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下 臨終與後續關懷1-14章 仙客來花坊0935727783 重新整理
期末重點(Littia同學整理重新校正後再貼上)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章
P8◎鈕則誠(2002)認為喪葬活動至少其有五種功能。
即生物、心理、社會、倫理和靈性功能。
生物功能主要指遺體處理;
心理功能主要指悲傷調適;
社會功能則是指角色調整;
倫理功能則是指慎終追遠;
靈性功能主要指終極關注。
P12◎喪葬從業人員在悲傷後續關懷服務計畫的角色,包括:
1.喪葬人員是後續關懷服務的提供者
2.喪葬人員是悲傷教師或悲傷關懷員
3.喪葬人員是生前規劃的諮商員
P13◎喪葬從業人員須具備的技術:
1.好的傾聽技術,不僅能坐下來仔細聽,快速的抓到對方表達的重點,有耐心不催促對方,並能掌握何時該說話、何時該提出疑問?
2.公開演說的技術,此人要能代表公司出席社區的活動,教育居民有關悲傷失落的議題。
3.廣泛的諮商技巧。
4.簡要悲傷反應處理的能力。
5.評估與轉介。
6.持守專業的倫理。
P14◎後續關懷服務持點:
1.喪禮增強失落的事實:
2.喪禮提供表達對死者想法和感受的機會:
3.喪禮是對逝者過去生活的回顧或追思:
4.喪禮能夠提供家屬社會支持網絡:
第二章
P21◎死亡具有不可逆性、普遍性、無功能性三個特色。
緩和醫療照顧定義為「當疾病對治療性治療已不再有反應時,能提供主動地全責照顧,不催促亦不延長死亡的日期,以緩解疼痛和其他痛苦的症狀,並統合情緒、靈性、社會和文化層面照顧,在病人生病和家屬哀慟期間,提供病人及家人支持,以協助其因應,給予病人在緩和/安寧病房或居家臨終時,仍擁有且享受最佳之生活品質」。
※緩和醫療的目標:(生活品質與善終)緩和醫療的目標由延長生命改變為緩解或控制症狀和提升生活品質,癌末病人最感困擾且干擾其生活品質的身體症狀為疲倦與疼痛,疼痛會影響病患的睡眠及日常活動,導致焦慮、憂鬱及易怒等情緒困擾,注意力無法集中,使得社會關係逐漸疏離。癌末病人在面對生命的末來方面,常會很嚴肅的思索與評估其此生的價值與意義何在,當病人被診斷為生命威脅性疾病後,靈性困擾(即存在面向)的議題就變得很重要。※安寧緩和醫療提供之照顧四種服務型態:
1.醫院內的病房
2.獨立型
3.醫院內的照顧小組
4.居家照顧小組。
第三章
P44◎臨死覺知的臨床表現 1.有些瀕死病人會藉由一些言語、手勢,表情來表達某些訊息。
2.預知死亡的時間 3.迴光反照
4.回憶過去
5.用舉止來表示一切
P46◎臨終前末期病人的照顧需求: 1.減輕病人的情緒壓力 2.安排病人想見的親友來探望他
3.聆聽病人的心聲且協助處理未了的心願 4.協助病人處理良心上的不平安
5.尋找生命意義的需要 6.尊重病人宗教信仰的需要
7.遺產的處理與喪葬諮詢
第四章
P65◎失落的定義(三種取向):
1. 失落是指被強行奪走的人事物
2. 失落是指為對原有的生活或自我造成破壞或改變
3. 失落是指失去了被個體知覺為有意義、有價值、熟悉的人事物
P70◎哀慟都包含了三個基本元素:
1.失去的人、事、物是有價值的;
2.是關係結束、終結、分離的失落;
3.被強迫奪取。
◎陳維樑、鍾秀筠(2006)則將哀慟定義為:任何人在失去所愛或所依戀的對象(主要指親人)時所面臨的境況。這境況既是一個狀態,也
是一個過程,其中包括了悲傷與哀悼的回應。
◎ 悲傷定義:對失落感受而產生的心理、社會及身體反應的歷程。
◎ 哀悼定義:Worden(1991)認為哀悼是個人調適失落的歷程;
Kalish則認為哀悼是指在死亡事件發生後,表現出來社會文化所界定所允許的行為。
第五章
P82◎悲傷輔導理論
◎一、階段論
五階論的心理歷程包括:否認及隔離、憤怒、討價還價、憂鬱及接受。
1.否認階段:暫時性的心理防衛,具心理緩衝功能。可區分為三種類型:
(1)完全否認:
(2)不穩定的否認:
(3)有程度的否認:
2.憤怒階段:當否認已無法繼續時,將負面情緒發洩到周遭人們身上(醫生、護士、家人親屬,甚至上帝)。
3.討價還價階段:家屬討價還價的心態,通常是希望「奇蹟」發生,讓不可能的事透過條件交換變成可能,而磋商的對象通常是「神」。
4.憂鬱階段:經歷過討價還價後,知覺到事實已無法改變,開始出現沮喪、抑鬱的情緒反應。此階段的反應有兩主類型:
(1)反應式憂鬱:
(2)預備式憂鬱:
5.接受階段:此階段是指臨終者與家屬已能接受死亡事件,而接受態度則有下列四種類型:
(1)不接受的被迫接受。
(2)無可奈何的被動接受。
(3)自然而然、平安自在的接受。
(4)基於宗教性或高度精神性的正面接受。
二、雙軌擺盪模式
Stroebe & Schut (I999) 提出雙軌擺盪模式來闡釋悲傷歷程。此理論有兩個主要的概念:雙軌及擺盪。雙軌是指個體在悲傷的歷程中,會出現失落導向與重建導向的兩種不同反應。而擺盪概念則指個體會在此兩種導向間來回不斷擺盪,猶如鐘擺一樣。在擺盪的過程中,哀慟者如果能彈性地在兩者之間來回擺盪,不停滯於任一端,則具適應性的調整功能,最後終能逐漸形成新的生活秩序。
◎任務論
Worden的四個任務:
1.接受失落的事實:
2.疏通悲傷的痛苦:
3.適應逝者已不存在的環境:
4.情感上重新定位死者,並繼續迎向生命:
◎Rando的六R任務論
1.承認死亡發生的事實(Recognize)
2.對失落反應(React)
3.再回憶逝者及關係(RecolIect)
4.對逝者的情感及之前所假定的世界能放手(Relinquish)
5.能不忘過去的重新調整以適應環境(Rea山uSt)
6.再投入(ReinveSt)
第六章
P102◎悲傷的影響因素:
1.死亡事件因素
(1)死亡的形式
(2)死亡發生後的調適時間
2.個人因素
(1)逝者生前所扮演的角色
(2)哀慟者與逝者間互動與依附關係
(3)人格因素
(4)悲傷經驗
(5)個人的價值及信念系統
1. 環境因素
(1) 社會文化
(2) 社會支持
(3) 宗教信仰
第七章
P120◎預期性悲傷的四個要素:
1. 預知:指死亡事實末發生前已預先知道或被告知。
2. 即將:即將是時間概念。「即將」二字意涵著「急迫性」或「逼近的」,指死亡將很快的發生。
3.預先反應:指死亡末發生前,家屬或臨終者提早經歷了悲傷的反應。
4.悲傷反應
(1)生理反應
(2)情緒反應
(3)認知方面
(4)行為方面
◎預期性悲傷對臨終者與家屬悲傷有下列7項功能:
1.臨終者與家屬有機會漸進性的承認死亡為無法避免。
2.臨終者與家屬提前漸進性的釋放悲傷。
3.臨終者與家屬有一個好的告別。
4.完成未竟事物,減少遺憾。
5.有時間為未來生活適應預作安排。
6.喪親後悲傷的反應與生活的調適有較好的品質。
7.減少複雜性悲傷出現的機會。
P124◎造成悲傷被剝奪有四個因素:
1.關係是不被認可
2.失落本身不被認可
3.悲傷者未被認可
4.死亡形式未被認可
P127◎男性化悲傷與女性化悲傷
男性化悲傷。指喪親者的悲傷反應常以認知為出發點,並傾向拒絕接
受協助和分享感受。男性化悲傷者。在面對喪親事件傷心時。經常表現出憤怒(對失落的情緒反應)。罪惡感(苛責自己未盡保護或照顧之處)與
傾向拒絕接受協助和分享感受。例如。一位在兒子死亡後的父親說:「我
不能允許自己悲傷,除非我弄清楚應該如何協助我家人的悲傷」。此種現
象經常是多數男性表達悲傷的模式。
女性化悲傷是指個體傾向表現出情緒。願意與人分享悲傷感受並尋求
或接受幫助。
P128複雜性悲傷包括以下:
◎缺乏悲傷
◎受抑制的悲傷
◎延宕的悲傷
◎衝突的悲傷
◎慢性化的悲傷
◎扭曲的悲傷
◎改裝的悲傷或複製的悲傷
◎凍結的悲傷
◎替代性創傷
臨終與後續關懷期末重點(Littia同學整理重新校正後再貼上)
第八章 悲傷諮商與治療
1. 悲傷關懷、悲傷諮商、悲傷治療的界定〈或區分〉
(1.) 『悲傷關懷』:悲傷是一種正常、自然的情緒反應,沒有悲傷情緒反而才 可能是病態的,悲傷反應只有強度與持續時間長短的差別,而沒有正常與病態的區分,不應對哀慟者做悲傷治療或諮商,應尊重哀慟者的悲傷節奏,只要從旁關懷與陪伴即可。
(2.) 『悲傷諮商』:『在合理的時間內,幫助哀慟者促發非複雜性或正常的悲傷,使他們在健康的情況下完成悲傷。』主要目的不在減少個人的傷痛,而是增能〈empowering〉,並使得個人能夠去處理與逝者之間分離的事實。
(3.) 『悲傷治療』:『以專業的技術幫助複雜性或不正常悲傷的人。』
2. Lazare(1979) 所提出十二項診斷複雜性悲傷的線索:
1.) 談到逝者就感到無可抑制的強烈及鮮明的悲傷。
2.) 看似無關之小事情便引發強烈的悲傷反應。
3.) 會談中出現失落的主題。
4.) 不願意搬動遺物。
5.) 病人曾產生類似死者曾有的生理病症
6.) 親人死亡後,生活有重大改變。
7.) 長期的憂鬱。
8.) 有模仿逝者的衝動。
9.) 自毀的衝動。
10.) 每年於固定的某段時間內有巨大的悲傷。
11.) 對疾病及死亡的恐懼。
12.) 了解死亡的過程。
3. 病態悲傷型式,有下列三項特徵:
1.) 時間延長:慢性化的哀傷
2.) 扭曲的哀傷:過份地活躍、嘗試新的生活、拼命地工作、認同死者死前的症狀而產生轉化性疾患〈改裝的悲傷〉。
3.) 反應過度強烈、過少或完全沒有:嚴重的憂鬱、敵意、罪惡感、退縮、沒有或壓抑哀傷、遲發性的哀傷。
4. 健康〈正常〉悲傷過程與協助原則
悲傷是一個過程,而非是一種狀態,所以疏通健康悲傷需經歷一些步驟。根據相關研究,疏通健康〈正常〉悲傷五個步驟:
1.) 覺察與接受死亡:只有接受死亡發生的事實,悲傷才能開始釋放。
2.) 對分離的反應:哀慟者,可能會出現無助、憤怒、愧疚等情緒,及伴隨這些情緒而來的幻聽、幻覺、託夢等悲傷行為。
3.) 回憶及再經歷逝者以及和逝者的關係:Bulter〈1974〉認為人類對過往經驗的回憶是自然且普遍性的心理歷程。Grafton Eliason〈2000〉指出生命回顧在所有生命歷程的轉換階段,可以被當作面對改變的因應機轉。回憶與再體驗逝者以及和逝者的關係,有助於安撫失落的情緒。
4.) 調整舊有對逝者的依附並修正原有預設的世界
5.) 重新投入生活:將逝者存於心中繼續與逝者保持情感連結,帶著沈澱後的舊關係、某些情境與重要時間下偶爾仍會悲傷,但同時投入工作、新的生涯目標、新的人際關係中。
5. 悲傷諮商與治療的實施
1.) 悲傷諮商與治療的介入對象:早期以『個人』為主要對象→考慮家庭的影響,協助對象延伸至『家庭』;當代有許多災難事件雖非發生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因傳播媒體的報導,社會大眾亦受影響,因此以『社會』為單位的集體性悲傷諮商也開始受到重視。
2.) 介入處理三種取向:
i. 對有失喪遭遇的個人,主動提供協助
ii. 等待喪親者遭遇困難,自覺有被協助之需要,並主動尋求者時
iii. 預防模式
3.) 悲傷諮商與實施方式有三種:個別、家庭、團體。
i. 個別協助:是以一對一方式進行
ii. 家庭:家庭成員為協助對象
iii. 團體則有四種主要類型:支持團體、自助團體、團體諮商及團體治療等。通常團體諮商、團體治療及支持團體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領導者帶領,而自助團體則由共同經驗者所組成,自助團體較特別的是參與者不但是「助人者」,同時也是受助者。
4.) 悲傷諮商與治療實施方式接入處理有三種取向:
i. 對有失喪遭遇的個人,主動提供協助
ii. 等待喪親者遭遇困難,自覺有被協助之需要,並主動尋求者時
iii. 預防模式,以相關研究為依據,評估哀慟者失落狀態,發現一至二年內操愈 適應困難,事先提供協助,提升其調適悲傷的能力
5.) Parkes〈1996〉將悲傷諮商與治療服務提供方式分成三種型態:〈可提供悲傷協助的人〉
i. 專業服務:精神科醫師、護士、心理學家、心理師、社工人員等。
ii. 由受過篩選、訓練及受督導的義工擔任
iii. 由相似遭遇的人共同組成
以目前的發展狀況,應納入第四種,由宗教人士所提供的服務。至於進行地點,Wordon〈1995〉認為視實施方式而定,可在醫院、專業辦公室內、喪親者家裡,甚至是特殊地點,如墓園、有紀念意義的地方,都是可以有效運用的場地,唯悲傷治療在專業場合較家庭或非正式場合更為適當。
6. 可與哀慟者在悲傷議題上討論的主題
1.) Gray〈1988〉認為可與哀慟者討論的主題有:罪惡感及憤怒情緒;與其他存活者或家人的關係問題;對死者的記憶及幻覺;學校的問題;失落後與同儕相處上的問題;對自己及其他人的死亡恐懼;喪禮及儀式。
2.) Yalom & Vinogradov〈1988〉認為可討論的焦點有:寂寞與孤獨、自由與成長、 面對失落的改變歷程、悲傷儀式行為的相關主題與期限、建立新的關係、存在的主題。
3.) 國內學者李佩怡〈1994〉整理相關的文獻中所提出可與之討論的主題包含有與死者的關係及對他的記憶、死者死亡過程及此事對個人的影響、個人及家人的悲傷調適狀況、家庭狀況的改變、向死者道別及對特殊節日的調適、認識悲傷歷程及悲傷反應、學習辨識個人複雜情緒、學習減輕身心壓力的技巧及照顧自我的方式、學習失落後的生活及財務處理、討論如何對家中孩童談論死亡、討論個人對生命及死亡的意義。
7. 悲傷諮商與治療技術
1.) 悲傷諮商與治療的技術:
i. 一般基本技巧〈常用〉
1. 真誠、尊重、接納:讓哀慟者在心理上能感受到安全與信任
2. 陪伴:調適悲傷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時間』的陪伴,才能產生真正幫助
3. 傾聽:基本的諮商技巧,悲傷諮商或治療的核心技巧
4. 情感反映、支持
5. 自我坦露:助人者向哀慟者表白自己的一些類似的經驗,目的在幫助哀慟者提升對自己悲傷狀態的洞察
6. 放鬆:助人者應用可以紓解壓力的方法,讓哀慟者可以溫柔的接受身體和心理的感受
ii. 專業技術〈通常需要受過相關的訓練課程後才適宜去應用〉
1. 回憶工作:悲傷諮商有效的方法,多數的哀慟者會在敘述中釋放悲傷
2. 創傷事件減除法:讓哀慟者一次又一次重複創傷經驗,直到當事人絕得比較輕鬆、有所領悟、有進步感、有現實感才能結束
3. 儀式〈ritual〉作用:心理防衛機轉之一,當個體遭遇到挫折或引發心理不安的事情時,以象徵性的儀式行為,來抵銷或減輕個體內心的恐懼、焦慮與不安。
4. 心理劇:一種行動化的治療方法,最基本的技巧為替身、角色互換、扮演角色、鏡子技巧。
5. 空椅法:協助哀慟者想像逝者坐在椅子上,鼓勵哀慟者以現在式對逝者述說想說的話。
6. 園藝治療:利用植栽的過程或參與園藝活動來改善人的身心靈狀況。
7. 書寫治療:透過書寫訃聞、頌德文或寫信給逝者,以期達到緩解哀慟者的悲傷的效果。
8. 藝術治療:利用藝術作為媒介,達到治療身心的目標。
9. 重建框架〈reframing〉:從另一個角度與觀點對過去所經歷的生活素材重新解釋,重新發現意義。
第九章 悲傷諮商概念在殯葬儀禮上之實踐
1. 殯葬儀禮中所蘊含的悲傷調適功能〈Worden〈1991〉認為喪葬儀禮對悲傷的調適有四項功能〉
1.) 在喪禮中瞻仰遺容有助於悲傷任務的開展
2.) 喪禮給予哀慟者公開表達對逝者想法和感受的機會
3.) 透過喪禮的安排給予哀慟者回顧逝者一生,達成生死無憾
4.) 藉由喪禮聚集親友與社區人士,提供哀慟者社會支持網絡
2. 殯葬儀禮具有以儀禮追悼死者與撫慰生者傷痛的功能。Paul Irion(1971)認為喪葬的意義是以一連串對個人有重大意義和價值的儀式,滿足哀慟者在宗教、社會及心理層面上的需要。
3. Worden 博士認為,喪禮所能發揮的影響包含下列四項:
1.) 喪禮有助於喪親者確認死亡的事實:這就是Worden 著名的悲傷任務理論中的第一項任務「接受失落的事實」。其他三項是經驗悲傷的痛苦、重新適應環境、懷念逝者並投入未來生活。
2.) 喪禮提供喪親者表達對死者想法和感受的機會:通常是一些歌功頌德與無盡的追思,不過若能允許喪親者表達一些負面的感受與想法,反而有助於宣洩悲情。
3.) 喪禮是對逝者過去生活的回顧:禮儀師可以將與逝者有關事物貫穿於葬禮中,呈現出逝者生命歷程的精彩片段。
4.) 喪禮有喪親者描繪出社會支持網絡,這在失落剛發生之後,對喪親者家屬很有幫助。
4. 鈕則誠〈2002〉認為殯葬的主要功能:
1.) 生物功能:在殯葬處理過程中,不物化遺體,能尊重妥善處理
2.) 心理功能:藉由儀式促使喪親者接受死亡的事實,透過喪禮凝聚親友,使哀慟者獲得支持與正式哀悼的機會
3.) 社會功能:透過儀式的規範,促進哀慟者體認親人死亡後新角色
4.) 倫理功能:藉儀禮中追念故人的美德,起仿傚之心,重新得到生命的意義
5.) 靈性功能:讓哀慟者去省思死亡的課題
5. 悲傷諮商概念在喪葬禮儀上的應用,可分為四個重點
1.) 悲傷影響因素在殯葬上之應用:規劃一個協助喪家釋放悲傷的人性化喪禮,殯葬從業人員需瞭解到下列因素對哀慟者悲傷的影響
i. 考量死亡形式的影響
ii. 考量哀慟者與逝者間之依附關係
iii. 考量社會文化因素
2.) 複雜性悲傷概念在殯葬上之應用:當代簡化快速的喪禮,使得哀慟者少了悲傷調適時間與人際支持,容易使悲傷期延長或轉為複雜性悲傷,因此,喪禮規劃重點,應減少一些抑制悲傷的儀式,多規劃可以疏解哀慟者悲傷與撫慰心靈的儀式。
3.) 悲傷反應與過程在殯葬上之應用:觀看與接觸遺體、探視逝者最後的安葬處、在喪禮開始前去看死亡發生的地點、安排逝者親友一起談談逝者及死亡有關的情境,這些安排都助於哀慟者接受死亡的事實。
4.) 悲傷諮商技巧在殯葬上之應用:殯葬從業人員可利用與家屬洽談喪禮相關事宜時,以真誠、尊重、接納的態度建立信任的關係;應用傾聽、情感反映、支持、自我坦露等技巧協助哀慟者調適悲傷。
第十章 後續關懷的起源
1. 後續關懷的起源:美國的殯葬業者倡導後續關懷服務大概要追溯到1948年聯合國理事會下設立的人權委員會,該委員會草擬了世界人權法案。到了70年代,開啟『臨終關懷與安寧照顧』的運動,關懷權就逐漸被全世界其他重視社會福利的國家所重視。
2. 殯葬產業的後續關懷服務,是以持續關心喪親客戶的身、心、靈與社會健康福祉為基礎。同時,因為這些喪親客戶在地方社區中都有一些親友與鄰居,殯葬業者在喪禮過後,若能配合喪親者的需求,安排後續關懷的活動,鼓勵喪親者的親友與鄰居參加,就能結合社區的力量,為喪親者提供同理心的陪伴。所以後續關懷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人道關懷,很值得產官學界努力推廣。
3. 後續關懷的定義:
1.) Johnson 與 Weeks將「後續關懷」解釋為:喪葬後續關懷服務可被定義為一種和當事人維持協助和關懷的關係,提供當事人家庭,除了期待中的遺體處理和相關儀式以外的繼續性服務,並對個案和社區提供關死亡、失落與悲傷等有系統的教育與諮商工作。
2.) 〈參考〉就醫院而言:指病患出院後的照顧與調養。
3.) 〈參考〉就監獄而言:指罪犯出獄後的更生指導。
4.) 〈參考〉就學校而言,是指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輔導。
5.) 〈參考〉就殯葬業者而言:殯葬業者在喪禮過後對於喪家的持續協助與照顧。
4. 後續關懷的服務計畫:要回應死亡教育與悲傷輔導所提倡的「好好的悲傷」(Good Grief)。就是要讓喪親者的悲傷能夠充分表達,得到紓解的機會。
5. 喪禮服務的後續關懷是要協助喪親者完成五項悲傷支持:
1.) 遺體的處理
2.) 接受死亡的事實
3.) 經歷悲傷之痛
4.) 協助適應死者不存在的環境
5.) 協助喪親者情緒穩定以新角色繼續生活
6. 喪葬後續關懷服務的理念與規劃觀點:
1.) 它是重視喪親之後的協助與關懷,就是協助喪親者在面臨親人即將死亡會面臨到遺體處理、告別式安排及安葬方式等殮殯葬的服務之外,還要包括提供喪親者有關死亡、失落、悲傷有系統的資訊、教育、支持團體甚至專業的諮商重建工作。
2.) 它是以社區經營的模式來運作,提供社區內喪親者的全家關懷,配合醫院安寧照護模式,心理衛生中心,非營利機構的結盟。
3.) 它是重視持續性的支持,在喪親者熟悉的生活型態中提供協助與支持。
4.) 它是依照喪親者需求來提供服務,且是有層次的分別。
5.) 它是提供溫馨親切、感性、覺知及尊重的服務、成立支持團體、提供生前遺囑的書寫。
6.) 它是秉持延續安寧照護的理念與原則來服務喪親者。
7. 後續關懷的重要性:〈後續關懷在台灣社會越來越重要的七大理由〉
