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96上社會學

96上社會學

https://lhl.nou.edu.tw/~research/study_forum/list.php?b_area=474

筱楓 2006-09-27 1~3章整理 (不敢認為是重點)
colleen 2006-12-11 社會學整理7至12章

第一章:社會學的觀點與應用
第二節:社會學的應用
社會學的應用:1.提供理解社會的不同觀點
2.提供理解社會現象的概念
3.應用社會學於解析社會議題
一.提供社會的不同觀點
沒有辦法建立起核心知識原因:
1.社會學研究對象是多變的
在實際的研究中,社會學家很難提出解釋力強的普遍理論,通常著手的是對其歷史或文
化特殊性的現象提出中層或低層的解釋.
2.社會學者很難將其社會研究者的身分,與社會參與者的身分截然劃分
社會學家再選擇研究研究題目時,個人生命歷程的影響往往高於特定理論.
在以上2種因素的限制下,對同一現象,在社會學中可能有數種並立的解釋,並無共識,同時也很難說是有很強預測性的科學.社會現象錯中複雜,很難將一些現象單純化放到實驗的情境,明確指陳各種因素之間確切的關係.因此,太強勢的核心知識,反而不利於我們對社會現象的了解.唐納:「大多數社會學理論都是一套語言的社會圖像,而不是一套精確建構的、組織成邏輯上一致格式的理論陳述.因此,大量的『理論』,實則是觀察社會世界各項特徵的一般觀點或取向.」

二.提供理解社會現象的概念
馬克斯的階級衝突理論舉出4種與工人有關的「異?v狀況:
(1)工人無法掌握其生產的命運
(2)工作無法提供內在滿足,工作本身變成了商品,是可以買賣交易的
(3)工作已經不是具備人類特性的生產活動,與動物的活動沒有什麼差別了
(4)社會關係為市場關係取代,人們以工人或資本家這樣的身分相互看待,而非以相互為「人」彼此對應異化或疏離,意味著人沒有辦法從工作中得到自我滿足,只是單純的維生手段罷了.脫序:指節制人們社會互動的規範崩解了.普遍主義:在互動的情境中,以普遍的標準對待他人.特殊主義:在互動中因特定的關係,而有特殊的對待方式.

三.應用社會學於解析社會議題
柯爾曼認為:學生和家庭的特質才重要.中等家庭的子女,不論到任何學校,都獲得較佳的成績.「有效學校方案」:美國希望經由學校資源的投入,提升少數民族居住地帶小學的素質.

第三節:社會學的研究主題
殷格斯《何謂社會學?》書中就社會學的研究主題分成:
(一)社會學分析:人類文化與社會、社會學的觀點、社會科學的科學方法
(二)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個人的人格、團體(含民族與階級)、社區(含都市與鄉村)、人口、社會、結合與組織
(三)基本的社會制度:家庭與親屬制度?B經濟制度、政治和法律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和科學制度、娛樂和福利制度、美育和表現制度
(四)基本的社會過程:分化和階層化、合作和順應與同化、社會衝突、溝通、社會化和教化、社會評價、社會控制、社會偏差、社會整合、社會變遷
實證社會學:師法自然科學,強調社會學的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可以觀察的現象,並努力建立假設,以經驗事實去檢視.詮釋社會學:批判實證社會學,認為社會學應探索人們賦予其行為的意義,社會學家可以透過理解的過程去探索這些意義,這樣的探索是不能複製自然科學的方法.

第二章:社會學理論與代表人物
第一節:社會學發展的歷史脈絡
社會學依其發展的歷史脈絡分為:前社會學的出現、社會學與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學的誕生.一.前社會學的出現
培根是第一位對於可觀察的事時都隨時要保持存疑,並要經過檢驗的立場,保持執著態度的人這樣的概念刺激16~17世紀牛頓在天文學「重力法則」的發展.
社會學到19世紀20年代才正式成為一門學科.
促成社會學發展的關鍵是「啟蒙運動」的出現.啟蒙運動認為,人類的進步不僅是可能的,同時也是不可避免的.

二.社會學與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主要由?^國的思想家所主導.
啟蒙時代在法國常被稱為「理性年代」,主要由一群哲學家所主導.哲學家相信這各世界是有次序的世界,透過理性與事實的匯聚,可以進而理解複雜的社會.他們支持中產階級與自由貿易、商業與產業自由、勞力自由與言論自由.主要概念-反應權力分配與生產組織的改革.

三.啟蒙運動時期的政治經濟
18世紀經濟活動相當程度受到「基爾特」組織的限制,基爾特組織控制了勞力進入技術性職業,也透過特?#92;的公司來限制貿易與生產.歐洲的經濟在這時後進行重組,工業與手工業大規模生產也加速社會的轉型,產生了社會的重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出現,剷除貴族勢力殘餘、限制性基爾特與特?#92;的公司.隨著16~17世紀科學革命引起經濟變遷、政治革命,也引起知識革命,在這些革命交織之下,社會學誕生了!

四.社會學的誕生
孔德採用「社會物理學」來代表社會學,孔德相信「社會物理學」藉著對於科學的追求,而可以了解人類的社會組織.孔德是極力倡導「以科學的方法來了解物理的世界」來思考社會世界,讓社會學成為科學的第一人.

第二節:社會學理論的假設架構
社會學理論基礎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自然法則的基本概念是源自柏拉圖的「共和國」.
柏拉圖的著作中也可以發現社會學理論的6項假設:
1.人是有機體
2.有機體是以求生存為目的
3.人在團體中求生存
4.人是社會性動物
5.人生活在有次序的社會
6.社會秩序的知識是可以獲知的

一.人是有機體:這是社會學的基本觀點.社會也是一種有機體,也有相似的基本需求.
就【個人】層面有機體理論:華特森的行為理論,施金納、佛洛依德的理論為基礎.
就【社會】層次:「類有機體論」是結構?#92;能學派的核心,將柏拉圖所關切的「社會和諧」視為社會求存續的重要需求.

二.有機體是以求生存為目的:行為理論、結構?#92;能學派、社會達爾文學派、唯物辨證學派、唯名論等,都是從討論「人以求生存為目的」作為出發.

三.人在團體中求生存:其概念與「勞力分工」的概念息息相關,認為人為求生存必須匯聚特定技巧而與大自然鬥爭.
「勞力分工」是早期法國結構?#92;能學派學者-聖西門、孔德、?#92;爾幹,與
衝突學派-馬克思、史坦著作的重要概念.結構?#92;能學派與衝突學派卻對「勞力分工」持完全不同的看法.結構?#92;能學派認為:「勞力分工」在團結社會各方勢力扮演正面的角色.衝突學派認為:它是造成社會疏離與階級鬥爭的來源.

四.人是社會性動物:人類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並藉手勢與語言和別人互動與聯繫.由於社會有意識,因此才產生社會文化.柏拉圖稱他為「社會意志」.
唯名論者關心社會「演員」的動機是否理性;?#92;爾幹提出「集體意識」的概念;?#92;尼關切「大眾意見」;現象學派強調「常識世界」的重要性.衝突學派則處理經濟面與意識形態互相聯結的問題.

五.人生活在有次序的社會:次序是社會科學的核心,只有重複的過程是可以加以了解.
有機論學者史賓塞、?#92;爾幹、孔德,都強調社會是朝多元變遷.衝突學派認為,衝突是一種自然的次序法則.?#92;爾幹-討論社會組織由機械性重組到更複雜的有機體型態的「社會連帶」.史賓塞-認為社會是由武裝化社會進展為產業社會.?#92;尼-認為社會由傳統部落時代以血緣、地緣為基礎的「共同社會」,發展為工業時代的「利益社會」.雷菲-認為社會是由鄉村的「習俗社會」轉變為都市型的社會組織.馬克斯-假設社會是由3個階段逐漸發展為資本主義社會.六.社會秩序的知識是可以獲知的:社會學是研究組成社會的團體與個人.若人類行為是有重複性且有目的性,那麼,透過「正確的思考」就可以了解這些行為.孔德將邏輯法則與科學概念運用到社會,並把研究人群關係的科學研究稱為「社會學」.
<>第三節: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
社會學就其研究對象的規模分為: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
一.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的發展
馬克斯、?#92;爾幹、韋伯、帕森思、?#92;能學派社會學,都是屬於大範圍研究的鉅視理論與結構性社會學.
這些古典的社會學理論將社會學建立為學院的訓練,它們將社會世界進行定義,建立社會學研究的範圍,並決定社會學研究與應用的方法.
微觀社會學或社會互動的觀點有:象徵互動論、民俗方法論、現象學等幾種類型.
象徵互動論主要從微觀的層次檢視符號意義、行動、互動.象徵互動論主要由:米德、布魯默、戈夫曼等所發展的.民俗方法論主要由:卡芬可所發展,屬於詮釋社會學的一部份,與舒茲的現象學派有關聯.

二.鉅觀社會學與微觀社會學差異
(一)結構與行動
【鉅觀】社會學的主題,是大的社會結構與特性:如社會階級、社會分工、權力、權威型態、合理化、整體的歷史發展.
【微觀】社會學的主題:注重個體與其他人在小團體的互動.
古典的社會學經常是以微觀的概念發展鉅觀的社會學理論.
鉅觀的社會學理論-主要關心大範圍社會行動者的共同行動與規律.
微觀社會學理論-關心個體行動、行動的意義、如?騠P別人進行互動、個體及自我的獨特特質等.

(二)由別人決定或自己創造的
【鉅觀】的社會學理論進行的「社會行動」是受到社會大範圍結構因素、文化、價值體系所決定.理論中很少有空間說明人在與別人互動中所扮演的是具有創造力的,即「行動」是受到社會規範、文化價值、法律、宗教、社會階級、集體意識、意識形態所決定.
【微觀】象徵互動派認為人是可以有創造力的,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別人進行互動.
互動學派認為,社會行動與互動可以從符號、結構、組織來理解與進行研究,同時也要仔細檢視不同的個體如何以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社會互動.
兒童發展、社會化、自我及個體身分認同的形成是互動學派的主要部份.
社會學家應該要從小孩與成人如何詮釋、評估、定義,並將自己的行動描繪來了解自我如何發展,而不只是被動接受外力衝擊而已.

(三)決定與實際行動
【鉅觀】傾向將社會行動認為來自集體意識,同時是經過決定而加在個別行動者身上.
認為個體是理性的決定者,他會衡量各種替代行動,並決定最好的行動方案.
帕森思在社會行動理論中,直接表明人在行動時具有理性的決策過程.
【微觀】象徵互動學派更關切實際活動或行動與人在情境下?竣偵?並不在意社會行動是否經過意識思考或是否要設定特定目標.
是要檢視這些人做事的行為經驗、實際採取的行動、所處的情境,並了解會有什麼特色.

第四節:社會學理論與代表人物
【結構?#92;能學派】?#92;爾幹-「?#92;能論」代表人物
韋伯-「組織理論」代表人物
帕森思-「結構?#92;能學派」代表人物
魯曼-「社會系統理論」
貝塔朗菲-「一般系統理論」
【象徵互動論】顧里-「鏡中我」、「初級團體」
米德-「象徵互動論」代表人物
布魯默-「象徵互動論」
派克-「象徵互動論」
【交換理論】荷曼-「交換理論」
布勞-「交換理論」
顏摩森-「網絡理論」
【衝突學派】馬克斯「社會主義」代表人物
哈柏瑪斯「溝通行動理論」
一.結構?#92;能學派
特別強調?#92;能、相互依賴、協調、均衡、進化變遷.
它有幾項特點:
1.鉅觀的:?#92;能學派屬於鉅觀社會學,通常以社會制度與結構作為觀察或研究焦點.
2.?#92;能:認為每個社會的不同部門,都分別對整體社會的運作扮演正面?#92;能.
結構內與結構間存在彼此聯結關係,而個人與團體就受這些結構的約制.
3.互相依賴與均衡:?#92;能學派嘗試解釋不同社會的彼此關係,與它們和整體的關係.
人與社會制度及組織所採取的角色都是互相依賴,任何部份的改變都會影響到其他部份,要求其他部份對這些改變負責,修正它的行動,適應於任何必要改變.
4.進化變遷:各部份保持均衡、協調、靜態是共同現象,而少部份變遷就會引起討論.
變遷經常是有規律而漸進的,而非革命性或戲劇性的改變.衝突或外在因素會刺激這些部份進行調整,並朝向新的均衡.
5.協調:?#92;能學派傾向認為,社會體系內部存在某種協調.也認為個人的行為受到大家普遍接受的社會規範或規則的管理.這些規範與社會的均衡狀態是相協調的.
(一)?#92;爾幹的理論
將社會學建立為一種量化與學術性的社會科學.是社會學?#92;能學派的建立人.
對於自殺的分析釋一種以科學分析解釋社會現象,是一種「社會事實」.
第一本著作「社會分工」是對史賓塞「個人主義」的批判.
馬克斯認為「勞力分工」是個人與團體競爭的來源;?#92;爾幹則認為它是一種合作、?#92;能專門化的方式,也是由規範體系來控制.
?#92;爾幹認為,社會發展的程度可以由?#92;能分化(勞力分工)與整合異質性與分歧的社會所需增加道德轉型來加以解釋.
1.社會分工論)【P26表重要】
勞力分工純粹從經濟利益的觀點.
?#92;爾幹強調「除非勞務專門化,這些大的政治社會無法維持均衡;勞力分工也是社會連帶的來源」. 由於勞力分工要實現社會連帶與社會秩序協調的需求(屬於道德需求),因此,勞力分工有道德性格.而法律是最可以由肉眼辨識的社會連帶.
對應於社會連帶,可以區分為2種主要類型的法律:(1)法律是「壓制性」(如刑法);(2)法律是「限制性」-並非意味一定施加痛苦於犯法者,但是它需回覆困擾之前的關係(如民法、公法、程序法).
「社會分工失靈」:如果勞力過度分工,則一定會產生無法整合的情況.(個人在他自己的專業中奮鬥,而忽略其他同事,因此無法培養共同任務的概念).
如果勞力分工而造成有機體與各體系間無法產生連帶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脫序」
的狀態.勞力分工是社會連帶的來源.
2.【活性連帶】分為:機械連帶、有機體連帶(2-2)
「機械連帶」-將個人與社會直接聯結而無任何中介物.
社會由一群人集體組織起來,同時社會的運作也由團體成員的共同信念所行使.
「有機體連帶」-是在社會不同?#92;能體系,彼此關係不深的情況下進行勞力分工.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行動與人格,而個人的個別性也同時開始成長,成為社會的一部份.雖然,社會的每個元素都有他自己的行動方式,社會卻變得更有效率並達成協調.
3.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
「賠償性法律」相對應社會於「有機體」狀態.
?#92;爾幹將賠償性法律與壓制性法律進行比較,認為,「壓制性法律」與「集體意識」相對應,而賠償性法律無法成為集體意識.
壓制性法律普遍存在各種社會,而賠償性法律必須由更專業的人(法官、檢察官、律師)
來執行而受到侷限.不動產的權力屬於賠償性法律的一部份,與「負性連帶」相對應
在集體連帶程度比較明顯而勞力分工發展不完全時,壓制性法律會遠遠超越合作性法律.
越開化的社會中,成員間的差異就越大,當一個社會越進化時,則成員間在有機體與心理
上的差異就越高.壓制性法律在較低度發展與「機械性連帶」的社會是非常普遍的.
典型的壓制性法律主要是制裁犯罪,保衛整個社區.
【機械連帶與壓制性法律】(2-3)
機械連帶(即相似性連帶),壓制性法律是藉機械連帶來回應社會.
集體意識-社會的整體信念.
?#92;爾幹將犯罪行為定義為-侵犯集體意識的行為.
?#92;爾幹認為,人有2種意識形態:1.代表個人人格;2.代表集體性.
由於社會的成員心中存有幾種共通的意識狀態,因此,社會連帶是存在的,這種連帶是
法律所賦予的壓制性連帶.
【負性連帶與賠償性法律】(2-4)
「負性連帶」包括人與物間的連帶.
人?P人之間的關係聯結目的在預防或修補某種損害,就是一種負性連帶.
負性連帶只有在一個人要人承認別人擁有權力,並有「活性連帶」關係,他必須限制自己權力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不動產權」是屬於負性連帶的賠償性法律.其餘的賠償性法律(家事法、契約法、社
區法、程序法等)則是屬於正向的勞力分工合作.
賠償性法律所扮演的?#92;能就類似有機體的神經系統.
由於法律與賠償性制裁的合作無間,勞力可以充分分工,社會才可以集體運作自如.
【自殺論】(2-5)
?#92;爾幹將自殺類型分: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迷亂型自殺、宿命型自殺.
(一)完全整合型:封建社會、原始社會、軍權主義盛行社會所發生的自殺, 是個人過度
整合於社會制度、道德規範、宗教教義、政治威權的結果.
1.宿命型自殺:常發生在初民社會的祭祀儀式、傳統道德非常強的時代.如-殉情、殉教.個人沒有決定的權利與能力,一切接受道德規範、宗教教義、政治威權的決定.
2.利他型自殺:為他人存在的理念高於他自己的生命而自殺.如-神風特攻隊、武士道精神.
(二)整合失靈型:個人無法整合於社會制度或社會規範瓦解、鬆動,社會制度對個人所
發揮的社會連帶與整合能力減弱所發生的自殺.
1.迷亂型自殺:屬於家庭瓦解獲經濟制度完全崩潰,產生制度分工失靈與社會連帶鬆動,無法整合這些自殺意念者.
?#92;爾幹認為,財務危機雖造成自殺增加,這並非是貧窮所直接造成,而是因為集體秩序的困擾所造成的.在這種社會中,個人無法知道他們的需求極限,因此更容易造成失控或迷亂的狀態.反觀,貧窮本身是一種束縛力量,所以貧窮可以預防自殺.即一個人的需求越沒有限制,他越容易自殺.

