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大書香園地)
Sandra 2005-01-05
期中重點整理→第1→4章
期末重點整理→第5→10章
第1章 導論→大綱
☆影響發展心理學最深的理論有三:☆p.5
1、心理分析論, 2、學習論, 3、Piaget的建構論。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縱貫法及橫斷法二種,
縱貫法:以特定對象,在不同時間作重複之測驗及追蹤→探討個體成長變化的唯一可靠方法。
橫斷法:在某一時間,對不同年於之對象,同時觀察或測驗。由實驗觀察之資料發現,一般
影響發展之因素,基本上是遺傳及環境。相互問如何互動而形成個體的發展特性。第1節→
貳、發展心理學,過去一百年來有那些重要的演變? 發展心理學的中心問題
廣泛的發展心理學,由單細胞生物到人皆為其研究的對象。→重點還是放在人的發展;其中以又兒童時期的變化最明顯,最快速也最重要。
壹、何謂發展的變化?
發展心理學的中心問題→「變」,我們必須進一步瞭解「變」的本質。人由出生到死亡有著種種的變化,這些變化有些是暫時性的(如每日之飢飽,渴飲,咽睡的交替),有些則是因為個體本身特定經驗所引起的改變(如學習之吃斷斤帶來能力的改變)。→隨著成長而來的改變(如身高,體重,與心智的變化),→隨著成長而來的變化,我們稱其為發展的變化。P.5
肆、學習與遺傳如何相互影響發展?
發展的變化雖然受制於內部的機制(因為與成長有關),但也擺脫不了外界的影響(因為與學習也有關)。這個內(遺傳)與外(環境)的問題,是發展變化的一個研究重點。P.6
發展變化泛指較長時間(通常在幾個月以上)隨成長而產生的變化,
學習的變化→較短時間內(在幾天內,甚至於幾分鐘)隨著個體的具體學習經驗所產生的變化。
第 2 節 發展的原則與過程
參、發展現象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
一、發展的三大原則:
(一)發展有先後的規律性; (二)發展有個別的差異性; (三)發展有前後的一貫性。
(一)發展有先後的規律性;無論動作、語言、認知或社會化發展,個體在發展→循著一定先後
發展心理學中有許多階段論→先後提出人格、認知、道德概念等的階段論。P.9
「正常」,僅指多數兒童的平均發展而言,並不能被認為是「理想」的意思。P.10
(二)發展有個別的差異性:發展速率及形式的差異。
(三)發展有前後的一貫性:連續性的意思是指任何後期行為皆與前期的行為有關聯。P.11
伍、Freud和Piaget對發展過程有何相似與相異的看法?
二、發展過程的基本現象:成熟(成長),是內在機制主控;學習(個體經驗) →外在機制導引
1、發展的累進性:郭任遠博士→如果我們不知道一個生物個體的生長歷史, 我們很難真正瞭解它『現在的行為』」(Kuo)。
S. Freud發掘病人在兒童期所經驗的創傷因為S. Freud行醫的經驗告訴他,人們精神上的困擾許多是發展期所受的傷害,累進漸進而成為成人的痛癥。
2、發展的整體性→個人的各方面都是相互影響的。P.13↓第 3 節 發展的理論↓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S. Freud的心理分析論及學習理論。P.13
一 、Piaget的理論:唯一建立在觀察兒童行為上的理論→兒童的自然行為及兒童對他刻意設計的問題所作的反應。→認為知識的來源必須由發展的角度才能解釋得清楚。
認知發展論對於人格或社會化發展的應用性較小。
Piaget認為人的知識既非印錄外界的真實狀況,亦非先天就存在於人心,而是透過人與外界不斷的互動而由人主動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起來的 「知」,隨著人的成長由簡而繁,由個別項目而組成整個系統。
這個建構起來的知識(knowledge),在Piaget的理論中,包含了兩個部分:
1、透過個體本身的經驗所建立的知識, 2、邏輯數學性的知識 P.14
Piaget (發展中)知識系統為認知結構不同→兒童→處於不同發展四階段:P.14-5分
1、由出生時的反射動作為起點,第一階段是感覺動作階段,p.15
2、符號運作期 →前運作期→由知識結構的立場看,這個階段的重要特徵是符號的出現,
3、第三、第四階段為運作期(→較早出現者(第三階段)是具體運作,
4、形式運作→整個發展的終點是邏輯思考的運作能力。
↑特徵4,及運作44的意義→Piaget4的認知發展階段,以認知形式為著眼點非認知內容。
特點→Piagel的重點則是希望能瞭解兒童具體行為背後所隱含的認知規則 (形式)。P.15
二、心理分析論:S. Freud所創,是成人的某些異常行為的成因及治療的方法。P.15
S.Freud發現多數的成人間題賞肇因於兒時的經驗及成長的問題,這些問題與成長過程中如何控制人的生物本能有關。S. Freud特別強調生物本能的重要性,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思想都來自生物的力量。
生物的力量有三種:
1、為維持生命的本能(餓、渴所引起的力量),
2、為傳延生命的本能(性的本能),
3、為毀滅生命的本能(攻擊及死亡的本能)。
S. Freud與Piaget有若干相似之處:
1、他們都相信人的發展過程須經過順序不變的階段(stage)。
2、Piagel的階段是以認知結構的特性為依據,S. Freud的階段則以兒童求取滿足,獲得快感的身體部位為劃分。例如,發展的最初階段是口腔期,亦即這個階段的兒童最大的快感來自於口腔期的刺激 (吃奶、咬東西、吐東西)。S. Freud,列出五個重要的發展期。
☆S. Freud的階段還不如 Piagel的階段組織嚴密,但S. Freuc理論對性格及社會化發展 (如性別角色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同時地也提醒我們發展的過程並非人人都過得順利,偏差行為不但是事實也需要合理的解釋。
三、學習論:強調經驗與環境決定人的一切行為→普遍有把人機械化的傾向。P.17
學習論同心理分析論一樣,也不是一個以發展為出發點的理論;學習論可以說根本否認發展的特殊性。→學習論不認為成長本身會引起任何行為的變化,一切變化來自於學習。P.17
學習論裏「學習」一詞泛指透過個體經驗所引起個體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二個層面,
1、由無到有 (新行為), 2、改變現有之行為(舊行為新面目)。→學習→由制約所產生的聯結及由觀察所產生的模仿。後者在學習論中是較晚出現的理論(Bandura & Walters) P.18
第 4 節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只有在兩個假設下,橫斷法才能替代縱貫法:
1、我們必須假設群體之平均值能代表個體的行為(亦即假設個體問沒有顯著差異),P.19-20
2、不同年齡的斷代間,除年齡差異外,沒有其他差異,這兩個假設在一般情況下皆不能成立。
縱貫法最大的缺點:是費時、費力。以縱貫法P.20
1、研究兒童5年的發展,就必須要有5年的時間,其間不但研究樣本可能流失,
2、也可能因重複的參與同一實驗而有所改變,甚至於研究還沒有完成,原來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已變得無關緊要。但是要知道個體的發展趨向,非縱貫法不行。
3、早期經驗對日後行為的影響等,也非縱貫法不行。P.21
陸、研究發展變化有那二種常見的方法?其優劣點各為何?
橫 斷 法 縱 貫 法
優 點
1、簡單易行,省時省力,有時效。
2、統計分析簡單、貸料較易處理。
3.沒有重複施測所帶來之不良後果。 1、能保留發展趨勢的資料。
2、個別發展的形式(pattern)清楚。
3、發展時前期事件對後來行為的影響得以顯現
缺 點
1、無法提供個體變化的資料。
2、無法顧及同齡兒童的個別差異。
3、無法顧及斷代間文化或環境改變引起差異 1、費時、費力。
2、重複測驗影饗行為的客觀性。
3、統計上對形式(pattern)資料較難處理。
第2章 遺傳、環境及神經系統發展→大綱
第1節 遺傳與環境
一、遺傳與環境孰重的問題:「先天後天問題」→同義詞→「本能與學習」與「遺傳與環境」。
(一)先天與後天之爭:剛出生的嬰孩就會哭、吃、喝,動、睡、尿等;說話能力,總要到2歲左右 才開始出現,→一定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經大人不斷教導與更正,筋骨的強壯是靠出生後的踢腿展手翻身等動作的練習才會強壯,筋骨強壯之後才會坐爬→後天的。.29
(二)本能與學習之爭:需經過「自然發展」即可表現出來→「本來就會」的行為,即稱之為本能。而語言是不教不會說的,這類的行為,我們稱之為學習得來的。p.31
(三)遺傳與環境之爭:「基因」,它是由一堆生物化學的分子串聯而成→DNA。
壹、以苯酮尿症為例,論先天後天問題。
基因異常→顯示遺傳重要性。苯酮尿症→有很多機會自食物中攝取「苯氨基丙酸」,大部分會在體內合成為蛋白質;有一小部分會往肝內轉化成「氧苯氨丙酸」→由特定的基因來製造的。缺此基因,就不能進行此種轉化,逼使部分苯氨基丙酸利用另一種轉化管道,生成一種「焦葡萄酸鹽」,而與末轉化的苯氨基內酸一起累積在體內→累積物對腦的發展有害。P.31-2
環境的重要性→苯酮尿症,另一角度→在顯現環境之重要→此症導致智能不足是因為累積了過多的苯氨基內酸及其衍生之焦葡萄酸鹽而傷害了腦的發展。如只攝取那些不含苯氨基丙酸的食物→不會有這種累積→不致於會智能不足→特殊的食療法是提供了一個特殊的環境,使基因的缺陷不致於表現出來。→在充裕環境養大的老鼠較活潑,腦較發達,迷津的學習能力亦較佳。
肆、從基因的展現,論「遺傳與環境孰重?」。
參、基因的訊息如何表現出來?
二、基因之展現與環境:
(一)基因: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就是細胞核染色體內的基因→「去氧核酸」(DNA)。→是由許多「去氧核苷酸」串聯而成 (見圖 2-1)。每個去氧核苷酸均含一個含氮鹽基。
去氧核苷酸的含氮鹽基主要有四種 (分成嘧啶碇類或嘌呤類):胞核嘧啶(C)、胸腺嘧啶(T)、腺嘌呤 (A)、與鳥糞素(G)。(括號內的英文字母是各含氮鹽基的簡稱)。
含A去氧核苷酸稱為「去氧腺核?酸」,餘類推。為簡化起見,每種去氧核苷酸均以所含之合氮鹽基來代表。由其串聯而成之DNA可以如下之方式來表示:A一C一C一G一G一T一C-A-A-C-G。這一串DNA就包含一種遺傳的訊息,他就是一種基因。由這四種去氧核苷酸做不同的排列組合,就會有不同的DNA(也就是不同的基因)。
DNA的角色,不但是要保證在細胞分裂時不會誤傳了遺傳訊息,且要保證分化不出差錯。
DNA還需負責指示如何製造物質,使細胞能夠成長與維持細胞的生命,以及維持個體的生命。
貳、基因如何複製?
(二)基因的展現:基因展現的第一個工作是DNA的複製,使細胞一分為二時,這兩個細胞仍保有相同的遺傳訊息。如何保證一個 DNA在進行複製時,不致於「複製」出另一種DNA→去氧核苷酸是不會「一分為二」P.33
DNA製造RNA的過程,與DNA之複製一樣,以互補的方式依樣製造,對應於DNA中的G、C、T,在RNA中分別就是C、 G、A;而DNA中的A,其對應的核?酸是U(尿核?酸)。所以特定的一串DNA只能製造出特定的RNA,進而只能製造出特定的蛋白質。不同的DNA就會製造出不同的蛋白質。→一個特定基因的遺傳特性是在製造一種特定的蛋白質。P.42
DNA在複製及製造蛋白質的過程,也需要→一個DNA在展現其遺傳特性時,會需要另一個DNA所製造的?才得以進行。
(三)基因與環境:「環境」→「環繞於基因四周之物質及物理條件」。環繞於DNA四周之去氧核苷酸即是DNA的環境,則DNA要複製時,不能沒有去氧核苷酸的 「環境」;光有去氧核苷酸而無DNA時,這些去氧核苷酸地無法串聯起來。如此一說明,即可知基因本身與去氧核苷酸的環境,在基因要進行複製或展現時,兩者均不可缺。在此情況下還要爭論基因重要或者環境重要,是很無聊的事情。P.42-3
伍、從個體適存的立場,論個體為什麼要有發展過程。P.43
三、發展與適存:從生物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意義是在複製繁衍自己的基因,所依賴的行為是生殖行為。但是一個個體在有機會進行生殖行為之前,它必須使自己在地球上活一一段時間。如何使自己活下去,使自己成長,到能進行生殖活動有後代,我們稱之為適存。那麼,「個體發展」這件事有利於適存P.43-4
陸、繪出神經系統分類圖。→已另列印第 2 節 神經系統與行為P.44
玖、略述神經細胞的發展過程。第 3 節 神經系統的發展
一、神經系統的誕生:每一個個體,最初都只是.一粒受精卵(一個細胞)→受精卵著床於子宮胎盤之後,開始進行細胞分裂。細胞數由一變成二,二成四,四成八,如此不斷分裂增生下去,一堆細胞累聚成球狀。到一個地步之後,此球
「分化」成三層:內胚層、中胚層、及外胚層。分化是指一個細胞的特性被改變了;本來可以展現發揮功能的基因,有一部分從此被抑制,不再進行展現的工作。在分化出三個胚層之前,任一細胞都有能力發展成任一層內之細胞。但一旦分化成這三層後,在某一層內的細胞就喪失變成另一層的細胞的能力了。
外胚層繼續發展下去,會形成皮膚、肌肉、骨骼及神經系統。外胚層的細胞繼續分裂增生到一個地步,其背部會分化出一段 「神經板」,這就是神經系統的誕生(見圖2-9)。此段神經板內的細胞繼續分裂增生,尤其是此段兩端之增生速率非常快,將中段擠壓凹下去;按著,此凹形的開口會因兩端之增生而銜接封閉起來,變成一個 「神經管」。此神經管逐漸與前述的「兩端」之細胞群分離。分離出來之細胞群分成兩堆,分別位於神經管之左右上方,成為 「神經脊」。神經脊後來發展成周圍神經系統。
神經管繼續發展下去,分化出腦與脊髓(中樞神經系統)。管的中空部分後來成為腦室及中央管,為腦脊髓液之流通管道。環繞此中空部分的一層細胞,是後來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神經細胞之原始細胞。
柒、繪圖說明,神經訊息如何從一個神經細胞傳遞至下一個神經細胞。
二、神經細胞之出生與遷徙:要從一層原始細胞發展成上千億的神經細胞,這層原始細胞當然要繼續努力進行細胞分裂。一個原始細胞在分裂數次之後,就會向外離開這一層。一個 細胞離開此層時,就成為神經細胞,且不再其分裂之能力。此時也就是該神經細胞之生日。P.59
最外層的神經細胞即是結細胞,它們的軸突匯成視神經,通往腦內視丘的側膝核;而最後一批出生者即為錐狀或桿狀細胞,負責將光的能量轉化成神經訊息。P.62
以出生序來形成規則性外,亦有以「物以類聚」的方式來形成的。P.63
拾、舉例說明行為與神經結構之性別分化。P.63
三、神經細胞之成長與聯接:神經細胞在完成遷徙時,它的外形與一般的細胞沒有兩樣。它是從此刻起才開始「成長」,逐漸更具神經細胞的特色。最特別的當然就是長出樹突與軸突。
四、神經細胞之死亡:神經細胞出生之後就喪失了再行細胞分裂的能力。所以,要增加細胞的數量,只能靠神經管上之原始細胞之分裂。但神經系統發展到一個程度之後,這些原始細胞也會停止細胞分裂。此後,神經細胞的數量,只有減少,無有增加的機會。p.68
☆神經細胞的主要功能:自一個神經細胞傳遞訊息到另一個神經細胞,而且傳遞的對象相當固定。傳遞既然需要軸突,則光是複製出另一個神經細胞並無法使此細胞發揮功能,除非此新生的細胞能送出軸突到該到之處。但神經系統在發展成熟之後,各區之間的距離已變長,之間又已充滿了神經細胞體、神經纖維及其他組織,在在使要送出之軸突難以到達該到之處,這會使新生之神經細胞成廢物。→,不如不生。第4節→神經發展之可塑性P.69
一、結構層面之可塑性:老鼠大腦下視丘的前端有一區稱做 「前視交叉區」,此區之功能,與雄性性行為、親職行為、及黃體激素分泌有密切之關係→三項功能。
Gorski發現此區內之神經核(神經細胞體的集合),雄老鼠比雌老鼠人上好幾倍。P.69
正常雄鼠之所以能表現的雄性性行為是由於他自己的睪丸在出生時期所分泌之雄性激素所造成的。正常雌鼠在出生時缺乏雄性激素,所以發展成周的。換句話說,老鼠在剛出生時,仍是雙性的 (可男可女)。至於後來要變成男的或女的,則視出生之激素環境條件而定。P.70
拾壹、舉例說明視覺經驗對神經聯結之影響。
二、聯結層面之可塑性:視覺經驗對大腦視覺區在發展上的影響。外半側網膜上的結細胞送軸突至同側膝核,而內半側(靠近鼻子的)者則經過視神經交叉送至對側側膝核→左右兩個側膝核均接受雙眼送進來的訊息。自側膝核送出之軸突抵達同側大腦視覺區的第四層,左眼或右眼,均是0.4毫米。(見圖2-14)P.73
☆突觸傳遞功能之改善,在構造上有幾種方式:
1、縮短突觸的縫隙,減少神經傳導素在移動時之流失;
2、增加突觸前 (即軸突末梢)之細胞膜面積,以利同時釋放較多之神經傳導素;
3、增加突觸後(即所接之細胞體或樹突)的神經傳導素之受體數,使傳導素能被充分利用。這些改善的形式,均有證據支持。 還有另一種
使一個細胞更易激動的方式是使這個細胞增加突觸的數目。欲增加突觸的數目,可用增加樹突的總合長度來解決。P.75
拾貳、從生物學的知識可得到的發展原則是什麼?P.77
重要的發展原則(見圖2-16)。每經過一次分化或邁入另一個階段,一個細胞所能展現的特性,其範疇就縮小一次。一個細胞成為外胚層的一分子之後,它就喪失了變成內臟細胞的能力。一個神經細胞遷移到該到的地方之後,它的軸突的伸長方向,也就大體被限制住了,不過,到達目的區之後,在該區內要形成什麼樣的聯結,還有一些彈性。.
