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99上嬰幼兒健康照護與活動設計 第四章 嬰幼兒保健5375學長整理

99上嬰幼兒健康照護與活動設計  第四章  5375學長整理



1-18講評量題目解答

http://hikaruchu.blogspot.com/2010/10/99-1-18-5375.html


第一章至第六章(p1-p208)

第1章
http://tw.myblog.yahoo.com/hikaru-goodfriend/article?mid=22588

第2章
http://tw.myblog.yahoo.com/hikaru-goodfriend/article?mid=22589&prev=22590&next=22588

第3章
http://tw.myblog.yahoo.com/hikaru-goodfriend/article?mid=22590&prev=6883&next=22589


第四章 嬰幼兒保健

健康是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年齡愈小,身體健康的適應問題愈多。P-99

身體健康,包括身體尺寸與外型、知覺的敏銳度與反應力、對疾病及不適的感受性、身體功能、體能及恢復健康的能力。P-99

第一節 保健概念

無論生病與否,任何時間積極為促進健康而努力的作為,均可歸納為三段五級的頂防保健。P-99

一、三段五級預防

(一)初段預防

初段頂防的目的在阻止任何疾病或傷害的發生,透過健康促進、衛生教育和健康保護三個主要構面,預防或降低疾病產生的機率。

第一級預防:健康促進,在於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以增進嬰幼兒的身心健康。P-99

方法為實施衛生教育、加強優生保健工作、提供遺傳諮詢服務、設置良好的居住環境、提供適當的運動與遊戲、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人格正常的發展、培養健全的身心、定期健康檢查等

第二級預防:特殊保護,則介入各種防護與保護措施,避免病原體的入侵或減少嬰幼兒暴露於危險環境,進而頂防疾病的發生。

例如,按時預防注射、培養個人衛生、改進環境衛生、維持安全環境、預防意外事件、提供特殊營養、消除致癌物質、預防過敏來源等。P-100

(一)次段預防:主要目的乃在藉由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來防範或或延緩疾病的進展與惡化p-100

第三級預防:是眾所周知的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

例如,實施篩檢:新生兒先天代謝性疾病篩檢、聽力篩檢、嬰幼兒發展測驗;照顧者進行健康髑察、主動發現個案:定時的健兒門診、特殊體檢、提供適當治療等。P-100

(二)末段預防:主要的目的是延緩或阻止失能和疾病的惡化,以避免殘障發生,其主要目標是協助生病、失能或受傷嬰幼兒,避免過度使用醫療服務資源及過度依賴專業健康照護。P-100

第四級預防的限制殘障:限制殘障,乃是透過相關醫療誰施、提供限制殘障的設備或是改變嬰幼兒行為或生活型態等措施,使疾病和失能程度不再惡化或不再復發。

第五級預防的復健:復健活動在於使嬰幼兒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功能,以減少個人、家庭、社會的照護負擔。例如,早期療育方案實施、提供心理生理和職能的復健p-100

二、嬰幼兒保健

民國74年1月1日施行的「優生保健法」就明確的指出目標p-100

優生保健法乃為提高人口素質、保護母子健康及增進家庭幸福而制訂,同時,為了提供健康保護,服務內容包括了實施婚前健康檢查p-100

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第6條更明確的指出,嬰幼兒健康服務,係指對未滿1歲之嬰兒及滿1歲至就學前之幼兒,提供健康檢查、預防接種、必要診斷治療、營養及各項衛生指導。p-101

(一)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時程與內容p-101

1.預防保健服務時程

(1)出生-2個月給付乙次。

2個月一4個月給付乙次。

(3)4個月一10個月給付乙次。

(4)10個月一1歲半給付乙次。

(5) 1歲半一2歲給付乙次。

(6)2歲-3歲給付乙次。

(7)3歲一7歲給付乙次。

2.預防保健服務內容

(1)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查詢、身高、體重、聽力、視力、口腔檢查、生理、生長發育評估等。

