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93年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




吳來信老師 期中重點整理 2004-04-15

fred期末重點整理 2004-05-30

(空大書香園地)




1.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的意義 (p5-9)

 2. 何謂直接服務是一種綜融取向的工作方法 ? (p6)

 3. 直接服務與臨床實務工作概念區分 ? (p7-8)

 4. 為何直接服務是一種微觀面的社會干預 ? (p8-9)

 5. 請以Carroll 的圖示說明社會工作實施的模式。 (p10-11)

 6. 直接服務社會工作三種較相關的工作模式。 (p32-37)

 7.請以貝克所提綜融社會工作角色間關係說明直接服務社會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p13-17)

 8. 何謂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 (p27)

 9. 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CSWE)如何界定社會工作教育核心課程 ? (p27-32)

 10. 何謂微觀層次的社會干預 ? 中距層次的社會干預 ? 巨觀的社會干預 ? (p8)

 11. 何謂微觀層次的社會工作實施方法 ? 中距層次的社會工作實施方法 ? 巨觀的社會工作實施方法 ? (p29-30)

 12. 社會工作實務目標為何 ? (p23-27)

 13. 何謂社會工作有那些實務工作模式 ? (p32-37)

 14. 何謂醫療模式社會工作實務模式 ? 何謂系統模式社會工作實務模式 ? 何謂生態模式社會工作實務模式 ? (p32-37)

 15. 系統模式社會工作模式中有關均衡(homeostasis)的概念為何 ?(p34)

 16. 生態模式社會工作中的棲息處 (habitat) 與生活空間(life space ) 的概念為何 ? (p35-36)。

 17. Lowenberg & Dologff 曾對社會工作的倫理的兩難問題提出幾個順序原則,請說明之 (p52)

 18. 在直接服務實務中, 社會工作常面臨的兩難問題為何 ? (p51-56)

 19. 請說明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的自我決定與父權主義問題 ? (p53)

 20.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工作過程中有關案主相關資料的搜集途徑為何 ? (p65-67)

 21. 請以生態觀點探索案主問題 (p68-72)

 22. 請以Hartman 社會系統圖說明個人、家庭與其它系統的交互關係 (p70-72)。

 23. 個人次系統中可進一步分那些次系統 ? (p70)

 24. 社會工作者與案主進行問題探索時,應保握那些原則 ? (p72)

 25. 何謂案主自我決定的權利 ? (p76)

 26. 何謂案主問題評估(assessment) ? (p83)

 27. 社會工作者如何就所接觸案主類型,進行案主問題評估 (p83-88)。

 28. 兒童虐待可分那幾類 ? (p89)

 29. Hepworth 曾因評估兒童性虐待, 列出一些評估指標,請說明之 。(p89-90)

 30. 老人虐待可分那幾類 ? (p89)

 31. Quin & Tomita 曾就老人財務剝削問題列出可能指標,請說明之。(p91-92)

 32. 社會工作者在評估案主問題應把握那些關鍵因素。(p92-97)

 33. 社會工作的服務契約目標設定, 依Cournyoer 認為應把握那些原則 ? (p106-112)

 34. 服務契約是社會工作者與案主的工作協議,共同承諾以合作方式實現所同意的目標與擬定計畫, 請說明服務契約在擬定時的內容為何 ?

 35. 在選擇處遇策略時, Hepworth 曾提出相關應考慮的因素為何 ?

 36. 根據Vourlekis & Greene 的看法,社會個案工作者將個案管理區分幾個步驟以方便進行直接服務。 (p136-139)

 37. 何謂結案 ? 社會工作者結案時應考慮那些時機 (p145-149)

 38. 在結案階段,社會工作者應進行那些處理 ? (p150-154)

 39. 何謂追蹤服務 ? 追蹤服務應包括那些情況 ? (p154-157)



壹、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的意義 (p5-9)

直接服務→是針對案主或案主群而提供的服務,

間接服務→是針對案主利害關係的個人、團體、機構而提供的服務。



貳、何謂直接服務是一種綜融取向的工作方法 ? (p6)

綜融取向→案主的問題是多面向,很少愛主是求助是受單一的議題或癲一因素所決定。社會工作者乃在同一時間運用多種方法的模式去協助案主及改變社會體系。



參、直接服務與臨床實務工作概念區分 ? (p7-8)

臨床實務:就是直接服務,社會工作直接服務注重的市面對面直接提共服務,以協助案主解決問題。

直接服務:所包含的意義較多元,除了將心理治療的角色包括在內,也注重預防及團體服務的要素。



肆、為何直接服務是一種微觀面的社會干預 ? (p8-9)

拾、何謂微觀層次的社會干預 ? 中距層次的社會干預 ? 巨觀的社會干預 ? (p8)

微觀:工作者與案主一對伊的工作,

中距:工作者與家庭及其他小團體的工作。

巨觀:工作者與組織或社區一起工作,或法規制定一社會政策修訂有關的工作。



伍、請以Carroll 的圖示說明社會工作實施的模式。 (p10-11)

1、相關社會工作聚焦在個人、家庭、團體、貧窮、疾病、犯罪、身心障礙、吸毒、酗酒問題,市社會工作者直接福無經常協助案主蹶覺得問題

2、與案主相關:憂鬱症、躁鬱症、智能障礙、肢體障礙、失業、藥物濫用。

3、與夫妻關係:配偶虐待、溝通不良

4、與加聽相關:低收入、家庭暴力、親子關係、

5、與團體有關:幫派、暴力、同性戀



陸、直接服務社會工作三種較相關的工作模式。 (p32-37)

拾參、何謂社會工作有那些實務工作模式 ? (p32-37)

拾肆、何謂醫療模式社會工作實務模式 ? 何謂系統模式社會工作實務模式 ? 何謂

生態模式社會工作實務模式 ? (p32-37)

