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中西重要教育思想家 楊滿玉老師 第1章至第15章整理與討論





(空大書香園地)


95上楊滿玉老師 第1章至第15章整理與討論



第一章 孔子-教育宗師

壹、生平及著作

(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篇)

(二)司馬遷評論:「……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孔子世家〉

(三)孔子整理六經:刪詩書、訂禮樂、補周易、作春秋,奠定中華文化與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礎。六藝指稱有二

(1)六經即大六藝:詩(古代民歌,行人採集,目的以瞭解施政的民間反應)、書(記載古代帝王行事與言論,推崇王道政治)、易(孔子做十翼)、禮(大戴禮和禮記)、樂(失傳)、春秋(孔子依據魯史所作,主旨是伸張正義,貶斥邪惡)

(2)小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 孔子以六經教化弟子,六經所指為何?各有何教化作用?



貳、思想重點

(一)天道觀:天道就是天地萬物生成的道理,從自然現象的秩序與變化來印證天道法則,猶如西方的形而上說,是宇宙本原,也是天地間的普遍道理

(二)人道觀:依循天道法則,天生萬物,發揮所長,合乎天道之仁是合理之愛,而不自欺不欺人即是誠,用「仁和誠」待人接物是人道,亦是天道

(三)政道觀:為政有道,為政者道德高尚,足為人民典範,還要有治理的才能,即稱帝道或王道,故政道涵蓋人道,亦符合天道



※ 孔子政道觀和政治觀的差異?



參、教育主張

(一)為學在己,學以為己:改善自己的品格,提昇自己的價值,即是誠與仁

(二)做君子是人的普遍理想

(三)修身在於求知:知以入德,德以見知

※ 孔子以六經六藝教導弟子,六經傳授知識,六藝則教導技能

※ 中國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教育家?何者提出做君子為人的普遍理想?



肆、教育目的:教人成人的工作

(一)學習發揚人的精神而至仁的境地:人道在仁,仁是理性之愛,愛人即仁

(二)學習修正作為而合乎禮的原則:禮是內在之敬表現於外,故外在合禮表現即是敬

(三)學習克盡人的職責而成為君子:成己成人而成人成物



第二章孔門後學(中庸、學記)-完成教育體系

壹、孔門後學和禮記的出現

(一)儒家整個教育思想體系應由《禮記》和《大戴禮記》去尋繹

(二)現在通行的《禮記》49篇,原稱《小戴禮記》,由戴聖選輯,另有戴德選輯是稱《大戴禮記》

(三)《禮記》的內容整理出儒家教育思想的承傳和完整體系,其中《中庸》建立教育的形上學,而《大學》〈學記〉闡述教育的目標與具體作法



貳、教育的形上根源-教育的本質:「致誠」和「修仁」即衍釋《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三句話

(一)天道本誠以化生萬物-天地之道即誠,誠即盡性之理

(二)人道順承天道-致誠成己的自我實現

(三)人道體現天道-修仁成人的致中和與合理愛人

※《中庸》為儒家最重要和代表性的文獻,由其中推知儒家認為教育的本質是?



參、教育的形下體現-教育的實踐(pp.40-6)

(一)教育原則:喻(旁徵博引)是教育方法的原則

「故君子之教,喻也…導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二)教師條件:博喻大用

(三)尊師重道:嚴師後道尊後民知敬學

(四)教學方法

(1)入學儀式:示敬道、官其始、孫其業、收其威、游其志、存其心、不躐等

(2)學作並行

(3)善用時機:豫、時、遜、摩

(4)瞭解學生學習狀況

(5)優良的教學



第三章 柏拉圖-理想教育的計畫者

壹、生平與著述

生於雅典城邦的貴族家庭,20歲時就教Socrates,後不平於Socrates遭遇審判不公而曾離開雅典。其後著書立說,不惑之年創立學校,因在Academus神殿之旁,將校名取為「學苑」(Academy),堪稱歐洲第一所大學,並著手創作《理想國》闡述其教育思想

※ 誰創立歐洲第一所大學?



貳、哲學觀點

(一)理型觀:人類存有是兩層世界,一為觀念世界/知識(普遍、永恆、絕對、reality、universal、original);一為現象世界/知覺(稍縱即逝、變幻不定、相對、image、particular、copy),故理型觀是將觀念與現象安置為井然有序,且能相互對應轉化的世界觀

(二)知識觀

(1)反省知識與知覺的差異:經驗有時即是誤謬來源,必須經常省思,做出正確判斷

(2)反駁「人可以作為萬物的尺度」

(3)道logos永恆不變,生成流變是萬物:知覺→理性運作→知識,故知覺在於現象世界,知識則存於觀念世界



※ Plato的知識觀認為,知識存在於觀念世界,事物圖像則存在於現象世界



(三)心性觀:以「心性三分說」將靈魂分為

(1)理性/頭/智慧之德/金/統治者

(2)意志/胸/勇氣之德/銀/軍人

(3)欲望/腹/節制之德/銅/大眾。三者雖有高低之別,惟有各盡其能,而成就完美人生



※ Plato將人的靈魂分為理性、意志與欲望三部分,即所謂心性三分說



(四)倫理觀:主張幸福論(eudaemonisticism)以追求人生至善,至於實現幸福之道的方法,在於培育德行,並依「心性三分說」將國家社會亦分為三個階級或成員參、教育主張

(一)Plato的教育主張為其哲學思想的反映,亦為政治理念的實現,主要以培養「哲學王」

(二)《理想國》是實踐教育主張的藍本,教育計畫分為七個階段(pp.63-4)



※ 誰以《理想國》一書完整闡述其教育思想?



肆、教育實際活動

(一)哲學王的教育:Dionysius二世為失敗案例

(二)學苑的教育:

(1)主持學苑教育長達40年,可謂用盡理想於斯

(2)教學方法以對話和講授為主,進行各種學科教學與研究、專題演說、哲學研討



第四章 朱熹-經籍的弘揚者



壹、生平及著述

為二程後學,19歲登進士,一面治理政事,一面著述典籍,亦授徒講學,1188年完成四書集注,為集理學大成者



貳、哲學論點

(一)以「理」取代「道」:道學家、理學家、新儒家

(二)由「氣」言「理」,論說天地動靜本質

(三)理一分殊,理為體是形而上,氣為現象是形而下



※ 誰集理學大成,後人稱新儒家?