(2)健康諮詢:預防接種查詢、營養、事故傷害預防及口腔等

(3)發展診察:包括動作發展、語言發展及社會性發展。

3.兒童牙齒預防保健服務

未滿5歲之兒童,每年至多給付2次,每次間隔180天以上。服務內容包括檢查、衛教和氟化防齲齒處理(塗氟)。

(二)其他嬰幼兒保健議題p-101 p-102

1.新生兒篩檢

優生保健法實施後,全國開始實施新生兒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篩檢,

目前國內常規的新生兒篩檢項目有

1.苯酮尿症

2.高胱胺酸尿症

3.半乳糖血症

4.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

5.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醣缺乏症(俗稱蠶豆症)、

6.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7.楓糖尿症

8.中鏈脂肪酸去氫醣缺乏症

9.戊二酸血症第一型

10.異戊酸血症及甲基丙二酸血症

篩檢的方法為由醫療院所對出生48小時後的新生兒採取腳跟血,送至新生兒篩檢中心檢驗。P-102

2.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是對發展障礙嬰幼兒的頂防性訓練,開始於嬰幼兒的出生階段,故稱「早期療育」,它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模式,結合醫療、教育、社政三方面,共同協助發展遲緩兒及其家庭。P-10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大約有6-8%的兒童因遺傳、環境及不明的原因,導致部分兒童在動作、認知、語言、情緒及人際適應方面,表現出比同年齡叭童明顯落後的現象兒即稱為「發展遲緩兒童」。,p-102

早期療育的黃金療育時期為6歲以前。如能在3歲以前介入,其一年的療效更是3歲以後才介入之療效的10倍。P-102



第二節 預防注射

一、預防注射的意義與目的

預防注射乃透過接種疫苗,刺激身體對疾病產生對抗的能力,以預防疾病或減輕疾病的嚴重度,是最經濟且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的方法。P-103

不同性質的疫苗,刺激身體產牛抵杭力的效益有所差異p-103

活性減毒疫苗:包括卡介苗、口服小兒麻痺疫苗、麻疹疫苗、德國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疫苗、黃熱病疫苗、登革熱疫苗等p-103

非活性疫苗:包括了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百日咳疫苗、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注射式小兒麻痺疫苗、流感疫苗、A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狂犬病疫苗及霍亂疫苗等。P-103

二、疫苗注射禁忌

一般常見的禁忌有:

(一)發燒

發燒時不要接種疫苗,主要是擔心若發生不良反應,容易混淆發燒究竟是病情惡化或疫苗所引起,影響醫師對原本病情的判斷。P-103

(二)對於同種疫苗有過嚴重反應

所謂嚴重反應是指危及生命或引起後遺症的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P-104

(三)未經治療的結核病患者

結核病會影響到細胞性免疫功能,需待治療後、經評估才能施打。P-104

(四)活性減毒疫苗的注射禁忌

1.免疫不全或正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2.感染嚴重疾病、營養不良使得免疫功能低下者。

3.接受血液製劑,應注意與活性減毒疫苗p-104

(如麻疹疫苗、德國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疫苗)之間隔:

1.注射免疫球蛋白應間隔3個月。

2.輸血後間隔6個月。

3.靜脈注射血漿、血小板製品或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應間隔11個月。P-104

(二)非常規之自費疫苗

1.B型嗜血桿菌疫苗

B型嗜血桿菌是人類身上常見的細菌之一,學齡前兒童為主要的帶菌者,也是引起5歲以下兒童細菌性感染常貝的菌種,為造成兒童腦膜炎的主因。P-106

2.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是引起人類絀菌性肺炎、腦膜炎、菌血症的重要致病原。目前,肺炎鏈球菌是具多重抗藥性細菌之一,P-106

3.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幼兒急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因,好發於冬天,感染後出現的症狀有嘔吐、水瀉、發燒、腹痛、食慾不振、甚至脫水。P-106

