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96下 現代化與近代中國的變遷 小阿諾重點整理

現代化與近代中國的變遷  小阿諾重點整理



空大書香園地

2004-02-24 全本教科書重點整理



前言:教科書出版時間,民國八十九年元月初版三刷。


第一章:導論    



一、現代化過程,包括了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是一個不能分解的,全面整體轉變的過程,其目的在描述人類事物,從十九世紀科學革命或工業革命之後的西歐開始,逐漸席捲全球的急速變化,它的基本原動力是以知識的大量增加為基礎。



二、導致中國延誤現代化的原因:傳統的儒家思想與現代化格格不入。中國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導向的國家。視現代化為西化的翻版,故為挽救儒家文化而對抗之



三、近代中國發展的衝突有兩方面:把儒家傳統與現代化對立起來、視現代化為西化。



四、近代中國與新帝國主義糾結不清之理:滿清衰弱為西方侵略的對象。滿清亦想學西方的堅船利砲以還制其人,而激起洋務自強運動。



五、近代知識劇增,科學逐漸能左右人類生存的環境,以往的風俗習制必須隨著改變以適應新環境的需求,這種適應的過程便是現代化。



六、滿懷希望的革命係指對新知識的吸收與傳統價值的適應調整,二者能調和平衡謂之。



七、最先現代化的國家是一種本土發展或稱內發性的現代化,即指完全是本身需要而開始的,故過程既長且慢。而外發性的現代化,是外力促逼而生,故改變過程快又突然。



八、因革損益指儒家在傳統價值的架構基礎上,去開啟創造求變之法,較具現代化精神。



九、為預防在變動劇烈的時代中不致凋謝萎縮,故須以兩途徑進行:保留、創新。



十、現代化過程中的幾個轉捩點:十八世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十八世紀的歐洲,尤其是英國處於工業革命中,促其響往中國的資源與市場,但中國仍閉關自守。十八世紀中葉英國大量傾銷鴉片到中國,而於1840引起鴉片戰爭,之後20年中國才開始學習西方的堅船利砲,強調洋務運動,此第一階段以求強為重。自1880年後滿清開始在經濟方面下手,此視為第二階段以求富為重。但中國的求富求強計劃均告失敗。



十一、湯恩比以文化的反射律,來看中國現代化過程的幾個轉捩點,可分為三個層次:器物技術層次:洋務自強運動第一、二期。

制度層次:康梁戊戌變法。思想行為層次:新文化運動。



十二、金耀基認為中國現代化運動有五次: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的同光洋務運動。

  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維新運動。國父的辛亥革命陳獨秀、胡適的新文化運動共產黨的社會與文化大革命。



十三、共產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把原來分散的社區歸納到一個政治系統中、把原來鬆弛的「部分」與「全體」的關係緊扣在一起。



十四、傳統的中國世界觀,無論是地理上或文化上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天朝自居,而無西方的國際平等觀念。直到甲午戰爭失敗後,才警覺非以西方富強之道改造中國不可。



十五、辛丑條約,使中國門戶開放,列強長驅直入,方導致國父領導革命圖強。



十六、以政治結構的角度來看,影響中國現代化的幾個指標:中央政府的權力:滿清有完整的官僚制度,但地方主義興起後,財政系統紊亂,破壞了官僚制度。



司法結構:滿清的法律系統不成熟,再加上國人不愛打官司,多以和解方式解決。又有司法管轄權與行政統治權合而為一的問題。社會利益與群眾參與:國人視家族利益高於國家社會的利益,故影響地方參與。



十七、政府是否有為,有四個重要條件: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易於動員人與物力高度分化的結構,助於推展工作。

上下溝通,有效率。領導者富經驗,且有進取精神



十八、於1905年廢科舉考試制度後,則以軍人最為得勢,其消耗掉4/5的國家資源,並淡化國家觀念,使政治更加衰退,愈不利於現代化。城鄉差距更為明顯,傳統教育制度被改變了,但新的教育制度又難以建立,亦影響國家現代化。



十九、此外尚有不利現代化的經濟方面因素:政府少有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沒有人注意生產技術的改進、國人的收入大多消耗在食物上而無力儲蓄、富人的投資只在土地方面而已、經濟力量散在民間而沒向中央集中故經濟力量薄弱、中國人口太多消耗太大



二十、以中國社會整體的層面來觀察:人口壓力大,使糧食漸感不足。都市不發達,

  因而沒有經濟資源來推動。家庭觀念強烈,而影響社會參與。



二一、以教育文化的觀點來看:教育以求取功名為主,否則至少做個安分守己的人,欠缺冒險求功的近代精神。科舉只重儒家思想,影響走向自然科學之路。藉科舉取得權勢者,為維護己利,而阻擋改革。    ★涵化指接納另一社會的文化特徵。



二二、當比較現代化社會時,要注意二方面:其內部轉變的過程、外來力量的影響。



二三、布萊克指出,比較法應用於歷史研究中,有兩種相互關連的目的:以比較法將複雜的資料重新組織與分類。解釋其應用的比較原則與組織的相似性。比較法用於組織時強調制度與形式;用於解釋時則主要討論原因與影響。



二四、布萊克建議,比較現代化應注意五點:一國新舊政治結構轉變的年代。

現代化挑戰是內發性或外來的一國現代化是否仍保持原有的版圖與人口一國在近代是否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一國是否有完整的結構與制度去適應現代性。其看法較具普遍性



二五、比較中、俄兩國之現代化:於1860年代兩國進行轉變時,雙方落後早期現代化國家的距離差不多。雙方都有一個綿延不斷的傳統,及有效率的中央政府。雙方都有悠久的價值系統,例如:都強調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而政府則扮演捨我其誰的領導角色,這些價值觀在在都影響官方意識形態與政治的運作,並存於積極者的腦海中。



二六、中、俄其他背景的相同處:都務農貧且困、兩國的文化傳統均有助於國家的統一與大有為的政府、都傾向中央集權化、面臨科技革命挑戰的初期雙方的反應相同(即隔離知識分子去接近它、利用西方科技來保衛領土與制度文化以扺禦西方的影響)。



二七、防禦性現代化指非西方國家現代化的主要動機,並非發自社會內部,而是發自社會的外部,其目的在保衛自己本身,免於西方以政治經濟的優勢進行侵略,並不是在追求國家的發展與改革。此點中、俄大致相似,雙方都相信應定於一,皇帝代表天意。



二八、中、俄兩國現代化相異之處:市場與交通:俄國的市場較發達,貿易交通網以及專業化生產都比中國發達。

心態與觀念:中國比較缺乏適應性,太重傳統,且自恃為天下的中心,不願變革。

 俄國則較無。

工業化經驗:俄國早於十八世紀中葉已有工業化經驗,亦有選擇性的重點發展,常從國外進口新科技,吸收新知。而中國傳統文化包袱太重,起步太晚。

俄國政府對經濟的控制與土地的買賣限制少,故商業易於擴充,農產品出口大增。中國則沒進一步發展工業,亦無工業分布,私人財富也無法律保障,農業又無剩餘俄國人口集中於都市的比率較中國高,中國都市內的階層流動較少,沒有特殊的社會力量可以動員起來。反觀俄國則可充分反映社會情勢的系列變動。

