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98上 發展心理學1-14章



98上 新版 發展心理學1-14

 課文重點 syl0315整理  2009-10-08

 空大書香園地


第一篇概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人類發展的原則
一般而言,人類發展的方向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從頭到腳」的原則,另一是「從中往外」的原則。也就是從頭發育(發展)到腳,從軀幹發育(發展)至四肢。
另一個人類發展的特性是整體性,也就是身體、認知以及社會層面整體發展,並非單獨進行個別面向,而是彼此相互影響。
彈性是人類發展另一個重要的特性,指的是人類面對正負向的生活經驗時,調整適應的最大能力。當一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重大的改變,將會導致發展過程的突然變化,如高度攻擊性的兒童,在經過社交技巧學習後,可能逐漸得到友伴的歡迎。

第二節發展心的研究主題
現代發展心理學研究的三大議題
一、先天後天
人們對於造成不同的人外表、個性、智能上差異的因素感到興趣,尤其對於這些差異究竟是由先天或是後天所造成,一直引起很多討論。
所謂先天是指遺傳的影響力,也就是受精卵即已決定,源自於父母的遺傳條件。後天指的是環境的影響,生理與社會因素產生的經驗所造成的影響。
晚期有許多學者採取中間觀點,認為沒有任何一種發展是排除遺傳或是環境的,發展總是被遺傳和環境所形塑,先天與後天是相互影響的。
先天觀點研究者,強調個別差異是預設的穩定特質,後天觀點研究者則認為發展是複雜與多樣化的,隨個人經驗而變化。
二、普遍性的發展脈絡特殊性的發展
普遍性的發展是指不論文化、性別以及個人背景條件的不同,大家都依循一個共同的發展路線,發展的差異只是基本的發展歷程中有了變化。
脈絡特殊性的發展則是指不同條件的人,依不同的發展路徑,所以發展依循多個發展路徑,個人發展和環境複雜互動,在每一個環境中造就獨特的發展。

三、連續不連續
人類的發展歷程是連續漸進或是在特定時間點躍進的方式進行?主張連續的學者認為,人類的發展是一個逐漸累進的過程,並非突然改變。
主張不連續的學者認為,邁向成熟之路是經過數個大幅改變的階段,每一次改變皆將個體推向一個更高的功能階段。
階段論認為,發展有如循階梯往上的歷程,向上發展的每一步代表另一個更加成熟,並重新組織功能結構。階段論也認為在進展至下一階段的時刻,有快速發展的現象。
以上三種論點,持一個平衡的觀點是目前較多的研究者所贊同的看法。二分法的方式無法反映人與環境互動的複雜度,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遺傳與環境相互影響,密不可分。

第三節全人生發展的觀點
現代發展心理學家開始重視成人發展的領域。這個全人生的發展觀點有四個基本假設,認為人類發展是:1.終其一生的;2.多面向與多方向性的;3.高度彈性的;4.受多項因素勢力所影響。
人類發展的主要時期
產前時期受孕至出生由單一細胞轉變為具有人類形體與適應外界世界的能力。
嬰兒至學步期出生至2在身體與大腦發育快速改變的時期,出現動作、知覺和智力的調和,出現與他人的第一次親密的接觸。
兒童早期—2-6動作日趨精細,思考和語言能力有明顯的道德感,幼兒開始和同儕建立親密的連結。
兒童中期—6-11體能上有進步,可邏輯思考、基本讀寫、自我理解、道德感、支誼形成和成為同儕團體的成員。
青少年—11-18第二性徵成熟,並具有成人的形體。思考更為抽象和理想化,重視學業成就。青少年重視個人價值和目標的意義並由家庭中建立自主。
成人早期—18-40離家,完成學業,開始工作,親密關係形成,結婚,養育小孩或建立其他生活圈。
成人中期—40-65多數人有不錯的事業,同時也協助孩子開始獨立生活,供養父母,更加意識自己的責任。
成人晚期—65歲以後面臨退休,身體哀退,面臨配偶死亡,他們反映出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發展是多面向和多方向,個人的發展含括相互影響的生理、認知和情緒/社會面向,並且發展也並非一定是增進或加強,在每一個時期,發展其實意味有增有減的歷程。
人生的發展在時間向度上,也是多面向和多方向,隨著時間與經驗,一個人也可能發展新的思維模式,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智慧。
人生的發展也是有彈性的。成年人的腦部功能仍有許多發展出新的認知能力的可能,學習與機會是影響能力發展的主要的因素。
人生的發展受多重因素的交互影響,有年齡、時代、特定因素。發展上的重要時期不但受生物因素的影響,也受社會因素影響。年齡和時代屬於對大多數人造成影響力的因素,對個人而言則可能還受到其他特定因素的影響。

第四節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收集感興趣主題或行為的訊息
研究者需依研究的興趣,收集相關資料,並擬定研究計畫。
二、觀察法
最適合用於無法以語言完整表達的嬰兒與幼兒的研究。優點是讓我們認識兒童在實際生活中的行為表現。但行為很少出現,或反社會行為是很難在日常生活中見到就較少機會進行觀察。
三、相關法
相關法的目的在於了解兩個或多個變項之間是否存在意義性的關係。
四、實驗法
能夠精確測量兩個變項的關係。當實驗者給受試者不同的實驗處理,也稱為實驗中的獨立變項。研究者必須將所有影響依變項的變項加以控制,讓每種實驗情境是平等的。
實驗法最大的優點是非常清楚的界定一件事是另一件事的原因。
五、橫斷法
指的是相同時間點對年齡不同的人所進行的研究,研究者可以確認他們所關心的主題在年齡予上的變化。

橫斷法的限制:
1.族群效應,族群指的是同一個年齡層的人,其成長過程中可能經歷相似環境與歷史事件。
2.是它無法說明個人的發展,因為每個人觀只被觀察一次。

六、縱貫法
指在一段時間內重複觀察同一位參與者的方法,研究期間可能相當短,也可能長達整個生命期。
其限制是練習效應,是縱貫研究效度的主要威脅之一,第二個威脅是參與者淘汰耗損。
長期追蹤研究的另一個缺點是隔代問題。

七、序列法
結合橫斷設計與縱貫設計的優點,先自不同年齡抽取參與者,再長期追蹤這些族群。
優點:
1.藉由不同年出生的同齡兒童之比較,可以確定族群效應之影響力。
2.能夠在同一個研究中同時進行縱貫與橫斷的比較。
3.序列設計較縱貫設計更有效率。

八、發展研究的倫理考量
兒童在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還未成熟,參與心理學研究時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可能更甚於成人。
研究者設計實驗時應履行的責任以及兒童參與研究的權利均予以規範。
對於參與者的所有資料,皆有義務加以保密,對於兒童來說,他們也有權利知道研究的結果。


第二章人類發展理論
第一節早期哲學家與科學家對人類發展理的貢獻
欲想了解現代發展心理學理論,有必要先介紹早期科學家的影響。
Locke洛克,主張人心如白板,心靈之中沒有先天觀念,與生俱來的心靈語言不存在,但神賦予人類有悟性的能力,在經驗之中發展這種天賦。在知識上人人平等,一切觀念皆須透過感官和反省去獲得。父母是理性的教練,經由嚴謹的指導,強化好行為。
Rousseau盧梭,認為兒童是神聖的,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依先天所設定的發展順序漸漸成熟。兒童有道德判德判斷力,有獨特的想法,成人的訓練則可能造成傷害。以兒童為中心的科家,認為成人必須回應孩子在嬰兒期、兒童期、兒童晚期、和青少年期等四個時期之中不同的需求。發展觀點是階段論和成熟的觀點為主,認為人的發展是「先天論」並且發展以「不連續的」方式進行。
Tetens,認為個別差異、成人行為亦可改變,開啟以人的一生發展為觀點。提出老人記憶困難,是先前記憶干擾所致。
Carus主張全人的發展,提出老年期的人並厄不有哀退,也有新發展的可能。
Darwin達爾文,提出演化論、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的原則,「具適應力的生理特徵和行為」的論點,對於發展心理學影響甚鉅。
Hull霍爾,認為人生的發展有如花綻放一般,是一個由基因決定的自發性過程。

第二節 20世紀中期的理論
一、心理動力理論
依據心理動力觀點,人們在一系列的發展階段中轉變是因為其生理的驅力和社會期望發生衝突,這些衝突的解決取決於個人學習的能、與他人相處與因應焦慮的方式。
(一)Freud佛洛依德理論
檢驗病人的潛意識動機,以「性心理」為核心的理論,強調在出生後若干年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關鋌時期,父母如何對子女性和攻擊驅力進行控制。
1.人格的三個部分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所組成。本我基本生理需求和慾望所驅使。自我人格中理性和意識的部分。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
2.性心理發展
兒童時期的性衝動將他們對身體器官的關注由口慾期、肛門期到性慾期。
1口腔期(0-1.5year old
2肛門期(1.5-3 year old
3性器期(3-6year old
4潛伏期(6year old -青春期)
5性期(青春期之後)共分為五期。

(二)Erikson理論
提出心理社會理論,可延長至成人與老年期。
1信任VS.不信任(0-1.5year old
2自主行動VS.羞愧懷疑(1.5-3 year old
3自動自發VS.退縮內疚(3-6year old
4勤勉進取VS.自貶自卑(6year old -青春期)
5自我統整VS.角色混亂(青年期)
6友愛親密VS.孤僻疏離(成年期)
7精力充沛VS.頹廢遲滯(中年期)
8完美無缺VS.悲觀絕望(老年期)共為八個階段。
兩者均認為每一階段的發展均會影響的後續的人格發展。

二、行為學派與社會學習論
學習理論著重探討學習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此觀點也強調人們從觀察周遭他人而學習。
(一)傳統的行為學派
Locke將嬰兒的心靈視為像一張白紙。
Watson強調學習是一種科學的行為,它具有可觀察性、與可評量性。他強調兒童要在幼兒時期就要開始制約其行為,才能產生出所欲的行為,經驗是一切,在決定發展過程中有其重要性。
Skinner是另外一位近代的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家。他利用鴿子的實驗導引出兩種行為反應:一種是與刺激有關而被誘導出的行為反應,另一種是與刺激無關而產生出的行為反應。而增強物(reinforcers)區分為第一增強物與第二增強物。第一增強物指的是任何一種刺激滿足人類的基本動力,如食物、水、與性。第二種增強物指的是對於人類重要的事物,例如:讚美、獲獎、榮譽等。增強物也分成了正增強物與負增強物。

(二)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是社會學習論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個體可以透過觀察進而模仿、學習到具體行為。社會學習論者的觀點認為,兒童獲得性別認同及性別角色偏好是來自於下列兩種管道,即
1)透過直接教授或不同的增強,兒童出現適當性別行為會被鼓勵,而出現被認為不適合性別的行為則被懲罰;
2)透過觀察學習,兒童接受種種同性楷模的態度與行為。此學派學者相當強調外在的獎懲及同性楷模示範的重要性。
Bandura認為經驗給人們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有關自己能力與才能的信念。自我效能信念幫助一個人決定何時模仿他人。

三、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的取向是著重於思考的處理與知識的建構。關心人們如何思考以及隨著時間思考如何改變。
皮亞傑,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皮亞傑根據他長期對於兒童的觀察與研究,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係依照感覺動作期(sensory-motor period)、前運思階段(preoperational period)、具體運思階段(concrete operation period) 和形式運思階段(formal operation period) 循序發展而來的。任何人的成長都需經歷此四個階段,其成長的快慢可能因為個人或文化的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因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後一階段發展的基礎,所以四個時期的發展順序是不會改變的。