1.) 以「火化」儀式處理遺體的比例增加:以往多採土葬儀式,喪親家屬在安葬過程中有較多互動與悲傷的時間,火化則減化了這些流程。此外,國人一直有「全屍」的觀念喪家面對親人火化後的遺骸,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悲傷、不捨或自責的情緒。
2.) 喪葬儀式簡化,喪禮過程快速進行:雖然可以減少一些費用,但是悲傷的重要性卻被忽略,可能造成喪親者延宕的悲傷。
3.) 親朋好友參加喪禮儀式的人數減少:除家人之外,親友或鄰居可能因工作忙碌而較無法撥空全程參加。
4.) 喪親者的社會支持不足:是在國內略為保守的風土民情環境下,喪親者往往很難開口主動尋求助,或是親友主動提供支持。
5.) 國人對於「悲傷」的認知有不正確的觀念:或許會因而導致喪親者傾聽對象減少,而有悲傷延宕或是對自己生命價值產生負面想法的態度。
6.) 現今社會已不再被古時所存有的「服喪期」傳統禮俗所約束,不再需要依據親友輩分的關係守喪,因而少了舒緩悲傷的時間。
7.) 當喪禮結束後,喪親者被迫需盡快回到工作崗位及恢復正常生活。
8. 喪葬人員在後續關懷服務扮演的角色:
1.) 禮儀操作的角色:最重要的角色,目的:
i. 在治喪過程中對往生的尊嚴之維護
ii. 讓喪家在儀式過程中可以有機會表達出他心中悲慟不捨的感受。
2.) 社會公共的角色:現代喪葬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分別是主導喪葬儀式、引導喪葬禮俗、協助殯葬改革、建立專業制度、樹立專業形象、塑造殯葬文化。喪葬業者可以說是推動葬儀文化的執行者,具有銜接出生入死橋樑的功能,除了安頓亡者之外,更可以藉著喪葬過程,將亡者家屬的人際網路與以重整,以及在亡者家屬身心哀慟,惶恐失措時給予協助與安頓,並啟發對人生價值觀反省的機會。
3.) 死亡教育的角色:將生死學領域的生命意義與終極關懷運用在喪家,協助他們在適時適地表達其個人對生命的看法。
4.) 關懷陪伴的角色:在心靈層面所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就是同理的支持與陪伴、佈置溫馨有意義的環境來讓喪親者表達哀悼與悲傷,以及適應使用基本的悲傷輔導技巧。
9. 王士峰教授在2000年發表的文章所提出的觀念,他認為喪葬業創造價值的主要活動應包括「緣、殮、殯、葬、續」這五項。
1.) 「緣」是與客戶建立緣會關係以推動生前契約
2.) 「殮」是客戶往生後的遺體接送與處理
3.) 「殯」是以宗教儀式為往生者致哀與奠祭
4.) 「葬」是為往生者的遺體進行土葬、火葬、海葬或樹葬
5.) 「續」是對往生者的遺族,也就是喪親者進行悲傷輔導,以及安排做七、百日等服務。
10. 王士峰教授所提到的「悲傷輔導」,類似美國學者Manning 在「喪葬」(The Funeral)這本書中強調,現代喪葬業者應當設置「悲傷顧問」(Bereavement Consultant),才有能力為客戶與社區提供這方面的服務。不過,這只是後續關懷的服務項目之一。所以如果把「續」解釋為後續關懷,不但意義較為周延,而且更能擴大喪葬業者未來的發展潛能。
11. 喪葬業者在後續關懷服務要具備的能力:
1.) 悲傷支持的認知能力:就是具備悲傷輔導的基本知能,對於死亡原因、悲傷反應、性別差異、悲傷歷程的了解程度。
2.) 後續關懷的執行及溝通能力:就是能夠與服務對象及工作同仁有效溝通要、落實執行。剛才蘇助教說明Wolfelt 博士所列舉的13 項能力,大都屬於這個範圍。
3.) 後續關懷的管理能力:包含轉介、跟催、諮詢等能力。
4.) 後續關懷的自我照顧與成長能力:是指瞭解自己能力的優缺點與限制,認清自己的角色、尋求協助的資源管道、善用學習專業能力的機會。
12. 喪葬業者在後續關懷要抱持的態度:
美國NGL 保險公司生前契約行銷部執行長Carl Wackerle 寫?930;一篇帶有諷刺意味的文章「別再找藉口」(No more excuse),發表在2007年出版的American Funeral Director 期刊。他在文章中呼籲喪葬業者,不要再找藉口忽視後續關懷了。他語重心長的說「假使你今日不做,明天客戶就會漸漸的流失;你會因為競爭能力不足而喪失市場。」因為要維持客戶忠誠度,必須提升服務品質,而喪葬業者為客戶提供後續關懷的服務,將現代化的行銷知識運用在喪葬服務上,就是維持客戶忠誠度的有效策略。
其實美國的喪葬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已經有超過50%的業者實施後續關懷的服務,業者也漸漸的因為這項理念的落實,而將服務的層次提升了。他們進行後續關懷的情形,從提供喪親家屬悲傷的訊息、活動單張、慰問卡開始,進步到現今有些業者聘請專職的諮商心理師,來設計後續關懷的服務計畫。
美國的另外一位喪葬學者Beck 也在2007年出版的American Funeral Director 期刊中發表「藍色情緒」(Blue mood)這篇文章。他說沮喪或憂鬱,是面臨失落或悲傷時最常見的現象,目前協助悲傷者處理沮喪的方式,不外乎是透過醫藥、諮商、關懷與傾聽。他的看法是,提供喪親家屬如何過正常生活的資訊,也是非常重要且實用的。
第十一章 後續關懷的規劃
1. 進行喪葬後續關懷服務的理由:協助個人如何因應走出失去親人的悲傷與失落,以此服務理念達到健康的預防與促進。
2. 後續關懷服務的層次與特性:〈Johnson 和Weeks 這兩位美國的後續關懷專家,他們將喪葬業者的後續關懷服務界定為四個層次,分別是:〉
1.) 非正式的:不定期的或非正式的服務層次(casual level)。它是指喪葬指導員面對喪親者時,只是單純的傾聽喪親者訴說他們的悲傷故事,然後幫助他們完成各種行政上的文書工作,以及維護其應得的權益。有時喪葬指導員也會提供悲傷輔導的小冊子,讓喪親者在悲傷和喪慟時參考。這樣的服務層次不需要額外的工作人員,而且費用比較節省。
2.) 基本的:基本的服務層次(Fundamental Level),包含額外但沒有受過進一步訓練的工作人員,可提供打電話、通訊、聯誼會議、郊遊的晚餐和喪親者的旅遊事宜。
3.) 標準的:標準的服務層次(Standard Level),必須依賴額外受過喪親議題特定訓練的工作人員,除了提供基本層次的服務之外,還能發起並促進悲傷支持團體的形成、提供喪慟者借閱適合的書籍或文學作品、在社區中覺察並評估相關可用的資源、對特定的節日安排活動節目、進行社區生死教育、確認社區中喪親者有情緒抒發困難的可以透過卡片的問候或與其他人的溝通、甚至在需要時轉介給心理健康諮商專家。
4.) 高階的:高階的服務層次(Premier Level),需要課外聘僱工作人員,他們必須具備失落和悲傷相關議題的諮商碩士以上層級之資歷,且能提供前述所有的服務,並提供個別諮商、孩童方案。此外,還要能夠針對殯葬從業人員或社區其他專業人員擬訂訓練方案,並擔任顧問和發言人的職務。
3. 後續關懷規劃的步驟:
1.) 界定企業使命,喪葬業者最新的使命。使命(Mission)是企業存在的真正目的,代表企業的長期目標和長期承落,它可用企業所服務的顧客群、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來表達。蒞臨如喪葬業者想要引進後續關懷的服務,這絕對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突發奇想,就行銷規畫的角度來看,這表示這家業者已經在考量它的企業使命。美國佛羅里達州聖彼得堡的喪葬公司,它的「使命宣言」是「我們富有同情心,又精通喪葬專業,能夠提供誠信而完整的卓越服務。」(Where compassionate professionals serve with integrity anddistinction)。
2.) 進行情勢分析。情勢包括目前情勢與未來情勢,目前情勢只要根據企業近年來的銷售與金額、市場佔有率、盈虧情形、競爭態勢等資料,就可以評估研判。至於未來情勢,一般常見的是運用SWOT分析探討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4. 進行後續關懷應具備的能力:
1.) 悲傷支持的認知能力
2.) 後續關懷的執行及溝通能力
3.) 後續關懷的管理能力
4.) 後續關懷的自我照顧與成長能力
第十二章 不定期後續關懷的實務與做法
1. 不定期的後續關懷服務的特點:
1.)不須外加工作人員:運用既有人力來執行的,同時也是既有人力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執行的。
2.) 隨機的活動:並不是刻意安排或是在特定時間及地點舉行的活動。
3.) 費用是很少的:在這個服務層次,業者通常會為客戶端上一杯咖啡,坐下傾聽她的訴苦,並表達無限的關懷與同情,以撫慰這位喪親者的傷痛情緒,然而這些業者通常沒有諮商師證照,所以這並非專業的悲傷輔導。比較有實質意義的協助,可能是提供社會支援的相關資訊,或提供有關悲傷處遇議題的小冊子,好讓客戶參考。
2.不定期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
不定期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稱作非正式的接觸方案服務的5W,5W 就是五何分析法:Who 何人?How 何做?What 何事?When 何時?Where 何地?簡單說就是由何人在何時何地來做何事。分別來說:
1.) Who?由誰執行後續關懷服務:公司負責人或喪葬指導員…〈公司所有人員共同執行〉。
2.) How?如何做好後續關懷服務:儀容端莊化、服裝統一化、談吐優雅化、態度一致化、關懷隨時化、空間舒適化。
3.) What?甚麼是後續關懷要做的事:從最基本的儀容整理做起,要傾聽、同情、舒緩、諮商、轉介。
4.) When?何時進行後續關懷服務:隨時或特定、告知與執行…等。
5.) Where?何處進行後續關懷服務:電話中、客戶家中、支持團體中…等。
3. 關懷喪親者悲傷的重要原則:
1.) 同理心與同情心。
2.) 表現尊重與莊重。
3.) 溫暖的關懷。
4.) 真誠的對待。
5.) 專注與傾聽。
6.) 溝通與理解能力。
7.) 臨場反應能力。
8.) 悲傷輔導技巧。
9.) 敏感度與直覺力。
4. 不定期後續關懷方案服務的作法
1.) 與來訪的喪家分享鄰近社區中的消息
2.) 協助喪家填寫各類活動的相關表格
3.) 提供失落、悲傷的書籍、單張、手冊給喪家參閱
4.) 提供各類宗教信仰的治喪流程的單張、手冊給喪家參閱
5.) 查閱相關生死、失落、悲傷、宗教、生命教育、喪葬儀式……等等書籍,將其造冊編號並做目錄可供喪家、喪葬指導員或工作人員參考
6.) 願意花時間且以內外在皆一致的態度傾聽他們悲傷的故事
5. 當喪親家屬身邊有的親友死亡時,殯葬業者可以透過以下的方式陪伴喪親者:
1.) 我們要注意到喪親者的身體狀況,尤其是三餐的飲食是否正常,因為在治喪期間,喪親者所要面對的治喪事宜是千頭萬緒,要有足夠的體力才能負荷。
2.) 陪伴者要有一點正確的覺知,那就是「陪伴並不是一定要用口頭語言進行安慰」,多數喪親者需要的是一位可以傾聽、在旁默陪伴並給予支持力量的陪伴者。
3.) 是要做到「給予喪親者必要的協助」,但這樣的協助是建立在「喪親者需求導向的」,而非陪伴者自己認定的協助,否則反而會使的喪親者花費更多的體力及精神。
4.) 如果發現到喪親者的悲傷情緒已經導致不正常的反應,應該協助喪親者向心理諮商機構或心理醫師求助。
6. 慰問喪親家屬時,要特別注意表達關懷的語言。
1.) 不要說「時間會治療傷痛」,請改說「妳一定感受到痛苦沒有止境」。
2.) 不要說「想開一點、看開一些」,請改說「這痛苦一定令人難以承受」。
3.) 不要說「她已經上天堂」,請改說「雖然她已經解脫,但是妳一定還很痛苦」。
4.) 不要說「請節哀順變」,請改說「悲傷是難免的」。
5.) 不要說「我解妳的感受」,請改說「真敢想像妳現在的感受,實在讓我好難過」。
6.) 不要說「有甚麼需要我幫忙,請盡管吩咐」,請改說「我明天再打電話,看看有甚麼我能幫忙的」。
第十三章 基本例行後續關懷的實務與作法
1. 基本例行後續關懷服務的特點:
1.) 有外加工作人員,但未進一步訓練:也就是運用非既有人力來執行的,但是這些新增人力僅需運用既有的職能來進行關懷服務而並不需要特別的訓練。
2.) 運用通訊或社交活動的服務:是有特定管道與固定執行方式的活動。
3.) 它所花費的費用是中間的:這個層次的喪葬業者,會在辦完客戶喪事的幾個禮拜或幾個月之後,打電話或親自拜訪喪親者,表達問候之意,並傾聽他們的反應。這些活動通常是有安排的或有目的的,而不是毫無計畫的。每位員工要負責與其所服務的客戶保持聯繫,這是一種持續關懷的承落(ongoing commitment)。
2. 基本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
基本後續關懷服務,又稱為『了解對方需求的方案設計』,強調業者要以主動關懷喪家為主,而非以營利為目的。被稱為『喪葬業正式』後續關懷服務的5W,內容有Who何人?How 何做?What 何事?When 何時?Where 何地?不過,正式與非正式的後續關懷,二者的5W 內容並不相同。一般,非正式的後續關懷講得多而做得少,口惠而實不至;正式的後續關懷比較有具體的做法,而且按照計畫進行例如:
1.) Who 何人?就有專人負責建立客戶資料庫。
2.) How 何做?就有實體的關懷小冊或通訊。
3.) What 何事?就有在客戶的特定節日運用手機簡訊、郵寄卡片、派員拜訪問候。基本的例行後續關懷服務之執行者,是每一位與喪親者直接接觸的喪葬服務人員,在國內的殯葬服務系統中,包含禮儀師、禮儀助理或專員、客服或櫃檯接待人員、式場設計人員、司儀、追思光碟訪談及製作人員、遺體處理人員、墓園塔位服務人員及公部門機構的所有服務人員。
4.) When 何時?喪事結束後數週或數月、不定期、依照公司發行刊物的時間…等。
5.) Where 何地?公司、會館、醫院的晤談室、助禱室、喪家居住所……等。
3. 其本例行後續關懷服務的作法:
1.) 在拜訪名單下註明與設定可以定期回電慰問的喪親者
2.) 不定期發行關懷通訊
3.) 網站規劃
4.) 尋找志工
5.) 態度原則
6.) 倫理原則
4. 典型的無助益訊息:
1.) 企圖減輕喪親者經歷的失落,所以強調要盡快走出傷痛。
2.) 勸告喪親者不要有強烈的悲傷反應,至少不要公開表達出。
3.) 建議喪親家屬儘速回到生活常軌,或是不要因為悲傷和哀悼而影響他人。
第十四章 專業後續關懷的實務與作法
1. 標準後續關懷服務,主要是為喪親者打造一個溫馨且富有意義的活動規劃。
2. 標準的後續關懷的實務與作法:
1.) 由在喪慟議題方面受過特定訓練的人員執行的
2.) 是特定活動、特定對象的服務
3.) 它所花費的「可觀的〈偏高的〉」
如果要指出標準的後續關懷與不定期的、基本的後續關懷之間的最大不 同,那就是這個層次的喪葬業者,必須僱用受過諮商輔導教育與訓練的專業人士。因為這個層次的後續關懷,包括悲傷支持團體的運作。所以最好能夠雇用具有悲傷輔導相關學經歷的員工,這樣才有助於獲得比較適當而且有益的資源。
3. 標準後續關懷服務的內容有:
1.) 設置小型的圖書室或會議室,依喪親者不同的失落需求進行悲傷支持團體,例如喪親者讀書會。
2.) 在特定節日或定期進行悲傷輔導的活動,例如專家演講。
3.) 聘僱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人士,及具有相關學經歷之員工,負責悲傷支持團體的運作。
4.) 舉辦喪親家庭餐會活動。
5.) 設置隱密的空間,讓喪親者可以盡情抒發其悲傷情緒。
這個階段的後續關懷服務,其實已經有一些相當專業的心理輔導活動設計,所以執行者必須是「在喪慟議題方面受過特定訓練的人員」,以實務角度分析,目前業者在執行這一類關懷活動時,已經知道要讓企業內部的活動執行者先行接受悲傷輔導相關的教育訓練課程,並要求這些受過訓練的服務人員將訓練成果運用在活動設計或活動帶領上,尤其要展現專注、傾聽、陪伴與同理心的能力。
4. 標準後續關懷服務的作法:
1.) 辦理社區活動
2.) 態度原則
5. 喪親家屬的悲傷支持團體有下列重要性:
1.) 提供喪親者盡情且安全的進行他們的哀悼。
2.) 鼓勵喪親者認清自己的失落。
3.) 協助喪親者從失落中找出生命和生活的意義,又稱為復原力。
6. 殯葬業者目前對於喪親家屬支持團體的運作方式,可以分成兩種:
1.) 單一家族性的支持團體:這一類的團體活動常見於治喪期間的儀式之中,例如:做七功德、遺體淨身服務與家公奠禮、回食等。
2.) 多家族性的支持團體:此團體活動通常是在喪禮結束後一段時間,由業者發起,請同一屬性的喪親者一同聚會,進行心靈分享、追思、彼此支持回饋等活動,例如:母親節或父親節思親支持團體、自殺者遺族支持團體、喪子父母支持團體等。
7. 悲傷支持團體和治療團體是不同的,悲傷支持團體強調的是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或是團體成員的自我幫助。治療團體強調的是在諮商心理師的帶領下,進行專業的諮商或治療。這是悲傷支持團體和治療團體最大的不同。
8. 喪親支持團體中的協助要素:
1.) 認同
2.) 普遍性
3.) 他們需要宣洩
4.) 個體也能在團體中認識其他的喪親者,並從他們身上獲得如何在失落之後經營他們自己生活的指導
5.) 希望的慢慢灌注
6.) 存在的主題
7.) 成員間的凝聚力
8.) 一種賦予能力,和利他主義
9. 喪禮服務人員應具備之悲傷支持能力
1.) 建立與喪親家屬信任關係:禮儀師聽到家屬說出一項秘密時,要很自然的忘記,他人問起時,切記保守秘密;禮儀師要時時小心翼翼地和家屬在保守秘密與維持家屬的和諧關係,寧可一問三不知,封口;萬一被家屬批評說不誠實,就在對方信任消失以前仍要學會忍辱負重;要向其他專業醫師、律師、會計師等一樣,學會小心說話;切記破壞與家屬的信任關係
2.) 熟記死者與喪家重要人士的名字
3.) 注意傾聽的重要
10. 高階後續關懷服務,又稱為『療癒儀式的進行』,所提供的主要是聘請受過專業教育與訓練的諮商心理師,與喪家進行諮商、輔導。
11. 高階後續關懷服務特色:
1.) 工作人員具備失落和悲傷相關議題的諮商碩士以上層級之資歷:主要是因為此一層次的關懷服務需要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專業做為基礎。
2.) 個別諮商、孩童方案、服務中的訓練、社區顧問團、媒體發言人的活動。
3.) 花費是可觀到無限制的:通常,悲傷諮商對喪慟者採一對一的介入方式,是由一個協助喪慟者因應非複雜性悲傷的專業介入者,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神職人員、護士、醫師、諮商員。
12. 高階的後續關懷服務內容有:
1.) 專業的個別諮商。
2.) 孩童方案:如何照顧到喪親事件中的孩童之悲傷輔導與生活正常化。
3.) 服務中的訓練:教導殯葬服務人員如何在服務過程中融入悲傷輔導技巧。
4.) 社區顧問團:當社區災難發生時,引導社區居民建立彼此支援的悲傷支持系統。
5.) 媒體發言人就如同前面所述,主要任務是要避免媒體侵犯到喪親者的隱私權與不正確報導的發生,防止喪親者受到二次性創傷。
13. 高階的後續關懷服務的作法:設計支持團體的方案,支持團體的基本目的在於
1.) 從其他人分享類似的經驗中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2.) 提供一個地方可以讓大家一起分享與發洩感受的出口
3.) 提供一個地方給受過完整專業訓練的領導者,提供發展因應技巧的協助
4.) 提供一個地方給受過完整專業訓練的領導者,提供有關失落事件發生時該如何進行協助,以及相關的資訊和教育
5.) 提供一個地方給受過完整專業訓練的領導者,幫忙喪親者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家庭資源與管理1-10章 戴麗娟老師2009-06-01
家庭資源與管理1-10章 戴麗娟老師2009-06-01
(空大書香園地)
北二中心 Yolanda學姐提供
第一章 家庭資源管理的發展 第一節 家庭生活與資源管理
5 目前台灣家庭結構以「核心家庭」所佔比例最高。
7 依聯合所訂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之比例超過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
