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100下禪詩選析 期中、末 詹慧蓮老師整理 寬 學姐轉貼






空大書香園地




我再貼一次期中考考前重點整理供大家參考:並非標準答案

期中考:問答題100%

第1講至第16講。

第1章至第3章第1節 蘇軾---偈。(P1~ P176)

禪詩選析第一次上課講義



P6中國佛教可分為哪八大宗派?98期中副參問答第一題

答: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禪宗、淨土宗、真言宗、三論宗、涅槃宗。



p7禪宗六祖,依序分別為何人?(順序錯誤不給分)96期中正參問答第一題



p7禪宗六祖分別為何人?98期中正參問答第一題

答:達摩祖師、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

p7-8「如來禪」與「祖師禪」,二者有何區別?93期中正參問答第一題

答:

一、如來禪: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在南朝梁武帝時代,至中國傳禪法。初以四卷《楞伽經》為中心,「藉教悟宗」,重視教理與禪觀相輔相成,其所傳禪法稱之為如來禪。

二、祖師禪:達摩祖師之後,傳至六祖慧能時,南宗頓悟法門大盛,成為中國禪宗主流,又開出「一花五瓣」,有「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溈(ㄍㄨㄟ)仰宗」五大禪宗宗派(一花五瓣),影響中國禪宗深遠。故稱六祖慧能以降的禪宗為祖師禪。



P15何謂「禪詩」? 試舉一例說明之。98期中副參問答第二題

答:

一、嚴羽的《滄浪詩話》:「大抵禪道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禪詩最重要核心是「妙悟」,禪心與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交融,行住坐臥都有不同的滋味,於事於物於人,透澈的悟境與生活渾然一體,這樣的境界寫成了詩,即為禪詩。

二、舉例:無門慧開禪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自然親切又貼心,文字像白開水一樣,卻又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p17何謂「偈」?試舉一例說明之?96期中副參問答第一題

答:

一、偈:禪師開悟時,以詩句的形式表達自己開悟的境界,這種表達方式,一般稱之為「偈」,或「偈頌」、「詩偈」。

二、我們在《六祖壇經》的記載中,知道禪宗歷史上,達摩祖師傳承禪法的依據,一是傳授「衣缽」,一是傳授「四句偈」。譬如神秀禪師寫下悟道的禪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能禪師也口傳心印,寫了另一首悟道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兩人詩偈的比較中,因為神秀禪師的詩偈沒有「見性」,慧能禪師直指「空性」,二人修證的詩偈,決定了慧能比神秀的禪法更勝一籌。



P18據《六祖壇經》記載,五祖弘忍禪師為傳法嗣,命徒眾「汝等各去,自看智慧,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請問神秀所呈詩偈為何?是否見性?93期中正參問答第二題

答:

一、神秀所作詩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二、神秀禪師的禪法,是為北宗,重視「漸修」法門,主張「由定生慧」,修行要在禪定中生出智慧,只是「明心」的境界,未見性也。



P18據《六祖壇經》記載,五祖弘忍禪師為傳法嗣,命徒眾「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請問慧能禪師所作詩偈為何?93期中副參問答第一題



p18《六祖壇經》載,五祖為傳法嗣,令徒眾各作一偈,請問慧能所作詩偈內容為何?((請默出全首詩偈內容))96期中正參問答第二題

答:「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禪師的禪法,重視「頓悟」法門,主張「因慧攝定」,以「金剛經」為中心,修證空的智慧,達到真正的禪定。



P20-38影響禪詩最重要的三部佛經分別為何?並簡述三經要義?98期中正參問答第二題

答:

一、《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



二、各經要義:

(一)《心經》「直指人心」,顯示佛教般若智慧的精髓結晶。

1、第一段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段可以從「苦」著手,利用「苦」的感受,反省自己的心,也可以從「五蘊」的色受想行識中,分別解釋人的身體心理與心靈的關係,看到「心」的作用,發現內心的觀照能力,內心一自在,讓煩惱痛苦都不見了。

2、第二段,指出「諸法空相」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諸法空相,形容心量的廣大,以「大海」、「天空」做比喻,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便容易理解。「空」意味著生命很寬大的境界。

3、第三段,指出「空」的各種情況,從人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觀照「空」的境界,《心經》說:「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時「心經」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的文字,明白指出「空」是一種生命「無所得」的心境,無罣礙的心,正是「空」最真實的解釋,也帶來人生最大的快樂。



(二) 《金剛經》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空」是《金剛經》裡最重要的思想

1、「無人相」超越了人我的對立,「無我相」超越了自我的執著,「無眾生相」超越了芸芸眾生的無知,「無壽者相」超越了人們自以為是的永生與不朽。「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2、《金剛經》不可說地直指人心,最後一段:「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將人生歸給流水一般的無常,不能停留,許多人要抓住人間的永恆,這永恆卻也了文化不同的包袱,一旦人心不刻意,無為了,自然的一切應運而生,每一顆生命的種子有赤子之心,時時刻刻,生活快樂。一般人貪得,《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3、《金剛經》一聲當頭棒喝:「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把人生色相打掉,回到陽光之下,照見天地顏色,無色之色,是不被拘限的色彩,不相之相,是流水風月那樣,不斷地變化中,沒有一個時刻相同,卻生生不息地,在造化緣起中耐人尋味。



(三)《六祖壇經》:慧能的《壇經》是禪宗後來最重要的經典。慧能悟道的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明當下頓悟,體證空性,則塵埃亦歸於無有。《壇經》的明心見性,道在心悟之說,將佛教教義及修行加以簡單化。又有「定慧不二」不能口說教義而不躬行實踐,慧解與修行不二。「無念」、「無相」、「無住」,顯然慧能受《金剛經》影響。



P29簡述金剛經最主要的思想。93期中副參問答第二題

答:參考上題。



p50什麼是「四大法界」?96期中副參問答第二題

答:華嚴宗以「理」與「事」觀點看,把天地物一共分為四大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理法界」是從認知的角度看待事物,一事一物,有一事一物之理,都有因緣法則。「事法界」則是從一事一物的「作用」來看,萬事萬物互相效力,都會產生緣起的作用。「理事無礙法界」指出了「理法界」與「事法界」的會通,萬事萬物的「理」與「事」互相依存,不可或缺,「理」是「體」,「事」是「用」,體用一如。而「事事無礙法界」,既然凡事莫不有理,事與事之間,圓融無礙,「理」在「事」中,以體發用之後,天下萬事萬物如大海的波浪,互為一大事因緣,一波一浪,都是全體大用。



P56禪宗自六祖以後,形成五大宗派,分別為何?93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



P56什麼是禪宗的「一花五瓣」?96期中正參問答第三題

答:六祖慧能以後,禪宗興盛,秉持禪機教化,因為弟子根性不同,自然形成禪宗五大宗派,接引教化各有不同,分為一花五瓣,分別有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溈仰宗,各派的宗風不同,傳承的禪詩也各異其趣。



p58-59臨濟宗的「四料簡(揀)」有四種接引弟子覺悟的方法,分別為何?93期中正參問答第三題

答:四料簡臨濟宗義玄禪師所施設,是四種接引弟子覺悟的方法,使出了霹靂手段。

一、第一種方法是「奪人不奪境」禪師忽然說出一句話,一切自然而然的時候,使心境改變,認知不同,再看天地,有不一樣的感受,有不一樣的真實與體驗。

二、第二種方法是「奪境不奪人」,弟子不設防時,立即改變弟子已經習慣的外在環境,如同魚在天空,鳥在水裡,熟悉的外在環境改變了,考驗人心是否篤定,不被外物所牽動。

三、第三種方法是「人境俱奪」,一時之間,緣聚緣散,構成人間事物的地水火風,都是四大假合,禪師把一切粉碎。生命一旦一無所有,沒有個依靠,心中的語言文字也陷入不可得,人生歸依何在,也就看出真正的人生考驗。

