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上健康心理學_6-10章期末重點整理
elcjo4qu/6 2007-11-08
(空大書香園地)
第六章 壓力與健康
1. 壓力可以從刺激、反應與歷程等三個層面來界定其意義。我們可依壓力產生的效應,壓力對個體的負荷程度,個人對壓力的反應水準,壓力事件之性質,和壓力之影響時間來分類。
2. 壓力源是只會引起個體壓力反應的原因或來源。
依構成的因素,可分為客觀壓力源、主觀壓力源。
依時間經驗取向論,分成短期壓力源、持續壓力源。此外,還有極端壓力源。
3. 壓力的生理反應模式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
壓力下常見的身心症,包括消化系統疾病、週期性頭痛與心臟血管疾病等三類。
壓力的心理反應可分成行為與情緒二種,嚴重的話會產生異常心理反應。
4. 壓力管理的策略主要有:
1).運用放鬆訓練,包括肌肉放鬆、深呼吸法和想像法。
2).調整我們的環境,包括斷然處置、退縮和妥協。
3).改變生活型態,包括培養高容忍度,改變生活步調,學習控制苦惱思維,尋求協助等。
5. 壓力的定義:
1).壓力是刺激:此觀點認為,壓力是一種會令人產生負面反應的刺激事件。
壓力引起的事件稱為壓力源,例如噪音、失業或面試。
2).壓力是反應:此觀點認為,壓力是一種因某件事讓人產生負面反應的狀態。
主要分為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例如緊張、害怕、胡言亂語、咬頭髮等。
3).壓力是歷程:壓力源威脅個體的存在和幸福的歷程。壓力是評估事件,衡鑑潛在反應,及對事件反應的歷程。包括生理的、情緒的、認知的,和行為的改變。
6. 壓力的種類:
1).依壓力產生的效應分:劣質壓力、良質壓力。
2).依壓力對個體負荷的程度分:過度壓力、輕度壓力(大部分的壓力都屬於輕度壓力)。
3).依個人對壓力的反應水準分:輕壓力、中壓力、重壓力。
4).依壓力事件之性質分:正面是件壓力、負面事件壓力。
5).依壓力之影響時間分:短期壓力、持續壓力。
7. 壓力源:是指會引起個體壓力反應的原因或來源。
8. 構成因素取向論:構成壓力反應的因素,可能是具體存在可觀察的,此種壓力源,稱之為客觀壓力源;也可能是抽象、無法捉摸而難以觀察的,此種壓力源稱之為主觀壓力源。
一、客觀壓力源:
1).挫折:引起挫折的原因有遲延、缺乏資源、遺失、挫敗,及差別待遇等。
2).衝突:指的是心理衝突,可分成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趨避衝突、多重趨避衝突。
3).改變:與重要他人之關係的改變、工作職業生涯的改變、身心健康的改變、生活情境的改變、
財務經濟的改變、生活習慣的改變、快速的時代變遷。
4).日常瑣事:家庭支出、工作職業、身心健康、時間分配、生活環境,及生活保障等。
二、主觀壓力源:是由某一事件所引起,主觀壓力源是由個體對該事件的想法或看法引起壓力。}
Ellis將引起人們生理、情緒和行為困擾的想法或看法,稱之為非理性觀念。
9. ABC人格理論(非理性觀念)是Ellis之理性情緒治療法的精華所在。事件(A)本身並非是情緒或
行為後果(C)的原因,人們對事件觀念(B)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所以引起壓力的原因並非客觀壓力源(事件),而是主關壓力源(非理性觀念)。
所謂非理性觀念,是指思考中含有「應該」、「必須」或「一定」的想法或看法。
10. 極端壓力源:失業、離婚和分居、死別、自然和人為的大災難、戰爭與威脅個人的改變。
11. 壓力的反應:
