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98上環境學概論

環境學概論


第一章重點整理
一、解釋名詞
(P6)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及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空氣、土壤
和水,都是生物圈範圍。
(P7)2、次生環境問題:由於人為不當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
態破壞、人口急劇增加和資源的耗竭等問題,稱為次生環
境問題或第二類環境問。題
(P14)3、替換層次生育率:一對夫婦取代他們本身的孩子數
(P14)4、總生育率:是女人在其生育年齡中平均能生下的小孩數估計值。
(P22)5、環境污染:人們賴以生活的空氣、水質、土壤等環境,由於人為因素使
其產生不利於生物之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性質改變,致使生物的生存以及人類的生活和健康遭受到危害,甚至破壞天然資源與生態系。
(P23)6、污染物質: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有害的物質,是人類社會生產活
動和生活消費過程的產物。
(P25)7、現代環境論:乃指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相互關懷的理論,即人地關係論
(P25)8、環境決定論:特別著重在環境影響人生的一種理論。即當考察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生活之互相關係時,著重於「自然制約」的一種理論。
(P30)9、人類特殊典範(HEP):人們要能用序健康生活,就是徹底改變人們「環境侵害」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是所謂的「人類特殊典範」。
也稱為「社會主流典範」主軸是以人類為中心,追求的是無限的成長所以也稱為「成長典範」。
(P30)10、新生態典範(NEP):是以生態為中心的,所以又稱為「環境典範」。

二、簡答:
(P6)1、環境基本法對「環境」的定義是什麼?
答:環境基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係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之各種天然資源及經過人為影響之自然因素總稱,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陸地、礦產、森林、野生生物、景觀及遊憩、社會經濟、文化、人文史蹟、自然遺蹟及自然生態系統等。

(P8)2、全球八大公害事件是那些?大部分是由什麼污染所造成的
答:全球八大公害事件都是由於環境遭受嚴重污染,尤其是大氣污染雨水體污染後所形成的環境公害。

公害事件 時間 地點 污染物
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1930年12月 比利時馬斯河谷 煙塵SO2
多諾拉煙霧事件 1948年10月 美國多諾拉 煙塵SO2
倫敦煙霧事件 1952年12月 英國倫敦 煙塵SO2
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1943年5-10月 美國洛杉磯 化學煙霧
水娱病事件 1953年 日本九州熊本縣水娱鎮 甲基汞
富山痛痛病 1931-72年3月 日本富山縣 鎘
四日哮喘病 1955-72年 日本四日市 SO2、煤塵、重金屬粉塵
米糠油事件 1968年 日本九州愛州縣 多氯聯苯

(P15)3、何謂年齡結構圖?有那四種型式?
答:人口年齡結構是人口年齡的分布情形,在每一年齡層中,所佔人口男女的百分比。人口統計學家將全部人口分成三種年齡類別,並劃出男性和女性之百分比,製作出年齡結構圖。
三種年齡類別:育齡前期(0-14歲)、育齡期(15-44歲)、育齡後期(45-85+歲)
四種形式:快、慢、零和負成長速率。

(P18)4、人口對環境生態的衝擊可以用那三種因子來決定?
答:三因子模式:
1、人口數
2、平均每人所使用之資源數
3、平均每單位資源所造成之環經生態衝擊量

(P19)5、人類生態系包括那三個層面?
答:人類生態系包括:
1、生態環境(自然環境)、
2、經營享用(科技、社會、人口)
3、文化規範(文化)。

(P23)6、以生態系統之觀點,污染物質可分為那兩類?
答:以生態系統之觀點,污染物質可分為
1、可分解性的污染物質:在自然界的自淨能力下可被微生物分解,而不會累積在環境之中
2、不可分解性的污染物質:在自然界是不被分解的或者分解甚慢,例如:鐵鋁罐、人造纖維、塑膠製品、清潔劑、毒性有機物、殺蟲劑、和藥物。自然界由於自淨能力有限,這些物質大量使用就會逐漸殘留累積在自然環境中。

(P29)7、泰勒所提出那五項環境倫理原則?
答:1、自我防衛原則:唯有環境危及人類生存時,人才有自衛以維持自身安全
2、合理比例原則:規範人類生存等基本需求與享樂等非基本需求的合理比例來取用自然資源。
3、最小錯誤原則:人類發展過程中,儘可能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4、分配正義原則:人類與其他物種基本需求的滿足上,要合乎分配正義。
5、補償正義原則:人類的各項經濟活動危及 其他物種時,映與補救和改善

(P31)8、七倫是那七種倫理關係?
答:七種倫理關係: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加上
【群己倫(自己與陌生人間)、物己倫(人與物間)】。



第二章重點整理
一、解釋名詞
(P40)1、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間,包括生物與生物以及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之科學。
(P40)2、生物圈:地球有許多部份可以提供生物收活的空間,包括大氣圈、水文圈和岩石圈等靠近地表的部份,生態學家稱之為「生物圈」。
(P40)3、生態圈:生物圈彼此之作用,以及生物圈與整各非生物環境(能源和化學物質)間的交互作用,稱之為「生態圈」。
(P42)4、營養:生物賴以生存、生廠和繁殖之任何無職稱作「營養」。
(P44)5、族群:是一群相同生物生活於一個特定的區域。
(P44)6、種(species):一個或多個族群的成員,在自然情況下可以彼此交配者(P48)7、自營生物:生產者(主要為綠色植物,亦包括一些細菌)能夠自己運用陽光來製造有機化合物,供做能量和營養來源,自己養活自己的生物稱做自營生物。
(P49)8、異營生物: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陽光來製造食物,因此需要依賴其他生物來供應故稱為異營生物。
(P49)9、化學合成作用:某些特殊細菌,也是生產者,在沒有陽光之下,能將無機化合物轉變成有機營養,此種過程稱為化學合成作用。
(P52)10、耐受定律:一個生態系中,種的存在、繁盛和分布,決定於或多種物理或化學因素是否落在種耐受的上下範圍之內。
(P52)11、門檻效應:(閾值效應)當環境變化超過耐受及現實會引起有害或致命的反應。
(P53)12、限制因子原理:有一種非生物因子,當太多或太少時,即使其他因子都處在最適耐受範圍之內,族群成長也會受到限制,這種限制成長的單一因子,稱為限制因子。
(P56)13、食物網:生態系中的食物鏈很少是單條、孤立出現的,它們往往交叉鏈索,形成複雜的網絡型結構,稱為食物網。
(P56)14、生態效率:由一個營養層級轉送到另一個營養層級的效率。
(P57)15、能量金字塔:透過各種營養層級的能量流動總量,由低到高排列,就成為一個金字塔,稱為能量轉換金字塔,又稱能量錐體或生產錐體。
(P58)16、淨初級生產力:在一個生態系中之植物生產有用的化學能或生質量之速率稱為淨初級生產力。也是動物的基本食物來源。
淨初級生產力亦可說是植物在單位時間於單位面積所生產的能量。

