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961個人行銷與形象管理(94上資料)

961個人行銷與形象管理(94上資料)
https://lhl.nou.edu.tw/~research/study_forum/list.php?b_area=311

Amber8038 留言時間 2005-10-30 23:06:44
標題 第1章~第6章重點整理

第一章:
一. 生捱路徑有二個重點1.本身行為的控制2.外界環境的善加利用。
網路組織→知道工作機會訊息機運1.行銷自己2.抓住環境。
二.個人行銷是把自己能夠推動出去,宣傳個人之價值(優點)讓他其他人能夠知曉行為。
三.形象包括了一個人的1.外表2.個性3.角色4.能力。
四.成功的形象管理與個人行銷1.修心篇2.發展篇3.包裝篇4.推廣篇。
五.形象的定義是「公眾對某事務或某人的觀念」,也就是說,一般大眾在觀察了某人的行為、表現一段時間之後在心中的評價。
第二章:
一.艾利斯的情緒A-B-C理論A引發事件B信念C結果。
二.瑪斯比提出理性思考的五個標準
1.他是以事實為基礎的
2.能保護你的生活
3.能使你更迅速達到你的目標的
4.能使你和別人保持良好關係,能防止你和他人發生很大的衝突
5.可防止情緒困擾產生的。
三.同理心就是放下自己的主觀與偏見,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將心比心地去感受,才能與對方有「感同身受」的真切感覺,再把我們對他的共鳴性的了解恰當的反映讓對方知道。同理心包括簡述語意與情感反映兩個部份。
四.情緒的特性1.情緒由刺激所引發2.情緒是主觀的經驗3.情緒具有可變性4.情緒具有效能性。
第三章:
一.定義壓力的三種不同觀點1.刺激取向2.反應取向3.互動取向。
二.壓力的產生過程1.刺激出現2.感受刺激3.認知刺激4.行為反應。
三.壓力的來源有1.外在環境因素2.個人內在因素。
四.外在環境因素注意1社會變遷2.生活事件3.工作因素。
五.心理特質:
1.A型性格-是指個性急躁、求好心切、有野心、好冒險的一種性格
2.制控信念3.自我肯定-不能自我肯定的人自我價值感較低非常在意別人的想法覺得自己一無是處4.完美主義。
六.制控信念
1.內控-是指相信凡是操之在己,將成功歸因於自己努力,將失敗歸因於自己疏忽。這是願承擔責任的看法,認為自己的命運由自己來掌喔。
2.外控-是指相信凡事操之在人,將成功歸因於幸運,把失敗歸因於別人的影響。這是不願承擔責任的看法,認為自己的命運受到外在因素所控制。
七.心理衝突分為1.雙趨衝突(魚與熊掌,不可兼得)2.雙避衝突(前無進路,後有追兵)3.趨避衝突(左右兩難)。
八.將壓力的生理反應分為三個階段1.警覺階段2.抵抗階段3.衰竭階段。
九.壓力所形成的精神疾病,最常見的有1.恐慌症2.強迫症3.憂鬱症4.歇斯底里症.5.畏懼症6.慮病症。

第四章:
一.不可回溯性是指時間的過程是單向的,只有前進,沒有後退,逝去的永遠不會再回頭,一切都成將成為往事與歷史。
二.時間管理理論的演進
1.第一代時間管理的重點是屬於備忘錄型,提醒人們切勿遺忘,並追蹤時間的安排。
2.第二代時間管理的重點在於規劃與籌備,講求效率、個人責任、訂定合適的目標。這是從泰勒創建管理制度開始,他的著名研究就是「動作與時間」。
3.第三代時間管理的重點包括規劃、排定優先順序以及控制,特色是了解「我要的是什麼?」。4.第四代時間管理的重點不只是提升做事的方法還要確定所做的事是重要的、值得的,以滿 足個人物質、社會、心理、精神的需求,特色是體會「事由新生」。
三.設立目標以五個字SMART為原則
1.明確性specific
2.量化性measurable
3.行動性action-oriented
4.真實性realistic
5.時間性timely。
四.生捱的涵意1.獨特性
2.終生性
3.發展性
4.總合性。
五.學者荷倫認為每個人的生捱選擇是個人人格在工作世界的表露與延伸。他將人格分為
1.實際型2.探究型3.藝術型4.社會型5.事務型6.社會型-社會型的人具有冒險、野心、抱負、樂觀、自信、追求享樂、精力充沛、善於社交、擅長說服別人等特質。