一、生理的反應模式: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包含警覺反應、抗拒期、耗竭期三個階段。
1).警覺反應:遇到壓力源的第一階段。此時大量的葡萄糖和氧氣進入腦部、骨骼和心臟裡。
2).抗拒期:警覺現象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增加各類憲體的分泌,降低感染的抵抗力,產生
「適應疾病」,如胃潰瘍和高血壓。
3).耗竭期:當抗拒期的壓力持續時間太長,個體就沒有能量在抗拒下去,此時進入耗竭期。
這個階段,個體無法提升速率以繼續分泌各種激素,警覺反應的生理狀態再度出現,甚至死亡。
二、生理作用與疾病:壓力引起的疾病和生理作用關係如下:
1).壓力會在胃裡,產生酸分泌量增加。
2).壓力會增加兒茶酚胺的分泌量,會引起血液凝固的作用提升,導致心臟病發的機會。
3).壓力會增加心臟瓣膜的反應,與增加動脈損傷的機會,也會導致心臟病發。
4).壓力會造成皮質類脂醇的增加,導致關節炎。
5).兒茶酚胺的增加也會導致腎臟疾病。
6).壓力會造成兒茶酚胺和皮質類脂醇的增加,二者都會影響到免疫系統的運作,身體容易遭受感染。
三、常見的心身症:所謂心身症是指由心理因素、情緒壓力所引起或使惡化的症狀或疾病。
心身症是一種真正的病,生理上有明顯的症狀,可以被診斷出來,也有不容易被診斷出來心理成分。
長期處在重大壓力下所引起的心身症:
1).消化系統疾病:潰瘍、腸炎症與腸激躁症後群。潰瘍都發生在胃、十二指腸或小腸前段部位。
腸激躁症後群最常見者是大腸激躁症(腸躁症)。是指大腸蠕動異常,是一種功能性腸胃障礙。
腸躁症有二種型態:便秘型通常發生在女性居多;腹瀉型通常發生在男性居多。
2).週期性頭痛:週期性頭痛常見有緊張性頭痛及偏頭痛。
緊張性頭痛可能是因頭部與頸部肌肉持續收縮所造成,又稱肌肉收縮頭痛,是一種規律性鈍痛。
偏頭痛可能是圍繞頭部之血管的舒張所造成,由靠近太陽穴的一側開始,痛的形式是尖銳的。
3).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
高血壓:可分為續發性高血壓,及原發性高血壓二種。
冠狀動脈心臟病:壓力會增加兒茶酚胺與皮質類脂醇的分泌,這二種荷爾蒙長期大量分泌的
結果,將會損害血管與心臟,促進動脈粥狀硬化,導致高血壓與動脈硬化。
12. 壓力的心理反應可分成行為與情緒二種反應,嚴重的話會導致心理異常。
壓力的情緒反應:可分成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二類。
13. 壓力造成的心理異常反應:最常見有感情症與焦慮症二種。
1).情感症:是指長期情緒狀態處於障礙的心理異常。
情感症可分成三大類:重鬱發作(又稱憂鬱症)、躁狂發作(又稱躁狂症)、兩極症(又稱為躁鬱症)。
2)焦慮症: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和恐懼所交織而成。
焦慮症可分為:恐慌症、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廣泛性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群。
14. 壓力的管理方法:運用放鬆訓練、調整我們的環境、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
調整我們的環境包括:斷然處置、退縮與妥協三種方法。
妥協的方式有從眾、折衝、替換等三種。
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培養較高的壓力容忍度、改變生活步調、學習控制苦惱思維、尋求解決問題之技能的協助、尋求社會支持。
第七章 A型性格與冠狀動脈心臟病
1. 何謂A型性格?
