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老莊與人生

http://tw.myblog.yahoo.com/hikaru-goodfriend/article?mid=6336






老莊與人生

陳德和老師17-36講課程整理及評量

(空大書香園地)


李匡郎老師 2008-06-19 11:46:24
標題 本課程中幾個重點
這一學期在這個課程上 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讓大家參考
一、版本問題:最近大陸學者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值得參考
二、對道的體悟:1.自然之道 2.人之道 3人在道中:道通為一
三、對道的落實:自行其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該走的路,向道與向死的生命二重奏,應該是人生命中一曲和諧的天籟。

祝大家考試順利 生活愉快


陳德和老師17-36講課程整理及評量

第 17 講 - 人心的氾濫與誤用
一、「有身」和「無我」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此地所說的「有身」,並非泛泛所謂「據有身體」或「擁有生命」等等罷了,因為如果做成這種解釋,將無以發現老子思想的真正精采還有他悲天憫人的用心。「有身」是指「有執於身」;「有執於身」亦即「有執於我」,換句話說,就是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意思。是故,「有身」和「無我」正好是人生的一迷一悟或一降一升;「有身」就不免沉淪陷溺,「無我」才是解放超越。
關於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有身有執,老子又曾形容它為「心使氣曰強」(〈第五十五章〉),這裏說的「強」乃是「堅強死之徒」的「強」,老子因此而斷定凡此即是我們生命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災難、那麼多禍害的最主要原因。又老子既然有此警覺,所以會在《道德經》的〈第二十九章〉和〈第六十四章〉中,兩度提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的忠告,並強調「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的道理。

莊子在其書開宗明義的〈逍遙遊〉中,即藉由惠施因不免於「有蓬之心」以致「拙於用大」,以對顯出無待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的曠達天放。「有蓬之心」猶如老子說的「有身」,它當然也一樣是「心使氣曰強」者。事實上,莊子書中對於人心的種種迷失與誤用,比起老子的《道德經》有著更多的觀察和批露

二、夸奢慕外之心
夸奢是誇張、過分的意思;夸奢慕外之心指的是:貪著於外在的財貨名位因而產生之過度希盼強求的心理欲望;簡單地說,它就是對於外在事物之不知節制的占有衝動。人生在世自然有其本能衝動和生存欲望,這也是維繫我們生命所不能或缺者,所以從來沒有人敢否定它們的必要性。

老子十分禁忌我們過度的放縱豪取,所以他主張:「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經‧第二十九章》)其實老子所要提供於我們的,無非是一種清貧、簡約、內斂、含蓄的思想,他期待世人能夠願意選擇過著乾淨無華的生活,是故,他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德經‧第十九章》)另外,在《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中他也一再質問那些迷不知返的人們:「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老子並且苦口婆心地為他們指點名燈,他說:「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莊子也有相同的提示。莊子在他書中的〈大宗師〉和〈達生〉分別告誡我們:「其耆欲心者,其天機淺」和「凡外重者內拙」之外,又在〈德充符〉說:「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意思是:凡是在內在德行上有所成就者,莫不都是能夠忘卻外在得失的人,如果一個人老是惦記著外在的得失計較,而忘記了內在德行的重要性,這才就叫做真正的遺忘。莊子要我們徹底排除、忘卻的,就是那個會妨害我們德行發展的種種負面因素,它最主要的,還是深嗜於欲的夸奢慕外之心。

三、跌宕馳放之心
跌宕是指上下之間的對比變化;馳放則是奔馳競速、放肆冶蕩。此處所謂跌宕馳放之心,是在形容一個人的情緒衝動,常常隨著他所遭受的得失利害而狂飆激越、無法收斂;更仔細地講,它也就是個人由於特別在乎外在事物的或赢或輸,因而引發情識上的偏執,並隨之帶來強烈的喜怒哀樂等等反應。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中曾經說過:「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得寵和受辱或許都是我們生活中所不能或免的遭遇,得寵之時會讓我們感到滿足的愉快,受辱之際則令我們心生不悅及沮喪,凡此也都是人之常情、司空見慣;但有些人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他無論得寵或者受辱還是同樣處於驚嚇狀態,所以老子對此很不以為然。老子的不以為然,洵非反對人之有種種的情緒反應,而是反對那些不正常的、不平衡的心理過度緊張,像「寵辱若驚」就是。

同樣的,莊子在〈齊物論〉亦曾經提過:「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這也是在形容跌宕馳放的心緒變化,然而老子莊子的這種觀察和描述,並非僅僅對實然的現象做記錄而已,他更有其繫於世道人心的關切之情。老子莊子所擔心的,並不是我們人會有種種不同的情緒反應,而是會固執地掉入得失計較的泥沼無法自拔,以致引起情緒的過度變化和投射,此不但將傷害到自己,同時也會波及別人,造成別人的不適與困擾。

四、機巧識辨之心
機巧是指工於算計,其特別在乎事實結果的有利佔有;識辨則如佛家所云的「世智辨聰」,它能充分掌握世俗人情的進退然否,並有效地為自己累積最多的好處。機巧識智之心嚴格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也不能說它是罪惡,然而畢竟它只是一種經驗而不是一種德行,所以對人格的成長而言並不完全可靠,更何況如果一味的依賴它,最後還恐會全然落於個人的利益考量,此不但將阻礙我們體道證德的道路,同時也將隔斷我與他者之間的完全暢通。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章》說:「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他所講的昭昭和察察,正是世俗之人機巧識辨的心思表現,然老子並不認為這是最值得珍貴而必須學習的,他反而覺得唯有昏昏悶悶的我,亦即「愚人之心也哉」的我,才是合於常道的要求。清朝時代的鄭板橋曾有一句名言:「人生難得糊塗」,老子講的昏昏與悶悶即是此種放下一切算計、不願處處計較的難得修養。
老子之所以反對機巧識辨之心,這和他向來之主張「為道日損」、以及「損有餘,補不足,天道也」,當然有著明顯關係,因為機巧識辨之心所將帶給我們的,乃是「為學日益」或「眾人皆有餘」。莊子對於機巧識辨之心的批判,則見於〈天地〉中。

莊子主要是透過那位「抱甕而出灌」的老丈人,表達一種不落流俗的人生態度。老丈人提醒我們:現實生活中許多功利機巧的能事,它往往會引發我們的心機巧智,若一往而不復,終將使得世人逐漸喪失純白自然的天真本德。

四、偏執固取之心
偏執是偏頗執持,固取是強固奪取;偏執固取之心,指的是囿於己見、限於己思、不肯通融、無法溝通的封閉心靈。偏執固取之心比起前面所講之三種人心的氾濫和誤用,顯然更加嚴峻,也更加隱微、根本,我們也可以說,凡前面所云之夸奢慕外之心、跌宕馳放之心和機巧識辨之心,其實都來自人們的偏執固取而形成的。偏執固取之心即是《道德經》中的「常心」,亦即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主觀態度。老子認為它們是我們生活世界中一切麻煩和困擾的源頭,所以告誡統治者要「虛其心」,要「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要「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一、問答題

1.試說明「有身」和「無我」的分別?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此地所說的「有身」,並非泛泛所謂「據有身體」或「擁有生命」等等罷了,因為如果做成這種解釋,將無以發現老子思想的真正精采還有他悲天憫人的用心。「有身」是指「有執於身」;「有執於身」亦即「有執於我」,換句話說,就是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意思。是故,「有身」和「無我」正好是人生的一迷一悟或一降一升;「有身」就不免沉淪陷溺,「無我」才是解放超越。
關於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有身有執,老子又曾形容它為「心使氣曰強」(〈第五十五章〉),這裏說的「強」乃是「堅強死之徒」的「強」,老子因此而斷定凡此即是我們生命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災難、那麼多禍害的最主要原因。又老子既然有此警覺,所以會在《道德經》的〈第二十九章〉和〈第六十四章〉中,兩度提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的忠告,並強調「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的道理。

2.何謂「夸奢慕外之心」?
夸奢是誇張、過分的意思;夸奢慕外之心指的是:貪著於外在的財貨名位因而產生之過度希盼強求的心理欲望;簡單地說,它就是對於外在事物之不知節制的占有衝動。
老子十分禁忌我們過度的放縱豪取,所以他主張:「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經‧第二十九章》)老子所要提供於我們的,無非是一種清貧、簡約、內斂、含蓄的思想,他期待世人能夠願意選擇過著乾淨無華的生活,

莊子也有相同的提示。莊子在他書中的〈大宗師〉和〈達生〉分別告誡我們:「其耆欲心者,其天機淺」和「凡外重者內拙」之外,又在〈德充符〉說:「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意思是:凡是在內在德行上有所成就者,莫不都是能夠忘卻外在得失的人,如果一個人老是惦記著外在的得失計較,而忘記了內在德行的重要性,這才就叫做真正的遺忘。莊子要我們徹底排除、忘卻的,就是那個會妨害我們德行發展的種種負面因素,它最主要的,還是深嗜於欲的夸奢慕外之心。


3.何謂「跌宕馳放之心」?
跌宕是指上下之間的對比變化;馳放則是奔馳競速、放肆冶蕩。此處所謂跌宕馳放之心,是在形容一個人的情緒衝動,常常隨著他所遭受的得失利害而狂飆激越、無法收斂;更仔細地講,它也就是個人由於特別在乎外在事物的或赢或輸,因而引發情識上的偏執,並隨之帶來強烈的喜怒哀樂等等反應。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中曾經說過,得寵和受辱或許都是我們生活中所不能或免的遭遇,得寵之時會讓我們感到滿足的愉快,受辱之際則令我們心生不悅及沮喪,凡此也都是人之常情、司空見慣;但有些人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他無論得寵或者受辱還是同樣處於驚嚇狀態,所以老子對此很不以為然。老子的不以為然,洵非反對人之有種種的情緒反應,而是反對那些不正常的、不平衡的心理過度緊張,像「寵辱若驚」就是。
莊子在〈齊物論〉亦曾經提過:「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這也是在形容跌宕馳放的心緒變化,然而老子莊子的這種觀察和描述,並非僅僅對實然的現象做記錄而已,他更有其繫於世道人心的關切之情。老子莊子所擔心的,並不是我們人會有種種不同的情緒反應,而是會固執地掉入得失計較的泥沼無法自拔,以致引起情緒的過度變化和投射,此不但將傷害到自己,同時也會波及別人,造成別人的不適與困擾。