第五章:
一.壓力的因應策略1.問題取向-針對問題,訂定計畫並確實執行以解決問題;2.情緒取向(非認知性的應對策略)-主要在於減輕情緒上的痛苦,並不一定有確實的行動產生。
二.防衛機制-當個體面對壓力,將會出現一些自我保護作用的行為,利用某些方法,如歪曲事實、找藉口、壓抑等,使個體降低焦慮及失敗感。
三.合理化作用是指賦予我們的行為一個合乎邏輯、合乎理性、符合社會要求或至少可被接受的動機,以掩飾原本衝動或有助於緩和所受的打擊,即以「好理由」來取代「真理由」。例如:上學遲到的學生不說自己「睡過頭」(真理由),而說是「路上塞車」(好理由)。
四.社會支持的主要功能為1.增進情緒的穩定性-經由別人的關心、鼓勵,可產生正面積極與健康、愉快的情緒。2.增加認知的廣度-由於別人提供有效的知識、經驗,對於克服困難、消除心理壓力有莫大助益。3.獲得資源解決困難-如改善生活困境、解決財務危機。
五.社會支持的效果1.直接效果-指社會支持滿足個人親密的需求,提升個人的自我認知和個人自尊,能直接增進身心健康及減輕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2.緩衝效果-使處於壓力情境中得個人藉社會支持的提供,以緩衝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衝擊,而間接的對身心健康及生活適應產生正面效果。
第六章:
一.溝通可分為三種
1.個人內在的自我溝通-如自言自語、自我安慰等
2.大眾傳播-如報紙、電視、雜誌等
3.人際溝通-如朋友之間溝通、親子之間溝通、師生之間溝通等。
二.人際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有一方發出訊息而被另一方接收訊息的過程。
第七章:詳讀

hwa 2005-10-20 重點整理請參考

各位同學請參考,若有不周全請見諒

* 生涯規劃途徑中必須注意的兩點:
(1)內在:自我行為的控制
(2)外在:環境的善加利用

* 情緒的特性可歸納為下列四種:
(1)情緒是由刺激所引發 (2)情緒具有可變性
(3)情緒是主觀的經驗 (4)情緒具有效能性

* 有效情緒管理的方法(或步驟):
(1)察覺自己的情緒 (2)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
(3)善用其他的紓解策略

*艾利斯的情緒A-B-C理論:
A : 事件 === Activating
B : 信念 === Belief
C : 結果 === Consequence

* 壓力產生的過程基本上包括四項步驟:
(1)刺激出現 (2)感受刺激(3)認知刺激 (4)行為反應

* A型性格:
指個性急躁、求好心切、有野心、好冒險的一種性格。
* B型性格:
指個性隨和、生活悠閒、對工作要求較寬鬆、對成敗得失看的較淡薄。
* A型性格的特徵:
(1)時間急迫性 (2)競爭與敵意(3)害怕浪費時間 (4)好勝心強

* 心理衝突的情況有:
(1)雙趨衝突:「魚於熊掌,不可兼得」
當個人同時面對兩個都喜歡的目標時,但是又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因此產生「魚於熊掌,不可兼得」的衝突。
(2)雙避衝突:「前無進路,後有追兵」
有些時候個體會同時面對二個都不喜歡的目標,但是又必須選擇其中之一,產生「前無進路,後有追兵」的衝突。
(3)趨避衝突:「左右兩難」
當個人面對一個包含喜歡與不喜歡性質的目標時,將會產生「左右兩難」的衝突。
* 壓力的三種取向(壓力的三種觀點定義):
(1)刺激取向:視壓力為外在的刺激變項。
(2)反應取向:視壓力為個體體內的反應狀態。
(3)互動取向:視壓力為刺激與反應的交互作用結果。

* 時間的特性:
(1)穩定性 (2)不可回溯性(3)無法儲存性
(4)公平性 (5)不能買賣性

* 時間管理的策略有六項:
(1)運用目標管理 (2)擬定工作計畫(3)善用等待時間
(4)把握最佳時機 (5)效率效果並用(6)時間集中使用

* 設立目標的原則(SMART五個字):
(1)明確性==Specific
(2)量化性==Measurable
(3)行動性==Action
(4)真實性==Realistic
(5)時間性==Timely

* 生涯具有的四項特性:
(1)獨特性 (2)終生性(3)發展性 (4)總合性

* 生涯規劃的原則:
(1)我能夠做什麼 (2)我可以做什麼
(3)我想要做什麼 (4)我應該做什麼

* 生涯規劃的五個步驟:
(1)依據所長訂定目標 (2)考慮各種途徑
(3)選擇最適當的途徑 (4)安排執行(5)檢討與改進

* 人際溝通的目的:
(1)建立關係 (2)擴大學習(3)產生影響 (4)分享分擔
(5)紓解壓力 (6)提供服務(7)達到休閒的目的(8)解決問體

* 何謂人際溝通:
人際溝通又可稱為人際交流。人際溝通就是指人際之間透過訊息交流,期望能佊此了解,建立起較一致、和諧的觀念及行動。
* 人際溝通的功能:
(1)心理方面:a.滿足社會需求
b.強化自我肯定
c.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
(2)社會方面:由人際溝通進而瞭解彼此,並建立某種程度的關係
(3)決策方面:a.促進資訊的交換
b.相互影響
* 人際溝通的特性有八項:
(1)雙方的角色不一定對等(2)必定是一對一
(3)具有永無止息的持續性(4)大都可以掌握或預測的結果
(5)具有無法後悔的不可逆轉性(6)所傳達的訊息往往存有弦外之音
(7)常因時空影響導致不確定性(8)可達到共同分享的效果

