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學
http://lhl.nou.edu.tw/~research/study_forum/list.php?b_area=330
留言者 純姐 2005-11-01 09:53:26
期中考重點1-8章整理,
期末考重點 撒旦王 , 朱嘉麗老師
第1章
【3頁,★問答機率高】
☆生死學三問:「我從那裏來?我往那裏去?活在當下,如 何安身立命、自我實現」。
※生死學所關心的三件事:
1. 人類過去如何一路走來?
2. 我們將來又往哪裡去?
3. 大家在當前如何安身立命?
生死學主要想了解三大問題:
1.人生前從那裡來
2.人死後往那裡去
3.人活在當下如何自我安頓
「生死學」是為探究「生死」的學問。從常識的角度來看,「生」有「生命」與「生活」兩種意義;「死」則指向「死亡」與「臨終」。
「死亡與臨終」通常是「生命與生活」的最後一環或一部分。
☆【5~6頁】
死亡學、生命學、生死學「概念分析」。
※「死亡學」主要都要立足於科學領域,這是狹義的「生死學」,而廣義的「生死學」則從「死亡學」走向「生命學」。
◎生命學以「愛」的表現貫穿「生」與「死」的生死學探索,即從「死亡學」(亦即狹義的生死學)轉到「生命學」,面對死挑戰,重新肯定每一單獨實存的生命尊嚴與價值意義。
☆【5頁】
人是具有(生物)(心理)(社會)(倫理)(靈性)一體五面的生命「主體」是傅偉勳的「生命學」。
☆【11~12頁】
華人生死學、後現代儒道家、中國人生哲學
『後科學,非宗教,安生死』。
華人生死學希望培養一種「儒陽道陰、儒顯道隱、儒表道裏」的「知識分子生活家」人格特質,解決「活在當下,如何安身立命、自我實現」的問題。
「生死學」來自兩個部分:
一是從西方的死亡學、死亡教育承繼過來。
另一「生死學」是與中國傳統的生命學、人生哲學相互呼應。
第2章
☆【21~22頁】
達爾文、「天擇」論述(合目的論)、「生命之樹」、演化觀點。
*「生命之樹(共祖)」的看法是一種「模式」的主張,指出所有物種具有共同的祖先。
*「天擇」的看法是一種「歷程」的主張,指出族群中的個體所具有的差異性會影響及個體、族群甚至物種的生存。
演化的機制是「天擇」。「天」是指「自然界」,「天擇」是「自然淘汰」、「自然選擇」
☆【24頁,★問答機率高】
孟子:人類演化-異於禽獸之處:在於擁有「四端」-
惻隱之心、
羞惡之心、
辭讓之心、
是非之心。
☆【24頁】
人類獨特行為與「心→通過大腦所產生的心智思考判斷活動」
☆【25頁】
「天、人、地」三才關係→「環境倫理學」、
4項生態思維【★逐字詳讀】。
☆【26頁】
生物多樣性
(利用厚生:發揮物質的效用,以謀人類的幸福)。
☆【30頁、23頁、3頁】
「生死學有三問」,從「個體死亡學」立場、從「共命死亡學」立場。
生死學所關心的三件事:
1. 人類過去如何一路走來?
2. 我們將來又往哪裡去?
3. 大家在當前如何安身立命?
☆【31頁】
人類以自我為中心迷思的三次突破:
1.哥白尼的「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破除「人類居於宇宙中心」的迷思。
2.達爾文的「演化論」,相對於「創造論」。打破「人類是萬物之靈」的迷思。
3.佛洛伊德提出「潛意識」對照「意識界」,打破「人類為理性動物」的迷思。
☆【35頁】
「知命、用命」←「宿命、認命」;
科學人本論(科學人文主義)是一種「以人為本、善用科技」的價值觀。
「命」與「運」是兩件事,「命」是「先天條件」,「運」是「後天努力」。
第3章
☆【41~43頁】健康指標
※「健康科學」係以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為基礎,探討有關人類的專業科學。
※WHO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個人在生理、心理、社會上的完全安寧狀態,而不僅只是免於疾病或是虛弱。」
※WHO對「生活品質」的定義:「個人在其目標、預期、生活水平及關注的事務有關,包括身體檢康、心理狀態、獨立程度、環境因素和個人信念。」在強調人性化醫療的今天,保健專業人員面對末期病人,不得不認真處理「生命存活期」與「生活品質」間的關係,故「生活品質」亦成為現今主要的一個「健康測量指標」
※「平均餘命」:出生時人口的預期壽命。
「粗出生率」簡稱「出生率」:一年內每千位年中人口之平均活產數。
「粗死亡率」簡稱「死亡率」:某年人口的死亡數與該年年中人口數之比率,亦即每千人口之死亡數。
十大
☆【42~43頁】
※死因分析-『國人十大死因-1.惡性腫瘤2.腦血管3.心臟疾病4.糖尿病5.事故傷害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1994年後迄今為癌症…『主要癌症死因』十大癌症依死亡率-1.肺癌2.肝癌3.結腸直腸癌4.胃癌5.女性乳癌6.子宮頸癌7.口腔癌8.攝護腺癌。
☆【44頁】優生保健…目的…。
※「優生學」指「優質或優良出生」,其目的是「預防繁衍不健全的後代」。
※實施「優生保健」的目的在「防止或杜絕有礙優生疾病人口之綿延,以提高人口素質,進而保護母子健康和增進家庭幸福」。
☆【44~45頁】
家庭計畫/
※人口問題包括人口數量問題、人口增加速度問題、人口分布問題、人口組成問題、人口素質問題。
我國目前的人口問題因「出生率低」,人口淨繁殖率已「低」於「替代水準,新家庭計畫應促使「生育率」回升到替換水準,。
☆【47頁倒數1~2段】
「胚胎」應受的尊重與保護(受精後14天正是…)。
包括英國、澳洲及美國對從事胚胎操作與研究,都必須申請執照,而且必須在受精後14天內進行。理由是:14天是神經管將發展為中樞神經系統之時,也是發生同卵雙胞胎的最後期限。
☆【48頁1~2段】
代理孕母。(課文應改成衛生署於2003年開放『代理孕母』?)
