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社會心理學 1-34講 課程摘要



空大書香園地

1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二、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三、社會心理學的三個特性
 四、社會心理學是理論與應用並重的科學
 五、社會心理學的範疇

貳、內容說明
二、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對個人行為如何受到社會刺激的影響進行科學研究的一門科學,介乎社會與個人間的人際層次研究取向,以個人當時所處社會情境,及週遭的人際關係來解釋行為,理論與應用兩者相互為用。

三、社會心理學的三個特性:
1.
一門科學
2.
以個人為研究分析的單位
3.
研究社會刺激對個人的影響

四、社會心理學是理論與應用並重的科學
理論了解現象、提出解釋
應用提出具體解決之道

五、社會心理學的範疇
範疇
研究課題
個人歷程
人際知覺、態度的形成與改變、自我、社會認知、歸因
人際互動
喜歡與愛情、人際吸引、攻擊行為、助人行為、社會影響
團體歷程
角色與地位、領導、團體溝通、組織文化、從眾、歧視與刻板印象

2如何解釋社會行為?-社會心理學的理論  壹、課程綱要
一、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二、科學研究的目的
一、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理論名稱
主要觀點
本能觀點理論
佛洛依德
1.心理分析理論
2.著重人的本質與潛意識,強調人的生死本能會透過潛意識的歷程表現於外在行為上,如生之本能、死之本能
學習觀點理論
1.社會行為透過學習行為獲得,一個人的情緒、態度、行為都是過去學習的結果(你是你學習的結果)
2.個體學習社會行為的途徑為古典制約、操作制約與觀察學習
3.態度的形成與改變、偏見或暴力行為
4.社會交換理論(社會行為的經濟理論),以人與人間交換的利益與成本來分析彼此之間的社會互動,議題包括人際吸引、公平性、利他與利社會行為、合作與競爭、協商與談判等
角色觀點理論
1.將一個人對自我的呈現比喻成戲劇表演,從角色、社會脈絡、角色期待中,依循社會規範,扮演合適的角色行為;亦即特定角色產生特定的社會行為
2.一個人可能扮演一種以上的角色,產生角色間衝突、角色內衝突
3.鏡中自我:人們是以他人對自己的知覺與反應來知覺自己(別人像一面鏡子反映給我們)
4.性別期待成為男性和女性合宜行為的準則
認知觀點理論
1.人是有機體,主動的訊息處理者,即使相同的刺激或情境,亦會產生不同的反應,S-黑盒子-R
2.完形心理學: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形象與背景、接近法則、相似法則等)。
3.場地論:個人所覺知道的社會環境對行為的影響。
4.以「基模」概念探討人的內在心理歷程;對某些對象或概念形成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知識。
5.歸因研究:對社會行為的原因尋求解釋。
6.刻板印象:個人對團體成員典型特質所抱持的信念。
動機觀點理論
維持一致性、追求正向自我、追求正確等基本動機會影響人類社會行為
2.認知失調理論:一個人的認知、態度和行為之間產生不一致,他會試圖改變以維持之間的一致性;平衡理論:人們對不同人事物的好惡力求保持平衡狀態
3.追求正向自我(正向錯覺):一個人為了讓自己覺得自己是不錯的人,而跨大自己實際的狀況,特別是遭遇挫敗時
4.追求正確:個人對自己能力正確的評估與了解,以有效預測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科學研究的目的
 
描述
 
觀察現象

 
 
 
 
 

解釋
 
對現象提出可能的解釋

 
 
 
 
 

預測
 
對現象提出可能的解釋

 
 
 
 
 

控制
 
達到行為控制的目的
 3  如何瞭解社會行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實驗室實驗法(做最多的)
 二、實地實驗法
 三、自然實驗法
 四、實地研究觀察法
 五、檔案文件研究法/ 文件研究法
 六 模擬研究法/角色扮演
 
七、調查法/問卷法:優點:1.能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資料 2.能事先了解受訪者的態度與看法。限制:1.問卷設計不易,必須防範填答者因社會期望而產生誤差 2.測量的結果只是受試者的態度,而非實際的表現 3.無法驗證因果關係
貳、內容說明
名稱
說明
優缺點
實驗室實驗法
研究者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藉由操弄獨變項IV)進而觀察依變項DV)的改變,並嚴謹精確控制第三變項
第三變項third variables)之控制多採隨機分派配對分組方式
控制嚴謹具較高內在效度可以推論IVDV間的因果關係
具方便性
外在效度較低,無法推論實際生活情境
實地實驗法
研究者將實驗情境轉移到實際生活情境
保留了實驗法的優點,可推論因果關係
研究結果容易推論實際生活情境,解決外在效度不夠高
受試者反應真實自然,避免偏差反應
變項操弄、第三變項控制與隨機分派原則,影響內在效度
自然實驗法
獨變項操弄並非研究者所為,係自然發生,獨變項與依變項有明顯先後次序,能相當程度推論因果關係
研究環境在實際生活環境之中,具較高外在效度
可進一步探討無法在實驗室進行之主題或變項
限制:無法事先獲知事件何時會發生
對於第三變項之控制無法達到周詳縝密的程度
實地研究觀察法
研究者親自進入受試者的日常生活,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分為參與式與非參與式觀察
參與式觀察可能產生霍桑效應
有助於提昇研究結果之外在效度
資料豐富,研究價值高
研究控制低,無法進一步推論變項間的因果關係
道德議題,可能侵犯隱私權
檔案文件研究法
運用現有資料或檔案文件進行的研究方法,包括日記、自傳、創作品、手稿、政府公報、統計資料、歷史檔案、出版品、學術刊物、媒體報導等,例如挫折導致攻擊研究、團體迷失概念
便利性高、花費低
可進行縱貫性研究
避免受試者刻意反應偏差
部分取代實驗室研究法
限制:資料偏差或缺失無法補救
資料取得受限
時代背景不同可能產生錯誤解讀
模擬研究法
將真實世界中的事物加以模擬後呈現在研究情境中,觀察受試者在此情境角色下的行為
可探討無法在真實世界實際進行的行為與課題
模擬過程與受試者本身涉入程度有相當關係
 
          

4  八九不離十 - 基模的種類、功能與影響的因素
壹、課程綱要
一、社會認知
二、基模的種類
三、基模的功
四、影響採取基模處理的因素
五、提高做出正確決定的動機情況
貳、內容說明
一、社會認知
1.
探討基模及社會推論的研究
2.
歸因:探討人們如何了解自己與他人行為的原因
3.
人際知覺:研究人們如何將他人的特質組合成整體的印象
二、基模的種類
一種認知結構,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認知現象,是個人基於過去經驗而形成對某些人事物的知識,存在於記憶中有組織的訊息。

基模的內容可以是任何事物─某一類型人的看法、自我概念、某種態度、對某團體的刻板印象、對某些儀式化事件的知覺等。

名稱
說明
自我基模
個人對自我的認知結構,包括自己的性格、屬性、社會角色等心理表徵與事例,節點兼具某種程度的聯結,其觸發取決於特定情境,影響個人的感覺、思考與行為。例如,認為自己是愛國的人(愛用國貨)、美麗的人(當選中小姐、大學先生)、有學問的人(出版十二本著作)…
人的基模
對於特定的人的認識,組織成有結構的訊息,進而影響與對方的社會互動。例如,好好先生、營養學分…
角色基模
將社會角色具有的行為知識組織起來的認知結構。例如,總經理、工友、恐怖份子…
事件基模
(腳本)
描述發生在某情境中的一連串活動,相同的事件放在不同的文化中,會產生不同的腳本內容。例如,初次約會的腳本、餐廳用餐的腳本…

三、基模的功能
1.提供訊息處理的架構
2.
有助模糊訊息的解釋
3.
有助於回憶

四、影響採取基模處理的因素
1.時間壓力→使用基模處理
2.
正確決定(極重要)→使用資料處理

五、提高做出正確決定的動機情況
1.依存性:當甲所獲結果會受乙影響時。
2.
辯解責任:當個人須向他人解釋自己的決定是正確時。

*基模使我們加速處理速度,簡化對事件的了解。但有時過度簡化會有錯誤。




5  自我預言的實現-基模對心理歷程與人際行為的影響 
壹、課程綱要
一、何謂基模二、影響使用哪些基模的因素  三、基模對心理歷程與人際行為的影響
貳、內容說明
一、何謂基模?
基模是社會認知的基本元素,這種心理結構會影響一個人如何知覺、解釋與記憶相關的訊息,當然也會影響其日後的行為。
二、影響使用哪些基模的因素
1.突顯性,能突顯於背景之上而成為圖形的刺激,特別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例如「身高」基模、「政黨」基模等。
2.可觸接性,某種想法或基模容易被激發起來的程度,剛剛想到或常常想到的基模,其可觸接性都很高;例如看待大學教授與足球教練的基模、不同身分背景可能產生不同的創意邏輯等。
3.初始性,人與人互動時,一開始傳遞的訊息往往會成為激發相關基模的線索,影響個人對後續訊息的解釋;例如人際交流的介紹,身分背景可能會影響你對此人的第一印象或表情,剛出獄的朋友、台大的學生等。
4.角色基模可以產生比較多、比較獨特的聯結,提供的訊息會比較清楚、豐富,社會分類比特質分類可以產生更多的人名,速度也較快,因此人在回憶時,比較容易想到在某個情境中擔任某個角色的個人。
三、基模對心理歷程與人際行為的影響
對知覺的影響
個人基模會影響他對人事物的知覺,尤其訊息模糊不清或時間不夠時,例如種族基模(黑人白人)、同性戀基模(娘娘腔)、女權運動基模(沒有吸引人的外表)、社會運動基模等。

對記憶的影響
人的記憶傾向與基模一致,研究發現與自我基模一致的形容詞更易記得;若有足夠時間與動機,會仔細思考與基模不一致的訊息,並試圖放入既有基模,有助記憶,例如化妝品櫃檯的男性應徵者、老菸槍。

