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二瓊同學提供重點
第七章親職教育
目的:希望透過親職教育的知識及技巧,幫助父母或是孩子的照顧者,能夠了解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的心理需求,並適當的透過有技巧的親子互動,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有父母或是照顧者給予的照顧和管教。(P.140)
一、親職教育的意義:「經由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案和活動,提供和教導現在或未來成為 父母與照顧者,擔負父母親角色責任和教養子女的能力,以成為有效能的父母親
,最重要是培養身心健全的下一代。」(P.141)
定義上演變(P.141)
|
對象
|
早期:父母
延伸:未來成為父母的成年人
現在:多元家庭之父母或是孩子的照顧者
|
目標
|
早期:提昇父母自身親職的能力
延伸:重視孩子的發展及福祉
現在:應同時注重父母親及孩子發展上的需求
|
內容
|
早期:提供父母親一套標準化的親職知識和技能
現在:重視不同文化之教養觀和多元家庭型態的需求,提倡父母照顧者的增
能,並供給較彈性化的親職教育內涵和服務
|
二、親職教育的沿革(發展)(P.144-148)
國內親職教育的沿革
|
美國親職教育的沿革
|
傳
統
|
民間
|
官方
|
18世紀初
|
「母親協會」於緬因州波特蘭
市成立
|
西周
|
蒙以養正的概念,家族相互傳承
(口述或家訓、家書)
|
|
1897年
|
「國家母親大會」慈善組織團體成立是目前「美國親師會」前身傳達教養子女知識與方法
|
秦漢
|
家族成員共同遵守的「家約」和專門教子女的短箋
|
在村里中設置「三老」之職負責教化鄉民、自家孩子
|
1900年初
|
由慈善組織團體推動;目標:
父母角色重要性及知識技能。
|
儒家思想
|
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
1925年
|
密蘇里州哥倫比亞市
開設親職教育
|
宋朝
|
|
鄉規民約制度
|
1996年
|
美國國家親職教育
網絡組織形成
|
明清
|
王陽明著
「訓蒙大意」
|
康熙「上諭十六條」、雍正「聖諭廣訓」
|
現代
|
民國34年
|
教育部「推行家庭教育辦法」
|
民國75年
|
結合公私立機關、學校、團體力量,
各縣市設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
|
民國82年
|
「兒童福利法」:當父母未盡父母之責,或讓孩子 遭受危難時必須強制接受親職教育輔導。
|
民國92年
|
「家庭教育法」:具體將親職教育列在家庭教育相關法規中。
|
三、親職教育的理論(P.149-152)
理論
|
提倡者
|
重點
|
運用
|
(一)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
艾瑞克森
(Erikson)
|
人類在一系列不同的生命階段,具有各項發展的任務與重點,準備並完成發展任務
|
幫助父母了解不同階段孩子和自己的發展任務,以調適生命發展的挑戰並培養相關能力
|
(二)
行為與社會
學習理論
|
華生(Watson)
史金納
(Skinner)
|
外在環境的教導可以明顯改變個人的行為
|
教導父母各種正副項增強和酬賞等各種行為改變技術,協助父母改變孩子的某些行為
|
班度拉
(Bandura)
|
人類對於角色的思考和認知會受到觀察學習的影響
|
協助父母暸解自身行為和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
(三)當事人中心理論
|
羅傑斯
(Rogers)
|
天生具有自發性,能自我引導往積極及建設性方向發展
|
協助父母自我探索發掘其遣在親職能力
|
(四)
阿德勒理論
|
阿德勒
(Adler)
|
人格自幼形成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和主觀目標
|
協助父母理解孩子每個行為都有其目的
|
(五)
系統理論
|