教育方面:中國重視傳統與考試制度,缺乏活力成長的特質,且較少實驗新的事物中國人口眾多,區域性差異大,中央極度控制,減少了互助合作,壓制了改革。

二九、中國難現代化的原因:行政系統過於中央集權化其控制所有的社會組織、重視家族與宗族利益、人口負擔過重、傳統儒家思想文化阻擋了改革。



第二章:中國與近代世界的變局



一、滿清一味堅持傳統的中國為世界中心的國際秩序觀。於1841年因鴉片爭戰與英簽訂南京條約。英國達成通商、求償、對等外交等任務。使滿清首次接受對等外交的觀念。



二、於1840至1860年間又與列強簽訂了望夏條約、黃埔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使中國的門戶徹底打開。滿清雖自知無法維持往昔唯我獨尊的地位,但仍抱持逃避的心態,不願面對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三、滿清於1860年後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陸續派員赴列強考察,各國在華均派有使節,但滿清由於怕事,不願派出駐外使節,亦無人願當此無光彩之職。遲至1877年才首次在英設公使館,之後二年在其他國家亦設公使館,才算正式進入國際社會。這些都是在列強進逼下的作為,但此時滿清仍無積極開創、調適新的對外態勢。



四、於1880年後西方加速工業化,更向海外擴張市場,其產品大量湧向中國。而中國在不平等條約的影響下,工業更不易發展起來,再加上傳統包袱沈重,地廣人眾,使改革更加艱難。讓中國失去東方宗主地位,於1880年後已無稱臣納貢的景況。之後又喪失沖繩、安南、朝鮮的宗主權。1894年甲午之戰,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予日本,並放棄朝鮮的宗主權。於十九世紀末中國已呈現被列強瓜分的局面,再加上義和團動亂,導致八國聯軍,被迫簽下辛丑條約,毀滅了中國獨立的國防,使得滿清的信譽破產。



五、於1900年後以地方紳士和年輕學生為主的新興力量,扮演對外關係的重要角色,以較理性的方式,爭回列強在中國享有的非分利權,逐一地成功。但此時日本卻大肆強佔在中國列強的利權,打破了列強在華的均勢。並埋下侵華的遠因。



六、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巴黎和會中並未討論列強在華利權問題,而引起舉國不滿,於同年5月4日北京學界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為名,發起五四群眾運動。



七、民國十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大肆發起群眾運動。民國十三年國民黨採聯俄容共,使革命聲浪大漲,並倡「革命外交」,爭取國際平等地位,取消列強所訂的不平等條約。



八、於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國際地位大幅提升,遂展開外交攻勢,當時採行的方式如下:不以群眾暴動為手段,而以協商說理方式說服列強放棄不當利權。不求立即改變,但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決心與目標不變。先與小國訂平等互惠新約開始,再誘大國效法。中國亦同步改革,修訂稅則與法律,以杜列強拒絕改革的口實。



排定收回主權的次序,先是改善本國關稅自主談判,次為治外法權,最後收回租界



九、於民國三十二年初中與英、美的新約簽訂,結束了百年的不平等條約。於抗戰勝利後,中國才得以平等地位進入國際新秩序,且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



第三章:政治結構的變遷



一、於1894年甲午之戰,中國被新起之秀日本打敗,此時中國本有良好的改革契機,其引發了三股政治史的進程力量:革命團體:國父深感改革無望,方領導革命。

立憲團體:那些了解西方的地方仕紳和中級官員,力倡變法實行新政,但跟朝中大臣和慈禧起了衝突,終致徹底失敗,一切回歸舊制。此時全國成立多個立憲團體,

 向慈禧請願應速行君主立憲,但為時已晚,因起了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國。

新建陸軍:由袁世凱主導的陸軍日益茁壯,常擁兵自重控制華北,左右全國政局。



二、民國五年八月民二國會復會,但因段祺瑞與黎元洪之爭,又因張勳迫使黎元洪解散國會,且逕行擁清復辟,而發生第二次的帝制反動事件,為段祺瑞、馮國璋聯手平服。



三、民國成立之初,南京政府的危機有:各省的派系難以捐棄己見精誠團結。列強不予承認,擔心利權受損,而暗中支持北方的袁世凱國人對民主政治缺乏認識與經驗



四、民國初年的選舉權規定:年納直接稅二元以上、有逾五百元不動產、小學畢業學歷。



五、首屆於民國二年選出的國會議員稱為「民二國會」。當時的二大黨:國民黨和進步黨,國民黨力反袁,進步黨則擁袁,國民黨失敗了才發起二次革命。於民國二年十月六日,選袁世凱為合法正式的總統,並撤消國民黨議員的資格,使民二國會人數不足無法開會,民主憲政為之中挫。於民國三年一月十日袁世凱解散民二國會,另籌會議修法延長總統任期,亦想恢復帝制,而發生首次帝制反動事件,終於民國五年袁去世。



六、辛亥革命是由革命團體、立憲團體、各省新軍聯手(或北洋勢力)促成的。



七、北方於民國六年在段祺瑞主導下,選出「安福國會」議員,但西南五省反對。南方亦於民國六年在廣州成立軍政府,孫文為大元帥,南北此時開始分裂。



八、民國十三年國民黨改組,參照蘇聯模式,以黨治國,以黨領政,由其中央政治委員通過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組成國民政府,並進行北伐。於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統一全國,國民黨召開第二屆五中全會,宣布進入訓政階段,但因共黨挑戰與日本侵華,故一直無法召開國民大會,進入憲政時期。遲至民國廿五年五月五日才公布五五憲草,但因沒開國民大會,故此憲草一直不能成為正式憲法。



九、國民黨的臨時全代會,選出一百五十名參政員,組成國民參政會來凝聚全國力量抗日,並籌備修訂五五憲草,督促政府興利除弊,及諮詢民意,但無實質的立法與監督權十、抗戰勝利後,民國卅五年一月首次政治協商會議於重慶召開,各黨派皆有人出席,原已形成制憲進入憲政階段的共識,但國、共卻相互遣責且兵戎相見。國民黨於是獨自聯合其他小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草案,於卅六年元月正式公布,並於該年選第一屆國大代表,次年選蔣中正為總統,而選副總統卻引起紛爭。此時中共更加壯大,終於席捲全國,吞噬了民主憲政成果。



十一、中國近代民主改革屢遭挫敗之因:內憂外患頻仍,偏激分子易吸引群眾;而和平的民主改革,常予人緩不濟急之感。中國缺乏民主憲政的傳統,掌權者怕失勢而阻擾之;人民又寄望明君與政治領袖出現,而忽視自身的權力。民主素養需在實際運作中獲取寶貴的經驗教訓,而非僅靠教育即有所成。



第四章:經濟組織與發展



一、於1860至1895年可視為中國經濟現代化的第一期。而1860年開始自強運動的第一階段,目標在追求富強,此時以發展兵工業為主,想學西方的船堅砲利,以抵擋西方的侵略。此期的特徵有:全屬官辦的軍事工業。早期多由地方當局主其事,而造成日後整合的困難不同的武器跟不同的列強合作,亦成往後難以整合之因。外聘專家未傾力相授,不僅成本甚高,而且品質不佳。