2.利己型自殺:因個人無法整合於社會制度,或社會規範瓦解、鬆動,社會制度對個人所發揮的社會連帶與整合能力減弱所發生的自殺,是發現不再為自己有活下去的理由而自殺.
宗教所產生的社會連帶釋?#92;爾幹解釋自我型自殺所常用的例子.

(二)帕森思與結構?#92;能學派
1.帕森思的傳承:帕森思是跨越古典社會學與現代社會學的重要社會學家.
是讓韋伯與?#92;爾幹能在美國社會學界聞名遐邇的關鍵人物.
2.帕森思?#92;能主義的社會體系概念
帕森思是?#92;能主義論者,以行動參考架構來說明社會體系.認為有兩種參考:1.為社會體系?#92;能性條件的分類
2.為神經機械學的控管過程安排.
將基本的社會體系?#92;能分為4種基本類型:
(1)維持模式的?#92;能:指從維持制度化文化模式穩定的角度來定義體系結構.
主要牽涉到價值體系,這個價值體系對於組織的目標進行定義與授權.
?#92;能-1.指規範性模式本身的特性,它的焦點主要在結構性的價值類型
2.看制度化的情況,即個人對動機的承諾.
個人的社會化是社會的價值被「內化」,即人格形成的過程.
(2)達成目標的?#92;能:是屬於操作機轉,即實現目標過程的機轉.
操作機轉主要的核心工作就在政策的決策、政策分派與整合.
與維持模式的?#92;能相較,達成目標的?#92;能與特定情境的關係更緊密.
對於社會體系而言,以目標為取向的?#92;能所關心的並不是對社會價值的承諾,而是在推動體系運作的動機.
(3)調適的?#92;能:調適機轉主要關心的是資源取得,也是達成多元目標的另一種後果.
「調適」指將額外可利用的設備給特定目標.以鉅視層次言,目標達成是政治組織的焦點,調適是經濟組織的焦點.
(4)整合的?#92;能:指從有助於整個體系有效運作的觀點,將體系內瑣碎的單位或次系
統互相調適的一種方式.高度分化的社會,整合機轉的主要焦點以法律規範體系為代表.
在控管階層而言,整合是站在目標維持與目標達成?#92;能中間.
帕森思提出分析社會體系的架構,認為體系間會互相滲透與互相影響德.不論理論理想
在邏輯上是多麼封閉,在實務上,社會體系都是被想像為開放體系,並與環繞其周圍的
體系產生複雜的交換過程.

(三)魯曼與社會體系理論(2-6)
魯曼將社會系統分為:互動系統、組織系統、社會系統.
系統理論強調「自我參照」、「自我生產」的性質.
「系統自我參照」:系統內各種意義系統的自我建構與相互參照過程.
「系統自我生產」:運用其組成要素而自我生產其組成因素的系統,即各系統為保證自身
的正常運作,必須適應於不同環境而自我生產.

(四)貝塔朗菲與一般系統理論
貝塔朗菲最強調生命的意義,特別是有機體與物理化學過程的差異.
認為「我們應該將生命有機體視為彼此互相有動?O互動因素所形成的體系,並發現管理
有機體各部分與作業過程的模式」.
從原子到生態環境各種層次,垂直互相關連,都是以「異種同形」特質的模式運行,那麼各
種現狀都會經歷一系列轉型過程而被保留下來.這並非是現象的類比結果,而是在分化過
程多樣化的特質,讓發展法則、結構、自我維持,產生「異種同形」.

(五)韋伯與詮釋性及組織社會學
韋伯的「行動理論」嘗試結合分析理想與物質取向動機.
為了詮釋人的主觀動機,他將了解與理解2種方法結合.
將階層、權力、經濟結構、科層組織進行制度化、合理化概念分析,或理性資本主義、
理性科層體制、理性國家的發展等,都描述了現代與傳統制度的基本差異.

二.象徵互動論
象徵互動論(社會互動論)是社會學的主要學派之一.此派歷史淵源分3個階段
第一階段:19~20世紀二O年代開始,這個階段包括5個源頭.其中主要是實用主義和現象學影響美國的象徵互動論.
此階段主要思想家都是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故此派統稱為「芝加哥學派」.
米德提出象徵互動論概念.
第二階段:20世紀二O~四O年代.
主要的思想家將第一階段的哲學和方法論原則進一步運用在社會學研究.
米德發表「心靈、自我和社?」構成象徵互動論的重要標誌.
第三階段:20世紀五O~六O年代之後.
這時其代表人物被稱為「第二代芝加哥學派」.
象徵互動論主要焦點放在主觀的社會生活,非將焦點放在客觀與鉅視面的社會體系.主要理由是象徵互動論學者的理論基礎是放在人的形象,而非社會的形象.
認為人是非常注重實用的演員,必須持續調整他們的行為以回應其他演員的行動.
將人類視為主動、具有創造力、建構社會世界的參與者,而非是被動的順應社會化的目標.
研究的主要焦點放在容易觀察而面對面的互動,而非鉅視層次的社會制度結構性關係.從穩定的規範與價值朝向變動性高而持續調整的過程.
?#92;能主義者(?#92;爾幹、帕森思等):社會化創造社會體系德穩定.
象徵互動論者:社會成員的協商創造短暫而流動性的社會關係.強調社會的象徵、協商、社會關係使他們將焦點聚集在角色的扮演.
「角色採借」可以讓我們採借別人的角度,來了解與我們互動的演員,他們是如何看待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所以它是社會互動的關鍵機制.也強調即興性的角色演出.
象徵互動論者相信,不同的行動是隨著不同的意義體系而來,而互動也會造成?#92;多不同意異的產生,因此,人的行動是無法預測的.

(一)米德與象徵互動論
米德維學派核心,被視為象徵互動的理論家.
認為人的行為由行動者對於該演出情境所詮釋的意義來決定,而這些意義就以互動為基礎.「概化的他者」是社會的核心,也是採取別人觀點的能力.「概化的他者」的形成可以讓人與別人溝通,並進行彼此溝通.
【米得之客我與主我】(2-7)
米德認為,「自我」是社會象徵互動的一種產物,並非僅是被動反射概化的他者.
自我分為2個階段(兩極)出現:1.投射了概化的他人態度
2.對概化的他人進行回應
米德將「我」區分為:「客我」-社會我
經過個體組織後所「假設」的別人態度
傳統的、習慣性的我
經過內化的角色
「主我」-對客我的反應
是有機體對別人態度的反應
個體對概化的他人一種好奇反應
對於客我表現一種「具有創新的反應」
是捕捉在記憶的畫面,但是並非純粹的實體,而是一種實
物觀察後所產生的實體記憶
某種意義上,「客我」代表過去階段的自我.
「主我」是對「客我」的一種反應,他代表的是現代的行動,並意味著「客我」在未來的重新組合.

(二)顧里與象徵互動論
重要理論:
1.鏡中我:顧里認為,個人的自我從他與別人的交際而來.
一個人對自我的意識是他對自我概念的一種反射,若沒有「你」、「他」、「他們」等相關概念,就不會有「我」的概念.顧里採用鏡子來說明自我性格的反應.自我是個人意識的反射,同時在社會的溝通與交換過程而引發.社會的概念也因此內化到個人的精神深處,它也經過多方的互動而成為個人的自我,個人也將?#92;多人的互動加以聯結,而融為一體.

主要概念是由3個部分組成:
(1)想像我們的外觀在別人的感受
(2)想像別人對此外觀的判斷
(3)想像某種自我感受,如吹噓或克制.
自我是因社交過程的溝通交換而起,就像是每個人的意識反射一樣.

2.初級團體(2-9):顧里強調社會生活的整體性.將焦點放在分析人的最初始團體中如何與社會產生聯繫,及如何將自己整合於社會組織中.
指面對面,親暱的協會與合作社.他們是形成社會與個人理想的根本.
顧里強調,初級團體經常是有競爭性的單位,它允?#92;自我肯定、爭端.但也認為,這些激情經過同理心與教條的薰陶而社會化,而個人會更具有野心.
初級團體最代表性的是家庭、兒童遊戲團、鄰里.在這些團體中,人不以自己為最大利益考量,彼此有同理心與情感,也可以與同夥產生聯繫.
初極團體的聯結主要是對別人的直覺評價,而不是因為他可以交談而讚?鄑O人.是建立在對同伴的同理心,而不是以特定的服務或目的作交換的.
是發展人的溫情與同理心.初級團體中,整體的利益凌駕個人利益.

(三)布魯默、普魯默與象徵互動論
「布魯默」認為象徵互動論有5種特徵:(1)人的互動
(2)詮釋或定義多於回應
(3)以意義為基礎進行回應
(4)採用象徵符號
(5)在刺激與反應間進行詮釋
「普魯默」認為象徵互動論有4種特徵:
(1)符號:從符號的溝通可以區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
藉由符號來詮釋意義、從事行動、進行互動.
象徵互動論是分析各種過程中的符號與溝通方式.
(2)改變、調適:象徵互動論將人看成是主動的媒介,但又非常理性、自我為中心、自發的.
自我是藉由互動而創新,並不一定是固定的與沒彈性的自我.
(3)互動:自我並非只是個人而已,而是其他人如何看這個人,及這個人如何回應,也是自己
學習如何回應.
(4)實證的:理論講究實際.

(四)派克與象徵互動論
派克區分4個主要社會化過程:
(1)競爭:宇宙共有的現象.「在人類社會中持續進行,並成為自然次序」.
只有在彼此意志有溝通,心智與心智才可以互相影響,即社會接觸才會存在.
(2)衝突:是一種間歇性與個人現象.
「競爭決定個?H在社群的地位,衝突則使一個人的地位固定下來」.
(3)調適:是停止衝突的一種.
派克認為,「非自然」產生的調適與社會秩序只是短暫的適應,在任何時候都有可
能遭到壓迫而破壞原有秩序的潛在衝突力量.
(4)同化:是一種相互滲透與融入的過程.
當同化的過程完成時,並非意味個別的差異就此消失,或是競爭及衝突就此停止,
而是有足夠的共同經驗與互通而共有的象徵取向,這樣,有「共同目標與行動的社
群」才會出現.
三.交換理論
(一)荷曼與交換理論
交換理論的始祖-荷曼.
理論的核心概念:人在社會所採取的行動,主要是因為他們想從這次行動中獲得最高的獎賞荷曼認為,雖然這種交換可能是「讚賞」、「不讚賞」、「獎賞」、「懲罰」,即非以金錢為基礎,它都涉及與其他人交換,同時,將這種交換的「獎賞」或「懲罰」極大化.

(二)布勞與交換理論
認為交換要經過4個階段:
「私人交易」、「地位與權力分化」、「合法化與組織化」、「對立與交換」.
認為,大規模而複雜的社會或社區中,演員很難與每個人交換,所以「價值協調」是一種演員間的間接交換.

(三)顏摩森與網絡理論
重視「交換關係套組」稱它為「交換網絡」.
強調聯繫演員與演員間「繫結」的模式.

(四)網絡交換理論
結合交換理論與網絡理論而成.
網絡交換理論強化網絡理論在媒介的觀點,也加強交換理論在結構的觀點.
特別關注在交換的網絡環境的交換行為.

四.衝突理論
(一)馬克斯與社會主義及衝突理論
馬克斯是衝突理論的建立者.
「衝突理論」主要探討社會結構中誰獲得了什麼東西?為什麼獲得這些東西?
馬克斯相信,團體間的衝突可以獲的更多的「公平」、「民主」、「自主」、「個人自由」.唯有推翻特權團體的規則,才可以產生更包容的社會.

(二)哈柏瑪斯與衝突理論
哈柏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提供仲裁界一套評估辯論的標準,以解決不同仲裁間的分歧,避免影響仲裁品質.


第三章:社會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實證社會學與詮釋社會學
一.社會學的研究範型
「孔德」是將社會學稱為「社會學」的第一人.
社會學的研究範型是「坤恩」所提出來的.
社會學的研究範型:是社會運作與如何進行社會研究的一套概念.
概念與概念間之關係進行說明或整理後便成一套理論.
社會學就其研究方法分為:實證社會學、詮釋社會學.
二.實證社會學與詮釋社會學
「實證社會學」:是以孔德的實證主義,即透過量化或統計的程序,來說明驗證某種現象的存在.相信社會現象可以客觀的加以測量與量化,統計分析也可以探討人類行為間的相關性、因果關係、法則.?#92;爾幹(結構?#92;能論)是實證學派代表.
「詮釋社會學」:從現象學派、象徵互動論、領悟學派、自然學派的角度,即「質性研究」的角度來研究社會現象.
韋伯(結構?#92;能派)是詮釋社會學的創立者.
倡導詮釋性、分析性、質性的方法可以補替「科學性」量化方法學之不足.
(一)「實證社會學」與「量化方法」
?#92;爾幹追隨孔德的思維方式,認為社會學家應該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是一種有效度可信賴的知識來源.
這意味「科學」社會學研究可以產生集體「事象」,而社會學家應該將焦點集中在描述、
建立,並進一步可以「預測」人類的普遍法則.
實證主義經常採量化或統計研方法.<>實證主義有5種特質:
1.社會科學應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
2.經驗主義:相信知識必須透過可以觀察的現象獲得
3.歸納主義:相信理論是累積可以驗證的「事象」而成為法則
4.推論主義:從理論產生假設的過程,並主觀的將這些假設形成經驗的驗證,以證實或推翻這個理論
5.客觀性:相信有效用的知識,是不允?#92;科學家將個人的價值融入研究中.
量化研究:主要用在比較分析,即研究者企圖從某一樣本的改變,看出另一個個體的改變.
比較分析至少須測量2種以上的變項,(如身高、族群、性別等特性)會造成樣本與
母體間產生差異.
(二)「詮釋社會學」與「質性研究方法」
季登斯認為:社會學家應該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而將人的經驗意義發掘出來是詮釋社會學的主要目的,也是一種切入問題的方法.反對實證主義的經驗論.
比曼認為:非經過直接觀察的主觀經驗,就不是正當知識.
「質性研究」:受詮釋哲學影響,不願意將社會學所研究視為客觀的事實,卻認為他們的研究是符合社會科學原則.想要了解人如何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東西帶進環境中,這類的研究經常是描述性的.較受質疑的地方是-價值不中立問題.
質性研究的哲學基礎有:
1.現象學派:認為人基本上與自然界的主題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人每天生活的社會現實面是有意義的,這種現實面是無法被「科學角度」的觀察者完全抽離,並加以建構的.
2.象徵互動論:將社會生活看成是人對環境的詮釋,並依照這種詮釋扮演他的角色.
3.領悟學派:解釋因果關係,主要希望能夠深入了解社會行動.
4.自然學派:認為正當的社會現實面知識,是將自己投入為一為社會世界的參與者.

