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社會學的觀點與應用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節 社會學的觀點
1. 強調個人在社會所占的位置和所反映的個人特質,另外則強調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或者更深入歸納 整個社會的特質或規範及這些特質或規範如何影響到個人。
2. 將社會中的各個團體、組織或機構看成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的社會體系。
第二節 社會學的應用
一、社會學的三種應用方式:<4> 4>
第二節 社會學的應用
一、社會學的三種應用方式:<4>
1.提供理解社會的不同觀點:
沒有辦法建立起核心知識的二項主要原因:
(1).社會學研究對象是多變的:
(2).社會學者很難將其社會研究者的身分,與社會參與者的身分截然劃分:
在以上兩種因素的限制下,對同一現象,在社會學中可能有數種並立的解釋,並無共識。且社會現象錯綜複雜,很難將一些現象單純化放到實驗的情境,明確指陳各種因素之間確切的關係。
2.提供理解社會現象的概念:
(1)馬克斯的異化概念:意味著人沒有辦法從工作中得到自我滿足,只是單純的維生手段罷了。分成工人與產品、生產過程、其他工人及自身的異化。
(2)涂爾幹的脫序:係指指節制人們社會互動的規範崩解了。
(3). 帕森思的模式變項:目的在說明社會系中行動者的決策、文化價值規範與角色規範要求。其中 普遍主義係指在互動的情境中,以普遍的標準對待他人。特殊主義係指在互動中因特定的關係,而有特殊的對待方式。
3.應用社會學於解析社會議題:
柯爾曼認,學生和家庭的特質才重要。中等家庭的子女,不論到任何學,都獲得較佳的成績。
「有效學校方案」:美國希望經由學校資源的投入,提升少數民族居住地帶小學的素質。
係指能夠讓學生脫離家庭的困境,才能夠在學校中有良好的表現。
第三節 社會學的研究主題
第三節 社會學的研究主題
一、殷格斯《何謂社會學?》書中就社會學的研究主題分成::
1.社會學分析:人類文化與社會、社會學的觀點、社會科學的科學方法。
2.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個人的人格、團體 (含民族與階級 )、社區 (含都市與鄉村 )、結合與組織、人口、社會。
3.基本的社會制度:家庭與親屬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和法律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和科學制度、娛樂和福利制度、美育和表現制度。
4.基本的社會過程:分化和階層化、合作和順應與同化、社會衝突、溝通、社會化和教化、社會評價、社會控制、社會偏差、社會整合、社會變遷。
二、社會學的四大理論學派:
1.結構功能學派、2.象徵互動論、3.交換理論、4.衝突學派。
三、社會學從研究法的角度分為大二類:
1.實證社會學:師法自然科學,強調社會學的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可以觀察的現象,並努力建立假設,並以經驗事實去檢視。
2.詮釋社會學:批判實證社會學,認為社會學應探索人們賦予其行為的意義,社會學家可以透過理解的過程去探索這些意義,這樣的探索是不能複製自然科學的方法。
四、社會學範圍包括有:
1.古典社會學理論、2.社會學思想史、3.現代化理論、4.社會變遷、5.發展理論、6.全球化理論、
7.社會學方法論、8.階級理論、9.社會階層、10.社會組織、11.社會結構、12.社會運動、13.集體行為、
14.族群關係、15.科層體制、16.勞動過程、17.家庭、18.文化、19.宗教、20.民俗、21.女性主義。
第二章 社會學理論與代表人物
第一節 社會學發展的歷史脈絡
一、社會學依其發展的歷史脈絡分為四方面的歷史背景:
1.前社會學的出現:
(1).培根:是第一位對於可觀察的事時都隨時要保持存疑,並要經過檢驗的立場,保持執著態度的人。
(2).促成社會學發展的關鍵是「啟蒙運動」的出現,啟蒙運動認為,人類的進步不僅是可能的,同時也是不可避免的。
2.社會學與啟蒙運動:
(1).啟蒙運動主要由英國的思想家所主導.。
(2).啟蒙時代在法國常被稱為「理性年代」,主要由一群哲學家所主導;哲學家相信這個各世界是有次序的世界,透過理性與事實的匯聚,可以進而理解複雜的社會。
(3).他們支持中產階級與自由貿易、商業與產業自由、勞力自由與言論自由,主要概念是反應權力分配與生產組織的改變。
3.啟蒙運動時期的政治經濟:
(1).18世紀經濟活動相當程度受到「基爾特」組織的限制,基爾特組織控制了勞力進入技術性職業,也透過特許的公司來限制貿易與生產。
(2).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出現,剷除貴族勢力殘餘、限制性基爾特與特許的公司;隨著16~17世紀科學革命引起經濟變遷、政治革命,也引起知識革命,在這些革命交織之下,社會學誕生了。
4.社會學的誕生:
(1).孔德採用「社會物理學」來代表社會學,孔德相信「社會物理學」藉著對於科學的追求,而可以了解人類的社會組織。
(2).孔德是極力倡導「以科學的方法來了解物理的世界」來思考社會世界,讓社會學成為科學的第一人。
第二節 社會學理論的假設架構
社會學理論基礎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自然法則的基本概念是源自柏拉圖的「共和國」。
一、社會學理論的六項假設受到柏拉圖的影響:
1.人是有機體:
社會學理論基礎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自然法則的基本概念是源自柏拉圖的「共和國」。
一、社會學理論的六項假設受到柏拉圖的影響:
1.人是有機體:
(1).人是有機體是社會學的基本觀點,社會也是一種有機體,也有相似的基本需求。
(2).就【個人】層面:有機體理是東華特森的行為理論、施金納、佛洛依德的理論為基礎。
(3).就【社會】層次:「類有機體論」是結構功能學派的核心,結構功能學派也將柏拉圖所關切的「社會和諧」視為社會求存續的重要需求。
2.有機體是以求生存為目的:
(1).求生存是人類的重要要。
(2).行為理論、結構功能學派、社會達爾文學派、唯物辨證學派、唯名論等,都是從討論「人以求生存為目的」作為出發。
3.人在團體中求生存:
(1).其概念與「勞力分工」的概念息息相關,認為人為求生存必須匯聚特定技巧而與大自然鬥爭。
(2).「勞力分工」是早期法國結構功能學派學者 - 聖西門、孔德、涂爾幹與衝突學派
- 馬克思、史坦著作的重要概念.。
(3).結構功能學派與衝突學派卻對「勞力分工」持完全不同的看法,結構功能學派認為:「勞力分工」在團結社會各方勢力扮演正面的角色;衝突學派認為:它是造成社會疏離與階級鬥爭的來源。
4.人是社會性動物:
(1).人類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並藉手勢與語言與別人互動與聯繫。
(2).由於社會有意識,因此才產生社會文化,柏拉圖稱他為「社會意志」。
(3).唯名論者關心社會「演員」的動機是否理性,涂爾幹提出「集體意識」的概念;涂尼關切「大眾意見」;現象學派強調「常識世界」的重要性。
(4).衝突學派則處理經濟面與意識形態及階級意識互相聯結的問題。
5.人生活在有次序的社會:
(1).次序是社會科學的核心,只有重複的過程是可以加以瞭解。
(2).社會學認為,重複的行為是社會事實、社會型態、社會行動基本概念。
(3).有機論學者史賓塞、涂爾幹、孔德,,都強調社會是朝多元變遷;衝突學派認為,衝突是一種自然的次序法則。
(4).涂爾幹討論社會組織由機械性重組,到更複雜的有機體型態的社會連帶;史賓塞認為社會是由武裝化社會進展為產業社會;涂尼認為社會由傳統部落時代以血緣、地緣為基礎的「共同社會」( 禮俗社群
),發展為工業時代的「利益社會」(法理社群);雷菲認為社會是由鄉村的「習俗社會」轉變為都市型的社會組織;馬克斯假設社會是由三個階段逐漸發展為資本主義社會。
6.社會秩序的知識是可以獲知的:
(1).社會學是研究組成社會的團體與個人。若人類行為是有重複性且有目的性,那麼,透過「正確的思考」就可以了解這些行為。
(2).孔德將邏輯法則與科學概念運用到社會,並把研究人群關係的科學研究稱為「社會學」。
第三節 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
社會學就其研究對象的規模分為: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
一、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的發展:
1.馬克斯、涂爾幹、韋伯、帕森思與功能學派社會學,都是屬於大範圍研究的鉅視理論與結構性社會學。
3.微觀社會學或社會互動的觀點有:象徵互動論、民俗方法論、現象學等幾種類型。
4.象徵互動論主要從微觀的層次檢視符號意義、行動與互動,象徵互動論主要由:米德、布魯默、戈夫曼等所發展的;民俗方法論主要由:卡芬可所發展,屬於詮釋社會學的一部份,與舒茲的現象學派有關聯。
二、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差異:
1.結構與行動:
(1).【鉅觀】社會學的主題,是大的社會結構與特性,如:社會階級、社會分工、權力、權威型態、合理化與整體的歷史發展。
(2).【微觀】社會學的主題,注重個體與其他人在小團體的互動。
2.由別人決定或自己創造的:
(1).【鉅觀】的社會學理論進行的「社會行動」,是受到社會大範圍結構因素、文化、價值體系所決定;理論中很少有空間說明人在與別人互動中所扮演的是具有創造力的。
(2).【微觀】象徵互動派認為人是可以有創造力的,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別人進行互動。
3.決定與實際行動:
(1).【鉅觀】傾向將社會行動認為來自集體意識,同時是經過決定而加在個別行動者身上;這個看法
認為個體是理性的決定者,他會衡量各種替代行動,並決定最好的行動方案;帕森思在社會行
動理論中,直接表明人在行動時具有理性的決策過程。
認為個體是理性的決定者,他會衡量各種替代行動,並決定最好的行動方案;帕森思在社會行
動理論中,直接表明人在行動時具有理性的決策過程。
(2).【微觀】象徵互動學派更關切實際活動或行動與人在情境下做什麼?並不在意社會行動是否經過意識思考或是否要設定特定目標;是要檢視這些人做事的行為經驗、實際採取的行動、所處的情境,並了解會有什麼特色。
第四節 社會學理論與代表人物
社會學的四大學派理論的代表人物:
一、【結構功能學派】:
1.涂爾幹-「功能論」代表人物,2.韋伯-「組織理論」代表人物,3.帕森思-「結構功能學派」代表人,4.魯曼-「社會系統理論」,5.貝塔朗菲-「一般系統理論」。
二、【象徵互動論】:
1.顧里-「鏡中我」、「初級團體」,2.米德-「象徵互動論」代表人物,布魯默-「象徵互動論」,
4.派克-「象徵互動論」。
三、【交換理論】:
1.荷曼-「交換理論」,2.布勞-「交換理論」,3.顏摩森-網絡理論」。
四、【衝突學派】:
1.馬克斯-「社會主義」代表人物,2.哈柏瑪斯-「溝通行動理論」。
一、結構功能學派:
特別強調功能、相互依賴、協調、均衡、進化變遷。
結構功能學派的五項項特點:
1.鉅觀的:功能學派屬於鉅觀社會學,通常以社會制度與結構作為觀察或研究焦點。
2.功能:認為每個社會的不同部門,都分別對整體社會的運作扮演正面功能;結構內與結構間存在彼此聯結關係,而個人與團體就受這些結構的約制。
3.互相依賴與均衡:功能學派嘗試解釋不同社會的彼此關係,與它們和整體的關係;人與社會制度及組織所採取的角色都是互相依賴;任何部份的改變都會影響到其他部份,要求其他部份對這些改變負責,修正它的行動,適應於任何必要改變。
4.進化變遷:各部份保持均衡、協調、靜態是共同現象,而少部份變遷就會引起討論;變遷經常是有規律而漸進的,而非革命性或戲劇性的改變;衝突或外在因素會刺激這些部份進行調整,並朝向新的均衡。
5.協調:功能學派傾向認為,社會體系內部存在某種協調;也認為個人的行為受到大家普遍接受的社會規範或規則的管理,這些規範與社會的均衡狀態是相協調的。
(一)、涂爾幹的理論:
將社會學建立為一種量化與學術性的社會科學,是社會學的功能學派的建立人;對於自殺 的分析釋一種以科學分析解釋社會現象,是一種「社會事實」。
涂爾幹的第一本著作「社會分工」認為,社會發展的程度可以由功能分化 ( 勞力分工 ) 與整合異質性與分歧的社會所需增加道德轉型來加以解釋:
1.社會分工論:【P.26表重要】
(1).勞力分工純粹從經濟利益的觀點。
(2).涂爾幹強調『除非勞務專門化,這些大的政治社會無法維持均衡;勞力分工也是社會連帶的來源』。由於勞力分工要實現社會連帶與社會秩序協調的需求屬於道德需求,因此,勞 力分工有道德性格。而法律是最可以由肉眼辨識的社會連帶。
(3).對應於社會連帶,可以區分為兩種主要類型的法律:
涂爾幹的第一本著作「社會分工」認為,社會發展的程度可以由功能分化 ( 勞力分工 ) 與整合異質性與分歧的社會所需增加道德轉型來加以解釋:
1.社會分工論:【P.26表重要】
(1).勞力分工純粹從經濟利益的觀點。
(2).涂爾幹強調『除非勞務專門化,這些大的政治社會無法維持均衡;勞力分工也是社會連帶的來源』。由於勞力分工要實現社會連帶與社會秩序協調的需求屬於道德需求,因此,勞 力分工有道德性格。而法律是最可以由肉眼辨識的社會連帶。
(3).對應於社會連帶,可以區分為兩種主要類型的法律:
〈1〉.法律是「壓制性」(如刑法),〈2〉.法律是「限制性」,並非意味一定施加痛苦於犯 法,但是它需回復困擾之前的關係 ( 如:民法、公法、程序法 )。
(4).「社會分工失靈」:如果勞力過度分工,則一定會產生無法整合的情況。個人在他自己的專業中奮鬥,而忽略其他同事,因此無法培養共同任務的概念。
(5).如果勞力分工而造成有機體與各體系間無法產生連帶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脫序」
的狀態;勞力分工是社會連帶的來源。
2.【活性連帶】分為:機械連帶、有機體連帶 (2-2)。
(1).「機械連帶」:將個人與社會直接聯結而無任何中介物。