基 模

對人際行為的影響
知覺者本身:證實性的假設考驗,受到先前假設的影響,提取或選取與預期一致的訊息,以證實假設
對他人行為:自我應驗的預言,基模藉由互動過程,使心中預期變成真實
基模是一個過濾器,會將與之不一致的訊息過濾掉,而使人只注意到與基模一致的訊息。
6講 千金難買早知道-社會推論中的心理捷徑與思考錯誤
壹、課程綱要 
一、社會推論的過程   二、社會推論歷程中的心理捷徑

貳、內容說明
一、社會推論的過程
1.蒐集訊息
2.決定使用哪些訊息形成判斷
3.整合所選訊息做成判斷
二、社會推論歷程中的心理捷徑
四種常用的策略法
1.
可得性策略法
2.
代表性策略法
3.
定錨性策略法
4.
模擬性策略法

(
) 可得性策略法
估計狀況或事件發生的次數或機率,估計的基模是心理想到某個連結或例子容易的程度或速度;例如購買公益彩卷的機率、擔任成功主播的機率等;個人也會高估其他人 與自己意見或行為一致的傾向,例如空難事件發生購買飛航保險者大增,土石流因媒體報導使得購買山坡地房價下跌等;也因此我們會選擇與我們相似的人做朋友(物以類聚)
;錯誤的同意性效果,個人高估其他人與自己意見或行為一致性的傾向,例如支持建核四的人總是相信民意在他們這一邊。
「錯誤同意性效果」的發生
1.
動機性的原因:希望自己正確
2.
認知性的原因:記憶的差異
相似的例子(物以類聚)
() 代表性策略法
個人會評估某人與某一團體成員的特性相似的比例,相似度愈高,則愈會判斷此人屬於該團體;個人也會忽略基本訊息而過度重視鮮明顯眼但不一定有關的訊息(基本率謬誤)。
() 定錨策略法
由於社會情境訊息的模糊不清,個人會尋找一個參照點(定錨)為起點,再以此為依據做上下調整;「自己」或個人經驗往往也會被用來作為估計的參照點(錯誤的同意性效果)。
() 模擬性策略法
「與事實相反的思考」是人們對於過去已發生的事,在心中模擬想像其他可能的情況,留下「如果…就好了 」的感嘆,一念之間的悲劇、一字之差的遺憾、一步之差的結果都較易產生「與事實相反的思考」。

 壹、課程綱要
人際知覺:對人的認知過程,包括:
1.
對他人的印象形成;
2.
對個人行為尋找原因的歸因歷程。
一、印象形成   二、整體印象

貳、內容說明
一、印象形成
1. 外表特徵
種族(膚色)、性別、長相、穿著、身高、體重、講話語調等
2. 行為表現
人們會從行為推論到特質(例如笑容可掬vs.冷若冰霜),特質具概括性,可進行許多推論(例如重敲販賣機、隨手摘花、檢拾垃圾等個人特質推論),屬於個人對人格的假設,造成「月暈效果」(隱含的人格理論)
3. 類別特徵
歸類形成=印象,我們常用「刻板印象」(對一個團體固定、僵化的看法)判斷一個人,例如種族、性別、職業、美醜胖瘦等,簡單有效率,但也易出錯。
4. 突顯特徵(物體知覺原則:鮮豔、吵雜、移動或新奇、極端)
不論外表、行為或類別特徵,只要是特別突顯最會形成印象
原因:會吸引較多的注意、具較大影響力、會得到極端的評價與增加印象的一致性


1. 印象形成是一種相當機械化的過程;
2.
印象形成過程由感覺或評估所支配,而非由思考或認知所支配;
3.
印象形成受到個人信念、刻板印象、隱含的個人理論、正向偏誤等所影響。
二、整體印象
() 形成整體印象的訊息組合模式
1.
加成或累加模式:將他人具有特質的主觀評價整合累加獲得整體印象。
2.
平均模式:將各項特質的主觀評價加以平均獲得某人的整體印象。
3.
加權平均模式:根據所有特質經過不同比重的加權平均值。
加權平均模式的影響因素
1.
評價目的
2.
負項特質一般具有較大比重
3.
核心特質與周邊特質的影響
4.
背景形容詞的影響
5.
初始的訊息較重要
6.
不一致或重複的訊息會被打折扣等。
() 整體印象的內涵:整體印象首重一般性評價─好、壞、喜歡不喜歡,所有其他特質的評定都落在此向度上,這種傾向於一致性的效果稱之為月暈效果。例如以貌取人,外表吸引力的月暈效果即是。
語意分析量表的三個向度:
1.
評價向度---最重要
2.
力量向度
3.
活力向度

「人的正向偏誤」成因:
1.
人基本上是好的
2.
人的仁慈效果
3. 
Pollyanna principle


8都是他們的錯!-歸因歷程與運作
壹、課程綱要
    一、歸因理論的解釋
   
二、歸因理論的發展歷史
 
三、歸因理論(Kelley)舉例

貳、內容說明
  一、歸因理論的解釋    
歸因:對行為推論原因的過程
         歸因理論乃在解釋:
1.      他人歸因: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行為
2.     自我歸因:我為什麼做我所做的行為
二、歸因理論的發展歷史:
自然心理學
相對推論說
1958  Heider
1965  Jones & Davies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必有原因,包括外在歸因與內在歸因
內在歸因:個人本身的內在特質,例如能力、努力
外在歸因:工作難度、運氣
個人對週遭環境的適當認識
個人對周圍環境的有效控制
人類在甚麼情況下較有信心做內在歸因。
其時機包括:
1.      當行為不符合角色要求;
2.      不符合社會期望;
3.      不符合預期行為;
4.    當行為者有選擇權時。
 
歸因理論
自我知覺理論
Kelley
1972  Bem
人們根據共變邏輯歸因他人行為
憑一次的觀察推論行為原因,包括折扣原則或擴大原則 
根據多次觀察結果推論行為原因:根據區辨性、同意度與一致性等共變訊息來做判斷
人們根據行為與行為發生的情境來推論行為發生的原因,有如旁觀者,例如撞到頭,很痛,所以哭;喜歡一個人,則會去接近他。
Tact:因適當刺激存在,導致此種行為
Mand:因想得到某些東西而做的行為

三、歸因理論(Kelley)舉例:
區辨性
-
同意度
-
一致性
歸因
刺激
當事人
情境






09 - 偶爾犯錯也無妨!-知覺的正確與偏誤
壹、課程綱要   一、歸因偏誤的原因    二、歸因偏誤
貳、內容說明
 
一、歸因偏誤的原因
人格特質的定義和測量因人而異,故不易認定判斷是否正確;
人格特質的表現常受情境影響,故難以認定判斷否正確;
背景相同或雙方為舊識,彼此人格特質的判斷較易正確。

歸因偏誤的原因
1.      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
2.      行為者與觀察者不同歸因判斷
3.      錯誤的同意度
4.      自利歸因
 二、歸因偏誤
() 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人們過度相信行為者的個人特質是行為發生的原因,而忽略了情境與其他因素,屬於基本的歸因謬誤,突顯行為吞沒了個人視野;「控制的錯覺」,人們往往相信自己擁有的控制能力大於自己真正擁有的能力,例如玩骰子、選彩卷號碼;「公正的世界」,好人有好報。
() 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觀察者與行為者的分歧歸因,人們往往會將觀察到的他人行為過度歸因於行為者,如果自己是行為者,則會有不一樣的判斷。換言之,觀察者與行為者對事情的注意焦點不同,行為者傾向將自己行為歸因於情境因素,在環境中尋找行為的原因,觀察者傾向將行為歸因於行為者的特質因素;其次,訊息的重要性不同,觀察者會注意行為者,以預測他的行為,行為者注意的是環境與別人的反應;最後,觀察者無法得知行為者的  過去經驗與當時的心理內在狀況
(錯誤的同意性效果:人們會高估自己行為的典型性(高估別人和我們的一致性),即自己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它真正相同的程度;包括錯誤的同意度或錯誤的獨特性都會影響人們的歸因。錯誤同意度發生的原因:(1) 選擇性曝光;(2) 只注意自己突顯的意見和行為;(3) 他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4) 動機性因素;錯誤的獨特性意指人們會高估自己的獨特性,認為能力或特長是自己特有的。
(自利的歸因偏差:歸因的時候,做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以保護自己的動機,成功時自我顯揚,行為與結果具共變關係,願承擔責任;失敗時自我防衛,行為與結果不具共變性,不願承擔責任。
歸因有相當的正確性,並影響以後的行為;因此歸因在個人輔導、治療、教育、行銷學方面具相當的應用價值;「歸因的再訓練」具有實質的意義,在個人方面,將自己的不幸歸於意外或運氣不好,有助於正向自我概念的維持;在人際互動時,多將成功歸給他人,多看別人的貢獻,使自己成為助人者,讓別人更喜歡你。


10 - 盡在不言中!-非語言溝通管道(一)
壹、課程綱要
比手畫腳─非語言溝通的遊戲,包括眼神、表情、動作、穿著打扮等等。
    一、非語言溝通行為的重要功能
   
二、常見的非語言行為溝通管道及非語言行為意涵

貳、內容說明
  一、非語言溝通行為的重要功能

加強



←     →
 

補充
調整



        取代

() 加強語言訊息
() 補充語言訊息
(
) 取代語言訊息
(
) 調整語言溝通的進行

 
二、常見的非語言行為溝通管道
       
及非語言行為意涵
溝通管道
           
目光接觸或注視
代表善意與興趣,追隨喜歡與吸引的人
彼此互相凝視代表兩人間的親密
顯示彼此的相對地位【視覺優勢行為】
調節互動行為
「瞪視」代表敵意與挑釁,甚至引發攻擊行為
臉部表情
最能表達個人情緒感受
具共通性,喜悅、憤怒、悲哀、恐懼、驚訝、嫌惡
情緒的表達及辨識是跨文化的,但也有例外,例外透過學習而來
e-mail中的情緒符號─教科書圖4-14-3(p.115)
肢體語言
象徵手勢有助於溝通內容,例如OK、勝利、發神經、NO
不同姿勢顯示情緒狀態、他人關係與所處情境掌握程度,例如促膝長談形容彼此吸引、互動愉快,協調同不等…
動作,需要整個身體配合才能表現出來的特定行為,如擁抱、親吻、攙扶、跑步等
觸摸行為
肢體觸摸可以引發對方正向的反應,例如摸頭、牽手、摟肩膀等
碰觸時間過長或觸摸部位不適當反而引發負面效果
主動的觸摸行為與雙方相對身分地位、性別有關