第二節:主要社會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分為:量化研究、質化研究.
量化研究方法:傳統的社會學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法」-採量化為主的研究
「觀察研究法」、「紮根理論」-以質性研究為主.觀察研究法有時會揉合量化研究.
一.觀察研究法
觀察研究法的類型:
就觀察者身分立場的不同分:參與觀察、非參與觀察.
就觀察資料的設計分:結構性觀察、非結構性觀察.
「參與觀察法」-主要目的是透過領悟、瞭解、詮釋主角的社會世界,發現社會實情.
利用人類「同理心」的優勢,即「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一個社會情境」.
主要概念是扮演參與者,社會學家採取觀察者的眼睛以領悟、理解、分
析、解釋觀點,對於所楚的世界進行觀察與經驗.
參與者的觀點-參與觀察是搜集資訊以?F解人的行為動機與意義的方法.
社會學的觀點-方法傾向於與互動主義學派的觀點結合,即以「詮釋」的
方法來表達人的行為品質,詮釋其行為.
優點-(1)可以搜集非常豐富而高品質的資訊
(2)研究者可以瞭解,可以產生特殊型態的社會壓力、影響或團體壓力.
(3)它是一種彈性的方法
(4)可以從團體的經驗中形成與檢驗假設,重新初步對於某種概念進行定義
(5)可以對團體的行為產生具有深度而詳細的資訊.
缺點-(1)研究者必須學習這個團體的文化,而這並非易事.
(2)大部分屬於小規模而長期的研究,研究又經常無法代表其他社會團體的
行為,因此,研究者無法將他們的研究發現推廣到其他研究.
(3)研究者無法進入這個團體從事各種層次的研究.
(4)搜集資料的方法需要?#92;多技巧與研究者的承諾.
「結構性觀察」-事先已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或活動可能要發生,將可能要發生的行為項目,
事先設計出結構性的紀錄表格.
「非結構性觀察」-沒有明確的觀察細目、系統化表格,以文字描述被觀察者的行為.
二.調查研究法
調查研究法的意義與特色
調查研究法:可以作為描述性、解析性、探索性的目的.
以個人為研究單位.
是收集大規模觀察母體第一?漈禤怞n的方法,訪員必須能夠融入研究情境中.
特色-1.只要經過仔細的機率抽樣,就可能將母體的特徵反應在受試者的特徵.
2.以標化而相同的格式問卷讓受試者回答問題.
3.就樣本數很大的研究母體而言,調查研究是非常好的態度測量工具.
4.是有用的社會調查工具,而好的調查研究就從規劃好的問卷開始.
優點-(1)在描述大的母體時特別有用.
(2)可以抽取大量的樣本進行研究.
(3)?#92;多主題在進行資料分析有相當多的彈性.
(4)一般而言,標準化的問卷具有?#92;多優點.
缺點-(1)就評估人的態度、性格取向、環境、經驗而言,標準化問卷項目所代表的共通
性是最少的.所設計的問題對於所有的受試者可能是最不適當的,忽略大部分的
受試者.
(2)調查研究可以處理社會生活的問題,或感受到受試者活動情境,進一步為他的
立場想.
(3)沒有彈性.
(4)容易造成過度人工化.
(5)效度低,但信度較高.
「問卷調查法」是社會研究最普遍的其中一種方法.
問卷調查依其工具分為:結構性問卷訪談、團體訪談、或透過郵寄、電話、網路進行調查.
主要的調查研究方法:
1.訪視調查法:是一種更有結構性的田野訪視方法.(即問卷調查)
問卷訪查優點:(1) 比郵寄調查可以獲得更高的回答率.
(2)降低回答「我不知道!」的比率.
(3)防止問卷項目模糊不清的問題.
(4)訪查過程中同時可以觀察到受試者衣著、種族、周圍環境.
2.電話調查法優點:(1)普及性.
(2)較便宜且快速的調查方式.
(3)訪查員可以不注重穿著也不會影響回答的問題.
(4)可較忠實回答社會所不贊同而敏感的問題.
缺點:(1)較會產生造假情況.
(2)較會因某種因素而中斷.
(3)必須電話很普及的地方才可.
三.質化研究法-以紮根理論為例
紮根理論主要分:開放編碼、軸編碼、選擇碼、備忘錄、處理5種程序.
基本概念:?#92;讀一篇文章的資料,同時發現或標示「變項」(稱為類屬、概念、特質)
它們彼此的關係.
(一)開放編碼:找出文章中的現象、命名、分類,並加以說明的過程.
分類除了要實體化之外,更應兼顧抽象化為原則.
編碼:將某種東西、類屬、特質,命名或標示的過程,稱之.
可以非常正式與系統系,也可以非正式性的.
(二)軸編碼:將「類屬的編碼」與「特性編碼」間,以歸納方式與推論方式產生「關聯碼」的過程.
軸編碼的研究範型元素:1.現象-是所有概念的集合.
2.原因條件-造成現象的發生或發展的重大事件或變項.<>3.背景變項-指的是特定背景變項的價值所在,即一套影響行動或策略的條件.
4.介入條件-背景變項就像調節變項;介入條件就像中介變項.
5.行動策略-回應現象與介入條件所從事有目的、有方向的行為.
6.結果-有意圖性與沒有意圖性的行動策略結果
(三)選擇碼:是挑選期中一個類屬作為核心類屬,並將所有其他類屬與它產生關聯的過程.
概念-是將其他所有東西遮住,並發展單一「故事主軸線」.
(四)備忘錄:是一種簡短的檔案,裡面記載分析資料的過程.
(五)處理:是紮根理論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節:變項與指標
一.變項的意義
變項依其測量的數量分為: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
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4種測量的「量數」,具有分別由低層到高層之階層而連續的量數層次概念;即後面層次的尺度具有前一層尺度的特性,並同時具有該層額外的特性.
(一)名目尺度:所有的變項都可以被分為各種類屬.
將所有要研究對象的母體的某種變相進行分類.
無法進行次序比較,或無法測量距離.
(二)等級尺度:變項依等級或順序先後分類,所以它具備名目尺度量數的特性.
此變項的類屬間可以比較大小,但彼此間無法?q其差距值.
態度也經常是採等級尺度加以測量.
(三)等距尺度:可以測量某一種變項更多值的一種量數.
具有非常清楚定義的量數單位,這種量數單位必須具備不隨時間、地點變動而
變動的特性.
(四)比率尺度:是將2個數值之「比值」作為變項的一種尺度.
比率尺度變項至少必須具備「等距尺度」的特性,同時採用2種等距尺度的數值比作為變項.
二.變項與指標
智力測驗(IQ)是其中比較具有信度之變相的例子.(當測驗持續指出個體或某部分的人口比其他人的IQ低或較高,那麼這些測驗被認為是有信度的量表)
「效度」-可以測出想要測的內容.而IQ真正重要的是它的效度而非信度.例如-文化因素就被認為是IQ測驗的一大問題.

第四節:社會研究過程
一.社會研究過程圖解(P69)
二.社會研究過程說明
步驟(一)問題形成(現象產生):這個階段注意到我們想要說明或分析的現象.
步驟(二)觀察與概念產生:將研究主題設定更狹隘而可以處理的問題.
步驟(三)建立研究模式與研究範型:呈現變相間關係的圖示,以了解各變相間的相互因果關係或影響因素.
研究模式或研究範型的主要重點,其實是研究「變相與變相間」或「概念與概念間」或「所有關係?熔捰X研究範型」.
步驟(四)提出研究問題與進行假設:建立2種或更多事務間可以驗證的可能關係.
步驟(五)建立研究設計:指搜集資料、分析資料的方法、過程的描述或計畫.(如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資料處理等).
「研究對象」-研究樣本來源、大小、代表性.
「研究工具」-主要以問卷、測量表為主.
「實施程序」-說明整個資料搜集的方法與過程.
「資料處理」-說明搜集資料的分析方法與過程.
步驟(六)系統觀察與資料搜集:
資料依其來源可分為:1.初級資料-直接與研究主題相關聯的資料(檔案、考試分數紀錄、
直接參與、遺跡等).
2.次級資料-指任何已經存在的資料型態,而可以為研究者加以搜集的.
搜集資料採用次級資料的理由:
(1)省時、省錢、省力
(2)從方法學的觀點而言-次級資料在從事歷史性或比較性的研究是
必要的.
(3)信度-一般言量化資料比質化資料被認為較具信度.
(4)效度-就效度而言,量化資料態狹隘與限制,而讓我們無法充分抓
住社會互動過程中,豐富與深度的資料.
3.資料搜集與假設測試-資料搜集有助於研究者測試這個假設.
檢驗假設所進行的資料搜集與分析必須注意2件事:
(1)必須對假設的相關組成元素審慎的進行定義.
(2)必須發展測量每個假設元素的方法.
「操作概念」-有能力將普通而抽象的概念(如貧窮),轉化為某種可
以明確定義的東西.
步驟(七)資料處理與分析:資料分析過程應依照變相類別(如名目尺度、等級尺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採用適宜的統計方法來分析.
步驟(八)假設檢定:決定所假設是錯的(進入步驟7),若是對的(進入步驟9)
步驟(8-1):假設錯誤
步驟(8-2):拒斥或修正假設
決定是否全盤拒斥假設(進入步驟9),或重新修訂假設(進入步驟3)
步驟(九)假設獲得驗證
步驟(十)解釋研究結果
步驟(十一)提出研究報告:包括問題敘述、文獻探討、方法論、分析與發現、結論.

第五節:抽樣
抽樣分: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性抽樣、分層隨機抽樣、分層配額抽樣、滾雪球抽樣、叢極抽樣.
一.簡單隨機抽樣:主要是以機率為基礎,隨機從抽樣的名冊中抽選產生樣本,以代表目標母體的抽樣方式,它是最基本的抽樣方式.
二.系統抽樣方式(假隨機):系統性抽樣近似隨機.
(例抽取5,10,15….),當母體很大時,長採取系統抽樣方式.
系統性抽樣與簡單隨機抽樣的優缺點:
優點:(1)兩者都是快速與容易的選樣方式.
(2)兩者都是隨機或近似隨機.
(3)都不是昂貴的抽樣方式.
(4)研究者不需要非常清楚母體的概況.
缺點:(1)這類型樣本總是需要抽樣結構,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不太可能採用這類型抽樣.
(2)在?#92;多情況下,研究者需要從母體中得到不同類屬人的觀點,但是我們無法經常確定這類型抽樣都能產生代表性樣本.
三.分層隨機抽樣:是將母體依照性質、地區、種類、職業、教育程度、等級,區分為幾個層別,在毎個層別中依照一定比例,隨機抽取一些個體組成樣本.
四.分層配額抽樣:是分層隨機抽樣的變體.差異在於分層抽樣式隨機抽樣,分層配額抽樣允?#92;研究者以非隨機的方式進行篩選.
分層配額抽樣與分層隨機抽樣的優缺點:
優點:(1)可確保母體差異特性,樣本可以充分代表母體的「特性」.
(2)樣本只要細心加以分層,並不需要非常大才可以精確反應母體.
(3)樣本經常是相當便宜,而可以快速加以建構.
缺點:(1)為了將樣本分層,研究者必須有母體是精確而第一手的資訊.但是,這經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即便研究者對母體組成有精確的資訊,也?#92;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所選取的樣本已
經過時了.
(3)建構配額樣本時,無法確知研究團隊是否正確的將每個人分配到正確的屬類.
(4)配額的樣本並非真正隨機抽樣,所以我們無法說它可以完全代表母體.
五.滾雪球抽樣(機會抽樣):讓研究者從母體中找出自願接受研究的人,這個人可以再建議一些願意接受研究的名單,這些人又會建議另一批人,這樣一來,研究者就可以建立研究的名單.
優點:(1)在無其他任何抽樣技術可行的時候,滾雪球抽樣允?#92;研究者可以建構樣本.
(2)是一種非常廉價而快速的抽樣方法.
缺點:(1)樣本無法代表母體.
(2)沒有方法查驗樣本是否可以代表母體.
(3)有相當高比例是自我篩選的樣本.
六.叢集抽樣(多階段抽樣):常用於地理區廣闊的母體抽樣.
研究者可以採用多階段(叢集)的抽樣方式,將母體分成幾個較小的單位,就所抽取
的最小單位調查.
優點:(1)節省研究的時?◆P經費.
(2)一旦樣本的信賴度受到肯定,可以採用相同的或相似的樣本重複使用.
缺點:(1)叢集抽樣所抽取的樣本,有可能無法代表母體.
(2)在大樣本的情況下,仍然有可能付出很昂貴的代價.

第六節:資料建檔的分析
資料處理過程:(1)前置作業階段:取得原始資料.
(2)資料轉換:將原始資料進行編碼.
(3)資料儲存:建立資料庫.
(4)後端作業階段:資料統整-建立表格、繪製地圖或圖形.
資料分析-進行分析統計.
資料呈現-口頭或書面報告.
一.前置作業資段
主要目的:校正原始資料的錯誤.
針對測量的結果與「正確的」結果,有顯著而一致性差異者來進行修正.
建立編碼研究範型.
「編碼研究範型」-建立一套足以說明所有可能要處理的問題,同時,也應該說明每種特殊回答應該編特定的數字.
二.資料轉換階段
主要工作是透過「編碼研究範型」將原始資料轉化為可以進一步處理、分析的資訊.
每種碼原則上至少是「等級尺度」,即這個碼必須可以排列順序大小.
三.資料儲存階段
電腦與相關資料庫軟體,是資料建檔的主要工具.
四.後端作業階段
主要是對前面階段所搜集資料「統計分析」.
一般而言,社會科學的統計分-描述統計、推論統計2大類.