11 所謂「家務工作」包括:清理環境、準備餐點、清洗衣物及照顧家中子女、老人或病人等。
14 聯合國定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每年的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
14 聯合國定「國際家庭日」的目的:建議使用各種方式,促進政府、政策制定者及公眾,對家庭作為一個基本的社會單位之觀念有更多的了解,並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條件,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
15 1994年「國際家庭年」的主題是「在一個變化的世界裡,家庭是資源、是責任。」
15 「資源」的意含有兩個層次:
(1) 就社會而言:家庭是社會運作的資源、社會進步的動力。
(2) 就個人而言:家庭提供了個人的生長、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
所以家庭是個人及社會發展的資源。
15 「管理」即是「運用資源以達成目標」。
15 家庭資源管理的程序:
(1) 確認家庭的問題、需求及目標。
(2) 釐清家庭的價值,決定期望達成需求的程度。
(3) 確認可應用的資源。
(4) 做決策、擬定計畫、實施計畫。
(5) 評量目標的達成與否,並將評量結果做為下一次參考依據。
16 家庭資源管理的意義:
(1) 有效運用資源以達成個人、家庭目標的活動。
(2) 運用計畫、組織、實行、控制、評量等活動,以其有效的運用各種資源達成個人、家庭目標的活動。
(3) 經由計畫的過程引導價值之實現,並滿足家人需求的活動。
17 影響管理風格的因素:
(1) 歷史:個人、家庭及社會所處的歷史情境脈絡。
(2) 生理、心理:生理需求、安全、愛與隸屬、自尊、自我實現。
(3) 文化:社會規範、倫理。
(4) 個性:個人特質、偏好。
(5) 科技:技術、工具。
17 家庭資源管理的特性:
(1) 目標:家庭資源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滿足家人需求」、「提升生活品質」、「增進家人福祉」。
(2) 資源:家庭資源,如:「家人資源」、「環境資源」等。包括人力、物力的資源。
(3) 活動:家庭成員在家庭內的活動是「生活」,包括日常起居、家務工作及休閒等。
(4) 發展:家庭的發展會改變家庭生活的目標、需求、資源及管理重點。
(5) 管理者:管理不只是做決策,而是管理過程中所有的行為因此,所有的家人均是管理者。
第二節 家庭資源管理的歷史發展
19 美國學校教育中「家庭管理」課程展六階段:
(1) 萌芽時期:聚焦於「家務工作」、「居家設備」、「家庭簿記」等實務工作的操作與練習應用。
(2) 資源中心時期:開始關注「資源」,建立家庭資源觀念。
(3) 個人中心時期:注重家中個人,探討個體的目標與價值。
(4) 程序中心時期:受到商業管理影響,導入管理程序概念,研究家庭管理的程序、家庭管理科學研究體系及方法,家庭管理踏入新的領域。
(5) 價值及決策中心時期:受到管理學中「決策理論」學派的影響,家庭生活決策成為重要關注。
(6) 整合取向:受到「系統理論」的影響,將家庭視為一管理單位,探討家庭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
19 「實習住宅」: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大學運用以「住宅實驗室」的做法來教導學生學習並應用家庭管理的技巧。
20 「家務工作簡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人力短缺,不論是工廠、農場或家庭,工作簡化開使受到矚目與重視。其後並被應用到特殊需求對象,以協助其生活適應等復健工作,如:「心臟廚房」。
20 Vickers等人將家庭管理發展簡化分成四個主要時期:
時期 年代 關注議題
一 1900-1930s 家戶經濟生產、衛生學、公共衛生設備等
二 1930s-1950早期 居家設備、效率、工作簡化、標準化工作流程
三 1950s-1960s 家庭價值、目標、標準、資源、作決策、組織及過程等
四 1970s-1980s 發展系統架構,強調家庭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聯
21 從1930-1990年間有關家庭資源管理的研究,可區分為「財務管理」及「人力及家戶資源管理」兩大部分。
「財務管理」包括:收支、經濟安全、退休計畫、住宅、儲蓄、貸款、預算、保險、親屬經濟支持、財務滿意等。
「人力及家戶資源管理」包括:家務分工、時間利用、家務管理型態等。
21 家庭資源管理的研究
(1) 1930年代:當時美國經濟大蕭條,家庭資源管理的研究關注經濟大蕭條、失業對家庭的影響。如:財務、收入支出、負債等影響。
(2) 1940-1949年:受二次大戰影響,主要研究議題傾向探討儲蓄、購買戰爭債券,維持合理生活水準。並開始針對兒童、青少年的金錢使用加以研究。
(3) 1950-1959年:主題及理論取向廣泛,家戶時間利用、家務分工等主題出現。
(4) 1960-1969年:開始針對親屬間的經濟支持加以探討。如:家庭對新婚子女的財務協助等。
(5) 1970年代:受到系統、生態系統、經濟等理論的影響。
(6) 1980年代之後:相關主題未見擴增,但相關研究的數量增加。
第三節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
25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概念架構的觀點:
(1) 人類生態系統:透過人類社區、組織及環境,將自然資源變成家庭需要的物品及服務。
(2) 問題解決:透過教育方案,針對問題引導選擇。
(3) 批判思考:資源管理教育需發展課程,促進批判思考的能力,鼓勵個人針對個人信念、決策及行為合理性加以思考。
25 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的目標:
期望透過教育使個人能「設定目的和價值,經做決定的過程,有效地分配、消費、交換、投資或節約資源。」
25 學習者在學習「家庭資源管理教育」後應具備的能力:
(1) 有能力控制其生活,並能自由選擇。
(2) 以不同方式做決策及解決問題。
(3) 思考並面對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問題。
(4) 能於不同文化背景中運用。
(5) 了解社會中家庭的經濟功能。
26 「生活技能」是一多面向之概念架構,突顯了各年齡層個體的發展任務,為個體自我成長、適應所必須學習的,亦能促使個體成功的經營生活。
26 美國家庭與消費者協會將「生活技能」定義為:「日常生活所需技能的知識與能力」,透過教育課程,期望協助學生發展達到他們的理想生活。課程內容包括:自我評估、價值、資源分析、與他人的關係、高等教育及/或職業、金錢管理、消費者教育、住宅、食物選擇與製備、衣著、健康維護、服務學習、職業技巧與機會。
29 家庭資源管理的教學策略:
(1) 無偏見的課程
(2) 理論與應用合併
32 我國「九年一貫中小學課程綱要」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四大主軸:
(1) 認識自我
(2) 生活經營
(3) 社會參與
(4) 保護自我與環境
其中「生活經營」與「家庭資源管理」概念相近,其內涵如下:
*注重日常生活衛生和營養,養成保健習慣。
*均衡工作、情感與休閒生活。
*重視家庭生活,發展與家人親密關係。
*體驗大自然及培養野外生存技能。
*認識與規劃個人生涯。
33 「九年一貫中小學課程綱要」中「家政教育」議題也與「家庭資源管理」概念相近,其意旨在:
(1) 培養學生了解日常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生活的實際活動,充實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能。
(2) 加強其對日常生活的關懷,維繫與自己、他人及環境的和諧關係。
(3) 陶冶改善家庭生活及建立幸福家庭的信心、志趣與理想。
34 我國高中「家政」課程綱要提出九項欲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中,其中有三項與家庭資源管理有關:
(1) 辨別及分析個人與家庭之生活管理與重要性
(2) 提升個人與家庭生活管理之素養
(3) 積極實踐個人管理與家庭生活管理之能力
36 我國「家庭教育法」於92年2月6日公佈實施。
36我國「家庭教育法」的意旨
(1) 增進國民家庭生活知能
(2) 健全國民身心發展
(3) 營造幸福家庭
(4) 建立祥和社會
36 「家庭教育法」所稱之「家庭教育」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等等。」
36 「家庭教育法」規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實施4小時以上的家庭教育課程。
第二章 家庭資源管理的概念與原則 第一節 價值與目標
45 何謂「價值觀」?就是「行為方向的原理原則」。
45 每個人的內在整合價值系統,稱為「價值取向」。
46 雖然價值觀是行為方向的原理原則,但價值觀與行為之間是存有差距的。故了解一個人的價值觀並不表示可完全判斷他的行為模式。
46 價值觀的類型
1. 絕對的與相對的價值觀
絕對的價值觀:是極端而明確的。如:「誠實」。
相對的價值觀:是依情形而定的。如:若「誠實」會造成傷害,則必須換一種說法,避免因直接回答而造成傷害。
2. 內在的與外在的價值觀
內在的價值觀:是個人原有的、自我的。如:女性外出工作,以獲得自我的肯定及成就感。
外在的價值觀:是來自他人的、或外界的。如:女性表現良好,得到讚賞及升遷。
3. 傳統、個人及專業的價值觀
傳統的價值觀:陳述著更多所謂的「社會價值」。如:社會的教育的重視。
個人的價值觀:則是屬於個人特有的一些特質及看法。如:勇敢、體諒別人。
專業的價值觀:是針對工作或生涯應具有的價值觀。如:敬業、專業、企圖心。
4. 工具性及理想性的價值觀
工具性的價值觀:強調在一般狀況下的價值觀。如:工作的企圖心、寬廣的胸襟、競爭能力、愉快、寬恕、誠實、獨立、智慧、責任。
理想性的價值觀:強調人類追求真、善、美的最終不變的價值觀。如:舒適的生活、世界和平、人權平等、自由、幸福、安全。
49 價值─目標互動性模式
確立期望的目標 價值觀 目標形成及實行 目標─取得行為 確立期望的目標
個人目標與家庭目標是可以相互配合的,但是當二者產生衝突時,是當的調整,排列出目標的優先順序,以及可行性是很重要的。此時價值觀就成為很重要的依據,價值觀提供了動力,是促使目標從啟動到完成的過程。
50 目標的類型:
1. 以目標的時間來分
(1) 短程目標:3個月內
(2) 中程目標:3個月-1年
(3) 長程目標:1年以上
2. 以目標的角色來分
(1) 個人目標:以個人期望為主的目標,如:學英文
(2) 專業目標:工作或生涯所需的目標,如:教師要了解學習者特質、教學 方法、教學專業內容及評量方式等
(3) 社會目標:社會共同持有的目標,如:傳宗接代
3. 以目標的優先順序來分
(1) 主要目標:所有行動即過程的目的地。
(2) 次要目標:配合主要目標的達成所產生的其他目標。
52 目標設定時目標本身應有的特質
1. 目標是合理性的
2. 目標是明確的
3. 目標設定是需要學習的
第二節 家庭資源的種類與特性
53 家庭資源的種類:
1. 人力資源:意指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色及內在特質,較具體。如:知識、態度等..。
2. 物質資源:個人及家庭所擁有的有形資產,較抽象。如:股票、家具等..。
3. 經濟資源:指一些具有「生產」或「服務」目的的資源。如:土地、勞工等..。
4. 非經濟資源:指一些沒有具體形式,不直接具「生產」或「服務」目的的相關無形資源。。如:個人能力、態度..等。
54 「經濟資源」與「非經濟資源」之間最主要的不同在於「資源」的使用是以「生產」或「消費」的觀點來看。
55 家庭資源的特質:
1. 家庭資源是可以協助家庭達成目標的能力
2. 家庭資源是「有限」的
3. 家庭資源是「可補」的
57 資源使用的方式:交換、保護、生產、儲蓄/投資、消耗、轉移。
第三節 家庭的決策
59 「決策」是指對某個課題或事件的結論或判斷。
59 一個好的「決策概念」的主要條件:
1. 品質:指決策本身應符合一定的標準、客觀性、及目標方向。
2. 接受度:指決策必須被執行的個人或家庭所接受,否則將難以執行。
3. 彈性:雖然決策當下是最佳的選擇,但也應有彈性以因應狀況的改變。
4. 明確:決策必須讓所有關的人都很清楚,如此在執行上才有效率。
60 決策的角色有三種:
1. 評估的角色:即是事前仔細做好各項評估,使決策的成功率增加。
2. 確立目標的角色:人常用決策來確立我們的人生目標,以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
3. 管理的角色:目標確立後,為了達成,就必須做一些調整,而決策可以協助我們重新安排或分配現有資源或開展資源。
61 決策的過程六步驟:
1. 確認決策
2. 評估所需資源
3. 考慮各種可能性的方案
4. 預測可行方案的結果
5. 發展行動計畫及執行
6. 評估整個決策
63 「決策的延展性特質」是指生活中的決策往往不是獨立的,一個決策可能受到上一個決策的影響,也會影響到下一個決策。
63 常見的「延展決策」:
1. 連鎖決策:「連鎖決策」指的是一連串相關的決策,這些決策是成一條直線的關係,即第一個決策影響第二個決策,而第二個決策影響第三個決策。
「連鎖決策」有幾個特質
(1) 決策之間是藉由一個主題或同樣的情況相連。
(2) 在邏輯上第二個決策將發生第一個決策之後。
(3) 這些決策彼此間應是同等重要或愈來愈重要。
2. 中心─衛星決策:「中心─衛星決策」也強調一個決策影響另一個決策,但不同的是由第一個決策所導引的相關決策,彼此之間是不相關的。
3. 決策樹:「決策樹」的觀點是決策的關性是成樹枝狀,每一決策都有「做」與「不做」兩個層面。
第四節 計畫、實施、評估
67 何謂「計畫」?計畫是為了達成需求與目標一連串決策的過程,藉由這樣的過程不斷的考慮、收集資訊及修改調整。
67 計畫的內涵:
1. 設立標準:針對目標的「質」與「量」來設定。
「質」是指對目標的品質及預定期望設定標準。
「量」是指推估或確立數量以符合最終的目的。
2. 建立順序
69 計畫的類型:
計畫的類型基本上可從四個指標來分析:
1. 一般性
a. 普遍性計畫:通常是屬於較長遠的計畫,是一種以目標為取向的計畫。
b. 特殊性計畫:針對特別時機所設計的,較重視細節上的安排。
2. 時間
a. 長程計畫:需要較多的時間累積家中資源才能完成,有些則可能永遠無法完成。如:購屋。
b. 短程計畫:屬於優先執行且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多半是可從現有資源的分配中即可完成,故較易達成。如:買腳踏車。
3. 範圍
a. 擴展性計劃:通常會影響到其他許多的計畫,影響範圍較大。
b. 限制性計畫:影響範圍較小,目標比較明確。
4. 重覆性
a. 重覆性計畫:是建購在過去類似的情景、目標、需求而產生。
b. 單一性計畫:只使用一次的計畫。如:做壽。
70 影響計畫的因素:
1. 環境因素
2. 家庭因素
3. 個人因素
71 何謂「實施」?實施就是把計畫付諸行動的重要步驟。
71 實施的過程:
1. 控制行動:「控制行動」強調的是確實執行計畫的標準及次序。
2. 檢查進度:「檢查進度」是對執行行動做考核。
3. 調整計畫:「調整計畫」指改變原有計畫的標準及次序,以增加達成目標的機會。
73 影響計畫實施的因素:
1. 任務本身因素
2. 個人因素
3. 家庭因素
4. 環境相關因素
75 何謂「評估」?評估就是當任務完成之後,對整個計畫從計劃、實施到結果做分析,以作為下一次計畫的參考。
75 評估的功能:
1. 未來計畫參考的資源
2. 管理技巧的增進
3. 個人及家庭價值觀的修正
第三章 時間與資源管理 第一節 時間資源的相關概念
83 時間管理的主要概念:時間資源配置,就是分配、控制時間以達成目標。
83 時間資源的特性:
1. 供給無彈性
2. 無法儲存
3. 無法尋求替代
4. 不可回溯
84 時間管理的意義:
1. 時間管理是「自我管理」
2. 時間管理是「一種有系統、循序漸進的訓練」
3. 時間管理是「配合自然的時空變化,尋求合理的時間運用」
第二節 時間利用之測量與我國國民時間運用分析
85 時間使用情形之分類:
1. 必要時間:指人類生存所必需要有之時間。如:吃飯、睡覺之時間。
2. 約束時間:指個人因經濟身份之不同,在生活中所必需花費之時間。如:學生上課之時間。
3. 自由時間:指人們除了生活日常作息之必要與約束時間外,可自由運用支配的時間。如健身、旅遊等。
第三節 時間管理的理論與方法
88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目的:達成個體認為重要的目標。
89 心理時間管理系統包括三個層次:
1. 目標管理:主張時間管理重視個人目標的達成,遠勝於追求效率。
2. 計畫任務:以目標為根據,思考完成目標所需執行的各項可能活動;並將活動列 出,列出優先順序,以決定在有限的狀況下,哪些任務為優先的選擇。
3. 安排時間表:透過時間表的安排,將各類活動加以排序,以決定工作。安排時間表包括兩個要素:
(1)列出每日的工作表
(2)選擇表中所列的事情,依據:優先順序、最後期限、所需時間、打岔事務、所需資源等項目,選擇當天要完成的工作。
89 Macan提出時間管理模式其目的在於呈現:時間管理訓練對時間管理行為;知覺控制時間;壓力反應、工作滿意與工作表現的影響過程。
89 時間管理有三個重要行為:
1. 設定目標與優先順序
2. 時間管理的技巧
3. 傾向組織化
90 時間管理方法:
1. 第一代:利用紙條或備忘錄。
2. 第二代:運用行事曆與工作表。
3. 第三代:利用組織表、計畫表來「規劃、訂定優先順序及控制」。
4. 第四代:強調人類的四種天賦能力及完成人生四大需求。第四代的時間管理,認為:必須超越時間管理,進而探討生命的主導權。
91 人類的四種天賦能力
1. 自覺:指將自己抽離出來,檢驗自己的思想、動機、過去、先天條件、行為、習慣、傾向等。
2. 良知:
3. 獨立意志:獨立的行動能力。
4. 創造力:指描繪未來藍圖的能力。
91 人生四大需求
1. 生活:指食衣住行的「物質」需求。
2. 愛:只被愛與歸屬感等的「社會」需求。
3. 學習:自我發展與成長的「心理」需求。
4. 發揮影響力:感覺人生有意義、有目的的,對他人有貢獻的「精神」需求。
92 目標管理的作用:
1. 找出方向
2. 導出重點
3. 具有向前推進的力量
4. 集中精神與資源於目標
5. 杜絕拖延怠惰
6. 節省時間
92 目標設定的原則─SMART:
1. Specific ─ 目標要清晰明確切合實際
2. Measurable ─ 目標可以衡量
3. Attainable ─ 目標要具挑戰性且可達成
4. Relevant ─ 目標要在組織目標與各目標間相互調和
5. Time-Table ─ 目標要有時限
92 目標設定的重點:
1. 何者:什麼目標?夢想?理想?期望?
2. 何時:何時能達成?
3. 何種程度:要達到何種程度。
92 目標的類型:
1. 人生目標
2. 階段性目標
3. 多層次目標
93 「計畫」是事先擬定的一套處理事情的構想,以期運用最佳的方法來達成既定的目標。
93 計畫的進行方法:
1. 確定基本目標
2. 擬定達成目標所需的策略計畫
3. 擬定詳細的作業計畫
94 甘特圖
95 計畫的程序:
1. 訂定目標
2. 策略計畫
3. 每月計畫
4. 每週計畫
5. 每日計畫
96 重點管理原則:
1. 考量「重要性」與「緊急性」,安排工作優先順序
2. 80/20原則
97 何謂「80/20原則」?
