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96上佛學概論講義

96上佛學概論講義

空大書香園地

賴惠芬學姐所編寫,與大家結個善緣,若有功德,亦該全迴向於她一人一
(雙掌合什)

第一篇 印度佛學
一、 印度佛學:產生、發展及流傳於印度地區的佛學。
二、 印度佛學的歷史發展:原始佛學→部派佛學→大乘佛學→密乘佛學。
三、 印度佛學消失於13世紀,於19世紀末復興。
第一章 原始佛學
一、 原始佛學:釋迦牟尼在世及逝世後約百年內的佛學思想。
  (根本佛學:佛陀在世到逝世後三十年左右的佛學。)
二、 基本義理:
1. 十二緣起:整個人生過程係由無明、行等十二個因果相聯的環節構成,此稱為十二有支或十二因緣。
2. 三法印:為緣起的總論,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3. 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理,為整個佛學義理的總綱。
a. 苦、集二諦是世間生死因果關係,為十二緣起的流轉門。
b. 滅、道二諦是出世間涅槃因果關係,為十二緣起的還滅門。
4. 八正道:斷除煩惱,趣入涅槃的八種正確修行方法。
5. 中道觀:行八正道而離苦行與縱欲二邊,或觀十二因緣而離常斷、有無二邊。
第一節 緣起思想
一、 名詞解釋
1. 緣:關係、條件。
2. 起:發生、生起。
3. 緣起:一切現象都依照一定的條件而生起,由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成立。
二、 基本法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依一定條件才能生起,也依條件的變滅而變滅。條件聚合,就產生相應的事物;條件消失,相應的事物也隨之消失。)
三、 十二因緣:眾生生死流轉過程的十二個支分或十二個環節,又稱為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
a. 順觀十二緣起:由「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來觀察,此為迷界生起之說,所以稱為流轉門。
b. 逆觀十二緣起:由「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乃至「生滅即老死滅」來觀察,此為迷界還滅之說,所以稱為還滅門,
四、 十二支(參考課本頁9-12
1. 老死:即老、死、愁、悲、苦、憂、惱等等人生諸苦。
2. 生:新生命體的出生。
3. 有:存在,即因渴愛而有了「取」的實際行為,此實際行為即「業」,業轉變成為引生未來世之生命體的原動力,此即「有」。有共三種:欲有、色有、無色有。
4. 取:執著、取著。
5. 愛:渴愛,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
6. 受: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7. 觸:接觸。當六入接觸到它們所認識的六種對象(即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時,六識才會生起。
8. 六入:六識的活動藉由六種認識器官──六入才能進行。六入又名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9. 名色:六識所依存的生命體稱為名色,而六識即活動於名色之中。「名」指生命體的精神活動,「色」指構成生命體的物質部份,「名色」指精神與物質的統一體,即由心、身組合而成的生命體。
10. 識:內心的認識作用,共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11. 行:行為造作,即由無明所引生的錯誤行為,又分為身行、口行、意行。
12. 無明:愚癡、無知的狀態,為一切生死、苦惱的總根源。
──註:十二支緣起中最重要的三支:無明、渴愛、執取。
五、 三世兩重因果:(參考課本頁13
1. 過去世二因(無明、行)→現在世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
2. 現在世三因(愛、取、有)→未來世二果(生、老死)

第二節 三法印說
一、 三法印:普遍必然契合佛法的三種真理或標記,亦是整個佛學的理論核心與根本原則。
1. 諸行無常:指所有事物、一切現象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 
2. 諸法無我:指一切事物沒有恆常自在、固定不變的實在自體。
無我有兩種:a.人無我,指人身不外是五蘊和合而成,無沒有恆常自在的實體。
        b.法無我,指一切精神或物質現象都由因緣和合而成,沒有恆常自在的實體。
3. 涅槃寂靜:指捨離煩惱、了脫生死、斷除患累、清涼安樂。
──註:有為法指由因緣所生的現象,無為法指不依因緣而生、無生滅變化的絕對存在。
第三節 四聖諦論
一、 四聖諦:四種真理,代表佛學對有情眾生痛苦煩惱與解脫安樂的看法和途徑。
二、 具體內容:(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1. 苦諦:說明人生充滿了苦惱和不安。
a. 苦:精神和肉體得不到滿足的心理狀態。
b. 苦的種類: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
2. 集諦:說明引生「苦」的根由,即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集:聚合、招感)
3. 滅聖諦:說明所要追求的精神境界─涅槃。  
4. 道聖諦:指實現涅槃境界的方法或途徑,此即「八正道」。

第四節 八正道說
一、 八正道:又名八支正道、八品道、八賢聖道、八筏等,是四聖諦中道諦的主要內容,意指斷除煩惱,趣入涅槃的八種正確修道方法或八種正確成佛途徑。
二、 具體內容:
1. 正見:正確的見解。
2. 正思惟:正確的思惟,即以正見為基礎,合理地作意思惟。
3. 正語:正確的言語,係由思惟所產生的正確言論(不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4. 正業:正確的行為。
5. 正命:正當的職業或正當的生活。
6. 正精進:正確的努力,又稱為正勤。
7. 正念:正當的憶念。
8. 正定:正確的禪定或精神的統一;禪定係心安住於一境而不散亂。
──註:八正道中的正見是「慧學」,正定是「定學」,其餘六者是「戒學」。

第五節 中道思想
一、 何謂中道?
1. 捨離縱欲和苦行二邊而行八正道為「中道」。
2. 觀十二緣起而捨離常見與斷見、有見與無見為「中道」。
──註:中道是一種揚棄二邊(苦樂二邊及一切邊見)的實踐方法。

第二章 部派佛學
一、 部派佛學:釋迦牟尼入滅百年後,佛教內部對於戒律和教義的解釋產生異說,導致分裂,先後形成許多部派,此時期的佛學稱為部派佛學。
二、 第一次分裂:根本部派(大眾部與上座部)。
第二次分裂:枝末部派(由根本部派再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
三、 根本部派分裂原因:戒律問題(據南傳佛學所傳的「十事非法」)與教義問題(據北傳佛學所傳的「大天五事」)。
第一節 根本部派分裂的原因
一、 根本部派:印度佛學由於第二次結集而發生根本分裂後,形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兩大主流。
二、 分裂的時間:即佛滅後一百年或一百一十年左右。
三、 分裂的原因:
1. 據南傳佛學典籍《大史》、《島史》的記載,分裂的原因是由於僧眾在戒律  問題上的爭執。(參考課本頁35-36
人物 事件 結集 教團分裂後的名稱
跋耆族比丘 十事 大結集 大眾部
耶舍比丘 十事非法 七百結集 上座部
2. 據北傳佛學典籍《異部宗輪論》的記載,分裂的原因是關於阿羅漢是否有侷限的問題。(參考課本頁37
人物 事件 教團分裂後的名稱
大天比丘 五事新說 大眾部
上座長老比丘 五事妄言 上座部
──註:結集指集體會誦經典,勘定教義和戒律。

