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輔導原理與實務 張德聰老師 404空大學訊97.10.16







 空大書香園地

多年來許多剛接觸到「輔導」類課程的同學,常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
一、「輔導」是什麼?
雖然教科書有詳細的定義,為了讓選修的同學能進一步瞭解,將輔導的意義加以闡述如下:
「輔導」是一種助人助己的知識、情意與行動,知識是一種力量,但如果未能感動自己及妥善影響所服務的當事人,不僅是一種死知識,更可能因違反專業倫理以致傷害當事人,因此經由輔導的專業知能,與當事人建立良好關係,引導當事人自我探索、自我接納、瞭解他人、接納他人、瞭解環境、接納環境,進而催化當事人的正向經驗,開展當事的潛能,擬定並催化執行具體有效的輔導行動,達成輔導的目標,擴展成功經驗,類化應用於生活及生涯。

二、學習與「輔導」相關專業領域
輔導過去常被歸類為「教育學」與「心理學」的運用,與「諮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密切相關,於教科書中亦探討過輔導、諮商、心理治療的區別,但於實務經驗上,輔導其實是一種科技整合的學問,因為要幫助一個人,不僅要瞭解其心理學特質、生理學之基本知識、社會學之現象、人際關係及家庭之互動、人生生涯發展與規劃,社會資源的結合與應用亦須學習及瞭解,因此同學於學習中亦可對上述相關領域加以探索。

三、「輔導」有用嗎?
這是一般人常會出現的問題?這可由下面兩個面向探討:
「輔導原理與實務」導讀
(一)輔導員方面
1.輔導者與被輔導的當事人間是否建立良好的輔導專業關係?
2.輔導者的人格特質是否具有輔導員的基本特質或態度?如對人有興趣、願意關懷人、尊重、溫暖及同理心。
3.輔導者是否受過適當的專業訓練?
4.輔導者是否具有適切助人的意願?
5.輔導者能否適切使用輔導的方法?

(二)當事人方面
1.當事人是否有意願接受輔導?
2.當事人與輔導員間是否建立良好的輔導專業關係?
3.當事人是否願意探討輔導目標並努力達成?
同時在本課程的最後一章特別介紹「輔導的評鑑」,客觀探討次議題。
但由國內外許多研究也證實輔導工作的有效性。個人在從事輔導工作30多年來,深刻體會輔導過程及事後之督導對自己都是一種不斷的成長與學習,每一位接受筆者輔導的當事人就某一方面而言,都是幫助筆者輔導專業成長的老師與貴人。此外,同學由輔導的內容中,包括生活輔導、教育輔導、生涯
輔導也可以瞭解輔導的用途。

四、如何有效學習「輔導原理與實務」
請同學可以先閱讀第1章輔導的基本概念與發展,對輔導有了基本認識後,進一步研讀第11章教育輔導的第3節教育輔導的原則之第四大點中「發展有效的學習方法」,包括如何擬定讀書計畫、熟悉學習策略、養成PQRST的讀書方法,筆者增加了R,成為PQRSTR的學習方法,分述如下:
PPreview)預習
每週排定固定的研讀時間,觀看課程教學節目前先自我預習。

QQuestion)發問
看過教學節目後,記下對於教科書及教學節目中之敘述有疑惑的部分,再仔細研讀教科書,尋找答案。

RRead)閱讀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必須靠研讀、思考、發問、實踐、反思、再研讀,依序不斷循環學習過程,每一次的研讀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古人說:「學學課業輔導輔導原理與實務問。」不僅須於疑中有問,更要於不疑中發問,自己尋求解答/或與同學切磋,或請教師長。

SSelf-recitation)自我複述
閱讀時不僅口到心也要到,藉由自我複述更可瞭解自己的記憶有多少,於複述時除了大標題及專有名詞最好與教科書一致外,其內容之意義,可以依自己之口語方式背誦,可以增進記憶的速度及效率,而舉例時亦可利用與生活有關之事物。

TTest)測驗
當您依照上述的步驟閱讀學習後,可以利用教科書每一章後面的關鍵詞彙及自我評量題目,嘗試自我測驗,並將答案寫下來。

RResource)資源
若仍有疑惑,可於學校課業輔導時間(每週五11001200)利用課業輔導免付費專線(0800-088-5052),筆者將會為同學解答。亦可上「學習如何學習」網站請駐版老師賴惠德老師(老師為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現任教佛光大學心理系,並擔任本校生活科學系諮商輔導類課程面授教師多年)回覆或與同學討論。期中考或期末考前功課準備到一個段落,亦可上網瀏覽考古題,嘗試模擬答題,也可參加課業研習社請教學長或參加相關課程之加強研習。如此善用學習資源相信對各位之學習必然有所幫助。
進一步依照各章節進度,一方面遵循PQRSTR的方法,一方面善用學校學習輔導資源,每週排定進度定時收看教學節目,準時參加面授,依照面授老師規定認真完成並繳交作業,如果可能亦可參加社會上較具聲望之輔導義工如「老師」、「生命線」、「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或學校輔導義工,體驗輔導的經驗,如此必能有效學習「輔導原理與實務」。


(作者為本科目學科委員兼召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