二、而1870年進入自強運動第二階段,加以發展跟兵工相關的煤、鐵開採,並創辦交通。

  因國防的周邊實業,跟民生亦有相關,於是產生「官督商辦」模式,由人民出資辦理。但由於民股受制於官意,故無法跟洋商對抗,根本沒有競爭力。



三、於1885年進入自強運動的第三階段,此時實業已逐漸擴及民生攸關的輕工業。由於人民對「官督商辦」不滿,就出現了「官商合辦」,共負虧盈之責,其比官督商辦更有效率,故亟為普遍。



四、於1928年以後,國民政府以黨治國,努力發達國家資本,使國營事業增加,並側重發展重工業,對外爭取國際平等互惠,對內力求經濟組織步調統一。



五、自強運動效果不彰之因:由於實業都跟官方脫不了干係,失敗之責難以釐清,且易導致貪污腐化,故事業難成。而西方具資本主義精神,開放競爭能激發理性判斷,又重視工作倫理。自強運動之初,實業多由地方當局主事,並各行其事,常隨主子搬遷,耗時費力,影響事業發展,甚致有人亡政息之景況發生。中國以往向他國輸出技術,而今卻要輸入技術,在心態上較難調適,又遭清流人士批評,而影響號召力。



六、於1895至1928年視為中國經濟現代化的第二期,此期民營企業已蓬勃發展,尤其是輕工業進步最神速,許多地方都設有工廠,金融業也開始發展。於1914至1918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列強停止生產,而使中國的現代化工業得以快速發展,競爭力大為提升。1919年發起五四運動,提倡抵制洋貨,愛用國貨的民族運動,促銷國貨。



七、在二十世紀初,中國新式工商業發展出現榮景,但潛藏下列的危機:政局一直不穩定,使投資風險高,不易發展出全國性的大企業,故規模均較小。現代化工業多集中在沿海和長江流域的港埠,而內陸跟他們的經濟情況落差亟大,影響政經的發展。

由於中國的生產技術比不上洋貨,僅以輕工業發展較好,而高級產品仍賴進口。



八、於1929年中國實施關稅自主,對保障本國工業發展影響至鉅。於1937年擬定五年經濟計劃,改善國內金融、交通、農工等環境。全以國家之力展現出強烈的經濟企圖心。

此期國軍已能自製各類武器,並跟外國合作製造飛機與艦艇。並發展交通建設,籌建鐵路與公路多條,又與外國合辦航空公司。發展重工業,改革農業實施「二五減租」,誘使地主將資本投向工商業。積極整頓礦業,控制產量。



九、政府於1925年實施法幣改革的顯著成效:藉以統一國家的金融,調節經濟發展。如今改由中央發行貨幣準備貨幣,有助各銀行省掉許多麻煩,又能靈活調度資金。

白銀國有,不再受國際銀價漲跌影響,可維護經濟穩定發展。



十、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推動國家建設的成果不佳之因:國民黨的黨紀與黨德不如訓政時期,時有貪污腐化情事發生。沿海的工業現代化發展遠超內陸,造成失衡現象,且工業發展領先農業,而提供了共產黨發展的空間。



十一、抗日初期的三年,1937至1939年由於大半的農、工菁華地區被日本佔據,使農工產品大量減少,只有增加發行貨幣來應急,也因而導致通貨大幅彭漲,人民生活更困苦



十二、於抗日中期,1940至1941年因農產欠收,食品價格猛漲,糧食供應有限,使人民有斷糧之虞。再加上國軍徵兵,使糧餉需求大增,農村勞力減少。國府採行「田賦徵實」,以增加國家收益。並改善國營與民營銀行的貸款業務。



十三、於抗日後期,1942年起物資更加缺乏,國府於是採行直接控制方式。但經濟仍持續惡化,唯投機分子卻獲利不少,亦有公務人員因薪水太少而貪污,可是小地主和自耕農的賦稅則加重許多,引起他們對國府不滿。



十四、於1945年抗日勝利後,通貨大幅降價,本想推動復建計劃,但由於國府接收淪陷區的態度不佳,又貪污腐化,引起百姓極度不滿,通貨彭漲。此時共黨亦開始大規模內戰,物價快速上漲,使國府在軍事與經濟兩方面同歸於盡。造成兩岸分裂分治局面。



第五章:社會整合與轉變



一、茲二十世紀是個群眾時代,他們以追求公平和正義為出發點,其將民主政治與經濟相結合,使整個社會逐漸改變,共產黨亦靠群眾運動才快速席捲全國,而傳統領導社會的仕紳卻日趨沒落。



二、傳統仕紳指中科舉者在朝為官,在野者則為紳的士大夫,以及他們的家屬。他們雖佔亟少數,但為當時社會的統治階層,並掌控重要的經濟資源,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三、清末有二股強大的力量開始影響傳統社會的變遷:西方列強的入侵逐漸深化到中國社會各層面、國內社會內部群眾力量的興起。



四、太平天國的組成分子,幾乎全來自下層社會,但被仕紳階級的曾國藩等人擊敗。



五、太平天國瓦解後,滿清採行「捐納得官」,使富有者能買官,不久此類官逾中科舉者。當時亦開始學習西方的軍事,廣設軍校,培養人才,軍人於是成了社會的新貴。



六、於十八世紀中葉開始,出現了穿越中、西官民或商務交往的中介人物,他們精通外語了解現代化的西方世界,多當洋務的仲介商,亦因此獲得財富與地位,是為新階級。

他們也常參與社會的改革運動,影響社會的變遷。



七、在中國沿海工廠工作的新式工人,他們的薪水高於傳統工人,形成不同的集體意識和組織力量,有時會發動罷工運動,他們是社會的新群體。



八、學生運動:1905年滿清取消科舉後,學生人數激增,學生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於1919年發起五四運動。抗戰前學生發動多次群眾愛國運動,牽制列強,並督促政府改革。



九、學生運動的侷限:年紀輕,易衝動,常被利用。發起運動初期,群情激憤且轟動,但卻難堅持,又不會守成。學生應讀書,若罷課、遊行影響學業非國家之福。



十、女權運動:清末有人主張男女平等,婦女應受教育,並鼓吹民族主義,參與革命。



十一、勞工運動:廿世紀初期,中國現代化迅速發展,工人數於焉大增,時發生工運。其又受學生運動影響,強化了民族愛國意識。共產黨尤會利用工運,操控工運,製造事端,並藉以發展組織。工人原以罷工來爭取自己權益,若被政黨策動,會變得更為激烈,又因其對社會經濟影響較大,故政府多以武力對付,以致傷亡慘重,代價亟大。



十二、農民運動:民國十年在廣東地區先有農會組織出現,但多由共黨操控,日漸擴大且發生農運,常破害地方仕紳,沒收人民土地,直至國民黨清黨後才減弱。



十三、民國14年知識分子在各地採實驗方式來改善鄉村,進而改革社會。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平教會,他們選「翟城村」作實驗亟為成功。但推行至全國亦有困難。