拾伍、系統模式社會工作模式中有關均衡(homeostasis)的概念為何 ?(p34)

一、醫療模式:採醫療診斷的觀點,是求助者如同病人→職責→診斷案主問題產生的根源,對症下藥協助案主解決問題。

二、系統模式:除心理因素外,環境影響案主問題的重要因素→改變案主所處的環境。

1、 整體的概念:系統的整體大於系統內部

2、 關係的概念:系統內各個元素之間的型態與結構,和元素本身同樣重要。

3、均衡的概念:大部分生物體系均會自然形成一平衡,以維持體系的運作。

三、生態模式:強調人與環境互動的重要性,認為人不只被動的因應外在環境的壓力,且能積極主動弟與他們所楚的環境互動,並經由互動而不段發展與成長



柒、請以貝克所提綜融社會工作角色間關係說明直接服務社會工作者的主要角色。(p13-17)

1、支持著的角色:社會工作在連結案主與資源的過程中,必須支持案主,並與案主依同努力,以便取得必要的資源。

2、指導著的角色:社會工作者是助人自助的工作不是替案主解決問題,而是從旁指導與協助,讓案主自己蹶絕問題。

3、治療者的角色:注意傾聽、不批評、澄清感受、摘要、對問題聚焦、並指出優點和逐漸進步等行為。

4、管理者的角色:行政管理者、資訊管理者、個案管理者。採取預防的措施,平日就對前在案主的需求收集和分析相關資料,應建立資源網絡,隨時更新,已被應用→也扮演資源管理者的角色與資訊管理的角色。



捌、何謂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 (p27)

玖、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CSWE)如何界定社會工作教育核心課程 ? (p27-32)



拾壹、何謂微觀層次的社會工作實施方法 ? 中距層次的社會工作實施方法 ? 巨觀的社會工作實施方法 ? (p29-30)

大部分來自社會及行為科學的領域:社會工作核心課程:

1、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1)發展階段:兒童、青少年、成人、中年、老年期的生理心理及發展

(2)社會組織:家庭、社區、學校、機關、社會團體

2、社會福利政策和服務:社會福利政策是策劃社會工作實務的依據,也是推展各種社會工作的行動準則。

3、社會工作實施方法:社會工作者為達成專業目標,須以專業方法來處近案主的社會功能

(1)微觀層次的實施方法:個人、夫妻、家庭→以面對面方式直接服務。

(2)中距層次的實施方法:自助團體或治療團體的成員、學生、同事、鄰居。

(3)巨觀層次的實施方法:社區居民、社會團體、公私部門的各種組織→

A、社區團體和組織的發展、

B、方案規劃和發展。

C、方案的執行、管理和評估。



拾貳、社會工作實務目標為何 ? (p23-27)

1、強化案主對於問題的解決能力:是透過服務的方案、壓力的預防和減低,及相關資源 的運用以增進、恢復、維護並贈近個人、家庭、團體、組織和社區的社會功能。

2、提共愛主所需的資源和服務:特質:工作者與案主一起工作→主動介入社會資源開法及運用的過程。

3、增進案主互動體系的有效運作:「人在環境中」重視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並儘僅可能去了解和處相關係統的互動關係

4、透過社會政策來維護社會正義:需聯合其他機構或團體的社會工作者,透過社會行動或推動立法方式,解決或重建因為不公平或不蕩政策所造成的錯誤。



拾陸、生態模式社會工作中的棲息處 (habitat) 與生活空間(life space ) 的概念為何 ? (p35-36)。

1、棲息處:人們生活的環境→物質(地理環境及駐所特質)和社會背景(家庭、社交、社會網絡)

2、生活空間:活動範圍→所處位置或地位、角色



拾柒、Lowenberg & Dologff 曾對社會工作的倫理的兩難問題提出幾個順序原則,

請說明之 (p52)

1、 保護生命原則。

2、 差別平等原則。

3、 自主自由原則。

4、 最小傷害原則。

5、 生活品質原則。

6、 隱私守密原則。

7、 真誠原則。



拾捌、在直接服務實務中, 社會工作常面臨的兩難問題為何 ? (p51-56)

1、保密與隱私權問題→可能傷害其妻

2、自我決定與副權主義的問題→年幼遭父性侵

3、對不同對象忠誠問題→中輟生與教務主任反對

4、專業界與利益衝突→領養小孩

5、專業價值與個人價值問題→強暴案



拾玖、請說明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的自我決定與父權主義問題 ? (p53)

由社工設法找到其母,請妹妹與姆同住,若未尋獲其母,基於差別評等原則,應優先保護地位較低的一方,妹妹無法獨立自主→差別評等原則、自由自主原則、生活品質原則。



貳拾、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工作過程中有關案主相關資料的搜集途徑為何 ? (p65-67)

1、與案主會談:

(1)口語報告:間接訊息來源→問題描述、事件報告、意見呈現→自我覺察。

(2)非語言行為:高亢的聲音、緊握的拳投、顫抖的聲音、憤怒的表情、顫抖的雙腳、緊縮的下巴、緊閉的嘴唇、憂鬱的面貌。

2、進行家庭訪問:了解案主家庭情形、與家人互動情形、與家人交談了解更多資料印證案主的描述和看關的事實是否相符。

3、接觸和訪問相關人員:親戚、朋友、師長、同學、同事、家醫→查明案主隱藏的訊息

4、查閱相關資料:接案紀錄、轉介基本資料→就醫紀錄、案主心理測驗分數、學校成績。



貳壹、請以生態觀點探索案主問題 (p68-72)

除直接從案主本身所收集的資料加以分析外,尚須注意案主的其他社會系統。

強調全方位和人與環境間的交流,正府合社會工作專業所主掌與環境並存互補的慨念。



貳貳、請以Hartman 社會系統圖說明個人、家庭與其它系統的交互關係 (p70-72)。

1、 個人的次系統

2、 人際關係的次系統

3、 所楚的公共機構

4、 所處的物理環境

5、 個人服務的提供者



貳參、個人次系統中可進一步分那些次系統 ? (p70)