社會由一群人集體組織起來,同時社會的運作也由團體成員的共同信念所行使。
(2).「有機體連帶」:是在社會不同功能體系,,彼此關係不深的情況下進行勞力分工。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行動與人格,而個人的個別性也同時開始成長,成為社會的一部份; 雖然,社會的每個元素都有他自己的行動方式,社會卻變得更有效率並達成協調。
3.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
(1).「賠償性法律」相對應社會於「有機體」狀態。
(2).爾幹將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進行比較,認為,「壓制性法律」與「集體意識」相對應,而賠償性法律無法成為集體意識。
(3).壓制性法律普遍存在各種社會,而賠償性法律必須由更專業的人 ( 法官、檢察官、律師) 來執行而受到侷限;不動產的權力屬於賠償性法律的一部份,與「負性連帶」相對應。
(4).在集體連帶程度比較明顯而勞力分工發展不完全時,壓制性法律會遠遠超越合作性法律; 越開化的社會中,成員間的差異就越大,當一個社會越進化時,則成員間在有機體與心理上的差異就越高;壓制性法律在較低度發展與「機械性連帶」的社會是非常普遍的。典型 的壓制性法律主要是制裁犯罪,保衛整個社區。
(4).「社會分工失靈」:如果勞力過度分工,則一定會產生無法整合的情況。個人在他自己的專業中奮鬥,而忽略其他同事,因此無法培養共同任務的概念。
(5).如果勞力分工而造成有機體與各體系間無法產生連帶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脫序」
的狀態;勞力分工是社會連帶的來源。
2.【活性連帶】分為:機械連帶、有機體連帶 (2-2)。
(1).「機械連帶」:將個人與社會直接聯結而無任何中介物。
社會由一群人集體組織起來,同時社會的運作也由團體成員的共同信念所行使。
(2).「有機體連帶」:是在社會不同功能體系,,彼此關係不深的情況下進行勞力分工。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行動與人格,而個人的個別性也同時開始成長,成為社會的一部份; 雖然,社會的每個元素都有他自己的行動方式,社會卻變得更有效率並達成協調。
3.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
(1).「賠償性法律」相對應社會於「有機體」狀態。
(2).爾幹將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進行比較,認為,「壓制性法律」與「集體意識」相對應,而賠償性法律無法成為集體意識。
(3).壓制性法律普遍存在各種社會,而賠償性法律必須由更專業的人 ( 法官、檢察官、律師) 來執行而受到侷限;不動產的權力屬於賠償性法律的一部份,與「負性連帶」相對應。
(4).在集體連帶程度比較明顯而勞力分工發展不完全時,壓制性法律會遠遠超越合作性法律; 越開化的社會中,成員間的差異就越大,當一個社會越進化時,則成員間在有機體與心理上的差異就越高;壓制性法律在較低度發展與「機械性連帶」的社會是非常普遍的。典型 的壓制性法律主要是制裁犯罪,保衛整個社區。
參考專欄(2-5):自殺論
( Suicide)
涂爾幹將自殺類型分: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迷亂型自殺與宿命型自殺四種,參考表 (2-1) 涂爾幹社會分工、社會連帶與自殺率關係表。
(一)、完全整合型:
封建社會或原始社會或軍權主義盛行的社會所發生的自殺如:古代中國婦女之殉情,前朝遺臣殉節與某些宗教狂熱份子之殉教或古代帝王之陪葬犧牲者、二次大戰日本的神風特攻隊與武士道精神皆是,它是個人過度整合於社會制度、道德規範、宗教教義或政治威權的結果。
1.宿命型自殺:
宿命型自殺常發生在初民社會的祭祀儀式、傳統道德規範非常強的時代如古代中國婦女之殉情,
前朝遺臣殉節與某些宗教狂熱份子之殉教或古代帝王之陪葬犧牲者皆是,它是個人過度整合於社會制度、道德規範、宗教教義或政治威權的結果。在這種社會中, 個人沒有決定的能力與權利,一切接受道德規範、宗教教義、政治威權的決定。
2.利他型自殺(egoistic suicide):
為他人存在的理念高於他自己的生命而自殺,如二次大戰日本的神風特攻隊與武士道精神。
(二)、整合失靈型:
個人無法整合於社會制度 ( 含宗教、教育、家庭、政治、經濟等 ) ( 社會規範 )或社會制度 ( 社會規範 ) 瓦解或鬆動,社會制度對個人所發揮的社會連帶與整合能力減弱所發生的自殺。
1.迷亂型自殺:
迷亂型自殺是屬於家庭結構瓦解或經濟制度完全崩潰,產生制度分工失靈與社會連帶鬆動無法整合這
些自殺意念者。涂爾幹認為,經濟危機有增加自殺率的傾向。19 世紀末期的維也納及法國的自殺率隨著經著濟破產的數目而增加。
2.利己型自殺:
是因個人無法整合於社會制度 ( 含宗教、教育、家庭、政治、經濟等 ) ( 社會規範 ) 或社會制度 (社會規範 ) 鬆動,社會制度對個人所發揮的社會連帶與整合能力減弱所發生的自殺,是發現不再為自己有活下去的理由而自殺。其中宗教所產生的社會連帶 ( 基督教所產生的社會連帶低於天主教,所以基督教徒的自殺率高於天主教 ) 是涂爾幹解釋自我型自殺所常用的例子。
(二)、帕森思與結構功能學派:
1.帕森思的傳承:帕森思是跨越古典社會學與現代社會學的重要社會學家,他是讓韋伯與涂爾幹能在美國社會學界聞名遐邇的關鍵人物。
2.帕森思功能主義的社會體系概念:
帕森思是功能主義論者,以行動參考架構來說明社會體系,認為有兩種參考:
帕森思是功能主義論者,以行動參考架構來說明社會體系,認為有兩種參考:
(1).為社會體系功能性條件的分類、(2).為神經機械學的控管過程安排。
將基本的社會體系功能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1).維持模式的能能:指從維持制度化文化模式穩定的角度來定義體系結構。
(2).達成目標的功能:是屬於操作機轉,即實現目標過程的機轉。
(3).調適的功能:調適機轉主要關心的是資源取得,也是達成多元目標的另一種後果。
(4).整合的功能:指從有助於整個體系有效運作的觀點,將體系內瑣碎的單位或次系統互相調 適的一種方式。
將基本的社會體系功能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1).維持模式的能能:指從維持制度化文化模式穩定的角度來定義體系結構。
(2).達成目標的功能:是屬於操作機轉,即實現目標過程的機轉。
(3).調適的功能:調適機轉主要關心的是資源取得,也是達成多元目標的另一種後果。
(4).整合的功能:指從有助於整個體系有效運作的觀點,將體系內瑣碎的單位或次系統互相調 適的一種方式。
(三)、魯曼與社會體系理論:
1.魯曼將社會系統分為:互動系統、組織系統、社會系統。
2.系統理論強調「自我參照」、「自我生產」的性質。
3.「系統自我參照」:系統內各種意義系統的自我建構與相互參照過程。
4.「系統自我生產」:運用其組成要素而自我生產其組成因素的系統,即各系統為保證自身的
正常運作,必須適應於不同環境而自我生產。
正常運作,必須適應於不同環境而自我生產。
(四)、貝塔朗菲與一般系統理論:
1.貝塔朗菲最強調生命的意義,特別是有機體與物理化學過程的差異。
2.認為「我們應該將生命有機體視為彼此互相有動力互動因素所形成的體系,並發現管理有機
體各部分與作業過程的模式」。
體各部分與作業過程的模式」。
3.從原子到生態環境各種層次,垂直互相關連,都是以「異種同形」特質的模式運行,那麼各種現狀都會經歷一系列轉型過程而被保留下來;這並非是現象的類比結果,而是在分化過程多樣化的特質,讓發展法則、結構與自我維持產生「異種同形」。
(五)、韋伯與詮釋性及組織社會學:
1.韋伯的「行動理論」嘗試結合分析理想與物質取向動機。
2.韋伯為了詮釋人的主觀動機,他將瞭解與理解兩種方法結合。
3.韋伯將階層、權力、經濟結構、科層組織進行制度化、合理化概念分析,或理性資本主義、
理性科層體制、理性國家的發展等,都描述了現代與傳統制度的基本差異。
理性科層體制、理性國家的發展等,都描述了現代與傳統制度的基本差異。
二、象徵互動論:
象徵互動論者強調社會的象徵、協商與社會關係而使他們將焦點聚集在角色的扮演。
戈夫曼以劇場的戲劇角色作為類比,認為人類的社會行為或多或少可以用『角色採借』來加以說明。『角色採借』可以讓我們可以借用別人的角度,來瞭解與我們互動的演員他們是如何看待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所以它是社會互動的關鍵機制。
象徵互動論者也強調即興性的角色演出,他們認為人類的社會行為在即興演出的劇本並沒有好好撰寫。由於在所有情境中,角色扮演是社會互動的關鍵機制,而角色原本都是模擬兩可的,因此,在角色扮演之前,
我們應該營造這些情境與角色。
(一)、米德與象徵互動:
米德是美國哲學史與社會學史的重要人物。米德認為, 『概化的他者』是社會化的核心,同時, 它也是採取別人觀點的能力。『概化的他者』的成形可以讓人與別人溝通,
並進而彼此溝通。
米德之客我 (me) 與主我 (I):米德認為,自我(self)
是社會性象徵互動的一種產物,它並非僅是被動反射了概:化的他人(generalized other)。個人對外在社會世界採主動反應的態度, 別人的態度也會決定他的作為。
參考專欄
(2-7):客我與主我
米德將『我』區分為『客我
(me)』與『主我 (I)』。『客我 (me)』就是『社會我the social self)』,
( 而『主我 (I)』則是對『客我』的反應 (Mind,
Self andSociety)。『主我』是有機體對別人態度的反應, 而『客我』則是經過個體組織後所『假設』的別人態度。因此,米德認為『客我』是傳統的、習慣性的我,
而『主我』則是個體對概化的他人的一種『好奇反應」。
(二)、顧里與象徵互動:
重要理論
1.鏡中我 (The Looking Glass Self):
顧里認為,個人的自我從他與別人的交際而來。他的社會生活來源得自於他與其他人的交往路徑。一個人對自我的意識是他對自我概念的一種反射,因此,並不會發生自我隔絕。若沒有『你』、『他』或『他們』等相關概念,就不會有『我 (I)』的概念。
顧里採用鏡子來說明自我性格的反應。『當我們照鏡子時,
我們喜歡我們的面孔、身材與穿著是因為它們是我們的,從想像中我們可得知別人對於我們外觀、態度、目標、行為、性格、朋友等的想法,
並深深受它的影響』。顧里認為,『想像我們的外觀在別人的想法,,對於他的外觀、自我感覺如誇大或克制判斷想法』。自我是個人意識的反射,同時在社會的溝通與交換過程而引發。
2.初級團體
(The Primary Group):
初級團體就如同人類的『細胞』一樣是會增生成長的。初級團體可以培養個人『將心比心』
的能力,並讓個人擺脫自我孤立,對別人的線索擁有敏感度,並清楚個人無法離群索居。
(三)、布魯默、普魯默與象徵互動論:
1.「布魯默」認為象徵互動論有五種特徵:
1.「布魯默」認為象徵互動論有五種特徵:
(1).人的互動、(2).詮釋或定義多於回應、(3).以意義為基礎進行回應、(4).採用象徵符號、
(5).在刺激與反應間進行詮釋。
2.「普魯默」認為象徵互動論有四種特徵:
(1).符號:從符號的溝通可以區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藉由符號來詮釋意義、從事行動、進行互動;象徵互動論是分析各種過程中的符號與溝通方式。
(2).改變、調適:象徵互動論將人看成是主動的媒介,但又非常理性、自我為中心、自發的
(3).互動:自我並非只是個人而已,而是其他人如何看這個人,及這個人如何回應,也是自己學習如何回應。
(4).實證的:理論講究實際。
(四)、派克與象徵互動論:
派克區分四個主要社會化過程:
1.競爭:宇宙共有的現象,「在人類社會中持續進行,並成為自然次序」,只有在彼此意志有溝通,心智與心智才可以互相影響,即社會接觸才會存在。
2.衝突:是一種間歇性與個人現象。
「競爭決定個人在社群的地位,,衝突則使一個人的地位固定下來」。
3.調適:是停止衝突的一種。
派克認為,「非自然」產生的調適與社會秩序只是短暫的適應,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遭到壓迫而破壞原有秩序的潛在衝突力量。
派克認為,「非自然」產生的調適與社會秩序只是短暫的適應,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遭到壓迫而破壞原有秩序的潛在衝突力量。
4.同化:是一種相互滲透與融入的過程。
當同化的過程完成時,並非意味個別的差異就此消失,或是競爭及衝突就此停止,而是有足夠
的共同經驗與互通而共有的象徵取向,這樣,有「共同目標與行動的社群」才會出現。
當同化的過程完成時,並非意味個別的差異就此消失,或是競爭及衝突就此停止,而是有足夠
的共同經驗與互通而共有的象徵取向,這樣,有「共同目標與行動的社群」才會出現。
三、交換理論:
(一)、荷曼與交換理論:
1.交換理論的始祖-荷曼。
2.交換理論的核心概念:人在社會所採取的行動,主要是因為他們想從這次行動中獲得最高的獎賞。
3.荷曼認,雖然這種交換可能是「讚賞」、「不讚賞」、「獎賞」、「懲罰」,即非以金錢為基礎,它都涉及與其他人交換,同時,將這種交換的「獎賞」或「懲罰」極大化。
(二)、布勞與交換理論:
1.布勞的交換理論是以個人與團體關係的規則來瞭解社會構。
1.布勞的交換理論是以個人與團體關係的規則來瞭解社會構。
2.布勞認為交換要經過四個階段:
「私人交易」、「地位與權力分化」、「合法化與組織化」、「對立與交換」。
「私人交易」、「地位與權力分化」、「合法化與組織化」、「對立與交換」。
3.布勞認為,大規模而複雜的社會或社區中,演員很難與每個人交換,所以「價值協調」是一種演員間的間接交換。
(三)、顏摩森與網絡理論:
1.顏摩森重視「交換關係套組」,並稱它為「交換網絡」。
2.網絡理論是強調聯繫演員與演員間「繫結」的模式。
(四)、網絡交換理論:
1.網絡交換理論是結合交換理論與網絡理論而成。
2.網絡交換理論強化網絡理論在媒介的觀點,也加強交換理論在結構的觀點。
3網絡交換理論,特別關注在交換的網絡環境的交換行為。
四、衝突理論:
(一)、馬克斯與社會主義及衝突理論:
1.馬克斯是衝突理論的建立者。
2.「衝突理論」主要探討社會結構中誰獲得了什麼東西?為什麼獲得這些東西?