Belsky
Bowen & Minuchin
|
根據布朗菲布瑞勒 (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孩子的發展會受到大、中、小系統的影響
1.小系統:孩子參與其中。托兒所、學
校、家庭、保姆 2.中系統:指小系統的合作關係。
如媽媽與保姆、家庭與學校 3.外系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環境互動
如父母工作環境對孩子的間
接影響、法律、社會媒體。
4.大系統:指社會文化、價值觀、信念
|
協助父母暸解自身角色定位,以及家庭成員彼此的界線,促使成員間良好的溝通。
|
(六)
氣質理論
|
Chess & Thomas
|
孩子天生有一定內在潛能特質和對環境反應的方式
|
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氣質,依氣質類型給予最適當有效教養方式和互動
|
(七)
教養型態
觀點
|
Baumrind
|
父母親教養重點包含溫暖與管教,並區分為放任、權威、民主三種型態
|
美國使用最多
教導父母能關懷回應孩子,並能對孩子不當行為進行限制、管教、改變
|
Maccoby & Martin
|
四個類型:
1.獨斷型:高權威而不溫暖
2.威權民主型:權威也溫暖(最有益)
3.放任冷漠型:不權威不溫暖
4.寬容溺愛型:非常溫暖不權威
|
(八)
學習型家庭
|
彼得聖吉
(PeterSenge)
|
自我超越、改變心智、建立共同遠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
透過持續共同學習,提升互動品質,增
強個人能力
|
四、親職教育方案模式:(P.152)
個別模式:父母親尋求在教養子女上個別諮商與輔導
群體模式:針對一個團體進行親職教育。(國內及美國最常用)
大眾媒體模式:使用媒體,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進行親職教育。
群體模式:
(一)行為理論親職教育訓練(P.152)
重點:觀察孩子的行為以及外在環境對行為的影響
|
行為改變技術:
1、增強:正增強:良好行為出現時,給予正向強化
負增強:負向行為消失時出現增強效果。
2、懲罰:當負向行為出現時,給予嫌惡刺激。
3、隔離:將孩子短時間與原先環境隔開,使他們的行
為受到控制和改善。
4、代幣法:利用積點、積分和貼紙等方式來累積。
5、社會技巧訓練:行為教導、示範、行為演練、矯正
增強和給予家庭作業。
|
(二)人文策略親職教育模式(P.153)
由吉諾特(1960)發展和倡導
重點:教導父母親如何與子女有良好互動避免衝突,父母親成為輔導者,將情感傳遞給孩子且能協助成長。
1、互相尊重、擅用技巧。
2、不過度給與增強和鼓勵。
3、說話時避免威脅和諷刺。
4、試著讓孩子去承擔自己行為的責任。
5、引導孩子表現好的行為。
6、避免體罰。
|
親職效能訓練階段:
1、傾訴:鼓勵父母陳述其在教養子女上所遭遇的問題
及使用之解決方式。
2、敏感訓練:教導父母能敏銳去感覺孩子內心的感受
,並能將感覺說出來,以提高彼此互動
3、概念的形成:提供父母形成概念架構,使其有能力
去分析和改進親職行為。
主要強調:(感受與行為)(好與壞對立的矛盾、衝
突、責任劃分)(許諾與限制)。
4、較好的應變技能教導與學習:運用練習和討論。
|
(三)溝通分析親職教育模式(TA)(P.153)
重點:運用伯恩(1960)所發展出來的心理輔導概念,
來改善親子間的溝通互動
|
基本概念:
1、人格結構:人格是由三種「自我狀況」所組成,用以在各種不同狀況下面對、處理訊息及形成反應。
(1)「父母」:具有保護和關懷的作用。
(2)「兒童」:個人內在生物本能的狀態,
為直覺、創造及開朗。
(3)「成人」:透過理性和邏輯思考,隨著環境變化,
有效採取適當行為。
2、人生地位:對人對己的反應
(1)「我好-你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不好」
3、溝通型態:透過人格結構所發展出來的刺激和反應
(1)「互補溝通」:直來直往、有話就說
(2)「交錯溝通」:反應與預期不同
(3)「曖昧溝通」:不明確,溝通訊息隱含其他意義