80/20原則就是「重要少數與瑣碎多數的原理」。即在一堆事務中,重要的事只佔20%,在做事時如能掌握那些重要的事,則能獲得80%的效益。
98 「能力曲線」或稱「黃金曲線」,指每個人每天在體力、能力、精力、精神、意志、等身心最旺盛的時段,稱之為「黃金時段」將重要的事安排在這時段來進行,做事最有效率。
98 「疲勞」是指一種體力不足的感受,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也是一種個體主觀的感受。
99 由系統觀點來看,「疲勞」是能量不平衡的徵兆。
99 睡眠的型態:
1. REM:指睡眠較淺
2. NREM:指熟睡的狀態
99「失眠」就是長期睡眠不足或無法於REM及NREM中取得平衡。
101 疲勞的因應策略
1. 覺察個人的睡眠及疲勞狀態,以作為時間及體力配置之依據。
2. 當有疲勞的初步感受,即適時休息。
3. 規律生活,稅前避免刺激性食物飲料,保持睡眠品質。
第四章 家務分工 第一節 家務工作的演變
110家務工作的演變:
1. 工業化之前的家務分工:不分性別。
2. 工業化初期的家務分工:「男主外女主內」的勞力分工模式愈來愈清楚。
3. 工業化後科技對家務分工的影響:家庭從生產單位變成消費單位;兩性角色在工作上的劃分已成為社會視為正常且自然的安排。
4. 戰後的家務工作:電器及新工具的使用,使得家中雇傭的情形減少,而便利的生活並未使家務工作減少。
112 工業化早期,家務工作受到兩大因素的影響:
1. 家庭科技的改變:食物、衣服、健康照護、交通、水、瓦斯、電、石油產品。
2. 家庭能源系統的改變:自來水、瓦斯、電、石油等。
第二節 家務時間與精力的意涵
117 「自然時間」指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1小時60分鐘,又稱為「循環時間」。
117 家務時間的意涵:
1. 顯性意涵:指我們可見的家庭各項活動及發展的時間。
2. 隱性意涵:(1)文化中時間;(2)家庭時間的知覺。
117 家庭學者分析家庭時間的出發點:
1. 家庭時間的分配
2. 家庭生命週期的階段
3. 家庭歷史的演變
122 家務公平感受的觀點:
1. 個人層面:受傳統性別角色影響,夫妻在家務工作的分配上感受不同,但經由時間的改變和經驗的磨練過程中,調整自我的期望與實際之間的差距,使自我朝向主觀的「公平」感受。
2. 家庭層面:在追求家務分配的公平感受時,夫妻之間長時間的互動式達成公平感受的重要因素。
3. 社會層面:社會變遷同時影響兩性對家務分工行為及態度上的改變。
124 「精力」是指一個人的精神與體力。
125 時間與精力最大的不同在於時間是固定的,而精力卻因個人產生差異。
125 「家務精力」指的是花在家務各項事務上的精力,最常計算家務精力的是消耗在各項家務上的卡洛里。
第三節 家庭發展與家務分工
128 家庭發展理論的家庭生命週期對已婚兩性的時間分配皆有顯著的影響力。
132 夫妻的個人休閒時間,隨著孩子的成長呈倒U字型分配。
第四節 不同家庭類型的家務分工
133 以往分析家務工作時的方向:(1)家務工作的實際參與狀況(2)家務工作參與的主觀感受。但現在因受到家庭類型多變的影響,家務工作的分配也隨之不同。
第五章 工作與家庭 第一節 社會變遷對工作與家庭的衝擊
147 家庭結構改變對工作與家庭的衝擊
1. 初婚年齡提升,家庭建立漸晚,反映出因工作而延遲婚姻現象
2. 嬰兒出生率下降,老人人口鄒家,衝擊工作結構
149 就業模式改變對工作與家庭的衝擊
1. 勞動市場結構改變,雙收入家庭普遍
2. 已婚女性就業率漸增,家務工作乏人分擔
3. 工作地點離家遠,兩地家庭增加
4. 輪班制就業型態增加,打亂家庭生活
5. 家庭式、個人工作室等小規模事業增加,工作與家庭界限模糊
154 「候鳥家庭」指家中夫妻,只有再某些時間或季節相聚,其他時間分居兩地,過著如候鳥般的家庭生活。
154 「兩地婚姻」是指夫妻每星期至少有兩個晚上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地點,而仍維持並欲繼續維持下去的一種婚姻型態。
154 兩地家庭的特徵:
1. 兩地家庭之夫妻同時就業者,其中有一方在外地就業,但並不一定限於男性。
2. 兩地家庭之夫妻分離是自願的。
3. 兩地家庭之夫妻分開居住的主要動機,在於職業發展。
4. 兩地家庭之夫妻是在兩個固定地點之間來往,其兩地的居住處所固定的。
第二節 工作與家庭連結的理論與模型
158 壓力理論(ABC-X模式)
A─壓力事件
B─個人或家庭擁有的資源
C─對壓力事件的界定
X─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
158 「壓力事件」指凡是會造成工作或家庭系統中界域、結構、目標、角色、過程、價值等的改變都稱為壓力事件。
158 「壓力事件」可分為可預期的與不可預期的兩種。
可預期的壓力事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子女結婚家庭進入空巢期、死亡。
不可預期的壓力事件包括自然的災害、失業、交通事故..等等。
159 個人或家庭擁有的資源是面對壓力事件產生時,所能發揮的力量,力量若大,則壓力事件教部會困擾工作或家庭系統。個人或家庭資源
個人或家庭資源又分為三種:
(1) 個人資源:指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家庭資源:指家庭系統在應付壓力源的內在特質。
(3) 社會支持體系資源:指社會提供家庭或家庭成員a.情緒上的支持,b.自尊上的支持,c.其他支持網絡。
160 樂觀面對壓力事件的好處:
1. 澄清問題、困境與任務,可更容易面對壓力源。
2. 減少面對壓力源事件的心理負擔與焦慮的強度。
3. 激勵個人或家庭成員完成個人任務,以提升成員的社會及情緒的發展。
160 Boss對危機的界定:
1. 一個平衡狀態的嚴重失序
2. 非常嚴重的壓力
3. 非常劇烈的改變,以致家庭系統面臨障礙、喪失機動性、且失去能力
161 工作與家庭連結模型
1. 外溢模型:主張工作與家庭系統的界域是可以互相滲透的,即當工作壓力過大,壓力就會外溢到家庭,形成負面影響,反之亦然。
2. 互動模型:強調工作與家庭相互依存,工作與家庭不只是工作或家庭中的任何一方影響另外一方而已,而是相互影響。
第三節 工作與家庭的相互影響
163 工作對家庭的影響
1. 婚姻穩定的滿意度
2. 子女的福祉與社會化
3. 子女的家務工作參與
166 家庭對工作的影響
1. 工作行為的影響
2. 工作態度的影響
3. 家庭對工作報酬、經濟水準及成就的影響
169 工作與家庭的相互影響
1. 心理福祉
2. 角色壓力:因角色扮演而產生的壓力,扮演的角色愈多,壓力相對的就愈大。
3. 角色緊張:指角色之間的衝突所產生的緊張狀態。
第四節 平衡工作與家庭的資源
170 平衡工作與家庭的資源
1. 個人與家庭資源
(1) 時間資源
(a) 減少工作時樹
(b) 減少家務時數,或由他人分擔家務
(2) 心理資源
(a) 妥善計畫,排定優先順序
(b) 重購價值信念
(3) 善用支持系統資源
支持系統的支持方式可分為三種:
(a) 情緒性支持:指給予愛、關懷、傾聽..等,使被支持者感到備愛、被認同。
(b) 工具性支持:提供實際行動、物質或其他直接的協助,降低對方的負荷。
(c) 訊息性支持:給予忠告、建議、提示或其他可求助的訊息。
2. 政府與社會資源:
(1) 兩性平等工作法:91年3月8日實施。
(2) 老人福利法
3. 企業、機構資源
(1) 彈性工時
(2) 部分工時:我國1998-2000年部分工時狀況,男女皆為7%。
(3) 專案責任工作制
(4) 家庭親善措施
(5) 性別平等對待
175台北市對幼兒托育的服務:(1)日間托收(2)臨時託收﹝托育機構臨托、保母定點臨托、保母到宅臨托﹞
175 台北市對老人的照顧:(1)機構收容與安置(2)居家照顧(3)日間照顧(4)中低收入老人特別照顧津貼
第六章:家庭財務管理
第一節:家庭財務規劃的基本概念
收入與支出流量概念:展現出的是一段時間內現金收支的情形.
資產與負債與存量的概念:表示一個結算點時,資產與負債的情形.
進水量=本期收入.
出水量=本期支出.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淨增加量=本期儲蓄.
淨值=水槽水位=資產-負債.
(一)家庭資產負債表
「家庭資產負債表」(家庭財務狀況表):指在某一特定時日之資產「負債」與「淨值」的報表,藉以表達個人或家庭在那個時日下的財務情形,屬於一種靜態報表.在年底、季、月來編制此表.
分為3個部分:
1.資產: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財產,分為
(1)流動資產-現金或一個營業週期內能夠轉換為現金或消耗的資產(銀行存款、儲蓄存款、活會會錢、股票現值等)
(2)固定資產-供個人或家庭使用的有形資產(房屋汽車家電用品、黃金珠寶古董等).
2.負債:個人或家庭必須償還的債務,包括死會會錢等.
3.淨值:資產-負債所得的數值,即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財富.
(二)家庭損益表
家庭損益表:指個人與家庭在某一段時間內的收入支出與餘額的報表,主要目的,是希望了解家庭在紀錄的這段時間的財務成果與各種財務行為,屬於一種動態的報表,通常按日、週、月、季來編制.
家庭損益表係由收入、支出、餘額來表示:
1.收入:每月的薪資、存款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等.
透過收入來源分析,若發現家庭的現金流入集中於某一項收入時,需格外提防一旦
失去此收入時,要如何維繫現有生活.
2.支出:指每個時間點的花費.
健康的理財觀念應先預定一定儲蓄比率與投資比率,剩餘金額再做消費.但多數家
庭皆先消費後儲蓄.
3.餘額:指這一段期間收入-支出所得到的數字稱之.
若每年收入大於支出25%以上應屬非常理想.
(三)緊急救難金
緊急救助金至少需要準備3~6個月的周轉金方為妥當,周轉金以家庭損益表中的支出總額為主.
(四)以「家庭資產負債表」與「家庭損益表」了解家庭財務情形,共可分為4種:
1.資產淨值>0,當期餘額>0
表示家庭財力是健全的,資產淨值數字就愈高,也表示愈有投資的條件和需求.
2.資產淨值<0,當期餘額>0
這種狀況下,個人或家庭應先利用每月收入,償還利率高於10%的負擔,然後累積足夠的生活周轉金.
3.資產淨值>0,當期餘額<0
表示個人或家庭每個月的收入並不足以應付支出,但可從資產方面彌補不足的支出赤字.可能的狀況:a.有雄厚的資產b.已達坐吃山空的邊緣c.有第三者提供家庭的生活費用.
4.資產淨值<0,當期餘額<0
這種狀況最令人憂心.
第二節:家庭財務的投資
1.投資股票
2.投資共同基金
3.投資房地產
4.銀行的投資商品.
把錢放在銀行這樣的理財方式,可能面臨嚴重的問題:
a.低利率時代的來臨.
b.通貨膨脹的影響.
國內平均年通貨膨脹率為3.28%(10000元存在銀行,每年會無形減少328元).
一.投資股票
(一)股票的意義
股票:是有價證券,也是一種投資憑證,公司為求發展項投資大眾募集資金,所發給的憑證.可透過市場的買賣獲取差價;成為公司的股東,享有股東應有的權利.
(二)股票之利潤獲取
1.領股利:
(1)股票股利,即「盈餘配股」.
(2)現金股利
2.賺差價
(三)選取適合股票的原則
1.公司的經營表現
2.產業的未來與經濟前景
3.股價合理與否
二.投資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集合多數人的小額資金成為大筆資金,委託具專業知識之基金經理公司,遵照已經設定好的投資策略及方針,管理及運用此筆基金投資各種工具.
投資基金最適合時間、金錢、專業,無法兼顧的投資人.
(一)共同基金的類型
依發行地:國內基金公司-國內基金;反之,-海外基金.
依買賣方式:開放式、封閉式基金.
依投資地區:全球行、區域型、單一國家型、產業型.
依投資標的:股票型、債券型、平衡型(股票+債券混合)
依投資風險:收益型、成長收益型、成長型、積極成長型.
(二)投資共同基金的好處
a.專業投資管理;
b.降低投資風險;
c.小額投資即可;
d.投資多元選擇;
e.變現容易,流動性高.
(三)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
1.查閱的基金資訊.
2.比較不同基金的績效表現.
3.選擇優秀的基金經理人.
三.投資房地產
(一)投資房地產的概念
投資房地產只要地點佳,坪數屋價的投資價值高,即可考慮投資.
其賦稅與貸款,都較自用住宅來的高.
(二)投資房地產的選擇
房地產可分為房產、地產.
房產的使用功能分:住宅、店面、辦公大樓、商場、停車場.
地產包括:工業用地、住宅用地、農地等.
(三)投資房地產的利潤與風險
好處:
1.等待增值購買一套房屋,日後增值再出售賺取利潤;
2.購買收入型房地產-出租金額比貸款金額高時,將其租賃出去,賺取租金;
3.景氣低迷時,或政府推動優惠房貸時,以較低的價格買進,隨即以較高的價格賣出,賺取差價;甚至可以低價買進裝潢整修,高價出售牟取利潤.
風險:
a.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研究的投資;
b.需極大的資金,容易排擠到生活準備金;
c.變現的流動性低;
d.交易風險;
e.天災人禍.
四.銀行的投資商品
(一)銀行存款的優缺點
優點:保障本金、辦理簡易、管理單純、可質借變現等.
定期存款的缺點:投資報酬率低、被通貨膨脹率拉扯等.
(二)銀行存款的種類
1.活期存款
2.定期存款
3.投資型定期存款
4.綜合類存款
(三)外匯投資工具
外匯:本國貨幣兌換其他國家幣別之兌換比例.
1.外幣存款:除賺取利率外,也可帶外幣升值時賣出賺取差價.
2.外匯保證金交易:以保證金固定的倍數投資,銀行根據客戶存入保證金的多寡,來決定客戶最大的操作額度.客戶即可於此額度之內作外匯交易,賺取匯差,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率的投資方式.
第三節:家庭財務借貸
相關工具包括:標會、房貸、小額信貸.
一.標會
(一)標會的方式:1.標會的發起;2.製作會單;3.標會方式(內標、外標);4.標會進行過程.
(二)標會的好處:1.應急;2.儲蓄;3.手續方便;4.利息高;5.免賦稅.
(三)標會的風險與防制:1.人際信任度;2.規模與金額;3.約定書的製作:請每一位會腳和會首簽名,這張契約才會受到法律的規範.
二.購屋房貸
(一)購屋房貸的選擇種類
1.銀行房屋質押貸款:房貸利率有-(1)固定利率(2)機動利率;
2.無自用住宅優惠房貸與政策性優惠貸款;
3.理財型房貸:以不動產作為抵押品,除可用作購屋外,若不動產的價值高於貸款金額,剩下餘額可作為隨時動用的「週轉金」,不動用不計算貸款利息,存款可計息.
(二)選擇購屋房貸的注意事項:1.優先考慮政策貸款;
2.掌握利率方向、房屋估價基準;
3.償還房貸的比例:每月應繳房貸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4成以下較為合宜.
三.小額信貸
a.用個人信用跟金融機構借錢(例:信用卡、現金卡);
b.用貸戶所擁有的價值資產向金融機構抵押貸款(例:保單、定存單、股票).
(一)信用卡
1.信用卡的類別:普卡、金卡、白金卡等.
2.使用信用卡的好處:
(1)便利
(2)安全
(3)延遲付款節省利息
(4)帳單清楚等.
3.使用信用卡的缺點:
(1)容易產生衝動性購買;
(2)容易導致信用過度擴張;
(3)失卡或被盜刷的問題.
(二)預借現金卡
優點:
a.申辦門檻低,核卡速度快,不需擔保品,不需保證人,只要有固定收入,都可取得週轉額度;
b.用後採以日計息、隨借隨還、當日不計息的方式.
缺點:
a.要付出比較高的利息代價;
b.每次提領需付手續費100元以上;
c.一旦申請到現金卡,不管有沒有使用,發卡銀行皆會在聯合徵信公司註記「預借」立約金的額度,因此會影響到持卡人日後貸款額度.
(三)擔保質押
1.保單質借:好處在於「沒有還款期限」.
2.定存單質借.
3.股票質借.
第四節:家庭財務管理的實施要點
「家庭財務管理」廣義:就是按照家庭的資產負債現金收支狀況,再根據家庭的消費、投資、風險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況,所形成的一套家庭財務安排.
一.家庭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考量家庭年收入比例分配:(1)60%支付日常生活花費;
(2)20%~30%投資理財;
(3)7%~10%風險管理.
(二)透過資產分配分散風險
「資產分配」-將資產分別投資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透過資產組合分散風險,並經由長期持有與持續投資來累積報酬,以達到預期報酬率的一種投資組合策略.
最理想的標的數目介於5~10種.
若有足夠資金,建議以「三分法」來理財:
將資金分成3份-
第一份以現金型態存放於利息較高、較穩當的金融機構,做為儲蓄或應急之用;
第二份資金以不動產為主,若資金有限,建議投資可長期保值或增值的金融品;
第三份資金可嘗試較高利潤但風險也較大的投資.
(三)依據生涯規劃作理財管理
大抵根據:家庭、居住、事業、退休等,4大項為生涯理財規劃,這些理財目標必須有按部就班的理財行動計劃,時刻審視自己的資產分配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並不斷調整資產配置、選擇相應的投資品種與投資比例.
二.家庭財務規劃的風險管理
(一)投資者主觀的風險偏好:這個主觀偏好常會凌駕一些客觀條件,成為決定最後投資工具選擇或投資組合配置的關鍵因素.
(二)年齡與投資風險的關係:年齡愈大,所能承受的投資風險愈低.
(三)長短期投資與投資風險的關係
研究指出,資金需要動用的時間離現在越長,越能承擔高峰顯.理由:
1.景氣循環:高風險的投資與景氣循環有密切的關係.
2.複利效應:長期投資是獲取長期穩定的資本增長的為一途徑.
短期投資即使獲利豐碩,沒有時間拉長後產生的複利效應,其平均收益率往往低於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愛因斯坦將複利效應稱為「世界第8大奇觀」.
3.統計歸納的結果:股票年實質報酬率的高低區間,與投資持有期間關係成正比.
綜合:如果10年以上的長時間都不會動用到,可以承擔較高的投資風險;若是一年就會用到的錢,則不宜拿去做高風險的投資.
三.家庭理財的檔案管理
理財檔案管理除了讓自己掌握當月份收支狀況外,還能在自己遭竊等特殊狀況時迅速處理.另一方面,家庭檔案的完善管理,對於家中物品的增減更能了解如指掌,將可避免盲目的消費.
(一)家庭理財的檔案分類:
1.家庭的收支檔案;
2.家庭投資檔案;
3.貴重物品發票檔案;
4.個人履歷檔案;
5.珍貴物品類;
6.證件檔案;
7.聯誼交友檔案.
(二)家庭理財檔案的保管方式:
1.檔案保管步驟:a.編製目錄b.選擇合適的存放容器c.選擇合適擺放空間.
2.結合科技保存理財檔案紀錄:文字及圖像檔.
功能:a.快速方便,增進工作效率;b.複製備份,有效補救檔案
遺失或被盜.
(三)家庭理財檔案管理注意事項:
1.及時建檔;
2.建檔的完整性;
3.建檔的機密性;
4.建檔的更新性;
5.建檔的便利性;
6.建檔的安全性.
第七章:家庭的消費與決策
第一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與家庭消費
一.家庭所得分配狀況與所得來源
(一)家庭所得成長情形
1.開源節流與理財規劃已經成為家庭財務管理重要的目標;
2.進行家庭財務管理之所得成長率的假設中,實質所得成長假設不要高於3%,名目所得成長率不要高於5%,會比較接近實際狀況.
(二)家庭所得來源
1.受雇人員報酬:戶內各成員提供勞務而取得之報酬,包括現金與實物在內.
2.財務所得:自有財務出租或提供他人使用,所獲得之報酬,包括租金所得、利潤所得.
3.業主所得:家庭自己經營農業或其他產業,所獲得之淨盈餘.
4.移轉所得:不必提供對等報酬、從其他個人、家庭、政府企業、國外等,所獲得之無償收入.
二.家庭消費及儲蓄狀況
(一)家庭消費及儲蓄概況
呈現遲滯狀態,與「所得成長率降低」及「儲蓄率降低」的雙重結果有關.
(二)家庭消費改變,醫療保健支出比重續增
經濟學上恩格爾法則指出:當某國國民總支出一定時,花在吃喝等維持基本生存方面的比例越高,則該國越窮,社會發展水準越低.
1.食物消費、衣著、鞋襪,比例逐年降低;
2.房租、水電、家具設備,比例維持不變;
3.醫療健保支出激增:原因-a.全民健保開辦;
b.65歲以上老人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c.醫療藥品器材價格上漲率超過通貨膨脹率.
4.運輸通訊支出大幅增加:原因-
(1)60年代後,家庭擁有汽機車及電話的比例大幅上升;
(2)70年代,政府開放旅遊;
(3)80年代進入資訊時代,民眾通訊的需求大增.
5.娛樂教育支出比例增加最多:
(1)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開銷大幅增加; 70年代起廣設大專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大幅增加.
(2)近年來國外旅遊風氣大開,刺激了娛樂開銷.
第二節:家庭生命週期與消費要項
單身期→新婚期→滿巢一期(子女小於6歲)→滿巢二、三期(子女6-18歲)
→空巢期一期(中年,子女離家)→空巢二期(老年,子女離家)→鰥寡期.
(一)年輕單身期:年輕的男或女性離開父母,但尚未結婚自立門戶的階段,通常都在35歲以下單身貴族;喜歡短暫型投資計劃、信用卡制度;較友善的廣告接受者;有線
電視的重度使用者;結婚、闡述愛情的相關產品等均是消費重點.
(二)新婚築巢期:房子是新婚期最大的負擔;外食頻率增加;大型量販店一次購足,漸漸取代傳統市場的買菜方式;由口碑獲取產品資訊為訊息重要來源.
(三)滿巢育兒期:
1.滿巢一期:以子女為消費重心;新婚期所產生的分歧消費觀,逐漸一致;通常由女性扮演採購者的角色,掌控家庭的經濟狀況.
消費特性:
a.為了孩子的需要,常慷慨解囊,但貸款壓力仍然沉重,必須縮衣節食,盡可能降低個人消費.
b.對產品價格呈現高敏感度,常使用折價卷,非常注意消費訊息.
c.托育費用是另一個沉重的負擔,職業婦女必須重新考量自身的生涯規劃,來因應家庭經濟可能面臨的窘境.
2.滿巢二期:孩子正處於發育期間,食物及衣服的開銷增加;最大的開銷是在育、樂兩方面;父親職業趨於穩定,薪水也較過去優渥,許多太太重返工作行列,因此多半不會呈現收支失調的經濟窘困.
3.滿巢三期:子女為青春期,最大的特徵是孩子要求自由與獨立,要有自己的房間,使得換屋成為此階段的大宗消費;子女追求消費自主化,常與父母進行「協調式溝通」,子女對購買決策越來越有影響力;更換老舊耐久材(電視、冰箱)是這階段另一項開銷.
慢慢把消費重心由孩子轉移回父母身上,夫妻累積購物經驗,較少受到廣告慫恿的影響.
(四)空巢消費期:當小孩離家只剩夫妻供處一室的階段稱之.
1.空巢一期:小孩剛離家不久的階段.
夫妻通常尚未退休,薪資所得又是職業生涯最高峰,最具消費潛力.生活型態上常有“自我酬賞”的情形.最大的支出就是孩子的教育經費.
2.空巢二期:子女已結婚、搬離家中,父母也届臨退休年齡,所以家中的收入大不如前,如何有效的規劃退休金,及儲蓄保險等財務問題,運用退休後多餘的時間安排生活,是此階段的重點.另一重點就是健康問題.
(五)鰥寡閒適期:又稱“老人單身期”.多以寡婦居多.此期對於住宅服務(看護、醫療復健器材等)都有較高的消費比率,對療養中心及護理之家的需求也相對增加.
情感維繫也是鰥寡期的重要需求.
第三節:夫妻家庭消費決策之影響(一~五)
家庭決策中夫妻影響力大小分為4個「向度」:
a.太太主導。
b.先生主導。
c.自主決策:某一方具有絕大部分的影響力,可以決定要不要買。
d.共同決策
分為2個方向討論:
a.夫妻決策高低的問題與夫妻間擁有的資源有關;
b.夫妻使用哪種決策型態與家庭生命週期、產品性質、性別角色等有關.
一.相對資源與決策權力
相對資源論:在婚姻關係中擁有資源越多的一方,其所擁有的影響力就越大.
夫妻資源因素:
1.背景因素:
(1)當先生比太太有更高教育程度時;
(2)當先生收入高於太太時;
(3)當太太沒有工作或因為生育必須離職在家照顧小孩時;
(4)當家庭小孩總數比一般平均還多的時候;
(5)當先生屬於高社經階層的家庭時.