4.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為6個月以上幼兒接種,8歲以下兒童第一次接種疫苗時,必須接種兩次,間隔至少1個月。3歲以下孩童每次接種劑量為0.25ml,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大約只能維持1年P-106

5.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種,主要為經口傳染的疾病,偶而會導致猛爆性肝炎。P-106

表4-2混合疫苗接種時程P-107

出生年齡、、、、、、、、、疫苗

出生、、、、、、、、、、、疫苗(卡介苗、B型肝炎)

1.5個月、、、、、、、、、疫苗(DTP三合一/B型肝炎/注射式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

3個月、、、、、、、、、、疫苗(DTP三合一/B型肝炎/注射式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

6個月、、、、、、、、、、疫苗(DTP三合一/B型肝炎/注射式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

15個月、、、、、、、、、疫苗(日本腦炎、MMR)

16個月、、、、、、、、、疫苗(日本腦炎、水痘)

18個月、、、、、、、、、疫苗(DTP三合一/注射式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

28個月、、、、、、、、、疫苗(日本腦炎)

7歲(小學一年級)、、、、、疫苗(日本腦炎、MMR)

四、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及處理

(一)注射部位出現腫脹、發紅及硬塊

此為接種各類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在紅腫厲害時,可給予冰敷,減少局部腫脹所引起的不適;當紅腫減緩,可給予熱敷,目的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少腫塊形成。P-108

(二)發燒

為接種疫苗另一常見的副作用,一般給退燒藥即可

退燒藥中的阿斯匹靈,曾使兒童引發雷氏症候群,絕大部分在3歲以下(94%),以往死亡率高達35%有很高的比例會產生神經學上的後遺症,使幼兒的智力或部分感覺、運動功能永遠受損。P-108

不可因發燒為接種疫苗常見的副作用,使用常備的退燒藥退燒。P-108

(三)過敏

有些疫苗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日本腦炎引起皮膚出疹,

(四)其他注意事項

1.卡介苗:注射後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色小結節,並逐漸變大、化膿,此種局部性發炎反應在8-12週後消失,並留下疤痕,只要保持清潔及乾燥,大部分不需要特別處理

2.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吃了疫苗後吐了出來,應再補吃一劑。如果隔半小時以上才有嘔吐情形,則不需要再補一劑。

3.水痘疫苗:局部可能出現腫痛,注射後5-26天於注射部位或身上可能出現類似水痘的水泡。

4.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含疫苗:在接種後5-12天,有些孩童可能出現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等症狀。P-109



第三節 身體發展與評估

一、身體比例

新生兒的頭佔身長比例的1/4,肚臍為身體中點,腿佔身長的1/3。2歲時頭約佔身體比例的1/5,尤其,在學走路階段,看起來會有頭重腳輕的現象。P-109

二、身高 P-109

新生兒的身高平均為50公分,正常範圍為45-55公分。

出生前6個月每個月平均長高2.5公分,6個月以後身高增加速度稍緩,平均每年長6-10公分。

1歲身高平均為75公分,2歲平均為85公分,3歲約為95公分高。

男生較女生高。正常範圍介於3-97個百分點之間。

6個月內嬰兒應每兩個月測量一次,6個月以上嬰幼兒應至少3個月至半年測量一次。

三、體重

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約3.2公斤,足月兒正常範圍約2.5-4公斤之間P-110

新生兒在出生一週內體重會減輕5-10% ,是為生理性的體重減輕,主要造成的原因為體液流失、排泄、脂肪消耗及胎脂的消除。P-110

在前3個月,每個月體重平均增加0.8-1公斤,3個月以後體重增加漸緩,

1歲時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9-10公斤)1歲以後,體重增加速度約為每個月0.2公斤,P-110