參、倫理道德觀點(人性觀)

(一)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1)天地之性純善無惡,氣質之性有善不善之別→人性本善

(2)孟荀以降的善惡論,至朱熹有個解釋



(二)心理觀點

(1)辨別心、性、情→性即理「在心喚做性,在事喚做理」

(2)心包性情,論說意、志,區分道、理



(三)道德條目(1)仁義理智(2)誠敬忠信



※ 朱熹認為道德使人存天理之善其中至要二項?



肆、教育主張

(一)自修事項:堅定志向學作聖人、收放心不如存心、持敬、靜坐、反省自制

(二)讀書方法:學習入門、由博入約、精熟、致思窮理

(三)系統教育:小學的灑掃應對、大學的修己治人、民眾教育的「鄉約」



第五章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重建



壹、生平與事功

(一)出身仕宦世家,潛修儒、釋、道等學,政事武略兼備,28歲進士及第,戮力從公,屢建政績功勳,一生可謂順暢顯達

(二)謫貶貴州之時,端悟良知之說,即以修身為主,強調格物致知的知行合一,講學風範務實適性,終以儒家思想為宗,後稱「姚江學派」



※ 何人一生為官,多次平定叛亂,政事武略兼備?



貳、學識領域

依循唐代以降,認為讀書以科舉出仕為尚,但其興趣廣泛,涉獵多家

(一)四書為宗,氾濫詞章

(二)留心兵事,精熟軍學

(三)研究朱子學說

(四)出入儒、釋、道→34歲後,確定賢聖職志,專注儒家思想



參、思想要點和教育主張

承襲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說法【立心→收放心→明其本心,此心同此理同,盡心便與天同,故由本心開端,而後使之博覽→由約入博vs.由博入約,+p.83】;而致良知到知行合一,其以格物致知為主,亦是大學學習歷程之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故講學常以《大學》為宗;另對兒童教育多有建樹

(一)心體與作用-認識的道德論,強調格物致知,卻指向道德良知

(1)心為本體:天下沒有心外之事,亦無心外之理,天心/人心在於人心的作用→若私欲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

(2)「心即理」→絕對/主觀唯心論:性為心之體…盡心即盡性,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vs.朱熹「性即理」→客觀唯心論)

(3)心是主宰:心、意、知、物→知覺到行動的心理學分析歷程(心理功能、心身關係、心理歷程)→《中庸》「致中和(+p.37)」vs. EQ

※ 王陽明以心體為人之主宰,心之意動發生情感作用,為免於情感之過與不及,應以《中庸》所說的致中和加以調節,也就是今世所重視的EQ



(二)致良知

(1)良知在心,「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故求知需用心,維繫人心的作用

(2)致良知即去人欲、存天理,良知是心的「昭明靈覺處」,無論智愚,本原上皆同,需以存心、守心、收放心為致良知的功夫

(3)讀經做起:六經為心的「記籍」,以及付諸實踐,「知」亦可由「行」中產生,講究格物 致知

(4)教育方法:靜坐息思慮,省察在克制,知德是一體,師友助點化



(三)知行合一

(1)知→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2)知←→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並存,相互為用

(3)知←行:行的完成方是真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因而「防於未萌之先」和「克於方萌之際」,從良知發生作用,才算知



(四)兒童教育

(1)教育主旨:人倫為主的孝弟忠信、禮義廉恥

(2)教學項目:栽培涵養,如歌詩、習禮、讀書

(3)教學規約:態度、性情、意志、貴精不貴多



※ 王陽明的主張,由致良知到知行合一,皆以格物致知為主

※ 就你的經驗,知與行不能合一的最大困難?你同意格物致知是個道德議題嗎?



第六章 J. A. Comenius-全民教育的提倡者

壹、生平與著作

(一)Comenius一生的動盪經歷影響其教育思想與著作,12歲失去雙親,依靠「兄弟會」資助,得以完成大學學業,其後返母校任教,開始研究教育改革問題

(二)捷克戰亂導致妻子與兩個孩子死於瘟疫,隨兄弟會遷往波蘭,陸續擔任中學教師、校長,完成《大教授學》為教育思想代表作,而《母育學校》則是教育史上第一本有系統論述學前教育的書

(三)致力「泛智」問題研究:所有的人都應該具備必須且有用的一切知識,引起學界討論和影響英國皇家學會之設立

(四)受邀匈牙利創辦「泛智學校」,其間完成西方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圖的兒童啟蒙小百科全書《世界圖解》,被譽為「兒童插圖書的始祖」



※ 西方兒童插圖書的始祖?



貳、教育思想

Comenius倡導感官唯實論和泛智論,認為教育是「把所有的事物教給所有的人」,堅信教育是改善社會的工具

※ Comenius的思想屬唯實論,強調感官教育的重要,同時認為教育是要把所有的事物教給所有的人,因而倡導泛智論

(一)全民的終身教育

(1)人性觀點:「求永生」需發揮今世的潛能,而提出三個預備階段(認識自己和世界、自制和道德、皈依上帝)

(2)教育是人性的普遍需要:「人是可教的動物」,人性中潛藏智識、道德、神性的因子,學校和教師幫助家長分擔教育孩子的責任

(3)全民都應接受教育:訴求平等、自由、開放、重視女子教育→ 有教無類,是將教育普及貧苦兒童的第一人

(4)理想學校的六項特點p.123

(5)學制的規劃(四期、七期):



1. 母育學校/嬰幼兒期0-6/家庭/外感官訓練、童話、音樂、遊戲/春天

2. 國語學校 /兒童期7-12/村落/內感官等心理官能、閱讀、書寫、計數/夏天

3. 拉丁語學校(文法學校)/少年期13-18/城市/辯證、文法、修辭、推理應用/秋天

4. 大學/青年期19-24/國家或省分/區分神學、哲學、醫學、法學四科,培養教師與學者/冬天

其後再加上胎兒期、成年期、老年期→ 胎教、終身教育



※ 配合人的發展過程,Comenius規劃由出生到成年的四個教育階段,請列述各階段的學校名稱、設置區域、適讀年齡層、教學任務及象徵意義?