* 人際溝通的五項基本要素:
(1)發出訊息者/接收訊息者==Source/Receiver
(2)訊息==Message (3)管道==Channel
(4)干擾源==Noise (5)背景==Context

* 人際溝通的特徵:
(1)真誠 (2)尊重 (3)同理心
(4)明確 (5)積極 (6)互動掌控

* 人際溝通中Lasswell的溝通模式:
a.誰:指說話的人。
b.說甚麼:指這個人說話的內容。
c.以何種管道:指這個人說話的內容是靠什麼工具所傳播。
d.對誰:指這個人說話的對像是何許人也。
e.有何種效果:聽到說話的人產生什麼反應。

* 人際溝通中Fisher & Adams的溝通模式:
實用人際溝通模式是由Fisher & Adams所提出,此模式類似Dance螺旋線模式,不過更為精密。他除了揭櫫人際溝通有如螺旋線之動態流動過程外。更強調實用人際溝通模式是由個人內在系統(即個人)、人際系統(即關係)、及情境三要素所組成的。這三要素在人際溝通中皆有其重要性。

* 許多人常用來尋找職業領域有哪些方法?試說明之!
(1)父母親戚或朋友的影響(2)閱讀和研究
(3)與生俱來的機會 (4)出於機會
(5)藉由諮商和測驗的發現(6)和一個能相容共存的人配合

*生涯規劃途徑中,必須注意到自我控制的關鍵,這些關鍵有哪些?
自我行為控制的關鍵
a.經營機運 b.為自己的成就引證
c.作正確的自我評價 d.堅持能夠做到最好
e.展現優秀的工作表現 f.發展一套專業倫理的規約
g.塑造一個貫徹始終的好形象

* 試述消極的壓力因應方法有哪些?
(1)防衛機制 (2)濫用或增加九經的使用
(3)吃過量的食物 (4)大量抽菸或增加咖啡因的使用
(5)瘋狂購物 (6)尋求刺激或破壞性行為


愛米2005-12-07 13:29:09 標題 期末重點

第八章人際溝通的技巧
一、語言式溝通的五項特性
1.語言與思考密切關連
2.語言無法完全表達出我們的心靈世界
3.同樣的語言可能表示不同的涵義
4.語言是社會文化的產物
5.語言的功能端視使用者而定

二、常見的語言式溝通的障礙有以下七種:
1.以偏概全 2.言過其實 3.道聽塗說 4.陰錯陽差 5.陳腔濫調 6.強詞奪理 7.口不擇言

三、語言式溝通的技巧
1.遵守說話的遊戲規則
2.交替運用社交談話、感性談話與知性談話
3.使用明確、簡潔、有力的字眼

四、說話就像一場球賽,你來我往,遵循著以下的戲規則:
1.不要獨佔發言權,但也能一言不發。
2.不要隨便改變話題,但也不能只顧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
3.不要任意打岔,也要讓自己把話說完。
4.保持適當的禮貌與風度,使溝通得以順利進行。
如果我們遵守以上的基本規則,那麼就具備了「有修養的說話者」的條件。

五、社交談話-這類的談話主要是想和對方打交道、拉拉關係。平常我們和人聊天氣、服裝、問吃過飯沒,或是順口美言幾句,都是屬於社交談話。

六、感性談話-這類的談話乃是深入人心,讓人血脈僨張。能讓我們感動、窩心、動容、難忘的就是訴諸情緒的感性談話。

七、知性談話-這類的談話乃是針對某個預先設想好的主題傳遞訊息。我們一般訴諸理性的談話就是
知性談話。

八、非語言訊息之於語言訊息,有下列幾項作用:
1.補強作用-當我們說「是」的同時,「點個頭」;當我們報好消息時,「面帶幑笑」,如此可以增加語言訊息的效力。
2.重複作用-當我們說「請安靜」之後,又「將食指放在嘴巴上示意」,如此等於是把剛才所說的話又說了一遍。
3.替代作用-有時候,我們可以一言不發,比個手勢就能將訊息傳遞出去。例如:我們「翹起大挴指」表示了不起。
4.駁斥作用-當語言訊息與非語言訊息不一致時,人們會比較相信非語言訊息。也就是說非語言訊息對語言訊息具有駁斥作用。例如,我們一邊說話,一邊「眨眼」,表示我們
說的不是真的。
5.調整作用-溝通過程中,也常常利用非語言訊息來掌控語言訊息。例如,快下課時,學生一個個「收拾好書包」,暗示老師別再教下去。