第四章:文化、宗教與禮俗
第一節: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意義
文化:指構成生活方式的信念、價值、行為、所使用的物品.
社會學家區辨: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
二.文化的面向
(一)科技面向:科技角度的文化是它的資本、工具、技巧、處理物理環境的方式.
科技角度的文化是藉著所學習的概念與行為加以創造,使用它們,並教導其他人
學習工具的使用.
(二)經濟面向:經濟面向的文化是生產工具、稀有與廣為利用財貨與服務資源(財務)的分配.
(三)政治面向:權力分配與決策的方法.
(四)社會面向:婚姻制度、友誼、角色、地位或階級、其他人類行為模式.
(五)美學價值面向:人們對於好與壞、美與醜、對與錯,引用解釋作為判斷等概念架構.
(六)信仰與概念面向:是人們對於宇宙、週遭世界的性質與他們在其中的角色,它的因果關係、對於時間、事情與行為的概念.
三.民俗、民德、法律
民俗、民德、法律是社會規範的重要部份.
民俗-是某個社會共通習俗.
民德:是重要的道德層次規範.
法律:是形諸文字的行為規範.
(一)民俗(民風)
腳尾飯、攔路酒(地方習俗)
(二)民德
倫理規範或道德規約,違反民德會遭到嚴厲處分.
禁忌-民德的主要來源.可以是口頭流傳,也可能是書寫在族譜、家訓等方式複製行為模式.
「王黃不聯姻」-屬於口頭流傳而複製的婚姻禁忌.
「五等親內不結婚」-是漢人沿襲已久的禁忌,是全民適用的禁忌.
「宮前祖厝後」-禁忌說明了陽宅與祠廟的相對關係,也是傳統民宅選擇方位的重要考慮.
民德對?#92;多傳統社會扮演移風易俗的正面作用.
(三)法律
?#92;爾幹認為,法律是可以由肉眼辨別的「社會連帶」代表.
法律可分為「壓制性法律」(刑法)與「賠償性(限制性)法律」(民法、公法、程序法).
【壓制性法律】-是一種集體意識的表現,也是藉以生產「機械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賠償性法律】-無法集體產生意識,也是「有機體連帶」的一種社會信念表示.
四.文化特質
文化特質:文化最小的基本單位.
每種文化特質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歷史背景、在文化所扮演的?#92;能.可以是物質或具體的,也可能是非物質或抽象的.了解文化特質就更容易了解文化與團體生活間的關聯.
長袍馬褂-中國;黥面藝術、綠、白、黃、藍相間的織布風格,貝珠衣-泰雅族;石屋古厝-澎湖.
五.文化叢
【文化叢】:指若干?#92;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質群.是研究「文化特質」的一個單位.
一個地域的人文傳統隨著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而形成的,稱之
「社區文化叢」:只因?#92;能上相互聯繫而組合成的一組社區文化特質.
「祀壺現相」在台灣各地的實存,與表現的整體樣貌就是一個【文化圈】.
祀壺信仰的文化圈與媽祖信仰的文化圈、土地公信仰的文化圈等,在實質內涵與表現形式上是不同的、是可區辨的.
一個社會或是一個群體的文化層面是根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圈」所交織而成的意義網絡中.
「人文地理區」-以自然生態的地域為劃分標準.
「文化叢」-以人文活動、文化表現的分布範圍為劃分標準.
【文化系】:依據不同群體的社會性互動、經濟生計的活動、地理生態的條件,形成?#92;多地方性的文化傳統,在同一「文化圈」與「文化叢」下的地方性之文化表現,稱之.
【文化叢】與【文化系】的區辨標準:
「文化叢」主要是以地理交通為要件.
會跨越地理區的限制,同時在一個、或兩個、或多個地理區存在.
「文化系」主要是因應經濟活動(如交易市場)與人群活動(如婚姻)而形成.
是一個人群日常生活的活動範圍.
所反映的是一群聚落、社群、族群的生活圈,其進行交易的中心.(如市場或市集,衍生出很多的人文活動與經濟活動.)
六.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指某些具有順序、連續而互相關聯的一套「文化特質」.
是一些標準化的行為方式與個體記憶文化的架構.
是經過代代相傳的複製過程.
複製文化模式牽涉的因素:
(1)作為人類複製文化的媒介特別是記憶設施.
複製文化模式可以讓記憶內容成為主觀經驗,也讓人類的身體成為可以表達的工具.這種
觀點稱為「文化模式複製的身體化觀點」.
(2)外部儲存-可以在文化環境的物質與生物元素中發現.
(3)傳輸-直接溝通與交流,或間接透過媒體及人工製品來達成.
文化之所以快速變遷的基本原因-與外在文化影響力直接面對面接觸.
文化變遷與文化模式的穩定度成反比.
七.文化落差(文化失調)或文化延遲
【文化落差】(文化失??:指「文化要素」以不同的的速率進行變遷,這樣一來會造成文化體系的分裂或斷層.這種現象烏格朋稱為【文化落差】.
用來描素社會與文化變遷的一個重要理論.
「文化落差問題」:當文化的2種部分中的其中一個變遷速度快過於另一個的變遷速度,造成兩者之間的適應問題.
(P95 4-1參考專欄)
文化落差(文化失調理論)-文化體系的分裂或斷層現象.
影響文化變遷的因素:創新、累積、流通、調適.
文化落差理論的基本概念:當現存社會引入創新時,一定會發生失調問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
烏格朋公開反對創新概念一定是以機械或科技為基礎的.(如印度佛陀時期產生的文化落差,宗教就是一個重要的刺激力量).
八.文化變遷與原因
文化變遷類型:「文化進化」-透過反應鏈(動態均衡)而逐步發生變遷.
「屈服於外來的衝擊」-接受外來者的殖民、引入外國科技與其他結局.
「文化浴火重生」-透過團體成員有計畫的努力,來建構令人滿意的文化.
文化之所以會變遷,主要是因為創新、發現、流通.(*和4-1「文化變遷因素」不同*)
文化變遷必須包括以下步驟:
1.揭發核心價值與信念.
2.承認、尊重、討論不同組織次文化的核心價值與信念差異.
3.尋找意識與潛意識信念,與價值間不同調的地方.
4.長時間的重複這些步驟.
九.文化涵化
【涵化】:是將自己文化調適於主流文化的一種方式.
兩種文化的一種互動過程.
涵化的程度隨著文化內部差異與調適能力而定.
涵化的結果會造成兩種文化越來越相似.
(p97 4-2)
涵化並不必然產生新的文化,亦不必然產生外來文化完全取代本土文化.但,經常會產生傳統文化特質與引入特質合併的【文化融合】現象.
不論涵化的過程是如何發生,它經常視接受新特質的文化與原生文化間的關係而定:
a.若一個社會是以軍事優勢力量進行接觸,他們不太可能被涵化的.
b.若一個社會受到軍事佔領,而在文化仍認為是比較優越的話,則它不太可能被主流社會文化所涵化(如羅馬)
c.若一個社會的軍事教優勢,而在文化認為比較劣勢者,在進行文化接觸時,比較可能會是文化被涵化(如蒙古被中國涵化)
若軍事與科技相當的社會間接觸,很少會產生涵化現象.
若兩個社會都相信自己在文化上比其他社會更優越,則涵化情況更不可能發生(如英法)
軍事上都佔優勢,但文化上都自覺較對方處劣勢的社會,比較會發生「全面的涵化心理」.
十.文化同質化
語言是散播文化很重要的一種工具.
以非英語系國家而言,想要用網路與遠方的人溝通,必須要適應於英美語的架構下溝通才可.全球充滿壓力要適應於西方全球性、消費主義、單一價值文化,而達到「文化同質化」.
十一.異質文化與文化混血
高度「混血」的過程,帶來複雜的「異質性」.
自有人類以來 ,文化一直都扮演價值、習俗、貨品交換的角色.在同一時間,由於與其他文化接觸改變這些文化.這個過程主要是深深受到「記號」的操作.某種角度而言,「符號」都是混血的產物.
「文化混血化」的過程中,由獲取消息的?#92;多密碼都被挑選出來,經過重讀或加以處理.
「文化整合」,就是傳播這些密碼來迎合新的文化,是「文化混血」的核心.
【文化混血】:將?#92;多原來分屬不同符號體系融合在一起,並成為新的、最重要的概念,或文化習俗.較高階的「文化混血」現象,都歸究於符號天生具有混雜的特質.
十二.文化千禧年運動與文化震撼
當一個社會無力抗拒大量的文化入侵與有強力壓力放棄傳統文化模式,經常會產生心理壓力.由於要回應新的現實環境與方向錯誤的問題,在新的傳統技巧與價值無法處理快速變遷的情境時,經常會發生【文化震撼】現象.在這些情況下,經常會發生「千禧年運動」.
人口急遽增加是牽引這種全球化變遷的一個因素:
在開發中國家只有5 % 的成長,未開發國家是人口成長的主要地區,因此,在短短25年之內,我們將增加撒哈拉非洲3倍的貧窮人口.
至2020年左右,估計65歲以上人口會成倍數成長,這種變遷會增加年輕工作人口因為要替老年層負擔保險金與醫療費用,造成財政負擔.
義大利是第一個60歲以上人口高於20歲以上人口的國家.
最高的人口「成長率」發生在非洲;亞洲國家是人口「成長數」最大的國家.
隨著人口的急遽增加,貧窮國家的人口大量移民至富有的北美、西歐、澳大利亞,這種經濟型所牽引的移民,對於接受移民的國家造成深遠的影響.

第二節:宗教
一.宗教體系
一個民族的宗教是一種信仰與實踐的完整體系.
?#92;爾幹對於宗教的定義,包括神聖事物、信仰、儀式、宗教組織等,加以詮釋.
宗教信仰對於病人的醫療行為有相當大的影響.
宗教也可以演變而成為社會成員應遵守的儀式或法律.
(一)道教
狹義的觀點:「道家」指先秦的老莊思想,是屬於哲學;「道教」指六朝時期形成的神仙道教.歐美學者使用「早期道家」或「哲學的道家」來表示先秦哲學的老莊;神仙道教則稱為「新道教」或「宗教的道教」.
道教的產生是雜揉道家、墨家、易、陰陽、五行、卜筮、讖緯、天文占星,?捋’茼?
「道藏」-道教經典的總稱.
日本學者將道藏分為:教義部門、方術部門、醫術部門、倫理部門等4大部門.
「教義」-指宇宙生成、萬物根源之道的起源及展開,及天界結構與地獄.
「方術」-凡符、咒等法術與驅邪祓厄的齋教儀式都是,它是道教最實用的部分.
「醫術」-分內丹與外丹2大系統,是古代衛生學與化學的珍貴材料.
「倫理」-指道教所訂的各種?#92;過、戒規,是屬於通俗性的倫理道德.
(二)佛教
「受戒」-必須依照繁複的儀式,最主要是要有10位受戒師父.
「十師」即「三師七證」:「三師」-得戒和尚、教授和尚、羯磨和尚.
「七證」-七位尊者.
佛教初傳中國,出家人並未全面吃素.梁武帝的提倡對全國佛教徒素食有相當的影響.
禪的修行、念佛法門、義理研究、誦讀經典,是僧人的重要修行.
佛教徒修行禪法的主要目的,是為求解脫,為生命的問題開悟,而非為治病或健康,與道家靜坐目的有顯著不同.
原始法會強調「自業自得」的生命律則.
法會依目的的不同分為:1.為死者而做;2.為生者祈福消災.
「發願」-指信徒依據佛法的精神,而發出一種自度或度他的誓願,並在一生甚至世世代代都依照這個誓願奉行.
(三)基督教
思想源於猶太教與古希臘羅馬哲學.
君士坦丁大第昭示的米蘭宣言,確立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合法地位.
正統基督徒主要依據聖經,以信、望、愛、為核心,稱基督教為「耶和華教」、「彌賽亞教」、「啟示教」、「救贖教」等.
基督教會藉由羅馬帝國軍隊的疆土擴張,將宗教帶進整個歐洲,從此教會與政府形成互惠互賴的共生結構.
西元4世紀,日爾曼民族的入侵,使羅馬帝國的文化與社會制度遭到徹底的破壞,唯一保存下來的只有基督教.教會對宗教意識形態的嚴厲控制與聖經文學廣博的影響,更促使中世紀歐洲藝術、文學創作、社會思潮,處處充斥著宗教的色彩.

第三節:禮俗
禮俗在傳統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部分,是文化流傳的主力.
一.婚禮
婚姻制度在殷代之前便已產生;周代起,以媒妁進行婚聘嫁娶方式已經形成.
婚姻的過程要遵從「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婚禮當夜有「沃盥」、「同牢合卺」等禮.婚禮後有見「舅姑」、「廟見」等禮.
婚姻制度到漢代發展漸趨嚴密,主要是社會型態轉變、儒家勢力擴張、士人階層興起的關係.
春秋時代,男女交往受禮法限制.
王莽時代有「男女異路」(男右、女左)的規定.
女子的「貞節」與男子的「?薷`」都是東漢禮法觀念的產物.
禮法觀念下所出現的婚姻型態有5種特點:
(1)族外婚制-形成亂倫婚忌、同性不婚.
(2)家族中心-以祭祀、繁衍子孫為目的.
(3)男性為中心-出現男尊女卑的情形.
(4)尊卑有序-親族間不同行輩的不能相婚.
(5)禮儀的強調-若不經「六禮」等公開儀式,就不被承認.
二.喪禮
「禮不下庶人」的周代喪葬制度下,「禮器」是貴族的專利品,一般平民陪葬的是日用陶器.儒家認為,喪禮源於人子的愛親、思親、孝親.認為「禮」的部分?#92;能就是為了發抒人情,因此,哀痛之情勢喪禮中最重要的部分.
儒家認為禮不可違反人性,所以必須節制,主張服喪3年.
儒家喪葬理論以恩、理、節、權為4大原則.
「恩」-指與自己愈親近的人,私恩愈重,因此要為他服愈重的喪.
「理」-指公義,是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居家以孝為先,在朝以忠為重,所以為國君也要服「斬衰3年」.
「節」-就是節制,一切喪禮皆以儀來節制,不以死傷生.
「權」-喪理可以權宜而行(服喪期間,原不該飲酒,但若有病在身,吃營養食物也無礙).
親屬團體服喪也依血緣親疏、身分高低、名份、宗族歸屬、長幼、從服等作為輕重原則.
愈重的喪,喪服質料愈粗,剪?艩U簡陋,因此有斬衰、齊衰、大?#92;、小?#92;、緇麻等.
儒家使中國喪禮傳統完備,這種傳統的核心價值並非儀式或陪葬器本身,而是注重喪禮「慎終追遠」的人倫精神.
三.祭祀
中國的祭祀體系,在祭祀、宗教、社會各種?#92;能的運作下,產生上層社會的祭祀規範,平民階層也在統治階層的允?#92;範圍而建立民間的祭祀習俗.因此,祭祀行為在華人社會形成「禮」與「俗」兩大體系.
祭祖-在個人及家族中扮演倫理?#92;能;
社祭-在傳統社會扮演社會?#92;能;
祭天-扮演政治?#92;能.
(一)祭祖
龍山文化時期的遺址,是中國祖先崇拜的雛形.
周人對祖先崇拜祭禮俗可分:喪禮-以新喪的親人為對象,儀式的進行在服喪期間舉行,屬五禮的凶禮.
吉禮-除喪後平日歲時祭祖禮儀.
祭祖儀式自古多以春秋二季為主,至漢,不再限於春秋二時.
宋代祭祖禮俗逐漸繁複而制度化,對於祭祖過程如擇日、祭品的等級都非常講究.
「神主」成為祭祀儀式中非常重要的物品.使用材料多為木材或石頭.
初期,神主必須經過「祔祭」後,才能被賦以祖靈象徵的意義.
(二)社祭
「社」的信仰是古代中國社會的重要信仰.
「社祭」的原始意義有:(1)從叢林崇拜產生
(2)社為圖騰制度的產物
(3)「?徽翩v即崇拜土地神
(4)社是聖地與聖力的象徵
社祭得以明確定制,並賦予積極的意義,實始於周朝.
就社祭對象而言,天地山川是君王貴族的特定祭祀對象.
社祭又分為:「官方」有-太社、王社、國社、侯社
「民間」有-州社、里社,以里社尤為重要
漢代以後社祭逐漸發展為:(1)太社(2)縣社(3)里社(4)中霤
太社、縣社屬官祀,是以社稷為形式;里社、中霤屬民間祭祀,以土地為形式.
東漢以後,社的信仰逐漸形成城隍神與土地神2種.
(三)祭天
殷人認為,上帝具有降咎、賜雨、降疾的能力,地上的子孫若想籲請上帝,必須透過祖先的神靈,向上帝表達.這種觀念有助於祭祀天地時以祖先為配祀的形成.
古時際天的地點多在郊外野地,因此,「郊」就成為祭天代名詞.
台灣地區在祭天是不供奉偶像的.

第五章:社會化
第一節:社會化與人類成長
「社會化」:個人與他人有正常的互動,須向他人學習如何思考和行為,這種互動和學習的過程,稱之.社會化在人的發展每一個階段,包括出生、童年、少年、青少年、成年、老年直到死亡,都持續不斷地影響個人.
社會化之所以重要,因它是人類從一代傳遞給下一代的過程,也是新生份子適應社會的過程.社會化對個人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事實上,沒有社會化就沒有社會.只有當一個社會的成員一起行動,共同支持、維護這個社會的時候,這個社會才會存續下去,所以每個社會都會塑造成元的行為來達此目的.
從社會的觀點來看,當人們感到自己想做的正是社會所期待的,也是符合社會利益的時候,社會化過程才能有效的運作.
整個生命的15 % ~ 25 % 的時間是依賴父母的.
「社會學所表述的社會化」-指個人藉由學習群體文化、學習承擔社會角色,來發展自己社會性格的過程.
「個人社會化」-是人對社會的適應、改造、再適應、再改造的過程.
社會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有:
(一)教導生活技能:「衣食技能」-維持生存的能力;「職業技能」-謀求生存的能力.
一個人職業技能的學習或掌握,是在學校裡的師生及同學間的互動中初步
實現的,並在職業組織內的師徒及同事間長期的互動中逐漸完成
(二)傳遞社會文化:包括「價值觀念體系」和「社會規範體系」.
「價值觀念體系」-指社會、民族、群體中存在的比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較為持久的信念.
構成社會文化傳統的核心,在社會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首先表現為「行為導向作用」,其次表現為對社會成員的一種「整合作用」.
社會價值對【個人】來說是各種可供選擇的行為目標體系,個人內化社會價值往往是依據自己的內在需要或意願,將這些可供選擇的目標建立起一種結構或秩序.
對【社會】來說,則應當根據社會需要,對個人學習和掌握社會價值觀念的過程給予積極的引導.
「社會規範」-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用以調整、控制人們行為的文化手段和總合.
(三)統整自我觀念:完整的自我觀念包括-個體生理、心理、社群等方面.
(1)對自己生理、心理狀況的認識;
(2)自我與他人、社會的相互關係的認識.
只有經由社會教化,才能使個人有一個完美的自觀念,並把對自我的認識與社會規範儘可能地協調一致.
(四)培養社會角色:社會化的最後成果,是為社會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社會成員,使其在社會生活中擔任一定的社會角色,這個角色要依照社會結構中既有的規範做事.
人們的角色學習和角色實踐,正式在個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實現的.
個人社會化是人們學習並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的基礎,而社會角色則是個人社會化的結果.