4、生活腳本: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其表現的情形
|
(四)父母效能訓練(P.154)
重點:高登(1962)解決親子間衝突,讓父母藉由學習
溝通、教養和輔導等親職技能,使自己在教養
子女上更具效能。
父母效能訓練三角色:
1、父母是子女諮商員。
2、父母應避免承擔子女問題,讓解決問題責任交給孩
子自己。
3、父母應重視親子衝突而不逃避,使雙方沒有輸家。
|
訓練父母策略:
1、積極傾聽:暫停自己思考,正確接受孩子訊息
2、我訊息:傳遞出自己當時感受
3、不敗的方法:產生雙贏局面
(1)認清並界定衝突
(2)尋求各種解決方式
(3)評估這種方法
(4)決定何種方法最適合
(5)尋求實行此一方法的途徑
(6)追蹤評估實行後的效果
|
(五)父母效能系統訓練(P.155)
鄧米克(1980)依據阿德勒理論而來
目的:幫助孩子改善不良行為
重點:運用自然和邏輯的後果以及家庭會議引導孩子
對自己行為負責,協助改變不正確目標,培養
孩子正向行為。
目前美國正廣為推行,這套訓練增進父母的正向態度,
以及使孩子增強好的行為。
|
父母效能訓練以系統化方式,鼓勵代替獎懲,步驟:
1、了解孩子行為成因和動機
2、幫助孩子了解行為成因和動機
3、讓孩子用正確有效方法替代錯誤的目標及方法
4、股利孩子建立正確目標
5、教導孩子自然和邏輯的結果
6、利用家庭會議討論家庭的規則及問題
|
(六)主動教養方案(P.156)
Popkin(1983)提出;
重點:採每週進行每次2小時的課程,以錄影帶播放
為媒介,強化家庭互動與關係。
|
|
五、親職教育的需求及實施方式(P.157-9)
課本表7-2及表7-3
六、親職教育的評估:Smith,Perou & Lesesne建議:兼採過程評估及質性方法,彌補量的及結果評估的方法缺憾。可以提供即時修正及改進建議。(P.160)
(1)親職教育評鑑模式(P.160)
Kaplan(1980)提出:四階段模式
1、需求評鑑:主要了解參與家長本身價值觀和需求,以及舉辦者本身的活動是否能與家長的需求吻合。
2、輸入評鑑:整個活動的設計、教材及瓶量是否符合活動目標。
3、歷程評鑑:參與過程中透過訪談、評量和日記方式,了解參與者的參與狀況和感想及有多少收穫,而舉辦者本身是否確實按照計畫進行
4、結果評鑑:方案原先設定目標是否達成
(2)親職教育評鑑方法:(P.160)
1、需求評鑑
2、處理
3、結果
第八章家庭資源管理教育
一、家庭資源管理教育定義:透過管理的知識及技巧,有效使用家庭資源,以滿足家
人發展最大可能需求。(P.170)
二、家庭資源管理主要概念:問題、價值、目標、標準、資源、決策及計劃,皆是一
動態過程,而非靜態事件,且彼此之間皆有相關性。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
主要概念(P.171-2)
|
(1)問題:期望與實際之間產生差距,未符合預期狀況(Retting,1986)
(2)價值觀:動機的來源、判斷的依據(黃迺毓1996)
(3)目標:追求的價值(Retting,1986);分為短期、中期、長期目標
(4)標準:衡量價值(Retting,1986);包括客觀:量的標準,主觀:質的標準
(5)資源:協助達成目標、維持標準、解決問題的能力(黃迺毓1996)
包括:人力資源-個人特質及能力
非人力資源-一些具體物質,可提供或支持達到目標及解決問題
(6)決策:一種有意識且固定的比較、選擇、決定及評估的過程(Tallman,1988)。
具有評估、確認目標、管理的角色。
(7)計劃:一連串家庭生活的規劃安排,達成家庭設定目標(黃迺毓1996)
即安排家庭優先順序的時間表。
|
主要過程
(P.172)
|
(1)問題解決:追求目標時,企圖改變、結束或克服障礙和困擾的過程
(2)決策形成:客觀資源的評估,分析過濾可行可行的決策。
(3)選擇:決策形成後,考慮自己、家庭及環境因素,選擇合適決策。
(4)決策實施:決策付諸實行的過程。包括計劃、調整進度、執行的行動等。
|
三、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的理論觀點:(P174-176)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的理論