「代理孕母」是指使用夫、妻本身的精、卵,由他人的子宮代為懷孕。
我國於2003年開放「代理孕母」,規定「代理孕母」必須20-40歲現有或曾有婚姻關係且「現有子女者」才合格,而精卵必須夫妻所有。
☆【48~49頁】
「人工流產」即「墮胎」是指以人為方法蓄意誘致流產。合乎人道的「人工流產」(妊娠開始後第8週以前…)。
【50~51頁、116頁】
DNR、NO CPR、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00年立法通過)。
「DNR」或稱「No CPR」是指避免癌末病人痛苦的不當延續,順應死亡的自然過程,不做過度醫療干預。
「心肺復甦術」CPR包括:
1. 氣管內插管
2. 體外心臟按摩
3. 急救藥物注射
4. 心臟電擊
5. 呼吸器人工救治
☆【52頁13~22行】
○ 就醫學觀點,「死亡」有三種定義─「心肺死」、「全腦死」與「腦幹死」。
◎腦死「判斷」←腦幹死。
我國在1987年(民76年)公告「腦幹死」為腦死的診斷依據。
※「腦幹死」有三種臨床特徵:
1. 病人處於深度昏迷,但必須排除抑制精神的藥物、低溫、代謝與內分泌障礙等因素。
2. 因自發性呼吸衰退或完全停止,需藉由呼吸器來維持病人的生命,但必須排除曾使用過神經肌肉的阻斷劑,及其他影響功能的藥物。
3. 病人的診斷必須完全確定疾病是因腦組織結構上的損害所引起。
※「全腦死」是指腦幹及大腦的機能消失6個小時以上的狀態。
☆【53頁】
死亡的定義…20世紀是依「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無法測得血壓及瞳孔反射消失」…、瀕死體驗。
「死亡」是指「生命最終的狀態」意指「臨終過程的終點」
☆【54頁】
護理核心概念;…「關懷」…「人、健康、環境及護理」…。
「關懷」是護理措施的核心,是身心照顧的基礎。
「關懷」的特質強調幫助與支持,以及個人或團體的促進行動與改善生活品質。「關懷」的能力是要護理人員能感受到個案經驗的「意義」,如:病人的內在需求、價值、動機、信念和情緒等。現今護理專業的典範已達共識,將「人、健康、環境及護理」,相互影響的四個中心主體概念。
☆【55~56頁】
生前預囑、安寧緩和醫療、靈性問題。
※生前預囑-乃是患者對自己接受治療的「預立指示」,著眼於臨床生死決策方案。
※安寧緩和醫療強調「身、心、靈」及社會的「全人照顧」
※一個人的「靈性構面」包含三個部分:
1.生活、受苦與死亡中追尋意義、目的和圓滿的需要。
2.生存希望/意志的需要。
3.相信自我、他人以及信仰神明的需要。
第4章
☆【66頁、104~106頁】
死亡概念的發展;成熟的死亡態度。
◎葛拉瑟與史特勞斯指出,有四種常見的「死亡情境:
1.死亡不可避免,而時間預估明確─多屬急性且生命威脅性大的疾病,如急性白血病。
2.死亡不可避免,但難以預測時間─此種現象見於慢性而具生命威脅的疾病,如末期心衰竭的病人。
3.死亡未知,但等待確定的過程中─常見於診斷確立或等待治療結果知過程,才能確知是否導致死亡之情境,如等待組織切片結果。
4.死亡未知,而時間亦難預測─如肝硬化、全身紅斑性狼瘡等慢性疾病。
◎羅斯提出,臨終病人面對死亡的心理認知過程:
1.否認或隔離
2.氣憤或憤怒
3.磋商或討價還價
4.抑鬱或沮喪
5.接受
※應用羅斯的臨終病人面對死亡的心理認知模式時,應注意的事項:
1.死亡過程並非每個人皆順著發展過程順序而進行。
2.並非每個臨終病人皆經歷各期的發展。
3.每位臨終病人並非只經歷此模式中的五種情緒狀態。
4.並非每位臨終病人都能達到接受期,也並非每個個體皆需要到達接受期才能平安的去世。
5.每一期的反應並非只出現一次。
○魏斯曼描述一個人「死亡過程的心理反應」時相信,「否認」於臨終過程中無所不在且可能重複出現。
◎帕蒂森把「意識到自我死亡」的階段定義為「死亡知覺的危機」。
※兒童的「死亡概念」主要由一連串的「死亡觀念」所組成。兒童在發展死亡概念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死亡的觀念:
1.分離
2.不可移動性
3.擬人化
4.致因性
5.不可避免性
6.生命的一部分
7.外貌
8.無功能性
9.真實
10.不可逆性
11.普遍性
12.沒有感覺性
※成熟的死亡態度包含了解死亡具有三個特色:
1.不可逆性
2.普遍性
3.無功能性
◎成熟的死亡態度包含了解死亡具有三個特色:
1.不可逆性