(上述反之,則太太比先生有更大的影響力)
2.文化規範:家庭的傳統性與現代性也影響決策.
保守傳統的家庭-先生主導決策;自由開放的家庭-普遍太太主導決策.
家庭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歸類為:開放型、中庸型、保守型.
開放型婦女在家庭決策上享有最多的權力,母系社會和核心家庭的妻子,比父系社會與大庭的妻子,擁有更多的家庭決策權力.
二.家庭生命週期與決策類型
家庭決策類型可分4種:太太決策、先生決策、自主決策、共同決策.
家庭結構與家庭生命週期是影響夫妻使用哪種決策類型的重要因素,可歸納為:
(一)中產階層的家庭-共同決策;高、低社經階層-由先生或太太一人主導決策.
(二)新婚家庭-共同決策,(尤以第一年);結婚愈久-自主決策(熟悉扮演之角色) .
(三)沒有小孩家庭-共同決策;有小孩後-自主決策(角色定位明顯、小孩面前維護形象).
三.產品性質與決策類型
(一)產品的風險性
高風險產品-共同決策;低風險-自主決策.
(二)使用產品的經驗
特定產品或特殊經驗-夫或妻主導購買權力;經驗不足-共同決策.
「冒險遷移」-指夫妻討論後,稀釋了錯誤決策所應負的責任,因而作出比個人態度更激進、更大膽的決策.
研究指出,經家庭共同討論後,太太所購買的產品大部分都偏於高風險性決策.
(三)購買產品的時間壓力
時間不夠用的家庭-自主決策.
四.性別角色與決策類型
個人對性別角色的態度會顯現在他的購買行為上.
(一)傳統性別角色的認同度
夫妻對傳統性別角色認定度高,則什麼產品該由男(女)性買,什麼產品需要一起討論,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例:先生-汽車、賀奠數額;太太-廚房、嬰幼兒;共同-休閒計劃、搬家.
(二)性別角色變遷對決策類型影響
在社會的大幅變遷下,女性所擁有的資源越多,所持有的性別角色也越趨平等.這種趨勢直接衝擊夫妻對傳統性別角色的認知.
雖然婦女性別角色已經日趨現代化,但親朋關係維繫工作,主要還是由家中女主人負責.
五.家庭消費決策的盲點與衝突
協商過程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衝突,而不是提升決策品質.
購屋過程,夫妻在共同決策過程觀點的差異,與盲點的產生:
(一)夫妻除了性別不同,在觀念與性格上亦存有差異,因此建構了許多不同的購屋標準,達成彼此共識的機會非常低.
(二)夫妻共同決策的盲點在於爭理,拼命找出對方的語病,或邏輯的缺陷而攻之.
(三)夫妻在購屋過程達成共識的情形大部分是指具象問題(有無陽台、幾間臥房等),在需要大量討論的抽項議題(地板顏色、家具擺設等),常因角度不同,各持己見容易產生衝突.
(四)夫妻購屋共同決策較少產生爭執的地方,只要指對方不熟悉但自己專精的地方.但不屬於彼此專長認定的範疇時,夫妻都認為自己比較有影響力.
如果沒有衝突或是衝突忽然減慢或消失,代表一方正極度容忍委屈求全,以維持表面和平.衝突互動觀點主張:衝突不僅對家庭有正面影響,某些衝突甚至能產生建設性的效能.
第四節:子女對家庭消費決策的影響
一.消費者社會化
家庭是小孩學習為消費者的第一個機構.父母親與其他的長輩教導小孩認識產品的價值與意義,並告訴他們怎樣購買或消費,才能顯現產品的價值.
「消費者社會化」-是由社會化概念而來,指個人學習到市場上的知識、偏好、技巧的過程.
當兒童學習到下列事項時,我們認為消費者社會化已經發生並融入到他的生活中:
1.對於各種產品或品牌有自己獨特的偏好與認知;
2.知道產品的特徵與購買產品運作的方式;
3.學習到“聰明購物”的一些技巧.
一生中,消費者社會化持續的進行,直到成年都在學習.
兒童的消費者社會化過程:
(一)父母言教與身教的影響:1.以自身的經驗教導孩子與品質的關係;
2.培養小孩貨比三家的能力;
3.決定兒童與外界訊息接觸的機會;
4.兒童常藉觀察而模仿父母的消費習慣;
5.父母早出晚歸,許多兒童需要上街購物分擔家庭責任.
(二)父母的管教方式:
1.權威型父母(專制型父母)-嚴格控制小孩,對外界訊息謹慎過濾.
2.放縱型父母-與小孩關係不親密,很少啟發小孩潛能,或告知消費相關知識.
3.民主型父母-鼓勵小孩自我表現,與培育自我價值.
4.溺愛型父母-不去限制孩子,認為孩子有權力做許多事,但不必負什麼責任.
溺愛型與民主型的父母較其他2型,更主動介入小孩在消費者社會化的歷程.
(三)電視媒體的影響:孩童在電視媒體所學習到的是一種表達式的消費模式,忽略對產品購買的內在意涵的思索,所以高頻率的媒體接觸,容易造成兒童以消
費來滿足情緒的不理性行為.
(四)同儕:尤以青少年階段更為顯著.
二.兒童對家庭決策的影響力
出生率降低,使兒童成為天之驕子,現象顯示:
1.兒童對家庭決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2.兒童有旺盛的消費潛力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一)父母讓步:
1.意義-父母受到孩子的影響,轉以孩子要求為主,改變了原來的產品選擇.
2.讓步方式包括-苦苦央求、強力推薦、說某某都有、做家事當購買交換、直
接將產品放入逛街籃中.父母受小孩影響產生讓步的程度,因年齡不同而有差異.
3.父母讓步與管教型態關係-.
小孩用品家庭用品
權威型父母低 低
放縱型父母高 低
民主型父母適中 適中
溺愛型父母高適中
(二)從生活中培養小孩的理財能力
兒童在行銷市場上深具潛力原因:
1.家庭的人數減少,小孩備受長輩的寵愛;
2.兒童的消費者社會化過程提早來臨,形成許多獨特的消費觀點;
3.父母工作早出晚歸,親子互動機會降低,常以金錢彌補.
理財教育的方式,分3階段說明:
1.學齡前兒童:
(1)讓孩子了解數字與錢的概念.
(2)讓孩子了解真實與想像的差距-避免日後無止盡的物欲價值觀.
2.小學階段(6~12):
(1)讓孩子自己管理錢-養成儲蓄觀念.
(2)教導孩子如何記帳.
(3)從購物機會教育中,培養孩子正確的用錢觀.
(4)從遊戲中學習理財觀念-大富翁.
3.青少年階段(12~18):
(1)父母應以身作則.
(2)借錢給孩子培養貸款觀念.
(3)讓孩子了解簡易的投資理財原則.
三.青少年子女對家庭決策的影響
「反向代間影響」-由下對上的消費影響型態稱之.
反向代間影響的強弱,與「家庭關係融洽度」及「子女對購物知識的專精程度」有關.
1.反向代間影響的意義:子女經常接觸流行性產品,因而熟悉產品特徵,消費的相關經驗,與知識比父母更豐富,而這種知識權威也對家庭決策造成直接影響.
反向代間影響只限定在某些特定產品.
反向代間影響的產生與家庭中民主正義觀念有關.
民主正義觀念為核心家庭的特性,許多父母親認為要培養小孩的獨立,必須有機會讓他們參與家庭決策的機會.家庭中的民主正義觀念使得子女權力及影響力增加,也相對提升引發家庭衝突的可能性.
2.反向代間影響與家庭特徵的關係
反向代間影響的效果,與「家庭關係融洽度」及「購物權威性高低」有關.
「家庭關係」-親子之間互相尊重與信賴的程度.
「購物權威性」-子女對某項產品的購物知識專精的程度.
家庭關係不睦親密購物性權威 高影響程度低 影響程度高低沒有影響 折扣性影響「折扣性影響」-父母表面性接受子女的建議,但實際卻不採行.
第八章:特殊家庭資源管理
第一節:單身家庭的資源管理
一.單身家庭的概況
各年齡組未婚的比例尤以25~28與20~24歲兩年齡組增幅最鉅.
二.單身家庭形成的原因
「單身族群」-未婚者、離婚者、喪偶者.
「單身家庭」-只由一個人所構成的家庭,包括:獨身主義者、婚前過度階段的單身者、離婚單身者、喪偶者.
增加的原因:
(一)初婚年齡的提升,晚婚趨勢的形成
(二)婚姻態度的改變、單身未曾結婚者的增加:現今單身已不受到社會所責備或是感到不平等的歧視,許多人不在視婚姻為人生必經的途徑.
(三)喪偶或離婚使然
(四)個人主義興起的影響:生活科技發達,個人在生活各方面,不需要時時仰賴父母的供給,
可以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女性受教育及就業機會增加,不再以
進入婚姻為最終考量.
(五)性觀念的改變:無婚姻行為,間接鼓勵了單身生活者的增加.
三.單身者的類型
(一)自願暫時性之單身(矛盾型單身):指從未結婚或曾經結婚者,但不反對最終要結婚者.
(二)自願永久性單身(決心型單身):自願終身不婚,或曾經節過婚但現在已決定不在結婚者.
原因:認為自己不適合結婚、對異性感到恐懼、受到宗教信仰
的限制等.
(三)非自願暫時性之單身(希望型單身):指一些渴望結婚、嚮往婚姻生活的人,暫時還沒有
找到結婚對象者.
(四)非自願永久性之單身(悔恨型單身):指一些渴望結婚,但是卻找不到結婚對象而放棄再找尋對象者.
原因:年紀已過了適婚年齡、高學歷、高所得、身心理上的缺陷.
四.單身者的困擾與迷思
(一)孤獨感:欠缺真正提供心靈依靠的對象,缺少家庭親情的溫暖等.
(二)一般大眾對單身者的刻板印象:a.認為單身者等於失敗者;b.認為單身者較優遊自在.
(三)生活角色上的衝突矛盾:選擇回到原生家庭中,與父母同住,產生生活上的衝突與矛盾.
(四)成受社會鼓勵人們結婚的壓力
(五)一般社會大眾對單身者的錯誤推斷
一般人對單身者的迷思與事實
迷思事實
1.過度依賴父母
2.都較自私自利
3.經濟上較為富裕
4.較為快樂
5.多傾向終生不婚
6.不婚是有些不正常
1.與已婚者對父母和親友的態度並無不同
2.較已婚者更重視維繫有情
3.多數單身者年紀輕,經濟較不穩定
4.易感寂寞、沮喪、焦慮、不快樂
5.多數渴望進入婚姻
6.有些是被迫單身,有些是自願單身,不婚並非不正常.
五.單身家庭的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
1.與原生家庭親友維持良好的互動
2.創造並維持各種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3.建立心理與社會的自主性
4.培養興趣嗜好
5.擴大生活圈
物質資源:
1.維持經濟上的自主
2.做好良好的財務規劃
3.做好良好的財務管理
4.妥善思考居住的方式
5.學習家事簡化技巧
6.善用社會團體所提供之資源服務
第二節:單親家庭的資源管理
一.單親家庭概況
到1998年每12.5戶就有一戶為單親家庭,以「女性單親家庭」居多.
二.單親家庭形成的原因
(一)喪偶
(二)離婚:
1.協議兩願離婚
2.法院判決離婚.
(三)分居:
1.夫妻某一方因外在環境因素,暫時分住不同處(服兵役);
2.夫妻雙方因長期意見不和,或是生活方式無法配合等.
(四)遺棄:指雙方之間仍存有婚約,但其中一方不履行夫妻義務、或是養育子女等責任,將另一方棄之不顧者.分為
1.惡意遺棄
2.行蹤不明.
(五)未婚生子
(六)單身收養
男、女單親均以「離婚單親」最多,「未婚單親」比例最低.
三.單親家庭的困境與問題
(一)經濟壓力問題:尤以單親母親的經濟問題更為嚴重,原因可能是由於社會上所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所造成.
(二)父母角色過度負荷的問題:對於喪偶或是離婚所形成的單親家長來說,除了必須承擔本身心理的傷痛外,尚須面臨盡快重整心情、決定家庭未來方向、學習生活與工作中的角色適應等問題.
此外,往往容易忽略本身的心理需求,因此可能間接地增加個人心理與精神上的壓力.
(三)子女角色適應問題:社會大眾負面印象-子女掩飾單親事實,表現退縮現象;一般家庭中,父母可提供適當的兩性角色觀摩,且男、女孩皆可透過父母親的互動,習得正確的兩性關係.就單親家庭來說,容易導致子女無法在家庭中得到適切的角色認同,對子女未來的發展產生問題.
(四)子女教養問題:男性以往長時間在外工作,與子女的相處時間較母親少,因此造成與子女的關係較不熟悉,也較不懂得如何與子女相處問題;
由於單親母親必須外出工作,促使與子女相處的時間減少,對於子女的生活便較無法清楚掌握.
(五)未婚懷孕所衍生的問題:若未婚媽媽年齡較小,除了面對心理的衝擊外,尚必須面臨到生活的種種問題;如果懷孕生子為一意外事件,在經濟方面,可能尚未建立良好的基礎,也容易感受到相當大的壓力存在.
四.單親家庭的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
1.妥善的安排時間
2.規劃親子共處時間
3.協助子女適應單親家庭的生活
4.與親友維持良好的互動
5.培養家庭成員共同的興趣與嗜好
6.讓子女參與家務工作,家人互相分工合作,以節省時間與精力
物質資源:
1.勇敢面對經濟上的可能壓力
2.妥善做好財務規劃
3.妥善做好財務管理
4.善用社會各種可用的資源
5.學習家事簡化技巧
6.教導子女管理家務
第三節:外籍配偶家庭的資源管理
一.外籍配偶家庭的改況
「跨國婚姻」-指來自不同國家、種族的兩方所締結的婚姻關係.
「外籍新娘」(外籍配偶)-指透過各種婚姻管道婚嫁至台灣的東南亞女子.
「外籍新娘」一般是指來自低度開發國家婦女,嫁往高度發展國家的全球性現象之一,學者為避免負面排斥的刻板印象,將「外籍新娘」稱之為「外籍配偶」.
娶外籍配偶的台灣男子,大多具有社會邊緣特質,在婚姻市場逐漸被邊緣化,由於仲介的「速食婚姻」,使外籍配偶家庭潛藏著許多負向的婚姻後果.
邊緣化所帶來的婚姻後果:a.因文化、語言的隔閡所造成的溝通障礙;
b.因交易婚姻所欠缺的感情基礎;c.因地位邊緣化所造成的社交限制;
d.因商品化所造成的買方優勢;e.因姚見懸殊而造成互不信任等.
所衍生的就是婚姻暴力、父權壓迫、虛假關係等
二.外籍配偶來台的主要動機
(一)台灣婚姻市場的現象使然-a.性別比例不均,男多女少的現象,使得台灣男性的擇偶機會受到排擠(即「婚姻排擠」現象);
b.女性大多以社經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為擇偶對象(即為「婚姻坡度」現象);
c.女性選擇不結婚的比率增加;
使社經地位處於劣勢的台灣男性無法順利取得台灣女性.
(二)改善家庭經濟:外籍配偶原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大多不佳.
(三)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想像(四)個人好奇心使然
三.外籍配偶家庭的困擾與問題
(一)生活適應問題:
(1)語言障礙問題
(2)文化差異問題
(二)經濟衍生的家庭問題:
(1)金錢控制問題-丈夫為主要來源者,產生明顯的階級.
(2)經濟壓力問題
(3)婚姻暴力問題
(三)子女教養問題:
(1)子女偏差行為問題-較沒有權力與能力.
(2)不當教養方式問題-受到原生國文化的影響、權威打罵等.
(四)人際關係建立的問題
:(1)與夫家的人際關係問題-原國籍生活文化越能與台灣地區相似,越能及早適應台灣生活.
(2)與社區居民的人際關係問題-若與夫家相處越融洽,越可能被社區居民所接受.
(3)與原國籍的聯繫互動問題-受到來台時間的長短,及夫家家庭成員是否支持而有所影響.
(五)角色適應問題:
(1)個人的角色適應問題-須有所調整,對於子女管教、家庭決策參與等,較沒有權力介入.
(2)家庭的角色適應問題-進入了一個傳統對女性角色的刻板期待、扮演好妻子與媳婦角色及傳宗接代等壓力.
四.外籍配偶家庭的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
1.提升外籍配偶語文及識字能力
2.與夫家親友建立真誠的溝通
3.與原生家庭保持良好的互動
4.調整心態,克服角色適應問題
5.主動把握學習的機會,增進生活知能與問題解決能力
6.增進教養子女的正確觀念7.擴大生活圈
物質資源:
1.學習家務處理的技巧
2.面對經濟上的可能壓力
3.做好良好的財務規劃
4.循序漸進做好家庭財務的管理
5.個人財務的規劃與管理
6.善用社會團體所提供之資源服務
第四節:老年家庭的資源管理
一.老年庭的概況
至2003年平均壽命:男-73.35歲;女-79.05歲
我國平均壽命高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大陸,低於日本、新加坡、香港.
「老年國」: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全國總人口7%以上時,稱之.
2051年每4~5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老老人」-指75歲以上的老人.
二.台灣地區老年人的生活現況
(一)健康狀況
男性老人的健康狀況較女性老人為佳;教育程度愈高者,健康狀況也較佳.
老人住院時之照顧者以「兒子(媳婦)」佔最多,「老年配偶」佔最少.
以罹患「心血管疾病者」佔最多.
(二)經濟狀況
教育程度越高者,經濟狀況呈現越佳之趨勢.
65歲以上老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依序為:1.子女奉養2.本人退休金、撫恤金等3.工作收入4.政府救助金或津貼5.儲蓄利息投資.
男性老人經濟來源-工作收入佔最多;女性老人-子女奉養佔最多.
(三)居住安排
依序為:
1.與子女同住
2.與配偶同住
3.獨居
4.與親友同住.
「三代同堂」仍為多數老人所期望的老年居住安排方式.
(四)對老人福利措施之要求
台灣老人最期望的福利措施為醫療保健,與經濟方面的補助;較不需就業輔導方面的協助
三.老年家庭的困境問題
(一)經濟收入減少的影響
對個人來說:本人的退休金或其他收入很充裕,晚年經濟生活較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對家中有老年人的家庭言:若子女的工作收入有限,老人本身退休金又準備不足、有患有長期慢性病或需要日間長期照護時,是一種沉重的經濟負擔.
若由於家庭相關因素,老年父母在外租屋,或是前往安養願生活,並負擔期醫療費用時,又將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二)居住安排的問題
「養兒防老」與「三代同堂」的觀念,事實上已受到相當程度的挑戰.
若老年人與子女不住在一起,彼此居住地點的距離問題,就是影響聯繫探訪的關鍵.
(三)婚姻調適問題
例如:
1.退休的夫妻雙方無法在家事處理上取得共識;
2.夫妻中的一方得了長期性的疾病需要照顧時;
3.夫妻的一方對性的興趣減少,或對個人性能力產生無能感的懷疑時;
4.由於疾病而無法有性行為時,
種種狀況,都有可能影響夫妻間的情感,需要退休夫妻共同面對與調適.
(四)疾病的影響
如何以積極的心態與行為來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五)配偶死亡的調適
老年喪偶對男性的打擊較女性打擊嚴重.
原因:
1.可能必須學習如何處理瑣碎的家務工作;
2.已建立的依賴互動關係,一旦妻子過世,常有不知所錯的空虛寂寞感;
3.傳統觀念都是男性應較堅強,因此男性通常不知如何紓解情緒,容易產生心理上
的巨大壓力.
四.老年家庭的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
1.與子孫親友們維持良好的互動
2.擴大生活圈,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3.妥善安排時間,培養興趣與嗜好4.簡化家務的處理,避免體力的過度消耗
5.建立心理與社會的自主性6.注意飲食、適度運動,維持身心的健康
物質資源:1.維持經濟上的自主2.提早做好財務規劃
3.做好良好的財務管理4.重新配置家中的各項設備
5.妥善思考居住方式6.善用社會團體所提供的資源服務.
第九章:社會資源網路
第一節:家庭與社會資源的關聯性
家庭與社會資源網絡的關聯性:
一.個人、家庭與社會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
二.不同發展階段的家庭,需要使用多元不同的社會資源
三.多元化的家庭,需要多元化的社會資源
四.豐富多元化的社會資源,可以補充家庭資源的不足
五.社會資源的有效運用,可提昇整體家庭的生活品質
第二節:社會資源的意義、特性與分類
一.社會資源的定義
(一)狹義性的社會資源
指為因應社會需要,滿足社會需求,由「非政府機構」所提供的所有有形的物質資源,與無形的精神資源而言.
(二)廣義性的社會資源
為因應社會需要,滿足社會需求,有助於社會服務實施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資源而言,它包括來自「政府機構」、「民間團體」、或是「個人」所提供的各式資源或服務.
就福利服務的供需面來考量,「社會資源」應包涵「政府」、「民間」與「個人」三方面所提供的有形與無形資源.三者之間也應達成一完整、周延,相互配合的互補關係,以幫助家庭解決更多的問題,達成最大的效益.
二.社會資源的特性
(一)消極性:當個人或家庭有需求時,才會應當事人的要求視情況使用的.(例:心理諮商服務)
(二)積極性:積極尋找需要協助或支持的個案,以提供必要的協助.(例:社會工作的家庭訪視)
(三)強迫性:對於特殊個案必要時會提供強制性的服務.(例:精神病患強制協助就醫)
(四)教育性:因應與滿足個人或家庭的需求,不定期的提供相關資訊與活動.(例:各縣市的家庭教育中心)
(五)發展性:可以協助個人或家庭,建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資源或支持系統.(例:福利手冊)
(六)回饋性:當個人或家庭在使用相關的社會資源後,若本身尚有足夠的能力,即可回饋社會,提供必要的協助等.
三.社會資源的分類
(一)依資源的特性分類:1.人力資源-專業人員、教師、民意代表等.
2.物力資源-相關機構的場地、設備、相關設施等.
3.財力資源-補助、贊助、捐助等.
4.文獻資源-調查報告、統計資料、研究成果等.
5.組織資源-人力、物力、財力、文獻等方面的綜合性資源.
(二)依資源的提供者分類:
1.政府資源.
2.民間資源.