(二)教學原則和方法

(1)順應自然法則:即人與生俱來,未經敗壞的本性(+天地之性/道心/天心)

(2)教和學的普遍原則:提出知覺先於語文學習,而母語先於外語;學生應先理解事物原理,其次記憶,其次語言和手工等

(3)易教和易學的方法:尋求一種教師教得少,而學生學得多的方法



※ 提出「順應自然法則」為其教育原則的教育思想家?



參、《世界圖解》是有圖畫的教科書

(一)1658年出版,流行近兩百年,譯成多國文字,最大特色為書中有插圖,是感官唯實論在教育上的應用

(二)Comenius倡導感官教學,主張採用具體的實物教導學童,實物可以搭配標本、模型或圖畫

(三)外感官:眼、耳、鼻、舌、手;內感官:想像、常識(理解)、記憶



七章 顧炎武(1613-1682)經世致用的鼓吹者



壹、生平事蹟

(一)25歲前家世及教育:明江蘇崑山望族之後,承繼兩個書香世家的關愛與教導,雖聰穎有為,卻參加三次鄉試落第,決定放棄追求科名,開始研究「經世致用」之學

(二)25-44歲國亡親喪,立志反清:抗清失敗,崑山攻陷,嗣母絕食15天,遺言更加堅定其終身不仕清朝之志

(三)44-70歲專心著述,留心世務及垂教後世:藉訪遊之機,實地考證典籍和增補著述,陸續完成多本著作

※ 晚明終身未任官職,主張「經世致用」之學?



貳、教育思想

明末的科舉和學風,流於形式和空疏之弊,「經世致用」有針砭時弊的意義,即希望透過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必須實際上有益於社稷國家,故由「博學於文」和「行己有恥」入手

(一)治學-博學於文→明道救世

講求治學必須奠定紮實功夫,認為為學目的在「明道」與「救世」,做到「明道」,就要考論古今,博通經史

(1)治學範圍需包含一切書籍和一切事物:「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

(2)治學精神表現在堅定的志向(講究實學、行己有恥);恢弘的器識(淑世通儒、文以載道);有恆(精益求精、止於至善)

(3)治學方法要廣博學習和多方印證(實地印證、書中求證);精熟的研析(長時閱讀咀嚼、溫故知新、采山之銅之喻);創造發明(發前人所未發);探本溯源(經、史並重,應引書註出處和查原書)

(二)修身-行己有恥→修己安人(內聖外王)

殷鑑時代風氣敗壞,道德淪喪,所謂讀書人空有學術,而無操守,其實對國家危害更大,「士之無恥,是為國恥」,恥為修身根本,有恥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強調修己成己是「內聖」功夫,修己安人則是「外王」作為,即獨善其身,還要兼善天下,方是經世致用的具體實踐



※ 治學主張旁徵博引,實地印證?

※ 顧炎武認為修身的根本乃在行己有恥,而治學的方向則應博學於文



參、主張經世致用(社會方面)

國家要長治久安,必須奠基在「安和純樸的社會」,強調「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因之矯正不良風俗,需由「教化綱紀」入手

(一)積極方面:表彰道德典範與建立道德標準,讓人民有所依循,方法有三

(1)表彰忠義之士

(2)獎勵重厚之臣

(3)樹立名教

(二)消極方面:整頓綱紀,建立社會輿論以約束不良風俗,方法有三

(1)振清議,使存鄉里之間

(2)區分流品,遵守禮教分際

(3)貶鄉愿,則「德之賊」無所遁形



肆、批評科舉制度和學校教育

(一)科舉制度的缺失

(1)偏重進士科,取士範圍狹窄:應仿效唐代,多開科取士

(2)考試範圍太過狹隘:經義論策淪為空談取巧之言,致使科舉錄取多為不學無術者

(3)試文格式僵化,桎梏學子創造力:取才用人,應見器識與見解,畏首畏尾難有大任氣魄

(二)科舉制度的改革

(1)增多科舉科目:以拔取各種人才

(2)擴大考試內容與改進命題方式:考試內容不能僅限精義論策,還要配合騎、射、書、算、律等實學;命題方式著重解說疑義及提出見解,文章當場撰寫並避免常論的猜題之風

(三)學校教育的弊端和改進

(1)生員制度的不善與改進:廢今日生員,而限定生員人數,再輔以「辟舉之法」彌補

(2)師資素質低落與補救之法:原因在於取之太濫,待之太卑,錄之太輕,應惟德是視,給予師道崇隆地位,而有別一般官吏品級之分。



第八章 J. H. Pestalozzi(1746-1827)-平民教育之父



壹、生平著述與教育事業

從小承受母親之愛與宗教之愛的濡染,立志助人為其理想。

大學研讀神學→ 法學(牢獄)→ 農業改革→ 示範農場(農業改良工作)→ 1768創辦「新莊」,為貧民救濟者→ 1774開辦「貧民兒童教養院」(農作與讀書)→ 1780-1798專心著述《隱士的黃昏》《賢伉儷》兩書,日後法國追贈授予「榮譽公民」稱號,肯定其辦學和論著影響→ 1798於「斯坦茲」籌辦孤兒院,成效顯著,為孤兒之父→ 1799「白格村」幼兒學校擔任教師,展開白格村的教育工作,創辦國民學校→ 1800接任中學校長,採用直觀教學法,並陸續完成《葛姝教學法》《母親讀物》《數的直觀教學》等,辦學成績斐然,多有官員學者參訪→ 1804-1825至「伊夫頓」設校興學,多有學人慕名而來,如F. Froebel、J. G. Fichte、A. Bell;此期伊夫頓的教育工作,為其教育生涯中最後也最長的黃金時期,為人類的教育家→ 1825重返「新莊」,回顧一生教育事業,完成《天鵝之歌》一書。