生理、認知、情緒、行為、動機的次系統。



貳肆、社會工作者與案主進行問題探索時, 應保握那些原則 ? (p72)



貳伍、何謂案主自我決定的權利 ? (p76)

1、尊重案主問題的個別化→被視為依各案件、案主要被視為人看待,而不是各案件

2、了解案主問題的情緒反應→憤怒、不滿自卑、怨恨自己、自尊受損、人格尊嚴喪失殆盡。

3、以同理心介入問題的探討→保持平衡、理智客觀、透入與案主建立的關係中,對受助者有所擔當,有感情的投入和流露。

4、接內案主的問題→真心誠意對待案主的問題,體認他的問題是一件自然的是→包括案主對問題是當和不是當的反應、積極或消極、建設性或\破壞性的態度或行為。

5、不批評案主的問題:對案主提出的問題,勢力基於案主需要給予必要的協助,而不是是否直得協次系統助處理。

6、尊重案主自我決定的權利:案主對於問題的探索,有自己選擇、決定的權利和需要→社工應給予鼓勵案主陳訴問題、參與老論並從中收詢重要訊息。

7、對問題討論的訊息保密:

(1)絕對保密:不可用任何形式交案主相關資料洩漏出去→機構內同事討論、不可輸入電腦、不可紀錄在各案紀錄中。

(2)相對保密:目前社會福利機構大摳容許與機構內同事老論案主問題→但一切以案主最佳力為考量。



貳陸、何謂案主問題評估(assessment) ? (p83)

社會工作者與案主以起努力,將探索階段所收集的資料賦予意義和整理,以作為邁入圈約過程的前置作業。

多面向的評估:社會工作者與案主之間的過程,將收集的資料,分析之後行成的多面的評估。

普通評估:案主與社會工作者及機勾互動的過程,用以決定機構能否是當地處理案主的問題。



貳柒、社會工作者如何就所接觸案主類型, 進行案主題評估 (p83-88)。

1、主動求助者對問題的看法:

(1)消除案主隊問題的負面感受

(2)協助案主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

(3)引發案主面對問題的\動機

2、被轉介案主隊問一的看法:

(1)了解案主面對轉借的感受

(2)與案主老論希望得到服務的內容。

(3)尊重案主自我決定的權利。

(4)傳達轉借來源的正面評價

(5)避免具體指明其可採取的行動

3、非自願性案主問題的看法:

(1)增加案主的選擇性

(2)多方面的探討

(3)讓案主有機會嘗試



貳捌、兒童虐待可分那幾類 ? (p89)

身體惡待、心理惡待、兒童疏忽、兒童性虐待。





貳玖、Hepworth 曾因評估兒童性虐待, 列出一些評估指標, 請說明之 。(p89-90)

1、當時身體指標:陰部疼痛或發養生殖器或肛門的瘀傷或流血、陰部腫脹、內衣撕裂、玷汙、或有血跡、生殖器官及衣服等楚有精液跡。

2、辭續性的身體指標:尿道感染、性病、AIDS、慢性胃痛(便秘)、厭食、暴食、懷孕。

3、情緒的指標: 沮喪、罪惡、羞恥感、不明確的身體不適、低自尊、孤獨不合群、歇斯底里

4、人際的指標:假性成熟、退化的不成熟、攻擊、極度順從、同儕關係不佳、依附、碰觸警覺

5、認知或知覺得指標:對性有超乎其年齡認知、惡夢、注意力不集中、幻覺、錯覺、學習障礙

6、行為的指標:過度不適當的自衛、報露行為、性侵兒童、縱火、說謊、偷竊、過度沐浴、自我傷害、性關係混亂、退縮、過動、尿床、拉肚、犯罪、部是零的吮指。



參拾、老人虐待可分那幾類 ? (p89)

心理虐待、身體虐待、疏忽、性虐待、財務剝削。



參壹、Quin & Tomita 曾就老人財務剝削問題列出可能指標, 請說明之。(p91-92)

1.銀行帳戶有不尋常的進出帳目。

2、銀行帳戶的綜合對帳單,開始末寄達老人的家裡。

3.要求老人簽署一些不解其意的文件。

4、照顧者過度關心老人的財務。

5.提供給老人的服務,遠少於老人經濟能力所能負擔。

6、缺乏一些老人經濟負擔得起的家庭設備。

7、剛認識的人卻表現出與老人非常熟悉的樣子。

8.老人與家人、老朋友及他人隔離。

9、承諾要給老人終生的照顧。

10、老人被要求簽訂契約出讓房舍或其他重要資源。

11、簽名的筆跡不符。

12、缺乏適當的財務管理計畫。

13、對於老人財務管理的相關說明不真實。



參貳、社會工作者在評估案主問題應把握那些關鍵因素。(p92-97)

1、案主問題的嚴重性:嚴重憂鬱副項的社會關係、欽職因應技巧差、運用資源能力低、單親

2、問題行為發生的場所:公共場所、社交場合、私下

3、問題行為發生的時機:蜜月期、特殊事件後、生活轉換期

4、問題行為發生的次數:經常、偶兒、突發

5、問題的持續時間:個人發展的某一階段、持續長時間、生命循環、婚前後、懷孕期間



參參、社會工作的服務契約目標設定, 依Cournyoer 認為應把握那些原則 ?