第二節 枝末分裂與各部派名稱
一、 枝末部派:上座部與大眾部又繼續發生多次的分裂,大約在公元前後產生十八部(據南傳佛學《島史》所載)或二十部(據北傳佛學《異部宗輪論》所載)。
二、 部派的名稱:根據部主的名字、學說的性質或特徵、流傳的地點來命名。

第三節 部派佛學的主要觀點(參考課本頁42-51
一、 上座部(根本上座部):在戒律與教義上較為恪守原始佛學的傳統。 
二、 說一切有部(有部):從上座部分出的部派,主張諸法實有(人空法有)。
三、 犢子部:從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以補特伽羅(非即非離蘊我)為實有。
四、 化地部:從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以窮生死蘊作為輪迴主體。
五、 飲光部:從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
六、 經量部(亦名經部、相續部、說轉部、說經部):從一切有部分出的部派,以《阿含經》為準則,建立學說,其思想對大乘唯識學說有很大的影響。
七、 正量部:自稱其說正確無誤故得名,其與法上部、賢胄部、密林山部都是由犢子部分出的部派。
八、 法藏部:由化地部分出的部派,主張過未無體,重視咒語。
九、 大眾部:兩大根本部派之一,主張過未無體、心性本淨。
十、 一說部:發揮大眾部過未無體說,主張宇宙萬法唯一假名,無實體可得。
十一、 說出世部(亦名出世部):世間法但有假名,唯出世之法才是真實。
十二、 雞胤部:主張捨經、律而專弘論藏。
十三、 多聞部:宣說無常、苦、空、無我、涅槃是出世教,能使人得解脫。
十四、 說假部(亦名假名部、施設論部、假設部):主張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實。
十五、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三派義理略同於大眾部。
──註: 部派佛學的發展:1.大眾部→一說部→大乘中觀派佛學。
2.上座部→經量部→大乘瑜伽行派佛學。

第四節 各派爭論的主要問題
一、 有關佛陀的問題:人間的佛陀(歷史人物)與超人間的佛陀(神)
二、 有關阿羅漢的問題:阿羅漢地位高低與退轉與否的問題。  
三、 諸法真假的問題:宇宙萬法真實與否的問題。(參考課本頁54
 據《大毗婆沙論》,分為六類:
1. 我法俱有論:有為法、無為法、補特伽羅(我)都是實有的。
2. 法有我無論:有為法、無為法是實有的,但沒有常一自在的我。
3. 法無去來論:過未無體,只有現在一剎那中才有法體與作用。
4. 現通假實論:一切法有假有實。
5. 俗妄真實論:出間是虛妄的,出世間才是真實不虛的。
6. 諸法俱名論:一切法都只是假名,沒有實體。  
四、 輪迴流轉、業果相續的問題。(參考課本頁55
 各派所立之輪迴與解脫的主體:
1. 犢子部:補特伽羅(或譯作「數趣數」,不斷招感六趣輪迴的主體)。
2. 經量部:勝義補特伽羅(由一味蘊及其所派生的根邊蘊二者和合而成)。
 勝義:真實;一味蘊:根本的細意識;根邊蘊:感覺材料。
3. 化地部:窮生死蘊(一種根本識,直到死亡才能完結的蘊)。
4. 上座部:有分識(恆遍過去、現在、未來三有的原因識)。
5. 大眾部:心。
第三章 大乘佛學
一、 大乘(大車乘):乘載無量眾生從生死苦海的此岸到達菩提涅槃的彼岸。
二、 大乘佛學:約於西元一世紀左右形成的印度佛學派別。
三、 大乘佛學三個發展時期:
時間 重要經典 重要學者 重要學說
初期大乘佛學 1-5世紀 《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無量壽經》等 龍樹、提婆 性空假有
後期大乘佛學 5-6世紀 《涅槃經》、《勝鬘經》、《解深密經》、《如來藏經》等 彌勒、無著、世親 真如佛性萬法唯識
密教大乘佛學 7-13世紀 《大日經》、《金剛頂經》等


四、 世親以後的大乘佛學:
中觀派 應成派(歸謬論證派)-月稱自續派(自立論證派)-清辨
瑜伽行派 無相唯識派(境識俱泯)-德慧、安慧有相唯識派(境空識有)-陳那、無性

第一節 大乘佛學的源流及其成因
一、 大乘佛學在印度本土的三個發展時期。(參考課本頁65
二、 大乘佛學形成的原因:
1. 對阿毗達磨煩瑣哲學的不滿。
2. 部派學說種下大乘佛學萌發的種子。
a.一說部「性空假名」說促成大乘中觀派。
b.經量部「種子」說影響大乘瑜伽行派。
3. 菩薩道思想的提倡。
4. 大乘經典的傳出與弘揚。

第二節 大乘佛學的經典
一、 大乘經典成立時間: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一世紀之間。
二、 大乘經典思想核心:菩薩思想。
菩薩:覺有情。
菩薩的修行法門:六度(六波羅蜜)。
三、 大乘與小乘的差異: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利他的菩薩行、重視覺他 自利的聲聞行、重視自覺
主張我法二空 主張我空
講真如、實相 不講真如、實相
主張常、樂、我、淨 主張苦、無常、無我、不淨
以佛果為理想 以阿羅漢果為理想

第三節 初期大乘佛學
一、 初期大乘經典:(參考課本頁68-70
1.《般若經》:性空幻有、般若、六度。
2.《法華經》:會三歸一。
3.《華嚴經》:法界緣起。
4.《無量壽經》:淨土。
5.《般舟三昧經》:念佛。
6.《首楞嚴三昧經》:禪定。
二、 初期大乘佛教學者:龍樹、提婆。
──註:所謂「三是偈」是指《中論》第廿四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而「八不中道」則指《中論》的歸敬偈「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第四節 後期大乘佛學
一、 後期大乘經典:(參考課本頁72-73
1.《涅槃經》:佛身常住不滅、涅槃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2.《勝鬘經》:如來藏心。
3.《解深密經》:對深奧隱密的大乘經典進行論釋。
二、 後期大乘佛教學者:彌勒(慈氏)、無著、世親(天親)。
──註:彌勒以自性清淨心和阿賴耶識為學說中心,奠定後期大乘佛學瑜伽行派的理論基礎,對彌勒學說系統化的是無著與世親。

