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老莊與人生

http://tw.myblog.yahoo.com/hikaru-goodfriend/article?mid=6336






老莊與人生

陳德和老師17-36講課程整理及評量

(空大書香園地)


李匡郎老師 2008-06-19 11:46:24
標題 本課程中幾個重點
這一學期在這個課程上 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讓大家參考
一、版本問題:最近大陸學者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值得參考
二、對道的體悟:1.自然之道 2.人之道 3人在道中:道通為一
三、對道的落實:自行其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該走的路,向道與向死的生命二重奏,應該是人生命中一曲和諧的天籟。

祝大家考試順利 生活愉快


陳德和老師17-36講課程整理及評量

第 17 講 - 人心的氾濫與誤用
一、「有身」和「無我」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此地所說的「有身」,並非泛泛所謂「據有身體」或「擁有生命」等等罷了,因為如果做成這種解釋,將無以發現老子思想的真正精采還有他悲天憫人的用心。「有身」是指「有執於身」;「有執於身」亦即「有執於我」,換句話說,就是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意思。是故,「有身」和「無我」正好是人生的一迷一悟或一降一升;「有身」就不免沉淪陷溺,「無我」才是解放超越。
關於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有身有執,老子又曾形容它為「心使氣曰強」(〈第五十五章〉),這裏說的「強」乃是「堅強死之徒」的「強」,老子因此而斷定凡此即是我們生命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災難、那麼多禍害的最主要原因。又老子既然有此警覺,所以會在《道德經》的〈第二十九章〉和〈第六十四章〉中,兩度提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的忠告,並強調「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的道理。

莊子在其書開宗明義的〈逍遙遊〉中,即藉由惠施因不免於「有蓬之心」以致「拙於用大」,以對顯出無待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的曠達天放。「有蓬之心」猶如老子說的「有身」,它當然也一樣是「心使氣曰強」者。事實上,莊子書中對於人心的種種迷失與誤用,比起老子的《道德經》有著更多的觀察和批露

二、夸奢慕外之心
夸奢是誇張、過分的意思;夸奢慕外之心指的是:貪著於外在的財貨名位因而產生之過度希盼強求的心理欲望;簡單地說,它就是對於外在事物之不知節制的占有衝動。人生在世自然有其本能衝動和生存欲望,這也是維繫我們生命所不能或缺者,所以從來沒有人敢否定它們的必要性。

老子十分禁忌我們過度的放縱豪取,所以他主張:「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經‧第二十九章》)其實老子所要提供於我們的,無非是一種清貧、簡約、內斂、含蓄的思想,他期待世人能夠願意選擇過著乾淨無華的生活,是故,他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德經‧第十九章》)另外,在《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中他也一再質問那些迷不知返的人們:「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老子並且苦口婆心地為他們指點名燈,他說:「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莊子也有相同的提示。莊子在他書中的〈大宗師〉和〈達生〉分別告誡我們:「其耆欲心者,其天機淺」和「凡外重者內拙」之外,又在〈德充符〉說:「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意思是:凡是在內在德行上有所成就者,莫不都是能夠忘卻外在得失的人,如果一個人老是惦記著外在的得失計較,而忘記了內在德行的重要性,這才就叫做真正的遺忘。莊子要我們徹底排除、忘卻的,就是那個會妨害我們德行發展的種種負面因素,它最主要的,還是深嗜於欲的夸奢慕外之心。

三、跌宕馳放之心
跌宕是指上下之間的對比變化;馳放則是奔馳競速、放肆冶蕩。此處所謂跌宕馳放之心,是在形容一個人的情緒衝動,常常隨著他所遭受的得失利害而狂飆激越、無法收斂;更仔細地講,它也就是個人由於特別在乎外在事物的或赢或輸,因而引發情識上的偏執,並隨之帶來強烈的喜怒哀樂等等反應。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中曾經說過:「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得寵和受辱或許都是我們生活中所不能或免的遭遇,得寵之時會讓我們感到滿足的愉快,受辱之際則令我們心生不悅及沮喪,凡此也都是人之常情、司空見慣;但有些人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他無論得寵或者受辱還是同樣處於驚嚇狀態,所以老子對此很不以為然。老子的不以為然,洵非反對人之有種種的情緒反應,而是反對那些不正常的、不平衡的心理過度緊張,像「寵辱若驚」就是。

同樣的,莊子在〈齊物論〉亦曾經提過:「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這也是在形容跌宕馳放的心緒變化,然而老子莊子的這種觀察和描述,並非僅僅對實然的現象做記錄而已,他更有其繫於世道人心的關切之情。老子莊子所擔心的,並不是我們人會有種種不同的情緒反應,而是會固執地掉入得失計較的泥沼無法自拔,以致引起情緒的過度變化和投射,此不但將傷害到自己,同時也會波及別人,造成別人的不適與困擾。

四、機巧識辨之心
機巧是指工於算計,其特別在乎事實結果的有利佔有;識辨則如佛家所云的「世智辨聰」,它能充分掌握世俗人情的進退然否,並有效地為自己累積最多的好處。機巧識智之心嚴格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也不能說它是罪惡,然而畢竟它只是一種經驗而不是一種德行,所以對人格的成長而言並不完全可靠,更何況如果一味的依賴它,最後還恐會全然落於個人的利益考量,此不但將阻礙我們體道證德的道路,同時也將隔斷我與他者之間的完全暢通。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章》說:「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他所講的昭昭和察察,正是世俗之人機巧識辨的心思表現,然老子並不認為這是最值得珍貴而必須學習的,他反而覺得唯有昏昏悶悶的我,亦即「愚人之心也哉」的我,才是合於常道的要求。清朝時代的鄭板橋曾有一句名言:「人生難得糊塗」,老子講的昏昏與悶悶即是此種放下一切算計、不願處處計較的難得修養。
老子之所以反對機巧識辨之心,這和他向來之主張「為道日損」、以及「損有餘,補不足,天道也」,當然有著明顯關係,因為機巧識辨之心所將帶給我們的,乃是「為學日益」或「眾人皆有餘」。莊子對於機巧識辨之心的批判,則見於〈天地〉中。

莊子主要是透過那位「抱甕而出灌」的老丈人,表達一種不落流俗的人生態度。老丈人提醒我們:現實生活中許多功利機巧的能事,它往往會引發我們的心機巧智,若一往而不復,終將使得世人逐漸喪失純白自然的天真本德。

四、偏執固取之心
偏執是偏頗執持,固取是強固奪取;偏執固取之心,指的是囿於己見、限於己思、不肯通融、無法溝通的封閉心靈。偏執固取之心比起前面所講之三種人心的氾濫和誤用,顯然更加嚴峻,也更加隱微、根本,我們也可以說,凡前面所云之夸奢慕外之心、跌宕馳放之心和機巧識辨之心,其實都來自人們的偏執固取而形成的。偏執固取之心即是《道德經》中的「常心」,亦即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主觀態度。老子認為它們是我們生活世界中一切麻煩和困擾的源頭,所以告誡統治者要「虛其心」,要「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要「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一、問答題

1.試說明「有身」和「無我」的分別?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此地所說的「有身」,並非泛泛所謂「據有身體」或「擁有生命」等等罷了,因為如果做成這種解釋,將無以發現老子思想的真正精采還有他悲天憫人的用心。「有身」是指「有執於身」;「有執於身」亦即「有執於我」,換句話說,就是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意思。是故,「有身」和「無我」正好是人生的一迷一悟或一降一升;「有身」就不免沉淪陷溺,「無我」才是解放超越。
關於堅持己見、強行己意的有身有執,老子又曾形容它為「心使氣曰強」(〈第五十五章〉),這裏說的「強」乃是「堅強死之徒」的「強」,老子因此而斷定凡此即是我們生命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災難、那麼多禍害的最主要原因。又老子既然有此警覺,所以會在《道德經》的〈第二十九章〉和〈第六十四章〉中,兩度提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的忠告,並強調「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的道理。

2.何謂「夸奢慕外之心」?
夸奢是誇張、過分的意思;夸奢慕外之心指的是:貪著於外在的財貨名位因而產生之過度希盼強求的心理欲望;簡單地說,它就是對於外在事物之不知節制的占有衝動。
老子十分禁忌我們過度的放縱豪取,所以他主張:「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經‧第二十九章》)老子所要提供於我們的,無非是一種清貧、簡約、內斂、含蓄的思想,他期待世人能夠願意選擇過著乾淨無華的生活,

莊子也有相同的提示。莊子在他書中的〈大宗師〉和〈達生〉分別告誡我們:「其耆欲心者,其天機淺」和「凡外重者內拙」之外,又在〈德充符〉說:「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意思是:凡是在內在德行上有所成就者,莫不都是能夠忘卻外在得失的人,如果一個人老是惦記著外在的得失計較,而忘記了內在德行的重要性,這才就叫做真正的遺忘。莊子要我們徹底排除、忘卻的,就是那個會妨害我們德行發展的種種負面因素,它最主要的,還是深嗜於欲的夸奢慕外之心。


3.何謂「跌宕馳放之心」?
跌宕是指上下之間的對比變化;馳放則是奔馳競速、放肆冶蕩。此處所謂跌宕馳放之心,是在形容一個人的情緒衝動,常常隨著他所遭受的得失利害而狂飆激越、無法收斂;更仔細地講,它也就是個人由於特別在乎外在事物的或赢或輸,因而引發情識上的偏執,並隨之帶來強烈的喜怒哀樂等等反應。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中曾經說過,得寵和受辱或許都是我們生活中所不能或免的遭遇,得寵之時會讓我們感到滿足的愉快,受辱之際則令我們心生不悅及沮喪,凡此也都是人之常情、司空見慣;但有些人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他無論得寵或者受辱還是同樣處於驚嚇狀態,所以老子對此很不以為然。老子的不以為然,洵非反對人之有種種的情緒反應,而是反對那些不正常的、不平衡的心理過度緊張,像「寵辱若驚」就是。
莊子在〈齊物論〉亦曾經提過:「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這也是在形容跌宕馳放的心緒變化,然而老子莊子的這種觀察和描述,並非僅僅對實然的現象做記錄而已,他更有其繫於世道人心的關切之情。老子莊子所擔心的,並不是我們人會有種種不同的情緒反應,而是會固執地掉入得失計較的泥沼無法自拔,以致引起情緒的過度變化和投射,此不但將傷害到自己,同時也會波及別人,造成別人的不適與困擾。


4.「偏執固取之心」的意涵為何?
偏執固取之心,指的是囿於己見、限於己思、不肯通融、無法溝通的封閉心靈。偏執固取之心比起前面所講之三種人心的氾濫和誤用,顯然更加嚴峻,也更加隱微、根本,我們也可以說,凡前面所云之夸奢慕外之心、跌宕馳放之心和機巧識辨之心,其實都來自人們的偏執固取而形成的。
偏執固取之心即是《道德經》中的「常心」,亦即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主觀態度。老子認為它們是我們生活世界中一切麻煩和困擾的源頭,所以告誡統治者要「虛其心」,要「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要「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 18 講 - 人生的禁錮與困頓
一、知識的封閉與束縛
所謂「知識的封閉與束縛」,指的是我們常常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所知、所明,以致形成偏見、成見而將自己困住在狹隘的象牙塔內,佛教說的「所知障」也屬於這類。其實凡是真正具有知識的人,應當更能發現知識的相對性以及自己所知之有限性,因而,更加懂得謙虛和尊重,並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掉入知識的傲慢中。

二、「唯知主義」和「唯我論」的分別及其困頓
「唯知主義」者或是「理智一元論者」的狂妄,這些人以為知識就是萬能,知識才是人類最輝煌的成就,憑藉著知識我們就無所不利,所以只要我們有了足夠的知識就等於有了一切。
「唯我論」者,每每以為自己就是比別人來得認真和聰明,自己才是最有資格當人類知識的代言人、世界真理的印證者。
從老莊思想來說,以上的驕傲和蠻橫,其實都犯了獨斷專制的錯誤。蓋第一種人沒有察覺到人的生命除了知性之外還有意志及情感的存在,所以會疏忽道德與藝術對人類世界的重要性;第二種人沒有發現到個人既然有優點而別人也一樣可以有長處,所以會忘記除了他以外,別人也同樣有其一己之得的精采。

三、「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的分別及其影響
所謂「知識中心主義」,以「知識」為天下事物的主宰、將「知識」當成一切的標準。所謂「自我中心主義」是也以「自我」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將「自我」當成一切的標準。
「知識中心主義」我們也可以叫它做「知識本位主義」或是「知識決定論」、「知識萬能論」;我們並沒有否定或不尊重知識本身,我們否定那些執著於知識並以知識為本位、拿知識做主宰的封閉性心態,我們對於「自我中心主義」的批判也同樣出自這種意思。我們可藉佛經的話,形容老莊思想的批判乃是「去病而不去法」的治療作用。
「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它們造成的負面影響確實非常嚴重,老子就看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才會針對那些「知識中心主義」者強調「無知」,針對那些「自我中心主義」者強調「無我」;其實「無知」應該是「無執著知識」或「化掉對於知識的執著」,「無我」應該是「無執著自我」或「化掉對於自我的執著」

四、立場的分立與對決
「所謂立場的分立」,就是一定要強分敵我和彼此;對決則是在黨同伐異的緊張下,所形成的雙方對峙與衝突。立場的分立與對決乃是「標準主義」的慣犯所招惹出來的糾葛,它可以擴大到知情意的任何層面,亦即: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等等的相對分別,以及由之而生的好惡取捨迎拒,都會因它而不斷產生,所以影響更為可怕。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是在對「標準主義」者的武斷偏狹做出警告,因為他們特別喜歡量尺寸、定規矩,用自己的意思去評價事物的高低然否;「標準主義」者已然是以主觀的意見為裁判的依據,並將天底下的事物做出一刀兩斷的切割,所有二元的對立即跟著接踵而至,卻不知如此一來宇宙萬有的原來和諧就被破損毀壞了。

五、價值的游離與否定
所謂「價值的游離與否定」,一則是說原本是要維護價值,卻由於處理的不當反而將價值破壞了,二則是指把原本所具有的價值,異化成反價值或價值的缺如。惟無論那種意思的游離,都將帶來價值的遺棄和否定。價值則比起知識的議題更加廣泛,它並涉及到人的抉擇判斷而為應然上的表現。
老子、莊子之所以常常對於道德發議論,這和他們乃是儒家思想的批判者有著絕對的關係。儒家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以道德為優先的實踐哲學,它所講的道德則不外乎是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等德行倫理,此和老莊思想所要肯定的道德並不一樣。老子、莊子兩人同樣都認為,儒家之一往堅持於仁義禮智、忠孝信實,並且刻意將天道只當成道德的天道,將人性只當成道德的人性,這其實都是一種設限和執著。於是老子、莊子覺得,為了要救回無限的天道,為了要救回完整的人性,就必須不惜針對儒家所講之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德行倫理進行反省性的批判;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曾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莊子當然也是附和著老子而說:「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莊子‧齊物論》)

六、情欲的競逐與陷溺
情欲是指人所與生俱來的感性存在,仔細地說它包括:生物的本能、生理的欲望以及心理的情緒等三個面向。從老莊思想的觀點看,人的生命最初是素樸無華的,人的情欲原來也非常容易得到滿足,但是由於後天人為的不斷操弄,以及外在事物的再再誘引,人的生命就逐漸變得複雜麻煩,人的情欲也猶如江河潰堤般,一發不可收拾。凡此即老莊思想所耿耿於懷者,所以如何化解人為的造作以恢復生命的天真美好,如何扼阻情性欲望繼續狂飆以重建生命的虛靜自然,就成了老莊思想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老子是有感於情欲的過分膨脹已然引發病態,所以才提醒我們不可繼續再沉淪於此,而必須緊急做出收斂的動作,這種自我情欲的收斂,當然一方面是在降低或減少欲望的出現,這即是老子講的「少私寡欲」,另一方面當然也代表著我們不再過分在乎或執著欲望,故老子說「無欲」。又莊子在外篇的〈山木〉亦曾說:「刳形去皮,洒心去欲。」他應該也是居於同樣的道理。
老子對於世間常見的病痛的確是耿耿於懷,像在《道德經‧第九章》他又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子擔心我們老是貪多務得,反而給自己形成負累、造成傷痛,所以希望世人懂得節制,知道拒絕外物對於情欲的誘惑,蓋唯有如此,才是保住我們生命人格活潑盎然的不二法門,所以他又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1.人的一生中有何禁錮與困頓?試簡述之


(一)知識的封閉與束縛:所謂「知識的封閉與束縛」,指的是我們常常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所知、所明,以致形成偏見、成見而將自己困住在狹隘的象牙塔內,佛教說的「所知障」也屬於這類。

(二)立場的分立與對決:「所謂立場的分立」,就是一定要強分敵我和彼此;對決則是在黨同伐異的緊張下,所形成的雙方對峙與衝突。立場的分立與對決乃是「標準主義」的慣犯所招惹出來的糾葛,它可以擴大到知情意的任何層面,亦即: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等等的相對分別,以及由之而生的好惡取捨迎拒,都會因它而不斷產生,所以影響更為可怕。

〈三〉價值的游離與否定:所謂「價值的游離與否定」,一則是說原本是要維護價值,卻由於處理的不當反而將價值破壞了,二則是指把原本所具有的價值,異化成反價值或價值的缺如。惟無論那種意思的游離,都將帶來價值的遺棄和否定。價值則比起知識的議題更加廣泛,它並涉及到人的抉擇判斷而為應然上的表現。

(四)情欲的競逐與陷溺:情欲是指人所與生俱來的感性存在,仔細地說它包括:生物的本能、生理的欲望以及心理的情緒等三個面向。從老莊思想的觀點看,人的生命最初是素樸無華的,人的情欲原來也非常容易得到滿足,但是由於後天人為的不斷操弄,以及外在事物的再再誘引,人的生命就逐漸變得複雜麻煩,人的情欲也猶如江河潰堤般,一發不可收拾。凡此即老莊思想所耿耿於懷者,所以如何化解人為的造作以恢復生命的天真美好,如何扼阻情性欲望繼續狂飆以重建生命的虛靜自然,就成了老莊思想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2.「唯知主義」和「唯我論」有何分別? 在老莊思想中,對這二者有何批評?


「唯知主義」者或是「理智一元論者」的狂妄,這些人以為知識就是萬能,知識才是人類最輝煌的成就,憑藉著知識我們就無所不利,所以只要我們有了足夠的知識就等於有了一切。
「唯我論」者,每每以為自己就是比別人來得認真和聰明,自己才是最有資格當人類知識的代言人、世界真理的印證者。
從老莊思想來說,以上的驕傲和蠻橫,其實都犯了獨斷專制的錯誤。蓋第一種人沒有察覺到人的生命除了知性之外還有意志及情感的存在,所以會疏忽道德與藝術對人類世界的重要性;第二種人沒有發現到個人既然有優點而別人也一樣可以有長處,所以會忘記除了他以外,別人也同樣有其一己之得的精采。


3.「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有何分別及其影響?


所謂「知識中心主義」,以「知識」為天下事物的主宰、將「知識」當成一切的標準。所謂「自我中心主義」是也以「自我」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將「自我」當成一切的標準。
「知識中心主義」我們也可以叫它做「知識本位主義」或是「知識決定論」、「知識萬能論」;我們並沒有否定或不尊重知識本身,我們否定那些執著於知識並以知識為本位、拿知識做主宰的封閉性心態,我們對於「自我中心主義」的批判也同樣出自這種意思。我們可藉佛經的話,形容老莊思想的批判乃是「去病而不去法」的治療作用。
「知識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它們造成的負面影響確實非常嚴重,老子就看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才會針對那些「知識中心主義」者強調「無知」,針對那些「自我中心主義」者強調「無我」;其實「無知」應該是「無執著知識」或「化掉對於知識的執著」,「無我」應該是「無執著自我」或「化掉對於自我的執著」。


4.老子、莊子如何批判儒家思想的「道德」?


老子、莊子之所以常常對於道德發議論,這和他們乃是儒家思想的批判者有著絕對的關係。儒家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以道德為優先的實踐哲學,它所講的道德則不外乎是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等德行倫理,此和老莊思想所要肯定的道德並不一樣。老子、莊子兩人同樣都認為,儒家之一往堅持於仁義禮智、忠孝信實,並且刻意將天道只當成道德的天道,將人性只當成道德的人性,這其實都是一種設限和執著。於是老子、莊子覺得,為了要救回無限的天道,為了要救回完整的人性,就必須不惜針對儒家所講之仁義禮智、忠孝信實等德行倫理進行反省性的批判;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曾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莊子當然也是附和著老子而說:「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莊子‧齊物論》)。


第 19 講 - 去私去偏的生命進路
一、生命困境的解禁:
(一)人生的病痛來源:
1.在自己的心靈中圍籬笆。
2.在自己的觀念上建堡壘。
3.眼界、胸襟氣度越來越小。
(二)開放心靈的證成:去私去偏的工夫
1.化掉自我之執著。
2.放鬆自我之把持。

二、「由小而大,由大而化。」
(一)生命的不斷放大
1.自我之胸襟氣度的不斷放大。
2.能夠放大的原因是懂得丟開出去什麼。
(二)「心齋」:凝寂虛靜的心境。

三、「坐忘」:「離形去知」
(一)「離形」:能夠遠離於形體的執著。
(二)「去知」:超越了知解的固持。
(三)針對俗情的破解與自我的突破所明白彰顯的實踐工夫。

四、照體獨立,物我皆如
(一)「朝徹」、「見獨」:
1.「朝徹」:生命的負累完全解除,人格的茫昧徹底消化,是人生理想完全體現。
2.凡能朝徹者必是悟道者,見獨就是見道。
3.朝徹見獨合而言之就是體道證德。
(二)「攖寧」:
1.體道證德之境界。
2.無待無執地處乎萬象之中卻不被萬象所牽引擾動的境界。
3.「外」的實踐。
1.生命困境如何解禁?


生命困境的解禁就是開放心靈的證成,而唯一能夠實現此境界的,莫非就是去私去偏的工夫。人生的病痛,就是一般人常常會在自己的心靈中圍籬笆、會在自己的觀念上建堡壘,人們原先以為藉此可以保護自己,甚至藉此可以宣示自己的主權和地盤,並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或高人一等,可是卻想不到最後反而是困住了自己,限制了自己,讓自己沒有辦法主動走出來,用平常心去面對天下的英雄豪傑、面對廣闊的山河大地。唯有確實能夠化掉自我之執著、放鬆自我之把持的人,才是真正能夠開拓自己的人,也才是真正能夠擁抱天下的偉大人格。

2.何謂「心齋」?


在〈人間世〉中孔子和顏回的師徒問答,最後孔子對顏回做這樣的教誨:「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這段話雖然表面上看是孔子說的,但實際上卻是莊子在假借孔子的身分來表明自己的意見,莊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必須摒除雜念,專一心思。不用耳去聽而用心去想,不用心去想而用氣去應!耳的功用僅只在於聆聽聲音,心的功用僅只在於查證外界事物,氣則是凝寂虛靜地順應著宇宙萬物。凡能凝寂虛靜者就是對道的體貼認同,而此凝寂虛靜的心境就叫做「心齋」。莊子這段話是在提醒著我們,必須逐步淨空自己,而能夠「聽之以氣」才算是用對工夫,「氣」其實就是「虛」,也就是「道」,這個「道」也當然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的「道」。

3.何謂「坐忘」?


在老莊的思想中「忘」應該和「無」都是同義語,不過「無」因為是總持的說,所以抽象一點,相較之下「忘」就顯得生活化,顯得具體平實而容易感同身受,「離形去知」則更是將「忘」做了最傳神的形容。
「離形」當然不是將形體支解切離,而是能夠遠離於形體的執著;「去知」亦非拋棄或拒絕各種認知見解,而是超越了知解的固持,莊子認為惟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保住了形、真正成全了知。從以上種種說來,不論是無、不論是忘、或者是離形去知,對道家而言無非一種針對俗情的破解與自我的突破所明白彰顯的實踐工夫,所以顏回的步步相忘即是生命理境的步步開顯,能夠忘之竟盡,即是生命理想的充其極朗現。


4.何謂「朝徹見獨」?