四、頭圍及胸圍

出生時頭圍約33-35公分,6個月時約為42-43公分、1歲時約45-46公分。新生嬰兒頭骨為分離狀態,頭骨骨片間尚未完連結閉合,所留下的空間稱為「囟門」有前囟門及後囟門。P-110

前囟門:為菱形狀,是額骨與頂骨的縫隙所形成,癒合時間約為16-18週(1歲半)。P-110

後囟門:為三角形,是枕骨與頂骨的縫隙所形成,癒合時間約為出生後6-8週關閉。P-110,

囟門可作為評估嬰兒生理狀況的指標之一。P-110

五、大腦與神經系統

大腦在出生時的重量為成人的1/4,約350公克。出生的頭一年,腦細胞的數量、腦的重量和體積快速增加,到6個月時,重量已達成人的1/2、2歲時可達成人的3/4。P-110 P-111

大部分的神經纖維在幼兒階段(2-3歲)完成髓鞘化,但有少部分到青春期仍持續增長。

大腦與神經系統的成熟程度影響著孩童的生理控制與學習,P-111

六、骨骼與肌肉

骨骼在胎兒時期已有骨化的機能出現,出生後,骨骼的生長與骨化持續進行,在幼兒期速度最快,直到青春期才完成。P-111

嬰兒時期,肌肉組織多且細小並富含水分,故嬰兒的肌肉感覺柔軟而有彈性。P-111

在嬰幼兒時期,以大肌肉發展為主,較適合全身性的活動,較適合全身性的活動。P-111

七、心臟血管系統

心臟位置約為兩乳頭連線中間。出生時心跳每分鐘約120-150次,1-3歲約100-120次/分,隨著心臟的成長,心跳逐漸減慢,血壓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P-111

.新生兒時期,卵圓孔尚未完全關閉、暫時性的動脈性導管或暫時性的周邊肺動脈狹窄,因而有心臟雜音情形。此為新生兒過渡性的生理現象,4-6個月以後,90%以上會自動消失。P-111

八、呼吸系統

嬰幼兒的呼吸以橫膈式呼吸(腹式呼吸)為主,年紀愈小,呼吸速率愈快,隨著年紀增加,肺的大小、肺泡數日與容積也逐漸增大,呼吸速率逐漸減少。嬰兒期呼吸速率每分鐘約30-40次,幼兒期則為20-30次。P-112

九、消化系統

(一)口腔

出生時唾液腺尚未戍熟,約3個月大左右唾液腺逐漸成熟,每天能分泌50 -150c c的唾液。P-112

2歲以後吞嚥功能成熟,不再有流口水現象。P-112

牙齒方面:平均6個月大時長第一顆乳牙,大多從下門牙開始,但個別差異大,約2歲半長齊20顆乳牙。但是,寶寶長牙的速度不一

(二)腸胃系統

嬰兒胃賁門括約肌尚未成熟,食物易逆流,造成溢奶或吐奶現象。P-112

嬰兒在4-6個月時,胰臟才逐漸成熟,9-12個月,胰脂肪脢才漸漸分泌,待消化系統中的消化醣產生,才能消化澱粉、脂肪、蛋白質含量較多的食物(如稀飯、肉類)。P-112

十、泌尿系統

尿液自胎兒第9-12週大時即開始形成,且排至羊水中影響著羊水量,若腎臟發育過慢,會導致羊水過少現象。P-113

膀胱功能方面,新生兒膀胱無貯尿能力,每天的小便次數約10-20次,每次的排尿量大約35 -45c c。P-113

3歲時膀胱容積為出生的兩倍,加上膀胱括約肌的成熟,因此,尿液可在膀胱內貯存6-8小時。P-113

十一、生殖系統

足月新生女嬰的外生殖器外觀為大陰唇何覆陰蒂乃小陰唇,剛出生時,受到母體女性荷爾蒙的影響,陰道會有白色分泌物或假性月經的現象,數星期後,這些現象會自然消失。P-113