第五節 世親以後的大乘佛學
一、世親以後出現的大乘經論:(參考課本頁76-77
1.《楞伽經》:三界唯心。
2.《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以真心一元論來消解染淨妄的二元對立)。
 一心:如來藏心。
 二門: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
3.《入大乘論》:討論大乘佛學基本思想的論典。
4.《大乘法界無差別論》:論述眾生心性本來清淨。
二、世親以後的大乘佛學:
1. 西元五、六世紀,唯識學說成為大乘佛學的主流,分為兩派:
a. 無相唯識派,以安慧的《三十頌論釋》為代表,主張境識俱泯,其思想接近無著與世親,因此被稱為唯識古學。
b. 有相唯識派,以護法的《成唯識寶生論》為代表,主張境空識有,肯定阿賴耶識的存在,其思想較新穎,因此被稱為唯識今學。
2. 西元六世紀,中觀派復興,由對「空」的認識與論證方法不同而分為兩派:
  a.應成派:破而不立,代表人物有佛護、月稱、寂天。
  b.自續派:立而兼破,代表人物有清辨、寂護、蓮花戒。
三、 瑜伽行派的學說要點:
1. 唯識無境。
2. 八識(阿賴耶識、末那識、前六識)。
3. 見分(認識能力)與相分(認識對象)。
4. 三自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5. 轉依(轉捨有漏心識而為無漏智慧)。
6. 五位百法(完成佛學名相的分析系統。)
7. 因明學(發展佛教邏輯)。
四、 中觀派的學說要點:
1. 假名。
2. 緣起性空。
3. 八不緣起。
4. 二諦(世俗有、畢竟空)。
5. 中道(不二)。
第六節 如來藏思想
一、 如來藏:指成就如來法身的那種胎藏(如來胎),通常被視為真如、佛性的異名。佛所具有的清淨實性或眾生身心所潛藏的佛性,或含藏將來可能成就如來人格的潛能,即是如來藏。
二、 如來藏說興起與流行的時間:西元三世紀至五世紀。
三、 如來藏思想的起源與發展:原始佛學「自淨其意」→部派佛學大眾部「自性清淨心」→大乘佛學「心性本淨」
四、 經典:
1. 第一期:《大般涅槃經》、《如來藏經》、《大法鼓經》、《不增不減經》等。
2. 第二期:《大乘莊嚴經論》、《佛性論》、《攝大乘論釋》等。
3. 第三期:《楞伽經》、《密嚴經》、《大乘起信論》、《寶性論》等。
五、 經典內容:
1.《大般涅槃經》:主張真我就是如來藏,如來藏也是佛的空性智,分為空如來藏(捨離煩惱所透顯的空性)、不空如來藏(具有不可思議的解脫功德)
2.《不增不減經》:主張如來藏是諸法的根本、攝一切法、不離一切法。
3.《楞伽經》:主張如來藏即阿賴耶識,又是寂滅的絕對心。
4.《佛性論》:主張如來藏有所攝、隱覆、能攝三種意義。
5.《寶性論》:主張自性清淨心就是如來藏。
6.《大乘起信論》:調和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成就如來藏緣起說。(水波喻)
──註:如來藏是眾生本具,但被無明妄想掩蓋而未顯的常住不變之性;如來藏思想對中國影響甚鉅,貫穿中國天台、華嚴與禪宗的學說體系。

第七節 密乘思想
一、 密乘:又稱祕密乘、密教,它是佛教與印度教相結合的產物,西元七世紀後成為印度佛學的主流。
二、 密乘的義理:以大乘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學說為理論基礎。
三、 密乘的修行:特重禮儀與咒術。
身(口誦咒語)口(手結契印)意(心作觀想)三密相印,便可即身成佛。
四、 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
內容:宣說眾生本有的清淨智慧,以及獲得此清淨智慧身語意三密方便。
五、 派別:
1. 真言乘:或稱純正密乘,係以七世紀後半期成立的《大日經》、《金剛頂經》作為基本經典的密乘,以智慧與方便做為義理的核心。
2. 金剛乘:西元七世紀末,因陀羅菩提所創。金剛喻為萬法的自性、不變的真我,而實現這個自性或真我的方法是金剛乘,因其提倡男女雙修,又被稱為左道密教。
3. 時輪乘:由金剛乘發展出來的支派,流行於十世紀,信仰本初佛,以時輪金剛為本尊。
──註:八世紀初,善無畏、金剛智將真言乘傳入中國,並由不空在中土弘揚倡導,此為唐密。八世紀中,弘揚金剛乘男女大樂思想的蓮華生入藏,成為藏密的創始人。



※自我評量題目參考答案
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 第四題 第五題 第六題 第七題 第八題 第九題 第十題
第一章 頁27 12 12-13 17 18-20 20 21-24 25-27
第二章 頁35-37 37 40 45-46 47 53-54 4446
第三章 頁65-66 67 69 73-74 78 79 79-80 80-81 83-8477 85-86



第二篇 魏晉南北朝佛學
一、 佛學傳入中國的年代:兩漢之際(西漢末、東漢初)。
──文獻記載:漢哀帝大月氏王遣使口授佛經、東漢楚王英奉佛、漢明帝遣使求法。
二、 初入中國的佛法與黃老之學混為一談。
三、 佛法初入中國時,為使漢人易於接受而依附於中國神仙方術。
 ──代表人物:安世高、康僧會、曇柯迦羅。
 ──早期來華弘法僧人多兼通醫藥、卜算、天文與術數。
四、 東漢、三國時期佛經的譯傳:
  1.意義:促成佛法在中國的傳播與開展。
  2.譯師:竺摩騰(天竺)、安世高(安息)、支讖(大月氏)、康孟祥(康居)。
  3.時期:漢桓帝、靈帝、獻帝凡七十餘年。
  4.特色:譯著中充斥玄學術語。
五、 初期佛典的譯弘可分為二系:
  1.小乘系經典:安世高的禪學系統,重要譯著有《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   ──重要性:繼承後漢的道教性佛教傳統。
──安(安指「入息」、「吸」)般(般指「出息」、「呼」)守(守指「持」)意(意指「念」):控制呼吸、專注一心,類似中國道家的吐納、食氣等養生術。
  2.大乘系經典:支讖(支婁迦讖)的般若系統,重要譯著有《道行般若經》。──重要性:開拓西晉以後的玄學性佛學。

第四章 魏晉佛學
一、 時期:三國(西元220-265)、西晉(西元265-316)時代的中國佛學。
二、 曇柯迦羅:譯戒並請梵僧舉行羯磨受戒,據傳為中國佛教受戒之始。
──羯磨:意為「作法」,係指教團內部的一種儀式。
三、 支謙:譯出《大明度無極經》,掀起以老莊思想理解佛學義理之風潮。
四、 朱士行:中國最早西行求法之人。
──《道行般若經》→梵本《大品般若經》→《放光般若經》
五、 《放光般若經》的譯出對西晉般若思想的傳播與研究有重大貢獻。

第一節 東吳支謙的般若思想
一、 支謙《注大明度經》
──「大明度」係「般若波羅蜜(多)」異譯。
──大(「般」:梵文指「無上、超越」)明(「若」:梵文指「智慧」)度(「波羅蜜(多)」:梵文指「完全、絕對圓滿」)。
二、 支謙的般若思想(參考課本頁103-104):當體即空(←→析法空)。
──「我於世間所受如夢如影,為無所得也。」(《注大明度經》卷一)
1.眾生由五蘊、四大構成,因無明起愛執而流轉生死、輪迴三界。
a.五蘊(五陰):色、受、想、行、識。
b.四大:地、水、火、風。
c.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2.五蘊(名、色)皆空,十二因緣係假名,萬法皆由條件聚而成、散而滅。
三、 支謙般若思想的重要性:啟引西晉以後的玄學性佛學。
四、 支謙的訂舊(訂正舊譯不清楚的地方)譯新(進行新的翻譯),為中國後來大乘學說的發展,打下充實的基礎,促成真正佛學學說的萌芽。