十四、民國13年政府推行「新生活運動」,側重精神和倫理層面,破除舊習,建造一現代化國家,多藉宣傳,並以軍事化生活,來改造社會,但成效有限。



十五、抗戰使仕紳階層崩解,而新的社會領導階層尚未建立,影響社會結構的穩定性,其因有三:抗戰時留在本鄉者須跟日本妥協,或選流亡他鄉,均會喪失其原有社會地位,許多戰後又無法返鄉。經濟現代化使城鄉生活差距太大,仕紳們受教育後不願回鄉受罪。抗戰使通貨彭漲,仕紳們的財富日漸喪失,社會聲望隨之下降。戰前仕紳尚可阻擋共黨,戰後則無此力。共黨則採鄉村包圍都市的方式,逐漸佔領全國,仕紳地位則蕩然無存。



第六章:教育發展



一、自強運動時,滿清才開始辦語文學校,請洋人教英文,進而再教西方的現代科學,擴增科目,但在教育制度上卻未變。於1870年滿清派學童赴美、日留學,又派人出國學軍事。洋教會亦在中國開設書院,一方面培養傳教士,亦傳授現代化知識。



二、甲午戰敗方知必須改革整個教育制度,在全國與地方均設掌管教育的部門,並廢科舉制度,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理念。廣設農、工、商、師範等各級學堂。

清末教育學制雖有大幅度改革,但師資的質與量均不足,難以貫徹,加上國家財政困難,留學生素質良莠不齊等因素,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整個社會,致使成效不彰。



三、民國初年成立教育部,將學堂改為學校,學生激增,更改許多科目,並大開留學之門。國民黨和共產黨均派人赴俄留學,俄國則開設中山大學,收中國留學生專習政治。

在我國辦學的洋人必須獲得我政府同意,教規定的課程,不得教授傳教課程。



四、民國17年進入訓政時期,由於係一黨專政,故政府實施黨化教育與軍事教育以備戰。

並改變一般與大學的學制,推行國民義務教育,並訂出留學的限制,當時留學日本的最多。此時期的教育特徵:教育現代化神速,小學生人數激增,大專生人數亦增加不少。師資的量與質也大為改善。但因政府介入,實施黨化教育,行使窄化思想教育,並危害校園民主。



五、民國26年抗戰爆發,政府仍堅持推展教育,發展國民基礎教育與失學者補習教育,學制仍同戰前,但多為流亡式的學校,類似短期訓練班,並容許私人辦學,使小學生的人數增加不少。許多大學則組聯合大學,使大專人數較戰前增加一倍。抗戰時因經費困難,政府對留學限制極嚴,且只能學習軍、工、醫、理等。於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政府才將留學條件放寬。抗戰期間,政府發展社會教育,尤以電化教育進步最快。抗戰勝利後,許多學校遷回原址,但內亂再起,使大家更珍惜求學機會。台灣的

教育已現代化了,而大陸卻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後來學制因受中共政府的干預,未來能否現代化有待觀察。



第七章:文化思想的轉變



一、自強運動時期新思想的發展,有兩大障礙:新思想倡導者,不少人對西方文化不夠全面了解、深入。保守的反對勢力強大,尤其是慈禧熱衷權力,對外情識淺。



二、康有為獲德宗和光緒皇帝重視,主張循序改革,發起「戊戎變法」,目的為保清救國



三、清末知識份子,多存有一種亡國亡種的危機感,都認為應改造現存政治體,推動全面  改革是先決條件,而產生立憲與革命兩大陣營。他們都精於中、西之學。



四、民初被引入中國的新思想有: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虛無主義。



五、自由主義:肯定人的理性,在不損國家與社會利益的法制下,予個人充分的自由。倡包容異己,人人平等,自由經濟,思想自由價值多元,社會多元,及代議制的民主。



六、社會主義:重視社會整體,可犧牲個人,國家扮演分配的角色,故有集權的色彩,主張全部生產工具公有,生產所得完全平均分配,但派別甚多,立場各異。自共黨誕生,到國民黨容共,社會主義思想遂變為顯學。



七、虛無主義:指一些反傳統,不滿現狀的思潮,倡無神唯物,反既有體制、道德、價值觀、禮教的約束。他們暗殺官員,進行破壞行為,目的為打倒政府,使呈無政府狀態八、無政府主義:認為政府是維護現存體制和禮教的最重要支柱,所以要先廢除政府,人們才有機會尋求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九、胡適強調做文要: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他大力提倡大眾易懂的白話文。



十、民初的文學革命,強調以白話取代文言字,並重視文學題材的多元化和內涵的突破,及批判傳統文化。且反映對現實政治的不滿與無奈,新詩也突破舊體詩格律和聲韻的特質,充滿生氣蓬勃,卻顯雜亂無章,但可嗅出現代虛無主義的新內涵,但缺乏具深度的反思。



十一、訓政前期民國17至26年期間,國民政府加強主控思想文化活動,提倡新生活運動,胡適則倡導應全盤西化,雖有人反對,但在日本侵華時的抗戰聲中消失掉了。



十二、抗戰初期知識界聯合抗敵,致力於文學救國,使心性之學重新受到重視。而主張自由派的學者,更受政府的重用,多出任要職。勝利後國、共展開文宣對抗,加上長期抗戰,使經濟惡化,不少學者開始左傾,嚴勵批評國府。最後共黨節節獲勝,國府失去新興作家的支持,在共黨席捲全國後,大多數的作家則逃亡或噤若寒蟬,使中國近百年來的思想文化現代化運動為之頓挫。 



第八章:台灣與國際形勢的轉變



一、歐洲列強以達爾文的進化論,適者生存,作為出兵侵略亞非弱小國家的藉口。

二、於一八七四年日本向台灣出兵,引發生了牡丹事件,清庭以賠錢了事。因而促使日本於一八九四年六月大膽的以爭朝鮮主權為由發動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三、當台灣人民得知已被割讓,於一八九五年五月二日成立「台灣民主國」,推唐景崧為總統,劉永福為民主將軍,邱逢甲為義勇統領,姚文棟為遊說使。日軍則派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於該年五月六日,首先在台灣澳底登陸;乃木希典率第二師團在枋寮登陸;貞愛親王率軍在布袋登陸;於五月廿五日在台北成立「台灣總督府」。日本於十月四日在台北舉行「全島平定祝賀會」,在形式上正式佔有全台。



四、日本統治台灣時,一面實行軍事鎮壓,一面以懷柔遺老,以紳章、楊文會加以攏絡。



五、板垣組織「台灣同化會」,希望廢除台人與日人的差別待遇,但後來被總督府以「妨害治安」為名,加以解散。之後林獻堂、蔡培火等人成立「啟發會」,以「廢除六三法」為其目標。蔣渭水創立「台灣自治聯盟」,以促進台灣自治為目標。



六、民國廿九年十月日本在台推行皇民化、工業化兩大政策。民國卅年十二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募集軍費強迫台人買公債達六億元。民國卅三年正月實施「皇民練成所規則」,強制執行同化政策,教台人改用日本式姓名,並強徵台人當兵,共207183人。