1、應以結果的刑事加以描訴

2、應以明確詳實的字彙說明

3、應以可測量或可證實的字彙作陳述。

4、應以繩工的實際機會

5、應可改善案主的情況

6、應與案主的價值和文化系統一致

7、應有完成目標的時間表(p106-112)



參肆、服務契約是社會工作者與案主的工作協議, 共同承諾以合作方式實現所同意的目標與擬定計畫, 請說明服務契約在擬定時的內容為何 ? P.112-7

1、排好優先順序的目標:案主的問題不只一個,緩急輕重安排優先順序。

2、參與者的角色:服務過程工作者扮演一定的角色,案主期待社會工作者提共教導、問題解決、建議、改變。

3、採用的干預技巧:會談的方式是個別的、聯合的、家庭的、或三者混何使用→採用技巧:角色扮演、溝通技巧

4、時間架構:計畫以多九的時間完成工作目標,應由社會工作者與案主共通建立工作時間表。

5、監控建展的方法:專業工作者有責任評估目標實際進展況→加強案主努力動機,避免疏忽。

6、重新協調契約的規定:服務契約是社會工作者實施處遇的依據,當案主情況(社會系統的情勢)有所改變、或出現新的事實和資訊→契約可依實際重新調整。

7、事務性的項目:服務開始的時間、收費的額度必要時取消或便坑處預時間的約定等。P.112-7



參伍、在選擇處遇策略時, Hepworth 曾提出相關應考慮的因素為何 ?P129-132

1、配合標的系統:社會工作者再直接服務中必須一案主的目標妥加選擇及運用。

2、配合問題的評估:實際屢行服務契約時,工作者仍須針對案主初步指認問題做進一步評估一但發生新問題,就應調整原來評定的目標,並選擇適當的方法和技術,以解決這些問題。

3、配合發展階段:因案主的年齡不同,楚愈方法和技巧須配合其發展階段,始能發揮效用過與不及均非良策。

4、配合壓力轉移:危險介入、任務中心系統、支持性團體→方式來處理此類轉移(夫妻、退休、健康惡化)

5、配合文化背景:了解少數民族弱勢文化,才能精確的評估她們的問題,並選擇適當的處遇。





參陸、根據Vourlekis & Greene 的看法, 社會個案工作者將個案管理區分幾個步驟以方便進行直接服務。 (p136-139)

1、資源收尋:工作者必須和案主發展並微辭信任關係,能夠以同理心來處近溝通。了解選擇和按部就班解決問題等複雜事宜

2、資源連結:社會工作者須扮演資源顧問的角色經由轉借或轉案的程度,讓案主殼到其所需要的服務。

3、服務協調:為確保處遇的持續性和互補性,社會工作者、案主、案主家庭、或非仗勢之詞系統必須共同合作。

4、服務輸送的監督:社會工作者在連結案主與資源的過程中,對於資源提共者的輸送情況進行監督必須與俺主和服務提供者不段接觸,以便適時加以溝通。



參柒、何謂結案 ? 社會工作者結案時應考慮那些時機 (p145-149)

結案:當案主問題已經解決,目標也已達成,從此以後案主有能力適應問題,而且辭續地進步和成長,就是結案的最佳時機。

1、處遇目標已達成:不能只看服務契約上所列的目標,應該審視案主外在行為與內在功能的匙直變化。

2、服務期屆滿:採取有計畫的結案→社會工作者在處遇初期就應該告知案主整個服務的過程,包括結案的時間。

3、案主無法繼續接受服務:因案主有某種因素無法繼續接受服務,

(1)進度不滿意

(2)案主有不可抗拒之理由

(3)案主沒有錢支付費用

(4)理由不明

4、實務工作者調職或離職:護士、觀護人、工作轉換或離職

5、機構功能有所轉變:機構出了問題,或政策有改變、所小服務範圍、服務對象、服務期限。



參捌、在結案階段, 社會工作者應進行那些處理 ? (p150-154)

1、預告結案的時間:個案在倒數第三次會議時間,團體工作→團體即將結束前的二週或島屬第四次會議。

2、回顧服務的過程:實務工作者應在最後2次會談時主動提到結案時要達成的任務,並回顧處遇中任務達成之處。並評估案主在解決問題上的能力或技巧

3、評估服務的成效:

(1)對於結果的評估→以了解目標達成率

(2)對於過程的評估→方法和技巧是否被接納

(3)對於工作者的評估→讓案主表達他們心中對機構和實務工作者的評價→增進工作者的成長和發展。

4、分享結束的感受:案主→結案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依各特殊的事件→給予機會表達感受工作者: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與一個人、夫妻、家庭、團體間有幾較深入的接觸也可能有一些特殊的經歷想在與案主分離時表達出來。

5、紀錄結案的摘要:有回顧經驗的意義,有回顧過程與分享感受時,認為結案後有待繼續努力的地方,也可紀錄在結案摘要中,讓案主將來獨自處李問題時作為參考。



參玖、何謂追蹤服務 ? 追蹤服務應包括那些情況 ? (p154-157)

追蹤服務→在結案之後一段時間,社會工作者繼續與案主保持聯繫,以了解案主在結案後的情況,並主動給予必要的協助。

1、 進行追蹤會談:追蹤並提供服務→案主有持續進步和成長給予鼓勵、肯定和支持→以強化能力和信心。

若退步→故探復萌→應再提供必要的協助。

2、執行契約的後續服務:原來的服務方案之中。→隔月一次的後續服務。

3、建立支持系統:以便案主未來遇到問題,可自行從相關的社會系統中找到資源的處,解決問題。







fred 2004-05-30 重點分享





第九章

一、 兒童虐待的定義:對18歲以下兒童之照顧者因疏忽或不當行為,使兒童遭受身體的傷害,心理的創傷,或性虐待等,致使兒童的健康及福祉受到威脅或傷害。



二、 台灣兒童虐待的問題大致有幾個發展趨勢:

1.為失業率竄升,兒童虐待的個案也不斷增加。

2.兒童施暴者仍根深蒂固的認為兒童虐待世家務事是家庭的資產。

3. 受虐兒童在兒童虐待過程中,自我保護及尋求外力協助能力仍不足。

4.整各社會對兒童保護工作仍然保守,當鄰居有兒童虐待事故時,是乎仍持不聞不問者居多。



三、 兒童虐待認定標準大概有五種:

 1.身體虐待

 2.性虐待:父母或對兒童有照顧之責的人,因個人之性衝動、性欲而在兒童可見之處從事性活動、色情交易、或允許兒童看色情影帶、圖片、文字等,使兒童之身心發展受害或有害之虞

 3.精神虐待:

○ 1父母或對兒童有照顧之責的人,嚴督惡言辱罵兒童、不與兒童講話,或惡意詆毀兒童之人格,自我觀念,自尊,價值感,使兒童之情緒處於緊張、受害之狀況下

○2情緒疏忽 剝奪孩子成長所需『愛的滿足感,安全的滿足感,自我價值的肯定感』

 4.疏忽: ○1營養剝奪

○ 2衣著疏忽

○ 3 居住疏忽

○ 4 衛生剝奪

○ 5贍養、支持疏忽

○ 6疏於管教和督導

○ 7疏於醫療照顧

 5.其他不當待遇



四、 兒童虐待的處遇目的:防止已受虐之兒童再受虐或疏忽,並對其家庭提供各項服務與矯正工作,以及消除導致虐待情境因素,使家庭恢復功能,並且強化其功能



五、 兒童虐待的處遇十種策略:

 1.對案家進行個案工作及督導

 2.對案主或案家進行精神病理諮商

 3.團體治療

 4.家事服務員服務

 5.短期安置

 6.施虐父母自助團體

 7.日間托兒服務

 8.親職諮商、訓練與轉介

 9.酗酒及藥物濫用禁戒處遇

 10.長期安置



六、 兒童虐待之家庭處遇;「以兒童為中心,以家庭為基礎」發展出三種思考邏輯,

 第一 家庭維繫方案:社工人員的常用技巧

(1)親職或親子諮商或諮商服務

(2)協助施虐者自我認識,並提供必要之心理諮商服務

(3)提供家庭下列各項支持:經濟型,資訊型,情感型和教育型支持方案。

 第二 家庭重建方案:

(1)將兒童暫時安置於適當場所

(2)協助兒童原生家庭的認識家庭重建之必要性,韓前述各種家庭實務服務

(3)家庭聯合諮商服務

(4)再評估家庭功能和家庭調整結果

(5)協助兒童返回原生家庭

 第三 永久安置方案:來自於

1不適宜在家庭內教養

2棄嬰及無依兒童

3未能受適當養育或照顧之安置兒童。安置之順序

(1)為寄養於合適之親屬家庭

(2)為寄養於已登記合格之寄養家庭

(3)為收容於經政府核准在案隻兒童教養機構





第十章

一、 婚姻暴力的定義:『不當使用力量或權力而撥奪他人權力者』都可稱為婚姻暴力【狹義】。除了身體虐待之外還包括

(1)情緒虐待,

(2)情緒剝奪,

(3)身體疏忽,或疏於照顧

(4)性虐待或性剝奪【廣義】

二、 婚姻暴力的社會迷失

(一) 「婚姻暴力只是芝麻小事」之社會迷失

(二) 「婚姻暴力只是家務事之迷失」

(三) 「婚姻暴力之心理病理迷失」

(四) 「理想家庭之迷失」

(五) 「社會認可迷失」 或「社會父權迷失」

(六) 「家庭資源與權力平均分配的迷失」



 婚姻暴力之成因解釋取向:

(一) 「責難受害者說」:此派學者認為婚姻暴力主要導因受害者具有受虐人格取向,或具有被動性格,挑釁行為,而造成施暴者之暴力行為。社會工作的進行處遇或服務時應強調個人特質之改變,如溝通技巧學習、憤怒控制的學習、自我認識與自我了解能力的提升,→認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策略,因此改善`提升個人生活調適技巧為最適切的婚暴協助策略或治療目標。→微視觀

(二) 「責難結構說」:此派學者認為婚姻暴力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其成因包括來自文化因素`社會結構性不公平問題,以及各種性別權力階層化等社會結構問題,→巨視觀→「社會處遇模式」,這種結構觀有四種說法

甲、 結構不公平論:

乙、 父權說

丙、 權力差別說

丁、 社會文化觀



 婚姻暴力介入的工作模式

(一) 「微觀介入」

甲、 對施暴者之介入:「醫療模式」心理治療,或接受憂鬱之藥物治療

乙、 對受暴者之介入:「醫療模式」1採心理分析,心理治療 2「學習控制生氣技巧」改善與施虐者關係 3「認知理論」為出發點增強施虐者,受虐者的問題解決能力,決策能力,思維能力等來改善個人

(二) 「巨觀介入」

甲、 人權觀點的介入方式:家暴常被認為是「家庭隱私」,拒絕外人介入。嚴重父權意識威脅婦權原因

(1)父權是家庭關係的維持體系,所有成員必須聽命指揮

(2)父權是絕對的權力和權利

(3)人們是父權為社會正常規範。所以喚醒社會意識,從「人權」觀點來破除隱私權的迷失

乙、 權力差異觀的介入方式:婚暴防治在於終止不平等關係包括

(1)家中兩性的地位不平等

(2)社會中不平等的權力分配

(3)建立兩性平等的社會規範。因此社會集體做法應包含

(1)婚姻及財產的平權

(2)女性勞動參與的平等

(3)社會安全給付的平權

(4)兩性平等教育普及化

丙、 喪權說的介入方式:提升工作場所自主性及控制感,減少員工拿家人當出氣筒

丁、 社會隔離說的介入方式:去除社會隔離和家庭隱私的圍籬使家庭和社區連結在一起

戊、 結構不公平論的介入方式:

己、 父權論的介入方式:

庚、 暴力文化許可論的介入方式:





第十一章

 藥物中毒:亦稱藥物依賴或藥物成癮`藥物濫用

 吸食毒品的動機及原因:

(一) 個人方面:

(1)好奇

(2)解悶脫離痛苦

(3)生理需求

(4)缺乏要李正常智識

(5)其他

(二) 家庭方面:

A. 父母的壓力或父母的關係

1. 父母對小孩期望過高

2. 與父母不睦

3. 父母操持不正當職業

4. 父母過分干涉

5. 父母的放任管教態度

B. 兄弟姊妹的關係

1. 兄弟姊妹不睦

2. 兄弟姊妹有濫用藥物惡習

C. 其他

(三) 學校方面

1. 學業成績

(1)學業成績不佳

(2)學業優良而驕傲致使孤立無助

(3)過分注重升學

2. 人際關係

(1)不受教師喜歡

(2)不受同學歡迎

3. 學校教學

(1)缺乏藥物濫用正確知識的教導

(2)缺少藥物濫用防治宣傳或觀摩

4. 其他

(四) 社會方面

A. 政府關係

(1)執行藥物管理不徹底

(2)毒品取締不力

B. 黑社會,幫派危害

(1)黑社會,幫派為取得生存經費

(2)參加不良幫派

C. 娛樂場所

D. 大眾傳播媒體

(1)傳播不當而大量宣傳

(2)公眾人物不良示範





第十二章 照顧問題與社區資源連結



照顧性別化:老年婦女是社會中最被忽視的一群,她們年輕時為小孩而付出自我,年紀再大一點,為照顧公婆和家庭而犠牲自己,年紀再更大,為照顧配偶或孫子女而沒有自我。受到「家庭倫理」(Family Ethic)之要求,在家庭照顧幾乎與女性照顧劃等號的社會角色期待下,所承受的壓力和社會角色負擔,往往因被「正常化」而被忽略了。



一、 老年服務需求與社區資源連結整合

1、 針對照顧角色壓力和角色衝突的老年婦女,提供個案諮商和家庭諮商方式,協助她們了解她們在角色認同與角色負荷、角色認同與角色壓力之間產生的問題。老年婦女上的壓力需經由「老人個案諮(商)專線」,協助她們克服角色衝突與角色壓力的問題。

2、 社會工作者可以經由協助申請,幫忙有需要居家照顧需求的老人家獲得居家資源的協助,由政府派遣居家服務員家中協助清潔、陪同家醫,以及煮飯等工作。此外,老人長期照顧的各類型設施,如養護機構、護理之家、日間照護中心、居家支援中心、緊急救援等系統。

3、 直接服務社會工作員,宜採「個案管理」方式,協助老年婦女的「顧職減壓」讓受照顧者獲得全方位的尊嚴服務,讓提供照顧者完成其照顧家人的心願,又不致於身心耗竭。









第十三章 危機介入

一、 危機介入:亦稱為「危機調適」或「危機處遇」,是一種馬上或立刻處理的社會工作方法。大都用在環境修正,藥物戒斷或心理、社會等的治療上,是協助案主改善與緩解生活上重大壓力或困擾之問題。

二、 危機介入理論:

1、 處遇時間需求論,

2、 壓力消除論,

3、 危機事件減免,

4、 案主功能論,

5、 危機介入重點(心)論等。

三、 危機(介入)的類型與介入,可分為:天然危機、科技危機、衝突危機、惡性危機,管理階層價值扭曲危機、欺騙危機、管理不當導致危機等的危機與介入。

四、 介入方法與技巧:包括:

1、 情緒安撫。

2、 情緒再體驗。

3、 認知重建。

4、 澄清漠視。

5、 重新界定。

6、 力場分析。

7、 協助做決定。

8、 付諸行動。

9、 自我管理及。

10、家庭作業等之危機介入方法與技巧。







第十四章 認知重建

一、 認知(Cognitive):是指透過知覺、推理、直覺去認識事物,尤其是心理方面的辨認之知識而言。

二、 認知行為治療學派的特點:

1、詳盡,有良好規劃的原理:提供案主克服問題的步驟。

1、 提供技術訓練:增強案主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知能與有效性。

2、 強調獨立使用的認知行為技術:

3、 掌控案主情緒:配合案的技術進步。

4、 重個別差異:重視個別化。

5、 有一定程序的評量:

6、 其他,如直接而有系統的運用:用於認知不良的問題上等等。





第二節 諮商與認知建構:

諮商:是由受過專業教育與訓練的諮商者來進行,大多採取尊重、接納、支持的諮商態度與案主建立和諧信任的專業關係,以期案主放心敘述其困擾或問題的焦點,諮商者則依實況需要而運用諮商專業技巧與策略予以協助。其技巧、策略多半是透過認知改變、情緒宣洩和行為調整等等的方法,來促進案主的心理成長而增進其人格彈性。



第四節:認知行為治療準則與步驟:

四、 認知行為治療準則

(一) 思考是行為最基本的決定要素

(二) 重視現在和未來

(三) 建立建設性的改變



五、 認知重建的步驟

(一) 協助案主接納其自我陳述與假定以及信念影響其對生活的情緒反應。

(二) 協助案主辨認影響其問題和不良功能的信念與思考模式。

(三) 協助案主確認引發失功能認知的情境。

(四) 協助案主以良好功能自述取代自我挫敗的認知。

(五) 協助案主為成功的因應結而奬賞自己。



六、 常見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法:

(一) 敏感遞減法:逐步面對他所懼怕的事物以消去非理性害怕反應。

(二) 洪水法:讓個案(案主)直接面對他最害怕的事物無從逃避,可能是令人驚恐的過程。案主必須足夠堅強方可面對,是治療單一恐懼症療效最好的方法之一。

(三) 代幣制度:例如學校蓋「好學生章」可與老師交換禮物,此法常用於精神病房、啟智機構與教室,一般教室管理、特殊學生行為改變等。

(四) 模仿:是個案藉由觀察及模仿治療師而學習應行為的歷程。

(五) 社交技巧訓練:當個案主要問題是缺乏適當的社交技巧、如害羞或缺乏自我肯定,治療師通常會施予社交技巧訓練、自我肯定訓練。

(六) 認知治療法:在改變人們對事件的認知解釋,行為與感覺會自動的產生改變。是在改變個人的內心在思考與假設或自動化思考。最熟知的認知治療是Ellis的理情治療法以及Beck的認知治療。







第十五章 社會技巧訓練

訓練目標必須依下列訓練程序去推行:

一、 訓練理由與技巧,即討論說明訓練的理由與訓過程以及描述訓練技巧。

二、 辨認技巧的各層面,即強調任何技巧均有各不同層面,在各層面中,

三、 技巧示範。

四、 針對各個層面進行角色扮演。

五、 評估角色扮演。

六、 整合角色扮演的各個層面。

七、 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情境中。







第十六章

一、 自我肯定:是指自己確定自己的主張與意見之意,也就是指一些行為上的具體層面,透過這些行為的層面而把自己的意見、感受、需求和好惡、看法、想法等等表達出來,即使是冒著被人批評、他人的不悅或懲罰的危險也在所不惜。所以自我肯定不是指據單一面向的觀念,還包括其他面向 如:

1. 拒絕他人的要求

2. 表達不受歡迎的意見

3. 承認個人的缺點

4. 接受贊賞

5. 表達正面的感受

6. 請求對方改變行為

7. 主動與人對談,並能持續對談 等等。



二、 自我肯定訓練的過程

1. 決定何種層面需要訓練:此為自我肯定訓練的第一步。

2. 依討論的技巧訓練程序與步驟去進行:決定需要訓練之層面之後接著就要依技巧訓練程序與步驟去做。

3. 重視指導等的自我肯定訓練的技巧:如重視指導練習、角色演練和重複練習等的自我肯定技巧。



三、 自我肯定及其反應模式

(一) 協助案主了解自我肯定和攻擊與缺乏自我肯定之區別

(二) 強調個人傳遞訊息使他人了解之重要

(三) 認識缺乏自我肯定者之損失與後果

(四) 了解抑制直接表達想法、感受、信念與尊重他人的重要

(五) 明白自我肯定者之優點

1.被人尊重

2.受一般人歡迎

3.有自信心)

與無法自我肯定者之缺點

(1.被人輕視

2.有懷才不遇,被人剝削之感覺

3.被人懷疑而敬而遠之)

(六) 了解游離於攻擊與缺乏自我肯定之間或無法拿捏者之毛病

(1.無法自我肯定而導致進退失據

2.造成自我價值之低落

3.憂鬱

4.社交場合不如意、焦慮

5.其他)



四、 自我肯定行為之基本模式:

(一) 基本型:直截了當說出自己的需求,信念意見及感受,最常見之型式,也可用來提供事實或稱讚他人。

(二) 諒解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能體諒他人的感受與需求,縱然彼此意見不同也能以溫和誠懇語氣態度表達諒解與尊重。

(三) 矛盾型:當先前的計畫,約定與實情或未來不符合,或有矛盾存在時,趁機提示,重新加以約定或追究原因,也藉此確定矛盾或不實。

(四) 直言型:直言無諱的道出問題,告訴對方有關其行為,甚至你自己的感受、希望之影響,也是警告他人的方法。

(五) 影響型:可告誡對方若情況不改,可造成的後果,藉此令對方修正。

(六) 詢問型:控制談話的音量、速度,強調從詢問中了解對方的立場、感受及意見。

五、 批評的藝術:

六、 語言行為理論

七、 非語言團體動力

(一) 非語言溝通的特性

1. 非語言行為不易解釋

2. 非語言行為會形成習慣

3. 在團體中,以非語言方式溝通較語言溝通多

4. 非語言訊息比語言訊息更令人相信

5. 情感與感受主要以非語言的方式溝通

(二) 非語言溝通的目的

1. 說明作用

2. 替代作用

3. 表達情感

4. 調整作用

5. 掩飾作用

6. 反應團體彼此關係

(三) 團體領導者非語言方式的輔導行為

1. 專注行為

2.同理心

3.尊重

4.溫暖、接納

5.真誠

6.具體

7.自我表露

8.立即性

9.面質

10.其他



(四) 團體領導者觀察成員的非語言技巧

1. 判斷與證實

2. 資料收集與澄清行為意義

3. 溫和簡單表達

4. 以試探性的語氣去探索或解釋非語言行為意義

5. 領導者對當事人的澄清與詢問

6. 了解進步與成長



八、 自我肯定認知上的障礙:……….

(一) 緊張與情緒的干擾:…………

(二) 錯誤的信念或認知模式:……….

(三) 常見的錯誤觀念或迷失:

1. 相信自己對他人的責任或義務,勝過自己的需要或權力

2. 過度想取悅他人或給人有良好的印象

3. 過度懼怕自我肯定所帶來的負面結果





第十七章

一、 何謂壓力:壓力是主觀感受,客觀來說,壓力是壓力源加上壓力反應的綜合體,或說是壓力因子和壓力反應的結合,兩者缺一都不叫壓力。

二、 壓力因子:職業壓力及家庭生活壓力,任何層面都可能形成生活壓力,但是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兩難,也是現代人的壓力重要來源

三、 壓力管理:不是可以消除所有壓力或壓力源(因子),而是減少壓力源或壓力源對人體壓力反應上的負面影響。因為壓力會導致許多生理疾病,所以壓力管理也就變成一種有效治療疾病的方法或配套方法之一