第二節 東吳康僧會的佛學思想
一、 康僧會思想(參考課本頁105-108):禪觀、心。
──「夫安般若,諸佛之大乘,以濟眾生之漂流也。」(〈法鏡經序〉)
──「夫心者,眾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異名,禍福分流。」(同上)

二、 安般:數息觀(觀呼吸),即靜心澄慮的觀法。
──為安世高所傳譯的小乘禪法。
──方式是靜心默數呼吸的出入,循環計數,以對治散亂的心思。
──四禪:又稱四禪定,是色界的四個瞑想階段,係由超越欲界的種種迷執而得。(參照康僧會的四禪,課本頁107-108。)
 1.初禪:覺、觀、喜、樂、一心。
 2.二禪:內淨、喜、樂、一心。
3.三禪:捨、念、慧、樂、一心。
4.四禪:不苦不樂、捨、念、一心。
三、 康僧會思想的重要性:承襲後漢以來的禪觀佛教傳統,亦是中國佛學史上「萬法唯心」觀點的先導。

第三節 西晉佛學
一、 主要佛學活動:譯經。
  ──譯師:竺法護(人稱「敦煌菩薩」)、竺叔蘭、帛遠等。
  ──竺法護使佛典翻譯的質與量都獲得提昇,對後來中國佛學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
二、 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維摩詰經》、《光讚般若經》使西晉產生一批研探《法華經》的專家,開展了西晉《般若經》研究的全盛期,同時也為鳩摩羅什的翻譯鋪平了道路。
三、 竺叔蘭所譯《放光般若經》對盛行清談的中土知識階層影響深遠。
四、 佛教般若學說與中國玄學的結合→清談佛學。(參考課本頁111
──般若學與魏晉玄學的交涉,推動了般若學的傳播。

第五章  東晉佛學
一、 時期:東晉(西元316-420)。
二、 格義佛學:以佛教以外的教法來解釋佛教的義理,這是早期中國學者理解佛教的一種主要方式,通常是據老莊思想以解釋佛教的般若思想。如以老子的「無」比附般若的「空」。「格義」雖是一種誤解,但卻也是印度佛學轉化為中國佛學的必要過程。
三、 六家七宗:東晉時期高僧大德對般若性空有不同的解釋所產生的不同派別。
1.六家:本無宗、心無宗、即色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
2.七宗:本無宗、本無異宗、心無宗、即色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
3.最具影響的三家:本無宗、心無宗、即色宗。
 ──「六家七宗」是哪些?後來的說法有很大出入。今依據吉藏與僧肇所述整理六家七宗主要思想;又因為《肇論》只批判了其中三家,因此或以為這三家最具影響力。
四、 鳩羅摩什、僧肇:以為六家七宗所說不能完全符合般若空義,因此譯經著述,顯揚般若空義,由此結束中國佛教的格義時代,並促使中國佛學邁向自我創建與獨立思考之路,開展日後中國化的佛教。

第一節 清談與佛學
一、 清談:魏晉純理論的辯談或玄妙的論談。
二、 清談高僧:支道林、于法開、康僧淵、康法暢。
三、 清談與佛學的密切關係。(參考課本頁117-120

第二節 格義佛學
一、 格義:將佛學名相以儒、道兩家概念「比附」,以理解佛學義理。
二、 格義佛學提倡者:竺法雅。
──「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高僧傳》)
──「五根」指能促使人覺悟的五種殊勝的能力:信、精進、念、定、慧根。
──「七覺支」指達到正覺的七種觀察覺知的法要: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捨覺支。
三、 格義佛學名僧:竺法汰、慧遠、支道林、竺道潛、于法蘭、于道邃。
四、 格義之失:
──道安:「先舊格義,於理多違。」(《高僧傳》)
──僧叡:「格義迂而乖本。」(〈毗摩詰提經義疏序〉)
五、 格義之功:使中國得以容納、接受印度佛學,並在此基礎上開展出中國佛學。

第三節 般若思想
一、 般若:音譯,梵文意指「超越的智慧」,為大乘「六波羅蜜」(六度)之首。
二、 般若思想基本理論:緣起性空或性空幻有。
三、 東晉時,各家對般若性空思想有不同解釋,遂演為六家七宗之說。
四、 六家七宗:
──目前六家七宗之說係據吉藏《中觀論疏》、僧肇《不真空論》等文中所論整理而出。
. 本無宗(道安):以無為本。(本體論意義)
. 本無異宗(竺法琛):無中生有。(生成論意義)
. 心無宗(支敏度、溫法師):空心不空境色。
──色實有而心不執著,心不執著是為「空」。
. 即色宗(支道林):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即色是「空」:自相色即是空,不待共相色而為空。
──自相:具體存在;共相:名言概念。 
. 識含宗(于法開):萬有皆由心識所現(心識滅則一切空)。
. 幻化宗(壹法師):萬有如夢如幻,了不可得,故空。
. 緣會宗(于道邃):萬有因條件會合而有,因條件消散而「空」。
五、 其他人對般若空義的主張:
. 慧遠:「始末淪虛」、「有無交歸」是般若空義。
. 鳩摩羅什:無常則空。
. 僧肇:當體即空(觸事即真)、不真即空。

第四節 禪觀思想
一、 禪觀:坐禪修觀以體悟般若空境。
二、 道安的禪觀思想:
1.早期思想:執寂御有、崇本動末。
2.晚期思想:本末、有無等對立的消解。
3.禪觀目的:不在神通變化而在證成法身。
三、 慧遠的禪觀思想:禪智雙修(定慧雙修、照寂並用)。
四、 鳩摩羅什的禪觀思想:
1.主張有大乘、小乘、凡夫三種禪定。
2.禪觀的目的:徹悟諸法實相。
五、 僧叡的禪觀思想:禪觀以般若為,般若以禪觀為用。

第五節 涅槃思想
一、 涅槃:指捨離煩惱、跳脫輪迴的清淨境界。
──小乘以「灰身泯智」為涅槃;大乘以「諸法實相」為涅槃。
二、 鳩摩羅什的涅槃思想:
1.涅槃:無私欲、無形相、離戲論、了脫生死、清淨無染的絕對境界。
2.修行方法:禪智雙修、三解脫門。
3.特色:煩惱即涅槃。
──三解脫門:又稱三三昧,是三種禪的名稱,亦是通往解脫的三個門戶。
a. 空解脫門:觀一切存在的空性或無獨立實在性。
b. 無相解脫門:本著性空之理,而觀一切法的無差別相。
c. 無願(無作)解脫門:於一切都無願無求,內心恆得自在。
三、 僧肇的涅槃思想:
1.涅槃:極其玄妙的真道。
2.修行方法:止觀。
四、 竺道生的涅槃思想:
1.涅槃:常、理。
2.修行方法:悟。