11 -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非語言溝通管道(二)
壹、課程綱要
非語言溝通的管道:
1.目光接觸或注視。
2.臉部表情。
3.肢體語言。

4.觸摸行為。
5.空間距離。
6.聲音線索。
7.衣著打扮。
    一、常見的非語言行為溝通管道及非語言行為意涵()
   
二、非語言行為的基本解讀向度
   
三、非語言溝通能力的差異
貳、內容說明
 一、常見的非語言行為溝通管道及非語言行為意涵()
空間距離
1.      親密距離50公分,夫妻、情侶、好朋友,聞到體味,易有肢體碰觸,摟抱對方,方便講悄悄話
2.      個人距離50~125公分,朋友,偶而拍拍肩膀表示讚許或欣賞
3.      社交距離125~350公分,與個人感情溝通無關的互動情境,長官與部屬,同事與同事間,動作拘謹,不會有肢體接觸
4.      公開距離350~700公分,互動相當正式,如演講、課堂互動,雙方關係正式而疏遠
     性別差異:女性(  善、不具威脅性、易與他人相處)與他人的人際距離小於男性與男性間(領域不容侵犯)的距離
    文化差異:拉丁美洲人、南歐人(義大利、巴西等)互動時的人際距離較非
    
接觸文化(亞洲人)接近許多
聲音線索
語氣、說話速度傳達出不同的意義
音量大小、頻率、語調、音質、語氣的停頓等均稱為聲音線索
傳達訊息多樣化,包括說話的內容(語調、音量、音調、快慢)與說話者的個人訊息(情緒狀態、背景資料、個性)
透漏對方對我們的態度和感受(友善或敵意)、文化背景與年齡、身體狀況
衣著打扮
美貌具有各種正向的特質,樂於親近
內在自我風格的忠實展現,有著鮮明的個人色彩
影響他人對工作能力判斷的第一印象
二、非語言行為的基本解讀向度
向度
           
接近程度
代表喜歡與具有正向感受的程度,如頻繁的目光接觸、觸摸對方、與對方距離較近、身軀傾向對方等代表有好感,希望親近對方
喚起程度
對事情感受的強烈程度,如頻繁的注視、多變化的語調、聲音的線索、生動的臉部表情,較大幅度與較頻繁的動作代表在意進行的事情及互動的對方
優勢程度
互動雙方的相對權力關係,例如老闆或長官主動的碰觸、放鬆的互動交談姿勢等

三、非語言溝通能力的差異
   
解讀能力
表達能力
自我監控
(一個人能時時間控自己的行為,以配合情境或他人期待的傾向)
強,能體會對方情緒
能調節自己的表達行為
弱,無法完全體會對方情緒
調節自己表達行為的能力較差
性別
(社會角色差異)
男生
較差
較差
女生
人際互動敏感度較佳,情緒表達坦白清楚
透過不同管道傳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社會角色理論強調:性別差異是因為兩性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所致。

12 - 狼來了!狼來了!-欺騙的偵測
壹、               課程綱要 
非語言的欺騙線索 例:《王牌大騙子》電影
    一、欺騙的偵測   二、增進非語言溝通的品質
貳、內容說明
 
一、欺騙的偵測
   
(一)觀察不同的非語言溝通管道所傳達的訊息,以有效分辨是否在說謊        1.語言內容最容易控制,最不易出錯;2.非語言溝通管道中,臉部表情最容易做假,不易偵測,最不可信;
           相較於臉部表情,肢體語言或聲音線索更能幫助我們偵測欺騙,例如不自覺的肢體語言、摸頭、摸臉、摸衣服、扯衣服、腳打拍子、手動來動去、交疊雙腿又放下等等;聲音線索例如結巴、不知所云等等。
    (二)尋找欺騙的線索
瞬間即逝的表情(喜歡或討厭)
持續時間不到十分之ㄧ秒
聲音線索的變化(不自然的變化)
目光線索(不安定的眼神)
訊息之間的不一致(漏洞百出)

 二、增進非語言溝通的品質
 
多重管道
 
多方觀察
      ←  →
注意情境
13 - 「緣」來就是你-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壹、課程綱要
影響人際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緣分】
【包括個人的個性特質、時空距離、對方所具有的特性、彼此之間的配合狀況等等】 
貳、內容說明
一、個人所感受到的親和與需求程度
定義
人是社會的動物,想與他人接觸,建立並維持關係的需求,有個別差異。
程度差異
主動製造與他人互動機會,不喜歡獨處,積極維持與他人關係,並避免衝突發生
不主動與人親近,發生狀況時感受到的衝擊較小,對維持人際關係較不積極
四個基本動機
正向刺激:互動中得到樂趣,感受愉悅氣氛
得到他人的注意力:肯定與讚美
情緒的支持:遇到挫折或失意,他人給予安慰支持與幫助
社會比較:不確定或焦慮時,提供訊息以供比較
情境
焦慮、恐懼的情境,親和需求提高,希望與同樣處境的人做伴,以建立關係,並進行社會比較,降低焦慮
   
二、時空的接近性
 
1.近水樓台先得月、next door sweet heart】「時空接近性」對友誼形成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
2.  即時回饋:互動增加、分享情緒、分擔壓力,好感逐漸累積,彼此情誼逐漸形成、加深;時空距離拉遠,在感情上會產生嚴酷考驗。
3.  單純曝光效果:重複接觸某個特定的人事物後,對其正向評價或好感逐漸增加的一種現象,接觸頻率愈高愈喜歡(例:歌手出新專輯打歌宣傳),熟悉之後,戒心才能消除,正向評價才會發生,前提是初次接觸,不能是負面的評價。
【我們看到的自己和別人看到的我們是不一樣的,「鏡中的我」與別人眼中的我是左右相反的】

三、能力
 
1.  優秀能力的人比平庸的人更易讓人欣賞喜歡,更具吸引力。
2.  過份優秀幾近完美時,距離遙遠,很難親近或喜歡,激起個人「不優秀」的自覺。
優秀的人犯錯反而會拉近距離,增加喜歡(例:美國甘迺迪總統);平庸的人犯錯更增反感。
   四、外貌的吸引力
 
1. 美貌的刻板印象:
1)相信「凡是美的就是好的」(美貌的刻板印象),聰明、成功、快樂、適應良好、有自信、高自尊、具有良好的社交技巧;美貌刻板印象跨越文化與國界。
2)美貌代表健康,具有吸引力與生育能力。
3)與美貌的人在一起,提昇了別人對我們的評價─「輻射效果」;若是陌生人,反而產生對比效果,評價更低。
4)美貌的人獲得較多注意力,有較多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以練習並發展社交技巧,達到自我實現的預言。
2.  美麗的標準
1)娃娃臉,大眼睛、小鼻子、小下巴,看相可愛。
2)成熟型,深邃五官、挑高眉型、帶笑意大嘴。
3)平均值,五官大小及之間的距離加以平均,愈覺得熟悉親近,具吸引力。
4)女性腰與臀圍的相對比例2:3,沙漏狀更具吸引力;男性則呈V字型。
3. 美麗的代價
1)美麗的人深具吸引力,並較具未來發展潛力,甚至在法庭上也能發揮影響力。
2)美麗的人無法肯定自己真實的能力,具有不穩定的自尊。
 3)美麗的人花費許多時間和心力,努力維持美貌,以符合別人的期望。
五、相似性
 
1.  個人背景相似:年齡、種族、學歷、家庭社經地位。
2.  外貌吸引力相似:即外表相配,評估自己的吸引力與條件,判斷對方是否在「可及」的範圍。
態度價值觀相似:有助於拉近距離,增加好感。吸引力兩階段模式,吸引力和態度相似程度關係密切,首先先遠離態度與我們不相似的人,爾後在態度相似的人中發展友誼。
六、需求的互補
 
1. 對方表現出來的行為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則具吸引力,例如依賴性高的人易為強勢會照顧對象的人所吸引。
2. 需求互補假說可能發生在初始,覺得新鮮有趣,最終還是會與相似的人在一起。
 七、回應他人對我們的喜歡
 
1.  平衡理論:一般人喜歡的關係是「平衡」關係,當關係不平衡時,會對個人造成「壓力」,個人會採取行動使得關係恢復平衡狀況,例如當別人歡喜相對時,我們很難不動心,或如伸手難打笑臉人。
2.  得失理論:喜歡的回應比想像中複雜,當我們逐漸贏得別人的喜歡時,個人會獲得肯定的感覺,但若發現別人的喜歡逐漸消失,那種被否定的感覺會使我們更討厭對方。
【伸手難打笑臉人、耐心加苦肉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14 - 眾裡尋他千百度-愛情的種種面貌
壹、課程綱要  兩性親密關係的建立
 貳、內容說明
 一、愛情的本質
     Rubin,1973; Davis,1985
愛情
喜歡
關心:為了對方願意做任何事(Rubin,1973
依附:有極強的慾望想和對方廝守(Rubin,1973
親密:彼此親近且能分享內在深處的感受(Rubin,1973
熱情:一種魂縈夢繫的感覺,具排他性,有性的渴望,希望藉由肢體接觸,得到合為一體的感覺(Davis,1985
關懷:傾己所有、毫無保留的付出,有偏袒異味,勇於付出,盡力維護所愛之人(Davis,1985
對方值得尊敬、聰明,可以信任,討人歡喜
    法拉第(Fareday):『難道我的理智分析不出這種力量的主要成分?難道我就註定要謙卑地向這種感覺低頭?啊!是愛情。我決定冷靜,以智慧判斷,用意志力控制。結果,明天,它依然如拖將的野馬,盲目地在草地奔馳!阿!是愛情。』
二、愛情的型態
基本的愛情類型
狂熱式愛情
友誼式愛情
一種整個心思幾乎被另一個人佔據的強烈情緒狀態(Hatfield),對方已經成為我們身體靈魂的主宰,屬於充滿強烈情緒色彩的愛情。
情緒二因論(Schachter,
1964
):【錯誤歸因的結果】:強調特定情緒的出現均是生理喚起和認知解釋共同作用的結果。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產生強烈情緒感受,墜入愛河。喚起─吸引力假說,強調生理喚起是影響吸引力感受的最重要因素。
愛情的發展建立在尊重、相互了解與對彼此愛情的信心上,一種溫暖、親密和會心的感受,沒有強烈的情緒起伏;兩人彼此自我揭露的程度很高,能坦然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深刻感受、經歷挫折與未來夢想,不會過度理想造成失望,關係較能持久。