七、民國32年11月中、美、英開羅宣言指出,日本應將東北、台灣及其周圍群島歸還中國



八、民國33年國府設立「台灣調查委員會」,以陳儀為主任委員,從事對台調查與研究工作,其任務有三:草擬台灣接管計劃綱要、翻譯日人統治台灣有關法令、研究與台灣有關具體問題。並成立「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以陳儀為班主任,成員120人。



九、民國卅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立即頒布「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在台設立隸屬行政院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及「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並規定該公署得制定具有法律效力行政命令。於九月一日命陳儀兼上述二職最高首長,以從事接收工作。其將台灣劃分為八縣、九個省轄市、及宜蘭和花蓮二個縣轄市。民國35年5月台灣省參議會成立。36年發生 228事件,台人要求地方自治、不願捲入國共內戰。但被視為叛亂,而派兵鎮壓。36年4月22日隨即取消行政長官公署,

改命魏道明為台灣省政府委員兼主席,5月16日台灣省政府正式成立,將台灣行政區劃為22縣與一個省轄市即台北。



十、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在台北市中山堂,接受日本台灣總督兼第十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投降。 ★林獻堂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目的為啟迪民智,為台人爭平等。



十一、光復後台灣將舊制五洲三廳,改為台北、台中、台南、新竹、高雄、花蓮、台東、澎湖等八個縣。縣下有區,區下為鄉、鎮,鄉之下為村,鎮之下為里。



十二、陳儀統治台灣時的不當措施:讓數萬日人繼續在台工作而不讓台人接替,使台人懷疑政府的施政誠意。實施專賣政策,其量不足且貴又品質不佳。政府設立貿易局,壟斷海內外貿易,因而扼殺台商生機。舉行全省漢奸總檢舉,使台灣人人自危,失業人口日增,經濟紊亂;省、縣各參議會亦無質詢與預算審核權,意見無法交流



十三、於卅六年乃爆發二二八事件,之後國府將台灣改為省政府制,令魏道明為首任委員兼主席,並派台人擔任省府委員,讓台灣政治運作同於大陸,且將專賣局改為煙酒公賣局,改訂公賣規則,減少各種強制規定;撤裁貿易局,成立物資調節委員會,開放工業民營。 ★歐洲侵略東方時中國展開「自強運動」,日本則推動「明治維新」。



十四、國、共兩黨的競爭,起於民國十三年國民黨實施聯俄容共時。抗戰時共黨均以土地改革者與抗日愛國者自我標榜。並倡國父提出的:聯俄、容共、農工三大政策為「新三民主義」,視民族、民權、民生為「舊三民主義」。其批評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即蔣、宋、孔、陳,為操控當代的四大家族。



十五、民國38年1月蔣中正被迫下台後,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38年8月國民黨總裁辦公室在陽明山成立。38年10月1日中共在北平立國。39年3月蔣中正在台復任總統。國民黨認為失去大陸之主因:制度沒建立、組織不健全。39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與台灣訂定「聯防互相協定」並派顧問團來華協防,極助日後對台的發展。



十六、民國39年8月國民黨成立改造委員會,以陳誠等十六人為委員,將黨的屬性定位為革命民主政黨,以反共抗俄、收復大陸國土為目標。國民黨遷台後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政策,極助農村經濟復甦。至57年方國際收支平衡,62年蔣經國實施十大建設,奠下邁向經濟大國之基。39年5月宣布全省臨時戒嚴,61年雷震發表「救亡圖存獻策」,但被政府以叛亂罪起訴,蔣經國於76年7月宣布取消戒嚴,80年5月李登輝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使台灣正式走上憲政之路。



第九章:台灣政治的變遷



一、道光年間台灣設有一府即台灣府;四縣即台灣、鳳山、嘉義、彰化;三廳即澎湖、淡 水、噶瑪蘭。中、英天津條約將淡水列為通商口岸,由英國副領事郇和來台正式開港,3年內又開放基隆、安平、打狗等。於同治元年來台設立洋行的國家有:英、美、德。



二、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發生日軍侵台的牡丹事件,起因五十四名琉球人被牡丹的原住民殺害。日本於是派兵犯台,後來由綜理台灣的欽差大臣沈葆楨,在英、美等國的調庭下,清庭以賠款了事。



三、於1885年二月廿一日中、法簽訂天津條約,清庭將越南交給法國,法國才自基隆、澎湖撤軍。之後清庭派劉銘傳為台灣巡撫,台灣方正式建省,設3府、1州、3廳、11縣,大力建設台灣,奠下了台灣現代化的粗基。



四、於1895年三月廿三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派能久親王前往接收,最先登陸澳底,該年十月四日在台北舉行全島平定祝賀會,能久親王亦死於台南。當時台人推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成立台灣民主國,劉永福為民主將軍,丘逢甲為義勇統領,與日人對抗。日本規定台人須在二年內離去,否則視為日本臣民。其實日本覬覦台灣的舉動始於該年二月廿七日,派兵先攻佔了澎湖,為佔領台灣作準備。



五、日本治理台灣的總督連續七任均以軍人擔任,於1896年四月日本政府以法律第六十三號公布「施行於台灣之法令之法律」,全文六條,使所有的行政命令效力視同法律,行統治台灣初始三年之依據。訂定保甲條例,規定10戶為1牌,10牌為1甲,10甲為1保,一人犯法,10戶連坐。每547人即配置一名警察,比日本當地超出一倍多。



六、日人實施重稅制,台人所繳的稅約佔收入的11.5%,於1904年台灣財政完全獨立。



七、日人實施「製糖廠取締規則」後,台灣製糖業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全被三井、三菱、藤山等三大財團兼併。



八、自1919至1936年日本以文人擔任台灣總督,並實施「日台融和」的策略。林獻堂在日本於1918年召集台籍留學生,成立撤廢六三法案為目標的「啟發會」,掀起了台灣人的政治活動,他們每年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至1935年台灣的地方議員,其中一半由官方指派,另一半則由在台年滿25歲,且年納逾五圓稅金的日人投票選舉。



九、自1936至1945年日本均以軍人擔任台灣總督。於1936年由小林躋造任台灣總督,其上任即提出:皇民化、工業化與南進基地化三原則,皇民化政策之的目在阻止台人暗中幫助大陸對抗日本,皇民化即要在短時間內從生活、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徹底改變漢人,使完全如同日本一樣,主要措施為:改姓名、講日語、變風俗。在推行講日語運動方面,採「國語家庭」的方式。並強迫台人家中奉祀大麻。



十、民國39年6月韓戰爆發,對台灣的重大影響:解除了中共計劃於七、八月攻台的行動。促使美國協防台灣。中共參與韓戰,被聯合國視為侵略者,而穩定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亦奠定了日後發展的基礎。



十一、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要求台灣停止對大陸所有的海空軍活動,並派第七艦隊前來觀察,而阻止了國民政府反攻大陸。但提供美援至民國54年止。