3.馬克斯相信,團體間的衝突可以獲的更多的「公平」、「民主」、「自主」、「個人自由」。惟有推翻特權團體的規則,才可以產生更包容的社會。
(二)、哈柏瑪斯與衝突理論:
1.哈柏瑪斯是當代歐洲最重要的社學家。
2.哈柏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提供仲裁界一套評估辯論的標準,以解決不同仲裁間的分歧,避免影響仲裁品質。
第三章 社會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實證社會學與詮釋社會學
一、社會學的研究範型:
1.「孔德」是將社會學稱為「社會學」的第一人。
2.社會學的研究範型是「坤恩」所提出來的。
3.社會學的研究範型:是社會運作與如何進行社會研究的一套概念。
4.研究範型也包括一套知識理論,也就是,有效而可信賴的探測社會世界之方法的溉念。
5.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分為:實證社會學、詮釋社會學。
二、實證社會學與詮釋社會學:
實證社會學:是以孔德的實證主義,即透過量化或統計的程序,來說明驗證某種現象的存在;相信社會現象可以客觀的加以測量與量化,統計分析也可以探討人類行為間的相關性、因果關係、法則;涂爾幹 ( 結構功能論 ) 是實證學派代表。
詮釋社會學:從現象學派、象徵互動論、領悟學派、自然學派的角度,即「質性研究」的角度來研究社會現象;韋伯 ( 結構功能派 ) 是詮釋社會學的創立者,倡導詮釋性、分析性、質性的方法可以補替「科學性」量化方法學之不足。
(一)、實證社會學與量化方法:
涂爾幹追隨孔德的思維方式,認為社會學家應該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是一種有效度而可信賴的知識來源。
這意味「科學」社會學研究可以產生集體「事象」,而社會學家應該將焦點集中在描述、建立,並進一步可以「預測」人類的普遍法則。
實證主義經常採量化或統計研究方法,比曼認為實證主義有五種特質:
1.社會科學應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
2.經驗主義:相信知識必須透過可以觀察的現象獲得。
3.歸納主義:相信理論是累積可以驗證的「事象」而成為法則。
4.推論主義:從理論產生假設的過程,並主觀的將這些假設形成經驗的驗證,以證實或推翻這個 理論。
5.客觀性:相信有效用的知識,是不允許科學家將個人的價值融入研究中。
量化研究:主要用在比較分析,即研究者企圖從某一樣本的改變,看出另一個個體的改變。
比較分析至少須測量兩種以上的變項,如身高、收入、族群、性別等特性會造成樣本與母體間產
生差異。
(二)、詮釋社會學與質性研究方法:
季登斯認為,社會學家應該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而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是詮釋社會學的主要目的,也是一種切入問題的方法。他反對實證主義的經驗論。比曼認為,非經過直接觀察的主觀經
驗,就不是正當知識。
質性研究:受詮釋哲學影響,不願意將社會學所研究是為客觀的事實,卻認為他們的研究是符合社會科學原則;想要了解人如何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東西帶進環境中,這類的研究經常是描述性的,較受質疑的地方是價值不中立問題。
質性研究的哲學基礎有:
1.現象學派:認為人基本上與自然界的主題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人每天生活的社會現實面是有意
詮釋社會學:從現象學派、象徵互動論、領悟學派、自然學派的角度,即「質性研究」的角度來研究社會現象;韋伯 ( 結構功能派 ) 是詮釋社會學的創立者,倡導詮釋性、分析性、質性的方法可以補替「科學性」量化方法學之不足。
(一)、實證社會學與量化方法:
涂爾幹追隨孔德的思維方式,認為社會學家應該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是一種有效度而可信賴的知識來源。
這意味「科學」社會學研究可以產生集體「事象」,而社會學家應該將焦點集中在描述、建立,並進一步可以「預測」人類的普遍法則。
實證主義經常採量化或統計研究方法,比曼認為實證主義有五種特質:
1.社會科學應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
2.經驗主義:相信知識必須透過可以觀察的現象獲得。
3.歸納主義:相信理論是累積可以驗證的「事象」而成為法則。
4.推論主義:從理論產生假設的過程,並主觀的將這些假設形成經驗的驗證,以證實或推翻這個 理論。
5.客觀性:相信有效用的知識,是不允許科學家將個人的價值融入研究中。
量化研究:主要用在比較分析,即研究者企圖從某一樣本的改變,看出另一個個體的改變。
比較分析至少須測量兩種以上的變項,如身高、收入、族群、性別等特性會造成樣本與母體間產
生差異。
(二)、詮釋社會學與質性研究方法:
季登斯認為,社會學家應該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而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是詮釋社會學的主要目的,也是一種切入問題的方法。他反對實證主義的經驗論。比曼認為,非經過直接觀察的主觀經
驗,就不是正當知識。
質性研究:受詮釋哲學影響,不願意將社會學所研究是為客觀的事實,卻認為他們的研究是符合社會科學原則;想要了解人如何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東西帶進環境中,這類的研究經常是描述性的,較受質疑的地方是價值不中立問題。
質性研究的哲學基礎有:
1.現象學派:認為人基本上與自然界的主題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人每天生活的社會現實面是有意
義的,這種現實面是「科學角度」的觀察者完全抽離,並加以建構的。
2.象徵互動論:將社會生活看成是人對環境的詮釋,並依照這種詮釋扮演他的角色。
3.領悟學派:解釋因果關係,主要希望能夠深入瞭解社會行動。
4.自然學派:認為正當的社會現實面知識,是將自己投入為一位社會世界的參與者。
第二節 主要社會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分為:量化研究、質化研究。
量化研究方法:是傳統的社會學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法:採量化為主的研究。
觀察研究法、現象學研究方法、紮根理論:以質性研究為主,觀察研究法有時會揉合量化研究。
一、觀察研究法:
1.觀察研究法的類型:
就觀察者身分立場的不同分:參與觀察、非參與觀察。
2.就觀察資料的設計分:
2.象徵互動論:將社會生活看成是人對環境的詮釋,並依照這種詮釋扮演他的角色。
3.領悟學派:解釋因果關係,主要希望能夠深入瞭解社會行動。
4.自然學派:認為正當的社會現實面知識,是將自己投入為一位社會世界的參與者。
第二節 主要社會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分為:量化研究、質化研究。
調查研究法:採量化為主的研究。
觀察研究法、現象學研究方法、紮根理論:以質性研究為主,觀察研究法有時會揉合量化研究。
一、觀察研究法:
1.觀察研究法的類型:
就觀察者身分立場的不同分:參與觀察、非參與觀察。
2.就觀察資料的設計分:
(1).結構性觀察:事先已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或活動可能要發生,將可能要發生的行為項目,事先
設計出結構性的紀錄表格。
(2).非結構性觀察:沒有明確的觀察細目、系統化表格,以文字描述被觀察者的行為。
3.參與觀察法:主要目的是透過領悟、瞭解、詮釋主角的社會世界,發現社會實情。
利用人類「同理心」的優勢,即「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一個社會情境」;主要概念是扮演參與 者,社會學家採取觀察者的眼睛以領悟、理解、分析、解釋觀點,對於所楚的世界進行觀察與經驗。 從參與者的觀點,參與觀察是搜集資訊以瞭解人的行為動機與意義的方法。社會學的觀點,這種方法傾向於與互動主義學派的觀點結合,即以「詮釋」的方法來表達人的行為品質,詮釋其行為。
3.參與觀察法:主要目的是透過領悟、瞭解、詮釋主角的社會世界,發現社會實情。
利用人類「同理心」的優勢,即「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一個社會情境」;主要概念是扮演參與 者,社會學家採取觀察者的眼睛以領悟、理解、分析、解釋觀點,對於所楚的世界進行觀察與經驗。 從參與者的觀點,參與觀察是搜集資訊以瞭解人的行為動機與意義的方法。社會學的觀點,這種方法傾向於與互動主義學派的觀點結合,即以「詮釋」的方法來表達人的行為品質,詮釋其行為。
4.參與觀察法的優點:
(1).可以搜集非常豐富而高品質的資訊。
(2).研究者可以瞭解,可以產生特殊型態的社會壓力、影響或團體壓力。
(3).它是一種彈性的方。
(4).可以從團體的經驗中形成與檢驗假設,重新初步對於某種概念進行定義。
(5).可以對團體的行為產生具有深度而詳細的資訊。
5.參與觀察法的缺點:
(3).它是一種彈性的方。
(4).可以從團體的經驗中形成與檢驗假設,重新初步對於某種概念進行定義。
(5).可以對團體的行為產生具有深度而詳細的資訊。
5.參與觀察法的缺點:
(1).研究者必須學習這個團體的文化,而這並非易事。
(2).大部分屬於小規模而長期的研究,研究又經常無法代表其他社會團體的行為,因此研究者無法
將他們的研究發現推廣到其他研究。
(3).研究者無法進入這個團體從事各種層次的研究,這常是參與觀察的隱藏的問題。
(4).搜集資料的方法需要許多技巧與研究者的承諾。
二、調查研究法:
(一)、調查研究法的義與特色:
1.調查研究法:可以作為描述性、解析性、探索性的目的。以個人為研究單位。
是收集大規模觀察母體第一手資料好的方法,訪員必須能夠融入研究情境中。
2.調查研究法的四項特色:
(2).大部分屬於小規模而長期的研究,研究又經常無法代表其他社會團體的行為,因此研究者無法
將他們的研究發現推廣到其他研究。
(3).研究者無法進入這個團體從事各種層次的研究,這常是參與觀察的隱藏的問題。
(4).搜集資料的方法需要許多技巧與研究者的承諾。
二、調查研究法:
(一)、調查研究法的義與特色:
1.調查研究法:可以作為描述性、解析性、探索性的目的。以個人為研究單位。
是收集大規模觀察母體第一手資料好的方法,訪員必須能夠融入研究情境中。
2.調查研究法的四項特色:
(1).只要經過仔細的機率抽樣,就可能將母體的特徵反應在受試者的特徵。
(2).以標化而相同的格式問卷讓受試者回答問題。
(3).就樣本數很大的研究母體而言,調查研究是非常好的態度測量工具。
(4).是有用的社會調查工具,而好的調查研究就從規劃好的問卷開始。
(2).以標化而相同的格式問卷讓受試者回答問題。
(3).就樣本數很大的研究母體而言,調查研究是非常好的態度測量工具。
(4).是有用的社會調查工具,而好的調查研究就從規劃好的問卷開始。
3.「問卷調查法」是社會研究最普遍的其中一種方法。
4.問卷調查依其工具分為:結構性問卷訪談、團體訪談、或透過郵寄、電話、網路進行調查。
(二)、調查研究法的優點與缺點:
(二)、調查研究法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
(1).在描述大的母體時特別有用。(2).可以抽取大量的樣本進行研究。
(3).許多主題在進行資料分析有相當多的彈性。
(4).一般而言,標準化的問卷具有許多優點。
缺點:
(3).許多主題在進行資料分析有相當多的彈性。
(4).一般而言,標準化的問卷具有許多優點。
缺點:
(1).就評估人的態度、性格取向、環境、經驗而言,標準化問卷項目所代表的共通性是最少的。
所設計的問題對於所有的受試者可能是最不適當的,忽略大部分的受試者。
(2.).調查研究很少可以處理社會生活的問題,或感受到受試者活動情境,進一步為他的立場想。
(3).調查研究沒有彈性。(4).調查研究容易造成過度人工化。(5)調查研究.效度低,但信度較高。
(三)、主要的調查研究方法:
1.訪視調查法:是一種更有結構性的田野訪視方法 ( 即問卷調查 )。
問卷訪查的優點:
所設計的問題對於所有的受試者可能是最不適當的,忽略大部分的受試者。
(2.).調查研究很少可以處理社會生活的問題,或感受到受試者活動情境,進一步為他的立場想。
(3).調查研究沒有彈性。(4).調查研究容易造成過度人工化。(5)調查研究.效度低,但信度較高。
(三)、主要的調查研究方法:
1.訪視調查法:是一種更有結構性的田野訪視方法 ( 即問卷調查 )。
問卷訪查的優點:
(1). 比郵寄調查可以獲得更高的回答率。(2).降低回答「我不知道!」的比率。
(3).防止問卷項目模糊不清的問題。(4).訪查過程中同時可以觀察到受試者衣著、種族、周圍環境。
2.電話調查法的優點:
(3).防止問卷項目模糊不清的問題。(4).訪查過程中同時可以觀察到受試者衣著、種族、周圍環境。
2.電話調查法的優點:
(1).比較便宜且快速的調查方法。(2.訪查員可以不注重穿著也不會影響回答的問題。
(3).可較忠實回答社會所不贊同而敏感的問題。(4).易控制資料蒐集的進度,可澄清模糊不清的問題。 電話調查法的缺點:
(1)較會產生造假情況。(2).較會因某種因素而中斷。(3).必須電話很普及的地方才可。
三、質化研究法-以紮根理論為例:<60>60>
紮根理論是質性研究的方法,主要分:開放編碼、軸編碼、選擇碼、備忘錄、處理五種程序。
紮根基本概念是閱讀 ( 一再讀 ) 一篇文章的資料,同時發現或標示「變項」( 稱為類屬、概念、特質 ) 與它們彼此的關係。
(3).可較忠實回答社會所不贊同而敏感的問題。(4).易控制資料蒐集的進度,可澄清模糊不清的問題。 電話調查法的缺點:
(1)較會產生造假情況。(2).較會因某種因素而中斷。(3).必須電話很普及的地方才可。
三、質化研究法-以紮根理論為例:<60>60>
紮根理論是質性研究的方法,主要分:開放編碼、軸編碼、選擇碼、備忘錄、處理五種程序。
紮根基本概念是閱讀 ( 一再讀 ) 一篇文章的資料,同時發現或標示「變項」( 稱為類屬、概念、特質 ) 與它們彼此的關係。
紮根理論研究的五種程序:
(一)、開放編碼:
(一)、開放編碼:
1.是找出文章中的現象、命名、分類,並加以說明的過程。
2.編碼:係指將某種東西、類屬、特質、命名或標示的過程。
2.編碼:係指將某種東西、類屬、特質、命名或標示的過程。
3. 編碼可以非常正式與系統系,也可以非正式性的。
4.分類除了要實體化之外,更應兼顧抽象化為原則。
(二)、軸編碼:
(二)、軸編碼:
1.軸編碼是將「類屬的編碼」與「特性編碼」間,以歸納方式與推論方式產生「關聯碼」的過程。
2.軸編碼的研究範型元素:
2.軸編碼的研究範型元素:
(1).現象:是所有概念的集合。
(2).原因條件:是造成現象的發生或發展的重大事件或變項。
(2).原因條件:是造成現象的發生或發展的重大事件或變項。
(3).背景變項:是特定背景變項的價值所在,即一套影響行動或策略的條件。
(4).介入條件:背景變項就像調節變項,介入條件就像中介變項。
(5).行動策略:回應現象與介入條件所從事有目的、有方向的行為。
(6).結果:有意圖性與沒有意圖性的行動策略結果。
(三)、選擇碼:
(4).介入條件:背景變項就像調節變項,介入條件就像中介變項。
(5).行動策略:回應現象與介入條件所從事有目的、有方向的行為。
(6).結果:有意圖性與沒有意圖性的行動策略結果。
(三)、選擇碼:
1.選擇碼:是挑選期中一個類屬作為核心類屬,並將所有其他類屬與它產生關聯的過程。
2.選擇碼概念:是將其他所有東西遮住,並發展單一「故事主軸線」。
(四)、備忘錄:
2.選擇碼概念:是將其他所有東西遮住,並發展單一「故事主軸線」。
(四)、備忘錄:
1.備忘錄是一種簡短的檔案,裡面記載分析資料的過程。
2.備忘錄分為:田野調查備註與編碼備註與理論備註。
(五)、處理:
(五)、處理:
1.史特勞思與柯邦都認為處理是紮根理論最重要的部分。
2.兩人對於動態的東西都關心,並願意加以說明與進行編碼。
第三節 變項與指標
一、變項的意義:
變項依其測量的數量分為: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
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四種測量的「量數」,具有分別由低層到高層之階層而連續的量數層次概念,即後面層次的尺度具有前一層尺度的特性,並同時具有該層額外的特性。
(一)、名目尺度:
第三節 變項與指標
一、變項的意義:
變項依其測量的數量分為: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
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四種測量的「量數」,具有分別由低層到高層之階層而連續的量數層次概念,即後面層次的尺度具有前一層尺度的特性,並同時具有該層額外的特性。
(一)、名目尺度:
1.名目尺度係指將所有要研究對象的母體的某種變相進行分類。
2.名目尺度的變項無法進行次序比較,或無法測量距離;所有的變項都可以被分為各種類屬。
3..名目尺度是屬類型,如:性別、宗教信仰、精神分裂病人類型、政黨取向、省籍或國籍、出生地、
居住地。
(二)、等級尺度:
(二)、等級尺度:
1.係指變項依等級或順序先後分類,所以它具備名目尺度量數的特性;此變項的類屬間可以比較大小
,但彼此間無法測量其差距值。
2.等級尺度是屬次序或等級,如:車程距離遠近、顏色深淺、身材胖瘦、褲子尺寸、教育程度、態度。
,但彼此間無法測量其差距值。
2.等級尺度是屬次序或等級,如:車程距離遠近、顏色深淺、身材胖瘦、褲子尺寸、教育程度、態度。
(三)、等距尺度:
1.等距尺度可以測量某一種變項更多值的一種量數。
2.等距尺度具有非常清楚定義的量數單位,這種量數單位必須具備不隨時間、地點變動而變動的特性。 3.等距尺度是屬數值,如:年齡、身高、腰圍、教育年限。
. (四)、比率尺度:
2.等距尺度具有非常清楚定義的量數單位,這種量數單位必須具備不隨時間、地點變動而變動的特性。 3.等距尺度是屬數值,如:年齡、身高、腰圍、教育年限。
. (四)、比率尺度:
1.比率尺度是將二個數值之「比值」作為變項的一種尺度。
2.比率尺度變項至少必須具備「等距尺度」的特性,同時採用兩種等距尺度的數值比作為變項。
2.比率尺度變項至少必須具備「等距尺度」的特性,同時採用兩種等距尺度的數值比作為變項。
3.比率尺度是屬比值,如:人口密度、酒精濃度、大氣壓力、教育投資額。
二、變項與指標:
1.智力測驗 ( IQ )是其中比較具有信度之變相的例子。( 當測驗持續指出個體或某部分的人口比其他人
1.智力測驗 ( IQ )是其中比較具有信度之變相的例子。( 當測驗持續指出個體或某部分的人口比其他人