(一)推動平民教育的先驅和開啟兒童教育的研究基礎,以及令人感佩的教育愛

(二)引領歐洲各國推動國民教育風潮,並啟動後來教育學者對教學方法的研究旨趣,足見Pestalozzi留名教育史之重要地位

(三)《隱士的黃昏》《賢伉儷》《葛姝教學法》名列教育經典之林



貳、教育觀點

深受盧梭自然主義思想的啟發,以及從事實際教育活動的心血結晶

(一)順應自然的教育

強調教育必須切合兒童的天賦能力和潛能,如此才能發揮教育的力量,達成自我實現的教育理想,定義教育是「人類的一切能力及才性之自然進步和調和一致的發展」,基此教育目的,即是使人的天賦和潛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後,成為有智慧、有德性、身體強健及具有勞動技能的人。

(二)學校如家庭

終其一生「以校為家」的辦學精神,正是「老爹」Pestalozzi實現「學校如家庭」的具體作為,與妻子安娜攜手同心將學校打造成一個充滿溫暖情感及教育意義的家庭。



※ 主張學校如家庭,一生以校為家,與學生親如父子?



(三)和諧發展的教育

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四育均衡發展的健全之人,據以實現一種寧靜且幸福的美滿生活

(1)智育-開展學生的心智能力,計有透過觀察和經驗所得印象的能力、獲致觀念的能力、付諸比較及判斷的思考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一方面教導學生讀、寫、算、歷史、地理、圖畫等多方面知識,另一方面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從觀察和經驗來發展學童和諧的各項能力

(2)德育-教育之核心所在,其目的是透過對兒童的撫養、照護及教授,喚起道德情感、形塑道德觀念、養成道德習慣,從而引出兒童各種天賦能力背後的道德力量,強調教師需以身作則,成為兒童楷模,並身體力行

(3)體育-體育的主要任務,係將學童生理方面之天賦

能力開展出來,以獲致和諧均衡的發展

(4)勞動教育(職業訓練)-是體育的進一步衍伸,目的在於協助兒童養成一技之長,獲得獨立生活的能力。



※ 裴氏主張透過德、智、體、勞四育均衡的發展,達成和諧發展的教育。



參、教學主張

(一)教學原則:教導學童學習觀念及理論、實物及經驗的知識,應顧及學童心理的發展程序,符合

(1)感官的教學原則:呼應唯實論與經驗論的態度,故自然實物勝過文字教學,大自然勝過大人對孩子的教導

(2)直觀的教學原則:在感官教學的基礎上,基於教學「心理學化」的體察,作為開展兒童內在潛能之依據,並以「教師如園丁」為例,闡釋直觀教學的意涵,即印證後來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歷史脈絡

(3)漸進的教學原則:循序漸進以開展學生心智能力及獲得完整認識,亦如後來學者所強調合於邏輯法則的教材編輯方式。



(二)教學要素與方法:國民教育本質在於確立簡明的教學方法,故小學教育活動是循序漸進和按部就班地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近到遠的基本要素開始

(1)體、勞教育的基本要素是關節活動→ 體能訓練→ 一技之長

(2)德育的基本要素是兒童對母親的愛,道德行為的基礎奠定於家庭,在「校如家,師如母」的環境中,教師要以母愛精神去感化學生,鍛鍊兒童自我控制的能力→「知善且能行善」的道德氣質和實踐能力

(3)智育的基本要素是形狀(外表、輪廓、比例)、數目(數量、性質、計算)、語言(母語為先)三類,最好先由觀察開始的感官認知,同時配合心理直觀能力的開展→ 學得可用諸生活所需的相關知識。



※ 裴氏認為要達成教學的目標,應符合三項教學原則,試說明之?



第九章 J. J. Rousseau(1712-1778)-自然教育的首創者



壹、生平

母親早逝,十歲以前父兼母職,培養盧梭愛好閱讀與享受幸福童年;之後家道變化,盧梭寄人籬下,因學習不力,去當書記、雕刻學徒,但際遇多難,16歲決定流浪;所幸接受華倫夫人照顧,資助其上神學院,又央人教導盧梭音樂,造就日後音樂方面的發展。30歲為盧梭學術生命轉捩點,於巴黎結交同好,一起推動啟蒙運動;37歲參加徵文比賽獲獎,聲名大噪;50歲(1762)先後出版名著《社會契約論》-「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和《愛彌兒》-「上帝創造萬物皆善,一經人手,便告腐化」,書中思想先進,為當權者不容,被迫流亡多國,其間撰述《懺悔錄》,但未能終篇;直至58歲返回巴黎定居,66歲辭世。

(一)舉世肯定盧梭民主與教育思想,並與其文彩相得益彰,《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為不朽名著

(二)開啟兒童中心教育的先河,鼓動近代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教育科學化風潮,可說是促成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思想家



※ 開啟兒童中心教育先河,促成教育現代化/科學化的關鍵思想家?



貳、核心教育思想

盧梭為自然主義者,其思想以自然主義為核心:

(一)順應自然

(1)兒童發展有其自然序階:重要法則是不應當搶時間,而且應當虛度時光,耐心等候兒童發展條件成熟,才給予適當學習材料和教導,因為這樣最不會扭曲兒童心靈,也最能紮穩學習的基礎,盧梭提出四項原則(p.195)

(2)回歸大自然懷抱:健康物理環境可使兒童身體健康,建議把「你們的孩子

送到鄉村去」

(3)遵循自然的道路前進:自然的考驗是磨練孩子性情,進而瞭解煩惱和痛苦,若通過考驗,也獲得力量,良好教育是「人為」教育與「事物」教育去配合「自然」教育

(4)家庭教育是最自然的人為教育,「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劑」



(二)尊重兒童

(1)盧梭認為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做出任何評判,堅信兒童有主動適應的能力和序階,及不容破壞的關鍵期和節奏,因之大人自制的核心精神在於尊重兒童

(2)但尊重兒童只在自然天性的範圍之內

(3)不要把所有小孩,當成同一個小孩來看待,因為每個人的心靈有它自己的形式,應依其形式去教育,苦心方能見效



(三)消極教育(negative education)

