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十九 二十世紀歐洲史期末考重點整理 第8章-第13章(ㄅㄆㄇ提供)



空大書香園地


期末考的考題以問答題(申論)為主,各章重點整理如下:

第八章:

(1)第一次大戰的背景因素;P:101~103

答:首先最明顯的,是整個地球各地大都受到歐洲擴張形勢的影響。1914年白人幾乎無處不在。



再者,隨著歐洲的擴張,也就是整個人類腳步的無數擴張。從1800到1900年,全世界的人口正好增加了1倍,自8億飛增至16億。歐洲人所到之處,帶來法律與秩序,以及物質製造的大量成長,交通運輸的改善與貨物輸運,健康與公共衛生,這些因素多少刺激了世界各地人口的成長。歐洲的擴張對非歐洲人的物質環境,在不同程度上都起了破壞甚至滅絕的影響。



第三,事實上歐洲無限擴張,到1914年前,大致各地區的原住民逐漸產生對白人優越的反對意識。逐漸擴充成為民族主義,而這種反歐洲的民族意識愈益昂揚,在20世紀初期,日本是最明顯的,接著是中國,而在較進步的殖民國家如埃及、印度等,不同程度上都表現出這種現象,甚至擴及非歐各地區。



第四,不論反帝國主義所帶來的經濟惡果,事實上歐洲本土顯然從海外拓殖擴張獲取了鉅大的財富,那些基本原料源源不絕輸回歐洲大陸,維護了歐洲白人的高水準生活。

最後,新帝國主義間的競驅謀奪,勾心鬥角,特別是在1870年後,是1914年大混戰的主要因素。

========================================================

˙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因素

1.整個地球大都受到歐洲擴張形勢的的影響,1914 年白人的足跡幾乎無所不至。



2.歐洲所在之處,帶來了法律與秩序、物質製造的增長、交通及運輸的改善、健康與公共衛生,這些因素刺激了世界各地人口的急速成長。



3.歐洲的無限擴張,在1914 年前,導致各地區的原住民逐漸產生反對歐洲的民族意識。

這種現象並不是單純針對白種人所表現的敵意,就某種意義而言,它是一種有組織的政治信仰,也就是所謂的愛國主義。他們首先關心的是如何脫離歐洲帝國主義的枷鎖,因此他們的態度是反抗壓迫,反對外來政權。如,「阿拉伯」民族主義。「阿拉伯人」並不確指一個種族,也不是一個民族,也非特定擁有疆域的政治實體,而比較是指一種語言、一種文化,或是穆斯林信仰。



4.歐洲本土從海外殖民地獲取了大量的財富。



5.新帝國主義彼此間競爭,如英、德間的激烈鬥爭。這種國家之間的對立,甚至延伸到學術界,擴及美國本土。這種新帝國主義的競爭,終釀成世界性的人類大禍害。



˙1914 年歐洲表面上建立了和平的局面,且出現了兩個同盟集團:

三國協約(同盟集團):英、法、俄。三國同盟(中央勢力集團):德、奧匈、義





(2)第一次大戰國際危機:北非、巴爾幹半島;P:103~105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一連串危機,主要發生在北非和巴爾幹半島。

第一次大戰的背景因素;P:101~103

「白人幾乎無處不在」~~~象徵白人行蹤的「錫罐頭」最好加上。



1.北非:

德、法之間的角力:

法國想要併吞摩洛哥,摩洛哥向德國求援。 德國親訪摩洛哥,並要求召開國際會議解決摩洛哥問題。

當時法國因「德雷福案件」士氣低落,且其盟國俄國敗於日本,無力協助法國抗德,所以只好循外交途徑解決。

1906 年,列強舉行「阿爾吉塞若斯」會議,法國在英、美、義、西等國的支持下,取得實質的利益。

1911 年,摩洛哥內亂。

法國出兵平亂,平亂後遲不退兵。 德國以保僑為名,派軍艦至摩洛哥。

英國支持法國,俄國因自身利益,勸法採取保留態度。

結果:德國承諾讓法國在摩洛哥自由行動,而法國將中非的一些土地讓予法國。



2.巴爾幹半島:(俄、奧匈)