四、第四種方法是「人境俱不奪」,人生情境與人事各就各位,所謂在上位者「王登寶殿」,下位著「野老謳歌」,在朝在野,能否「天下太平」,如果禪師的心境無所分別,一面清淨的明鏡,便能大澈大悟的照亮一切,與天地萬物相 應。



P75禪詩,依其內容,可分為哪五大類?93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

答:僧人禪詩有「悟道詩」、「修持詩」、「傳法詩」、「禪境詩」、「公案詩」。

一、悟道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朶。」在柴陵郁禪師的這首悟道詩中,我們看到了禪師用最簡單的方式,以「明珠」和「塵勞」,分別說出了人生悟與迷的不同。在禪詩的意象中,「明珠」象徵了如如不動的佛性,印證了人生真正的自信,「塵勞」是生活的陰雲與黑影,並不實在,只是虛幻的東西,一旦生命自信的陽光出來,人生覺悟,煩惱痛苦都會消失。禪師的開悟,啟發了本性的光明,塵勞的妄念,一旦放下,明淨照人的覺悟之光,就顯露出來。

二、修持詩:法演禪詩有一首詩,描寫自己的修行:「山前一片閒水地,叉手叮嚀向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修行的人偶而迷失自己的本性,總要自覺的「再買回來」,回到空淨的生活,只有生活悠閒了,自然了,有這片心中的「閒田地」,才能賞識「松竹引清風」,事物接引的「禪機」隨處都在,「清風」也伴隨而生。

三、傳法詩:禪宗的傳法,是師徒間的秘傳,是心心相印的迴光反照,也是直指人心的當下即是。如《六祖壇經》,是慧能一生修持的經驗,讀《六祖壇經》沒有文字相,是親切的傳法詩。「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禪法總是不離世間,不離生活。佛法是入世的,一旦脫離了就不是佛法,虛幻不而不實。「佛」是「覺者」,是在生活中覺悟的人;「佛教」的目的,在於「覺有情」,要幫助所有的眾生覺悟。既然「覺有情」是幫助所有的人,便不能離開人間。因為一般人「迷」而不「覺」,迷失在人世間的「有為法」當中,不知一切世間法,都是有得有失,一執著,都是虛幻。

四、禪境詩:是禪悟時的「心境」,有禪機,有玩味,有閒情,不留下任何痕跡是「無我之境」日用生活的隨處歡喜。如無門慧開禪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對無門慧開禪師而言,「平常心是道」,生活的「無閒事」,就是生活的好季節,「一念回心便到家」,所有的禪機不再是修行的弘願,只是生活的每一件事的用心。

五、公案詩:是禪師接引弟子,一幕一幕「明心見性」的故事。如六祖慧能禪師傳承禪法以後,南下廣西深山隱居十餘年,後來到廣州法性寺,因聽宗法師說法,寺中弟子,面對著佛寺飄揚的法幡,一位弟子說法幡的搖動是「風動」,一位弟子說是「幡動」,爭論不休,慧能禪師在一旁聽了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看見外面一切的變化,是心在動呀! 面對這一則公案,無門慧開禪師寫道:「風幡心動,一狀領過;只知開口,不覺話墮。」指出禪宗「不立文字」的禪法,任何的起心動念,落在言語的爭辯中,都是「開口」的「墮落」;真正的禪法,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一說出 ,就失言了。



p75柴陵郁詩的悟道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試論「明珠」與「塵勞」的含意。96期中正參申論第一題

答:在柴陵郁禪師的這首悟道詩中,我們看到了禪師用最簡單的方式,以「明珠」和「塵勞」,分別說出了人生悟與迷的不同。在禪詩的意象中,「明珠」象徵了如如不動的佛性,印證了人生真正的自信,「塵勞」是生活的陰雲與黑影,並不實在,只是虛幻的東西,一旦生命自信的陽光出來,人生覺悟,煩惱痛苦都會消失。禪師的開悟,啟發了本性的光明,塵勞的妄念,一旦放下,明淨照人的覺悟之光,就顯露出來。「明珠」,象徵每一個人本具的光明佛性,代表我們都有解脫煩惱、活得自在的成長空間。換一個方式說:眾生皆有趨樂避苦的本能,這就預示了解脫煩惱纏縛、追求永恆快樂的可能性,只不過,眾生往往是以錯誤方式來獲取快樂,未能洞悉世間苦樂的無常性,以致更加貪執、放不下。其實,真實的安樂永遠來自解脫貪瞋癡後的內心寂靜,清淨光明的佛性則是我們解脫自在的源頭活水。雖然這顆明珠暫時被各式煩惱塵勞所遮掩,卻絲毫不減它圓潤無瑕的本質,只待「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p104(p302)試就所知闡釋慧之法師的傳法詩:「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93期中正參問答第四題

答:這首禪詩,直接指出了佛法的真諦:佛法是入世的,一旦脫離了就不是佛法,虛幻不而不實。

一、解釋:四聖諦苦集滅道的佛法必須在世間成就,是「覺悟世間」,而不是「隨順世間」,離開世間尋找覺悟禪法,就像找兔子角一樣,是顛倒夢想,亳無可能。

二、賞析:

(一)「佛」是「覺者」,是在生活中覺悟的人;「佛教」的目的,在於「覺有情」,要幫助所有的眾生覺悟。既然「覺有情」是幫助所有的人,便不能離開人間。因為一般人「迷」而不「覺」,迷失在人世間的「有為法」當中,不知一切世間法,都是有得有失,一執著,都是虛幻。

(二)「看腳下」是佛法在世問的註腳,慧能禪師將「四聖諦」的佛法融入禪法之中,他提也了不離世間覺的生活禪,真正的修行,要好好守住人間道場,一 一旦脫離世間,就像求兔子身上的角,是顛倒夢想《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知電,應作如是觀」,六祖慧能的「不離世間覺」,要從覺悟「兔角」開始。



p142-144試賞析王維的禪詩〈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93期中正參問答第五題



142-145試賞析王維的禪詩「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98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

答:「辛夷塢」是王維晚年所居藍田別墅臨近勝地之一,詩寫澗中無人之處,塢上辛夷花自在開落,不憾人不知。

一、解釋:春天的時候,山裏的一條谿澗旁,有一片辛夷花,高大的植株,樹梢熱辣辣地燃燒著蓮花般大方、鮮艷、氣勢不凡的花朵,在靜謐的青山翠谷中顯得十分出色。但,這個地方是相當編僻的,除了詩人以外,沒有什麼人出入。這些辛夷花,就這樣自顧自的開著----不管有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存在、有沒有人欣賞它們的美麗脫俗----只是該開就開,該落就落,邊開邊落。

二、賞析:「木末」開放著如蓮花般高雅大方、清新脫俗的辛夷花,在深山之中,勿寧是一個驚艷!「紛紛開且落」,詩人應該是觀察了好一陣子,甚至是頗有時日了,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王維原是被這些辛夷花所震懾的,因而不自禁的對它們起了關注。結果,這些大方出俗的辛夷花也沒有讓詩人失望,它們透露如是的消息給詩人: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真實,不必在乎別人知不知道你的存在。相對於塵世俗人的汲汲營營、不其寂寞、求為人知,這些辛夷花活得自然、自在又自信啊!