二、簡答
(P45)1、地球上的生態系分為那兩種型態?有那些生態系?
答:生態系主要分為陸地生態系(因溫度與雨量不同而產生不同類型)和水體生態系(鹽鹹度、陽光穿透深度、溶氧量、植物營養之有效性、水溫)。
(一)陸地生態系:森林、草原、沙漠。
(二)水體生態系:海水生態系、淡水生態系。

(P47)2、生態系的非生物組成包括那些因素?
答:(一)物理因素:
1、照光與遮光
2、年平均溫度與溫度範圍
3、年平均雨量及其分布
4、風
5、緯度(與赤道的距離)
6、高度(與海平面之距離)
7、土壤性質(對陸地生態系言)
8、火(對陸地生態系言)
9、水流(對水體生態系言)
10、懸浮固體含量(對水體生態系言)
(二)化學因素:
1、土壤中水份和空氣之含量(陸地生態系)
2、土壤水(陸地生態系)或水中(水體生態系)植物營養鹽含量
3、土壤水(陸地生態系)或水中(水體生態系)毒物性質含量
4、水中的鹽鹹度(水體生態系)
5、水中的溶氧量(水體生態系)

(P48)3、生態系中的生物組成,根據營養習慣可分為那三大類?
答: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P50)4、食用活生物的消費者可分成那三類?
答:1、草食性動物:初級消費者,直接食用活植物的全部或部分。如:牛吃草、鳥吃種子和幼苗、昆蟲吃植物體、浮游動物吃浮游植物
2、肉食性動物:次級消費者:只食用草食性動物;三級消費者或更高級消費者:食用肉食性動物或雜食性動物的動物
3、雜食性動物:任何東西都吃。如豬、老鼠、人類、蟑螂。

(P54)5、何謂食物鏈?可分為那四類?
答:一系列生物每一個都以前面的一個為食,這種營養關係稱之為食物鏈。
(1)捕食食物鏈:以植物為基礎
(2)碎食食物鏈:通常沼澤區最常見
(3)寄生食物鏈:由較大的動物開始,而漸至較小的生物。
(4)腐生食物鏈:由腐爛的動物屍體或植物體變成碎屑,才開始被微生物所利用。

(P59)6、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依據物質存在的型態可分為那三種類型?
答:固態、液態、氣態

(P60)7、水循環包括那七種作用?
答:(1)降水作用(2)截流作用(3)漥蓄作用(4)逕流作用
(5)入滲作用(6)植物根部吸收作用(7)蒸發作用及蒸散作用

(P67)8、何謂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具有那三個層面?其價值為何?
答:生物多樣化:根據美國技術評估局所下的定義是「生物之間的多變性與歧異性,以及生物在生態上的複雜現象。」通俗的概念可說:「居住在同一區域內,所有不同種類生物的總和」
生物多樣性可分為三種層次:
(1)微觀之遺傳的多樣性(基因差異);
(2)中觀之物種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差異)
(3)巨觀之生態的多樣性(生物分布環境差異)。
生物多樣化提升生物資源的價值可分為:
(1)直接價值:1、消耗性利用價值(如柴薪、野味等非市場價值)
2、生產性利用價值(如木材、魚、水果、農產品等商業價值)
(2)間接價值:1、非消耗性利用價值(如科學研究、光合作用、水源
保持、氣候調節、保護土壤、維持自然平衡等價值)
2、選擇價值(保留物種對將來提供進化選擇之價值)
3、存在價值(讓後代能繼續擁有現存物種之價值)
(P68)9、何謂生態位?生態位可分為那兩種?
答:生態位是對生態系中之『種』所賴以維生之所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子的描述。它敘述生物在生態系中之角色。
生態位可分為兩種:
(1)特定生態位:只能忍受及窄範圍得氣候和其他環境條件,並且吃有限量的不同動植物,只侷限在特定棲息地生活,因此有一個特定的生態位。例如:熊貓
(2)普通生態位:很能適應環境的。如:蒼蠅、蟑螂、老鼠、人類。

(P69)10、種的交互作用有那些?
答:(1)競爭
(2)捕食
(3)寄生
(4)互利共生
(5)共棲
第三章重點整理
一、解釋名詞
1.次原子粒子(P83)
2.化合物(P84)
3.混合物(P85)
4.動能(P88)
5.位能(P88)
6.高品質能量(P91)
7.低品質能量(P92)
8.物理變化(P93)
9.化學變化(P93)
10.核子變化(P95)
11.物質不滅定律(P94)
12.鄰避效應(P94)
13.核分裂(P97)
14.核融合(P98)
15.汽電共生(P107)
16.淨有用能量(P107)

二、簡答
1.游離輻射對我們的傷害可經由那三個步驟危害人體?(P97)
2.試述能量第一及第二定律的內容。(P100)
3.例舉三種最浪費能源的設備。(P106)
4.達到永續利用地球的社會之做法有那三種?(P110)
第四章重點整理
一、解釋名詞
1.永續和可再生性能源(P117)
2.非再生性能源(P117)
3.抽蓄水力發電(P127)
4.潮汐發電(P132)
5.地熱能(P139)
6.汽醇(P152)

二、簡答
1.太陽能加熱系統有那些優點?(P120)
2.水力發電按水源性質可區分成那兩種?(P127)
3.試述水力發電的優點。(P131)
4.溫泉的形成有那三要素?(P143)
5.溫泉按化學性質可分為那四類?(P146)
6.以氫氣為燃料的優點有那些?(P156)