1908 年,奧圖曼帝國發生革命。

奧匈帝國乘機兼併赫塞哥維亞、波斯尼亞。

此舉遭巴爾幹諸國抗議,其中塞爾維亞反應最強烈,甚至不惜一戰,並獲得俄國支持。

德國照會俄國,要求其讓步。俄國在英、法不支持下,不得不讓步。

結果:因斯拉夫民族受辱,及德國對奧匈的無條件支持,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1912 年,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保加利亞、希臘共同結成「巴爾幹聯盟」,並藉故對奧圖曼帝國發動戰爭。

結果:奧圖曼戰敗。奧匈反對塞爾維亞在亞得里亞海取得出海口,俄國贊成,最後英、德介入協調。



1913 年,巴爾幹半島諸小國之間,又因分地不均再起戰爭;保加利亞受其他三國聯手攻擊。

結果:保國簽下「布加勒斯特」條約,分別割地給參戰諸鄰邦。

這種不滿的情緒,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德、奧等的同盟國。

塞爾維亞在兩次巴爾幹戰爭後,成為一個大的斯拉夫國家,且與奧匈帝國的對立態勢更加升高。



(3)巴黎和會。P:116~117

˙巴黎和會

1.1919 年1 月,32 國代表在巴黎召開和會。(中途退出的俄國,及戰敗的德國未參加)

實際主導者:威爾遜(美國總統)、克里蒙梭(法國總理)、勞易喬治(英國首相)。



2.美、英、法、義、日,為和會中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3.戰敗國:均喪失了一些領土;對戰勝國加以賠償;被迫裁減軍備。



4.巴黎和會後,被限制的是戰敗國的帝國主義,而非所有的帝國主義,而強權的獨斷自私行為非但沒被扼止,反而被公然合法化,這即是何以後來德、義極權政權可理直氣壯的發動侵略戰爭的原因。

另一方面,戰敗國戰後新政府因承受太多屈辱,而不孚民望,這也是戰後獨裁政權興起的背景之一。



*以上是期中考試必讀的重點資料!也是劉老師Po出的重點範圍。每一個題目都會有一至二個解答,段教授的解答皆以課本為主要內容;Peant學長的重點整理可以讓我們在考試作答上題綱挈領。

最後,希望各位學長補充指正解答內容,為方便查詢,請將補充資料直接留言在下面,感謝老師ˋ學長們…。





第九章:

(1)義、德為何會出現極權主義?P:126~130

義大利-法西斯主義

˙極右政權與共產黨極左政權在政策和制度上頗有差異,但其思想手段則十分相近。

法西斯和共產黨徒最初均為極少數思想極端分子,他們均對現狀不滿,同時蔑視舊有信念與制度,對溫和理性的辯論及改革感到不耐。

又因他們極端激烈的思想無法為溫和的大多數人所接受,所以他們特重挑動情緒的誇張宣傳,甚至不惜以暴力手段奪取政權。始作俑者:墨索里尼。



˙西斯主義極權興起背景,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經濟瀕臨破產,且社會人心不安。

2.法西斯黨徒進入國會,得到發展的空間。



˙法西斯政權建立過程:

1.墨索里尼以法律、秩序和財產的保護者自居,獲得人民的支持。

2.發動政變:1922 年,以「恢復古羅馬榮耀」為口號,領導法西斯黨進軍羅馬。

3.義大利國王任命墨索里尼為首相,建立法西斯政權。(出版檢查制度、秘密警察、控制全國輿論)

4.外交方面:與德國合作,發動對外侵略。



德國-納粹主義

˙興起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經歷了經濟困頓、民生凋敝的時期。

1924 年,德國從美國實施的「道威計畫」中獲得貸款,經濟一度日益繁榮,政治、社會也逐漸趨於穩定。

1929 年,世界經濟大恐慌開始,德國經濟又開始往下走,政治上極右勢力乃漸漸得勢。

˙納粹政權建立過程:

1.建立者:希特勒。

2.1930 年代初期,希特勒領導國家社會黨。

國家社會黨又稱納粹(Nazi),政綱包括:組成一個全日耳曼民族的大德國,將猶太人趕出政治圈;建造一個全民就業的社會,大企業國有化,獎勵中小企業,以及分配土地給農民。

3.1923 年,希特勒發動「啤酒廳之亂」,失敗,被捕入獄。

在獄中,完成自傳《我的奮鬥》,書中力持其種族論及日耳曼人生存空間之說。

4.1929 年,全球經濟大恐慌,共產黨與納粹黨均得到更多人民的支持。

1932 年7 月大選,納粹黨獲得37%的選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1933 年1 月,希特勒組閣,任首相。