145-151試賞析王維的禪詩〈鳥鳴磵〉(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93期中副參問答第五題



145-151、試賞析王維的禪詩「鳥鳴磵」:「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

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96期中正參申論第二題

答:作者置身友人居所附近的一處山澗,用極其平淡樸實的手法,表現春山的靜謐與作者心情的閒適、知覺的靈敏。

一、解釋:在一座有谿澗、桂花,除詩人之外沒有別人的山,詩人處於絕佳的閒適狀態,他的另類知覺機制被啟動了,他察覺得到「桂花」的花瓣墜落,到了晚上,月明星稀,半夜裡,原本入睡的鳥兒,突然睜開眼睛,朦朧間見到月光如晝,以為天亮了,不自覺驚叫一聲(以為自己睡懶了),結果引得其他鳥兒也被吵醒,一隻吵一隻,時不時就傳來一兩聲鳥鳴……

二、形式解析:山靜啊!更靜了!而且靜得更有生氣了!白天的時候,靜謐的山,可以是「伐木丁丁山更幽」,可以是「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到了深夜,山鳥時鳴,當然更顯幽靜。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反襯」!此時有聲勝無聲,無聲的黑夜之山是「死寂」般,沒有生氣;有聲的月夜之山是「寂靜」的—存在著生命的律動。

三、欣賞:

(一)清靜空寂中,人的知覺會變得更加靈敏,進而與大自然的脈動冥合、與萬物群生為友。當一個人習於幽靜的環境,享受過與大自然冥合的樂趣後,寂寞孤單的感覺早已不復存在。到此,詩人所處的是一個草木有知、明月有情的世界,比之於狹隘的滾滾紅塵,詩人的知音是隨時相伴於他的左右的。無怪乎詩人一再的隻身前往山中,一去就是相當長的時間,簡直就是流連忘返、樂此不疲。

(二)當一個人習慣於幽靜的環境,享受過與大自然冥合的美好經驗後,他便不再只是一個「人」而已,他已經確確實實地可回歸萬物應有的平等地位--「人」只是萬物的一員,不是唯我獨尊的萬物之靈,不是各種價值意義判斷的主宰,所謂「眾生平等」、「眾生具有佛性」,把虛妄的自我意識徹底解構,便是一種「無我」的襟懷,這在禪宗來說,是一個基本的概念。由此而生發「平常心」而消除「分別心」,而確實踐履「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平等心」。



p152-160試賞析白居易的「對酒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96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

答:白居易在飲酒,喝到酒酣耳熱、豪興大發時所興起的一個感想,也是一種覺 悟—人生有限,何須爭競不息?無論際遇如何,保持心胸的豁達開朗,歡樂度日,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一、解釋:世界就像一隻蝸牛的兩個角一樣這麼小,有什麼好爭的?人生如寄,就像鑿擊石頭時迸發的火花,隨生隨逝,原不值得計較競逐。富有也好,貧窮也罷,只要心胸寬大,襟懷灑脫,便能享受生而為人的喜悅,隨時可以笑口常開、歡樂無限,千萬別作智慧不開或愛戀迷失的癡人。

二、形式解析:

(一)蝸牛角上爭何事,比喻所爭者小,語出《莊子》,是引用、譬喻、設問修辭。

(二)石火光中寄此身,喻人生的短暫,是譬喻法。

三、欣賞:人們習慣競爭,常不明白謙讓退卻也能成功,就像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生命短暫,當死亡降臨時,無論是否情願,也只能如王梵志的詩「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內,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一切的富貴名利,一切的榮辱毀譽,興衰得失,都是過眼雲煙而已。而人生的歡樂在哪裡?處處皆是,時時都有,閉上俗目,忘卻塵思,一念之間,眾美畢呈。就像無門慧開禪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p157靈徹禪師〈東林寺酬韋丹刺史〉詩:「年老心閒無外事,麻衣草屨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試申其義。98期中正參問答第四題

答:靈徹在廬山東林寺時,與洪州刺史韋丹為忘形之交,經常寫詩唱和。韋丹曾寄一詩,表達了歸隱山林立意。靈徹就寫了這首詩回贈他。

一、解釋:年老心閑,沒有身外事來打擾,有麻布衣服和草鞋即可容身。相遇時都說不做官了,真正歸隱山林的卻一個也沒有。

二、賞析:

(一)作官的人總愛感嘆官場裡的明爭暗鬥、黨同伐異、人情世故……諸般應付,最是無聊,恨不能早學五柳先生歸去來兮,可誰真見到哪一個作官的當真就休官而去、悠遊林下的了?口說的多,實踐的少,唐代許多熱衷仕途的士子,為了出名、引人注目,甚至故意去到當時隱士最多的終南山去「假隱居」一陣子,等著朝廷來「訪」,所謂「終南捷徑」,真是令人捧腹又嘆息啊!

(二)靈徹的這首詩,是給朋友的回答,也是兩種人生的對話。韋丹說歸隱,也有他的原因:官場的矛盾鬥爭,人世生活的種種煩惱,均難以擺脫,找不到出路;看到老朋友靈徹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不勝羡慕,遂出此言。可兩種人生的巨大差別,他又無法超越,因為這不光是在清靜與繁忙中作選擇。隱居生活固然清靜,卻平淡、簡陋、艱苦;仕宦生活雖繁忙多事,時有風險,卻可得到感官的享受和酸甜苦辣各種刺激及名利、權勢、欲望的滿足。人多想要寧靜而不要清苦,不要繁忙風險卻要各種享受,這就處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困惑中。當真正要作出選擇時,在當官與歸隱二者之間,人們幾乎都選擇了當官,而把歸隱只作為話題留在嘴邊。



p167-168試賞析蘇軾禪詩〈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93期中正參問答第六題

答:〈觀潮〉是東坡觀賞浙江潮後的一種感想,一種滿足之後的落寞感和覺悟。

一、解釋:廬山煙雨瀰漫,自朝至暮、經春至冬,無一時面目相同者,真是奇觀;浙江潮,因地形結構,江海交會時,巨浪滔天,更是奇觀。一個是遊山的奇景,一個是觀潮的奇觀。愛好山水的人,莫不寄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登臨一番,以慰平生。然而,盼望多時,一旦夢想成真,如願以償的登山臨水之後呢,卻發現:不過爾爾!

二、形式解析:全首詩第一句和第四句文字完全相同,稱為類疊法。

三、析賞:

(一)東坡是有一些落寞,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番領悟:凡事不要寄望過高,一切以「平常心」看待,「平常心才是道」,風景自在人心。

(二)東坡登山臨水之後,心願已了,就如惟信禪師:「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原本心中的廬山勝景與錢塘壯觀,便不再朝思夜夢、憧憬想望,而漸漸放下了!這不是無情無義,而是自由自在。不要憧憬廬山的煙雨,不要想望錢塘的浪潮,就像廬山、浙江不曾期待東坡光臨一般!未際遇前,兩不相待;際遇之後,物我相忘。多麼簡單!多麼清爽!又多麼健康。



p171-175試賞析蘇軾的「偈」:「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96期中正參申論第三題

答:這一首〈偈〉是來是東坡在東林寺和他的方外之交談了一夜的「無情說法」之後,心有所悟而作的一首詩偈。

一、解釋:在廬山東林寺蘇軾和常聰法師談了一夜的無情說法,隔日有所領悟,耳中所聞的潺潺溪聲與菩薩親臨開示佛法相彷彿,而眼前所見的青山翠谷也和佛陀莊嚴清淨的法相一般無二。一夜之間,茅塞頓開,與常聰法師談佛說法,如獲至寶;不過這一番道理,只可意會,難以言傳(此是東坡的謙詞,也是對常聰表示謝意與讚美)。

二、形式上:

(一)「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是譬喻修辭,以溪聲不絕比喻佛菩薩燦花妙舌,向眾生萬物說法。以蘆山山色比喻佛陀的法身。

(二)「山色豈非清淨身?」的是問句,修辭學上稱作「設間」的「激問法」,刻意以問句的型式來增強語氣,答案就是問題的反面,「豈非」就等於「當然」了。

三、欣賞:「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這兩句從悟道的層次上來說是非常高的水準,早已跳脫世俗言語見識的境地了。



p175-176試賞析蘇軾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98期中副參問答第四題

答:

一、解釋:詩的本意是在讚嘆廬山之幅員廣大、形態奇特、山容多變,因此站在不同角度,所兒峰嶺樣貌,均不相同。而這種現象也與人心之蔽障有暗合之處--所謂當局者迷是也。

二、賞析:當局之人,事涉自身利害與情結,無法隨時保持泠靜公正的立場,見識處分,難免偏頗徇私,落入我執我見。只有置身局外,乃能周詳全貌、客觀中立。是故,跳脫我限,保有局外清明之心,方能去蔽除障,洞察人情物理,開啟智慧之門。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二句,最能譬喻這番道理。每逢自陷兩難之境,難以冷靜判斷之際,吟哦此詩,便能令人興起茅塞漸開、利義漸明的清涼禪思,減卻塵世的窒悶濁火。





--------------------------------------------------


期末考,詹慧蓮老師整理



*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亂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一首畫題,詩作係一屏石兀立,旁有瘦竹數竿,葉茂枝勁,生氣盎然。雖然四是一首題畫詩,但其含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無論在人生哲理或宗教修行上,都能發人深省,啟迪智慧。短短二十八個字,把竹子強韌的生命力,一個最傳神的描寫,讀起來是那麼輕鬆自然,卻又令人深覺充滿哲理、禪思。

1傅大士〈空手〉: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這首詩以「矛盾」的語句出現,雖然念起來順口,可是細細一想,每一句話都是矛盾的,禪詩常有這種詩句的表現形式,旨在打破一般人的慣性邏輯思維,停止思考,可以增加生活直覺的洞察力。



2僧璨〈自由人〉:邱壑容高臥,煙霞久作鄰,禪扉睽禍福,呵護自由人。

這首禪詩一開始以「青山高臥」形容禪僧的閒適之情,與煙霞為鄰,凡事皆不執著,亦無須惱,因此人生自由自在,才是人生真正追求的目標。



3德誠〈船居寓意〉: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明月歸

這首詩描述空靈的人生境界,無為而為,必須放下心中的釣繩,才有美麗的收穫。



4寒山子〈生死譬〉: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水結即成冰,冰消返為水。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了脫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寒山子這首禪詩,指出一般人對生死的迷惘。他看待生死是平等的,只是不同形態的變化,像水結成冰,冰溶成水。古人說:「生如著衫,死如脫褲」,了脫生死,要從了解生死開始。寒山子的「水」、「冰」的比喻,又簡單又易懂。



5〈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面, 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 歲歲不知春。

這首詩寒山子記敘了他隱居的翠谷。「寒山道」是通往翠谷岩的山路,寒山路遠,寒山道「不寒」的自然情趣。詩人連用八個疊字,貫穿整首詩作,極自然又不落痕跡。



6〈秋月〉: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這首詩用秋月照在湖面上,比喻內心的平靜,在平靜的心中,亨受每個人本性的圓滿自在。寒山子在這首詩裡,用了比喻的方法,藉著碧潭的清淨,映照皎潔的有,指於了本性的具足與妙用。



7〈世間人〉:我見世間人,茫茫走路塵、不知此中事,將何為去津?繁華能幾日?眷屬片時親。縱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貧。

世界上的多數人,在「名聞利養」的追逐中,一生汲汲營營,不得解脫,世人不知人間榮華富貴轉頭成空,不如隱居的生活自由自在。



8拾得〈詩偈〉:我詩也是詩,有人喚作偈、詩偈總一般,讀時須仔細。

這首詩強調讀詩要注重詩文內涵精神,而不在於外表式。



9〈無來無去本湛然〉:無來無去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一顆水精絕瑕翳,光明透滿出人天

自性本自具足,有絕對的美,不在相對裡,只是去除人生分別之心,有大海一樣的視野,看待人生事物,人心如如不動,便能從心所欲,無入而不自得。



10〈不繫舟〉:自笑老夫筋力敗,偏戀松岩愛獨遊。可歎往年至今日,任運還同不繫舟。

拾得禪師這首詩,提醒世人在年老體衰之後,凡事不要強求,要隨順自然的過生活,逍遙自在。



11法眼〈詠牡丹〉: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這是一首「無常詩」,外觀一點也不出來。法眼禪師藉「牡丹花」暗喻人生無常,留下無盡的人生感慨,也提醒我們,不要等到最後的零落,才知道什麼是一場空。



12仰山慧寂〈不坐禪〉: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兩三碗,意在钁頭邊。

禪境不在持戒坐禪,而在於平常生活裡的用功與用心,日用生活都是禪機。



13龐居士〈運水搬柴〉: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設張乖,

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這首詩指出了真正參禪開悟的境界,一定在日用生活中充滿禪機,說話與作事沒有取捨,世間榮華富貴不再分別,一切回歸自然中,身心清淨無塵,即使是生活中砍柴挑水的小事,也像天地間的大事,有無窮無盡的滋味,有不能想像的神通妙用。



14皎然〈湖南蘭若示大乘諸公〉:未到無為岸,空憐不繫舟,東山白雲意,歲晚尚悠悠。

人生自然,只有無為才能融入大道之中,人一不自然,做事情刻意了,背離了大道,人生迷失,便像沒繫繩索的小船,任水飄盪,流離失所。



15〈聞鐘〉:古寺寒山上,遠鐘揚好風、聲餘月樹動,響盡霜天空,永夜一禪子,冷然心境中。

這首詩描寫禪定的境界,一切都靜止了,一處遠遠傳來的鐘聲,絲亳不影響禪僧的靜坐,這真是一種祥和的禪境。



16貫休〈野居偶作〉:高淡清虛即是家,何須須占好煙霞?無心於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風觸好花文錦落,砌橫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還如此,誰羨前程未可涯。

貫休禪師說出了「無心」與「有意」的不同。要無心習道,切莫刻意求人。無心處道自現,求人則無異於捨近求遠。大道本來現成,觸目皆菩提,處處皆是道,落花流水無不是佛性的顯現。



17栖白〈訪山僧真勝上人不遇〉:松下禪棲所,苔滋徑莫分,青山春暮見,流水夜深聞。不坐看心石,應隨出走雲,猿猱非可問,岩谷白雲曛。

道首詩指出,真正的禪境,不是枯坐著參禪,而是在日常的舉手投足之間,體會自由自在的生活。禪門修行如行雲流水,任運隨緣,不可執著。



18齊己〈早梅〉: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白色的臘梅開在一樣白色的雪地,素豔的花香驚人,禪道和早梅,再洞燭機先的人才看的到。



19越山詩鼐〈清風樓上赴官齋〉:清風樓上赴官齋,此日平生眼豁開。方信普通年遠事,不從蔥嶺帶將來。

「白日清風」何等暢快!這首詩指出修道的根源,不需心外追求,只任憑自己在大自然中,處處都是禪機,可以放心悠遊。



20香巖智閑〈上上機〉: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這首詩指於禪機的不可思議,不「忘所知」的禪修生活中,天地萬物都可以因緣說法,不必執著在枯坐的參禪與自我狹窄的境界。



21洞山良价〈空裡步〉:學者恆沙無一悟,過在覓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裡步。

禪師的開悟,來自於生活的實踐,一般人的過錯,因為太過依賴知識,那是靠不住的。



22洞山良价〈獨自往〉: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任麼會,方得契契如。

大道不會等人,總是向前。人生求道,也要不斷向前,不能留戀過去的影子。



23洞山良价〈也大奇〉: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聞聲不現,眼處聞聲方得知。

這首詩打破了人間思維的矛盾,進入大道圓融一體的境界,大道不限囿在自我的感情裡,自然而然,不可思不可議,打破一切的對立,圓融自在。



24神秀〈塵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這首禪詩指出了神秀禪師「漸修」的思想,對於求道的人,要在身心上保持清淨,必須不斷的自我反省與檢討,像將鏡子的灰塵拂拭乾淨,鏡子乾乾淨淨,才能照亮事物。