不同依附類型的愛情
安全依附類型
信任對方,愛情持續時間較久,對愛情亦有較正面的看法。
焦慮依附類型
愛情生活很不穩定,情緒起伏大,易忌妒,不信任對方,每段愛情維持不久。
逃避依附類型
不相信愛情,不願和人多所牽扯,儘量避免和他人建立深刻關係。
愛情三角論(Sternberg
親密
感覺親近,能分享彼此感受。
熱情
包含性的需求與對彼此身體的渴望。
承諾
願意維持這段關係,並許對方一個未來。
psy14.gif愛情三角理論
 

愛情風格理論(Hendrick & Hendrick
情慾之愛male
在意對方外貌,重視性滿足
友誼之愛Female
深刻的友誼,彼此關心
遊戲之愛male
不願承諾,喜歡周旋數個愛人之間
現實之愛Female
以理性方式選擇對象,斟酌對方條件,及對方可能對自己生活、事業的影響
佔有之愛Female
希望得到所有注意力,易忌妒,想控制對方
利他之愛
願意犧牲自我成就對方,除非對方快樂,否則自己不會快樂




15 - 你的詩和我的夢-親密關係的維持
壹、課程綱    兩性親密關係的建立
 貳、內容說明
三、兩性親密關係中常見的問題

溝通不良


←     →
 
壓煩感產生
不相似


1.溝通不良
男女溝通方式的差異
伴侶言行的歸因解釋
男性: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爭取自己想要的;較為直接,少用暗示、間接方式表達需求;遭遇感情問題時,退縮、沉默,不願討論。
女性:善體人意,注意人際和諧,溝通方式較為間接,不直接說出看法或要求;遭遇感情問題時,直接針對問題討論。
關係增進模式:造就快樂幸福的伴侶關係,對伴侶負面的言行舉止心平氣和的接受或體諒,有利於溝通,更能體會或欣賞對方的優點。
苦惱持續模式:使兩人變成怨偶,對伴侶表現出來的負向行為出自內在、時常發生,正向行為係情境使然,偶發不會持續,無法欣賞對方,溝通困難,自然容易出現問題。

關係增進的歸因模式





內在的


╬→


 


更滿意彼此關係
類似行為常出現
 

很多方面都如此


負向

外在的


╬→



 


偶發事件值得原諒
類似行為少出現
 

特定狀況才發生





苦惱持續的歸因模式




外在的


╬→


 


關係滿意度下降
類似行為少出現
 

特定狀況才發生

 

負向

內在的


╬→


 

覺得對方壞脾氣關係更形惡劣
類似行為常出
 

很多方面都如

2.厭煩感的產生與不相似姓
厭煩感產生
態度價值觀的不相似
固定的互動模式
刺激─價值觀─角色模式
有助於減少彼此之間的摩擦與衝突
一成不變的模式令人厭倦,易有第三者介入
第一階段:刺激
在乎外貌吸引力、對方能力與社經地位
第二階段:態度價值觀考驗,相似性的影響力突顯,彼此改變與成長的不同步,「不相似」的關係出現。
第三階段:角色期待階段,以彼此的態度、價值觀為基礎。
改善方式:共同參與一些新奇、令人興奮的活動,感受到的喚起可強化對方吸引力的感受,增加彼此互動合作的機會,分享新的經驗與觀點,對彼此有「新」的感覺。

親密關係的終止
Leviger以「社會交換理論」闡釋:
1    關係本身的吸引力持續:例如社會地位高、有錢、長的美、能分享喜怒哀樂及分擔壓力等。
2    終止關係遭遇的障礙出現:例如經濟考量、再婚可能性、父母或親人反對、擔心別人異樣眼光等。
3    其他可能關係的吸引力出現:意指是否有第三者存在,包括情感的支持、保障、滿足種種需求時,較易受到第三者吸引,終止原先關係。
公平性:伴侶之間存在的是一種「共有關係」,而非「交換關係」;但整體而言,公平性絕對會影響到雙方對關係的滿意度,所得較少的個人常會覺得憤怒與沮喪,傾向終止關係。
本講次教科書補充  : 請點選補充教材
教科書補充 (一)可能的因應方式
                             積極


破壞性                                                   建設性






                             消極
(二)分手後的反應
1. 主動提出分手的一方,較有罪惡感,但較不沮喪、較快樂、較快恢復正常生活作息;
2. 被動接受分手的一方,較悲傷、孤獨、憤怒,男性痛苦感更強,反應更為強烈,甚至想要以暴力懲罰對方;
3. 兩人原本親密關係與相互依賴性愈高,衝擊愈大,愈感悲傷痛苦,難以平復。
(三)回復日常生活
1. 社會支持網絡,包括家人朋友的關心、支持與鼓勵;
2. 分擔壓力痛苦,重建生活秩序;
3. 女性優於男性。
16 - 表態!表什麼態?-態度的定義、功能與測量
壹、課程綱要      態度與態度改變
 貳、內容說明
一、態度定義、功能、測量
定義
McGuire1985):將物體或思想按照某個判斷向度定位的反應。
Petty & Cacioppo1981):對特定的人事物的一般性與持久性的正面或負面感受。
Eagly & Chaiken1993):經由對該個體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表達對特定個體的心裡傾向。
三元論:態度包含認知、感情與行為傾向。
單元論:態度主要是情感評價部分。

態度與人格差異
類別
人格
態度
內在特性
長期穩定
評價性傾向,可長可短,用以表達個體對事物的喜好、趨避與臧否
對象
較廣,刺激的反應傾向
特定的對象物
態度與價值差異
類別
價值
態度
信念
超越特定物體/情境的單一信念
針對特定物體/情境的一組信念
判斷準則
數量
有限
隨著學習經驗與信念組合產生,幾乎無限

功能
工具性
自我防衛
知識
價值表達
社會適應
表達態度以獲取獎賞或避免懲罰。
「否認」與「投射」心理自衛機轉,用以避免人格成分間的衝突與隨之產生的焦慮感。
整理對象物的知識與理解相關訊息,建立對象物與環境有次序、結構與意義的關係。
經由態度的表達,反應個人的基本價值。
建立、維持與促進平順的人際交往。

測量
直接測量
1.自陳式單一項目測量(請見教科書表6-1-1
2. 由多項題目組成的態度量表,例如Likert Scales:一系列針對態度物的敘述,態度敘述句表達正或負的情緒感受,由受試者表達符合自己想法的程度,意見的落點加總即態度(請見教科書表6-1-2)。
語意分析量表:經由一系列兩兩對立形容詞,要求受試者針對某一對象的感受傾向,落點代表其態度(請見教科書表6-1-3)。
間接測量
1.掩藏自陳式:請受試者說故事或看圖片說故事。
2.行為目標:使用非語言行為指標,在說服性演講中,點頭次數愈多、眼睛看著演講者次數愈多、身體愈接近演講者,愈可能喜歡演講者的言論;愈遠離演講者,愈不感興趣。
3.非干擾性測量:不會讓被測量者感受到他正在被測量的方法。
生理反應測量:看到漂亮的異性,眼睛為之一亮的生理反應。

17 - 你在騙我嗎?-態度理論與態度改變
壹、課程綱要        態度與態度改變
 貳、內容說明
一、態度定義、功能、測量
態度形成
認知系統:個體會理性估計事物的特性可以產生的獎賞與處罰,近而形成態度,例如選購家具、汽車等。
情感:基於情緒或價值判斷產生的態度,非基於客觀理性的評估,例如談戀愛、政治選舉時的投票行為等。來源有二:
1.   個體的價值觀念:例如人權價值觀、生命價值觀等
2.    個體的制約學習:
1    古典制約─個體喜歡或厭惡的事物,與另一個只有中性感受的事物配對出現,個體會對中性事物產生與原先喜歡或厭惡事物相類似的經驗,例如廣告影片中,美女俊男或歡樂時光中,搭配各種產品呈現,可口可樂廣告、黑松汽水廣告。
2    工具制約─個體對某事物做出反應得到獎賞或懲罰,因而學習到對該事物的反應偏好,例如孩子與成績差者一同遊玩,孩子的態度會受到父母讚許或不讚許的影響。
觀察學習─看到別人的行為受到獎懲,而感同身受,學到某些行為反應是被容許或不被容許,例如行人看到警察取締違規穿越馬路,而不敢隨意跨越分隔島。
行為:人們會根據自己所做的行為推論自己所持有的態度。
經由行為改變個人態度的兩個條件:(1)人們在原有態度立場模糊不清,(2)或缺乏可以解釋自己行為的理由時。
自我知覺理論
人們在不清楚自己對某事物的態度時,會反觀自己對該事物的行為,並經由自己的行為知覺自己的態度。
認知失調理論
當個體行為與他已有態度相矛盾,自身會處在一個認知失調狀態,它可以選擇修改自己原有的態度,或否認自己做過的行為。
二、態度改變的理論
      