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提供了一個基礎,使一個個體在適應他那一代的環境時,能進行所需要的調適。不過,可塑性只是在某個範圍內進行,絕非漫無限制。
明乎此,我們就知道,「因材施教」是很有道理的。P.79
節1節 產前 、產後的形體發展
壹、生物觀點而言,產前發展應分為那幾個時期?和傳統劃分有何不同?
一、產前的發展:280天孕育期,9個月,分三等份(期)→約三個月。不太符合生物邏輯。
生物觀點三個主要發展階段:(1)胚種期、(2)胚胎期、(3)胎兒期胚兒期。
胚種期:約為受精後的2週(約I4天),其主要變化是受精卵的增重,並無器官的分化。
胚胎期:由受精後第3週至第7-8週是(約40天),是人體各部分器官及肢體的形成期。從受精到誕生,變化最快的時段是前八週。
胎兒期:8-9週(220天)至出生,所佔時間最長。第3個月,胎兒基本上是重量及身長的增加;
四肢五臟則於前二個月已分化完成。
依照傳統的三分法,來描述產前的發展:
(一)第一期:孕期前三個月→是整個成長過程變化最大、最快速的一段時間。通常p.88
卵子在輸卵管,接近卵巢的部分受精,以後的四、五天內受精卵產生兩項變化,
1細胞分裂, 2、向子宮內移動(見圖3-1)。
在受精卵定位於子宮之前的分裂過程中,細胞數目急劇增加,但重量不變,因為受精卵未能接收外來的養分,體積重量都無法增加。
受精後大約7天,受精卵植於子宮內壁,開始能吸收養分,體積始產生變化。
胚種期的變化,僅限於細胞數目及重量的增加,每一個分裂出來的細胞都只是原來細胞的複製(copy,,尚未分化成不同的器官,這段時期人約維持2個星期。P.88
由第3週開始,受精卵產生分化,不同細胞開始展現不同功能及形狀→細胞特殊化開始→受精卵進入胚胎期。由受精後第3週起,持續約40-50天→各部分器官成形階段。
第4週,胚胎體長約0.5公分,體重比受精卵重一萬倍;外形上,他可以看到一個小尾巴及小臍帶(見圖3-2)。大約在第18天,心臟的雛形已現;再過四、五天,心臟開始跳動,其他重要的器官如肺、肝、腎等地都開始顯現。此時胚胎上也有幾個小肉芽,這些肉芽發展為日後的手和腳,手(芽)的出現比腳要早四、五天。P.89
第2個月延續著前期的分化與成長。例如在第31天可看到肩,第35天可以看到手指頭,內臟不但長成,也開始正常運作。中樞神經系統亦貝初步的運作能力。
第2個月結束時,胚胎約為25公分長,1公克重。在這個小小的胚胎裡,人體各部的器官皆已成形,並且已能運作。胚胎期中細胞的分化、器官的成形,是人體成形最重要的階段,此時若發生差錯,往往就造成了先天的畸形。
由第3個月開始即進入胎兒期。人有行為能力的開始→外界刺激(聲音)能引起3個月大的胎兒踢腿、握拳等反射動作。
第3個月的發展,以肌肉及中樞神經的成熟為主。在這段時期新出現的組織多是外層組織,如手指甲、齒根、眼皮等,外顯性器官也明顯出現以肉眼即可斷定胎兒的性別。由
11週大的胎兒,其實已經完全是人的樣子。圖3-2
(二)第二期:發展以成長為主。→胎兒重約 100公克,長約15公分,在第二期結束時,它的體重增為600公克,長度增至30公分。P.89-91
4個月大的胎兒,心跳已經強到可以透過儀器讓外界聽到的地步。
第5個月起,胎兒身上開始長出乳毛,佈滿全身,此時胎兒因為缺乏色素,全身仍然是肉紅色的。行為上,不但母體可能直接感受到胎兒的動作,胎兒的行為地出現了吸手指、哭,以及睡眠與清醒兩種不同的狀態。
第6個月時,眼臉已可以張開,甚至睫毛也已經長出來了,這個時候胎兒若不幸流產,在現代的醫療照顧下,還是有幾許存活的機會。
(三)第三期:以身長及體重的增加為主。→僅只體重就增加2.5公斤(2500公克)。
孕期最後二個月裡,胎兒平均每星期約增加250公克,母體營養需求至為殷切。因為體積增加,胎兒活動空間減低,活動反而此以前減少。胎兒要脫離母體獨自生存,首要條件是具備自主呼吸的功能,此時胎兒肺臟雖能運作,但呼吸是受到中樞神經 (腦幹的Medulla Oblongata)控制,
貳、產前環境對胎兒的影響,尤以那幾個因素為鉅?如何影響? P.91
二、產前環境對胎兒的影響:
1、胎兒的外環境是羊水,
2、內環境則是胎兒本身所分泌的化學物(酵素、荷爾蒙)P.91,及
3、母體血液中的化學物。母體血液與胎兒自身血液並不直接混合,母體血液內所含的物質,透過胎盤,可被胎兒吸收,因此胎兒與母體之間有化學物的交流。→母體是胎兒環境的一個大變數。P.91-2→
4、營養、情緒,及藥物這三個因素較為重要。
5、中樞神經最敏感的時期是第15天到第30天,P.92
6、心臟最易受傷害是第20→40天→受孕前3個月,營養一定要均衡,才能確保胎兒的健康。
7、激烈的情緒會引起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母體荷爾蒙失常會引起胎兒的反應。由間接的證據看來,焦慮度高的母親比低焦慮度的母親更容易生下好動兒,p.93
8、藥物→抽煙所產生的尼古丁→會使嬰兒心臟加快跳動。→抽煙的母親生下的胎兒比不抽煙的母親所生的要小(Frazieretal,1961)。
9、藥的用量、服用期長短、藥的極類及懷孕的那一個階段服用。P.93
10、畸形因子→任何能改變遺傳的物質,遺傳碼改變的後果就是胎兒的畸形發展。→化學物能與正常遺傳碼的化學結構結合,因而改變了原有的遺傳碼;有些則是直接毀壞原有的基因。
11、畸形因子危害最大的階段是各器官,或外肢發育成形的時段。P.93-4例如
12、沙利多美→鎮定劑,(在歐美地區造成許多畸形嬰兒)影響控制四肢發育的基因,它只在胚胎四肢由「肉芽」發展成肢體的時段才造成傷害。P.94
13、德國麻疹則在腦部發育時造成反常的腦組織。→受孕前3個月。表3-2畸形因子造成傷害。
第 2 節 身體的成長與變化
初生嬰兒要通過幾大考驗: 1、適應子宮的壓縮,使嬰兒離開母體;
2、對外界突來的聲、光、溫差等刺激的適應; 3、由母體胎盤吸收氧氣轉為目已呼吸;
4、各個生理器官的穩定平衡的運作。由醫護人員的立場來看,
一、身高、體重與生理韻律的變化:初生嬰兒長約50公分,重約3公斤,初生兒
頭的長度佔身長的25%,成人則只佔14%(見圖3-3)。
軀幹與下肢的比例為4比3,成人則為1.6比2。嬰兒的
眼是成人大小的一半,但身體只有成人大小的1/4,
體重在第5個月時增加一倍,到1週歲,體重能再增加1倍,
身長的增加較為緩慢,身長加倍大約在2歲左右,體重的差異比身高的差異要大。P.95
生理韻律的變化以睡眠較為明顯,→每天約睡15到20小時。
睡與醒的不穩定,兩者間轉變極不親則又急速。
4、5個月以後才開始有睡、醒的初步韻律。睡、醒不穩定原因在中樞神經系統不成熟,
育兒的方式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生理成熟雙重因素的影響。P.99
成人的睡眠可根據腦波(EEG)的形式分成數種不同的狀況,其中尤其以快速動眼睡眠 (REM sleep)及非快速動眼睡眠(NREM sleep)的區分校明顯。嬰兒前3個月的腦波非常不規律,難以根據一般的標準來區分RRM及NRRM的狀態。
二、中樞神經系統的成長:初生嬰兒大腦並未發育完整,整體來說,P.100
中腦及腦 幹部分發育較成熟,大腦皮質則最落後。 由進化的過程來看,腦幹是最早出現的組織,中腦其次,大腦皮質最 後出現,這個順序也是個體發展時的成長順序。
中腦及腦幹正常的功能與生存最基本的要求有關,如呼吸、心跳、體溫的維持,及注意力等,這些功能在初生嬰兒身上已發揮功用。
大腦皮質主掌自主動作、 記憶、知覺、思考、認知等高層次的功能,這些功能在初生嬰兒並不 明顯,這與大腦皮質的發展落後有關。
整體腦部的發育,在6個月時完成一半,2歲時完成75%,到4 歲時就全部長成了。P.100
☆發育的具體方向有三個:P.100-101
1、腦細胞數目的增加。由間接證據看來,初生嬰兒腦細胞的數目只有成人的75%,所以腦細胞的增加是發展的方向之一。
2、腦細胞的硝化。成熟的神經細胞、傳導訊息的酣突都有一層脂肪物質,作用是絕緣,能使訊息(電)傳導更快。胎兒的硝化程度很低,腦部的灰質、白質並不明顯,出生以後才漸為明顯,這是稍化的結果。
3、腦細胞相互之間聯結網路的建立。腦部的運作需要許多細胞相互共同結成一個組織,細胞與細胞之間的傳導靠軸突與樹狀突的接觸→腦部發展的另一大方向.P.100
★大腦功能的發展:有先後之別。前6個月發展,以基本的感知覺系統 (如聽、視、觸覺),以及控制上半身的動作功能 (如手、手臂、上軀幹)發展最快。主掌腿、腳動作功能的大腦,要到2歲才發展成熟。這個發展順序明顯地反應了頭尾原則)。
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為動作、知覺,友認知能力設下了一定的限制。在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末趨完善之前,相關的行為是難以展現的。P.100-101
第 3 節 動作的發展
參、嬰兒的反射動作包括那些?其主要功能為何? →作業一
一、反射動作:初生嬰兒最開始的行為大多為反射動作→是指受外界某種特定的刺激時,身體的特定部分會產生不自主反應。由內部機制看來,反射動作並不受大腦皮質的 控制,是屬於低層次的行為。受孕第4個月起到出生後第3個月→期間內動作絕大部分反射動作。
☆ 反射動作→原始反射、體態反射。
☆ 原始反射直接關係著初生嬰兒的求生技能(吸吮反射、尋覓反射)→初生嬰兒的生命線。
☆ 體態反射嬰兒自主行為先驅(游水反射、爬行反射及走步反射)→體態反射並不直接轉成自主行為→可以由體態反射的動作中看出人類的自主行為是有多麼深的遺傳因素。
除了求生及先驅自主行為外,反射動作的另一項功能是由外界攝取訊息。
初生嬰兒大腦皮質內並沒有外界具體刺激的訊息,因此聲、光、味、觸等具體刺激的特性
必須由外界取得。反射動作在此一階段擔負著這項任務(Hebb),
☆音定位的反射,會讓一個嬰兒聽到聲音時,面向聲音來源的方位(定位),這樣可以一方面看到發聲的物件而產生音、物(或聽,視)之間的聯結,一方面可以聽得更清楚。
透過反射動作所累積的訊息,可以使大腦皮質在發揮自主行為控制時(大約出生以後3個月開始),有所依據。P.102
(一)原始反射:自保與攝食是原始反射的功能。由反射動作中,也可以看到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和其他動物的關聯。→手掌、腳掌的抓握反射,可以保護嬰兒不落地。P.103
☆普遍的原始反射:
☆墨洛反射:是小兒科醫生最常用以檢驗嬰兒的項目。嬰兒仰臥時經敲腹部或使其瞬間失去平衡,都會引發嬰兒雙臂外伸、手掌攤開的反應,這就是墨洛反射。由初生到5、6個月都可以看到這種反射,尤其是初生的前數週,以後反應強度減弱,最後變成震驚反射:
☆震驚反射是對強聲,或其他強烈刺激的反應,型態以四肢內收為主。6個月以後如果墨洛皮應依然存在,可能表示中樞神經功能異常。
☆吸吮反射:是嬰兒攝食的途徑。只要將大小適合的物件放入嬰兒嘴內,就能引發其吸吮。吸吮反射大約3個月時漸漸轉換自主的吸吮動作,和吸吮反射動作關聯密切的另一反應
☆尋覓反射。只要經撫嬰兒面頰,就會引發嬰兒轉向撫摸的方向,這是找尋奶頭的反射。尋覓反射持續時間較久,可能維持到週歲。
☆抓握反射:刺激初生嬰兒手部會引起手掌緊握刺激它的物件,這就是手掌抓握反射。這個反射最強是在出生頭2個月,第4個月以後應消失。P.103
☆巴金斯反射腳掌也有類似反應,以物件輕觸腳掌,最初的3個月會引起腳掌外張;3、4個月以後,神經肌肉控制較成熟後,外張的反應即變成抓握反應。較早期出現的外張反應叫巴金斯反射;後來出現的叫腳掌抓握反應。
(二)體態反射:類似日後發展出來的自主動作→反射動作功能上主要是保持身體的平衡。正姿反射→保持平衡的動作。→在坐直時,若身體傾斜,頭部會向反傾斜方向偏,其作用是維持頭部的正姿。這個反射出現於出生後第2個月,然後住週歲後變得更強,這是嬰兒保持正姿的一項重要反射。另外
☆三種反射動作→與成人自主動作極相似→:走步反射、游水反射、爬行反射。
初生數天的嬰兒有兩項特殊的能力是較大嬰兒所無,那就是走步及游水。如果
1、走步反射將2、3個星期大的嬰兒扶起,直立於平台上,向前牽引,即會引起他向前走。但是4、5個月大的嬰兒在同樣情況下,他的雙腳會僅在原地,直到身體傾倒。
3個月以前的嬰兒走步是反射動作,跟成人走步不同,成人走步是由大腦皮質的運動區所控制,而反射則由較原始的腦組織所控制。由反射動作轉化成自主動作之間的期間,大腦皮質會抑制反射動作,因此4、5個月大的嬰兒既無反射走步亦無自主走步。
2、游水:將2星期大的嬰兒放入水中,他一方面會閉氣,一方面會規律的游水前進,這種能力在第5個月即消失。如果沒有訓練,大部分的人終生不會再有游水的能力。P.105
3、爬行反射:的動作與嬰兒游水動作很相似。如果將嬰兒俯臥於床上,以指按一隻腳背心,就會引發嬰兒爬行的動作,這個反射也在4個月左右消失。其正的自主爬行要到第7個月才開始出現。其間的3個月是反射變為自主控制的轉換期間。P.106
Zelazo:反射行為應是自主行為層次下的一個次層次行為,而非互不相關的平行關係。因為Zeiazc認為反射行為只是被自主行為所吸收,而不是完全消失。
肆、嬰兒的動作發展順序為何?遵循那些發展原則? →作業1-1
二、自主動作的發展:在嬰兒期有相當明顯的規律性。
自主行為的兩個基礎:肌肉的成長、大腦皮質對肌肉的控制都有極強的自然成熟機制。練習對動作的協調、對肌肉能力的增強都可能有作用,但成熟機制仍是主宰一切的真正力量。由初生到一歲半,主要的自主動作里程碑可見表3-3。.107
嬰兒由2個月開始能自己抬胸,算是動作發展的開始。P.107-8
Gesell→早期動作的發展,實際上是一系列調節身體姿態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順序大約為
(1)頭頸的控制; (2)身軀的控制; (3)坐姿;(4)站姿。站立及行走是早期動作發展終點。
(1)頭頸的控制:初生嬰兒無法控制頭頸的肌肉,直立狀態下,他的頭會向前仆。 由1個月開始,他漸漸能控制自己頸部的肌肉。在第2個月時,俯臥的嬰兒應有能力把頭抬起,仰臥抬頭較為困難,大約要到5個月大。
(2)身軀的控制:2個月。最先是抬胸,這個動作須由腰和手臂肌肉的配合。腰肌受控制的另一
個動作是翻身(大約在5個月),當腰部肌肉完全控制時才能坐立。嬰兒雖在4個月時可以
(3)坐姿:在扶助下坐立,但是因為腰部末完全受挫,所以須有外來支持的力量。此時胸部肌肉的控制優於腰部肌肉。自己坐立大約要到7、8個月大才可能。
(4)站姿:站及走是向平衡挑戰的高峰。大約5個月時,嬰兒首度可以在他人的扶持下立起。到9或10個月大時,他可以自己扶著東西站住,由此開始,他會一.步步試著減經依靠,自已站位。到11個月,他會自己扶著東西,由坐而站。到週歲時許多嬰兒能自己站或走
三、手的細動作發展:手的細動作可約略分為伸、抓及放這三個部分。P.109
Halverson:5個月,手開始接觸物件,也能以手掌(無姆指協助)抓住束;
7個月時,手掌和手指協調已十分有效,但姆指仍然不能和其他四指相對;到
8、9個月時,食指、姆指已能有效地抓起東西;到
12、個月時,姆指與其他手指的運用才變得靈活。P.109-110
Piaget對手的抓弄也十分注意,尤其對手和其他動作 (如吸吮、視覺之搜尋)的協調。
4個月的嬰兒手、口的協調,亦即會把手中的東西放入口中。手和眼的協調在
5個月時出現。到6個月時,視覺已能導引手去抓東西。P.110
粗動作或細動作,其發展順序是相當固定的,這是遺傳使然。外界環境的力量(如練習),頂多能稍微改變發展的速度,但不可能改變順序。p.110
☆遺傳決定發展順序是透過更通泛的規則→和人的中樞神經的成熟有很大關聯:
四、動作發展的原則:動作發展要靠中樞神經對肌肉的控制,非一蹴可成→須慢慢發展。 1、足首尾原則:→越接近頭部的肌肉越先被控制。眼、嘴的肌肉→手臂→上體→下體→腿、
腳的肌肉。→由粗動作順序可以看到這個原則。P.110
2、近遠原則:身體的中央(即脊椎)為起點,由近向遠發展。肩的機制早於手臂→手掌→手指。→手的細動作發展順序的原因。→腳趾。P.110-111
3、層次組合:→低層次、簡單的動作先出現;難的動作是在低層次動作強化、變化後,再組合而成。所以高層次動作與低層次動作一方面有直接關聯,一方面也比低層次動作晚出現。
第 4 節 知覺發展P.111
知覺是人內部的一種經驗,外人對這種經驗的獲知,一方面是靠經驗者的口頭報告,一方面是透過經驗者行為上的變化推知。
嬰兒期的知覺發展,基本的問題有三個。
1、個體是否能察覺→某一外在刺激。→傳統知覺心理學中的刺激的絕對閾(的問題。
2、個體是否能覺如二個刺激物的差別,這是傳統的差異閾的問題。
3、個體對刺激的意義的覺知,這個問題較為複雜,尤其在研究上,如何確定嬰兒對刺激的解釋(亦即意義的問題)仍為研究技術及推理上的一大挑戰。我們聽到某一個聲音(察覺的層次),立刻知道是汽車急駛(意義的層次)。P.112
伍、根據R.Fantz對嬰兒視覺的研究,得到那幾項結論?