25慧能〈無一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禪師認為一切「相」都不能執著,任何我們認知上的固定形狀與樣態,一旦執著了,便脫離了真實真相,他推翻了神秀禪師對於身心的看法,直接否定的道出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無相」說。慧能禪師以為,人生一切都如鏡子本性「廓然大公,物來而順應」那是什麼塵埃都沾不上的。



26慧能〈世間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

這首詩直接指出了佛法的真諦:佛法是入世的,不能脫離人生,一旦脫離了就不是佛法,虛幻而不實。



27靈雲至勤〈悟道詩〉: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這首禪詩點出了佛教「拈花微笑」的故事,也比喻一個修道人最後悟道的經過。



310佚名〈古梅〉:火虐(狂暴狠毒)風饕(貪食)水漬(浸)根,霜皴雪皺古苔痕、東風未肯隨寒暑,又蘗(潑)清香與返魂(比喻花開)。

這一首詩,寫盡了梅花開花前遭遇的磨難,最終化成了梅花開花時,有生命志氣與勁節的偉大力量,在東風吹來的時候,梅花開了,綻放天下最堅強的生命光輝。梅花象徵一位悟道的禪師宜接揭露了苦行的真相,「青苔」是禪機,有生機在,也是白描筆法,「物極必返」生命苦到了極處,自然有刻苦的生意盎然的生意。



313古靈神贊〈空門〉: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千年鑽故紙(喻佛經),何日出頭(覺悟)時?

實踐是檢證生命真理最重要的法則,智慧的人生,不要在文字障裡迷失自己。



317馬祖道一〈舊時名〉:為道莫還鄉(回到故鄉),還鄉道不成、西邊老婆子(老人家),喚我舊時名。

不要回頭貪戀過去,修行的生活總是向前,如行雲流水,一旦停留在任何名相中,便違背了大道的方向,離開了大道。



321中際〈戲一場〉:禾山普化(晨鐘暮鼓)忽顛狂,打鼓搖鈴戲一場、劫火(劫難之火)洞然(明白)宜煮茗(煮茶喝),嵐風(大風)大作好乘涼。四蛇(四季)同篋看他弄,二鼠(日月)侵藤不自量、滄海月明何處去?廣寒金殿白銀床。

人生不能狹窄,自我執著以後,成了井底之蛙,面對歲月的折磨,日月的摧殘,在人生的劫難中不得解脫。如果人生不被怒惱所苦,從從容容,以平常心,換一種人生態度,把劫火拿來煮茶,看天地四季變化是歲月造化的足跡,太陽的晨昏夕照不足懼,月亮不再困於大海浮沈,反而飛升在造化的金殿中,以天空的白雲作眠床,「無常」也變成了永恆的樂章。人世真該如此看待,日子才會無窮無盡。



326佚名〈世尊有密語〉世尊(佛祖)有密語(傳法),迦葉不覆藏(不隱藏),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

不執著在語言文字中間,任何事物,都有真實的體會,一切佛法,本自現成,有生機的地方,便是真正的佛法。所有生命因緣,因為生機的接引,有了佛陀「拈花微笑」的故事。一聲驚雷,下了一夜落花雨,許多人太執著了,看花開,不懂花落;不知道花落時,象徵一般人的執著放下了,平常心生起來,日常生活更加美好。



331龍山〈神光〉:三間茅屋(指人生的過去現在未來)從來(一直以來)住,一道神光(智慧的心靈之光)萬境閒,莫作是非來辨我,浮世穿鑿(穿鑿附會)不相關。

一般人生活在過去的貪愛、未來的幻想中,對現在的生活又不能腳踏實地,在是非穿鑿附會中,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導致生活的煩惱痛苦。只有放下這一切領會心靈的智慧寂靜,痛苦的生活才可以得到解脫。



334王梵志〈擔柴漢〉: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回顧擔(挑)柴漢,心下較些子(平靜一些)。

人生不要羨慕別人,不要一味的以自我中心,要知足常樂,往往換一個觀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338王梵志〈土饅頭〉:城外土饅頭(墳墓),餡草(土饅頭的餡心)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城外的墳墓是所有人生的歸宿,人生應該在活著的時候,好好體會個中滋味,才有美好的人生。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生前包的餡草不同,個中滋味就不同,他的禪詩以「死」字為開頭。



341黃檗希運〈塵勞迴卻事非常〉:塵勞(人間的煩惱)迴卻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黃檗希運禪師,從小出家,修禪著重一個「無」字,要把「無」字參透,便知道一切事物的因緣假合,因此,「以假修真」、「由假入真」。這首禪詩以傀儡戲的「假」,喚醒了梅花撲鼻的「真」,個中滋味,值得玩味。道首禪詩裡分別說「有」說「無」,要將塵勞妄念(假有)放開,必須找到「緊把繩頭」的那一雙手,下功夫對治,才能真正的解脫自由。當梅花經過寒冬鍛鍊,發出撲鼻的香味,「無中生有」「因有還無」,一般人錯愛了「有」,貪愛不已,「有」「無」為伴,「無」的不知名的親切,才是人間最可喜可賀的事。



345靈澈〈年老心閒〉:年老心閒(心中無事)無外事,麻衣(粗衣)草履(草鞋)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辭去官職)好,林下何曾見一人?

人生要有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回到每個人生長的土地上。禪機是心中閒情,在日常生活裡如魚得水。這首禪詩是靈澈禪師酒後酣作之詩,韋丹刺史表達歸隱山林之意,靈澈禪師指出「心中閒情」才是真正的山林,不必外求。



348布袋和尚〈千家飯〉: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這首詩指出內心的隱逸世界,雖然在塵世當中,也有青山綠水,看人間一切幻化,都是白雲山頭,難怪布袋和尚,他的布袋空無一物,卻什麼都有「包納乾坤」,象徵靈明的人心。「一缽千家飯」大道在心中道也無所不在,「萬里遊」都在「腳下」,青目是隱居深山的視野,以看青山的眼睛看紅塵,人間紅塵成了青山,彷彿人在閙市,而無車馬喧,「問路白雲頭」是找到一處歇腳之地,路邊的行人都是嶺頭白雲。



352永明延壽〈白雲深處坐禪僧〉: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殘半夜燈,此境此時誰會意?白雲深處坐禪僧。

這首禪詩描寫永明延壽禪師開悟的禪境,他在異地的山居歲月,一個夜晚,忽然洞澈心扉,心中所有雜念消失,心境有如行雲流水般,得意自在。



357永明延壽〈門前一湖水〉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

這四句禪詩,是永是禪師開示的家風,指出永明禪法的精義。「門前一湖水」指人生覺照的重要,只有返歸自己的內心,平靜自己的本性,才能體會真正的生活智慧。



360守安〈無事〉: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

這首禪詩指出真正禪定的境界,不是一個人整天不思不慮,或是去除妄想,最重要的是心中無事,在閒情中,沒有什麼煩惱。不從「說話」教人,卻要人生懂得「寂寂」兩個字,如明鏡照亮自己,像靜坐時的一支好香,過往成灰,未來不染,現在一點豆樣星火隨著裊裊雲煙,一點痕跡都不留下。一日凝然,人生與情境相融,一旦「萬慮忘」自然不起妄想,思慮的繩子脫落了,枷鎖一離身,心中自在,難以言語,真正的「太上忘情」。



363無門慧開〈平常心是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心中的妄想與煩惱)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個人心中沒有妄念,一切好辦;心中無事,天下便無事了。這首禪詩正是生活裡「無」字公案的最好註解,世人不能享受心中的美好是因為心中有事,修行的方法意不讓心中無閒事,無事的人生才有閒情,一處閒情看天下,面對日常生活的橫逆困頓,也只是另一種風花雪月,不同的生命情調啊!