4.「偏執固取之心」的意涵為何?
偏執固取之心,指的是囿於己見、限於己思、不肯通融、無法溝通的封閉心靈。偏執固取之心比起前面所講之三種人心的氾濫和誤用,顯然更加嚴峻,也更加隱微、根本,我們也可以說,凡前面所云之夸奢慕外之心、跌宕馳放之心和機巧識辨之心,其實都來自人們的偏執固取而形成的。
偏執固取之心即是《道德經》中的「常心」,亦即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主觀態度。老子認為它們是我們生活世界中一切麻煩和困擾的源頭,所以告誡統治者要「虛其心」,要「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要「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 18 講 - 人生的禁錮與困頓
一、知識的封閉與束縛
所謂「知識的封閉與束縛」,指的是我們常常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所知、所明,以致形成偏見、成見而將自己困住在狹隘的象牙塔內,佛教說的「所知障」也屬於這類。其實凡是真正具有知識的人,應當更能發現知識的相對性以及自己所知之有限性,因而,更加懂得謙虛和尊重,並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掉入知識的傲慢中。

二、「唯知主義」和「唯我論」的分別及其困頓
「唯知主義」者或是「理智一元論者」的狂妄,這些人以為知識就是萬能,知識才是人類最輝煌的成就,憑藉著知識我們就無所不利,所以只要我們有了足夠的知識就等於有了一切。
「唯我論」者,每每以為自己就是比別人來得認真和聰明,自己才是最有資格當人類知識的代言人、世界真理的印證者。
從老莊思想來說,以上的驕傲和蠻橫,其實都犯了獨斷專制的錯誤。蓋第一種人沒有察覺到人的生命除了知性之外還有意志及情感的存在,所以會疏忽道德與藝術對人類世界的重要性;第二種人沒有發現到個人既然有優點而別人也一樣可以有長處,所以會忘記除了他以外,別人也同樣有其一己之得的精采。

三、「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的分別及其影響
所謂「知識中心主義」,以「知識」為天下事物的主宰、將「知識」當成一切的標準。所謂「自我中心主義」是也以「自我」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將「自我」當成一切的標準。
「知識中心主義」我們也可以叫它做「知識本位主義」或是「知識決定論」、「知識萬能論」;我們並沒有否定或不尊重知識本身,我們否定那些執著於知識並以知識為本位、拿知識做主宰的封閉性心態,我們對於「自我中心主義」的批判也同樣出自這種意思。我們可藉佛經的話,形容老莊思想的批判乃是「去病而不去法」的治療作用。
「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它們造成的負面影響確實非常嚴重,老子就看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才會針對那些「知識中心主義」者強調「無知」,針對那些「自我中心主義」者強調「無我」;其實「無知」應該是「無執著知識」或「化掉對於知識的執著」,「無我」應該是「無執著自我」或「化掉對於自我的執著」

四、立場的分立與對決
「所謂立場的分立」,就是一定要強分敵我和彼此;對決則是在黨同伐異的緊張下,所形成的雙方對峙與衝突。立場的分立與對決乃是「標準主義」的慣犯所招惹出來的糾葛,它可以擴大到知情意的任何層面,亦即: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等等的相對分別,以及由之而生的好惡取捨迎拒,都會因它而不斷產生,所以影響更為可怕。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是在對「標準主義」者的武斷偏狹做出警告,因為他們特別喜歡量尺寸、定規矩,用自己的意思去評價事物的高低然否;「標準主義」者已然是以主觀的意見為裁判的依據,並將天底下的事物做出一刀兩斷的切割,所有二元的對立即跟著接踵而至,卻不知如此一來宇宙萬有的原來和諧就被破損毀壞了。

五、價值的游離與否定
所謂「價值的游離與否定」,一則是說原本是要維護價值,卻由於處理的不當反而將價值破壞了,二則是指把原本所具有的價值,異化成反價值或價值的缺如。惟無論那種意思的游離,都將帶來價值的遺棄和否定。價值則比起知識的議題更加廣泛,它並涉及到人的抉擇判斷而為應然上的表現。
老子、莊子之所以常常對於道德發議論,這和他們乃是儒家思想的批判者有著絕對的關係。儒家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以道德為優先的實踐哲學,它所講的道德則不外乎是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等德行倫理,此和老莊思想所要肯定的道德並不一樣。老子、莊子兩人同樣都認為,儒家之一往堅持於仁義禮智、忠孝信實,並且刻意將天道只當成道德的天道,將人性只當成道德的人性,這其實都是一種設限和執著。於是老子、莊子覺得,為了要救回無限的天道,為了要救回完整的人性,就必須不惜針對儒家所講之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德行倫理進行反省性的批判;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曾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莊子當然也是附和著老子而說:「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莊子‧齊物論》)

六、情欲的競逐與陷溺
情欲是指人所與生俱來的感性存在,仔細地說它包括:生物的本能、生理的欲望以及心理的情緒等三個面向。從老莊思想的觀點看,人的生命最初是素樸無華的,人的情欲原來也非常容易得到滿足,但是由於後天人為的不斷操弄,以及外在事物的再再誘引,人的生命就逐漸變得複雜麻煩,人的情欲也猶如江河潰堤般,一發不可收拾。凡此即老莊思想所耿耿於懷者,所以如何化解人為的造作以恢復生命的天真美好,如何扼阻情性欲望繼續狂飆以重建生命的虛靜自然,就成了老莊思想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老子是有感於情欲的過分膨脹已然引發病態,所以才提醒我們不可繼續再沉淪於此,而必須緊急做出收斂的動作,這種自我情欲的收斂,當然一方面是在降低或減少欲望的出現,這即是老子講的「少私寡欲」,另一方面當然也代表著我們不再過分在乎或執著欲望,故老子說「無欲」。又莊子在外篇的〈山木〉亦曾說:「刳形去皮,洒心去欲。」他應該也是居於同樣的道理。
老子對於世間常見的病痛的確是耿耿於懷,像在《道德經‧第九章》他又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子擔心我們老是貪多務得,反而給自己形成負累、造成傷痛,所以希望世人懂得節制,知道拒絕外物對於情欲的誘惑,蓋唯有如此,才是保住我們生命人格活潑盎然的不二法門,所以他又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1.人的一生中有何禁錮與困頓?試簡述之


(一)知識的封閉與束縛:所謂「知識的封閉與束縛」,指的是我們常常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所知、所明,以致形成偏見、成見而將自己困住在狹隘的象牙塔內,佛教說的「所知障」也屬於這類。

(二)立場的分立與對決:「所謂立場的分立」,就是一定要強分敵我和彼此;對決則是在黨同伐異的緊張下,所形成的雙方對峙與衝突。立場的分立與對決乃是「標準主義」的慣犯所招惹出來的糾葛,它可以擴大到知情意的任何層面,亦即: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等等的相對分別,以及由之而生的好惡取捨迎拒,都會因它而不斷產生,所以影響更為可怕。

〈三〉價值的游離與否定:所謂「價值的游離與否定」,一則是說原本是要維護價值,卻由於處理的不當反而將價值破壞了,二則是指把原本所具有的價值,異化成反價值或價值的缺如。惟無論那種意思的游離,都將帶來價值的遺棄和否定。價值則比起知識的議題更加廣泛,它並涉及到人的抉擇判斷而為應然上的表現。

(四)情欲的競逐與陷溺:情欲是指人所與生俱來的感性存在,仔細地說它包括:生物的本能、生理的欲望以及心理的情緒等三個面向。從老莊思想的觀點看,人的生命最初是素樸無華的,人的情欲原來也非常容易得到滿足,但是由於後天人為的不斷操弄,以及外在事物的再再誘引,人的生命就逐漸變得複雜麻煩,人的情欲也猶如江河潰堤般,一發不可收拾。凡此即老莊思想所耿耿於懷者,所以如何化解人為的造作以恢復生命的天真美好,如何扼阻情性欲望繼續狂飆以重建生命的虛靜自然,就成了老莊思想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2.「唯知主義」和「唯我論」有何分別? 在老莊思想中,對這二者有何批評?


「唯知主義」者或是「理智一元論者」的狂妄,這些人以為知識就是萬能,知識才是人類最輝煌的成就,憑藉著知識我們就無所不利,所以只要我們有了足夠的知識就等於有了一切。
「唯我論」者,每每以為自己就是比別人來得認真和聰明,自己才是最有資格當人類知識的代言人、世界真理的印證者。
從老莊思想來說,以上的驕傲和蠻橫,其實都犯了獨斷專制的錯誤。蓋第一種人沒有察覺到人的生命除了知性之外還有意志及情感的存在,所以會疏忽道德與藝術對人類世界的重要性;第二種人沒有發現到個人既然有優點而別人也一樣可以有長處,所以會忘記除了他以外,別人也同樣有其一己之得的精采。


3.「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有何分別及其影響?


所謂「知識中心主義」,以「知識」為天下事物的主宰、將「知識」當成一切的標準。所謂「自我中心主義」是也以「自我」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將「自我」當成一切的標準。
「知識中心主義」我們也可以叫它做「知識本位主義」或是「知識決定論」、「知識萬能論」;我們並沒有否定或不尊重知識本身,我們否定那些執著於知識並以知識為本位、拿知識做主宰的封閉性心態,我們對於「自我中心主義」的批判也同樣出自這種意思。我們可藉佛經的話,形容老莊思想的批判乃是「去病而不去法」的治療作用。
「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它們造成的負面影響確實非常嚴重,老子就看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才會針對那些「知識中心主義」者強調「無知」,針對那些「自我中心主義」者強調「無我」;其實「無知」應該是「無執著知識」或「化掉對於知識的執著」,「無我」應該是「無執著自我」或「化掉對於自我的執著」。


4.老子、莊子如何批判儒家思想的「道德」?