2.普遍性
3.無功能性
人類死亡概念態度的影響因素:
※一.遺傳(成熟)
1.年齡
2.性別
3.死亡的經驗
4.個體健康狀況
※二.環境(學習)
1.社會經濟地位
2.大眾媒體
3.地域
4.歷史社會文化
5.宗教
☆【68~69頁】人生各階段的死亡議題。2003年十大死因,44歲以下者→事故傷害…。
艾瑞克森對人生各個時期最常遭逢死亡的衝擊:
1.嬰兒期(0-1歲):周產期病態
2.幼兒期(1-3歲):事故傷害
3.學齡前期(3-6歲):事故傷害
4.學齡期(6-12歲):事故傷害,死亡體驗來自寵物的死亡
5.青少年期(12-20歲):厭世念頭及幫派街頭暴力
6.青年期(20-40歲):以意外事故居首,死亡體驗來自墮胎、子女夭折、慢性病及社會暴力。
7.中年期(40-65歲):最常見是同年齡期層的死亡、對年邁父母的送終
8.老年期(65歲以上):開始面對並接受自己或同儕死亡,面對各種失落(如配偶去世)
※1.嬰兒期(未滿1歲):周產期病態(49%)最高。
2.青少年期與青年期:死因三成或半數為事故傷害,其次為惡性腫瘤或自殺。。
3.壯年與中年期:主要為惡性腫瘤。
4.老年人仍以惡性腫瘤最多
◎死因分析近年來青壯年肝癌死亡率遠高於肺癌。老人則相反肺癌死亡率遠高於肝癌。女性乳癌仍是中、壯年女性癌症死因之首。
☆【70~71頁第13行】
老化與死亡。
☆艾瑞克森描述「老年期」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自我整合」
☆壽命延長及節育是直接造成高齡化社會的直接原因。
☆「生命回顧」是專屬於老年人的特色。是指回溯過去經驗並與再評價,了解往事如何塑造一個人的生命。
☆老人為何畏懼死亡?
1. 因失去照顧他人的能力
2. 擔心死亡對他人造成衝擊
3. 害怕失去身體
☆研究指出,老人反對用人工方法維持生命。
☆為了因應人口老化與慢性疾病的增加,醫療照護的模式應走向「社區化」,使醫療更加人性。
☆老人對生命及死亡的反應型態為正向者,較能實現生命目標而不懼怕死亡。
☆【74頁倒數9行~75頁倒數11行】
「涂爾幹」的自殺論述。
涂爾幹─自殺乃是社會現象,其自殺的社會意義:
1. 利己主義
2. 利他主義
3. 迷亂或脫序
4. 宿命論
【☆76~77頁】
「安樂死」、「自然死:安寧緩和醫療」。
※「自然人」是指生存於宇宙間具有血肉軀體及精神心靈意志的人格者。
◎「安樂死」係以人為加工的非自然方式,由醫師依病人要求,給予具毒性的藥物或氣體,致病人於死,以便儘早結束其生命。可分「主動積極安樂死」、「被動消極安樂死」及「雙重效應安樂死」等三種形式。
☆「主動積極安樂死」是指運用醫學技術,以人工的方式提早結束個體生命,導致其死亡的行為。
☆「被動消極安樂死」是指醫護人員在病患或家屬(於病患無決定能力時)同意下,不給予或撤除末期臨終病患的維生治療。
☆「雙重效應安樂死」是指為減輕病患痛苦,而給予末期病患止痛或鎮靜藥物,以其副作用造成患者死亡。
第5章
☆【86頁~88頁第7行】
醫療倫理最常被提到的四大原則-自律、無傷、增益、正義。
護理倫理最常見的策略是強調「照顧」的重點,以別於「治療」。護理科學最重要的內涵是「人文主義」和「女性主義」。
☆【89頁,★問答機率高】
「生命倫理原則」與「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李瑞全):
「仁」用於群體→「自律原則」;
「仁」用於個體→「無傷原則、增益原則」;
「義」→「正義原則」
☆【92~95頁★問答機率高】『基督宗教』、『佛教』教義內涵:
「宗教」是「團體活動」;「信仰」是「個人抉擇」;個人抉擇加入宗教團體的過程叫「皈依」。
『基督宗教』→「創造、啟示、三一、救贖」;「三一觀」是 指上帝、耶穌基督、教會精神是三位一體、互相涵攝的。
『佛教』→「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
「三法印」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四聖諦」指「苦、集、滅、道」四種人生處境。
「八正道」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95頁】「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觀不同…。
道家思想主張「自然而然」,生死、物我都可以等量齊觀。