368無門慧開〈言無展事〉: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語者迷。

這是無門禪師在「無門關」一詩中的頌詞,全詩只有一個重點:打破「語言文字」的迷失,修行人要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中契入佛法,領會禪機。言語非能開示事實,須於言語之外多方理會。一切不投機言語,須於語句之間自得妙悟,除妄想安住心。以文字言句來承當佛祖之一大事者,反因之而失卻真意。真理非依文句言字而妙悟,故拘泥言語反易迷昧。



371大慧宗杲〈漆桶脫時〉:桶底(人生的煩惱和束縛)脫時大地闊,命根(生命的根本)斷處碧潭清。好像一點紅爐雪,散作人間照夜燈。

這是大慧宗杲寫的一首「贈別」詩,贈別的對象,不是友人,而是他自己的俗世。禪師開悟後,他的心境自由自在,人生最大的束縳是生死問題,他已從自我束縳的生死中解脫,增長了智慧。一個人長久的習氣消除,斬斷命根,我我粉碎,雲散天青,陽光普照,大地更加遼闊。內心有如一朵花開,像紅梅為人間夜晚指路,如溫暖的明燈,一化開來,照亮了人間,也用在人間。



374佛印〈一樹春風〉: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看似矛盾的語言形容事物,有時矛盾的語言並不矛盾,讓人更深入的想一想,反而有機會成為真理的入手處。剔除了我們的差別心,人生歡喜隨意,與天下萬物融合。



378覺海法因庵主〈桃花〉:岩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靈雲(靈雲禪師)才一見,回首舞三臺(唐朝三省:尚書門下中書)。

天大地大,比不上人生無窮的光景,對於一個悟道的人,遇見宇宙之大,生命之豐富,也就看透了人間的權勢與名利。這首詩偈是「桃花」的故事,仍循著「拈花微笑」的軌跡,找到生命的秘密,為什麼會風吹花開?三臺是人人敬畏的高官厚爵,變成了眼前綿延的三座山峰,也任著春風飛舞,與桃花爭豔。禪思詩興在風花雪夜,活潑好玩的一切平等,沒有差別。時節因緣在,天地造化的機緣也在,人間的三臺山舞弄者,人生要把權力與名利,也要看作造化有趣的禪機,禪機無處不在,生活裡遍在都是,好好把握,好好欣賞,不必去強求,也不必依戀,讓一切自在,任何生命中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季節的故事,每一個人不一樣,自古至今,不必不歡喜。



383何山守珣〈透得牢關〉:終日(整天)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饒君更有透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

達到修行最高境界要破「牢關」,這「牢關」指的是所有人的根本習氣,尤其是人人不知不覺,長久存在意識中,已經根深柢固的分別心,形成許多人世間「美醜」、「有無」、「高下」、「長短」、「多少」的對立概念,變成了人我的對立,而有了「我執」、「我愛執」的自私心,扼殺生機。這首禪詩,指出了每一個人最內在的盲點,指引了人生破繭而出的方向,是禪師開悟的實錄。人間的覺悟,不必抬頭就看見了春天,才一抬眸就能發現桃花盛開。一心不亂時,像鏡子一樣,什麼都知道了。當「開悟的心念」不存在,就沒有閧悟不開悟的問題,一個「無念」探入牢關裡,把人生自在的佛性救出來。禪師已在「天」裡面,與天地融為一體,看天自然不用舉頭,桃花花開,爛漫無邊,真是盛況,禪師心中孕育的春天,生命來到人間,桃花來敲門了,禪師抬起眼睛看一看,知道了,又閉上眼睛,天下機緣都是如此。



388圜悟克勤〈開悟詩〉:金鴨(金鴨形狀的香爐)香銷錦繡帷(小姐閨房),笙歌叢裡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這一首禪詩寫得像一首豔詩,禪師開悟得道,始於聽一首豔情詩,將悟道與戀愛的滋味相比,禪悟的滋味也不能說,像少年的風流事一樣,無法告訴別人。在繡著金鴨的錦帷中,經過一番纏綿繾綣,剛後又在充滿醉意的笙歌弦樂聲中相扶歸去。克勤禪師用男女私情比喻「佛祖大事」天地間的一景一物都是禪師的化身,只要與諸佛祖師聲氣相通,認得聲,就知道佛法大意了。



392普明〈雙泯〉:人牛不見杳(幽遠)無蹤,明月光寒萬象空。若問其中端的(究竟)意,野花芳草自叢叢。

這首禪詩取自宋代普明禪師所作的「牧牛圖頌」十首最後一首。「牧牛」象徵修道者「調心」的修行過程,將一顆紛亂妄想的心,在精進努力的修行過程中,心逐漸定了下來,一條黑色的野牛,逐漸變成安靜的白牛,從黑色到白色,是禪定修行中微妙的轉變,但仍不是最究境的境界,最後白牛也不見了,牧童也不見了,這才達到心靈燭照的最美好的境界。這首詩題名為「雙泯」,是禪定的最後一個階段,意謂心識澈底調服,「人牛不見杳無蹤」說出人生最後,觀照天地萬物都無言,各自光明,一點也來相礙,一事一物,各自「閒庭信步」一切都是「明月光含萬象空」的境界,天地萬物一體,重重無盡的互相含攝,在因緣中沒有一點分別。人生究竟「端的意」,在生命最開始的時候,在生活最真切的地方。草原上,野菊花開放滿山滿谷,眼前的風景不是風景,是天地造化永恆生機。



395神照本如〈現成事〉:處處逢歸路(回家的路),頭頭(條條)達故鄉;本來現成(自然不須造作)事,何必待商量?

如同神照本如禪師的名字一樣,「本如」是本自具足,本來自然,一點不假外求的圓融境界。這首詩說出了人生的自給自足,我們只要在生活中,注意眼前,把握當下,一切的因緣都是現成的。「歸路」與「故鄉」意味著禪境終極的追求,它是佛門「生死事大」的根據,也是一般人一輩子的疑惑。神照禪師斬釘截鐵的以「處處」「頭頭」兩個疊字,堅定清楚的請出答案:歸路在處處,處處都是歸路,一個人如果不眠不食,一旦睏倦之極,吃飽了睡足了,心中甜蜜蜜的像回到了家,不都是現成的事,不必掛念。「做這對了」人人心中相思無念無相的時候,諸事成就。



399龍門清遠〈悟平生〉:刀刀(鳥叫聲)林鳥啼,被衣終夜坐。撥火悟平生,窮神歸破墮。事皎(事情客觀性,明明白白)人自迷,曲淡誰能和?念之永不忘,門開少人過。

大道是不會離開人,反而是人離開大道很遠,求道的人由迷轉悟,會知道大道的門永遠開著,一般人不得其門而入,才會錯失良機。龍門清遠禪師求道之心如此殷切,他看到自己的過去,純真的自性埋在灰燼中,只要「深深撥」了以後,別擔心,透入至情至性去體驗,有心的人,一定在自己的內心會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再參究破灶墮因緣,他更明白了,人生不過是四大假合,就像灶神本是泥瓦合成一樣,因假而真,由外而內,是人生求道最簡單的方向,這些本來清楚的人生道理,雖然能夠唱和的人很少,但是他一旦知道了,一下子開了眼,悟道之門已經敞開,雖然少人進來,但天地萬物與人生的機緣,多有迴旋餘地,有時一機到底,有屬陶然共忘機,有時舊機含蓄著新機。禪者的機鋒不必一路到底,門開著就好。