新選舉後,納粹黨獲得44%的選票,在獲得其他右派黨的支持下,取得4 年獨裁的權力。



(2)納粹極權主義的精神為何?P:129(第二段)

希特勒掌權後,推行一套揉和共產黨極權、義大利法西斯及其本人早年見解的激烈政策。



1.政治方面:削弱國會力量,增加以他為首的行政權力;解散其他政黨,使納粹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削減德國各邦權力,將全國置於一極權行政體系之下;設置特務組織監督軍隊及人民,實施恐怖統治,蔑視人權。



2.經濟方面:全面控制企業與工人,將整個生產至分配的過程全置於政府的計畫控制之下;重整軍備。



3.社會方面:貫徹其反猶政策;依個人好惡,將藝術文化分為上進與墜落的。



4.外交方面:採取強硬政策,完全不理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和約限制,大舉擴充軍備,最後並併吞捷克、攻擊波蘭,以致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十一章:

(1)第二次大戰的背景因素?P:151~152

答: 二次大戰的因素深植於巴黎和約中。這個和約遺留的難題遠比解決的多。和會的領導者──英美法放棄要求併吞德國領土與建立東歐衛星國的主張,反而造成新的苦果,美國總統倡議東歐與南歐民族自決原則,產生許多新興國跨過族群界限,捲進更多政治妥協,更使小國希望落空。再者,聯軍繼續採取對德國海軍封鎖策略。



1921-1922年在華盛頓通過海軍戰艦10年休造的協定,並通過美、英、日、法、義的戰艦噸數依5:5:3:1.67:1.67的比例建造。戰罪的大量賠款與海軍封鎖策略剝奪德國在歐洲的政治實力,造成德國苦痛與憤怒,受辱的德國人急思反抗。



第二個因素是一次戰後為和平與安全締造的準則完全失敗。有些外交家在巴黎和會後經營國際聯盟,寄望予合法性與道德性的權威,十年苦心仍告白費。其他則認為裁減軍備以保障和平,但1920年代所簽訂的協定在各國要求特例下皆告破局。國際聯盟本可消除國際緊張,或至少防止國際間的裂痕擴大,但此聯盟從未達成國際的聯盟結構。



事實上,西方在戰後瀰漫著姑息主義的風潮,在法國特別明顯。一次大戰期間,法國死亡人數高達1,400萬,幾乎有半數年齡在20至32歲的法國男性死於1914年。對法國而言,再重演一次這種大屠殺是無法想像的,法國因此採取防衛性戰略以免傷及更多人員。法國沿著面對德國的東線,從瑞士到比利時邊境修築銅牆鐵壁般的馬奇諾防線;北邊則有天然森林作為屏障。若戰爭再來,法國人主要希望倚賴固守防線。



英美大致上是相同狀況。一次大戰的恐怖回億還在,下一個戰爭可能更慘滅。1933的牛津大學宣稱在任何情況下不會持槍作戰,美國大學也是一樣。左右拉鋸的情形在英美隨處可見。但姑息的氣氛瀰漫歐美,獨裁者就得到興風作浪的機會。

========================================================

˙軸心國:德、日、義、

同盟國:英、法、美、中、俄

˙戰爭原因

1.主要是巴黎和約所遺留下來的難題。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民族自決」,產生許多新興國跨過族群界限,捲進更多政治妥協。

聯軍採取對德國海軍封鎖的策略,並於1921~1922 年在華盛頓通過海軍戰艦10 年的休造協定,將英、美、日、法、義的戰艦噸數依5:5:3:1.67:1.67 的比例建造。

戰罪的大量賠款與海軍封鎖策略,剝奪了德國在歐洲的政治實力,造成其苦痛與憤怒,受辱的德國人亟思反抗。

德、義、日、俄不滿意和約中的協定,有意以戰爭來改變現狀;

英、法、美滿意和約中的協定,不期望改變,以保有現狀為滿足。



2.一戰後,「國際聯盟」未發揮應有功能。

俄、德未加入,美國退出,西方瀰漫著「姑息主義」的風潮,各國又因1930 年代的經濟恐慌,

各自為政,並不願意介入其他國家的紛爭。

英、美、法更不願意面對另一次的戰爭。



(2)兩次世界大戰的本質比較。P:156~157

答: 一次大戰,就其主要戰場而言,是攻城略地的圍困戰。1930年德法兩國分別在邊境上精心建設兩道互相對峙的堡壘防線。在法國的是馬奇諾防線,在德國的是齊格飛防線,深溝高累,堅壁清野,遠比一次大戰那些急就章建造的壕溝更難越雷池。