|
重 點
|
(1)人類生態系統架構
|
強調「整體環境」與家庭、個人的互動概念上,重視自然環境的互動因素,使家庭資源管理加入綠色環保的世界觀。
|
(2)習慣性問題解決架構
|
提供家庭教育者更清楚了解服務對象的特質、重新檢視家庭瑣事,改變家庭資源的重新規劃與使用。
|
(3)批判性思考架構
|
主要指使用有推理及反省能力的思考,決定價值和行為。
目的:提升批判的能力,鼓勵發展自我成為一個明確判斷力的個體。
|
四、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的方案推出要件(P.177)
方案推出要件【5W】
|
|
(1)對象(who)
|
所有家中成員
|
(2)場所(where)
|
學校、社區、非正規組織
|
(3)時間(when)
|
選擇最佳時機
|
(4)內容(what)
|
知識、技能、預防性、諮商性、互動性及介入性方案均可
|
(5)實施方法(how)
|
多元化,理論與實際經驗互相結合與應用
|
五、家庭資源管理教育內容的整合性(P.179-180)
(1)清楚陳述資源管理的定位
(2)強調資源管理的真正涵義
(3)資源管理的意涵是可以調養的
六、家庭資源管理教育者的挑戰(P.180)
教育者
|
1、家庭中需求太多,資源太少
2、文化、價值、性別及個人的差異。
|
學習者
|
應提升學習動機
|
第九章家庭倫理教育
*倫理:就是倫類之禮,即「人類道德的道理」(P.188)
*倫理教育:「探討人與人之間關係及相處方法的學問」(P.188)
一、家庭倫理教育的推展
傳統家庭倫理教育推展
(P.189-190)
|
儒家思想:家庭成員間的尊卑禮數必須明確遵守。
|
兩個向度:
(1)不同輩份、年齡之間關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為子綱等老少高低之別。
(2)不同性別之間關係:男尊女卑、男女有別、夫為妻綱等男女內外之分。
|
學習方式:多以禮書為基礎,教導人際間互動的準則。
(1)學習古代禮書上對於家庭、家族的理想模式
(2)具有時代或地區風俗之家庭、家族禮俗。
(3)各家特別所著的家訓、家規等
|
台灣家庭倫理教育推展
(P.190)
|
民國34年頒布「推行家庭教育辦法」
第一條:「加強倫理道德教育,改進國民生活,以期建立現代化家庭」
|
民國70年頒布「幼稚教育法」中規定「幼稚教育之實施,應以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及倫理教育為主,並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已達成維護兒童身心健康、養成兒童良好習慣、充實兒童生活經驗、增進兒童倫理觀念和培養兒童合群習性的目標」。
|
行政院民國83年訂立「社會福利政策綱領」中,基本原則中提到政府將「建構以家庭為中心之社會福利政策,以宏揚家庭倫理,促進家庭關係,藉家庭倫理來維護成員福利」
|
民國92年「家庭教育法」頒布,具體將倫理教育列在家庭教育的範圍中
|
二、傳統家庭倫理關係及內涵
傳統家庭倫理關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手足關係、姻親關係(P.191)
|
(一)
親子關係
|
強調子女對於父母的養育恩情,包括內心的感激之情,以及外顯的行為表現。
「孝親觀」子女對父母應盡子職。
三大重點:【經濟奉養、精神瞻仰、祭祖思想】
「尊卑觀」子女應當尊敬、順從父母長輩
「親疏觀」子女對待父母,必須能夠區別出父母受到的是子
女最好等級對待
|
現在社會中主張以孩子為中心,
關懷孩子自己的想法,以孩子的利益為考量,重視親子雙向溝通
;親子互動硬是基於相互尊重與關懷
|
(二)
夫妻關係
|
以男性為中心,以父系為世系,男尊女卑,以工具性的角色分工;「夫為妻綱」「婦順」「夫義」「七出」「三不去」
|
男女平等、身心契合、相互砥礪、雙相溝通;合諧且互相尊重的夫妻倫理關係
|
(三)
手足關係
|
血緣親情的橫向連結,除父母外,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