積極進取、精力旺盛的,持續不斷的努力,想要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多的成效,常楚於與他人競爭的狀態,如果必要的話,將與阻礙其達成目標的人或事物相抗爭。
A型性格強的人,成就動機高、企圖心與競爭性高,常顯得焦躁匆忙、非常緊張,且缺乏耐性、衝動易怒、過度警惕與提防。相較於B型性格,A型性格的人較容易得到金錢、事業成功、與社會地位;但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相對較高。
2. 冠狀動脈心臟病又稱冠狀動脈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或心臟病發作。主要導因於冠狀動脈功能的改變。
冠狀動脈是三跳供給心臟血液的動脈,當冠狀動脈壁內囤積的血小板、脂肪物質、以及纖維化硬塊等物質(纖維化硬塊是由脂肪、膽固醇、鈣、與纖維組織而成),就會形成所謂的血管粥狀硬化,進而阻塞血管病減低血管彈性,冠狀動脈血管被阻塞,使心臟肌肉缺血,產生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狀動脈心臟病依症狀依輕重可分為:心絞痛、心肌梗塞、以及突發性心臟猝死。
3. 來自佛來明罕心臟研究將引發CAD的變項稱為「危險因子」:
不可被改變的高危險因子:年齡、性別、家族史。
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清膽固醇、吸煙、不運動、肥胖等。另一個可被改變的危險因子是性格與情緒的表現,A型行為組態是CAD的高危險因子。
4. Johan Denollet提出D型性格的人,心事多、憂慮、悶悶不樂,在人際關係中退縮壓抑,這些人才是罹患CAD的高危險群。
5. 壓力與生理反應: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傳導物質─兒茶酚胺脂分泌增加。
同樣的,壓力荷爾蒙─皮質脂酮分泌亦增加。
兒茶酚胺增加,導致血壓與心跳升高、周邊組織動脈血管緊縮。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促使斑塊堆積;血壓持續的變化,降低了血管的彈性,而促使血管硬化。
壓力荷爾蒙皮脂酮的上昇,促使身體釋放游離脂肪酸到血液中,促進冠狀動脈壁纖維化硬塊的聚集。
6. 壓力反應與心血管疾病:敵意易怒性格的人心跳、血壓、兒茶酚胺、壓力荷爾蒙等物質,雖短暫受損而功能失調,不僅造成血管彈性變差,在必要時也無法擴張;同時,因細胞受損的修補過程,就像皮膚破皮傷口要癒合的過程一樣,引發發炎反應最後要結痂,就容易形成冠狀動脈硬化斑塊。
但凝血歷程的提高,就會讓血管壁內斑塊容易聚集,長時間累積就導致CAD症狀的出現。
7. 心理社會脆弱性模式:缺乏社會支持、憂鬱與壓力軍事CAD的危險因子,促使CAD的發展。
8. 健康行為模式:敵意個體傾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而導致血液中充滿脂質,可能導致動脈硬化損傷與血管內膜增生(只需6-8個月);若個體同時存有正高腎上腺素,再加上2個月高膽固醇食物,只需6-8個月便可導致嚴重損傷。
9. 憤怒與衝突管理:
當處於生氣狀態時,許多人的面對方式大致分為二種層次:
1).以情緒為焦點的處理方式:把怒氣發洩出來、壓抑生氣或乾脆逃避。
2).以問題為焦點,分辨引發生氣情緒的來源,針對問題癥結加以解決。
第八章 生活品質與健康性格
1. 生活品質即:個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獨立程度、社會關係、環境狀態及個人信仰或宗教。
2. 生活品質(QOL)在「客觀條件」方面:例如物質滿意程度、文化性、社會福利。
在「主觀感受」方面:例如情緒感受、社交感受、個人發展。
3. 生活品質乃是「客觀個人感受」與「客觀外在因素」在「個人期望」的比較下,個人對生活的整體體會與感受。
4. 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定義:
1).生理範疇:如飲食及衣著的品質、睡眠品質等。
2).心理範疇:如情緒品質、壓力指數等。
3).獨立程度:如生活起居的獨立、經濟獨立程度等。
4).社會關係:如社交活動、人際支持等。
5).環境:如污染程度、便利程度等。
6).心靈/宗教/個人信仰:如對人生意義的信念等。
5. 心理社會壓力常見的心身症:
循環系統:本態型高血壓、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臟病。
呼吸系統:氣喘、換氣過度症候群。
消化系統:消化性潰瘍、腸躁症、潰瘍型大腸炎、腹脹、嘔吐、厭食。
內分泌系統:甲狀腺機能亢進、肥胖症、暴食症、糖尿病、月經異常。
中樞神經系統:偏頭痛、失眠、自律性神經失調、憂鬱。
泌尿系統:頻尿、尿遺、陽萎、性冷感。
皮膚:濕疹、蕁麻疹、禿髮。
肌肉系統:緊張性頭痛、背痛。