3.政府與民間合作資源.
(三)依資源使用的系統:
1.終身教育系統
2.醫療服務系統.
3.社會福利系統.
4.社會心理諮商輔導系統.
5.法律檢警系統.
6.宗教系統.
7.職業服務系統.
8.資訊服務系統.
9.休閒系統.
10.理財服務系統.
11.保險服務系統.
12.家庭管理服務系統.
13.交通服務系統.
14.個人社會支持系統.
第三節: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與應用
一.社會資源網絡的建立
使資源網絡的效益發揮最大功能的因素:
1.建立以個人或家庭為中心的個人網絡
2.發展志工聯繫網絡
3.結合社會互助團體網絡
4.增強社區聯繫網絡
二.社會資源的應用
(一)搜尋資源:報章、網路、電視、親友等,來蒐集有關社會資源的訊息.
(二)整理資源
(三)規劃資源:根據家庭成員的需求,規劃在未來適當的時機使用資源.
(四)運用資源:應根據個人與家庭的需求與目標加以妥善運用.
(五)評鑑資源使用的成效:以改善未來資源使用的方式,或另外尋求其他更合適的社會資源.
第四節:有用的社會資源網絡
一.一般家庭可利用之社會資源: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台北縣無)
二.婦女可利用之社會資源:
(一)政府資源-內政部社會司、各縣市社會福利課或婦幼福利課.
(二)民間資源-勵馨基金會、晚晴協會、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等.
(三)單親家庭可利用之民間資源:賽珍珠基金會、晚晴協會等.
三.家有兒童/青少年家庭可利用之社會資源
(一)政府資源-各縣市社會福利課.
(二)民間資源-世界展望會、勵馨基金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等
四.外籍配偶家庭可利用之社會資源
(一)政府資源-社會局、家暴防治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民政局、交通局、教育局、勞工局、衛生局.
(二)民間資源-賽珍珠基金會、中華救助總會等.
五.老年家庭可利用之社會資源
(一)政府資源-內政部社會司、各縣市社會福利課或老人福利課.
(二)民間資源-紅十字會、創世基金會、伊甸基金會等.
第十章:家庭生活品質
第一節:家庭生活品質的意涵
一.生活品質
生活品質簡稱QOL.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指個人在所生活的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感受程度,這種感受與個人的目標、期望、標準、關心等方面有關.包括一個人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獨立程度」、
「社會關係」、「個人信念」、「環境」6大方面.
總括-生活品質:一個人對於其生活狀況所做的整體性評估,包括主觀感受、客觀衡量.
生活品質的評估方式分:客觀指標、主觀指標(知覺指標).
(一)指標
指標:可以顯示某種系統的特性、健康情形、現況形貌或表現,的統計量數.
指標具有之特性:
1.能指出普遍的狀態,但未必具有高度的科學精確性.
2.統計上的變項不全是指標-指標的變項只能反應社會的特定層面,但指標結合概念的變項,呈現制度的縮影.
不是所有的統計量都是指標,指標必須要有一參照點或基準,用以檢測其統計數量.
3.指標是可以量化的數字,必須根據建構的法則解釋指標的意義-指標的值僅表示一種量數,對數字的解釋,研究者需賦予意義.
4.指標是一種暫時性的數值.
5.指標是理論發展的起點
建立一個好的指標原則為:
(1)指標的選定應依據理論.
(2)應能反映現象的核心或重要特徵.
(3)應能被眾多的人所了解與採用.
(4)應有共通的操作型定義.
(5)所測量應是可觀察且能賦予數學運算的現象.
(6)數據應能符合「有效性」、「可靠性」、「穩定性」、「反應性」、
「量表性」、「分割性」、「代表性」、「與其他指標的重合」等標準.
二.生活品質指標
(一)生活品質指標的定義及分類
1.客觀指標:指有明確、特定的標準可以依循,是指計算人類環境中有用的物品、建構好的生活的物質條件、或描述大多數人的一般狀況,如國民生產毛額、經濟成長指標等.
個人福祉的測量,應從人們生活的狀況及生活環境中來描述,而不是只有主觀的評估一個人的生活.
2.主觀指標(知覺指標):沒有明確的標準或特定的準則可以依循,是以衡量個人對於自己生活狀況及滿意的知覺,企圖測量的是生活經驗,而不是生活實況.
綜合-「客觀指標」:含有可量化的特質.
「主觀指標」:在衡量個人對生活狀況及滿以的知覺.
「生活品質」:是客觀外在的生活實際狀況,及主觀內在需透過知覺才可發覺的生活滿意.
主觀生活品質的研究多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
要衡量社會發展的程度,可以從客觀、集體的「社會指標」或「社會經濟指標」著手.
客觀的集體指標包括:人口特質、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婦女地位、經濟情況、政治參與、文化多樣性、福利措施等.涵蓋:安全、環境、工作、學校、社會、文化休閒等生活領域.
(二)生活品質指標的內涵
1.國外
以6個面向的聯合指標評估生活品質:
(1)身體福祉;
(2)情緒福祉;
(3)社會福祉;
(4)生產性福祉:
(5)物質福祉;
(6)公民福祉.
WHO所發展的生活品質問卷簡化後包括:
a.生理健康範疇
b.心理範疇
c.社會關係範疇
d.環境範疇.
2.國內
早期-以經濟學者為主,試圖以貨幣價值來反應國家的福利水準.
1980年代-開始發展社會指標,以量化的客觀指標為主.共識如下:
a.勾勒短、長期社會變遷軌跡的趨勢;b.測量國民福祉及生活品質的現狀;
c.發現現存或潛在社會問題;
d.提供社會改革,及政策改善依據,並帶有社會政策革新的使命.
台灣採用評估生活品質的客觀指標有:「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
「生活環境」、「醫療保健」、「教育文化」6大領域.
主觀指標有:a.對生活中的工作狀況;b.財務狀況;
c.婚姻生活;d.親子關係;e.住宅環境狀況;f.健康狀況;g.休閒生活等,的滿意情形.
2004年,行政院提出國民生活指標綜合指數為:「健康」、「環境」、「公共安全」、
「經濟安定」、「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學習生活」、「社會參與」、「文化休閒」
等9個領域.
三.家庭生活品質
(一)家庭生活品質的意涵
家庭生活品質定義:家庭需求被滿足、家庭成員享受他們相聚在一起的生活、而且有機會做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事情.
家庭品質的基本要求,乃在於家庭成員的需求先要被滿足,而且是家庭認為重要的需求.
需求分為主、客觀兩個面向.
(二)家庭生活品質指標
家庭生活品質組合要素包含:「愛」、「照顧」、「認同」、「接受」.
張惠珍使用資源理論訂出衡量生活素質的指標,將人類的需求分為5種層級,藉以評量家庭生活品質,包括: 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相屬與相愛需求;
4.尊重需求;5.自我實現需求.
國內具體的評估指標,大都仰賴「國民生活指標綜合指數」及「國民生活狀況調查」.
第二節:家庭生活品質的變遷
一.生活品質的變遷
(一)從學術研究觀點分析
儘管客觀生活品質綜合指數有持續改善的趨勢,但是人民主觀生活滿意確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主客觀生活品質差距擴大現象,發生在:
「客觀就業機會品質、主觀工作狀況滿意度」、「客觀健康水準、主觀健康滿意度」、
「客觀教育發展品質、主觀教育狀況滿意度」、「客觀休閒生活品質、主觀休閒滿意度」等面向.
(二)從國民生活指標綜合指數分析
行政院主計處2004年國民生活指標體系包含:健康、環境、公共安全、經濟安定、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學習生活、社會參與、文化休閒等9個領域.
逐漸下降的有:健康、經濟安定、家庭生活、文化休閒.
逐年提升的有:環境、社會參與.
(三)從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分析
一.2003年調查結果二.近十年的變遷
(四)家庭生活品質的變遷
一.國民生活品質指標
二.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家庭生活近十年變遷:國民對未來生活最憂心的問題,以財務問題占最多,其次是事業問題及小孩教養問題.
第三節:提升家庭生活品質的資源
一.個人與家庭資源
(一)經濟資源: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資源;如:金錢、物品等,這些資源充足,可以提升經濟安定、居住品質、休閒生活等滿意度,以提升生活品質.
(二)非經濟資源:不具有具體形式、不具有經濟生產與服務的無形資源;包括:情感、時間、精力等.具有高品質、積極、正向的精神資源,可以建立人際間的親密關係、積極參與學習與社會活動等,減少單親、不再有受虐兒等家爆發生.
二.政府資源
(一)公共設施(二)服務與醫療機構(三)提供學習活動單位
「知識半衰期」-指的是知識不再適用的時間長度,在知識更新、價值信念更迭快速的現代社會中,若不維持學習,過去所學的知識將很快不能用,或被社會淘汰.
(四)法令政策:
1.經濟補助的法令政策-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條例、青輔會青年創業貸款、助學貸款等.
2.保護生活的法令政策-兩性工作平等法、家庭教育法、老人福利法、兒童及
青少年福利法、家報防治法等.
三.民間機構資源
包括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
非營利組織: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協助,因此不只是提供學習活動,甚至提供經濟協助.
四.科技產品資源
改善家務工作的科技產品、食品科技、醫療科技產品、交通科技產品、通訊產品、數位科技、塑膠貨幣等.
(空大書香園地)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99下老人與家庭 第1~6章 喜悅 2011-04-03 整理 明光學長轉貼
99下老人與家庭 第1~6章 喜悅 2011-04-03 整理
壹、社會變遷中的老人與家庭
第一章 緒論:老化與家庭
老年人口是目前台灣成長最快的族群,家庭老人學的研究重點,它強調在逐漸老化的家庭脈絡下,家庭的形態與功能的轉變。
家庭老人學一面著重老化狀態下的家人關係,另一方面則是反映了,隨著家中人口老化的家庭經驗。
第一節 人口成長趨勢與老化的關係
一、世界人口成長趨勢及影響
人口老化指整體人口比例中,老年人口所增加的比例。
高齡人口數增加的原因如下:環境衛生改善、醫療服務、免疫能力增加、營養改善。
大多數國家,人口老化以出生率決定、次之取決於死亡率。當環境衛生和營養改善、醫療技術與免疫能力增加,將降低死亡率,這群新生人口隨著年齡長,原本在金字塔底部,隨著時間遞嬗的年日增加及整體環境改善,日後這群人口將在類矩形金字塔或胖金字塔頂部。
高齡人口增加下的重大需求:社會安全體系、政府補助的醫療保健計畫、年金計畫。
二、台灣人口成長趨勢及影響
台灣在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高齡人口已達7%)。至2008年止,我國老年人口佔10.49%,高齡人口迅速增加中。高齡者可分含飴弄孫族(65~74歲)、年高德劭族(75~84歲)、安養天年族(85~100歲)、人瑞(100歲以上)四類。
造成高齡人口貧窮的可能原因:
1.退出勞動市場或公民營機構後,缺少薪資所得。
2.退休金趕不上通貨膨脹後的物價所得。
3.退休後仍投入生產行列,但收入僅只有15~64歲者的1/2到2/3。
4.國民年金緩不濟急。
5.社會福利救助服務對象的標準相當嚴苛。
6.會在年輕時就有理財計畫的人並不多。
三、人口成長趨勢對於家庭結構的影響
因為醫療進步、衛生概念提升,使壽命增加而提高不同世代間相處的機會。
(一)改變的婚姻狀態
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守寡性別差異的因素,主要是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第二是女性幾乎傾向嫁給比自己大的男性;第三是鰥夫比寡婦容易再婚。
年長女性可能因為喪偶而面臨缺乏經濟來源、身體殘弱的狀況,這會直接產生社會問題,並間接影響社會福利政策的制定。
(二)縮減的家戶規模
人口統計變化和都市化、經濟成長、女性教育程度提升、勞動參與率增加的相互影響,改變了家戶的結構。二十世紀半,家戶規模上有縮小的情形,並朝向核心家庭的趨勢。由於,生育率降低以及移民潮增加,促使已開發國家縮小家戶結構,這也促使家庭形成網狀系統。
由於晚婚或性別角色等規範的改變以及高離婚率、老年喪偶等情形,都促使獨居的個人數增加,間接也產生許多一個人組的家戶。
(三)居住安排的變化
老年獨居的比例一般而言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增加,但到了一個臨界點後,也就是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喪失時,居住的型庇大會從獨居轉向依附機構或他人。
很多因素會改變年長者獨居或和配偶一同居住的可能性,而收入增加是讓年長者和家族中年輕成員分開居住的主因。
開發中國家,獨居者較少,年長者的居住安排主要是和自己孩子住在一起,但仍有地區性差異存在。導致地區性差異的原因尚有文化基準與居住習性。
(四)社會支持比率
人口成長的比率也會造成社會支持比率改變。社會支持的概念常成為老年政策規劃的指標。社會支持比率指的是「依賴人口比」,又稱「扶養比」。老年人的支持比例是指65歲以上的人口除以20至64歲的工作人口。各國對社會支持比的計算公式有些微差異,主要在於對可工作年齡的定義不同,在多數的已開發國家,逐漸減少生產力和逐漸增加的老年人口增長了老人支持比例。
預測人口成長趨勢對社會支持率的影響,將會影響政策規劃的評估,凱文指出若能藉社會支持率作為政策規劃的指標,規劃良好年金及社會安全制度,老年人較能獲得制度和情感上的支持。對成年子女而言,則較容易避免因經濟衰退產生的衝突及破裂的婚姻。
另外,社會支持比並未考慮不同年齡層的勞動參與率。基於上述因素的差異,總社會支持比會比實際數字略低。
第二節 老化與家庭的知識脈絡
一、老化研究的發展
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老人學教科書,名為《生死書》,書中提倡人類長壽的秘訣在改善健康,注意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十九世紀的奎特雷(Quetelet),他不認老化是停滯或是倒退,反而是老化是一種發展的過程。
1922年的心理學家霍(Hall)的《衰老─你的後半生》,就針對認知過程的變化,以及社會和人格功能的變化,提供實驗性的架構。
1946年,《老人學期刊》的創刊,為美國著名的老人學學術期刊,對老人學知識的傳遞扮演開路先鋒角色。到了今日,老人學各門期刊數遽增,老人學也逐漸走向跨學門發展。
二、老人學議題的研究方法
(一)橫斷面的研究法
是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個體的某種或多種行為,同時進行研究。這樣即可在短時間內搜集各年齡階段的老人發展與心理發展的資料。這種研究方法時間上較為經濟,但因為不同發展階段的資料搜集並非取自於同一組個體,因此無法解釋前後的因果關係。
(二)縱貫面的研究法
是針對同一位老人或同一組老人的某種或多種行為特徵作追蹤研究,以消除世代的影響。這研究的優點是符合個體發展的本義,由同一對象所獲得的研究資料,較容易解釋發展過程中行為改變的因果關係。但此研究會耗費許多時間,受試者練習後的影響也是問題,受試者中途退出也是問題。
(三)時間序列設計
「世代序列設計」是縱貫性設計的延伸,連續測試兩個或以上的世代一段時,因此得以在不同時間點,測量不同世代中同年的人。
「世代序列設計」可有效辨別測量因素或歷史因素中年齡及時間的差,還可以用來斷定變化是來自於老化因素或歷史因素。
(四)回溯性研究法
以回溯的方式搜集個體過去的生活史資料,如家庭狀況、服務資料、病例、家庭關係等,從而分析研討與目前行為的關係,此一方法目前普遍應用於老人學的研究中。
(五)同輩分析
針對縱貫性研究及橫斷研究各有其優缺點,本方法是運用許多不同的抽樣調查,在不同時間搜集調查問卷或相同的資料,或者過一段時間再搜集另外一些問卷,以便了解不同年齡的老年人及其意見、行為和其同輩有何不同,以及過了一段時間後,又有哪些改變。
三、老人學議題的知識觀點
對於切入老人學的觀點也逐漸理出一種非零散資料堆砌的整全觀點。這種整全觀點稱為生命週期觀點,認為個體的生活經驗、歷史事件、社會和經濟狀況交錯影響並且形塑著老年關係。每個不同的出生族都有他們獨特的生命歷程,這個生命歷程由成員早年自身的經歷所塑造。
以生命週期觀點切入老化與家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個研究範圍:第一是生命階段的轉換時機與個體外在歷史活動的關聯;第二是協調對世代關係的影響,這裡的協調性指個體及家庭整體在生命階段轉換的協調性;第三是早期生命經歷對後續人生的衝擊。
第一個研究範圍更深入的,指生命階段的轉換時機與個體在在生命週期中進入或離開不同的工作(如家庭、學校、工作、社群)及其連帶產生的角色轉變有極大的關聯。
第二個研究範圍是指個體生命與群體家庭變遷的協調程度,特別是一生中家族間平衡關係的改變。個體與家庭變遷的協調性是生命週期的重點。特別是在個體的目標與家庭組織單位的需求、原則相互衝突時。
第三個研究範圍探討的是生命前期的事件對於之後人生所累積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力往往不僅是短暫的或是遭遇當時直接影響個體,還會以不同的形式持續間接的影響個體一生或影響家族的生命歷程。
第三節 多元文化脈絡老化觀及生活型態
多元化教育在美國有其源遠流長,非洲黑人奴隸的引進、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潮,這樣的歷史促成美國人口構成的複雜性。因特殊的時空背景,另一面受西方學術思潮發展的強烈影響及後現代主義的風行,醞釀出多元文化主義的理念。因多元文化差異引發認同議題的結構性原因之推論觀點,以下就社會現象學,社會建構主義、女性主義等多重觀點下所形成的老化多元觀點。
社會現象學及社會建構主義學者關心「老化」的概念是被誰界定的,也關心「老化」是如何被界定;因此他們反對研究者僅將老化的數據做為研究推論的唯一根據,卻忽略將研究數據與被研究的高齡者對時間、空間、自我的認知等因素共同探討。在面對老人政策制定的過程,將因著研究數量增多的意義,而使更多獨特個體的獨特需求被照顧。
女性主義的理論嘗試經由連結個體與社會結構去統整微觀及巨觀的老化途徑,指出在資本主義及父權當道的社會導致女性的弱勢地位。
多元文化的老化研究,並非僅是對象上的改變,並非僅強調不同族群高齡者的差異性,不是強調個體自身的改變,也不是巨觀層次的改變,而是以接納不同文化為前提去兼顧個體的改變及巨觀層次改變。也就是說,多元文化理念下的老化研究內涵必須顧及性別角色、種族、階級,並且允許討論動態本質以及老化經驗的意義。
第四節 老化對家庭的影響現況及未來發展
一、居住型態、內涵與關係
年邁的雙親與成年子女,若身處多世代的家庭中不一定共同居住。老年人居住的自主權,部分取決於老年人是否擁有自己的房子。「有距離的親密感」,是現今美國所偏好的世代互動方式。
在生命週期晚年,寄宿以及出租形成所謂的「同等於家庭之社群」。
二、親屬間的相互依賴
不管有沒有共同生活,與旁系親屬相互依賴,是核心家庭生存的基本原則。
三、跨世代間支持
親屬間固然會提供協助,但子女負有照顧父母的主要責任,親屬主要提供社交活動以及偶爾的幫助,主要照顧的責任往往落在特定子女身上。
第五節 相關名詞解釋
(一)壽命期望值
指某一事件未發生時,以該事件所有可能結果的平均數,做為該事件的預測值。
(二)最大壽命值
指生物的預期最長壽命,這裡的預期已經消除環境危機的因素。
(三)老化
有機體一生所有的變化,這些變化有的好,有的壞,有的無傷大雅。過了30歲,人體會出現更多變化,反映器官功能的下降,稱作「衰老」。
(四)扶養比
又稱「依賴人口比」或「社會支持比」,主要目的用在顥示工作人口與非工作人口的比例。
(五)戰後嬰兒潮世代
指二次大戰後至1964年間出生的人口,這群人的共同經驗都是經歷貧窮、白手起家、刻苦耐勞至今累積許多財富的一群人。
(六)出生族
又被翻譯為「出生族」、「族群」,用來描述因出生年齡接近而擁有許多共同經驗的一群人。
結 語
第二章 高齡者生理變化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老化的生理理論
生理上的老化理論必須符合以下四個前提:
1.普遍性:過程必須具有普遍性,各種生物體都必須經歷同樣的現象。
2.有害性:此過程的發生必須是有害的,造成生理功能的衰退。
3.漸進性:此過程必須是漸進的,也就是功能的喪失隨著時間而逐漸發生。
4.內因性:功能喪失必須是內因性的(自然發生),沒有辦法被有機體本身所矯治或更正。
由以上四點可知,自然老化和疾病是不同的。老化和疾病的不同,如疾病卻不具普遍性,以下所介紹的五種老化理論都符合這四個檢視的標準。雖然這些理論都幫助我們了解老化,但是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夠充分且適當地解釋,為何造成老化?