403宋佚名 女尼〈尋春〉: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草鞋)踏破隴頭雲(高山覆蓋的白雲,比喻深山),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這首詩寫出女尼求道的辛苦,終於不再外求,返回內心世界,在自家門前,看見一朵盛開的梅花開悟,這首詩告訴我們:道不遠人,不必「心外求道」,;大道在自己腳下,在生活裡面。「盡日」與「踏遍」,雖然個別指出了時間與空間,但是都有「動作」在,表示從過去到現在,比丘尼一直不斷的奔走,穿著「芒鞋」的腳指已經磨破皮,又長了繭了吧!一雙「芒鞋」伴隨她到遙遠的深山,在「白雲」的故鄉尋找春天,但是路途遙遠,卻尋找不到春天。回到她闊別許久的小庵,一時之間的歡喜,她親切摘下一朵早春綻放的梅花,習慣的聞聞梅花的幽香,她一直尋找春天,可是春天從來不曾遠去,它好端端的坐在眼前的梅花嗎?與物為春,何處不是春天。



407虛堂智愚〈梅花〉:千年苔樹(指梅樹)不成春,誰信幽香似玉魂(如白玉無瑕),霽雪(白梅如雪)滿林無月麗,點燈吹角做黃昏。

這首梅花詩,指出了一種相對的情境,雖然白色的梅花開了,白梅在月光底下,黯然失色,但是等到黃昏來時臨的時候,白梅就像家家戶戶夜晚點燈,成為一片燈海,照亮了一家子的溫馨。



410虛舟普渡〈墨梅〉:常憶西湖處士家,疏枝(稀疏的梅枝)冷蕊(冷豔的花蕊)自橫斜(橫斜著簇擁在一起),精明(聰明)一片當時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道首詩關鍵的一句話是「精明一片」,對於禪師而言,精明只是世間的聰明,在真正人生的滋味裡,「難得糊塗」才有巧盡拙出的喜悅,也因為「精明一片」梅花的故事「只欠清香不欠花」,梅花少了「清香」只是一幅壁上的梅花,與真正的梅花究竟不同。



414柴陵郁〈明珠〉:我有明珠(指人心中的佛性)一顆,久被塵勞(人生的七情六慾)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回歸自性,回到每一個人心裡才是求道的不二法門,許多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聽信別人的標準,再好的道理都不是自己的,重會遮蔽自己的本性。



417草堂〈任枯榮〉:雲巖寂寂無窠臼(一般人的習氣),燦爛宗風是道吾,深信高禪知止意(知道最高的境界),閒行閒坐任枯榮。

萬事萬物的境界,無論是「繁榮」或是「衰敗」各有 不同的成因,有好有壞,都是相對的。人間枯榮有時,唯有不執著任何一邊,超越相對的觀念,來受任何限制,才能享受悠閒的生活。



421無德〈水中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天空映在水面),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插秧時一步一步往後退)原來是向前。

農指種稻插秧時,彎腰低頭,倒退著身子, 一步一步把秧苖插滿水田。這首詩藉著農夫倒退插秧,告訴我們謙退的人生哲理。



453憨山德清〈山居詩〉:松下數椽(好幾間)茅屋,眼前四面青山,日月深沉不住(不停止),白雲來去常閒。

描寫了大自然優美的景象,也說出他自己的「禪境」。生命要從大處看,人生要像白雲一樣,悠閒自在。



456憨山德清〈山居詩〉:門外青山朵朵(一重一重的山),窗前黃葉蕭蕭(葉落),獨坐了無言說,四看妄想全消。

如何消化所有的知識,把不同的理論學說消融在一起,定出客觀的修學次第來,悟道的人要從「了無言說」出發,知見的妄想才會消失。



p181-193試賞析范成大〈睡起〉詩(憨憨與世共兒嬉,兀兀從人笑我癡。閒裡事忙晴曬藥,靜中機動夜爭棋。心情詩卷無佳句,時節梅花有好枝。熟睡覺來何所欠,菜根香軟飯流匙。)93期中副參問答第六題

答:

一、這首詩題為「睡起」,是詩人生活平靜、心情閒適,飽睡一夜之後,晨起從容,所作的一首「閒詩」,古人多有類似之作。詩寫平淡生活,知足之樂,饒有哲理,隱含禪趣。



二、自己作人平凡愚拙,與一般凡人並無不同,只是隨緣而生,隨眾遊戲於人間而已。做事全憑一股傻勁,任由他人嘲弄,不在乎自己是否聰明、是否做了伎事、是否吃了虧。我做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趁晴天陽光較強的時 候,就將自己平日用得著的一些藥草、藥材拿出來曝曬一番,以免發霉;而夜裡,偶爾也趁著興致來時和家為或鄰居下下棋,作遊戲消遣。詩興來的時候,提筆寫詩,但只是自然忠實記錄下當下的心情、見聞而已,絕不刻意舞文弄墨,雕章琢句,非得語不驚人死不休不可;因此,看不到擲地有聲刻意求工的佳句。任何時候,我都覺得梅花風姿動人,無一不美。一夜酣睡之後,自然醒來,神清氣爽,沒有非做不可的事急著、沒有非見不可的人等著,高興起床,就起來吧!青菜連根煮,白飯拌水吞,就是人間美味了。



三、此詩形容自己以無分別而自在回歸純真的本性,以遊戲的心「憨憨」、「兀兀」來起脫世網。並摩娑品味生活中的平凡瑣事。如曬藥、如下棋,生活雖「閒」、「靜」卻不枯槁,是生機趣味盎然地「晴曬藥」、「夜爭棋」呢!「閒裡事忙」是詩人用可做可不做的態度處理正事,「靜中待機」是詩人用專注心力的態度去處理閒事,大事小事、正事、閒事,不需分別,同等看待。詩意來時不刻意求工,要賞花,任何時節梅花都有動人的風姿。在白飯軟、菜根香中過平淡而有真味的日子。只是隨緣任運過生活。最末兩句尤把禪家「飢來食,睏來眠」的禪意點化出來。



p189-192試賞析范成大〈睡起〉詩末兩句「熟睡覺來何所欠?菜根香軟飯流匙。」98期中正參問答第五題

答:一夜酣睡之後,心滿意足,自然醒來,神清氣爽,沒有非做不可的事急著、沒有非見不可的人等著,高興起床,就起來吧!青菜連根煮,白飯拌水吞,就是人間美味了。就像大珠慧海禪師說他開悟之後仍然用功修行,修的就是安心吃飯,安心睡覺,所有生活常事都可做修行法門,諸般事務,安心去做,就是修行。



p203-209試賞析傳大士的禪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能把握「打破一般人的慣性邏輯思維」之旨趣加以發揮而言之成理者,即請評分15分以上。) 93期末副參賞析

答:這首詩以「矛盾」的語句出現,雖然念起來順口,可是細細一想,每一句話都是矛盾的,禪詩常有這種詩句的表現形式,旨在打破一般人的慣性邏輯思維,停止思考,可以增加生活直覺的洞察力。

空手怎麼把鋤頭?顯出發詩的矛盾,更深一層,空手才能抓起鋤頭,才能深耕盡人事,步行的時候要像水牛犁田的時候,碰到田埂會自動轉彎,隨順自然,人生最自然的樣子像水流,順著自然的天性,什麼都是美好的,一旦驕傲,一旦執著了,不懂隨順流水的生命步調,人心就會像「橋流」一樣不定,起了波動。



p212-216試賞析德誠禪師的禪詩「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明月歸。」93期末正參賞析