的IQ較高,那麼這些測驗被認為是有信度的量表 )。
2.效度是可以測出想要測的內容,而IQ真正重要的是它的效度而非信度,例如:文化因素就被認為是 IQ測驗的一大問題,並引起很多討論。
2.效度是可以測出想要測的內容,而IQ真正重要的是它的效度而非信度,例如:文化因素就被認為是 IQ測驗的一大問題,並引起很多討論。
第四節 社會研究過程
一、社會研究過程圖解
二、社會研究過程說明:
1.步驟(一)問題形成 ( 現象產生 ):這個階段注意到我們想要說明或分析的現象。
2.步驟(二)觀察與概念產生:將研究主題設定更狹隘而可以處理的問題。
3.步驟(三)建立研究模式與研究範型:呈現變相間關係的圖示,以了解各變相間的相互因果關係或影響
因素。
研究模式或研究範型的主要重點,其實是研究「變相與變相間」或「概念與概念間」或「所有關係 的組合研究範型」。
4.步驟(四)提出研究問題與進行假設:建立兩種或更多事務間可以驗證的可能關係。
5.步驟(五)建立研究設計:指搜集資料、分析資料的方法、過程的描述或計畫,如研究對象、研究工 具、實施程序、資料處理等。
(1).研究對象:研究樣本來源、大小、代表性。(2).研究工具:主要以問卷、測量表為主。
(3).實施程序:說明整個資料搜集的方法與過程。(4).資料處理:說明搜集資料的分析方法與過程。
6.步驟(六)系統觀察與資料搜集:
資料依其來源可分為:
研究模式或研究範型的主要重點,其實是研究「變相與變相間」或「概念與概念間」或「所有關係 的組合研究範型」。
4.步驟(四)提出研究問題與進行假設:建立兩種或更多事務間可以驗證的可能關係。
5.步驟(五)建立研究設計:指搜集資料、分析資料的方法、過程的描述或計畫,如研究對象、研究工 具、實施程序、資料處理等。
(1).研究對象:研究樣本來源、大小、代表性。(2).研究工具:主要以問卷、測量表為主。
(3).實施程序:說明整個資料搜集的方法與過程。(4).資料處理:說明搜集資料的分析方法與過程。
6.步驟(六)系統觀察與資料搜集:
資料依其來源可分為:
(1).初級資料:係指直接與研究主題相關聯的資料, 包括:檔案、考試分數紀錄、直接參與、遺跡。 (2).次級資料:係指何何已經存在的資料型態,而可以為研究者加以搜集的。
搜集資料採用次級資料的理由:
﹝1﹞.省時、省錢、省力。
﹝2﹞.從方法學的觀點而言:次級資料在從事歷史性或比較性的研究是必要的。
﹝3﹞.信度:一般言,量化資料比質化資料被認為較具信度。
﹝4﹞.效度:就效度而言,量化資料態狹隘與限制,而讓我們無法充分抓住社會互動過程中,豐富 與深度的資料。
(3).資料搜集與假設測試:資料搜集有助於研究者測試這個假設。
檢驗假設所進行的資料搜集與分析必須注意兩件事:
﹝1﹞.必須對假設的相關組成元素審慎的進行定義。
﹝2﹞.必須發展測量每個假設元素的方法。
操作概念:有能力將普通而抽象的概念 ( 如貧窮的概念 ),轉化為某種可以明確定義的東西。
7.步驟(七)資料處理與分析:
搜集資料採用次級資料的理由:
,表3-6>
﹝1﹞.省時、省錢、省力。
﹝2﹞.從方法學的觀點而言:次級資料在從事歷史性或比較性的研究是必要的。
﹝3﹞.信度:一般言,量化資料比質化資料被認為較具信度。
﹝4﹞.效度:就效度而言,量化資料態狹隘與限制,而讓我們無法充分抓住社會互動過程中,豐富 與深度的資料。
(3).資料搜集與假設測試:資料搜集有助於研究者測試這個假設。
檢驗假設所進行的資料搜集與分析必須注意兩件事:
﹝1﹞.必須對假設的相關組成元素審慎的進行定義。
﹝2﹞.必須發展測量每個假設元素的方法。
操作概念:有能力將普通而抽象的概念 ( 如貧窮的概念 ),轉化為某種可以明確定義的東西。
7.步驟(七)資料處理與分析:
(1).資料分析過程應依照變相類別,如: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而採用適宜 的統計方法來分析。
8.步驟(八)假設檢定:決定所假設是錯的 ( 進入步驟7 ),若是對的 ( 進入步驟9)。
步驟(8-1):假設錯誤-由搜集資料顥示設錯誤。
步驟(8-2):拒斥或修正假設-決定是否全盤拒斥假設 (進入步驟9),或重新修訂假設(進入步驟3)。
9.步驟(九)假設獲得驗證。
10.步驟(十)解釋研究結果。
11.步驟(十一)提出研究報告:包括問題敘述、文獻探討、方法論、分析與發現、結論。
第五節 抽樣
抽樣分: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性抽樣、分層隨機抽樣、分層配額抽樣、滾雪球抽樣、叢極抽樣。
一、簡單隨機抽樣:
8.步驟(八)假設檢定:決定所假設是錯的 ( 進入步驟7 ),若是對的 ( 進入步驟9)。
步驟(8-1):假設錯誤-由搜集資料顥示設錯誤。
步驟(8-2):拒斥或修正假設-決定是否全盤拒斥假設 (進入步驟9),或重新修訂假設(進入步驟3)。
9.步驟(九)假設獲得驗證。
10.步驟(十)解釋研究結果。
11.步驟(十一)提出研究報告:包括問題敘述、文獻探討、方法論、分析與發現、結論。
第五節 抽樣
抽樣分: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性抽樣、分層隨機抽樣、分層配額抽樣、滾雪球抽樣、叢極抽樣。
一、簡單隨機抽樣:
1.主要是以機率為基礎,隨機從抽樣的名冊中抽選產生樣本;以代表目標母體的抽樣方式,它是最基 本的抽樣方式。
2.從這個觀點來說,簡單隨機抽樣類似樂透。
二、系統抽樣方式 ( 假隨機 ):
1.系統性抽樣近似隨機,( 例:每5位抽取1位,即抽取5號,10號,15號….),當母體很大時,常採 取系統抽樣方式.。
2.系指抽樣與簡單隨機抽樣的主要差異:
(1).簡單隨機抽樣:是【真正隨機抽取】( 也就是母體中的每一個人被抽取作為樣本的機會都是一樣 的 )。
(2).系統性抽樣:近似隨機 (或稱假隨機 )。
系統性抽樣與簡單隨機抽樣的優缺點:
優點:
系統性抽樣與簡單隨機抽樣的優缺點:
優點:
(1).兩者都是快速與容易的選樣方式。 (2).兩者都是隨機或近似隨機。
(3).兩者都不是昂貴的抽樣方式。 (4).研究者不需要非常清楚兩者之母體的概況。
缺點:
(3).兩者都不是昂貴的抽樣方式。 (4).研究者不需要非常清楚兩者之母體的概況。
缺點:
(1).這類型樣本總是需要抽樣結構,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不太可能採用這類型抽樣。
(2).在許多情況下,研究者需要從母體中得到不同類屬人的觀點,但是我們無法經常確定這類型抽 樣都能產生代表性樣本。
三、分層隨機抽樣:
(2).在許多情況下,研究者需要從母體中得到不同類屬人的觀點,但是我們無法經常確定這類型抽 樣都能產生代表性樣本。
三、分層隨機抽樣:
1.是將母體依照性質、地區、種類、職業、教育程度、等級,區分為幾個層別;在毎個層別中依照一 定比例,隨機抽取一些個體組成樣本。
2.分層隨機抽樣的四項程序分區如下:
(1).將母體依照性質、地區、種類、職業、教育程度、等級,區分為幾個層別。
(2).決定抽取的總樣本數。(3).決定各層抽取樣本數。(4).在每層中抽取所需的樣本數。
四、分層配額抽樣:
1.是分層隨機抽樣的變體。
2.分層配額抽樣與分層抽樣,在抽樣過程的基本則是完全相同的 ( 即主要樣本分割為較小樣本 )。
3.分層配額抽樣與分層隨機抽樣兩者的差異:
分層抽樣式:是採隨機抽樣,分層配額抽樣:允許研究者以非隨機的方式進行篩選。
分層配額抽樣與分層隨機抽樣的優缺點:
優點:
分層配額抽樣與分層隨機抽樣的優缺點:
優點:
(1).可確保母體差異特性,樣本可以充分代表母體的「特性」。
(2).樣本只要細心加以分層,並不需要非常大才可以精確反應母體。
(3).樣本經常是相當便宜,而可以快速加以建構。
缺點:
(2).樣本只要細心加以分層,並不需要非常大才可以精確反應母體。
(3).樣本經常是相當便宜,而可以快速加以建構。
缺點:
(1).為了將樣本分層,研究者必須有母體是精確而第一手的資訊;但是,這經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即便研究者對母體組成有精確的資訊,也許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所選取的樣本已經過時了。
(3).建構配額樣本時,無法確知研究團隊是否正確的將每個人分配到正確的屬類。
(4).配額的樣本並非真正隨機抽樣,所以我們無法說它可以完全代表母體。
五、滾雪球抽樣 ( 機會抽樣 ):
(2).即便研究者對母體組成有精確的資訊,也許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所選取的樣本已經過時了。
(3).建構配額樣本時,無法確知研究團隊是否正確的將每個人分配到正確的屬類。
(4).配額的樣本並非真正隨機抽樣,所以我們無法說它可以完全代表母體。
五、滾雪球抽樣 ( 機會抽樣 ):
讓研究者從母體中找出自願接受研究的人,這個人可以再建議一些願意接受研究的名單;這些人 又會建議另一批人,這樣一來,研究者就可以建立研究的名單。
優點:
優點:
(1).在無其他任何抽樣技術可行的時候,滾雪球抽樣允許研究者可以建構樣本.。
(2).是一種非常廉價而快速的抽樣方法。
缺點:
(2).是一種非常廉價而快速的抽樣方法。
缺點:
(1).樣本無法代表母體。
(2).沒有方法查驗樣本是否可以代表母體。
(3).有相當高比例是自我篩選的樣本。
六、叢集抽樣 ( 多階段抽樣 ):
六、叢集抽樣 ( 多階段抽樣 ):
常用於地理區廣闊的母體抽樣,研究者可以採用多階段 ( 叢集 ) 的抽樣方式,將母體分成幾個較 小的單位,就所抽取的最小單位調查。
優點:
優點:
(1).節省研究的時間與經費。
(2).一旦樣本的信賴度受到肯定,可以採用相同的或相似的樣本重複使用。
缺點:
缺點:
(1).叢集抽樣所抽取的樣本,有可能無法代表母體。
(2).在大樣本的情況下,仍然有可能付出很昂貴的代價。
第六節 資料建檔的分析
資料處理過程:
(2).在大樣本的情況下,仍然有可能付出很昂貴的代價。
第六節 資料建檔的分析
資料處理過程:
階段名稱
|
功能或作用
|
|
1.置作業階段
|
取得原始資料
|
|
2.資料轉換
|
將原始資料進行編碼
|
|
3.資料儲存
|
建立資料庫
|
|
4.後端作業階段
|
4-1.資料統整
|
建立表格、繪製地圖或圖形
|
4-2.資料分析
|
進行分析統計
|
|
4-3.資料呈現
|
口頭報告或書面報告
|
一、前置作業資段:
1.主要目的:校正原始資料的錯誤,是針對測量的結果與「正確的」結果,有顯著而一致性差異者 來進行修正,建立編碼研究範型。
2.編碼研究範型:是要建立一套足以說明所有可能要處理的問題,同時,也應該說明每種特殊回答應 該編特定的數字。
二、資料轉換階段:
1.主要工作是透過「編碼研究範型」將原始資料轉化為可以進一步處理、分析的資訊。
2.要讓所編的碼產生【方向感】,所以每種碼原則上至少是【等級尺度】,即這個碼必須是可以排列 順序大小。
三、資料儲存階段:
1.電腦與相關資料庫軟體,如:dbase、excel、access、SQL等是資料建檔的主要工具。
1.主要目的:校正原始資料的錯誤,是針對測量的結果與「正確的」結果,有顯著而一致性差異者 來進行修正,建立編碼研究範型。
2.編碼研究範型:是要建立一套足以說明所有可能要處理的問題,同時,也應該說明每種特殊回答應 該編特定的數字。
二、資料轉換階段:
1.主要工作是透過「編碼研究範型」將原始資料轉化為可以進一步處理、分析的資訊。
2.要讓所編的碼產生【方向感】,所以每種碼原則上至少是【等級尺度】,即這個碼必須是可以排列 順序大小。
三、資料儲存階段:
1.電腦與相關資料庫軟體,如:dbase、excel、access、SQL等是資料建檔的主要工具。
2.資料可存到磁碟、隨身碟、光碟、硬碟等作為統計分析之用,為了節省資料檔容量,欄與欄或列與 列間都儘量不留空間。
四、後端作業階段:
1.主要是對前面階段所搜集資料【統計分析】。
2.社會科學的統計分為兩大類:
四、後端作業階段:
1.主要是對前面階段所搜集資料【統計分析】。
2.社會科學的統計分為兩大類:
(1).描述統計:是採用次數分配、集中量數、變異數與相關係數來呈現資料性質。
(2).推論統計:包括估計與考驗兩種。
第四章 文化、宗教與禮俗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意義:
1.係指構成生活方式的信念、價值、行為、所使用的物品。
2.社會學家將文化區辨為:非物質文化 (或無形的創造物 )、物質文化 (有形的產品 )。
二、文化的面向:
第四章 文化、宗教與禮俗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意義:
1.係指構成生活方式的信念、價值、行為、所使用的物品。
2.社會學家將文化區辨為:非物質文化 (或無形的創造物 )、物質文化 (有形的產品 )。
二、文化的面向:
1.科技面向:
(1).科技角度的文化是它的資本、工具、技巧、處理物理環境的方式。
(2).科技角度的文化是藉著所學習的概念與行為加以創造,使用它們並教導其他人學習工具的使用。
2.經濟面向:
(2).科技角度的文化是藉著所學習的概念與行為加以創造,使用它們並教導其他人學習工具的使用。
2.經濟面向:
(1).經濟面向的文化是生產工具、稀有與廣為利用財貨與服務資源 ( 財務 ) 的分配。
(2).財富並非只是金錢,就如冋貧窮並非只是缺錢。
3.政治面向:
3.政治面向:
(1).是多元面向的權力分配與決策的方法。
(2).是屬價值面向的意識型態不同,包括政府類型與管理類型。
4.社會面向:
4.社會面向:
(1).社會性或制度性面向的文化是由許多人的行為、與別人互動、加以反應,與此期待如何行動與 互動。
(2).包括:婚姻制度、友誼、母親或警官角色、地位或階級、其他人類行為模式。
5.美學價值面向:
(1).係指人們對於好與壞、漂亮與醜、對與錯,引用解釋作為判斷等概念架構。
(2).這些概念架構有時是互相矛盾的。
6.信仰概念面向:
(1).是人們對於宇宙、週遭世界的性質與他們在其中的角色,它的因果關係、對於時間、事情與行 為的概念。
(2).這些概念架構也會互相矛盾的。
三、民俗、民德、法律:
民俗、民德、法律是社會規範的重要部份。
三、民俗、民德、法律:
民俗 (民風 ) ( folkway )
|
民德 ( Mores )
|
法律 ( Laws )
|
共通的習俗
|
比較重要的道德層次規範
|
書面的行為規則
|
1.民俗 ( 民風 ):
(1).係指某個社會共通的習俗。
(2).例如:腳尾飯、攔路酒 ( 地方習俗 )。
2.民德:
(1).係指倫理規範或道德規約,違反民德會遭到嚴厲處分。
(2).禁忌:是民德的主要來源,可以是口頭流傳,也可能是書寫在族譜、家訓等方式複製行為模式。 (3).例如:「王黃不聯姻」,屬於口頭流傳而複製的婚姻禁忌;「五等親內不結婚」,是漢人沿襲 已久的禁忌,是全民適用的禁忌;「宮前祖厝後」,禁忌說明了陽宅與祠廟的相對關係,也是傳 統民宅選擇方位的重要考慮.。
(4).民德對許多傳統社會扮演移風易俗的正面作用,是警示侵犯民德則會造成社會危險。
3.法律:
(1).涂爾幹認為,法律是可以由肉眼辨別的「社會連帶」代表。
(2).法律可分為:「壓制性法律」( 刑法 )與「賠償性 ( 限制性 ) 法律」( 民法、公法、程序法 )。
(3).壓制性法律:是一種集體意識的表現,也是藉以生產「機械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4).賠償性法律:是無法集體產生意識,也是「有機體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四、文化特質:
1.文化特質:文化最小的基本單位。
2..每種文化特質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歷史背景、在文化所扮演的功能,可以是物質或具體的,也可能 是非物質或抽象的;了解文化特質就更容易了解文化與團體生活間的關聯。
3.例如:長袍馬褂,是中國特有的衣著風格;黥面藝術,綠、白、黃、藍相間的織布風格;貝珠衣, 是泰雅族特有的風格;石屋古厝,是澎湖.建築的藝術。
五、文化叢:
1.文化叢:係指若干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質群,是研究【文化特質】的一個單位。
2.社區文化叢:係指因功能上相互聯繫而組合成的一組社區文化特質。
3.祀壺現相:在台灣各地的實存與表現的整體樣貌就是一個【文化圈】。
祀壺信仰的文化圈與媽祖信仰的文化圈、土地公信仰的文化圈等,在實質內涵與表現形式上是不同 的、是可區辨的。
4.一個社會或是一個群體的文化層面是根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圈」所交織而成的意義網絡中。
5.人文地理區:係以自然生態的地域為劃分標準.。
6.文化叢:以人文活動、文化表現的分布範圍為劃分標準。
7.文化系:依據不同群體的社會性互動、經濟生計的活動、地理生態的條件,形成許多地方性的文化 傳統,,在同一「文化圈」與「文化叢」下的地方性之文化表現,稱之.文化系。
8.【文化叢】與【文化系】的區辨標準:
(1).文化叢:主要是以地理交通為要件,會跨越地理區的限制,同時在一個、或兩個、或多個地理 區存在。
(2).文化系:主要是因應經濟活動 ( 如交易市場 )與人群活動( 如婚姻 )而形成,是一個人群日常生
活的活動範圍;所反映的是一群聚落、社群、族群的生活圈,其進行交易的中心,如:市場或 市集,常是此生活圈的中心,因此衍生出很多的人文活動與活動。
六、文化模式:
1.文化模式:係指某些具有順序、連續而互相關聯的一套「文化特質」。
2.文化模式:是一些標準化的行為方式與個體記憶文化的架構,是經過代代相傳的複製過程.。
3.複製文化模式牽涉的三項因素:
(1).作為人類複製文化的媒介特別是記憶設施。
複製文化模式可以讓記憶內容成為主觀經驗,也讓人類的身體成為可以表達的工具;這種觀點
2.民德:
(1).係指倫理規範或道德規約,違反民德會遭到嚴厲處分。
(2).禁忌:是民德的主要來源,可以是口頭流傳,也可能是書寫在族譜、家訓等方式複製行為模式。 (3).例如:「王黃不聯姻」,屬於口頭流傳而複製的婚姻禁忌;「五等親內不結婚」,是漢人沿襲 已久的禁忌,是全民適用的禁忌;「宮前祖厝後」,禁忌說明了陽宅與祠廟的相對關係,也是傳 統民宅選擇方位的重要考慮.。
(4).民德對許多傳統社會扮演移風易俗的正面作用,是警示侵犯民德則會造成社會危險。
3.法律:
(1).涂爾幹認為,法律是可以由肉眼辨別的「社會連帶」代表。
(2).法律可分為:「壓制性法律」( 刑法 )與「賠償性 ( 限制性 ) 法律」( 民法、公法、程序法 )。
(3).壓制性法律:是一種集體意識的表現,也是藉以生產「機械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4).賠償性法律:是無法集體產生意識,也是「有機體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四、文化特質:
1.文化特質:文化最小的基本單位。
2..每種文化特質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歷史背景、在文化所扮演的功能,可以是物質或具體的,也可能 是非物質或抽象的;了解文化特質就更容易了解文化與團體生活間的關聯。