一、用久必損論(wear and tear)
用久必損理論提出:器官就像機器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逐漸耗損,這一個模式中,老化是已經被事先設定的過程,也就是說每一個種族都有其生物時鐘,能夠決定他們最長的壽命,以及器官受損老化的速率。
某種果蠅的壽命只有幾小時
人最長壽命為120歲
二、自體免疫論(autoimmune)
在生理老化最常見的理論之一是自體免疫,這個理論提出:老化是由於體內免疫系統隨著時間的演變而產生缺陷,因此不僅攻擊外來的蛋白質、細菌和病毒,也會產生抗體攻擊自己體內的組織,而老年人通常更容易受到感染。
自體免疫理論的優點在於,能夠解釋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許多疾病的發生率會逐漸地增加,例如像癌症、糖尿病以及風濕性關節炎。
三、交互連結論(cross-li
此理論的重心主要是著眼於一種骨膠原。這種蛋白質隨著年齡而變化,骨膠原是一種重要的結締組織,可在人體大部分的系統中發現,例如在人體內就有三分之一的蛋白質是骨膠原,當一個人的年齡增加時,骨膠原就會產生明顯的變化,例如皮膚產生皺紋,這樣的變化會導致血管、肌肉組織、皮膚、水晶體以及其他器官失去彈性,而且減慢傷口癒合的速度。骨膠原可見的變化是,鼻子和耳朵會慢慢地變大。
在骨膠質中平行的分子產生交互連結繼而聚集在一起的現象是必要的,然而在年老動物和人類之中,這樣的連結會使得這些組織更容易彎曲和硬化。
四、自由基論(free radical)
自由基理論是交互連結理論的延伸之一(Finch,1990;Harman,1981)。
自由基是高度活躍的分子,會從細胞中斷裂分離,而擁有一對不成雙的電子。自由基通常是在細胞運用氧氣時產生,會和其他細胞的分子產生互動,而且會造成DNA的變異、結締組織的連結,並且改變蛋白質的行為,而造成其他的損害。
抗氧化劑就是所謂的化學抑制劑,能夠安全地吸收額外的電子,避免在使用氧氣分子的過程中形成新的自由基。因此我們常會聽到醫學專家建議大家多吸收一些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β胡蘿蔔素和硒。多攝取這些抗氧化劑可以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壞,因此而喪失的免疫功能,並且減緩因為許多老化過程而導致疾病的發生,進而縮短老化的過程。
由自由基造成的細胞傷害,會在人體自然的老化過程中不斷地發生,因此便會造成癌症、心臟疾病、阿茲海默症以及帕金森氏症的發生。
五、細胞老化論(cellular aging)
細胞老化理論提出,老化會使細胞的複製過程延緩,Hayflick以及Moorehead(1961)第一次發現在實驗環境中培養皿內的細胞,大約經過50次的複雜後便不再複製,而從較為衰老的細胞中發現,其複製的次數更少。此種現象可從早衰症(progeria)維耳納氏症候群(Werner Syndrome)也都可發現。
這會使得早衰症患者在15至20歲,而維耳納氏症候群患者在40至50歲時即壽命終止。
理論的倡導者亦指出,每個細胞皆具有一定程度的DNA,而最終也一定會耗盡。由於DNA的耗盡會造成RNA的減少,而RNA是合成%238;不可或缺的物質,%238;又可以調節細胞的正常功能,因此失去DNA會造成RNA減少,最後造成細胞死。
有生理老化的理論中,細胞老化的理論對於老化的解釋似乎是最佳的。
第二節 隨年齡而產生之生理變化
(一)基礎代謝
隨年齡的增長而減低,約每十年減低2.0%,可能是高齡者非脂肪組織的減少所致。故高齡者對熱量的需求也較年輕人來得少些。
(二)身體組成
高齡者非脂肪結構(主要是蛋白質和水)減少,而脂肪所佔的百分比增加。非脂肪部份主要是指肌肉,長期缺乏運動會使肌肉萎縮。肌肉為危急情況下,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極為重要。所以規律性的運動及良好的飲食有助於肌肉的維持,並防止脂肪的貯積。
(三)體重
中年時,體重可達到最重,之後即逐漸減輕。長時期的低熱量飲食、生病、創傷、手術均會使身體變瘦,但早年體重過重並不一定因老年而喪失其超過的體重。
(四)循環系統
心臟與其他臟器不同,年紀愈大其重量愈重,應付緊急狀態的能力跟著降低。血壓也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上昇,心縮壓在七十五到七十九歲達到最高,心舒壓在六十五歲達到最高,其後漸漸下降。適當規則的運動可保血管暢通無礙且促進腦和心臟的側枝循環。
(五)消化系統
1.牙齒:牙齒因蛀牙及牙周病(齒齦或顎骨疾病)會發生掉牙。缺牙或不當假牙影響到食物的攝取且偏向澱粉質之軟食,而且咀嚼不夠會令往後消化難以完全。要避免此種情形,得要有良好飲食,適當刷牙或用牙線,定期找牙醫師診治保養。
2.舌(味覺):高齡者多數喪失相當比例的味蕾。味覺在74歲到80歲時降低80%,酸甜鹹辣四種味覺中對鹹的味覺並無降低,其他三種味覺則降低甚多。抽煙之癮君子比不吸煙者更嚴重些。另缺乏鋅也會使味覺喪失。
3.胃:年過40之後,有時因胃細胞萎縮,使得胃酸的分泌量及酸度均減少,影響鈣質及鐵質的吸收。胃細胞萎縮也會使幫助吸收維他命B12的內在因子的產製受影響,間接導致B12缺乏症。
4.腸:小腸、大腸張力減少,運動性較低,造成慢性便秘。預防便秘的方法為每天飲用8至10杯水,並食用富含纖維質食品。
(六)內分泌系統
1.卵巢:停經的來臨是在二、三年間慢慢的發生,月經逐漸減少,月經間隔延長。有的人則很快的停經。停經前後,婦女會出現不安、抑鬱、容易受刺激、食慾不振、失眠、頭痛、出汗、臉及胸部出現紅色斑點、腹部及骨盆周圍的脂肪增加、恥毛減少、乳腺萎縮,乳頭變小。
2.睪丸:男人性機能,35歲以後,睪丸之生理能力即開始有走下坡之傾向,到了老年,睪丸變小變軟。睪丸酮的分泌減少,精液粘度減低及性能力減少。從50歲開始逐漸地,高潮來得慢,時而縮短;消失得快。
3.胰島腺:高齡者胰島素分泌減少,給予大量糖份,可維持較偏高的血糖,但血糖的偏高仍會加速組織的衰退,規律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有助於維持其穩定狀態。
4.甲狀腺:高齡者的甲狀腺的分泌減少。大多數內分泌專家認為此乃需求量的減少。除非為甲狀腺素缺乏,否則並不需要投與甲狀腺素之藥物。
(七)髮膚
1.頭髮:無論男女,頭髮隨年齡之增長而變灰白,某些人則變禿。除非太早出現,否則並非不健康的表現。按時保持清潔衛生,可避免過早掉髮。但白頭髮出現與否,個別差異很大。
2.皮膚:高齡者皮膚變薄且出現皺紋,主要是皮下脂肪喪失所致。皺紋是與年齡有關之皮膚最明顯的變化,由20多歲開始出現而持續終生。
(八)免疫力
免疫隨年齡的老化而難以控制妥當。對外來的組織細胞及病原體抵抗力減低;另一方面,卻又形成對自己身體組織的抗體(自體免疫)。所以高齡者易罹患疾病(包括癌症),自體免疫可能與組織器官的衰退有少許關聯。飲食採行低熱量、低蛋白在理論應可使免疫系統延緩老化,但長期的低熱量、低蛋白飲食容易造成生長發育及營養方面的缺失,更會導致感染病症的入侵。
(九)泌尿系統
高齡者經腎臟的血液減少,腎絲球濾過率減低,尿糖出現機會增加,然而若無腎臟疾病,應該尚有良好的排泄功能。每天飲用足量的水(8-12杯或2-3公升);二為食物中必須僅含中度的蛋白質和礦物質;三為規律性的運動以維持良好的循環。多尿也是高齡者常有的症狀,睡覺前喝水多、膀胱炎、前列腺肥大也引起多尿,祇有膀胱炎時小便灼熱感,前列腺肥大時尿線細瘦且每次尿量少。高齡者之膀胱容量祇有250毫升(年青人600毫升),且不易完全排除,此亦為多尿之原因之一。另外超過65歲以上者,75%有尿失禁,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
(十)肺臟
肺臟是人體老化最迅速的器官之一,肺功能約從30歲開始退化,60歲後其退化加速。此退化過程會受到吸菸、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嚴重之環境及罹患肺部疾病的影響。測量肺活量可作為預測平均餘命的指標。維生素A、C、E及規律性的運動有助肺的健康。
(十一)骨骼
高齡者骨骼變薄變脆弱通常來自鈣質的流失,尤以停經婦女為主。
(十二)肌肉
肌肉的肌力與耐力在老化過程中逐漸喪失,其程度端看是否有規律的運動。
(十三)神經系統
1.腦:腦為身體老化最快的部分。腦細胞約有150~160億個,但過了20歲以後,平均一天會死10萬個腦細胞,並沒有新的腦細胞來補充。另有不等程度的脂褐質顆粒(老化色素)沈積下來。與壯年比較,高齡者祇剩3/4以下的腦組織。但是腦細胞如果經常利用,譬如看書、寫文章、思考等等,可以延長腦細胞的生命(其他肌肉、骨骼細胞若經常活動,也能延長細胞減少的期限)。腦老化因素大部分來自腦以外:一、血中氧氣及營養素供應減少,二、身體各部位代謝產生的氨、酮體及其他代謝產物對腦的毒性作用,三、頭部創傷。所以維護腦的健康得包括(1)營養均衡,避免毒性物質,(2)血管問題的預防,如動脈硬化或維他命C缺乏引起的微血管裂脆,(3)控制產生毒性產物之疾病如尿毒症,(4)保護頭部,免部創傷。
2.神經:神經傳導在高齡者約慢10%,反應的正確度低,但尚能運作準確。
3.反射:高齡者反射通常較遲緩,極端的壞情況可能為一病兆。故高齡者不適合開快車。
4.記憶:高齡者的近期記憶差,但遠期記憶不受影響。
(十四)感官
1.耳:聽力和辨別不同聲音隨年齡而衰退。對高齡者講話,除了聲音要大點以外,以低音有耐性地慢性講為妥。助聽器不能取代正常的聽力;不但放大講話的聲音,也同時放大周圍環境的雜音,開始用時可能不太習慣。
2.眼:眼睛的水晶體有彈性,能調節視距,在40歲以前會緩慢減退,一過40歲即快速減退,人即出現老花眼。除了老花眼之外,白內障也是高齡者常見的問題。眼睛極易遭受到外來的傷害。保護之道在於(1)完善均衡的營養。(2)傷害之虞時戴上護眼裝具。(3)迅速治療糖尿病和其他病況。
(十五)睡眠
高齡者睡眠的總需求遜於年青人,且睡眠不深,不易一夜長夢。
(十六)體溫
身體對體溫的調節範圍,本就狹窄,但隨年齡老化而變差。
第三節 健康與疾病指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而已。」
一、生理因素影響生活满意度(生活品質)
對於健康可靠的評價不只是醫生對病人生理狀態診斷,還包括高齡者的自我感覺、觀察其行為以及生活環境。生活品質可以定義為一個人功能性的健康、勝任能力的感覺、日常生活功能的獨立以及對於個人社會滿意度的綜合。
在美國高齡者似者能調適他們對於健康的感受。反觀台灣的高齡者,65歲以上老人年齡愈大表示健康與身心狀況不好者比例愈高。
研究指出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有慢性疼痛,或有日常生活功能及人際互動限制的高齡者,較易認為其生活品質欠佳,尤其對於老年女性更是如此。
內政部的調查報,65歲以上老人期望的老年生活,前三項期望依序為「身體健康」、「能與家人團圓和樂」及「經濟來源無虞」。80歲以上則是「有人細心照顧起居活動生活」的比例相對提高,無論男女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健康」,其次是「經濟來源」,再其次是「自己生病失能的照顧」,可見高齡者對自身健康及醫療照護的重視。
二、社會及心理因素影響生活滿意度(生活品質)
我國65歲以上高齡者最想的居住方式為「與子女同住」(含配偶、子女配偶及孫子女),其次是「僅與配偶同住」,再來是「獨居」。
65歲以上老人有固定參加社會活動者為24.82%,以參與「養生保健團體活動」者有10.56%最多,「宗教活動」9.23%居次,「休閒娛樂團體活動」6.05%再次之。
對整體生活滿意情形:65歲以上老人對目前整體生活之滿意度(含很滿意和還算滿意)為79.14%。隨教育程度愈高,老人滿意度愈高。
總之,對於自己健康的感受通常與他的安適狀態與生活滿意度有關,自覺健康狀況良好的高齡者會比較快樂、滿意,並且參加較多社會活動,也不易感到緊張及孤獨。
第四節 健康促進
民國96年灣男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
排名 男性 女性
1 肝癌 肺癌
2 肺癌 肝癌
3 結腸、直腸癌 結腸、直腸癌
4 口腔癌 乳癌
5 胃癌 胃癌
一、健康促進的定義
渥太華憲章提到「全民健康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且應於2000年前達到全民均健目標。」將健康促進定義為(廣義):「使人們能夠強化其掌控並增進自身健康的過程」。
健康促進的推動重點:
1.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 healthy public policy)
2.創造支持性的環境(create supportive environment)
3.強化社區行動(strengthen community action)
4.發展個人技巧(develop personal skills)
5.重新定位健康服務(reorient health services)
丹尼爾(O’Donell)的健康持續模式
二、健康促進的起源
健康促進的概念來自李維及克拉克的三段五級的觀念:
(一)初段預防:再區分為促進健康及特殊保護兩級。
(二)次段預防:再區分為早期發現(診斷)、早期治療(疾病控制)。
(三)三段預防:再區分為限制蔓延(殘障)、恢復常態(復健)。
三、健康促進在台灣
我國從1993年開始進入人口高齡化國家,而未來高齡人口比例超過14%時,台灣將進一步成為高齡社會。人口老化的最大問題是高齡人口以及慢性病健康照護需求的增加,行政院衛生署在1993年到1997年推行「國民保健計畫」,訂定了健康促進、健康保護、預防保健服務等項目。並於2001年7月設置「國民健康局」,重點工作是加強全民健康促進。
四、高齡者的健康促進
高齡者健康促進行為不強調疾病和殘障,重點在於增進高齡者最大潛力以及將老化所產生的影響縮到最小。
對高齡者而言,執行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對於其健康有密切關係,將健康促進結合在生活中,可省醫療成本,也可增進生活品質。
五、健康促進策略
影響健康促進相關的因子:
1.政策、社區認知、全球問題、生活型態及職業因素
2.整體概念:包括人性、精神與身體的相關性。
3.自我照顧概念:如達成健康促進將可增進個人尊嚴、是否有意願參加專業照護活動、政府是否能夠提供適當措施。
4.場所的控制:考慮個人對健康維護的責任與權,利及造成健康無力感與疏遠的要素。
5.健康概念:個人有能力達到最大潛能狀態。
6.危險概念:包括生活型態是否成為危險因子。
六、健康促進行為
高齡者自己對健康的定義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達到生理、心理與靈性層面的健康,並且與環境處於和諧狀態。
以下是高齡者健康促進的行為項目的簡略陳述:
(一)戒菸
65歲戒菸調查,發現自覺健康狀況不好者中有戒菸意圖的比率最高。吸菸有害健康,為妨礙健康促進的一大要素之一,因此若要推行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戒菸首推為第一要務。
(二)壓力處理
高齡者的壓力來源,除了生理功能上的退化之外,仍有許多導致壓力的因素。藉由群體或個人的活動,能夠幫助他們處理壓力,並且感覺較快樂。
(三)運動
運動不但可幫助個人減輕壓力,規律的運動也可以幫助預防骨質疏鬆,增加心肺功能。台灣高齡者目前常見的的運動:爬山、騎腳踏車、游泳、健走等,除了增加肌力、肌耐力外,也提升關節靈活度、以及心肺適能。
(四)營養攝取
銀髮生活321:
飲食3概念─均衡飲食,食物多樣化、三餐正常,餐餐規律、每天攝取6杯水份,包含白開水、飲料、湯。
活動2主張─多到戶外走走,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在家隨時找機會動動,例如:掃地、洗碗、種花、灑水。
心情 1 點靈─常保好心情:做志工、看書、學書法,繪畫、做蛋糕,打拳、旅遊、唱卡拉 OK、下棋等,生活可以過得更多彩多姿!
(五)足夠睡眠
對高齡者而言,足夠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種種因素造成睡眠效率(睡眠效率 = 實際入睡的時間 / 分配给睡眠的時間)減低等現象。
1.合適的睡眠環境
2.規律的生活作息
3.適度的運動
4.放鬆身心
5.避免吃過飽及攝取太多水
6.避免菸、酒及含咖啡因飲料
7.不給自己睡眠壓力
8.了解自己使用的藥物
9.少在白天睡覺
(六)規律服藥
用藥時間、種類、次數與顆數的注意。
(七)健康資源之尋求
高齡者要如何尋求健康資源,並了解如何照顧自己,對高齡者來是說,是非常重要的。
結 語
第三章 老人人格發展與社會脈絡
第一節 人格特質與其發展理論
老年其實並非始於65歲生日,而是人生發展中的一個階段。
「人格」: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情境之下仍表現一樣的行為(一致性);及每個人在同一個情形下的不同表現(特殊性)。
張春與對人格的定義:人格就是「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己以至於對整體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此一獨特個性乃是個體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面特質所組成」,而這些特徵又有相當的統整性與持久性。人格特質是替一個人不管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都保有一種特殊的行式,它是一種持久的先天特徵。
持人格特質理論的學者,認為特質是人格中比較穩定的部分,它清楚地標示一個人的個別性。人格特徵是複雜的,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有助於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與其他人相處。遺傳因素和身體健康狀況對人格及其形成產生重大影響,人格特質理論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格趨於穩定。
持人格階段論的學者,強調人格的發展階段,認為社會環境會影響人格發展。
老人人格問題的討論:
一、人格特質理論
*外向性(extraversion):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活潑外向、主動、自信且喜愛交朋友,在群體中通常較可能處於領導角色。
*和善性(agreeableness):體貼的、可愛的、合作的及熱心助人、易相處且對人寬容。
*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專心、集中程度,做事努力、循規蹈矩以及追求卓越。
*神經質(neuroticism):焦慮、緊張不安、情緒化、沮喪及自卑,惡劣情緒和負面感覺的傾向。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有創造力、想像力、富變化,喜歡思考、求新求變。
二、人格的階段理論
(一)榮格(Jung)的人格理論
他是相信成人期人格仍然持續發展的早期理論家之一,認為人格可歸納為自我的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是關注個人的外在世界的「外向性」,另一種傾向是關注個人的內在世界的「內向性」。要達到心理健康,這兩種傾向必須達到平衡。當個體表現過分突出某一傾向時,他們被稱為具外向性格或內向性格。
集體潛意識-它反映了人類在以往歷史過程中的集体經驗,它是一種從不可計數的千百億年來人類祖先經驗的沉積物,一種每一世紀增加極少極少變化和差異的史前社會生活經歷的回聲。由祖先遺留下來的意識型態,稱為原型。原型分為:假面人格、阿尼瑪、阿尼慕、陰影等四類。榮格理論中的阿尼瑪、阿尼慕理論主張一般人身上同時具有柔弱女性氣質和剛強的男性氣質,然而大部分的年輕人僅表現出一個面向,但到了老年以後,開始接受心理上的特色,一些隱而未現的人格特質逐漸會顯現出來。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
人格是由個體內在的成熟和外在的社會要求交互作用而決定的,每個階段會有一個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並經歷一項衝突。所有的各體現在和未來的行為植根於過去的行為,因為後來階段的發展是建立在前面階段的基礎之上。
個人最後一個階段必須解決自我統整與絶望之間的衝突,個人透過回憶和積極地對自己人生成就的肯定,來評估自己的一生並證明其意義。
三、發展系統理論與人格六焦點模型
1992年福爾德和樂尼提出了發展系統理論。強調個人只是情境中的個體,理解個人人格發展需要關注三種相關的情境因素,第一是日常生活情境─如工作、家庭及學校等;第二是個人生命全程觀點出發─根據個人生理發展階段,不同階段對人格的影響;第三是社會歷史時範疇─透過一些結構性因素及特殊歷史事件影響人格發展。
麥克亞當的人格三層次理論,第一層是人格的特質結構,不受特定情境影響;第二層是人格關連,有目標、發展任務;第三層是生命故事,對個人生活有意義事件的創造性敘說。
1999年胡克以麥克亞當的理論,發展出人格六焦點模型,其中三焦點為:特質、個人行為構念、生命故事,這是構成人格結構的內在本質;另外三集點是:狀態、自我調節和自我敘說,其乃人格結構內在本質相對應層次的運作過程。
特是與情境無聯的普遍人格傾向。狀態指的是個體情緒、心境、饑餓感、疲勞、焦慮等心理感受的短暫變化,它的特徵是生理趨力。我們要真正認識一個人,不僅要從特質結構去理解,還要了解其個體當時的狀態過程,這樣才能準確預測其行為及行為的結果。
個人行為構念是該模型的第二層,指人格特質的情境化。個人行為構念包括個人奮鬥、可能自我、個人計畫、生活任務等。
生命故事是一個有關生命意義的獨特構念,是個體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的詮釋,從某人的生活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其整個生活的變化軌跡。
在生命故事層次上的自我敘說是指:自我陳敘述與生命經歷相關的社會認知活動,也是一個講述者與聽眾者共同進行創造的過程。
四、實證研究
(一)五大人格特質的穩定性
其研究支持人格特質具有終生穩定性,而且有些人格特性有遺傳性。
(二)從主動到被動控制
老人也變得謹慎及內向,正如榮格所言,減少外向性而注重個人內在生活,伴隨著老化,會減少衝動及傾向使用更複雜的自我防衛機轉。
研究發現:有三類與年齡十分相關的人格特性變化最大─對於性別角色的看法、對於生活調適形式的改變、對於內在精神實質的更加重視。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發展任務,老年期的自我目標設立會以個人能控制,不易受外界影響為主。老化過程中,從初級控制轉變為次級控制;從同化適應策轉變為順應適應策略,這是一個值得關注且複雜的動態過程。
(三)性別角色認同的變化
研究發現:女性老人逐漸顯露她們原本就有卻一直沒有表現來的自我中心及企圖心,男性老人變比較能表達情感及對依附關係的需求。
第二節 人際與社會網絡
在高齡化社會裡,維持生活品質的條件之一就是充足的社會支持。與重要他人的互動可以減緩壓力、提供情感支持,及時幫助並提供重要角色的延續。