再者,這次戰爭成為歷史上開放戰場,決勝於千里之外的人力總動員,英國的蒙哥馬利與德國的隆美爾各自領軍在北非,如羅馬與迦太基一樣,率同遊牧民族穿越撒哈拉,在黃沙滾滾中決戰。所不同者,只是以戰車砲火取代了駿馬駱駝。



這也是第一次在戰爭中,飛機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在水上,不論以陸地為基地或以航艦為基地,飛機都是海軍戰爭的決定角色:在陸上,飛機不僅成為陸軍火力的主要攻擊者,更是決勝關鍵時統合地面武力的必要角色。但空軍的加入,使二次大戰平民傷亡數字直線上升,德國本身死於轟炸的平民,粗略估計即高達五十萬人。而中國人民在空襲中喪生的,更不計其數,日本的長崎,廣島甚至夷為平地,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浩劫。



總之,技術的進步引入戰場上,改變了戰爭的性質。從這點來看,未來戰爭瞬間即達到毀滅性的破壞、已不是勝負的問題,而是生死存亡之爭。這使得未來戰爭的恐嚇性升高,危險性增加,而可能性則降低。

========================================================

˙戰爭性質:

1.這次戰爭是世界性的大戰,而非前次是以歐戰為主的區域性質。

2.決戰的地區,在俄國本土、太平洋地區、地中海,這些地方與西方相同,都居於關鍵樞紐地位。

3.這次戰爭成為歷史上開放戰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人力總動員。

4.飛機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空軍的加入,使平民傷亡數字直線上升。



*以上是期末考試必讀的重點資料!也是劉老師Po出的重點範圍。每一個題目都會有一至二個解答,段教授的解答皆以課本為主要內容;Peant學長的重點整理可以讓我們在考試作答上題綱挈領。

最後,希望各位學長補充指正解答內容,為方便查詢,請將補充資料直接留言在下面,感謝老師ˋ學長們…。





第十二章:

(1)馬歇爾計劃與歐洲復興。P:174~175

答: 在馬歇爾計畫(或稱歐洲復興計畫)中,美援緊密配合各國需要,參考各國優先順序,極力擴大其利益。其結果遠超過美國預期,西歐運用技術,發揮管理才能,改善交通設施,擴充生產能力,經濟基層建設現代化,同時減少貿易障礙,成立支付聯盟便利交易,貨幣通用刺激進口,擴大貿易市場。馬歇爾計畫加速了復原的腳步,暢通復原的過程,同時激勵歐洲各國經濟的相互合作,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加深加大了蘇聯與西方的分裂。



在馬歇爾計畫援助下,西歐各國經濟普遍成長快速。西德到1950年貨幣改革成功,出現經濟奇蹟,生產力已超過戰前水準。到1958年,成為西歐工業領導國家。法國、義大利與其他西歐各國都經歷了奇蹟。從1948至1974年中,西歐經濟達到空前的成長,生活水準提高、物質富饒、貿易繁榮。歐洲人常掛在嘴邊說「銀色的50年代」或「金色的60年代」,法國人更說是「光輝30年」,顯現出經濟飛揚的情景。英國雖受到海外市場喪失的拖累,成長的速度仍超過大戰期間,日本戰後的發展更是亞洲經濟奇蹟的代表。



西歐的經濟成長是建立在高度競爭、資本主義、自由市場與私人企業的基礎之上,但同時在不同的程度上,也參考追隨密集經濟計畫,政府系統干預與社會服務網,協助對抗資本主義的不穩定性與企業週期的風險。50年代與60年代的西歐政府多傾向保守,監督經濟發展,採取租稅與貨幣手段激勵投資,製造與就業,控制通貨膨脹,以免重蹈30年代大恐慌的覆轍。他們採用的是「反週期循環」的手段,主要就是企業經營週期衰退時,政府即增加開支以為挹注。就這點而言,戰後英、法、義大利國有化企業成為經濟成長的關鍵性因素。

========================================================

˙馬歇爾計畫

1.1947 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馬歇爾計畫」,要求歐洲各國共同參與規劃重建的藍本,而美國將提供財政支援。