「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兄愛弟悌」、「長惠幼順」
|
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避免差別待遇,造成競爭與衝突。
|
(四)
姻親關係
|
「公婆為重、媳婦卑 微」之尊卑觀點。
|
互相尊重體諒,將姻親關係導向倫理化和人性化
|
三、家庭倫理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
現代化發展
|
與傳統不同處
|
(一)現代親子關係的發展
(P.197-8)
|
親子關係趨於平等及尊重的互動
|
1、「孝親」僅屬於家庭倫理範圍。
2、親子的個體是自主、獨立及對等的
,沒有尊卑貴賤之分。
3、親子的依賴性大幅減弱,彼此以情
感交流及經濟資助的互惠為主,以
及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權利,考量孩
子的最佳利益。
|
(二)兩性平等的夫妻關係
(P.198-9)
|
對夫妻婚姻互動的期望和品質的要求相對提高,不僅考慮角色扮演和生活習慣相輔相成,更重要會衡量夫妻間的互動關係和親密情感。
|
以情感作為進入婚姻地前題和維繫婚姻的關鍵,會表達對配偶的感激、欣賞、親近和契合等四種親密情感。
|
(三)現代手足關係的發展
(P.199-200)
|
強調手足敦睦親合的互動,彼此尊重。
|
多聯繫交往,實質生活上相互支持,成為彼此最好支柱。
|
(四)現代姻親關係的發展
(P.200-201)
|
強調姻親的緣份及責任,彼此尊重、心存感激、相互讓步。
|
傾向互相尊重、包容、互惠的平等立場思考。
|
第十章其他家庭生活教育相關領域
一、休閒教育(P.209-213)
休閒:一種主觀的感受;「自由自在的感受」及「可以自由選擇的內在動機」。
四個觀點:
1、時間:自由自在的時間。
2、活動:可依自由意識所從事並帶來滿意感受的活動。
3、經驗:強調休閒自由自在的感受經驗。
4、行動:強調自由行動的決策力。
|
休閒教育:以休閒為核心的生活教育;透過教育的過程協助學習者發展及認識不同的休閒相關技能、態度及知
識,並進一步學習如何自我選擇有價值或有智慧的使用自由的時間。
|
休閒教育理論:
1、古典休閒論:認為休閒為一種存在的事實,主要目的在於休閒本身,不像工作的目的可能是金錢的需求,
而非工作。
2、社會階層休閒論:視休閒為社會階層所代表的象徵符號
3、休閒的遊憩活動觀:視休閒即遊憩的活動,強調從遊憩活動的內容項目加以分析和歸類,如靜態及動態活
動的分類,而非自由自在的感受。
4、休閒的自由時間觀:視休閒式工作之虞的時間,是自己可控制,不受限制於他人的時間。
5、綜合性的理論觀:綜合各家理論,同時考慮不同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
二、休閒教育系統方案規劃模型(P.211)
目標:達成有意義的休閒參與與經驗,強調個人主觀的愉快、滿意感受。(P212)
達成有意義的休閒參與經驗
具有休閒活動參與的技能
了解有效的社會互動
善用休閒的資源
具有休閒參與決策力
了解休閒的自主性
具有休閒的欣賞力
擁有休閒的自覺力
休閒方面的七種能力:(P.211-2)
1、休閒的自覺:瞭解個人的休閒參與的喜好、動機、現況及個人休閒能力及技巧,
以為增進休閒知能及未來休閒生活之參考。
2、休閒的欣賞:是讓個人了解休閒涵義、方式及好處,進而改變每日生活態度及體
驗,從每日生活中體驗休閒的愉快感受。
3、休閒的自主性:主要是強調個人休閒的自由選擇性,雖然休閒會受到其他或家庭
的影響,但其主控全市可由個人透過講述或協調的方式達成。
4、休閒參與決策力:休閒參與時,應與管理結合,了解自我休閒的目標及價值。
5、休閒資源的使用:休閒資源不僅限於個人及家庭內部,社區及社會所提供各項休
閒的資源皆是可使用,其中學習如何獲得善用休閒資源的知識
及訊息將是很重要一步
6、休閒的社會互動性:透過休閒活動參與,增進家人或是個人與社會互動是非常好
的方式,而社會互動技巧的增進更是休閒可達成的另一優點。
7、休閒活動參與的技能:休閒教育中強調個人了解自己的休閒方向,並發展多元的
休閒能力,而許多的休閒能立即從教育中可達成。
三、休閒教育方案與實施(P.212)