第六章  南北朝佛學
一、 時期:北魏太武帝統一華北諸國後,至隋統一南北朝的一百五十年間。
二、 特色:
1. 承繼東晉佛學、研究漢譯佛典及形成佛學各種學派的時代。
2. 大、小乘經典並弘。
三、 南朝(宋、齊、梁、陳):
──佛學特色:重義學;專研:《涅槃經》、《成實論》、《攝大乘論》、《俱舍論》、三論等典籍。
四、 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佛學特色:重實修;專弘:《地論》、《四分律》、禪法、淨土教。
第一節 涅槃學派
一、 涅槃學派:以研習《涅槃經》得名,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由此形成有關佛性之各種見解,後來由吉藏《大乘玄論》歸納為十二家。涅槃學派的學者稱為「涅槃師」。
二、 《涅槃經》中心義理: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涅槃四德:常、樂、我、淨。
──《涅槃經》佛性學說是南朝的顯學。
三、 涅槃學派的兩大系:
. 竺道生(南地最初的涅槃師):主張頓悟(頓悟成佛),其頓悟說對後來的禪宗影響很深。
──孤明先發:一闡提可以成佛。
2.慧觀:主張漸悟(漸悟成佛)。
四、 入唐後,涅槃學派衰落。

第二節 成實學派
一、 成實學派:以研究《成實論》得名,用近乎大乘的觀點批各部派佛學的論    點,並且否認「心性本淨」之說。成實學派的學者稱為「成實師」。
二、 成實學派兩大系(依僧導、僧嵩居住之地名):
  1.壽春系:僧導、曇濟、道猛。
2.彭城系:僧嵩、僧淵、曇度。
三、 中心思想:法無實體,只有假名;人、法兩空。
  ──通常以為小乘講「我空」,不講「法空」,因此《成實論》講「法空」讓初期佛教學者誤以為是大乘論書,至吉藏方依三論思想而斷定《成實論》是小乘之說。
四、 對三論、涅槃、攝論、禪觀各系統的學者有廣泛的影響,唐代唯識學興起後,該學派遂逐漸消失。
──五趣(「趣」,去也。),即五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
    從「天」再分出「阿修羅」,即成所謂六道輪迴的「六道」。

第三節 毗曇學派
一、 毗曇學派:又稱「因緣宗」,以講習說「一切有部」阿毗曇義學而得名,以四諦(四聖諦)建構一切佛學理論,闡明我空法有、三世實有。毗曇學派的學者稱為「毗曇師」。
二、 中心思想:
. 我空:空無我。
──「陰非是我,名為無我;陰非我所,說之為空。」(《大乘義章》)
. 法有:一切色、心諸法各有自性,恆常不變(三世實有)。
. 六因四緣。

第四節 地論學派
一、 地論學派:以研習《十地經論》得名,分為南、北道兩系,主要理論在發揮《華嚴經》「三界所有,唯是一心」的思想,對日後華嚴宗有深遠影響。地論學派的學者稱為「地論師」。
二、 地論學派分為二系:
1.相州南道(勒那摩提、慧光):主張阿賴耶識是淨識,是宇宙萬有的根源。
2.相州北道(菩提流支、道寵):主張阿賴耶識是妄識,另立第九識為淨識。
三、 因對阿賴耶識不同觀點而對「佛性」有不同主張:
1.南道派:所以佛性本有,離染顯淨即可成佛。(現常說)
2.北道派:佛性後有,累世修行才能成佛。(當常說)
四、 「心」有三種說法:
1.「八識」總稱為「心」,一般稱為心識。
──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阿陀那識(又譯作「末那識」)、阿賴耶識(又名「藏識」)。
──六識(眼識至意識)以第七識(阿陀那識)為基礎,第七識以第八識(阿賴耶識,又稱「本識」)為基礎。(參考課本頁157-158
2.第七識(阿陀那識)稱為「妄心」。
3.第八識(阿賴耶識)稱為「真心」、「淨心」、「第一義心」。
五、 「三界唯心」之「心」指「真心」(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染污性與清淨性的融匯。
六、 地論學派對華嚴宗影響深遠,但自華嚴宗興起後,該派便告滅絕。

第五節 攝論學派
一、 攝論學派:以弘揚《攝大乘論》得名,側重探討「心」的特質,以阿賴耶識為「真妄和合識」,是宇宙萬有之本體。攝論學派的學者稱為「攝論師」。
二、 攝論學派僧人來自兩個系統:真諦一系與曇遷一系。
三、 中心思想:(參考課本頁159-160
1.以阿賴耶識為宇宙萬有的本體,確立「唯識無塵」說。
──唯識無塵,又名「唯識無境」。(塵與境為同名異譯,梵文意指「意識的對象」。)
2.主張阿賴耶識為妄識,為一切現象所依。
3.立阿賴耶識中的一分淨識為第九識(菴摩羅識或無垢識),亦即真如佛性。
4.合上述23,所以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識」。
四、 曇遷之後,攝論學派漸衰;玄奘弘揚唯識學之後,該派遂衰絕。

第六節 俱舍學派
一、 俱舍學派:以研究《阿毗達磨俱舍論》(又稱「聰明論」)得名,主張「我空法有」、「三世實有,法體恆存」。俱舍學派的學者稱為「俱舍師」。
二、 《俱舍論》概述一切有部基本學說,兼採經量部之說,破斥犢子部及外道學說。本論在漢、藏二地佛學界都頗受重視,多作為初學佛學者必讀之書。
三、 中心思想:
1.我空法有;色、心諸法三世實有,法體恆存。
2.將宇宙萬有分為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和五位七十五法。
3. 六因:
a. 能作因:某一法生起時,對之無障礙而能促使它生起的一切原因,稱為能作因。
b. 俱有因:俱時而有的法,互為原因,稱為俱有因。如地水火風四大相依而生起,彼為我的原因,我為彼的原因,恰如三叉相依而立。
c. 同類因:與結果為同性質的因。
d. 相應因:相伴的原因。如心是心所生起的原因,心所也是心生起的原因,這兩者互相為因。
e. 遍行因:在一切情況下都能生起作用的原因。
f. 異熟因:善惡行為依其因果關係而招感其果報,這些行為便是異熟因。
 ──異熟:基本上是依過去的善惡行為(業)而得的果報總稱;但果報卻異於原因的性質而成熟。
4.四緣:
a. 因緣:指直接的原因。
b. 等無間緣:指已滅的前念能使後念得以產生的條件。
c. 所緣緣:指主觀心識所攀緣的一切境相。
d. 增上緣:指各種有助或無礙於現象發生的條件。
5.五果:將因果關係中的結果分為五類。
a. 增上果:由增上力所生起的結果(依增上緣而生的果)。
b. 士用果:由人為的作用所產生的結果(由人的行為而來的結果)。
c. 等流果:與因等流的結果(由原因流出的結果,這結果與原因是同類的東西,如殺人是減短人壽命,自身亦會遭短命的果報)。
d. 異熟果:依善惡的業因所引生的無記果(由於原因或善或惡,其成熟所招得的果是無記,因此稱為異熟,如由業而有我們的存在,此「生命」便是無記的)。
  ──無記:指非善非惡。
e. 離繫果:捨離有漏法的繫縛而產生的結果。
──「離繫」即遠離煩惱或煩惱的止滅;由此導致涅槃境界,為離繫果。