生命的負累完全解除,人格的茫昧徹底消化,是之謂「朝徹」,所以朝徹是人生理想完全體現。凡能朝徹者必是悟道者,見獨就是見道。朝徹見獨合而言之就是體道證德,這是開放心靈的圓融理境,此一道心理境本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崇高的嚮往,具有永恒而遍在之意,所以可以用不生不死、無古無今來形容之。
再者,此體道證德之境界,是無待無執地處乎萬象之中卻不被萬象所牽引擾動的境界,所以莊子又稱它為「攖寧」。才質只是一種可能性,它對人格的實現無法提供必然的保證,重要的還是在於個人之能以聖人為目的而念茲在茲、全心向道,至於其粹心礪念的工夫,又可約之曰「外」的實踐。
「外」是置之度外的意思,能置之度外就是能不刻意、不把持、不黏滯而灑然冰釋,所以它和「忘」幾乎等同。外的對象,則有天下、物、和生的不同,這是由遠而近、由疏而親的步驟流程,蓋天下為遠為疏,物則次之,若人之己身乃近而親者,所以想對它們置之度外,一定有先後難易之別,但是終必全然化掉,才能說朝徹見獨。


第 20 講 - 順應萬物的快樂人生
一、心靈的絕對解放能夠開啟順應萬物的快樂人生:
(一)根據老莊思想的考察,天地萬物雖然紛然雜陳,然而不外乎彼是兩端,人間論議儘管林林總總,亦必歸諸可與不可而已。
(二)具足開放心靈的聖人,則能兼兩而不累。
(三)「靈樞長運」:生命清醒覺悟的境界。

二、「無用之用乃為大用」:
(一)「無用」:
1.這個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例如:毫無作用、一無可用、不被所用、無執於用、以無為用、不以用為用、無私心以自用等。
2.「不被所用」和「無執於用」更和老莊的思想特色直接相關聯。
(二)「無用之用」
1.莊子內七篇中討論到「無用之用」者,集中於〈逍遙遊〉和〈人間世〉。
2.世俗的觀點,以物之可用與不可用而決定取捨。
3.莊子以為可用與不可用是主觀的,也是相對的,如果我們不拘泥於世俗的習慣,則任何一物都是可用的。
4.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任何一物也不能被取消它的存在。
5.〈逍遙遊〉中莊子對「五石之瓠」的見解是從「無執於用」來說無用之用。
6.以逞能貪進為有用是莊子所不以為然的。
7.不必迎合世俗之用卻得以全生者,雖拙而無用卻已證其有大用矣,這才是莊子所津津樂道。
8.莊子是視存在即目的的實存主義者。

三、「乘物以遊心」:
(一)從字義上來解釋:
1.「乘物」一詞即為「順物」或「應物」。
2.「遊心」則是「悠然之心」,亦有從容不迫、怡然自得的含義。
(二)道心理境之悟得:
1.任何人都可以用無、外、忘、虛等的工夫,做生命的超越和突破。
2.藝術化的天地。
3.凡能遊者莫不逍遙也,逍遙即彷徨悠遊也。然而遊又需有物有世,在物世中之遊才是真遊,否則只是虛擬實境式的神遊。
4.凡萬物之可乘者,是因為我心能遊之也,究其實乘物就是遊心、遊心就是乘物,惟能證心物不一不二者,才能妙趣橫生。
5.老莊思想中的道心理境是圓通無礙的造詣,這類造詣不從倫常義理顯特色,它只是超克兩端之僻執但又不與兩端相忤逆,藉此以保住天地人我的大和諧而已。
1.何謂「無用之用乃為大用」?


在莊子內七篇中曾經討論到「無用之用」者,應該集中於〈逍遙遊〉和〈人間世〉。〈逍遙遊〉從莊子和惠子的對話起就開始討論無用之用。惠子是採世俗的觀點,以物之可用與不可用而決定取捨。莊子不如是,他以為可用與不可用是主觀的,也是相對的,如果我們不拘泥於世俗的習慣,則任何一物都是可用的。換言之,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任何一物也不能被取消它的存在。莊子的這種見解是從「無執於用」來說無用之用。

2.何謂「乘物以遊心」?


從字義上來解釋,「乘物」一詞即為「順物」或「應物」,「遊心」則是「悠然之心」,亦有從容不迫、怡然自得的含義。老莊思想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用無、外、忘、虛等的工夫,做生命的超越和突破,其所證成之開放的心靈,可以解構人世間的種種對立,也可以掙脫利害得失的牽絆,甚至連生死的到來亦不被其所恐動,換句話說,惟此道心理境之悟得,始是無處不可遊、無入而不自得的大痛快。
莊子洞見了這個藝術化的天地,所以會想到逍遙遊。遊是悠遊,悠遊中自然有品味,因為他在放慢腳步、靜心體會。凡能遊者莫不逍遙也,逍遙即彷徨悠遊也。然而遊又需有物有世,在物世中之遊才是真遊,否則只是虛擬實境式的神遊。因此逍遙遊即是「乘物以遊心」。


3.何謂「靈樞長運」?


根據老莊思想的考察,天地萬物雖然紛然雜陳,然而不外乎彼是兩端,人間論議儘管林林總總,亦必歸諸可與不可而已,一般人在此兩端的對立中,以是非彼,以可敵不可,結果造成世情的分裂,使自己身陷勢不兩立的拉扯中。不過若是具足開放心靈的聖人,則能兼兩而不累,因為他已然是超乎彼是之對立、又亦彼亦是的因是因非,像這個就是生命最清楚的覺醒,我們將這種清醒覺悟的境界,形容為「靈樞長運」。「長運」是說它能永遠的運作下去,也就是可以使我一直擁有快樂自在的生活;「靈樞」則是從「靈妙的道樞」這個語詞簡化得來的。「道樞」是莊子在〈齊物論〉發明的一個專有名詞,他認為能夠到達不落兩端而能左右逢源的生命境界,那就是「道樞」,陳德和先生基於莊子所講的「道樞」乃是一種虛靈不呆滯的人生,所以就叫它為「靈樞」。

4.莊子對「五石之瓠」的見解會不會是要以工具性來決定存在性呢﹖


莊子對「五石之瓠」的見解是從「無執於用」來說無用之用,然而莊子不是要以工具性來決定存在性的,因為他在回答惠子以樗樹為例的質疑時,對無用之用又有新的提示。莊子之笑狸狌,是牠們自恃其才,結果反而常羅世網以致不能終其天年,可見以逞能貪進為有用是莊子所不以為然的,至於因為不必迎合世俗之用卻得以全生者,雖拙而無用卻已證其有大用矣,這才是莊子所津津樂道。所以莊子不是重視物的工具機能而是重視物之能否遂其所生,總之,他不是工具主義或實用主義者,而是視存在即目的的實存主義者。


第 21 講 - 開顯絕對的理想
一、《莊子‧逍遙遊》中「大鵬怒飛」的故事:
(一)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生命之由小而大的成長。
2.天人合一的終極理想境。
(二)生命走向「逍遙」之境:
1.「由小而大」的成長。
2.「由大而化」的飛越:將平面的數量之大,化為立體的品質提升。
3.從北冥人間,飛往南冥天上,這是一段形而上的生命之旅。
(三)「逍遙遊」的精神象徵--「大鵬怒飛」。
1.「逍」是消解,指涉的是工夫的修養。
2.「遙」是遠大,指涉的是修養工夫所開顯的境界。
3.消解了形體的束縛與心知的執著,擺脫了形軀的拘限,也解開了心知的桎梏,生命存在得到了全然的釋放,可以高蹈遠引,海闊天空的往天上飛行,此在人間開發了形而上的天空,也就無處不可遊,無事莫非遊了。
(四)「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1.「逍遙遊」,重在解消人為造作,而回歸自然天眞。
2.人為造作之最,就在權勢功名的奔競爭逐,而其癥結,卻在自我的執著。
3.無己是無掉自我的執著,也就可以無掉權勢的逐鹿問鼎,無掉功名的癡迷熱狂。因為「無己」,「無功」又「無名」,生命也就回歸自身,既自在又自得了。

二、《莊子‧養生主》裏面「庖丁解牛」的故事:
(一)解牛的三段進程
1.目視:肉眼看到的是牛的血肉形體;停留在牛的物質性。
2.心知:心眼看到的是牛的骨節架構;心知落在實用價量,封閉了牛的性靈。
3.神遇:天眼看到的是牛的神韻風骨,釋放了牛的精神風貌,而顯現了牛本身的美感自在。
(二)遊刃有餘
1.以解牛的刀刃,來比喻人物的精神自我。
2.以牛體的障隔,來比喻人間街頭的紛擾。
3.人間名利與天下權勢的纏結困局,可以在無掉心知執著的自我解消中被解開。
4.「以無厚入有間」,人間行走還是可以優遊自得的。
1.試以「大鵬怒飛」的寓意來說明「逍遙遊」之意。


生命走向「逍遙」之境,一者要「由小而大」的成長,二者要「由大而化」的飛越,不然的話,「大」終將成為自己的負累。此將平面的數量之大,化為立體的品質提升。且生命主體的修行涵養,還得跟天地自然做一結合,生命的大化與天地的大化同體流行,從北冥人間,飛往南冥天上,這是一段形而上的生命之旅,而不是從北海飛往南海之跡近逃難的遷徙流離。「南冥者,天池也」,正是人間天上的終極理想境。「大鵬怒飛」的聲勢浩壯,是莊子「逍遙遊」的最佳寫照。「逍」是消解,指涉的是工夫的修養,「遙」是遠大,指涉的是修養工夫所開顯的境界。消解了形體的束縛與心知的執著,擺脫了形軀的拘限,也解開了心知的桎梏,生命存在得到了全然的釋放,可以高蹈遠引,海闊天空的往天上飛行,此在人間開發了形而上的天空,也就無處不可遊,無事莫非遊了。「逍遙遊」亦工夫亦境界,有工夫修養才有境界開顯,「逍」而後能「遙」,「遙」而後可「遊」。「大」而能「化」是「逍」,「化」而「怒飛」是遙,「南冥天池」的人間天上,則何處不可遊,何事而非遊,故「大鵬怒飛」正是「逍遙遊」的精神象徵。

2.試說明「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之意義。


這一「大鵬怒飛」的造道、訪道之旅,莊子在此段的後續文章說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天地本自然,不能假借,也無須假借,六氣本自變化,不能由人控御,也不用干預控御;只要自家生命與天地同在,與六氣同行,就不必等待天候地理的特殊條件,而在每一當下逍遙自在。不必等待即無條件,無條件也就無限定,那生命的美好空間,豈不是無窮無盡了嗎?此所以「逍遙遊」,重在解消人為造作,而回歸自然天眞。人為造作之最,就在權勢功名的奔競爭逐,而其癥結,卻在自我的執著。無己是無掉自我的執著,也就可以無掉權勢的逐鹿問鼎,無掉功名的癡迷熱狂。因為「無己」,則功名頓失所依,人生就從權勢的枷鎖與功名的牢籠中超離出來,既「無功」又「無名」,生命也就回歸自身,既自在又自得了。

3.試說出庖丁解牛工夫的三段進程。


丁以舞蹈的動作,與音樂的節奏,在沒有流血,沒有痛苦的情境下,完成了「解牛」的任務。文惠君大為讚歎:「一個人的解牛工夫,怎麼可能到達如此高超的境地!」庖丁卻做出澄清:「我一生所追尋的是道的體現,早已越過技藝的層次了!」他現身說法,解析自家解牛的三段進程,一是目視,二是心知,三是神遇。肉眼看到的是牛的血肉形體,心眼看到的是牛的骨節架構,天眼看到的是牛的神韻風骨。目視停留在牛的物質性;心知落在實用價量,封閉了牛的性靈;神遇則釋放了牛的精神風貌,而顯現了牛本身的美感自在。

4.試說出「庖丁解牛」的寓意。


此段寓言,以解牛的刀刃,來比喻人物的精神自我,而牛體的障隔,比喻的是人間街頭的紛擾。人生就是人物走上人間,牛體龐大且結構複雜,刀刃去切割會受損,去砍斫會斷折,這正是人生路上承受挫折,且帶來傷痛的癥結所在。莊子說解牛,而不說宰殺,順任牛體的自然結構,只要刀刃沒有厚度,總可以穿過且解開看似糾結,實則仍有空隙的骨節與筋肉交結之處,牛體如塵土飄落大地般解開了,有如人間名利與天下權勢的纏結困局,也可以在無掉心知執著的自我解消中被解開一般。此其原理,就在「以無厚入有間」,刀刃無厚,而彼節有間,那再窄小的空間,也可以遊刃有餘。莊子本來教導天下人去解開牛體,實則是解消自我,因為天下的複雜,來自人心的複雜,所謂「知也無涯」,心知執著太多,會由自我中心而自我膨脹,人我之間才會由緊繃而決裂,假如人人讓自身的刀刃無厚,則人間行走還是可以優遊自得的。


第 23 講 - 肯定多元的價值
一、《莊子‧齊物論》的「萬竅怒號」:
(一)子游對子綦修養工夫所朗現的生命境界之疑惑:
1.「形如槁木」: 耳目官能,僅能看到有形的形體像槁木一般的生機全無。
2.「心如死灰」:做為生命主體的心靈,像死灰一般的一念不起。
(二)子綦以「吾喪我」,來解答子游何以「形如槁木」的困惑:
1.就浮面表象言,「吾喪我」的功夫果真近似「形如槁木」。
2.就深層內涵而言,卻不是「心如死灰」,心神的「吾」解消了形體的「我」,心神歸於虛靜空靈。
(三)子綦以「未聞天籟」,來回應何以「心如死灰」的重大質疑。
1.心神無形,是「視之不可見」、「聽之不足聞」的。
2.有形的耳目,僅能聽聞有聲之聲的人籟地籟,而無形的心靈,才能聽聞無聲之聲的天籟!
(四)「怒者其誰耶?!」
1.「怒者其誰耶!」:肯定有一超越的發動者或存有的第一原理者。
2.「怒者其誰耶?」:表示疑問的意思,是對發動者或第一原理的解消。

二、「齧缺問王倪」:莊子藉由王倪的「無知」來突顯人間的正道。
(一)「齧缺」:
1.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被咬破一個缺口。
2.比喻一個在德行上或心靈上有所缺失或有所不足的人。
(二)「王倪」名字的寓含:
1.指具體而微的聖王。
2.能夠體現生命之主要意義的大智慧者。
3.莊子對體道證德的高人所做的隱喻。
(三)「齧缺」的「有知」:
1.執於一己之知、復不惜以一己之知為天地萬物之知。
2.封閉心靈所造成的幼稚表現。
(四)「王倪」的「無知之知」:
1.以謙沖為懷的修養,完全接納天地萬物間的不同聲音。
2.「無執於所知」的大智慧。
1.在《莊子‧齊物論》的「萬竅怒號」故事裡,子綦如何回應子游對其修養工夫所朗現的生命境界之疑惑?


子綦看到弟子對自身的功力,出現了信心危機,於是慎重的做出解釋。子綦顯然是以「吾喪我」,來解答子游何以「形如槁木」的困惑;再以「未聞天籟」,來回應何以「心如死灰」的重大質疑。子綦認為耳目官能,僅能看到有形的我,或許可以說我「形如槁木」;而心神無形,是「視之不可見」,且「聽之不足聞」的,但怎麼可以斷定我「心如死灰」呢?就如同子游或許可以聽聞有聲之聲的人籟地籟,而絕聽聞不到無聲之聲的天籟啊!看到我「形如槁木」,即據以推論我「心如死灰」,此中有一思考上的跳躍,而給出了錯誤的論斷。因為,有形的耳目,僅能聽聞有聲之聲的人籟地籟,而無形的心靈,才能聽聞無聲之聲的天籟!子綦想要澄清說明的是,「吾喪我」的功夫,就浮面表象言,果真近似「形如槁木」;就深層內涵而言,卻不是「心如死灰」,心神的「吾」解消了形體的「我」,心神歸於虛靜空靈,不僅蘊藏了無限的生機情趣,且湧現了無盡的靈感創意。

2.在「萬竅怒號」的故事裡,「怒者其誰耶?!」有何蘊含之意?


故事裡儘管莊子點出了「眾竅」、「比竹」的「咸其自取」,卻以「怒者其誰耶?!」來逼顯天籟。當聽聞「萬竅怒呺」的大地交響樂時,那背後的發動者,究竟是誰呢?!此一根源性的思考,有兩重意涵:第一重是肯定有一超越的發動者或存有的第一原理者,所以句末為「怒者其誰耶!」;第二重的句末做「怒者其誰耶?」表示疑問的意思,這是對發動者或第一原理的解消,蓋必沖決一切決定者,方可能給出「咸其自取」的空間,此如同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所說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其實歎號做結的「怒者其誰」,是道的「有」;問號的「怒者其誰」,則是道的「無」,天道憑藉又有又無的「玄」,而「妙」出萬物。這樣的「生」萬物,是不生之生,這樣的「主」萬物,也是不主之主。

3.在〈齊物論〉中「齧缺問王倪」的故事裡,兩位主人翁的名字寓含何意?


故事中兩位主角的名稱應該是經過設計過的。「齧缺」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被咬破一個缺口,莊子大概用之來比喻一個在德行上或心靈上有所缺失或有所不足的人,此類凡夫俗子亦猶如佛教所形容之「有漏皆苦」的眾生。就因為齧缺原本就屬於這一類的眾生,所以他難免會起分別心,難免會起計較心,難免會想和王倪在見識上一較長短,於是就提問了一大堆的問題,咄咄逼人的要王倪來回答。至於「王倪」這個名字當然也有它的寓含,若直接講「王倪」就是指具體而微的聖王,但也可以說是能夠體現生命之主要意義的大智慧者,蓋「王」這個字若從文字構造的原理來考察,它和「主」是相通的。不過無論是聖王的「王倪」也好或是智者的「王倪」也罷,莫不都是莊子對體道證德的高人所做的隱喻,至於「王倪」的唯一高人之處,就在於他能以「無知之知」來和天地萬物相處。

4.試敘述出「齧缺問王倪」的故事所欲呈現之義理。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說:有一天齧缺想考考王倪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所以就試著問他,對於天下事物的道理他到底明白了多少,想不到對於齧缺的任何提問,王倪卻一概回答他說:「我怎麼會知道呢!」莊子乃藉由王倪的「無知」來突顯人間的正道。王倪的自認無知,其實是代表著他已然有過充分的反省和自覺,同時他之能以「無知」為知,也使我們清楚意識到,王倪當是以謙沖為懷的修養,完全接納天地萬物間的不同聲音,凡此再再顯示,王倪的「無知」洵非「一無所知」,而是「無執於所知」的大智慧。事實上在現實的生活中,多的是像齧缺的這種人,他們莫不自認為「有知」,每每自以為聰明地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堅定地相信自己的意見是客觀而可信的,所以絕對有資格被當成真理的傳聲筒。但在王倪看來,像這種執於一己之知、復不惜以一己之知為天地萬物之知的行徑,其實說穿了都是封閉心靈所造成的幼稚表現,所以他寧可選擇「無知」。惟無知之知實可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大知也。


第 24 講 - 發現存在的真象
一、〈齊物論〉的「莊周夢蝶」: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一)此一寓言,有三段進程:
1.周是周,蝶是蝶。
2.周不是周,蝶不是蝶,周可以是蝶,蝶可以是周。
3.周還是周,蝶還是蝶。
(二)蛻變轉化的關鍵在「物」:物是形氣物欲。
1.「覺」的狀態,心神為形氣所拘限,為物欲所障隔。
2.「夢」的狀態,心神擺脫形氣的拘限,與物欲的障隔。
3.「大覺」的狀態,心神超離在形物之上,又還歸形物之中。
(三)「物化」的兩重意思:
1.解消形氣物欲的拘限障隔。
2.在心神的釋放之下,而融入天地一氣之化,而本德天眞自在。
(四)生命三重境的範型:
1.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2.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3.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五)「物化」工夫:
1.無心無知消解心知的執著與人為的造作,有如「吾喪我」的修養工夫。
2.主體不執著無分別的修養工夫。
3.既化掉名利權勢的耽溺執迷,又昇越了自家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

二、〈大宗師〉的「遊方於內外」的故事:
(一)遊於方外: 與天地同在,與造化同行。
(二)遊於方內:擔當人間理序。
(三)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四)相忘的根本,就在活水源頭的道。
(五)不論立身方內或方外,總要心中有道,道就是一切,一切都在這裡,一切也就可以放下,生命也就可以優遊自在了。
1.在「莊周夢蝶」的預言故事中「物化」究竟為何意思?


此一寓言,有三段進程:一是周是周,蝶是蝶;二是周不是周,蝶不是蝶,周可以是蝶,蝶可以是周;三是周還是周,蝶還是蝶。此中的蛻變轉化,關鍵在「物」。物是形氣物欲,第一層是「覺」的狀態,心神為形氣所拘限,為物欲所障隔;第二層是「夢」的狀態,心神擺脫形氣的拘限,與物欲的障隔,故莊周可以有如蝴蝶般的在花園中飛舞,想蝶夢周亦當如是;第三層是「大覺」的狀態,心神超離在形物之上,又還歸形物之中。此時心神已徹底解放,形物不再是拘限障隔,而直與萬化冥合。
以是之故,「物化」有兩重意思,一是解消形氣物欲的拘限障隔,二是在心神的釋放之下,而融入天地一氣之化。此形氣物欲雖已消解且融入萬化之中,而本德天眞自在,故莊周還是莊周,蝴蝶還是蝴蝶。


2.何以說「莊周夢蝶」,可能是青原惟信禪師所云生命三重境的範型?