第五章重點整理
一、解釋名詞
1、天然氣:是50-90%的甲烷氣,及少量的丙烷和丁烷所混合而成,有時亦含有些許的氮和雜質(如硫化氫),碳原子與氫原子之比例平均是1:4。
2、液化石油氣:天然氣中的丙烷和丁烷可以將其壓縮作為液化石油氣。
比重比空氣略重,亦集結於地表,遇火花會有爆炸危險
3、合成燃料:將煤轉變為氣態或液態燃料,稱為合成燃料。
4、板塊構造學:描述岩石圈的形成和消失,以及大陸的移動。
5、泛球:大陸和海洋位於板塊上,當板塊移動數百年後,大陸就會分裂開來漂移數千公里,稱為泛球。(大約2億年前歐、亞、北美、南美等大陸適合在一起的)
6、錳結核:是一種含錳、鐵、鎳、鈷、銅等三、四十種元素聚合而成的特殊礦產,因錳的比例最多約佔30-40%而得名。

二、簡答
1、何謂非再生性資源?有那些是非再生性資源?
答:非再生性資源:指資源本身有一定蘊藏量,使用後會日漸消耗減少,用完後就不能再恢復的資源。
石油、天然氣、煤礦、核能、玻璃及礦物資源屬於非再生性資源。

2、石油如何生成?生成的過程可分成那兩個步驟?
答:石油生成:是由地層中來自動、植物殘骸等有機物質,經過長時間的高溫高壓過程,一點一滴地生成而浮游於地層當中,其形成之基本方式與煤不同。

生成過程兩個步驟:
(1)有機物與砂混合形成沉積層,在不斷的堆積過程中會產生高溫高壓,最後沉積
層變成沉積岩,稱之為「源岩」。
(2)在源岩中的有機物轉變成碳氫化合物(石油)。由於源岩的壓力和地下水的流動,
將油珠移入多孔性岩層,此即今日所發現之原油田。

3、石油的優缺點有那些?
答:
優點:(1)便宜
(2)容易運輸
(3)淨有用能源產率很高
(4)是一種輔助燃料
缺點:(1)燃燒時會放出二氧化碳改變全球氣候(溫室效應)
(2)石油和毒性污泥的滲漏會引起水污染,而以鹽水傾
住油井也會污染地下水。
(3)40-80年內供應就會耗盡【最大缺點】

4、煤形成的過程可分成那三個步驟?
答:(1)植物殘骸經過細菌分解,轉變成泥煤。
(2)泥煤長期沉積加上地球的造山運動,使泥煤層更深埋於地底
(3)經過地熱和化學反應,泥煤轉變成各種等級的煤。

5、煤依含碳量可區分為那四種型態?
答:(1)泥煤:尚具有植物殘骸之雛形
(2)褐煤:
(3)煙煤:
(4)無煙煤(最高級)

6、地球內部結構可分成那三個部分?
答:地球內部結構可分成三個球狀帶:地殼、地函、地核。

7、岩石循環中根據其成因可分區成那三類岩石?
答: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

8、何謂總資源量?如何區分?
答:總資源量是指地球上特定物質的總量。
可區分:(1)已確認資源:指一種含礦的物質,其礦區位置、數量和品質都已經知道,或是由地質的證據和測量中,已經可以估計出來。
(2)未開發資源:是指特定礦物的蘊藏量,礦區位置、數量和品質都不知道,但根據地質知
識和理論相信是存在的。
也可區分:
(1)準備量(經濟資源量):可以開採的已確認資源
(2)資源量:不可能開採的和未開發資源。第六章重點整理

一、解釋名詞
1、氣象:在對流層中,溫度、大氣壓力、溼度、降雨、陽光(太陽輻射)
、雲層、風向和變化,稱為氣象。
2、氣候:是一區域的平均氣象,即一地區在一段長時間(至少三十年)
內,大氣或氣象條件、季節變化和極端氣象的一般模式。
3、一次污染:(原生污染)由人為活動或自然界所產生的各種引起空氣污
染的物質,直接排放製大氣中而維持其原來排放型態者。
4、二次污染:(次生污染)一種或一種以上之ㄧ次污染物在大氣中經過一
連串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反應,產生了其他的污染物質之過程。
5、光化學霧:經光化學反應所產生的微粒狀物質,而懸浮於空氣中,能
造成視程障礙者。
6、熱NOx:空氣中有78%的氮氣,在常溫下大氣中的氮和氧共存並不會
發生反應,但在高溫下(通常超過1600K)氮和氧會結合成
NOx,這種型態所產生的NOx稱為熱NOx。
7、燃料NOx:燃燒含有氮成分的燃料如煤炭,所產生出來的NOx,稱
為燃料NOx。

二、簡答
1、大氣層可分成那幾個水平層次?
答:由地表開始: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和增溫層。

2、空氣資源的功能有那些?
答:(1)維持生命
(2)提供適當溫度與溼度
(3)提供燃燒
(4)風力的使用

3、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原因有那些?
答:香煙、甲醛、石棉、放射性氡-222、一氧化碳、含氯碳化物、環境衛生用藥。

4、何謂空氣污染指標(PSI)?評估的項目有那五種污染物?
答:空氣污染指標(PSI)是為使一般民眾易於掌握空氣品質狀況,並了解其對健康之影響程度,用以評估空氣品質優劣之指標。當PSI值大於100時,表示空氣品質不良。
評估的項目:
(1)懸浮微粒(PM10)
(2)二氧化硫(SO2)
(3)二氧化氮(NO2)
(4)一氧化碳(CO)
(5)臭氧(O3)

5、依照空氣污染指標對健康的影響分為那五級?
答:課本表6-4
【藍色(0-50)良好】、【綠色(51-100)普通】、【黃色(101-199)不良】、
【紅色(200-299)非常不良】、【粉紅色(300以上)有害】

6、空氣品質區如何劃分?空氣品質防制區如何劃分?
答:空氣品質區劃分:
(1)北部空氣品質區
(2)竹苗空氣品質區
(3)中部空氣品質區
(4)雲嘉南空氣品質區
(5)高屏空氣品質區
(6)宜蘭空氣品質區
(7)花東空氣品質區
空氣品質防制區劃分:(1)一級防制區
(2)二級防制區
(3)三級防制區