一、嬰兒的視覺:R. Fantz於1958年開始,用一個極簡單的方法來探討嬰兒對視覺圖形的辨識能力。這是近代嬰兒知覺研究的開始。
嬰兒仰臥在一個小屋裏,小屋頂端有一個小觀察孔,研究人員可從此孔觀察嬰兒眼光注視的方向。小房頂端內面,嬰兒可以看見之處,左右兩邊各放置一張圖形。研究人員可以
由嬰兒注視左右兩張圖形的時間來推斷:
1、嬰兒是否能分辨不同的圖形; 2、嬰兒是否對某些圖形較為偏好。
R. Fantz以這種簡單的儀器,得到幾個重要的結論:
1、嬰兒不但能區辨不同的圖形,而且偏好較為複雜的形狀;
2、由4天大的嬰兒已具備區辨,而且偏好複雜圖形看來,這種能力應是先天性的(innate);
3、由(1)及(2)看來,初生嬰兒的視覺世界絕非如傳統上所認為的一片混亂及空白。P.113
R.Fants的實驗,鼓勵許多後續實驗Bowel的實驗涉及的問題較為基礎→視覺的恆常現象。
視覺恆常是指人對外界的物體,在視覺上能保持其大小、形狀等的穩定性,不會因為視網膜上影像的變化而對物體的知覺產生變化。P.113-4
陸、有關嬰兒視覺的大小恆常能力與圖形辯認能力,Bower、Salapatek及Haith各有什麼不同的發現? P.114
Salapatek→以嬰兒目光掃描路線圖發現2個月以前的嬰兒似乎不能看到固形的整體結
Salapatek的方法是以照相機或錄影機拍攝嬰兒幢孔在看一個圖形時所掃描的路線。
☆Haith綜合自已與Salapatek的研究,對嬰兒的視覺能力作了幾個總結:
1、嬰兒由初生時便主動的尋找外界的視覺刺激,以為注視之目標;
2、初生嬰兒注視最強的地方是圖形的外緣,隨著發展才漸由外而內的修正視覺掃瞄方式;
3、初生嬰兒雖然不一定有天生能力知覺圖形的形狀,但他有先天的注視傾向,使他能在極短
的時間內,在外界經驗的協助下,獲得知覺圖形的能力。P.116
柒、深度知覺的來源為何?Gibson與Aslin各自設計了什麼樣的實驗來研究嬰兒的深度知覺?
1、圖形的知覺是視覺系統上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能分辨圖形才能進一步分辨物體,分辨外界各式各樣不同的東西。
2、視覺的基本能力是對深度知覺:深度或距離對陸地上的生物來說是性命相關的能力,若沒有這種能力,隨時皆有跌倒或落入深淵的危險。 P.116
☆最早探討這個問題的是Gibson,他以視崖:為實驗工具。這是一個分成深、淺兩邊的檯面。→6個月以上嬰兒對深邊深具戒心→他們已有深度的知覺。P.118-9
人類深度知覺有許多視覺線索。視崖是利用紋理遞變度的差異來反映深度→單眼線索。
雙眼線索如印象差距或視點匯集都須要靠兩眼肌肉控制成熟到某一個程度,雙眼的焦點可以相互配合時才有可能。
☆Aslin以1、2及3個月大的嬰兒為對象,發現嬰兒大約在3個月左右才比較能夠雙眼注視跟蹤一個慢慢移動的物體。3個月以前的嬰兒,幾乎沒有這種能力。P.119
雙眼印象差距是深度知覺極為重要的來源,因為印象差距能反映深度的主要機制是源於大腦內部的運算,可以說與經驗無關。Aslin的研究小組(Foxetal)以隨機點為左右印象差距的刺激。→三個半月的嬰兒已有能力透過印象差距而產生深度知覺。p.119-120
深度知覺的發展,現今比較可靠的資料顯示,
最早的雙眼深度知覺產生在3個月左右。到了6個月,嬰兒的行動已經受到深度知覺的控制,一般而言,他不會「盲目」的爬過深崖或樓梯。
嬰兒的色彩和知覺。一方面色彩知覺比起形狀或距離,較不影響人們的生存,可說是較不重要。→色彩中色調與明亮二個向度一直不容易分開操弄。真正與光波有關的是色調→色調才是色彩知覺的要點。以制約行為為反應指標,
捌、Trehub如何研究嬰兒對聲音的敏銳度?
二、嬰兒的聽覺:生理上,聽覺系統的成熟比視覺要早得多。胎兒在5、6個月時,聽覺系統就可正常動作。因此初生嬰兒能聽得到聲音,是大家的共識。P.121
☆習慣化過程如下:
1、刺激A重複呈現,起初個體的反應明顯而強烈,重複刺激後反應逐漸減弱。這種逐漸減弱的現象叫習慣化。P.122
2、當反應減弱至某種程度時,以刺激B替換刺激A。若個體能區辨A與B之差別,當B出現時,個體反應會由弱變強。這一步叫反習慣化。由習慣→反習慣的運用,我們可以得知A、B之間那一項具體差異(音量、頻率、結構等)可以被嬰兒察覺。
嬰兒聽覺能力最重要的是語音的知覺→因語言是各項發展中最重要的一項,而語言的學習必須經過聽覺管道。這一方面的研究也是嬰兒聽覺的研究近年最活躍的領域。
嬰兒語音知覺最早一篇研究Eimas→想知道嬰兒是否有能力區辨語言上一些極細小的差別
頭轉動的方法過程如下:
1、嬰兒坐在一個隔音室內,前方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音響喇叭。
2、一個固定頻率音量的聲音以隨機(random)的方式,由左邊或右邊放出。
3、若嬰兒聽到聲音後,頭轉向聲音出現的方向。P.123他會得到一個增強物(reinforcement)。
此訓練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嬰兒聽到一個聲音後,頭轉向音源所在。訓練完成後,音量會往測驗時漸漸減低,然後看音量最低到什麼地步,嬰兒還能夠有穩定的轉頭反應。Trehub的實驗是以65%的正確反應率為音閾(threshold)的標準。
嬰兒的聽覺閾比成人要高(對聲音的敏銳度較低)。在1000赫(HZ)時,成人的音閾是O db(這是Odb的定義),但6個月嬰兒約為25分貝(db),18個月大嬰兒約為20分貝。
高頻敏銳度,嬰兒與成人相差有限→低頻時→4000赫以下),嬰兒與成人差異約為25分貝。
Trehub的資料,我們可以得到幾個結論:
1、嬰兒由6個月到12個月,聲音的敏銳度平均增加5到7個分貝。
2、由嬰兒期(6個月)到成人,敏銳度t勸(二)約25分貝。
3、嬰兒對高頻的聲音(10,OO0赫以上),敏銳度與成人相差無幾,發展上敏銳度的增加主要是低頻的範圍。6個月以下嬰兒,因還無法自己坐立,頭轉動不靈活→頭轉動的方法無法適用。
玖、何謂音定位?Muir對音定位的實驗研究有那些發現?
Trehub實驗方法,依賴嬰兒對音的定位能力→能力本身也是嬰兒聽覺發展重要研究問題。
音定位是人對音源位置的知覺能力。這項能力建立在人的雙耳對聲音到達耳朵,時間的差異的計算。一個音源若位置偏離中線,它所發出的音波到達左右耳,時間上就會有先後之別。音源偏中線越遠,時間上差異也越大。P.125
Muir→嬰兒反應的延遲時間相當長,約為10秒(成人幾乎是立即反應)。在過去的實驗中,無法證實初生嬰兒具有音定位能力,絕大部分是因為聲音發出之後,等的時間不夠長,嬰兒沒來得及反應。
2、3個月大的嬰兒並沒有音定位的能力。
Muir→長期追蹤方式,以4個嬰兒,由初生一直重複測驗到4個月。他發現音定的能力由初生開始一直減弱,直到40天到1O0天的這段時間,嬰兒幾乎沒有音定位能力(正確率50%或更低),100天至120天(4個月)音定位能力又開始增強至100%。→初生嬰兒的音定位能力應是一種
先天的能力,而且這種先天能力有可能不屬大腦皮質控制。到
4、5個月時音定位能力受大腦控制→且很可能是經驗的產物→本質上與初生嬰兒音定位不同。
第4章 認知發展(一) →大綱
嬰幼兒認知能力的研究,受Piaget理論影響至鉅,→
Piaget的理論。→主要強調人的知識來自於人自建構,因此對人的主動性及人的行動十分重視。在人與環境的互動中,人透過同化及調適這二個過程,逐漸建立起自身的認知結構。
認知結構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四個發展階段,才達到成人的認知水平:
1、感覺動作期; 初生至1.5歲到2歲→感覺動作期的認知特性是以動作、感覺、知覺為認知的主要管道,缺乏符號運作的能力。P.134
2、運作前期; 2歲到6歲→嬰幼兒時期→雖具備符號運用能力,但思考方式依然依靠直覺與知覺為主,缺乏邏輯推理能力。
3、具體運作期; 認知上不俱有守恆的概念,同時對系序關係、層級分類、遷移轉換等觀念都已發展成熟。
4、形式運作期。形式運作期的青少年更進入理性、邏輯與抽象的思維方式。心理學中,
第1節 Pget的認知理論↓
認知→較低層次的感知覺、注意,到記憶、概念、思考、判斷、問題解決,甚至於創造、審美等問題都可以說是認知問題。。P.135 ↓
參、試說明Piaget的認知發展論中認知結構如何形成?P.136
壹、對於知的來源和本質,傳統的先天論、實徵論,與Piaget各有何不同的看法?
一、傳統的知識論與Piaget:對於人類知的來源,傳統上有兩種對立的理論,即
經驗實徵論與先天論。
1、經驗論→人於初生時,宛如一張白紙,對外在世界一無所知,人必須透過個體之經驗方能由外在世界學習到知識,因此知識來自於外在世界。每一位嬰兒皆要經歷一種類似錄製的過程,把外在世界的真實現象慢慢的累積起來。累積的內涵就是人的知識,累積的過程則是透過聯結,或更一步說是透渦制約 的過程。
2、先天論→原則上並不否認經驗有其一定功能,但不認為人在初生時完全沒有任何知識。較為極端的先天論者認為人的某些知識(如知覺上對恆常的判斷、對語音的分類、對顏色的分類)是與生俱來。在發展過程中,外界的經驗刺激,主要有維持這些功能正常運作的作用。
弱勢先天論的立場則認為人與生俱有某些特殊的反應能力及認知結構,只要遇上環境中特定的刺激,其先天的「知」便輕易被引發→鳥類的銘印的出現。無論極端或弱勢先天論者,都否認人類的知識是錄製外界的真實→認知識是源於外在世界。
☆先天論與實徵論間不但對知的來源有著不同的看法→對知的本質也持不同立場。
☆實徵論較為重視兒童於成長過程中知識的內涵→他認不認得母親,他記住些什麼東西,他怕什麼,他如何學習某些特別的技巧。
☆先天論則傾向於知識的結構性問題→如知覺系統如何對外界物件的分類,人如何判斷因果關係,如何瞭解空間、物體的概念,如何產生主體、客體的區分等。→先天論所要探討的知,是實徵論認為已知的事項。P.137
☆Piaget的立場與傳統上兩大對立的知識論都不一樣:他認為無論知識的結構性層面,或知識的具體內涵,都不是來自於錄製外界的真實現象,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來自於主體 (人)本身的認知結構與客體(外在環境)互動的結果。這種看法可簡稱為互動論。
二、Piaget理論的重要概念調適(或順化) :同化與調適。兩個相輔相成的概念是Piaget解釋認知成長的基礎。什麼是同化?
☆同化是指一個生物個體將外界的東西納入自己的體系中。在行為的層面,外界的東西是一個刺激,我們對刺激的反應相等於把刺激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
☆調適(是生物個體在同化外界事物的過程中,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變化。在
以進食為例→攝取不同食物時,因食物性質的差異而引起個體本身的變化就是調適現象。
行為上,我們若以現有之認知結構無法完全納入外界刺激時,便不得不在若干程度上修正自己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之刺激。
對Piaget來說,認知的發展是在同化及調適二種過程下產生的。P.139
肆、簡述Piaget的認知發展四大階段的特質?
1、感覺動作期(sensor motor stage),由初生至語言出現 ;
2、前運作期 (pre-operation stage),亦稱符號期(symbolic stage),由語言出現至6、7歲;
3、具體運作期(concrete-operation stage),7歲至11、12歲;及
4、形式運作期(formal-operationstage) ,12、13歲以至成人。P.141
第 2 節 嬰幼兒的思維特徵P.141
Piaget的每一個認知階段,都代表那個階段的認知方式(或結構)。→嬰兒由初生到語言出現的大約一年半或二年的時間內,最大的特點就是缺乏用符號(如語言、圖畫)來思考、來處理外界刺激的能力。他們的認知是依動作,靠知覺為基礎,因而稱其為感覺動作期。
陸、Piaget如何劃分嬰兒的感知動作期的六個分階段?此時期在認知上的主要成就為何? Piaget的認知結構P.142
一、嬰兒的感知動作:最初由許多反射行所構成→感覺動作期的第一分階段是反射階段。
(一)反射行為、 (二)初級循環動作 (三)次初循環動作之出現、
(四)為具體目標而產生新行為 (五)三級循環動作之出現、(六)以心理操作發明新行為
伍、Piaget的「運作」,有那些重要的特質?