耳鼻喉科:暈眩症、口吃、失聲。
免疫系統:病毒感染、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
其他:顳顎關節症候群、眼皮痙攣、口腔炎。
6. 要克服壓力應從改變「認知」做起,換個角度與想法來看待自己和週遭的人事物。
7. 控制感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1).行為的控制 2).認知的控制 3).決定的控制 4).訊息的控制。
8. 負向情緒的性格是指「以焦慮、沮喪、敵意為顯著特徵的負向心情」,許多研究發現,越是具有高負向情緒的人,越容易在各種情境下產生沮喪、不舒服、不滿意;再者,其他研究也顯示了高負向情緒的人,比較容易酗酒、憂鬱和自殺的可能,也較容易產生疾病。
9. 「自我療癒性格」,是指一種具有維持健康或快速使疾病痊癒的人格結構,像是冷靜、合諧、活潑、好奇等特質。自我療癒性格的特徵包括:熱忱、爽朗。
自我療癒性格在面對壓力時主要可分為兩種類型:(1)主動有幹勁的類型 (2)冷靜輕鬆應對的類型。
10. 「堅毅性格」的特徵:
1).控制:人們認為自己能夠影響生活事件的信念,也就是控制感。
2).投入:傾向主動參與生活事件的改變過程。
3).挑戰:把生活中的改變視為一種刺激自我成長的機會,勇於面對挑戰。
11. 如何維持健康理論中指出:人是主觀的對環境壓力做出反應,成功因應與否的關鍵在於「和諧感」。
第九章 慢性疲勞症候群
1. 長期慢性疲勞導致的最嚴重後果就是猝死。慢性疲勞最常見的症狀如筋疲力竭、頭痛、短期記憶缺失、難以集中注意力、腹瀉、睡眠品質不好等。
2. 「慢性疲勞症候群」女性為男性的兩倍,發病年齡大多在20歲至50歲之間。
在確診慢性疲勞症候群時,必須先與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不足)、神經系系統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感染性疾病(如:AIDS)和精神疾病(如:憂鬱症)來做區分。
3. 鑑別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第一步,先收集個人疾病史、生活狀況及疲勞症狀;第二步,透過生理檢查及心理檢查指標確認,在個案達到慢性疲勞症候群出現之診斷標準後,才確認個案有此方面的問題。
4. 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的症狀為疲勞感,次要的症狀包括:輕微的發燒、淋巴腺腫脹、喉嚨痛等,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冒症狀相當類似。
5.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於免疫系統「向下調節」功能失調,巨噬細胞持續地分裂並攻擊率過性病原,造成疲勞和肌肉疼痛的感覺。
6. 憂鬱症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關係,大致可分為三種論點:
1).憂鬱症和慢性疲勞症候群同樣是病毒感染的結果。
2).慢性疲勞症候群就是憂鬱症。
3).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憂鬱症是屬於次發性的。
7. Demitrack的HPA軸:
有一種內分泌疾病會影響下視丘(H) → 腦下垂體(P) → 腎上腺皮脂軸(A)。
8. 對壓力的因應模式有二類:
1).以問題為焦點導向之因應:個體因應的方向在於解決問題或去除壓力源。
2).以情緒為焦點導向之因應:努力減少內心的痛苦與情緒。
上述二類因應方式問卷簡稱為WOC,使用WOC評估發現慢性疲勞患者,比腸躁症患者較傾向使用問題導向因應。
9. 針對慢性疲勞症患者所設計的「疾病管理量表(IMQ)」包括四個向度:
1).維持活動力(忽略症狀)
2).疾病調適(組織個人生活,避免負荷過量級壓力)。
3).專注於症狀的呈現
4).尋求相關資訊(找尋疾病的資料,嘗試治療)。
10. 針對慢性疲勞症候群,最成功的治療方法包括:
適當運動、均衡的營養、個別症狀的減輕、提供精神支持,及幫助適應慢性疾病對生活的影響。
11. 慢性疲勞的心理社會治療包括:
精神分析,治療的焦點大多放在內心歷程與人際關係方面;使用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放鬆或冥想治療以及婚姻家庭治療等。認知行為治療是唯一可以確定對患者有益。
12. 認知行為治療強調考量個案的信念和期望系統,並找出對個案最有利的「策略」。
使用認知行為治療的確可以增加心理安適感和減少症狀嚴重度。「葛芬」、「拉札陸斯」和「麥斯懋」就是採用這種觀念的學者。
13. 藥物治療方面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抗焦慮及抗憂鬱甚至抗過敏藥物、B群維他命(尤其B6)、必需脂肪酸以及戒菸減肥。