九、非語言式溝通的五項特性
1.非語言訊息是有意義的
2.非語言訊息是有意義視發生的背景而定
3.非語言訊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4.非語言溝通是有規則可循的
5.非語言訊息通常是作為語言訊息的陪襯

十、非語言式溝通的八種技巧
1.沉默不語
2.身體動作-身體動作包括手勢、體態、等容易察覺的外顯行為。 
3.臉部表情
4.眼神
5.人際距離-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彼此接觸時所保持的距離。
6.身體接觸
7.副語言-我們說話時的聲調、速度、音量、斷句…..等抑揚頓挫的變化,都具有意義,會影響語言的內涵。這些伴隨語言出現的線索,就是副語言。通俗的稱法,叫做「語氣」。
8.身外物-包括服飾、汽車、房子、金銀財寶…等個人穿戴、用的物品。

十一、Hall於1966年研究指出兩人之間面對面的距離,由親而疏可分為以下四種距離區:
(1)親密區-是指人際之間最親近的距離,從身體緊密碰觸到1.5英呎(約0.46公尺),容許對方與自己極為接近,如夫妻互動的距離。
(2)私交區-是指個人對環繞自己保護圈的維持。從1.5~4英呎(約0.46~1.22公尺)。其中1.5~2.5英呎(約0.46~0.76公尺)為知己或親密朋友之間的互動距離;而2.5~4英呎(約0.76~1.25公尺)則屬於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距離。
(3)社交區-是指一般社交場所之人際距離,約4~12英呎(約1.25~3.66公尺)之間,例如:同事、師生、店員與顧客之間互動的距離。
(4)公眾區-是指一般公眾場所之人際距離,約12~25英呎(約3.66~7.62公尺)之間,例如:上課或演講場合,主講者與聽眾們的距離。

十二、傾聽的技巧有下列四種 
1.善用身體語言
2.表達同理心
3.有效的思考
4.善於提出問題

十三、表達同理心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1.使用言語表達我們對對方內心世界的瞭解
2.試探我們對對方的瞭解是否正確,也讓對方有證清的機會
   3.找出互相矛盾的情節,幫助對方面對問題
4.說出別人或自己的類似經驗,讓對方從這些實例中瞭解我們能感同身受
   5.直接告訴對方:「直說無妨」
   6.避免使用批判、評斷的字眼,以免對方覺得我們只會說一些風涼話
   7.使用我們自己的話將對方的想法與感受重述一遍,讓對方覺得我們已經有所瞭解,並且想要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8.使用鼓勵的口吻,讓對方繼續說下去

十四、我們思考的方向包括:
1.篩選與分類 2.尋找絃外之音 3.明辨是非

十五、善於提出問題
1.多提開放式的問題
2.提出有關的問題,使得對方知道你對他(她)感興趣
3.提出必要的問題用來澄清事實
4.切勿不斷地提出問題

十六、造成傾聽障礙的因素:
   1.迷思 2.胡思亂想 3.自我意識太強 4.情緒干擾

第九章人際衝突與人際合作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最常見的行為有兩種:人際衝突與人際合作。
一、人際衝突的定義-人際衝突則是指相互關連的人們,出現意見不合的現象。

二、人際衝突產生的原因
   1.工作角色的衝突
2.目標的差異
3.有限資源的競爭
4.人格特質的差異
5.個性牴觸
6.情緒感受衝突
7.價值觀衝突
8.溝通不良  
9.資訊或內容衝突
10.認知衝突
11.摩擦型與攻擊型人格

三、人際衝突的類型
1.假性衝突-其實還稱不上是真正的衝突,但是容易演變成真正的衝突,應該說是衝突發生的預備狀態。最常見的假性衝突,是一種揶揄遊戲。
2.内容衝突-内容衝突的起因主要來自於其訊息的正確與否,衝突的焦點通常都是爭論那一個內容才是正確的。換句話說,衝突原本始於事實層面的論辯,如果討論的方向能夠回歸到原來的事實面,衝突失控的可能性將大為減少。
3.價值觀衝突-在人際關係中,若是雙方的優勢價值產生相互干擾甚至牴觸的狀況,無 法取得平衡,就很容易出現彼此的衝突。
4.自尊衝突-所謂自尊衝突就是把輸贏當做決定自尊的標準,也就是衝突變成個人自尊或面子的問題。

四、人際衝突的思考模式:
De Bono(1987)建構出『批判性思考帽(critical-thinking hats)』用以解決衝突,此一思考模式包括六大思考方式:事實帽、感覺帽、反證帽、正向利益帽、創新理念帽、管理思考帽。
※六大思考方式
1.事實帽(the fact hat)-設法找出問題或衝突癥結所在。
2.感覺帽(the feeling hat)-主要以直覺、感覺、情緒和第六感來關心衝突。
3.反證帽(the negative hat)-以負向思考的方式,將自我定位在反方來處理衝突。
4.正向利益帽(the positive benefits hat)-將衝突內容依據自己有利的角度來衡量。
5.創新理念帽(the creative new idea hat)-將衝突內容加入一些創新的理念。
6.管理思考帽(the control of thinking hat)-係指就衝突發生的原因、過程與結果做一個通盤的思考,並將思考內容加以組織管理,將有助於化解衝突。