學習新訊息的步驟





()   說服的學習傳播模式
訊息來源:說服者本身信用度
專業性、可信任度、吸引或喜歡程度、訊息涉入度(利害關係)、睡眠效果(5vs.九週)【折扣線索假設】
 
 
訊息
數量與品質(陪審團員)、單面訊息或雙面訊息(教育程度高低)、恐懼訴求(中度恐懼效果最高,抽煙致癌、2000年總統大選)
                                                                 ║          說服           ║
接受者(target
如同市場行銷之定位,教育程度、智力、自尊心【自尊與智力有正相關】【自尊與訊息理解接收有正相關,與順從負相關】、認知需求都會產生影響

訊息表達管道
平面媒體(理性雙面論證)
電子媒體(簡短摘要的說服訊息)

1. 高自尊的人因為看重 自我,不易服從他人,低自尊者較易順服他人。
2. 認知需求:個體在思考與認知活動上的習慣水準,高認知需求者習慣用心思考,因此說服論證愈強、愈具體,效果愈好;論證品質對低認知需求不造成任何影響;低認知需求者易受接近效果的影響,高認知需求者易受初始效果的影響。










18 - 你言行一致嗎?-行為與態度的關係
壹、課程綱要        態度與態度改變
 貳、內容說明
(二)經由行為改變態度
失調
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應合乎以下條件
Festinger,1957認知失調理論
當態度與行為矛盾或相反時由於行為難以收回,人們會改變其態度以紓解失調感;這是一種負面的動機狀態,例如塑膠袋使用、宗教狂熱份子的行為等
 
1.      缺乏行為的合理解釋
2.      選擇行為的自由
3.      行為或言語造成不可更改的承諾
4.      預見有嚴重的行為後果
5.      必須為後果負責投入心力多寡
失調感的恢復協調包括改變行為、減低失調感受與改變態度等。
(三)認知反應模式
處理說服訊息時的思考方式:(1)主動思索辨證;(2)懶得思考,依賴舊有習慣。研究者以深思可能性模式與法則─系統模式加以解釋:
深思可能性模式
法則─系統模式
中樞途徑:有利害關係,論證強而有力,合乎邏輯時,當事人會引發正面思考,進而被說服。
邊緣途徑:缺乏理解訊息的能力與動機,或在分心狀態,當事人會依賴與說服訊息無關的邊緣線索作反應(直覺);廣告商或政治文宣偏好使用邊緣途徑。
影響因素:
動機與自我涉入─承諾(自由意志或親身經驗)、議題涉入(中樞神經)、反應涉入
能力─適度的「干擾」會使個人抗辯能力降低,產生較多的態度改變,例如幽默順暢的表演會干擾個人的思辨能力。
1.      當人們有動機及能力思考說服訊息時,會系統化蒐集相關資料與思考論証,這種經由系統化深思的中樞途徑達成的說服,形成新的態度知識結構,效果持久。
判斷法則:在訊息有限,不願用心思考或缺乏認知能力時,會依賴過去經驗中的有效經驗法則進行判斷,這種判斷法則形成的態度時效較短,隨時可能因新的線索出現而改變。

 
說服訊息
 
 
         ↓
 
                        ╔═
              
   ↓
是否有動機處理
  ═╗
        ↓ 
是否有能力處理
       
  →
邊緣途徑
         ↓
 
 
中樞途徑
         影響因素:邊緣線索
            可信度、專業性、吸引力
   
         ↓
影響因素:論證品質

深思可能性模式

三、拒絕改變態度
(自發性的對抗說服訊息)
免疫理論
阻抗理論
說服言論如同細菌與病毒會造成感染一樣,改變個人的觀點;個體會產生抗辯,就如同身體的免疫機能產生抗體,批判會使個體自我產生抗辯能力。
人們不喜歡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會有一種不愉快的感覺,而從事被限制的行為可以清除這種不舒服的感受。例如禁書、管教子女方式等

四、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
影響態度與行為關聯性的因素(如何觀察態度→行為):
1.      層次相似性:態度的測量必須在行動、目標、情境脈絡、時間的具體性上處於同一層次,才具有預測性。
2.      人格因素:個體行為會受到人格因素例如內向、外向,自我監控高低的影響。
3.      情境變項:環境中的社會規範或外在壓力威脅,會影響態度的表達。
4.      強度與易記取性:在日常的習慣性行為上,態度的強度反應在認知上容易記憶的程度;個人對事物訊息的多寡,與是否有直接經驗,則會影響記憶喚起的容易程度。
5.      對象特性:對象物外型與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6.      行為測量問題:整合性態度適於預測某「類」整合性的行為,而非單一行為。
【計畫行為理論(理性行為模式):對象物態度、主觀規範與服從動機、行為控制能力知覺等三項因素會影響行為的意向,但是行為是否發生,則視當時情境是否許可而定;亦即態度是決定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19 - 看見你的苦!-助人動機及助人者特性
壹、課程綱要
助人行為(又稱為利社會行為:泛指一般對他人有利或以他人利益為主要目的的行為)
一、助人的基本動機
社會生物學觀點
進化論的觀點,個體表現出的社會行為均有其遺傳基因,助人是一種直覺反應,存在於我們的基因之中;親屬選擇的觀點,助人對象以基因相似者為限。
學習論觀點
學習的結果,基於利己的考量;藉由條件化的學習歷程,並伴隨外在或自我酬賞而來,符合社會期許。
同理心─利他假說
助人行為背後的動機都有自利的成分存在?Batson提出質疑,以「利他」的助人行為中,注意力的焦點在於需要幫助的人,以「同理心」為對方著想,對對方的感受與情緒也能感同身受。以同理對方的感受,以激發我們的利他動機,幫助對方,改善處境。
負向狀態解除模式觀點
我們藉由助人來解除自己的負向狀態,並非完全「利他動機」,也有「自利」考量。

二、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特質類別
影響因素
說明

同理心
個人具備的人格特質,藉由角色扮演,或嘗試以對方的觀點看待事情提高同理新感受;同理心愈高愈有豐沛的情感,能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也較易幫助他人。
道德理解層次
個人對行事為人的準則及道德價值體系的認知,道德理解層次愈高,愈不受世俗功利標準的控制,擺脫助人決策歷程情境因素的影響。
利他性格
多向度的概念,由五種人格特性組成

具同理心:體會別人的感受和情緒
具公平世界信念:好心有好報
具社會責任感
自我中心傾向低
具內控性格:事在人為
 
性別差異
危急情況,有旁觀者或陌生人時
男多於女
【英雄角色】
助人情境不涉及危險,對象是親人、老人、小孩時
女多於男
【體貼溫婉】
 
個人情緒狀態
正向情緒
快樂的情緒狀態更樂於助人,「好心情效果」會以正向觀點解釋他人行為,並藉由幫助他人維持或延續好心情(心情維持假說)。
負向情緒
關注焦點若在自己則助人可能性低;關注焦點若在他人,悲傷情緒有助於助人行為的產生。
     

20 - 助人千萬難?-影響助人的情境因素
壹、課程綱要 助人行為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一、助人的決策歷程 
數會性因素考量:怕被誤為沽名釣譽、擔心被疑另有企圖、擔心助人舉止笨拙、惹人訕笑等
 決定
 幫助
社會性因素考量




 旁觀者效應:在危急情境中,旁觀者人數愈多,因責任分散,個人可能獲得救援的可能性愈低。
 
 知道如何著手
缺乏專業能力知識
 
   承擔
  
責任
旁觀者效應、責任分散
 
 
 
  對事件  解釋
情況不明、無知
 多數人的無知:一全彼此陌生的旁觀者,面臨不確定情境時,會先壓抑本身的表現及反應,觀察他人,在彼此觀望過程中,卻對彼此缺乏表情及行動解釋為情況不嚴重,所以對方會如此鎮定。
  注意
時間壓力、分心
 
 
 
 



 
二、居住環境
 
  城市週遭環境充滿刺激與訊息,個人只會選擇關心在意的訊息加以處理,對於其他刺激加以忽略,以至於忽視他人情況,不太會去幫助別人【城市負荷過度假說】;也因此鄉鎮人情味大過於城市,城市的助人行為比例遠低於鄉鎮。

三、情境中的模範角色
 
       模範角色提供了「行為」供我們學習模仿,並打破害怕心理,肯定助人價值【見賢思齊】。



21 - 誰知我的愁?-助人方式及受助者的反應
壹、課程綱要 助人行為
      一、受助者特性
 
外貌吸引力
美貌的優勢影響助人的行為,外貌具吸引力較易獲得幫助。
 
 
與我們相似的他人
幫助相似的他人代表著相同基因的繁衍,並同理心他人的感受。
  ↑
  ← ╩
值得幫助的他人
與所處情境的責任歸因有關,不幸較能牽動情緒,並付諸行動。

二、助人方式
喚起:代價─酬賞模式

個人介入所需付出代價的程度
受難者所需付出代價的程度
 
 直接介入
 間接介入(或重新定義情境)
可能有各種因應方式
(視情境規範而定)
離開現場

三、受助者的反應
 公平理論
 威脅自尊模式(參考圖7-2
我們喜歡與他人維持一種公平關係,雙方付出與獲得的關係相當,當助人情境就是一種「不公平」的情境,受助者會希望藉由回報,使關係重回平衡狀態,否則會選擇拒絕他人的協助。
自尊受到威脅與否,會造成我們敵視或感激他人的協助的反應;來自關係親近的他人及相似的他人的協助,較會對我們產生威脅,因為社會的比較,使威脅增加,產生負面反應,包括拒絕對方協助、低估幫助價值、討厭對方等。