老子、莊子之所以常常對於道德發議論,這和他們乃是儒家思想的批判者有著絕對的關係。儒家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以道德為優先的實踐哲學,它所講的道德則不外乎是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等德行倫理,此和老莊思想所要肯定的道德並不一樣。老子、莊子兩人同樣都認為,儒家之一往堅持於仁義禮智、忠孝信實,並且刻意將天道只當成道德的天道,將人性只當成道德的人性,這其實都是一種設限和執著。於是老子、莊子覺得,為了要救回無限的天道,為了要救回完整的人性,就必須不惜針對儒家所講之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德行倫理進行反省性的批判;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曾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莊子當然也是附和著老子而說:「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莊子‧齊物論》)。


第 19 講 - 去私去偏的生命進路
一、生命困境的解禁:
(一)人生的病痛來源:
1.在自己的心靈中圍籬笆。
2.在自己的觀念上建堡壘。
3.眼界、胸襟氣度越來越小。
(二)開放心靈的證成:去私去偏的工夫
1.化掉自我之執著。
2.放鬆自我之把持。

二、「由小而大,由大而化。」
(一)生命的不斷放大
1.自我之胸襟氣度的不斷放大。
2.能夠放大的原因是懂得丟開出去什麼。
(二)「心齋」:凝寂虛靜的心境。

三、「坐忘」:「離形去知」
(一)「離形」:能夠遠離於形體的執著。
(二)「去知」:超越了知解的固持。
(三)針對俗情的破解與自我的突破所明白彰顯的實踐工夫。

四、照體獨立,物我皆如
(一)「朝徹」、「見獨」:
1.「朝徹」:生命的負累完全解除,人格的茫昧徹底消化,是人生理想完全體現。
2.凡能朝徹者必是悟道者,見獨就是見道。
3.朝徹見獨合而言之就是體道證德。
(二)「攖寧」:
1.體道證德之境界。
2.無待無執地處乎萬象之中卻不被萬象所牽引擾動的境界。
3.「外」的實踐。
1.生命困境如何解禁?


生命困境的解禁就是開放心靈的證成,而唯一能夠實現此境界的,莫非就是去私去偏的工夫。人生的病痛,就是一般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心靈中圍籬笆、會在自己的觀念上建堡壘,人們原先以為藉此可以保護自己,甚至藉此可以宣示自己的主權和地盤,並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或高人一等,可是卻想不到最後反而是困住了自己,限制了自己,讓自己沒有辦法主動走出來,用平常心去面對天下的英雄豪傑、面對廣闊的山河大地。唯有確實能夠化掉自我之執著、放鬆自我之把持的人,才是真正能夠開拓自己的人,也才是真正能夠擁抱天下的偉大人格。

2.何謂「心齋」?


在〈人間世〉中孔子和顏回的師徒問答,最後孔子對顏回做這樣的教誨:「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這段話雖然表面上看是孔子說的,但實際上卻是莊子在假借孔子的身分來表明自己的意見,莊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必須摒除雜念,專一心思。不用耳去聽而用心去想,不用心去想而用氣去應!耳的功用僅只在於聆聽聲音,心的功用僅只在於查證外界事物,氣則是凝寂虛靜地順應著宇宙萬物。凡能凝寂虛靜者就是對道的體貼認同,而此凝寂虛靜的心境就叫做「心齋」。莊子這段話是在提醒著我們,必須逐步淨空自己,而能夠「聽之以氣」才算是用對工夫,「氣」其實就是「虛」,也就是「道」,這個「道」也當然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的「道」。

3.何謂「坐忘」?


在老莊的思想中「忘」應該和「無」都是同義語,不過「無」因為是總持的說,所以抽象一點,相較之下「忘」就顯得生活化,顯得具體平實而容易感同身受,「離形去知」則更是將「忘」做了最傳神的形容。
「離形」當然不是將形體支解切離,而是能夠遠離於形體的執著;「去知」亦非拋棄或拒絕各種認知見解,而是超越了知解的固持,莊子認為惟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保住了形、真正成全了知。從以上種種說來,不論是無、不論是忘、或者是離形去知,對道家而言無非一種針對俗情的破解與自我的突破所明白彰顯的實踐工夫,所以顏回的步步相忘即是生命理境的步步開顯,能夠忘之竟盡,即是生命理想的充其極朗現。


4.何謂「朝徹見獨」?


生命的負累完全解除,人格的茫昧徹底消化,是之謂「朝徹」,所以朝徹是人生理想完全體現。凡能朝徹者必是悟道者,見獨就是見道。朝徹見獨合而言之就是體道證德,這是開放心靈的圓融理境,此一道心理境本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崇高的嚮往,具有永恒而遍在之意,所以可以用不生不死、無古無今來形容之。
再者,此體道證德之境界,是無待無執地處乎萬象之中卻不被萬象所牽引擾動的境界,所以莊子又稱它為「攖寧」。才質只是一種可能性,它對人格的實現無法提供必然的保證,重要的還是在於個人之能以聖人為目的而念茲在茲、全心向道,至於其粹心礪念的工夫,又可約之曰「外」的實踐。
「外」是置之度外的意思,能置之度外就是能不刻意、不把持、不黏滯而灑然冰釋,所以它和「忘」幾乎等同。外的對象,則有天下、物、和生的不同,這是由遠而近、由疏而親的步驟流程,蓋天下為遠為疏,物則次之,若人之己身乃近而親者,所以想對它們置之度外,一定有先後難易之別,但是終必全然化掉,才能說朝徹見獨。


第 20 講 - 順應萬物的快樂人生
一、心靈的絕對解放能夠開啟順應萬物的快樂人生:
(一)根據老莊思想的考察,天地萬物雖然紛然雜陳,然而不外乎彼是兩端,人間論議儘管林林總總,亦必歸諸可與不可而已。
(二)具足開放心靈的聖人,則能兼兩而不累。
(三)「靈樞長運」:生命清醒覺悟的境界。

二、「無用之用乃為大用」:
(一)「無用」:
1.這個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例如:毫無作用、一無可用、不被所用、無執於用、以無為用、不以用為用、無私心以自用等。
2.「不被所用」和「無執於用」更和老莊的思想特色直接相關聯。
(二)「無用之用」
1.莊子內七篇中討論到「無用之用」者,集中於〈逍遙遊〉和〈人間世〉。
2.世俗的觀點,以物之可用與不可用而決定取捨。
3.莊子以為可用與不可用是主觀的,也是相對的,如果我們不拘泥於世俗的習慣,則任何一物都是可用的。
4.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任何一物也不能被取消它的存在。
5.〈逍遙遊〉中莊子對「五石之瓠」的見解是從「無執於用」來說無用之用。
6.以逞能貪進為有用是莊子所不以為然的。
7.不必迎合世俗之用卻得以全生者,雖拙而無用卻已證其有大用矣,這才是莊子所津津樂道。
8.莊子是視存在即目的的實存主義者。

三、「乘物以遊心」:
(一)從字義上來解釋:
1.「乘物」一詞即為「順物」或「應物」。
2.「遊心」則是「悠然之心」,亦有從容不迫、怡然自得的含義。
(二)道心理境之悟得:
1.任何人都可以用無、外、忘、虛等的工夫,做生命的超越和突破。
2.藝術化的天地。
3.凡能遊者莫不逍遙也,逍遙即彷徨悠遊也。然而遊又需有物有世,在物世中之遊才是真遊,否則只是虛擬實境式的神遊。
4.凡萬物之可乘者,是因為我心能遊之也,究其實乘物就是遊心、遊心就是乘物,惟能證心物不一不二者,才能妙趣橫生。
5.老莊思想中的道心理境是圓通無礙的造詣,這類造詣不從倫常義理顯特色,它只是超克兩端之僻執但又不與兩端相忤逆,藉此以保住天地人我的大和諧而已。
1.何謂「無用之用乃為大用」?


在莊子內七篇中曾經討論到「無用之用」者,應該集中於〈逍遙遊〉和〈人間世〉。〈逍遙遊〉從莊子和惠子的對話起就開始討論無用之用。惠子是採世俗的觀點,以物之可用與不可用而決定取捨。莊子不如是,他以為可用與不可用是主觀的,也是相對的,如果我們不拘泥於世俗的習慣,則任何一物都是可用的。換言之,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任何一物也不能被取消它的存在。莊子的這種見解是從「無執於用」來說無用之用。

2.何謂「乘物以遊心」?


從字義上來解釋,「乘物」一詞即為「順物」或「應物」,「遊心」則是「悠然之心」,亦有從容不迫、怡然自得的含義。老莊思想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用無、外、忘、虛等的工夫,做生命的超越和突破,其所證成之開放的心靈,可以解構人世間的種種對立,也可以掙脫利害得失的牽絆,甚至連生死的到來亦不被其所恐動,換句話說,惟此道心理境之悟得,始是無處不可遊、無入而不自得的大痛快。
莊子洞見了這個藝術化的天地,所以會想到逍遙遊。遊是悠遊,悠遊中自然有品味,因為他在放慢腳步、靜心體會。凡能遊者莫不逍遙也,逍遙即彷徨悠遊也。然而遊又需有物有世,在物世中之遊才是真遊,否則只是虛擬實境式的神遊。因此逍遙遊即是「乘物以遊心」。


3.何謂「靈樞長運」?