第二節:社會化與人格理論
「人格與自我的發展」是源於個人的成長、互動,並從他人那裡學習文化的規範、價值、態度、信仰,而形成的.
「人格」:指的是個體所擁有特殊的思想、感覺、自我觀照的模式,並且是構成個體一系列鮮明的特有獨一品質.
人格是在幼年時期逐漸發展形成的,到了成年,人格就已具有相對的固定性和統一性.
人格可以分為幾個主要部分:「認知」-思想、知識、知覺、記憶.
「行為」-技能、天賦、能力.
「情感」-感覺、感情.
華森認為,人格是人們所處於其中的社會和文化力量的產物.
「自我」:指個體對他們的個人特徵和社會認同的意識與感覺-即我是誰,我怎樣與他人區分.自我的發展,相當程度受制於社會化的過程.
我們一生中,為發展和維持我們對自我的意識,都依賴於社會化.
社會學對於社會化分析大致有3個主要面向(部分):「文化傳遞」、「個性塑造」、「社會結構」.
1.「文化傳遞」的觀點:是自文化角度對社會化進行研究,社會化被看成是文化的延續過程.
社會化的實質是社會文化的內化.
2.「個性塑造」的觀點:從個性發展角度加以探討,社會化被視為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社會成員就是經由社會化過程而形成有個性的人.
3.「社會結構」的觀點:重視人與社會互動中社會關係的建構,認為社會化就是要使人變得具有社會性的系列過程.使個體清楚認識到相關角色在群體社會中,應如何適當而順利地完成角色任務,以維持和發展社會結構.
一.顧里:【鏡中我理論】
顧里是最早提出由自我發展理論而產生社會化的社會學家之一.
他認為,我們對自己的印象是從別人的評估裡得來的,就像我們從鏡子裡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一樣.人們是透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是從社會互動中逐漸被塑造,它的出現有3個階段:
1.我們察覺到我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2.我們領悟了別人對我們的行為判斷;
3.基於對他人反應的理解,我們評價我們的行為.
顧里認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最先注意到初級群體,在個人個性發展和社會化中的重要性,自我在初級群體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家庭就是社會中最重要的一個機制.孩子對他們父母的意見與要求產生認同,由此形成自我意識.孩子形成一種父母所期望的自我.
二.米德:【角色採借理論】
米德認為:社會是各種人際關係的總合,也是人們互動交往的產物.
社會化就是把別人的態度內化,並能依照社會上一般的期待¸判斷自己行為的過程.
當在思維中把自己當作客體的時候,自我就形成了.
米德將自我分為2個部分:「主我」-包括每個人自發的、獨一無二的、具備與生俱來的特徵.「客我」-是自我的社會部分,對社會要求的內化,和對那些要求的個人意識.
「主我」首先發展起來,「客我」要經過很長時間才得以出現.
米德認為「自我」的發展包含「主我」與「客我」之間的一系列連續互動.
「客我」在社會化過程中經歷3個不同階段:模仿、嬉戲、群體遊戲.
(一)模仿階段:屬於嬰兒出生後初2年時間.這個時期,反應多來自個體生物性的表現,是以「主我」為中心,真正的「客我」尚未發展起來.
(二)嬉戲階段:一般是從2歲開始持續幾年的時間.
這時孩子開是運用【角色採借】的方式產生社會互動;即他們把自己的想像處於他人的位置,從而發展出由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
兒童開始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的角色.
「重要他人」-包括兒童相處十分密切,同時對他們自我發展影響最大的那些人.
「客我」在這階段開始得到發展.
(三)遊戲階段:在3、4歲時,兒童開始關心在非家庭群體,包括作為整體的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們發展並建立一般人們對他們的要求和期望的觀念,即【概括化他人】.
只有「概括化他人」的過程被內化後,成熟的自我才會產生.
「概括化他人」-指兒童對團體組織的初步角色反應.
他們必須判定所有其他玩伴的行為,並決定對這些行為做出何種反應.當能夠這樣做時,不僅「客我」形成,同時社會化的過程也已經完成.
三.佛洛伊德:【自我塑造理論】
「社會人」-經由社會化過程而形成有個性的人.
顧里與佛洛伊德之間觀點的差異性:
顧里和米德:強調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協調.
把「自我」解釋為一種社會產物.
佛洛伊德:看到這兩者之間更為基本的是衝突.他認為這是因為,文明的生活要求我們去壓抑?#92;多深層的生理慾望.
強調「自我」是在社會化過程中的生理基礎和情的力量.
佛洛伊德認為我們大量的心理活動產生於無意識的領域,這是我們的「意識」和「理性」難以進入的區域.佛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發現與知識建構,是對個體生理與行為建構的重大成就.佛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分為3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超我」:相當於米德的「客我」,即對社會中習得「應該如何」和「必須如何」的內化,是「道德的我」,以追求完美為原則.
「本我」:包括無意識的記憶和生理的、心理的衝動,尤其是性衝動.即「生物的我」,以追求快樂為原則.
「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間扮演著一個中介角色,大多數情況下處於潛意識之中.即「真實的我」,以達成現實為原則.
按佛洛伊德的說法,社會化即是將「生物的我」與「道德的我」整合為「真實的我」的過程.就其觀點,社會化是指作為個體的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並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
社會化是把「個體」塑造成社會「成員」的過程.
「個體」-僅具有自然屬性的人;「成員」-不僅具有自然屬性,且還具有社會屬性的人.
每個人在出生之時,都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會人,是以本我方式作為.接受超我的薰陶,才能適應社會,才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個人想要做一名正常的社會成員在社會中生活,就必須經過社會化的訓練.
四.艾利克遜【認同危機理論】
艾利克遜-「心佛洛伊德主義者」.
艾利克遜主要關心的是更為「理性」的自我世界,把自我的發展分為8個心理階段.
艾利克遜相信,人格發展是終其一生的事實,而不是僅僅在兒童期.根據其觀點,人格發展的每個階段是由【認同危機】來定義的.一個穩定的自我認同,源自於對這些「認同危機」的積極解決,也囊括了人們對生活的?#92;多基本關懷.
其將人類成長分為8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其發展危機,每一個階段能否成長和衝破難關,取決於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和解決問題的程度.
艾利克遜8個社會化階段:
(一)「嬰兒期的信任愉悅與不信任感」
這一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個體的信任,關鍵他人是母親的角色.
如:嬰兒在哺乳的過程,無法提供定時、定量、溫暖、關懷的呵護,便容易產生成年後對人的不信賴感.
(二)「幼兒期的自主獨立與懷疑忐忑」
這一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兒童的自主性,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父母.
如果孩子的事務都由父母或家長越俎代庖,子女得不到必要的學習和嘗試,則自主練習喪失,自然不利於社會化的養成.
(三)「兒童期的主動熱情與內疚惶恐」
這一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培育兒童的主動性,影響的是家庭成員.
如果父母讓兒童感到他們的行為是壞孩子的行為、問題是幼稚的、玩的東西是愚蠢可笑的,他們就可能產生一種強烈而持續的自我懷疑,甚至是自我否定感.
(四)「學齡期的勤奮積極與自卑頹喪」
這一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學齡兒童的勤勉性,影響的是學校的教師.
這個階段包括整個小學階段.
如果學童在學習階段少有自我親自操作實踐的機會,而是被要求多聽、多看、少做,則不利於勤奮的社會化養成.
(五)「青年期的角色認同與角色混淆」
這一階段的社會化主要是建立青少年的角色認同,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同輩團體.
(六)「成年期的異性親密與個人孤獨」這一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青年的親密感,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親密的異性朋友.
這個階段包括求愛與建立家庭.
在這個階段如果能發展良好的異性親密關係,較無孤獨的感受.
(七)「壯年期的代際關懷羽自我沉溺」
這一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成年人的關懷感,影響最關鍵的他人是職場成員和家人.
「代際關懷」-中年期的關懷除了包括自己的家庭、未來一代的成長、下一代將要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狀況,這種關懷稱之.
沒有形成代際關懷的人,則會沉溺於自我.
(八)「老年期的完美生命與絕望落寞」
這一階段的社會化是建立老人的完美人生,影響最關鍵他人是整體社群.
此階段強調的是對人生的評價.
五.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社會和心理現象,對於人格發展和社會化理論有深遠的影響.
認知理論強調個體社會化與認知能力息息相關.
皮亞傑相信,所有的兒童都必須依照同樣的順序走過所有的階段.
認知論的中心思想,就是在刺激與反應之間,設置一個認知過程.
刺激並非自動引起反應,而是透過個體對刺激組成,所以,學習是對刺激與刺激之間的關係認知皮亞傑相信,兒童智力發展要經過下列幾個階段:
(一)「感覺運動階段?v
孩子1歲半~2歲時對世界的了解,是完全經過他們的感覺器官的.
在這個最初階段,兒童學會大腦中建構和再構客體.
(二)「前操作階段」
2歲~6歲,孩子學會使用理解和符號,學會說話,且第一次有了描述客體的企圖.
他們完全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因而也就不能認知他人的角色,並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世界.
(三)「具體操作階段」
7~11歲之間,懂得如何去構想一個具體的客體,或者不只一種方式來認識客體的類屬,能夠形成關於事物之間聯繫的概念.開始發展從他人的位置來想像自我的能力.
(四)「形式操作階段」
12歲開始,逐漸建立起抽象思考能力.
可以對現實的可能性進行思考,建構理想及對未來進行實際的推理.
帕森斯提出社會化即角色學習,同時,研究「童年社會化」和「成年社會化」.
「童年社會化」強調的是角色扮演的學習歷程.
「成年社會化」是影響整個社會體系的建置.
殷克斯認為社會化的作用宜著重在2方面:1.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作用.
2.成年社會角色的扮演.

第三節: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從社會化的實施領域還包括:
「政治社會化」-將政治意識、政治偏好、政治認同、政黨傾向,灌輸於社會成員的過程.
威權或是?薔D國家都十分重視培養自己國家公民的政治意識,使他們忠於自
己的社會制度.
「族群社會化」-使生物個體薰陶成危具有族群意識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使每個人都能尊重自己民族的習慣、風俗與傳統,具有族群認同感.
「法律社會化」-使人們能按照法律制度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並且了解法制精神的落實,與社會現代化所具備的意義與重要性,促發人們能將法律的規範融注於日常生活之
中.「性別角色社會化」-依照社會上規定的男女性別角色的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道德社會化」-使人們按照道德標準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社會化過程涉及一系列廣泛的個人、團體和機構.這些單元中最重要的和最有影響者被稱為「社會化的主體」.主要的社會化主體有-家庭、學校、同輩團體、傳播媒介.
一.家庭:自有人類以來,最重要的社會化群體一直就是家庭,重要性源於它在一個人一生中關鍵的頭幾年中所處的最初社會化主導的地位.
家庭是一個小的初級群體,使人格形成、人格社會化、人格發展的中心.
孩子不但受到家中各成員獨特的性格所影響,更主要的是,受到這些人所習得的次文化
所侷限,以致於將來在社會上所獲得的生活機會,都有極深遠的影響.
學齡前期?O接受社會化的最佳時期,足以說明家庭影響對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性.然而,隨
著社會變遷和家庭型態改變,兒童的生活越來越以學校、托兒所、同輩群體為中心.是以,
這些家庭以外的社會化主體已變得非常具有影響了.
二.學校:學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兒童社會化機構.
學校的作用,主要把社會規範、道德價值觀、歷代所累積的知識、技能傳給下一代.
兒童在學校學習的社會角色比家庭中所學而言,要更屬正式化和社會化.
學校的規範或行為期望,將對學生的人格和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同輩團體:指有相雷同的社會地位,且年齡相仿的一群人.成員並不一定是朋友.
皮亞傑認為兒童在同輩團體中的互動,對其道德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代社會中,同輩團體對於個人的影響力量,遠較以前的社會為大,成為影響青少年
社會化及人格發展的重要單位.
四.傳播媒體:傳播媒體能快速而直接的傳遞社會文化,而社會化被看作是文化延續和傳遞的過程,社會化的實質是社會文化的內化.
兒童節目強化了由其他社會化機制所導引的價值.
?#92;聽人經由電視、電影、其他媒介,感受到一種外在世界的情境,建立起人們的價值
觀念、社會角色、其他社會組織等的知識,這就是「偶然學習」.
五.工作職場:工作職場是個人進行職業社會化的主要場域.
個人在職場中經由自己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來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個人的
人生理想和價值,並在這一個過程中形成個人的能力、品格、氣質、性格等心理特
徵.工作單位給人提供了一個檢驗和發展家庭及學校社會化成果的場所.人們會從工
作職場中發現?#92;多書本上沒有或與書本上不相符合的觀念與做法,這些新的因素
甚至會衝擊或改變他們在家庭和學校中所形成的價值觀.
社會化的過程以經由個人擴大到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人在被社會化的同時,他又在參與創造社會.

第四節:再社會化運作方式
「社會化」是透過個人和與之有關的其他個人和團體,相互作用而形成.
社會因素就是影響個體的環境條件.例如:家庭的影響-父母、親屬等;
地位的影響-階層、身分等;
文化的影響-風俗、傳統等;
學校的影響-教師、教材等;
情境的影響-都市、鄉村等.
「再社會化」:有意忘掉舊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接受新的價值觀與行為.
再社會化是一種更基本的、迅速的灌輸價值觀念或文化,以徹底改變或放棄原來的生活方式,而接受另一種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過程,且新的角色完全不同原來角色,甚至反對過去的角色價值,經常發生在「全面控制機構」中.
「全面控制機構」-即為了基本改造一個人的人格、價值觀、自我認同,把一個人一天24小時都置於管理人員完全控制之下的地方.(例-軍隊的基本訓練).
欲其再社會化的方式為:(1)全面控制個人
(2)抑制過去地位
(3)否認過去道德
(4)個人堅強參與
(5)極端嚴厲制裁
(6)同輩團體支持
非所有的再社會化都發生在全面控制機構中.有聲望的職業領域如醫學、法律中的再社會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社會學中認為在個人一生中,當個人由一地位轉移到另一地位,或由一團體移轉到另一團體,都可能有繼續社會化或再社會化的經驗.常見於成年人為適應角色變遷,而學習新角色的扮演,或新的價值、規範、行為模式.


結語(濃縮本章重點)
社會化是社會學中極為重要的主題,因為該過程是人們獲得人格,學習社會互動和群體生活方式的系列過程.證據表明,人類情感的發展有一定順序.
父母與兒童之間的互動,為兒童的人格與自我意識的重要關鍵他人.
人格是構成特殊個體鮮明特徵的思想、感覺、自我觀照的特殊模式.
對一個「社會」來說,如果沒有社會化,社會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社會目標也就無法實現.而社會成員在文化上的一致性,是確保社會穩定和正常秩序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這種一致性主要是透過社會化來實現的.沒有社會化,社會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續和發展下去.就「人類發展的歷史」而言,主要的社會化主體包括家庭、學校、同輩團體、傳播媒體等機制.
?#92;多青春期的社會化是以「預期社會化」的形式出現的.
「預期社會化」-為扮演未來角色做準備的社會學習過程.
成年期,初級社會化已經完成,但仍有?#92;多新的角色需要學習.
?#92;多老人當他們退休、喪偶、孩子離開家庭的時候,就會遇到自我認同的問題.
「再社會化」-指產生與以前的價值和行為不同的新價值觀與行為的社會化形式.常發生在全面控制機構中.「全面控制機構」-是為了從根本上改造一個人的人格、價值觀、自我認同.