各階段的年齡層
這些階段是依照順序發展的,長得快的,一定就會長得好?
皮亞傑認為知識的本質是操作,思想及推理是內化的操作能力,它們係由感官動作期的外在操作能力或動作智慧發展而來。

第三節當代理論觀點
一、訊息處理理論
主要論述:人類所有的學習和認知,都可以透過使用類似電腦輸入的方式來學習和輸出。
此理論的心理學家強調學生在學習時,必須編碼訊息,儲存在記憶裹,然後在考試時回憶必要的訊息。
二、Bronfenbrenner的生態學取向的理論
系統間的互動是系統與生態理論兩者所強調,不再只重視個體,而且也注重個體與環境互動的影響,是以「人在情境中」的介入觀點出發。因此,系統與生態理論有別於一般強調個人內在動力的理論,而鉅視的觀點來協助個體的問題。

生態系統理論的環境結構
1.微系統(microsystem)
微系統是指個體可直接接觸,對其有直接影響的系統。例如自出生起及很密切的家庭以及之後的學校、同儕關係。
2.中間系統(mesosystem)
中間系統所指的是各微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當兩個或數個微系統在價值觀念產生衝突時,通常會造成個體適應問題。
3.外系統(exosystem)
外系統是指一個人不直接經驗,仍影響發展的社會環境。包括工作場所、社區組織與服務、家族親戚、大眾傳播媒體、法律服務等,個體居於其中,雖非扮演主導的角色,但此系統卻間接影響個體的適應。
4.鉅系統(macrosystem)
即之次文化和與文化,微系統、中系統、外系統都包含在大系統之中。

三、Vygotsky的社會文化理論
他認為我們知道兒童的許多基本能力之發展,是藉語與父母、兄姐、師長或同儕的合作而得的,社會互動對認知成長有重要貢戲的信念,是社會文化觀點的基石。
認為每個文化會教導他們的兒童如何去使用他們的心智如何去思考。
他認為主要是學習造就知識的構成
而他的基本論點如下
1.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2.鷹架作用(scaffolding)
3.合作式學習
Vygotsky論點,Piaget忽略了在人類發展上,社會與文化的影響力。

四、全人生觀點理論
全人生觀點理論將人類分兩個時期:人生早期和人生後期。
Baltes等人提出全人生觀點的特徵:有多向、可塑性、歷史脈絡和多重因素。
有多向是指發展含成長與衰退,當人們在某一方成長,在另一方面可能還衰弱。
可塑性指能力與技能因學習或練習而改進步。
歷史脈絡強調我們出生與成長的文化是在一歷史時期,而我們是在此特殊的環境中發展。
多重因素人類發展受生理的、心理的、社會文化的,以及生命周期的影響。

第四節發展理論的總結
發展理論的觀點與特性p34-35

第二篇生理與動作發展
第三章產前發展
第一節 遺傳的基本原則
一、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
(一)有絲分裂
體細胞經由有絲分裂複製產生與其具備相同之46個染色體的細胞。
有絲分裂是指細胞核中的染色體發生複製,進而生成兩個細胞核,最後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在細胞週期中,有絲分裂與細胞質分裂(cytokinesis)同歸於有絲分裂期(M期)之內。有絲分裂生成的兩個子細胞中,含有與母細胞相同倍數的遺傳物質。
(二)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僅發生於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這也是產生基因的改變的主要方式。
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生殖母細胞經由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生殖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只有體細胞的一半,以確保雌雄生殖細胞在結合後的染色體數與體細胞者相同。這種由生殖母細胞分裂為生殖細胞的過程,稱為『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比較
染色體行為
 1.有絲分裂:同源染色體各自獨立
 2.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兩價(bivalent)直到後期 I
染色體數目--減數分裂後減少
 1.有絲分裂:完全相同的子細胞
 2.減數分裂:單倍體子細胞
後代的遺傳相似性
 1.有絲分裂:完全相同的子細胞
 2.減數分裂:子細胞內親代的染色體有新的分配
 3.減數分裂:染色單體由於交叉並不相同

二、遺傳的基本原則
(一)Mendel的單純顯性隱性遺傳原則
Mendel的豌豆的實驗,發現「屬性」的現象。「屬性」是指親代的表徵特性有直接遺傳而表現於子代的現象。將表現出來的稱為顯性,不經常表現出來的是隱性屬性。
(二)單對基因屬性的遺傳基本原則
當許多基因可能同時作用於某特性時,因需用到多個標記。其組合數之大目前的計算仍望塵莫及。但直覺上我們應可從血統與某種特性的關係來判斷遺傳成分之大小。淺言之,一個屬性常發生在親屬身上,其遺傳性必大,反之則必小。不過基因的表現往往會因環境而異。
(三)多重基因屬性的遺傳原則
由多對基因所決定的屬性遠較予單對基因遺傳與表現更為複雜。基因型和外顯型的關係可以說是錯綜複雜,並非由單一因素決定。
(四)性連遺傳
人類有23對染色體,其中 22 對被稱為正染色體 (autosome), 另外一對被稱為性染色體,也就是 X Y,人體中有部分基因只分布在 X 染色體上,也有部分基因只分布在 Y 染色體上,在 XY上的基因遺傳,便稱為性聯遺傳(sex-linked or x-linked),例如血友病,只分布在X染色體上,為性聯遺傳。

三、染色體異常
(一)性染色體異常
正常男性性染色體為XY,女性為XX。當性染色體不正常時,在女性可能有一個X3XXX4XXX
(二)體染色體異常
體染色體異常是發生在除第23對染色體之外的其他22對染色體。
(三)造成染色體異常的因素
大多數的染色體異常是源自於男女兩性的配子細胞在減數分裂時染色體不均等分裂所導致。但減數分裂不是原因之一,母親的年齡增長,染色體異常情形也高。


第二節產前發展的特性
一、胚芽期
約為受精後的2週(約I4天),其主要變化是受精卵的增重,並無器官的分化。
二、胚胎期
由受精後第3週至第7-8週是(約40天),是人體各部分器官及肢體的形成期。從受精到誕生,變化最快的時段是前八週。
三,胎兒期
8-9週(220天)至出生,所佔時間最長。第3個月,胎兒基本上是重量及身長的增加。四肢五臟則於前二個月已分化完成。
舊資料參考

依照傳統的三分法,來描述產前的發展:
(一)第一期:孕期前三個月是整個成長過程變化最大、最快速的一段時間。通常卵子在輸卵管,接近卵巢的部分受精,以後的四、五天內受精卵產生兩項變化,1細胞分裂, 2、向子宮內移動。
在受精卵定位於子宮之前的分裂過程中,細胞數目急劇增加,但重量不變,因為受精卵未能接收外來的養分,體積重量都無法增加。
受精後大約7天,受精卵植於子宮內壁,開始能吸收養分,體積始產生變化。胚種期的變化,僅限於細胞數目及重量的增加,每一個分裂出來的細胞都只是原來細胞的複製(copy,,尚未分化成不同的器官,這段時期人約維持2個星期。
由第3週開始,受精卵產生分化,不同細胞開始展現不同功能及形狀細胞特殊化開始受精卵進入胚胎期。由受精後第3週起,持續約40-50各部分器官成形階段。
4週,胚胎體長約0.5公分,體重比受精卵重一萬倍;外形上,他可以看到一個小尾巴及小臍帶(見圖3-2)。大約在第18天,心臟的雛形已現;再過四、五天,心臟開始跳動,其他重要的器官如肺、肝、腎等地都開始顯現。此時胚胎上也有幾個小肉芽,這些肉芽發展為日後的手和腳,手(芽)的出現比腳要早四、五天。
2個月延續著前期的分化與成長。例如在第31天可看到肩,第35天可以看到手指頭,內臟不但長成,也開始正常運作。中樞神經系統亦貝初步的運作能力。
2個月結束時,胚胎約為25公分長,1公克重。在這個小小的胚胎裡,人體各部的器官皆已成形,並且已能運作。胚胎期中細胞的分化、器官的成形,是人體成形最重要的階段,此時若發生差錯,往往就造成了先天的畸形。
由第3個月開始即進入胎兒期。人有行為能力的開始外界刺激(聲音)能引起3個月大的胎兒踢腿、握拳等反射動作。
3個月的發展,以肌肉及中樞神經的成熟為主。在這段時期新出現的組織多是外層組織,如手指甲、齒根、眼皮等,外顯性器官也明顯出現以肉眼即可斷定胎兒的性別。由11週大的胎兒,其實已經完全是人的樣子。

(二)第二期:發展以成長為主。胎兒重約 100公克,長約15公分,在第二期結束時,它的體重增為600公克,長度增至30公分
4個月大的胎兒,心跳已經強到可以透過儀器讓外界聽到的地步。
5個月起,胎兒身上開始長出乳毛,佈滿全身,此時胎兒因為缺乏色素,全身仍然是肉紅色的。行為上,不但母體可能直接感受到胎兒的動作,胎兒的行為地出現了吸手指、哭,以及睡眠與清醒兩種不同的狀態。
6個月時,眼臉已可以張開,甚至睫毛也已經長出來了,這個時候胎兒若不幸流產,在現代的醫療照顧下,還是有幾許存活的機會。

(三)第三期:以身長及體重的增加為主。僅只體重就增加2.5公斤2500公克)。
孕期最後二個月裡,胎兒平均每星期約增加250公克,母體營養需求至為殷切。因為體積增加,胎兒活動空間減低,活動反而此以前減少。胎兒要脫離母體獨自生存,首要條件是具備自主呼吸的功能,此時胎兒肺臟雖能運作,但呼吸是受到中樞神經(腦幹的Medulla Oblongata)控制。

產前環境對胎兒的影響,尤以那幾個因素為鉅?如何影響?
1.胎兒的外環境是羊水。
2.內環境則是胎兒本身所分泌的化學物(酵素、荷爾蒙)°
3.母體血液中的化學物。母體血液與胎兒自身血液並不直接混合,母體血液內所含的物質,透過胎盤,可被胎兒吸收,因此胎兒與母體之間有化學物的交流。母體是胎兒環境的一個大變數。
4.營養、情緒,及藥物這三個因素較為重要。
5.中樞神經最敏感的時期是第15天到第30天。
6.心臟最易受傷害是第20→40受孕前3個月,營養一定要均衡,才能確保胎兒的健康。

第三節生產的過程及特殊狀況(p54-56


第四章生理發展
第一節營養、母親情緒以及環境危險因子
一、懷孕期的營養
懷孕前3個月中增加12公斤,之後每周增加0.5公斤,懷孕期總體重增加1214公斤為標準。
鎂和鋅,能促進胎盤的功能與增加順產的機率。
葉酸是一種經常存在新鮮水果、肝臟和綠色蔬菜。
維生素B則與神經系經系統的發育關係密切。
二、母親的情緒穩定性
激烈的情緒會引起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母體荷爾蒙失常會引起胎兒的反應。由間接的證據看來,焦慮度高的母親比低焦慮度的母親更容易生下好動兒。