1、他十分重視行動。認為思考最原始的基礎是具體的行動。由反射動作一直到第六分階段以張口的行動來代表盒子,都脫不了具體行動。
2、Piaget不同階段間有密切關聯。每個新階段都是建立在舊階段的能力上→新階段整合了舊階段而非予以取代。Piaget的階段前後縱的連貫是所有心理學的階段論中 最嚴謹的一個。
3、Piaget十分強調不同行動的協調,所有的認知結構必有組織,而組織是不同單位或行動,透過協調所產生的。認知發展在縱的方面是單項能力的日趨熟練;在橫的方面則是不同能力組成更大、更有關聯的組織。由此可見組織與結構之密不可分。
二、感覺動作期認知上的主要成就:
嬰兒由初生時的反射動作到第五分階段的三級循環動作,
前後大約一年的時間裡→我們每一個成人都認識到自己(主體)與外界 (客體)是分開的,客體所發生的事不一定和自己有關,而自己也不一定能隨心所欲的影響客體,這是客觀性。Piaget認為初生嬰兒完全沒有主客體之分→他缺乏客體可以獨存的概念,他看不見的東西好像就沒有了; →看不見就是不存在。如果我們以客體長存這個觀念作為主客體分化的指標,那麼由
Piaget對客體長存的發展追蹤裡→主客體真正達到分化是在第五分階段→週歲左右。
1、哥白尼式的突變:主客體的分化,對人的智慧來說,是一種重大的突破。有了這個概念,才使我們有比較客觀的宇宙觀,才使我們建立物體、空間,甚至時間的觀念。所以Piaget→哥白尼式的突變,以哥白尼的天體(客觀的、非以地球為中心),來比較嬰兒此時的成就。
2、因果關係的初步建立。嬰兒最初認為外界現象是完全由主體造成的,因此他常常會隔空抓物,或是以完全沒有關連的行動去影響外界的事件,這當然是主客體不分的後果。但是週歲左右,他似乎已初步瞭解因果。→缺乏表象或符號,究竟無法突破時、空的限制。
三、幼兒的認知能力:2歲到6歲這段時期,正好是學前階段→幼兒→Piaget的前運作期。這個階段最明顯的成長與變化,是語言及符號能力的出現。p.146
(一)符號與表徵行為:符號與表徵行為有密切關連。
符號是指以一個東西(X)去代表另一個東西(y),同時X與y之間沒有直接而不可變的關聯。
本身並不會直接引發我們對y的聯想,除非已經知道X是代表y。在上述條件下,任何一個東西都可以被當作符號,只要我們以它來代表,或象徵另一個東西。P.147
符號在人類社會中被廣泛的運用,除了語言、文字外,圖畫、指標、藝術品、樂聲、舞蹈都在不同的抽象層次上有符號的功能。這種能力,根據Piaget的觀察,是出現於感覺動作期的末期,而快速在幼 兒期發展、擴張。層次分類 P.149
柒、何謂直覺思考與自我偏向? P.149
(二)幼兒的認知特徵:幼兒有了表徵能力,可以運用符號,比起嬰兒的認知要進步一大截;
但比起學齡兒童,他還是有許多不及之處。幼兒的認知最重要的兩項特徵:
1、直覺思考, 2、自我偏向。P.149
1、直覺思考→以環境中可以直接看到(或聽到)的訊息來作為判斷的依據。→思考是建立在知覺訊息上,而非建立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上。依Piaget的理論,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因為幼兒缺乏運作的能力所致。P.149
2、自我偏向的傾向。→在Piaget的理論中是指個體無法將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的觀點清楚的分開。幼兒期由自我偏向慢慢發展到能區分自己與他人有不同的觀點,是個極為重要的主題。
Piaget探討自我偏向的研究,是以視覺的觀點為主,一般稱之為「三山問題」p.152
三山問題:在一個桌上放上三個模型山。從1、2、3這三個角度看到的情形各不相同→受試的兒童由4歲到12歲都有。Piaget認為,兒童的困難在於他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和別人可能看的景象明確區分→即有自我偏向。
第 3 節 學齡兒童的思維特質
☆Piaget的運作有下列幾種性質:
1、心理運作是來自於早期的感知動作能力。動作的基模是心理運作的基礎。動作基模內化以後,便可突破原有之侷限,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可逆性。
2、心理運作有完全的可逆性。動作的可逆性(如把物件O由A移至B點,再由B點移回至原點)受外界環境或物性的限制,不可能完美。但心理或思考上,我們可達到百分之百的可逆。我們可以想像物件O由A至B後,可以經由另一方向的移動再完美的回到原來的地方。
3.運作因為是內化的動作(action),因此所有的運作都是在內心申進行。在某些用法上,Piaget的運作有下列幾種性質
Piaget可以說把運作與思考之間劃上了等號(Furth)。
具體運作期的思考方式,比前運作期最大的進步在於有可逆性(亦即有了運作能力),可逆性的出現使具體運作期的兒童有了守恆概念。即使其中一塊形狀改變,也不會使兩塊有大小的差異。這種推理是超越眼前現象而根據可逆性所作出的理性判斷。這就是具體運作期最大的成就,他的思考是根據運作規則而非根據直覺。→運作只能在具體的事物上進行。P.155
守恆概念是什麼?P.155→作業1-2
(一)守恆概念的建立:守恆→保留概念→指物體在某一些轉變下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這個概念需要依賴思 維的可逆性的動作,並且要降低對知覺的依賴。在這個原則下,兒童 也會發展出體積守恆、數守恆、面積守恆、量守恆等。原則都是可逆性的運作所推 論出的結果,但發展上還是有先後的差異。P.155-6
(二)系序關係與遞移轉換:指將一系列的東西依某一種量度 (如長短、大小或輕重)順序排列。學前兒童往往無法正確的排列一系列的物件,其原因似乎在於缺乏遞移轉換的認識。遞移轉換是指如果(1)A>E及(2)B>C,那麼A一定大於C。這種認識在成人來說有其邏輯的必然性,但兒童需要經過實際的操作才能慢慢領悟到其永恆不變的特性,學齡兒童的進步之一便是對遞移轉換及系序關係的掌握。P.156
(三)層級分類:是指物體或組織上的層級關係→所有的白花都是花,而所有的花又都是植物,所有的植物又是生物……等,P.156
Piaget認為學齡兒童有了具體運作能力,就能夠在內心中運作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P.157
無論是守恆概念,層級分類或系序關係,都是具體運作能力的表現。Piaget→這些外在的行為都是反映了內在認知結構,由沒有運作的學前兒童認知結構變成具有運作認知結構。
第 4 節 青少年的思維特質P.157
☆形式運作思維的特色:
☆平衡桿的操作:這個問題是由簡單的平衡桿 (桿上有吊孔)及2個不同的重量 (A端與B端)所組成,其中B端重量較重。起始,桿子是在平衡狀態。但如A端在加一個重物,桿子便向A端傾科。兒童所面對的 問題是如何使平衡桿再回復到平衡狀態。
☆使平衡桿再回到平衡狀態可以由A端或B端下手。由A端操弄,可以
1、去除後加之重物; 2、減低重物至支撐點的距離; 3、前兩者的混合。
這三種操作皆是Piaget所稱之反轉性(negation)操作。由B端操弄則可以↓
4、在B端加等量之重物; 5、增加B重物與支撐點的距離, 或6、前兩者之混合運用。
B端的三種操作屬於Piaget的回轉性(reciprocity)操作。
Inhelder與Piaget的研究顯示(Inhelder and Piaget,1958):
具體運作期的兒童,在面對上面的回復平衡的問題,只能一次操作一種回復的作業,尤其以反轉性作業為多。
形式運作期的青少年,則有能力同時協調反轉性與回轉性作業,同時也有能力同步考慮重量與距離這兩個影響平衡的因素。這種能力反映了形式動作期思維特質中的系統性,因為二個變項(重量與距離)之間的關係是系統性的組合。此外,
兩個變項的同步操作顯示形式運作期的思考是抽象的。因為只有抽象的思考(而非實際具體的操作實物)才能同時考慮正反兩面的不同影響(實體不能同時進行正反兩面的操作)。P.159
第 5 節 piaget理論的現今評價P.160
Piaget在其漫長辛勤的研究生涯裏,對近代發展心理學的影響也 有時代上的差異。1921年代,Piaget以其觀察的現象(如兒童之自我偏向)的新穎而名滿國際可以說是少年得志。由30年代至50年代則是Piaget個人在理論上的成熟期,但受了行為主義當道的影響,其影響及知名度皆還不如1920年代。1961年代到1980年代是Piaget影響力最大時代,可惜其理論常被誤解、誤用, Piaget本人在這段時期所專注的問題「智慧的生物性基礎」(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Intelligencer則反被發展心理學所忽略。P.160
玖、Piaget的理論較受人批評的有那幾點?
Piaget在近十幾年來日趨式微,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研究主題的傾向問題:Piaget的理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完整性,在同一理論架構下希望能解釋兒童發展各項層面。事實上Piaget的研究是放在認知的問題上,他的理論對兒童的情緒、人格發展少有涉及,也很難運用。即使在認知的層面,Piaget的興趣也是偏向西方科學所關心的問題。因此他會研究兒童對時間、空間、因果關係、分類能力、邏輯思考等方面的發展。但Piaget的理論卻號稱是一個通性的理論)。P.161
(二)研究方法的問題:人類的社會不可能在前運作期的層面上運作。Piaget使用的研究方法雖然並非只有一種,但他十分依賴臨床式的面談及受試者回答問題的口頭說明。這個傾向使得Piaget的資料大量反映了兒童自我監控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發展上較晚出現的。兒童由「會做」到「會說怎麼做」到「會解釋怎麼做」,在年齡上差異很大。Piaget常以
「會解釋」作為判斷兒童是否具有某種能力標準→他的發展時刻表常有低估兒童能力的傾向。
(三)發展時刻表的問題:研究發現兒童展現分類 能力,因果關係之認知,物體長存的概念,甚至於(局部性的)保留概念,都比Piaget所說的要更早。→不同能力的發展順序。在順序這個問題上→發展時刻表的問題所暴露的是一個更深的問題,那就是發展是否真有階段性及整體性的現象?
(四)發展階段的真實性的問題:Piaget的理論是一個階段論。他認為兒童發展有明顯的階段,每一個階段皆有其特質,而階段與階段間保持著不變的順序。
如何判斷此說之真偽?依Piaget階段的特性→(a)順序性;(b)整體性;(c)前後之整合性,及(d)快速轉變等四個要素。要驗證發展是否有階段性,就必須驗證兒童的行為是否具有這四個特性。現有的資料顯示,除了順序性之外,其他三個要素都缺乏有力的證據,因此Piaget的階段論受到很大的質疑。 總體而言,
Piaget的理論雖然體系完整,但許多研究資料發現,兒童認知發展的真面目也許並非像Piaget所說的那麼其有整體性,也許發展的各個項目間有相當的獨立性存在。P.162
Ring Ring
留言時間 2004-10-10 02:57:30
標題 第四章的整理
留言內容
因電腦出了一點問題本來已打好的都沒送出去~"~故又重新再打一次,也更加深一次的印象~~~偶把評量的解答大約打出如下:
一、對於知的來源和本質,傳統的先天論、實徵論,與皮亞傑各有
何不同的看法?
答:(1)來源:先天論者原則上並不否認經驗有其一定的功能,但不
認為人在初生時完全沒有任何知識。較為極端的先
天論者認為人的某些知識是與生俱來。弱勢先天論
的立場則認為人與生俱有某些特殊的反應能力及認
知結構,只要遇上環境中特定的刺激,其先天的「知」
便輕易被引發。無論極端或弱勢先天論者,都否認人
類的知識是錄製外界的真實,亦即否認知識是源於外
在世界。
本質:傾向於知識的結構性問題
(2)來源:經驗論者認為人於初生時,宛如一張白紙,對外在世
界一無所知,人必須透過個體之經驗方能由外在世界
學習到知識,因此知識來自於外在世界。
本質:較為重視兒童於成長過程中知識的內涵
(3)皮亞傑認為無論知識的結構性層面,或知識的具體內涵,都
不是來自於錄製外界的真實現象,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來
自於主體(人)本身的認知結構與客體(外在環境)互動的結
果。
二、何謂同化與調適,說明二者與認知結構間的關係?
答:(1)同化是指一個生物個體將外界的東西納入自己的體系中。
在行為的層面,外界的東西是一個刺激,我們對刺激的反應
相等於把刺激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
(2)調適是生物個體在同化外界事物的過程中,受外界事物的影
響而產生的變化。行為上,我們若以現有之認知結構無法完
全納入外界刺激時,便不得不在若干程度上修正自己的認知
結構以適應外界之刺激。
三、試說明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中認知結構如何形成?
答:認知結構的組織單位是基模,基模是有組織的行為模式。抓東
西、把東西放在口裡、踢東西、搖東西,都是不同的基模。基
模最原始的來源是反射動作(初生嬰兒),慢慢變成自主性的行
為,符號能力出現以後再內化成為概念。皮亞傑認為我們在發
展的過程中,本來是分開的、不相連的基模,慢慢連成有結構、
有組織的大基模,這些不同的基模所組成的認知整體,就是人的
認知結構。
四、簡述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大階段的特質?
答:(1)感覺動作期,由初生至語言出現:最大的特點就是缺乏用符
號(如語言、圖畫)來思考、來處理外界刺激的
能力。他們的認知是依動作,靠知覺為基礎。
(2)前運作期,亦稱符號期,由語言出現至6、7歲:由於語言及其
他符號表徵能力的出現,此時兒童不但可以突破
現時(now)現地(here)的限制而思考未來及回憶
過去,他也可以想像未曾見過、或經驗過的事件
而產生創造性的認知成果。
(3)具體運作期,7歲至11、12歲:守恆概念的建立、系序關係與
遞移轉換、層級分類,都是具體運作能力的表
現。
(4)形式運作期,12、13歲以至成人:形式運作的特性,在於其系
統性、抽象性及邏輯理性的思維。
五、皮亞傑的「運作」,有那些重要的特質?
答:(1)心理運作是來自於早期的感知動作能力。
(2)心理運作有完全的可逆性。
(3)運作因為是內化的動作,因此所有的運作都是在內心中進行
六、皮亞傑如何劃分嬰兒的感知動作期的六個分階段?此時期在認
知上的主要成就為何?
答:(1)第一分階段:反射行為
(2) 二 :初級循環動作
(3) 三 :次初循環動作之出現
(4) 四 :為具體目標而產生新行為
(5) 五 :三級循環動作之出現
(6) 六 :以心理操作發明新行為
最重要的成就即達到了主客體的分化。
七、何謂直覺思考與自我偏向?
答:(1)直覺思考,現象上來說是以環境中可以直接看到(或聽到)
的訊息作為判斷的依據。換而言之,思考是建立在知覺訊
息上,而非建立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上。
(2)自我偏向,在皮亞傑的理論中是指個體無法將自己的觀點
和別人的觀點清楚的分開。
八、守恆概念是指什麼?
答:守恆概念是指物體在某一些轉變下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
九、皮亞傑的理論較受人批評的有那幾點?
答:(1)研究主題的傾向問題:可信度十分令人懷疑
(2)研究方法的問題:常有低估兒童能力的傾向
(3)發展時刻表的問題:發展是否真有階段性及整體性的現象?
(4)發展階段的真實性的問題
以上為本人初步的整理,如有更正確地請多多提供出來!
標題 Re:第四章的整理
求知 2004-10-19
四、簡述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大階段的特質?
1.感覺動作期:以感官的知覺來認識世界.
2.前運作期:符號(symbol)的出現,會運用符號(如語言,文字,表情,動作,聲音等)以表達意思.
3.具體運思期:透過具體的事物來了解世界,尚無抽象形式思考能力.
4.形式運思期:會運用抽象的符號為工具進行思考,例如,會運用代數符號進行運算及推理.
----------------------
這是鄭老師給我們的重點整理!!僅供參考!!
標題 Re:第四章的整理
Gini Rabbit 2004-10-23
一、 名詞解釋
1、 認知(congnition)
認知的中心問題是知識的取得與成長,在不同年齡層會有不同的主要關鍵
2、 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
人在認知過程中的組織現象,組織的結果就形成了結構。
3、 表象(representation)或心理表象(mental representation)
內心對外在世界的種種剌激,通過抽象的過程所建構起的代表
4、 基模(schema)
一種呈現出個人對某個物體或是情境的有關知識的認知架構
5、 延遲模仿(deferred imitation)
一個模仿的動作在被模仿的對象已經消失以後才出現
6、 守恆概念(conservation)
物體在某一些轉變下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
二、 簡答題
1、 以嬰幼兒來說,知的問題主要有哪兩大項目?而幼兒有哪兩項認知特徵?
(1) 能力的出現與成長
語言的獲得
(2) 直覺思考(intuitive)
以環境中可以直接看到(或聽到)的訊息作為判斷的依據
自我偏向(egocentrism)
個體無法將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的觀點清楚的分開
2、 在認知發展最後階段的形式運作期其特色的思維在哪?
(1) 理性(2)系統性(3)抽象性
3、 依piaget自己的說法,階段的特性至少哪有四個要素?
(1) 順序性
(2) 整體性(holistc structure)
(3) 前後之整合性(achical integration)
(4) 快速轉變(abrupt transition)
4、 Piaget的理論較受人批評的有哪那幾點問題?
(1) 研究主題的傾向
(2) 研究的方法
(3) 發展的時刻表
(4) 發展階段的真實性
三、 申論題
(一) 試述Piaget的理論中的基本概念與認知發展的四大階段?
1、 Piaget的基本概念來自於「調適」及「同化」,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
(1) 同化(assimilation)
個體將即有的行為納入自己或別人的體系中
(2) 調適(accommodation)
個體遇到新的情境或事物,在「同化」的過程中受影響而產生變
化的過程藉以獲得平衡
2、 Piaget的認知發展有四個主要時期,每一時期都是起源,且有一定的
順序演變,且建立於前一期的成就之上,即所謂的「階段理論」。
(1) 感覺動作期(0~2歲)
反射行為(0~1月)
單純的反射動作,如吸吮、吞嚥。
初級循環動作(1~4月)
反覆練習活動或基模,一項常做的習慣性行為,如把手放在口中。
次級循環動作(4~8月)
出現「模仿行為」但儘限於嬰兒自己所見行為,如使吊有床上的搖鈴晃動,會重複使那聲音或情景再現。
為具體目標而產生新行為(8~12月)
將次級循環動作聯結更大的基模,應用在新的情境,此時嬰兒
的「物體恆存概念」在此時發展,如將玩具藏匿起來,嬰兒仍
會在原處找尋。
三級循環動作(12~18月)
感覺動作的最高表現,探尋物體的特性,隨時創新動作,這時
的嬰兒不會在原處找尋玩具,而會找尋玩具藏匿的地點。
以心理操作發明新行為(18~24月)
嬰兒能探索外界或物質,此時也具有「延遲模仿」的潛能。
(2) 前運作期(2~7歲)
能運用心智符號,代替眼前未看見的事物,有能力幻想,但尚未
有邏輯思考。此期的認知發展特徵有符號、直覺思考、自我偏向、
延遲模仿、因果觀念及同一性等。
(3) 具體運作期(7~11、12歲)
會發展可逆性思考、保留(守恆)、排列次序及分類的能力,思考
不會那麼的自我中心,會考慮他人的觀點。由沒有運作的認知結
構變成具有運作認知結構。
(4) 形式運作期(12、13~成人)
邏輯能力增加,可運用假設推理,經過演繹歷程而獲得結論,具
有系統性、抽象思考能力。
Sandra 2005-01-05
期末重點整理→第5→10章
第5章 認知發展(二)→大綱P.167→203
第1節 訊息傳的觀點
壹、訊息傳遞的基本模式是什麼?不同於Piaget的整體性,有結構的理論;
訊息傳遞並非單一理論,是一種立場,或觀點。觀點最基本假設是認為人與環境的互動可以類比為電腦處理訊息→「訊息處理」。電腦處理外界訊息→輸入、操弄、貯存,及輸出等過程。
由訊息傳遞觀點來研究兒童思維的主要議題→兒童注意力的發展、兒童記憶容量的發展、兒童記憶策略的變化、處理訊息能力的變化及長期記憶中知識的累積對思維的影響。
以訊息傳遞的立場來研究兒童思維與認知發展→不同理論→共同的特點→儘量希望能將兒童認知作業的過程清楚化及量化,為達此目標→常以電腦程式來模擬兒童的認知作業
貳、何謂記憶廣度?記憶容量?兩者與訊息處理能力有何關連?
一、短期記憶廣度的發展:記憶廣度最簡單的評估方式就是智力測驗中的「數字廣度」測驗。一般成人的「數字廣度」 為7個左右(亦即短期記憶的容量為7),但5歲兒童僅有5個,9 歲兒童的平均值則增至6個。
二、注意力的發展變化:注意力系統是外界訊息進入長期記憶門戶。在此之前感知覺器官的運作,學前兒童能獲取與成人一樣多訊息。差別不在感知覺器官運作→在注意力的差別。
三、記憶策略的運用:外界訊息,透過短期記憶及注意系統後→須經過進一步處理→對訊息的組織,再精練,或簡單複誦→進入長期記憶。再處理的過程在發展上皆有明顯的變化。
複誦是記憶增強的一種簡單方法。P.173-4
肆、兒童的腳本記憶在發展上有何變化? 問題表徵
四、腳本記憶:腳本→吾人內心對生活上所常發生的事件所產生的表徵。內在表徵是以事件為主軸,其中包含了事件發生的地點、參與事件的人物及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有關的物件,及事件中行動的順序及行動本身的具體動作。P.175
兒童心中對一個常見事件的腳本,可視為一個大的基模。P.176
參、智力與記憶廣度有何關連?