足月新生男嬰的陰莖長度大約4公分,4個月大以前,包皮太長、過緊(包莖)為一過渡現象,P-113

十二、皮膚系統

2-3歲以前,汗腺的功能尚未成熟,出汗較少,調節體溫的機能較差。



第四章 嬰幼兒保健 第三節、常見的保健困擾

一、嬰兒期常見的保健困擾

基本生存之道,幾乎都與生理發展歷程有關。生理發展歷程的問題,雖並非是疾病,但的確是照顧者的困擾。P-114

4個月左右,嬰兒生長速度較緩,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生長熱量,喝奶量明顯減少,此為所謂的「厭奶期」。

P-114

「厭奶期」照顧者必須理解,若孩子的活力與成長正常,厭奶是自然現象,避免強迫嬰兒進食,以免造成親子雙方無謂的壓力及挫折。P-114

(一)新生兒臍帶護理

臍帶通常會在出生後7-14天會自行脫落,保持乾淨、乾燥即可。平常在沐浴後,用75%酒精消毒,再用95%酒精促進乾燥P-114

(二)排便問題

新生兒胃直腸反射較快,開始喝奶時,腸子也開始蠕動,而且,肛門括約肌未能控制,因此,有邊吃邊排便情形。P-114

大便的形狀與顏色和所喝的牛奶種類有關,顏色偏向綠色。喝母奶的寶寶通常大便較軟,未成形,甚至酸稀水便,顏色偏向金黃色,顆粒細小。P-115

若寶寶大便總是糊糊的,可是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長得好,很可能因配方奶的進食量超過身體所需要而排出,解決方法為奶量稍微減少一些,糞便的形狀很快恢復條狀。P-115

當小孩糞便太硬或便秘、此為「肛裂」現象。主要是因為糞便太硬不易解出來,一旦用力解大便時,肛門四周的縫隙被撐裂,因而滲出血而沾在大便表面。P-115

有肛裂情形需先治好肛裂,並從調節飲食內容來改善寶寶便秘情形。

較小的嬰兒可以給予喝葡萄糖水,或換乳糖含量較高的嬰兒奶粉

較大的嬰兒或可以咀嚼的寶寶,則可增加富含纖維質的雜糧或蔬菜。P-115

(三)隱睪症

隱睪症是小兒外科門診常見的疾病。睪丸,為製浩男性荷爾蒙和精子的器官,大部分新生兒出生後,雙側睪丸已下降莘陰囊中,左右各一顆。

如果睪丸停留在腹腔內或腹股溝而沒有降至陰囊內,則稱為「隱睪症」。P-115

若在3個月後仍未下降,建議在6個月至2歲之間進行睪丸固定術,以減少睪丸留置腹腔中受到高溫、導致結構及機能的受損。P-115

(四)鵝口瘡

鵝口瘡為念珠菌在口腔黏膜所引起。念珠菌為身體正常的菌叢,亦存在於環境中。正常新生兒感染鵝口瘡,大部分是因為出生時經過產道,接觸母親陰道附近的念珠菌所引起;未消毒完整的奶嘴、奶瓶或寶寶舔玩具亦可能引起,大多能自行痊癒[。P-116