第三篇 隋唐佛學
一、時期:隋文帝開皇元年到唐哀帝天祐四年凡三百二十六年。
二、特色:破斥南北,禪義均弘,使中國佛學邁向獨立發展的道路。
三、隋唐佛學形成原因:
1.政治:政局統一,促進南北學術交流。
2.經濟:寺院經濟龐大,促成教派成立組織。
3.社會:社會大眾的需求,促使不同佛學體系的出現。(市場需求)
4.文化:文化融合,學風趨於一致,造成各家勇於建構自宗的學說。
四、 中國佛學宗派的形成與建立,象徵佛學中國化的最後完成。
──佛學宗派:有各自獨特的理論體系與修證方法及強調的傳法世系。
──傳法世系,類似中國的「族譜」、「家譜」,此係佛教受中國影響而有。
五、 隋唐時期創建的八個佛學宗派:
. 天台宗:綜合北方禪法與南方義學而自建體系。
. 三論宗:闡揚龍樹性空理,為僧肇哲學思想之延續。
. 法相宗(唯識宗):專門譯介及闡述印度瑜伽行派的理論,特重名相分析。
. 華嚴宗、禪宗:會通佛學各宗理論,結合中國傳統思想,建構獨創理論。
. 律宗、淨土宗、密宗:重宗教實踐,缺乏理論思辨。

第七章  三論宗學說
一、 「三論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論立宗而得名,又稱「般若宗」、「大乘空宗」。
二、 代表人物:吉藏。
三、 理論特點:破而不立(破邪顯正)。
四、 中心思想:畢竟空、一切皆空。
五、 中心範疇:二諦(二諦是教)。
──吉藏以為「境」(實相)只有一個,而對唯一之「境」的描述,不論是真諦的「空」或俗諦的「有」,都是佛陀的方便「教」化。

第一節 緣起性空
一、 緣起:任何事物都依一定的條件而存在(緣聚則生起,緣散則消失)。
二、 因緣:原因與條件。
1.外因緣:外在的客觀條件。
2.內因緣:內在的主觀條件。(十二因緣)
三、 性空:萬物都沒有獨立不變的實體(無自性)。
四、 畢竟空:指一切事最終都不能執著,歸根究底都了不可得,連「空」亦空。
──「空」是對一切事物的徹底否定。
五、 緣起性空:宇宙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緣起」),因此是「假有」,本身沒有獨立自存的實體,因此是「性空」。
六、 緣起(假有)、性空、中道是一整體而互不相礙,此構成天台宗的三諦圓融說。

第二節 真俗二諦
一、 諦:真理(語言)、真實(實在)。
──吉藏的二諦是立於語言層次,這是他二諦說的特色。
二、 二諦:對真理兩種不同的說法(釋迦用來說教的不同形式)。
1. 真諦(勝義諦、第一義諦):出世間真理。
2. 俗諦(世俗諦、名言諦):世間真理。
──「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故眾經莫不出二諦。眾經既不出二諦,二諦若明,眾經皆了也。」(《二諦義》)
──「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境界)理(道理)。」(《大乘玄論》)
──兩種境界:聖者所見的境界(一切皆空)與凡夫所見的境界(一切假有)。
──兩種道理:聖人所體悟的真理與凡夫所見的道理。
三、 於諦與教諦:
──為執著假有的人,依真諦而說性空;為執著性空的人,依俗諦而說假有。
1.「於二諦」:
a. 凡、聖二人所自以為是的兩種不同的真理。
b. 佛陀方便教說二諦時,所依據的兩種方便道理。
c. 於世間為實、於聖人為實。
2.「教二諦」:依所對(對象)說真實的言教。
四、 四重二諦(層層升進的辯證關係)。(參考課本頁177-179
. 第一重:「有」是俗諦,「空」是真諦;針對毗曇師。
. 第二重:「有」、「空」是俗諦,「非空」、「非有」是真諦;針對成實師。
. 第三重:「二」、「不二」是俗諦,「非二」、「非不二」是真諦;針對攝論師。
. 第四重:「二」、「不二」、「非二」、「非不二」是俗諦,「亡言絕慮」(畢竟空)是真諦;針對攝論師與地論師。

第三節 八不正觀
一、 八不:「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中論》)
1.「生、滅」、「斷、常」、「一、異」、「來、去」四對總攝各種邊見、戲論。
2.八不中以「不生」最為重要。(課本頁180
3.梵本原文是「不滅亦不生…。」以「不滅」為首出。
二、 八不:無得正觀的宗旨,可用來洗除盡淨一切偏見(總破一切法)。

第四節 中道實相
──「二是假名,不二為中道,中道即是實相。」《大乘玄論》
一、 實相:事物真實不變的體相,與實際、實性、真如含義相同。
二、 中道:離於二邊,名為中道。(超越一切對待的思想、一種無執無得的絕對精神)
三、 「八不」(不二)破除各種偏見,顯示「中道」的意義。
四、 中道實相:捨離兩邊,忘言絕慮。
五、 八不、二諦與中道(五句辯證關係):
. 俗諦:實生實滅。(正)
. 真諦:不生不滅。(反)
3. 俗諦中道:非生非滅(假設的生滅)。(合╱正)
4. 真諦中道:非不生非不滅(假設的不生不滅)。(反)
5. 二諦合明中道:非生滅、非不生滅。(合)
六、 四中說:(層層升進的關係,參考頁184-185
1.對偏中。
2.盡偏中。
3.絕待中。
4.成假中。

第五節 佛性思想
一、 佛性:眾生成佛的可能性,亦稱真如、法性、如來藏。
二、 吉藏的佛性思想:
1.傳統佛學終極境界都視為是佛性的代稱,如法性、涅槃、般若、一乘。
2.以中道為佛性。
3. 佛性非有非無、非真非俗、非本非始、非理內非理外,超越一切對立。
4.從「依正不二」說「無情有性」(草木也有佛性)。
三、 名詞解釋:
──三因佛性:正因佛性(種子)、緣因佛性(福德)、了因佛性(智慧)。
──本有:從性體上說一切眾生本有佛性。(佛性先天而有)
始有:從修證上說眾生唯有透過修行才能彰顯佛性。(佛性後天而有)
──正報:一切眾生由過去之業,感受心身,名為正報。(身)。
依報:眾生心身所依止的一切事物,名為依報。(土)