友誼對老人士氣和生滿意度也存在高度相關,不少研究甚至指出其影響遠超過家庭。家人與朋友在老人生活中具有不同皂功能,家人是提供情感安全感及依附關係,朋友則是陪伴。
一、婚姻關係
愛情三元素─親密、承諾、激情
愈來愈多婚姻不幸福的老年夫妻寧願選擇離婚也不願忍不快樂的婚姻。
二、成年子女關係
不論老年父母或成年子女,彼此均是對方主要的情感慰藉及支持的來源。都會區的老年父母由安養機構及外籍看護取代子女的照顧,偏遠地區的老年父母則由年輕的新移民媳婦取代照顧。
子女照顧老人年父母的機動理論:
1.互惠主義觀點─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期望未來能得到一些回報(如遺產)。
2.研究者也使用社會義務理論去設計子女照顧的相關研究。
3.以依附理論去解釋成年子女照顧者的動機。
三、手足關係
不少學者發現在中老年齡階段手足關係再度出現緊密的現象。中老年期的手足情感連接與兒童時期建立的連接型態,及互動模式有很直接的關係。
四、朋友關係
朋友是基於共同的生活經驗、共同的興趣、或住在同一地區,通常是相近的年齡,並處於相同的生命階段,且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社會地位。
老年人有親近的朋友,而且朋友圈較活躍的人,對生活較滿意。
第三節 角色轉換與調適
一、角色轉換
角色的意義:一、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或地位,二、個人反應社會期待所產生的行為模式。雖然角色的的定義包含社會的期望,但角色的運作卻是經由互動的過程而完成,因此它們是動態且因情境而異。
老人的角色轉變過程,勞動角色→供養角色、決策角色→平民角色、工具角色→情感角色、父母角色→祖父母角色。因退休退出「工作者」角色,因年老體弱退出「家庭主要照顧」角色,如果沒有新角色出現,刖進入「無角色的角色」。
人們花時間努力工作以求得人人稱羨的職業地位,在退休初期,會經歷角色混淆的階段,在自我溉念呈現矛盾狀態,因此老期的重大任務之一就是角色轉換時,重新定義自我概念。
當新角色內化成一個穩定的自我概念並能調適現實生活的改變時,就表示自我概念的成功適應。
自尊是個人對於自己生命價值依據其個人的理想而進行的主觀評估,帶有「理想自我」的色彩,易受到像退休,寡居、健康狀態的影響。
角色逆轉─老人從「供應者」轉變成「需求者」角色的現象。
二、適應與調適
老年人必須持續面對個人和家人疾病、老化引起的感覺和生理功能惡化,以及心理社會環境改變對安適狀態的挑戰。
老年人的適應與調適:
適應包括應付、目標設定、問題解決和其他企圖維持心理平衡等行為。
調適是指一個人對壓力的反應方式,包括用來面對內在和外在突發事件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反應。
以下四種方式可以有效協助老人確保自尊:
1.依照個人所扮演之獨一無二的角色來取代社會角色,重新詮釋自我的意義,建立自我概念及自我價值。
2.接受老化的過程、限制及可能性,面對已經失去的活力及反應較為遲緩的事實。
3.從生命歷程中重新評估自己生活的目標及期待。
4.回顧個人過去的能力及審視個人的成功或失敗。
結 語
就生命全程觀點而言,老年期是人生持續發展中的一個階段,其思想、情感、思念與行為,往往是由一個人獨特的人格特質彰顯出來。
老年時期新的角色和新的環境對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重大改變,老人們需重新適應。有效運用社會資源,在生活中保有自尊,這是社會未來重大的挑戰。
貳、老人與家人關係
第四章 夫妻關係
第一節 老年婚姻生活的現況
一、老年婚姻狀況
結姻25年→銀姻,50年→金婚,60以上→鑽婚。
2008年8月底我國老人以有配偶或同居者為多,喪偶者居次。
配偶的離去代表與自己相依的人已逝去,也代表自己未來也將邁自生命的終點。
二、老年生活滿意度
當老年退休,家庭生活即成為老人的生活重心。
婚姻滿意度會隨著家庭生活週期的變動而有所不同,大致會呈現U字型的變化,新婚的蜜月期過後,大多數人對婚姻的滿意度逐漸下降,對配偶有諸多抱怨,直至中年後期,對於配偶的認可才又逐漸回升。
第二節 夫妻與婚姻關係的調適
由家庭生命週期來看,伴隨著退休與邁入老年生活,個體需要面對的議題與任務可能包含有:1.面對生理的衰退;2.調整與學習自我在家庭與社會的新角色;3.維持自己和(或)夫妻的職責與功能;4.面對疾病與死亡等的這些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可能會影響著晚年家庭生活,都要被重視與調整。
一、婚姻關係對老人的重要性
婚姻的功能包含有愛、相屬感、以及相互依賴感。家庭結構的改變,幾乎是每個老人皆須經歷的。
以日常生活起居照顧而言,配偶是主要的照料者,其次才是成年子女。
二、婚姻衝突與溝通
(一)婚姻衝突
衝突是婚姻的一部分,當一方要求追求或討論該目標,而與另一方的目標有所牴觸時,衝突即會產生。如果使用有效的因應方法對婚姻反而形成助益,此夫妻衝突可以是婚姻的危機,但也可以是轉機。
處理婚姻衝突的原則:
1.技巧性預防
2.暫停溝通
3.鎖定問題
4.不以沉默對待
5.找出共識
6.徹底執行
(二)有效的溝通
有效溝通的原則:
1.秉持真誠尊重開放的態度
2.採取傾聽
3.避免指控和攻擊
4.明確並且直接陳述自己的期望與要求
5.探索各種解決問題之道
三、婚姻與家庭的韌性
婚姻有兩種型態:
1.非規律型,配偶很難從平常的不同意見以及抱怨回復到原來的關係;
2.規律型的婚姻,配偶能夠將關係的緊張處理好並且增進他們的親密感。
婚姻韌性是婚姻通過逆境考驗的歷程,家庭韌性是家庭系統能成功地處理他們生活事件的能力,以及家庭能夠應與身陷於重大逆境或危機後的勝任歷程,,強調家庭如何在面對有壓力的情境中依然能克服、過得好的一種現象,是一種讓家庭恢復常態生活,不至於被生活中的壓力、挑戰擊垮的力量或信念。
四、影響老年夫妻婚姻關係的因素
(一)子女離家
老年夫妻的婚姻關係可能與成年子女之間的親子關係有關,也就是說老年夫妻會因代間的情感、互動、相互協助等,而享有不同品質的婚姻生活。
(二)退休
退休會凸顯婚姻生活原本存在的正面及負面品質。
(三)身體健康狀況
老年夫妻的婚姻是以互動與持續的生命歷程為基礎,由於婚姻關係具有相互支持、依靠的特性,因此當配偶生病需要照料時就會特別明顯。
五、老年夫妻婚姻關係的維繫與調適
(一)家務分工-家務分工是一份帶著關愛與學習的工作。
(二)性生活
(三)休閒生活的安排
(四)建立共同目標
1.接納既有,變其可變-互相妥協,學會放大對方的優點,縮小對方的缺點
2.重視婚姻,拒絶破壞-外遇、一夜情,都要勇敢拒絶
3.婚姻要保持彈性-創意、小驚喜
第三節 喪偶與鰥寡生活
一、喪偶的歷程
(一)配偶逝世前─情緒失落期
配偶過世前,生命跡象已漸漸減弱,對於長期陪伴在左右的老伴而言,是一種情感及精神上耗損,會造成情緒的失落。
(二)配偶逝世階段─情緒紊亂期
除了需要打理喪事,還要面對喪偶時的情緒混亂,而情緒的低落會因人而異,可能會延到下一階段。
(三)喪偶後的鰥寡生活─重新出發期
喪偶將會慢慢自我調適,重新建構生活圈,參與社會和學習新事務。
二、喪偶後所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一)自我角色認同的失落
喪偶不僅是要面對失落伴侶的哀傷,也要重新整理建構自我概念、社會角色和人際關係。
(二)起居生活與身體健康失衡
因失去生活重心,長期營養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作息,成了危害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心理失去依附,孤獨與寂寞感產生
意識到另一半的不存再的事實,寂寞的感受會加更深一層。
(四)生活方式或是居住環境的改變
喪偶後必須適獨居生活,或和子女生活,老人面對這樣的改變,心理及行為上也將需要有一番調整。
三、喪偶的調適
(一)發揮社會網絡的功能
社會網絡如可發揮功能,可直接紓解與間接緩衝的效果,保護喪偶老人面對人生轉折。
(二)運用家庭網絡的力量
家族網絡包含在社會網絡中,包含血親(父母、子女、手足)與姻親(公婆、媳婦)。
(三)轉移注意力,保持生活的忙碌
如培養新興趣、結交新朋友、進修…,獲得成就感。
(四)改變生活的環境,嘗試新的生活
嘗新新的生活方式,重新找生活樂趣,恢復自己的信心和生存意志。
(五)化被動為主動,重新建立自我角色與價值
喪偶老人不只是接受支持的一方,也是提供服務的一方,透過勞務或經驗的提供形成互恵的支持關係,有助了解喪偶老人生活適應。
(六)尋求抒發心情的方法或專業人員的協助
自我調整有困難時,可以求助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
(七)協助改變信念,建立正確的觀念
老年期屬「統整vs.絕望」的階段,雖然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更應好好珍惜和把握當下。
減少失落感與寂寞感的建議:
1.真心關愛喪偶的父母
2.鼓勵並協助喪偶的老人拓展自己的社交圏
3.多讚美肯定喪偶的老人
4.主動提供喪偶老人實質幫助與意見
5.帶領喪偶老人成為他人的幫助者
四、老年再婚
(一)老年人本身舊觀念-怕再婚會引起別人恥笑
(二)子女的反對-怕遺產落入他人手中
(三)居住及經濟條件-缺乏維持獨立生活的收入,較有意願再婚
(四)社會文化的價值觀以及社會的輿論-特別是和自己年齡差太大者
(五)缺乏服務與諮詢的機構-缺乏老年人的再婚機構,降低老人的機會
結 語
第五章 親子關係
第一節 台灣老年父與子女親子關係的現況
一、老人家庭結構現況
家有老年人口的家庭,以三代同堂的情形較為普遍,也大多和子女與孫子女同住,特別是女性老年人;此外,兩代的家庭,與子女同住的也不少,這說明了老年父母其子女的相處和互動關係頻率頗高。
二、老人健康現況
老年老化是必然的生命現象,長者健康往往是家庭的壓力與危機,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在高齡化社會中就顯得相當重要。
透過老人居住現況與健康現況,老人年齡越高,自覺健康狀況很好的越少,越要家人和子女的關心和照顧;此外老年女性,自覺健康狀況較多普通的,也需要家人和子女的關心和照顧。
三、老年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現況
50~64歲國民認為未來老年理想的居住方式以「與子女同住(含配偶、子女配偶及孫子女)」者占41.40%最多。65歲以上老人認為理想的居住方式以「與子女同住(含配偶、子女配偶及孫子女)」者占59.95%最多。
50~64歲國民或65歲以上老人對老年生活之期望大致相同,前三項期望依序為「身體健康」、「能與家人團圓和樂」及「經濟來源無虞」。
老年家庭的生活型能,卻是受到家庭結構與家人關係的改變,而面臨諸多考驗。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已逾退休的老年父母仍繼續工作,然社會經濟不穩定,許多待業中、有工作、單身或是已婚子女繼續接受老年父母的撫養,讓父母已邁入「老年」,卻仍負擔子女的開銷,也就是「啃老族」或「尼特族」來稱呼成年子女對老年父母的依賴。
欲達到高齡者社會的四大遠景:1.老人的終身學習2.老人的自主尊嚴3.老人的健康快樂4.老人的社會參與之求,這不是夢想,是可實現的。
第二節 代間關係理論
「關係」即指兩個或更多元素相互影響,他們組成一個獨特的單位,它不是靜的,會在時空中不斷地變化。家人關係是最早受到關切且最受人關心的主題之一,原因是有以下的特點:1.最早2.最基本3.最普遍4.最親密5.最持續6.影響最深遠7.最具韌性與適應力。
「代間關係」狹義是:父母與子女不同世代之間的關係,廣義是: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係。
一、家族主義理論
家族主義指:在一個以親屬關係所建立的社會組織,組織中每位成員都負有個人等定的角色義務與權利。
傳統孝親部分又可分為三大點:1.經濟奉養2.精神贍養3.祭祖思親,光大宗門等,代表父母的期望與依賴,以及成年子女所要努力盡到的義務。
二、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由互惠、交換原則來解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們會尋求較大利益與較少成本,得到利益者通常也是利益提供者。
很多父母認在年輕時,可以貢獻子女勞務與金錢,相對等父母年老後,子女也可以提供父母親較多的情緒支持、家務幫忙及生病照顧…等。
三、家庭系統觀點理論
家庭系統觀點理論來看代間關係,可由「規則」的角度出發,因這理論提出「規則」決定人類行為的重要概念,但這些規則不會因個人需求、人格特質而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家庭系統觀點理論重視家庭中次系統與次系統之間的關連,次系統指的是:夫妻系統、親子系統、手足系統…等。
四、世代傳遞理論
代間傳遞有一個重要概念叫做「分化」,這有三種意涵:1.個體與家人之間的緊密程度2.個體自我的情感功能與理智功能的融合程度3.自我的成熟度。
「多代轉移」是解釋世代傳遞的另一說法,說明了代與代之間的家庭情感會投射至下一代甚至下下代。
五、家庭發展理論
週期是週而復始的一種過程,生命週期觀點常用來描述自出生到死亡依序發生的事件。
「空巢期」,客觀定義-孩子離家即是空巢期的開始。
主觀定義-有人認是最小的孩子上幼稚園時,有些人則是在孩子大學畢業搬離家後關始。
面臨子女的離家,心理尚未做好準備而無法調適的父母,很可能因而產生悲傷、沮喪、焦慮等適應不良的現象。
第三節 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互動
成年子女基於直系血親的連結關係,與老年父母之間的互動關係相當重要。然而隨社會的變遷,老人在家庭中地位有著微妙的變化,高齡者在家中也不再是有崇高地位,意味高齡者在現代的社會中,面對更複雜的家人關係。
一、未婚子女與老年父母
升學和就業的延長,晚婚居多,老年父母因此必須延長繼續撫養責任,子女對老年父母還是很孝敬,但會開始質疑不同世代的父母的想法,也會爭取自己的自主權,不過老年父母的主導權依舊多於年輕子女的自主權。
當年輕子女進入大學後的成年前期,老年父母會給予更多的權力和尊重,等成年子女畢業後,成年子女的的自主權會升高,若此時子女經濟獨立,亦是促進父母與子女平行代間互動關係的因素之一。
二、已婚子女與老年父母
父母的掛心與關心子女的行為,亦是很難動搖的。無論已婚子女是否與老年父母同住,老年父母仍會和子女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期望。老年父母對於子代的關心亦不會是否同住而減少,反而提供更自己的能力給子代。
三、姻親子女與老年父母
在傳統社會中,做晚輩或外人進入夫家的媳婦而言,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之命,但時代變遷下,產生了「混合型」的家庭,一方面保留傳統社會遺留下的父子軸家庭部分特徵,另一方面又需增加夫妻軸的家庭的特色,也就是由男性中心轉向兩性平等,不過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仍較屬傳統的代間互動模式。
四、成年孫子女與老年祖父母
特別受過祖輩父母照顧的孫輩子女,在成年後會因祖輩所付出的親情,在自己能力所及之處,給予長輩所需之幫助。
不論時代如何變遷,與子女同住與否已經不再那麼重要,老人更重視的是互動的「品質」而非「數量」。
第四節 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照顧
「竹竿家庭」-老年潮的來臨,家庭型態多元化,世代變長,加上少子化的影響,下一代旁枝很少,而壽命的延長,世代重疊時間變長,每個人的系譜只有樹幹,沒有樹枝,形成竹竿家庭。
一、子女職責
「職」代表一種職務、責任,「子職」指為人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所盡的職分,以及應負的責任。
(一)「獨立自制」-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使父母放心
(二)「陪伴體恤」-花時間陪伴父母、不頂撞父母、陪父母做他們喜歡的事
(三)「生活協助」-幫父母分擔家務、分擔父母的經濟負擔
(四)「傳訊安心」-外出時,會主動告知行蹤及不做危險的事
(五)「情感支持」-傾聽父母的想法、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
(六)「反哺回饋」-節慶或生日,表達祝賀及感謝
無論是親代職責或子代職責,都是屬於雙向的親屬關係,維持良好的代間互動,是必須彼此努力的。
二、老年父母的需求照顧
在現代的社會中,老人並非完全要依賴子女提供照顧,反而來成為成年子女的照者,提供協助、育兒的幫助。在台灣的研究發現,當老人愈能處理個人的生活,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愈高。
(一)經濟需求照顧
經濟需求是最實際的需求,雖然老人家擁有足夠的積蓄,老年平順生活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有經濟的保障,會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比較安穩。
(二)健康需求照顧
因老化而身體機能退化,也是老年父母期待子女可以隨侍在旁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情感需求關顧
情感需求關顧常常被子女忽略,但對老年父母而言卻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對老年人而,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孤單的感受。
三、成年子女的照顧壓力與因應
傳統父系社會,照顧老年父母的責任在兒子和媳婦的身上,但由於兩性平等的推動、少木女化與生命期延長,已婚的兒子或女兒都有奉養老年父母的職責。
(一)生理壓力
照顧者可能有體力不支、疲倦、身體疼痛…等狀況,影響照顧者的身體健康
(二)心理壓力
長期的照顧,引起心情和情緒的影響,有憂鬱、焦慮、生氣…
(三)經濟壓力
申請外勞/看護照顧或是送機構照顧,是不得己的,然而相對多出了一筆必要的支出,造成家庭經濟壓力。
(四)家庭壓力
照顧失能長者是要高度投入的繁瑣工作,時間、體力、精力及情緒上均受極大的影響,家中因照顧方式認知不同,因而產生歧見,會增加家中成員的衝突。
結 語
隨著時代的變遷,老人在家中的地位也有微妙的變化,他們開始注重「獨立」、「尊重」、「有決定權」、「有自由和隱私」的重要性,代表兩代間權力關係正在重整,也意味高齡者在現代的社會,面對更多元的親子互動。
第六章 祖孫關係
第一節 台灣祖孫關係的現況
民國97年10月4日為第一屆「祖孫週」,期望喚起社會重視老者,促進祖孫的情感交流為宗旨,展現出對高齡化社會與祖孫關係的重視。
一、祖孫關係的重要性
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使得家庭結構朝「世代數多,每代人數稀少」的變化發展,這就是「荳莢式家庭」。
祖孫互動的滿意與濃淡決定了祖孫關係的結果感受。
祖輩在孫輩的成長中有直接及間接的影響,直接影響有:給予建議與保護;間接影響是:家族歷史的傳承,一種生命的接續而讓家族得以延續。
二、影響祖孫關係的因素
有半數的祖父母期望和孫子女有良好關係,也想擁有充實而愉快的老年生活和自己的時間與空間,而祖孫互動的「頻率」與「品質」都影響祖孫關係的因素,如果祖孫互動聯絡的頻率減少,但若能在短暫的互動中,有良好的互動品質,仍可維繫良好的祖孫關係。
(一)個人因素
1.孫子女本身
孫子女的年齡、性別、氣質等都會影響與祖父母的關係,因不同孫子女性別給(外)祖父母帶來不同感受。
2.祖父母的年齡與健康狀況
健康狀況不佳時,較難以和孫子女有太多親密關係
3.祖父母的性別
研究發現孫子女較願和祖母在一起,因祖母與孫子女多用「心」互動,祖父多用「腦」。
4.其他
喪偶的祖父母,有工作的祖父母,以及血緣關係不同也會影響其祖孫關係的親密與否。
(二)父母因素
父母親在祖父母及孫子女間扮演著「調停者」、「社會化者」、「橋樑」、「媒介」等角色。
孫子女與祖父母間關係親密與否,亦取決於父母親和祖父母間關係的良好與否。
(三)文化因素
華人家庭的父權文化來解釋,青少年自認與外祖父母情感較親密,可能是受母親對其居中的影響。
三、台灣祖孫關係相關研究
透過國中生的角度,從親密支援、接觸頻率、共同活動、教養權威及工具協助等向度來了解青少年與祖父母間的互動關係,這祖孫關係可分為疏離、冷漠及影響等三類型。
祖父母扮演的角色和祖孫關係,對孫子女都可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第二節 祖父母的角色與參與
一、祖父母的角色、家庭參與相關理論
(一)角色理論
角色是透過互動的過程逐漸形成的。
每個角色都有兩種層面;一是個人的,另一是集體的。個人層面屬對角色的詮釋和認知,集體層面屬該角色的文化界定。當祖父母可以隨著轉變,調整自己角色的認知與接受新的家庭任務,就可勝任其角色工作,達到良好的生活調適。
二)家庭發展理論
1.建立期-指「新婚期」,兩個獨立的個體結合建立起家庭
2.擴展期-家有嬰幼兒、學齡前兒、家有青少年、學齡兒
3.收縮期─又稱空巢期、養育重疊期
(三)家庭系統理論
1.家庭系統是動態的
2.家庭系統中程元是互相影響的
傳統文化的背景
1.傳授經驗 告知禮節
2.子孫品行之教養者
3.家庭仲裁者
家族主義提出三種不同層次
1.家族主義是一種社會組織的運作特徵
2.家族主義是一套行為
3.家族主義是一套態度系統(包含四向度)
1.強烈的歸屬感
2.追求家庭成就
3.重視家庭永不朽
4.家族的延續
第三章兩代共教養
兩代共教養→指祖父母知覺與幼兒母親一起參與養育孩子時,產生的支持與抵制行為,其中包含祖父母、幼兒母親、幼兒之間的關係。
兩代共教養的影響(正面)
1.家人關係的增進
2.教養的協助與經驗的傳承
3.生活壓力的紓解
4.代間教養職責
兩代共教養的影響(負面)
1.角色期待與衝突
2.教養幼兒不一致的與衝突
3.祖父母的生活和健康失調
祖孫三代教養問題的調適方式
1.使祖父母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2.增進家庭輕鬆氣氛
3.良好的溝通方式
第四章祖孫互動與隔代教養
祖孫關係分為五種類型
1.親密型→祖孫關係的互動最高
2.表面型→生理需求與物質需求
3.互惠型→祖孫關係是建築在條件交換上
4.疏遠型→祖孫關係的互動較冷淡
5.否認型→祖孫關係事件麻煩的
祖孫互動的內容與方法分為祖輩對孫輩和孫輩對祖輩
祖輩對孫輩→
1.家族歷史的講述
2.生活經驗的分享
3.日常生活的照顧
4.生活常規以及禮儀的建立
5.情感的建立
孫輩對祖輩→
1.陪伴祖父母進行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2.陪伴祖父母拜訪親友
3.訊息與知識的分享
4.教導使用新的科技產品
隔代教養→
隔代教養的原因
1.父母婚姻狀況
2.經濟方面
3.疾病問題
4.法律問題
5.其他
隔代教養對祖父母的影響
1.經濟面
2.生理健康面
3.心理健康面
4.社會關係面
隔代教養對孫子女的影響
1.教育適應面
2.心理健康面
3.社會關係面
4.建議
(空大書香園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