三、環境中的危險因子
危險因子對正在發育成長的器官影響最大。
1.藥物抽煙所產生的尼古丁會使嬰兒心臟加快跳動。抽煙的母親生下的胎兒比不抽煙的母親所生的要小(Frazieretal1961)。
2.藥的用量、服用期長短、藥的極類及懷孕的那一個階段服用。
3.畸形因子任何能改變遺傳的物質,遺傳碼改變的後果就是胎兒的畸形發展。化學物能與正常遺傳碼的化學結構結合,因而改變了原有的遺傳碼;有些則是直接毀壞原有的基因。
4.畸形因子危害最大的階段是各器官,或外肢發育成形的時段。
5.沙利多美鎮定劑,(在歐美地區造成許多畸形嬰兒)影響控制四肢發育的基因,它只在胚胎四肢由「肉芽」發展成肢體的時段才造成傷害。
6.孕婦在懷孕前3個月和懷孕後8周內,如患德國麻疹,達90%由這些被病毒感染的孕婦所生產的胎兒在出生時會出現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可能為嬰兒造成多種先天性缺陷,包括心臟病、耳聾、腦損傷以及白內障等眼部疾病。
7.沙利竇邁(thalidomide)屬安眠鎮靜類藥物,一九五三年在德國核准上市,主要用來治療治療懷孕前三個月的惡心、嘔吐現象,醫界發現,有許多在懷孕前三個月服用沙利竇邁的孕婦生出缺手、缺腳、兔唇的畸形兒。

第二節新生兒的身體狀況與睡眠
一、新生兒的身體狀況評估
出生後1分鐘、5分鐘時測量,如果分數過低,也就是表示狀況不好時,醫師會再記錄第10分鐘,甚至更後面的評估。滿分10分。
8910分:是指有活力且數秒內即有宏亮的哭聲。
567分:代表新生兒有輕微窘迫。
4分以下:有嚴重的新生兒窘迫。

二、新生兒篩檢
篩檢的方法是在新生兒出生並進食四十八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血液作為檢體,檢驗出是否患有上列五種疾病。
()先天性甲狀腺低功能症(檢驗 TSH)
()笨酮尿症(檢驗 phenylalanine)
()高胱胺酸尿症(檢驗 methionine)
()半乳糖血症(檢驗 galactose)
()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鋂缺乏症(即蠶豆症體質,檢驗 G6PD)

三、新生兒的睡眠、進食與哭泣
睡眠分期的照護:p73
快速眼動睡眠是一種內在自發性的反應,能刺激末期胎兒和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的快速成長發展,稱為「自發性刺激理論」。
嬰兒通常藉著哭來表示他的需要,也可能藉著哭來發洩體內的一些壓力或過多的刺激。嬰兒可能在一天中的某些時段特別煩躁,例如傍晚到凌晨的這一段時間,在這之後又睡得特別熟。隨著嬰兒的成長,你將逐漸可以分辨嬰兒不同哭聲所代表的意義。


第三節腦部發展
腦包括四個部分:大腦、腦幹、間腦及小腦。
大腦:分成左右兩半球,每一部分均由皮質與髓質構成。複雜而精細的感覺主要是依賴大腦皮質的作用,分為數個區域,司各種不同感覺,包括感覺區、運動區、聽覺區、視覺區、嗅覺區、語言區。
腦幹:包括中腦、橋腦、延腦。
中腦:位於大腦底部,橋腦上方。有瞳孔反射與眼球運動的作用。
橋腦:位於延腦上方,為呼吸調節中樞與長吸氣中樞。
延腦:位於腦幹最上瑞,上接橋腦,下接脊髓,其功能包括:幫助控制心跳、血壓及呼吸,傳導脊髓與腦
   之間的神經衝動,嘔吐、咳嗽、打嗝反射的反射中樞。
間腦:位於大腦與中腦之間,與神經衝動的傳導及正常體溫維持,調節食慾食量,內分泌機制等有關。
小腦:位於大腦後部的正下方,其功能包括,維持身體的平衡、與大腦皮質運動區共同協調肌肉的運作,姿勢反射的興奮與抑制。
胼胝體:聯結左右半球,使訊息可以來回傳送。


第五章動作發展
第一節新生兒的反射動作
大多數的反射動作在出生後的24周消失。
「反射動作」是不需經過學習而對於特定的環境刺激做出自發性的動作反應。
反射動作可分為兩類:生存反射和原型反射p84

第二節嬰兒期動作發展
動作發展的速率因人而異,動作發展有個別差異,先天基因的組成、造成體型與智力均有顯著影響。
一、動作發展的先後順序
動作發展的原則:動作發展要靠中樞神經對肌肉的控制,非一蹴可成須慢慢發展。
1.足首尾原則:越接近頭部的肌肉越先被控制。眼、嘴的肌肉手臂上體下體腿、腳的肌肉。由粗動作順序可以看到這個原則。
2.近遠原則:身體的中央(即脊椎)為起點,由近向遠發展。肩的機制早於手臂手掌手指。手的細動作發展順序的原因。腳趾。
3.層次組合:低層次、簡單的動作先出現;難的動作是在低層次動作強化、變化後,再組合而成。所以高層次動作與低層次動作一方面有直接關聯,一方面也比低層次動作晚出現。

第三節幼兒與兒童期的動作發展
當嬰幼兒基本的粗大動作可以自動控制後,技巧性的動作隨即發展出來,其中小肌肉佔很重要的地位。大體而言,動作技巧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是粗大動作的技巧,如跑、跳、爬樹、攀物等;第二大類則是精細動作的技巧,如寫字、穿鞋、彈琴等。而在學習動作技巧的早期階段,由於身體動作十分笨拙與不協調,常會有一些不必要的動作,但隨著動作技巧的發展,速度及正確性會增加。六歲孩子的動作正確性大致是三歲幼兒動作正確性的兩倍。

幼兒期中一些普通的技巧:
1.手的技巧手部動作仰賴手部小肌肉的控制,如自己餵食、穿脫衣服、握筆塗鴉、玩積木
2.腿的技巧嬰幼兒在一歲半以後可以學會放手走路,而腿部技巧的發展,可以協助發展完美的行走動作和相關的技能。例如二歲左右的幼兒,能夠向前走及退後走、協助下可以單腳站;三歲時,可以用腳尖走路;而三~四歲的幼兒則可以學會騎腳踏車等。

幼兒學習動作技巧的方法:
一、嘗試錯誤
沒有指導亦沒有模倣對象,完全靠個人摸索,結果亦造成所表現的技巧未能充份發揮自己的能力。
二、模倣
藉著模倣或觀察學習,較嘗試錯誤學得快。但是若模倣的對象不正確或者觀察錯誤,均會造成誤差。
三、訓練
有一專人可以做出標準且正確的模式,在教導的過程中去告訴兒童如何避免錯誤。然而,錯誤的行為和不良行為一旦建立,便很難革除。
08歲各年齡階段身體基本動伯發展活動當成活動訓練參考p93


第四節動作發展理論
神經發展理論常用來刀析兒童的動作發展。
動作的發展乃是與神經系統的發展平行運作的,而神經發展則由較低等的脊髓神經逐漸發展高等的腦中樞神經。嬰兒的動作發展也由反射動作發展到成熟的有意識控制的動作。如初生時口腔的吸吮吞嚥反射,到後來發展為成熟的唇吸及吞嚥動作;四肢與身體的動作在剛出生時也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原始反射動作,而後經由發展,原始反射動作逐漸消失。當控制自動運動的骨骼肌的發展成熟後,嬰幼兒才能做出自動控制的動作。
動作發展有賴神經系統與骨骼肌肉的協調。熟練的動作技巧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獨立自主,學習適應社會生活。


第三篇認知發展
第六章知覺發展
第一節研究嬰兒知覺的方法
一、偏好法
當嬰兒凝視一個刺激的時間超過對其他刺激材料,這時我們便稱嬰兒對此刺激的偏好超過對其他刺激材料。
二、習慣化
從不同年齡的嬰幼兒對何種事物習慣化和反習慣化,我們可以藉此了解嬰幼兒所理解的世界以及他的認知能力。
三、高強度的吸吮行為
嬰兒的吸吮行為反映出他們對於刺激事物或新事物的偏好。
第二節知覺能力發展p105
視覺是發育最不完整的感官,聚焦和敏銳度有限,能瀏覽並嘗試追移動的動作和物件,色彩知覺尚未發育完成。
聽覺喜歡較複雜的聲音,能區辨一些音的旋律,能區辨幾乎所有的人類語言,轉向有聲音的方向,喜歡高,頻富變化以及末尾聲音揚起的人聲,喜歡自己母親的聲音。
觸覺能對觸摸、疼痛和溫度改變有反應。
味覺喜歡甜味,能辨別甜、鹹、酸、苦的味道。
嗅覺對芋些食物的氣味反應和成人相同,能分辨氣味的位置並避開不喜歡的氣味,喜歡哺乳女性的氣味,尤其是自己母親的氣味。


第三節知覺發展理論
「知覺」亦是人類對於「感覺」的辨識、組織,以及賦予意義的歷程。
學界採用三種取向研究和解釋「知覺」,包含建構取向、完形學派取向與生態取向。
常見的知覺現象有大小恆常性、形狀恆常性、亮度恆常性與整合理論。
大小恆常性物體因距離的不同,使其在視網膜上的投影會產生大小不同的變化。
形狀恆常性由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的影像會隨之改變,但是個體還是會將其形狀特徵保持不變。
亮度恆常性在明度方面也有著類似的效應。一張白紙,雖然其因環境光線變化而有微黃、淺灰等變化,但是我們都還是認為它是一張白紙。

整合理論


第七章記憶發展
記憶是一個儲存和提取訊息的過程,事件記憶指的是今天的早餐內容等等的事情。自然記憶是指不需要特別的策略去維持的。但策略記憶要藉助策略或記憶術來幫助記得的訊息,如電話號碼。

第一節嬰兒期和學前期的記憶發展
出生一周大的嬰兒己經明顯能夠模仿成人的臉部動作。8個月至1歲左右其模仿力漸漸明顯。
成人協助幼兒回想過去的經驗可能有助於幼兒自傳式記憶的發展。

第二節兒童記憶的特性
一、記憶策略的發展
(一)複誦不斷的重複直到我我們認為記得主為止,是成人常用來保留新訊息所採取的策略。
(二)組織將要記憶的事件給予意義,亦即語義組織。
(三)精緻化讓學習者將所要學習的新訊息與已習得的舊訊息產生相互聯結。
(四)提取通常訊息儲存在大腦中必須能將它提取出,來否則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五)知識基礎與記憶發展年紀較長的兒童通常比較年幼的兒童了解這個世界。
當兒童對一個主題了解愈多,他能學習和記憶的就愈多。豐富的一般知識可能會增強記憶的表現,因為當一個人儲存的知識愈豐富,這些知識就愈容易被活化。