第六節 破而不立
一、 批判與思辯方法:破而不立(破邪即顯正)。
二、 破而不立的基礎:無所得。
三、 吉藏評破(破「有所得」,顯「一切無所得」)的對象有四類:
1.佛家以外的學說,主張有情眾生(我)和宇宙萬物(法)都是實有的觀點。
2.《毗曇》學說的執著宇宙萬物是實有(法有)的看法。
3.《成實》學說的執著「空」為實理的看法。
4.地論師與攝論師的執著「涅槃」為實有的看法。

第七節 判教觀點
一、 判教:以二藏(橫判)三輪(縱判)判攝一代佛教義理與經典。
──判教:對佛說經教的判釋。
二、 二藏:聲聞藏與菩薩藏。
. 屬於小乘教的經、律、論,名叫「聲聞藏」。
. 屬於大乘教的經、律、論,名叫「菩薩藏」。
──二藏判教理論乃承襲北魏菩提流支二教說(半字教、滿字教)。
三、 三輪: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
1.根本法輪:《華嚴經》,一乘教。
2.枝末法輪:《阿含經》,三乘教。
3.攝末歸本法輪:《法華經》、《涅槃經》,會三歸一教。
──三輪判教承繼自法朗三教說(根本教、方便教、歸宗教)。


※自我評量題目參考答案
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 第四題 第五題 第六題 第七題 第八題
第四章 頁96-97 102-105 105 109-110 111
第五章 頁117-120 121-127 127-128 129-131 136-137 140-142
第六章 頁149-150 153 155-156 156-158 159-160 161-162
第七章 頁173-175 174 175-178 180-181 182-183188-190 184 186-188 190-192



             
第八章 天臺宗學說
一、 天臺宗又稱法華宗,其名稱由來:
1、 天臺宗:因創始者智顗常住浙江天臺山而得名。
2、 法華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教義的主要依據而得名。
二、 天臺九祖(學統):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中興)。
三、 學說特色:止觀並重、定慧雙修。
四、 智顗思想:三諦圓融、十如是、一念三千、性具善惡、五時八教判。
五、 湛然思想:無情有性。
六、 宋代山家山外之爭:起因於智顗《金光明玄義》廣本真偽問題。
1、 山家派:廣本為智顗真作、妄心觀、色心共具三千。
2、 山外派:廣本非智顗真作、真心觀、色法不具三千。
七、 影響:中國天台宗曾先後傳到日本、朝鮮。
第一節 三諦圓融
一、 慧文:一心三觀
1、 三智一心:「三智」可由「一心」中證得。
※三智:(1)一切智(聲聞、緣覺智):從一切事物中,把握其共同本質的智慧。
 (2)道種智(菩薩智):從事物共同的空性上,把握它們各種差別相狀的智慧。
 (3)一切種智(佛智):既能洞察事物共同本質,又能瞭解事物差別相狀的智慧。
2、 三諦一心:「三諦」亦可由「一心」中得。
※三諦(依《中論》「三是偈」):(1)空諦:否定,平等原理。
            (2)假諦:肯定,差別原理。
    (3)中諦:不二,即差別即平等。
3、 一心三觀:「一心」中同時觀照「空」、「假」、「中」三者的統一(即:觀萬境於一心,也就是將萬象森然的客觀事物完全納於一心之中)。
二、 智顗:三諦圓融
1、 將慧文的「一心三觀」轉化為「三諦圓融」。
2、 三諦:依《中論》「三是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而建立。(參考課本頁201
(1) 空諦:諸法性空不實是空諦。
(2) 假諦:由緣而起的事物,具有假相,稱為假諦。
(3) 中諦:圓融空、假為中諦。
3、 三諦圓融: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空、假、中三諦互相融合,同時成立,每一諦都同時兼具其他二諦。(參考課本頁202圖示)
※因為三諦只在一心,一念心起即具三諦,所以三諦便可以圓融無礙了。(參考課本頁203
第二節 十如是
一、 智顗藉用「三諦圓融」的原理,說明「十如是」,認為「十」是「假諦」,「如」是「空諦」,「是」是「中諦」;同時由「十如是」的三種轉讀來說明萬法的「體」、「相」、「用」本來如此,都是一「實相」的各方面顯現。
二、 十如是:略稱「十如」,語出《法華經.方便品》:「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諸法實相包括十種性質,將十種性質以「如是」聯繫,則形成「十如是」。十種性質分別為:相(相狀)、性(本性)、體(實質)、力(能力)、作(作用)、因(原因)、緣(條件)、果(結果)、報(業報)、本末究竟(自「相」至「報」,究竟平等一如)。
三、 十如是的三種轉讀:
1、第一種轉讀-「如」(體,從空諦立場讀):是相如……是本末究竟如,表示一切皆空的道理。
2、第二種轉讀-「十」(相,從假諦立場讀):如是相……如是本末究竟,表示一切諸法都是真如的體現。
3、第三種轉讀-「是」(用,從中諦立場讀):相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表示從「相」至「本末究竟」的作用,都是真實不妄的中道。
四、 三諦圓融,三念(三轉讀)相即。(參考課本頁205圖示)
第三節 一念三千
一、 一念:指一心,即心念活動的一剎那間。
二、 三千世間:指宇宙萬有的總體(十如是╳十法界╳三世間=三千世間)。
1. 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 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
2. 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十界互具:佛界至地獄界等十界,互相具備其它境界。
3. 三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蘊世間。
※智顗《摩訶止觀》:「夫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三、 一念三千:指宇宙萬物及其種種差別不過是一念偶發而出現的三千諸種事物及其差異而已(「一心」即是「三千世間」,人們當下一念都圓滿具足三千世間)。(「三千世間」從何而來?由心造作。參考課本頁207-208
第四節 性具善惡
一、 性具:意指佛性具足一切,或稱「本具」、「理具」、「體具」。
二、 性具善惡:指善與惡皆佛性本具,亦即佛性既具足善法,又具足惡法。
※ 「性具」思想足以顯示天台宗特色,而「性惡說」更是天台宗的思想標誌。
三、 智顗認為有三種佛性(三因佛性):
1. 正因佛性:眾生本有的成佛的本性,非染非淨、捨離善惡。
2. 緣因佛性:善行,具染淨、有善惡。
3. 了因佛性:智慧,具染淨、有善惡。
四、 性德惡、性德善與修惡、修善。(參考課本頁209-210
  ※闡提不斷性善,乃是由下向上成就善法;諸佛不斷性惡,則是由上向下貫通迷悟。如此上下一貫,聖凡平等,就是天台宗圓融精義所在。
五、 天台宗「性惡說思想」的積極意義:開權顯實,經由惡染的本具而呈現諸佛的性德功行。(參考課本頁210
   ※開權顯實:開除權教之執著,顯示真實之義。
第五節 無情有性
一、 「無情有性」係湛然根據《大般涅槃經》之「闡提成佛」與《大乘起信論》之「真如緣起」、「萬法即真如」的思想,所提出的佛性論觀點。
二、 代表著作:湛然《金剛錍》。
三、 無情有性:沒有思想和感情的東西,如草木瓦石也都有佛性(能成佛)。
四、 無情有性之論據:
. 引《大般涅槃經》「虛空喻」說佛性如虛空無所不攝,因此牆壁瓦石等無情也被包含在佛性之中。
. 引用《大乘起信論》「真如不變隨緣」說真如遍在有情與無情之中,佛性也是如此。
. 引《大智度論》「佛性、法性」說覺與不覺是「體同名異」,真如、佛性與法性也是如此。
(1) 能覺:具有認識能力的主體。
(2) 所覺:沒有認識能力而只能作為認識對象的客體。
. 結論:佛性遍在有情與無情中。
※湛然主要理論根據是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與「性具」思想,詳細內容請參考《金剛錍》。
第六節 定慧雙開
一、 慧思提倡「定慧雙開」後,使「南義北禪」日趨融會。
二、 直到智顗才真正完成統一「南義北禪」之大業。
三、 智顗的「止觀並重,定慧雙開」思想:
. 止觀:進入清淨無染境界的路途最重要的兩個方法。
1)止:克服煩惱的基本方法。
2)觀:斷除迷妄的正確途徑。
. 止觀也稱為「定慧」。
(1) 定:修「止」名為定。
(2) 慧:修「觀」名為慧。
. 止、觀(定、慧)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止觀學說在天台宗思想中有極重要的地位,湛然說:「天台教宗部雖繁,要歸不出止觀,捨止觀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議天台教。」
四、 運用止觀進行修證的過程:三個階段(三止與三觀)。
. 三觀:空觀、假觀、中觀。
. 三止:指天台宗針對空、假、中三觀所立的三種止行。
() 體真止:針對空觀而立,指體達無明顛倒之妄,即是實相之真者,稱為體真止。以其徹達因緣和合,諸法空無自性,故能止息一切攀緣妄想證成空理,空即是真,故稱為體真止。達此境界,成就「真諦三昧」,開「慧眼」。
() 方便隨緣止:針對假觀而立,菩薩隨緣歷境,心安於俗諦而不動,稱為方便隨緣止。以菩薩知空非空,故能善巧方便,隨分別藥病,以教化眾生,並安於俗諦,心不為外境所動。達此境界,成就「俗諦三昧」,開「法眼」。
() 息二邊分別止:針對中觀而立,指不分別生死與涅槃、有與無等二邊之相。以前述或偏於真或偏於俗,都不合中道,因此息真俗二邊而止於中諦。達此境界,則成就「中道三昧」,開「佛眼」。