四、建立一個互助的社會
psy21.gif

22 - 追求死亡的本能-攻擊行為的理論
壹、課程綱要  攻擊行為
一、攻擊的類型─
1. 工具型的攻擊:為了覓食保衛生命而攻擊,以攻擊為工具來達成目的。
2. 有敵意的情緒性攻擊:由環境刺激與個人認知誘發生理及情緒反應的結果。
3.以社會對攻擊行為的許可程度分類:
(1)社會規範禁止的反社會攻擊行為(反社會行為的攻擊),例如暴力犯罪、幫派鬥毆、殺害
   變心情侶等。
(2)社會規範鼓勵的利社會攻擊行為,有利於維持社會秩序,例如執法者逮捕犯人或槍決犯
   人,父母或老師體罰子女或學生,軍人殺敵等。
(3)道德規範穩許的但不一定要執行的,例如教練處罰球員、軍隊可以磨練士兵等。
(4)道德准許使用的自我防衛 

二、攻擊行為受到重視的原因─
 
1. 人類除了延續本身生命的需要外,可以因個人情緒、認知與環境因素發動攻擊行為。
2. 人類攻擊行為的對象與範圍超過覓食求偶所需。
3. 人類發明武器,使攻擊的傷害性大增。
   攻擊行為最讓人恐懼的是脫離社會或個人的預期與控制的攻擊事件;例如九一一恐怖份子的劫機自殺攻擊事件。
   軍隊也是透過系統化的工具秀制約,使人們看到刺激時,反射性的扣下板機。

三、攻擊理論
本能論
動物行為學派,攻擊是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為了傳遞生命而產生的本能行為;
精神分析學派,攻擊是潛意識動機中毀滅本能的展現。
挫折─攻擊理論
挫折是阻撓個體達到目的的事物,挫折感會造成個體攻擊驅力,ex.性、飢渴;又例如經濟不景氣造成的挫折感,使人們想找人出氣(美國早年排華運動)
社會學習理論
攻擊是直接經驗和觀察學習的結果,例如兒童觀看暴力影片或圖片產生的攻擊言語或行為比看中性影片或圖片增加。
現代攻擊理論(多因交互作用觀點)
情境因素、個人特質因素與個人在情境中的心理歷程(生理、情緒與認知)。
四、攻擊的三個層次
1. 攻擊的誘發環境因素包括挫折、挑釁,攻擊示範者的存在,引發不舒服感
  受的因素,以及經由過去的學習制約而與攻擊連結的線索等,例如天氣、
  溫度、武器、暴 力電影等都與攻擊行為的誘發有關。

2. 
攻擊者的人格特質:易怒、敵意較高(A類人格)、以 暴力解決問題的價值
  觀、對挫折的敵意歸因方式,都會影響個體對外在環境刺激的反應。

3. 
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會影響個 體在情境中當下的生理狀態(是激昂或
  是平靜)、情緒狀態(憤怒或興奮),個體的信念與歸因會影養他對情境認知
  的解釋(別人的冒犯是故意或無心)等。
    
五、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
誘發環境因素

 ←→
攻擊者人格特質
 ↘            ↙

 
攻擊行為
 
23 - 本能還是環境?-引發攻擊行為的因素
壹、課程綱要  攻擊行為
一、生理因素與攻擊行為
 
早年的研究觀點,人們的行為受特定的生理因素所支配(單一因果論),例如特定的腦部組織或基因,男性暴力行為多於女性,被懷疑是男性Y染色體或男性賀爾蒙與攻擊行為有關,或是腦前葉切除手術可以終結精神病會的暴力行為。
1.   腦部結構的腦前葉、下視丘及杏仁核皆與攻擊行為的啟動與控制有關,環境中刺激的認知判斷會影響攻擊行為的產生。
2. 腦中的血清素濃度與抑制因挫折而產生的攻擊行為有關,血清素濃度較低的人比較會產生衝動的攻擊性行為;幼兒血清濃度低者也較易表現出攻擊行為。
3. 在幼兒發育期,如果體內的雄性激素較高,可能會影響個體的神經生理系統發展,較易產生攻擊性。
          個體的基因會影響其生理結構,也因此影響其與環境的互動。

生理特性
外向/內向

   →
社會環境
重要他人或機構
接受/拒絕

              ↖↘                 ↙                  
 
認知想法
公義世界、悲慘世界、報復世界
 

二、環境因素
物理環境
溫、溼度
高溫、溼熱攻擊性較高
武器效果
容易以攻擊手段解決問題


社會情境
 
挫折與攻擊
挫折引發的負面感受,引發攻擊
 
挑釁與報復
挑釁行為背後動機引發報復
 
媒體暴力
 
涵化理論

三、  個體內在歷程因素
  情緒感受與生理悸動
      認知與歸因
 悸動轉移理論:
人們在物理環境刺激或社會刺激下,會使個體生理處於悸動亢奮狀態,並持續到下一個情境,進而影響在情境中的反應,表現出比平常多的攻擊行為。
 敵意歸因偏誤:  個人傾向認為他人的行為出自敵意。
     


24 - 暴力遠離我!-攻擊的控制與預防
壹、課程綱要 攻擊行為
一、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類型
1. 對兒童施暴
2.
對配偶施暴
3.
對老弱長輩施暴

()對子女施暴形成的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
貧窮與居住環境擁擠造成的挫折感
經常搬家與他人隔離會使施虐不易察覺
父母價值觀與管教觀的影響

  管教者個人因素
施暴者欠缺控制自我衝動的技巧
幼年習得以暴力解決衝突
  缺乏自尊自信 
 
易受挫折被激怒

  受虐者特質
過動、衝動、不易管教
不遵從父母管教可能激發管教失當

()殺死家人的動機 
1. 由愛生恨
2. 憂鬱症引發
3. 怕孩子留在世上受苦

()對老人施虐的形成因素
1. 老年人特質:行動不便惑記憶退化不易照顧。
2.
社會經濟結構轉變:老人不再擁有家庭經濟支配的能力。
3. 
居住環境:三代同堂易生糾紛。
4.
子女忙於工作或自己家庭,易造成情緒與生活忽略。
5.
子女特質:長期失業、濫用藥物或有精神疾病無法就業。

()對配偶施暴的形成因素及預防
1. 夫妻相處空間有限不易迴避,一旦有情緒衝突便易產生肢體暴力。
2.
施暴者欠缺情緒管理技巧,或成長於被虐環境,自幼學 習以暴力解決爭執的模式。
3.
受暴者本身的特質與信念,包括傳統性別腳色、自尊低、沒有價值、經濟上依賴對方或怕失去孩子。

 防制親蜜關係中暴力的原則:親密關係可以用學習來改變【認知行為治療的基本原則】。
1. 設立婚姻協議,不用暴力。
2. 辨識會導致憤怒的訊息或刺激,透過行為日記記錄感受、事件和評價。
3. 學習並執行雙方事前約定取代暴力反應的行為或計畫。
4. 修正對婚姻的不合理認知或期望。
5. 學習解決問題的行為技巧,例如傾聽、同理、建設性建議等,而不是威脅、諷刺、批評。
6. 酬賞良好的表現,正向的酬 賞獎勵正面行為的表現。
    認知行為治療的基本原則,也可適用於老人或孩子的相處上,其先決條件是:「施暴者與受暴者願意ㄧ同解決問題。」
二、性侵害暴力與其影響因素【妨害性自主(強姦)】
 
()強暴犯的個人特質
1.個人成長經驗中經歷過母親通姦
2.
家庭中父親暴力欺凌母親
3.
被同性性侵害
4.
同儕影響
5.
從事色情行業的經驗
6.
具性早熟或雜交經驗
7.
常接觸強暴內容之情色片
8.
人際關係不佳等

()社會文化論
1. 父權文化下男女地位不平等,男尊女卑的文化觀念,使男性覺得可以支配女性。
2. 媒體的色情氾濫及強姦迷思,才是建立強姦行為的基礎。
3. 被害人衣著暴露、行為放蕩、挑逗易姓等不當行為,易會導致性侵的發生;因強 姦迷思的存在合理化了強暴者的信念。強姦迷思存在原因:人們期盼社會是有公義的,期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三、控制與預防攻擊
psy24.gif
 
懲罰的四個條件:     
 
1.  時間的立即性
2.  
行為後果的必然性
3.  
懲罰強度的適度性
4.
被懲罰者認為懲罰是合乎公義的

25 - 跟著「潮流」走-談從眾行為
壹、課程綱要 社會影響
 
社會影響四種形式:從眾、順從、對權威的服從、合作或競爭的人際策略。
       
  一、從眾
緣起
規範性社會影響:從眾係避免遭他人排斥、處罰,或引起他人反感。
訊息性社會影響:當資訊缺乏,個人會參考大多數人的意見,遵循他們的行為方式,因為他們更了解,掌握更多重要訊息。
影響因素
團體凝聚力:團體凝聚力愈高,個人從眾可能性愈高;認為多數人的想法不會錯,也怕破壞團體和諧,會出現自我監察的情形。
個別差異:個人控制感低者,從眾性較高,個人控制需求程度較高者,較不會受他人的影響。
性別因素:在面對面的互動情境中,女性的從眾性高於男性;當情境較為隱密或不需面對面時,女性與男性的從眾性並沒有差異。
文化因素: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鼓勵個人突顯本身才華,強調獨立自主,也因此從眾性較低;集體主義文化強調相互依賴,個人應與情境相容,並與團體共存共榮,因此從眾性較高。
多數人的影響
人數:人數愈多,個人從眾行為比率愈高;魔術數字人時,從眾行為最高,並產生天花板效應。
一體感:多數人意見一致,一體的感覺會對個人造成相當大的壓力,使從眾行為容易出現;當有雜音出現,一體感打破時,從眾壓力降低。
少數人的影響
少數人提出一致、堅持的想法,並引起注意,彈性、開放的態度出自信心,引動多數人重新思考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高地位的取得靠個人的信用度累積,早期從眾,隨後再提不同意見的策略,是一種非常有效且有影響力的策略。