休閒教育方案與實施目標:提高休閒者休閒機會及能力
|
休閒教育方案主要方向:
1、培養學習者休閒的技能,以減少參與休閒的阻力,增強學習者參與休閒的內在動機及趨勢。
2、培養學習者自我決定的能力,了解自我的需要,從環境中選擇自己的需求,而非被環境所限制,如此將使
學習者在從事休閒活動時得到更多的滿意。
3、增加學習者社會互動的技巧,使學習者在參與休閒時有更多的助力,並能增加休閒活動的廣度。
4、避免學習過程中的無助感產生,在方案的設計中應強調自我滿意極愉快的感受,而非遊戲或比賽的成績影
響到對自我的評價。
5、提高休閒的內在動機,而非被動參與休閒,其中包括了解休閒的好處,休閒的愉快感受及意涵是很重要的。
6、培養樂在其中的人格特質,可使學習者改變只有在工作及學習之外才休閒的事實,只要能從中得到快樂的
情緒皆是一種休閒。
7、培養學習者休閒資訊收集的能力,如此才能真正掌握訊息、資源及參與的行為,有此能力也才能有效規劃
休閒的活動。
|
四、飲食與健康教育
*健康:不只是身體的健康,包括心理、社會三個面向的健康狀態。(P.214)
*健康教育:透過教育的過程,促使人們健康知識及行為的增進,已達到理想的健康
狀態。(P.215)
*健康促進:透過教育的過程來改變人們對健康的認知、態度及價值,進而改變其行
為。(P.215)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皆強調「預防」的功能。(P.215)
*飲食與健康的關係:人類無法靠身體生產自己所需的所有營養素,而需靠飲食中食
物營養素的攝取來滿足人類的生命所需。(P.215)
飲食五大營養成分
|
營養成分
|
作用
|
來源
|
(一)碳水化合物
|
提供人體活動及功能運作所需的容量。
|
醣類、纖維素,米飯、麵食、水果等食物中皆有
|
(二)蛋白質
主要成分:胺基酸
|
主要生物體的原料,除了可調整生理機能,也是受傷時恢復的重要元素,已可提供身體能量。
|
魚、肉、牛奶、蛋中皆有豐富成分
|
(三)脂肪
|
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
|
食物油、肉類
|
(四)維生素
|
需求量不大,但都與身體機能有關:
維生素B1:預防腳氣病;
維生素B12:治療惡性貧血;
維生素C:預防感冒、壞血病;
維生素K:與血液凝固有關
|
青菜、水果、肉、牛奶、蛋等皆有不同的維生素
|
(五)礦物質
|
人體中均有20多種,是人體構造及功能上相當重要的成分。
|
食物中含有礦物質,但高溫及精緻化易受破壞;且部分礦物質較集中於某些食物。
如:碘-海產有關
|
五、飲食與健康內容及方案應包括
四個主要方向:遺傳、環境、健康照顧體系、生活型態(P.217)
|
1、遺傳
|
正確的性觀念教育、優生保健及家庭計畫
|
2、環境
3、健康照顧體系
|
環境健康教育、環境保育及社區安全教育
醫療網的規劃、全民健康保險的實施皆有助於健康照顧體系品質提高。
|
4、生活型態
|
飲食、睡眠、運動是與健康習慣有關,如何避免危險因子如:環境污染及犯罪
、個人行為的煙與酒,以及適當給予預防性的健康照顧。
|
飲食與健康內容及方案與實施應注意事項:(P.218)
|
1、專業人員的資格及限制
|
期望專業有證照的健康教育人員參與
|
2、方案設計的整合概念
|
應建構在理論與實務、科技與行為之間的整合,教育者應同時接受行為與社會科學的相關訓練
|
3、參與對象的內容需求
|
設計符合不同學習對象所關心的議題
|
4、參與對象的限制
|
期望參與者踴躍、方案推出效果良好,都需考慮參與對象的限制
|
5、其他
|
如何增加學習者參與、減少不便獲參與的阻力;設備、資訊、人力等
|
六、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古典定義)指對環境認知價值及澄清概念的一個過程,主要是發展認識
及重視人類、文化及環境互動關係的技能與態度,同時也承擔關切環境
品質的決策,及自我的行為規範。(IUCN,1970)(P.219)
*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執行要點」解釋:環境教育係指達到改善環境目標之教育過程。
*環境教育的目的:教導國民了解人與環境之相互關係,增進國民之知識與技能,發