五、知識與記憶:心理學家認為,知識本身是影響記憶或認知作業的重要變項。專家與新手的許多差別皆源於前 者對某些事情有超乎一般的知識基礎,但是專家的優越性也僅限於他知識比別人高的專業範圍內,超出這個界線,他的能力與其他人並無不同。P.178
後Piaget時代以下列幾種變化來解釋兒童的認知發展:P.179
(一)知識的變化:兒童在知識的整體方面此成人差,因為知識基礎弱,在認知作業上花在處理入碼的訊息上的力量比成人要大,因而影響了作業的成績。
(二)訊息處理效率的變化:效率可由速度及完整性來檢驗,沒有效率的訊息處理一方面較慢(速度低),一方面對訊息沒有完整的處理。P.179
(三)策略運用的變化:無論簡單的認知作業(記憶十個不同的詞)或複雜認知作業(下棋、解決一個數學問題),都有相關策略。如運用策略得當,可大幅幫助作業成果。兒童認知作業,不若成人,原因之一是兒童對相關策略或無法運用,或運用成效不及成人。P.180
第 2 節 概念的發展P.180
陸、概念是如何習得?有些什麼不同的理論? P.180
概念是人類內部表徵的基礎。人對外在環境的知識是透過自己外界互動的經驗所建立,但是由經驗所建立的知識並非完全僅止於記憶。人由具體的經驗,建立了他的內部表徵,此表徵除了記憶經驗外,也包含類似的經驗中所抽象出 來的概念。概念的功能是允許吾人由已知的經驗類推到未知的情境。概念與單純的記憶的差別在於前者 能擴及未知的事件,而後者則僅止於已經驗過的事件。P.181
伍、何謂概念?分類能力與概念有何關連?
分類在心理學中是指人(或動物)能將類似的物件或事件歸成一類的能力。
概念之有無,在具體的行為上是以分類能力來判斷。
概念、詞與分類之間的關係是:
1、概念本身是非語言的,是由經驗建立的。沒有語言的人(如嬰兒)或動物,都可能有概念,因此許多概念建立於語言之前:
2、分類是一種外顯行為,吾人是透過分類來決定他人是否其有某種概念;
3、語言的詞,是人類特有→以符號(語音或文字)來代表內部概念的一種方法,目的為溝通。
☆訊息處理的立場是把人的心理活動視為內部對符號或訊息的操弄→操弄的媒介就是概念。以Piaget理論→嬰兒期透過行動所建立的基模,在符號能力出現後(2歲)→轉成概念。P.181
一、嬰幼兒的概念發展:實驗程序包含兩個步驟:P.182
1、先以幾個不同,但類似的物件作為刺激物,讓嬰兒作出一定的反應;
2、緊接著在第二階段會給受試者(嬰兒)二種不同的物件,一種是前階段的類別的新物件,一種是與前階段類別無關的新物件。Hayne, Rovee-Collier and Pen-is(1987)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就有能力將同形狀的各式物件歸成同一類。P.182
較大的嬰兒(6至9個月)歸類能力的進步(發展)方向是能將細微的差別也考慮在歸類過程裏。 Ruff以形狀、大小及顏色這三個向度為操弄的基礎(見圖5-4)
二、概念的重組:在發展過程中,一個概念常由知覺特徵的基礎轉而為定義性基礎 P.184
Keil and Batterman(1984)曾針對17個概念(詞),以每個概念賦予二個不同的故事。
自由聯想的作業:如果你給學前兒童一個詞(如媽媽),他的聯想常是「組句式反應」(如炒飯)。也就是說刺激與反應的關係是一個片語或句子中的某個部分(媽媽炒飯)。P.185-6
概念在組織上的變化→Piaget發現,在具體運作期以前的兒童,無法理解不同種類的花都是花的一部分。→兒童到了7、8歲,其內部的概念會變成以階層式的方式組成有規律的網絡,這種組織對兒童的學習新概念有極大的幫助。P.186
三、非自然(人利)觀念:自然概念→涉及自然界所見的東西(花、草、牛、羊…等) P.187
非自然東西(汽車、房子、書…等)或人類自創的概念(平行線、等邊三角形、奇數…等)。
Heidbreder發現最具體的概念(人臉)學得最快,幾何形狀(圓圈)次之,最難學是數字。
四、概念習得的理論:要解釋概念的習得過程,首先要清楚概念本身到底是如何下定義的。概念之習得就變成掌握這些條件,但是在尋找概念之充分及必要條件時→自然概念並無這種條件。P.188-9
第 3 節 問題解決P.190
柒、問題解決能力有何發展上的變化? P.190
解決問題可以說是認知系統功能上的目的。
心理學家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有起點與終點二種狀態。P.191
初起狀態(initial state)是指個人現在所面臨的情況,
終結狀態是(final state)是個人希望達到的情況。因這二個狀態有落差,才有所謂的問題。想促進 世界和平,必然是現在尚無世界和平(初起狀態),而希望能達到和平(終結狀態)。
由初起狀態達到終結狀態,則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由初起到終結的途徑不明顯,需要花心血去找,則表示這是一個真正需要問題解決能力來處理的問題。有些問題屬於界定清楚的問題,有些則是界定模糊的問題P.191
一、問題的表徵:當一個問題出現後,面對問題的人對這個問題的解析;。 P.192
二個人對某個問題表徵會受語言水準,一般知識及對問題有關之具體知識的影響。P.192
第一個階段的兒童(4、5歲),解決這個問題完全是以嘗試錯誤的方式進行。P.194
第二個階段的兒童,解決問題似乎是依據自己所成立的一個理論來行事(在這裏這個理論可能是平衡在中點),即使不成功如B與C類的平衡點不在中點)也不改變自己的理論。
第三階段(國小中、高年級的兒童)→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雙向並行的階段。
二、答案產生:大多和題目本身的型態有關。答案有時憑過去經驗直覺而來;有時是靠系統化的假設與驗證而來;有時是靠類比別的問題答案而來;有些是靠具體的學習轉移而來。
兒童的反應大約可歸成三類:
第一是隨機→無規則的選擇,這種情況理論上有1/8的機會可以得到玻璃珠。P.195
第二類是有規則選擇(一直挑右邊,或左、右輪番交替…等)→其規則並不受答案是否正確影響
第三類是依規則選擇,如果不成功,則改變規則,這就是以假設驗證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假設驗證的方法是以任何一個規則開始→如得到正確回饋(第一、第二次嘗試都對),就保留這規則,如得到負回饋(第三次嘗試失敗),別放棄舊規則→試另一規則,直到完全無誤為止。P.195-6
第6章 語言發展→大綱。P、205→244
第 1 節 語言的特質P、207
貳、人類語言有那幾項重要特徵?
語言:在人的手中,雖然有千變化的功用,但它最基本的用途還是交流(或溝通)。圖6-1
任何交流過程中,都有訊息(message或 information),訊息是交流時所要傳達的內容。
訊息:必源於某處,簡稱為訊源。訊源透過特定的工具將訊息轉成訊號,而
訊號:經由特定工具接收才能將原來之訊息傳到目的地。以語言為例,
訊息來源:是說話者腦中所想表達的意義,這個訊息透過發音轉成為語音(即訊號),然後再由人的聽覺系統(收訊工具)接收此訊號,聽者才能了解說話者的意義。P、208
探討語言的特質可以由訊號本身(語言有形部分)、訊息(意義部分),及二者間關係來著手。
壹、試比較人類交流與動物交流的差異? P、209
一、動物的交流系統:Frisch→發現蜜蜂有極為精確的交流系統。一隻蜜蜂若發現花蜜,會飛回蜂巢,在眾多同類前飛舞。其他的蜜蜂可以由舞的形態、速度及跳舞時間的長短知道花蜜的方位、距離及種類。在這個系統裏,有訊息(花蜜之位置、方向等)、有訊號 (舞)、有訊源(飛舞者),也有收訊者(其他的蜜蜂)。P.209
二、人類語言之特徵:由語言與其他動物之交流系統比較下,發現語言有下列幾項特徵: (一)由訊號來看,語言是由個別的單位所組成。基本單位的數量雖有限,但透過組合所產生的
訊息卻是無限的。這種組合方式出現在許多層次上。
(二)由訊息來看,語言所能表達的意思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可由語言創造出新概念、意義。
(三)由訊號及訊息的關係看來,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符號系統中的符號皆有所指涉,但符號與其所指涉的事物之間的關係,既非來於自然亦非由遺傳而來。這種關係必須透過學習方能得知。語言發展,大體上是指學習這種關係的過程。P、210
第 2 節 語言、語法及語意P、211
參、何謂語音、語法及語意? P、211
語音學、語法、語意,甚至於構詞學,及實用技巧。
一、語音:兒童學習語言最重要的課題是習得訊號與訊息之間的關聯。而
語言最原始的訊號是音,所以語音發展是語言發展的基礎之一。任何一種語言,基本語音的數目都相當有限。這裏所謂
基本語音是指有意義的音。音的功能是傳意,不能傳意的言,對語言來說是無關緊要的。中文的聲調能傳意ㄇㄚ的四個不同的聲調有不同的意義)。
二、語法:語法(或句法)→指將字(或詞)組成句子的規則。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把字組成更大的單位時,並不是每一種組合皆有意義。
三、語意:是語言的意義問題。一方面它涉及字及詞的意義,另一方面它也涉及片語及句子的意義。→討論句子的語意,時常難以劃分句法及語意之間的界線。P、213
肆、語言學家如何區分語言和說話? P、214
四、語言與說話:語言與說話之間的關係,往往引起很多概念上的混淆。若我們把中文的語言一詞對應英文的language,而把 speech翻成說話,那麼語言與說話可以如下區分:
語言:一個知識系統(knowledge system)→包括句法、語意的知識→語言是內在的知識。
說話:經由發音器官所發出(有意義的)聲音。說話是外顯行為→須透過內在知識才有意義。
語言:通常是為了傳達意念,意念則源於人的認知系統(認知系統並不等於語言),意念透過語言(包含語意、語法的知識)才能產生和語言有關的外顯行為。而
說話:只是許多與語言有關的外顯行為的一種,其他還有手語、文字等。
語言發展:實際是指這一套內在知識的發展實際,但內在知識隱而不可見,我們必須由外顯行為最常見的就是說話,因此研究語言發展通常就以兒童的說話為基本資料。
第 3 節 語言發展的初期歷程
陸、簡述前語言期中,嬰兒的語音知覺能力及語言能力的發展。
一、前語言期:語言出現之前的階段。
1、較嚴謹的標準要求語言的起點應該放在幼兒能說出清晰,而一般成人(非僅指熟知幼兒的人)能聽得懂的第一個詞(word)的年齡上→較嚴標準,語言大約出現於12至16個月;
2、較鬆的標準則僅要求幼兒能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聲音開始(所謂有意義的聲音,是指幼兒能一致的用一個固定的語音來指涉一物或一事)。以鬆的標準,則出現於8到12個月。→自出生到出現語言之間的一段時間可稱為前語言期。P、215-6
伍、有關呀語和語言的關係有那些重要的研究結果和理論?
★Stark的劃分,我們可以大略看到五個階段(年齡為大略平均值):
1、哭泣反應(0到8星期):生理上限制(口腔空間狹小,舌頭幾乎充滿整個口腔),初生嬰兒能發出的聲音極為有限,只有哭泣及生理性的聲音(打隔、咳)→哭泣聲音本身頗有變化。
2、咕咕與笑(8至20星期):2個月大的嬰兒開始能發出一些咕咕的聲音。這些音雖偶爾也有/g/或/k/的子音出現,但大部分還是以/o/的母音為主。
3、戲語音(16到30星期):3或4個月開始,嬰兒發展出新能力,那就是完整的音節→介乎咕咕音與真正的呀語音間。常以發音當作一種遊戲,似乎已稍能控制自己所發出的聲音。
4、呀語期(25到50星期):呀語期最大的特徵是重複音的出現,這些音以子母音的音節為主,如bababa, dadada, nanana。這些聲音的出現顯示嬰兒對發音器官控制比早先要強得多了。
5、呀語後期(9到18個月):與語言的單詞期在時間上有相當的重疊。呀語後期的語音相當准巒淮、有韻律,常令人覺得嬰兒是在說一種我們聽不懂的話。
傾向學習論學者Mowrer,Winitz→呀語期所發出語音,外界父母增強作用導引下→漸轉語言。
學習論支持者認為呀語與正式語言間是完全連續性發展的關係。語言學家。P.217
二、單詞期:語言發展的起點是單詞,單詞沒有組合的問題,所以無句法可談。因而單詞的討論多以詞語、語意及認知的問題為中心。
柒、關於雙詞期中幼兒語法的描述,有那三種說法?
三、雙詞期:超過單詞的語言,都有組織(如排列的變化,AE與 BA的不同),因此雙詞語句也就有句法的可能。句法的基本功能是讓語句(即字串)表達一定的意思。句法規則不外乎構詞變化、詞庫及標誌的運用。中文的語法以詞序為主。
合法句是指幼兒想要表達的意思,與他用來表達這個意思的語句是一致的。P.225
第一類語法:假設最簡單,認為此時幼兒說的話是根據一、二個固定架構→然後把不同詞,填入這個架構。如Braine的軸心語法→三個架構,即P1+0,0+P2,及0+0(見表6-4)。P.223
語法須能預測可能出現的句子(就是語言創造性的現象)及預測不可能出現的句子,P.226
第二類語法:關鍵性的問題須→語法認為此時幼兒的雙詞句(「媽媽抱」)反映幼兒其有主詞(媽媽)、動詞(抱)等抽象句法類別概念。P.226-7
第三類語法:是以語意為基礎的語法,共同的主張是認為幼兒初期句子(如雙詞句)是來自於幼兒認知的能力。P.227
捌、在早期發展階段,語言能力的可靠指標為何? P.229
四、多詞語句:以雙詞句為始,幼兒開始有了句子以後,最明顯的兩項發展,一是句子漸漸變長,一是詞彙漸漸變多。句子的長度在早期的發展階段,是語言能力最可靠的指標(比年齡可靠,因同齡兒童語言能力大有差別)。Brown訂定了一廣被接受的指標一MLU。
Brow 的MLU有一套固定的計算方法(以一百句連續的發言平均詞素值為準)→每句話有意義的有幾個→一百句中的平均值。P.229
☆玖、關於直述句、否定句、問句的發展順序,有那些中文研究?
幼兒的語句超過雙詞階段,句子漸漸增長後,對母語直述句的基本句型以及常用的問句、否定句等句型開始能正確運用。國語直述句的基本句型有兩種,一是主詞(S)十動詞(V)十受詞(0)的結構 (即svc結構)。詳見P.222-3
第 4 節 語言發展的理論p.233
現階段有三種不同理論觀點→1、行為學習論,2、語言學習論,3、認知功能論
一、兒童為什麼會學習語言?
1、由行為學習論的立場而言,語言行為原則上和一切其他的行為所受的機制是一樣的。兒童會學習語言 主要是由於外界的增強作用所引發。
2、語言先天論→語言學習時許多與成熟及生理發展有關的現象。語言學習時所展現的固定順序也顯示了語言發展有其成熟的機制。→語言的習得還是要透過外界環境→若兒童沒有機會接觸外界語言,他自己是無法說出語言來的,所以環境因素絕對有其重要性。
3、認知論對語言學習有較為折衷的立場,一方面不否認環境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認為學習論的說法並沒有正確的正視人類先天能力的重要性。Piaget的看法可代表這種立場。P.235
二、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是什麼? P.235
1、傳統學習論認為語言學習和其他行為的學習並無差異,是透過制約過程,以語言的產生來說,學習論大約是由模仿及增強來解釋。透過古典制約模仿母親 的語言行為。P.235→模仿是語言產生的重要因素,在語音上來說應無疑問。
(1)兒童的語言必定要以外界的模式(model)為學習的對象,
(2)顯而易見的是兒童語言並非大人說話的翻版(否則又如何解釋雙詞句呢?)。也許真正的問題在於弄清楚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同階段時,他選擇什麼不同的東西去模仿,同時模仿出來的行為與原來的模式之間差異在那裏,而新創的行為又如何由模仿行為中衍生出來。
2、對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語言學派的說法有很大的不同。
(1)語言學派(Chomsky; Lenneberg)→兒童不可能單單由聽到的外界語言來學習語言,
(2)McNeill→兒童有一些先天的語言知識→(LAD)→知識至少包括詞類、主詞與述語及某些變形律。外界語言:P.237
外界語言→LAD→語法:在這個模式中,LAD的知識,因來自人的先天遺傳,必是所有人類所共通的知識。因此LAD,不但是先天,也是人所共通的。p.240
LAD模式好處:解釋兒童學習語言的工作變得輕鬆,很多原來需要解釋的地方都歸成先天原有的知識,
LAD模式的缺點則是與事實出入頗大。McNeil早期把軸心語法中的一些現象認為是支持LAD的證據,他認為軸心詞包含了許多形容詞→顯示兒童已有詞類的概念。P.240
☆認知功能理論對語言學習過程的看法與語言學派最大的不同有兩點:P.240-1
第一,認知派否認有所謂先天的語言知識。
第二,認知學派不認為語言是獨立於所有人類其他能力外之特殊能力,認知學派認為人類一般的認知能力是引導語言發展的原因。P.241
三、兒童學習語言時學到的是什麼? P.241
把語言行為當作一個鏈鎖反應→被Lashley→由神經傳導速度極限而言,人類快速而有組織的行為(說話)根本不可能由鏈鎖反應過程產生。另有是兒童如何由S+R中產生新的句子。
學習理論完全無法處理二個學習語言的重要事實:
(1)語言有創造性,小孩說的話很多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語句;
(2)語言的規則性(亦即語法)並不容易由語句本身的表面結構分析出來。
語言學派認為兒童學到的不是表面的行為,而是語言的基本規則(語法),Chomsky甚至更進一步認為這些規則是變形律。P.243
第7章 智力的發展→大綱P.251-278
第1節 智力測驗的淵源及其本質
壹、何謂心智年齡?
一、智商的計算:Binet的智力測驗:是所有後來的智力測驗的典範。P.254
Binet很合理的一個假設是人的智能(mental capacity)會隨著年齡而增加。公式p.255
IQ=心智年齡(MA)÷ 實際年齡(CA)X 100
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實際年齡6歲的兒童,若能通過平均9歲兒童所回答之問題(心智年齡為9歲),那他的智商(IQ)為150→(9 ÷ 6 X 100=150)。若實際年齡12歲的兒童,只能通過同樣題目(MA=9),那他的智商只有75→(9 ÷ 12 X 100=75)。P.256
貳、何謂差異智商? P.256
二、智商計算之改進: MA停留在16歲(1911年版比西量表MA上限為16歲),而實際年齡一直增加,IQ會隨著降低→成人的智商會隨實際年齡增加而遞減→是非常不合理的現象。
差異智商:Wechsler智力測驗→針對每一個年齡層的智力測驗得分的平均分佈為基礎,將平均值定為100分,而將標準差定為15分(圖7-1)。智商超過ll5分的佔整體的18%,超過130的人約佔整體人數的3%。→新的計算方式不會產生成人IQ會隨著年齡遞減現象。
三、智力測驗的功能:Bine→
1、使智商與學業成續有相當強關連→將近一個世紀的運用及資料累積,使我們
2、認識智力測驗雖對瞭解智能的本質貢獻有限,但實用上卻有極大功效。→是
3、心理學史上,最成功的實用性工具之一。
4、智商與同時期的學業成績的相關係數,平均在0.5左右(Cronbach),但智商對日後的學業成績(如10歲時的智商對12歲時的學業成續)的預測能力卻通常在0.7以上。P.257
5、預測職業的成功率,這個問題可分為2個部分:
(1)智商與職業類別的關連,
(2)同類職業的就業者,其成功的機率與智商的關連。
肆、智商高低與職業或學業的關係如何? P.257
在同一職業類別內,是否智商越高,成功機率越大呢?Brody & Brody研究結論:
(1)高地位的職業(如律師、科學家、醫生……等),因為其篩選的過程中已淘汰了智力不足的人,其智商的高低與事業的成功與否關係並不大。
(2)極簡單與機械式的工作(如工廠的勞工、餐廳的小弟、礦工……等)其工作表現與智力地無特別關係。也許是因為這種工作,有智力,也無從發揮吧!