這個計畫是「引導」,而非「反國家、反教條」,而是「反飢餓、反貧窮、反絕望、反絕望、反暴亂」。

2.在「馬歇爾計畫」中,美援緊密配合各國需要,參考各國優先順序,極力擴大其利益。

3.這個計畫的結果遠超過美國預期,西歐各國復原過程快速,同時激勵歐洲各國經濟的相互合作,

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加深加大了蘇聯與西方的分裂。



˙西歐的經濟成長

1.西歐的經濟成長是建立在高度競爭、資本主義、自由市場與私人企業的基礎之上。

2.各國政府採用「反週期循環」的手段,主要是當企業經營進入週期衰退時,政府即增加開支以挹注。

3.經濟成長後,隨之而來的是勞工大量短缺。

西德及其他各國僱用外籍勞工以為補充,

從土耳其、希臘、南斯拉夫、西班牙、葡萄牙、南義大利招募大量所謂「僑居工人」。

4.隨著不同國家的勞工不斷的移入西歐各國,新歐洲成為各種不同文化、宗教、種族或膚色的地區。

這些數以百萬計的勞工與移民,造成了新的社會衝突與仇恨,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



第十三章:

(1)1980年代冷戰再起之因?p:188~189

答: 1977年,美國總統卡特接任,追隨威爾遜結合外交政策與理想主義的色彩,倡導人權為外交政策的靈魂,與蘇聯的低盪和解以人權為優先考慮,蘇聯反應冷淡,雙方反而更加強軍事與核武的力量。



但另一方面,美蘇雙方繼續第二期戰略武器限制談判。1979年,簽定談判條約,雙方同意在戰略武器,或長程核子飛彈方面同等對待。這個協定在武器控制方面還是達到重大突破。不過國會同意前,蘇聯突派遣大軍至阿富汗作為親俄政權的後援,這是蘇聯首次對東歐以外的地區採取軍事干預手段。



卡特認為這是侵略進攻,一方面譴責蘇聯對中東威脅的新擴張,另一方面抽除SALT Ⅱ的條約,禁止運送穀類糧食與高科技產品至蘇聯,同時增加軍事預算,採取預備行動。



但歐洲盟邦並不認為阿富汗事件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而是區域問題,蘇聯的行動意在防止邊境的不穩定,低盪和解仍應繼續。但阿富汗事件演變發展成為蘇聯的「越南」,10萬名軍隊投入阿富汗地區達8年半,直至1989年黯然撤退。



雷根總統繼任後,公開指責蘇聯是邪惡帝國,懷有黑暗目的,美蘇之間關係比前更為緊張,而威脅人類生存與世界和平的核武對峙,卻未具緩和。總結1980年代,美蘇雙方各自擁有25,000個核子武器,其中每一方有12,000個是長程洲際飛彈。這兩大超級彈藥庫的爆炸威力超過50萬百萬噸TNT,只要極小數量的核子武器命中目標,雙方國家的主要城市與農村皆如廢墟,數以千萬計的人民死亡,而以後的輻射威力散布至鄰近國家,損害更難以估計,接著「核子冬天」到來,人類萬物皆將不存。



冷戰中有關世界安全問題的辯論,無時無刻都在進行。1980年代重起冷戰的緊張並非解決僵局的途徑。顯然,在既有的「恐怖平衡」之上,一步一步,一分一分取得限武的和解,對和平的保障是比較具體可行的。

========================================================

˙冷戰再起

1.1977 年,卡特接任美國總統,倡導人權為外交政策的靈魂,與蘇聯的低盪和解以人權為優先考慮:

經濟援助必須考量蘇聯同意異議分子自由,以及蘇聯猶太人與其他族群的遷徙,對波蘭的壓迫是否解除等方能繼續進行。蘇聯反應冷淡,雙方反而更加強軍事與核武的力量。



2.1979 年,美蘇簽定談判條約(第二期戰略武器限制),在美國國會同意前,

蘇聯突派遣大軍至阿富汗作為親俄政權的後援。(這是蘇聯首次對東歐以外的地區採取軍事干預)



3.卡特認為這是侵略進攻,一方面譴責蘇聯對中東威脅的擴張,另一方面抽除第二期戰略武器限制的條約,禁止運送穀類糧食與高科技產品至蘇聯,同時增加軍事預算,採取預備的行動。



