   
(6). 擺置報到桌,盡量靠近入口處。

(二)、訪談階段:
  1. 報到與填基本資料表:表格以簡單為原則,如: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等。
  2. 歡迎寒暄:應主動與參訪談者寒暄。
  3. 引言與破冰:請參與者自我介紹與分享自己的經驗。
  4. 問問題:要熟悉所有要問的問題,及以理解的話回答參與者的提問。
  5. 帶領討論:帶領人要能掌握討論方向,以避免失焦。
  6. 適度的回應:對參與者的發言給予口頭或身體語言的回應。
  7. 追問:是要獲得更多的訊息,帶領人可如下列的話引發更多的意見。
    (1). 請你再進一步說明好嗎?
    (2). 請你舉例說明好嗎?
    (3). 還有其他的嗎?..................等。
  8. 結論及討論:
   當焦點團體即將結束時,帶領人再一次的感謝大家的參與,同時也針對當次的焦點
   團體內容作一個小小的結論。

 (三)、結束階段:
  1. 結束離席:
   (1). 焦點團體結束後,研究者可能一一向所有參與者致謝後讓參與者可以離開。
   (2). 參與者通常不會馬上離開,可能會在一起彼此多認識交換訊息,但時間不宜拖
     延太久;以免影響團體事後討論的工作。

  2. 團體後的檢討:討論重點如下,
   (1). 這次討論中有哪些重要的主題?
   (2). 這些主題和原先的預期有何差異?
   (3). 這些主題和先前的焦點團體有何差異?
   (4). 在研究報告中要放入哪些觀點?
   (5). 在報告中要引用哪些人的話?
   (6). 有哪些非預期的發現?
   (7). 下一次焦點團體有沒有需要做什麼調整?

第四節 參與觀察法  

一、參與觀察法:
  係質性研究最基本的方法,起源於人類學家針對異文化的研究;研究者有機會生活
  在研究的實際場域中,從研究對象獲得第一手的資訊。


二、 參與觀察法以觀察者的角色與策略分為四類:
1. 完全的參與者:係指研究者完全融入研究情境中,成為研究情境的一部分,且研究者假裝
一個投入的角色。
2. 觀察者-如參與者:係指研究者會讓研究場域的參與者知道他的研究角色,但也和參與者
建立各種不同的關係。
3. 參與者-如觀察者:係指研究者僅是做極少數的短期接觸,用很正式化的資料蒐集工具像
是問卷蒐集資料,研究者也不想和研究對象建立長期的關係
4. 完全的觀察者:係指研究者不投入田野工作,像是躲在實驗室的單面鏡背後觀察研究對象。

三、社會工作者,依進入實務場域參與觀察法分為三類:
 
1. 描述性觀察:係指一旦進入研究場域,大略性的觀察,將所見盡可能記錄下來。
2. 焦點觀察:係指研究者在觀察的過程中運用田野筆記記錄觀察的結果,也同時分析觀察
的結果,再從初步的分析結果作『焦點觀察』,即是對針對某個特定領域再進一步的觀察。
3. 參與式的觀察:係指研究與行動參與同時時並重。

第五節 文件資料蒐集
一、文件資料的兩種形式:
 
  1. 文字形式:日記、信件、電子郵件、個案報告、法院紀錄、會議紀錄、機構簡介、報
紙雜誌、歷史文獻、普查報告、網路資料、既存的二手資料等等。
  2. 非文字形式:圖表、影片、照片、電視、圖畫、雕刻、圖形、認知結構圖、手工藝品

二、文件資料的兩種類形:
  1. 公開文件:如:法律文件、信用紀錄、就學紀錄等,基本上 公開文件是為社會大眾
所準備的。
  2. 私人文件:個人自傳、日記、信件、家庭影帶、個人創作。