第三節記憶模式的發展歷程
Atkinson & Shiffrin 訊息儲存模式p127
在儲存模式第一個要素感官記憶,
經過注意和圖樣辨識的信息會被送到記憶系統以登碼﹝encoding﹞的形式儲存。人類的記憶系統根據維持訊息的長短,分為「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又稱「初始記憶」。容量有限,是5-9個單元,但個體可利用單元集組,以擴充短期記憶。
短期記憶維持的時間大約 30 秒,在這時間內,訊息若沒有複述,很快就會消失。遺忘短期記憶的原因主要是記憶本身自然的消退和外界的干擾。短期記憶的登碼形式以聲碼為主,此外尚有形碼和意碼等多種形式。
短期記憶的信息經過複述或重覆之後,會轉移到持續時間更長的「長期記憶」儲存中。
長期記憶的容量沒有限制,具有相當永久性。遺忘的訊息可能不是永久消失,而是暫時消失。記憶遺忘的原因可能是消退、干擾、和提取的問題。長期記憶的登碼形式以意碼為主,但還有形碼、聲碼、語言碼、味覺、嗅覺、動作、感情等各種形式。有效地維持與轉移訊息至長期記憶,須靠精密化的複述。
一、短期記憶的發展
短期記憶的容量通常由記憶廣度的測驗來評量,記憶廣度指的是依正確的時序回想曾經快速呈現且沒有關連的項目數量。
由於短期記憶也是心智運作執行的地方,因此有一些研究者認為測驗兒童所能處理訊息的量是評量短期記憶能力的較佳指標。
二、影響訊息存取效率的生理因素
掌管執行和行為監控的額前葉要到青少年或成年期才完成髓鞘化。神經突觸的修剪亦有助於排除干擾的訊息。
許多學者指出,大腦髓鞘化和神經元突觸修剪是形成訊息存取處理速度的年齡差異的主要原因。
三、影響記憶廣度的社會因素
當兒童說出的項目名稱速度愈快,他們記憶廣度就愈長。研究發現,說中文的人在數字的記憶廣度上比說英文的人長。


第四節兒童證人
一、目擊記憶的年齡差異
目擊事件和事件記憶的性質本應無差異,但是由兒童回想這些事牛時的表現,就可以發現年齡上的差異。
二、兒童證人容易受影響嗎
兒童有時會保留錯誤記憶的內容,顯示他可能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
三、兒童證詞的收集
對兒童友善的態度和表現出耐性,亦能減少兒童說出不正確細節或建構錯誤記憶的可能性。



98上發展心理學  8-14   syl0315整理
第八章 語言發展

第一節 嬰兒期的語言發展

嬰兒聽到談話的聲音,比聽到輕音樂或有節奏的聲音表現出較快的吸吮速度。

出生後第一年末,嬰兒對其母語的語音逐漸熟悉。

嬰兒第一個與發聲約在兩個月大時,發出類似母音的聲音,稱之為「咕咕聲」。

  在46個月大時,重複發出「ㄇㄚㄇㄚ」、「ㄅㄚㄅㄚ」等聽起來像字但卻不具任何意義的聲音,稱為「牙牙學語」。

一、單字期

單字期指的是嬰兒說出的一個單字代表整個句子的意義。當發聲系統逐漸成熟,兒童有愈多的機會與他人互動溝通,增加練習語音組合,他們發音錯誤的機會會愈來愈少。

二、早期語意的建立
1824個月之間會快速增加,平均1周會增加1020個字,這種語彙的暴增稱為「命名爆增」。
  1820個月大學步兒與說話者一起注意被標示物時產生「快速製圖」的過程,聽到一個字被用來指稱一個物品或動作若干次後,就很快學到那個字代表的意義。
  學步兒在使用字時,常見將一個字所指稱的物體比成人所指稱的多,稱之為「過度延伸」,如將狗這個字指稱所有毛茸茸、四條腿的動物。

  相反的延伸不足,指的是一個通用的字所指稱的物體範圍比成人指稱的小。

  Akhter等人認為兩歲幼兒已經對同伴談話中有新奇部分,原因有1.社會與情境線索2.認知策略3.句子中使用的方式。

幼兒對每個物品都有一個標示,不同的字指的是不同且不重疊的類別的假設,稱為共同性排除策略。

  2歲幼兒已能判斷新字的意義,對新奇字句特別敏感,會主動採取情境及現有知識去解釋新奇的字,也會判斷許多新字究竟名詞、動詞或是形容詞。

三、電報式語言期

  在1歲半~2歲時,幼兒開始將單字組合成簡單的句子。這種電報式語言,只包含關鍵主旨的文字如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省略了冠詞、介系詞和助動詞等修飾性的文字。

第二節 學前期的語言發展

  25歲的幼兒開始能夠理解和表達對比關係,如:大/小、高/矮。
  學前幼兒已經獲得許多協助他們有效溝通和完成目標的溝通技巧,學前幼兒已經開始依照聽者的理解力來調整他們的說話內容與方式。
  兩個學齡前兒童一起玩時,他們可能各自喃喃自語,而出現較少真正的對話。Piaget稱這種現為自我中心語言,這種語言並不是對任何人說,也不會為了讓他人了解而進行修飾。
  Vygotsky觀察到兒童在嘗試解決問題目標下,可能發生自言自語的現象,尤其在有阻礙下,情況會增加,顯示這種非社會性的話語並非自我中心,而可能是具有溝通性質的「對自己說的話」,可以幫助幼童計畫策略與調整行為以完成其目標,因此自言自語在兒童的認知發展中扮演關鍵性角色。

第三節 學齡期與青少年期的語言發展

學齡期是句法精緻化的時期,學童除了學會文法規則中的例外,還能掌握母語中較複雜的句法結構。
學齡期兒童在語言推論的能力上也變得更為熟練。
學齡期幼兒在描述圖案時採取較「特質化」的方式描述,如媽媽的帽子。
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用到所有的新字,他們所獲得的是了解對構成字的詞素意義,也就是分析生字的結構,並快速理解它們的意義,稱為構詞學知識。
進入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他們能理解許多在小學時期很少聽到的抽象字。
語言系統中固定與彈性規則的理解對學齡期兒童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入學齡期的兒童在電話中對他人傳遞訊息時所採取的溝通技巧相較於學齡前期有大幅改善。
手足交談對溝通技巧的成長也有重要的貢獻,透過溝通中的挫折學習,促進溝通技巧的機會。

第四節 母語與外語學習
「敏感期假說」─指出生到青春期之間是最容易學得語言的時期,研究顯示,青春期之後才移民至美國接觸英語,他們的表現就比較差。
學習兩種語言也需要掌握適當年齡,並在能引發興趣的情況下學習,最有成效。
1960年前,許多研究指出,雙語兒童在智力測驗以及語言知識上的得分顯著低於一種語言的同儕。但近期發現,3歲以前接觸兩種以上的語言,幼童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就能熟悉。


第九章 認知與智力發展

心智技巧與能力的改變是認知發展探討的重點。

第一節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

  Piaget認為在個體的思考歷程與環境之間產生一個均衡和諧的關係,稱為認知平衡狀態,達成此狀態的歷程為平衡。強調兒童是主動且好奇的探索者,不斷的受到新奇刺激與事件的挑戰。

  Piaget對智力的觀點是指個人現存心智與外在環境之間不相符,促使個人進行認知活動因而成長,兒童對事件的解釋有賴於當時他們所能取得的知識。

一、智力結構
基模:是一種想法或動作。
Piaget以基模的概念,提出三種智力結構:感覺動作基模、象徵模型和運思基模。
感覺動作基模是組織型能的行為,是最早出現的智力結構。
象徵基模又稱心理象徵,表達內在的經驗。延宕模仿是幼兒運用象徵基模的一種表現。
運思基模指一個人對於其想像中的物體所表現出的內在心智活動,用以達到邏輯性的結論,如+-×÷<>。

二、認知歷程
  Piaget認為所有理解形式的基模都是透過組織和適應這兩個智力歷程的運作所創造的。
  組織:指個體在處理周圍事情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的與心智的各種功能,進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
適應:指個體與環境的交互影響,經由此一歷程,去認識或控制環境,包含同化與調適兩個互動作用。
同化:指融合新的經驗到已經建立認知結構中。
調適:指個體改變或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去適應新環境的需要。
  同化和調適這兩個歷程是一起運作以提升認知成長的,當同化時發生問題與現有基模不一致,此經驗會導致認知失衡,並引發對此新經驗的調適。最後結果是達到個人認知結構與環境中的一種平衡狀。

三、認知發展階段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
◎智力是甚麼?
階段 年齡 主要成就
感覺動作期 出生~2歲 已有物體恆存的概念,逐漸從純反射性行進步到有目的的行為
運思前期 27歲 有使用符號來代表事物的能力,思考仍然是自我中心而且只注意到事物的某一面,無法同時考慮多個向度
具體運思期 711歲 已具備邏輯推理能力;具有可逆性及新的思考運作能力;思考不再限於單一向度,解決問題較少受到自我中心的限制;無法抽象思考
形式運思期 11歲~成人 能夠作抽象和純符號思考;能使用有系統的實驗來解決問題

(一)感覺動作期
1.反射性活動(出生~第1個月)-侷限於使用天生的反射動動作
2.初級循環反應(14個月)-當嬰兒偶然發現他們能做出如吸吮拇指的簡單動作,進而得到滿足
3.次級循環反應(48個月)-這個月的嬰兒開始對於外在事物感到興趣
4.次級基模的協調(812個月)-此期嬰開始協調2個或更多的動作以完成簡單的目的,Piaget指出這些簡單的次級基模調代表真實問題解決的最早形式。
5.三級循環反應(818個月)-這時期開始積極的試驗物體並創造解決問題的方式,或製造有趣的結果。
6.象徵式的問題解決(1824個月)-學步期開始將其行為基模內化成具體的心理表徵,進而引導未來的行為。

(二)運思前期
   開始出現符號式的思考。
   「泛靈論」-將無生物視為有生命的,且具有動機和意圖等特質。
   「自我中心主義」-以自己的觀點觀看世界且難以辨識他人觀點的傾向。
   「概念保留」
(三)具體運思期
   運用想像與象徵符號進行修改與辨識,進而達到邏輯性的推論。
(四)形式運思期
   心智運作的指標是具有歸納推理的思考。
   以系統化方式形成假設和驗證。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是「個人式預言」,相信自己和自己的經驗是獨一無二的。
四、Piaget理論的評價
  Piaget的理論低估了嬰兒對物體恆存概念發展時程,以及低估了社會文化對智力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Vygotsky的社會文化觀點 

  Vygotsky曾提出兩個觀點:1.認知的成長發生在對其出現形式有所影響的社會文化中,2.是兒童許多認知技巧的形成是與父母師長或其他較有能力的伙伴互動之結果。
一、文化在智力發展中的角色
嬰兒只有少數基礎的心智功能,如注意、感覺和記憶,之後會因文化而轉變為較高層次且精熟的心智歷程,每一個文化提供兒童智力調適的工具。
二、由社會互動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Vygotsky強調,兒童許多發現是在與父母或較熟練的小老師的對話中,以引導式的學習提供了示範並傳遞口語的指導,使初學者能夠了解並將訊息內化以調整自己的表現。
提出潛在發展區概念,那是一段介於學習者所能獨力完成的和在某位較熟練伙伴的引導與鼓勵下所能完成的兩者之間的差異領域。
PiagetVygotsky皆屬當代重要的認知心理學家,以下茲針對其基本理論、個體學習之預備狀態、對教學情境之看法、知識論、對語言的觀點及其如何看待社會文化對認知發展之異同分點列舉如下:

一、基本理論
 () Piaget認為個體發展在連續過程中有階段性,不可逾越;
 () Vygotsky強調鷹架作用:個體的認知發展可透過成人幫助與同儕間之合作學習達到近側發展區(簡稱ZPD)
1.教學的效果在近側發展區(ZPD)
2.適時輔導學習者是教學的不二法門
二、對個體學習之預備狀態之看法
 () Piaget認為個體的心智發展,應屬自然預備狀態。
 () Vygotsky認為,個體的心智發展在鷹架作用(Scaffolding)輔助下,應屬加速預備狀態。
三、對於教學情境之看法
 () Piaget認為,教師教學應理性移情,以兒童為中心
 () Vygotsky認為,教師教學應以環境為中心
四、知識論
 () Piaget的學說為發生知識論,屬激進的建構主義
 () Vygotsky為社會建構主義者
五、對於語言的看法
 () Piagetegocentric speech,認為兒童的語言認知發展以自我為中心
 () VygotskyPrivate speech,認為語言在社會文化脈絡中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
六、對社會文化的看法
 () Piaget以生物適應的角度立論,忽視社會文化在認知發展中的角色
 () Vygotsky受馬克思的影響,強調社會文化對個體認知發展的關鍵性影響


第三節 智力發展的特性與測量

一、智力理論與測驗
BinteSimon是智力測驗的先驅,他們製作了第一分智力測驗,目的是篩檢學習遲緩的兒童以進行補救學之用,其測驗包含注意、知覺、記愔和數字推理等。
比西量表在測驗時依年齡分組,除了生理年齡,也提出所謂心智年齡的概念。
Cattle卡泰爾提出的Spearmang基本心智能力有兩個智力向度:1.流動智力-一個人解決新奇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沒有人可以教導,較少受教育與文化環境的影響。2.固定智力-是仰賴學校教育和其他生活經驗所獲得的問題解決能力。
常被使用的智力量表是魏氏智力量表III,適用6-16歲兒童。
二、嬰兒智力的測量與特性
1.動作量表-如抓握積木、丟球
2.心智量表-將物體分類、尋找
3.嬰兒行為記錄-目標導向、害怕與社會回應性方面的行為評估
主張訊息理論的學者發現某些嬰兒注意力和記憶測量具有預測學齡階段的智商之效果,而且比貝利量表更具預測力。
三、兒童及青少年智商的穩定性
通常智商改變最多的兒童並非任意變動,而是規則地隨時間增加或減少智商分數。
智商增加通常是來自父母對智力成就有興趣,鼓勵子女去追求成就,智商下降通常發生住在貧民區,而且父母的智力也不高。
四、社會環境對智力發展的影響
在社會和教育大幅改善的社區,兒童的智力表也有增加現象。

第四節 認知發展、智力發展與社會環境
一、家庭環境與智力發展
10種不利兒童智力發展的危險因素
1.兒童是少數團體成員 2.家長失業或低技術工人 3.母親中學肄業
4.家中有4個以上的小孩 5.父親缺席…
二、家庭環境評量
家庭社經地位較低的兒童標準化智商測驗中得分比中產階級低10-15分。
三、出生序、家庭人數與智商
四、智力表現在種族之間的差異
五、補救教育對認知表現的影響
「提早開始」(Head Start)方案是美國最著名的補救計畫。
愈早開始的高品質學前教育,有愈持久的智力促進效果。


第五節 創造力與特殊才能
「創造力」-代表一種新奇想法和創新解法的能力,不僅新奇,也適合情境並被其他人看重。
創造力如何測驗:
「聚斂性思考」-以舊有知識與經驗為思考的依據,是複製思考。對聚斂性思考而言,結論或答案只有一個,思考會被限制或控制,而循著獲得特定答案的方向進行
「擴散性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其中並非只有一個是對的答案。
創意有賴六種不同類型的互相關連的資源:

1.智力資源 2.知識 3.認知形式 4.人格 5.動機 6.支持的環境


第十章 社會發展
第一節 人格和自我概念

一、五大人格特質
Costa and McCrae (1989)的五因素人格特質的特徵描述如下:
*外向性(extraversion):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活潑外向、主動、自信且喜愛交朋友,在群體中通常較可能處於領導角色。
*和善性(agreeableness):體貼的、可愛的、合作的及熱心助人、易相處且對人寬容。
*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專心、集中程度,做事努力、循規蹈矩以及追求卓越。
*神經質(neuroticism):焦慮、緊張不安、情緒化、沮喪及自卑,惡劣情緒和負面感覺的傾向。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有創造力、想像力、富變化,喜歡思考、求新求變。
  個人的氣質和人之間的雖然有相關,但相關性兒童期和青少年期漸漸減弱。

二、自我概念
嬰兒以別人回應他們的方式為基礎而獲得「社會我」的訊息。在出生後3個月裡,可能已明白了身體的限制,區分「身體我」,並能操作體使事情發生。
幼兒的自我概念是具體的,著重外顯的特質,較少持續性的內在特質描述自己。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是形成自我概念的重要指標。研究指出兩歲時的情緒調節能力能預測4歲的攻擊性行為。

三、心理自我與自尊
兒童對自我的概念中,除了幼兒具備的自我、社會自我及情緒自我之外,加了心裡自我。
心理自我是一個人對他/她自己心理特質的理解,也就是對自己的人格特質的了解。
先童對自己的能力評估隨年齡漸漸分化,分為友誼、親密關係、學業、運動能力、外表與父母的關係等能力。對於自己各方面的整體評價,稱為自尊,這不是兒童對自己在各方面能力評估的總和,而是兒童內心對兩種價值的判斷。如有些不受歡迎的兒童未必是自尊低落,也許他並不重視社交能力,更重視自己的別項能力。因此,自尊會依個人著重自我價值不同而有所差異。
自尊基礎在於兒童所認為已達成實際自我和他所期待的理想自我間的差距。兒童所感受到來自重要他人的整體支持度也影響自尊的發展。

兒童自尊的差異主要受四個因素影響:
1.父母和同儕的價值觀和態度
2.兒童在不同領域所得到有關成敗的直接經驗
3.來自別人的評語和判斷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4.不同的社會文化中,兒童自我評價的方式和重點各有不同


第二節 青少年自我認同感發展
一、青少年的認同危機
青少年的認同危機是「認同對立於角色混淆」,因為青少年開始了解自己將來可能扮演多重的社會角色,對於這些角色期待以及選擇所帶來的種種混淆、可能使青少年陷入自我認同的危機,稱為「認同危機」。
Erikson認達到個人認同感是青少年時期首要的發展任務。
二、認同狀態
Marcia認為青少年形成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有兩個關鍵:1.危機2.承諾。「危機」是一個「做決定的時期」,新舊的價值觀被重新檢視,可能發生巨大衝擊,也許很和緩。「承諾」是重新檢視的結果,對特定的角色、價值或理念承諾。
Marcia他將這兩個成分依高低程度並列,分為四類:
達成認同:個人經過一個危機並且達到對理念、職業、或其他目標承諾的決定。
延宕認同:個人處於一個危機時期,但尚未做出決定。
過早認同:個人沒有經過危機,就做出承諾的決定。青少年沒有重新評價已有的立場,只是單純接受父母或是文化所強調的承諾。
認同混淆:青少年不是在危機之中,也沒有做出承諾。
危機程度
承諾程度 低 高
低 認同混淆 延宕認同(處於危機時期)
高 過早認同 達成認同(度過危機)

三、認同狀態的相關研究
研究指出認知成熟度對形成認同的相關性很高,青少年的邏輯思考能力發展越強,越有可能達到Marcia認同狀態。
青少年可能只是人生中形成個人認同感的一個時期,而非唯一的時期。青少年自我認同感的發展也受文化的影響。

四、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兒童期的我概念漸漸著重內特質,到了青少年期,不但強調心理層面,也更加抽象化。一旦形成自我概念,就會對青少年的行為產生影響力。

第三節 性別概念和性別角色
幼兒發展出性別恆常性,也就是幼兒理解即使一個人的外觀改變,仍然是同一性別。
男生間的互動是以令對方退讓,終止互動關係為主,稱為「限制風格」。
性別行為的取向也和遺傳因素有關。
青少年性別角色認同一方面來自生理的變化和成熟,二是來自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對別的了解。

第四節 同儕關係發展
一、幼兒的同儕關係
(一)幼兒的遊戲行為
獨立遊戲〈0-2歲〉:獨自玩耍,不與他人有交談或互動。
平行遊戲〈1-3歲〉:幼兒再一起玩相似的玩具或遊戲,彼此之間並無合作、互動,但會意識到對方的存在。
聯合遊戲〈2-4歲〉:類似平行遊戲,但參與者之間有部分互動與合作。
社會遊戲〈3歲以上〉:幼兒之間有社會互動行為,有語言溝通、眼神或身體的接觸,有時也會有社會模仿行為。

(二)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當兒童明顯有意地傷害別人或有破壞物品的行為時,就是攻擊。
「劇烈遊戲」-指兒所進行的遊戲有肢體動或運動競爭,因有可能發生受傷的意外。
攻擊行為可分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
「敵意性攻擊」-行動者主要目的是傷害他人,其行就是敵意性攻擊。
「工具性攻擊」-行動者主要目的是傷害他人的方式,達成其他目的行為,稱工具性攻擊。

2-4歲是肢體攻擊的高頻率期。
心理學認為攻擊是因為挫折經驗而造成,挫折提高了攻擊行為可能性,也認為攻擊是透過觀察學習得到增強物所造成。

(三)幼兒的利社會行為和友誼關係
「利社會行為」是有意識地主動助人行為,典型的幼兒助人行為包括幫助受傷的兒童、分享玩具或安慰別人。有較多利社會行為的幼兒,常對他人有較多的同情,平常有較多的正向情緒,也較受同儕歡迎,且幼兒的利社會行為會持續到成年。
二、兒童與青少年的同儕關係
(一)兒童的同儕互動和友誼關係
同性別的同儕互動情形明顯多於異性同儕,稱為「性別區隔」。
好朋友的定義,幼兒及低年級的兒童,認為「在一起玩的人」就是好朋友,到了10歲左右,著重在互相信任。
(二)社交地位

兒童期的社會關係,除了家庭關係和友誼關係外,兒童在團體中的社交地位對兒童的社會人格發展具有重要性。
提名法是社交地位的主要測量方式。請受試者根據施測者所定的特定問題,寫下最喜歡以及最不喜歡在一起的玩伴名字,統計之後,即可得知每位受試者在同儕間的社會地位。
被拒絶兒童可分為兩類:攻擊拒絶型兒童和退縮拒絶型兒童
攻擊拒絶型兒童-他們常具破壞性、不合作,但仍信自己受同儕喜愛,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較常干擾玩伴也較不尊重同儕。
退縮拒絶型兒童-他們通常不被同儕喜愛,因而產生退縮的現象。但被忽略型兒較不穩定,也許到了另一個新環境,變成受歡迎的兒童,不過長期被忽略,則可能產生孤獨和憂鬱的現象。

(三)青少年的同儕關係
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著重在友誼關係中分享內在感覺,強調忠誠和信任。青少年晚期的友誼持續的時間較青少年早期為長,因為年長青少年早期和兒童期努力以妥協維持正向關係。
小集團的成員間也會發展出獨特的歸屬感和溝通的方式,以增加對團體的認同。
青少年會選擇和自己有相似特性和興趣團體,反映出青少年的「認同典型」,也象徵青少年對自己的特性的一種歸屬,有助青少年的認同感。