(1)順應天性:所謂「消極」是靜待兒童適當的發展條件來臨,在這之前僅是預防壞的因素干擾,「你開頭(12歲以前)什麼也不教,結果反而創造一個教育奇蹟」

(2)自然懲罰:相信自然存在的因果法則,那是兒童不得不接受的鐵律,「大自然已經把教育的工作做了一半」,成人只要善加觀察與運用自然法則,故自然懲罰的重點在於自作自受之理,以及不為處罰而處罰。

(四)感覺能力的發展—12歲以前的兒童,處於理性睡眠期

(1)要以感性理解為基礎,理性才能隨之展開,因此主張先發展兒童的感覺能力,再進入抽象思維的培養,「我們最初的哲學老師是我們的腳,我們的手和我們的眼睛」

(2)在經驗中學習,可以結合運用感官和思維,而有益二者的教育活動是身體鍛鍊和手工

活動,「教育的最大秘訣是使身體鍛鍊和思想鍛鍊相互調劑」

(3)感覺能力的情感可以培養兒童關愛他人和萬事萬物的心,而使理性臻於完美,其三原則是同情、同理、尊重。



※ 自然教育的首創者?

※ 盧梭提倡消極教育包含兩個要點:一是順應天性,二是自然懲罰



參、盧梭的教育計畫-《愛彌兒》

(一)0-5歲

(1)著重身心的養護,並以美好的家庭生活為重心,父母親最好親自教育孩子

(2)這時期的教育最重要不是被保護,而是學會保護自己

(3)鄉村環境適合此時期的鍛鍊,除了讓兒童的身體獲得開展,精神品格也會健康,無須刻意在德行上進行教育,順其自然即可



(二)5-12歲

(1)身體鍛鍊漸漸轉為感官知覺能力的發展,讓兒童在接觸自然和實際活動中,掌握觀察事物的能力

(2)此時期的智育和德育傾向消極教育模式



(三)12-15歲

(1)開始知識教育,重點在於手工教育、自然科學、興趣重於知識

(2)此時期開始回到城市,也要學會一些在城市裡如何滿足自己需求的事,但不失純真本性,即作為一個居住城市的野鄉人



(四)15-20歲

(1)感情教育為重點,學習處理人際關係,並開始進行道德和宗教教育

(2)體會社會人的意義及面臨求偶期

(3)遊歷以培養成為世界公民的條件



(五)女子教育:依循男女有別的原則而教育女性



※ 盧梭的愛彌兒一書抒發了其完整教育計畫,並成為教育學者必讀的名著



肆、批評

(一)男尊女卑思想?

(二)愛彌兒成家立業後的依賴性格,是否教育成功?

(三)不是所有行為的自然結果都是明顯的,對於無明顯的惡行,教育似乎不能依循消極教育作法?

(四)愛彌兒的童年階段,是否因為隔離而忽視對他人的認識,這亦是重要知識來源?



第十章 J. F. Herbart(1776-1841)-教育科學化的推動者

壹、生平與著述

生於德國北部的中堅世家,少年早慧,品學兼優;大學畢業,前往瑞士擔任家庭教師之際,曾兩度前往白格村訪識Pestalozzi為忘年之交;裴氏的教學理念和實踐,影響Herbart致力建構教育學理論體系。而40年學術生涯,成就教育科學化的思想歷程,著有《普通教育學》為教育界扛鼎之作。



貳、教育學的理論基礎

說明教育學需要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才能成為一門科學,而指明倫理學與心理學是教育學的兩大理論基礎

(一)教育學的倫理學基礎:教育目的

(1)接受Kant「善意說」,以當事者動機為考量依據,將善意推到人與人實際存在的倫理關係中探討,區分內心自(inner freedom)、完善(perfection)、仁慈(benevolence)、律法(law)、公平回報(requital)等五項相互牽連的道德觀念(p.218),為其倫理學的基本原理

(2)教育目的即是激勵善良的意志,陶冶兼容學識與道德的品格,以增進社會整體的福祉,因此「教育最為核心的工作,可以總結在道德的概念之中」

(3)教育目的分為「道德

的目的」、「選擇的目的」兩類(p.220-1)



(二)教育學的心理學基礎:教育方法

(1)接近J. Locke經驗主義路線,強調經驗對心理運作的影響;以及Pestalozzi直觀教學法,順應天賦潛能;加諸關注意識對行為表現的影響=>形成Herbart「觀念心理學」的創見,有別於「官能心理學」和「直觀心理學」

(2)基本要點:觀念(idea,心理活動的基本要素和

基礎,具體運作即是思考、意志、記憶等,觀念之間產生相容或相斥的互動關係)、意識閾(limit of consciousness,是各項觀念的運作和表現,主>次、強>弱,即依意志的主觀作用進行分配)、統覺作用(apperception,觀念之間整合的動態關係,即原有經驗基礎→同化作用→形成新觀念的過程,如其後Piaget提出同化與調適的認知作用)。



※ 首先出版《教育學》,使教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 Herbart認為觀念是人類心理活動最基本要素,並以統覺作用說明觀念之間的動態關係



參、教育學說

針對教育過程的具體措施,Herbart提出下述三個主張,作為辦理教育活動依據

(一)嚴格管理:「先管後教」的方法以消除「只教不管」和「只管不教」的缺失,Herbart認為管理是教育上必不能少的一根準繩,是維繫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故提出管理兒童的具體方法:懲罰的威脅、監督、命令或禁止、懲罰、寫功課(最好的管理方法)或勞動、威信與愛等六點。

(二)多方面興趣的培育

興趣意味自我活動,引發多方面興趣,則有賴於學習多種學科,故Herbart主張教與學的有機連結,即透過將多方面興趣和學科知識連接起來的作法,分為

(1)自然的或知識的興趣:經驗的興趣(自然、物理、化學、地理)、思辯的興趣(文法、邏輯、數學)、審美的興趣(文學、繪畫、音樂)

(2)歷史的或同情的興趣:同情的興趣(本國語、外國語)、社會的興趣(歷史、政治、法律)、宗教的興趣(神學)