14章 質性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第一節 質性資料管理
一、質性資料管理的三種步驟:
1. 建立自己的索引系統以儲存資料、重複使用檔案、記錄分析的過程,及用日記來記錄在
田野研究過程中的觀察和經驗。
 2. 所有的田野筆記、訪談筆記、日誌、備忘錄都應記載日期、時間、地點。
 3. 整理逐字稿。

第二節 資料分析方法與過程
一、質性資料分析分為三種不同的取向:
  1. 詮釋取向:分析者必須透過『深層的領會』,運用同理心或感同身受,獲取對特定群
體行為與社會互動進行意義的詮釋。
  2. 社會人類學取向:基本上比較偏向民族誌方法論所強調的描述方法,分析的焦點則著
重在濃縮多重資資料來源(紀錄、日記),以找到日常生活情境中,行為具有何種規律性。
  3. 協同式行動研究:即是參與式行動研究,研究者的相互合作與共同行動,陪同參與某
一社會改革過程。

二、質性資料分析的三種過程(階段):
  1. 資料簡化:進行資料的摘要、編碼、找尋議題、群組化等資料選擇與淬取過程都是資
料簡化的工作。
  2. 資料呈現):讓資料分析更有信心、結構性地認知、理解資料分析的過程,運用圖表
來幫助『展示』已被彙集、組織的資料,可引證出結論或下一階段的分析
  3. 形成結論與驗證:在研究者資料中獲得結論,其可能用到比較、找模式、群組化、論
證、負面個案等方法。

三、質性資料分析循環過程的三個階段:
  1. 描述:進入研究場域,利用深度訪談或觀察法蒐集資料時,必須注意行動或事件的意
義取決於事件發生的架構與脈絡。
  2. 分類:類屬分析係指在資料中尋找反彈出現的現象及可以解釋這些現象的重要概念的
過程。
  3. 連結:在分類過程中為不同類屬間建立的邏輯性的關聯之後,即可以用來詮釋整盤資
料的一個可能的模型、假設或理論等。

四、質性研究的「編碼」及三種主要的編碼程序:
  1. 質性研究的『編碼』:
   係指一種把資料分解、概念化、、再以嶄新的方式把概念重新組合的操作過程;藉
   由這個過程,理論得由龐雜資料中被建立起來。

  2. 質性研究的三種主要的編碼程序如下說明:
   (1). 開放編碼:係指將資料分解、比較、範疇化(類別化)的過程,利用問題和不斷
地比較來分析與發展概念。 
   (2). 主軸編碼:係指分析者運用演譯與歸納技巧,也是採取不斷問問題和比較的方法
              將副範範疇(類別)與範疇(類別)連結在一起,形成一種關係假設。 
   (3). 選擇性編碼:是資料分析的最後階段,係指用說故事的方式把故事線找出來,並
將描述性的故事故事轉化成分析性故事,而統合理論。

第三節 研究的嚴謹性

一、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嚴謹性之差異:
量化研究的嚴謹性 質性研究的嚴謹性
1.內在效度: 研究是否真的能了解真實的世界。      
 1.可信任性: 信度(有效性)、移轉性、可靠性、確認性。
2.外在效度: 推論的程度。 2.詮譯的過程: 採詮釋辯證的原則,即在
研究前先陳述對該研究主題的見解,接受批評建議並釐清見解。
3.信度: 可靠度、穩定度、一致性、預測度、正確度。
    
4.客觀性: 價值中立。 3.真實性: 無私性、本體論的真實性
發的真實性。


二、質性研究的嚴謹性建立信度(有效性)有六項做法:
 1. 持續投入研究情境。  2. 長期觀察。  3. 公正團體的討論。   4. 反例分析。
 5. 主觀性的探索:不斷的檢討自己的建構。  6. 成員查核:是建立 有效性最好的方法。