道教-其信徒主張「通過人為修為與自然生死相抗衡」。
第6章【104~107頁、66頁】
☆成熟死亡概念有下列四個要素:
1.不可逆性:死亡是永久的,最後的,不可能再回復的。
2.普遍性:可以區辨有生物與無生物之分別,所有的身體功能皆會停止。
3.功能停止:死亡時所有的身體功能皆會停止。
4.因果性:死亡是有原因的,人不會無緣無故死亡。原因可為外在及內在的原因。
☆兒童對「死亡概念」的發展階段:
1.分離的階段-約0~3歲:無法分辨「死亡」與「分離」的差別,有強烈的「分離焦慮」。
2.結構性階段-約3~6歲:學齡前期的兒童理解死亡是躺下不動、不呼吸、會玩辦家家酒裝死,但不能辨認「生」與「死」是無法共存的。
3.功能性階段-約6~12歲:開始有邏輯思考,約7歲就可有成熟死亡觀的四個要素且是獨立存在,但未能互相連結。
4.抽象思考階段-12歲以上:已具邏輯性及現實性的思考,對死亡可作推測與分析。
☆與孩子討論死亡的6項建議【★逐字詳讀】。
1.讓孩子採取第一步:勿太魯莽與孩子談死亡。
2.不要用影射的語句,用直接且清楚的描寫,不要用他長眠、走了等,會讓孩子更加混淆。
3.需先完整地了解孩子的生命史,協助他找到意義與有「被愛的感覺」,並且使他們知道其生命對其家人及社會是重要的、有影響的。
4.向他保證無論大人或小孩,每個人面對死亡時都能會有各種情緒,他有權力也有自由疏導這些情緒。
5.敏銳的察覺到孩子何時需要獨處,何時需要分享。不可強迫他談論死亡的話題。
6.與孩子溝通的目的是為了答覆他的需要。孩子不一定需要對死亡有成熟的概念。但是若孩子對死亡有誤解、幻想、迷思或恐懼,適宜的溝通將可使它消除恐懼及迷網。
☆【108~109頁,☆★問答機率高】
趙氏(1993)的研究-害怕死亡的五項原因:
1.『未知的恐懼』、
2.『失落與分離的恐懼』、
3.『死亡的形貌及死亡過程的恐懼』、
4.『未了心願的遺憾及恐懼』、
5.『對人生過程的悔恨,來不及補救的恐懼』。
☆【109~110頁】
死亡教育的內涵(前半部內容)。
1.「死亡教育」視「生」與「死」為一體兩面
a.思考死亡,其實是思考生命
b.體認死亡,其實是體認生命
c.接受死亡,才能承擔生命的責任
2.「正信宗教」的倡導,將「未知」轉為「已知」
3.「失落」與「分離」的生活教育
4.認識、接受、參透人生的有限性及人的脆弱性
5.認清何為永恆,因而調整價值秩序
6.推展安寧緩和療護使死亡的形貌何過程保持尊嚴與祥和
【☆112頁】
死亡的「物質準備」
1. 遺產分配的「遺囑」
2. 交代自己願意的醫療方式之「生前預囑」
☆【117頁,★問答機率高】
死亡的精神準備四種途徑:
1.活出生命的三幅度-生理生命、內涵生命、超越生命
2.生死溝通,生死互滲
3.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反省與確立
4.面對「擁有」與「失落」的態度與處理
第7章
☆【135頁】
失落與悲傷、「依附關係」(提供往後人際關係”信任”的基 礎)。悲傷輔導其主要服務對象以喪親家屬為主,旨在協助喪親家屬了解悲傷歷程、表達與紓解各種悲傷引發的情緒、處理與失喪親人間的依附情結,以及面對與調適新的生活。
在20世紀早期,悲傷仍被認為是一種疾病,後來包拜以生物學觀點,認為悲傷是動物及人類的普遍行為反應。
動物在出生以後,基於「安全」與「生存」需要,與主要照顧者建立緊密的「依附關係」。
依附行為是人類及動物保護自己安全存活的一種天性。
☆悲傷反應-從小就學來面對失落的分離焦慮。此喪親者在親人過世後會經驗到麻木、思念與尋找、崩解與失望,以及重組等不同階段。
☆『悲傷歷程』-從覺知失落的發生直至由悲傷中回復的過程稱之。
☆【139頁】
悲傷『高危險群』評估:
☆悲傷影響因素:對象、死亡型態、過去經驗、支持系統。
悲傷危險程度分:低、中、高度危險等三級。
高度危險對象:先生、妻子、女兒、兒子、同居人,母親、父親、非常親密的關係、彼此非常依賴的關係。
高度危險死亡型態:1.完全沒有預警2.疼痛、痛苦的印象3.很少的支持
高度危險過去經驗:1.不好的同年遭遇2.破裂的人際關係3.具有生理上或精神上的過去病史。
高度危險支持系統:1.孤獨並與人群隔離2.幾乎沒有別的興趣與嗜好3.沒有任何醫療團隊的支持。
☆【140~141頁】
「悲傷歷程」之二種模式:
1.「階段與任務模式」:早期研究喪親問題的學者,多以此模式說明「悲傷歷程」,認為在不同悲傷階段,喪親者會出現相對應的身心症狀,及強調走出悲傷需要完成的任何與目標。