莊周夢蝶,可能是青原惟信禪師所云生命三重境的範型:第一重「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此等同周是周,蝶是蝶;第二重「及其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此無異「不知周之夢為蝶與,蝶之夢為周與」;第三重「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此也神似「周與蝶則必有分矣」。關鍵仍在「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物化」工夫。實則,工夫在心上做,無心無知消解心知的執著與人為的造作,有如「吾喪我」的修養工夫。〈齊物論〉以「喪我」發端,而以「物化」終結,正點出了平齊萬物之所以可能的理論基礎,就在主體不執著無分別的修養工夫。

3.試說出「莊周夢蝶」的生命境界。


這一段寓言,因為物我兩忘,情景交融,所以讓人咀嚼回味不盡。不過,莊子是位哲學家,總是要往終極的存在之理,去探問生命的究竟。最後,他給出一段哲理性的總結:「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不論莊周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周,人生不能在此依止停靠,因為夢境再灑脫適意,總是虛幻不實,莊周與蝴蝶終究要覺醒,而回到眞實的世界來。所以,莊周與蝴蝶,必定有自家的本分。也就是說,莊周還是要回頭做莊周,蝴蝶也得回頭做蝴蝶。此等蛻變轉化,莊子說是「物化」。吾人若以平常心來給出生命的詮釋,第一關的周是周,有如鄉野村夫的素樸,第三關的周還是周,則是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境界,而其中的轉關,就在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掛冠求去的覺悟超離,此所謂物化,是既化掉名利權勢的耽溺執迷,又昇越了自家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

4.何謂「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在〈大宗師〉這一段寓言中,說三位高人遊於方外,與天地同在,與造化同行,認為生是負累,而死是解脫,形軀僅是安身之所,而生命依歸於道體。而孔子師生兩個走遊於方內的路,擔當人間理序,要如何『遊』得起來?孔子答道:「魚在水中相遇,人在道中相會。魚只要在水中穿梭來去,而養分自足;人在道中行走,無須人為造作,而生命自定,此所以說: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魚的生命源頭在水,人的生命源頭在道,有了源頭活水,魚可以互相把對方忘記,不必「相濡以沫,相呴以濕」;人也可以互相把對方放下,不必我救援你,你支撐我:此所以相忘的根本,就在活水源頭的道。不論立身方內或方外,總要心中有道,道就是一切,一切都在這裡,一切也就可以放下,生命也就可以優遊自在了。


第 25 講 - 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一、老莊思想中的「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老莊思想莫非是以天地人我之間的和諧做為它學問的最大訴求,「和諧」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它對於生活世界的最高期待。又「和諧」的真正意思,並不在於使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如果是把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那應該叫做全部等同或集體統一;所有一切肯定和嚮往「和諧」之價值的人,他們絕對不會掉入贊成專制主義者的窠臼,也不會支持政治獨裁者的狂妄。因為「和諧」的本義乃是既一方面能夠保住各種不同東西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讓所有不同的東西彼此之間相安無事、欣然共處。
凡是能夠體現和諧之價值的人,同時也一定是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人,像老子、莊子即為最好的例子,至於老莊思想當然也是最富有包容性的和諧思想。又如老莊思想就是一種尋求世間能夠和諧包容的人道思想的話,那麼當老子莊子看待天地萬物所共處的環境時,也一定是表現出相同的觀念和立場,所以我們認為,老莊思想的環境觀,應該可以叫它做「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二、「當代西方生態保育之父」的美國思想家李奧波德提倡「大地倫理」
李奧波德是美國著名的森林學者、保育運動者、大學教授和生態學者。他留給後世的經典之作就是《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這本書在1949年出版之後,立刻引起廣泛的重視和共鳴,因而便享有「環境運動的聖經」之榮譽。在這本書中李奧波德向世人嚴肅呼籲:必須將倫理觀念從家庭與社會的實踐,擴大到生態環境的範圍,因為唯有我們能夠從整體的、有機的角度來看待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和環境永續的互生共存。

三、老莊思想是環境保護的先知
老莊思想原本意在對治人類的過當造作,希望藉由蕩相遣執、融通淘汰的洗滌作用,讓心靈恢復原有的素樸天真,也為宇宙萬有開啟自由成長的契機,這種理念是一種環保的心靈。
當今環境危機的出現,人類欲望的過度膨脹以致資源超量開發使用,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老莊思想對於當今生態環境的保護而言,無疑是有直接的啟示和作用。老莊思想如果具體落實在環境倫理來實踐的話,它將會告誡和提醒著我們,應該要以謙虛和感恩的心態去面對大自然,並且要能放大胸襟彰顯天地宇宙的生機無限、曠觀自然萬物的美好,而這種胸襟、氣度和智慧所充分代表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1.試述老莊思想中的「和諧包容的環境觀」的含意?


老莊思想莫非是以天地人我之間的和諧做為它學問的最大訴求,「和諧」也理所當然的成為它對於生活世界的最高期待。又「和諧」的真正意思,並不在於使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如果是把各種不同的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那應該叫做全部等同或集體統一;所有一切肯定和嚮往「和諧」之價值的人,他們絕對不會掉入贊成專制主義者的窠臼,也不會支持政治獨裁者的狂妄。因為「和諧」的本義乃是既一方面能夠保住各種不同東西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讓所有不同的東西彼此之間相安無事、欣然共處。
凡是能夠體現和諧之價值的人,同時也一定是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人,像老子、莊子即為最好的例子,至於老莊思想當然也是最富有包容性的和諧思想。又如老莊思想就是一種尋求世間能夠和諧包容的人道思想的話,那麼當老子莊子看待天地萬物所共處的環境時,也一定是表現出相同的觀念和立場,所以我們認為,老莊思想的環境觀,應該可以叫它做「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2.美國思想家李奧波德提倡的「大地倫理」,其用意為何?


李奧波德是美國著名的森林學者、保育運動者、大學教授和生態學者。他留給後世的經典之作就是《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這本書在1949年出版之後,立刻引起廣泛的重視和共鳴,因而便享有「環境運動的聖經」之榮譽。在這本書中李奧波德向世人嚴肅呼籲:必須將倫理觀念從家庭與社會的實踐,擴大到生態環境的範圍,因為唯有我們能夠從整體的、有機的角度來看待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和環境永續的互生共存。

3.為何說老莊思想是環境保護的先知?


老莊思想原本意在對治人類的過當造作,希望藉由蕩相遣執、融通淘汰的洗滌作用,讓心靈恢復原有的素樸天真,也為宇宙萬有開啟自由成長的契機,這種理念是一種環保的心靈。
當今環境危機的出現,人類欲望的過度膨脹以致資源超量開發使用,應該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老莊思想對於當今生態環境的保護而言,無疑是有直接的啟示和作用。老莊思想如果具體落實在環境倫理來實踐的話,它將會告誡和提醒著我們,應該要以謙虛和感恩的心態去面對大自然,並且要能放大胸襟彰顯天地宇宙的生機無限、曠觀自然萬物的美好,而這種胸襟、氣度和智慧所充分代表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4.請簡述「和諧包容的環境觀」和現代生態學及生態哲學的理念為何說是不謀而合?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從生態環境的觀念來看的話,老子的道生萬物其實就是要以和諧包容的修為來守護天地萬物的存在。
老莊思想莫不基於「整全性的存在思維」,而將長宇大宙看成天地人我有機性連結發展的自由場域,可見老莊思想乃含蘊著「和諧包容的環境觀」,且它和現代生態學及生態哲學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老子講過道法自然就是道的展現就是要肯定大自然中所有物種的安然存在。道並不願意見到任何的物種受到扭曲、侵犯和遺棄。
關於老莊思想「和諧包容的環境觀」,莊子在〈齊物論〉說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顯然更為傳神,至於天地萬物之所以能夠和我一起和諧共生、和平共濟、和樂共存,主是由於我能徹底消融有執有欲的執著,以有效解構二元對立之緊張。聖人不會執迷於二元對立的立場、不會將自己限住在好惡取捨的岐路上,而是以無執的道心,觀照一切事物的存在而不起任何的得失計較。聖人公平地看待所有不相同的東西,他相信彼此不同的東西自有彼此不同的特色,亦自有不同的考量,但相互之間卻應尊重而不是排斥。老莊思想關懷人道的心願德行導向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其所蘊含的環境哲學乃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第 26 講 - 謙虛寬大的修養論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理念是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老莊思想的環境理念,乃是以尊重大自然的存在、實現大自然的和諧為最高的價值與目的,老莊思想並因此而強調儉約素樸、以及反對人為的過度破壞,凡此即是謙虛面對大自然、寬大接納大自然的一種高尚的智慧,我們就稱它為:「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二、謙和寬大的修養的特色-「天機的開張」
「天機的開機」意思是說:能夠呈現大自然活潑的朝氣,使自然界的生物都有流暢的生命。老子《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此充分說明「道」乃是天地萬物所以能夠出現與存在的唯一根據或理由。然而老莊思想原本就是以生命的學問為其特徵,所以老子所講的「道」從形上學或存有論說固然是天地萬物的存在原理,若從倫理學來講,則它又將是我們一切價值的總規範,也是我們德行實踐的最後目的。
老莊思想是生命的學問,它的時代課題是周文疲弊、民不聊生,所提案的救世主張則無非是要我們懂得謙遜、懂得尊重對方、懂得接受不同的意見,如今將這種意思轉換到環境倫理的印證上,就變成:人們應該清除過去那種「人為萬物之靈」的驕縱,以及「萬物皆我所用」的狂妄,而試著放下自己的身段,平等開放地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

三、老莊思想謙和寬大之修養的第二個特色-「人事的鬆綁」
老子認為,道乃是以其自然無為,方能成就天地萬物之自生自化、和諧發展。人若應當法道而行,則理當法道之自然無為,亦即是不要以人為干預自然之發展,破壞萬有成長之生機。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有許多篇章呼應著這些道理。老子認為,天地之所以可長可久,是因為依賴「道」來實現,「道」是以尊重天地萬物的存在資格與存在價值來保住天地萬物,它大公無私地給出無限寬廣的成長空間,讓天地萬物在不受任何的威脅操控下,自由地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像「道」這種雖不以創生、創發或創造為典要,卻又無礙於大生、廣生及護生之貢獻者,我們就說它的全體大用乃是「不生之生」者。

四、「道」之玄德就在於「不生之生」
何謂「不生之生」?王弼說的好:「不塞其源則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則物自濟,何為之恃?」(《老子注‧第十章》)這就是「不生之生」。「不生之生」的人格品行,說穿了還不就是「放下的智慧」和「解套的哲學」,若表現在環境倫理的行動上,則是人們應當充分了解,一切對於自然生態的干預和操弄,美其名叫「人定勝天」,其實都是萬物正常發展的一種侵害,這完全違背了生態的常道,因而必須立刻鬆綁以求其生命之火的復燃。
老子的道生萬物乃是不生之生,意即「道」乃是以「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方式,讓開一步,而使萬物能在不被阻礙生機的情況下,自己生長化育。天地人我固然都是藉由「道」的生化而如如存在,但究其實乃是在無執之道的寬容下,得以無阻無礙地發揮其專長特色、成就其天然本性

五、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和老子的「道」概念有著絕對的關聯
老子認為,天地間的一切萬物接受「道」之遍潤而生長化育,「道」無私無偏亦無限無定,合乎「道」的境界即是無一法之可去、無一法之相敵的境界,因此,人與自然的關係應該是追求整體的和諧,人絕對沒有理由只為了單方面的利益,就為所欲為、不知節制的侵犯大自然。

六、反其道而行的後果
在《道德經‧第三十章》老子就說:「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的意思是:一切的追求都應有個限度,如果自恃其能而一味地強行豪奪,將導致自己快束的衰亡,這也是違反真常大道的結果。惟老子的提醒對照於當今的環境浩劫以及人類的生存危機,不禁更讓人感到慚愧和震撼。慚愧的是我們今天雖苦於生態惡化的威脅,卻有許多人仍不能幡然歸悟以致無法擺脫此窠臼。老子以謙虛尊重為重的環保思想,無疑能夠充分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拯救活動和贖罪的機會。

七、老子哲學絕對不是關在象牙塔內的學問
老子思想是以人心之安頓、天下之安定為訴的實踐智慧,他談天論道,全為了國濟民生,以此之故,不論老子所處的時代,或是千歲之前,或是百年之後,都同樣具有淑世的熱情和關心的參與,而生態保護與環境倫理已然是從此以後全人類不可須臾離也的共同需要,因此老子及其思想對此亦不能不有所投入和建言。我們認為,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見解,在環境災害日益嚴重的今日看來,似乎更能引人注意、讓人青睞。蓋老子思想以它守柔、不爭的處世之道,當能善盡它緩衝和保護的功能,以有效阻卻生態失衡的最大危機。
1.老莊思想的環境理念為何是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想並因此而強調儉約素樸、以及反對人為的過度破壞,凡此即是謙虛面對大自然、寬大接納大自然的一種高尚的智慧,我們就稱它為:「謙和寬大的修養論」。

2.試論述謙和寬大的修養論的兩個特色?


(一)謙和寬大的修養的特色-「天機的開張」
「天機的開機」意思是說:能夠呈現大自然活潑的朝氣,使自然界的生物都有流暢的生命。老子《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此充分說明「道」乃是天地萬物所以能夠出現與存在的唯一根據或理由。然而老莊思想原本就是以生命的學問為其特徵,所以老子所講的「道」從形上學或存有論說固然是天地萬物的存在原理,若從倫理學來講,則它又將是我們一切價值的總規範,也是我們德行實踐的最後目的。
(二)老莊思想謙和寬大之修養的第二個特色-「人事的鬆綁」
老子認為,道乃是以其自然無為,方能成就天地萬物之自生自化、和諧發展。人若應當法道而行,則理當法道之自然無為,亦即是不要以人為干預自然之發展,破壞萬有成長之生機。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有許多篇章呼應著這些道理。老子認為,天地之所以可長可久,是因為依賴「道」來實現,「道」是以尊重天地萬物的存在資格與存在價值來保住天地萬物,它大公無私地給出無限寬廣的成長空間,讓天地萬物在不受任何的威脅操控下,自由地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像「道」這種雖不以創生、創發或創造為典要,卻又無礙於大生、廣生及護生之貢獻者,我們就說它的全體大用乃是「不生之生」者。


3.試說明「道」之玄德就在於「不生之生」?


「不生之生」的人格品行,說穿了還不就是「放下的智慧」和「解套的哲學」,若表現在環境倫理的行動上,則是人們應當充分了解,一切對於自然生態的干預和操弄,美其名叫「人定勝天」,其實都是萬物正常發展的一種侵害,這完全違背了生態的常道,因而必須立刻鬆綁以求其生命之火的復燃。老子的道生萬物乃是不生之生,意即「道」乃是以「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的方式,讓開一步,而使萬物能在不被阻礙生機的情況下,自己生長化育。天地人我固然都是藉由「道」的生化而如如存在,但究其實乃是在無執之道的寬容下,得以無阻無礙地發揮其專長特色、成就其天然本性。

4.老子哲學為何說不是關在象牙塔內的學問?


老子思想是以人心之安頓、天下之安定為訴的實踐智慧,他談天論道,全為了國濟民生,以此之故,不論老子所處的時代,或是千歲之前,或是百年之後,都同樣具有淑世的熱情和關心的參與,而生態保護與環境倫理已然是從此以後全人類不可須臾離也的共同需要,因此老子及其思想對此亦不能不有所投入和建言。我們認為,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見解,在環境災害日益嚴重的今日看來,似乎更能引人注意、讓人青睞。蓋老子思想以它守柔、不爭的處世之道,當能善盡它緩衝和保護的功能,以有效阻卻生態失衡的最大危機。


第 27 講 - 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一、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上-「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是指不干預或不侵犯大自然生態的原有結構。老莊思想屬於一種知病去病以求無病的治療思想,這種治療思想最特別之處,在於從「人間有病」來觀察這個世界,老莊思想其實並不是正面主張一種對於自然生態完全採取放任或不過問的方式,它其實是對於大自然的被過度侵犯與扭曲感到不安與不滿,因而奉勸世人必須對於大自然應該多一點尊重,應該學會盡量不去干預它,更不去恣意的破壞它。

二、「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必須和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
老莊思想之在環境倫理的議題上主張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它也有必要將它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才不致於產生誤解。如果不將「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來發覺它的必要性的話,那麼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不就和退化史觀的原始崇拜以及不管人間死活的懶人哲學同一個論調。老莊思想以其淑世濟民的人道理想,並非會對大自然生態的現實存在而不理不睬,它是看到人類太過於從本位主義的需要與立場去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甚至侵犯到大自然生態的完整性亦在所不惜,所以才勇敢站出來並提醒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可見老莊思想的這個主張,是充滿著反省性和批判性的一種價值的判斷、價值的選擇。

三、莊子「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相同體認
莊子在〈應帝王〉曾經說過:「順物之自然而無容私焉。如果我們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而將它再引伸為:「我們應當尊重萬物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而不容許自己自私自利地破壞它」,相信莊子看了之後還是可以接受才對。像莊子這種「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其實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相同體認,它們也一致地表示對於完整之自然生態的尊重與關懷。
老莊思想中的「順物自然」或「無為自化」,它直接要告訴我們的是:唯因應隨順於天地萬物的多元與自主,並以之保證一切的存在物都能無障無礙地成長發、完成自己。老莊思想的這種觀念,無異是應有之環保心靈的最佳寫照,也即是基於這個見解和主張,所以《莊子‧知北遊》中會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四、「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
老莊思想是將天地萬物及其彼此之間的互依關係,理解成為「共生性的總體」,並視任何一物皆為此共生性總體中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此一共生性總體亦即「道」的本然,我們對於「道」的體貼與證成,其實也就是在於努力維持這個共生性總體的完整。
在這個「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中,物與物之間固然都會有懸殊和差異,它們的出入往來卻是連結的而不是斷裂的,不僅如此,就以同一樣物類的成與壞或隱與顯來說,其互補遞變的歷程也是持續不可斷絕者。總之,所謂「共生性的總體」乃是一有機性的存在,其生機是源源不絕、可大可久的。

五、人只是萬物之一而不為萬物之靈
人既是有機宇宙中的存在,那麼人就只是萬物之一而不為萬物之靈,所以〈秋水〉即謂:「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且老莊思想原來就肯定整體和諧的理想,根據這個理想,那麼老莊思想亦必然會期求我們要能真切地實踐並證成此理想,若其實踐之道則有如〈在宥〉說的:「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固自生。」質言之,還是要「順物自然」、「無為自化」,還是要化除自我的本位主義,徹底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1.試簡述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上提出的論點?


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上提出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 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是指不干預或不侵犯大自然生態的原有結構。老莊思想屬於一種知病去病以求無病的治療思想,這種治療思想最特別之處,在於從「人間有病」來觀察這個世界,老莊思想其實並不是正面主張一種對於自然生態完全採取放任或不過問的方式,它其實是對於大自然的被過度侵犯與扭曲感到不安與不滿,因而奉勸世人必須對於大自然應該多一點尊重,應該學會盡量不去干預它,更不去恣意的破壞它。

2.為何「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必須和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


老莊思想之在環境倫理的議題上主張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它也有必要將它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做思考,才不致於產生誤解。如果不將「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放在治療學的背景一起來發覺它的必要性的話,那麼所謂「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不就和退化史觀的原始崇拜以及不管人間死活的懶人哲學同一個論調。老莊思想以其淑世濟民的人道理想,並非會對大自然生態的現實存在而不理不睬,它是看到人類太過於從本位主義的需要與立場去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甚至侵犯到大自然生態的完整性亦在所不惜,所以才勇敢站出來並提醒我們,必須「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可見老莊思想的這個主張,是充滿著反省性和批判性的一種價值的判斷、價值的選擇。

3.為何莊子「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莊子在〈應帝王〉曾經說過:「順物之自然而無容私焉。如果我們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而將它再引伸為:「我們應當尊重萬物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而不容許自己自私自利地破壞它」,相信莊子看了之後還是可以接受才對。像莊子這種「順物之自然」的理念,其實就是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相同體認,它們也一致地表示對於完整之自然生態的尊重與關懷。
老莊思想中的「順物自然」或「無為自化」,它直接要告訴我們的是:唯因應隨順於天地萬物的多元與自主,並以之保證一切的存在物都能無障無礙地成長發、完成自己。老莊思想的這種觀念,無異是應有之環保心靈的最佳寫照,也即是基於這個見解和主張,所以《莊子‧知北遊》中會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4.試說明「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


老莊思想是將天地萬物及其彼此之間的互依關係,理解成為「共生性的總體」,並視任何一物皆為此共生性總體中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此一共生性總體亦即「道」的本然,我們對於「道」的體貼與證成,其實也就是在於努力維持這個共生性總體的完整。
在這個「共生性的總體」的內涵中,物與物之間固然都會有懸殊和差異,它們的出入往來卻是連結的而不是斷裂的,不僅如此,就以同一樣物類的成與壞或隱與顯來說,其互補遞變的歷程也是持續不可斷絕者。總之,所謂「共生性的總體」乃是一有機性的存在,其生機是源源不絕、可大可久的。


第 28 講 - 維持多元物種的生存
一、老莊思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主張為「維持多元物種的生存」
老莊思想有感於人類過當的使用大自然、過當的開發大自然,導致自然生態原有的完整性遭受相當程度的傷害,所以才向世人大聲疾呼:必須尊重大自然,必須注重生態環境的健全與完整。
老子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及「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就是以一種整全的存在思維來看待天地萬物,此中所含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它肯定一個完整之自足自利系統的存在,又老子講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以及「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採取一種解構的批判思維,藉此消解相對的意識以彰顯天地萬物的平等,而由此齊物兩行的修為亦終能保證所有物種的平等存在。
地球上的生物和無生物所共同形成的活動網絡,乃是一個具有無限生機的開放系統,這個開放系統同時具有平衡性和穩定性,而屬於一種共生互生的支持性結構。所謂自然生態的完整性,乃是一個自足自利之系統的完整性,而構成這個完整之自足自利系統的每一分子或單元,一方面當然具有它不可取代的必要地位,另一方面亦因為它們分工維繫著此一自足自利系統的存在與運作,所以將不分彼此而同樣的重要。換句話說,在自然的生態中,任何的一個物種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而這些物種及其意義相互間也都是平等的。
保護和支持一個自足自利的完整系統,對於當今的生態危機來說,的確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我們覺得從老莊思想的環境思維來看,它也一定會支持這樣的工作和理念,當然它還能為這樣的工作和理念提供有效的理論基礎。

二、開放的心靈就是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人格修養和胸襟氣度
莊子具有開放的心靈,這種開放的心靈使得他能自信的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也使得他能「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齊平萬物」指的是平等的承認一切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有其受尊重的地位和價值;所謂的「道通為一」,則不外乎是將一切的千差萬別全部渾融於大道之中而使之相生互濟、共存共榮。莊子所講的「齊平萬物」、「道通為一」並非否定或漠視實然的差異性,它的用義純然是在成就應然的公正性。
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曠達慧識,乃是在統一中承認個別、從個別中完成統一的一種人生智慧,對照於環境倫理而言,它一則強調生態體系之完整的重要性,同時也細心留意到單一物種的生存照顧,另外更思考到人類本位主義的化除。

三、「齊平萬物」、「道通為一」二者可從宏觀及微觀來分別了解
宏觀意味著掌握整體,通盤照顧;微觀乃是物各付物,多元尊重。「道通為一」的宏觀可比擬為大鵬展翅高飛以俯瞰萬物皆一的恢弘視角,像《莊子‧逍遙遊》中就有一段話做如此的比喻和形容莊子寄寓於大鵬高飛的深意,即希望我們能夠「有眼大如天」以看待天地萬物的整全冥合,此等慧思亦復如〈德充符〉所謂:「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微觀是說能看到每一個細節,從生態保護的立場來說,就是要留意到每一個物種的存在,並且努力維持它的存在。
莊子認為,天下的意見既然是相對而多元,在主觀上就應當容忍這些差異,並且公平的看待它們,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而妄生分別之心,理由是主觀的好惡分別無非都是一種偏執,所以他在〈齊物論〉說:「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這就是尊重差異的表現;又尊重差異即表示承認任何的存在皆有其「內在價值」,以致不容許我們的糟蹋和岐視。
對於差異的尊重原是最難能可貴的要求,它的有效實現則在於徹底消解我執,基於此義,所以莊子書中不惜多費筆墨來敘述去執去礙的必要性,像他在〈秋水〉中又告訴我們應該學會從異中求同的觀點來看待天底間的一切存在物,藉以清楚體會即使是各種不同的存在物,還是有它們的一致性。

四、〈秋水〉告訴我們應該從異中求同的觀點來看待天底間的一切存在物
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秋水〉
這段文字大意是說:如果我們從功能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價值的高低的話,那麼我們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具備的特定功能,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不具備的其它功能,所以儘管它們的功能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卻都是一樣的高低;如果我們再從目的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的價值的話,那麼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可實現的特殊目的,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無法實現的其它目的,所以儘管它們的作用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還是一樣的高低。
莊子的用意是在提醒我們,必須放下成心和偏見,用開放的心胸去聆聽不同的聲音,用公平的度量去看待不同的意見。
1.老莊思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主張為何?


老莊思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主張為「維持多元物種的生存」。老莊思想有感於人類過當的使用大自然、過當的開發大自然,導致自然生態原有的完整性遭受相當程度的傷害,所以才向世人大聲疾呼:必須尊重大自然,必須注重生態環境的健全與完整。
老子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及「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就是以一種整全的存在思維來看待天地萬物,此中所含的,正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它肯定一個完整之自足自利系統的存在,又老子講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以及「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採取一種解構的批判思維,藉此消解相對的意識以彰顯天地萬物的平等,而由此齊物兩行的修為亦終能保證所有物種的平等存在。在自然的生態中,任何的一個物種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而這些物種及其意義相互間也都是平等的。


2.試簡述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所代表的意涵?