五、處理人際衝突的五種模式
1.退縮 2.投降 3.攻擊 4.說服 5.問題解決式的討論

六、妥善處理衝突的七項原則
1.確定雙方處理衝突的意願
2.認清衝突的類型
3.以雙贏替代競爭
4.運用幽默
5.直接溝通
6.尋求公正中立的第三者協助 (1)催化者 (2)仲裁者
7.從失敗經驗中記取教訓

七、人際合作的動機
1.維繫生活中所需的社會關係,以滿足内在需求
2.進行共同參與的活動,享受樂趣
3.現實的需要
4.追求物質上的滿足

八、影響人際合作的因素
 根據劉雅瑩教授於2002的研究指出,影響人際合作的因素有以下七項:
1.溝通 2.信任 3.奬勵 4.互惠原則 5.對別人行為的歸因 6.參與的人數7.個人的傾向

九、當人數增加時,合作是困難的,合作也可能反而消失的原因:
1.當人數增加時,會產生自私的心態-『別人會去做』
2.基於互惠原則,一個人的自私行為也影響到別人,導致合作無法繼續。
3.當人數變多時,責任分散,缺乏需要合作的壓力。
4.人數變多時,會形成不同的小團體,成員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會與團體内的成員合作。

十、學者依人的個性,將人分成以下四類型:
1.競爭者: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且自己一定要比別人獲得更多。
2.合作者:會注意到彼此的需求,希望彼此都能獲得最大利益。
3.個人主義者:只關心自己如何獲得最大的利益,而不在意別人獲利多少。
4.中立者:認為利益分享,且要分得差不多,雙方所得不能有太大的不同。

十一、人際合作的策略
1.創造學習的場合
2.參與討論
3.閒聊
4.注意說與聽的技巧
  5.善用『選擇策略』

第十章瞭解自我與形象分析
一、何謂形象
   1.形象包括了一個人的外表、個性、角色、能力等。
   2.這些因素的出現必須有一致性。
   3.形象的判定是由其他旁觀者決定,而不是由當事人決定的。

二、形象的定義-是「公眾對某事或某人的觀念」。即一般大眾在觀察了某人的行為、表現一段時間之後在心中所產的評價,就是某人在其心中的「形象」,亦即一般人所謂的「印象」。

三、知覺的定義-為「從週遭環境中接收到一些訊息後,我們在自己的心中對這些訊息作認知、瞭解與解釋的過程」

四、知覺受下列因素影響:
1.知覺者個人的因素 2.情境因素 3.被觀察事物本身特質

五、歸因是指個人用來解釋他人行為產生原因的過程。

六、歸因可分為兩個部分:
1.内在歸因-是指行為的產生是由個人主動產生、是個人可以自己控制的。
   2.外在歸因-是指行為的產生是受到環境的影響,是因為回應環境而產生的。

七、人們判斷内在或外在歸因時主要是受到三個訊息的影響:
1.行為的共同性(agreement)-指個人行為與其他人類似的程度。
2.一致性(consistency)-是個人在其他類似場合表現出類似行為的程度。
3.獨特性(distinctivenss)-指個在不同背景場合下或面對不同對象時,其行為表現不同的程度。