2.(☆逐字詳讀)「雙軌擺盪模式」:美國心理學家史卓比有鑑於學者太過注重喪親後悲傷歷程的一致性問題,忽略性別差異可能造成悲傷反應反應的不同,因此提出雙軌擺盪模式來解釋性別差異與文化認同問題,及其對於悲傷歷程及悲傷反應的影響。她不同意喪親者一定要接受失落才能走出悲傷的說法,認為喪親者每日生活其實是處在接受失落事實與逃避失落之間來回擺盪的。每天中某些時候,喪親者會傾向於「失落導向」時,有些時間則傾向於「復元導向」的情境。
當喪親者沉浸於以(情感)為主的「失落導向」時,會出現強烈的悲傷及傷痛,並且會否認、逃避與復元相關的任何改變,此時情緒的發洩及消弱與逝者的連結成為喪親輔導的主題。
當喪親者處在以(認知)為主的「復元導向」時,其所有的活力則專注於生活問題的改變解決,並會嘗試新的活動使自己從悲傷中分散注意力,或發展新社會角色、新身分及人際關係等來逃避悲傷的情境。
喪偶的男性較傾向以「復元導向」來處理悲傷課題。女性相反。她強調良好的悲傷調適是讓自己在情感與認知層面有更好的擺盪空間,固著於任一邊都容易形成悲傷調適的困難。
從多元的觀點了解悲傷歷程,是為了提醒協助者要以更寬廣的心態,接受喪親者的需求及問題
☆【142~144頁】
「預期性悲傷」:指親人的死亡尚未真正發生,但家屬因感受到死亡的迫近而產生的悲傷反應。
「預期性悲傷」被視作「悲傷歷程」的開始,且有預警功能,它使臨終者與喪親家屬間可預作準備,以調適即將面對的死別,並把握時間完成未了心願。
☆沒有預警的急性死亡,或者因為沒有即時及適當地處理預期性悲傷,也可能產生喪親後更大的遺憾與加重悲傷調適的困難度。
☆在病人死亡時,悲傷服務的提供包括:
1.震驚期的情緒支持
2.陪同瞻仰遺體
3.協助遺體的處理
4宗教儀式資源的提供.
5.教導法律證明文件的取得方式。
☆「複雜性悲傷或稱病態悲傷」其常見之分類:延遲性悲傷、扭曲性悲傷、慢性悲傷、被禁止的悲傷、沒有出現的悲傷、未被處理的悲傷等六種。
△正常悲傷的長度約為1至2年,過長的悲傷則被視為複雜性悲傷反應。
☆複雜性悲傷其有關癥兆:憂鬱症候群、焦慮反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身心症及人格障礙問題。
△複雜性悲傷需經過心理治療甚至精神治療以幫助喪親者處理症狀。
第8章
☆【158~159頁】
臨終照顧6項重要理論。
1.病人自己最清楚病況。因為自己的身體會傳達出訊息。若病人不知道,其可能原因:
a.求生意志強,有奮戰的精神,因而無法接受身體所傳達出的訊息。
b.病人心裡有數,但因沒有可信賴的人與他分享,因而假裝不知道。
c.病人個性內向,過去亦無分享抒發內在情的習慣,因而不知如何疏導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
2.病人是有歷史的獨特個人,因此其臨終階段的表現與他一生的個性、背景、人格型態、人際互動等等息息相關。他此時的表現與他一生的表現有連續性關係。
3.臨終病人只要還活著,其情緒就是在變動中的。只是因情緒的浮動需消耗能量,因此當愈接近死亡,能量愈衰竭時,情緒會漸趨平緩。
4.拼圖理論,不要太快對病人下判斷。
5.不要不著邊際的「安慰」,「安慰」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反而使病人更感覺孤獨。
6.「幽谷伴行」是最佳照顧方法。
☆【160~162頁】病情告知6W。
1.Why?:在醫學上、倫理上、心理上、靈性上、對病人及家屬的關係上,有何強有力的理由告知或不告知?若找到理由,才可決定告知或不告知
2.When?:是什麼時機與病人談病情最恰當?一般而言,總是讓病人主導。
3.Who?:什麼人是最恰巧告知病情者。此人與病患的關係有二條件:即信任與親善的關係。
4.Where?:告知病情的地點應選一個保有隱私、不被干擾、病人感覺舒適及安全的環境中。
5.How?:與病患溝通病情時,態度要溫和誠懇、坐下、與病患保持一隻手臂的距離、在病人身側約45度角度、比病人位置稍低,如此可使病人眼睛可輕微朝下,不致太疲累。
6.What?:「病情告知」,並非將一堆實情塞給他,而是看病人的需要。當我們給病人機會聆聽他的問題後,才針對他的問題及需要而做解答,有時「病名」反而根本不重要的。
☆【168~169頁,★問答機率高】
臨終病人「生活品質」促進的5項要點:
一.將身比身、以心體心,基本需要的滿足最重要。