7、空氣品質改善策略有哪些?
答:(1)經濟誘因改善策略
(2)總量管制策略
(3)固定污染源策略
(4)移動污染源改善策略

環境學概論此為林老師精心作品
第七章重點整理
1.何謂水文循環?
水文循環是指地球表面的水吸收太陽輻射熱,直接由土壤或海洋表面氣化蒸發或經由植物吸收運輸之後所產生的蒸散作用,將土壤中的水氣化上升到達高空。水氣在高空因溫度降低而凝結成為水滴或冰晶,隨著大氣環流、行星風系、盛行季風的搬運而分散或集中,最後因重力的作用而下降稱為降水,包括下雨、下雪、冰雹等等。

2.水庫興建的位置與河川水系的關係可分為那兩類?(P248)
(1)在槽水庫:在河川主流興建大壩,阻絕河流本槽建成水庫者,稱為在槽水庫,例如翡翠、石門及曾文等水庫。
(2)離槽水庫:離槽水庫即是水壩不建設在河川的主槽,而選擇於離主槽不遠的小支流上。如烏山頭、日月潭、蘭潭及鳳山水庫等。

3.未來水資源開發之主要政策有那些?
(1)積極推動節約用水
(2)加強水資源運用,改善水資源利用效率
(3)適度開發水源

4.為有效的利用及保護水資源,其保育工作有那三大基本原則?(P253)
(1)減少用水:主要為減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及工業用水的需求。
(2)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包括增加水的再生利用率及降低漏水率使可用之水增加。
(3)加強水資源的保護與保存:主要在加強水污染的防治與水資源的涵養儲存。

5.水污染的主要類型有那些?(P254)
(1)耗氧物質
(2)沉澱物和懸浮物
(3)無機植物營養鹽
(4)微生物
(5)水溶性無機物
(6)有機化合物
(7)熱
(8)放射性物質

6.河川污染指標(RPI)是以那些水質參數做為評定指標?分為那些等級?(P258)
(1)溶氧量 (DO)、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固體 (SS)、氨氮 (NH3-N)。
(2) A:未(稍)受污染、B:輕度污染、C:中度污染、D:嚴重污染。

7.何謂優養化?對水體有何影響?(P260)
(1)由於過量的營養物質進入水體,造成藻類大量的繁殖、死亡,並因其腐敗分解的大量耗氧,導致水中溶氧耗盡。
(2)水體優養化之後藻類大量繁殖,而引起臭味、色度的問題。除此之外,藻類的大量繁殖會使得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時,水中溶氧量達超飽和狀態,但當夜間光合作用停止時,藻類行呼吸作用逐漸消耗水中溶氧量,在夜間天亮前,有時氧會被耗盡,造成魚類大量死亡。

8.卡爾森水體優養等級指數是以那些參數做為優養化評估?優養化等級如何畫分?(P260)
(1) TP為總磷濃度、SD為透明度、為葉綠素-a濃度
(2)CTSI<40 為貧養狀態、40≦CTSI≦50 為中養狀態、CTSI>50 為優養狀態。

第七章 重點整理(林高永老師)
1.何謂水文循環?(P245)
水文循環是指地球表面的水吸收太陽輻射熱,直接由土壤或海洋表面氣化蒸發或
經由植物吸收運輸之後所產生的蒸散作用,將土壤中的水氣化上升到達高空。水
氣在高空因溫度降低而凝結成為水滴或冰晶,隨著大氣環流、行星風系、盛行季
風的搬運而分散或集中,最後因重力的作用而下降稱為降水,包括下雨、下雪、
冰雹等等。

2.水庫興建的位置與河川水系的關係可分為那兩類?(P248)
(1)在槽水庫:在河川主流興建大壩,阻絕河流本槽建成水庫者,稱為在槽水庫,
例如翡翠、石門及曾文等水庫。
(2)離槽水庫:離槽水庫即是水壩不建設在河川的主槽,而選擇於離主槽不遠的
小支流上。如烏山頭、日月潭、蘭潭及鳳山水庫等。

3.未來水資源開發之主要政策有那些?(P250)
(1)積極推動節約用水
(2)加強水資源運用,改善水資源利用效率
(3)適度開發水源

4.為有效的利用及保護水資源,其保育工作有那三大基本原則?(P253)
(1)減少用水:主要為減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及工業用水的需求。
(2)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包括增加水的再生利用率及降低漏水率使可用
之水增加。
(3)加強水資源的保護與保存:主要在加強水污染的防治與水資源的涵養儲存。

5.水污染的主要類型有那些?(P254)
(1)耗氧物質
(2)沉澱物和懸浮物
(3)無機植物營養鹽
(4)微生物
(5)水溶性無機物
(6)有機化合物
(7)熱
(8)放射性物質

6.河川污染指標(RPI)是以那些水質參數做為評定指標?分為那些等級?(P258)
(1)溶氧量 (DO)、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固體 (SS)、氨氮 (NH3-N)。
(2) A:未(稍)受污染、B:輕度污染、C:中度污染、D:嚴重污染。

.何謂優養化?對水體有何影響?(P260)
(1)由於過量的營養物質進入水體,造成藻類大量的繁殖、死亡,並因其腐敗分解的大量耗氧,導致水中溶氧耗盡。
(2)水體優養化之後藻類大量繁殖,而引起臭味、色度的問題。除此之外,藻類的大量繁殖會使得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時,水中溶氧量達超飽和狀態,但當夜間光合作用停止時,藻類行呼吸作用逐漸消耗水中溶氧量,在夜間天亮前,有時氧會被耗盡,造成魚類大量死亡。

8.卡爾森水體優養等級指數是以那些參數做為優養化評估?優養化等級如何畫分?(P260)
(1) TP 為總磷濃度、SD 為透明度、為葉綠素-a 濃度
(2)CTSI<40 為貧養狀態、40≦CTSI≦50 為中養狀態、CTSI>50 為優養狀態。

第八章 重點整理(林高永老師)
1.土壤的定義。(P277)
「土壤」是一種自然體的集合名詞,為覆蓋於地球表面的物質,由礦物質、有機質、土壤水分及土壤空氣所組成,這些地面上的土壤物質經過充分的時間接受自然力的作用之後形成了具有剖面層次的「土壤」。因此土壤是具有三度空間的、獨立的、變動的自然體。

2.土壤的形成必須經過那兩個階段完成?成土五大因數指的是那五個因素?(P277,279)
(1)岩石風化、成土作用
(2)氣候、生物、母質、地形、時間
S = f(C,T,P,O,t)