3.例如:長袍馬褂,是中國特有的衣著風格;黥面藝術,綠、白、黃、藍相間的織布風格;貝珠衣, 是泰雅族特有的風格;石屋古厝,是澎湖.建築的藝術。
五、文化叢:
1.文化叢:係指若干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質群,是研究【文化特質】的一個單位。
2.社區文化叢:係指因功能上相互聯繫而組合成的一組社區文化特質。
3.祀壺現相:在台灣各地的實存與表現的整體樣貌就是一個【文化圈】。
祀壺信仰的文化圈與媽祖信仰的文化圈、土地公信仰的文化圈等,在實質內涵與表現形式上是不同 的、是可區辨的。
4.一個社會或是一個群體的文化層面是根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圈」所交織而成的意義網絡中。
5.人文地理區:係以自然生態的地域為劃分標準.。
6.文化叢:以人文活動、文化表現的分布範圍為劃分標準。
7.文化系:依據不同群體的社會性互動、經濟生計的活動、地理生態的條件,形成許多地方性的文化 傳統,,在同一「文化圈」與「文化叢」下的地方性之文化表現,稱之.文化系。
8.【文化叢】與【文化系】的區辨標準:
(1).文化叢:主要是以地理交通為要件,會跨越地理區的限制,同時在一個、或兩個、或多個地理 區存在。
(2).文化系:主要是因應經濟活動 ( 如交易市場 )與人群活動( 如婚姻 )而形成,是一個人群日常生
活的活動範圍;所反映的是一群聚落、社群、族群的生活圈,其進行交易的中心,如:市場或 市集,常是此生活圈的中心,因此衍生出很多的人文活動與活動。
六、文化模式:
1.文化模式:係指某些具有順序、連續而互相關聯的一套「文化特質」。
2.文化模式:是一些標準化的行為方式與個體記憶文化的架構,是經過代代相傳的複製過程.。
3.複製文化模式牽涉的三項因素:
(1).作為人類複製文化的媒介特別是記憶設施。
複製文化模式可以讓記憶內容成為主觀經驗,也讓人類的身體成為可以表達的工具;這種觀點
稱為「文化模式複製的身體化觀點」。
(2)外部儲存:可以在文化環境的物質與生物元素中發現。
(3)傳輸:直接溝通與交流,或間接透過媒體及人工製品來達成。
4.文化之所以快速變遷的基本原因:與外在文化影響力直接面對面接觸,文化變遷與文化模式的穩定 度成反比。
七、文化落差 ( 文化失調 ) 或文化延遲:
1.文化落差 (文化失調 ) :係指「文化要素」以不同的的速率進行變遷,這樣一來會造成文化體系的 分裂或斷層,這種現象烏格朋稱為【文化落差】;用來描素社會與文化變遷的一個重要理論。
2.文化落差問題:係指當文化的兩種部分中的其中一個變遷速度快過於另一個的變遷速度,造成兩者 之間的適應問題。
( P.95 4-1參考專欄 :文化落差 )
文化落差 ( 文化失調理論 ):文化體系的分裂或斷層現象。
影響文化變遷的因素:創新、累積、流通、調適。
文化落差理論的基本概念:當現存社會引入創新時,一定會發生失調問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
烏格朋公開反對創新概念一定是以機械或科技為基礎的,( 如印度佛陀時期產生的文化落差,宗教就是一個重要的刺激力量)。
八、文化變遷與原因:<.96~97>
1.文化變遷的三種類型:
(3)傳輸:直接溝通與交流,或間接透過媒體及人工製品來達成。
4.文化之所以快速變遷的基本原因:與外在文化影響力直接面對面接觸,文化變遷與文化模式的穩定 度成反比。
七、文化落差 ( 文化失調 ) 或文化延遲:
1.文化落差 (文化失調 ) :係指「文化要素」以不同的的速率進行變遷,這樣一來會造成文化體系的 分裂或斷層,這種現象烏格朋稱為【文化落差】;用來描素社會與文化變遷的一個重要理論。
2.文化落差問題:係指當文化的兩種部分中的其中一個變遷速度快過於另一個的變遷速度,造成兩者 之間的適應問題。
( P.95 4-1參考專欄 :文化落差 )
文化落差 ( 文化失調理論 ):文化體系的分裂或斷層現象。
影響文化變遷的因素:創新、累積、流通、調適。
文化落差理論的基本概念:當現存社會引入創新時,一定會發生失調問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
烏格朋公開反對創新概念一定是以機械或科技為基礎的,( 如印度佛陀時期產生的文化落差,宗教就是一個重要的刺激力量)。
八、文化變遷與原因:<.96~97>
1.文化變遷的三種類型:
(1).文化進化:透過反應鏈 ( 動態均衡 ) 而逐步發生變遷。
(2).屈服於外來的衝擊:接受外來者的殖民、引入外國科技與其他結局。
(3).文化浴火重生:透過團體成員有計畫的努力,建構令人滿意的文化。
2.文化之所以會變遷,主要是因為創新、發現、流通。(*和4-1「文化變遷因素」不同 )
3.文化變遷必須包括以下四項步驟:
(1).揭發核心價值與信念。(2).承認、尊重、討論不同組織次文化的核心價值與信念差異。
(3).尋找意識與潛意識信念,與價值間不同調的地方。(4).長時間的重複這些步驟。
九、文化涵化:
1.涵化:是將自己文化調適於主流文化的一種方式。
2.涵化是兩種文化的一種互動過程,涵化的程度隨著文化內部差異與調適能力而定;涵化的結果會造 成兩種文化越來越相似。
( p.97 參考專欄 4-2:涵化 )
涵化並不必然產生新的文化,亦不必然產生外來文化完全取代本土文化;但,經常會產生傳統文化特質與引入特質合併的【文化融合】現象。
不論涵化的過程是如何發生,它經常視接受新特質的文化與原生文化間的關係而定;如:
a.若一個社會是以軍事優勢力量進行接觸,他們不太可能被涵化的。
b.若一個社會受到軍事佔領,而在文化仍認為是比較優越的話;則它不太可能被主流社會文化所涵化 ( 如 羅馬 )。
c.若一個社會的軍事教優勢,而在文化認為比較劣勢者;在進行文化接觸時,比較可能會是文化被涵化 ( 如蒙古被中國涵化 )。
3.若軍事與科技相當的社會間接觸,則很少會產生涵化現象。
4.若兩個社會都相信自己在文化上比其他社會更優越,則涵化情況更不可能發生 ( 如英、法 )。
5.軍事上都佔優勢,但文化上都自覺較對方處劣勢的社會,比較會發生「全面的涵化心理」。
十、文化同質化:
1.語言是散播文化很重要的一種工具。
2.以非英語系國家而言,想要用網路與遠方的人溝通,必須要適應於英美語的架構下溝通才可。
(2).屈服於外來的衝擊:接受外來者的殖民、引入外國科技與其他結局。
(3).文化浴火重生:透過團體成員有計畫的努力,建構令人滿意的文化。
2.文化之所以會變遷,主要是因為創新、發現、流通。(*和4-1「文化變遷因素」不同 )
3.文化變遷必須包括以下四項步驟:
(1).揭發核心價值與信念。(2).承認、尊重、討論不同組織次文化的核心價值與信念差異。
(3).尋找意識與潛意識信念,與價值間不同調的地方。(4).長時間的重複這些步驟。
九、文化涵化:
1.涵化:是將自己文化調適於主流文化的一種方式。
2.涵化是兩種文化的一種互動過程,涵化的程度隨著文化內部差異與調適能力而定;涵化的結果會造 成兩種文化越來越相似。
( p.97 參考專欄 4-2:涵化 )
涵化並不必然產生新的文化,亦不必然產生外來文化完全取代本土文化;但,經常會產生傳統文化特質與引入特質合併的【文化融合】現象。
不論涵化的過程是如何發生,它經常視接受新特質的文化與原生文化間的關係而定;如:
a.若一個社會是以軍事優勢力量進行接觸,他們不太可能被涵化的。
b.若一個社會受到軍事佔領,而在文化仍認為是比較優越的話;則它不太可能被主流社會文化所涵化 ( 如 羅馬 )。
c.若一個社會的軍事教優勢,而在文化認為比較劣勢者;在進行文化接觸時,比較可能會是文化被涵化 ( 如蒙古被中國涵化 )。
3.若軍事與科技相當的社會間接觸,則很少會產生涵化現象。
4.若兩個社會都相信自己在文化上比其他社會更優越,則涵化情況更不可能發生 ( 如英、法 )。
5.軍事上都佔優勢,但文化上都自覺較對方處劣勢的社會,比較會發生「全面的涵化心理」。
十、文化同質化:
1.語言是散播文化很重要的一種工具。
2.以非英語系國家而言,想要用網路與遠方的人溝通,必須要適應於英美語的架構下溝通才可。
3.全球充壓力,要適應於西方全球性與消費主義與單一價值文化,而達到「文化同質化」。
十一、異質文化與文化混血:
1.高度「混血」的過程,帶來複雜的「異質性」。
2.自有人類以來,文化一直都扮演價值、習俗、貨品交換的角色;在同一時間,由於與其他文化接觸 改變這些文化,這個過程主要是深深受到「記號」的操作;某種角度而言「符號」都是混血的產物。 3.【文化混血化】的過程中,由獲取消息的許多密碼都被挑選出來,,經過重讀或加以處理。
4.【文化整合】:係指傳播這些密碼來迎合新的文化,是「文化混血」的核心。
5.【文化混血】:將許多原來分屬不同符號體系融合在一起,並成為新的最重要的概念或文化習俗。 較高階的「文化混血」現象,都歸究於符號天生具有混雜的特質。
十二、文化千禧年運動與文化震撼:
1.【文化震撼】經常會發生現象:當一個社會無力抗拒大量的文化入侵與有強力壓力放棄傳統文化模 式,經常會產生心理壓力。由於要回應應新的現實環境與方向錯誤的問題,在新的傳統技巧與價值 無法處理快速變遷的情境時,在這些情況下,經常會發生「千禧年運動」。
2.人口急遽增加是牽引這種全球化變遷的一個因素,在開發中國家只有5 % 的成長,未開發國家是人 口成長的主要地區;因此,在短短25年之內,我們將增加撒哈拉非洲3倍的貧窮人口。
3.至2020年左右,估計65歲以上人口會成倍數成長,這種變遷會增加年輕工作人口因為要替老年層 負擔保險金與醫療費用,造成財政負擔。
4.義大利是第一個60歲以上人口高於20歲以上人口的國家,最高的人口「成長率」發生在非洲;亞 洲國家是人口「成長數」最大的國家。
5.隨著人口的急遽增加,貧窮國家的人口大量移民至富有的北美、西歐、澳大利亞,這種經濟型所牽 引的移民,對於接受移民的國家造成深遠的影響。
第二節 宗教
一、宗教體系:
一個民族的宗教是一種信仰與實踐的完整體系。涂爾幹對於宗教的定義,包括:神聖事物、信仰、儀式、宗教組織等,加以詮釋。
宗教信仰對於病人的醫療行為有相當大的影響,宗教也可以演變而成為社會成員應遵守的儀式或法律。威爾森認為,新興宗教的興起有三項原因:世俗化、社群參與需求、規範瓦解。
第三節 禮俗
禮俗在傳統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部分,是文化流傳的主力。
1.高度「混血」的過程,帶來複雜的「異質性」。
2.自有人類以來,文化一直都扮演價值、習俗、貨品交換的角色;在同一時間,由於與其他文化接觸 改變這些文化,這個過程主要是深深受到「記號」的操作;某種角度而言「符號」都是混血的產物。 3.【文化混血化】的過程中,由獲取消息的許多密碼都被挑選出來,,經過重讀或加以處理。
4.【文化整合】:係指傳播這些密碼來迎合新的文化,是「文化混血」的核心。
5.【文化混血】:將許多原來分屬不同符號體系融合在一起,並成為新的最重要的概念或文化習俗。 較高階的「文化混血」現象,都歸究於符號天生具有混雜的特質。
十二、文化千禧年運動與文化震撼:
1.【文化震撼】經常會發生現象:當一個社會無力抗拒大量的文化入侵與有強力壓力放棄傳統文化模 式,經常會產生心理壓力。由於要回應應新的現實環境與方向錯誤的問題,在新的傳統技巧與價值 無法處理快速變遷的情境時,在這些情況下,經常會發生「千禧年運動」。
2.人口急遽增加是牽引這種全球化變遷的一個因素,在開發中國家只有5 % 的成長,未開發國家是人 口成長的主要地區;因此,在短短25年之內,我們將增加撒哈拉非洲3倍的貧窮人口。
3.至2020年左右,估計65歲以上人口會成倍數成長,這種變遷會增加年輕工作人口因為要替老年層 負擔保險金與醫療費用,造成財政負擔。
4.義大利是第一個60歲以上人口高於20歲以上人口的國家,最高的人口「成長率」發生在非洲;亞 洲國家是人口「成長數」最大的國家。
5.隨著人口的急遽增加,貧窮國家的人口大量移民至富有的北美、西歐、澳大利亞,這種經濟型所牽 引的移民,對於接受移民的國家造成深遠的影響。
第二節 宗教
一、宗教體系:
一個民族的宗教是一種信仰與實踐的完整體系。涂爾幹對於宗教的定義,包括:神聖事物、信仰、儀式、宗教組織等,加以詮釋。
宗教信仰對於病人的醫療行為有相當大的影響,宗教也可以演變而成為社會成員應遵守的儀式或法律。威爾森認為,新興宗教的興起有三項原因:世俗化、社群參與需求、規範瓦解。
第三節 禮俗
禮俗在傳統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部分,是文化流傳的主力。
第五章 社會化
第一節 社會化與人類成長
一、社會化:
係指人們獲得人格、學習社會和群體方式的社會互動過程,它從出生就開始了,並持續一個人的 整整一生;且佔整個生命的15 % ~ 25 % 的時間是依賴父母的。
二、社會學所表述的社會化:
二、社會學所表述的社會化:
指個人經由學習群體文化、學習承擔社會角色,來發展自己社會性格的過程。
三、個人社會化:
三、個人社會化:
係指人對社會的適應、改造、再適應、再改造的過程。
四、社會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有四方面:
1.教導生活技能,人在中生存,需懂得並掌握兩方技能:
四、社會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有四方面:
1.教導生活技能,人在中生存,需懂得並掌握兩方技能:
(1).衣食技能及維持生存的能力。(2.職業技能:即謀求生存的能力。
2.傳遞社會文化,包括兩大體系:
(1).價值觀念體系:係指社會、民族、群體中存在的比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較為持久的 信念。
(2).社會規範:
2.傳遞社會文化,包括兩大體系:
(1).價值觀念體系:係指社會、民族、群體中存在的比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較為持久的 信念。
(2).社會規範:
係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用以調整、控制人們行為的文化手段和總合。
3.統整自我觀念:完整的自我觀念,包括:個體生理、心理、社群等方面。
(1).對自己生理、心理狀況的認識。(2).自我與他人、社會的相互關係的認識。
只有經由社會教化,才能使個人有一個完美的自觀念,並把對自我的認識與社會規範儘可能地 協調一致。
4.培養社會角色:
3.統整自我觀念:完整的自我觀念,包括:個體生理、心理、社群等方面。
(1).對自己生理、心理狀況的認識。(2).自我與他人、社會的相互關係的認識。
只有經由社會教化,才能使個人有一個完美的自觀念,並把對自我的認識與社會規範儘可能地 協調一致。
4.培養社會角色:
(1).社會化的最後成果,是為社會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社會成員;使其在社會生活中擔任一定的 社會角色,這個角色要依照社會結構中既有的規範做事。
(2).人們的角色學習和角色實踐,正式在個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實現的。
(3).個人社會化是人們學習並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的基礎,而社會角色則是個人社會化的結果。
第二節 社會化與人格理論
【人格與自我的發展】是源於個人的成長、互動,並從他人那裡學習文化的規範、價值、態度、信仰而形成的。
壹、人格:
(2).人們的角色學習和角色實踐,正式在個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實現的。
(3).個人社會化是人們學習並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的基礎,而社會角色則是個人社會化的結果。
第二節 社會化與人格理論
【人格與自我的發展】是源於個人的成長、互動,並從他人那裡學習文化的規範、價值、態度、信仰而形成的。
壹、人格:
是構成特殊個體鮮明特徵的思想、感覺與自我觀照的特殊模式。
貳、自我:
貳、自我:
係指一個人對他或她的個人,認同或社會認同的意識與感覺。
參、社會學對於社會化分析大致有三個主要面向:
1.【文化傳遞】的觀點:
參、社會學對於社會化分析大致有三個主要面向:
1.【文化傳遞】的觀點:
是自文化角度對社會化進行研究,社會化被看成是文化的延續過程;社會化的實質是社會文化的內 化。
2.【個性塑造】的觀點:
2.【個性塑造】的觀點:
從個性發展角度加以探討,社會化被視為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社會成員就是經由社會化過 程而形成有個性的人。
3.【社會結構】的觀點:
3.【社會結構】的觀點:
重視人與社會互動中社會關係的建構,認為社會化就是要使人變得具有社會性的系列過程,使個體
清楚認識到相關角色在群體社會中,應如何適當而順利地完成角色任務,以維持和發展社會結構。
肆、社會學家建構的五大【社會化理論】:
一、顧里:【鏡中我理論】
1.顧里是最早提出由【自我發展理論】,而產生社會化的社會學家之一。
2.顧里認為,我們對自己的印象是從別人的評估裡得來的,正像我們從鏡子裡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 一 樣;人們是透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
3.自我是從社會互動中逐漸被塑造,自我的出現有三個階段:
(1).我們察覺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2).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的行為判斷。
(3).基於對他人反應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
4.顧里認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最先注意到初級群體;在個人個性發展和社會化中的重要性, 自我在初級群體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5.家庭就是社會中最重要的一個機制,孩子對他們父母的意見與要求產生認同,由此形成自我意識; 孩子形成一種父母所期望的自我。
二、米德:【角色採借理論】
米德認為,社會是各種人際關係的總合,也是人們互動交往的產物。社會化就是把別人的態度內化,並能依照社會上一般的期待,判斷自己行為的過程。當在思維中把自己當作客體的時候,自我就形成了。
米德將自我分為兩個部分::「主我」包括每個人自發的、獨一無二的、具備與生俱來的特徵,「客我」是自我的社會部分,對社會要求的內化,和對那些要求的個人意識。
「主我」首先發展起來,「客我」要經過很長時間才得以出現。米德認為【自我】的發展包含:「主我」與「客我」之間的一系列連續互動。
從米德的觀點看,「客我」在社會化過程中經歷三個不同階段:
1.模仿階段:
1.顧里是最早提出由【自我發展理論】,而產生社會化的社會學家之一。