(3)另強調學校類型的多樣化,亦能激起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能力



(三)教學程序的建立

教學意旨在於激發心理興趣,形成完善觀念,傳授廣博知識,培養成熟人格,故提出

(1)四段教學程序:清晰(clarity)、聯合(association)、系統(system)、方法(method),其後W. Rein擴充為

(2)五段教學法:預備(preparation)、提

示(presentation)、比較(association)、總括(generalization)、應用(application),即將clarity再分preparation和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J. Dewey(1859-1952)-生活教育的實驗者

壹、生平

生於美國Vermont州的小康之家,家教嚴謹。16歲進入家鄉附近大學就讀,其後任教數年,申請約翰霍普金斯研究所攻讀哲學;畢業後,分別執教密西根、明尼蘇達、芝加哥及哥倫比亞大學;而芝加哥大學期間,為其生活和思想的轉捩點,轉向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和實用主義(pragmatism)路線,並創辦實驗學校(又稱杜威學校),深信以行動驗證理論,以理論指導行動的過程中,將挹注教育的有效貢獻;而哥倫比亞大學期間為其思想成熟期,出版《民主主義與教育》即為世紀名著。Dewey曾至中國講學,宣揚民主、科學和進步主義的教育思想,對民初教育、政治等思想影響甚鉅,如「633」學制為顯例,北大頒授法學博士榮銜,讚稱其為「第二代孔子」,是為推動近代教育走向專業化之巨擘,名列20th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思想家。



※ 何者對民初的教育思想家及政治影響甚鉅,被稱為第二代孔子?



貳、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本質

(1)教育即生活(需要):教育是人類求生存的一種形式,而生活是自我更新的歷程,社會透過教育承傳與轉化文化經驗,以求群體生命的永續價值,故教育活動是社會整體及其個別成員生存發展之所繫

(2)教育即社會功能:學校教育的功能在於淨化文化遺產、條理化或簡化教育內涵、平衡及融合不同族群文化,以培養和形成統體/社群/民主社會的情感與共識;學校是小型社會,但學校教育無法取代在社會互動關係中的非正式教育,鼓勵兒童多參與校外社會活動,有益社會心靈之塑造,故教育是否發揮功能,即「在非正式和正式、偶發和刻意的教育間,取得適當平衡」

(3)教育即指導:指導原則是空間的聚焦與時間的延續,以重視被指導者的發展序階和主動性,而避免教育落入強迫的學習方式,如鼓勵兒童參與團隊合作的活動,即在自然情況下,發展兒童興趣與能力,並成就一種自發的內在控制力量

(4)教育即生長:教育是協助未成熟個體展開主動適應力的過程,即個體為了因應或改變環境,而不斷在經驗上重組和更新,因此「生長」和「發展」是教育歷程所表現出來的特質。



※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會功能」、「教育即指導」、「教育即生長」四項主張,來釐清教育的本質



(二)教育的目的:「教育歷程沒有本身以外的目的;它就是自身的目的」,而一個好的目的,必須是當事人的「視野之中的目標」,教育的目的是協助兒童成長的歷程,必須慮及兒童本身的根器和需要,除此之外教育無其他目的。



※ 請闡述杜威提出「教育無目的」之真義?

(三)教材教法:掌握激發學生運用反省思維的能力,因為在思考中的學習,具有



(1)主動性:提倡問題中心式的教學法,引發學生對費解和新奇事物,產生敏銳感受和解釋的渴求,而教學即是協助學生運用舊的材料解決新的問題



(2)目標性:殷鑑兒童中心教學法的矯枉過正,否定教師的指導作用,若只重視學習過程,而忽視學習結果,將造成學習上的盲目和散漫,應兼重過程和目的,使之在教育工作上合而為一

(3)完整性:指觀念或假設得到充分驗證的思維表現,教師藉由檢視學生的學習所得、證明自提觀點、掌握思維節奏,以培養學生完整思維的習性



(4)繼續性:為杜威教育理論之核心思想,說明教育是經驗不斷重建的過程,而思維的繼續性是理想思維的內在特徵也是結果,即表現出前述三項思維特性之深化意義=>如此的學習意義方有樂趣和欣賞能力的全人成長價值。



參、教育實驗

(一)實踐教育理念: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哲學是教育的普遍原理,這個理念具體實踐於1896年創辦實驗學校(後改為附屬實習學校)。

(二)進行教育改革:相較傳統學校,實驗學校重視職業課程,瞭解知識、學習與生活的一體性,Dewey認為學校應該是個理想的迷你社會。

(三)有效課程設計:將道德和知能的教育融入課程設計和活動之中,即是重視兒童心理和學習意義的作法,故學生有時自發性參與活動課程的設計。

(四)學校家庭化:Dewey認為教育對象愈是年幼,學校家庭化愈應提高,讓其覺得安全、親切而能活潑地參與各種學習。



第十二章 蔡元培(1867-1940)-中西教育的融會者

壹、早年生涯

自幼勤學聰穎,17歲中秀才,24歲中進士,28歲勝任翰林院學士,科舉之路順遂,卻不戀棧官職,痛感清廷無可希望,亦開始吸收西方思想,33歲南下從事教育救國運動。



貳、民間教育救國運動

主張教育是救國之紮根工作,回鄉接掌紹興中西學堂的校務,中西課程並立,傳統與西潮爭鋒,培育多位國家未來中堅,如蔣夢麟者;其後應上海南洋公學(交大前身)之聘,出任特班總教習,以訓練經濟人才為目標,課餘仍傾力投入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如「中國教育會」、「愛國女校」,但起因學生事件而去職,再創辦「愛國學社\共和學校」。後清廷有心拘捕,開啟留學德國契機,41歲進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影響其後回國倡導美育教育。



※ 何人以西方新思潮融合中國舊文化,提倡自由民權和男女平等?