(3)智商高低對中層的工作 (如文書工作、記者、中層的管理工作…等)有明顯的關聯,智商高,較為成功。這一類職業,智商上下限之間的範圍廣,而高智商者也較有發揮的空間,所以中層工作的成功率與智商高低較有明顯的關聯。P.258
第 2 節 智商的穩定性與智力的發展變化P.260
參、智商在發展上是否穩定?
一、智商的穩定性:P.261
1、群體的穩定性,2、個人的穩定性。雖然所有的個人如果穩定,群體必然穩定,但是群體的穩定卻不一定代表所有的個人都穩定。
由橫斷法的研究結果中發現,人的IQ在35歲以後呈現遞減,而55歲以後更快速下降。
縱貫法的資料卻顯示人的IQ在成人期並無衰退,直到60歲以後才在需要快速反應的測驗上開始降低,但在其他的測驗還是能維持年輕時的水準(Cronbach)。P.261
7歲以後的IQ則非常穩定可靠。P.261-2
為什麼4歲以前的智力測驗不準確的原因很多,但比較重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智商的準確性在於它能區分不同智力的兒童的測驗反應。嬰兒及幼兒,反應的差異性遠低過較大的兒童。嬰幼兒整體反應缺乏較大的上下差距,是嬰幼兒測驗的第一難題;
第二,嬰幼兒的測驗所測的行為內容,與正式的智力測驗有極大的差異。如眾所周知,自比西量表以來,正式智力測驗都是以解決問題為測驗的主要基礎,甚至較常用的測驗(如比西量表)還以語言為測驗的主要工具。
嬰幼兒測驗(Bayley的測驗),以行動及知覺為主要測驗項目,其中並無明顯的解決問題,或語言的運用。所以嬰兒智力測驗與兒童智力測驗根本是在測不同的行為,這二種分數(IQ)間並無穩定的關連也就無足為奇。P.263
伍、智力在發展上的變化有些什麼解釋? P.263
二、智力的發展變化:智商的穩定僅指個人在同齡群體中相對的排名,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會有太大的變動。P.263
以測驗傳統來解釋智力的發展,大約有四種不同但並不互斥的解釋:四個解釋:
1、智力發展是因素數目的變化所造成:兒童智力的變化→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年幼的兒童的智力結構單純只有簡單的幾個因素,這些因素隨發展漸漸分化為更多的因素,因此造成智力的發展變化。P.265
2、智力發展是智力因素比重的變化所造成:要瞭解智商的差異(亦即不同人之間智商高低的差別)反映了許多不同因素的差異的總和。一個智商150與一個智商80之間的差別可能包含記憶、一般知識、反應速度、推理能力……等各種因素的差別。P.265
3、智力發展是因素內容的變化所造成:智力的結構(二元結構、或多元結構)在發展過程中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結構的因素內涵則有變化。→智力的g-因素(普遍性智力)由小到大都存在,但g-因素在嬰兒期的內 容以感知覺為主,而兒童期的g-因素則以語言、文字能力為基礎。P.266
4、智力發展是因素分數的變化所造成:前三種看法,都把重點放在因素質的變化→把智力發展定位在因素量的(分數)變化上。P.267
智力測驗的資料裏,最常見的兩種結果:
(1)智力的絕對值(例如,心智年齡)隨年齡而增加,
(2)智力的前、後測時間隔的越久,其相關係數也越低。P.267
三、個別的智力發展變化:由群體的資料去推斷個人的發展,只有在典型的個案才準。若個人環境上有特殊的變化,其智力發展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變化。P.268
第 3 節 智力的新評估P.270
陸、Gardner對智力有何新的看法?
Gardner→覺得傳統的智力測驗太狹窄的把重點放在學校課業有關的能力上,忽略了「實用性」的智慧。這些實用性的智慧至少包含了對周圍環境的評估與適應、對人際交流的技巧、對實用性問題的解決能力。
Gardner對智力的組成重新認定在七個因素上,與早期Thurstone的七個因素不盡相同。Gardner的七個因素分別為:
1、語言能力:操弄語言,無論是書寫或口語的運用。
2、音樂能力:對音的敏感,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與欣賞。
3、邏輯數字能力:科學、數理,甚至於哲學思考,有條理、有規律的抽象思考能力。
4、空間能力:美術、建築、尋找方向、空間定位等能力。
5、身體平衡能力:運動、跳舞、熟練的技工等。
6、人際關係A型:對他人感覺的敏感度,封別人的在意程度。
7、人際關係B型:對自己的瞭解,對自己感受的分析能力。
柒、Stemberg對智力有何新看法?
R. Stemberg→強調智力應包含解決實用問題的能力→三支論→智力是落實在情境、經驗及分項智能三個支點上,這三個支點分別為:P.271
一、情境智能:個人能對周遭情境的適應及作出合乎情境要求的行為。也可改變情境來適應自己行為。情境智能的重要意義在於否定智力的絕對性而使智力變成相對情境的需要而定。P.271-2
二、經驗智能:個人對陌生作業的反應能力,及對熟習作業程序的改善能力→這種智能包含兩個成分,1、response to novelty(適應),2、autoimmunization(自動化)。P.272
(一)適應→Stemberg認為兒童(或成人)對陌生、不熟習的事件(或作業要求)的反應,最能看得出他綜合新訊息、推理及執行等各方面的能力,是智能的重要指標。P.272
(二)自動化→這是針對已經熟習的作業而言。例如,閱讀、數字的運算等每天都要作的事,久而久之就變得非常迅速。這種熟練事情變得反應迅速在心理學稱為自動化。→自動化越早、越快,就代表個人智力越高。p.272
(三)分項智能→最接近傳統智力測驗所測的智力。P.272-3↓
☆三個分項目:分別為表現的分項、學習的分項及監控的分項。P.273
1、表現的分項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識或能力去執行一件事情,或解決一個問題。例如,利用已有的書寫能力及一般知識去寫一篇文立早。P.273
2、學習的分項能力是指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及新反應的能力→一般所謂的學習能力。
3、監控的分項是指認知系統自我監控的能力。P.273
第8章 情緒及家庭中社會關係的發展→大綱P.281-322
第1節 社會關係發生的基礎 :嬰兒的,情緒表達及解碼能力
壹、試以文中所提的實驗來說明嬰兒情緒表達及情緒解碼的能力。P.283
一、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嗎? P.283
即使是新生兒也具備情感表達的能力,因他們臉部表情不但十分豐富且與外在的情境多有配合
二、嬰兒的情緒表達: P.283
綜合Izard及許多其他實驗者發現,可大致描繪出嬰兒 期的情緒發展過程如下:
1、初生至2個月,嬰兒可發出「產生興趣」、「痛」、「厭惡(一種味 道)」及「笑」的表情;P.284
2、3至4個月,嬰兒 可產生憤怒(angry)和悲傷(sad)的表情;
3、至7個月,嬰兒會 有恐懼(fear)的表情;
4、最後隨著年齡接踵而來的表情則包括「羞愧」、「害羞」、「罪惡感」及「輕蔑」。P.284
三、嬰兒解碼情緒的能力:嬰兒不但有表達情感的能力,他們也很早就可以感受到其人際環境中的情緒因子。P.285
四、「情緒表達法則」的學習:約在2歲左右便十分明顯了(Lewis & Michaelson)。
為了配合文化中的「情緒表達法則」,孩子學會了在某個特殊場合表達某個特殊的情緒。這樣的能力,是先需要能將「情緒感受」與「情緒表達」完全分開才可能辦得到的。P.287
貳、試述嬰兒情緒表達及情緒解碼能力對其日後發展的重要性。
五、情緒與早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在嬰兒尚未發展出語言能力之前,情緒表達與解碼的能力在兒童的早期發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原因有三:
(一)是因為情緒的表達可以幫助母親了解孩子目前的狀況,而給予適當的照顧,因此情緒表達具備了與外界溝通的功能。P.287
(二)嬰兒情緒的表達,會增加照顧者對孩子的感情、以及愛意。嬰兒的正向情緒表達,讓母親更有勇氣、也更有興趣去建立一個她全新的、親密的、而又責任重大的社會關係。P.288
(三)透過「社會參考」,幼兒可以馬上知道在一個危機狀況不明的情境中該做出何種適當的因應行為;靠著不斷參照四周大人的情緒表達,嬰兒也因此逐漸學會「情緒表達法則」。P.288
第 2 節 嬰兒與父母的依戀關係P.288
一、心理分析學派:S. Freud的性心理發展階段將嬰兒期列為「口腔期」→指這時期的嬰兒有吸吮的需求,而母親(或照顧者)必須滿足孩子的這種口腔上需求。S. Freud認為,孩子是經由「照顧者的餵哺」與「自已口腔上的滿足」這二者之間不斷聯結的經驗,而漸漸產生對母親的胸部的依戀,而又由此更進一步產生對母親這個人的依戀→「個體早期與母親的依戀關係將成為他一生中未來親密關係的典範」。P.289
二、社會學習論:「母親」不斷地與「飽足的感覺」相聯結,漸漸地母親本身便也變成了一個 「次級增強物」。→透過「類化」的歷程,當孩子餓了、渴了、生病了、害怕了,或受驚嚇了,只要母親在場,即使母親什麼事也不做,也還是可以讓孩子感到安慰。P.290
三、由動物行為生態學出發的依戀理論: Bowlby的這套理論,深受「演化論」、「動物行為生態學」、「心理分析學派」等不同理論的影響(Bowlby,1969、1973)。
Bowlby幼兒的依戀行為→是因為依戀行為具有保障物種生存的功能。→由「演化論」的觀點來說,依戀行為很可能是物競天擇後,人種透過基因的傳承而代代相傳的行為。P.291
肆、試述陌生情境的測量目的、適用年齡、測量過程及結果。P.292
伍、陌生情境所測得的個別差異曾往日後維持穩定嗎?試以正反乙方分別討論此問題。
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Ainsworth Witting)將Bowlby 「依戀行為有個別差異」的說法,以實徵的方法顯現出來。Ainsworth製造了一個標準化的危機情境,讓幼兒的依戀行為可以在實驗室中被激發出來,這就是所謂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詳見→P.293-4
「陌生情境」過程共分成八個步驟:除第一步驟歷時30秒外,其它每個步驟歷時三分鐘。
1、不安全依戀--迴避型:有些嬰兒對母親回到房裡的反應卻顯得出奇的淡漠,似乎並不在乎母親的來去,甚者還會故意避免與母親有肢體或是眼神上的接觸。
2、不安全依戀--抵抗型:還有另一些嬰兒則表現出矛盾的行為→當與母親重聚時他們會哭著要求擁抱,但一旦母親將孩子抱了起來,孩子卻又憤怒地掙扎著要脫離。
與母親的重聚行為顯出矛盾的嬰兒稱為「愛恨交織的孩子」→大部分對中產階級正常兒童的研究發現,約有三分之二強的孩子是屬於安全依戀型的;P.294
25%是屬「不安全依戀--迴避型」的孩子;
10%是屬「不安全依戀--抵抗型」的孩子。P.295
3、不安全依戀一無組織型:是常在與母親重聚時有突然僵化的表現,不像另三種的嬰兒會採取某種特定的因應模式來面對母親的重新出現。
第 3 節 父母的管教態度與行為P.297
一、父母對學齡前幼兒之管教:心理分析學派來看,孩子在3到6歲左右是屬於性器期。S. Freud認為,兒童是在這個性心理發展階段開始「認同父母」的重要工作,透過認同,孩子會把父母的觀念、價值,及行為內化,孩子也因此而漸漸成為一個較有自制力、較能配合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行事標準的「社會人」。P.298
由人格發展心理學家
Erikson→父母若要讓孩子對自己認同的工作順利達成,則必須時時考慮到孩子在這個階段已發展出來的自主性 (autonomy)以及主動積極的能力(initiative)。
Erikson的社會發展階段,
2到3歲孩子的發展要務是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自動自發或害羞和懷疑);而
3到5歲孩子的發展要務是initiative vs. guilt(積極性或罪惡感)。P.298-9
陸、試述Baumrind的研究過程及所得的結果。
二、Baumrind所區分出的父母管教型態:分成三種人:
第一種孩子→有活力而友善的孩子:獨立、可靠、自我控制、興高采烈而友善的、能忍受壓力、願與大人合作、好奇心強、有目標、有成就動機…等。
第二種孩子→衝突而易被激怒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特質包括:害怕、懷疑、情緒化、悶悶不樂、易被激怒、有敵意、無法承受壓力、無目標、瞥扭、不友善……等。P.299
第三種孩子→衝動而富攻擊性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特質:叛逆、自我控 制力弱、衝動、富攻擊性、跋扈、無目標、低成就…等。P.299-300
觀察這些父母與孩子互動情形。Baumrind根據這些資料而將這些父母分成三類。
第一類的父母→「威權專制型」→對孩子的一舉一動皆嚴加限制,且要求孩子絕對的服從。但卻很少對孩子解釋訂定這些嚴格規則原因→他們也時常需要以高壓的手段好讓孩子聽從他們。
第二類「權威開明型」父母→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會要求孩子切實做到,他們也同時同孩子解釋父母的用心及理由。他們關心孩子的需要、同時也讓孩子有表達意見的機會。他們會合理地考慮孩子的想法,但一旦訂下了規則,就會嚴格要求孩子,甚至在必要時採取高壓手段。
第三類的→「寬大嬌寵型」的父母→很少對孩子有所要求或限制。他們除了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外,也鼓勵孩子照著自己既有的感覺或衝動行事。P.300
Baumrind發現,父母的行為與孩子的行為之間有極有趣的對應關係。
「權威開明型」的父母的孩子常是「有活力而友善的」;
「威權專制型」的父母的孩子常是「衝突而易被激怒的」;
「寬大嬌籠型」的父母的孩子常是「衝動而富攻擊性的」。P.301
Baumrind為了進一步了解父母管教方式是否會對孩子造成長期的影響,她又在這同一批孩子
☆Baumrind對8、9歲時再一次觀察、訪問這些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結果發現:
1、「權威開明型」的父母的孩子→在認知能力及社會技巧上比其他小朋友略勝一籌→思考較富原創性、成就動機比較高、也較願意接受認知上的挑戰;他們同時也比較願意親近團體、外向、有領導能力。
2、「寬大驕籠型」的父母的孩子→不論在認知能力或是社會技巧士都表現得不好。P.302
3、「威權專制型」→在認知能力或是社會技巧上雖都表現平平;但他們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這些男孩子不論在認知能力或是社會技巧上都表現得非常差勁,而且十分退怯。
三、父母在學齡兒童社會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P.302
Maccoby認為,在這種父母與孩子可以就事論事、討論問題,並顧及雙方的平等及公平的氣氛之下,父母其實已逐漸脫離了「管教」而改採 「監督」的方式。MacCoby稱此現象為「輔助管教」。
將父母對學齡期以後的孩子的教養模式以兩個直交的向度之間的互動視之。
第一個向度為父母是否常表達溫馨的情感(parental warmth);
另一個向度則為父母是否會控制孩子的行為(parental control)P.302
「權威開明型」的父母的特質; 高情感、高控制的象限「Baumrind」
「寬大嬌寵型」的父母的特質; 高情感、低控制的象限,
「威權專制型」的父母的特質。低情感、高控制的象限,
「疏離型」→低情感、低控制的象限→此類父母所採取的態度是既不將管教孩子視為自己的責
任、也不關心孩子的福祉,可能造成的當是充滿敵意的孩子(Schaefer)。P.305
第 4 節 家庭暴力與受虐兒童P.305
兒童受虐係指任何足以阻礙兒童最適宜發展之事件的發生。諸如:不能提供孩子被關愛、被需要的經驗感受,讓孩子處於使他受苦、沮喪的環境中……等均包含在內。兒童受虐可分兩大項:1、疏忽:包括身體、營養、醫療、安全……等方面的缺乏注意與照顧。P.305
2、虐待:這又可細分為三種。
第一種為身體虐待:包括對兒童有身體上的傷害、凌虐。
第二種為性虐待:包括由於家人或父母的監督不周所導致的親族通姦或是性侵犯,而這個施虐者通常是較孩子的年齡長很多的成人,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是自己的父母。
第三種為情緒、心理虐待:此專指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正常發展所需的情緒需要,甚至表現出拒絕、排斥、屈辱、威脅的態度。
由兩方面分別來看兒童受虐事件成因:一、那一種小孩最容易成為受害者?
二、那一種父母最容易成為施虐者?