2.顧里認為,我們對自己的印象是從別人的評估裡得來的,正像我們從鏡子裡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 一 樣;人們是透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
3.自我是從社會互動中逐漸被塑造,自我的出現有三個階段:
(1).我們察覺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2).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的行為判斷。
(3).基於對他人反應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
4.顧里認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最先注意到初級群體;在個人個性發展和社會化中的重要性, 自我在初級群體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5.家庭就是社會中最重要的一個機制,孩子對他們父母的意見與要求產生認同,由此形成自我意識; 孩子形成一種父母所期望的自我。
二、米德:【角色採借理論】
米德將自我分為兩個部分::「主我」包括每個人自發的、獨一無二的、具備與生俱來的特徵,「客我」是自我的社會部分,對社會要求的內化,和對那些要求的個人意識。
「主我」首先發展起來,「客我」要經過很長時間才得以出現。米德認為【自我】的發展包含:「主我」與「客我」之間的一系列連續互動。
從米德的觀點看,「客我」在社會化過程中經歷三個不同階段:
1.模仿階段:
(1).模仿階段是屬於嬰兒出生後初兩年時間。
(2).模仿階段期的反應,多來自個體生物性的表現,是以【主我】為中心,真正的客我尚未發展 起來。
2.嬉戲階段:
2.嬉戲階段:
(1).嬉戲階段是從2歲開始持續幾年的時間,這時孩子開是運用【角色採借】的方式產生【社會互 動】,即他們把自己的想像處於他人的位置,從而發展出由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
(2).兒童開始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的角色,「重要他人」包括:兒童相處十分密切,同時對 他們自我發展影響最大的那些人;【客我】在嬉戲階段開始得到發展。
3.遊戲階段:
(2).兒童開始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的角色,「重要他人」包括:兒童相處十分密切,同時對 他們自我發展影響最大的那些人;【客我】在嬉戲階段開始得到發展。
3.遊戲階段:
(1).遊戲階段在3、4歲時,兒童開始關心在非家庭群體,包括作為整體的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兒 童們發展並建立一般人們對他們的要求和期望的觀念,即是米德所說的【概括化他人】。
(2).概括化他人:係指兒童對團體組織的初步角色反應,只有「概括化他人」的過程被內化,成熟 的自我才會產生。
(3).兒童們必須判定所有其他玩伴的行為,並決定對這些行為做出何種反應;當能夠這樣做時,不僅 【客我】形成,同時社會化的過程也已經完成。
三、佛洛伊德:【自我塑造理論】
(2).概括化他人:係指兒童對團體組織的初步角色反應,只有「概括化他人」的過程被內化,成熟 的自我才會產生。
(3).兒童們必須判定所有其他玩伴的行為,並決定對這些行為做出何種反應;當能夠這樣做時,不僅 【客我】形成,同時社會化的過程也已經完成。
三、佛洛伊德:【自我塑造理論】
1.從個性發展角度對社會化的研究,【社會化】被視為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社會人】就是 經由由社會化過程而形成有個性的人。
2.美國社會學顧里 (C.Cooley ) 在其成名作《人性與社會秩序》-書中,將自我引進社會化研究。
3.佛洛伊德,與顧里和米德兩位社會學提出最大的差異性:
(1).顧里和米德:強調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協調,而佛洛伊德:看到這兩者之間更為基本的是衝突。
(2).顧里和米德:把「自我」解釋為一種社會產物;可是佛洛伊德:則強調「自我」是在社會化過程 中的生理基礎和情的力量,佛洛伊德認為我們大量的心理活動產生於無意識的領域,這是我們 的「意識」和「理性」難以進入的區域。佛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發現與知識建構,是對個體生理 與行為建構的重大成就。
4.佛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1).超我:相當於米德的【客我】,即對社會中習得「應該如何」和「必須如何」的內化,是「道德 的我」,以追求完美為原則。
(2).本我:即「生物的我」,以追求快樂為原則;個體具有原始衝動,包括各種生理需求,遵循享樂 原則,追求立即、完全的滿足。
(3).自我:超我和本我之間扮演著一個中介角色,即指一個人對他或她的個人認同或社會認同的意識 與感覺。
5.佛洛伊德的說法,社會化即是將「生物的我」與「道德的我」整合為「真實的我」的過程;就其觀 點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並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
6.社會化是把「個體」塑造成社會「成員」的過程,【個體】:係指僅具有自然屬性的人;【成員】: 係指不僅具有自然屬性,且還具有社會屬性的人。
7.每個人在出生之時,都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會人,是以本我方式作為.接受超我的薰陶, 才能適應社會才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個人想要做一名正常的社會成員在社會中生活,就必須 經過社會化的訓練。
四、艾利克遜:【認同危機理論】
艾利克遜修正了佛洛伊德的理論,大家稱他為『新佛洛伊德主義者』;艾利克遜主要關心的是更為:『理性』的自我世界。
(2).顧里和米德:把「自我」解釋為一種社會產物;可是佛洛伊德:則強調「自我」是在社會化過程 中的生理基礎和情的力量,佛洛伊德認為我們大量的心理活動產生於無意識的領域,這是我們 的「意識」和「理性」難以進入的區域。佛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發現與知識建構,是對個體生理 與行為建構的重大成就。
4.佛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1).超我:相當於米德的【客我】,即對社會中習得「應該如何」和「必須如何」的內化,是「道德 的我」,以追求完美為原則。
(2).本我:即「生物的我」,以追求快樂為原則;個體具有原始衝動,包括各種生理需求,遵循享樂 原則,追求立即、完全的滿足。
(3).自我:超我和本我之間扮演著一個中介角色,即指一個人對他或她的個人認同或社會認同的意識 與感覺。
5.佛洛伊德的說法,社會化即是將「生物的我」與「道德的我」整合為「真實的我」的過程;就其觀 點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並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
6.社會化是把「個體」塑造成社會「成員」的過程,【個體】:係指僅具有自然屬性的人;【成員】: 係指不僅具有自然屬性,且還具有社會屬性的人。
7.每個人在出生之時,都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會人,是以本我方式作為.接受超我的薰陶, 才能適應社會才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個人想要做一名正常的社會成員在社會中生活,就必須 經過社會化的訓練。
四、艾利克遜:【認同危機理論】
艾利克遜把自我的發展分為八個心理階段,他相信人格發展是終其一生的事實,而不是僅僅在兒童期。
根據他的觀點,人格發展的每個階段是由【認同危機】來定義的,一個穩定的自我認同,源自於對這些『認同危機』的積極解決,也囊括了人們對生活的許多基本關懷。
艾利克遜將人類成長分為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其發展危機;每一個階段能否成長和衝破難關,取決於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和解決問題的程度。
艾利克遜八個社會化階段:
1.嬰兒期的信任愉悅與不信任感:
(1).嬰兒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個體的信任性,關鍵他人是母親的角色。
(2).如:嬰兒在哺乳的過程,無法提供定時、定量、溫暖、關懷的呵護,便容易產生成年後對人的不 信賴感。
2.幼兒期的自主獨立與懷疑忐忑:
(1).幼兒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兒童的自主性,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父母。
(2).如果孩子的事務都由父母或家長越俎代庖,子女得不到必要的學習和嘗試;則自主練習喪失,自 然不利於社會化的養成。
3.兒童期的主動熱情與內疚惶恐:
(1).兒童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培育兒童的主動性,影響的是家庭成員。
(2).若父母讓兒童感到他們的行為是壞孩子的行為、問題是幼稚的、所玩的東西是愚蠢可笑的;他們 就可能產生一種強烈而持續的自我懷疑,甚至是自我否定感。
4.學齡期的勤奮積極與自卑頹喪:
(1).學齡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學齡兒童的勤勉性,影響的是學校的教師。
(2).這個階段包括整個小學階段,如果學童在學習階段少有自我親自操作實踐的機會,而是被要求多 聽、多看、少做,則不利於勤奮的社會化養成。
5.青年期的角色認同與角色混淆:
(1).青年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青少年的角色認同,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同輩團體。
艾利克遜將人類成長分為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其發展危機;每一個階段能否成長和衝破難關,取決於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和解決問題的程度。
艾利克遜八個社會化階段:
1.嬰兒期的信任愉悅與不信任感:
(1).嬰兒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個體的信任性,關鍵他人是母親的角色。
(2).如:嬰兒在哺乳的過程,無法提供定時、定量、溫暖、關懷的呵護,便容易產生成年後對人的不 信賴感。
2.幼兒期的自主獨立與懷疑忐忑:
(1).幼兒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兒童的自主性,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父母。
(2).如果孩子的事務都由父母或家長越俎代庖,子女得不到必要的學習和嘗試;則自主練習喪失,自 然不利於社會化的養成。
3.兒童期的主動熱情與內疚惶恐:
(1).兒童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培育兒童的主動性,影響的是家庭成員。
(2).若父母讓兒童感到他們的行為是壞孩子的行為、問題是幼稚的、所玩的東西是愚蠢可笑的;他們 就可能產生一種強烈而持續的自我懷疑,甚至是自我否定感。
4.學齡期的勤奮積極與自卑頹喪:
(1).學齡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學齡兒童的勤勉性,影響的是學校的教師。
(2).這個階段包括整個小學階段,如果學童在學習階段少有自我親自操作實踐的機會,而是被要求多 聽、多看、少做,則不利於勤奮的社會化養成。
5.青年期的角色認同與角色混淆:
(1).青年期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青少年的角色認同,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同輩團體。
(2).在這之前的早些階段,如果他們已形成了較強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動性和勤奮感,進入青春期 後,他們就比較容易成功獲得強烈的自我認同感,避免角色混淆的尷尬。
6.成年期的異性親密與個人孤獨:
6.成年期的異性親密與個人孤獨:
(1).成年期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青年的親密感,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親密的異性朋友。
(2).這個階段包括:求愛與建立家庭,若在這個階段能發展良好的異性親密關係,較無孤獨的感受。
7.壯年期的代際關懷與自我沉溺:
(1).壯年期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成年人的關懷感,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職場成員和家人。
(2).『代際關懷』:係指中年期的關懷,除了包括:自己的家庭、未來一代的成長、下一代將要生活 於其中的社會狀況,的關懷。若沒有形成代際關懷的,則會沉溺於自我。
(2).這個階段包括:求愛與建立家庭,若在這個階段能發展良好的異性親密關係,較無孤獨的感受。
7.壯年期的代際關懷與自我沉溺:
(1).壯年期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成年人的關懷感,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職場成員和家人。
(2).『代際關懷』:係指中年期的關懷,除了包括:自己的家庭、未來一代的成長、下一代將要生活 於其中的社會狀況,的關懷。若沒有形成代際關懷的,則會沉溺於自我。
8.老年期的完美生命與絕望落寞:
(1).老年期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老人的完美人生,影響最關鍵他人是整體社群。
(2).老年期的階段是強調,對人生的評價。
五、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社會和心理現象,對於人格發展和社會化理論有深遠的影響。認知理論強調,個體社會化與認知能力息息相關。
皮亞傑對認識社會化過程的主要貢獻是,皮亞傑描述了兒童【在不同發展階段是如何思考的】;皮亞傑認為社會化是一個積極的過程,為了社會化兒童必須吸收知識並加以消化。
認知論的中心思想,就是在刺激與反應之間,設置一個認知過程;刺激是透過個體對刺激組成,所以,『學習』是對刺激與刺激之間的關係認知。
(1).老年期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老人的完美人生,影響最關鍵他人是整體社群。
(2).老年期的階段是強調,對人生的評價。
五、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社會和心理現象,對於人格發展和社會化理論有深遠的影響。認知理論強調,個體社會化與認知能力息息相關。
皮亞傑對認識社會化過程的主要貢獻是,皮亞傑描述了兒童【在不同發展階段是如何思考的】;皮亞傑認為社會化是一個積極的過程,為了社會化兒童必須吸收知識並加以消化。
認知論的中心思想,就是在刺激與反應之間,設置一個認知過程;刺激是透過個體對刺激組成,所以,『學習』是對刺激與刺激之間的關係認知。
皮亞傑相信,兒童智力發展要經過下列四個階段:
1.感覺運動階段:
(1).在孩子1歲半到2歲時,對世界的了解,是完全經過他們的感覺器官的。
(2).在感覺運動的初階段,兒童學會大腦中建構和再構客體。
2前操作階段:
(1).在2歲到6歲,孩子學會使用理解和符號,學會說話,並且第一次有了描述客體的企圖。
(2).前操作階段的孩子們完全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因而也就不能認知他人的角色,並從他人 的角度來看待世界。
3具體操作階段:
(1).在7到11歲之間,兒童懂得如何去構想一個具體的客體,或者不只一種方式來認識客體的類屬, 能夠形成關於事物之間聯繫的概念。
1.感覺運動階段:
(1).在孩子1歲半到2歲時,對世界的了解,是完全經過他們的感覺器官的。
(2).在感覺運動的初階段,兒童學會大腦中建構和再構客體。
2前操作階段:
(1).在2歲到6歲,孩子學會使用理解和符號,學會說話,並且第一次有了描述客體的企圖。
(2).前操作階段的孩子們完全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因而也就不能認知他人的角色,並從他人 的角度來看待世界。
3具體操作階段:
(1).在7到11歲之間,兒童懂得如何去構想一個具體的客體,或者不只一種方式來認識客體的類屬, 能夠形成關於事物之間聯繫的概念。
(2).具體操作階段的兒童,開始發展起了,從他人的位置來想像自我的能力。
4.形式操作階段:
(1).是從12歲開始,逐漸建立起抽象思考能力。
(2).形式操作階段的兒童,可以對現實的可能性進行思考,建構理想及對未來進行實際的推理。
社會學家帕森斯提出:社會化即角色學習,同時研究了【童年社會化】是強調角色扮演的學習歷程和【成年社會化】則是影響整個社會體系的建置。
殷克斯認為社會化的作用宜著重在兩方面:1.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作用。2.成年人社會角色的扮演。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4.形式操作階段:
(1).是從12歲開始,逐漸建立起抽象思考能力。
(2).形式操作階段的兒童,可以對現實的可能性進行思考,建構理想及對未來進行實際的推理。
社會學家帕森斯提出:社會化即角色學習,同時研究了【童年社會化】是強調角色扮演的學習歷程和【成年社會化】則是影響整個社會體系的建置。