3.何謂土壤質地?土粒分級分為那三級?(p282)
(1)土壤質地是指土壤粗細的程度或土壤中大小土粒之分佈。
(2) 砂粒、坋粒、粘粒

4.何謂土壤剖面?成熟的土壤通常包括那些層次?(p284)
(1) 成熟的土壤可分為一系列的土層(Soil horizon),隨著土壤形態的不同,每個土層有其清楚的構造和組成,土壤土層的垂直截面稱之土壤剖面
(2)
O層:為土壤最上面的一層,主要組成為新鮮的落葉及部分分解的葉片、樹枝、
動物排泄物、真菌和其他有機物,通常為棕色到黑色。
A層:由半分解的有機物(腐植質)、生命體和土壤無機物質混合而成的多孔層,除了有機物之外,混入了土壤無機礦物部分,土壤的顏色深且疏鬆。
B 層:經由風化、淋洗等化育作用之下,土壤中的有機質、鹽類、粘粒、鐵、鋁、錳等物質由上層往下移動至下層沉積而生成之化育土層。
C 層:為母質層

5.台灣地區土地資源如依據地形、海拔高度及其利用型態,可劃分為三個地理區?(P286)
(1)平原盆地區:指標高在 100 公尺以下,且坡度在 5%以下的地區
(2)淺山丘陵區:指標高 1,000 公尺以下及坡度在 5%以上之地區
(3)高山林地區:指標高在 1,000 公尺以上地區

6.台灣地區土地使用的結構可分為那些?(P287-P290)
(1)農業用地
(2)森林地
(3)河川地
(4)都市及工業用地
(5)邊際土地
(6)交通用地
(7)其他用地

7.土壤污染如何產生?其來源有那些?(P290、P292-294)
(1)土壤污染是因人類各種經濟與社會活動所產生的污染物由於未加以適當之處理而以各種方式進入土壤中,超過土壤特有的緩衝能力與自淨作用,逐漸累積而造成。
(2) 工業的化學品及廢棄物、農業的化學品及廢棄物、都市生活與家庭使用的化學品及廢棄物

8.受重金屬污染之土壤的復育方法有那些?(P299-P301)
(1)反轉耕
(2)客土與排土客土
(3)土壤洗淨去除法
(4)生物去除法

第八章重點整理
1.土壤的定義。(P277)
「土壤」是一種自然體的集合名詞,為覆蓋於地球表面的物質,由礦物質、有機質、土壤水分及土壤空氣所組成,這些地面上的土壤物質經過充分的時間接受自然力的作用之後形成了具有剖面層次的「土壤」。因此土壤是具有三度空間的、獨立的、變動的自然體。

2.土壤的形成必須經過那兩個階段完成?成土五大因數指的是那五個因素?(P277,279)
(1)岩石風化、成土作用
(2)氣候、生物、母質、地形、時間
S = f(C,T,P,O,t)

3.何謂土壤質地?土粒分級分為那三級?(p282)
(1)土壤質地是指土壤粗細的程度或土壤中大小土粒之分佈。
(2) 砂粒、坋粒、粘粒

4.何謂土壤剖面?成熟的土壤通常包括那些層次?(p284)
(1) 成熟的土壤可分為一系列的土層(Soil horizon),隨著土壤形態的不同,每個土層有其清楚的構造和組成,土壤土層的垂直截面稱之土壤剖面
(2)
O層:為土壤最上面的一層,主要組成為新鮮的落葉及部分分解的葉片、樹枝、動物排泄物、真菌和其他有機物,通常為棕色到黑色。
A層:由半分解的有機物(腐植質)、生命體和土壤無機物質混合而成的多孔層,除了有機物之外,混入了土壤無機礦物部分,土壤的顏色深且疏鬆。
B層:經由風化、淋洗等化育作用之下,土壤中的有機質、鹽類、粘粒、鐵、鋁、錳等物質由上層往下移動至下層沉積而生成之化育土層。
C層:為母質層

5.台灣地區土地資源如依據地形、海拔高度及其利用型態,可劃分為三個地理區?(P286)
(1)平原盆地區:指標高在100公尺以下,且坡度在5%以下的地區
(2)淺山丘陵區:指標高1,000公尺以下及坡度在5%以上之地區
(3)高山林地區:指標高在1,000公尺以上地區

6.台灣地區土地使用的結構可分為那些?(P287-P290)
(1)農業用地
(2)森林地
(3)河川地
(4)都市及工業用地
(5)邊際土地
(6)交通用地
(7)其他用地

7.土壤污染如何產生?其來源有那些?(P290、P292-294)
(1)土壤污染是因人類各種經濟與社會活動所產生的污染物由於未加以適當之處理而以各種方式進入土壤中,超過土壤特有的緩衝能力與自淨作用,逐漸累積而造成。
(2) 工業的化學品及廢棄物、農業的化學品及廢棄物、都市生活與家庭使用的化學品及廢棄物

8.受重金屬污染之土壤的復育方法有那些?(P299-P301)
(1)反轉耕
(2)客土與排土客土
(3)土壤洗淨去除法
(4)生物去除法
第九章重點整理

1. 全球變遷的議題包括了三個方面?(P309)
(1)地球溫暖化及氣候的波動
(2)平流層臭氧稀薄化及導致的紫外線照射增強的問題
(3)陸地及海洋的生態變遷如沙漠化、酸雨污染等

2.何謂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氣體有那些?(P314)
(1)太陽輻射進入大氣層,然後地表吸收這些太陽能的大部分,將其轉為紅外線或熱能使地表溫度升高。這些熱部分逸散至外太空,部分則被溫室效應氣體所吸收而輻射回地球表面。這些熱的形成提升了對流層中空氣的溫度,使大氣層底部及地球表面變得溫暖,這種現象稱為溫室效應。
(2)主要的溫室氣體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氟氯碳化物。

3.何謂石化燃料碳強度?試比較天然氣、石油和煤的碳強度。(P317)
(1)石化燃料碳強度的定義為每產生單位能量而釋出來的碳量,稱為碳強度。
(2)煤>石油>天然氣。

4.臭氧耗竭會產生什麼效?(P323)
(1)紫外線增加,會對DNA分子造成傷害,且會使暴露於動植物的表面甚至人類皮膚產生病變。
(2)白天無法在太陽下曝曬,以免傷害眼睛。家畜也必須利用晚間放牧。