莊子具有開放的心靈,這種開放的心靈使得他能自信的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也使得他能「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齊平萬物」指的是平等的承認一切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有其受尊重的地位和價值;所謂的「道通為一」,則不外乎是將一切的千差萬別全部渾融於大道之中而使之相生互濟、共存共榮。莊子所講的「齊平萬物」、「道通為一」並非否定或漠視實然的差異性,它的用義純然是在成就應然的公正性。
莊子「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曠達慧識,乃是在統一中承認個別、從個別中完成統一的一種人生智慧,對照於環境倫理而言,它一則強調生態體系之完整的重要性,同時也細心留意到單一物種的生存照顧,另外更思考到人類本位主義的化除。


3.試簡述「齊平萬物」、「道通為一」的意涵?請從宏觀及微觀來分別論述。


宏觀意味著掌握整體,通盤照顧;微觀乃是物各付物,多元尊重。「道通為一」的宏觀可比擬為大鵬展翅高飛以俯瞰萬物皆一的恢弘視角,像《莊子‧逍遙遊》中就有一段話做如此的比喻和形容。莊子寄寓於大鵬高飛的深意,即希望我們能夠「有眼大如天」以看待天地萬物的整全冥合,此等慧思亦復如〈德充符〉所謂:「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微觀是說能看到每一個細節,從生態保護的立場來說,就是要留意到每一個物種的存在,並且努力維持它的存在。
莊子認為,天下的意見既然是相對而多元,在主觀上就應當容忍這些差異,並且公平的看待它們,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而妄生分別之心,理由是主觀的好惡分別無非都是一種偏執,所以他在〈齊物論〉說:「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這就是尊重差異的表現;又尊重差異即表示承認任何的存在皆有其「內在價值」,以致不容許我們的糟蹋和岐視。


4.〈秋水〉:「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這一段文字所代表的意涵?


這段文字大意是說:如果我們從功能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價值的高低的話,那麼我們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具備的特定功能,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不具備的其它功能,所以儘管它們的功能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卻都是一樣的高低;如果我們再從目的的角度來衡量天地萬物的價值的話,那麼將會發現,每一種的東西都會有它可實現的特殊目的,每一種的東西也都會有它所無法實現的其它目的,所以儘管它們的作用各各並不相同,但在價值上還是一樣的高低。
莊子的用意是在提醒我們,必須放下成心和偏見,用開放的心胸去聆聽不同的聲音,用公平的度量去看待不同的意見。


第 29 講 - 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二)面對大自然時應有的態度是謙虛和寬大的自覺
(三)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學上的具體表現,是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美好,會努力維持多元物種的永續生存
(四)老莊思想的環保觀念是「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

二、「雙贏」只有從實踐的智慧上講才有可能,是一種圓融境界中的「雙贏」
莊子在〈大宗師〉說:「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這是一種圓融境界中的「雙贏」;又譬如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章》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後身先,外其身而後身存。」這是百姓和統治者的「雙贏」。
利益的占有與分配是不可能講「雙贏」,人類的過度貪婪終將導致環境的危機、最後並將付出龐大的成本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選擇少輸一點,而所謂「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其實就是讓我們少輸一點的唯一辦法。自然環境的遭受破壞及其失衡,我們必須承認這是人謀不臧的緣故,所以我們對於生態環境的修補與維護,乃是責無旁貸者;就此而論,人類有必要針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事情,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面對自我而深切的提出反省和批判。

三、老莊思想將人類定位成素樸天真的存在,希望我們能夠「少私寡欲」。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曾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所以呼籲我們必須懂得適可而止、懂得節制欲望,以求其長保平安。
莊子則是在〈齊物論〉中同樣對於世人的痴迷狂妄而感到傷感和不忍,那麼「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寶貴教訓,亦當是他對於世人的期待和要求,所以他在〈德充符〉中即說:「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凡能慧命相續者,必然是心同而理同,在這些文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二十八章〉把人性的重新發現、亦即正常德行的充足朗現稱做「復歸於樸」或「復歸於無極」,〈第三十五章〉又說:「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莊子亦在〈大宗師〉說:「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凡此可見,老莊思想是將人類定位成素樸天真的存在,以此之故,它不以為欲望的無限擴充是合乎人性的正常表現,亦不以為人類果真就是消費第一、經濟萬歲的動物,更不以為人類可以為了自己的繁榮進步而不惜犠牲生存環境的和諧。
老子基於重建正常人性之要求,積極的主張「去甚,去奢,去泰」,莊子一樣的也會把「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是人性的真實成就。老莊思想這種以人性為素樸、盼世間能和諧的理念,會嚮往著清貧簡約的低調生活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八十章》提出小國寡民的想法。

四、「消費/生產」理論應將地球使用、生態浩劫、自然反撲的成本計算進去,才是真正的「雙贏」。
生態環境的詭異現象:
(一)近十多年來由於降雨量分佈的不平均,導致乾旱水澇的情形不斷出現。
(二)大年初一當天出現攝氏25度以上的高溫。
(三)在台灣約有一千萬隻左右的台灣蜜蜂憑空消失。
利益的占有與分配是不可能講「雙贏」,人類的過度貪婪終將導致環境的危機、最後並將付出龐大的成本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選擇少輸一點,而所謂「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其實就是讓我們少輸一點的唯一辦法。
自然環境的遭受破壞及其失衡,我們都必須承認這都是人謀不臧的緣故,所以我們對於生態環境的修補與維護,乃是責無旁貸者;就此而論,人類有必要針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事情,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面對自我而深切的提出反省和批判。

五、老子講的「小國寡民」、莊子講的「至德之世」,並非是拒絕文明的烏托邦。
老子在《道德經‧第八十章》乃曾有過小國寡民的描述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莊子書〈馬蹄〉裏面也有一段話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
我們並不認為老子莊子以上的這些話,是在描述一個拒絕文明的烏托邦,或是在嚮往一個排斥進化的桃花源,老子莊子其實是在對一個病症嚴重的社會和人心下猛藥。
猛藥就難免辛辣,現在則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和任意濫用,已然出現失衡和反常的不利現象,許許多多戮力於環保之大業的仁人志士正不斷地呼籲著我們,應該知福惜福,盡量降低各種需求,以避免無謂的揮霍與浪費,凡此就是老子、莊子的共同心聲。
1.老莊思想對於環境的哲學為何?


(一)老莊思想的環境哲學是「和諧包容的環境觀」
(二)面對大自然時應有的態度是謙虛和寬大的自覺
(三)老莊思想在環境倫理學上的具體表現,是尊重自然生態的完整美好,會努力維持多元物種的永續生存
(四)老莊思想的環保觀念是「抑制地球資源的浪費」


2.為何說「雙贏」只有從實踐的智慧上講才有可能?


莊子在〈大宗師〉說:「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font>

歷史人物分析 「蔡米虹」老師

歷史人物分析

96下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yolanda提供


面授老師:蔡米虹老師整理

空大書香園地






「蔡米虹」老師 2008-03-26 19:22:31



標題 課本筆記重點整理



各位同學好:

以下幾個檔案是個人對歷史人物分析課程整理的筆記.

供給各位同學參考:(因時間有限,只能簡單整理,請各位指教)

駐版老師蔡米虹



標題 Re:課本筆記重點整理--第一章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面授老師:蔡米虹

第一章 周公

一、歷史背景

‧周民族起源—渭水流域;擅農業

‧西周時代—文王、武王、成王時代;武王時代「牧野之戰」滅殷,行封建制度;

周公東征,平定「三監」及東方亂事,鞏固周朝王業

※「三監」:監理殷民。一指管叔、蔡叔、霍叔;一指管叔、蔡叔、武庚。



二、生平背景

‧姓姬名旦,文王之四子;文王時受封於周城(陜西)故稱周公。

‧武王時受封於魯;成王時代理執政。



三、重要事蹟

‧平定「三監之亂」;作大誥,東征;

‧重訂封國,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王室,尊定周朝根基;同姓諸侯,佔戰略要地或肥沃區;姬姓諸侯以齊、魯、燕、衛四大封國最具重要性。

‧分散殷民,徹底瓦解殷人勢力;採行因俗而治措施:殷人地區行殷政,稅收方式採周人稅法,在戎人地區行夏政,稅收方式採數年收入平均徵收。

‧訂立「宗法制度」,使周王室宗祠文王,大小宗制旨在提醒宗親意識,以達到鞏固社稷的目的,發揮親親精神;並立「嫡長繼承」制;

‧「同姓不婚」,形成各國之間姻親關係,周天子地位益形鞏固。

‧「制禮作樂」,創建封建禮法。

‧闡揚「天命觀」,天命靡常、惟德是依。包含三成份:天、君德與人民。強調君主的權威源自上天,天命的標準是君主的德行,德行的重要內涵是愛民保民。



四、影響(歷史地位)

‧平三監與東征,並重定封國,使周人控馭天下。

‧宗法與封建結合,鞏固周朝政治地位。

‧成王尊崇其功德,許魯得以郊祭文王,使用天子之禮樂。

‧制禮作樂,創建封建禮法,影響中國文化。

‧提倡天命觀,影響中國文化德治思想。



五、評價

‧中國歷史人物的首要重大影響者自周公始。

‧輔佐成王,東征平亂,制訂典章制度,具卓越才能與智慧。

‧中國古代偉大政治家,聖哲典型。





標題 Re:課本筆記重點整理--第二章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面授老師:蔡米虹

第二章 管仲

一、歷史背景

‧春秋時代齊國



二、生平背景

‧名夷吾,字仲,潁上人(安徽潁上縣)

‧與召忽事公子糾;好友鮑叔事公子小白(後為齊桓公)

‧鮑叔推薦管仲任桓公之宰相,封上卿,賜以齊之市租,尊稱「仲父」。



三、重要事蹟

‧識拔人才。

‧安定社會:原則—順從民心,獲得民心。方法—成民之事(四民安其業,樂其業,物使雜處),定民之居(四民分別領導各安其居)。

‧富民教民:富民原則—「牧民」;養民富民,來民教民,用民。方法—獎勵農業生產。教民原則—在上位者應為民之表率,上服度,禁文巧,以禮義廉恥四維教民,注重國民品格與行為教育。

‧發展軍事:實行強兵政策,以對外建立功業。採軍政合一制度,生活工作與作戰一起。方法—春秋兩季集合訓練;制定百姓犯罪,以甲兵贖罪之法。

‧確立齊桓公霸業:會盟諸侯,平宋亂,組織華夏勢力。尊王原則,利用會盟諸侯,安定周王室。力行恪尊臣子之禮節,以為天下表率。

‧「葵丘之會」,看出齊桓公稱霸,有意代替周天子維護封建體制;「召陵之盟」,齊桓公霸業達高峰,使周王室天子地位重獲肯定。



四、影響(歷史地位)

‧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尊崇周王室。

‧攘卻狄人南下和楚國北進,保衛華夏文化。以攘夷事業影響後世最為深遠。



五、評價

‧管仲能締造功業,關鍵在於知己朋友相助。

‧管仲素有強齊圖霸之志。管仲以國家天下為己任,不顧一己之小恥,其用心頗受明清學者之稱許。

‧完成齊桓公霸業,教桓公以德服諸侯,以禮自守,成就尊王攘夷之偉業。

‧個人生活奢侈,娶三姓女,僭用諸侯之禮。

‧生前未及早培養人才以為國用,未能除去小人,使齊霸業隨管仲死而結束。

‧管仲的富國強兵政策,開春秋戰國時代各國變法圖強之先河。





標題 Re:課本筆記重點整理--第三章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面授老師:蔡米虹

第三章 孔子

一、歷史背景

‧春秋晚期。

‧周室東遷,王室衰微,霸主代之而起,政權下移,禮樂征伐自大夫出。



二、生平背景

‧名丘字仲尼。

‧生於魯襄公22年,生地為魯之昌平鄉陬邑;殁於魯哀公16年,享年73歲。

‧第一階段:15至30歲。家世微賤,以小事謀生;勤奮向學,熟悉周禮。

‧第二階段:30至50歲。來往鄰近國,講學授徒,企圖問政。修《詩》《書》《禮》《樂》。

‧第三階段:51至56歲。孔子從政時期,魯定公任孔子為中都宰。令子路毀三都,削弱三家大夫。但因定公不朝,孔子離魯周遊列國。

‧第四階段:56至68歲。周遊列國時期。

‧第五階段:68至73歲。在魯整理文獻時期。修訂《詩》《書》《禮》《樂》,作《春秋》,贊《易》。

‧孔子的一般生活:飲食講究;居家閒適不修飾;喜愛音樂;有仁民愛物之心;愛好知識;看人重視大體,不作苛察;對人有俠氣;愛護青年。



三、重要事蹟

‧對文化方面:是夏商周以來古文化的總匯,集往古之大成。開諸子思想先河、百家源頭。將宗廟文化轉變為人文的理性文化。將貴族專有文化,轉變為平民階層文化,使學術普及、民眾知識水準提升。

‧學說要點:「仁」與「禮」。

仁—融合愛心與恕道的一種圓滿和諧的精神狀態,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是諸德的總攝。仁的充分實現為聖。

禮—人類生活的規範和條理,當時包含政治制度、社會習俗和個人行為。是順乎人性趨向秩序化社會生活的通道。包含精神和儀式兩部分。

‧政治見解:提倡恢復周制;主張為治首要正名;德治比法治完美徹底;德治是手段,目的是求國之安定富裕,方法為經濟上民生富足且均富,精神上施以良好教育。所謂治國之道,要足食、足兵、民信。

‧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有二,一為人格教育,培養成君子;二為通才教育,學習六藝。方法是因材施教。方式採全神全身全時間投入,生活每一細節都是教育。



四、影響(歷史地位)

‧受後世帝王祭祀,自漢高祖始。學校祀孔,自漢明帝始。

‧祭祀喪葬是另類教育,孔子將之轉化為理性文化,使中國很早就進入人文領域。



五、評價

‧前人評價:例如顏回、子貢、孟子、司馬遷。

‧聰明睿知;發強剛毅;寬裕溫柔;幽默風趣;文理密察。





參考中古歷史地圖網站:

http://webgis.sinica.edu.tw/website/Buddhism/

曹婉如等編,《中國古代地圖集》(第1冊戰國至元;第2冊明代;第3冊清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997)





標題 Re:課本筆記重點整理--第四章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面授老師:蔡米虹

第四章 孟子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鄒人。

‧時代背景:政治上布衣卿相;經濟上興起大資本家與地主(貧富差距大,小民困頓);社會方面,禮制崩,有力者代之而起,有財力的資本家、有智力者為游仕、有私人武力者為游俠;學術百家齊鳴。



二、生平背景

‧受教於子思。(子思是曾子的學生,曾子重德行和孝道)

‧生於周烈王4年,卒於周赧王26年,享年84歲。

‧孟子其人:



三、重要事蹟(重要學說)

‧政治方面:主張「民貴君輕」,尊王道、賤霸道。修改天子受命於天的說法,改天意為民意。若有虧職守者,就該去職。君臣的關係是相對的。君對民的責任有二,養民(為民制產)與教民(從學校始)。立國大原則為王道精神,以德服人,行仁政(為民制產與愛民)。亦要有制度法規。

‧性善說:強調人類與生俱來的四種善端—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需有教育配合。

‧養氣:浩然之氣,配義與道,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以仁義對抗外在環境。

‧義利之辨:發揚孔子的仁外,更強調義。義者宜也、理也,是生命的意義,行為準則。人之所以為人,在於義之精神,。

‧士的定位與定型:春秋以的士,是封建階層最下級,是為國加大夫服務的,出則御車作戰,入則典司禮樂。戰國時封建制度崩潰,士成為社會活躍分子。孟子的士是要高尚其志,他們是知識道德的主體,是社會的良心,關懷天下,心憂生民,有責任感、使命感。做起事來有原則、有立場、有自信、有尊嚴。以義衡量生命的價值,以義規範自己的行為。

‧闡揚孔子合乎人性的中道學說,區分愛的等差,由厚及薄、由近及遠。

‧批駁農家的君民並耕說,那是回到原始,不合乎社會進化分工的道理。

‧批駁縱橫家,一昧迎合國家,是妾婦之行為。



四、影響(歷史地位)

‧對士的定位與期許,成為知識分子行事指標。



五、評價

‧是位思想家,被後尊為亞聖。

‧是位民主先導,使君主不得不自我警惕。

‧是位雄辯家,使別派無還擊之力。

‧是位文學家,文章是論文鼻祖。

‧是士的典型,使知識份子都能生活得尊嚴而有光輝。







標題 Re:課本筆記重點整理--第五章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面授老師:蔡米虹 第五章 屈原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楚國。

‧戰國時代後期,各國競爭劇烈,軍事擾攘,外交上縱橫捭闔。學術上蓬勃發展。

‧「戰國七雄」時代,最有實力者為秦(最強)、楚、齊三國,地理位置與強兵。

‧楚國的外交政策,以屈原採取的合縱原則,聯齊抗秦。



二、生平背景

‧名平,生於約公元前四世紀中

‧祖先曾是楚國王室三大族(楚之三大姓昭、屈、景)之一,出身貴族。

‧熟習國際形勢,任楚懷王的「左徒」 (入議國事出號令,出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在國際外交政策上屈原採「聯齊抗秦」與楚懷王傾「親秦派」不合。致楚齊絕交,楚秦之戰,楚懷王被秦扣留,客死於秦。

‧後被除去左徒之職,不准參與國事。被放逐於漢北(今隕、襄之地)一帶,懷王29年始召回楚。

‧楚頃襄王繼位,放逐屈原於江南(今安徽青陽縣南附近)。楚國勢日削。

‧屈原不忍見亡國,投汨羅江,自沈而死。



三、重要事蹟(作品)

‧主要作品有:在《史記》本傳者—〈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五篇;《漢書‧藝文志》記載賦25篇;漢王逸《楚辭章句》輯有七篇。

‧放逐時代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離騷〉:屈原一生中最偉大詩篇,是中國古代一篇雄偉的長詩,也是第一首自傳體的抒情長詩。抒發個人想法與愛國愛民的情感。

‧〈天問〉:屈原第二首長詩。對自然現象、神話傳說和古代史事提出問題。因保留遠古神話傳說多而有系統,在古史與神話學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

‧〈招魂〉:借楚俗招魂曲,盼楚王歸來。表現忠君愛國。

(以上是屈原被放逐漢北一帶所作)

‧〈哀郢〉:充滿對國家的熱愛與對人民的同情。

‧〈懷沙〉:屈原絕筆作品。嚴斥群小誤國與無法逃避死亡,願執忠盡節。

‧其他:〈九歌〉、〈九章〉、〈遠遊〉。(略,課本頁64-65)



四、影響(歷史地位)

‧因屈原感時憂國,忠貞不屈,滿腔悲憤,自沈汨羅江。日後形成端午節紀念他。

‧悲劇英雄形象,為後代中國人塑造一個卓越典型。



五、評價

‧個人特質是行為廉正,志節高潔。守正不阿,特立獨行,以致為群小所不容。

‧被楚王放逐時,仍表現忠貞志節和憂國愛民之心。

‧梁啓超批論屈原為何選擇悲劇式的自沈:因處於矛盾時代,造成內心矛盾,會採自殺行為是其「個性最猛烈最純潔之全部表現,非有此奇特之個性,不能產生此文學」。(課本頁65)





標題 Re:課本筆記重點整理--第六章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面授老師:蔡米虹 第六章 商鞅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



二、生平背景

‧本是衛國公子,稱衛鞅,姓公孫,又稱公孫鞅。後至秦國變法有功,秦王封地於「於」「商」,故又稱「商鞅」,或尊稱「商君」。

‧衛國政治背景:春秋時代周武王少子康叔封地,傳到衛昭公時,臣服於魏。當時的魏國任法家李悝為相,軍事家吳起為將,國富兵強。

‧影響商鞅的思想,喜好研究法家刑名之學。

‧經魏相公叔痤推薦魏惠王,不用。

‧商鞅求去,逢秦孝公求賢,三次晉見孝公,始任命為「左庶長」,推行新法。

‧商鞅在第一次變法成功後,晉升為「大良造」(秦爵第16級)



三、重要事蹟(商鞅變法)

‧第一次變法(秦孝公3年):

內容—(課本頁77)

1. 建立戶籍及連坐之法:嚴密組織民眾,使封建領主的農民,變成國君直轄的民戶,得以發展中央集權政治。

2. 提倡軍功、禁止私鬥:依軍功授爵,爵位分二十級等。宗室沒軍功不授爵位,等同取消貴族特權。依爵位訂立私人田宅、服飾、奴隸等使用標準。

3. 鼓勵耕織、獎勵生產:凡努力耕織,生產粟帛多者,免除徭役。營事末利及怠惰而貧者,收為公家奴隸。鼓勵男子分居,第一家有二(成年)男以上不分居者,加倍納稅。(以戶課稅)

執行—(十年後)「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敗魏國。在咸陽興築宮殿,成新國都(舊都在雍)。進行第二次變法。

‧第二次變法(秦孝公12年):

內容—(課本頁78)

1. 革除舊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鼓勵分居,以增進生產。

2. 改定地方行政制度:全國鄉邑併為31縣,各置令丞,統一農村政治管轄權,使中央集權得進一步發展。

3. 廢除舊的封彊界限,鼓勵人民開墾荒地,承認私人土地所有權,中央以土地規定賦稅。

4. 統一度量衡,統一國家經濟。

執行—(五年後)秦成為富國強兵。秦國公子虔犯法施以劓刑。趁魏齊戰爭,奪魏河西之地。秦成為新興強國。奠定統一六國基礎。



四、影響(歷史地位)

‧當時人趙良批評:秦人民畏懼商鞅之法,積怨甚深,貴族恨之入骨。商鞅處境危急。

‧秦惠王繼位後,商鞅被誣告謀反,而逃亡。後被處以車裂,族滅其家。



五、評價(隨時代不同而有不同評價)(課本頁80)

‧漢代對商鞅,責備較多。例如:司馬遷、賈誼、桓寬。

‧現代學者多推崇。例如:章炳麟、梁啓超、陳啓天。



:課本筆記重點整理--第七章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面授老師:蔡米虹

第七章 秦始皇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趙國邯鄲。。

‧秦國興起背景:春秋時秦襄公時始被封為諸侯。秦穆公時秦被稱為五霸之一。戰國時秦孝公求賢,商鞅入秦變法成強國。秦昭王儼然有統一天下之勢。

【補充】在歷史上,對“春秋五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秦國的強大分為五個時期(梁啓超評論):(課本頁90)



二、生平背景

‧秦昭王48年生於趙國邯鄲。(身世背景,課本頁87-88)

‧秦昭王太子安國君之子「異人」送趙國當「質子」,濮陽商人呂不韋結識異人。異人喜愛呂不韋的歌姬趙姬。後趙姬生一子名政(因生於正月)。呂不韋並將異人推薦給安國君寵愛的華陽夫人(因無子嗣),立為嫡嗣。後更名為「楚」或稱「子楚」。

‧繼位為王:安國君為王一年後去世,諡孝文王。後由太子子楚代立,為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莊襄王在位三年後薨,13歲太子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為「仲父」,委以一切國政。

‧太后寵臣嫪毐(封長信侯)事件

‧呂不韋罷相事件

‧鄭國渠事件(課本頁88-89)

‧食客對秦國的貢獻:源自呂不韋養食客三千,編輯《呂氏春秋》。楚國人李斯諫逐客。魏國人尉繚建議賄賂各國權臣,對秦統一有重大貢獻。



三、重要事蹟

‧秦王政即位第26年統一六國。

‧創立皇帝制度:廢王號,改稱皇帝,自稱「朕」。所發文告稱「制」或「詔」。皇統以「世」計。秦王政即為「始皇帝」。

‧地方制度:採廷尉李斯之意,郡縣制度,全國分36郡。

‧中央官僚體制:(課本頁91)