殷克斯認為社會化的作用宜著重在兩方面:1.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作用。2.成年人社會角色的扮演。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壹、社會化的目的是企圖達成個體的具體表現有四項:
1.社會人格的塑造、2.社會群性的發展、3.社會態度的形成、4.社會角的獲得。
貳、從社會化的實施領域包括五項:
1.政治社會化:係指將政治意識、政治偏好、政治認同、政黨傾向,灌輸於社會成員的過程。
2.族群社會化:係指使生物個體薰陶成為具有族群意識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3.法律社會化:係指使人們能按照法律制度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並且了解法制精神的落實,與社會現 代化所具備的意義與重要性;以促發人們能將法律的規範融注於日常生活之中。
4.性別角色社會化:係指依照社會上規定的男女性別角色的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5.道德社會化:係指使人們按照道德標準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貳、從社會化的實施領域包括五項:
1.政治社會化:係指將政治意識、政治偏好、政治認同、政黨傾向,灌輸於社會成員的過程。
2.族群社會化:係指使生物個體薰陶成為具有族群意識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3.法律社會化:係指使人們能按照法律制度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並且了解法制精神的落實,與社會現 代化所具備的意義與重要性;以促發人們能將法律的規範融注於日常生活之中。
4.性別角色社會化:係指依照社會上規定的男女性別角色的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5.道德社會化:係指使人們按照道德標準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參、社會化的主體:
係指社會化過程涉及一系列廣泛的個人、團體和機構,這些單元中是最重要的和最有影響者。
主要的社會化主體有:
家庭、學校、同輩團體、傳播媒介。
一、家庭:
一、家庭:
1.自有人類以來,最重要的社會化群體一直就是家庭,重要性源於它在一個人一生中關鍵的頭幾年中 所處的最初社會化主導的地位。
2.家庭是一個小的初級群體,是人格形成、人格社會化、人格發展的中心。
3.孩子不但受到家中各成員獨特的性格所影響,更主要的是,受到這些人所習得的次文化所侷限;以 致於將來在社會上所獲得的生活機會,都有極深遠的影響。
4.學齡前期是接受社會化的最佳時期,足以說明家庭影響對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性;然而,隨著社會變 遷和家庭型態改變,兒童的生活越來越以學校、托兒所、同輩群體為中心,因此,這些家庭以外的 社會化主體已變得非常具有影響了。
二、學校:
2.家庭是一個小的初級群體,是人格形成、人格社會化、人格發展的中心。
3.孩子不但受到家中各成員獨特的性格所影響,更主要的是,受到這些人所習得的次文化所侷限;以 致於將來在社會上所獲得的生活機會,都有極深遠的影響。
4.學齡前期是接受社會化的最佳時期,足以說明家庭影響對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性;然而,隨著社會變 遷和家庭型態改變,兒童的生活越來越以學校、托兒所、同輩群體為中心,因此,這些家庭以外的 社會化主體已變得非常具有影響了。
二、學校:
1.早期以來,學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兒童社會化機構;學校的作用,主要把社會規範、道德價值觀、 歷代所累積的知識、技能傳給下一代。
2.兒童在學校學習的社會角色比家庭中所學而言,要更屬正式化和社會化;學校的規範或行為期望, 將對學生的人格和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同輩團體:
2.兒童在學校學習的社會角色比家庭中所學而言,要更屬正式化和社會化;學校的規範或行為期望, 將對學生的人格和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同輩團體:
1.係指有相雷同的社會地位,且年齡相仿的一群;而同輩團體的成員並不一定是朋友。
2.皮亞傑認為兒童在同輩團體中的互動,對其道德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3.在現代社會中,同輩團體對於個人的影響力量,遠較以前的社會為大;成為影響青少年社會化及人 格發展的重要單位。
四、傳播媒體:
2.皮亞傑認為兒童在同輩團體中的互動,對其道德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3.在現代社會中,同輩團體對於個人的影響力量,遠較以前的社會為大;成為影響青少年社會化及人 格發展的重要單位。
四、傳播媒體:
1.係指傳到廣大人群之中並對他們產生影響的傳播方式,例如: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和網路等。
2.傳播媒體能快速而直接的傳遞社會文化,而社會化被看做是文化延續和傳遞的過程,社會化的實質 是社會文化的內化。
3.【偶然學習】:係指閱聽人經由電視、電影、其他媒介,感受到一種外在世界的情境,建立起人們 的價值觀念、社會角色、其他社會組織等的知識。
五、工作職場:
3.【偶然學習】:係指閱聽人經由電視、電影、其他媒介,感受到一種外在世界的情境,建立起人們 的價值觀念、社會角色、其他社會組織等的知識。
五、工作職場:
1.工作職場是個人進行職業社會化的主要場域。
2.個人在職場中經由自己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來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價值; 並在這一個過程中形成個人的能力、品格、氣質、性格等心理特徵。
3.工作單位給人提供了一個檢驗和發展家庭及學校社會化成果的場所,人們會從工作職場中發現許多, 課本上沒有或與書本上不相符合的觀念與做法;這些新的因素甚至會衝擊或改變他們在家庭和學校 中所形成的價值觀。
第四節 再社會化運作方式
一、社會化:
2.個人在職場中經由自己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來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價值; 並在這一個過程中形成個人的能力、品格、氣質、性格等心理特徵。
3.工作單位給人提供了一個檢驗和發展家庭及學校社會化成果的場所,人們會從工作職場中發現許多, 課本上沒有或與書本上不相符合的觀念與做法;這些新的因素甚至會衝擊或改變他們在家庭和學校 中所形成的價值觀。
第四節 再社會化運作方式
一、社會化:
係指透過個人和與之有關的其他個人和團體,相互作用而形成。
二、社會因素是影響個體的五種環境條件:
二、社會因素是影響個體的五種環境條件:
1.家庭的影響:父母、親屬等。2.地位的影響:階層、身分等。3.文化的影響:風俗、傳統等。
4.學校的影響:教師、教材等。5.情境的影響:都市、鄉村等。
三、再社會化:
4.學校的影響:教師、教材等。5.情境的影響:都市、鄉村等。
三、再社會化:
是一種更基本的、迅速的灌輸價值觀念或文化,以徹底改變或放棄原來生活方式而接受另一種截然不 同生活方式的過程,且新的角色完全不同於原來的角色,甚至反對過去的角色價值,如:集中營的洗 腦、犯人重建、削髮為尼等。
四、全面控制機構:
四、全面控制機構:
係指為了基本改造一個人的人格、價值觀、自我認同,把一個人一天24小時都置於管理人員完全控 制之下的地方 ( 例:軍隊的基本訓練 )。
五、欲其再社會化的六種方式為:
五、欲其再社會化的六種方式為:
1.全面控制個人。 2.抑制過去地位。 3.否認過去道德。
4.個人堅強參與。 5.極端嚴厲制裁。 6.同輩團體 支持。
第六章 社會互動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意涵
一、互動的意義:
1.互動:
第六章 社會互動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意涵
一、互動的意義:
1.互動:
係指在社會生活中,個人與他人之間能夠產生關係,主要是因為互動所造成的。所以互動是個人與 他人或團體發生關係的一種過程。
2.社會互動:
係指人們以相互的或交換的方式對別人採取行動,或對別人的行動作出回應,它是人類存在的重要 方式。
3.非語言互動:
3.非語言互動:
係指借助符號,而不是語言所進行的互動;包括:身體語言、個人空間。
二、肢體的語言:
1.例如:恐懼、快樂、驚訝、氣憤等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共同的,這類表情的反應是一種源自於生物性 作為,即是自然具備的而不是後天培養的。
二、肢體的語言:
1.例如:恐懼、快樂、驚訝、氣憤等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共同的,這類表情的反應是一種源自於生物性 作為,即是自然具備的而不是後天培養的。
2.在不同的文化,手勢所表達的意義是非常不同的;姿勢也是體態互動的形式。
3.與有意控制面部表情和動態姿體語言不同,人們常經由靜態的肢體語言『揭露』出他們心中真正的 想法。
三、互動的空間:
1.個人空間:係指人際互動上的距離,,談話者之間的人際距離。
2.人際距離:係指以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加以測量。
第二節 社會互動理論
3.與有意控制面部表情和動態姿體語言不同,人們常經由靜態的肢體語言『揭露』出他們心中真正的 想法。
三、互動的空間:
1.個人空間:係指人際互動上的距離,,談話者之間的人際距離。
2.人際距離:係指以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加以測量。
第二節 社會互動理論
壹、社會互動理論:
係指社會學為對社會互動,進行系性統性說明,有時指象徵互動論,包括:符號互動論、戲劇理論、 俗民方法論。
貳、社會互動理論包括三種理論:
一、符號互動論:
1.
米德認為「行動」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單位.不僅包括人們的實際行為而且,包括對環境中特定事物和 人物的注意、感覺、想法。
2.米德用『自我』概念強調這種事實:我們針對自己採取『行動』,就像我們針對另一個人一樣;個
1.
2.米德用『自我』概念強調這種事實:我們針對自己採取『行動』,就像我們針對另一個人一樣;個
人可以把自己當作對象來互動溝通,正如同在社會中與他人當做對象來互動一般,個人經由自我而 思考,並以自我判斷別人。
3.符號互動論強調互動深受文化的影響,而互動的媒介往往具有象徵性;人類互動是基於對有意義符 號的一種詮釋和行動過程。
4.符號互動論強調的是,,符號和意義在人類互動中的重要性的一種社會學理論;米德的學生布魯默提
3.符號互動論強調互動深受文化的影響,而互動的媒介往往具有象徵性;人類互動是基於對有意義符 號的一種詮釋和行動過程。
4.符號互動論強調的是,,符號和意義在人類互動中的重要性的一種社會學理論;米德的學生布魯默提
出了互動論的三個原則:
(1).根據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我們對其採取行動。
(2).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互動的結果。
(3).在任何情況下,為了賦予情境某種義並決定怎樣行動,我們都要經歷一個內在的闡釋過程。
5.米德所說的【角色採借】:係指假定承擔別人的角色,並試圖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情感。
6.沒有『自我』就沒有社會互動,自我的產生相當程度使社會互動的影響;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實際 上是受制於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左右。
7.自我的五種主要功能包括:
(1).根據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我們對其採取行動。
(2).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互動的結果。
(3).在任何情況下,為了賦予情境某種義並決定怎樣行動,我們都要經歷一個內在的闡釋過程。
5.米德所說的【角色採借】:係指假定承擔別人的角色,並試圖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情感。
6.沒有『自我』就沒有社會互動,自我的產生相當程度使社會互動的影響;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實際 上是受制於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左右。
7.自我的五種主要功能包括:
(1).可作為人們形象互動的對象。(2).可用來分析互動時的情境,以作為反應時的參考。
(3).可供人們使用的。(4).可用來判斷自己,也可用來判斷別人。
(5).給予人們某種認同,使人們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簡而言之,自我概念在符號互動論裡,是一種社會的產品;是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的, 自我是了解個人行為和社會互動的最基本概念。
8.依循符號互動理論的觀點,在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考慮與其他人在相同社會情境下的行動和思想 的一致性;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必須闡釋他人行為的象徵意義。
9.米德認為,對於社會互動的理解是經由「角色採借」過程而獲得的。
10.人們對於情境的詮釋可能是基於過往的經驗,以達成圓融的互動;但亦有許多社會情境需要某種創 造性的定義和再定義過程。
11.人們在互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情境的需要,很可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而隱藏不利的一面; 也可能調整互動的情境以配合互動雙方的期待。
12.在進行日常人際互動時,,我們一般假定:不僅對言語及其他相關符號,甚至是情境,別人都與我們 使用相同的定義;亦即是多數『共享定義』。
13.這種共享相同定義的共識,是人類互動得以進行的關鍵;由於社會的成員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和定義 人際互動的情境,所以他們可以產生預期性行為,儘管這些定義在客觀上有時並不正確,但我們所 共享的這些定義仍指導著人類活動。
二、戲劇理論:
1.
戈夫曼的戲劇理論把人們看成是系劇中的演員,在人際互動中,個體的行動往往是『表演給對方看 的』。
2.按戈夫曼的觀點,類互動最重要的特徵即【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現】,其目的為了使他人按照我 們的願望看到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努力。
3.弋夫曼的戲劇理論中強調,社會成員就是一個演員,演員的腳本已明諸於社會互動的規範和人類的 歷史,至於舞台就是我們所屬的社會。
4.【印象管理】:係指個人對於一個具體對象形成特殊的判斷。
印象管理是有目的,與個人互動中的言談、服裝、儀態、見解、思維有關;印象管理是為了使行動 者能夠更好地控制別人的行為。
5.戈夫曼把針對陌生人或偶爾結識的朋友的行動叫做『前臺』行為,只有關係更為密切的人才被允許 看到『後台』正在發生的一切行為。
6.前台和後台也可以指實際互動場所,在這些場所中,只能有某種特定的表演。
7.戲劇理論強調,人際互動的行為是為著別人而刻意的『做作』和『表演,,希望別人會以行動者裝出 來的行為與他們來往。
三、俗民方法論:
1.俗民方法:係卡芬可建構的,認為在人際互動中,必然有一套我們大家都『不言自明』的規則;且 可以運用這套規則指導我們在情境中的行動。
2.俗民方法是強調:生活的、通俗的、直接的、邏輯的程序,俗民方法使人們即便是彼此並不認識的 情況,也能有效的溝通和互動。
(3).可供人們使用的。(4).可用來判斷自己,也可用來判斷別人。
(5).給予人們某種認同,使人們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簡而言之,自我概念在符號互動論裡,是一種社會的產品;是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的, 自我是了解個人行為和社會互動的最基本概念。
8.依循符號互動理論的觀點,在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考慮與其他人在相同社會情境下的行動和思想 的一致性;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必須闡釋他人行為的象徵意義。
9.米德認為,對於社會互動的理解是經由「角色採借」過程而獲得的。
10.人們對於情境的詮釋可能是基於過往的經驗,以達成圓融的互動;但亦有許多社會情境需要某種創 造性的定義和再定義過程。
11.人們在互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情境的需要,很可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而隱藏不利的一面; 也可能調整互動的情境以配合互動雙方的期待。
12.在進行日常人際互動時,,我們一般假定:不僅對言語及其他相關符號,甚至是情境,別人都與我們 使用相同的定義;亦即是多數『共享定義』。
13.這種共享相同定義的共識,是人類互動得以進行的關鍵;由於社會的成員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和定義 人際互動的情境,所以他們可以產生預期性行為,儘管這些定義在客觀上有時並不正確,但我們所 共享的這些定義仍指導著人類活動。
二、戲劇理論:
1.