一、那一種小孩最容易成為受害者? P.305
孩子太愛哭、太不聽話、叛逆性太強…‥等都可能造成父母情緒激動而採用高壓強制的手段來管教孩子。甚至是出生不久的小嬰兒,若是不健康、愛哭、易觸怒、過動、難以因撫慰而平息情緒、難以餵食、或是因發育畸形而長得太難看(如:兔唇),都可能使照顧者矢去耐心而身心俱疲。P.305-6 P.306
捌、請由生活經驗與壓力以及認知歷程,來探討最容易成為施虐父母的是那種人。
二、那一種父母最容易成為施虐者? P.306
1、施虐者的生活壓力及過去生活經驗:
(1)施虐者是否對自己 本身的親密關係感到滿足,以及他是否有良好的社會艾持系統;
(2)施虐者自己的早期經驗中是否曾有被父母虐待或是疏忽的經驗。P.307-8
2、施虐的認知歷程:施虐父母除了對兒童發展不夠了解,以及不曉得什麼是對兒童負向情緒表達的適當反應之外,施虐父母較常採用高壓式的控制策略、發命令的次數比非受虐父母高一倍、而且較少同孩子表達正向的情感。P.308
第 5 節 兄弟姊妹之間的互動
柒、「老大」的經驗是否真的有別於其他人?試述之。
一、手足對抗:老大的年紀還沒超過3、4歲的話,這種情形更是明顯P.309
Kendrick & Dunn→老大的落寞感其實是情有可原→小嬰兒的出世,不但造成母親關懷年長小孩的時間減少(Dunn)、還造成母親採用較強硬、較屬威權型的管教方式(Dunn & Kendrick)
「手足對抗」最容易在老大與老二是不同性別的狀況下發生。當老二與老大是不同性別時,母親花在老二身上的時間,會比當老二與老大是相同性別時多。也許就是因為如此,而使老大會對與他不同性別的弟弟或妹妹起比較大的反感 (Dunn及Kendrick)。
手足關係在小學時期也益趨複雜。調查結果發現「手足對抗」通常在小學時期並不會消減,反有愈演愈烈的趨勢。P.310
二、排行順序與人格特質:老大與父母之間特別的關係是一直都會存在的。以老大的認知能力做為訓話內容難易的憑據。父母對老大的學業成就特別在乎,也特別要求老大要早早學會負責任(Baskett,1985)。
老大的這些特殊經驗使他們常具備一些其他小孩所沒有的特質。研究指出,老大的成就動機比較高(Sutton-Smith & Rosenberg)、自我控制力較強(Sutton-Smith & Rosenberg)、攻擊性較強、也比較焦慮。也比較保守、服從。
三、手足問的互動模式:到年幼的弟妹會將兄姊剛剛玩膩了的或是棄置了的玩具視為珍寶,就是很有趣的一個實例。反之,家中的大孩子模仿的對象常是父母,而非比自己年幼的弟妹(Baskett,1984)。P.311
第9章 性格與自我念的發展→大綱P、323-362
第 1 節 性格是天生特質還是環境塑造的結果? P、325
壹、性格是先天形成的,還是後天培養的?試討論之。
性格:每個人穩定的特質。有些個人特質在發展早期似乎便已固定,心理學家常其稱為「氣質」。氣質→既然須以「長期穩定出現」作為界定氣質的前提,而測量「長期穩定」的方法又必然涉及求取同一個體行為表現在兩個時間點上之相關,那麼,就永遠不可能排除互動經驗在這段時間的影響力。P、325
將嬰兒的行為分成九個向度,並將此九向度視為嬰兒「氣質」的定義。
九向度包括:活動程度、生理節奏的規律性、對新刺激的趨避、適應能力、反應敏感度、反應強度、情緒品質、專心程度,及注意力長短。P.326
依據每位嬰兒在每個向度上的得分,而將其所訪問的嬰兒分成三大類:
1、容易型的嬰兒:這種嬰兒的生理節奏十分固定,易於與人親近,也較能適應新環境。
2、困難型的嬰兒:這種嬰兒不論在睡眠、餵食,或大小便的時間都不固定,對新刺激過於敏感、且採躲避的態度,在情緒表達方面也是笑的時候少,哭的時候多。
3、很慢才會進入情況的嬰兒:嬰兒的活動程度很低,對新刺激的反應雖採躲避的態度,但反應不會如困難型的嬰兒一般激烈,並且他們需要較長的時間去適應新環境。P.326
第 2 節 兒童性格發展的向度P.329
貳、學步期兒童性格發展中常被研究的兩個向度:自主性與社交能力。
一、自主性的發展: Rheingold獨排眾議→後嬰兒期孩子的重要特徵:行為受到與母親的依戀關係影響,且也受到其自主性發展的影響。P.329「自由性」(Erikson) →是2歲左右學步兒的發展要務。P.330
自主性的追求不但是在對外界的探索上顯現而已,兒童也會透過抗拒父母的要求而表達自己的獨立性。他們有時會為反對而反對,有時也會利用其日漸伶俐的言語能力與父母討價還價或是以自我主張)的方式呈現其自主性的需求。研究顯示,2、3歲大的兒童便可在表現自主性的方式上顯出個別差異(Crockenberg & Litman)。而此自主性的追求也會往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再現,成為個體獨立人格逐漸發展的原動力。
二、社交能力的顯現:以兒童是否害羞、是否主動引起社會互動、在社會互動上的時間、對別人引起的社會互動所持反應…等向度來界定其社交能力。→兒童2歲左右的社交能力與其3、5歲時的社交能力有顯著相關,2歲起,兒童社交能力就有穩定的個別差異了P.331
參、試描述幼稚園階段的兒童的自我控制及自我彈性調整的能力。
三、自我控制與自我彈性調整:
1、抑制行動:賽跑場上的運動員一定要等到裁判的槍響了之後才能起跑P.331
Luria→4歲孩子,能明顯地只選擇正確的信號反應。確認2歲小孩的確已能了解他只該對一種信號反應,只是他就是還沒有辦法抑制自己在不該反應的 信號前不要反應。P.331-2
2、延宕滿足:看到一樣吸引人的東西時可以忍住不要,且為的是在將來獲取在精神上或是物質上更大滿足→「延宕滿足」→實驗過程→讓孩子自己決定是要馬上得到吸引人的禮物。
3、忍受挫折:能夠在挫折情境中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其不過分激動致崩潰的地步。P.333
4、自我彈性調整:隨著環境的需要而調整自我控制的程度:兒童除了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之外,更應有依照現時現地的需要而隨時調整控制的程度的能力。P.333
肆、試解釋「社會能力」的概念。
四 、兒童性格發展向度的整合:社會能力:指兒童是否能善用其環境中的物理及人際資源以完滿達成其在每個發展階段中的要務 (Waters & Sroufe)。
剛出生的嬰兒,測量的重點是其生理活動的規律性,及對新刺激的趨避……等。
再大一點的嬰兒,我們則會關心他是否與母親之間有安全的依戀關係、他是否能有效率地以母親為其安全堡壘而達成其探索的目標。
更大一點的兒童,其發展要務便不只是探索,而是由反對(defiance)與自我主張中去呈現其自主性的需求,而這麼大的兒童便可在表現自主性的方式上顯出個 別差異。
上幼稚園以後,發展的重點是放在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彈性調整的各個向度上。上小學以後,則以兒童如何處理自己的學業,以及與朋友、同學、老師的關係為主。
第 3 節 自我概念的發展: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伍、請列舉1、2歲的幼兒正逐漸發展出自我概念的證據。
嬰兒由出生到2歲左右的期間會漸漸發展出「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個體知曉自己是一個獨立於其他物體的客體,有自己獨特的特質,也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個體對以上種種認識的總合,便稱做自我概念。P.335新生兒是完全沒有自我概念的。自我概念的發展,也像其他的許多發展向度一樣是「從無到有」的。P.336
一、由認知及語言發展上來看:兒童的「心理表徵」能力在「感覺動作」的後期逐漸發展出來(Piaget) →使2歲左右的兒童不但可將物體符號化,可將真實生活中人際互動的參與者轉化為具不同角色的行動者的表徵→拜「心理表徵能力」之賜,此年紀的兒童應已有設定「自我」這個符號,及分別「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界限能力。P.336-7
二、由親子互動上來看:不論是真實世界中的父母,或是研究親子關係的心理學家,都會一致同意孩子自1歲左右起便開始不會完全聽父母的使喚行事了。兒童這時行為,只不過是為了要主動嘗試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與外界互動,而期望透過不同的試探,可界定「自我」所屬的範疇。父母若是在此時懲罰得過於激烈,反而會造成自我概念發展的遺害。P.337
陸、心理學家如何由兒童對鏡中像的反應來了解其自我概念的發展?他們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三、由兒童可認識自己的鏡中像的實驗結果來看:達爾文→後來便陸續有學者以此為實驗工具。Dixon(1957)的研究結果顯示,
4個月大的嬰兒對自己的鏡中像並無特殊反應,但是卻會對母親的鏡中像微笑、出聲。
6個月似乎對自已鏡中像頗有興趣,但是他們也會對其他同年紀嬰兒的鏡中像做出類似的反應。
7個月→12個月→會對鏡子做些簡單動作(不斷地張嘴、閉嘴),並觀察鏡中像的反應。此時他們已分出自己與他人的鏡中像是不一樣的兩種鏡中像,且會對他人的鏡中像較有興趣。P.337
柒、試述Selman所提出的自我概念及角色採納能力發展的五個階段。
四、嬰兒期以後自我概念發展的向度:
(一)心理自我與物理自我:學齡前兒童對自我的描述多以其外顯特質為主。
小學階段,他還會知道自己所了解的自我與其他人能夠了解到的自我是不一樣的。
(二)兒童的角色採納能力與自我概念的發展:兒童必須能先分辨自己與別人在知覺事物的角度上的不同,才能有獨立而整合的自我概念。
★Selman將兒童的反應歸納成五個發展階段:每個發展階段都代表著兒童在角色採納能力以及自我概念發展的進程:
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歲到6歲:已知道自己與別人是不同個體,但在角色採納的能力上,卻只能由別人已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來了解對方;不然就是完全由自已的立場出發,覺得別人與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一樣的。完全由「物理自我」出發。
第一階段:主觀期-5歲到9歲:兒童現已可知覺到,當自己與別人處於不同的情境之下或是雙方可獲取的資訊不同時,自己與別人可能會做出不同的行為或是有不同的想法。p.341
第二階段:自省期-7歲到I2歲:已可知覺到,即使自己與別人是處於相同情境下,自己與別人還是可能會做出不同的行為或是有不同的想法。→童還不能做到同時考量「自己立場中的對方」與「對方立場中的自己」。p.342
第三階段:旁觀者期-10歲到15歲:P.343
1、可同時考量與區辨自己與對方的內在想法與外顯活動,且知道對方跟他同樣有這樣的能力;
2、可將思考跳離互動的兩者之間,以第三者的立場來審視互動中雙方的內在想法與外顯活動。→可以主動整合互動中不同的立場,而據以維持雙方互相諒解、互相協調的和諧關係。
3、在自我概念的發展方面→已能用第三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當一個個體跳出了「自我」或是「正與自己互動中的對方」的層次之後,第三者的眼光往往代表著一個客觀的觀察者的眼光。
第四階段:能了解自我知覺的限度-12歲到成人: P.343-4
1、會清楚地知覺到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立而特殊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會因其獨特的經歷而整合出其特殊的想法與作法;
2、清楚地了解到一個人自我知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管他有多努力,或多小心,他還是不可能看清楚自己所有的想法、感覺與動機。p.344
捌、學齡期的兒童是否已具備自我評估的能力?心理學家如何測量此能力? p.344-5
(三)自我評估:個體的自我概念與情緒二者的組合,對自己滿意的人,想到自己的種種時很可能會得意洋洋;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人,在想到自己時,卻可能不免神傷。p.344
Harter→自我概念量表→讓兒童對自己的各方面加以評量→包括四個分量表:
1、認知能力:孩子覺得他在學校的功課好不好、他覺得自己聰不聰明、他的記憶力好不好、他是不是很容易使了解到所讀的書中的涵義?
2、社會能力:孩子覺得他有沒有很多朋友、他是不是個在團體中受大家歡迎的小孩、他是不是個在班上受大家重視的小孩、別的小朋友喜不喜歡他?
3、體育能力:孩子覺得他在各項運動中表現得好不好、他在體育競賽中是否一開始就會被派上場、他學一種新運動是不是很快就抓到要領、在與運動有關的遊戲中他是比較喜歡下場玩,還是情願富旁觀者?
4、一般自我評價:孩子覺得他對自己一般的能力是否有信心、自己是不是個好孩子、對目前的自己是不是滿意、是不是想要繼續當目前的自己?P.345
第 4 節 性別概念與性別角色的發展
對兒童性別發展的研究可分成三個部分:
一、性別保留概念與性別認同的發展:性別概念的發展歷程→剛開始兒童完全以外在特質→穿裙子還是褲子、留長頭髮,還是短頭髮,來決定一個人的性別→兒童可以知道自己屬於某種性別(性別認同),且知此屬性永遠不會改變(性別保留概念)的能力。P.345
二、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的發展:對男性及女性角色的認知。初步的性別認同的同時(2歲多),他們也開始有了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P.345,7
四、五年級覺得女性→軟弱的、情緒化的、心軟的、複雜的、熱情的;男性→有野心的、有主張的、攻擊性強的、想主導的,及冷酷的,且較能容忍變異的情形發生。P.347
三、性別配合行為的發展:兒童逐漸習得與自己的性別角色相配的行為,能認同於表現這些行為。P.345性別配合行為似乎比兒童對自己的性別認同還要早開始發展。選擇的標準不是性別本身,較可能是由其他因素所造成。P.348
四、性別發展理論:P.349
(一)心理分析理論:S、Freud認為,性別配合行為的產生,是透過兒童在性器期「認同」於與自己同性的父母而發生的。→因為生理上自然產生了的對異性父母的愛慕,而造成對同性父母的羨慕與恐懼,因而想要向與自己同性的父母看齊。
(二)社會學習理論:性別認同、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性別配合行為可透過兩種途徑學得。
A、透過兒童四周的父母、老師等人對其行為的增強與懲罰而學得; (Bandura)
B、經由孩子觀察與自己同樣性別的父母、老師、兄姊,甚至電視、電影裡人物行為而學得。
1、性別發展是透過獎賞與懲罰而學得P.350
2、性別發展是經由孩子觀察與自己同樣性別大人的行為而學得P.350
(三)性別發展認知理論:心理分析學派或學習理論兩者以為兒童先經由大人獎賞、懲罰,或對大人的恐懼學到了與性別配合的行為後,才漸漸產生穩定的「性別認同」。p.350-1
Kohlberg認知理論→兒童須先發展出「性別認同」及「性別保留概念」→才會選擇性地專門去模仿與其所認同的性別相同的典範→與其認知發展能力息息相關→兒童須先知其性別屬性永遠不會改變(性別保留)才會產生學習、模仿與其性別配合的行為、價值觀…等的動機。
Kohlberg→擁有性別保留的認知概念是兒童能產生性別配合行為的必要條件。P.352
(四)性別基模理論:期望透過性別基模的概念而消解社會學習論與性別認知論中各與實徵研究結果不符的概念(Bern; Martin & Halverson)。此理論沿用了
Piaget及Kohlberg對兒童認知發展機制的基本看法→
1、為了達到維持內在認知與外顯現象間平衡的目的,兒童具有主動搜尋資料、學習的動機。
2、兒童自Kohlberg理論中的「基本性別認同階段」起,便會主動學習與其性別配合的行為、價值觀、興趣……等各個層面。
3、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與對性別配合行為學習的累積,兒童漸漸產生了他自己的「性別基模」,此性別基模幫助整理外在訊息以將 其有組織地儲存於記憶之中。
4、性別基模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會不知不覺地將與基模不符合的訊息也扭曲成了與基模符合的訊息以方便儲存。
5、這個階段,兒童不只是以自己的基模內所規範的自我性別形象來行事,他們也較容易將與其性別基模配合的事物記住,忘掉或扭曲了其性別基模較難直接編碼與儲存的經驗。P.353
第10章 兒童遊戲發展→大綱P、363-418
第 1 節 什麼是遊戲 、休閒與工作 ? P.365
壹、何謂遊戲,就人類學及心理學而言,遊戲具備那些內涵? P.364
典型的遊戲要素:內在動機、自由選擇、歡欣心情,不重於言傳與主動參與。p.366
遊戲五個基本特徵:(Rubin、 Fein & Vandenberg):
1、遊戲是內在動機→它的本質就是結果,只要做這件事情本身就可以得到滿足。
2、遊戲者可以自由選擇玩或不玩→如果小孩是被迫(或稍許施予壓力)地去玩,那麼他們絕對不會認為這種活動是遊戲的一種。P.366
3、他一定是要好玩的→小孩子一定是要能夠享受這種好玩的經驗,否則就不能被視為是一個遊戲。P.367→父母親為他所做的選擇。且這活動給他帶來很多壓力→毫無樂趣可言。
4、重行為不重於言傳→遊戲包含了佯裝,扭曲外在現實來調適遊戲者的興趣。特別是在學齡前幼兒的表徵遊戲,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嘗試新角 色,並玩一些想像情節的遊戲。
5、讓遊戲者主動的參與→小孩子不論是在心理上或生理上一定要全心授入,而不是被動的或對所發生的事漠不關心。
世界休閒協會對休閒解釋最為扼要:「休閒是工作或生計活動之外的自由時間」。
☆張春興 (民78)對休閒的解釋為:P.366 1、是休閒而不是工作;,P.367
2、是閒暇並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3、是應付生活的幽雅心境。根據
☆《社會科學國際百科全書》在1989年定義,休閒是:
1、富於義務、自由選擇的結果。 2、沒有任何實用的、高等的或外在酬賞的動機。
3、為了尋找變化的一種內在滿足的狀態。所以說來,
休閒活動對個人身心充實有關,凡個人的活動與行為可迎合個人需求,滿足個人目標達成。
工作則常被限定時間分配,目標導向,任務與責任歸屬及外在動機。(Blocher & Siegal)
McDowell將休閒與工作之意識區分截然二分法。休閒V.S.工作→此五個指標為:
時間導向←→非時間導向;效果←→放鬆;理性←→直覺;有限的←→無限的;活動←→經驗:
1、時間導向←→非時間導向:時間因其架構,結構,日程,規律,可幫助工作者對於行為的輸出會更有規律、效果與效率。
休閒是無時間導向,而是受個人即時即刻內在動機及歡樂的經驗來引導時間。
2、效果←→放鬆:工作當伴隨著責任與義務,它需要努力、忙碌、行動及有生產力;而
休閒是強調內在滿足、自主動機,並為個人帶來歡樂及愉悅。
3、理性←→直覺:工作常被形容追求理性。一個人工作合理上被要求去思考或行為事情。工作職場上,人被要求順從、表現、準時並自我約束。
直覺可以被隱喻為反應、放鬆、自然與情感。在休閒狀態中,無時間壓力,反應將允許個人從休閒經驗中獲得歡樂。P.368-9
4、有限的←→無限的:在工作情境,由於時間、理性、效果的限制,將使個人的經歷及生活規律朝向目標。而休閒是在於個人經驗的獲得,內在自由的經驗將使人生活無所限制。個人隨心所欲,常在我心。P.370
5、活動←→經驗:在工作職場上,有活動力代表忙碌、生產導向,而無活動力代表懶散、無生產力。休閒活動的定義可以區分為主觀及客觀的定義。
主觀強調休閒的特性是知覺的自由和自我決定。主要是探討「人為何要休閒」
客觀則從「人在休閒時做什麼事」。
休閒是一種心靈的狀態,活動是為了自身而非外在目的,休閒是為理想的自由狀態、心靈和智慧哲學的機會。(Krous (1990)源自Aristotle的想法,認為)
Kelly(1978)依自由程度及社會之意義兩個向度將休閒分為四類:
1、無目的性的休閒:個人為追求內在滿足而選擇的活動和成就、成長、健康有關。
2、準備和補償的休間:沒壓力和其他角色義務的活動,由工作和日常活動中消除身心疲勞
3、關係的休間:個人藉休閒參與而獲得社交關係的滿足,建立親密關係、維繫人際情誼。
4、角色義務性的休閒:是一種家庭的休閒活動與義務及社會性的活動,受到角色期待的限制,但它往往更具人際休閒的目的。p.371
Mitchell:從原始部落民族的研究中證實遊戲存在於各種不同文化→辨別六種遊戲類型:跳舞與韻律活動;模仿與準備活動;唱歌;說話與說故事;藝術與工藝及遊戲與競賽。P.371-2
第 2 節 遊戲理論P.374
貳、比較人分析傳統與現代的遊戲理論?