‧統一文物制度:度量衡;錢幣;書同文;車同軌。

‧消除反側措施:集中民間兵器;拆除郡縣城郭;剷除阻礙的關塞;遷富豪於咸陽集中管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修馳道。

‧焚書(34年)坑儒(35年):採李斯之意,除秦記以外的諸侯史記和博士官所藏以外的詩書百家語,都通令燒燬,例外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箝制反對思想。



四、影響(歷史地位)

‧統一政制、經濟、文化與思想。

‧焚書坑儒手段,箝制反對思想,鞏固王朝,但也造成文化巨大損失。



五、評價

‧對秦始皇個性的評論:(課本頁93)

‧對秦始皇的執政評論:暴政。以亡秦為戒的觀念形成於漢代。

‧正面評價:建立政治體制,為後朝各代所承襲,如皇帝帝號、官文書制度、郡縣制度等,統一文字更是影響中華文化。

例如:近代學者錢穆總括秦的統一,對國史的影響有四:中國版圖之確立;中國民族之搏成;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





第一章 周公



一、歷史背景

‧周民族起源—渭水流域;擅農業

‧西周時代—文王、武王、成王時代;武王時代「牧野之戰」滅殷,行封建制度;

周公東征,平定「三監」及東方亂事,鞏固周朝王業

※「三監」:監理殷民。一指管叔、蔡叔、霍叔;一指管叔、蔡叔、武庚。



二、生平背景

‧姓姬名旦,文王之四子;文王時受封於周城(陜西)故稱周公。

‧武王時受封於魯;成王時代理執政。



三、重要事蹟

‧平定「三監之亂」;作大誥,東征;

‧重訂封國,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王室,尊定周朝根基;同姓諸侯,佔戰略要地或肥沃區;姬姓諸侯以齊、魯、燕、衛四大封國最具重要性。

‧分散殷民,徹底瓦解殷人勢力;採行因俗而治措施:殷人地區行殷政,稅收方式採周人稅法,在戎人地區行夏政,稅收方式採數年收入平均徵收。

‧訂立「宗法制度」,使周王室宗祠文王,大小宗制旨在提醒宗親意識,以達到鞏固社稷的目的,發揮親親精神;並立「嫡長繼承」制;

‧「同姓不婚」,形成各國之間姻親關係,周天子地位益形鞏固。

‧「制禮作樂」,創建封建禮法。

‧闡揚「天命觀」,天命靡常、惟德是依。包含三成份:天、君德與人民。強調君主的權威源自上天,天命的標準是君主的德行,德行的重要內涵是愛民保民。



四、影響(歷史地位)

‧平三監與東征,並重定封國,使周人控馭天下。

‧宗法與封建結合,鞏固周朝政治地位。

‧成王尊崇其功德,許魯得以郊祭文王,使用天子之禮樂。

‧制禮作樂,創建封建禮法,影響中國文化。

‧提倡天命觀,影響中國文化德治思想。



五、評價

‧中國歷史人物的首要重大影響者自周公始。

‧輔佐成王,東征平亂,制訂典章制度,具卓越才能與智慧。

‧中國古代偉大政治家,聖哲典型。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二章 管仲

一、歷史背景

‧春秋時代齊國



二、生平背景

‧名夷吾,字仲,潁上人(安徽潁上縣)

‧與召忽事公子糾;好友鮑叔事公子小白(後為齊桓公)

‧鮑叔推薦管仲任桓公之宰相,封上卿,賜以齊之市租,尊稱「仲父」。



三、重要事蹟

‧識拔人才。

‧安定社會:原則—順從民心,獲得民心。方法—成民之事(四民安其業,樂其業,物使雜處),定民之居(四民分別領導各安其居)。

‧富民教民:富民原則—「牧民」;養民富民,來民教民,用民。方法—獎勵農業生產。教民原則—在上位者應為民之表率,上服度,禁文巧,以禮義廉恥四維教民,注重國民品格與行為教育。

‧發展軍事:實行強兵政策,以對外建立功業。採軍政合一制度,生活工作與作戰一起。方法—春秋兩季集合訓練;制定百姓犯罪,以甲兵贖罪之法。

‧確立齊桓公霸業:會盟諸侯,平宋亂,組織華夏勢力。尊王原則,利用會盟諸侯,安定周王室。力行恪尊臣子之禮節,以為天下表率。

‧「葵丘之會」,看出齊桓公稱霸,有意代替周天子維護封建體制;「召陵之盟」,齊桓公霸業達高峰,使周王室天子地位重獲肯定。



四、影響(歷史地位)

‧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尊崇周王室。

‧攘卻狄人南下和楚國北進,保衛華夏文化。以攘夷事業影響後世最為深遠。



五、評價

‧管仲能締造功業,關鍵在於知己朋友相助。

‧管仲素有強齊圖霸之志。管仲以國家天下為己任,不顧一己之小恥,其用心頗受明清學者之稱許。

‧完成齊桓公霸業,教桓公以德服諸侯,以禮自守,成就尊王攘夷之偉業。

‧個人生活奢侈,娶三姓女,僭用諸侯之禮。

‧生前未及早培養人才以為國用,未能除去小人,使齊霸業隨管仲死而結束。

‧管仲的富國強兵政策,開春秋戰國時代各國變法圖強之先河。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三章 孔子

一、歷史背景

‧春秋晚期。

‧周室東遷,王室衰微,霸主代之而起,政權下移,禮樂征伐自大夫出。



二、生平背景

‧名丘字仲尼。

‧生於魯襄公22年,生地為魯之昌平鄉陬邑;殁於魯哀公16年,享年73歲。

‧第一階段:15至30歲。家世微賤,以小事謀生;勤奮向學,熟悉周禮。

‧第二階段:30至50歲。來往鄰近國,講學授徒,企圖問政。修《詩》《書》《禮》《樂》。

‧第三階段:51至56歲。孔子從政時期,魯定公任孔子為中都宰。令子路毀三都,削弱三家大夫。但因定公不朝,孔子離魯周遊列國。

‧第四階段:56至68歲。周遊列國時期。

‧第五階段:68至73歲。在魯整理文獻時期。修訂《詩》《書》《禮》《樂》,作《春秋》,贊《易》。

‧孔子的一般生活:飲食講究;居家閒適不修飾;喜愛音樂;有仁民愛物之心;愛好知識;看人重視大體,不作苛察;對人有俠氣;愛護青年。



三、重要事蹟

‧對文化方面:是夏商周以來古文化的總匯,集往古之大成。開諸子思想先河、百家源頭。將宗廟文化轉變為人文的理性文化。將貴族專有文化,轉變為平民階層文化,使學術普及、民眾知識水準提升。

‧學說要點:「仁」與「禮」。

仁—融合愛心與恕道的一種圓滿和諧的精神狀態,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是諸德的總攝。仁的充分實現為聖。

禮—人類生活的規範和條理,當時包含政治制度、社會習俗和個人行為。是順乎人性趨向秩序化社會生活的通道。包含精神和儀式兩部分。

‧政治見解:提倡恢復周制;主張為治首要正名;德治比法治完美徹底;德治是手段,目的是求國之安定富裕,方法為經濟上民生富足且均富,精神上施以良好教育。所謂治國之道,要足食、足兵、民信。

‧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有二,一為人格教育,培養成君子;二為通才教育,學習六藝。方法是因材施教。方式採全神全身全時間投入,生活每一細節都是教育。



四、影響(歷史地位)

‧受後世帝王祭祀,自漢高祖始。學校祀孔,自漢明帝始。

‧祭祀喪葬是另類教育,孔子將之轉化為理性文化,使中國很早就進入人文領域。



五、評價

‧前人評價:例如顏回、子貢、孟子、司馬遷。

‧聰明睿知;發強剛毅;寬裕溫柔;幽默風趣;文理密察。





參考中古歷史地圖網站:

http://webgis.sinica.edu.tw/website/Buddhism/

曹婉如等編,《中國古代地圖集》(第1冊戰國至元;第2冊明代;第3冊清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997)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四章 孟子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鄒人。

‧時代背景:政治上布衣卿相;經濟上興起大資本家與地主(貧富差距大,小民困頓);社會方面,禮制崩,有力者代之而起,有財力的資本家、有智力者為游仕、有私人武力者為游俠;學術百家齊鳴。



二、生平背景

‧受教於子思。(子思是曾子的學生,曾子重德行和孝道)

‧生於周烈王4年,卒於周赧王26年,享年84歲。

‧孟子其人:



三、重要事蹟(重要學說)

‧政治方面:主張「民貴君輕」,尊王道、賤霸道。修改天子受命於天的說法,改天意為民意。若有虧職守者,就該去職。君臣的關係是相對的。君對民的責任有二,養民(為民制產)與教民(從學校始)。立國大原則為王道精神,以德服人,行仁政(為民制產與愛民)。亦要有制度法規。

‧性善說:強調人類與生俱來的四種善端—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需有教育配合。

‧養氣:浩然之氣,配義與道,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以仁義對抗外在環境。

‧義利之辨:發揚孔子的仁外,更強調義。義者宜也、理也,是生命的意義,行為準則。人之所以為人,在於義之精神,。

‧士的定位與定型:春秋以的士,是封建階層最下級,是為國加大夫服務的,出則御車作戰,入則典司禮樂。戰國時封建制度崩潰,士成為社會活躍分子。孟子的士是要高尚其志,他們是知識道德的主體,是社會的良心,關懷天下,心憂生民,有責任感、使命感。做起事來有原則、有立場、有自信、有尊嚴。以義衡量生命的價值,以義規範自己的行為。

‧闡揚孔子合乎人性的中道學說,區分愛的等差,由厚及薄、由近及遠。

‧批駁農家的君民並耕說,那是回到原始,不合乎社會進化分工的道理。

‧批駁縱橫家,一昧迎合國家,是妾婦之行為。



四、影響(歷史地位)

‧對士的定位與期許,成為知識分子行事指標。



五、評價

‧是位思想家,被後尊為亞聖。

‧是位民主先導,使君主不得不自我警惕。

‧是位雄辯家,使別派無還擊之力。

‧是位文學家,文章是論文鼻祖。

‧是士的典型,使知識份子都能生活得尊嚴而有光輝。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五章 屈原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楚國。

‧戰國時代後期,各國競爭劇烈,軍事擾攘,外交上縱橫捭闔。學術上蓬勃發展。

‧「戰國七雄」時代,最有實力者為秦(最強)、楚、齊三國,地理位置與強兵。

‧楚國的外交政策,以屈原採取的合縱原則,聯齊抗秦。



二、生平背景

‧名平,生於約公元前四世紀中

‧祖先曾是楚國王室三大族(楚之三大姓昭、屈、景)之一,出身貴族。

‧熟習國際形勢,任楚懷王的「左徒」 (入議國事出號令,出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在國際外交政策上屈原採「聯齊抗秦」與楚懷王傾「親秦派」不合。致楚齊絕交,楚秦之戰,楚懷王被秦扣留,客死於秦。

‧後被除去左徒之職,不准參與國事。被放逐於漢北(今隕、襄之地)一帶,懷王29年始召回楚。

‧楚頃襄王繼位,放逐屈原於江南(今安徽青陽縣南附近)。楚國勢日削。

‧屈原不忍見亡國,投汨羅江,自沈而死。



三、重要事蹟(作品)

‧主要作品有:在《史記》本傳者—〈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五篇;《漢書‧藝文志》記載賦25篇;漢王逸《楚辭章句》輯有七篇。

‧放逐時代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離騷〉:屈原一生中最偉大詩篇,是中國古代一篇雄偉的長詩,也是第一首自傳體的抒情長詩。抒發個人想法與愛國愛民的情感。

‧〈天問〉:屈原第二首長詩。對自然現象、神話傳說和古代史事提出問題。因保留遠古神話傳說多而有系統,在古史與神話學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

‧〈招魂〉:借楚俗招魂曲,盼楚王歸來。表現忠君愛國。

(以上是屈原被放逐漢北一帶所作)

‧〈哀郢〉:充滿對國家的熱愛與對人民的同情。

‧〈懷沙〉:屈原絕筆作品。嚴斥群小誤國與無法逃避死亡,願執忠盡節。

‧其他:〈九歌〉、〈九章〉、〈遠遊〉。(略,課本頁64-65)



四、影響(歷史地位)

‧因屈原感時憂國,忠貞不屈,滿腔悲憤,自沈汨羅江。日後形成端午節紀念他。

‧悲劇英雄形象,為後代中國人塑造一個卓越典型。



五、評價

‧個人特質是行為廉正,志節高潔。守正不阿,特立獨行,以致為群小所不容。

‧被楚王放逐時,仍表現忠貞志節和憂國愛民之心。

‧梁啓超批論屈原為何選擇悲劇式的自沈:因處於矛盾時代,造成內心矛盾,會採自殺行為是其「個性最猛烈最純潔之全部表現,非有此奇特之個性,不能產生此文學」。(課本頁65)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六章 商鞅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



二、生平背景

‧本是衛國公子,稱衛鞅,姓公孫,又稱公孫鞅。後至秦國變法有功,秦王封地於「於」「商」,故又稱「商鞅」,或尊稱「商君」。

‧衛國政治背景:春秋時代周武王少子康叔封地,傳到衛昭公時,臣服於魏。當時的魏國任法家李悝為相,軍事家吳起為將,國富兵強。

‧影響商鞅的思想,喜好研究法家刑名之學。

‧經魏相公叔痤推薦魏惠王,不用。

‧商鞅求去,逢秦孝公求賢,三次晉見孝公,始任命為「左庶長」,推行新法。

‧商鞅在第一次變法成功後,晉升為「大良造」(秦爵第16級)



三、重要事蹟(商鞅變法)

‧第一次變法(秦孝公3年):

內容—(課本頁77)

1. 建立戶籍及連坐之法:嚴密組織民眾,使封建領主的農民,變成國君直轄的民戶,得以發展中央集權政治。

2. 提倡軍功、禁止私鬥:依軍功授爵,爵位分二十級等。宗室沒軍功不授爵位,等同取消貴族特權。依爵位訂立私人田宅、服飾、奴隸等使用標準。

3. 鼓勵耕織、獎勵生產:凡努力耕織,生產粟帛多者,免除徭役。營事末利及怠惰而貧者,收為公家奴隸。鼓勵男子分居,第一家有二(成年)男以上不分居者,加倍納稅。(以戶課稅)

執行—(十年後)「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敗魏國。在咸陽興築宮殿,成新國都(舊都在雍)。進行第二次變法。

‧第二次變法(秦孝公12年):

內容—(課本頁78)

1. 革除舊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鼓勵分居,以增進生產。

2. 改定地方行政制度:全國鄉邑併為31縣,各置令丞,統一農村政治管轄權,使中央集權得進一步發展。

3. 廢除舊的封彊界限,鼓勵人民開墾荒地,承認私人土地所有權,中央以土地規定賦稅。

4. 統一度量衡,統一國家經濟。

執行—(五年後)秦成為富國強兵。秦國公子虔犯法施以劓刑。趁魏齊戰爭,奪魏河西之地。秦成為新興強國。奠定統一六國基礎。



四、影響(歷史地位)

‧當時人趙良批評:秦人民畏懼商鞅之法,積怨甚深,貴族恨之入骨。商鞅處境危急。

‧秦惠王繼位後,商鞅被誣告謀反,而逃亡。後被處以車裂,族滅其家。



五、評價(隨時代不同而有不同評價)(課本頁80)

‧漢代對商鞅,責備較多。例如:司馬遷、賈誼、桓寬。

‧現代學者多推崇。例如:章炳麟、梁啓超、陳啓天。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七章 秦始皇

一、歷史背景

‧戰國時代趙國邯鄲。。

‧秦國興起背景:春秋時秦襄公時始被封為諸侯。秦穆公時秦被稱為五霸之一。戰國時秦孝公求賢,商鞅入秦變法成強國。秦昭王儼然有統一天下之勢。

【補充】在歷史上,對“春秋五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秦國的強大分為五個時期(梁啓超評論):(課本頁90)



二、生平背景

‧秦昭王48年生於趙國邯鄲。(身世背景,課本頁87-88)

‧秦昭王太子安國君之子「異人」送趙國當「質子」,濮陽商人呂不韋結識異人。異人喜愛呂不韋的歌姬趙姬。後趙姬生一子名政(因生於正月)。呂不韋並將異人推薦給安國君寵愛的華陽夫人(因無子嗣),立為嫡嗣。後更名為「楚」或稱「子楚」。

‧繼位為王:安國君為王一年後去世,諡孝文王。後由太子子楚代立,為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莊襄王在位三年後薨,13歲太子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為「仲父」,委以一切國政。

‧太后寵臣嫪毐(封長信侯)事件

‧呂不韋罷相事件

‧鄭國渠事件(課本頁88-89)

‧食客對秦國的貢獻:源自呂不韋養食客三千,編輯《呂氏春秋》。楚國人李斯諫逐客。魏國人尉繚建議賄賂各國權臣,對秦統一有重大貢獻。



三、重要事蹟

‧秦王政即位第26年統一六國。

‧創立皇帝制度:廢王號,改稱皇帝,自稱「朕」。所發文告稱「制」或「詔」。皇統以「世」計。秦王政即為「始皇帝」。

‧地方制度:採廷尉李斯之意,郡縣制度,全國分36郡。

‧中央官僚體制:(課本頁91)

‧統一文物制度:度量衡;錢幣;書同文;車同軌。

‧消除反側措施:集中民間兵器;拆除郡縣城郭;剷除阻礙的關塞;遷富豪於咸陽集中管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修馳道。

‧焚書(34年)坑儒(35年):採李斯之意,除秦記以外的諸侯史記和博士官所藏以外的詩書百家語,都通令燒燬,例外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箝制反對思想。



四、影響(歷史地位)

‧統一政制、經濟、文化與思想。

‧焚書坑儒手段,箝制反對思想,鞏固王朝,但也造成文化巨大損失。



五、評價

‧對秦始皇個性的評論:(課本頁93)

‧對秦始皇的執政評論:暴政。以亡秦為戒的觀念形成於漢代。

‧正面評價:建立政治體制,為後朝各代所承襲,如皇帝帝號、官文書制度、郡縣制度等,統一文字更是影響中華文化。

例如:近代學者錢穆總括秦的統一,對國史的影響有四:中國版圖之確立;中國民族之搏成;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八章 項羽

一、歷史背景

‧秦滅楚時。

‧楚國歷史文化背景:物資不缺,生活自由,南國特色。



二、生平背景

‧楚國人。原名藉,出身楚貴族。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秦王政23年,楚將項燕敗秦將李信。24年,秦將王翦敗項燕。楚亡。



三、重要事蹟(與影響)

‧鉅鹿之戰:(頁104-105)

背景—秦二世元年,戍卒陳勝反秦,結合六國之後。

代表人物有項梁、劉邦、范增、田儋等,擁楚懷王之孫為懷王。

秦將章邯成功對抗反秦勢力,剩河北趙軍困守鉅鹿。

出兵—懷王派宋義統兵救趙,項羽隸屬其下為次將。

項羽殺宋義,破釡沈舟,大破秦兵。

滅秦行動—召見諸侯,招降秦將章邯(理由:秦法嚴酷、對名將無恩、趙高干政)。

章邯與項羽會面訂盟,立為雍王,入關滅秦。

不是項羽領軍入關滅秦之因:糧少;函谷不易攻;起兵目的恢復六國

影響—此戰為東方瀕臨解體轉弱為強的一戰。因此戰,項羽成為諸侯領袖。



‧鴻門之宴:(頁105-106)

背景—反秦另一勢力,劉邦率領,向南陽武關進展,至南陽郡。

滅秦行動—由韓人張良招降南陽首府宛城守將,一路招降,入武關,駐於霸上。

劉邦入咸陽,宣布除秦苛法,約法三章。

滅秦二大勢力的對決—項羽與章邯,攻破函谷,駐軍鴻門。

劉邦聽張良計,至鴻門謝罪,聽候項羽處理。

范增獻計宴會時殺劉邦;樊噲護衛劉邦。

結果—劉邦逃回霸上;

項羽認為同為楚軍,劉邦又謙卑認罪,故殺之無名,勝之不武。



‧分封諸侯:(頁106)

原因—滅秦目的在於復仇與復國。

方法—復仇:殺秦王子嬰,燒其宮室,宮中寶貨婦女,載之而東。

復國:恢復秦統一前舊政權,舊國土。

項羽本身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分封原則—法統(六國王室之後);滅秦有功者。

影響—批評分封不公;戰國時七國之君,長期以來的篡殺與封建繼統,歷史形勢已變,秦使中國成一體,不易分割。

變亂再起。



‧楚漢之爭:(頁107-108)

背景—項羽分封諸侯後,東方變亂(齊田榮之亂,陳餘之亂,鉅野的彭越起兵)。

西方則為漢中的劉邦,入關中,攻佔項羽都城彭城。

劉邦退回函谷之東、滎陽成皋一帶。

韓信用兵,平定河北,向東滅齊。包圍項羽勢力。

鴻溝之約—項羽與劉邦議和,以鴻溝為界,以東屬楚,以西屬漢。項羽罷兵東去。

垓下之圍—劉邦聽張良陳平之計,毀約;合韓信、彭越、英布三將圍項羽於垓下。

張良的攻心術。

結果—項羽兵敗,自刎而死。



四、評價(歷史地位)(頁109-110)

‧出身楚貴族,具有楚人的浪漫氣息和貴族道德,身經亡國之際,矢志復國。

‧志大才高,虚浮不實。

‧鴻門之宴,未殺劉邦,足證其為人光明坦率而能顧全大體。

‧滅秦後,有私天下之力,無私天下之心。

‧楚漢相爭,不殺劉邦父母妻子,見其不罪及無辜。

‧信守鴻溝之約,見其有君子之誠信。

‧項羽失敗之因:(頁110)

(1) 是個人英雄主義。逞一己之勇,不講求戰略。

(2) 是楚漢立場不同。漢的立場能投民所好,不求恢復六國,陣營廣闊,人才萃集;楚的立場只在於復仇復國的楚,舊怨未消,新仇又生,與分封諸國對立,用人也限於楚。

(3) 是劉邦得秦地之厚。劉據關中地形優越;項據四戰之地的大平原地區。

(4) 年齡。敵不過老謀深算的集團。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九章 漢武帝

一、歷史背景

‧漢代歷經高惠文景四代,行黃老治術,減刑罰、賦稅、徭役,完成富實之基。

‧人口增加,物資豐盈;外有匈奴諸患,內有諸侯盤據;經濟貧富差距大。



二、生平背景

‧武帝名徹,景帝第九子,漢第五位皇帝。年十七,繼位為帝,在位54年,諡為孝武。



三、重要事蹟

‧內興文治:

(一)改訂制度:(頁117-118)

漢承秦制,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縣制。

【補充】「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太常、廷尉、大司農、少府、太僕、光祿勛、宗正、衛尉、大鴻臚。(頁125註4)

擴大京畿為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補充】左馮翊原為左內史,治所長安,相當於郡守。右扶風,取扶助風化之意。京兆尹原為右內史。

改正朔,採用夏曆,以寅月(一月)為歲首。易服色,改用黃色。

建年號,即位第一年為建元元年(明清以後,一帝只用一個年號)。

(二)文化政策:(頁118)

尊儒政策—採董仲舒之議。(武帝做太子時受王臧、趙綰影響)

政策一,下令罷去百家學的博士,只留研治詩書禮易春秋五經的儒者。

政策二,設立太學,招收太學生,又稱博士弟子,跟隨博士官修習六藝(五經),通一藝者可任官,開儒學入仕之途。

設立樂府,仿自周代;獎勵文學(詩、賦)。

(三)經濟政策:(頁118-119)