八、形象在組織的運用
1.擁有權力
2.影響面試結果
3.得到良好的績效評估與升遷機會
4.得到更好的生涯成就

五、個人因素、性格與形象
1.自我監控:自我監控是指一個人因應外在環境因素而調整或改變自己的能力。
2.高自我監控性格的人:
(1)對外在環境感受極為靈敏,可在不同環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與不同於真實自我的表情,能控制自己給他人的印象以符合週遭環境。
(2)能根據他人行為做調整,更容易順從他人,也更易以不同行為語言對待他人,是組織裡很擅長政治手段的一群人;比低自我監控性格的人更能獲得較佳的績效評估與升遷機會,更有機會成為領導者。
(3)建議多採取正面、積極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形象。
(4)可以表現出較合作的態度且儘量與他方溝通,藉著溝通以達到雙贏的目的。
3.低自我監控性格的人:
(1)很容易透露出自己的狀態和特質,容易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下都能表現出一致的行為。
(2)建議多採取觀察、學習他人的長處,慢慢調整自己。
(3)表現得較自我,以自我為中心,在知識與技術上都是最強勢的,但對整個群體利益與別人
的想法較不能兼顧,容易導致損及其他部門的利益,影響到自己的升遷。
六、權術主義(又稱馬基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簡稱MACH)
權術主義係指一個人欲操縱他人,對人類本質具有憤世嫉俗的觀點,且道德標準低、為達目的不
擇手段的程度。
七、自尊
八、内外控性格-是指個人相信自己的生命是由自己掌控或由外在環境掌控的程度。
   ※内控性格-強烈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生命的人稱為内控性格。
1.通常有較高的所得,較佳的職業地位與較快速的升遷。
         2.對績效評估太差會歸咎於自己的作為。
         3.表現在印象管理上,較主動,會有較多印象管理的行為表現。
         4.表現在語言上,在於「表達些什麼」而非「如何表達」。
5.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博得較大的好感,成為印象管理的贏家。
   ※外控性格-相信自己的人生乃是由命運所掌控者則為外控性格。
         1.會抱怨績效評估太差是因為主管對自己有偏見或因同事或其他外力因表所造成
的。
2.容易因為環境上的變因而造成偏見,對工作產生排斥感而不夠積極的面對自己的工作,進而引起工作效率低或不敢面對自己工作上的問題。 
九、五大人格模式
有五種與工作場合、工作績效息息相關的性格已經普遍受到大家的認同,這五種性格分別是
1.外向性 2.情緒穩定 3.隨和 4.認真盡責 5.敞開經驗
十、社會偏好定義-個體將自我、個性的敘述往社會偏好的價值觀方向移動的傾向,而且拒絕社不喜
好的價值觀。
※社會偏好包括自我欺騙與印象塑造兩個構面。
※社會偏好性強的人,其應該更在乎自己的形象,更可能進行印象管理。

十一、社會焦慮-是指個體在社會互動的場合中感到不安的傾向。
    社會焦慮程度高的人會非常在乎別人如何看待他們,因此有更大的動機去嘗試進行印象管理,但對自己的印象管理結果卻沒有信心。

十二、道德成熟度-有研究指出權術主義性格者比較容易採用不道德的方法進行印象管理的策略。 
十三、權力與政治行為
  1.範圍:印象管理-被視為組織政治行為裡的一種形式。只是印象管理的焦點主要在於個人層次,強調個人如何創造形象以擴大自我利益。
組織政治行為-可以出現在個人或團體層次,範圍比較廣。
2.共通性:兩者都會採用討好、合作的戰術。
3.動機不同:印象管理-動機有有在(如:人格特質、人際互動因素等)與外在(如環境)因素。
組織政治行為-動機通常由外在因素所引發,例如競爭等。

第十一章如何建立個人良好形象 -内在的提升
一、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我們的內在?
1.確認自己的形象與需求
2.自我學習
3.情緒控制
4.學習他人長處
5.培養更多的個人特質
6.建立個人願景

二、情緒勞務-是指人際互動必須以組織要求的情緒表達方式為之,典型的情緒勞務工作者之一為空服員;空服員總是被航空公司設定為具有耐心、愛心,永遠笑臉迎人的一群人,情緒的隱藏成為工作之一,對待乘客永遠不能發脾氣。

三、化解或控制情緒的技巧
1.注意自己的用辭
2.離開現場或保持沉默
3.委婉表達自己的想法
4.找出自己最易被引發情緒之處
5.紓解壓力
6.試著用同理心為對方解讀
7.不要太過於完美主義
8.情緒爆發時別做決定

四、培養更多的個人特質
1.做個正面思考、有建設性的人
2.多關心別人
3.準備周全、深思熟慮

五、B型性格-注重長期效果,認為休閒是重要的活動,做好準備比較重要。根據研究,高階管理者多半是B型性格的人。

六、積極參與公司活動可以得到許多額外的收穫:
1.擴展人脈 2.瞭解公司

七、建立個人願景
1.目標要具體明確
2.目標要可以被衡量
3.要有完成目標的具體時程
4.目標要有些許難度

第十二章如何建立個人良好形象-外在的改變
一、月暈效果-當我們看見對方擁有某種良好特質時,會美化對方而認為他在其他方面也必定擁有好的特質。
二、「便給捷思」也就是便於想起的記憶。我們在下判斷時,常會在腦中攫取最容易取得的記憶;而最易取得的記憶之一就是最近才發生的事。

三、衣著打扮的準則
1.依場合決定服裝
2.依職位決定服裝
3.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整齊清潔不繁複

四、談吐舉止、應對進退與態度
1.談吐與舉止
(1)戒掉口頭禪 (2)語氣要和緩 (3)音量要適中 (4)談吐要有内涵
2.應對進退:
(1)說話前應思考清楚 (2)不要輕易承諾 (3)誠信原則 (4)不當八卦傳聲筒 (5)講話不要太誇大 (6)謙虛 (7)主動問候他人 (8)禮貌要週到 (9)注重人際倫理
3.做人與工作態度
(1)正面思考的態度
(2)不要在上班時間處理私事
(3)辦事有效率且有效能
(4)敬業認真的工作態度
(5)多微笑
(6)培養幽默感