展對自然之鑑賞力,鼓勵與環境和諧之生活方式,並促使其積極
主動參與環境問題之改善。(P.219)
環境教育理論模型:參考圖10-2(P.221)
主要觀點核心:「知識」、「情感」、「技能」、「課程設計概念」
主要元素:「美學」「實證」「倫理」「整體性」
|
(1)從環境中教育
|
讓學習者充分認識及欣賞環境的變化與美(美學)
|
(2)教育又關環境事務
|
讓學習者從科學的驗證中認識環境,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實證)
|
(3)為環境而教育
|
期望透過教育的過程,讓學習者了解新的環境價值及倫理觀(倫理)
|
七、環境教育方案與實施
環境教育方案與實施應注意事項:
|
(1)應結合經濟、文化、政策等不同面向的因素
|
(2)地域性的方案特色
|
(3)教育的多元化
|
(4)環境教育強調從個人著手
|
第十一章家庭生活教育方案之發展過程
一、*需求:針對個體的心理需求,分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自主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Maslow)。
*需求評估:利用有系統的方法來蒐集相關資料的一個連續過程,也是減少現狀與需要或期望狀態之間差距的工具,可以把個人的不足或差距按其優先順序排列並且經由新的或現有的課程來實施。(P.231-2)
需求評估三種類型:(P.233)
|
(1)感覺需求
|
包括需要、渴望或興趣,個人的感覺需求經常受到其他之決所限,並且可能不是真正的需求,而是被動的一種說詞。是建立在學習者對於該主題有關的經驗上。(P.233)
|
(2)規範需求
|
是指在可欲的標準與實際存在的標準間,存在一種不足或差距。隱含價值判斷。強調不同文化團體的差異、整合、尊嚴被保存。(P.233-4)
|
(3)未來需求
|
提供兒童及成人在進入生命全程下一階段時,對於所面臨的任務即預期性發展轉變預先做準備。(P.234)
|
二、家庭生活教育需求評估的實施歷程(P.235)
需求評估:三個W「誰(who)」「需要什麼(what)」「由誰(whom)」來評估(Vella,1994)(P.235)
(who):參與者、學習者
(what):學習者的需求
(whom):界定者
|
需求評估的歷程:三要素
(1)詢問(ask):主題解析:尋找適合的意見提供者、了解目標團體所持的態度、價值觀及有興趣的主題。
(2)學習(study):應花時間研究及閱讀有關目標團體特質、次文化及有關報導、著作,以了解他們推崇的
人、事、物及興趣。
(3)觀察(observe):進入該團體觀察,了解生活中面臨的壓力、困境及挑戰。
|
需求評估的實施方法:(P.236)
(1)焦點團體法
(2)問卷調查法
(3)訪談法
|
三、家庭生活教育方案發展意涵(P.237)
*方案:考量需求與目標,綜合運用各種資源,發展並提供學習經驗的一個歷程。
|
方案涵蓋三要素:(1)意圖:指方案的目標或目的。
(2)活動:指為達成方案目標所進行各項活動內容。
(3)資源物質:指達成方案目標鎖項資源、安排等。
|
方案特徵:彈性化、有次序、持續的,並且包含一個以上的活動。
|
方案發展:方案規劃者透過資料的分析,考慮機構的目標與資源,經過一連串溝通協調過程,確立計畫的方
案內容並付諸行動,此一過程稱為方案發展。
|
方案規劃三種情境要素:(1)方案所要服務的(2)贊助機構或組織(3)社區或社會需求。
|
四、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規劃與實施(P.239)
*系統化教學設計:以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即以系統化的觀念在訓練、推廣或教學的過程中,訂定分析教學的目標、設計、發展教學內容,執行與評估教學活動,並根據評估的結果修正該教學系統。
|
總體層次的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五個模式:1.分析2.設計3.發展4.執行5.總評鑑
總評鑑
|
1、分析階段:包括「問題分析」、「需求評估」、「目標決定」