目標—打擊富豪的暴利,增加國庫收入。

主事者—桑弘羊(洛陽商人)。

措施—1.由政府統一鑄造錢幣。

鑄五銖錢,美觀堅固而實用;以黃金、白金為重幣;白鹿皮製的皮幣,價值高,作諸侯朝覲時用。

2.增加賦稅。人頭稅口賦、算賦;商稅;車船牌照稅。

3.公營事業。鹽、鐵、酒專賣。私營者處重刑。

4.平價事業。設平準,經營民生貨物;設均輸,轉運地方貢物。

5.令民入粟贖罪、買爵、補吏、免徭役。設武功爵11級,每級17萬錢。

【補充】「口賦」:漢代政府向十四歲及其以下的兒童徵收的人頭稅。亦稱口錢、口賦錢。漢初是人二十錢,起征年齡是七歲,武帝時提前至三歲起征。元帝同意貢禹的主張,把起納年齡再推遲到七歲。武帝時為彌補抗匈奴戰爭的軍費支出,自元狩四年(前119)起,在起征年齡提前的同時,又在原口賦的二十錢外附加了三錢,以供軍馬糧芻的用費,故稱作「馬口錢」,以後遂成定制。漢代的算賦是政府的稅收;口賦是帝室的稅收。口賦和馬口錢,在昭帝、宣帝以後以及東漢安帝順帝時,也偶然酌減或蠲免,但都是很少見的措施。東漢末年政治混亂,口賦甚至嬰兒一歲即令起納。

【補充】「算賦」:秦漢時政府向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創於商鞅。這種作為軍賦徵收的人頭稅,在秦時或稱口賦。漢高祖劉邦下令,確定民年十五以上到五十六歲出賦錢,每人一百二十錢為一算,是為算賦(東漢時也稱口算),從此成為定制。

【補充】「武功爵」十一級為:一級造士;二級閑輿衛;三級良士;四級元戎士;五級官首;六級秉鐸;七級千夫;八級樂卿;九級執戎;十級政戾庶長;十一級軍衛。

(四)削弱諸侯:(頁119)

景帝時,諸侯因削地起兵反漢,號稱吳楚七國之亂,為周亞夫平定。

武帝行推恩之令(主父偃提),酎酒律,削除諸侯,廢除封建。

【補充】推恩之令:早期倡導者為文帝時賈誼,武帝時主父偃又提出。以往諸侯封國以嫡長子繼承制,餘子無份。推恩者即是令諸子皆可均享其封地,如此分封領地愈小,達以推恩之名,行削藩之實。(頁125註9)

【補充】「酎金律,文帝所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酎酒。因令諸侯助祭貢金。」



‧對外開拓:(頁120-122)

(一)首先是漠北草原的匈奴。

武帝採王恢倡馬邑之謀,與匈奴進入戰爭期。

三大戰役—(1)元朔2年,衛青收復河南地,匈如喪失土地。

(2)元狩2年,霍去病收復河北地,設四郡(張液、武威、酒泉、敦煌),隔斷匈奴與西羌連繫,打通西域通道。

(3)元狩4年,逐匈奴於漠北。

晚年—漢廷轉向南方經營。李陵、李廣利敗匈奴,不再成為邊患。

(二)通西域。

西域範圍:今敦煌以西,包括天山南北路及蔥嶺以西的廣大地區。

通西域起因,為征匈奴,目的在連絡西方的大月氏擊匈奴。

派張騫二次出使西域。

影響:中西通道大開,文化經濟交流。開闢西南夷。

(三)南疆與東藩。

南疆範圍:今兩廣及越南一帶,早期稱南越或百越。

秦時設三郡(南海、桂林、象郡)。

武帝出兵征討,設九郡(含海南島)。

東藩範圍:為朝鮮。

武帝時派兵往討,設立四郡(樂浪、臨屯、真番、玄菟)。



四、評價(歷史地位)(頁122-124)

‧漢的成就集中於武帝一朝。

‧功業與對歷史貢獻:

對內—完成東西不同型態社會的整合,完成戰國三百年歷史的結局;

對外—使匈奴不再成為邊患;對西域、朝鮮、南越的開拓,不合乎以德懷遠之道。

‧個人性情才略:一代雄才。

儒家理想的實踐者;法家治術的運用者;有起伏不定的激情;人才登用和升遷,「經」是制度化的常規(有太學、察舉、考核三種常規,獎勵上書言事),「權」是特殊管道。

【補充】「輪台之詔」(「輪台罪己詔」):漢武帝下一道反省自己罪國的詔書。原本桑弘羊提議在輪台戌兵以備匈奴,漢武帝駁回桑等人的建議。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十章 司馬遷

一、歷史背景(頁131)

‧漢以前的史官:黃帝史官倉頡造字;周代史官眾多,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史官要有求真精神,秉筆直書,懂天文等專門知識,早期是世襲制。

‧漢朝建立後,搜羅民間藏書;武帝時政局穩定,文獻已多,整理期籍的時機。

※唐劉知幾認為史家有三長:史學、史才、史識。清章學誠另加上史德。(頁135)



二、生平背景

‧字子長,生於景帝時,卒於武帝昭帝間。任郎中(似朝官見習養成機構);武帝時,被奉派出使西南夷;承父(司馬談)業,任太史令(史官之長,隸屬太常)。

‧因任太史令,得遍閱朝廷所藏典籍;接觸雲集長安的才智之士;視野開闊。

‧人生轉折,為李陵申辯一事,處腐刑。後平反,任中書令。

【補充】「腐刑」:宮刑,又稱腐刑、蠶室、陰刑、椓刑或宮,中國古代的一種殘酷的刑罰,受刑者會喪失性能力。宮,即「丈夫割其勢,女子閉於宮」,就是對男性施以閹割,割除其外生殖器,有時候只割陰莖,有時候也破壞陰囊和睪丸。對男性施宮刑以後,因為傷口容易腐爛,所以通常在密不透風的「蠶室」中待百日,以保全性命,故亦稱「蠶室」。



三、重要事蹟(《史記》的研討):作《史記》(頁132-135)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漢魏之間改稱《史記》。

‧寫《史記》的動機:(頁133)

1.家庭因素—父親司馬談臨終遺命。

2.他有天生的史家才華和機遇。遊歷各地時會考信前人遺文遺事;身為太史,得接觸各種文獻,提供編著條件。

3.冤獄的激勵。

‧《史記》的內容:(頁133-134)共130篇,52萬多字,分五大類(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影響—創立正史體例;篇後的「太史公曰」也為諸史仿效。



四、影響(歷史地位):《史記》的價值(頁134-135)

1.視野廣闊,立場客觀:包含所有社會事物,帝王將相及各色人物,不同民族。

2.體例完美:以客觀立場記述事實經過或人物作為。以主觀評價之,不混雜其中。

3.史法謹嚴:秉持史家精神,除文獻外,會實際考察印證。

4.文學價值:班固與蘇轍讚美之。文章之美、真、神。



五、評價(頁135-136)

‧其學之富,無人能比。

‧創下史學完美體例,開史家先河,記述客觀生動,足證其有史才。

‧記人記事,不虛美、不隱惡,足證其有史德。有史識的表現例證:(頁136)

‧有恢宏的世界觀。客觀書寫匈奴習俗。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十一章 張騫

一、歷史背景(頁143)

‧秦時塞北地區的三支民族:東胡、匈奴、月氏。

‧漢初匈奴主冒頓單于崛起,控制北方。成為漢朝北方強敵。

‧漢初與匈奴關係:高祖討匈奴困於平城,採「屈辱和親」政策。

‧漢武帝時改變與匈奴關係:主動出擊,攻打匈奴;招募人才出使西域。

(一降漢匈奴提供月氏與匈奴交惡,武帝欲與月氏合作)



二、生平背景

‧漢中成固人,任郎官。後陸續擔任與受封職位有太中大夫、校尉、博望侯、衛尉、中郎將、大行官。

‧參與出使西域的百人使節團。由隴西出關,目的地月氏。



三、重要事蹟與影響

‧第一次出使西域:(頁144-147)所費時間共計13年

時間:建元二年至元朔3年

目的:至大月氏進行結盟以對抗匈奴

經過:中途被匈奴俘獲;拘留並娶胡妻生子;逃離匈奴,向西到大宛國,協助至大月氏;與大月氏結盟失敗,返回漢:途中又為匈奴所逮;趁匈奴軍臣單于世內亂逃回。

※月氏的背景:活動範圍位於今甘肅、寧夏;是匈奴勁敵;為匈奴冒頓分為兩部:一為小月氏(留原地與氏羌民族融混);一為大月氏(西遷伊犁),後又為老上單于所敗,遷徙媯水,臣服大夏。

結果:張騫被封為太中大夫,並在大將軍衛青帳下當校尉,從征匈奴;同行胡人堂邑父為奉使君。

影響:1.使漢武帝瞭解西域有許多國家;張騫記錄西域的經驗,開拓漢人視野。

2.對匈奴連續發動攻勢—為與西域交往,開闢中西交通線(頁145-146)

(1) 元朔6年,衛青帶領,由張騫以其個人地理知識指引,為武帝封為博望侯(取廣博瞻望,見多識廣之意);

(2) 元狩2年春,張騫任衛尉與飛將軍李廣共同出擊匈奴;因張騫延誤軍機,為武帝削去爵位,贖為庶人。

(3) 元狩2年秋,衛青和霍去病擊敗匈奴,渾邪王降漢,鹽澤以東的河西地區與漠南無匈奴足跡。

3.以徙民實邊方式,建設河西四郡(張液、武威、酒泉、敦煌)(頁146;120)

4.元狩元年,張騫建議,從犍為郡分四路並進前往西域;為西南部落民族阻擋,無法前往。

‧第二次出使西域:(頁147-148)

原因:張騫建議與烏孫結盟;目的:斷匈奴右臂。

理由:匈奴無法再控制烏孫;烏孫為心懷故土的民族,又是貪戀漢朝財物;以厚賂勸烏孫遷回河西地,以和親方式攏絡,使其服順漢;烏孫歸順則其他西域國家也會跟進。

時間:?(元狩4年或5年)

經過:由中郎將張騫率領;烏孫此時內部分裂,國王昆莫無法全權決定;

結果:與烏孫結盟任務未達到;烏孫人隨之到中國探虛實;張騫受封為大行官

影響:漢朝和西方交通正式展開;漢朝使節以「博望侯」為名,取信西域諸國;西域諸遣使東來



四、影響與評價(歷史地位)(頁148-150)

‧歷史學家給予評價高,如班固(稱讚張騫的西使為「鑿空」)、夏德(張騫出使西域就如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出使西域的影響與貢獻:(頁148-149)

使西域脫離匈奴宰制,轉與漢朝通使;影響匈奴國防與經濟力量;匈奴勢力退出西域,改由漢朝取代之(漢宣帝設立西域都護統領各國);開啓武帝征伐西南夷;因出使西域,漢武帝開疆拓土奠定版圖;中西文化交流(音樂、美術與思想、文物與科技)(頁149-150),開歐亞交通之機;張騫帶回數種西域植物。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十二章 王莽

一、歷史背景(頁159)

‧西漢後期,外戚秉政,原因:宣宗後法家精神漸沒;長期將宗室採壓抑防範政策,使外戚躋身中樞;武帝尊儒術,儒家的禪讓與陰陽家五德終始說影響政權。

※五德終始說:戰國時齊人鄒衍創。宇宙人生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力量支配,彼此相生相剋。朝代轉換也與五德相配合。(頁165)

‧元帝時王皇后外戚當權;成帝後,哀帝與平帝短祚。



二、生平背景(頁159-160)

‧字巨君,魏郡元城人,為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姪。早年生活寒素。

‧成帝時任大司馬執政;成帝去世,莽退出職位。

‧哀帝與平帝短祚,使王莽重出秉政機會;於平帝世後,依周法立劉嬰,號孺子。為王莽取代,改國號為新,正式稱帝。



三、重要事蹟(頁160-161)

‧王莽新政基本原則:以周代制度為藍本,以解決當時社會經濟問題為目標。

(1)制度方面:參酌周代封建。

中央設四岳、三公、九卿、廿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補充】「四岳」:太傅、太師、太保、少傅。「三公」:司徒、司馬、司空。(頁165註5)

地方,州分為九,爵分為五(公侯伯子男)。

封古帝王名臣之後。

(2)文化方面:

擴建學校—中央立明堂辟雍,擴充太學,設六經三十博士。地方皆立學校。

整理古籍文獻,徵求天下逸書;徵求通經籍才能之士,主事者劉歆。

(3)經濟方面:

土地改革—天下農田為公有,號王田,不得買賣;每丁男百畝;限制田畝數。

經濟政策—國營事業有「五均」(民生必需品絲綿五穀布帛的平價措施)、「六筦」(官方專營鹽、鐵、酒、名山大澤、鐵布銅冶、五均賒貸)。賦稅方式,徵收各行業營業稅,抽十分之一。不耕之田及市住屋皆要徵稅。造貨幣六類二十八種。

(4)社會方面:

仿周制,建立社會秩序,訂定民間婚嫁喪祭之禮。

禁奴婢買賣,課奴隸主重稅。保障奴婢生活安全。

替貧民造屋,發放平民貸款。(祭喪用不收利息,置產謀生用收利潤十分之一)



四、影響:王莽的失敗(頁162)

‧對外政策,拘泥於周代「民無二王」,將匈奴王號降為侯,導致邊患叛變。

(莽時,西域諸國多背叛新室歸附匈奴,至莽敗滅,西域完全與中國隔絕。)(175)

‧徵糧徵兵,影響農民生計,暴發農民抗爭行動(山東赤眉、湖北綠林)。

‧經濟政策,影響地主及資本家。

‧取政權於孤兒(劉嬰)之手,引起各地劉氏子弟號召復漢,抗莽勢力(劉玄、劉縯)

‧關中不安,王莽被殺。



五、評價(頁162-164)

‧個人生活寒素,能處富貴不享,與其他外戚絕異,難能可貴。

‧推行新政,部份因泥古而失敗。(例如貨幣政策、行封建、對外政策)部份因理想過高而失敗。(例如抑富右貧的均富理想)

‧打破男女界限。(例證頁163)

‧建立社會秩序,充漢人道悲憫,為貧民造屋、賒貸、減稅;法律保障奴婢,有「天地之性人為貴」。

‧班固對王莽的讚許。(頁163)

‧失敗原因分析:(頁164)

1.只重理論忽略實際,只重立法不重實行。不合時宜與推動者本身問題。

2.迷信圖讖符命。國家大計與官吏任命決於符命。使人文回歸到鬼神迷思。

3.雖謙恭下士而不能用士,權術待人。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十三章 班昭

一、歷史背景(頁172)

‧東漢時期。



二、生平背景

‧字惠姬,扶風曹世叔妻。號曰「曹大家」(家,古音讀姑,為世人欽仰熟知者)。

‧家世背景:父班彪,兄班固與班超。(頁172-176)

父班彪—於哀帝時任廣平太守;王莽時,為竇融舉司隸茂才;後專心史籍,作《史記後傳》數十篇、作《漢書》(成班氏一門之史)。

兄班固—承父志續作史籍;明帝召為校書郎,任蘭臺令史;和帝時隨竇憲出征匈奴;得罪洛陽令,死於獄中。

兄班超—明帝時召詣校書郎;投筆從戎,任假司馬,奉命出使西域;再定西域大業,封為「定遠侯」。

(※東漢時期與西域諸國關係,頁175-176)

‧昭承父兄業:明帝時,兄班固繼父志,也未為完成《漢書》(八表及〈天文志〉);由和帝詔班昭就東觀藏書閣繼踵完成。因世人多不能通,同郡馬融從班昭受讀。

※《漢書》:屬官書;主要材料(頁173-174);時間從漢高祖至王莽,為斷代史;《漢書》與《史記》比較(頁174)



三、重要事蹟(頁176-178)

‧註《列女傳》(西漢劉向著,說明婦女應有德性,與辨通事理、鑒戒)

‧作《女誡》七篇:成為有系統規範婦女,成為壓抑中國婦女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七篇為:〈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叔妹〉)

內容說明三從之道和四德之儀。

【補充】「三從四德」:三從是指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四、影響(歷史地位)

‧女性卑弱的結果。(「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

‧主張夫妻關係為夫對妻是一種「恩」,影響夫妻關係與兩性關係。

【補充】:《中國社會史》第四章婦女與婚姻

漢代:男尊女卑社會意識開啟的時代

原因﹕纖緯之說盛行—董仲舒的陽尊陰卑理論;劉向《列女傳》

女性卑弱地位的定位—班昭《女誡》

夫為妻綱的夫妻地位界定—漢代訓詁學影響

影響﹕視婦女為陰、惡、卑弱、順從之地位。

※地域差異性對婦女的態度影響﹕南北方婦女的不同作風

漢代婦女的家庭地位:權力支配權—家庭子女婚姻決定權;離婚權;

夫妻關係:「三綱說」(婦女為丈夫的附屬品)

地位轉變—(漢代)決定婚姻關係;從事男性工作;勞動力生產者

(東漢)以禮法約束婦女





歷史人物分析面授講義 第十四章 張衡

一、歷史背景

‧東漢時期。



二、生平背景(頁185)

‧字平子,南陽西鄂人。善於文章,游學三輔與太學,通曉五經六藝。

‧曾任官職有:郎中、尚書郎、太史令、侍中、尚書等。



三、重要事蹟

‧科技成就:主要貢獻(頁186-)

漢代時的論天說:有三家

1.宣夜說—東漢前期郄萌作系統總結明確表述。天非渾圓邊界;無固體天球;打破有形質的天的概念;日月五星運動皆靠氣的作用。

2.蓋天說—源自慎到提出渾圓的天的概念;以《周髀算經》為代表;主張半圓形的天,拱形的大地,日月星辰附著天而平轉。

3.渾天說—源自慎到提出渾圓的天的概念;西漢時由揚雄攻擊蓋天說;至東漢張衡集大成。

科技著作與學說:(頁187-190)

1.〈渾天儀圖注〉:天體每天繞地旋轉一周;大地是圓球;天表裏有水。

2.〈靈憲算罔論〉:渾圓的天體不是宇宙邊界,是渾天說的基本觀點,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理論;系統地總結前人關於宇宙生成與演化的思想;採用道家有生於無的觀點及當時的元氣學說;完整描述天地萬物生成、變化、發展的過程。

3.提出五星視運動:解釋五星運行或快或慢的現象;是五星運動快慢與距離之間定性關係的早期描述。

4.對月蝕成因有初步認識。

科技儀器:

1.「水運渾象」(頁187-188);

2.「候風地動儀」(頁189):世界上最早的一架地震儀。(形式酒尊,外有八龍,下有蟾蜍,若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

3.「相風銅鳥」(頁190-191):測風用(西漢時已有似風向標的「銅鳳凰」);置於長安宮南靈臺(天文臺和測候所)上;可測定風向、風速的風向標和雛形風速表。

‧其他成就:

1.研究地理學—繪製一幅地形圖。

2.數學方面—研究圓周率。

3.文學家:作賦十三篇如,〈西京賦〉、〈東京賦〉等(著錄於《全後漢文》)。

4.畫家。名列東漢六大名畫家之一。



四、影響(歷史地位)

‧製作的水運渾象儀器,表達渾天思想,是唐宋時代得以進一步改進,在天文儀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創造候風地動儀,並成功觀測順帝時隴西發生大地震,開創人類使用科學儀器觀測地震的歷史。



五、評價(頁191)

‧長期任史官,但缺乏史識。(清史家王鳴盛批評,頁185)

‧個性表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對讖緯迷信的排斥,曾建議「收藏圖讖,一禁絕之」。

‧涉足「卦候、九宮、風角」之術,被後人推為「陰陽之宗」。



筆記整理提供參考--第十七章至第二十九章

「蔡米虹」老師 2008-06-19 00:53:45

各位同學好:
再提醒一下,期末考試範圍是第十七章至第二十九章,(不要記錯喔!)
以下是個人的筆記整理,提供參考,同樣地,若有發現錯誤地方,請指出,以便更正修改之. 各位同學期末考加油!


第十七章 阮籍
一、歷史背景(頁221:224-225)
‧東漢末年,董卓之亂,毀滅文化中心的兩京,失去領導學術思想正統的儒學;曹操用人政策,破壞儒術經學傳統。
二、生平背景
‧字嗣宗,陳留尉氏人。生於東漢獻帝建安15年,卒於曹魏常道鄉公景元4年,享年54歲。父阮瑀為「建安七子」之一。
【補充】建安七子:首見於曹平著《典論‧論文》,指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代表建安時期優秀作者。
‧性格:容貌出眾;志氣不凡;性格放任;為人深沈;博覽群書;好喝酒;不理會世俗禮法。
‧任官職:特別徵辟為掾(漢朝中央朝廷和地方官署內設辦事機構曹的長官。均由府主自行任命。高級掾的任命需要向上級官署上報備案,下級掾不用。);尚書郎;參軍;太傅司馬懿從事中郎;大將軍司馬師從事中郎;封關內侯;散騎常侍;步兵校尉。
‧「竹林七賢」一份子:陳留阮籍與阮咸、沛國劉伶、譙國嵇康、河內山濤、琅琊王戎、河內向秀等七人,因常聚集於山陽(今河南輝縣西北)竹林中暢飲,時人號之為「竹林七賢」。
三、重要事蹟:著作與思想,由「儒」、「老」而「莊」的轉變(頁225-227)
‧〈詠懷〉詩,思想轉變開端。
‧〈樂論〉,乾坤易簡,雅樂不煩雜。道德平淡,故五聲無刺激。不煩雜,而陰陽自通;無刺激,而百物自樂。
‧貫通比附儒道的〈通易論〉與〈通老論〉。
‧對《莊子》的深刻體會,〈達莊論〉超越意念,如至人順應自然;〈大人先生傳〉闡揚《莊子》理說,大人先生會應變順和,不與世人相同。二者皆教人要清其本。
‧阮籍對世俗君子的看法:(頁226)像褲中之虱。
四、影響(歷史地位)
‧特殊地位,因家族姓氏與司馬氏的交情,具有普遍聲望。
‧脫去禮教外衣,放任而不做作。容易為人接受和了解。
五、評價
‧真正能將《莊子》思想消化,成功運用於現實世界中。
‧努力調和儒道,倡「莊」學。思想造詣不高。


第十八章 王羲之
一、歷史背景(頁236)
‧東晉門第社會時代。
二、生平背景
‧字逸少,東晉琅邪臨沂人。
‧「王氏三少」:阮裕(東晉陳留人,阮籍的族弟)將王羲之與王承、王悅稱之。
‧任職:祕書郎(因士族背景,才能取得最為清貴的職位);參軍;長史;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以得罪揚州刺史王述,稱病去郡)
‧性格(頁239):「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
‧「琅琊王氏」家世背景(頁236):漢諫議大夫王吉之後。漢末王祥與王覽以孝友見稱。西晉清談者王戎與王衍。東晉王敦與王導中興晉室有功。(在東晉門第社會中靠九品官人法取得政治特權)
‧東晉門第社會興起(主客易位,君臣易勢的時代):因東晉元帝立國全依靠門第,主要有王敦與王導(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語),其次是陳郡謝安家族(肥水之戰)。

【補充】肥水之戰:又稱淝水之戰(公元383元),北方前秦苻堅欲滅南方東晉,在淝水(今安徽省壽縣東南方)交戰。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影響中國南北分立局面持續。前秦苻堅死後,各族獨立,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混亂的局面。直到439年北魏重新統一北方。南方則由劉裕篡位東晉,改國號為宋(420年)。中國南北朝時代開啓。
東晉門第特權:自由占山封水;部曲宗黨,蒙其庇護,逃避課役;九品官人法保障出仕優遇,「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補充】九品官人法(頁237):又稱九品中正制。朝廷選擇賢能有識鑒的朝官,兼任本籍的大小中正。小中正將本籍的未入仕青年,分以九品,判其等第,經大中正、司徒加以核實,交吏部任用。一青年起家官品的大小,全依據中正評品的高下而來,並影響未來升遷前途。優點:將負責推薦的與負責任用的單位分開;由本籍人評品,合乎鄉舉里選精神;改善兩漢察舉弊端。弊端:由大小中正憑一己好惡評品,無法完全掌握本籍青年;品評沒有具體標準;遇到所用非人,中正與吏部均不需負責;品評者多為士族,門第在選舉上享有特權,進而影響政治上享有特權。