根據老莊思想的考察,天地萬物雖然紛然雜陳,然而不外乎彼是兩端,人間論議儘管林林總總,亦必歸諸可與不可而已,一般人在此兩端的對立中,以是非彼,以可敵不可,結果造成世情的分裂,使自己身陷勢不兩立的拉扯中。不過若是具足開放心靈的聖人,則能兼兩而不累,因為他已然是超乎彼是之對立、又亦彼亦是的因是因非,像這個就是生命最清楚的覺醒,我們將這種清醒覺悟的境界,形容為「靈樞長運」。「長運」是說它能永遠的運作下去,也就是可以使我一直擁有快樂自在的生活;「靈樞」則是從「靈妙的道樞」這個語詞簡化得來的。「道樞」是莊子在〈齊物論〉發明的一個專有名詞,他認為能夠到達不落兩端而能左右逢源的生命境界,那就是「道樞」,陳德和先生基於莊子所講的「道樞」乃是一種虛靈不呆滯的人生,所以就叫它為「靈樞」。

4.莊子對「五石之瓠」的見解會不會是要以工具性來決定存在性呢﹖


莊子對「五石之瓠」的見解是從「無執於用」來說無用之用,然而莊子不是要以工具性來決定存在性的,因為他在回答惠子以樗樹為例的質疑時,對無用之用又有新的提示。莊子之笑狸狌,是牠們自恃其才,結果反而常羅世網以致不能終其天年,可見以逞能貪進為有用是莊子所不以為然的,至於因為不必迎合世俗之用卻得以全生者,雖拙而無用卻已證其有大用矣,這才是莊子所津津樂道。所以莊子不是重視物的工具機能而是重視物之能否遂其所生,總之,他不是工具主義或實用主義者,而是視存在即目的的實存主義者。


第 21 講 - 開顯絕對的理想
一、《莊子‧逍遙遊》中「大鵬怒飛」的故事:
(一)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生命之由小而大的成長。
2.天人合一的終極理想境。
(二)生命走向「逍遙」之境:
1.「由小而大」的成長。
2.「由大而化」的飛越:將平面的數量之大,化為立體的品質提升。
3.從北冥人間,飛往南冥天上,這是一段形而上的生命之旅。
(三)「逍遙遊」的精神象徵--「大鵬怒飛」。
1.「逍」是消解,指涉的是工夫的修養。
2.「遙」是遠大,指涉的是修養工夫所開顯的境界。
3.消解了形體的束縛與心知的執著,擺脫了形軀的拘限,也解開了心知的桎梏,生命存在得到了全然的釋放,可以高蹈遠引,海闊天空的往天上飛行,此在人間開發了形而上的天空,也就無處不可遊,無事莫非遊了。
(四)「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1.「逍遙遊」,重在解消人為造作,而回歸自然天眞。
2.人為造作之最,就在權勢功名的奔競爭逐,而其癥結,卻在自我的執著。
3.無己是無掉自我的執著,也就可以無掉權勢的逐鹿問鼎,無掉功名的癡迷熱狂。因為「無己」,「無功」又「無名」,生命也就回歸自身,既自在又自得了。

二、《莊子‧養生主》裏面「庖丁解牛」的故事:
(一)解牛的三段進程
1.目視:肉眼看到的是牛的血肉形體;停留在牛的物質性。
2.心知:心眼看到的是牛的骨節架構;心知落在實用價量,封閉了牛的性靈。
3.神遇:天眼看到的是牛的神韻風骨,釋放了牛的精神風貌,而顯現了牛本身的美感自在。
(二)遊刃有餘
1.以解牛的刀刃,來比喻人物的精神自我。
2.以牛體的障隔,來比喻人間街頭的紛擾。
3.人間名利與天下權勢的纏結困局,可以在無掉心知執著的自我解消中被解開。
4.「以無厚入有間」,人間行走還是可以優遊自得的。
1.試以「大鵬怒飛」的寓意來說明「逍遙遊」之意。


生命走向「逍遙」之境,一者要「由小而大」的成長,二者要「由大而化」的飛越,不然的話,「大」終將成為自己的負累。此將平面的數量之大,化為立體的品質提升。且生命主體的修行涵養,還得跟天地自然做一結合,生命的大化與天地的大化同體流行,從北冥人間,飛往南冥天上,這是一段形而上的生命之旅,而不是從北海飛往南海之跡近逃難的遷徙流離。「南冥者,天池也」,正是人間天上的終極理想境。「大鵬怒飛」的聲勢浩壯,是莊子「逍遙遊」的最佳寫照。「逍」是消解,指涉的是工夫的修養,「遙」是遠大,指涉的是修養工夫所開顯的境界。消解了形體的束縛與心知的執著,擺脫了形軀的拘限,也解開了心知的桎梏,生命存在得到了全然的釋放,可以高蹈遠引,海闊天空的往天上飛行,此在人間開發了形而上的天空,也就無處不可遊,無事莫非遊了。「逍遙遊」亦工夫亦境界,有工夫修養才有境界開顯,「逍」而後能「遙」,「遙」而後可「遊」。「大」而能「化」是「逍」,「化」而「怒飛」是遙,「南冥天池」的人間天上,則何處不可遊,何事而非遊,故「大鵬怒飛」正是「逍遙遊」的精神象徵。

2.試說明「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之意義。


這一「大鵬怒飛」的造道、訪道之旅,莊子在此段的後續文章說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天地本自然,不能假借,也無須假借,六氣本自變化,不能由人控御,也不用干預控御;只要自家生命與天地同在,與六氣同行,就不必等待天候地理的特殊條件,而在每一當下逍遙自在。不必等待即無條件,無條件也就無限定,那生命的美好空間,豈不是無窮無盡了嗎?此所以「逍遙遊」,重在解消人為造作,而回歸自然天眞。人為造作之最,就在權勢功名的奔競爭逐,而其癥結,卻在自我的執著。無己是無掉自我的執著,也就可以無掉權勢的逐鹿問鼎,無掉功名的癡迷熱狂。因為「無己」,則功名頓失所依,人生就從權勢的枷鎖與功名的牢籠中超離出來,既「無功」又「無名」,生命也就回歸自身,既自在又自得了。

3.試說出庖丁解牛工夫的三段進程。


丁以舞蹈的動作,與音樂的節奏,在沒有流血,沒有痛苦的情境下,完成了「解牛」的任務。文惠君大為讚歎:「一個人的解牛工夫,怎麼可能到達如此高超的境地!」庖丁卻做出澄清:「我一生所追尋的是道的體現,早已越過技藝的層次了!」他現身說法,解析自家解牛的三段進程,一是目視,二是心知,三是神遇。肉眼看到的是牛的血肉形體,心眼看到的是牛的骨節架構,天眼看到的是牛的神韻風骨。目視停留在牛的物質性;心知落在實用價量,封閉了牛的性靈;神遇則釋放了牛的精神風貌,而顯現了牛本身的美感自在。

4.試說出「庖丁解牛」的寓意。


此段寓言,以解牛的刀刃,來比喻人物的精神自我,而牛體的障隔,比喻的是人間街頭的紛擾。人生就是人物走上人間,牛體龐大且結構複雜,刀刃去切割會受損,去砍斫會斷折,這正是人生路上承受挫折,且帶來傷痛的癥結所在。莊子說解牛,而不說宰殺,順任牛體的自然結構,只要刀刃沒有厚度,總可以穿過且解開看似糾結,實則仍有空隙的骨節與筋肉交結之處,牛體如塵土飄落大地般解開了,有如人間名利與天下權勢的纏結困局,也可以在無掉心知執著的自我解消中被解開一般。此其原理,就在「以無厚入有間」,刀刃無厚,而彼節有間,那再窄小的空間,也可以遊刃有餘。莊子本來教導天下人去解開牛體,實則是解消自我,因為天下的複雜,來自人心的複雜,所謂「知也無涯」,心知執著太多,會由自我中心而自我膨脹,人我之間才會由緊繃而決裂,假如人人讓自身的刀刃無厚,則人間行走還是可以優遊自得的。


第 23 講 - 肯定多元的價值
一、《莊子‧齊物論》的「萬竅怒號」:
(一)子游對子綦修養工夫所朗現的生命境界之疑惑:
1.「形如槁木」: 耳目官能,僅能看到有形的形體像槁木一般的生機全無。
2.「心如死灰」:做為生命主體的心靈,像死灰一般的一念不起。
(二)子綦以「吾喪我」,來解答子游何以「形如槁木」的困惑:
1.就浮面表象言,「吾喪我」的功夫果真近似「形如槁木」。
2.就深層內涵而言,卻不是「心如死灰」,心神的「吾」解消了形體的「我」,心神歸於虛靜空靈。
(三)子綦以「未聞天籟」,來回應何以「心如死灰」的重大質疑。
1.心神無形,是「視之不可見」、「聽之不足聞」的。
2.有形的耳目,僅能聽聞有聲之聲的人籟地籟,而無形的心靈,才能聽聞無聲之聲的天籟!
(四)「怒者其誰耶?!」
1.「怒者其誰耶!」:肯定有一超越的發動者或存有的第一原理者。
2.「怒者其誰耶?」:表示疑問的意思,是對發動者或第一原理的解消。

二、「齧缺問王倪」:莊子藉由王倪的「無知」來突顯人間的正道。
(一)「齧缺」:
1.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被咬破一個缺口。
2.比喻一個在德行上或心靈上有所缺失或有所不足的人。
(二)「王倪」名字的寓含:
1.指具體而微的聖王。
2.能夠體現生命之主要意義的大智慧者。
3.莊子對體道證德的高人所做的隱喻。
(三)「齧缺」的「有知」:
1.執於一己之知、復不惜以一己之知為天地萬物之知。
2.封閉心靈所造成的幼稚表現。
(四)「王倪」的「無知之知」:
1.以謙沖為懷的修養,完全接納天地萬物間的不同聲音。
2.「無執於所知」的大智慧。
1.在《莊子‧齊物論》的「萬竅怒號」故事裡,子綦如何回應子游對其修養工夫所朗現的生命境界之疑惑?