2、設計階段:包括「訂定各課程單元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與活動」、「選擇教學媒體」、「設計評量方式」
3、發展階段:包括「編寫教材或講義」、「發展教學媒體與教具」、「編寫學生手冊」、「編寫教師手冊」
、「發展評量工具」
4、執行階段:包括「實施前的準備」、「實施教學課程」、「實施教學評量」
5、總評鑑階段:包括「分析階段的工作與評估」、「設計階段的工作與評估」、「發展階段的工作與評估」、「執行階段的工作與評估」
|
第十二章家庭生活教育方案之評鑑
*評鑑:透過蒐集資料與分析資料、發現證據、判斷結果、並提出建議的系統化過程
*評鑑核心概念:為系統化、資訊蒐集、判斷、決定。(P.256)
*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則是針對家庭生活教育方案,如性別教育、婚姻教育、
婚前教育、親職教育、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等方案進行蒐集
資料、分析資料、發現證據、判斷結果,並提出建議的系
統化過程。
一、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對象
家庭生活教育評鑑的對象:分為巨觀或微觀的觀點(P.256)
|
(一)巨觀的分類
|
1、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
2、家庭生活教育政策評鑑
3、家庭生活教育組織評鑑
4、家庭生活教育產品評鑑
5、家庭生活教育工作者個人評鑑
|
(二)微觀的分類
|
1、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計畫評鑑
2、家庭生活教育方案執行評鑑
3、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追蹤評鑑
|
二、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人員(P.259)
(一)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人員素養
|
1、系統性探究
2、足夠的能力
3、完整/誠實
4、尊重他人
5、一般及公共福祉的責任
|
(二)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人員的選擇
|
1、內部人員評鑑
2、外部人員評鑑
3、志工評鑑
|
三、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的模式(P.261-3)
一、依評鑑時間分類
|
1、前置性評鑑
2、形成性評鑑
3、總結性評鑑
|
二、依評鑑系統分類
|
1、行為目標模式:先界定目標,再依據目標檢測學習的學習結果。也就是以目
標導引評鑑。
(1)建立目標
(2)將目標加以分類
(3)以行為術語界定目標
(4)尋找能顯示目標達成程度的情境
(5)發展或選擇觀察或測量工具
(6)蒐集資料
(7)將搜集到的資料與目標比較
2、背景、輸入、歷程、成果評鑑模式
(1)背景評鑑
(2)輸入評鑑
(3)歷程評鑑
(4)成果評鑑
|
四、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評鑑的執行──以CIPP為例(P.263-68)
(一)背景評鑑
|
評鑑重點為: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設計前,是否作了充分的情境分析、市場區隔分析、需求分析等。
|
(二)輸入評鑑
|
針對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計畫進行評鑑。
|
(三)歷程評鑑
|
評鑑方案執行的過程。
|
(四)成果評鑑
|
針對方案執行的成就進行評鑑
|
五、家庭生活教育評鑑結果應用:
(1)做為工具用
(2)做為概念用
(3)做為說服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