一、傳統兒童遊戲理論:起源於二十世紀初期,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所倡導的
四種古典理論:能量過剩論、休養、鬆弛論、重演論及演練論。P.374
1、能量過剩與休養、鬆弛理論:將遊戲視為一種能量的調節。
2、進化重演和本能練習論:把遊戲視為人類的一種本能。
遊戲的古典理論
理 論 倡 導 者 遊 戲 目 的
能量過剩論 Schiller/Spencer 消耗過剩的精力
休養、鬆弛論 Lazarus/Patrick 回復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
重演論 Hall/Gulick 原始本能
本能--演練論 Groos/McDougall 為日後成人生活所需準備
(一)能量過剩論:將遊戲視為一種能量的調節,尤其是能量過多時,
缺點是無法解釋為何兒童在精疲力竭時,仍然還想要玩遊戲。
(二)休養、鬆弛論:Lazarus倡導。相對於能量過剩論→認為單調工作做太久之後,需要用遊戲來調劑。Lazarus→工作會消耗能量,使能量不足→可用睡眠或遊戲來補充。
(三)重演論:源於個體胚胎學,認為個體的發展過程中,種族發展的演化情形會再現。遊戲是複製或重演人類的進化史,正如同由低等動物屬種演化成高等動物屬種的過程。
(四)本能-演練論:遊戲是個體練習和準備未來成年生活所需的技能→幼兒扮家家酒,就是在練習其未來為人父母的技巧。
二、現代遊戲理論:只是在解釋為什麼人要遊戲,而且嘗試定義遊戲在兒童發展中的角色。→也指出遊戲在某些狀況下的前因後果。 (見表10-3)P.377
(一)心理分析論:最早由S. Freud所倡導,認為遊戲可以平撫兒童的受創情緒,發洩個體心理的焦慮,滿足其情緒的需要,忘卻不愉快的事件;遊戲可以讓兒童拋開現實情境,並將孩子從一被動的,不好經驗的角色中轉移;兒童透過複述和處理不愉快的經驗,淨化其情緒,有其心理治療的功能。P.377-8
Erikson將兒童的遊戲階段分為三個:自我觀、微視觀及鉅視觀:P.378
自我的遊戲從出生之後即開始,主要是嬰幼兒的身體遊戲,包括個體肢體感覺、知覺的重複探索、發出聲音等。之後,嬰幼兒對其他的屬性(如玩物)產生興趣。P.378
微視的自我遊戲主要在於藉玩物及玩具的精化以舒展個體的自我 需求。假如兒童在此階段不能有這樣的能力,個體可能有咬手指頭、 作白日夢或自慰等行為出現。P.379
鉅視的自我遊戲大約是幼兒上幼稚園,可以和其他同臍一齊玩時,兒童經由參與社會與單獨遊戲中學習(ErIkson,1950:194)詳見p.379-382
現代遊戲理論
理 論 遊 戲 在 兒 童 發 展 的 角 色
心理分析論
S. Freud
Erikson 平撫受創情緒,發洩個體心理焦慮,滿足情緒需要:
調節受挫經驗
接觸內在自我,已發展自我能力
認知論
Piaget
Vygotsky
Brunner/Sutton-Smith 遊戲可以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
熟練並鞏固所學的技巧
由區別意義與實務來提增想像思考
由文化脈絡了解兒童的遊戲發展
在思考及行為上產生變通能力
其他特定理論
Berlyn's的警覺理論
Bateson 的系統理論
增加刺激使個體保持家警覺程度
提升了解各成面意義的溝通能力p.378
遊戲行為的定義可分為:綜合心理學文獻中有關遊戲行為的定義:P.383
1、遊戲是一種轉借行為,無固定模式,亦不能由外在行為或定義來區分。在兒童的遊戲架構中,內在現實超越了外在的現實,如,好像、假裝遊戲,可讓幼童脫離此時此地限制。
2、遊戲出自內在動機:遊戲並不受外在驅力如飢餓所控制,也不受目標如權力及財富所激發。遊戲本質上是自動自發、自我產生的,並無外在的目的及行為。
3、遊戲是重過程、方式而輕目的和結果:遊戲的方式、情境和玩物可隨時改變,其目的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常變通的。
4、遊戲是自由選擇的,而不是被分派或指定的:King發現幼稚園兒童認為玩積木時,如果是自己所選擇的,那就是遊戲;如果是老師分派或指定的,那就變成工作。P.383
5、遊戲具有正向的情感:遊戲通常被認為就是歡笑、愉悅及快樂。即便並非如此,幼兒仍然認為其極好而予以重視。有時遊戲會伴隨著憂慮、緊張、不安或是一些恐懼→如坐雲霄飛車。
6、遊戲是主動的參與而且是動態的:被動的或消極的旁觀行為、無所事事的行為不算是遊戲。因此看電視或觀看運動比賽均不算是遊戲,唯有主動參與活動才算是遊戲 (張欣戊)。P.384
7、遊戲著重自我,旨在創造刺激,不同於探索行為旨在獲得訊息:兒童在遊戲中強調「我可以用這物體來做什麼」,而探索則強調 「這物體是做什麼用的」(Hutt)。
探索行為在前,先瞭解陌生的物品,當個體對物品熟悉之後,即開始遊戲。
8、綜合上述心理學者對遊戲的定義,遊戲是強調內在動機、自發性、自由選擇、正性的情感、創造刺激及主動參與。→也有其他學者將遊戲視為人格的向度之一,
伍、Liebeerman的玩性定義為何?
☆Liebeerman的玩性(playfulness) →將遊戲定義為玩性,並視身體自發性、社會自發性、認知的自發性、喜怒的控制及幽默感等五種構念,是兒童藉以表現遊戲行為的人格層面,亦為遊戲的特徵(參見表10-5)。P.384↓下表
肆、根據piaget的觀察,幼兒遊戲發展順序為何?
表10-5由上到下是個體遊戲行為發展的順序,但因人有個別差異→發展的平均年齡會隨個人特質(如遺傳及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總體來說,嬰兒的遊戲主要是表現在操弄物體及動作遊戲方面;2歲之後,其表徵能力及社會遊戲的發展才逐一出現。P.385
Liebeerman的玩性五種構念表10-5
特 徵 表 現
表現歡樂 笑聲、表現快樂和享受
幽默感 欣賞喜劇事件、對有趣情況
身體自發性 充滿活力、全部或部分身體的協調
認知自發性 想像、創造及思考的彈性
社會自發性 與別人相處和進出團體的能力
表10-5由上到下是個體遊戲行為發展的順序
第 3 節 兒童遊戲的發展P.385
參、兒童遊戲發展(玩物遊戲、表徵遊戲、動作遊戲及社會遊戲)為何?
將遊戲分為四種類型:動作遊戲、社會遊戲、玩物 遊戲及表徵遊戲。這分類是人為的,
目的在於幫助讀者做一系統性的整合。表 10-5。
☆Garvey→遊戲隨著兒童年齡成長,有下四種基本發展與改變趨向:循序漸進過程
1、生物的成熟:隨著年齡增長、兒童身體與心理的成長,使得兒童獲得新的遊戲能力與技能。
2、精緻和複雜:遊戲會因兒童技能成熟加上經驗的豐富,使得遊戲愈加精緻和複雜,而且也可應用多種不同的概念。P.386
3、減少隨機化行為,增加行為的計畫與控制:兒童可以透過想像直接操弄環境或改變事實。
4、加深個人的遊戲經驗:兒童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模仿,習得社會的因果關係,並將這些事件應用至其日後遊戲的主題。
☆從認知發展層面,Piaget將遊戲分為三類:練習遊戲、表徵遊戲,和規則遊戲。
捌、對學齡前、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對玩物選擇有何建議,其理由為何?
☆Smilansky)參照Piaget的分類,將認知遊戲修訂為四類:功能性遊戲、建構性遊戲、戲劇性遊戲及規則性遊戲,茲將此四類遊戲分述如下:
1、功能性遊戲:出生至2歲期間,幼兒經常以身體重複性動作→跳與跑、反覆抓握物體和操弄玩具,來滿足其感官的刺激與愉悅。
2、建構遊戲:約從2歲起,幼兒開始使用各種可塑性的物品,如積木、拼圖、樂高或玩物,如沙、水、黏土、麵榴,有目的的完成某些成品,如機器人、動物等,隨著年齡的成長及動作發展的成熟,兒童可進行創作。
3、戲劇性遊戲:約在2至7歲期間,兒童處於認知發展的運思前期,兒童表徵能力逐漸呈現,→兒童開始從事假裝的想像遊戲,可參與各種角色的情境、對話或行動。在3歲以前,幼兒大都獨自進行遊戲,自3歲之後,就漸參與二人以上的團體社會戲劇遊戲,成員間彼此透過語言的交互作用,共同設計情節,相互協調而達成有主題的社會戲劇遊戲。P.386,390
4、規則遊戲:約在7歲至11歲期間,正處於具體運思期,兒童認知及接受規則能力大增,可從事一些具有規則性的遊戲→球賽、下棋、捉迷藏等,兒童對於規則的遵循及遊戲者的共同約定非常 在意,如此一來,他們才能一起玩。P.390
☆Rubin, Fein及Vandenberg幼兒從出生至7 歲,在認知發展層面有七種認知遊戲階段:
(1)知覺動作遊戲(sensori-motorplay); (2)建構遊戲(constructive play);
(3)初級假裝遊戲 (first pretend play); (4)代替性假裝遊戲(substitute pretend play),
(5)社會戲劇遊戲(sociodrmatic play); (6)規則的察覺(awareness of the rules)
(7)規則遊戲(games with rules),詳見 P.390-2
Parten針對日本保育學校幼兒進行觀察,發現幼兒的社會性遊戲依序為:無所事事行為、旁觀的行為、單獨遊戲、平行遊戲、協同遊戲及合作遊戲,如下:P.392
1、無所事事行為(約2歲以前):到處走動、東張西望或靜靜坐在一旁,沒有做什麼特定事情。
2、旁觀的行為(約在2歲以前):當其他孩子在玩時,幼兒只 在一旁觀看,偶爾與正在玩的幼童說話,但沒有參與遊戲。
3、單獨遊戲 (約在2歲至2.5歲):自己一個人玩玩物,與他 人沒有交談等任何社會互動。
4、平行遊戲 (約在2.5歲至3.5歲):與旁邊的小孩子玩相同 或類似的玩具和遊戲,但他們彼此卻沒有進一步交談。
5、協同遊戲 (約在3.5歲至4.5歲):與其他兒童一起玩,但彼此之間沒有共同目標及互相協助,仿似個人的興趣為主。
6、合作遊戲 (約在4.5歲之後):與其他兒童一起玩,彼此之間有分工及相互協助,以達成共同的目標。P.392
第 4 節 遊戲與兒童發展P.393
一、遊戲與情緒發展:1930至1960年代,遊戲理論大都採用心理分析論來做解釋及探討,
Roberts及Sutton-Smith發現兒童藉由遊戲來紓解因父母嚴厲管教態度所造成壓力。P.395
二、遊戲與認知發展:1960年代,Piaget和Vygotsky的認知理論興起並蓬勃發展,主要是由認知發展理論中發現,遊戲會往情緒調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智力、保留概念、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來探討其與遊戲的關係。詳見P.396-7
三、遊戲與語言發展:Weir觀察兒童遊戲時,發現兒童常玩一些不同形式或規則的語言遊戲→兒童常重複一些無意義的音節、語意和語句,這種語言遊戲可使兒童熟悉新的語言技巧,並增加對語音規則的了解(Cazden)。由於兒童在社會扮演遊戲會透過計劃、角色、玩物、規則,使得遊戲具有練習語言功能,從中了解會話法則,然後再使用正確語言去溝通,進而計劃遊戲活動的結構,並指出在遊戲中設定的角色,及個人如何假裝活動和物品如何被佯裝等→顯示社會戲劇遊戲可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Garvey; Smith & Syddall)。
★遊戲與語言發展的研究的結論:★(McCune-Nicolich)Levy)
1、遊戲刺激了語言的創新(Garvey,1977;Bruner,1983)
2、遊戲提供並澄清新的語彙和概念(Smilansky,1968)'
3、遊戲激勵語言的使用(Vygotsky, 1962; Smilansky); Garvey & Hogan; Bruner) 。
4、遊戲發展後設語言 (meta-linguistic)的察覺 (Cazden、1976)'
5、遊戲鼓勵語言的思考(Vygotsky,1962)。P.398
Levy又增加了下列的結論:語言可促進遊戲的進行,語言的遊戲及遊戲中的自我中心語言,方可促進遊戲與認知發展(1984:59)。P.398-9
四、遊戲與社會發展:兒童參與社會戲劇活動可學習輪流、分享、溝通,讓大家能一起玩。團體戲劇遊戲提供兒童練習社會技巧的機會。在Connolly及Doyle:玩團體戲劇遊戲,兒童會有機會去練習及熟練社會技巧,進而運用社會技巧。P.399
在社會戲劇遊戲中,角色的扮演也可幫助幼兒發展排除自我中心及培養角色取替能力(由他人的觀點來看另一件事物的能力)(Bums & Brainerd)。在遊戲訓練的實驗研究中發現,建構遊戲和戲劇遊戲可增加兒童知覺、認知及情感等三種角色取替能力。P.399
五、遊戲與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發展有三大重點:體能、知覺一動作發展及運動技巧。
體能:是身體機能的能力(例如,心、肺及循環系統的功能,肌肉強度及彈性)。
知覺-動作發展:兒童知覺及解釋感覺資料,及透過活動而反應的能力(時間、空間、方
向及視聽覺的察覺);動作技巧指的是基本移位、操弄及平衡等技巧(Poest,etal)。P.400
第 5 節 兒童遊戲之物理環境P.401
柒、兒童遊戲之物理環境(分戶外及戶內)如何影響到兒童之遊戲行為?
一、戶外遊戲場:為了刺激社交的及想像力的遊戲,那麼非傳統的遊戲設施就應該要加入較複雜的東西,讓孩子能移動、操縱、探究及以不同的方法併入他們的遊戲中。→圍籬,在探險遊戲場中可見的建築材料--不同尺寸及形狀的木材、舊輪胎、磚塊、廢金屬,以及最重要的,在大人的監管下,讓孩子能安全地發覺自己的創造潛力。P.402
二、教室的空間安排:P.403
1、遊戲空間的分隔→是增強整體遊戲的品質及彈性,因孩子在不同體能活動區中玩法不同,
2、在較小的空間中,孩子的注意力會集中在該區活動的主題上,如在積木角玩建構的遊戲,在扮演角的角落玩扮家家酒,在藝術角玩繪畫式黏土的創造性遊戲。P.403
3、較大的開放空間,可適當鼓舞孩子玩促進大肌肉發展的遊戲(跑、跳、喧鬥遊戲),對靜態、創造的遊戲形式則無助長的功用。→比在較大的空間中偏好玩想像的遊戲 (Peck & Goidman)。遊戲空間的分隔最後一個較實際的理由,P.404
4、可幫助老師保持遊戲素材及時間的組織性與結構性。遊戲素材假使限用於某一主題區則較少會被誤置或不當地使用;如果材料分散在房間各處,未集中於固定地方,則較不易規劃每一時段的特定活動項目。P.404
第 6 節 影響遊戲發展的因素P.404
幼兒教育應秉持如下之原則:以期提昇學習之最大可能性。
(1)成人權威及權力愈小愈好。P.404
(2)讓孩子有自治、自我作決策的能力。成人在確定環境的安全下,讓孩子盡量去探索及遊戲,以便孩子技巧可更精化。P.405
(3)同儕友朋之間要能分享、互動、輪流,以達「排除自我中心」及協調別人觀點的能力。
(4)孩子要具警覺性、好奇心、自信心,並且有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因此,在孩子學習環境中,下列的因素可能
玖、影響兒童遊戲發展的因素為何?
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的遊戲發展的因素:P.405
1、父母的管教態度:父母如能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對遊戲採取正向的態度,能陪伴孩子一起遊戲,並提供孩子安全的環境來讓孩子探索及遊戲,那麼孩子可以發展出更安全的依戀關係,也可增進孩子的認知和發展。此外,父母的婚姻關係也對兒童的遊戲行為產生影響。
2、同儕的影響:兒童與孩子一起構造情節、溝通、分享、輪流皆可促進孩子玩假裝性及社會扮演遊戲等高品質遊戲,而且遊戲行為的表現也較複雜。同伴之間的影響顯示在三方面:同伴間的熟悉度、同伴的性別及同伴的年齡。
3、環境的影響:如空間、玩物、時間等環境因素皆會影響孩子遊戲的性質及類型,此外兒童之群體托育的經驗也影響兒童社會互動和社會遊戲的精進程度。
4、電視等傳播媒體:電視又稱為「有插頭的毒藥」,電視可能抑制孩子的幻想及創造性行為。另外,也有研究發現觀看較多暴力動作卡通電視節目的孩子,日後較少參與想像遊戲。P.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