十二、國民黨於民國39年8月1日正式成立中央改造委員會,確立國民黨的屬性為革命民主政黨;並建立各種、各級黨部組織;確立以黨領政、領軍的黨政關係;設立革命實踐研究院,培訓黨的中高級幹部。在社會上推行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的改造運動



十三、我國於民國60年12月被迫退出聯合國。68年元月美與我斷交。75年民進黨成立。76年宣布解嚴。81年開放省、市長與總統由人民直選。



第十章:清末的經濟社會變遷



一、清末台灣貿易大幅發展的直接動因是:市場的開放、台灣地區人民高度的市場取向。

二、台灣入清以後,出口以米、糖為主,次為茶、樟腦等。而自大陸進口日用手工業產品

三、貿易條件的概念旨在比較進出口品單價漲跌幅度之大小。台灣進口最多的物資是鴉片

四、清末台灣茶、糖、樟腦業的生產技術無顯著改變之因:民性的安於現狀。民性的  念舊。民性的排外。文盲率高與交通不便,限制了新技術的傳播。台灣係新開發地區,利於採取多用土地,少用成本高的種植技術、施肥與灌溉技術。

五、在清末台灣屬於由入超轉為出超的地區,以後進地區與先進地區貿易的結果是利多於弊。主要原因為:有利的市場結構、生產位置的有利調整。其屬「擴散式發展」。



六、台灣的經濟上擴散式發展造成三種影響:緩和十九世紀中葉台灣的人口壓力、促成台灣經濟重心的北移、奠定日據以後的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 



七、日人矢內原忠雄著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指出台灣急劇資本主義化的理由有三:

  資本的累積。台灣人民富於貨殖。日本政府的力量。



八、清末台灣對外貿易或稱擴散式發展,對社會的影響:社會動亂的消滅、偏狹的地方主義逐漸消失、漢番衝突減少與原住民的東移、市鎮結構的改變(指市鎮中心的兩極化)、社會結構的變動(指經濟領袖由郊商、地主轉為買辦、豪紳)。



九、清末台灣對外貿易或稱擴散式發展,對文化的影響:台灣地區人民世界觀的改變、中國文化中的大傳統在台灣生根。



十、清末台灣對外貿易或稱擴散式發展,對政治的影響:促成列強對台灣的覬覦、政府財政收入增加使政府更加關注台灣,建設因而增多。



十一、大傳統文化指全國性的,是少數人經過深思並且有意識地傳承下來的文化,如儒家思想。小傳統文化指比較富有地方色彩的,是多數人在習焉而不察之中傳遞下來的文化,如戲劇、信仰、民謠、民間習俗等。當經濟條件改善後,小傳統文化會努力向大傳統文化提昇。          



★台灣對大陸的通商口岸以安平、淡水為主。



十二、台灣為擴散式的發展,而非集約式的發展之因:清末台灣人雖勤奮耐勞,卻只限於農業層面種植經濟作物「唯利是趨」,而未能運用於新工業技術的採用。多將消費用於食物和鴉片方面,而少從事於非生產性消費。基層建構不能配合。沒將賺取的外匯用於改進交通、教育、稅制等方面。



第十一章:教育的變遷

一、於1876年英國長老教會的巴克禮首先在台南市創立神學校,自任第一任校長。

二、官方於1887年即光緒十三年,劉銘傳在台設立第一所西式學堂,最初目標是培養翻譯人才,聘英人布茂林為教習。 ★日本佔台後最先設立的學校是芝山嚴學務部學堂。

三、古代儒家教育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六類課程為主。

四、日人在台設國語學校,分為師範與語學二部,師範部在培養日本人及台灣人的公學校教員;語學部設日語、台語兩科,對台灣人授予日語為主的中等普通教育。

五、光緒廿三年日人在台北醫院附設醫學講習所,民國七年改制為醫學專門部,兼收日人

六、於1919年台灣開始文官總督,其將教育分為四類:普通教育、實業教育、專門教育、師範教育。台灣第一所大學是民國11年日人創立的:台北帝國大學。日據時代台灣唯一的中等教育機關是:公立台中高等普通學校。民國卅年台灣總督,將小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使跟日本內地名稱一致。

七、台灣光復後的教育方針:闡揚三民主義、培養民族文化、配合國家與本省需要、獎勵學術研究、實施教育機會均等。

八、國府遷台後將學制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補習教育、特殊教育。民國57年延長義務教育為九年制。



第十二章:人口移動與技術移轉



一、隋代即有大陸商船來台灣。七千年前大陸就開始移民台灣,發展成:大坌坑文化民族

二、大陸跟台灣最近的主要貿易港埠是泉州。元宋時期,澎湖為大陸沿海魚民的避風港。

三、於十七世紀兩岸關係擴張,貿易頻繁的原因有:明末有大量魚民到台灣的北港、高雄一帶捕魚並從事貿易活動。日本發生內戰,急需進口大量的台灣鹿皮,而促使許多大陸人來台從事此項貿易。因荷蘭、西班牙與鄭氏家族進駐台灣,發展多角貿易,進而使許多大陸漢人也來台經商。

四、台灣人口移入的時期,自1600年以後增加最多:荷蘭人治台時期,由於其需台灣提供米、糖、鹿皮等貨,當時由大陸移入約十萬人明朝鄭成功時期,為反清復明,欲建立台灣為反攻基地,移入之漢人增至20萬人。清庭領台後自1683至1860年間,共增至兩百萬人,移入者多為福佬人和客家人,其為台灣人主要的祖先。日本統治台灣時即1895年人口又增至 255萬人。民國34年光復時增至600萬人。由民國34至45年自大陸又移入 130萬人,遷台最多的省份依序為:浙江、福建、江蘇、山東、廣東。1895年為台灣人口往外移的歷史起點,目前台灣每年約有二萬人移至國外。



五、日本統治台灣即1895年之前,台灣的技術多自大陸輸入,自日本治台後,則改由台灣將許多技術與資金輸往大陸。尤其是台灣的板橋林家在大陸投資最為凸出。



第十三章:資本流通──台灣資本家的崛起



一、荷蘭人治台時,其所屬的東印度公司雖掌握米、糖、鹿皮的輸出,但貨卻由台商鄭芝龍和漳泉商人提供的。鄭成功領台時,鄭氏家族更是壟斷市場。清朝領台後,才有許多一般的商人加入兩岸貿易的行列稱之為郊商。大陸的主要商人:泰益號、山西票號

二、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台灣資本家崛起之因:大陸資本的衰落、英美資本的式微、日本資本未取得絕對優勢。 



三、清末台灣最大的洋行是怡和洋行,其本店設在香港。英、美資本在台的最盛時期,壟斷兩岸輪船航運約三十年的是英商德忌利士公司。至1905年才退出兩岸航運。



四、跟大陸貿易的台商以大家族為主,其中最凸出者是:板橋林家,其尚創設華南銀行。清末台灣開啟與外商貿易後,有二種台灣資本家崛起:從事本地生產者與外商中間貿易的買辦人物。由於茶、樟腦的生產需要防番,而使擁有武力的豪族應運而生。