參、官方教育改革生涯

國民政府時期出任教育總長,主張將清末之尚武、尚實、尚公、忠君、尊孔,改易軍國民教育、實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自由、平等、親愛之義、恕、仁),世界觀教育和美育教育(國民生命從俗世關懷→主體關懷)。惟後局勢不可為,攜眷赴歐,留學德國和寄居法國,促進中法學術交流,亦培育多位留法人才;1917再回國就職北大校長,對近代中國教育之發展影響深遠:

(一)建立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理念

(二)鼓勵師生關心時政,是其教育與愛國心結合之中心思想

(三)開啟大學男女同校之風,落實男女平等

(四)訴求大學自治精神,實踐校園民主真諦。

※ 何人任北大校長期間,以實際行動支持學生的五四愛國運動?

※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中,最具特色和貢獻者,是提倡世界觀教育與美育



肆、教育思想

主張世界觀教育和提倡美育,為其教育思想之特色與貢獻,並開啟我國美學理論之先河

(一)美育可作為世界觀教育的終南捷徑:以德國唯心論為張本,說明分子(現象意志)趨向全體(本體意志)的美感價值,其以Kant說美之「無目的的合目的」,解釋世界觀教育是探求宇宙本體的真實本質。

(二)世界觀教育就是本體世界或實體世界之認識的教育:教育立基於現象世界,有事於實體世界,故以實體世界的觀念,為其究竟之大目的,而以現象世界的幸福,為其達於實體觀念的作用,故軍國民教育(強國)、實利教育(富國)、公民道德教育(社會和諧)三者皆是教育實踐「現象世界的幸福」之方式。

(三)世界觀教育也是宗教教育:宗教的神聖體驗是掌握實體的路徑,因此世界觀教育的理念相同於宗教的神聖體驗,但談宗教令人誤解,故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其同具有普遍和超脫的特質。

(四)美育的實施: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同時著手,藉由美育提升國民精神境界。



※ 蔡元培提倡美育,請說明其實施方法?

+Kant’s品味論

(1)質:不涉利益關係的愉悅

(2)量:不依賴概念的普遍性

(3) 關係: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4)模式:不涉概念的必然性

+Maslow’s「需求層次論」:生理、安全、隸屬與愛、自尊、知、美、自我實現



第十三章 田培林(1893-1975)-台灣教育研究的開創者

壹、生平

(一)北大時期:就讀哲學系,適逢名師授課,受益匪淺,另新文學運動開展,推廣白話文(二)初期的教育工作:北大畢業後,歷任中學、師範、大學等教師,創辦《少年河南》週 刊

(三)留德時期:至德國柏林大學研究教育,並獲博士學位,深入瞭解他國文化,並以為借鏡經驗

(四)抗戰期間的政教工作:回國擔任河南大學校長,及兼任西北農學院院長,後受邀出任教育部次長

(五)台灣師大的教育工作:遷台任職師範大學教授、院長,一生作育英才,並致力教育研究之倡導,著有《教育與文化》



貳、學識基礎

(一)時代背景:中西融貫的學術之風,認為國家的圖強之道,首在普及人民教育

(二)學者的影響:中國是荀子(化性起偽)、蔡元培(維新精神和治理北大);西洋則是Kant(統整經驗與理性主義之大家)、Fichte(創辦柏林大學,<告德意志國民書>表現愛國熱忱和真知碩見)、Spranger(文化哲學和教育的愛)



參、思想重點

(一)文化整體觀

(1)文化是一種歷程

(2)文化是一個最高的目的

(3)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所創造出來的價值總體

(4)文明是真正的文化=>小我藉由教育力量可以成長為大我,即創造個人價值,而貢獻文化整體,因之教育活動就是整體文化的活動,出自於精神創造,文明重物質,文化重精神。



(二)歷史進步的樂觀態度:歷史哲學採以文化進步的觀點,其歷程由簡單到複雜、粗陋到精緻,孕育文明是精神作用的結果,涵蓋文化之中,相信文化不會死亡,人應該繼往開來,放寬人生觀,建構世界觀,以完成生命的歷史責任。



(三)人生創造的道德義務:觀念(精神價值)和事物(文明)為人所創造,人生是生命加生活,若人生得以實現和創造,是客觀精神價值和主觀生命形式的交互作用,如Kant主張人與生俱來的道德義務,即「創造欲」和「求知欲」並列,才有文化精神的歷久彌新。



(四)通觀的歷史哲學之研究方法:採用通觀立場的歷史哲學取向,著述以史學為主,其外也多從史實的推演著手,即由問題之根源開始探討。

※ 看重歷史、推崇文化哲學,認為生命的實現在於創造?



肆、教育主張

(一)教育即是文化: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創造,即是教育的本質,故教育本身亦是一種高度文化

(二)教育是否為科學:其以哲學立場看待教育,因近代科學強調實驗方法,和哲學的思辨方法不同,事實上教育的對象是人,迥異於科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若要強稱科學,則教育可說是「規範科學」

(三)教育歷程與活動:教育是一個變動的歷程,此歷程中存在著「人與人之間或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的影響或活動」,而人之進步,就在提升精神價值,故教育目的應該導其生長為優(相較任其生長和助其生長)

(四)教材與課程:課程標準→科目→教材大綱,認為教材即是教育內容,亦是文化材,應包括知識技能的學習和人格情操的陶冶

(五)師資:師範教育在培養師資,培養師資首重「人的品格」,其次是專業知識和技能,另外尚須考慮整體教育計畫的供需條件

(六)教育的愛:研究教育史的目的之一,是要培養教育的愛,認為「Spranger’s教育的愛」較「Froebel’s愛的教育」更有意義

(1)愛不期望報償

(2)愛不設對象

(3)愛無差等

(4)愛教育的歷程

(5)愛理想的創造價值



※ 說明田培林對文化提出的四個解釋?