第十一章 情緒發展

情緒是演化的產物,與人類的生存有關。情緒在嬰兒與照顧者建立關係、在輔助嬰兒探索自我與了解他人等層面均扮演重要角色。

第一節 嬰兒期情緒發展

一、早期情緒的發展
新生兒便有許多情緒的表情。
(一)快樂-初生嬰兒的笑容首先發生在睡眠中,歡笑大約在3-4個月大時,1歲以後,笑容和歡笑成為較複雜的社會訊號。
(二)生氣和害怕-剛出生嬰兒以哭聲來表達不滿情緒。
表現出現焦慮與害怕的情緒反應有三個因素:嬰兒的氣質、過去與陌生人接觸的經驗、接觸此陌生人的情境。
產生害怕和生氣的原因,主要是反應當嬰兒的動作能力進步時,這些情緒有助於提升嬰兒的生存力。
二、嬰兒與成人間的情緒互動特性
(一)相互約束模式
嬰兒在與成人的互動中以各種方式表達感覺和反應,但良好互動通常要成人正確的「解讀」嬰兒所表現行為所代表的意思。嬰兒與成人互動便在「良好」與「不良」中逐漸改善。

嬰兒與成人互動中,有兩種溝通的目標,一是對周遭環境中人或物進行探索,產生連結;二是持續舒適的情緒平衡。了解別人的感覺是一項重要能力,有助建立人際間共識互信關係,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重要能力。
(二)社會性參照
嬰兒以別人的臉部表情或聲調等訊息,做為自己在不確定的陌生情境中如何反應的參考,這使嬰兒探索與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大幅提高。
社會性參照能力在12-18個月間很快的結合身體動作、認知能力和情緒理解等三方能力,而成為經常使用且形成促進此三方能力發展的動力。

三、自我意識性情緒
人們除了能理解、感受並表達基本情緒外,也逐漸對的所謂「自我意識性情緒」具有理解、感受並表達的能力。
自我意識性情緒是比較複雜,經常不能直接感受,需要經過一個含有自我在內的評量過程,所以又稱「次級情緒」或「複雜情緒」。

第二節 嬰兒的氣質與發展
嬰兒氣質與心理適應問題的特性有關,父母的照顧和教養的形式能夠大幅調整兒童情緒反應方式。
一、氣質的測量
資料來致1.,經由父母進行有關嬰兒的訪談和問卷調查資料2.經由醫生和護士或保母對嬰兒的行為檢測資料3.經由研究者對嬰兒行為反應的直接觀察。
嬰幼兒氣質可分三類:
氣質向度   活動量  規律性   趨避性  適應性  反應強度  情緒本質
1.容易照顧的嬰兒    中    非常規律   接受   高   低→中   正向
2.困難照顧的嬰兒    變化   不規律    退縮   低    激烈    負向
3.慢啟動的嬰兒    小→中  變化    退縮  低     弱    輕微負向

*嬰幼兒的氣質表現可分為下列九個項目:
◎活動量:指孩子在全天活動中,所表現的動作節奏快慢與活動頻率多寡。有的孩子比較安靜,而活動量帶大的孩子,很容易出亂子或干擾到別人。
◎規律性:指孩子的生理機能、睡眠、清醒時間、飢餓與食量的規律性。規律性可預期的孩子,父母好帶;作息不一定的孩子,可能會造成父母很大的困擾。
◎注意力分散度:孩子是否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擾而改變他正在進行的活動。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很可能影響學習效果。 
◎趨避性:孩子初次接觸人、食物、情況或場所等新刺激時,所表現的接受或是退縮的態度。退縮的小孩,比腳容易讓人誤認為膽小、不主動或沒興趣

◎堅持性:孩子正在或想要作某些事情時,若遭遇困難、障礙或挫折時,繼續維持原活動的傾向。堅持度低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堅持度高的孩子很固執,有時很可能令人頭疼。 
◎反應閥: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包括視、聽、味、嗅、觸及社會覺(指察言觀色的能力)。反應閥低的孩子卻容易讓人誤解為遲鈍或不經心。
◎適應性:孩子適應新的人、事情、情況或場所難易的程度。適應度低的孩子在建立新的習慣、適應新的環境及團體生活都較困難。
◎反應強度:孩子對於內在或外在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激烈程度。反應度強大的孩子高興時大叫大跳,生氣時大哭大鬧,常讓別人受不了,也容易高估他的本意,反應強度小的孩子情緒反應不明顯,不容易引起別人注意,實際需要常被忽略。
◎情緒本質:孩子在一天清醒的時刻中,所表現快樂、友善、和樂等正向情緒和不快樂、害怕等負面情緒表現的比例。笑嘻嘻的孩子人見人愛,嗷嘟嘟的孩子卻使人誤解他在生氣而不願接近他,可能影響他的人際關係。

二、氣質的穩性
在嬰兒時期測量的氣質特性,亦在成年以後再測時,得到類似結果,困難照顧的嬰兒比容易照顧的嬰兒較可能表現出學校適應的問題。慢啟動嬰兒日後在適應中,可能產生逃避的態度和反應。事實上,只有自一開始便極端外向或內向的孩子,在長時間的測量上,結果才會一致。
三、影響氣質的遺傳因素
不同的種族和性別所表現出來的氣質,其個別差異也反映出遺傳因素的可能影響。
四、影響氣質的環境因素
育兒方式或是觀念上都可能使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擁有不同的環境經驗。
五、氣質與孩童教養方式的配合度
環境和氣質的相互配合能幫助孩童產生比較具適應力的行為和人格特質。教養方式對改變孩童氣質是有影響,持續地、溫和地引導孩童,有助於嬰兒發展適應行為。
如果孩子活動量小的時候,父母親以口語供引導是重要,但活動力很高的孩子,父母親以口語提示時,反而使孩童的探索活動減少。
難養孩童的共同特性是許多事物呈負向且強烈的反應,對於照顧者的安撫往往不容易很快接受。
氣質與教養方式的配合度,對決定孩童的人格特質和適應行為深具重要性,而且也是親子間關係建立的基礎。

第三節 依附關係
一、依附關係的特性
「依附關係」指自嬰兒起個體與特定照顧者間建立的情感連結。依附關係一旦建立,可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在建立關係的過程中,嬰幼兒逐漸形成一個與父母親互動方式的內在表徵。此內在表徵主要包括對於照顧者能提供的照顧的預期。此表徵逐漸成為主導親子互動的指標,博貝稱此為「內在工作模式」。
二、依附關係的測量(P218)
三、依附關係的類型
(一)安全的依附關係-父母第一次離開時,他們放眼張望,第二次離開時會哭著尋求父母。當父母有簡單的接觸回應之後,他們就回到遊戲裡。
(二)迴避的依附關係-分離時不會哭泣。轉而注意玩具和周圍環境,故意避開或忽視父母的行動,迴避父母的擁抱。沒有情緒,也沒有生氣的表達。
(三)拒絶的依附關係-在照顧者沒離開前,很想親近照顧,但照顧者回來時,又表現生氣、拒絶。
(四)錯亂的依附關係-在父母在場時,呈現解組或迷惑的行為。

第四節 情緒調節之發展

「情緒的自我控制」是指使用策略去調整情緒至舒適平衡的狀態以利自我目標的達成。嬰幼兒以迴避引起不快的刺激物或吸吮奶嘴來嘗試平靜自己,成人可能以內在的自我對話或提醒來輔助自己保持冷靜。

大約在半歲至1歲間,嬰兒產生對負向情緒的控制能力,1歲之後,嬰兒的情緒自制歷程中加入了語言的因素。

嬰兒和照顧者的互動關係是早期社會化的基礎。

第五節 家庭關係的影響

一、四種家庭教養的類型
(一)權威型-嚴厲的教養方式,很少向孩子解釋為何要遵守的理由,父母高度控制,使孩子自尊較低,社交技能也較差。有些兒童表現高度攻擊性,或是其他失控反應,有的是表現壓抑的個性。研究顯示來自權威型家庭的青少年有較低的學業成績,較負面的自我概念。
(二)民主型-父母對子女設定合理的管束規則,會向孩子解釋規定的理由,一方面設定規則,另一方面也滿足孩子的需求。其教養方式有較多正向的影響,在學校的表現也較其他的類型好,也較能和老師溝通。
(三)縱容型-很少管束孩子的行為,兒童比同儕表現出較多不成熟的行為,不獨立,也較有攻擊性。
(四)漠視型-這是帶來最多負向影響,父母與孩子疏離,不能建立情感上的連結,父母若長期忽略子女,將使子女長期表現出混亂的社關係。

二、兒童與青少年的家庭關係
幼兒和母親之間互動是直接影響,和家庭中另外的成員,也有其間接影響。父母的自我規範對孩子有重要影響。
手足間的互動情形:1.照顧者的關係2.好伙伴的關係3.批判衝突的關係4.互不在意的關係。
青少年和父母的關係和兒童不同,想要建立獨立的自主性,也希望和父母親的關係繼續維持。父母對青少年在學校的活動和課後活動的參與程度,和青少年的學習和進行生涯規劃有正相關,也與青少年的不當行為有負相關。


第十二章 道德發展

第一節 同情與同理心的發展
同情心有二面向:一是理解人的情緒和情況,二是感同身受。
嬰幼時期的同情心發展:
階段一-整體性同情心-1歲之前
階段二-自我中心的同情心-12-18個月間
階段三-同情人他人的感覺-2-3歲開始至小學
階段四-同情別人的生命狀況-兒童晚期和青少年期
同情心和同理心是和道德議題有關,都涉及公平的議題。兒童對分配公平的概念可分:第一期的「絶對公平」,第二期的「論功行賞」,第二期的「公平福祉」。

第二節 道德發展理論

一、道德的三個面向
(一)道德情緒
進行與是非對錯相關等道德判斷,所經驗到或衍生出的情緒狀態稱為道德情緒。Freud認為,道德規則一體兩面,一是「好孩子」不會做的事,另一是「好孩子」會的事。當兒童不到該做到事,內心是會感到羞愧的。Erikson認為兒童是向父母學習道德規則,所親子關係的品質是道德情緒發展重要因素。總結是罪惡感、羞愧和驕傲等道德情緒在6歲前發展出來,親子關係是促進道德情緒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道德推理
道德推理是對特定行為的對錯做出判斷認知歷程。兒童早期對道德看法是來自權威者,所以不改變。8歲以後進入所謂道德相對論階段,相信道德規則可以在人們同意的情況下改變。8歲以上在道德相對論階段的兒童重視意圖高於重視結果。
(三)道德行為

鼓勵受接納的行為和懲罰不適宜的行為,有助於增加兒童的合宜行為,降低不當行為。鼓勵和懲罰解釋其原因,有助兒童改善道德行為,這就是「引導式管教」。懲罰不當行為也必須謹慎。觀察學習也是習得道德行為的重要方式,可以從觀察其他兒童、故事書和媒體學到一些行為結果,作為約束自己行為的參考。

二、Piaget的道德發展觀點
道德發展的議題包括人際反應,包含態度、信念、價值及實際行為。兒童學習社會規範開始,此時道德的基本內含是順從社會的規範。隨著成長,了解到合作的重要和可能的條件時,道德重心改變了,即規範性的道德和合作性的道德。

Piaget將道德分為「具體層次」和「抽象層次」,具體層次是具體的實例與事件,抽象層次是深層或具有普遍性的社會知識。

Piaget的道德發展論包含幾個過程:前道德期、道德現實主義或他律性道德、道德相對主義或自律性道德、從他律性道德到自律性道德,也就是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歷程。