五、語言的表達技巧
1.說話的方式
2.口齒要清晰
3.多提一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4.說話方式要正面
5.提出要求協助的技巧
6.表達不同意見的技巧
7.讚美他人的技巧

六、非語言的表達技巧:
所謂非語言的表達技巧即是指肢體語言、表情、姿勢等。

七、有效溝通的兩個特點:
1.傳送你的訊息
(1)移情作用-即同理心,在解讀訊息時必須將自己置入對方的感受。
(2)重複訊息-要多次重複訊息,反映出訊息的重要。
(3)有效使用時機
(4)描述的焦點 
2.有效的聆聽

八、有效的聆聽的技巧:
1.不要打斷對方的說話
2.以發言人的立場設想
3.維持興趣
4.延後評估
5.組織訊息
6.表現出你的興趣
7.提供回饋

九、溝通的管道
1.面對面溝通
2.電話溝通
3.書信、電子郵件往來或即時通
4.電子視訊溝通
5.非文字性的溝通

十、與人溝通的心態
1.積極的心態
2.正面的心態
3.尊重對方的心態

第十三章維持與管理形象
一、印象管理的定義-有意或無意的,在與人互動中想要保護自我形象並影響他人對我們的印象的行為。

二、進行印象管理的理由:
1.印象監控
2.印象動機
3.印象構成

三、印象管理的方法,稱之為印象管理戰術。
1.口語與非口語類的印象管理戰術
(1)口語式的印象管理戰術又細分為:
1)積極的印象管理戰術
 1.討好戰術-此戰術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喜愛或增加人際間的吸引力。包括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為「抬高他人」,例如以口語讚美別人。 
第二種方法是「認同對方意見」,例如幫對方的態度或意見背書。
2.自我推銷-指以正面的方式描述自己、自己的未來計畫或過去的成就,例如能力、領導
技巧、目標導向等,以提高別人對自己的評估。
2)防衛式的印象管理戰術
當你認為自己的形象受損,你也可以採用印象管理戰術來修復形象,稱為防衛式的印象管理戰術。方法包括兩種:
1.找藉口,宣稱自己為何不為某件事負責。
2.將理由合理化,宣稱某事並不像你所想像的那麼糟。
(2)非口語類的印象管理戰術
2.將焦點鎖定在長官或自己的印象管理戰術
(1)將焦點鎖定在長官印象管理戰術
此戰術與「抬高他人」戰術類似,其策略包括有對長官表達欣賞與喜歡之意、說好話等。
(2)將焦點鎖定在自己印象管理戰術
3.直接與間接的印象管理戰術
    ※直接戰術是指自我傳達訊息的技巧,如展現自我的能力與成就等。
※間接戰術是指藉由管理個人或所屬團體的資訊而提高或保護自我或團體形象的技巧。
(1)與他人連結在一起的戰術,包括以下四種戰術:
1)自誇戰術-宣稱與其他成功的人之間有關係,也就是說,自誇的並不是個人的成就,而是別人的成就與你之間的關係。
2)隱藏戰術-當人們可能與某個失敗的團體有關時,此時人們將會選擇「隱藏」這段關係。
3)宣稱戰術-為了將自己與不受歡迎的人或團體區分開來,個人有時也會宣稱自己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是負面或不同的。
4)模糊戰術-指的是你與成功的個人或團體之間沒有關係,但有時個人會策略性地「模稜兩可」彼此的關係,讓旁觀者的認知產生誤差。
(2)將焦點集中在與觀察者有關群體的戰術
1)顯明戰術-當我們與某個人或團體之間具有關係時,我們可以藉由提醒觀察者知道那個人
和團體有多優秀而提高自己的聲譽。特別在個人遭受挫折之後,這種戰術最常出現。
2)吹噓戰術-若與你有關的個人或團體其聲譽並不那麼好時,你可能會解釋說,那個人或團
體並沒那麼差。
3)毀滅戰術-對於與我們關係不佳的個人或團體(如競爭敵手),我們會誇大他們的缺點,藉
以突顯自己。帶有歧視與偏見的意味。
4)貶低戰術-貶低你敵對對手的價值。

四、Rosenfeld,Giacalone,&Riordan(1995)整合前人研究而提出了更廣泛的印象管理戰術分類,可分為:攫取式的印象管理戰術與保護式的印象管理戰術。
1.攫取式印象管理戰術又分為八種戰術:
(1)討好戰術-討好戰術普遍存在於組織裡,它與組織的權力距離有關,對低階部屬而言,這個戰術是最易使用的戰術。
※討好戰術最容易出現的四種情況:
1.個人資源缺乏時
2.個人非常依賴別人時
3.工作與績效評估的標準很主觀時
4.組織缺乏客觀的人事政策時

※討好戰術的種類:
第一類是「抬高他人」。 
第二類是「認同對方意見」。
第三類是「做對方喜歡的事情或施惠」。
第四類是「自我抬高」。

(2)自我推銷戰術-比較容易出現在重要的場合或面對重要的人及對方難以挑戰你的說法時,屬
於比較具積極、侵略性的戰術,目的是讓對象意識到你的能力,但對方卻不一定喜歡你。