26 - 引君來入甕-談順從與服從
壹、課程綱要  社會影響         
 
社會影響四種形式:從眾、順從、對權威的服從、合作或競爭的人際策略。

二、順從
腳在門檻裡策略:得寸進尺,首先先提出一個較小、較不易被對方拒絕的要求,對方答應後再接著提出一個較大、較困難的要求。
以退為進策略:首先提出大而讓人為難的要求,拒絕後隨即提出較小的要求,獲得同意的可能性會提高;第二個要求才是真正目的。
變化球策略:先讓對方低估所需付出的代價,俟對方動心後,再揭露真正的代價,對方會因為動心或承諾,難以放棄,因而付出較高代價;關鍵在於心理上的承諾感。
還有更多策略:先公開部分,再一一追加對對方有利的條件,逐漸增加誘因,以接受要求。感覺對方在讓步與修正,自己應該妥協;其次原先參考點有了改變,愈來愈划算。

三、服從權威
情境因素:受害者與我們距離的遠近,會影響我們對權威的服從與否;距離受害者愈遠,
    愈看不到受害者掙扎時,愈容易服從權威的命令傷害對方。例:打仗
心理因素:1. 承諾感  2. 實驗者的權威形象  3.代理人心態,執行權威的命令


27 - 只計個人利?-合作與競爭的互動策略
壹、課程綱要  社會影響         
 社會影響四種形式:從眾、順從、對權威的服從、合作或競爭的人際策略。

四、合作或競爭的互動策略
 ()、常見的合作或競爭策略
1. 囚犯困境遊戲
兩難困境,就兩人共同利益而言,應採合作策略,但就個人利益而言,競爭策略無法創造兩人最大利益,但卻可以保障個人處境不至於比對方更慘,在兩人競爭的情況下,造成雙輸局面。一般人在面對利益衝突時,太注重個人利益,寧可以競爭策略與他人互動,甚至不惜造成雙輸局面,也不願以共同利益為考量,採行合作的互動策略,以獲取雙贏的可能。【請參閱教科書圖9-3、圖9-4pp.299~300
2. 社會困境
當一群人面臨資源有限的利益衝突情境時,會掙扎於競爭與合作策略之間,並彼此相互影響。競爭的行為可以獲得立即的個人利益,合作的行為無法使眼前的個人利益增加,在他人使用競爭策略的影響下,傾向以競爭的方式回應,例如環保議題。
3. 卡車載貨遊戲
互動的一方或雙方具有某種控制權時,擁有控制優勢的一方不再甘於合作,並採威脅競爭的影響策略,進而引起對方報復,造成雙輸局面。【請參閱教科書圖9-5p.303

  ()、影響競爭或合作策略的因素
1. 個別差異
競爭者努力追求個人最大利益;合作者在意最大共同利益,尋求雙贏策略;個人主義在意個人最大利益。端是社會價值觀而定。
2. 性別差異
女性:在乎人際因素,不在意個人得失,傾向使用合作策略。
男性:評估合作策略可以獲致的較大個人利益。
3. 文化差異
西方:個人主義,每個人都應獨立,爭取個人利益,在再人際互動上出現較多競爭行為。
東方:非裔或亞裔等集體主義文化,有較強合作傾向,在與外人互動時傾向採競爭策略。
4. 溝通與信任
雙方充分溝通、討論,建立信任機制,可以提昇合作行為;具體承諾可以形成約束力。
5. 回應性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個人的互動策略常會受到對方的影響,負向的回應性強過於正向回應性,製造一個敵人比結交一個朋友容易。

28 - 一團還是一隊-團體的基本概念
壹、課程綱要 團體      
貳、內容說明
 psy28_01.gif


一、團體的基本概念
  (
)、 團體的定義與特性
1. 定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經由社會互動而相互影響,強調互動的重要性。
2. 特性:
(1)   藉由語文與非語文溝通、互動
(2)   逐漸形成內部獨特的結構
(3)   有一個共同努力的目標,產生「團體感」
(4)   成員間動態互賴的關係隨團體階段而改變

()、 團團體的形成
心理動力說
滿足基本生理與心理需求,包括歸屬、控制、情感等。
社會生物說
群居以抵抗環境的威脅,群聚產生親和的本能。
社會比較說
人們加入團體是為了與他人做比較,有一個客觀標準。
社會交換說
互相交換彼此所需要的東西。

 
()、 團體的結構
 psy28_01.gif

 
()、 團體的溝通
溝通係團體成員分享彼此看法、思想、感覺,以解決問題,建立情感的活動。
四種小團體中常見的溝通網絡:
1.      輪型:團體中只有一位可與所有其他成員相互溝通,成員間不能彼此溝通;
2.      圈型:團體中每位成員可與鄰近的二人溝通,卻不能與其他二人溝通;
 Y型與鏈型:每位成員可與鄰近的一至三人溝通,但有些人彼此無法溝通。
( )問題解決效率
1.在統合訊息時,輪型→Y型、鏈型→圈型(中心化程度)
2.問題困難度,簡單問題以中心化程度較有效。
( )成員滿意程度
中心化的溝通型態中,居於中央位置的人獲得較多訊息,了解全盤狀況,較覺得滿足;離開中心愈遠的人愈不滿足。
( )領導的產生
無論個人特質如何,處於可以控制溝通的位置上,較易成為領導者;領導者出現以輪型(中間位置)→圈型→Y型、鏈型
( )階級體系中的溝通
溝通方式與團體內金字塔型權力結構密切相關,訊息傳遞可分平行溝通、上行溝通(由上而下→指示、評價、督導、施壓),下行溝通(由下而上→事實資料、績效報告、請示或要求指導)
 
何種溝通方式較為有效?
1. 簡單問題→中心化溝通網絡
2. 複雜問題→非中心化溝通網絡
溝通方式vs.成員滿意度
1. 中心化溝通網絡→居中央者較滿意,但整體滿足感較低;
2. 非中心化溝通網絡→整體滿足感較高,較為人所愛。
3. 團體的凝聚力
凝聚力係團體吸引全體成員的力量總合。影響團體凝聚力最主要因素來自於團體成員間的(1)人際吸引;(2)能否滿足成員需求;(3)領導者的領導方式;(4)面對外來威脅或無其他取代團體時。
團體凝聚力愈強,成員間溝通互動越頻繁,愈能採正面友善的態度,產生組織的歸屬感,出席率高、能承擔責任,影響認同感,提高自尊心。
psy28_02.gif
29 - 一隻豬養不肥?-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壹、課程綱要 團體      
二、他人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在簡單或熟悉的工作上,別人的存在會增進個人的表現(激起狀態);複雜或不熟悉的工作,別人的存在會產生抑制作用(分心)。
 
 
社會助長與抑制
 

 

社會衝擊
          ↑
   ← ╩→
去個人化
他人總數+強度(身分、地位、權力、專家程度與個人關係)+接近性(時空上的接近程度)
個人處於群體中,「自我」意識會喪失,個人的行為成為群體的一部分,不需對行為負責,也不關切行為的結果。

30 - 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壹、課程綱要 團體      
三、互動團體的工作表現
 ()、工作類型
工作類型
 
加成性工作
不連續性工作
連續性工作
團體工作績效決定於成員工作表現的總和,人多好辦事
團體的工作效率決定於表現最佳的人,例如最正確答案、最佳解決方法等益智競賽,截長補短、集思廣益
團體的工作效率決定於表現最差的人,依照能力強弱分配工作,以減少個人因素,妨害團體績效

()、社會閒散
 
1.  隨著團體人數增加,個人平均工作量減少。
2.  社會閒散原因:
    (1)   隱藏在團體中,個人表現的可辨認性降低,無法
           
評價的結果,比較會偷懶;
    (2)  
團體人數愈多,個人愈看不出自己的努力與團體
           
成果間的關聯性,比較不會全力以赴;
    (3)
「多人ㄧ起工作目標較易達成」的認知;
    (4)
「多人ㄧ起工作ㄧ定有人偷懶」的認知。
3. 面對比較重要、複雜、有挑戰性的工作,社會閒散的
   
情形會減少;與熟人ㄧ起工作教與陌生人一起工作不
   
易閒散;全是男性的團體社會閒散情形教女性嚴重。
()、團體決定
團體極化
團體在做決定時,往往會較個人的決定更極端,可能更冒險或更保守,視做決定的條件而定謂之團體極化。
說服論點理論
社會比較理論
社會認同理論
當人們聽到某一立場論點愈多或越強,態度會產生極化現象,使論點說服力增大。
當別人與我們的立場相似,會建立更極端的常模,影響我們的態度。
團體討論可突顯他們的團體身分,使成員更認同團體,更符合團體規範。

團體決定
 
團體迷思
發生時機
行為癥狀
減少方法
避免策略
1.高凝聚力團體
2.特定結構團體
3.高壓力情境
 
1.極大從眾壓力
2.自我監察異議
3.心理衛士
4.全體一致表象
5.無懈可擊錯覺
6.道德的錯覺
7.對敵人的錯誤知覺
8.集體合理化
 
1.鼓勵成員表達或質疑不同意見
2.鼓勵成員分析決策優缺點
3.進行分組討論,減少團體一致的壓力
4.詢問外界專家意見
5.辦理會議檢討漏失之處
6.收集資料了解對方,知己知彼
1.成員應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2.提醒錯誤決策過程的危險
3.鼓勵成員獨立思考與尋找訊息
4.使用電腦輔助團體支持系統開會
 

31 -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領導者的權力基礎與來源
壹、課程綱要  組織與領導     
一、概述

個人認知信念
 
 
                       ↗↙                ↖↘

組織型態
 →
 ←
社會文化規範
 
 
意識型態結構
(尊君父觀念)
 

                       ↗↙                  ↖↘

政治結構
(
官僚政治)
 →
 ←
經濟結構
(
地主型經濟)

二、領導者的權力基礎
(
)、領導者的權力基礎
合法權
經合法程序,在組織結構中佔有位置,可做決策。例如總統有人事認命權力
酬賞權
領導者擁有獎賞屬下遵行其意志完成任務的資源。
懲罰權
當屬下不能達成任務或貫徹領導者意志時,領導者予以處分的權力。
知識權
又稱專業權力,個人因其知識、能力和才幹,能夠駕馭其工作而獲致的權力。
參考權
當屬下對領導者的領導心悅誠服,願意以他的意見作為參考,此種權力深入人心。
 ()、服從的權威
傳統型權威
在體制中經由世襲傳承獲得領導位置。
理性型合法權威
領導者的知識、能力、才幹能充分駕馭他所執掌的工作。
魅力型權威
領導者透過其智慧膽識,或品德、能力,建立其功業,使其言行對屬下擁有角色以外的影響力。
三、組織文化
類別
           