在「前道德期」的學前兒童對規則僅有些微的關心或瞭解。在玩遊戲時,前道德(premoral)兒童並無意圖求勝而無系統地玩著,他們常常自訂規則,而且認為遊戲就是要輪流玩並快快樂樂的玩。

「道德現實主義」或「他律性道德期」(heteronomous morality)(「他律」意思是指「在其他規則的管制之下」)是指五至十歲間的兒童,此時兒童會認為規則是由權威人物如神明、警察或父母所訂立的,而且也認為這些規則是神聖不容更改的。他律的兒童認為規則是絕對道德的,他們認為任何道德問題都有「對」的一面與「錯」的一面,而對的永遠表示有遵守規則。

到十或十一歲時,大部分的兒童進入皮亞傑的第二個道德期—「道德相對主義」或「自律性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兒童明白社會規則是一種任意的協定,只要人們同意,就可以提出挑戰,甚至加以更改。他們也認為是可以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違反規則(像是為了赴醫院看急診而開快車的司機,既使違反交通規則,也不被認為是不道德的)。

由「他律性道德」轉移至「自律性道德」受到認知成熟及社會經驗兩者的影響。這種轉移所需的認知增長有自我中心觀的降低及角色取替技巧的發展,使得兒童能從各種觀點來看待道德的問題。重要的社會經驗則是與同儕同等地位的接觸,會形成較有彈性、自律性的道德。

三、Kohlberg延續Piaget的研究
Piaget主要以兒童為研究的對象,Kohlberg則以六個階段來描述兒童至成年的轉變。
四、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則分成三層次六個階段。
層次一:道德成規前期
此層次的孩童順從權威人物所強制的規則,以避免受到處罰或是得到個人的獎賞。道德是自私的:能逃掉懲罰或滿足個人的就是對的。

在階段1「避罰服從導向」:一個行動的好壞,是以行動的後果來判斷。兒童會服從權威以避免受罰,但是一個行動若沒有被發現和受處罰的話,這個行動就不會被認為是錯的。階段2「工具性相對主義導向」對規則的順從是為了得到獎賞或滿足個人的目標。

層次二:道德成規期
處於此層次的人會盡力去服從規則和社會規範,以贏得他人讚賞或是維持社會秩序。在階段3「人際關係和諧」或「好男孩與好女孩導向」中道德行為是指能取悅別人、協助別人或別人贊同的行為,階段三的人最主要的目標是被認為是個「好」人。到了階段4「社會和秩序導向」個人想順從規則的動機不是因為害怕被處罰,而是規則和法律可維持社會秩序故值得這樣的信念。

層次三:道德自律(有原則的道德)期
此層次的人以一種廣泛的正義原則來定義對和錯。在階段5「社會契約的合法性導向」的人認為法律是表達大多數人的心願及促進人類之價值的工具。階段6「普遍性倫理原則導向」個人以自己所選擇的良心原則來定義對錯。這些原則不像法律契約般具體,但是引導自己道德判斷的準則。

五、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的相關研究
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的重點:1.各階段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發展速度可快可慢,但不會「跳過」某一階段,也不會有發展倒退的現象。2.即使在不同的文化中,他所提的論點可得到證據支持。

第三節 寬恕理論

「寛恕」是另一個重要的道德內涵。以心理學的觀點提出寬恕的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稱為「報復式」的寬恕(revengeful forgiveness):讓對方付出與他所受的傷害同等程度的代價,如此才能寬恕對方。
2.第二階段稱為「代償式」的寬恕(restitutional or compensational forgiveness):重於形式上的補償和歉意。
3.第三階段是「期望式」的寬恕(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因為別人的期待或外在的壓力而決定寬恕。
4.第四階段是「法律期望式」的寬恕(lawful 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為宗教信仰或家族家規上的要求而選擇寬恕。
5.第五階段是「社會和諧式」的寬恕(forgiveness as social harmony):為了保持社會上的和諧關係而選擇寬恕,寬恕者會基於大局的考慮,希望藉由釋放對對方的敵意來降低衝突,並做出有條件的復合。
6.第六階段是以「愛」為出發點的寬恕(forgiveness as love):這個階段的寬恕者是因為寬恕帶來愛的真實感受,而願意無條件的寬恕對方。

Enrigh等人,將寬恕的歷程模式分成七個步驟,說明如下:
寬恕歷程是當事人感受到傷害(injury)而產生的。第一步驟受傷害者經驗到負面情緒對心理的影響,例如:否認、生氣、憤怒、羞愧、缺乏自信(self-doubt)、出現強迫思想(obsession)等,並覺察到情緒的痛苦(awareness of emotion pain),而這個痛苦的感受逐漸引發成解決困境的動機,導致第二步驟—感到需要解決問題。接下來第三步驟是受傷害者選擇可能執行的策略,通常是在公義(justice)或仁慈(mercy)兩策略中做抉擇。而不同的策略會導致不同的影響。第四個步驟假如受傷害者有強烈的寬恕動機(forgiveness motive),則他將選擇寬恕做為解決策略。第五個步驟是在認知上決定寬恕傷害者(decision to forgive),寬恕者於此時即使有機會報復,仍毅然決定放棄怨恨和懲罰。這時候可能仍有生氣等負向的情緒尚未解決,但已不再能主導行為。第六個步驟是執行內在的寬恕策略(executionof internal forgiveness strategies),包括在認知上了解到他人與自我的差異,在情感上願意以同情和同理心看待傷害者,在不歪曲事實的狀況下,嘗試以新的觀點重新看待傷害者。第七個步驟是付諸行動(needfor action),覺察到在行動上善意的回應對方是必須的,然後考慮可能實際採取復合的行為策略。

Enright & Richard2004)綜合一些學者對於寬恕歷程研究,再細分四個時期與二十個單元(如

1),強調這個歷程模式並非固定一成不變的步驟,而是一個具有彈性且可不斷循環的歷程。

第四節 寬恕歷程與社會規範的關係()


第十三章 成年期生理的發展
第一節 生理老化的理論

一、程式論
  此派論主張老化是自然現,每個器官本來潛伏老化的因子,只要年齡到達,老化現象自然浮現。
(一)免疫系統理論
   免疫系統是抵禦異物入侵的防衛系統,抵禦惡性細胞、病毒和細菌感染,防止腫瘤的生長。
(二)老人時鐘理論
   隨著年齡的增長,荷爾蒙的內分泌系統逐漸喪失功能,因而產生老化現象。
(三)細胞分裂理論
   由於基因物質的耗盡,細胞分裂功能衰退所致。
(四)長壽基因論
二、隨機錯誤理論
(一)耗損論
個體日常生活會逐漸傷害生物的系統,影響組織或器官功能的發揮,造成老化。
(二)生命速率理論
其體內一定能量的消耗,一旦用盡,則其生命也就結束。
(三)交錯結理論
是蛋白質產生永久性的化學改變所造成的。
(四)自由基理論
人體有製造抗氧化的能力,清除或破壤體內的自由基,隨著年齡的增長,功能喪失。
(五)廢物累積理論
由於新陳代謝作用,細胞會逐漸堆積脂褐質,脂褐質會妨害細胞正常功能的發揮。

第二節 外在及運動系統的改變

一、外在的改變
(一)皮膚-乾枯、起皺、厚度變薄及顏色改變
(二)臉部-皺紋增加、鼻子變大及頭圍加大
(三)毛髮-長出白髮
(四)牙齒-牙齒脫落,營養失衡
(五)聲-音調提高且有顫音出現
(六)體型-中年發福,老年體重減輕
(七)外貌改變對成人心理的影響

二、運動系統的改變
(一)肌肉-肌肉在組織、強度、耐力、大小及重量上均減弱
(二)骨骼與關節-由於鈣質的流失,骨骼變脆,少彈性,容易受到損害。女性常有「退化性關節」,長時間後會無法拿重及長久行走。

第三節 內在系統的改變
身體內部的各種系統,包括:循環、呼吸、排泄、消化、生殖及內分泌等,均隨年齡的增加,而在功能上或多或少產生改變,但各系統所受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一、循環系統
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及血管。
1.心臟結構性的變化:
整個成年期,心臟產生結構性的變化造成功能的改變,使循環系統的疾病增加,由於年齡的增長,所造成的心臟結構的改變有兩方面:

(1)脂肪的累積和心臟肌肉變硬。
(2)脂肪或膽固醇在血管及心臟的出入口慢慢堆積,在450歲時形成一道薄膜,阻礙血液的流通,而且部分心肌被膠原蛋白質所取代,引起心肌變厚、變硬,未被膠原蛋白取代的心肌則必須加強推送血液的力量。

2.血管方面:
(1)血管變厚、缺乏彈性,管內壁堆積了脂肪或膽固醇,使管徑變窄間接增加心臟的負荷,而血壓升高造成動脈硬化。

(2)血壓:指由心室推出血液的力量。心臟跳動的收縮而推出血液,稱為收縮壓;心臟鬆弛階段的血壓,稱為舒張壓。一般以收縮壓120,舒張壓80為正常。
(3)年齡漸增心臟疾病的罹患率上升,通常男性高於女性,原因在於男性承受較大的壓力和較不適當的飲食關係。
3.循環系統的疾病:
較沒有明題的徵兆,定期的健康檢查非常重要,以便及早發現、早日治療。此外清淡的飲食及規律鬆緩的運動,亦有益於循環系統疾病的預防。

二、呼吸系統
主要的變化為肺活量減少,換氣功能變差,呼吸速率變慢,呼吸時氣體交換能力受損,咳嗽能力變差,排痰機能下降等。

1.結構方面:
隨著年齡加,肋骨鈣化、僵硬而無彈性,肌肉萎縮,胸腔無法適度擴張,吸入的空氣減少。
例如:30歲時,肺部吸入空氣的最大容量為6夸脫,至50歲時減至4.5夸脫70歲時僅剩3夸脫

2.吸入髒空氣:
累積在肺部會呈現黑色的斑點,使得氣管和支氣管呈現石灰化的現象。肺泡變得較淺、較窄、較硬,且氣泡膜受到破壞,影響氧與二氧化碳的交換功能,因此肺的舒張能力降低,肺活量逐年減少。

3.規律的運動:
由於呼吸困難和易感疲勞,使老年人對運動項目抱持慎重和退縮的態度,影響其他生理功能。事實上,規律的運動是使呼吸系統功能保持較佳狀態的方法,緩和的運動可增加肺活量,減輕肺的負擔。

三、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主要包括腎臟及膀胱二部分。

1.腎臟的功能:
(1)維持人體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以及排泄代謝後的廢物和雜物等,其工作的最小單位為腎小管。在整個成年期中,腎臟內的腎小管數量約減少一半,故一個70歲的老人,體內腎小管過濾血液中廢物的功能僅為30歲者的一半。

(2)腎臟的血液流量及過濾毒素的功能大幅滑落,服用藥劑存留體內的比率大為增高,血管中藥的含量超過某種程度後,會危及生命。此外,老年人常有腎硬化現象,加上常服藥物,容易有腎功能不全的象。

2.膀恍的功能:
(1)膀恍由於纖維化而使容量減少,肌肉萎縮失去50%的功能,彈性也較差,常有壓迫感,造成頻尿、尿失禁的現象,使較長時間參加社交活動的老人甚感不便。