14. 工作壓力的心理症狀:
(1).焦慮、緊張、混亂、易怒。
(2).挫折感、生氣和憤怒感。
(3).情緒高度敏感、情緒反應很大。
(4).壓抑感覺、退縮、憂鬱。
(5).與人的溝通效果不佳。
(6).有孤獨感及疏遠感。
(7).覺得無趣或對工作不滿意。
(8).心智感到疲乏、智能功能降低、無法專心。
(9).缺乏創造力及主動性。
(10).自尊心降低。
15. 工作壓力的生理症狀:
(1).心跳率增加、血壓升高、潛在的心血管疾病。
(2).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如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
(3).腸胃道疾病,如腸躁症、大腸炎、潰瘍等。
(4).身體受傷的頻率增加。
(5).身體疲乏,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6).呼吸道問題,原本的問題更惡化。
(7).皮膚病。
(8).頭痛、下背痛、肌肉緊張。
(9).睡眠困擾。
(10).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增加致癌的危險性。
16. 個人工作壓力的來源:
一、與工作情況有關的壓力:
1).超載的工作負荷量
2).生產線的歇斯底里症(壓力剝奪)
3).決策責任和決策壓力。
4).工作性質對身體的危險
5).輪班工作。
二、工作人際關係壓力。
三、主觀自我工作角色評估。
第十章 慢性疾病之適應
1. 慢性疾病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疾病」,最常見有心臟病、糖尿病或癌症等。其特徵:
個人失去部分身體功能、身體的病灶是不可能復原的、需要長期照顧與訓練自我照顧。
2. 台灣的十大死因:
1).惡性腫瘤 2).心臟疾病 3).腦血管疾病 4).糖尿病 5).事故傷害 6).肺炎
7).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8).腎炎、腎症候群及腎變性病 9).自殺 10).高血壓性疾病。
3. 慢性病包含:生理方面、心理及上會層面、甚至也波及情緒的影響,有人還因此合併憂鬱症狀。
4. 慢性病造成的情緒影響:
最先出現的是「否認」:否認機制對病患是有幫助的。
第二種情緒為「焦慮」:害怕死亡,不但是一種心理損害,也會阻礙正常功能的運作。
第三種情緒為「憂鬱」反應:住院慢性病患中,約三分之一的人經歷過中度憂鬱症狀,甚至四分之一的病人經歷過重度憂鬱症狀。憂鬱不僅對病人造成痛苦,也會影響復健和復原。
5. 要評估「憂鬱」主要有兩個困難,一是在慢性疾病的症狀或治療的副作用,會出現疲勞、失眠、體重減少等症狀,一個是在於目前沒有衡鑑慢性病患的「憂鬱」標準。
6. 自我概念:自我是一個人性格健康或是脆弱與否的主因。
7. 自我概念受慢性病影響的層面中:
1).在「成就自我」方面:
一個人的成就感通常來自於職業和興趣活動的成果,這對自我概念和自尊來說很重要。
2).在「私密自我」方面:
隱私的自我是受到慢性病最嚴重影響的一個部份。
3).在「性別議題」方面:
罹患慢性病的女性比男性遭受到更多不利的對待,女性疾病的恢復也比男性差。
8. 慢性病「生理上的問題」:
病後接受「身體形象」的影響因素:
1).病患病前的身體形象
2).身體改變的程度和疤痕的大小和位置。
在「生理的問題」方面:
1).疾病本身:包括疾病症狀產生的疼痛認知與功能受損。
2).治療期間造成的疼痛:如癌症患者接受化學治療,產生的噁心、嘔吐、掉髪等。
慢性病患者在「身體復健」的目標在於:幫助自己適應身體因疾病所帶來的不適感。
在「性行為」方面的影響:可能使性行為受到短暫的限制,或是失去性慾、害怕性活動加劇病情等。
9. 慢性病患者常用的因應方法:
1).否認 2).蒐集疾病相關資訊 3).尋求支持 4).預想未來可能的結果 5).尋找意義。
10. 有效因應慢性病毒的方法:
1).哪些特質因應的較好 2).主動的因應 3).多重策略 4).正常化。
11. 增加對慢性病的信念:
1).對疾病本質的認識 2).患者對疾病的解釋 3).對疾病的控制感。
12.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體內某些組織對胰島素的阻抗」胰島素是由肝臟的β細胞所產生,是葡萄糖能進入細胞的關鍵,因此當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時,會繼續留在血液中,引發低血糖症,身體也會不斷傳送需要食物的訊息給海馬迴,使患者一直有不飽足感,形成糖尿病的症狀,包括多吃、多喝、多尿。
13. 糖尿病的類型:
●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
由於患者的胰島素產生的不足,可能是因為病毒感染、免疫反應、或是遺傳因素。