5.酸雨的定義。(P325)
自然界因為地形、地質及土壤之差異,常會影響雨水的酸鹼值,使雨水的自然背景 pH 值常介於 4.9~6.5 之間,在考慮自然的條件之下,在大氣清潔的場所,所測得的雨水 pH 值為 5.0,因此以 pH 5.0 作為為酸雨的臨界值,低於此值才稱為「酸雨」。

6.酸雨對生物會有什麼影響?(P327)
(1)酸雨會殺死湖泊和河川中的魚類、水生植物及微生物。
(2)由於土壤中的鈣、鉀及其它的營養素被酸雨溶解流失,使植物營分缺乏,造成生長受阻、抗病力降低。
(3)將土壤或底泥中的鋁、鉛、汞及鎘等離子溶解出來,造成有害重金屬的活性增加,也危害了植物根部生長。

7.控制酸雨的策略有那些?(P329-330)
(1)依實際排放量,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

(2)限制油品含硫量
(3)公告石油焦及生煤等高硫分之燃料為易致空氣污染之物質,未經許可不得販賣或使用
(4)依行業別特性訂定管制標準,並逐期加嚴排放標準
(5)輔導改善工業鍋爐之燃燒技術及設備,以減少氮氧化物之排放
(6)督促改善汽、機車引擎及污染防制設備,加嚴排放標準,以減少氮氧化物之排放
(7)與汽機車業者研商開發低污染之新車及替代燃料
(8)進行台灣地區長期酸雨調查研究,瞭解環境資源受損狀況及酸雨形成機制
(9)建立長程傳輸模式,界定污染源與受害體的關係與我國、鄰國地區相對傳輸貢獻

第九章 重點整理(林高永老師)
1. 全球變遷的議題包括了三個方面?(P309)
(1)地球溫暖化及氣候的波動
2)平流層臭氧稀薄化及導致的紫外線照射增強的問題
(3)陸地及海洋的生態變遷如沙漠化、酸雨污染等

2.何謂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氣體有那些?(P314)
(1)太陽輻射進入大氣層,然後地表吸收這些太陽能的大部分,將其轉為紅外線或熱能使地表溫度升高。這些熱部分逸散至外太空,部分則被溫室效應氣體所吸收而輻射回地球表面。這些熱的形成提升了對流層中空氣的溫度,使大氣層底部及地球表面變得溫暖,這種現象稱為溫室效應。
(2)主要的溫室氣體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氟氯碳化物。

3.何謂石化燃料碳強度?試比較天然氣、石油和煤的碳強度。(P317)
(1)石化燃料碳強度的定義為每產生單位能量而釋出來的碳量,稱為碳強度。
(2)煤>石油>天然氣。

4.臭氧耗竭會產生什麼效?(P323)
(1)紫外線增加,會對 DNA 分子造成傷害,且會使暴露於動植物的表面甚至人類皮膚產生病變。
(2)白天無法在太陽下曝曬,以免傷害眼睛。家畜也必須利用晚間放牧。

5.酸雨的定義。(P325)
自然界因為地形、地質及土壤之差異,常會影響雨水的酸鹼值,使雨水的自然背景pH 值常介於 4.9∼6.5 之間,在考慮自然的條件之下,在大氣清潔的場所,所測得的雨水pH 值為 5.0,因此以 pH 5.0 作為為酸雨的臨界值,低於此值才稱為「酸雨」。

6.酸雨對生物會有什麼影響?(P327)
(1)酸雨會殺死湖泊和河川中的魚類、水生植物及微生物。
(2)由於土壤中的鈣、鉀及其它的營養素被酸雨溶解流失,使植物營分缺乏,造成生長受阻、抗病力降低。
(3)將土壤或底泥中的鋁、鉛、汞及鎘等離子溶解出來,造成有害重金屬的活性增加,也危害了植物根部生長。

7.控制酸雨的策略有那些?(P329-330)
(1)依實際排放量,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
(2)限制油品含硫量
(3)公告石油焦及生煤等高硫分之燃料為易致空氣污染之物質,未經許可不得販賣或使用(4)依行業別特性訂定管制標準,並逐期加嚴排放標準
(5)輔導改善工業鍋爐之燃燒技術及設備,以減少氮氧化物之排放
(6)督促改善汽、機車引擎及污染防制設備,加嚴排放標準,以減少氮氧化物之排放
(7)與汽機車業者研商開發低污染之新車及替代燃料
(8)進行台灣地區長期酸雨調查研究,瞭解環境資源受損狀況及酸雨形成機制
(9)建立長程傳輸模式,界定污染源與受害體的關係與我國、鄰國地區相對傳輸貢獻


第十章 重點整理(林高永老師)
1.全世界耕種、畜牧的農業系統可分為那兩種型態?(P335)
(1)產業化農業:大量生產特定一種作物或家畜來內銷或外銷,並且須大量使用石化能源,來補充太陽能的不足,已開發國家普遍採用此法。
(2)自給自足式農業:生產足供農夫一家生計的作物或家畜,若為豐收年還可剩餘一些供販售或儲備用。這種農業都以人力或獸力補充太陽能的不足,開發中國家大部分採用此方式耕種。

2.增加世界糧食產量的方法有那些?(P340)
(1)增加單位面積農作物的產量
(2)增加可耕種土地面積
(3)克服地域、土壤和害蟲等的限制因素
(4)種植非傳統性食物和長年生作物

3.農藥的定義。(P344)
農藥是用來保護農作物生長的化學品,包含有:
(1)用於防除農林作物或其產物之病蟲鼠害、雜草者。
(2)用於調節農林作物生長或影響其生理作用者。
(3)用於調節有益昆蟲生長者。

4.理想農藥的特性有那些?(P345)
(1)只能殺死目標害蟲。
(2)對於非目標生物(包括人類),沒有短期或長期的健康影響。
(3)在短時間內,會被破壞為不具毒性的化學物質。
(4)能使目標生物不發生基因突變。
(5)比起不施農藥,所獲得的利潤為高。

5.生物防治法有那些?(P351)
1)改良耕作的步驟
(2)育種、變種(異種交配)及遺傳工程
(3)生物控制
(4)不孕昆蟲法
(5)昆蟲的性誘引劑
(6)昆蟲荷爾蒙
(7)食物輻照處理
(8)整體害蟲管理