(2)老年男性常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易引發尿道阻塞,導致排尿困難、夜間頻尿等。

3.飲食控制:
預防泌尿系統的衰退,減少攝取食物中的鹽分,減輕腎臟的負擔;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預防腎動脈硬化的發生,食用新鮮蔬菜,增強泌尿道細胞的抵抗力,且有利尿的功能。

四、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的肌肉屬於平滑肌,不受大腦控制能自行運作,但速度會隨年齡增長而緩慢。

1.在成年期中,胃酸的分泌有減少的現象,影響對維他命B12及葉酸的吸收,這兩者是使血紅素保持一定數量的重要元素,胃酸的分泌到60歲時減少30%
2.肝功能的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尤其對藥物的代謝作用趨緩,老年人必須減少服用藥物。
3.腸功能也因年齡增長而改變;例如,大腸對水分的吸收減少,小腸的蠕動也變慢,使得老年人易發生便祕。但便祕的主因,是缺乏運動及缺少對流體食物及纖維食物的攝取,或有情緒的壓力所致。

五、免疫系統
是人體抗拒外來細菌侵略的最主要器官,會產生抗體使個體維持正常功能的運作。

1.淋巴球:
免疫系統中最主要的成分,它可以對抗惡性的細胞、濾過性病毒及蕈的海棉體,提供人體防禦的措施。

2.免疫力降低:
年齡增長,淋巴球的數目沒有減少但功能降低,導致老年人疾病抵抗力弱易生病,會使其自尊下降,常有無力感,老人就常扮演生病的角色。
六、生殖系統
  就健康的成人而言,性的活動可以持續一生,但老化會響影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改變,和性的經驗,生殖系統的老化可能早自中成年期即已開始。

1.男性方面:
(1)睪丸分泌荷爾蒙在40歲達到高峰,其後有慢慢減少的現象,女性荷爾蒙則有增加的現象,造成男性氣概的逐漸不明顯。
(2)由於睪丸的老化,精液分泌量減少。20~39歲時約有90%的精小管皆有製造精蟲的作用,40歲時只剩50%的功能,90歲後只剩10%在活動
(3)攝護腺自40歲開始老化,膠原蛋白代替肌肉組織,血液供應量減少,攝護腺開始肥大,至50~60歲時增加40%70歲時約增大2倍。

2.女性方面:
(1)自出生後開始老化,隨著年齡增加,卵巢的體機變小並呈纖維化,且對濾泡促進素與黃體生成素的反應變差。
(2)出生時卵巢約有卵細胞77萬個,青春期降至約40萬個,18 ~24歲時降至16萬個,40歲時只剩1.1萬個,生殖力自40歲後也開始下降,卵巢停止排卵月經停止。

(3)女性荷爾蒙和黃體激素的分泌量急速減少,使女性在外表或性特徵方面產生變化,停經後造成生育能力的喪失,婦女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作用,易罹患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冠狀動脈心臟病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

(4)停經後也會產生停經症候群與心理調適障礙,如失眠、憂慮,焦慮、情緒不穩及神經過敏等。

3.兩性健康方面:
生殖系統的改變使兩性性慾有減低的傾向,但仍能有正常的性生活;因此,對於老人的性與愛,應多予鼓勵以免影響其心理的健康。

七、內分泌系統
  荷爾蒙的分泌對整個身體的機能,如生質細胞的新陳代謝、精力的儲存與釋放、身體內部的平衡,對壓力和疾病的反應及老化的過程均有關連。內分泌腺亦稱無管腺,分泌的化學物質直接滲透到血液中,稱為激素荷爾蒙。
雖然內分泌系統對老化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因太過複雜,目前對其瞭解仍屬模糊;內分泌腺包括腦下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胰臟、腎上腺、性腺和胸腺等,分別說明如下:

(一)腦下垂體
 (1)內分泌系統最主要的腺體,它主導老化的過程,從青春期開始血液中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荷爾蒙會影響新陳代謝、組織生長和促進組織修補的功能喪失。
 (2)隨著年齡的增加,生長荷爾蒙分泌量減少,但其功能終生都不會喪失。
(二)甲狀腺
   (1)關係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以及骨骼對鈣和磷酸鹽的吸收,維持身體正常發展和骨骼的發育。

(2)其分泌量隨年齡增長而減少,人體到達230歲後即不再有生長的可能,就是受到甲狀腺素和脂下垂體所分泌的生長激素減少之故。

(三)胰臟
 (1)分泌的胰島素對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相當重要,當碳水化合物被轉換為葡萄糖,胰島素刺激它輸送到細胞內,當此過程破壞時會產生糖尿病。
 (2)研究顯示很多老年人胰島素的分泌量及活動量均有減退的現象,老年人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量較少,存留在血管中的分量就較多,此種是正常老化現象或是一種疾病,目前仍未能確定。

(四)腎上腺
   對壓力的反應、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腎臟功能的運作、分泌男性荷爾蒙等有關。男性荷爾蒙的分泌會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但管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新陳代謝的荷爾蒙,在健康的成人身上並沒有隨年齡增加而改變的現象,唯作用較為緩慢。

(五)胸腺
   (1)成長到青春期然後開始萎縮,其皮層緩慢地萎縮,由結締組織及脂肪取代。胸腺與免疫系統有關,它會產生T組織,以排斥外來細胞的侵入和排除腫瘤細胞。由於胸腺的萎縮荷爾蒙就減少,尤其是在25~45歲間血液中的抗體也隨著降低。

(2) T細胞的免疫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弱,使個體易罹患傳染病、癌症和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由於胸腺負責免疫系統的功能,有些學者認為它是老化的主要發動者。

八、神經系統
  主要反應在大腦的變化、神經的結構改變及傳導速率減緩。

1.大腦:
120億以上的特殊細胞所構成,從20~80歲大腦的重量約減少5%~7%,大腦細胞喪失25%,大腦的血流量也變少,灰質與白質均逐漸萎縮。
2.神經的結構改變及傳導速率減緩:
神經元數目減少,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逐漸增多;神經元的樹狀突數量也減少,突觸的密度降低,使得老年人某些腦部功能變差,如處理感官訊息減慢,執行運動反應所需時間增長,神經傳導速度也隨老化而變慢,對壓力反射的敏感度也因神經系統退化而變差。

九、生理改變對成人心理的影響
  1.個人意識到外貌或外表的顯著變化,對個人的心理、自我觀念、自我認同和職業上的安全感都有潛在的影響。成年人由外表的改變很容易被視為是「老人」,看起來不再年輕,會產 生不如他人的自卑感覺,尤其是婦女可能造成工作上的不利,會使個人有嚴重的失落感或 欠缺價值感。
2.特別是職業為專業模特兒、演員、管理員、仲介人員、銷售人員、空中服務員等,更常因年齡所帶來的外貌改變而遭受歧視或差別等遇。

3.內在系統各種改變會帶來動作緩慢、反應遲緩、功能的衰退、疾病的產生,使個人行動不 便,日常生活須仰賴地人的協助,使個人失去對生活的控制感與獨立感;這兩種感覺是個人賴以生存、生活下去的重要力量,一旦失去中、老年人會出現消極悲觀的情緒。

4.面對老化、生理及個人心理的影響與衝擊,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焦慮緊張;個體的老化就如同嬰兒成長為兒童、青少年、青年一樣的自然,當成是生命的一種自然發展的結果。

5.人生的每一時期都有其好處與限制,老化會帶來某些改變,但相對的也會帶來一些好處,如沒有家庭和工作的責任,較受人敬重、愈認識自己、愈瞭解他人、心智愈趨睿智與成熟,因此對老化應有正確的看法。


第十四章 成年期智力的發展

第一節 智力的意義、來源與成人智力的評量
一、智力的意義
  常見說法,智力是學習的能力、是抽象思考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個體整體心理能力的品質等。
從智力內涵或結構觀點而言,可分為單因論、二因論、七種基本能力說、智力結構論、智力多元論等。
 智力單因論─比奈─智力是一種單獨的普遍能力,此種能力好,則在記憶、推理、想像、空間、知覺等能力樣樣均都好。
二因論-斯皮爾曼-智力內涵有兩種因素,即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
七種基本能力說-塞斯通-智力本能有語文理解、語句流暢、數字運算、空間關係、聯想記憶、知覺速度、一般推理,這七種是互不相隸屬。
智力結構論-基福特-人類的智力是思考的表現,思考由內容、運作及產物構成。
  智力多元論-加德納-邏輯、語文、空間、音樂、肢體、運作、內省、人際、自然、探索。
  智力內涵是如此廣泛,但一致認為智力是由三個主要的相關能力所構成,包括問題解決能力、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智力的來源
  先天論-遺傳,但也有其上限與下限,約在IQ分數的20-30之間。
  環境論-其實環境對智力發展影響是有限的。
三、成人智力的評量
  比奈智力量表被普遍接受,廣泛應用。但成人智力測驗,則有魏氏成人智力量表及謝伊的塞斯通成人心理能力測驗。

第二節 年齡與智力的發展

一、橫斷與縱貫的研究
  橫斷研究-以不同年齡之個體或團體為對象,就某方面行為發展為主題,使用類似觀察測量工具,在同一期間內,即可獲得不同年齡組的同類資料。

  縱貫的究-是以單一個體或一組個體為對象,就某方面的行為,自幼小到長大的歲月中,繼續觀察測量,從而探究因年齡增長(自變項)與身心變化(依變項)兩者間的關係。

  不同年齡者,其在教育背景、社會經驗、生理反應等均屬不同,因此,其結果所所顯現的是「世代效應」。亦即世代效應有誇大橫斷研究年齡差異。

  縱貫研究有重複練習以及樣本中途退出的問題,亦有樣本不願再接受測驗或樣本流失的問題。

二、流質智力與晶質智力
根據cattell 1963提出的智力理論,分為兩種智力:流質智力和晶質智力
流質智力:係與生理結構有關是來自遺傳個體天生的能力即是個人處理訊息的的基本能力。自兒童期開始成長經青少年期達到高峰至成年期逐漸下降。
晶質智力:從兒童期逐漸增長至成長期,如不限制時間,55歲時有關晶質智力的表現依然如同20歲時一樣,60歲若繼續從事教育活動、晶質智力會持續成長。
cattell 認為晶質智力來自後天的知識與經驗,由經驗教育所獲得知識包括一般常識、語文了解、解決問題能力、數學能力、文化知識方面的智力。晶質智力不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成年期由於流質智力逐漸減退,而晶質智力逐漸增長,故成人在學習能力上的表現,仍然相當穩定。唯年紀越大的人,更需要大量依賴晶質智力以補償流質智力的喪失。

第三節 影響智力表現的因素及促進成的智能發展
一、影響智力的表現的因素
(一)世代差異
(二)教育
(三)職業
(四)人格
(五)健康
(六)不用腦筋

二、促進成人智力發展的實用
(一)持續參與學習的活動
   持續參與學習的活動,是防止智力表現衰退的有效方法。
(二)參與相關的訓練課程
   透過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智能表現。
(三)維持身體的健康
   如疾病發生的機率越來越大,對智力機能會產生影響。
(四)常用腦
   生活中多用心、常用腦,可延緩智能的衰退。
(五)從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工作越複雜越具有挑戰性,需要思考,可使智力持續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