第六章:社會互動
第一節:社會互動的意涵
社會是由個人的聚集所構成的.社會互動為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要素,一切社會現象皆基於互動而產生.
一.互動的意義
「互動」-在社會中生活,與他人發生相互交往的行為過程,稱之.
「社會互動」-人與人,或團體與團體在行動間的交互過程.
在我們與別人的接觸中,常常意識到別人對我們行為的期待及我們對他人思想、情感、行動的期待.我們不斷地根據人際交往調整自己的行為,也依據所處的情境修正與他人互動的作為方式.
社會互動影響個行為,是以當我們再呼別人的期望時,即使是獨自一人時,我們也會刻意修飾自己的行為,以符合社會的期待.簡言之,社會互動以一定的形式,構成人類存在的主要部分.韋伯認為社會學的主要研究內涵是解釋「社會行動」,而採行社會行動的方法為「同理式解釋」.主張社會學家們必須把他們自己移置到他們所研究的人的位置,然後闡釋行為者的思想與動機.
根據研究,在2個人交談時,語言對情境的社會意義的表達平均不到35%,剩下65%的意義都是由非語言的方式表達的.
「非語言互動」-借助符號而不適語言所進行的互動,稱之.
身體外貌、衣著、個人神情姿勢等都可以成為非語言互動形式.其中,2種最重要的非語言互動形式是「身體語言」(動態或靜態的體語、面部表情)和「個人空間」.
二.肢體的語言
諸如恐懼、快樂、驚訝、氣憤等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共同的,這類表情的反應是一種源自於生物性作為,即是自然具備的而不是後天培養的.
在不同的文化中,手勢所表達的意義是非常不同的 .姿勢也是體態互動的形式.
與有意控制面部表情和動態姿體語言不同,人們常經由靜態的肢體語言「揭露」出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
三.互動的空間
「個人空間」-指人際互動上的距離,即談話者之間的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以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加以測量.
人們選擇特定的距離進行互動,不僅反應且還表述彼此之間的關係.
關係個人空間的文化定義也展現在人們對於居室、房間、辦公室的看法上.
【網路社會建置新的人際互動方式】(p149參考專欄)
研究發現,收入、種族、教育程度、城鄉差距,是影響人們擁有電腦和上網與否的主要變數.科技發展得越快速,造成數位鴻溝急劇加大.隨著數位世界的資本化,讓領先者與弱勢者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也為這個社會培養了大批人際關係淡薄、價值觀念扭曲的現代人,逼使社會逐步走向短視、疏離、?#92;利的困境.

第二節:社會互動理論
一.【符號互動論】
米德認為「行動」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單位.不僅包括人們的實際行為,且包括對環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物的注意、感覺、想法.
米德用「自我」概念強調這種事實:我們針對自己採取「行動」,就像我們針對另一個人一樣.個人可以把自己當作對象來互動溝通,正如同在社會中與他人當做對象來互動一般.個人經由自我而思考,並以自我判斷別人.
符號互動論強調互動深受文化的影響,而互動的媒介往往具有象徵性.
人類互動是基於對有意義符號的一種詮釋和行動過程.
符號互動論強調的是符號和意義在人類互動中的重要性.
互動論的3個原則:
1.根據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我們對其採取行動;
2.我們對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互動的結果;
3.在任何情況下,為了賦予情境某種意義並決定怎樣行動,我們都要經歷一個內在的闡釋過程.
【角色採借】:假定承擔別人的角色,並試圖理解別人的思想和情感.
沒有自我就沒有社會互動.自我的產生相當程度使社會互動的影響.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實際上是受制於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左右.
自我的主要?#92;能包括:1.可以用來作為人們形象互動的對象;
2.可以用來分析互動時的情境,以作為反應時的參考;
3.可供人們使用的;
4.可以用來判斷自己,也可用來判斷別人;
5.給予人們某種認同,使人們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簡而言之,自我概念在符號互動論裡,是一種社會的產品,是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它是了解個人行為和社會互動的最基本概念.
依循符號互動理論的觀點,在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考慮與其他人在相同社會情境下的行動和思想的一致性.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必須闡釋他人行為的象徵意義.
米德認為,對於社會互動的理解是經由「角色採借」過程而獲得的.
人們對於情境的詮釋可能是基於過往的經驗,以達成圓融的互動.但亦有?#92;多社會情境需要某種創造性的定義和再定義過程.
人們在互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情境的需要,很可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而隱藏不利的一面,也可能調整互動的情境以配合互動雙方的期待.
在進行日常人紀互動時,我們一般假定:不僅對言語及其他相關符號,甚至是情境,別人都與我們使用相同的定義.亦即是多數「共享定義」.
這種共享相同定義的共識,是人類互動得以進行的關鍵.由於社會的成員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和定義人際互動的情境,所以他們可以產生預期性行為.
儘管這些定義在客觀上有時並不正確,但我們所共享的這些定義仍指導著人類活動.

二.【戲劇理論】
戈夫曼的戲劇理論把人們看成是系劇中的演員.
在人際互動中,個體的行動往往是「表演給對方看的」.
按戈夫曼的觀點,人類互動最重要的特徵即【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現】,其目的為了使他人按照我們的願望看到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努力.
理論中強調,社會成員就是一個演員,演員的腳本已明諸於社會互動的規範和人類的歷史,至於舞台就是我們所屬的社會.
「印象管理」:指個人對於一個具體對象形成特殊的判斷.
印象管理室有目的,與個人互動中的言談、服裝、儀態、見解、思維有關.它總是為了使行動者能夠更好地控制別人的行為.
戈夫曼把針對陌生人或偶爾結識的朋友的行動叫做「前台」行為.只有關係更為密切的人才被允?#92;看到「後台」正在發生的一切行為.
前台和後台也可以指實際互動場所,在這些場所中,只能有某種特定的表演.
戲劇理論強調,人際互動的行為是為著別人而刻意的「做作」和「表演」,希望別人會以行動者裝出來的行為與他們來往.
依照戲劇理論的觀點,當行動者意識到他的表演已經失敗,沒有能夠在觀眾中製造預期的印象時,就會出現尷尬情形.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觀眾通常忽視表演者的過失,因此也就幫助表演者保持顏面.戈夫曼用【有意忽視】一詞描述這樣的過程.是得體的一種形式.
如果社會互動式演戲,表演者是有創造戲劇內容的可能性,即使是照著劇本演出,仍是循序著契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三.【俗民方法論】
【俗民方法】:卡芬可認為,在人際互動中,必然有一套我們大家都不言自明的規則,且可以運用這套規則,指導我們在情境中的行動,這套規則即是.
這種方法是強調生活的、通俗的、直接的、邏輯的程序,它使人們即便是彼此並不認識的情況下,也能有效的溝通和互動.俗民方法論具有:1.強調面對面的互動行為.
2.重視語言在互動過程中的?#92;能.
3.自行動者本人的立場,以解釋日常生活作為.
4.主張以作為的主觀和客觀面向,解釋人際互動.
俗民方法論者關注人們在社會情境下,為了產生良好或可預期的互動,而使用的一些技巧.
我們互動時所遵循的規則是互動過程的產物.人們理解在互動中如何有效運用這些規則,以達成社會互動的目的.
俗民方法論認為,人際的日常互動有?#92;多是屬於指標的表達方式.由於日常生活是欠精準的,因此必須以某種指標加以表達,才能了解行動的時間和空間因素.即便是偶然相遇,也遵循著某些共同的假定.
俗民方法論指出人際日常行為,並非一定是如同科學研究所指陳的理性行為.因此,所謂社會秩序並非是真正存在的一種實體,它不過是互動中人們間的一種「直覺」和「習慣」而已.

第三節:社會互動形式
社會互動主要表現在2方面:
1.社會行為方式:合作性社會行為-交換、模仿、合作、同化等.
反抗性社會行為-競爭、衝突、敵對、強制、疏離等.
2.社會行為規範-風俗、習慣、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
一.【社會行為方式】
(一)【交換】
「交換」-個人或群體採取旨在獲得報酬或回報形式的互動關係(雇主與受雇者間的關係).
交換的代價並不一定是有形的,?#92;多社會交換關係提供的是情感回報.
多數社會交換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互惠.
荷曼指出:在人們彼此交往的背後,自我利益是一種普遍具有的動機.
由於人們發現互惠的好處,人際互動的穩定模式才得以形成並維持.
(二)【合作】
「合作」-指人際之間為了達到共同目標,互相配合的一種和諧行動.
4種主要的合作類型:1.自發合作-彼此雙方植基於合則蒙其利的作為.
2.傳統合作-起源於自發合作,逐步變為穩定的社會習慣,因此合作被制度化了(例台灣早期的農民合作).
3.指導合作-雙方在具有權威?a位的第三方管理和協調下,進行合作(例國際間的區域合作計畫,是經由聯合國的策動).
4.契約合作-個人或全體之間,正式同意以某種方式進行合作(例商場的策略聯盟).
(三)【競爭】
「競爭」-社會成員為了爭取有限的資源,在彼此可接受的條件下積極獲取資源的過程.
在競爭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激發潛在的優點,但過度競爭可以轉變為衝突的現象.
(四)【衝突】
「衝突」-個人或群體間產生較為激烈情緒和仇視敵對的對抗行為.
衝突的4種類型:群體之間的衝突、群體之內的衝突、法律之間的衝突、理念之間的對立.
理念之間的衝突,通常是最殘忍和最具破壞性的.
衝突可以成為一種促進對方緊密團結的力量(強迫衝突雙方坐下談判直接面對他們的問
題);也可能導致必要的社會變遷.同時,衝突為社會帶來變革的生機.
(五)【疏離】
「疏離」-是一種社會情況,指個體與事物之間的一種生疏,無法認同融入的現象.
馬克斯認為,在疏離的過程中,以工人為甚.
馬克斯認為疏離可區劃為:1.對產品製造的疏離(生產中缺乏成就感和回饋所造成)
2.製造過程時產生(一切原料、生產、價格、產銷都無法參與、決定的疏離感).
3.工人之間關係的疏離(工人與工人、資本家與工人間的疏離).
4.社區之間的疏離(疏於社區事物)
二.【社會行為規範】
(一)【風俗】
「風俗」-世代相傳做事或行為的社會習慣.
「風俗的強制力」-風俗所規定的為一種社會標準,對於個人具有約束力,謂之.
風俗在鄉村的力量比都市大.
(二)【道德】
「道德」-是人類社會認為正當的人應遵從的行為標準.
道德的行為含有一種義務觀念.
凡可以激發人的義務心、可敬性的行為標準,就是道德,所以道德是社會所決定的.
(三)【法律】
「法律」-經由國家機制透過一定程序完成的明文規範.
法律對於個人行為影響分為2方面:
消極面:限制個人行為,不能有法律所不允?#92;的行動,以適合國家社會的需要;
積極面:使個人在法律所容?#92;的範圍內活動,以保障社會利益,增進社會幸福.
法律之於社會,一方面是一種制裁,一方面是一種保障.
【以道德教育振興社會發展】(p160~161參考專欄)
現代社會所需的「道德規範」教育應當包括3個方面:
「個人品德教育」:指個人的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的培養教育.
「職業道德教育」:對從事特定職業人員所進行有關行業道德準則方面的教育.
「社會公德教育」:突出在人與人「社會互動」中具有普遍意識的道德取向、道德風氣、道德作為等方面的教育.
「道德規範」的教育重點:讓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樹立被社會大多數人所肯定的道德價值取向,培養他們獨立的道德判別能力.

第四節:社會角色的意涵
一.角色的定義
「角色」本意識指演戲的人化妝打扮後所扮演的戲劇人物.米德(和戲劇理論-戈夫曼不同)將
這個概念運用到社會學中,認為社會也是一個大舞台,社會中的人就是它所扮演各種角色的總合.
【社會角色】包括下列幾方面的涵義:
(一)【社會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
「社會地位」-人們在社會關係體系中所處的位置.
當人處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的一定社會地位時,必然會扮演其相應的社會角色.
(二)【社會角色是-一整套行為規範和行為期待】
1.社會角色是一套行為規範-社會對處於特定地位的人,都作出了權利、義務2方面的規定.所有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權利和義務.
個人的權利義務規範被稱為「行為規範」或「行為模式」.
2.社會角色是一套行為期待-之所以要對特定社會地位的人作出行為模式的規定,就是希望他按照這套行為模式辦事.這種希望被稱為「行為期待」或「角
色期望」.
(三)【社會角色是-人的多種社會屬性和社會關係的反應】
一方面,在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承擔著多種社會角色.
另一方面,任何一種社會角色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的多種社會角色是其多種社會關係的反映. (四)【社會角色是-構成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的基礎】
角色是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若失去了這些角色,社會群體與組織也就不復存在任何一個社會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經過:
1.【角色期待】:(即角色期望),社會對某一角色的行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期待作為一種社會概念,它能影響一個人的角色行為.
2.【角色認知】:指角色扮演者,對其「角色規範」和「角色要求」的認識和理解.
是一種個人的內心觀念,是一種內在的力量.
不同的角色認知,可能會形成差異顯著的角色行為.
3.【角色行為】:指角色扮演的實際過程或行動,是角色認知的實踐.
角色行為除了受角色認知的導引外,還受當時主客觀多方面條件的制約,使得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作為.
社會角色的扮演,一般要經歷「角色期待」到「角色認知」再到「角色行為」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後者與前者往往會產生一些偏差,這些偏差或差距在社會學上稱為【角色差距】.
常見的【角色失調】有下列幾種狀況:
1.【角色緊張】
「角色緊張」-個人在其角色扮演的實際過程中,所引起在時間和作為上的不協調.
避免這一現象發生的為一有效途徑是-作到工作和生活的合理安排.
2.【角色衝突】
「角色衝突」-在社會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間或角色內部發生了衝突、對立、牴觸,妨礙了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就產生角色衝突.
角色衝突有2種基本類型:
(1)角色間的衝突,及不同角色承擔者的衝突:常常是由於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認知的差別、人們沒有按照角色規範形式,等原因引起的.
(2)角色內的衝突:即一個人承擔了多種角色後,在他自身心理發生了衝突.一方面是因
角色緊張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不同的角色規範相互對立所引起的.
要想?#92;脫角色衝突,就必須正確處理角色關係.
3.【角色混淆】
「角色混淆」-社會大眾或角色的扮演者,對於某一角色的行為標準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衝突.
4.【角色中斷】
「角色中斷」-指一個人所承擔前後相繼的2種角色之間發生了矛盾.
其根源是由於人們再承擔前一角色時,並沒有為後一階段所要承擔的角色做好準備.
解決的方法是,個人應當正確地設計人生,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相繼承擔那些角色
的特點,為未來的新角色做些準備工作.
5.【角色失調】
「角色失調」-由於多種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無法成?#92;地扮演其角色,從而出現嚴重的角色失調現象.
通常可分為2種情況:a.是角色的?蚞嶊怳ㄠo不半途退出角色(例離婚).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惡劣後果.
b.角色承擔者透過及時調換所扮演的角色,減少損失或不利的影響.
【中國人的人際互動強調兼顧情理】(p165參考專欄)
相較西方的人際互動,中國社會互動分為:「報答」(送禮)、「分配」(獎賞分配)2種形式.
人情是影響中國社會交往的一種普遍法則,所採用的法則有3種:「合乎公理」、「合乎人情」、「合情合理」.3種方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個人在社會互動決策中對於「情」和「理」強調程度的不同.

結語
社會互動式人際關係的基礎.
米德的觀點,人類擁有自我和自己個體、社會群體間的交流,且人類互動是以文化所定義的符號為中介.當我們對社會文化所既存的符號具有共同的詮釋時,社會互動便成為有意義並可預期.
戈夫曼將關於人類互動的研究稱為「戲劇理論」,因為人們是在按照社會劇本的要求扮演各種角色.
「俗民方法論」主張運用最直觀與真實的方式,才得以檢視人們的互動行為,因為存在於周遭社群的互動,並非如社會學理所推衍的如此理性、邏輯.
在互動過程中,人們以相互認可的或文化認同的方式對應他人的行動,並且對別人的行動產生回應.社會互動以這樣的形式,形構?F社會.




colleen 2006-12-11 社會學整理7至12章
透過資訊中心的協助,終於可以將資料上線了!感謝之前大家所提供的資料!!僅儘個人棉薄之力囉!