第四節 撰寫質性研究報告
一、質性研究撰寫者的三種角色:
  1. 藝術家:要有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去呈現研究報告,能吸引讀者閱讀,並從中感受
研究對象的生活經驗
  2. 詮釋家:以研究對象的觀點呈現研究發現,由於是互動的主體。
  3. 轉化者:以逼真呈現資料,是撰寫者於稿中轉化成讓讀者可『身歷其境』的報告。 

二、質性研究報告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七點:
  1. 摘要、2. 前言、3. 文獻探討、4. 方法論、5. 研究發現、6. 結論、7. 參考書目。

三、質性研究撰寫報告的技巧:
  1. 避免延宕。   2. 設定工作時間表。 3. 不受干擾的寫作環境。
  4. 利用零碎時間。  5. 不要對初稿抱太大期望。 6. 不斷地修改。


15章 量化研究計畫書
第一節 研究計畫的功能與分類
一、研究計畫:
  係指研究者將其未來所欲真正進行研究的方法、程序,以書面的方式,提供研究者本
  身與外界(如:指導教授)作為參考、審核與溝通之用。

二、研究計畫的三項功能:
  1. 作為研究者實施研究的藍圖。
  2. 提供研究者與相關人員或單位溝通的機會。
  3. 作為一種研究的合約(contract)與研究結果評量的依據。

三、研究計畫依資料性質的不同分為兩類:
  1. 量化研究計畫。
  2. 質性研究計畫。

第二節  量化研究計畫書的格式與舉例說明

壹、量化研究計畫書的內容包括九大部分:
一、緒論(或前言):
  1. 研究動機(或背景)。  2. 研究的重要性。  3. 研究目的。
  4. 名詞定義(或解釋):視情況而決定要不要特別列出。

二、文獻探討:
  1. 針對欲研究的題目,找出相關的國內外文獻進行分析整理,而後選取與欲研究主題
   接近的理論架構、自變項與依變項、研究設計與方法等。
  2. 以有系統層次地加以呈現,而後引導出後續的研究計畫內容。

三、研究理論與架構:   
  1. 這個部分包括:研究理論、研究架構(以圖示的方法,將自變項、依變項或/與中
   介變項等加以連結的研究變項間關係示意圖)、研究問題、研究假設。   
  2. 研究理論的部分,通常是以學位論文、期刊論文或是學術理論要求程度較高的贊助
   單位,才會一定要求提出。

四、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是整個研究計畫書的核心。
  2. 研究方法包含六部分:
   (1). 研究設計。
   (2). 樣本(或取樣)。
   (3). 變項的操作型定義。
   (4). 測量工具:問卷或量表。
   (5). 資料分析方法:資料統計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定(交叉分
     析)、單因子變異分析、多元線性迴歸分析、邏輯迴歸分析等】。
   (6). 研究限制:
A.量化研究的初級實證研究的基本 研究限制,是對於研究對象的了解不容易非常深入 B.量化研究的次級資料分析的基本 研究限制,是在理論架構中若干重要變項,沒有辦法從資料庫中獲得。

五、研究人員基本資料與時間進度表:
1. 研究人員基本資料表:是提供相關資料,用以證明相關人員是夠資格的,且在時間安排
也是適當的。
2. 研究時間進度表:採用甘特圖(Gantt Chart)的方式來呈現。
3. 甘特圖:係指以工作項目為最左一行,以時間為最上一列,所繪製成能表示預期工作進度
的圖表。

六、預期研究結果與頁獻:這個部分的撰寫內容往往會與研究計畫的緒論(或前言)內的
『研究的重性』相呼應。
七、預算:這個部分是當研究計畫係針對委託招標單位或是贊助/補助機構才需要提供的相關資料
八、參考文獻:係將研究計畫內容中,有引用到的書、論文、研究報告等各項資料出處加以說
明,通常採APA格式。

九、附錄(附件):係將不便放在研究計畫本文中(如:篇幅太長)、但卻又應該向讀者交代的資料,放在整個研究計畫內容的最後,提供給讀者參考;如:問卷、量表、法規等。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