子綦看到弟子對自身的功力,出現了信心危機,於是慎重的做出解釋。子綦顯然是以「吾喪我」,來解答子游何以「形如槁木」的困惑;再以「未聞天籟」,來回應何以「心如死灰」的重大質疑。子綦認為耳目官能,僅能看到有形的我,或許可以說我「形如槁木」;而心神無形,是「視之不可見」,且「聽之不足聞」的,但怎麼可以斷定我「心如死灰」呢?就如同子游或許可以聽聞有聲之聲的人籟地籟,而絕聽聞不到無聲之聲的天籟啊!看到我「形如槁木」,即據以推論我「心如死灰」,此中有一思考上的跳躍,而給出了錯誤的論斷。因為,有形的耳目,僅能聽聞有聲之聲的人籟地籟,而無形的心靈,才能聽聞無聲之聲的天籟!子綦想要澄清說明的是,「吾喪我」的功夫,就浮面表象言,果真近似「形如槁木」;就深層內涵而言,卻不是「心如死灰」,心神的「吾」解消了形體的「我」,心神歸於虛靜空靈,不僅蘊藏了無限的生機情趣,且湧現了無盡的靈感創意。

2.在「萬竅怒號」的故事裡,「怒者其誰耶?!」有何蘊含之意?


故事裡儘管莊子點出了「眾竅」、「比竹」的「咸其自取」,卻以「怒者其誰耶?!」來逼顯天籟。當聽聞「萬竅怒呺」的大地交響樂時,那背後的發動者,究竟是誰呢?!此一根源性的思考,有兩重意涵:第一重是肯定有一超越的發動者或存有的第一原理者,所以句末為「怒者其誰耶!」;第二重的句末做「怒者其誰耶?」表示疑問的意思,這是對發動者或第一原理的解消,蓋必沖決一切決定者,方可能給出「咸其自取」的空間,此如同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所說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其實歎號做結的「怒者其誰」,是道的「有」;問號的「怒者其誰」,則是道的「無」,天道憑藉又有又無的「玄」,而「妙」出萬物。這樣的「生」萬物,是不生之生,這樣的「主」萬物,也是不主之主。

3.在〈齊物論〉中「齧缺問王倪」的故事裡,兩位主人翁的名字寓含何意?


故事中兩位主角的名稱應該是經過設計過的。「齧缺」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被咬破一個缺口,莊子大概用之來比喻一個在德行上或心靈上有所缺失或有所不足的人,此類凡夫俗子亦猶如佛教所形容之「有漏皆苦」的眾生。就因為齧缺原本就屬於這一類的眾生,所以他難免會起分別心,難免會起計較心,難免會想和王倪在見識上一較長短,於是就提問了一大堆的問題,咄咄逼人的要王倪來回答。至於「王倪」這個名字當然也有它的寓含,若直接講「王倪」就是指具體而微的聖王,但也可以說是能夠體現生命之主要意義的大智慧者,蓋「王」這個字若從文字構造的原理來考察,它和「主」是相通的。不過無論是聖王的「王倪」也好或是智者的「王倪」也罷,莫不都是莊子對體道證德的高人所做的隱喻,至於「王倪」的唯一高人之處,就在於他能以「無知之知」來和天地萬物相處。

4.試敘述出「齧缺問王倪」的故事所欲呈現之義理。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說:有一天齧缺想考考王倪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所以就試著問他,對於天下事物的道理他到底明白了多少,想不到對於齧缺的任何提問,王倪卻一概回答他說:「我怎麼會知道呢!」莊子乃藉由王倪的「無知」來突顯人間的正道。王倪的自認無知,其實是代表著他已然有過充分的反省和自覺,同時他之能以「無知」為知,也使我們清楚意識到,王倪當是以謙沖為懷的修養,完全接納天地萬物間的不同聲音,凡此再再顯示,王倪的「無知」洵非「一無所知」,而是「無執於所知」的大智慧。事實上在現實的生活中,多的是像齧缺的這種人,他們莫不自認為「有知」,每每自以為聰明地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堅定地相信自己的意見是客觀而可信的,所以絕對有資格被當成真理的傳聲筒。但在王倪看來,像這種執於一己之知、復不惜以一己之知為天地萬物之知的行徑,其實說穿了都是封閉心靈所造成的幼稚表現,所以他寧可選擇「無知」。惟無知之知實可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大知也。


第 24 講 - 發現存在的真象
一、〈齊物論〉的「莊周夢蝶」: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一)此一寓言,有三段進程:
1.周是周,蝶是蝶。
2.周不是周,蝶不是蝶,周可以是蝶,蝶可以是周。
3.周還是周,蝶還是蝶。
(二)蛻變轉化的關鍵在「物」:物是形氣物欲。
1.「覺」的狀態,心神為形氣所拘限,為物欲所障隔。
2.「夢」的狀態,心神擺脫形氣的拘限,與物欲的障隔。
3.「大覺」的狀態,心神超離在形物之上,又還歸形物之中。
(三)「物化」的兩重意思:
1.解消形氣物欲的拘限障隔。
2.在心神的釋放之下,而融入天地一氣之化,而本德天眞自在。
(四)生命三重境的範型:
1.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2.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3.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五)「物化」工夫:
1.無心無知消解心知的執著與人為的造作,有如「吾喪我」的修養工夫。
2.主體不執著無分別的修養工夫。
3.既化掉名利權勢的耽溺執迷,又昇越了自家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

二、〈大宗師〉的「遊方於內外」的故事:
(一)遊於方外: 與天地同在,與造化同行。
(二)遊於方內:擔當人間理序。
(三)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四)相忘的根本,就在活水源頭的道。
(五)不論立身方內或方外,總要心中有道,道就是一切,一切都在這裡,一切也就可以放下,生命也就可以優遊自在了。
1.在「莊周夢蝶」的預言故事中「物化」究竟為何意思?


此一寓言,有三段進程:一是周是周,蝶是蝶;二是周不是周,蝶不是蝶,周可以是蝶,蝶可以是周;三是周還是周,蝶還是蝶。此中的蛻變轉化,關鍵在「物」。物是形氣物欲,第一層是「覺」的狀態,心神為形氣所拘限,為物欲所障隔;第二層是「夢」的狀態,心神擺脫形氣的拘限,與物欲的障隔,故莊周可以有如蝴蝶般的在花園中飛舞,想蝶夢周亦當如是;第三層是「大覺」的狀態,心神超離在形物之上,又還歸形物之中。此時心神已徹底解放,形物不再是拘限障隔,而直與萬化冥合。
以是之故,「物化」有兩重意思,一是解消形氣物欲的拘限障隔,二是在心神的釋放之下,而融入天地一氣之化。此形氣物欲雖已消解且融入萬化之中,而本德天眞自在,故莊周還是莊周,蝴蝶還是蝴蝶。


2.何以說「莊周夢蝶」,可能是青原惟信禪師所云生命三重境的範型?


莊周夢蝶,可能是青原惟信禪師所云生命三重境的範型:第一重「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此等同周是周,蝶是蝶;第二重「及其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此無異「不知周之夢為蝶與,蝶之夢為周與」;第三重「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此也神似「周與蝶則必有分矣」。關鍵仍在「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物化」工夫。實則,工夫在心上做,無心無知消解心知的執著與人為的造作,有如「吾喪我」的修養工夫。〈齊物論〉以「喪我」發端,而以「物化」終結,正點出了平齊萬物之所以可能的理論基礎,就在主體不執著無分別的修養工夫。

3.試說出「莊周夢蝶」的生命境界。


這一段寓言,因為物我兩忘,情景交融,所以讓人咀嚼回味不盡。不過,莊子是位哲學家,總是要往終極的存在之理,去探問生命的究竟。最後,他給出一段哲理性的總結:「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不論莊周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周,人生不能在此依止停靠,因為夢境再灑脫適意,總是虛幻不實,莊周與蝴蝶終究要覺醒,而回到眞實的世界來。所以,莊周與蝴蝶,必定有自家的本分。也就是說,莊周還是要回頭做莊周,蝴蝶也得回頭做蝴蝶。此等蛻變轉化,莊子說是「物化」。吾人若以平常心來給出生命的詮釋,第一關的周是周,有如鄉野村夫的素樸,第三關的周還是周,則是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境界,而其中的轉關,就在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掛冠求去的覺悟超離,此所謂物化,是既化掉名利權勢的耽溺執迷,又昇越了自家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

4.何謂「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在〈大宗師〉這一段寓言中,說三位高人遊於方外,與天地同在,與造化同行,認為生是負累,而死是解脫,形軀僅是安身之所,而生命依歸於道體。而孔子師生兩個走遊於方內的路,擔當人間理序,要如何『遊』得起來?孔子答道:「魚在水中相遇,人在道中相會。魚只要在水中穿梭來去,而養分自足;人在道中行走,無須人為造作,而生命自定,此所以說: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魚的生命源頭在水,人的生命源頭在道,有了源頭活水,魚可以互相把對方忘記,不必「相濡以沫,相呴以濕」;人也可以互相把對方放下,不必我救援你,你支撐我:此所以相忘的根本,就在活水源頭的道。不論立身方內或方外,總要心中有道,道就是一切,一切都在這裡,一切也就可以放下,生命也就可以優遊自在了。