●症狀包括:頻尿、一直覺得口渴、不斷喝水、衝動、嘔吐、無法控制的吃食(尤其甜食)、昏厥等。
佔所有糖尿病患者中的10%,主要靠施打胰島素來處理。
●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
主要發生於40歲之後,症狀較第一型輕微。在肌肉、脂肪、和肝臟的細胞失去某些能力而無法對
胰島素完全反應,稱為「胰島素阻抗」,影響肝臟增加胰島素的產生,胰島素的量便接著下降,
胰島素的分泌失衡,便引發第二類型糖尿病。
●症狀包括:頻尿、疲乏、口乾、無力、月經不規律、腳或手指的抽筋疼痛或抽筋、切傷和瘀傷
好的很慢、強烈的癢和睏意等。有9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體重過重。
14. 糖尿病對健康的影響:
糖尿病使血管中堆積許多廢棄物,造成血管變厚,可能引發心臟病與高血壓,另外,這也會導致
失明、腎臟失能、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嚴重時可能須截肢)。在其他方面可能影響社會心理功能、性障礙、憂鬱,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導致記憶力的問題。
15. 糖尿病的治療處理方式:
1).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問題:
成功控制糖尿病的關鍵在於患者主動的自我管理,藉由改變生活型態,以完全的避免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在於控制血糖在正常的範圍,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由規律的胰島素注射(特別是第一型)、飲食控制、體重控制、運動。
2).糖尿病的治療介入:
大量認知行為的治療介入於糖尿病患者中,以增加醫囑的遵從,如適當的自我注射、監控血糖濃度、壓力管理計畫等。直接對行為的介入也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
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在治療計畫中必須使用自我管理技巧。此外,憂鬱是另一個糖尿病的併發症,會導致較差的血糖控制,因此也被視為一個需要治療的症狀。
3).遵循醫囑的議題:
患者對於自我管理計畫的遵循很低的,只有約15%的患者遵從所有醫療提議。然而對於自療計畫遵從高度的患者有較好的自我控制技巧,能對血糖有較好的控制。
在改善遵循的醫囑方面,必須教導患者與糖尿病有關的知識與健康概念,當患者與醫師共同分享治療目標時,遵從也會改善。
4).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特殊問題:
第一型的糖尿病通常發生在兒童或青少年身上,這時候的青少年正在發展獨立與自我概念,在這樣的時期得到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帶來的限制,他們可能認為這些飲食限制或胰島素的注射是一種外在規定,而且他們可能也會為了避免同儕的拒絕而忽略適當的治療。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醫囑的遵從、適應和控制,可以幫助概述問題,以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16. 癌症
癌症是導因於DNA的功能失調,會過度複製與繁殖對身體無益的癌細胞,「行為」、「性格」、與
「壓力」是影響並因疾病成發展最有關的心理社會因素。
在「行為」方面:情緒反應、意志力及願配合醫囑治療或改變飲食習慣,對病情都有很大的影響。
在「性格」方面:目前證實癌症病人可能有某種性格傾向,我們稱為「C型性格」。
所謂「C型性格」的人是比較壓抑的、過度社會化、順從、強迫行為的,對壓力的反應是憂鬱
和無助感等負向情緒。
在「壓力」方面:研究證實不論是動物或人類,暴露在壓力情境中,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危險性。
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壓力,壓力也會促使病情加速惡化,免疫細胞功能下降,使破壞腫瘤的能力減低。
17. 其他影響癌症的因素:
1).基因 2).民族性 3).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 4).文化影響 5).社經地位 6).性別和婚姻影響。
另外性格較為客氣、不攻擊、順從的人得癌症後容易死亡;個性較有鬥志、會表現生氣的人比較能延長壽命。個性逃避、憂鬱的人也傾向會加速病程的發展。
18. 癌症的治療策略: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