2.按戈夫曼的觀點,類互動最重要的特徵即【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現】,其目的為了使他人按照我 們的願望看到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努力。
3.弋夫曼的戲劇理論中強調,社會成員就是一個演員,演員的腳本已明諸於社會互動的規範和人類的 歷史,至於舞台就是我們所屬的社會。
4.【印象管理】:係指個人對於一個具體對象形成特殊的判斷。
印象管理是有目的,與個人互動中的言談、服裝、儀態、見解、思維有關;印象管理是為了使行動 者能夠更好地控制別人的行為。
5.戈夫曼把針對陌生人或偶爾結識的朋友的行動叫做『前臺』行為,只有關係更為密切的人才被允許 看到『後台』正在發生的一切行為。
6.前台和後台也可以指實際互動場所,在這些場所中,只能有某種特定的表演。
7.戲劇理論強調,人際互動的行為是為著別人而刻意的『做作』和『表演,,希望別人會以行動者裝出 來的行為與他們來往。
三、俗民方法論:
2.俗民方法是強調:生活的、通俗的、直接的、邏輯的程序,俗民方法使人們即便是彼此並不認識的 情況,也能有效的溝通和互動。
3.學者鄧尼指出俗民方法論具有四項功能:
(1).強調面對面的互動行為。(2).重視語言在互動過程中的功能.。
(3).自行動者本人的立場,已解釋日常生活作為.。(4).主張以作為的主觀和客觀面向,解釋人際互動。 4.俗民方法論認為,人際的日常互動有許多是屬於指標的表達方式;由於日常生活是欠精準的,因此 必須以某種指標加以表達,才能了解行動的時間和空間因素。
(3).自行動者本人的立場,已解釋日常生活作為.。(4).主張以作為的主觀和客觀面向,解釋人際互動。 4.俗民方法論認為,人際的日常互動有許多是屬於指標的表達方式;由於日常生活是欠精準的,因此 必須以某種指標加以表達,才能了解行動的時間和空間因素。
5.俗民方法論指出,人際日常行為,並非一定是如同科學研究所指陳的理性行為;因此,所謂社會秩 序並,是互動中人們之間的一種「直覺」和「習慣」而已。
第三節 社會互動形式
社會互動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社會行為方式(分為兩大類):
第三節 社會互動形式
社會互動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社會行為方式(分為兩大類):
(1).合作性社會行為:交換、模仿、合作、同化等。
(2).反抗性社會行為:競爭、衝突、敵對、強制、疏離等。
2.社會行為規範:風俗、習慣、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
一、社會行為方式:
1.交換:
(1).交換係指某個人或群體採取某種方式,這種交往的目的是在於獲得酬賞或回報;互惠是交換關係 的基本原則。
(2).荷曼對交換理論指出,在人們彼此交往的背後,自我利益是一種普遍具有的動機.;由於人們發 現互惠的好處,人際互動的穩定模式才得以形成並維持。
2.合作:
(2).反抗性社會行為:競爭、衝突、敵對、強制、疏離等。
2.社會行為規範:風俗、習慣、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
一、社會行為方式:
1.交換:
(1).交換係指某個人或群體採取某種方式,這種交往的目的是在於獲得酬賞或回報;互惠是交換關係 的基本原則。
(2).荷曼對交換理論指出,在人們彼此交往的背後,自我利益是一種普遍具有的動機.;由於人們發 現互惠的好處,人際互動的穩定模式才得以形成並維持。
2.合作:
(1).合作係指人際之間為了達到共同目標,,互相配合的一種和諧行動。
(2).社會學家尼斯比特區分四種主要的合作類型:
(2).社會學家尼斯比特區分四種主要的合作類型:
a.自發合作:彼此雙方植基於合則蒙其利的作為。
b.傳統合作:起源於自發合作,逐步變為穩定的社會習慣,因此合作被制度化了的合作關係。
c.指導合作:雙方再具有權威地位的第三方管理和協調下,進行合作。
d.契約合作;個人或全體之間,正式同意以某種方式進行合作,並對彼此的職責進行清楚的界 定。
3.競爭:
(1).競爭係指社會成員為了爭取有限的資源,在彼此可接受的條件下積極獲取資源的過程。
(2).在競爭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激發潛在的優點;但過度競爭可以轉變為衝突的現象。
4.衝突:
(1).衝突:係指個人或群體間,產生較為激烈情緒和仇視敵對的對抗行為。
(2).齊末爾論述衝突的四種類型:群體之間的衝突、群體之內的衝突、法律之間的衝突、理念之間 的對立;理念之間的衝突,通常是最殘忍和最具破壞性的。
(3).衝突可以成為一種促進對方緊密團結的力量,經由強迫衝突雙方坐下談判直接面對他們的問
題;也可能導致必要的社會變遷,同時,衝突為社會帶來變革的生機。
5.疏離:
(1).疏離:是一種社會情況,係指個體與事物之間的一種生疏,,無法認同融入的現象。
(2).馬克斯認為,在疏離的過程中,以工人為甚。
6.馬克斯認為疏離可區劃為四種:
b.傳統合作:起源於自發合作,逐步變為穩定的社會習慣,因此合作被制度化了的合作關係。
c.指導合作:雙方再具有權威地位的第三方管理和協調下,進行合作。
d.契約合作;個人或全體之間,正式同意以某種方式進行合作,並對彼此的職責進行清楚的界 定。
3.競爭:
(1).競爭係指社會成員為了爭取有限的資源,在彼此可接受的條件下積極獲取資源的過程。
(2).在競爭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激發潛在的優點;但過度競爭可以轉變為衝突的現象。
4.衝突:
(1).衝突:係指個人或群體間,產生較為激烈情緒和仇視敵對的對抗行為。
(2).齊末爾論述衝突的四種類型:群體之間的衝突、群體之內的衝突、法律之間的衝突、理念之間 的對立;理念之間的衝突,通常是最殘忍和最具破壞性的。
(3).衝突可以成為一種促進對方緊密團結的力量,經由強迫衝突雙方坐下談判直接面對他們的問
題;也可能導致必要的社會變遷,同時,衝突為社會帶來變革的生機。
5.疏離:
(1).疏離:是一種社會情況,係指個體與事物之間的一種生疏,,無法認同融入的現象。
(2).馬克斯認為,在疏離的過程中,以工人為甚。
6.馬克斯認為疏離可區劃為四種:
(1).對產品製造的疏離,如:生產中缺乏成就感和回饋所造成的疏離。
(2).製造過程時產生,如:一切原料、生產、價格、產銷都無法參與、決定的疏離感。
(3).工人之間關係的疏離,如:工人與工人、資本家與工人間的疏離。
(4).社區之間的疏離,如: 疏於社區事物。
二、社會行為規範:
1.風俗:
(1).風俗:係指世代相傳做事或行為的社會習慣。
(2).風俗的強制力:係指風俗所規定的為一種社會標準,對於個人具有約束力量;風俗在鄉村的力 量比都市大。
2.道德:
(1).道德:係指人類社會認為正當的人應遵從的行為標準。
(2).道德的行為含有一種義務觀念,道德行為是社會所決定的。
3.法律:
(1).法律:係指經由國家機制透過一定程序完成的明文規範。
(2).法律對於個人行為影響分為兩方面:
a.消極方面:限制個人行為,不能有法律所不允許的行動,以適合國家社會的需要。
b.積極方面:使個人在法律所容許的範圍內活動,以保障社會利益,增進社會幸福。
4.法律之於社會,一方面是一種制裁,一方面是一種保障。
【以道德教育振興社會發展】( p160~161參考專欄 )
現代社會所需的「道德規範」教育應當包括三個方面:
1.個人品德教育:係指個人的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的培養教育。
2.職業道德教育:係指對從事特定職業人員,所進行有關行業道德準則方面的教育。
3.社會公德教育:係指突出在人與人『社會互動』中具有普遍意識的道德取向、道德風氣、道德作為 等方面的教育。
『道德規範』的教育重點:
(2).製造過程時產生,如:一切原料、生產、價格、產銷都無法參與、決定的疏離感。
(3).工人之間關係的疏離,如:工人與工人、資本家與工人間的疏離。
(4).社區之間的疏離,如: 疏於社區事物。
二、社會行為規範:
1.風俗:
(1).風俗:係指世代相傳做事或行為的社會習慣。
(2).風俗的強制力:係指風俗所規定的為一種社會標準,對於個人具有約束力量;風俗在鄉村的力 量比都市大。
2.道德:
(1).道德:係指人類社會認為正當的人應遵從的行為標準。
(2).道德的行為含有一種義務觀念,道德行為是社會所決定的。
3.法律:
(1).法律:係指經由國家機制透過一定程序完成的明文規範。
(2).法律對於個人行為影響分為兩方面:
a.消極方面:限制個人行為,不能有法律所不允許的行動,以適合國家社會的需要。
b.積極方面:使個人在法律所容許的範圍內活動,以保障社會利益,增進社會幸福。
4.法律之於社會,一方面是一種制裁,一方面是一種保障。
【以道德教育振興社會發展】( p160~161參考專欄 )
現代社會所需的「道德規範」教育應當包括三個方面:
1.個人品德教育:係指個人的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的培養教育。
2.職業道德教育:係指對從事特定職業人員,所進行有關行業道德準則方面的教育。
3.社會公德教育:係指突出在人與人『社會互動』中具有普遍意識的道德取向、道德風氣、道德作為 等方面的教育。
『道德規範』的教育重點:
讓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樹立被社會大多數人所肯定的道德價值取向;培養他們獨立的道德判別能力。
第四節 社會角色的意涵
一、角色的定義:
「角色」本意係指演戲的人,化妝打扮後所扮演的戲劇中的人物。
二、社會角色包括下列四方面的涵義:
1.社會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
(1).社會地位:是人們在社會關係體系中所處的位置。
(2).當人處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的一定社會地位時,必然會扮演其相應的社會角色。
2.社會角色是一整套行為規範和行為期待:
(1).社會角色是一套行為規範:社會對處於特定地位的人,都作出了權利、義務兩方面的規定,所 有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權利和義務;個人的權利義務規範被稱為『行為規範』或『行為模式』。
(2).社會角色是一套行為期待:之所以要對特定社會地位的人作出行為模式的規定,就是希望他按 照這套行為模式辦事;這種希望被稱為『行為期待』或『角色期望』。
3.社會角色是人的多種社會屬性和社會關係的反映:
(1).在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承擔著多種社會角色。
(2).任何一種社會角色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的多種社會角色是其多種社會關係的反映.。
第四節 社會角色的意涵
一、角色的定義:
「角色」本意係指演戲的人,化妝打扮後所扮演的戲劇中的人物。
二、社會角色包括下列四方面的涵義:
1.社會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
(1).社會地位:是人們在社會關係體系中所處的位置。
(2).當人處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的一定社會地位時,必然會扮演其相應的社會角色。
2.社會角色是一整套行為規範和行為期待:
(1).社會角色是一套行為規範:社會對處於特定地位的人,都作出了權利、義務兩方面的規定,所 有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權利和義務;個人的權利義務規範被稱為『行為規範』或『行為模式』。
(2).社會角色是一套行為期待:之所以要對特定社會地位的人作出行為模式的規定,就是希望他按 照這套行為模式辦事;這種希望被稱為『行為期待』或『角色期望』。
3.社會角色是人的多種社會屬性和社會關係的反映:
(1).在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承擔著多種社會角色。
(2).任何一種社會角色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的多種社會角色是其多種社會關係的反映.。
4.社會角色是構成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的基礎:
(1).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是人們透過一定的社會關係而結成社會共同體,而社會角色是構成社會共 同體的基礎。
(1).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是人們透過一定的社會關係而結成社會共同體,而社會角色是構成社會共 同體的基礎。
(2).社會角色的扮演:係指當一個人具備了充當某種角色的條件,並依照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為規 範去的活動。
(3).社會角色的扮演分為三個段:
a.角色期待:即角色期望,係指社會對某一角色的行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期待作為一種社會概念,角色期待會影響一個人的角色行為。
b.角色認知:係指角色扮演者,對其角色規範和角色要求的認識和理解。
c.角色行為:係指角色扮演的實際過程或行動,是角色認知的實踐。
社會角色的扮演,一般要經歷「角色期待」到「角色認知」再到「角色行為」的過程,在這過 程中,後者 (角色行為 )與前者 ( 角色期待 ) 往往會產生一些偏,這些偏差或差距在社會學上稱為 『角色差距』。
三、常見的【角色失調】有下列五種狀況:
1.角色緊張:
(1).係指個人在其角色扮演的實際過程中,所引起在時間和作為上的不協調。
(2).避免角色緊張現象發生的為一有效途徑,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合理安排。
2.角色衝突:
(1).係指在社會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間或角色內部發生了衝突、對立、牴觸,妨礙了角色扮演 的順利進行,就產生角色衝突。
(2).角色衝突有兩種基本類型:
a.角色間的衝突,及不同角色承擔者的衝突:常常是由於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認知的差別、 人們沒有按照角色規範形式等原因引起的。
b.角色內的衝突:即一個人承擔了多種角色後,在他自身心理發生了衝;一方面是因為角色緊 張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不同的角色規範相互對立所引起的。
(3).要想擺脫角色衝突,就必須正確處理角色關係。
3.角色混淆:
(1).係指社會大眾或角色的扮演者,對於某一角色的行為標準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衝突。
a.角色期待:即角色期望,係指社會對某一角色的行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期待作為一種社會概念,角色期待會影響一個人的角色行為。
b.角色認知:係指角色扮演者,對其角色規範和角色要求的認識和理解。
c.角色行為:係指角色扮演的實際過程或行動,是角色認知的實踐。
社會角色的扮演,一般要經歷「角色期待」到「角色認知」再到「角色行為」的過程,在這過 程中,後者 (角色行為 )與前者 ( 角色期待 ) 往往會產生一些偏,這些偏差或差距在社會學上稱為 『角色差距』。
三、常見的【角色失調】有下列五種狀況:
1.角色緊張:
(1).係指個人在其角色扮演的實際過程中,所引起在時間和作為上的不協調。
(2).避免角色緊張現象發生的為一有效途徑,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合理安排。
2.角色衝突:
(1).係指在社會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間或角色內部發生了衝突、對立、牴觸,妨礙了角色扮演 的順利進行,就產生角色衝突。
(2).角色衝突有兩種基本類型:
a.角色間的衝突,及不同角色承擔者的衝突:常常是由於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認知的差別、 人們沒有按照角色規範形式等原因引起的。
b.角色內的衝突:即一個人承擔了多種角色後,在他自身心理發生了衝;一方面是因為角色緊 張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不同的角色規範相互對立所引起的。
(3).要想擺脫角色衝突,就必須正確處理角色關係。
3.角色混淆:
(1).係指社會大眾或角色的扮演者,對於某一角色的行為標準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衝突。
(2).由於社會的急遽變遷,人們常感到多種角色的行為規範;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角色應該作甚麼、 該作甚麼和怎麼去做。
4.角色中斷:
(1).係指一個人所承擔前後相繼的兩種角色之間發生的矛盾。
(2).角色中斷解決的方法是,個人應當正確地設計人生;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相繼承擔那些 角色的特點,為未來的新角色做些準備工作。
5.角色失調:
(1)係指由於多種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無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從而出現嚴重的角色失調現象。
(2).角色失調分為兩種:
4.角色中斷:
(1).係指一個人所承擔前後相繼的兩種角色之間發生的矛盾。
(2).角色中斷解決的方法是,個人應當正確地設計人生;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相繼承擔那些 角色的特點,為未來的新角色做些準備工作。
5.角色失調:
(1)係指由於多種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無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從而出現嚴重的角色失調現象。
(2).角色失調分為兩種:
a.是角色的承擔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離婚,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惡劣 後果。
b.角色承擔者透過及時調換所扮演的角色,減少損失或不利的影響;有益於個人,也有利於社 會。
【中國人的人際互動強調兼顧情理】( p.165參考專欄 )
一、相較西方的人際互動,中國社會互動分為兩種形式:
b.角色承擔者透過及時調換所扮演的角色,減少損失或不利的影響;有益於個人,也有利於社 會。
【中國人的人際互動強調兼顧情理】( p.165參考專欄 )
一、相較西方的人際互動,中國社會互動分為兩種形式:
1.『報答』即是送禮。
2.『分配』即是獎賞分配。
二、人情是影響中國社會交往的一種普遍法則,在社會交住中所採用的法則有三種:
二、人情是影響中國社會交往的一種普遍法則,在社會交住中所採用的法則有三種:
『合乎公理』、『合乎人情』、『合情合理』,三種方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個人在社會互動決策中對 於【情】和【理】強調程度的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