第 25 講 - 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一、老莊思想中的「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老莊思想莫非是以天地人我之間的和諧做為它學問的最大訴求,「和諧」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它對於生活世界的最高期待。又「和諧」的真正意思,並不在於使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如果是把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那應該叫做全部等同或集體統一;所有一切肯定和嚮往「和諧」之價值的人,他們絕對不會掉入贊成專制主義者的窠臼,也不會支持政治獨裁者的狂妄。因為「和諧」的本義乃是既一方面能夠保住各種不同東西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讓所有不同的東西彼此之間相安無事、欣然共處。
凡是能夠體現和諧之價值的人,同時也一定是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人,像老子、莊子即為最好的例子,至於老莊思想當然也是最富有包容性的和諧思想。又如老莊思想就是一種尋求世間能夠和諧包容的人道思想的話,那麼當老子莊子看待天地萬物所共處的環境時,也一定是表現出相同的觀念和立場,所以我們認為,老莊思想的環境觀,應該可以叫它做「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二、「當代西方生態保育之父」的美國思想家李奧波德提倡「大地倫理」
李奧波德是美國著名的森林學者、保育運動者、大學教授和生態學者。他留給後世的經典之作就是《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這本書在1949年出版之後,立刻引起廣泛的重視和共鳴,因而便享有「環境運動的聖經」之榮譽。在這本書中李奧波德向世人嚴肅呼籲:必須將倫理觀念從家庭與社會的實踐,擴大到生態環境的範圍,因為唯有我們能夠從整體的、有機的角度來看待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和環境永續的互生共存。

三、老莊思想是環境保護的先知
老莊思想原本意在對治人類的過當造作,希望藉由蕩相遣執、融通淘汰的洗滌作用,讓心靈恢復原有的素樸天真,也為宇宙萬有開啟自由成長的契機,這種理念是一種環保的心靈。
當今環境危機的出現,人類欲望的過度膨脹以致資源超量開發使用,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老莊思想對於當今生態環境的保護而言,無疑是有直接的啟示和作用。老莊思想如果具體落實在環境倫理來實踐的話,它將會告誡和提醒著我們,應該要以謙虛和感恩的心態去面對大自然,並且要能放大胸襟彰顯天地宇宙的生機無限、曠觀自然萬物的美好,而這種胸襟、氣度和智慧所充分代表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1.試述老莊思想中的「和諧包容的環境觀」的含意?


老莊思想莫非是以天地人我之間的和諧做為它學問的最大訴求,「和諧」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它對於生活世界的最高期待。又「和諧」的真正意思,並不在於使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如果是把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那應該叫做全部等同或集體統一;所有一切肯定和嚮往「和諧」之價值的人,他們絕對不會掉入贊成專制主義者的窠臼,也不會支持政治獨裁者的狂妄。因為「和諧」的本義乃是既一方面能夠保住各種不同東西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讓所有不同的東西彼此之間相安無事、欣然共處。
凡是能夠體現和諧之價值的人,同時也一定是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人,像老子、莊子即為最好的例子,至於老莊思想當然也是最富有包容性的和諧思想。又如老莊思想就是一種尋求世間能夠和諧包容的人道思想的話,那麼當老子莊子看待天地萬物所共處的環境時,也一定是表現出相同的觀念和立場,所以我們認為,老莊思想的環境觀,應該可以叫它做「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2.美國思想家李奧波德提倡的「大地倫理」,其用意為何?


李奧波德是美國著名的森林學者、保育運動者、大學教授和生態學者。他留給後世的經典之作就是《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這本書在1949年出版之後,立刻引起廣泛的重視和共鳴,因而便享有「環境運動的聖經」之榮譽。在這本書中李奧波德向世人嚴肅呼籲:必須將倫理觀念從家庭與社會的實踐,擴大到生態環境的範圍,因為唯有我們能夠從整體的、有機的角度來看待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和環境永續的互生共存。

3.為何說老莊思想是環境保護的先知?


老莊思想原本意在對治人類的過當造作,希望藉由蕩相遣執、融通淘汰的洗滌作用,讓心靈恢復原有的素樸天真,也為宇宙萬有開啟自由成長的契機,這種理念是一種環保的心靈。
當今環境危機的出現,人類欲望的過度膨脹以致資源超量開發使用,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老莊思想對於當今生態環境的保護而言,無疑是有直接的啟示和作用。老莊思想如果具體落實在環境倫理來實踐的話,它將會告誡和提醒著我們,應該要以謙虛和感恩的心態去面對大自然,並且要能放大胸襟彰顯天地宇宙的生機無限、曠觀自然萬物的美好,而這種胸襟、氣度和智慧所充分代表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4.請簡述「和諧包容的環境觀」和現代生態學及生態哲學的理念為何說是不謀而合?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從生態環境的觀念來看的話,老子的道生萬物其實就是要以和諧包容的修為來守護天地萬物的存在。
老莊思想莫不基於「整全性的存在思維」,而將長宇大宙看成天地人我有機性連結發展的自由場域,可見老莊思想乃含蘊著「和諧包容的環境觀」,且它和現代生態學及生態哲學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老子講過道法自然就是道的展現就是要肯定大自然中所有物種的安然存在。道並不願意見到任何的物種受到扭曲、侵犯和遺棄。
關於老莊思想「和諧包容的環境觀」,莊子在〈齊物論〉說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顯然更為傳神,至於天地萬物之所以能夠和我一起和諧共生、和平共濟、和樂共存,主是由於我能徹底消融有執有欲的執著,以有效解構二元對立之緊張。聖人不會執迷於二元對立的立場、不會將自己限住在好惡取捨的岐路上,而是以無執的道心,觀照一切事物的存在而不起任何的得失計較。聖人公平地看待所有不相同的東西,他相信彼此不同的東西自有彼此不同的特色,亦自有不同的考量,但相互之間卻應尊重而不是排斥。老莊思想關懷人道的心願德行導向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其所蘊含的環境哲學乃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第 26 講 - 謙虛寬大的修養論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理念是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老莊思想的環境理念,乃是以尊重大自然的存在、實現大自然的和諧為最高的價值與目的,老莊思想並因此而強調儉約素樸、以及反對人為的過度破壞,凡此即是謙虛面對大自然、寬大接納大自然的一種高尚的智慧,我們就稱它為:「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二、謙和寬大的修養的特色-「天機的開張」
「天機的開機」意思是說:能夠呈現大自然活潑的朝氣,使自然界的生物都有流暢的生命。老子《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此充分說明「道」乃是天地萬物所以能夠出現與存在的唯一根據或理由。然而老莊思想原本就是以生命的學問為其特徵,所以老子所講的「道」從形上學或存有論說固然是天地萬物的存在原理,若從倫理學來講,則它又將是我們一切價值的總規範,也是我們德行實踐的最後目的。
老莊思想是生命的學問,它的時代課題是周文疲弊、民不聊生,所提案的救世主張則無非是要我們懂得謙遜、懂得尊重對方、懂得接受不同的意見,如今將這種意思轉換到環境倫理的印證上,就變成:人們應該清除過去那種「人為萬物之靈」的驕縱,以及「萬物皆我所用」的狂妄,而試著放下自己的身段,平等開放地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

三、老莊思想謙和寬大之修養的第二個特色-「人事的鬆綁」
老子認為,道乃是以其自然無為,方能成就天地萬物之自生自化、和諧發展。人若應當法道而行,則理當法道之自然無為,亦即是不要以人為干預自然之發展,破壞萬有成長之生機。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有許多篇章呼應著這些道理。老子認為,天地之所以可長可久,是因為依賴「道」來實現,「道」是以尊重天地萬物的存在資格與存在價值來保住天地萬物,它大公無私地給出無限寬廣的成長空間,讓天地萬物在不受任何的威脅操控下,自由地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像「道」這種雖不以創生、創發或創造為典要,卻又無礙於大生、廣生及護生之貢獻者,我們就說它的全體大用乃是「不生之生」者。

四、「道」之玄德就在於「不生之生」
何謂「不生之生」?王弼說的好:「不塞其源則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則物自濟,何為之恃?」(《老子注‧第十章》)這就是「不生之生」。「不生之生」的人格品行,說穿了還不就是「放下的智慧」和「解套的哲學」,若表現在環境倫理的行動上,則是人們應當充分了解,一切對於自然生態的干預和操弄,美其名叫「人定勝天」,其實都是萬物正常發展的一種侵害,這完全違背了生態的常道,因而必須立刻鬆綁以求其生命之火的復燃。
老子的道生萬物乃是不生之生,意即「道」乃是以「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方式,讓開一步,而使萬物能在不被阻礙生機的情況下,自己生長化育。天地人我固然都是藉由「道」的生化而如如存在,但究其實乃是在無執之道的寬容下,得以無阻無礙地發揮其專長特色、成就其天然本性

五、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和老子的「道」概念有著絕對的關聯
老子認為,天地間的一切萬物接受「道」之遍潤而生長化育,「道」無私無偏亦無限無定,合乎「道」的境界即是無一法之可去、無一法之相敵的境界,因此,人與自然的關係應該是追求整體的和諧,人絕對沒有理由只為了單方面的利益,就為所欲為、不知節制的侵犯大自然。

六、反其道而行的後果
在《道德經‧第三十章》老子就說:「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的意思是:一切的追求都應有個限度,如果自恃其能而一味地強行豪奪,將導致自己快束的衰亡,這也是違反真常大道的結果。惟老子的提醒對照於當今的環境浩劫以及人類的生存危機,不禁更讓人感到慚愧和震撼。慚愧的是我們今天雖苦於生態惡化的威脅,卻有許多人仍不能幡然歸悟以致無法擺脫此窠臼。老子以謙虛尊重為重的環保思想,無疑能夠充分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拯救活動和贖罪的機會。

七、老子哲學絕對不是關在象牙塔內的學問
老子思想是以人心之安頓、天下之安定為訴的實踐智慧,他談天論道,全為了國濟民生,以此之故,不論老子所處的時代,或是千歲之前,或是百年之後,都同樣具有淑世的熱情和關心的參與,而生態保護與環境倫理已然是從此以後全人類不可須臾離也的共同需要,因此老子及其思想對此亦不能不有所投入和建言。我們認為,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見解,在環境災害日益嚴重的今日看來,似乎更能引人注意、讓人青睞。蓋老子思想以它守柔、不爭的處世之道,當能善盡它緩衝和保護的功能,以有效阻卻生態失衡的最大危機。
1.老莊思想的環境理念為何是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想並因此而強調儉約素樸、以及反對人為的過度破壞,凡此即是謙虛面對大自然、寬大接納大自然的一種高尚的智慧,我們就稱它為:「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2.試論述謙和寬大的修養論的兩個特色?