6.何謂不孕昆蟲法?何謂昆蟲的性誘引劑?何謂昆蟲荷爾蒙?(P354)
(1)培養一些雄性的害蟲在實驗室中,利用輻射線或化學方法,使其成為不孕性雄蟲,然後再釋放至害蟲群居的地區,使其與能生育的野生雌性害蟲交配。
(2)許多的害蟲,當雌蟲準備好交配時,它會釋放出微小數量的特殊化學性誘引劑(稱之為性費洛蒙)。性費洛蒙是得自於昆蟲或可在實驗室合成,我們可利用微量的性費洛蒙,吸引害蟲進入含有毒性的捕捉器,或吸引它的天敵進入有害蟲的田中。
(3)荷爾蒙是一種化學物質,由細胞所製造,隨著血液流動,並控制著有機體成長的各種變化。這些物質能從昆蟲或是實驗室合成而獲的。把它們應用在昆蟲生命週期中的一定階段,使荷爾蒙製造異常,而致使昆蟲在達到成熟和生殖前死亡。


第十章重點整理

1.全世界耕種、畜牧的農業系統可分為那兩種型態?(P335)
(1)產業化農業:大量生產特定一種作物或家畜來內銷或外銷,並且須大量使用石化能源,來補充太陽能的不足,已開發國家普遍採用此法。
(2)自給自足式農業:生產足供農夫一家生計的作物或家畜,若為豐收年還可剩餘一些供販售或儲備用。這種農業都以人力或獸力補充太陽能的不足,開發中國家大部分採用此方式耕種。

2.增加世界糧食產量的方法有那些?(P340)
(1)增加單位面積農作物的產量
(2)增加可耕種土地面積
(3)克服地域、土壤和害蟲等的限制因素
(4)種植非傳統性食物和長年生作物

3.農藥的定義。(P344)
農藥是用來保護農作物生長的化學品,包含有:
(1)用於防除農林作物或其產物之病蟲鼠害、雜草者。
(2)用於調節農林作物生長或影響其生理作用者。
(3)用於調節有益昆蟲生長者。

4.理想農藥的特性有那些?(P345)
(1)只能殺死目標害蟲。
(2)對於非目標生物(包括人類),沒有短期或長期的健康影響。
(3)在短時間內,會被破壞為不具毒性的化學物質。
(4)能使目標生物不發生基因突變。
(5)比起不施農藥,所獲得的利潤為高。

5.生物防治法有那些?(P351)
(1)改良耕作的步驟
(2)育種、變種(異種交配)及遺傳工程
(3)生物控制
(4)不孕昆蟲法
(5)昆蟲的性誘引劑
(6)昆蟲荷爾蒙
(7)食物輻照處理
(8)整體害蟲管理

6.何謂不孕昆蟲法?何謂昆蟲的性誘引劑?何謂昆蟲荷爾蒙?(P354)
(1)培養一些雄性的害蟲在實驗室中,利用輻射線或化學方法,使其成為不孕性雄蟲,然後再釋放至害蟲群居的地區,使其與能生育的野生雌性害蟲交配。
(2)許多的害蟲,當雌蟲準備好交配時,它會釋放出微小數量的特殊化學性誘引劑(稱之為性費洛蒙)。性費洛蒙是得自於昆蟲或可在實驗室合成,我們可利用微量的性費洛蒙,吸引害蟲進入含有毒性的捕捉器,或吸引它的天敵進入有害蟲的田中。
(3)荷爾蒙是一種化學物質,由細胞所製造,隨著血液流動,並控制著有機體成長的各種變化。這些物質能從昆蟲或是實驗室合成而獲的。把它們應用在昆蟲生命週期中的一定階段,使荷爾蒙製造異常,而致使昆蟲在達到成熟和生殖前死亡。

第十一章 重點整理(林高永老師)
1. 野生動植物對人類的重要性有那些?(p361)
(1)經濟和醫藥的重要性
(2)觀光娛樂的重要性
(3)生態學上的重要性
(4)倫理學上的重要性

2. 野生生物滅絕的原因有那些?(p363)
(1) 自然繁殖地的喪失與動亂
(2) 商業性的打獵與盜捕
(3) 掠奪與有害動物之控制
(4) 寵物與觀賞用植物
(5) 環境污染與氣候改變
(6) 外來生物的輸入

3. 我國的自然保護區的劃設分為那五種類型?(p367)
(1)國家公園
2)自然保留區
(3)野生動物保護區
(4)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5)國有林自然保護(留)區

4. 國家公園內按土地利用型態及資源特性劃分為那五種區域?(p367)
(1)一般管制區
(2)遊憩區
(3)史蹟保存區
(4)特別景觀區
(5)生態保護區

5. 我國目前設有那些國家公園?其保護對像是什麼?(p369)
(1)墾丁國家公園;保護對象為海岸生態資源及熱帶植物生態。
(2)玉山國家公園;保護對象為高山植物生態資源。
(3)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護對象為火山地形及生態資源。
(4)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護對象為地質景觀及生態。
(5)雪霸國家公園;保護對象為高山特有生態資源。
(6)金門國家公園;保護對象為戰地文物及生態資源。

6. 台灣的保育類植物中屬「珍貴稀有植物」有那些?(p374)
(1)台灣穗花杉
(2)台灣油杉
(3)紅星杜鵑
(4)烏來杜鵑
(5)南湖柳葉菜
(6)台灣水韭
(7)台東蘇鐵
(8)台灣水青岡
(9)蘭嶼羅漢松
(10)清水圓柏
(11)鐘萼木

7. 台灣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有那些?(p375)
(1)哺乳類:灣狐蝠、台灣黑熊、雲豹、水獺
(2)鳥類:赫氏角鷹、林鵰、藍腹鷴、帝雉、朱鸝、蘭嶼角鴞、黃魚鴞、灰林鴞、
褐林鴞
(3)爬蟲類:百步蛇、玳瑁、革龜、綠蠵龜、赤蠵龜
(4)魚類:櫻花鉤吻鮭、高身鏟頜魚
(5)昆蟲:寬尾鳳蝶、大紫蛺蝶、珠光鳳蝶


第十二章重點整理

1. 經濟發展造成那些環境負荷?(p389)
(1) 人口大幅成長,土地負荷增加
(2) 工廠林立,污染量增加
(3) 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也大
(4) 用水量大,超抽地下水
(5) 交通頻繁,環境負荷大
(6) 農牧生產增加,加重環境之負荷
(7) 營建工程帶來的環境問題
(8) 工商發達,改變土地利用方式