二.好漢就怕病來磨,身體症狀比死亡還難受。
三.說死亡,太沉重,以敏感與同感與病患分享內心。
四.人生幽徑之探索與生命整合的高峰經驗。
五.難以割捨的情,喪親路、路難行:護理人員的支持、了解、評估與照護,成為最恰當的療癒者角色,促使喪親家屬在與病人互動中,增進雙方的「生活品質」
☆【172~173頁】
臨終病童父母親的支持有13項。
1.減輕病童的症狀及痛苦。
2.給予實質的協助,如喘息服務。
3.教導照顧病童的技巧。
4.重覆提供父母親想知道的資訊。
5.由於高張的焦慮情緒,父母可能會聽不進或不能理解醫療人員所提供的資訊,需要重覆給予。
6.不要給予不切實際的安慰,但需時常探望,以行動表達關心。
7.用同理心(同感心)疏導父母的情緒。
8.做為父母親與病童之間的溝通橋樑。
9.協助父母把握時機,留下與病童相聚的記憶,如照片、錄影、錄音、圖畫、書信、手工作品等。
10.鼓勵父母與醫療團隊溝通,儘量提出需要及問題,並做他們的代言人。
11.提供父母正確的知識,如孩子有權作出自己的選擇,有權疏導自己的情緒,提供使其未來不致後悔的照顧方法。
12.協助準備喪葬。
13.協助宗教信仰的加深及宗教禮儀的慰藉。
撒旦王 留言時間 2006-01-05 13:04:16
陳玟秀老師《生死學考前複習》完整版
生死學考前複習〈陳玟秀老師提供〉
此處只針對基礎面向做重點整理,即「五方基礎面向的知識」,
包括「生物、心理、社會、倫理、靈性」等方面。
一、「後現代華人生死學基礎面向知識」有別於坊間的生死學論述,
其特色列舉如下:
1、 透過「一體五面向」人學觀點,建構基礎面向知識。(P268)
2、 中體外用論:中體是指「後現代儒道家」的核心價值,亦即「中國人文自然主義」;外用指外來的人文思想及科學知識。此目的讓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意識覺醒,讓原本社會中的外來論述動搖與反轉。(P 202)
3、 以中國生命學為體,西方死亡學及外來思想的生死論述為用(P 237此與上述意同)。西方死亡學是屬社會科學與健康科學的學科,必須納入華人生死智慧,方能建構出生死學豐富的人文內涵(P 214)。故華人生死學不宜完全採用或依循西方的生死觀。
4、 「後科學、非宗教、安生死」的人生信念:後科學是用反思批判的態度去駕馭科學,避免為科學所主宰,而是善用科學;非宗教是不寄望超越性力量,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對宗教採取「存而不論」的態度;安生死乃置之死地而後生,「盡人事」而後「聽天命」。(P 204)
5、 「後現代儒道家」思想為華人生死學核心主幹,「儒」「道」關係乃「儒陽道陰、儒顯道隱、儒表道裏」,生活實踐上,通過儒家形式體現道家內涵。(P 237)
6、 提供以「中國人文自然主義」去「安生死」的人生信念。(P 247)
7、 從「心性體認本位」生命學,轉向「情意體認本位」的修養學。(P 237)
8、 主張理想人格是「知識分子生活家」,精神導師是莊子。(P 237) 莊子是心性體認本位的開創者,也是情意體認本位的導師。(P 237)
★「後現代華人生死學基礎面向」是以「生物、心理、社會、倫理、靈性」五個面向的知識來建構,適用於漢民族的華人社會。其核心是「後現代儒道家」的觀點,所謂「後現代儒道家」是融會古典儒、道二家思想,轉化而成的。適用現代華人的「後現代華人生死學」,應以此觀點為主體,再融合西方有關生死與生命的學問。「後現代華人生死學」是以中國生命學為宗,西方相關論述為輔的「中體外用」生死學。
二、以下就五個面向的知識,一一加以說明:
(一)、生物面向:
生死學的生物面向係針對必然要經歷生與死的身體而言。西方生物學哲學觀,宏觀的演化生物學家邁爾認為:每個人應努力對人類負起責任,每一代人不僅是人類基因的看護人,也是萬事萬物的看護人。
微觀的分子生物學家莫諾認為:人發現自己從偶然中誕生,誰也不曾規定過他的命運與義務,但是他必須獨自選擇王國樂土或黑暗地獄。他們透過生物學研究悟到相同的人生哲學。
西方人文主義強調人應以人道的方式來行動,仁慈地行動。孔子亦云「人能弘道」,深信「天命」天賦與人類使命,人生即是一種天命。
有關生物哲學問題分為四類:分類、演化、目的、化約等,反映生物學的演進過程。
「分類」問題:應用在醫療上,區隔「疾病」與「健康」,區分疾病類別,確立診斷以對症下藥,有其必要,但人從此被「醫療化」,人本面被模糊掉,受醫療機構宰制。連死亡都須確立病理死因,不允許有「年老自然死亡」。