(一)謙和寬大的修養的特色-「天機的開張」
「天機的開機」意思是說:能夠呈現大自然活潑的朝氣,使自然界的生物都有流暢的生命。老子《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此充分說明「道」乃是天地萬物所以能夠出現與存在的唯一根據或理由。然而老莊思想原本就是以生命的學問為其特徵,所以老子所講的「道」從形上學或存有論說固然是天地萬物的存在原理,若從倫理學來講,則它又將是我們一切價值的總規範,也是我們德行實踐的最後目的。
(二)老莊思想謙和寬大之修養的第二個特色-「人事的鬆綁」
老子認為,道乃是以其自然無為,方能成就天地萬物之自生自化、和諧發展。人若應當法道而行,則理當法道之自然無為,亦即是不要以人為干預自然之發展,破壞萬有成長之生機。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有許多篇章呼應著這些道理。老子認為,天地之所以可長可久,是因為依賴「道」來實現,「道」是以尊重天地萬物的存在資格與存在價值來保住天地萬物,它大公無私地給出無限寬廣的成長空間,讓天地萬物在不受任何的威脅操控下,自由地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像「道」這種雖不以創生、創發或創造為典要,卻又無礙於大生、廣生及護生之貢獻者,我們就說它的全體大用乃是「不生之生」者。


3.試說明「道」之玄德就在於「不生之生」?


「不生之生」的人格品行,說穿了還不就是「放下的智慧」和「解套的哲學」,若表現在環境倫理的行動上,則是人們應當充分了解,一切對於自然生態的干預和操弄,美其名叫「人定勝天」,其實都是萬物正常發展的一種侵害,這完全違背了生態的常道,因而必須立刻鬆綁以求其生命之火的復燃。老子的道生萬物乃是不生之生,意即「道」乃是以「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方式,讓開一步,而使萬物能在不被阻礙生機的情況下,自己生長化育。天地人我固然都是藉由「道」的生化而如如存在,但究其實乃是在無執之道的寬容下,得以無阻無礙地發揮其專長特色、成就其天然本性。

4.老子哲學為何說不是關在象牙塔內的學問?


老子思想是以人心之安頓、天下之安定為訴的實踐智慧,他談天論道,全為了國濟民生,以此之故,不論老子所處的時代,或是千歲之前,或是百年之後,都同樣具有淑世的熱情和關心的參與,而生態保護與環境倫理已然是從此以後全人類不可須臾離也的共同需要,因此老子及其思想對此亦不能不有所投入和建言。我們認為,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見解,在環境災害日益嚴重的今日看來,似乎更能引人注意、讓人青睞。蓋老子思想以它守柔、不爭的處世之道,當能善盡它緩衝和保護的功能,以有效阻卻生態失衡的最大危機。


第 27 講 - 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一、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上-「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是指不干預或不侵犯大自然生態的原有結構。老莊思想屬於一種知病去病以求無病的治療思想,這種治療思想最特別之處,在於從「人間有病」來觀察這個世界,老莊思想其實並不是正面主張一種對於自然生態完全採取放任或不過問的方式,它其實是對於大自然的被過度侵犯與扭曲感到不安與不滿,因而奉勸世人必須對於大自然應該多一點尊重,應該學會盡量不去干預它,更不去恣意的破壞它。

二、「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必須和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
老莊思想之在環境倫理的議題上主張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它也有必要將它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才不致於產生誤解。如果不將「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來發覺它的必要性的話,那麼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不就和退化史觀的原始崇拜以及不管人間死活的懶人哲學同一個論調。老莊思想以其淑世濟民的人道理想,並非會對大自然生態的現實存在而不理不睬,它是看到人類太過於從本位主義的需要與立場去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甚至侵犯到大自然生態的完整性亦在所不惜,所以才勇敢站出來並提醒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可見老莊思想的這個主張,是充滿著反省性和批判性的一種價值的判斷、價值的選擇。

三、莊子「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相同體認
莊子在〈應帝王〉曾經說過:「順物之自然而無容私焉。如果我們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而將它再引伸為:「我們應當尊重萬物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而不容許自己自私自利地破壞它」,相信莊子看了之後還是可以接受才對。像莊子這種「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其實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相同體認,它們也一致地表示對於完整之自然生態的尊重與關懷。
老莊思想中的「順物自然」或「無為自化」,它直接要告訴我們的是:唯因應隨順於天地萬物的多元與自主,並以之保證一切的存在物都能無障無礙地成長發、完成自己。老莊思想的這種觀念,無異是應有之環保心靈的最佳寫照,也即是基於這個見解和主張,所以《莊子‧知北遊》中會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四、「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
老莊思想是將天地萬物及其彼此之間的互依關係,理解成為「共生性的總體」,並視任何一物皆為此共生性總體中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此一共生性總體亦即「道」的本然,我們對於「道」的體貼與證成,其實也就是在於努力維持這個共生性總體的完整。
在這個「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中,物與物之間固然都會有懸殊和差異,它們的出入往來卻是連結的而不是斷裂的,不僅如此,就以同一樣物類的成與壞或隱與顯來說,其互補遞變的歷程也是持續不可斷絕者。總之,所謂「共生性的總體」乃是一有機性的存在,其生機是源源不絕、可大可久的。

五、人只是萬物之一而不為萬物之靈
人既是有機宇宙中的存在,那麼人就只是萬物之一而不為萬物之靈,所以〈秋水〉即謂:「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且老莊思想原來就肯定整體和諧的理想,根據這個理想,那麼老莊思想亦必然會期求我們要能真切地實踐並證成此理想,若其實踐之道則有如〈在宥〉說的:「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固自生。」質言之,還是要「順物自然」、「無為自化」,還是要化除自我的本位主義,徹底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1.試簡述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上提出的論點?


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上提出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是指不干預或不侵犯大自然生態的原有結構。老莊思想屬於一種知病去病以求無病的治療思想,這種治療思想最特別之處,在於從「人間有病」來觀察這個世界,老莊思想其實並不是正面主張一種對於自然生態完全採取放任或不過問的方式,它其實是對於大自然的被過度侵犯與扭曲感到不安與不滿,因而奉勸世人必須對於大自然應該多一點尊重,應該學會盡量不去干預它,更不去恣意的破壞它。

2.為何「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必須和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


老莊思想之在環境倫理的議題上主張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它也有必要將它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才不致於產生誤解。如果不將「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來發覺它的必要性的話,那麼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不就和退化史觀的原始崇拜以及不管人間死活的懶人哲學同一個論調。老莊思想以其淑世濟民的人道理想,並非會對大自然生態的現實存在而不理不睬,它是看到人類太過於從本位主義的需要與立場去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甚至侵犯到大自然生態的完整性亦在所不惜,所以才勇敢站出來並提醒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可見老莊思想的這個主張,是充滿著反省性和批判性的一種價值的判斷、價值的選擇。

3.為何莊子「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莊子在〈應帝王〉曾經說過:「順物之自然而無容私焉。如果我們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而將它再引伸為:「我們應當尊重萬物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而不容許自己自私自利地破壞它」,相信莊子看了之後還是可以接受才對。像莊子這種「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其實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相同體認,它們也一致地表示對於完整之自然生態的尊重與關懷。
老莊思想中的「順物自然」或「無為自化」,它直接要告訴我們的是:唯因應隨順於天地萬物的多元與自主,並以之保證一切的存在物都能無障無礙地成長發、完成自己。老莊思想的這種觀念,無異是應有之環保心靈的最佳寫照,也即是基於這個見解和主張,所以《莊子‧知北遊》中會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4.試說明「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


老莊思想是將天地萬物及其彼此之間的互依關係,理解成為「共生性的總體」,並視任何一物皆為此共生性總體中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此一共生性總體亦即「道」的本然,我們對於「道」的體貼與證成,其實也就是在於努力維持這個共生性總體的完整。
在這個「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中,物與物之間固然都會有懸殊和差異,它們的出入往來卻是連結的而不是斷裂的,不僅如此,就以同一樣物類的成與壞或隱與顯來說,其互補遞變的歷程也是持續不可斷絕者。總之,所謂「共生性的總體」乃是一有機性的存在,其生機是源源不絕、可大可久的。


第 28 講 - 維持多元物種的生存
一、老莊思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主張為「維持多元物種的生存」
老莊思想有感於人類過當的使用大自然、過當的開發大自然,導致自然生態原有的完整性遭受相當程度的傷害,所以才向世人大聲疾呼:必須尊重大自然,必須注重生態環境的健全與完整。
老子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及「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就是以一種整全的存在思維來看待天地萬物,此中所含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它肯定一個完整之自足自利系統的存在,又老子講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以及「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採取一種解構的批判思維,藉此消解相對的意識以彰顯天地萬物的平等,而由此齊物兩行的修為亦終能保證所有物種的平等存在。
地球上的生物和無生物所共同形成的活動網絡,乃是一個具有無限生機的開放系統,這個開放系統同時具有平衡性和穩定性,而屬於一種共生互生的支持性結構。所謂自然生態的完整性,乃是一個自足自利之系統的完整性,而構成這個完整之自足自利系統的每一分子或單元,一方面當然具有它不可取代的必要地位,另一方面亦因為它們分工維繫著此一自足自利系統的存在與運作,所以將不分彼此而同樣的重要。換句話說,在自然的生態中,任何的一個物種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而這些物種及其意義相互間也都是平等的。
保護和支持一個自足自利的完整系統,對於當今的生態危機來說,的確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我們覺得從老莊思想的環境思維來看,它也一定會支持這樣的工作和理念,當然它還能為這樣的工作和理念提供有效的理論基礎。