2. 經濟發展產生了那些後果?(p392)
(1) 空氣污染
(2) 水污染
(3) 噪音
(4) 惡臭
(5) 土壤污染
(6) 地層下陷
(7) 振動
(8) 廢棄物

3. 我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有那些?(p396)
(1) 環保基本法
(2) 環境影響評估法
(3) 公害糾紛處理法
(4) 振動管制法
(5) 環境檢驗所組織條例
(6) 環保人員訓練組織條例
(7) 廢棄物處理法
(8) 空氣污染防制法
(9) 水污染防治法
(10)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11) 噪音管制法

4. 我國的環境保護策略有那些?(p407)
(1) 追求永續發展
(2)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兼籌並顧,惟對環境重大影響者,以環境為優先
(3) 落實推動國家環境保護計畫
(4) 加強與產業及企業協商,鼓勵企業肩負更多改善環保責任
(5) 積極參與國際環保事務,加強環保外交
(6) 促進全民參與環保工作,養成國人守法之習性
(7) 強化環境保護組織

5. 國家環境保護計畫以民國100年為期,要達到那三個目標?(p408)
(1) 防治公害,增進國民健康,營造寧適有內涵之環境,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2) 保育環境資源,追求永續發展。
(3) 積極參與全球環境保護事務並配合執行。

第十二章 重點整理(林高永老師)
1. 經濟發展造成那些環境負荷?(p389)
(1) 人口大幅成長,土地負荷增加
(2) 工廠林立,污染量增加
(3) 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也大
(4) 用水量大,超抽地下水
(5) 交通頻繁,環境負荷大
(6) 農牧生產增加,加重環境之負荷
(7) 營建工程帶來的環境問題
(8) 工商發達,改變土地利用方式

2. 經濟發展產生了那些後果?(p392)
(1) 空氣污染
(2) 水污染
(3) 噪音
(4) 惡臭
(5) 土壤污染
(6) 地層下陷
(7) 振動
(8) 廢棄物

3. 我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有那些?(p396)
(1) 環保基本法
(2) 環境影響評估法
(3) 公害糾紛處理法
(4) 振動管制法
(5) 環境檢驗所組織條例
(6) 環保人員訓練組織條例
(7) 廢棄物處理法
(8) 空氣污染防制法
(9) 水污染防治法
(10)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11) 噪音管制法

4. 我國的環境保護策略有那些?(p407)
(1) 追求永續發展
(2)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兼籌並顧,惟對環境重大影響者,以環境為優先
(3) 落實推動國家環境保護計畫
(4) 加強與產業及企業協商,鼓勵企業肩負更多改善環保責任
(5) 積極參與國際環保事務,加強環保外交
(6) 促進全民參與環保工作,養成國人守法之習性
(7) 強化環境保護組織

5. 國家環境保護計畫以民國 100 年為期,要達到那三個目標?(p408)
(1) 防治公害,增進國民健康,營造寧適有內涵之環境,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2) 保育環境資源,追求永續發展。
(3) 積極參與全球環境保護事務並配合執行。

第十三章 重點整理(林高永老師)
1. 永續發展可以從那五種角度來定義?(p428)
(1) 從自然生態來定義
(2) 從社會性來定義
(3) 從經濟性來定義
(4) 從科技性來定義
(5) 從廣泛性來定義

2. 從自然生態的角度來定義永續發展,其內容是什麼?(p428)
永續發展是:
「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及再生能力」,亦即「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性和人力願望的實現,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

3. 從廣泛性的角度來定義永續發展,其內容是什麼?(p428)
永續發展要著重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層面上,根據這種廣面的定義,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是:
「人類有能力使開發持續下去,也能保證使之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不致危及到下一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如今這定義已被廣泛接受。其內涵是永續發展要把握三個原則:即公平性、永續性、及共同性。經濟發展,要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生態系基礎上;要注意當代及下一代公平分配的社會正義;在自然生態層面上,主張人類與自然要能和諧相處。

4. 何謂承載力?承載力與永續發展有什麼關係?(p429)
(1) 承載力為特定區域範圍內,可提供人類利用以滿足社會、經濟活動發展需求
之自然資源之質與量,以及環境品質可涵容污染負荷的能力。
(2) 因為人類發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牽涉到兩方面:一為提供人類系統輸入的部
分;另一則為涵容人類系統輸出的部分;所以承載力就是考量這兩部分之綜合承
受能力。在充分考量自然資源承載力狀態與人類系統運作的情況下,生態系仍能
維持正常運作(動態平衡狀態)
,就相當於達成永續發展的目的。

5.何謂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四要素是什麼?(p434-435)
(1) 清潔生產是永續的生產方式之一,它考慮到使用可再生性、無毒害之物質,同時能源的使用也講求效率;其生產系統是循環式的,使用最少的物質、水和能源。強調防患污染的方法與過程,同時著重廢棄物減量、能源節約以及更好的效率。
(2) 預警性的機制、預防性的機制、民主的控管機制、整合性和全盤性。

6.何謂工業生態學?工業生態學要遵守那六大原則?(p441-442)
(1) 工業生態學(industrial ecology,簡稱 IE)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 1960 年代末期,其概念是將工業系統與其周圍環境視為一體,亦即將工業系統與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概念做結合,使工業系統仿效生態系統,將能量與物質做網狀循環,層層利用,以達到物盡其用、能量循環的目的,使工業系統更有效率。
(2)
1)培養不同工業間的合作關係,讓廢棄物可成為原料。
2)讓工業輸入與輸出平衡,避免幹擾自然環境。
3)降低工業生產所使用的物質與能源。
4)改進工業製程效率,重新設計生產流程與型態,以符最大資源保育效果。
5)發展使用可更新能源之工業生產。
6)整合經濟和環境帳,將其融入在政策中,採用新的經濟發展策略。

7. 「21 世紀議程」之內涵包括六大主題,正反映了我們環境所面臨的那六個問題?(p443)
(1) 人類生活品質有待提升
(2) 環境資源利用沒有效率
(3) 環境資源保護及管理有待加強
(4) 居住環境之管理
(5) 化學品及廢棄物管理有待加強
(6) 永續經濟成長面臨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