五、於一九三0年代「浪人」為地痞流氓,從事兩岸的走私工作。



第十四章:貿易對象與生活方式的變遷

一、於一八九五年之前的三百年,兩岸貿易大多操控在來自泉洲與漳洲的商人,其理由是:兩處離台灣最近、台灣屬海島地形、大陸與台灣之間高度的區域分工、中國的文化深植於台灣。    



★於一八九五年日治臺之後,台灣的國際貨易以美、日為主。



二、日本於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全國後,日本與大陸的貿易以台灣為轉口佔,漢人大量來臺,將鹿皮輸往日本,並將鹿肉製成鹿脯銷回大陸,再由大陸運出絲綢輸往日本。



三、當時提供中國商品給荷蘭東印度公司最多者以鄭芝龍、鄭成功家族最為有名。



四、鄭氏家族來自福建安平,其與李旦結合,共同從事對臺貿易。



五、荷蘭人進行對大陸貿易時,以夏門為最主要的據點。於1655至1657年之間,荷蘭人受鄭成功阻擾,無法進行兩岸貿易,直至荷蘭人派何斌餽跟鄭成功講好條件後才恢復。



六、於1717至1727年清庭領台期間,大陸幾乎是台灣貿易的唯一對象。1895年日本領台後,台灣的烏龍茶九成以上均銷往美國,包種茶則主要銷往南洋,樟腦則銷往德、美、英、印等國。 ★於1662年鄭成功領臺,並建立政權,趕走荷蘭人,取代了東印度公司。



七、於1860年之後,臺灣銷往歐美的茶、糖和樟腦,分別在廈門、香港轉口,係因臺灣本身缺乏良港、電報,且出口設備又不充足,故需借重大陸口岸。



八、日本領台後,台灣才漸由兩岸貿易,轉為國際貿易和日台貿易,係因:受戰爭影響、日本政府大量補貼日商、關稅改訂、專賣制度、日本欲切斷兩岸關係而使台日結合。



九、於民國卅四年八月抗戰勝利後,大陸又成了台灣的主要貿易對象。大陸淪陷後,民國卅八年五月十二日政府宣布台灣進入動員戡亂時期,而中斷兩岸貿易,此時卅年間台灣的主要國際貿易對象為美、日等國。



十、自清領台後,由於從事水利建設,使本省的稻米一年可收二次,故有剩餘輸往大陸。



十一、台灣多以農產品米、糖為主要對大陸的輸出物,來換取大陸的民生日用品。



十二、「藝閣」指台灣民俗慶典的遊行花車,以山水亭台樓閣為情景,由人物化粧巧扮,布置出富含詩意的情景,故又稱為「詩意閣」。台灣商人常利用迎神賽會時聯絡感情,並進行交易,且獲益甚豐。也常請大陸的戲班子來台獻藝,以維兩岸關係。



十三、自一九0二年後,台灣已漸減進口大陸的布帛,改由日本輸入,至民國卅五年已全採日本的布帛了。也以帽子代替包頭布,洋服代替淡青色的棉色服,西式鞋代替了中式鞋,婦人亦少有纏足者。表示在日治時代台人的生活方式被改變了。



十四、黃仁宇、余英時等人強調:中國文化的最根本問題在於數字方面無法管理。日本治臺時建立了完整的統計制度,才有許多統計資料。這方面是大陸所欠缺的。



第十五章:一八九五年前後轉折的意涵

一、日本領台造成轉變的意涵:日本強化了台灣人民的跨國經貿能力。日本早已埋下兩岸政治文化認同的困難。



二、日本強化了台灣人民的跨國經貿能力,可由下列幾個現象觀之:台灣由人口移入區轉而漸有人口移出。技術由大陸移入台灣轉而頗多由台灣移入大陸。台灣資本家在兩岸經貿關係中明顯崛起。



三、台商對外拓展經貿活動的經驗:掌握航權、發展多邊貿易、嘗試與外商合作、修習貿易對手國的語言或將子女送外國留學、與貿易對手國不同派系的政治人物交往、以開展覽會促銷商品、籌組貿易公會、凝塑工商領導階層。



四、在一八九五年之前,兩岸航運全由大陸資本家壟斷,且禁止其他人租用或購買船隻。



自日本領台後,方開放台商可買船或租船並申請帆船執照。



五、在大陸的台商,其在政治文化認同問題方面受到的折磨,可由下列幾點觀之:子女就讀學校的選擇前後有變。中日交戰前後赴大陸台商忠奸難判。政治分裂時期不良經貿往來經驗的後患。



第十六章:結語

一、李鴻章所謂的變局,包含兩個意義:中國面臨的是一個國際往來,瞬息萬變的近代世界。中國接觸的是挾堅船利砲的洋夷,是一個個已現代化的強國,而非藩屬。



二、司馬談將中國歷史文化分為六家: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名、墨漸絕,僅餘四家。陰陽家較接近應用科學,其欲運用五行自然運會之說,來限制君權的擴張。儒家思想中民本的傾向很濃,但又極重君權,故強調民貴君輕來限制君權的擴張,但其延長了專制的生命。法家更是與君權合作,加強了君權的威嚴。道德家主張無為而治,其為理想化的言論,並不適用於現實的政治。中國無論何家的主張,後來都與專制妥協,雖然君主專政限制了民主的發展,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卻延長了國家的壽命



三、自秦一統天下後,朱子說:秦之法,盡是尊君卑臣之事,所以後世不能變。



四、人民為維護大一統君主專政的政府,以及安全與秩序,卻寧願犧牲不少個人的自由,

均為懼怕異族入主中原。故曰:寧作太平犬,不為亂離王。



五、讀書人只為求官,而造成二個結果:須靠君主提拔而入仕途,故得失心頗重,而無法形成階級集團;君王為求鞏固權位,而寵信外戚,相互制衡,使知識分子無堅定的地位。知識分子只能謀官,而限制其他方面的發展;退職下來,卻都隱居山林,對鄉里沒有建設。  



★受法家影響,秦漢之後的政策是重農抑商,一直影響到晚清。



六、大一統的政治特徵是偏重政治的發展,而輕忽經濟社會的發展,使知識分子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尋求仕途,而不往別處發展。



七、中國土地集中在政府與貴族之手,他們不從事水利建設,又不能大規模生產,只將土地租給佃農,造成農村人口過剩,但生產落後,是謂匱乏經濟。



八、近代資本主義有兩種:商業資本主義。工業資本主義。



九、以地理上來看,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從西北逐漸傾向東南,其主要原因為避西北塞外夷狄的壓迫。因此,中國的國防與政治重心在黃河流域一帶。自元代後才向海洋拓展。



十、元明之後向海外發展仍為有限之因:中國以農立國,只求自給自足,又缺乏冒險進取精神。中國政治的干擾,影響向外平穩地發展。



十一、近代中國遭遇的最大挑戰即:現代化。從縱面觀察,現代化的影響是突破這種朝代演變週期;從橫面來看,是影響到安定與秩序。而現代化是要求全面的整體的轉變。



十二、現代化的過程:一方面要大量吸收各種生長元素如:知識、科技與資源;另一方面還要有客觀環境的配合即政治制度、社會與經濟結構、人文體系等,才能成長茁壯。



十三、現代化的指標:

知識方面:理論知識與運用知識的發展,影響到公共事務各方面;

專業訓練與技術職位,格外受到重視;重視教育方面質與量的發展。



政治方面:資源的運用與分配;國防工業與民生工業的分配;資源分配運用的政治化;

公眾因素的重要性逐漸加強;行政組織的日趨嚴密;政治參與與衝突的合理化;

人民影響政策的特點日趨明顯。



經濟方面:由發展到分配,從生產到消費,從製造到服務的各種轉變;強調機會的均等重於所得的均等。



社會方面:人口結構的轉變由高出生率與死亡率,過渡到低出生率與死亡率;都市化、國民衛生、生活指數的變化;社會結構的變化,服務與管理階層取得領先地位



個人方面:在價值方面,現代人具有效率,有高度的獨立與自動自發的精神,開放的心靈,求知慾。



在心理方面,個人擁有充分的選擇與成功機會,家庭與社群關係日趨淡薄的疏離感,社會與個人流動性大增,價值變遷日鉅而愈增的不安全感與相互競爭的壓力。



十四、現代化的副作用:造成的社會動盪與權力轉移、社會愈趨向於單元整合便愈益崩壞、造成個人的孤立與國家的極端統治、造成這個現代化世界的軟弱性例如核子災害、造成資源的消耗與自然的污染、大量生產消費造成現代人被物化的後患。



十五、早期的轉變比較明顯是以政治革命為關鍵,後期的現代化,比較傾向於分配與整合為重心的社會轉變。



十六、台灣渴望成為經濟大國,應在兩方面著力:一方面以成長掛帥,一方面以創新為先



十七、台灣已面臨了高度經濟現代化的併發症:資源分配與成長發展的衝突、社會整合與改變的選擇矛盾、個人的孤立與國家的極端控制也層出不窮、泛政治化的極端發展。



END





翠杉 2005-06-14 加減參考用

問答題:

一.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對台灣態度有何轉變.(第九章) 細節請自行斟酌補上

答: 派劉銘傳至台察看,相機籌辦:

1.開山撫番2.設置郡縣3.整訓軍隊4.振勵民氣5.採掘煤礦6.移駐巡府7. 禁移民。



二.後武官小林躋造施政措施.(第九章) 細節請自行斟酌補上

答: 1.皇民化2.工業化3.南進基地化。

2.皇民化: (1.) 改性名(2)講日語(3)改變風俗習慣。



三擴散式經濟發展對台灣有何影響?(第十章)

答: 1.緩和人口壓力2.台經濟重心北移。

社會面:1.不同祖籍移民融合2.動亂減少 3.市鎮中心兩極化4..經濟領導階層轉變(從郊商’地主轉為買辦及豪紳)。

政治面:1.促成列強對台野心2.政府收入增加3.建設更多。

文化面:1.造成台灣世界化及儒化現象。



四.清末台灣的茶、鹽及樟腦直接與西方發生密切的關係,但生產技術仍無顯改變原因:(第十章)

答:1.民性安於現狀:(認為技術不改進,產品仍暢銷)。

2.民性念舊:(拒用鐵磨,對舊日石磨懷著宗教敬意)。

3.民族性排外:(唯恐買石磨後外人獲利大於台人)。

4.台灣係新開發地(利於採多用土地,少用資本種植技術。

5.文盲率高。



五.清讀書人從入學到當官的過程.(第十一章)

答: 各級儒學通常配合學政任期,每三年招生二次。

(一).歲試(第一年) 科試(第二年) 鄉試(第三年,為中央派大員至各城辦的鄉試).而科試成績不佳者,還可參加錄科及錄遺考試。

(二).科試(及格) 鄉試(三年一次)鄉試錄取者為舉人,次年三月在京師參加禮部辦之會試(一連串考試)及格為進士。

前三名:進士及第. 第二等為賜進士及第. 第三等為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及第: 留中央部院任職,循序晉升,至部院首長。

賜進士及第: 可留中央任職或分發至地方任縣長。

賜同進士出身: 多分發至地方任職,為小縣之長或縣丞等副首長職。



六.清開放通商口案後有那些外國宗教在台灣設學校?(第十一章)

答: 1.光緒二(1876)英國長老教會之巴克禮在今台南創立神學校,學生15名。

2.余饒理在今台南市創長老教會中學(長榮中學前身),學生免費,光緒13 加設女校(長榮女校前身)招收不纏足女生。

3.光緒8加拿大籍牧師馬階創理學堂大書院(今台北淡水工商管理專校)。



七.日據時期有哪些不平等之教育政策?(第十一章)

答:(一).台灣總督府於光緒24頒「台灣公學校令」將各地國語傳習所易名為公學校,然不平等之處有:

1.課程內容比日本小學校程度低。

2.各地公學校除教員薪資由地方稅撥支外,其餘維持費概由各學校所在地居民負擔。

3.台人之中等學校教育雖在國語學校實施,但程度比日本本土之中學校低,且女生無學校可讀。

4.台中中等學校,其課程內容與國語學校所授相差無幾,修業四年,但程度遠不如日本本土之中學。



八.1860年後,大陸移民來台遞增情形為何1895年出現大逆轉?(十二章)

答: (一).1895日本領台~1945台灣光復期間,有台人改移居大陸。

(二).依馬關條約規訂,日佔台後,除原在外的台人及其子孫直接全改日籍外,或1895年後由台移往外地之人,亦可取得日籍,並編入「台灣籍」故住在福州.廈門等對岸之台民,被特別稱為「籍民」。

(三).在1911年改定國籍法之前,台灣籍民一面可因入日籍而得到日領事館的保護,一面因血統是中國人,在血統為國籍認定基礎的中國,其可持有中國籍.從是中國各種職業,並享有土地所有權,這是1895年以後台灣人民移往大陸的重要基礎。



九.試說明郊商在兩岸貿易地位之轉變因素.(第十三章)

答: (一).郊商在西方東漸後因不敵西方競爭。

(二).郊商本身的腐化而告衰微。

(三).19世紀上半葉中國及台灣都受經濟蕭條的波及。

(四).日本佔台後,利用種種制度,打擊大陸資本(如:大量津貼日商及關的改訂)。

(五).與華北關係極密切的台南郊商更因華北受日俄戰爭及義和團之亂摧毀而打擊更深。



十.台灣資本家在兩岸貿易中轉變的過程為何?(第十三章)

答在清末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已見台灣資本家的崛起。

(一).1860年對西方開放通商口岸前,台灣經濟以種植米及糖為主.社會上最有地位的台灣資本家為地主,與米糖輸出大陸的郊商為社會領袖。

(二).1890年對西方開放通商口岸後,有兩種類型的資本家崛起於台灣對外貿易的活動中。

1.因開港後貿易對象由中國大陸擴大而包括美日,貿易品由米糖轉為茶糖及樟腦.為與外商交易,塑造了為外商及本地生產者中介的買辦人物。

2.因茶及樟腦的生產使防番的需要更為迫切,擁有武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