二、開放的心靈就是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人格修養和胸襟氣度
莊子具有開放的心靈,這種開放的心靈使得他能自信的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也使得他能「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齊平萬物」指的是平等的承認一切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有其受尊重的地位和價值;所謂的「道通為一」,則不外乎是將一切的千差萬別全部渾融於大道之中而使之相生互濟、共存共榮。莊子所講的「齊平萬物」、「道通為一」並非否定或漠視實然的差異性,它的用義純然是在成就應然的公正性。
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曠達慧識,乃是在統一中承認個別、從個別中完成統一的一種人生智慧,對照於環境倫理而言,它一則強調生態體系之完整的重要性,同時也細心留意到單一物種的生存照顧,另外更思考到人類本位主義的化除。

三、「齊平萬物」、「道通為一」二者可從宏觀及微觀來分別了解
宏觀意味著掌握整體,通盤照顧;微觀乃是物各付物,多元尊重。「道通為一」的宏觀可比擬為大鵬展翅高飛以俯瞰萬物皆一的恢弘視角,像《莊子‧逍遙遊》中就有一段話做如此的比喻和形容莊子寄寓於大鵬高飛的深意,即希望我們能夠「有眼大如天」以看待天地萬物的整全冥合,此等慧思亦復如〈德充符〉所謂:「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微觀是說能看到每一個細節,從生態保護的立場來說,就是要留意到每一個物種的存在,並且努力維持它的存在。
莊子認為,天下的意見既然是相對而多元,在主觀上就應當容忍這些差異,並且公平的看待它們,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而妄生分別之心,理由是主觀的好惡分別無非都是一種偏執,所以他在〈齊物論〉說:「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這就是尊重差異的表現;又尊重差異即表示承認任何的存在皆有其「內在價值」,以致不容許我們的糟蹋和岐視。
對於差異的尊重原是最難能可貴的要求,它的有效實現則在於徹底消解我執,基於此義,所以莊子書中不惜多費筆墨來敘述去執去礙的必要性,像他在〈秋水〉中又告訴我們應該學會從異中求同的觀點來看待天底間的一切存在物,藉以清楚體會即使是各種不同的存在物,還是有它們的一致性。

四、〈秋水〉告訴我們應該從異中求同的觀點來看待天底間的一切存在物
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秋水〉
這段文字大意是說:如果我們從功能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價值的高低的話,那麼我們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具備的特定功能,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不具備的其它功能,所以儘管它們的功能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卻都是一樣的高低;如果我們再從目的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的價值的話,那麼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可實現的特殊目的,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無法實現的其它目的,所以儘管它們的作用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還是一樣的高低。
莊子的用意是在提醒我們,必須放下成心和偏見,用開放的心胸去聆聽不同的聲音,用公平的度量去看待不同的意見。
1.老莊思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主張為何?


老莊思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主張為「維持多元物種的生存」。老莊思想有感於人類過當的使用大自然、過當的開發大自然,導致自然生態原有的完整性遭受相當程度的傷害,所以才向世人大聲疾呼:必須尊重大自然,必須注重生態環境的健全與完整。
老子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及「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就是以一種整全的存在思維來看待天地萬物,此中所含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它肯定一個完整之自足自利系統的存在,又老子講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以及「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採取一種解構的批判思維,藉此消解相對的意識以彰顯天地萬物的平等,而由此齊物兩行的修為亦終能保證所有物種的平等存在。在自然的生態中,任何的一個物種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而這些物種及其意義相互間也都是平等的。


2.試簡述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所代表的意涵?


莊子具有開放的心靈,這種開放的心靈使得他能自信的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也使得他能「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齊平萬物」指的是平等的承認一切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有其受尊重的地位和價值;所謂的「道通為一」,則不外乎是將一切的千差萬別全部渾融於大道之中而使之相生互濟、共存共榮。莊子所講的「齊平萬物」、「道通為一」並非否定或漠視實然的差異性,它的用義純然是在成就應然的公正性。
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曠達慧識,乃是在統一中承認個別、從個別中完成統一的一種人生智慧,對照於環境倫理而言,它一則強調生態體系之完整的重要性,同時也細心留意到單一物種的生存照顧,另外更思考到人類本位主義的化除。


3.試簡述「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意涵?請從宏觀及微觀來分別論述。


宏觀意味著掌握整體,通盤照顧;微觀乃是物各付物,多元尊重。「道通為一」的宏觀可比擬為大鵬展翅高飛以俯瞰萬物皆一的恢弘視角,像《莊子‧逍遙遊》中就有一段話做如此的比喻和形容。莊子寄寓於大鵬高飛的深意,即希望我們能夠「有眼大如天」以看待天地萬物的整全冥合,此等慧思亦復如〈德充符〉所謂:「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微觀是說能看到每一個細節,從生態保護的立場來說,就是要留意到每一個物種的存在,並且努力維持它的存在。
莊子認為,天下的意見既然是相對而多元,在主觀上就應當容忍這些差異,並且公平的看待它們,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而妄生分別之心,理由是主觀的好惡分別無非都是一種偏執,所以他在〈齊物論〉說:「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這就是尊重差異的表現;又尊重差異即表示承認任何的存在皆有其「內在價值」,以致不容許我們的糟蹋和岐視。


4.〈秋水〉:「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這一段文字所代表的意涵?


這段文字大意是說:如果我們從功能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價值的高低的話,那麼我們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具備的特定功能,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不具備的其它功能,所以儘管它們的功能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卻都是一樣的高低;如果我們再從目的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的價值的話,那麼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可實現的特殊目的,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無法實現的其它目的,所以儘管它們的作用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還是一樣的高低。
莊子的用意是在提醒我們,必須放下成心和偏見,用開放的心胸去聆聽不同的聲音,用公平的度量去看待不同的意見。


第 29 講 - 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二)面對大自然時應有的態度是謙虛和寬大的自覺
(三)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學上的具體表現,是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美好,會努力維持多元物種的永續生存
(四)老莊思想的環保觀念是「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

二、「雙贏」只有從實踐的智慧上講才有可能,是一種圓融境界中的「雙贏」
莊子在〈大宗師〉說:「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這是一種圓融境界中的「雙贏」;又譬如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章》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後身先,外其身而後身存。」這是百姓和統治者的「雙贏」。
利益的占有與分配是不可能講「雙贏」,人類的過度貪婪終將導致環境的危機、最後並將付出龐大的成本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選擇少輸一點,而所謂「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其實就是讓我們少輸一點的唯一辦法。自然環境的遭受破壞及其失衡,我們必須承認這是人謀不臧的緣故,所以我們對於生態環境的修補與維護,乃是責無旁貸者;就此而論,人類有必要針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事情,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面對自我而深切的提出反省和批判。

三、老莊思想將人類定位成素樸天真的存在,希望我們能夠「少私寡欲」。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曾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所以呼籲我們必須懂得適可而止、懂得節制欲望,以求其長保平安。
莊子則是在〈齊物論〉中同樣對於世人的痴迷狂妄而感到傷感和不忍,那麼「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寶貴教訓,亦當是他對於世人的期待和要求,所以他在〈德充符〉中即說:「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凡能慧命相續者,必然是心同而理同,在這些文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二十八章〉把人性的重新發現、亦即正常德行的充足朗現稱做「復歸於樸」或「復歸於無極」,〈第三十五章〉又說:「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莊子亦在〈大宗師〉說:「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凡此可見,老莊思想是將人類定位成素樸天真的存在,以此之故,它不以為欲望的無限擴充是合乎人性的正常表現,亦不以為人類果真就是消費第一、經濟萬歲的動物,更不以為人類可以為了自己的繁榮進步而不惜犠牲生存環境的和諧。
老子基於重建正常人性之要求,積極的主張「去甚,去奢,去泰」,莊子一樣的也會把「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是人性的真實成就。老莊思想這種以人性為素樸、盼世間能和諧的理念,會嚮往著清貧簡約的低調生活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八十章》提出小國寡民的想法。

四、「消費/生產」理論應將地球使用、生態浩劫、自然反撲的成本計算進去,才是真正的「雙贏」。
生態環境的詭異現象:
(一)近十多年來由於降雨量分佈的不平均,導致乾旱水澇的情形不斷出現。
(二)大年初一當天出現攝氏25度以上的高溫。
(三)在台灣約有一千萬隻左右的台灣蜜蜂憑空消失。
利益的占有與分配是不可能講「雙贏」,人類的過度貪婪終將導致環境的危機、最後並將付出龐大的成本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選擇少輸一點,而所謂「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其實就是讓我們少輸一點的唯一辦法。
自然環境的遭受破壞及其失衡,我們都必須承認這都是人謀不臧的緣故,所以我們對於生態環境的修補與維護,乃是責無旁貸者;就此而論,人類有必要針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事情,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面對自我而深切的提出反省和批判。

五、老子講的「小國寡民」、莊子講的「至德之世」,並非是拒絕文明的烏托邦。
老子在《道德經‧第八十章》乃曾有過小國寡民的描述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莊子書〈馬蹄〉裏面也有一段話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
我們並不認為老子莊子以上的這些話,是在描述一個拒絕文明的烏托邦,或是在嚮往一個排斥進化的桃花源,老子莊子其實是在對一個病症嚴重的社會和人心下猛藥。
猛藥就難免辛辣,現在則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和任意濫用,已然出現失衡和反常的不利現象,許許多多戮力於環保之大業的仁人志士正不斷地呼籲著我們,應該知福惜福,盡量降低各種需求,以避免無謂的揮霍與浪費,凡此就是老子、莊子的共同心聲。
1.老莊思想對於環境的哲學為何?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二)面對大自然時應有的態度是謙虛和寬大的自覺
(三)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學上的具體表現,是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美好,會努力維持多元物種的永續生存
(四)老莊思想的環保觀念是「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


2.為何說「雙贏」只有從實踐的智慧上講才有可能?


莊子在〈大宗師〉說:「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fon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