鵝口瘡白色斑塊周圍會有發炎般的紅色。太厲害而引起不適或影響食慾,可請醫師診治。P-116

(五)皮膚問題

1.新生兒毒性紅班多發於出生後兩星期內,疹子為白色的水膿包、摸起來硬硬的、周圍有一圈紅斑圍繞而稱之。P-116

疹子,可能是一種良性發炎反應,不需任何治療即可自行消褪。P-116

2.脂漏性皮膚炎

多發生於出生後2週至6個月之間、這是暫時性的現象,不治療也會痊癒,痊癒後亦不會復發。P-116

當出現紅疹,只需用清水洗,避免使用肥皂。P-116

有明顯的脂塊鱗屑時,其處理方法:先用水打溼患部,再塗上嬰兒油,等到結痂片軟化後,容易去除的結痂可以直接拔掉,但不可勉強,P-116

3.接觸性皮膚炎

容易發生在較胖的小孩,常見於脖子及腹股溝等皺折虛,呈現皮膚發紅,麟軍時有組織液的滲出。P-117

處理方法是保持患部之清潔及乾燥,可以柔軟的布沾溫水擦拭。P-117

尿布疹:為接觸性皮膚炎的一種,嬰兒的皮膚細嫩而敏感,包著尿布受到尿液或大便的刺激,很容易造成皮膚傷害、發炎而形成尿布疹,

尿布疹:預防的方法為勤洗屁股、勤換尿布,並保持皮膚的清潔及乾燥。P-117

4.念珠茵皮膚炎

這是皮膚受念珠菌感染所致,念珠菌是真菌的一種,台灣環境中常有,易發生在皮膚已受損的地方。

照顧者除保持清潔與乾燥外,局部藥膏的使用是必須的,但不可自己隨便塗抹,須請小兒科醫師或 皮膚科 醫師開處方。P-117

(六)寶寶搖晃徵候群

寶寶哭鬧時,照顧者常以搖晃方式來安撫寶寶,當搖晃過度、造成傷害而出現相關症狀,稱為「寶寶搖晃徵候群」。P-117

發生年齡從新生兒到4歲都可能,大部分的案例集中在2歲以前,其中又以3-8個月居多。P-117

建議照顧者可帶寶寶外出,也許寶寶能換個心情而安靜,或是找其他人代理一會兒,照顧者應嘗試讓自己放輕鬆,因為,寶寶能感受到照顧者焦慮的情緒,而產生不安的反應。P-118

二、口腔保健困擾與處理

嬰幼兒口腔保健的首要目標,是預防蛀牙。P-118

蛀牙的原因,是食物的殘渣積留在牙齒表面,形成蚱牙的細菌,並製造出酸性物質,酸性物質與牙齒接觸後,慢慢地溶解牙齒的鈣質,稱為「齲齒」。P-118

酸導致部分礦物質流失而脫鈣,這是齲齒的開始。P-118

唾液具有將流失的鈣質,再沉積回牙齒的再鈣化。P-118

牙齒在口腔中,不斷進行脫鈣與再鈣化的動態平衡,如果酸的破壞持續較久、較多,牙齒就會產生蛀洞。P-118

若唾液修復的作用較多、較長,就不會產生蛀牙。P-118

(一)照顧者應注意的生活事項

1.選用適合嬰幼兒的潔牙用品

(1).選擇牙刷:軟毛、設計簡單、大約六排三列刷毛的刷頭最好,

(2)含氟牙膏:,牙膏有效期限是兩年。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約可降低15% -30%的蛀牙。

(3)牙線:配合牙刷清牙縫,犬約2歲至2歲半之間,所有乳牙都萌長出後,照顧者可開始幫幼兒用牙線清潔牙縫。

(4)使用氟錠: 3歲以下的幼兒,由於尚無法使用含氟漱口水,因此建議可在睡前或刷完牙後、將氟錠含於口中,待溶化後以舌塗在牙齒上再嚥下,或是溶解至水中飲用。P-119

2.照顧者應教育幼兒的重點

(1)幼兒尚不易獨立將牙齒刷乾淨,因此,照顧者必須負起督導的責任,灌輸正確的刷牙習慣。

(2)教導幼兒少吃精緻化食物,因為精緻食物黏性高、軟質、含糖,容易造成蛀牙。

(3)教導幼兒正確的潔牙時間,不是睡前才刷牙,飯後To分鐘內刷牙,才能避免食物中的糖分,有時間轉換成酸性物質

(4)教導並帶幼兒定期檢查口腔,從幼兒長牙起,每3-6個月,照顧者應主動帶幼兒前往牙科接受定期口腔檢查。P-119

(二)口腔保健的其他問題

6個月大,幼兒長牙以後,照顧者仍不定時餵哺,幼兒口腔內的細菌會利用食物的糖分或澱粉,製造酸素侵害牙齒。P-120

奶瓶及牛奶並非奶瓶性蛀牙的主要原因,所以,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於1994年,建議以「幼兒性早期齲齒」取代「奶瓶性蛀牙」。P-120