(3)恫嚇戰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對方所懼怕。使用者藉由讓對方意識到不服從就會有不好結果的恐懼而得到權力和影響力。是領導者常常採用的方法。
(4)以身作則戰術-透過引起別人的罪惡感或敬佩感而影響他人模仿的手段。是一種策略性的自我犠牲。
(5)祈求戰術-藉由顯示自己的弱點、處境而贏得別人的幫助。
(6)間接戰術-主要是藉由第三者或與他人之關的聯想關係而達到提升自己形象的目的。
(7)喝采戰術-當一件事被成功的完成時,有許多人都宣稱他們也有功勞,因為大家都想和這件事沾一點邊,這就是喝采戰術。
(8)非口語式的印象管理戰術-像是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姿勢儀態等,都會影響別人對我們的印象。
※非口語式的行為在印象管理中如此重要的六個理由:
1.無法避免
2.與情緒息息相關
3.難以自我察覺
4.難以記錄
5.傳達特殊意義
6.發生得很快
2.保護式印象管理戰術-主要的目的在於修補負面傷害。
(1)辯解-當你做了不該做的事或不得不做某些事時,你必須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就是辯解。
※辯解的發生有四個階段:(1)失敗事件發生 (2)遭受責罵 (3)辯解 (4)觀察者再次評估 
(2)否認
(3)自我預設障礙
(4)道歉
(5)間接戰術-當你發現自己與其他負面形象的人或團體有關聯時,必須將這個關聯性降至最
低,這就是間接戰術。

五、在甄選過程中常用的印象管理戰術
Fletcher(1989)提出了8種在甄選過程中常用的印象管理戰術,分別為:討好戰術、自我推銷、自誇戰術、非口語戰術、藉口、積極戰術、說謊以及過濾訊息戰術

※積極戰術-是指互動時略帶攻擊性。
※資訊過濾訊息戰術-是故意遺漏掉自己不利的資料以避免對方問起。

六、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的印象管理戰術
  除了自我推銷、自誇戰術、掛名與自我提高戰術,尚包括敘述自己如何克服障礙戰術及敍述個人事蹟。
※敘述自己如何克服障礙戰術的重點在於描述自己如何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敍述個人事蹟戰術則必須詳述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遇到哪些特別的問題以及採取哪些行動去面對等。

七、印象管理對個人與組織的影響
1.對個人的影響
它會影響個人的績效評估與升遷機會;尤其對一個領導者或管理者而言,了解印象管理不但對自己生涯有幫助,也可以讓自己知道如何面對下屬的行為。
2.對組織的影響
員工熟練地使用印象管理戰術等方法雖然可使員工自己免於危機,卻可能讓組織蒙受傷害,因為員工可以不用為失敗負責任;而且員工的印象管理戰術會造成組織不公平,若這樣的風氣形成了組織文化,不但組織的績效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恐怕也會有大的後遺症。

第十四章個人行銷的規劃與建立
一、當蓄意要學他人一樣八面玲瓏時,常會出現哪些情況?
1.感覺很像不是自己
2.找不到話題搭訕,所以很難受
3.覺得好累,每天要應付這種虛偽的事情
4.不知道交談到哪種程度才叫作適可而止
5.被人拒絶

二、商品行銷與個人行銷
1.行銷研究
2.市場區隔
3.選定目標市場
4.設定產品定位
5.設定產品策略
6.擬定執行方案
※4P是指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

三、個人行銷的規劃過程
1.以客觀立場作自我分析
2.明確定義出個人的價值
3.建立功能與情感上的優勢
4.嚴格控管個人價值的品質
5.廣泛傳播個人價值的意義
6.確認播送個人價值的各種細節
7.維持個人價值的一致性

四、個人的價值分析
1.優勢(S) 
2.劣勢(W)
3.機會(O)
4.威脅(T)

第十五章個人行銷的策略與應用
一、我們在找尋定位之前,通常會想畫一個圖,瞭解一般人在想什麼,這就是「心反應圖」。

二、個人行銷的關鍵資源
1.收集行銷與公關技巧的資訊
2.充分完整的人際網路
3.善用個人風格塑造差異化
4.誠實面對弱點
5.保持曝光率
6.瞭解言論的影響力
7.培養敏銳的時尚感

三、個人行銷的基本策略
1.盡量凸顯自己
2.大膽轉型
3.製造表現自我機會
4.保持聯絡關係

四、進行凸顯自己有幾個原則:
1.要有能將自己的缺點大膽表現出來的勇氣,比如說稱自己為「胖子陳」加深印象。
2.即使社會無法容許或接受,也不必半途而廢。
3.蒐集並瞭解時代潮流的相關資訊,不然就無法凸顯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