※ 田培林認為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創造,也是教育的本質,因此主張教育即是文化



第十四章 R. M. Hutchins(1899-1977)-通古博今的教育家

壹、生平事蹟

Hutchins是美國20th的重要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闡述博雅教育在高科技時代的重要性,旨在解決人類問題與發展人性

(一)求學和早期工作時期(30歲前):自述其正式教育開始於耶魯法學院,畢業後教書一年半,但為提高升學率的教學方式,深感內疚;其後再以在職進修獲法學博士學位,接著擔任法學院院長,並結識Mortimer J. Adler

(二)擔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時期(30-52歲):被媒體喻為「美國教育金童」,進行「芝加哥大學計畫」,雖獲得學生支持,卻與校務人員和其他教授的理念並不相契

(三)致力研究和公益活動(52-78歲):退休後任職福特基金會、民主制度研究中心等事業機構,一生為「自由教育」而努力,其淑世理想見證自身的學習精神。



※ 主張以博雅教育解決人類問題與發展人性?



貳、博雅教育的核心精神

Hutchins認為教育是一門從屬的學科,有賴哲學指引,故要在哲學思考下,對人性與知識做正確認識,以陶冶智德(intellectual virtues)而培養自由人

(一)明智的哲學指引:健全的哲學認為人是理性、道德和精神的存有,因之人的改善即是理性、道德和精神力量的完全發展,藉助哲學的思辨和引導,幫助學生學習善(個別善+共同善→人性善)及秩序,並明辨價值的層次。

(二)培養智德:智德是理性表現,培養智德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因而是博雅教育的核心

(1)智德的內涵:教育就是培養智識,而智德是最好的智識習性,分為直觀、科學知識、哲學智慧、藝術和智慮/實踐智慧(實踐智慧←正確思考←智識+經驗)等五種智德

(2)智德的時代重要性:我們能夠給兒童的是使擁有其全部力量,以因應未來,進行此種教育即是博雅教育,若依分配和限定原則,教育主事智德,家庭主事道德,教會主事精神,三者實為一體之分工運作,而共同致力個人發展。



※ Hutchins認為人性的本質是理性,智德即是理性的表現,是博雅教育的核心

+Aristotle區分理智德行/智德(intellectual virtues:藝術、科學、實踐智慧、智慧、直觀)和倫理德行/行德(moral virtues:勇氣、節制、名譽、正義等)



參、博雅教育的內容

博雅教育的內容即偉著(great books)和博雅科目(liberal arts),而博雅科目又具體呈現於偉著中,是瞭解偉著的工具,可作為博雅教育的方法,二者有相互依存關係

(一)偉著的價值與編纂

(1)偉著的價值:歷久彌新、開啟視野、淺易而深邃、永無止境(對話和提示)

(2)偉著的編纂:1943-1952歷時九年完成54冊,共收錄74位作者,443篇作品(pp312-7)



(二)博雅科目

(1)語文:文法、邏輯、修辭

(2)數學



肆、博雅教育的實施

Saint John’s College於1937年實施博雅教育,以研討班為主,配合語言、數學、音樂三種個別指導班,及一個實驗班

※ 偉著的價值在於其歷久彌新、開啟視野、淺易而深邃和永無止境



第十五章 R. S. Peters(1919-迄今)-當代英美教育哲學大家

壹、生平

大學主修古典文學,同時也對宗教及哲學產生興趣,之後因戰爭爆發,從事社會救助工作,也曾任職中學教師,通過倫大博士學位考試後,致力成人教育和教育哲學的學術研究;其後接受哈佛大學邀請進行訪問教學,回國推動倫大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哲學機構,使教育哲學在教育及哲學的領域受到重視,1983倫大頒授名譽教授榮銜。

※ 令教育哲學在教育及哲學的領域皆受認同?



貳、peters的哲學方法

Peters將分析方法引介教育哲學中,強調準確運用語言、驗證假設及邏輯論證法則的重要性,促進教育領域的相關概念之辯證更為嚴謹:「哲學關心的是概念分析,以及知識、信念、行動和活動之基礎為何的問題」

(一)「概念分析」

(1)闡明概念本身的意義,即先界定一個名詞

(2)再詳細討論該名詞的意義,以瞭解該名詞相關的事物或事實的狀態;

(二)思考「知識、信念、行動和活動之基礎」

(3)追究理由

(4)探尋行動方針。



參、教育主張

教育活動是一種多樣化歷程,沒有固定活動或程序,但卻有應當依循的規準

(一)教育的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p.342)

(1)教育的規範性:教育是用道德的方式,刻意將有價值的事物,傳遞給受教者的一種歷程,故教育的目的是增進內在價值的心靈成長為核心,而不同於「訓練」的外在目的

(2)教育的認知性:教育培養有教養的人,需具備「知識和理解」與「通觀」(全人)二種能力

(3)教育歷程的規準:教育的歷程是「引出」,而非「灌輸」,並藉此釐清兒童中心理論在概念上的疏漏有二:將「(學習者)成就概念跨越到(教學者)任務概念」,以及「誤解學習者必須先有興趣,才可能有學習成果」。



※ Peters提出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為教育的規準

(二)教育的目的

(1)探求教育目的需從「人類處境」的概念分析,有三部分:自然世界;人際關係的世界;經濟、社會和政治的世界,而教育是充實與人類處境相關的知識,並陶冶人面對這些處境時的態度、欲望和情緒

(2)民主時代的教育目的有四:涵養人際道德;提升對人類處境的認識與瞭解;協助個人自我實現;充實個人的職業智能,如此以實踐理性生活的社會原則和知性美德



(三)教育的歷程(內涵+方式):將教育視為一種「(有)價值引導」的歷程(心靈發展的社會性;各類專門知識的互為主體性),其終點是一種「自我教育」,而引導歷程的要點有三:

(1)教育與個性之強調:同時兼顧價值內涵與個性,並要精熟既有知識後,方能幫助個人自

我實現

(2)教育與師生關係:愛、信任與人際關係的教育,是其他更專門教育活動的基礎,與其要求教師對每個學生同樣濃度的愛,不如強調教師尊重每個學生獨特的意識、情感和目的

(3)教育與學習動機:動機分外在動機(刑賞、討好、仰慕)與內在動機(普通內在動機如好奇、探索、成就感,而特殊內在動機如領悟、反省批判、滿足樂趣),教育活動以培養內在動機為要,不過初步藉助外在動機的追求,進而關心活動的內在價值,方有可能展開自我教育的歷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