第七章家庭
關鍵詞彙
 家庭: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由婚姻、血緣與收養關係所構成的團體。
 亂倫禁忌:近親之間不能相姦的禁忌

 需要互補說:擇偶過程理論之文曲(Robert Winch)指雖然婚配雙方在?#92;多社會特徵上都相同,但是面對個人的心裡或精神狀態時,人們需要找一個不相同的異性,來滿足自己缺少的部分。即男女雙方在自己可能的選擇範圍內,選出最能彌補自己需要者為配偶。

 過濾理論:擇偶過程理論之科克霍夫和戴維斯以階段性來看擇偶:剛開始時,「價值一致」的程度與兩人的關係成正比,爾後的階段則視「需要」互補的程度而言。其發現「價值一致」只適合於短期伴侶的情況,而「需要互補」卻顯示與長期伴侶相關。
 核心(夫婦)家庭:為最小的家庭型式,包括已婚夫婦及其子女。夫婦家庭,必須包含一對夫妻在內。核心家庭不一定要有已婚的配偶,一對兄妹或單親帶著子女,都算核心家庭。

生殖家庭:指兩個人成婚後,所組成的核心或夫婦家庭,成員包括自己、配偶及子女。
 主幹(折衷)家庭:由已婚的相連兩代所組成的家庭。是一個包含三代直系親屬的家庭。成員包括祖父母、父母及未婚子女。在形成主幹家庭的過程中,只要已婚的兒子超過兩位,就勢必形成相應的一些核心家庭單位。

 擴大家庭:一般稱為大家庭,指一個家庭由超過兩個核心家庭的組成。及除了夫婦極其未婚子女外,尚包含其已婚兄弟姊妹及其子嗣、已婚子女及其子嗣、以及父母、祖父母或其他親屬。

 聯邦家庭:在農村,每個小家庭雖為同居共食,但在家長的統屬之下,共同參與地方的社會和宗教活動,在經濟上,雖非共同運用,卻互通有無。即是一種「聯邦家庭」

 性別角色:對於男、女性的角色。傳統的性別角色:男人負責在外謀聲,女人負責家事並照顧子女。現在的性別角色:男女家務或分工上都有著平等互換和沒有區分的地位;個人不依性別,而是依能力、興趣和資源等標準來選擇自己的角色行為。

 共生事業家庭:以丈夫為從業者,而妻子扮演丈夫的「非工作伙伴」,所有的家務,甚至社會網絡的維持等,都或在妻子的頭上。家庭的重要決定,仍以丈夫為重,但妻子對家庭投入更多的時間。丈夫在不犧牲家庭角色的情況下,成?#92;的行使其公開的生產角色。妻子的「非工作性角色」(操持家務)往往被視為丈夫事業成?#92;以及有良好家庭生活地位的表徵。這種家庭的夫妻角色雖有主從之分,但事業是夫妻二人的共同成就,也是二人共同努力的目標和社會地位的憑據。

 雙就業者家庭:夫妻二人並非都從事於需要高度投入,具有終身專業性、發展性的事業生涯。即夫妻共同投入勞力市場,只是為使得家庭可以有更好的經濟生活。

 雙事業家庭:生涯事業不同於一般以增加收入為主要目的的工作,從就業者需要相當高度的投入,同時從事的工作具有持續發展的階段過程。當夫婦二人都投入這樣的事業時,其所共同組成的家庭就是雙事業家庭。

自我評量:
1.現代家庭兩項無可取代的?#92;能:1.幼童經過家庭的社會化,才奠基成為社會中的基本成員。2.是成人人格穩定或情感支持的基本場所。在個人與社會之間,家庭始終是關鍵的中介者。
2.家庭類型:以結構(同住為區分標準)分核心或夫婦家庭、主幹或折衷家庭、擴大家庭或大家庭。
3.顧德:隨著工業化與都市化,世界各個社會的家庭體系會越來越趨向核心家庭類型。
 人口層面的轉變包括:1.死亡率顯著下降.2.家庭結構的明顯轉變.3.性行為明顯改變.4.婚姻結構的明顯變遷.5.單親中,伴侶經常更換的情形增加。
 規範層面的轉變包括:1.整個社會對個人需要或欲求的更加強調,個人對自主與無限制的自由要求日高,越來越不願接受傳統責任或義務。2.對平等有更強的要求。3.社會角色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4.更願意在子女的照顧、社會化與教育等方面依賴替代機構,對國家的依靠增強。5.家庭對成員的控制日益鬆動。6.性關係與生育的生物通能及婚姻的法律制度有所區別。7.對各種生活形態的容忍度與接受度日漸增高。
4.從社會結構角度,擇偶三要素:1.年齡.2.地理限制.3.社會地位。
外籍配偶增加之因素:1.女性教育程度越高,在適婚年齡之後,未婚的比例偏高。2.男性教育程度低者,特別是國中以下教育程度者,結婚率偏低。
5.擇偶過程理論:文曲(Robert Winch)需要互補說、科克霍夫和戴維斯(Alan Kerchhoff & Keith Davis)過濾理論
6. 性別角色態度:帕森思(Parsons)父親扮演斡旋於家庭以及外界之間的工具性角色。母親扮演連絡、關心家庭內關係的表達性角色。家庭角色包括:家庭決策、家務分工等內容。工作角色則指勞力運用及職業生涯的安排。二者不相排斥。
7.從婦女的勞動參與可區分之家庭類型:1.共生事業家庭.2.雙就業者家庭.3.雙事業家庭。
8.婦女就業對家庭生活的影響:1.夫妻關係:自己有收入的婦女在經濟上較為獨立自主,當他們的婚姻發生不穩定時,比較會考慮離婚甚或選擇離婚。2.親子關係:婦女就業若是出於志願,從工作中又可得到個人滿足,則她對工作的正向態度有助於親子關係的提升。互動品質是影響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
9.已婚婦女的工作生涯常需與丈夫的事業協調,更受限於家庭的生命週期,常因子女的照顧及成長而影響自己的職涯。婦女就業型態分四類:1.正常生涯模式:幾乎一直從事全職的工作者。2.間斷生涯模式:原為正常生涯後因為生育子女而中斷了幾年工作生涯。3.第二生涯模式:在子女長大成人另組家庭或離婚後,才開始接受職訓,持續其職涯。4.修正的第二生涯模式:在最小的子女不需要母親全時照顧之後,婦女才開始追求自己的事業。
10.性別角色態度變遷的趨?捸G1.性別角色趨向現代模式:男性比女性存有更多傳統性別角色態度;教育程度低者,顯示較傳統的性別角色態度。2.家庭角色偏向傳統的態度,工作角色則表現出較現代的態度。3.較年輕的、教育程度較高、有職業經驗的女性,在家庭和工作角色的態度上表現出較平等的態度。
11.現代社會的家庭問題:1.老年人問題.2.離婚.3.單親家庭。


第八章社會組織與科層制度
關鍵詞彙
 社會組織:存在於特定的社會環境之中,由相互間具有相互關連的要素有結構地組合起來,以達成特定?#92;能或目標而漸至,並隨著內在要素和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尋求生存、適應、變革和發展的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
 組織目標:即組織願景。組織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努力爭取以期達到的最終結果或狀態。
 組織氣氛:組織中由組織成員的感情、態度、思想、精神、情緒所表現的或產生的一種普遍而又持久的行為趨向或風氣態勢。
 組織衝突:組織中的雙方因目標、利益、價值等的差異和不同而引起的一種公開與直接的行為互動,衝突雙方的行動都是意在阻止對方達到目標。
 組織文化:是一組織體系中人們共同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趨向,具體表現為組織成員對組織的思想信仰、行為規範、價值觀念、認知標準、態度情感、精神意念和工作作風,組織所追求的願景與利益等。
 組織溝通: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上下級之間憑藉一定的媒介和管道傳達思想、情感、觀念和交流資訊,以期達到相互瞭解、支持、合作,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一種互動行為和動態過程。
 組織效能:組織系統行為能力,運轉狀態和作用效果的總稱。
 科層制度:是一種分層負責處理事務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各種有等級的地位與職務之關係的一個體系。普遍存在於現代一般大而複雜的正式組織。如:政府、工廠、公司..。
 寡頭政治鐵律:寡頭政治就是一個組織為少數或一個小團體所控制。米契爾組織常由少數的菁英所經營,他們善於取得權利,但可能缺乏有效經營組織的能力。寡頭政治發展成各類型的科層組織。
 彼得原則:在任何一個科層體系中,層級組織裡的每一位成員都很容易晉升到能力難以勝任的工作水準。此原則背後的理論即科層組之人員的晉升,主要是依據於個人的?#92;績。

自我評量:
1. 社會組織的基本特徵:1.組織具有開放性:有機的開放系統,輸入轉換輸出。2.組織具有生態性:保持新陳代謝、不斷發展。3.組織具有機智性:明確的團體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4.組織具有整合性:組織是建立在各種要素有機結合的基礎之上。5.組織具有目標性:組織視為繞目標形成、運行和發展的。

2. 組織願景的?#92;能和價值:1.反映了組織的?#92;能,提示了組織運行的方向和內容,具有行為導向?#92;能。2.判斷組織活動的目標性。3.對組織成員具有激勵作用。4.是組織決策、計畫和控制管理的機出。5.對組織及其成員工作績效的考核提供了客觀標準和依據。6.克服組織中存在的本位主義、部門之間的衝突和摩擦,產生協調整合的作用。

3. 社會組織的類型:依規模程度小型組織、中型組織、大型組織(具普遍性)。
分類標準 組織類型
權威系統 強制性組織、?#92;利性組織、規範性組織。
分工狀態 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
組織屬性 公益組織、服務組織、企業組織、互利組織。
權力分配 集權和分權組織、完整制和分離制組織、首長制和委員制組織、層級制和?#92;能制組織。
組織作為 領導組織、幕僚組織、實作組織、顧問組織、營業組織。
成員參與 自願組織、非自願組織。
組織?#92;能 親族性組織、文化性組織、經濟性組織、政治性組織。
組織結構 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制組織。

4. 傳統組織理論:
(1) 亦稱古典組織理論,代表人物:韋伯。強調組織的理性化特質用已達成群體的目標,認為組織應是一科層結構。
(2) 「科層結構」只組織應是一個金字塔型的指揮與從屬系統,它具備以下特點:
甲、 有明確規定的職權等級制度。
乙、 強調專業分工每個人的工作都分成簡單的、例行常規的、明確規定的作業。
丙、 組織是一個法令規章的體系,具有明文規定的制度、規範。
丁、 組織不受個人情感因素的影響,講究職責分明。
戊、 組織管理的目的在於提高小率,以最經濟的手段獲得最大的效果。主張及權、明確職責、嚴格管理、不考慮人的心理因素。
己、 歸求組織結構的系統化,十分強調組織設計、合理職責全線分配及完善的層級節制體系。
(3) 傳統組織理論之缺點如下:
甲、 一味地追求組織管理的效率化,組織中的溝通容易被曲解,因而造成單位之間和單位與整個組織目標之間的衝突;將組織中當作「封閉係通」來研究,未能涉及組織內外環境的關係及彼此間的相互影響。
乙、 組織是機械式的,不能因應環境的變化;過份注重組織的靜態面,忽視組織的動態面。
丙、 容易壓制職工的創造性。
丁、 不考慮人的積極性,不考慮職工的心理因素、情感因入。把人看成是組織中的一個機器零件;強調「機械」的效率觀念,把人認為是經紀人,以致抹殺了人性的尊嚴;衍生出一個封閉式的組織系統,難以因應外界的變化。

5. 行為科學理論:
(1) 主要學派:人際關係學派、決策理論學派、需要層次學派、激勵理論學派。
(2) 主要表現在:
甲、 從靜態的組織結構轉向組織實際行為的探究,如個體行為、群體行為、決策行為、領導行為。
乙、 從對組織管理原則轉向對組織本質的分析。
丙、 從正式組織結構轉向對非正式組織行為的研究。
丁、 從價值的研究轉向適時的研究,即由研究「應如何」走向研究「是如何」。
(3) 在研究方法上重視實證研究、行為研究、社會研究、心理研究和統計研究。
(4) 強調組織是一個由人所組織而成的大型群體,因此應以關注組織成員的「心裡的及社會的系統」。
(5) 立論要旨:
甲、 重視組織成員與群體心裡對組織的影響,組織是人們為了達成共同目標所組成的一個完整體。
乙、 組織是一個平衡體系,組織之存在和發展,在於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兩者保持平衡狀態。
丙、 組織中的各種行為本質上是一種制訂決策的行為,組織本身也是提供合理決策的機構或制訂合理決策的社會系統。
丁、 重視組織成員與群體心理對組織的影響,強調成員與組織之間的需要平衡。並在人們相互交往、彼此瞭解基礎上建立非正式組織。
戊、 組織是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產生的影響力系統,此影響力貫穿於組織內。
己、 組織為一個個性協調系統。亦是一個溝通系統,沒有溝通的組織不能稱為組織。
庚、 組織是一個人格整合體系,組織的基本?#92;能之一便士協調衝突,達到人格整合。
辛、 組之人的行為始發點便是人的動機,透過滿足人的需要來激發動機。
壬、 由監督制裁走向人性激發,從消極懲罰走向積極激勵,從專斷領導走向民主領導。
癸、 把組織看做一個有機協調系統。

(6) 重視組織中人的因素,特別是心理因素對組織的作用;偏重於動態組織的研究。主要缺點:
甲、 過份強調組織中人的行為研究,甚至根本否定組織結構及法律規章的重要性;忽視組織中的權責及規章制度的作用。
乙、 在研究非正式組織的過程中,有忽視正式組織研究的傾向;忽視組織與社會的相互關係。

6. 系統方法理論:
(1) 系統理論時期組織理論的主要觀點:
甲、 組織是社會系統的一部份,組織與社會環境有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係。組織由五個次及系統構成:管理子系統、心理及社會子系統、結構子系統、技術子系統、目標與價值子系統。各子系統各有其?#92;能卻相互一存,構成一完整統一體。
乙、 組織是一個開放系統,與外界環境保持著物質、能量和資訊的交換。
丙、 組織是一個反饋系統。
丁、 組織要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做出是當調整。
戊、 組織管理的權變性:要隨機應變。
己、 組織與社會環境構成大系統,組織本身是一個次及系統,組織內各部門形成一個再次級系統。
(2) 現代組織理論趨向於把組織看成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

7. 科層制度的主要內涵:
(1) 科層制度:是一種分層負責處理事務的安排方式,也是各種等級的地位與職務之關係的一個體系。
(2) 韋伯將社會所接受的權利分三種:傳統權力、法定權力、神寵權力。
(3) 人們對傳統權利的福從事由於個人忠誠
(4) 科層制度組織模式之特徵:
甲、 依法定程序作為:組織中的成員應有固定和正式的職責並依法行使職權。科層組織的運作管理原則存在有兩種目的:預測組織個人的行為和有助於組織運作的持續。
乙、 層級節制的權威:垂直的層級,權力集中在頂端。組織結構是由上而下逐層控制的體系。有清楚的主從關係。部屬必須接受他們的薪資水準、全線、責任與職務。
丙、 成文規章與程序:重視組織與個人的正式關係,強調組織內理性化與合理化的人際關係,成員經由正式化的溝通管道,依正式規則互動,管力基於書面的文件。組織規章明白揭示用以規範每一正式職位之權責、個別成員之權利與義務。及組織運作上,每一特殊情況的處理程序。
丁、 成員選用與保障:每一職位根據其資格限制,依法定契約原則,經公開考試合格予以使用,務求人盡其才。
戊、 專業分工與訓練:基於?#92;能性的專門化,對個別成員或職位均有明確的分工,用專才來執行專門性的工作。
己、 成員薪資及升遷:組織的層級晉升,不受個人政治的社會因素所左右。按職位支付薪津,建立獎懲與升遷制度,以「終身職制度」作為對生涯事業保障的制度。

(5) 等級系列的科層組織是理想的行政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是用以維護組織的次序和保證其效率的一項重要原則。故下及必須接受上及的指揮、控制和監督,而且,下級的升遷也完全由上級決定。