4.歐洲盟邦不認為阿富汗事件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而是區域問題。

歐洲各國不願干擾與蘇聯及東歐的商業關係,拒絕支持經濟禁運,尤其禁運將會影響蘇聯天然瓦斯管埋設到西歐的完成計畫。



5.美國雷根總統上任後,公開指責蘇聯是「邪惡帝國」,懷有黑暗目的,美蘇冷戰達到最高點。





(2)蘇聯危機(p192-193);p:192~193

˙俄國(俄共)的轉變:

社會的改變:

多元化市民社會的形成。

隨著工業機器生產的發達,大量的產業勞動者不斷湧現,國民所得、教育水準都相對提高,因之強化了俄國工

人的權利意識與政治意識,結果是普選權利從資產階級向市民階級擴展。

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的思維方式變得更為複雜,人民愈來愈成為一種「複雜的存在」。

表達自我群體利益的非官方團體不斷增加。

社會經濟生活的多元化,逐漸從數量消息型態到個性消息型態。

知識份子在這種過渡形式的發展中,開始反思各種社會科學的理論。



俄共本身的轉變(發生質的變化):

革命初期,是鐮刀和鐵鎚的象徵。

從赫魯雪夫推動技術專家政府開始,俄共黨員結構起了明顯的變化。

他們重視專家及智囊團的意見,俄共的這種質變,為戈巴契夫的改革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軍人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逐漸減弱。



大概來說,1980 年代蘇聯從文化、政治、社會、經濟各方面來看,都在矛盾轉變的關鍵期。

一邊是轉變中的價值多元化:尊重人權與個別性,而非集體意志的表現;

注重民生消費品的生產,削減軍費,重視環保的「人性社會主義」;

另一邊是沿襲史大林的模式,強調:中央集體化,以國家建設為總目標的「發展社會主義」。





(3)戈巴契夫的改革與俄共的瓦解。P:194第二段~196

˙1985 年,戈巴契夫上任後,提出新思維:引進西方民主生活方式;改革重建,意圖清除俄共過去累積的遺產。



開始他的「開放」與「重建」。(政治開放,經濟重建)(困境在於:經濟自由與政府權威的矛盾)



經濟:要地方政府自行決策改革計畫(如土地私有化問題);

但不放棄經濟命脈(列寧所謂的4 個經濟制高點:大型企業、銀行、對外貿易、交通運輸);

不改革財產所有權及以市場為導向的價格體系。



政治:1988 年,戈巴契夫公開承認,如果不進行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來反抗史大林時代所建立的精英政治系統,重建俄國經濟是不可能成功的。

1990 年,蘇維埃廢除了蘇聯憲法第六條(以一黨專政作為國家政治核心),

並通過總統內閣制,使政治走向二元化的途徑。

這種開放,促使新的政治團體與黨派爭相出現。



戈巴契夫的政治改革,開放了社會反對聲音的空間,反映的是俄共極端保守派的絕境;

但經濟改革的失敗,激起了社會反抗的聲浪,反映的是保守分子的蠢蠢欲動;

戈巴契夫的改革危機,正是這兩種方向相互激盪的具體表現。



˙1990 年起,戈巴契夫與葉爾欽的敵對逐漸公開化。

面對戈巴契夫一步步轉向專制主義,大部分改革者因此寄望葉爾欽的領導。

蘇聯帝國與俄羅斯共和國的體制之爭,也是戈氏與葉氏的權力之爭。



˙挑戰蘇聯帝國體制,主要來自邊緣地區的國家。

第一步是,波羅的海的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及摩德維亞及烏克蘭(影響最大)。

各共和國紛紛要求獨立,1991 年8 月,蘇聯政變很快被敉平,

12 月,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秘密集會,另組「獨立國協」取代蘇聯,蘇聯正式落幕。



˙共產主義崩潰

1.波蘭團結工聯運動成為革命先鋒。

2.冷戰結束後,歐洲不再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解放後的國家逐漸走向民主政治、法治與經濟自由。

3.東歐脫離蘇聯陣營的國家中,波蘭、匈牙利與捷克在轉型為民主自由、市場經濟、法治與多元社會,是其中的代表。



*以上是期末考試必讀的重點資料!也是劉老師Po出的重點範圍。每一個題目都會有一至二個解答,段教授的解答皆以課本為主要內容;Peant學長的重點整理可以讓我們在考試作答上題綱挈領。

最後,希望各位學長補充指正解答內容,為方便查詢,請將補充資料直接留言在下面,感謝老師ˋ學長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