四、 職業壓力:工作是人生一連串選擇之一,但工作對人而言,多半是擔負某種程度的壓力。各個壓力源有

(一) 來自工作本身的性質,有的來自組織的角色;有些來自生涯發展的問題,另有些則涉及工作中的人際關係,以及組織的結構和氣氛。【直接影響因素】

(二) 個體特質,與工作本身無關是由個人特質所致

(1)工作者的焦慮程度

(2)神經質程度

(3)模糊的容忍度

(4)A型性格行為【直接影響因素】

(三) 組織外的壓力源:

(1)家庭問題

(2)生活危機

(3)財務問題【中間介入變項】

以上之壓力會造成職業不健康症狀【應變項】:膽固醇過高,心跳加速,嗜菸,沮喪,逃避型酗酒,工作不滿意,抱負降低,工作枯竭。



五、 角色理論:職業壓力可能來自組織體系中,工作者若能釐清自己角色並確定如何扮演,可使自己的壓力減至最低程度,以四個角色理論面向解釋

(一) 角色負荷過重:當工作要求太多,超乎工作時間內的負擔,工作者學得處理能力不足,就形成一種工作壓力

(二) 角色功能不足:工作者所接受的訓練、教育、技術或經驗無法與完成工作所需的條件配合時,就形成一種工作壓力

(三) 角色模糊:當工作和工作場所情況不清楚時,也會產生挫敗與壓力

(四) 角色衝突:當兩個主管對工作者的期望不一致時,工作者會面臨角色矛盾的選擇,形成處境的兩難,就形成一種工作壓力



六、 職業壓力五階段論:1.蜜月期 2.`精力耗盡期 3.慢性症狀期 4.危機期 5.受創期



七、 工作與家庭關係理論:

(一) 「人與環境最適」理論:………….

(二) 工作/家庭聯結理論:

1. 分割理論:工作與家庭似被分割獨立的兩個生活領域,兩者互不影響

2. 補償理論:工作滿足感可以彌補家庭生活滿足感之不足,家庭生活滿足感可以彌補工作滿足感之不足。因此兩領域可產生互補作用。

3. 外溢理論:工作與家庭關係是外溢理論,這種外溢效果可能是正向、也可能是負向,正向影響有助於兩各生活角色的扮演促進個人角色和實現,負向則反。

(三) 生命週期理論:生命存在基本要件是:「有愛以及有工作」

(四) 社會系統理論:………….



八、 工作對家庭之影響

(一) 工作時間和家庭需求相衝突者,亦導致工作者心理壓力和生活適應上的問題

(二) 工作量過重會使工作者無法有較多的時間處理和關心家務

(三) 工作安全感也是影響工作者平衡工作與家庭之要項。例如:工作不安全感或工作缺乏保障,影響所及,是家庭經濟的擔憂



九、 家庭生活對工作之影響:

(一) 有子女照顧需求者,其兼顧工作和家庭生活壓力比沒有子女照顧需求者為高

(二) 家中有老年者需照顧,對工作者而言,由於這種依賴照顧需求,需要較多時間、精力、財力、物力,影響所及是工作角色倍受影響



十、 社會支持:

(一)來源大概可分

(1)督導支持

(2)同僚支持

(3)配偶支持

(4)朋友親屬支持。

(二)支持內容可分

(1)情緒支持,包括自尊、信任、關懷、情感、傾聽的給予

(2)鑑賞支持,包括肯定、回饋、社會比較的提供

(3)資訊支持,包括忠告、建議、指引、以及訊息的提供

(4)工具式的支持,主要包括實質性的協助、硬體需求、財務、勞務、時間、環境改善等等相關事務的提供。社會支持確實可以扮演緩衝的角色,減少工作壓力對心理和生理不良健康狀況的影響





文\吳來信 [93.06.01 空大專版]



重點提示



 1.何謂兒童虐待?(p165)

 2. Alfred Kadushin (1980) 認為兒童虐待的範圍至少應該包括那些?(p165)

 3常用的兒童虐待認定標準為何?(p168)

 4.兒童虐待處遇的策略為何?(p171)

 5.何謂兒童虐待處遇?兒童虐待有那些層面的處遇?(p174-177)

 6.兒童虐待處遇介入模式,依家庭功能評估,也依兒童虐待程度,將處遇方案分為家庭維護方案、家庭重整方案與永久處置方案請分別說明

之 (p174-177)

 7.何謂婚姻暴力?(p183)

 8.婚姻暴力的社會迷失為何?(186-189)

 9.何謂「婚姻暴力責難受害者說」、「婚姻暴力的責難結構說」?(p189-191)

 10.何謂婚姻暴力權力差異觀?婚姻暴力權力喪權說?婚姻暴力社會隔離說?(p196-198)

 11.婚姻暴力結構不公平說?婚姻暴力父權說?(p198-199)

 12.何謂婚姻暴力介入模式,請分別以「微視介入」、「巨視介入」來說明與分析婚暴的介入工作模式 (p192-200)。

 13.請說明毒品的種類? 藥物濫用的動機為何? (p214)

 14.何謂卡羅毒品藥物濫用者處遇團體工作方案?(p233-234)

 15.何謂萬巴與米魯克曼團體工作戒斷方案?(p234-237)

 16.何謂心像技術? (p236)

 17.請問老年服務需求與社區資源連結如何整合? (p252-254)

 18. 何謂危機介入?請說明危機介入相關理論為何 ? (p265)

 19.請問常見的認知行為治療有那些方法?(p307-313)

 20.認知行為治療準則為何?(p300)

 21.認知行為治療認知重建步驟為何?(p301-313)

 22.何謂敏感遞減法、洪水法、代幣制度、理情治療法、Beck 的認知治療? (p307-313)

 23.治療或預防社會關係失能之方案?(p323-324)

 24.惡意危機 (p275-277)?

 25.藥物戒斷團體工作戒斷方案 (p231-237)?



[93.06.01 空大專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