【補充】兩漢察舉制度:漢朝的選舉制度,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二者相輔而行。這是漢朝察舉制的基本特點。至東漢,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重視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結合的選士制度。

【補充】漢代的選舉制度:鄉舉里選,重視地方的輿論—鄉論;
任用方式:察舉、徵召、辟召、任子、納貲
對六朝的影響:門閥社會的形成;清濁觀念的流傳
曹魏的九品官人法:設立原因—漢代選舉制度敗壞;淘汰親漢的官僚
考核方式—依據人物的狀(行狀)、輩(倫輩)、簿世(家世譜牒)給予鄉品
結果—門第社會影響政治官品→西晉的門閥社會:貴族與豪族之別
東晉門第家風與家學的重視(頁239-240):具孝友之內行,成為家風;有經籍文史學業之修養,成為家學。
王羲之的家風是:敦厚退讓,萬石家風;家學是:書法與文學。

三、評價
‧在東晉王導之後,倡家風與家學的結果,強調教養子弟的門第社會時代,王羲之成為門第培育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第十九章 陶淵明
一、歷史背景(頁250-251)
‧東晉末至南北朝劉宋時代。士族門第社會。
‧「肥水之戰」後的南北對峙與北方分裂局勢;陳郡謝氏與琅邪王氏同為江東門第之首;「北府兵」新軍成立。
‧南朝劉劉宋時代的門第形態,著重於如何維持家族地位,與關切皇朝更迭是否能給他們帶來新的利益。

二、生平背景(頁249; 251-252)
‧字元亮,更名潛(入宋後),潯陽柴桑人。卒於劉宋文帝元嘉4年。
‧任職: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郡遣督郵至,吏謂應束帶見之,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自免去職。

【補充】督郵:郡佐之一,屬監察官,職掌監察屬縣長官,依法控告。

【補充】朱錦雄,〈陶淵明出仕官職考辨〉(《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三期,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5年6月,頁1-18。
‧性格:少年意氣奮發,志逸四海;嚮往田疇、荊軻之人;

三、重要事蹟:著作介紹(頁252-255)
‧〈擬古〉與〈詠荊軻〉:顯露出陶淵明的個性。
‧〈歸去來兮辭〉:辭彭澤令後作,表達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之意。
‧〈歸園田居〉五首:表現生活窮困與快樂之意。
‧〈桃花源記〉:期望亂世中能有一遠離戰亂與塵俗之安樂土,名曰「桃花源」。
‧〈感士不遇賦〉、〈詠貧士〉七首、〈乞食〉諸篇、〈五柳先生傳〉:表達夙志未酬之意。

四、歷史地位
‧田園詩之祖。

第二十章 玄奘大師
一、歷史背景(頁261)
‧隋末唐初時代。

二、生平背景(頁261-262)
‧玄奘大師的年代考證:一是出生年代有異,採湯用彤氏之說,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卒於高宗麟德元年,時年63歲;一是出關進入西域年應為貞觀三年。
‧俗家姓陳,名褘,洛陽緱氏之陳堡谷人。13歲時在洛陽淨土寺出家。
‧早年學經過程(頁262):從景法師學湼槃經;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赴蜀途中,從空、景(慧景,攝論大師)二法師學毗曇、攝論;至成都,從道基及其弟子寶暹學習攝論、毗曇;從道振學習八犍度論;受具足戒,研究戒律;從道深習成實論,從慧休習雜心、攝論。奘師之長,在於湼槃、攝論、毗曇、俱舍、成實等學。

三、重要事蹟
‧西行求法(頁263-264):與秦州僧孝達同行出發,經蘭州、涼州、瓜州、出玉門關、伊吾、高昌(遇高昌王麴文泰)、西突厥(葉護可汗)、其他西域國家、至印度。
‧天竺取經(頁264-265):西去印度目的,取「十七地論」,即「瑜伽師地論」。受戒賢法師(法相學之大師,傳護法唯識之學)及勝軍法師影響最深。僧眾為法師立義名,大乘眾號曰「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小乘眾號曰「木义提婆」(解脫天)。
‧譯經與弘法(頁265):與大德翻譯佛經,由國司供給所需;一生共譯經論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四、影響(歷史地位)(頁265)
‧法相,承其學者為窺基、圓測,至玄宗後,衰微無聞。俱舍學,承者普光、法寶、神泰。因明,承者窺基、新羅順璟等人。

五、評價(頁261)
‧中國史上最有名的出家人,他的學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對佛學的貢獻,得到當時及後人的欽佩。


第二十一章 郭子儀
一、歷史背景(頁272)
‧唐玄宗末年,肅宗、代宗與德宗等朝。安史之亂時代。
二、生平背景
‧華州鄭縣人。生於武后神功元年(697年),卒於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享年八十五歲。
‧家世背景:父郭敬之,為武人,曾任五個州的刺史,後因子儀關係,追贈敬太保與追封祁國公。
‧任職:安史之亂前—以武舉入仕,補左衛長史;振遠軍使(單于都護府界內,屬朔方節度使管轄);任橫塞軍使,拜左衛大將軍(屬朔方節度使管轄);朔方節度右廂兵馬使;九原太守。安史之亂後—(玄宗朝)於安祿山叛後12天任為朔方節度使;阻止安祿山西進,戰後加封為御史大夫。(肅宗朝)安祿山勢起,任郭子儀為武部尚書、靈武長史;史思明攻唐軍,唐軍九節度兵敗,任郭子儀為東畿、山東、河東諸道元帥,權知東京留守。寶應元年,絳州軍亂,派郭子儀為朔方、河中等節度行營兼興平、定國副元帥,充本管觀察處置使,進封汾陽郡王,出鎮絳州。(代宗朝)初不受重用,留於京師;吐蕃亂,再任郭子儀為關內、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使;朔方節度大使。(德宗朝)進號尚父。

【補充】安史之亂:玄宗天寶14年11月安祿山反於范陽。聯合史思明叛亂。肅宗至德二年,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並自立為大燕皇帝。乾元二年,史思明在魏州自稱大聖燕王。上元二年,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自即帝位,改元顯聖。代宗廣德元年,由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與回紇合作,敗史朝義,安史餘黨降唐。八年動亂,至此算平定。實際上,安史餘黨降而實同獨立,割據河北,迄唐亡。

【補充】馬嵬之變:在潼關失守後,玄宗與楊國忠逃至馬嵬驛。後楊國忠一家及楊貴妃被殺。玄宗幸蜀,太子即位靈武,是為肅宗。
三、重要事蹟
‧平定安史之亂:阻止安祿山西進,鞏固河東,防止敵軍西竄;以「胡制胡」策略(因所用將領如李光弼、僕固懷恩、渾釋之等皆為胡人,及至肅宗朝引回紇兵進入協助)。
戰略—郭子儀以朔方節度使擊敗安祿山的大同軍使高秀巖,及靜邊軍;派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濬、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大破敵軍。
戰役—解雲中之圍,以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常山之戰,李光弼(官拜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敗史思明;嘉山之役,郭與李敗史思明,范陽與洛陽路絕。
‧安史之亂末期與餘黨:肅宗至德二年,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並自立為大燕皇帝;郭子儀聯合回紇兵敗安慶緒;至德二年底,史思明來降,肅宗任范陽節度使,封歸義王,又派宣使尉。上元二年,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自即帝位,改元顯聖。
‧吐蕃作亂:吐蕃於肅宗至德元年佔領青海若干城堡;代宗廣德元年,攻佔長安,立廣武王承宏為帝,西疆失地多,危脅到唐的安全。後為郭子儀以聯絡回紇兵所平定。
‧平絳州軍亂:使河東諸鎮奉法。後受宦官程元振阻擋,郭子儀不受代宗重用。
【補充】朔方軍:一支胡漢混雜的部隊。郭子儀為朔方軍系領袖,傾向交結回紇,利用回紇兵,平定內亂。在外交上,朔方軍系是採聯絡回紇的。

四、影響(歷史地位)(頁283-287)
‧聯合回紇軍結果與國家安全問題(頁281):
(1) 史思明降唐並非誠心,易與唐起衝突,及趁機擴展勢力,攻下魏州,自稱大聖燕王。
(2) 結合回紇軍:利者,唐與回紇建立馬匹交易,增加唐軍戰鬥力。弊者:共同作戰指揮不易,又因使十將領各自統之,不置統帥,設立觀軍容,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成為唐朝宦官干涉軍隊開始,也種下日後宦官擅兵,與朔方系軍人衝突的開始。
‧唐朝的外交策略:採郭子儀主張,「聯回抗吐」政策。

五、評價(頁272)
‧唐玄宗天寶14年(755年)安祿山的反叛,是郭子儀軍功的開端,沒有因高齡而放棄軍事生涯。
‧以至誠對人,化解猜疑,故得肅宗、代宗與德宗三朝君主信任,且不作權臣。
‧富貴壽考,功蓋一代,善處君臣之際,小人忌而不能害,哀榮終始。


第二十二章 范仲淹
一、歷史背景(頁295)
‧北宋盛世時代。(承接唐末五代十國的紛亂局勢,宋太祖、太宗承襲後周天下)
‧北方門戶洞開:
‧外患:北方—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國號「遼」。(簽訂澶淵之約)石敬瑭建「晉」。
西方—黨項羌人拓跋氏建西夏,忽臣忽叛。(採用懷柔政策)
‧內政弊端:採募兵制,以稅養兵,兵不精,耗費財賦。廣開科舉取士,增加官員俸祿支出。

【補充說明】「澶淵盟約」: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為名,親率大軍深入宋境。蕭撻凜攻破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虜的宋朝雲州觀察使王繼忠,宋軍憑守堅城。宋廷朝野震動,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畢士安堅持,無奈親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盟約內容:】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四、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盟約締結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影響與意義:】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最後依靠寇准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貢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萬萬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二、生平背景(頁294-296)
‧字希文,蘇州人。生於宋太宗端拱二年,卒於仁宗皇祐四年。
‧家庭背景:二歲,父逝世,母改嫁長山朱氏,改姓朱,名說。
‧求學過程:至長白山醴泉寺廟苦讀,立志以天下安危為己任;至南京(今商邱)應天府睢陽書院求學,四年後(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考中進士。
‧仕宦: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職掌刑獄工作。任滿後調至毫州,任權集慶軍節度推官。知泰州興化縣。監泰州西溪鎮鹽倉。知興化縣,負責築堤工程。府學教授(晏殊禮聘之)。知蘇州、饒州、潤州、越州。參知政事。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

三、重要事蹟—致力地方建設,為民造福(頁297-301)
(一)興學校,勵教育:主張宗經勸學。
教育內容—經指儒家六藝。
教育目的—作育英才,儲王霸之術。
行為例證:
1.創縣學(知泰州興化縣時)。
2.自購土地,創建府學,聘請名師胡瑗講學(主張師嚴而後道尊) (知蘇州時)。
3.創州學,延師訓士(歷知各州)。
4.提「精貢舉」,主張「復古勸學、取士本行實」,議定「士皆土著而教之於學校」,仁宗下詔「天下州縣皆立學」,擴建中央太學。(宋仁宗慶曆年,拜參知政事時)

(二)興水利,厚農桑:
1.奏請興築捍海堰,以防海潮(任監泰州西溪鎮鹽倉時)。
2.負責築堤工程(知興化縣時) (後世稱「范公堤」)。
3.整治疏通五條河,募飢民遊手開鑿溝渠,以工代賑,以防積水。(知蘇州時)
4.建設良好水利工程(合開河渠,築堤堰陂塘)後,得以興農業。
(三)抗外侮,修武備:
1.在宋遼與宋夏邊防爭戰下,上奏嚴守邊城充實關中之策,堅壁清野,為持久困敵之計。
2.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時,主張積極選將練兵,採固守邊城之策。
3.拔識名將狄青,鎮守涇原。
4.重用熟知羌人事務的种世衡知環州,以招徠熟羌人民歸順。結束宋夏戰爭(慶曆四年)。
5.修武備之策,上「十事疏」,奏請在京畿召募強壯農民充衛士,加強訓練義勇,漸復唐代府兵制。
(四)倡更張,行新政:韓琦、范仲淹及富弼合擬施政方針,提〈答手詔條陳十事〉
十項革新政策如下(頁301):明黜陟(官員升遷);抑僥倖(限制恩蔭);精貢舉(重教育);擇官長 (薦舉制);均公田(職田均分);厚農桑(興水利);修武備(兵農合一);減徭役(節省徭役);覃恩信(普及朝廷恩信);重命令(廣徵意見使朝廷有威信)。
改革失敗之因:「朋黨之爭」,韓琦和范仲淹相繼去位。

四、影響
(政績影響)
‧興學校,勵教育的結果,使宋代官學步上正軌。中央擴建太學,引用湖州名師胡瑗之學規為太學法。成為強調士子品學陶鑄全在學校教育(因為規定在學時間不到三百日者,不准參加本州鄉舉)。
‧修武備之策,上「十事疏」,採兵農合一,有漸復唐代府兵制。
‧興水利,防水旱災。
(名言)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五、評價
‧因固守邊防有功,使西夏不敢輕易犯邊,西夏軍人稱他為「小范老子」(大范是指原知延州的范雍)。
‧金元之際大儒元好問稱揚范仲淹為:「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在朝廷則又孔子之所謂大臣者」。(頁302)
‧「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


第二十三章 王安石
一、歷史背景(頁310)
‧宋仁宗末(歷英宗朝)至神宗時代
‧慶曆維新失敗,朋黨之爭

二、生平背景
‧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江西臨川人。生於宋真宗天禧五年,卒於哲宗元祐元年,享年六十六。
‧仁宗慶曆二年,中進士。
‧任職經歷:(仁宗朝)知鄞縣;舒州通判;知常州;移提點江東刑獄,入三司度支判官。(神宗朝)命知江寧府;翰林學士兼侍講;拜參知政事;居相位(前後二次);使相判江寧府(宋朝對宰相解位後的特別恩典,給個外任職銜,到那地方資祿養老,不必管事)。
‧政策:
上萬言書:仁宗朝,王安石任江東提刑時。南宋學呂中指出「今觀仲淹所言窮則變、變則通,即安石變法之十言也。」(頁309)
富國強兵之策:神宗朝,王安石拜參知政事時,商議國家政治利弊得失。
‧政績:任知鄞縣時,留心民生及地方各種建設。「起隄堰,決陂塘」「貨穀於民,立息以償」「興學校,嚴保伍,又刻善救立縣門外,邑人便之。」(頁310)

【補充說明】歐陽修,《朋黨論》:「堯之時,小人共工驩(音:歡)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凱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註解:
夔:后夔,舜臣名,典樂之官。
稷:后稷,虞舜時農官,棄掌其事,因亦稱棄為后稷。周之始祖,母姜嫄踐巨人之跡而有娠,生子以為不詳,欲棄之,因名棄。
契:舜臣名,為司徒,敷五教。商之祖,母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契,封於商。
二十二人:四岳九官十二牧,共二十二人。四岳,官名。九官:禹、稷、契、皐陶、伯益、后夔、伯夷、垂、龍。十二牧,十二州之牧守。

三、重要事蹟—熙寧新法大要(神宗朝)
(一)創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理財之術,總制國家預算。
(二)青苗法:由諸路府州常平錢借貸農民,息二分,可消除民間高利貸剝削。
(三)農田水利法:設水利官,負責修復或創修水利,以常平錢借貸農民以資協助。
(四)均輸法:置諸路發運使,徙貴就賤,藉以節省價款與轉運勞費,所得之錢輸之朝廷。
(五)免役法:由州縣官府以所徵役錢募人任地方職役。由當役戶按戶等高低出免役錢;令官戶(減半輸納)、女戶、坊郭戶(城市居民)、單丁戶和僧道,出助役錢;另徵免役寬剩錢(增收二分),以備災患之用。

【補充說明】坊郭戶:唐朝以來即稱城市居民為坊郭戶。宋代則包括居住在州府縣城和鎮市,以及部分居住在州縣近郊新的居民區。依據有無房產,將坊郭戶分成主戶和客戶,又依據財產或房產多少,將坊郭戶分成十等。宋法律規定,坊郭戶須承擔勞役,繳納屋稅、地稅等賦稅。(王曾瑜,《宋朝的坊郭戶》(《宋遼金史論叢》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
(六)市易法:在京設市易務(後改為市易司);商人可以房產抵押貸款(年息二分);平價時收購商販滯銷貨物,市場缺貨時賣出,以平準物價,避免大賈壟斷。
(七)方田均稅法:農田以千步為一方,秋收後丈量登記,以定賦稅;立丁賬、戶帖,防止逃稅。
【補充說明】丁賬:以主要為徵丁男服役而設,服役或納丁稅,每年一造。宋代為確保賦役來源,按土地財產和人力多寡作為徵調賦役標準。即「縣鄉版籍分戶五等,以兩稅輸谷帛,以丁口供力役」,戶籍建立為前者而役的「五等丁產簿」以及為後者而設的「丁賬」。
戶帖:似現代戶口本,官方發給的民戶憑證,登記該戶應繳納租稅及該戶財產。
(八)保甲法:以減少招募禁軍節省之錢,移作訓練保丁之開支。十家為一保,選主戶中精明強幹的一人為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主戶中最精明強幹與財富最大者一人為大保長;五百家為一都保,選主戶最為精幹、才勇過人、財力雄厚之二人為都保正、都保副。主戶、客戶一家有二丁以上者,抽一為保丁,每年冬季接受集和點閱,負責地方治安反煙火之防範。
(九)保馬法:飼養官馬法,河北、河東和陜西五路的義勇保甲戶,一戶得請養一匹,或以申請官錢自行買來飼養;養馬戶每年可獲減免賦稅優待;官府每年會檢視一次;養馬戶必須賠償病死馬匹。
(十)太學三舍法:以廣設學校,教育才俊,儲為國用。增廣太學,分為三舍(上舍、內舍、外舍);以考試(私試與公試),採升舍制(由外舍至內舍至上舍);上舍經考試及格,參考平日品行成績,使出仕。
(十一)復興武學:入學者須先試弓馬,教習諸家兵法,旨在陶鑄將才;在京師創設軍器監,募工匠造武器及甲胄。

四、影響—新法失敗原因
(一)拘泥古制:王安石崇尚經術,是「熙豐新法之淵源」(清儒全祖望指出)。(頁314)
(二)用人不當:自倡議新法,反對者與請辭離去者多;引用人士為投機分子,為王安石所喜(奉承他),後為其(呂惠卿)所害。(王安石書「福建子」(因呂惠卿是福建泉州人)三字以消恨)(頁315)
(三)新法方面太廣,推行太急:無法多方徵詢意見,或擇一試辦;監察御史裏行張商英建言,神宗不採;宋代胥吏素質不如漢代,且良莠不齊或利用新法以圖利。
(四)朝臣黨同伐異,欠缺忍讓:永遠的新法反對黨以司馬光為首,也是不能察納雅言,除左僕射(宰相),罷青苗錢,廢免役法(使王安石新法無法繼續進行);朋黨之爭所致,宋儒好議論,言論多於事功,文人相輕之習。

【補充說明】佐僕射:從魏晉南北朝至宋尚書省長官。歷各朝皆有不同改革與名稱變更。至宋神宗朝,改革官制,以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均為宰相職。至南宋後,改為左右丞相後,不再有僕射之名。
(五)新法偏重理財,未必盡能利民:新法成為官吏聚斂工具。王安石(節用傷國體)與司馬光(倡節用)對理財理念之不同;青苗法與免役法失去原意,反增民苦。

五、評價
‧歐陽修對王安石的詩文評價,贈詩有:「老夫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之句。(頁310)
‧梁啓超著《王荊公》,頌揚王安石相業。
‧宋神宗封王安石為荊國公;宋徽宗蔡京專政時,改封為舒王;南宋人慣稱為荊舒。
‧南宋君臣將「靖康之難」(頁339)亡國之責加諸於王安石身上。(頁317)

【補充說明】靖康之難:北宋徽宗朝因受金朝攻打,退位,改由趙桓繼位,是為宋欽宗,年號靖康。靖康元年,又再度受金朝攻擊,戰敗,割讓城鎮及投降於金。欽宗、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多人被俘虜,監禁於金朝長達三十年之久。此事件被視為宋朝的國恥,所以又稱為「靖康之恥」。



第二十四章 沈括
一、歷史背景(頁325)
‧宋仁宗至神宗時,王安石熙寧變法時代。
‧當時代學術背景:史學界有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文學界有歐陽修;教育界有胡瑗;思想界有周敦頤;政事有范仲淹與王安石;科技界則是沈活。

二、生平背景
‧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宋仁宗天聖9年(1031),卒於哲宗紹聖2年(1095),享年65歲。
‧家庭背景:官僚世家。父親曾為地方官。
‧任職經驗:沭陽縣主簿;寧國縣令;(嘉祐8年中進士)揚州司理參軍;館閣校勘;司天監;河北西路察訪使,兼判軍器監;提舉大名府及澶、恩州義勇;知延州、兼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均州團練副使(後隨州(今湖北隨縣)安置),仕進從此一蹶不振。

三、重要事蹟
(治水經驗)
‧任沭陽縣主簿時:(因當地沂水與沭水汙澤多)興築堤坊,開鑿水道,得良田。
‧任寧國縣令時:興築堤岸,開闢圩田。(同時寫了《圩田五說》、《萬春圩圖書》等關於圩田方面的著作。)
‧淮南飢荒(熙寧5年),被任命專提舉修治汴河水道,以常平倉米募飢民擔任浚河工作。親自測量地勢和長度,以河水截彎取直法,引水灌溉民田。(採「分層築堰法」,將汴渠分成許多段,分層築成台階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內,後涿級測量各段水面,累計各段方面的差,總和就是開封和泗州間地勢高下之實。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創舉。)
‧命相度兩浙路農田水利及差役之事。在浙西浚深淺涸水道,在浙東修築堤坊。
(對邊事及武備關心—熟悉邊防兵農之政)
‧(熙寧7年)任河北西路察訪使,提舉義勇保甲,兼判軍器監。
‧(至定州)親身體認當地山川險要,製地圖。
‧建議修治邊城,次邊緊要之處,興工修築,以防備契丹入侵。
(擅長外交)
‧遼國遣使來宋,重畫河東路疆界一事。沈括以個人北邊察訪經驗與閱檔案,清楚地理位置,以此作為交涉。化解宋遼一次外交危機。
‧沈活外交原則,以堅持尺寸之地不能輕易放棄。
‧出使遼朝,著書《使契丹圖抄》,對當地見聞,山川、物產、風俗、民情及道路遠近等呈報朝廷。使宋朝對遼國有所認識。
‧堅守邊防:自京師運來軍需物質,在邊防組織義勇保甲,施以軍事訓練,以備戰鬥。(後因「永樂城之役」戰敗,使北宋損失重大。沈活也因此遭貶官。)