預防幼兒性早期齲齒,最重要的是,養成睡覺不含奶瓶的習慣。

2.乳牙蛀牙治療

3歲以前的幼兒,有2/3以上已受到蛀牙的侵襲。通常,乳門牙因為蛀牙缺損很大,填補的材料很容易受到咀嚼力量而脫落。

乳門牙的牙套材質是複合樹脂,可恢復原來的美觀,並頂防再次蛀牙,建立自信。P-120

三、視力保健困擾與處理

視覺佔人體接受外界訊息量的80%,視力是指分辨或辨別外界物體的能力。P-120

嬰幼兒視力發育有兩個必要條件:一為物體在視網膜上要成像清晰,另一為兩眼接受的影像要一樣清楚。p -120

(一)如何發現視力異常 p-121

1.一般眼睛外觀:兩眼眼距不對等,如鬥雞眼、脫窗;外觀異常,如眼皮下垂;或是,兩眼瞳孔大小不等或有異常反光。

2.眼睛特殊徵狀:眨眼次數增加、經常揉眼睛、眼睛會畏光或流眼淚、眼瞼經常紅腫或帶垢、幼兒表示將一物看成兩個影像(複視現象)、經常看不清楚或有眼睛癢痛。

3.注視物件情形:無法注視照顧者引逗的物品或游戲、專注時,得瞇眼或用手遮眼或皺眉頭、看電視或繪本會越看越近、不喜歡眼力專注的活動、視力專注時頭會平向一邊且易感不安。

4.其他參考現象:走路經常跌倒、經常抱怨眼睛附近或頭部疼痛。

(二)幼兒常見的視力問題

1.嬰幼兒近視

平行光線經過角膜及水晶體折射聚焦於視網膜之前,稱為近視。近視為視力概念,是指看遠物不清的遠視力異常。P-121

嬰幼兒階段若疑似近視,未來,視力極可能發展成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有機會因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而失明。P-121

注意及教導幼兒如何保護視力。

(1)閱讀環境要注意:(1)書桌檯燈燈光要由左前方射來,以60燭光最適宜,左撇子則相反方向(2)書桌高度以到腹部附近高度為原則(3)看電視要距離三公尺以上(畫面對角線6-8倍)(4)畫面高低比兩眼平視時略低15度。

(2)閱讀習慣要養成:

1.每閱讀30分鐘休息10分鐘;

2.看書姿勢要坐正,不彎腰駝背、不趴在桌上、頭不可爻一邊;

看書或塗鴉,應保持35公分以上的距離;

不在搖晃的車上看書;

不要躺著(趴著)看書、畫圖。

(3)眼睛休息不忘記:

(4)均衡飲食要做到:維生素A、C. B群,是對眼睛健康相當重要的營養成分,

2.嬰幼兒斜視

斜視,指兩眼視線無法同時落在目標物上,一眼看著目標時,另一眼卻看到別的地方。P-122

斜視的處理,在於兩眼能平視以建立兩眼立體感的視力。治療方式有:配戴合滴的溒視度數眼鏡,可減輕及調整視力,使兩眼能平視。P-122

事實上,大多數的幼兒,早期手術矯正是必須的,開刀的目的在於調整(眼肌張力),使眼睛平視。P-122

3.嬰幼兒弱視

幼兒的視覺功能,應該在6歲前,從遠視的視力慢慢發育到0.8以上。

過了6歲以後,幼兒視覺就不再有效地發育。

幼兒弱視,是指眼球無器質性病變,單眼或雙眼視力不良,無法用眼鏡矯正其視力到0.8以上。

弱視的預防及處理很簡單:首先,4-6歲進行的眼科檢查,應可早期發現弱視問題。

弱視治療督促的原則,有以下幾個要點:p-123

(1)依照醫師處方,點眼藥水、配戴度數較低的眼鏡。

(2)遮眼冶療,強迫幼兒用弱視的眼睛去看,以刺激視覺神經系統的發育。

(3)若弱視乃因斜視、眼瞼下垂或先天白內障造成,需要開刀矯治。

4.先天性鼻淚管阻寒p-123

.淚液由眼窩外上方內的淚腺所分泌,有供給角膜氧氣,排除廢物,保持眼部濕潤的功能。

少數嬰兒卻被過多的淚水困擾,最常見的原因,通常是先天性鼻淚管阻塞,此乃因為鼻淚管的末端,被一層膜狀的構造(哈氏瓣膜)阻塞,淚水滯留在結膜穹窿或內囊中,致使眼睛之分泌物增加。

年齡在6個月內,鼻淚管之哈氏瓣膜有自然破裂的可能,所以,只要在其未通暢前予以按摩,並以適當的眼藥控制細菌感染。

鼻淚管按摩步驟,乃是用拇指按住眼瞼內側的淚囊,用力順著鼻翼向著鼻孔方向滑動。

四、聽力保健困擾與處埋

3歲以前是兒童聽覺發展的重要階段,語言發展則是4到5歲。

(一)嬰幼兒聽力篩檢

剛出生的嬰兒,其週邊的耳蝸雖已發育完整,但大腦聽覺中樞是在出生後,不斷受環境的聲音刺激,才得以發育完成,p-124

3歲以後人腦的可塑性逐漸變差,大腦中原先被設計用於聽力、語言的細胞逐漸轉變成其他用途。P-124

在1歲以內發現聽障幼兒,是照顧者需敏銳觀察及重視的健康問題。P-124

如何觀察嬰幼兒是否有聽力障礙p-124

1:出生至2個月: (1)巨大聲音,會令嬰兒有眨眼睛或是有驚嚇現象。(2)會注視正發出聲音的物體。

2:3個月大時: (1)會被突發的大聲音嚇一跳。(2)因為大的吵鬧聲而無法入睡。(3)因為突發的聲音而停止吸奶。(4)幼兒的眼睛會注視講話者。

3:6個月大時: (1)可以轉頭至聲源的方向。(2)當媽媽對寶寶說話時,有時寶寶會停止哭泣。(3)在遊戲時會“咕咕”作聲,低聲輕笑或大笑。(4)對聽到的言語會以口語反應。

4:9個月大時: (1)用口語聲音以引起他人的注意。(2)似乎能從發聲中自得其樂。(3)開始對某些字(如:寶寶自己的名字、不可以、再見)有反應。(4)對友善或牛氣的聲音有不同的反應。(5)會直接轉頭面對新出現的聲音

5:12個月大時: (1)有時會模仿別人的言語。(2)牙牙學語,發出許多子音如ㄍ.ㄅ.ㄉ(3)有時會把一些單音連起來一起發音,如ㄆ丫.ㄆ丫、ㄉYㄉY。

(二)預防嬰幼兒聽力受損p-125

1.照顧者應注意的生活事項

生活中不可能隨處都是安靜的情境,但是,減少無謂噪音的干擾,卻是可行的。

2.照顧者應教育幼兒的重點

鑑定噪音的傷害,有兩大觀念必須建立:一是在噪音中曝露時間過久,另一是噪音音量大小。

3.照顧者應敏覺幼兒聽力問題

聽力保健的原則很簡單,主要就是提高對噪音的警覺性,以及採取適當的頂防措施,噤音就無法對幼兒聽力造成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