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為一個獨立而穩定的社會單位所具有的一種特質。透過規範、獎懲機制與示範行為,組織傳遞價值與信念給組織成員,使他們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組織文化價值的差異
(附註1
在台灣的中國人
美國、西德
個人主義低、權力距離大,逃避不確定性高,男性化中等
個人主義高,男性化高,權力距離小,逃避不確定性低
華人社會的組織文化
企業主由儒家倫理轉化而成的信任格局深層結構,受到以下影響:
1.      家族企業型態
2.      訊息中樞
3.      資源分配者
4.    權威象徵


華人組織的特性
差序格局
關係格局
信任格局
同心圓波紋的差序局,華人重視關係的親疏遠近,並據此進行資源分配與人際互動。
華人社會會因關係親密程度不同,使用不同法則與對方互動。
父母子女: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親友同學:人情法則互惠模式
一般交往對象:工具關係
一種人際的信任,針對特定個人的親近、熟悉所衍生的信任,信任的建立是特定的、主觀的,而不是基於客觀的判準。
例如:台灣中小企業因其生產技術、管理模式、資金運用特質與貿易行銷類型所形成的彈性化協力企業組合結構。
附註1
個人主義
重視個體或群體
權力距離
低:重視個體獨立與重視部署參與
高:重視屬下服從,管理上較專斷
逃避不確定性
低:較不焦慮、不怕改變,成就動機高
高:焦慮感高,抗拒變革,害怕失敗,成就動機低
男性化
高:重視金錢、表現,強調成就、獨立、果斷,性別角色信念比較傳統。
低:重視人與生活,強調互相依賴,性別角色信念較具彈性。




32 - 大丈夫當如是也!-領導者的形成
壹、課程綱要  組織與領導     
 
領導者形成的理論
理論類型
           
領袖特質論
常見的領袖因素:
1.      社交和人際關係能力
2.      專業能力
3.      行政能力
4.      領導效果和成就
5.      友善
6.  智慧思辨能力
劉邦
朱元璋
印度甘地
馬丁路德牧師
德瑞莎修女
 
情境論:時勢造英雄
局勢在困窘危險的關頭,比較容易產生強人型的領導;此外,透過情境安排的增強,可以塑造產生領導者,例如發言較多或出席頻率較高的人可能成為領導者。
英國邱吉爾
法國戴高樂
美國羅斯福、艾森豪
 
情境與特質關聯取向:Fielders的權變模式
領導者與成員的關係
團體任務與目標
領導者擁有的法定權利
1. 當三項條件俱佳或很差時,任務取向(重視任務達成)的領導者表現最好;
2. 
當三項條件中等時,關係取向(重視情境關係的維護)的領導者最有效能。
領導行為的向度





 
 
 
 

 

 
  體恤
 Y
理論

    

      
  團隊
 

 
無能
  結構
 X理論
 
 
 
 
 
 
    
    
 

      工作取向

 

信念
管理
員工意見
X理論
性惡
重賞罰,依規則行事
不參考
Y理論
性善
激勵參與充分授權
納入決策
     X理論與Y理論意識型態的領導者




33 - 德威慈並用-華人領導的特色
壹、課程綱要  組織與領導
家族主義與華人領導者
 () 華人企業主的特性:
 
1.華人家族企業主必須承擔家族成敗,
企業主有經營管理的正當性。
2.
企業主是訊息的中樞
3.
企業主是資源的分配者
4.
企業主是權威的象徵

(
) 華人家族主義的特色
 
1. 成家立業的使命感
2.
認真執行的紀律
3.
支持彈性處理的信任關係
4.
透過家族地位與信譽獲取社會資源
() 港台華人對領導者的期望
 
1. 品德修養:不爭功諉過、忠孝節義
2.
個性:胸襟開闊、坦承直率
3.
領導方式:以身作則
4.
達成目標手段:善用時機,運用群體力量
5.
對問題成員處理方式:引導、勸導與激發興趣
6.
面對逆境:面對現實、解決問題,衝破逆境、開創新機
7.
達成的團體成就:積極快速,達成目標,七分融洽、和諧,合作無間
8.
請成員參與計畫的合宜程序

(
) 台灣企業主眼中都好主管
 
1. 個人應具有:高尚的品德修養、負責擔當與魄力、工作熱忱、身心健康、良好溝通技巧、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2. 職務上應具有:工作經驗及專業知識、解決問題與應變能力、計劃與決策能力、
主持會議能力;
3.對部屬應給予:了解關懷及尊重、工作指導、培訓、參與機會、賞罰分明;
4.與上級關係:達成所交付任務、促進意見交流;
5. 與平行單位的關係:負溝通協調之責。

(
) 華人企業主用人的認知向度
 
 
 
 

關係格局
 
 
 
 
 
 
 
 
 
 
 
 
 
 
 
 
 
 
 
 
 
 
 
 
 
 
 
 
 
 
 
 
 
 
 
 
 
 
 
 
 
 
 
 
 
 
 
 
 
 
忠誠格局
 
 
才能格局
 
 
 
 
 
 
 
 
 
 
 
 
 
 
 
 
 
 
 
 
 
 






() 企業主可以透過三種方式使員工
轉換類型:
經營核心
(
//)

事業輔佐
(親//庸)

恃才傲物
(親//才)





事業夥伴
(
//)

耳目眼線
(疏//庸)

不肖子弟
(親//庸)





防範對象
(
//)



邊際人員
(疏//庸)

(
) 使員工轉換的類型
 
 
 
 

親疏異位
 
 
 
 
 
 
 
 
 
 
 
 
 
 
 
 
 
 
 
 
 
 
 
 
 
 
 
 
 
 
 
 
 
 
 
 
 
 
 
 
 
 
 
 
 
 
 
 
 
 
忠逆異位
 
 
才庸異位
 
 
 
 
 
 
 
 
 
 
 
 
 
 
 
 
 
 
 
 
 
 

(
) 自己人與外人之區別

自己人
外人
領導作風
較高授權
人際取向
較低授權
工作取向
組織位置
核心
管理階層
外圈
執行階層
工作設計
工作範圍
彈性
工作結構較清楚
僱用關係
長期僱用
升遷培訓多
短期僱用
升遷培訓少
資源分配
依社會責任
均等原則
依績效
公平原則
() 華人家族主義的人際法則
        
1.尊尊原則
2.
親親原則

(
) 家族主義展現的價值
        
1.家長權威
2.
關係差異

(十一) 華人領導行為(家長式領導的三個面向)

敬畏
領導者強調其權威是絕對地,不容挑戰,對部署做嚴密控制,要求毫不保留地服從
 
 
威權

慈悲

德行

互惠、感恩
領導者對部屬個人的福祉做個別、全面的關懷 
 
      
認同
領導者必須表現更高的個人操守或修養,以贏得部屬的景仰和效法

      

 
 
  


 
 
具備儒家倫理中的美德(仁、禮、孝)


(十二) 促成專業主義興起的原因
        
1.社會多元化發展
2.
華人企業國際化
3.
世界由工業社會進入知識社會

(十三) 專業工作者的特色
        
1.價值來自於個人能力和條件
2.
個人能力和條件來自學習,並經過社會認可
3.
報酬以「公平」原則分配
4.
對專業的忠忱與對組織的忠忱分離
5.
工作與生活分開
6.
需有專業倫理,為專業負責自律
34 - 男女有別?-性別差異的形成
壹、課程綱要  性別角色與社會行為          
     
性別角色的概念
     兩性工作平等法(民國90221)
     玻璃天花板現象:職場透過組織規章或組織成員的認知信念,對女 性所設的升遷或
                                        
工作限制。
一、為何要研究性別角色
   
   
生理性別
個體生理上是男性或女性,亦即染色體與身體性徵的差異,天生的生物範疇
社會性別
社會對兩性在社會行為與性格特質上所賦予的意義,來自文化的建構
性別認同
個人自認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不一定符合其生理性別
性別角色自我概念
個人覺得自己是否擁有傳統上男性或女性的特質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男性或女性應該具有何種特性的信念
性別類型化
個體學習到社會定義的與性別相關的角色歷程,社會將人、事、物標籤分類為男性的或女性的

二、性別差異
   ()、兩性差異心理學(maccoby & Jacklin,1974
 
1.   女性語言能力較佳
2.   
男性視覺空間能力較佳
3.   
男性數學成績較好
4.   
男性攻擊性較強
5. 
沒有證據支持傳統兩性差異迷思:女性社會需求較強、成功動機較低、自尊較  低;男性分析能力較好;女性較受生物本能支配,男性較受環境支配。

 ()、後設整合分析
 
        兩性在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如語言、數學)相當小,並沒有實際上的意義,而且差距在消失中。
 
 


()、兩性社會行為差異
類別
男性
女性
非語言行為
臉部表情差異最大,其次是身體線索,差異最小是語調
解讀較佳,女性較善於解讀他人的肢體語言及察言觀色
攻擊行為
攻擊性較高,隨年齡增加逐漸縮小
較易產生罪惡感
助人行為
在較為英雄式的情境,較易提供他人幫助
鼓勵擔任照顧人的角色,提供朋友安慰與社會支持
從眾與易受影響
男性平均地位高於女性,熟悉的題材較不易被說服
順從,服從性高,沒有主見,但「地位」會贏得尊重
小團體內行為
較注重與完成團體任務,重視如何完成工作
比較友善,較會同意他人觀點,採民主與參與式型態,重視社交互動與維持成員情感
情感與友誼
狐群狗黨一起玩樂或工作,以工作玩耍為主,不會做自我揭露
以分享感受的方式進行互動,重視情緒表達,表現較多親密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