【補充說明】侍籍民車之事(頁326-327):(《續資治通鑑》卷七十)(神宗朝)命知制誥沈括為河北西路察訪使。先是遣內侍籍民車,人未喻朝廷意,相擾為憂。又,市易司患蜀鹽不可禁,欲盡實私井而運解鹽以給之。言者論二事如織,皆不省。括侍帝側,帝顧曰:「卿知籍車乎?」對曰:「知之。」帝曰:「何如?」括曰:「敢問欲何用?」帝曰:「北邊以馬取勝,非車不足以當之。」括曰:「車戰之利,見於歷世。巫臣教吳子以車戰,遂霸中國;李靖偏箱鹿角,以禽頡利。臣但未知一事,古人所謂兵車者,輕車也,五御折旋,利於便捷。今民間輜車,重大椎樸,以牛挽之,日不能三十裡,少蒙雨雪,則跬步不進,故世謂之太平車,恐兵間不可用耳。」帝喜曰:「人言無及此者,朕當思之。」遂問蜀鹽事,括對曰:「私井既容其撲賣,則不得無私易。一切實之,而運解鹽,使一出官售,此亦省刑罰、籠遺利之一端。然忠、萬、戎、瀘間,夷界小井尤多,不知遼鹽又何如止絕?若更須列候加警,則恐得不償費。」帝頷之。明日,二事俱寢。執政喜,謂括曰:「君有何術,立談而罷此二事?」括曰:「聖主可以理奪,不可以言爭。若車可用,虜鹽可禁,括不敢以為非也。」括自太子中允擢知制誥才三月,至是察訪河西路所陳凡三十一事,詔皆可之。

【補充說明】永樂城之戰:因宋神宗元豐4年,西夏太后梁氏政變,北宋出發進攻,敗於西平府城下。之後,神宗採沈括之策,在橫山一帶修築城堡的戰略。元豐5年,給事中徐禧築永樂城,卻遭西夏圍攻,徐禧戰殁,全軍覆没。因此沈括遭到貶官處分,責授均州團練副使,隨州(今湖北隨縣)安置,從此仕途一蹶不振。
(學術成就)(頁329-331)
(一)天文曆法:任官經驗影響所致—例如:1.任館閣校勘時,負責編校昭文館書籍,因得以博覽廣搜,並研究天文曆算。2.熙寧5年提舉司天監,負責觀測天文,編造曆書。改革監中,延攬專精曆術的衛朴參修曆書,三年後完成奉元曆;增造新設備。3.發表《渾儀議》、《景表議》與《浮漏議》三議。(介紹沈活的研究成果,詳細說明改革儀器的原理,闡發自己的天文學見解,在我國天文學史上具有重要作用。)4.著《夢溪筆談》,記載沈活對天文曆法的專業知識。

【補充說明】《夢溪筆談》:是沈括晚年居潤州(今江蘇鎮江),築夢溪園閑居,期間,據其科學實踐與平生見聞觀察記錄,著成本書。全書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全書內容涉及天文、曆法、氣象、地質、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業、水利、建築、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此書性質屬於筆記類。內容反映北宋的科學發展水平與沈括的研究成果。
(二)地質學:親身觀察地形地物,藉由觀察地質變遷與推論地層形成等研究成果記錄下來。元豐3年,在延州發現石油,當地人稱之為「脂水」,與石炭。
(三)數學:提出隙積術,數學公式計算體積。
(四)地理學:特製木刻地圖,有助對邊防設施及禦敵方略之擬定。調居隨州後,奉命編修天下州縣圖、守令圖,著〈進守令圖表〉。

四、評價
‧有才幹的官吏,傑出科技人才。
‧勇於任事,但用兵之運籌謀略,恐非其所長,對夏戰爭未能決勝,影響宋代國勢。
‧《宋史‧沈括傳》:「括博學善述文,於天文、方志、律書、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第二十五章 岳飛
一、歷史背景(頁339)
‧處於積弱不振的宋代時期。
國土無法收復—自後晉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後,造成宋代邊患。
以喪失利權,換取和平的宋代外交—真宗朝,簽下澶淵盟約;慶曆朝以增幣交涉,熙寧朝以劃界交涉;徽宗政和年間,採童貫建議,聯合女真夾攻契丹,遣趙良嗣使金,簽定盟約,後為金兵所敗,奪燕京。
‧宋徽宗與欽宗朝的「靖康之難」(靖康之恥)。(頁339)

二、生平背景(頁339-340)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生於宋徽宗崇寧2年(1103),卒於南宋高宗紹興11年(1141),年39歲。
‧家庭背景:家世務農。
‧軍旅生涯:徽宗宣和4年,真定宣撫使劉韐招募戰士,岳飛前往應募;欽宗靖康元年,康王趙構至相州,岳飛加入抗金行列,積功升任秉義郎;後為東京留守宗澤識拔,隸於麾下;平內亂時奉命任通泰鎮撫使、湖北荊襄潭州制置使;平外患時任命為漢陽軍、德安府、黃州、復州制置使,任湖北、京西宣撫副使。

三、重要事蹟—戰功;主張先安內而後攘外
(一)安內之功:(頁341-342)
1.平定戚方之叛變:(建炎年)降金敗將由戚方帶領至南下造成內亂;由高宗下詔令張俊和岳飛追捕;戚方自請降於張俊,內亂之一平定。
2.平江西淮南諸盜:(建炎紹興年間)大盜李成,自號「李天王」,在淮南作亂;高宗任命張俊負責剿滅,岳飛任通泰鎮撫使,協助之;李成投降劉豫,餘黨張用歸順朝廷,江淮最大盜肅清。
3.平楊么之亂:(紹興年)原武陵人鍾相組織民眾對抗潰兵孔彥,後鍾相餘黨楊太,人稱楊么被推為首領,自號「大聖天王」;岳飛任湖北荊襄潭州制置使,採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政策;招降楊么部下,編入正規軍,增強抗金武力。

(二)攘外之功:(頁342-344)
1.收復建康:(建炎年)金大將完顏宗弼入侵建康,守將杜充降金。唯岳飛誓死抗金,終擊退金兵,光復建康。
2.收復襄陽等軍事要地:(紹興年)淮南盜匪李成自在蔪州降劉豫後,劉豫卻為金所利用,置偽齊兵,治理河南;後李成與湖寇楊么結合,形成內憂外患;岳飛上奏建議以先取六郡為要;待六邵收復,南宋國防日益穩固,奠定與金議和的實力基礎。
3.北伐壯舉,收復伊洛等地:(紹興年)結合歸順之太行山忠義社梁興等人勢力,對抗金將兀朮與偽齊劉麟之兵力。至岳飛欲取蔡州收復中原時,為高宗所阻。
4.郾城、朱仙鎮之捷:(紹興年)宋高宗聽信宰相秦檜,採與金和議之策,宋向金奉表稱臣;宋朝主戰派的岳飛,屢次上疏請北伐被阻,金朝主戰派的兀朮則破壞原訂和約,進攻宋朝;岳飛北伐救援,收復郾城與朱仙鎮等地;高宗速召回岳飛回師。

四、歷史地位—岳飛冤死(頁344-346)
‧原因:
1.岳飛力求收復失地,迎還二聖(徽宗與欽宗),但因高宗私心,擔心欽宗回來會威脅其君位。於是極力採求合,與反對主戰者。
2.宋高宗信任宰相秦檜,其主張中原歸劉豫,承認偽齊,並投高宗之意,打擊主戰派,以行主和之奸計。
3.被下屬誣告謀反。岳飛一部將王俊,為秦檜與張俊收買。秦檜奏請岳飛「詔獄」。
‧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自會太平。」(《宋史‧岳飛傳》)

五、評價(頁345-346)
‧至宋孝宗朝,追復岳飛原官,以禮改葬的聖旨,冤獄昭雪;淳熙5年,賜諡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高宗時,在秦檜死後,有太學生程宏圖上書訟岳飛之冤,但高宗未回應)
‧宋朝在重文輕武時代,武將易為打擊,與受猜忌。岳飛就在此時代為奸人所陷害。


第二十六章 文天祥
一、歷史背景(頁353)
‧南宋代時期,外患有蒙古大軍。
‧宋末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
‧南宋世苟延殘喘:宋恭宗朝奉表降元;端宗(改元景炎)繼位;

二、生平背景
‧字履善,初名雲孫,號文山,江西廬陵縣人。至理宗時中狀元,讚之為「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遂又字宋瑞。生於宋理宗端平3年(1236),卒於元世祖至元19年(1282),年四十七。
‧任職經驗:(理宗寶祐4年)寧海軍節度判官;(理宗景定年)任著作佐郎,兼權刑部郎官;知瑞州(因上疏彈劾董宋臣,得罪賈似道);(度宗咸淳4年)任尚書左司郎官,兼權直學士院,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任湖南提刑,知贛州;(恭宗德祐年,元兵攻取建康府)知平江府、知臨安府、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三、重要事蹟—抗元鬥爭
‧被元扣留:宋恭宗德祐二年,天祥知臨安府;宰相陳宜中棄職潛逃,天祥又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與元丞相伯顏商討議和。
‧受不白之冤,到處避難:自元處逃出後,避至真州;守揚州的李庭芝,聽信謠言,認定文天祥是來勸降的,命守真州的苗再成殺之;苗再成不忍,遂將文天祥驅逐;文天祥最後逃到溫州,成功自淮南逃歸;
‧受益王(端宗)賞識:召至福州,拜右丞相,派往江督師,首先開督府於南劍,以號召兩浙忠義之士來歸。
‧對抗元兵,陷入苦戰:元兵攻陷福州,端宗逃至廣州;天祥攻取梅州、興國縣等地,至吉州,空坑(今江西吉安境)之戰,敗北。
‧屯兵整軍再度出發:(端宗時)由惠州海豐縣進駐麗江;(昺帝祥興年)屯兵於潮陽,並逐走潮州大盜陳懿。
‧遭元軍圍攻,被俘:潮州大盜陳懿引元軍統帥張弘範攻打文天祥軍;兵敗,被俘;張弘範要天祥去厓山招降張世傑。

四、歷史地位—北庭受囚、從容就義
‧南宋世滅亡:昺帝祥興二年,元將張弘範攻破厓山,丞相陸秀夫與幼主跳海而亡;另名大將張世傑的舟師,因兵船翻覆溺死。(此即謂的南宋三傑)
‧北庭受囚:文天祥被送至北方,至燕京,被囚三年之久。
‧從容就義:元世祖至元19年,就刑。
(名言)
‧(昺帝祥興年)被元軍統帥張弘範所俘,並被迫前往厓山招降張世傑,登船航向厓山途中,天文祥寫下〈過零丁洋〉七言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明心志。(頁357)
‧文天祥受刑後,元世祖降旨准其妻收屍,在其衣帶上繫有遺書,留有三十二字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頁358-359)

五、評價
‧所謂「知其不可為而為」,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可敬的,忠貞之操,剛正之氣,是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
‧元朝評價:元朝修《宋史‧文天祥傳》;元人劉岳申著〈文丞相傳〉。
‧明朝評價:明末儒者曹學全《石倉全集三稿》。
‧文天祥可以從容就義,是由於元世祖的寬大胸襟。


第二十七章 鄭和
一、歷史背景(頁367)
‧明成祖至宣宗時
‧「靖難之役」,改變明朝歷史:惠帝失蹤;明成祖(朱棣)自行即位;重用宦官。

二、生平背景(頁367)
‧雲南人,本姓馬,小字三保。
‧家世背景:遠祖隨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國,定居雲南昆陽;其先世可能出自西域的阿刺伯人或畏吾兒人的回教徒。
‧入官當太監:幼年時,為征服雲南的明軍俘,送至宮中當小太監,受北平的燕王所喜愛;至「靖難之變」,燕王自立為帝,即明成祖,改元永樂,此時鄭和也以起兵有功,被賜鄭姓,名和,擢為內官監(正四品)。

【補充說明】靖難之變:發生於明惠帝建立元年,藩王中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因不滿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亂。朱棣在其謀士姚廣孝策劃下,自北平起兵造反,號稱清君側,意指惠帝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為奸臣,需要鏟除。因此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靖者,平定之意;難者,禍亂之意;因此「靖難」表平定禍亂之意。)歷時三年,建立4年,朱棣軍攻下首都南京。此時惠帝失蹤,於是朱棣登基即帝位,是為明成祖,改元永樂。實際上,明成祖即位後,並不承認惠帝建立年號,而以即位當年為洪武35年,次年才改元為永樂元年。明成祖因反對惠帝削藩而起兵,同樣地,他即位後也在進行削藩。另外,也由於「靖難之役」得以成功,有賴官中宦官協助,使明成祖即位後,開始重用宦官,開啓宦官干政的禍源。

【補充說明】內官監:明朝時有二十四衙門,其中分為十二監、四司和八局,內官監就是十二監之一,主要負責中央木工、瓦工、石工、油漆工等等工作。

三、重要事蹟—奉派出使遠航
▲遠航動機:(頁367)
(一)政治的:惠帝因靖難之役後失蹤,成祖疑其出亡海外,命鄭和尋訪。
(二)外交的:誇示帝國富強,招諭諸國乾誠朝貢,彰顯天朝聲威。
(三)經濟的:增進大明帝國與南海諸國的貿易。
▲歷時:二十九年,共出使七次。自明成祖永樂年至宣宗宣德年間。
▲區域範圍:史稱「三保太監下西洋」,所謂「西洋」是指包括今日的南中國海與印度洋區域。
▲艦隊組織:共有六個部門(頁367-368);鄭和任正使兼總兵官
(一)指揮部:負責發號施令,決定和戰大計,為艦隊之神經中樞。
(二)軍機部:負責對指揮部提供戰略和戰術,執行作戰任務。
(三)後勤部:負責辦理糧餉、衣甲、禮儀及書奏財務等事宜。
(四)醫務部:負責診療傷病,督導艦上清潔衛生等事宜。
(五)作戰與特勤部:負責艦隊安全,起運貨物,駕駛船艦,教育士兵,觀察天象,採購貨物,語言翻譯及繕寫公文等。
(六)修繕部:負責船艦修護工作。
▲寶船特色:當時世界最大的海船;諸寶船都有編號(清和、惠康、長寧、清遠、安濟、清和一號、清和二號),與近代海軍船艦編制類似;
▲七次遠航經過:(頁369-371)
第一次—永樂3年(1405)六月至五年(1407)九月:自蘇州劉家河出發;首達占城(越南);遍歷南洋諸國;宣布大明天子詔諭,厚賜各國君長;經舊港(蘇門答臘)擒該地頭目陳祖義。(影響:明廷置舊港宣慰司,中國首次在海外設立官署之始。)(頁370)
第二次—永樂6年(1408)九月至7年(1409)夏:前往爪哇及現今印度、泰國等地;各國以珍寶異獸來獻。
第三次—永樂7年(1409)九月至9年(1411)六月:前往南洋與今印度等地;經錫蘭山擒其王亞烈苦奈兒。(影響:鄭和聲威遠震於印度洋濱。)(頁370)
第四次—永樂11年(1413)冬至13年(1415)七月:參與蘇門答臘境內政權爭奪戰;最遠航行至非洲東岸;返國後有些地區遣使朝貢。(影響:鞏固蘇門答臘國王室的正統,並奠定該國與明廷的友好關係。)(頁371)
第五次—永樂15年(1417)冬至17年(1419)七月:帶大批錦綺紗羅,遍賜西洋各國。
第六次—永樂十九年(1430)二月至20年(1422)八月:護送外國使臣回國;其他地區遣使隨鄭和來朝奉貢。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六月至八年(1433)七月:因宣宗在位五年未見西洋各國來朝貢,而派鄭和出使西洋。
▲鄭和七次出使西洋的重要戰役:三擒番長。(內容見頁370-371)

四、影響—出使成就(頁371-373)
(一)政治上的成功:明廷國威遠播,南洋諸國前來朝貢;諸王親受冊封賞賜。
(二)經濟上的收穫:促進中國與南洋貿易關係;輸入諸地特產;中國貨品輸出;海外市場發展,刺激國內工商業發達,促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的經濟大國。
(三)華僑移殖的增加:中國居民移殖南洋風氣盛;中國技術輸出,與南洋資源豐富結合。
(四)航海上的貢獻:鄭和前往地區是中國前朝未有;創中國與非洲之間航運;航海技術精進。
(五)地理學上的貢獻:中國對海洋地理知識有新的進展,從傳統限於印度半島及波斯灣以東海域,擴及阿刺伯半島及非洲東海岸地區;鄭和航海圖,是中國第一部航海地理圖,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第一部航海地理圖。
(六)醫學上的貢獻:隨行醫官至南洋諸地採集甚多藥材,引進中國。

五、評價
‧鄭和的七次奉使及其遠航,充份顯露他卓越的指揮才能。
‧被東南亞各國人民奉為神明。


第二十八章 王守仁
一、歷史背景(頁)
‧明憲宗、孝宗、武宗至世宗朝。
‧明朝宦官劉瑾操弄政權時代。

二、生平背景(頁379)
‧初生時取名為雲,後改名為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生於明憲宗化成8年(1472),卒於世宗嘉靖7年(1529)。
‧因築室於浙江四明山的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故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
‧成長背景:誕生的傳說;有過耳成誦的夙慧;對聖賢與豪傑的嚮往;以寫字練就心學用功之法;受明儒婁諒的影響,開啓「希聖」之念。
‧任職經驗:(孝宗弘治年中進士)觀政工部;刑部主事;兵部主事補用;(因上疏諫諍,為戴銑等人抗言相救,而得罪宦官劉瑾)被貶調至貴州龍場驛為驛丞;調任江西廬陵知縣;又再度任刑部主事;吏部主事;陞文選清吏司員外部;考功清吏司郎中;擢南京太僕寺少卿;南京鴻臆寺卿;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三、重要事蹟
(思想學習過程與轉變)(頁380-382)
‧對聖賢與豪傑的嚮往(頁380-381):讀書學聖賢是天下第一等事;因邊陲多事,而有經略四方之志。
‧以寫字練就心學用功之法,要訣在「凝思靜慮,排形於心」。
‧開啓「希聖」之念:受明儒婁諒(字克貞,別號一齋,與胡居仁、陳獻章皆學於吳與弼,其為明初大儒,遠承宋代伊洛之學。)的影響,接觸宋儒格物致知,通求朱子的遺書。
‧轉向辭章之學:因無法對宋儒格物致知的思想格通而放棄朱子學說。
‧學習兵法與建立武功:因邊陲危急,轉向學習兵法,遍讀兵家秘典,對兵法之精熟;以平定宸濠、戡平匪亂等建功(頁384-385)。
‧入仕後的低潮:向皇帝上「陳言邊務疏」,提供邊疆防務的必要策略,並痛切指出時弊癥結所在。(未獲採納)轉授刑部主事,並得遊九華山,作「遊九華賦」以述志。後身體不適,告病還鄉,築室於陽明洞。
‧被貶後的領悟:因上疏諫諍,為戴銑等人抗言相救,而得罪宦官劉瑾,被貶調至貴州龍場驛為驛丞;瞭解格物致知道理,悟解出「心即理」學說,由此推衍為「致良知」與「知行合一」,奠定他的思想體系基礎。
(傳授思想,倡明聖學)(頁383)
‧收授門徒講學(明武宗正德元年),與湛若水訂交,以倡明聖學為務。
(勛業彪炳的事功—45歲始,建立事功時期,思想圓融,智慧發皇時期)(頁384-386)
(一)巡撫南贛、汀、漳,剿平頑寇(武宗正德年):
(二)討平甯王宸濠叛亂(武宗正德年):
(三)討平思思、田州土酋叛(世宗嘉靖年):

四、影響(歷史地位):提出陽明心學(頁386-389)
(一)心即理:承陸象山之說,倡心即理;以一心為人生行為的標準;是陽明形上哲學的本體論。
(二)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說,是實在,是心的本體;致,有體驗之意。
「心之本體,即心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
(三)知行合一:主張知與行必合一,因知則必行,有所行必有所知;主先天良知;知為理論,行為實際,為實現,是一物而不可分離。(知行合一說起源於二程子,即宋儒大程子明道程顥,小程子伊川程頤)
▲陽明學說的四句訣:(頁389)第一句訣說心的本體;第二句訣說意的發動;第三句訣說良知;第四句訣說格物。
▲王陽明心學的特徵:(頁389)第一為理想的;第二為主體的;第三為直覺的;第四為活動的;第五為實踐的。與朱子學之實踐的(主知的、經驗、靜止、窮理)完全相反。

五、評價
‧明代學者湛若水對陽明早期的學習行為評為:「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射騎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尽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頁382)


第二十九章 張居正
一、歷史背景
‧明世宗一朝的弊政:「議禮」、「遺詔」。(頁398)權臣嚴嵩獨攬大權時代。
‧閣臣間的權力鬥爭:(頁400)穆宗至神宗朝
趙貞吉與高拱的鬥爭;許多閣臣致仕回籍;高拱對徐階的報復與張居正有嫌隙;(神宗朝)太監馮保與高拱爭鬥,高供致仕回籍。

二、生平背景(頁395-396)
‧初生時取名為白圭,後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人。生於明世宗嘉靖4年(1525),卒於
‧成長背景:誕生的傳說;湖北巡撫顧璘刻意壓抑,居正延遲三年中舉人(年16);中進士(年23),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編修;
‧滿腹經綸的翰林院:徹底明瞭國家典章制度;學問境界達上窮性命之學(即儒家的道學),下通經濟之學(經國濟世學問);結交許多師友,特別是翰林院學士徐階,是居正之師,也是當時的重臣;
‧歸隱復出一帆風順:因在翰林院七年無法出頭,以告病回鄉隱居;後再上京,任右春坊右中允,兼國子監司業。受徐階與高拱提拔與扶助。

【補充說明】右春坊右中允:此官職在《漢書‧百官公卿表》載擔任皇后與太子之事。屬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僕、中盾。中盾後改稱「中允」。魏晉以後改稱中舍人。唐制於左春坊左庶子之下置「中允」,於右春坊右庶子之下置中舍人,正五品下。明代始於左、右春坊皆稱中允,有左中允、右中允之別。
‧任職經驗: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右春坊右中允,兼國子監司業;右春坊右論德(任修「承天大志」的副總裁後),兼裕王日講官;(穆宗朝)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任少保兼太子太保;(神宗朝)晉位少師,兼太子太師,建極殿大學士,成為首輔。

三、重要事蹟
‧入閣與〈陳六事疏〉:(明穆宗隆慶二年)指陳當時政治上的實際問題,提出具體的治國主張。(頁399-400)
(一)省議論:求躬行實效,勇於任事。
(二)振紀綱:刑賞予奪公道,依法行事,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三)重詔令:奉明旨。
(四)覈名實:力矯用人積弊,以綜覈名實為用拾賞罰之準據。
(五)固邦本:剖析奢靡浪費,上下唯務清心省事。
(六)飭武備:乞敕下戎政大臣,申嚴軍政,設法訓練,整飭戎事。
‧輝煌的張居正時代:自穆宗隆慶6年至神宗萬曆10年,為張居正的秉政時代,也是明代晚期政治最輝煌的時代。
權力運作手段:取信兩宮(神宗嫡母陳氏尊為仁聖皇太后,生母李氏尊為慈聖皇太后);籠絡太監馮保。
治績:(頁401-404)
(一)國防方面:善用將領(例如譚綸、梁夢龍、李成梁、戚繼光…等人),妥示兵略;萬曆五年一役,敗蒙古諸部聯軍;對將領功罪判別,賞罰分明。
(二)政治方面:綜覆名實,確立行政系統,分層負責,假以事權,篤其信任。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訂立考成法;用人專責成、篤信任;
(三)經濟方面:明初的〈魚鱗圖冊〉和〈黃冊〉是明初田地戶口冊籍明確記載之始;改革繳納田賦與冊列田畝不符之弊,使稅賦公平;萬曆五年下令清丈田畝;增加國庫收入,減輕平民田賦負擔;改革賦役制度(傳統平民義務有:負擔「田賦」、「丁役」,及「力差」和「銀差」等徭役),施行「一條鞭」法,將所有稅賦合併計算,按田畝徵收,權貴豪勢無法規避。

【解釋名詞】(頁404)「力差」:指庫丁、門皂、長夫禁子、弓兵、斗給等,要由百姓輪流擔任。「銀差」:是地方官署所使用的柴薪、馬料、曆紙、表箋、車船等,都折成銀兩向百姓攤派。

四、歷史地位
‧明神宗追贈上柱國,賜諡文忠。後為太監張誠詆譖,詔奪追贈與封賜。至熹宗天啓二年,始正式平反。

駐版老師蔡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