答:這首詩描述空靈的人生境界,無為而為,必須放下心中的釣繩,才有美麗的收穫。

寧謐的夜晚,詩人駕著一葉扁舟,輕輕撥動船槳,緩緩的划向江心。在水深之處,拋下釣鉤;長長的絲線筆直垂入江中。專注的觀察釣絲的動靜,耐心守候,等待著江底的大魚上鉤。晚風習習,江面上,一個水波才起,便牽引出萬重的波光蕩漾。時間隨著流水,悄悄流淌,江水復歸於寧靜;夜色更深沉了,水氣帶著寒意襲上身來。回去吧!在這清寂的夜裡,魚兒應已沉沉入夢。雖然空船而回,然而卻有滿艙皎潔的月光,與我相伴隨行。



P 217~221寒山子詩:「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水結即成冰,冰消返為水。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試闡釋其詩旨。(發揮題)98副參問答第一題

答:「了脫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寒山子這首禪詩,指出一般人對生死的迷惘。他看待生死是平等的,只是不同形態的變化,像水結成冰,冰溶成水。古人說:「生者如衫,死如脫褲」,了脫生死,要從了解生死開始。寒山子的「水」、「冰」的比喻,又簡單又易懂。



p236-238試賞析拾得禪師的禪詩「無來無去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一顆水精絕瑕翳,光明透滿出人天。」(去除分別心,無所執著) 93末副賞析

答:自性本自具足,有絕對的美,不在相對裡,只是去除人生分別之心,有大海一樣的視野,看待人生事物,人心如如不動,便能從心所欲,無入而不自得。

大道的本來清淨,沒有任何相對的事物足以形容,像「空」的境界,不生不滅,不垢在淨,不增不減。又像大海一般遼闊,一望無際,不生不滅。大道的垢與淨,只是海的深淺,岸的遠近。就像生機起落不可執著,一切都在變化,如流水一般,外求不是,內求不是,中間也不是,四面八方都沒有蹤跡。一切萬法,因緣和合,因緣無來無走去,常然不在內外與中間。只有人心靈靈不昧的自覺,是一顆水晶無瑕的摩尼寶珠,本性自足,不點不須外求,能通徹天地萬物,照亮千秋萬世。



P239~241拾得禪師詩:「自笑老夫筋力敗,偏戀松岩愛獨遊。可歎往年至今日,任運還同不繫舟。」試釋末句「任運還同不繫舟」旨趣。98正參問答第一題

答:拾得禪師這首詩,提醒世人在年老體衰之後,凡事不要強求,要隨順自然的過生活,逍遙自在。

人生要任運自然,真正的自然是什麼都不想的;但是,拾得禪師仍覺得,他短暫的一生,從過去到現在,他的任運自然還不夠徹底,做不到真正的「天下隨時」,真正的「天下隨時」,是與時間一起走過,與四周環境呼應。



p249-253龐居士的禪詩「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含意為何?試申論之。93末正問答

答:這首詩指出了真正參禪開悟的境界,一定在日用生活中充滿禪機,說話與作事沒有取捨,世間榮華富貴不再分別,一切回歸自然中,身心清淨無塵,即使是生活中砍柴挑水的小事,也像天地間的大事,有無窮無盡的滋味,有不能想像的神通妙用。



p260-262貫休禪師的禪詩:「無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含意為何?96末正簡答

答:貫休禪師說出了「無心」與「有意」的不同。要無心習道,切莫刻意求人。無心處道自現,求人則無異於捨近求遠。大道本來現成,觸目皆菩提,處處皆是道,落花流水無不是佛性的顯現。



p279香巖智閑禪師:「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立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試申其義。96末副問答

答:香巖禪師以貧窮象徵人心,真正的貧窮,一旦澈底了,連個立錐之地也沒有。禪師的「直指人心」必須通過「無」這一關,才能一路到底;等到了底,再回到溈山禪師提出「父母未生時如何」的問題,香巖禪師終於有了一路參禪的結論,在「錐也無」的清淨心裡,看一切事物便不一樣,人間歷然,天道現在眼前。



P293~296神秀禪師:「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試闡釋其詩旨。98副參問答第二題

答:這首禪詩指出了神秀禪師「漸修」的思想,對於求道的人,要在身心上保持清淨,必須不斷的自我反省與檢討,像將鏡子的灰塵拂拭乾淨,鏡子乾乾淨淨,才能照亮事物。

神秀以「菩提樹」比喻一個人的身體感官,是一切覺悟的基礎,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身內外的感官,一旦清清楚楚覺察感悟四周一切,人世的經驗便真實得像菩提樹一樣,有覺悟的豐富。人生的心識活動,像一面鏡子一樣,能照耀外在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是一面鏡子,鏡子與鏡子可以互相照耀,鏡子的世界,一切分明,所以心的「明鏡」是智慧的開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指出發修行功夫,「明鏡」受到塵埃污染以後,要常常拂拭,才能保持本性的純淨,這便是不斷內省的功夫與修養。「時時勤拂拭」,有修行人精進不懈的努力,而「莫使惹塵埃」的苦口婆心,是神秀一路修行走來,刻骨銘心的修道經驗。



P297~301試闡析慧能禪師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98正參問答第二題

答:慧能禪師認為一切「相」都不能執著,任何我們認知上的固定形狀與樣態,一旦執著了,便脫離了真實真相,他推翻了神秀禪師對於身心的看法,直接否定的道出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無相」說。慧能禪師以為,人生一切都如鏡子本性「廓然大公,物來而順應」那是什麼塵埃都沾不上的。



p301-303慧能禪師:「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四角。」試申其義。96末正申論

答:這首禪詩,直接指出了佛法的真諦:佛法是入世的,一旦脫離了就不是佛法,虛幻不而不實。

一、解釋:四聖諦苦集滅道的佛法必須在世間成就,是「覺悟世間」,而不是「隨順世間」,離開世間尋找覺悟禪法,就像找兔子角一樣,是顛倒夢想,亳無可能。

二、賞析:

(一)「佛」是「覺者」,是在生活中覺悟的人;「佛教」的目的,在於「覺有情」,要幫助所有的眾生覺悟。既然「覺有情」是幫助所有的人,便不能離開人間。因為一般人「迷」而不「覺」,迷失在人世間的「有為法」當中,不知一切世間法,都是有得有失,一執著,都是虛幻。

(二)「看腳下」是佛法在世問的註腳,慧能禪師將「四聖諦」的佛法融入禪法之中,他提也了不離世間覺的生活禪,真正的修行,要好好守住人間道場,一旦脫離世間,就像求兔子身上的角,是顛倒夢想《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知電,應作如是觀」,六祖慧能的「不離世間覺」,要從覺悟「兔角」開始。



p306-310試賞析靈雲至勤禪師的禪詩「三十年成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根。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93末正賞析

答:這首禪詩點出了佛教「拈花微笑」的故事,也比喻一個修道人最後悟道的經過。修行求道三十年,一直問自己「明心見性」是什麼?為什麼「拈花微笑」?看盡生命的花開花謝,看見庭前的桃花在秋天落葉,在春天抽出新芽嫩枝,季節一直變化,可是歲時的枯榮一直沒有讓他感動,也沒有令他驚喜。直到因緣到來,心鎖打開,驚見桃花開放得如火如荼,當下身心脫落,豁然開朗,終於因著「桃花」,「明心見性」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

大道無難,言端語端,一有多種,二無兩般。455

大道不難,難在人的執著,尤其是執著在言語上,同一個道,生也是道,死也是道;生死看來像兩種不同的事,卻也都是同一件事,指出緣起性空。



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乃知,鼻孔向下。

生死平常如自然現象,就如人的鼻孔都是朝下長的,永遠不變,到處相同。因此,若以平常心看生死,生死是平常事,就不必貪生畏死,也不必厭生求死。能夠生存的時候當然要求生,必須要死的時候就迎接死亡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