「演化」問題:涉及「我從那裏來」的問題。其對生死學之啟示:對前人要「感恩」,對現世要「惜福」,對後代要盡量「積德」。
「目的」問題:則體現萬物存在的因果關係,若不談宗教觀點,演化不具設計性的力量,將事物推向一個看似有目的的結果,只是「偶然」,而非「必然」。
「化約論」:是科學上「以簡馭繁」,應用在臨床醫學上,是不斷的分科,使得專科醫師只見「疾病」不見「病人」,弊端叢生。以致近年,極力推動全人之臨終關懷與照護。
中國儒家彰顯生生之德的至誠天道與道德實踐上的人道,終極合致。道家則強調,人道必須超越世俗道德的有為性、狹隘性,歸順天道之自然無為。而「中國人文自然主義」即強調以「儒陽道陰、儒顯道隱、儒表道裏」的「後現代儒道家」精神為理想境界,亦可視之為中國「生命學」的最高境界,並可以此為標竿去建構後現代「華人生死學」。
【未完待續】
(二)、心理面向
西方心理學主要分為「四大勢力」,發展順序為:
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
前二者(行為主義、精神分析)屬於科學性知識,
後二者(人本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接近人文性哲理。綜觀此 「四大勢力」,唯有人本主義學派與中國生命學可以產生交集。因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理論取向是以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為基礎,堅持以人為本和以整體人為對象,強調人性、動機、潛能、經驗、價值、意向性、自主性、創造性、自我選擇、自我實現和健康人格等一系列對個人和社會有重大意義的探討及研究,建構更大包容性及人性化的內涵。
建構「後現代華人生死學」心理面對面的關鍵核心是「中國人性論」,其中儒家人性論圍繞「道德」而發,道家人性論則順乎「自然」開展。
儒家代表性人物﹏孔子的生死觀是「重生不言死,重人事不言鬼神」的「現世主義」;道家代表性人物﹏莊子則是心性體認本位的中國生死學的開創者。
生死學心理面向的重要目的是為華人從事心理建設,達到「了生脫死」的境地。中國生死學指點我們如何「妥善安頓生命」,而西方死亡學則協助世人如何「適切面對死亡」;建構「華人生死學」的心理面向時,理當在「中體外用論」之方法學指引下,清楚意識到「人生信念」中的「主從」與「體用」關係,然後對於中外思想彼此兼顧,無所偏廢。
(三)、社會面向
西方社會學的理論發展分為三階段:
1、古典社會學階段:以涂爾幹、韋伯和馬克思為主,開創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及批判主義三大社會學理論。
2、現代社會學階段:由帕森斯開創社會學理論研究及因此而產生的各種反帕森斯的社會學理論所構成。
3、當代社會學階段:指1980年代以來各種對社會學理論傳統的修正、模仿和綜合的發展階段。
「社會學」與「死亡學」的重要學科是「自殺學」,因此,涂爾幹有關自殺學的論述不能偏廢。涂爾幹認為,有一種持續的社會力量影響自殺率,看似個人行為的自殺,需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及解釋。
「自殺論」的中心旨趣不在自殺,而在社會學所指稱的「社會死亡」。
「社會死亡」其消極意義指喪失社會動力之生物性死亡;積極意義則指對生物性死亡的「社會建構」。
「後現代死亡」的哲學觀點認為:臨終主體在預期的生物死亡發生之前,會面臨不同程度之「社會死亡」,即是以種種形式被排斥在社會生活之外,如犯人在監獄所經歷的「公民死亡」一樣。臨終者畢竟不是罪犯,卻遭受如同罪犯的待遇,對臨終者而言,這無疑是不公平的。
中國「人文化成」的理念,是人類藉自身能力設計一套文化,教化世人,使其達到文化所要求的目標,社會歷久即自成文化。稟持「社會及文化」的看法,「華人生死學」社會面向的建構,便指向「人文教化」方面,即「建立人生信念以防止自殺、安頓臨終」。
(四)、倫理面向
倫理學又稱道德哲學,著重人類合宜行為的探討。西方倫理學偏重男性觀點,著重以普遍原則來作形式邏輯的推論,可謂「正義-權利導向的倫理學」;
相對的,若以女性思維,是以不傷害他人的關懷為最高優位,著重從情境中作通盤的考量,權衡出於己無損,於人無虧的責任。稱之為「關懷-責任導向的倫理學」。