第九章: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 關鍵詞彙
 社會階層:指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由於獲取社會資源的機會和能力不同而呈現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級、不同層次的現象和過程。
 社會資源:指人們所占有的經濟利益、政治權利、職業聲望、生活品質、之事能力,以及各種能夠發揮能力的機會和可能性,亦即能夠幫助人們滿足社會需求、獲取社會利益的各種社會條件。有二大特點:稀少性及有用性。
 權力:指個人或群體控制或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
 聲望:一個人從別人那裡所獲得的良好平價與社會讚?#92;。
 社會地位:指一個群體或社會中所界定的社會位置。強調在一個社會等級體系或分層系統中的位置。
 社會經濟地位:社會學者常以社會經濟地位來描繪社會地位,即考慮個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準及職業聲望等內容。社會經濟地位相同的人有機會獲得相接近的社會資源。
 階級意識:社會階級成員具有的、涉及他們共同處境和利益的共同意識。
 虛假意識:是一個人對現實的主觀理解與客觀事實不一致的情況。
 社會流動:個人的社會地位的改變現象,亦即社會階層的變更。有三種不同現象:水平式社會流動、垂直式社會流動、代間式社會流動。一個越進步的社會,社會流動相對越快速。
 代內流動:也叫一生中的流動,指個人在自身的一生中所經歷的社會地位的變化。通常以職業地位作為社會地位的特徵。
 代間流動:又稱代際流動,指同一家庭中兩代人之間在社會地位方面的變化。通常也是以職業地位為標準。
 成就地位:來自於個人特別傑出表現以後得的地位。
 歸屬地位:在社會階層中非因個人特別努力,以獲取報酬的方式。


自我評量
索羅金之社會階層分類標準:
社會階層由三部分組成:1.依據個人擁有的財富及其貧富差異所構成的經濟階層。2.依據一個人在社會結構下所擁有的權力、聲望、名聲和職稱,或是統治或被統治來分別區隔的政治階層。3.依據個人所擔任的職稱、地位,是否具有名望、是否有權威,加以區隔分別的職業階層。
社會階層主要表現在那些方面:社會階層的層面包括經濟、政治、社會等三方面的不平等,表現於所得、聲望和生活方式的差異。
(1).財富:財富是由個人或群體的全部經濟財產所構成,不僅包括貨幣而且包括物品、土地、自然資源及生產性勞動服務。收入是反應人們社會等級的另一重要標誌。
(2)權力:指個人或群體控制或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權力地位指人們擁有權力的大小。指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意志,無視他人的意願而支配他人的能力。在三個決定社會階層的有價值資源(財富與收入、權力及聲望)中,權力是最難衡量的。
(3)聲望:一個人從別人那裡所獲得的良好平價與社會讚?#92;。聲望地位由社會公認的評價標準確定,社會評價從肯定到否定構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階梯,聲望地位指?H們在這一階梯中所處位置。


第十章 人口與都市化 關鍵詞彙
1.出生率:粗出生率指特定一年每千人的平均出生人數。一般生育率特定一年每一千位15~44歲育齡婦女的出生子女數。總生育率指特定一年的每一位婦女都會安然度過生育年齡,按該年的年齡別生育率估算,得出的每一位婦女的平均生育的子女數。

2.死亡率:粗死亡率指每年(通常以年中人口為分母)每千人口的死亡人數。因年齡大小,死亡的機率不同,可以就年齡別死亡率來顯示,通常以每五歲為一年齡組,以年中人口數為母數計算該年齡組每千人死亡的人口數。

3..生育替代水準:生育是仰賴婦女的,根據每一婦女的生育狀況,每一女嬰生下來之後,假定她會成長到可以生育的年齡,其一生能夠生育的女嬰數目,即為淨繁殖率。如果淨繁殖率為1,及一位出生的女嬰,未來只生出一位女嬰,長期而言人口不增不減,剛好能夠替換,視為「生育的替代水準」。以總生育率言,若生育率為2,及每一位婦女平均只生兩個小孩,下一代可以完全替代上一代,即達到「生育的替代水準」。

4.扶養率(扶養比):以14歲以下人口加上65歲以上人口,除上15~64歲人口數,得出一個百分比,即為扶養率。這個百分比越高,意味拒生產能力的成年人需要扶養的無生產能力人口越多,負擔也越重。

5.人口金字塔:將男女性別的人口數,以五歲為一組,以最小的0~4歲為底基,逐次往上堆疊,在圖中,女在左男在右。最經典的圖示是以高出生高死亡的狀況繪製而成,由於眾多的幼年人口,在稀少的老年人口,形成類似金字塔型的圖形示,因而稱之為人口金字塔。不同的形狀的人口金字塔,反映著同的出生與死亡的特性。典型的人口金字塔,意味著高出生與高死亡的情形,底邊寬,向上逐漸縮小。

6.人口轉型:即以經濟發展的階段說明相應的人口變遷的階段。在以農為主,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國家,出生率與死亡率接高,出生率很穩定,而死亡率則受到自然與社會環境的變動有很大的變動,其人口的成長起起伏伏。

7.平均餘命:測量一個社會的總體死亡水準。指的是一個社會在某一特定年出生的嬰兒可能活到的歲數。其計算是根據特定一年不同年齡組(以一歲一個單位或五歲一個單位),假定在未來期年齡別與性別的死亡率不變,可以根據一套公式就一年齡或年齡組死亡率建構出生命表。在這個生命表中,會呈獻男女性別在一年齡或每一年齡組,可能存活多久的數字。

8.遷移率:粗淨遷移率遷入人口減遷出人口,除以年中人口數取得的千分數。總遷移率以遷入人口加上遷出人口之後,除以年中人口數而取的千分數。

9.仕紳化:中產階級移往都市低收入地區的現象。
10.回流遷移:指一個人由原居地遷出之後,隔一段時間又遷回的現象。

11.都市體系:一國之內都市構成的層級關係。理想的都市體系是,大小都市之間呈現一種由大而小,第一大都市人口是第二大都市人口的2倍,第三大都市人口的3倍..依次類推,形成一條由左而又遞減的45度斜線。

12.等級大小關係:理想的都市體系是,大小都市之間呈現一種由大而小,第一大都市人口是第二大都市人口的2倍,第三大都市人口的3倍..依次類推,形成一條由左而又遞減的45度斜線。

13.首要都市:第一大都市,是一個具都市首要性的都市體系。符合等級大小原則的都市體系,其資源在社會的分佈較均勻,然而在具首要模式的都市體系,則資源被最大都市所壟斷。東南亞都市發展現象則顯示:首要都市通常是殖民地與殖民母國來往的幅輳點,是殖民地資源輸送到殖民母國的口岸,也是殖民地的政治中心。

14.組合論:都市所顯現的一些社會問題,並非都市脫序的結果,而是都市吸引了特殊等人群的後果。

15.副文化論:綜合都市決定論及組合論二者之看法,強調小而緊密的社會在大都市中持續存在。

16.社區失落論: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和大型組織的發展所導致的社會分工,減弱了社區的聯繫。都市裡的社會關係是非私人的、短暫的和片面的,都市人處於多種的社會網絡,是鬆散結合著的,並不是依附於單一社區。

17.社區存續論:就一些貧窮社區或族群社區研究的結論。認為人類是「群性的」,不論如何,都會嘗試組織社區。認為都市中存在著其他的各種人際關係,但這些關係都市從小規模地區會?F里輻射出去的。

18.社區解放論:綜合社區失落論及社區存續論的說法。

19.都市決定論:為社會學家’渥斯’1938年提出,係指一些都市的特質決定了都市的社會關係。認為都市是異質的人口組成的,大型且人口密度高的聚落。亦即都市具有人口規模大、人口密度高與人口異質性三項特徵。

20.社區存續論:就一些貧窮社區或族群社區研究的結論。認為人類是「群性的」,不論如何,都會嘗試21.組織社區。認為都市中存在著其他的各種人際關係,但這些關係都市從小規模地區會鄰里輻射出去的。

*臺灣的人口轉型:台灣的人口在1900年時近300萬,到1920年約370萬,1940年時近600萬,1960年超過1千萬,1990年超過2000萬。台灣人口轉型約發生於1920年代,因在1920年以期,仍屬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狀態,遇疾病流行,死亡率起伏甚大,出生率略高於死亡率,人口緩慢成長。自1920年代以後,死亡率長期大幅下降。直至1950年代,出生率並未下降,還因為大量人口自中國大陸移入,生育率突然上升。在這30餘年之間,台灣人口成長快速。1950年代之後,粗出生率開始下降,死亡率逐漸趨近最低下限,改變有限,出生率與死亡率逐漸接近。根據估計,在2030年代人口成長趨近於零?A至2040年代人口呈現負成長。
出生率下跌只是因應死亡率下跌造成的年齡組成改變,同時影響到人口勞動力供給,對市場的工資行程壓力,進而影響到人們生育的意願與結果,1960年代家庭計畫的實施,更加速了生育率降低的速度。在台灣現代化的過程中,教育程度的提高,降低了人們理想子女數,節育方面的之事更易推廣,由都市普及到農村。


第十一章 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
1.集體行為:指在相對自發、不可預料、無組織的以及不穩定的情況下,對某一共同影響或刺激產生反應的行為。

2.群眾:一群聚集一起而相互影響情緒和行為的人群。

3.偶合群眾:一群並無共同目標和組織結構和偶然集結的群體,也是結構最為鬆散的一種群眾類型,為一種參與者只投入了最低限度的感情和互動的集體行為。

4.聚會性群眾:指一群比較有組織即有規範的群眾,它的行為是可預料的。如:球場上的觀眾。通常遵守一定的常規,如穿著相同的加油服裝和對呼。

5.連帶群眾:由?#92;爾幹所提出。指隨著社會成員有不同的信仰、價值和偏好,使部分成員會集結成一種堅實的群體,如:政黨、教派等。為了宣揚其思維並推動其主張,往往會藉由觀念傳遞引導社會成員的接納,這時引發人們的認同所形成的群眾,便是具有社會連帶式群眾。社會連帶的群眾是?#92;多群體成員的行為具有超出感情表達的社會?#92;能。

6.表意群眾:只提供感情表達和情感釋放機會的集體行為,參與群眾的成員通常有高昂的情緒表現。如:具有宗教意義的日子。?#92;爾幹強調藉由這種民俗活動能強固社會的集體意識。

7.行動群眾:通常是憤怒和懷有敵意等兩種最不易捉摸掌控的行動性集體行為。就各?s眾分析,最具有實踐性和行動行為的。如暴動騷亂、搶劫和屠殺。

8.暴動:是群情激昂的群聚成員將憤怒集中在單一的目標上,在達到目的後,就解體了。

9. 騷亂:是一種更為普遍的憤怒,並通常在數小時後甚至幾天之內從一個目標轉向另一個目標。通常包括對不受歡迎群體的攻擊、掠奪和搗毀財產,及對權威的普遍藐視。

10.社會運動:社會運動是一個團體的目標、有計畫的一種共謀行為,其目的在改變社會整個或部分的現象,可視為社會變遷的一種手段。亦即社會運動是實現更為高貴的目標的一種手段,當相當數量的人團結在一起,以求改變或攫取已存在的文化秩序或社會秩序中的某部分時,就發生社會運動。

11.改革運動:乃針對社會中一些不合時宜的體制而加以修改。即試圖改變社會結構的某些方面,來改善整個社會的體質和制度,而不是尋求全面徹底改變基本的經濟或政治格局,或社會體系的社會階層。改革運動一般集中在單一問題的解決上,其所致力於的變革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當改革運動的目的完成後,參與運動者自然解散。

12.改革運動:乃針對社會中一些不合時宜的體制而加以修改。即試圖改變社會結構的某些方面,來改善整個社會的體質和制度,而不是尋求全面徹底改變基本的經濟或政治格局,或社會體系的社會階層。改革運動一般集中在單一問題的解決上,其所致力於的變革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當改革運動的目的完成後,參與運動者自然解散。

13.革命運動:目的是推翻現存的社會結構,並尋求新的制度取而代之。即尋求更徹底的社會變革。

14.抵抗運動:目的在於防止社會的變革,或企圖抵制已存在的變革。即當原有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擔心因為變革帶來利益的改變,以致抵抗制度的變化。在民主國家裡,社會的蛻變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蛻變中,會產生反蛻變的運動,便是抵抗運動。

* 革命運動與改革運動僅是程度上之差異,革命運動僅就社會中不適合的規範與制度,作部分的修改。改革運動即全盤地推翻既存的社會體系,以另一種不相同的社會體系來取代。企圖重新結構社會的新體系。

* 革命運動始於人民不滿社會變遷的緩慢,或社會現存制度的不合理。抵抗運動始於人民不滿社會變遷過於快速,目標是抵抗因為急速變動而將本來社會之體制與制度摧毀。

15.表意運動:試圖為其成員提供某種形式的個人改造,包括使他們得到感情上的滿足,塑造新的個性,或是接受不同的意識型態。當社會中的人士,被社會體系、制度及規範所限制,在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情況下,最容易產生表意社會運動。其方法不是以積極的方法,而是以轉移的表現方法為主。表意運動不止在改變社會結構,而是改變組成社會的價值。


第十二章 社會變遷的意義
1.物觀點:?#92;多社會學理論強調物質因素是社會與文化變遷的主要原因,物質因素包括經濟因素以即予經濟生產有關的技術。主張新的技術或新的生產模式會導致社會互動、社會組織、、甚至更根本的價值、信仰以及規範的變遷。馬克斯是主張這種觀點最富影響力的思想家。

2.理念觀點:以理念觀點解釋社會變遷的原因時,觀念、價值與意識型態便是最主要的成分。觀念包括知識與信仰;價值則界定了人們所欲與不欲的事物;意識型態,則意味著一套有組織的信仰和價值,使人們的行動有其正當性(如民主、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韋伯是以理念觀點解釋社會變遷最具代表性的社會學家。

3.新教倫理:在新教的教義裡,有著「預選論」的說法,主張世人是否獲得解救,在出生之前已由上帝所竟,上天堂或下地獄,不是人們以塵世的方法所能左右。另上帝干預人間事物,運用他的選民來執行其計畫。於是,人們獲得上帝拯救或恩寵的最佳表徵,便是在塵世間不斷奉獻的活動;消非則視受阻咒的。辛勤的工作,不是人們成為上帝選民的手段,而是獲得恩寵的表徵。人們在不能完全確定自己選民身份的焦慮之下,不斷追求工作與世俗的成就,這就是傳統經濟走向現在資本體系的第?@個推力。

4.傳散:唯物觀點和理念觀點,指涉的大都是社會內部自生的變遷。但對個別社會而言,可以從其他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經過其成員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取得技術或觀念,進而導致該社會的變遷。此變遷的過程即是傳散。

5.演化模式:演化模式主張,社會變遷是累積的、不重複的、並通常是永久的,變遷不會回到原點。

6.循環模式:索羅金是社會學家最著名的循環論者,其視文化為一超體系,是某一時期某一社會各種文化的整合體。如中國所謂的「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皆是循環變遷。

7.辯證模式:此模式一方面假定變遷是長期累積的,另一方面主張變遷不是個平順和漸進的演化過程。辯證模式注意到:對立原則趨勢之間的衝突,以及社會內具有衝突利益之團體間的衝突,這種社會結構與文化內的衝突,被視為變遷的動力。

8.現代化:將技術、生活方式、社會組織、藝術、生產模式、甚至風尚,變得合乎時宜的各種努力。現代化是15世紀以後,人類因科技發展,在生產上逐漸由非動物力代替動物力,導致整個人類政治、經濟與社會急遽變遷的過程。

9.合理論:強調經過工業與技術發展的洗禮後,各社會都將趨近現代化的社會與?茪H現代性。

10.依賴理論:此理論認為當今世界顯示著不平衡的發展。工業社會,如美國、歐洲與日本,構成了世界的核心,居於主導的地位,第三世界的國家則依賴這些核心國家。這種依賴通常是第三世界國家出售經濟作物給已開發國家。

11.世界體系理論:華勒斯坦提倡,強調現代化過程中世界社會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12.全球化:強調整個世界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壓縮,以及一種全球意識的產生。時空的壓縮,意味:在世界一角發生的是對世界另一角的人產生了立即的影響。一個國家產業的發展對其鄰近國家的環境與生態都造成影響。在經濟層面:全球化涉及跨國公司的運作與全球性的金融市場。從生態的觀點,所有的生命體都仰賴地球可以支持生命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