在華人世界中,倫理是指不同類型的人際關係,而道德便是安頓這些人際關係的基本概念。而中華文化中,倫理道德屬於生活實踐,而非純理知識。西方倫理學原為純知識,後來亦轉向實踐應用,與華人精神有所契合。
因此後現代華人生死學的倫理面向知識,可取西方倫理學所重視的「個人自律和規範原則」,用於華人倫理學所看重的「人際關係和發生脈絡」。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攸關生死的醫療決策,原則上依原則行事,而華人倫理學之脈絡主義則視情況而定,不偏廢一隅,以補東西方倫理學之不足,進而建構出「華人生死學」之倫理面向。
(五)、靈性面向
「靈性」指「精神性」,在西方論述中充滿宗教意味;華人則視之為內在的精神性而非外在之超越性\宗教。有關生死學靈性面向的建構,稟持非宗教的態度。
「靈性」是人核心的部份,凌駕個人經驗的一種超自然體,也是最深的層面。人在臨終前大多渴望體會到此生的價值與充實感,這是「靈性需求」,若能找到其生命之意義,則多能獲得「靈性平安」。
「靈性平安」其內涵即指向「個人認定的有意義事物」。因此,生死學靈性面向的建構,可從對於「追尋意義」的考察著手。
西方「存在主義」認為人類存在有六項命題:
1、自我察覺的能力;
2、自由與責任;
3、自我認同與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4、尋求意義、目的、價值和目標;
5、焦慮是生活的一種現象;
6、察覺死亡及不再存在。
存在主義將「人」的意義提昇至「精神性」層次,是故其思想可做為「華人生死學靈性面向」之觀念依據。
「華人生死學」之重點是中國生命學,而中國生命學以「儒道二家」為典範,儒道二家在「社會」和「自然」這兩個最基本的方面各自把握了一端,若將儒家的人文主義和道家的自然主義交融→「儒陽道陰、儒顯道隱、儒表道裏」,將是完美無缺,可以適應順境和逆境的轉換。
靈性面向知識可以加入美學與美育的探討,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即主張以美育來取代宗教,美育對於生死學的靈性開顯具有啟發價值。人生在世當活出生活美,且推己及人。
華人生死學希望能提供人生信念,培養出理想人格「知識分子生活家」,一方面肯定自己、尊重別人,一方面清心寡欲。達觀隨遇,此適性的人生觀,這樣的人無疑具有和諧的美感。
綜觀生死學之靈性面向是在追求人生的價值及意義,並將生活融入美學當中,使身、心、靈獲得平和與安詳。
【全文完】
留言者 朱嘉麗老師 留言時間 2006-01-05 13:53:25
標題 上文就是"下列重點"的全部答案
10~14章
「後現代華人生死學」五個面向、特色、每個面向知識內涵
留言者 朱嘉麗老師 留言時間 2005-12-30 04:29:35
標題 快過年 小豬準備被剁成 臘肉
15~17章請直接閱讀生科系重點即可
[18章期末考 不考 不用鳥它]
■15章 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摘要(P274)
華人生死學知識建構/四門實務面向(P275)
西方死亡學/四門實務工作(P275)
「生死教育」、「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異同(P279)
生死教育與宗教信仰/道教(P280-281)
生死教育-以生死學為內涵/兩大類(P282)
後現代儒道家/知識分子生活家(P283)
推廣「生死教育」的策略運用(P283)
■16章 生死輔導■
「生死輔導」摘要(P288)
「生死輔導」/「悲傷輔導」(P288)
「輔導」/「教育」(P290-291)
輔導-助人專業-目的/專業內容;輔導、諮商、諮詢(P290)
輔導-治療(P291)
「悲傷輔導」/鈕則誠教授的看法(P292)
諮商輔導-心理治療之療效省思(P293-4)
21世紀「後現代生死輔導」的需要(P295)
華人社會的「輔導學」/意義治療學(P296-7)
「生死輔導」結語-「華人生死學」/「人生哲學諮商」(P298)
■17章 生死關懷■
「生死關懷」(P307-308)
中國特色生死關懷、中國人的宗教(P308-9)
生死關懷核心價值(P309)
「生死關懷」結語(P3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