修 證 過 程 第 一 階 段 第 二 階 段 第 三 階 段
止 (三止) 體 真 止 方 便 隨 緣 止 息二邊分別止
觀 (三觀) 從 假 入 空 觀 從 空 入 假 觀 中 道 正 觀
智慧(五眼) 慧 眼 法 眼 佛 眼
智慧(三智) 一 切 智 道 種 智 一 切 種 智
定   慧 定力偏多慧力不足 慧力偏多定力不足 定力與慧力均等
境   界 不 見 佛 性 雖見佛性但不甚明了 徹 見 佛 性

※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1)慧眼:直觀諸法性空的智慧眼。
(2)法眼:照見一切度化法門的智慧眼。
(3) 佛眼:佛所證得的圓融無礙的智慧眼。
第七節 五時八教
一、 判教:即「教相判釋」或「教判」,指對佛教的經論典籍,及各派教義作不同的分類,判別它的深淺、大小、權實、偏圓,經過整理、歸納後,組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換言之,判教是在一種統合的意識下,把各類經論加以了解和消化,然後以自家自宗的立場為標準,將各種不同的教法,有系統地排列開來,一一予以分疏、安置,從而使各家學說都能統攝於某一模式之中,不致產生矛盾。
二、 天台宗的判教:五時八教。(參考課本頁218-222
三、 五時:華嚴時、鹿苑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四、 《涅槃經》五味與天台宗五時教判的關係:

華嚴三照 涅槃五味 方式 五時教判 經典 目的與對象
日照高山 乳味 擬宜 華嚴時 《華嚴經》 以法身為諸菩薩說法。
日照幽谷 酪味 誘引 鹿苑時 《阿含經》 為五比丘宣說四諦義理,誘導眾生。
日照平地 食時8:00 生酥味 彈呵 方等時 《維摩經》《思益經》《勝鬘經》 為小乘學人而欲參究初級大乘佛法者說法,且彈呵偏頗的小乘。
禺中10:00 熟酥味 淘汰 般若時 《般若經》 說性空之教以淘汰大小二乘各別的妄執。
正中12:00 醍醐味 開顯 法華涅槃時 《法華經》《涅槃經》 由於僧眾根器調熟,因此開三乘方便權門,顯不乘究竟真實(法華時);開顯佛性常住之理,及釋迦說法的本懷(涅槃時)。

五、 八教: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
. 化儀四教:依佛陀說法的方式不同而區分四種。
() 頓教:直覺、頓悟的教法,指不須經歷次第升進的過程,直接頓示佛法根本奧義。
() 漸教:漸次誘導的教法,指依眾生的根機逐漸引導,透過次第修行。
() 祕密教:指佛陀以一音說法,各人所聞有異,各自領受,互不相知;以及佛陀為某類眾生祕密開示,他人無法聽聞。
() 不定教:指眾生雖一同聽聞佛法,但是由於自身根機利鈍不同,所以對佛法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 化法四教:依佛陀說法的內容不同而區分四種。
() 藏教:即三藏教,特別指小乘三教。
() 通教:宣說空、無我等義,貫通三乘學人,但以菩薩為正機,二乘為旁機。
() 別教:指專為菩薩所開示,而不共小乘學人的大乘經典。
() 圓教:指圓滿融攝的教法,或教化上智利根、頓顯佛理的教法。

八教 頓 教 漸 教 祕密教 不定教 藏 教 通 教 別 教 圓 教
經典 《華嚴經》 《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 《阿含經》《俱舍論》《大毗婆沙論》、五部律 《般若經》 《華嚴經》 《法華經》《涅槃經》

※就五時而言,華嚴時是以說別教為主而「兼」說圓教;鹿苑時是「但」說藏教;方等時是「具」說四教;般若時夾「帶」圓教以說通、別二教;法華涅槃時是「純」說圓教。(參考課本頁222圖示)


第九章 法相宗學說
一、法相宗(大乘有宗、瑜伽行派)又稱唯識宗,其名稱由來:
1、法相宗:因著重分析諸法相狀與緣起變化之相而得名。
2、唯識宗:因強調沒有心外獨立之境而得名。
二、唯識宗代表人物:玄奘、窺基。
三、 學說特色:唯識無境、識變哲學、阿賴耶緣起、轉識成智、五位百法。
四、 影響:在唐代傳向日本(成為日本南部六宗之一)與新羅。
第一節 本宗緣起
一、 學說建立者:印度的無著與世親(千部論師)兩兄弟。
二、 唯識學發展略況:
人 物 無 著 世 親 十大論師等 玄 奘
著 作 《攝大乘論》 《唯誰二十頌》、《唯識三十頌》 《成唯識論》
學說特色 建立八識學說 從唯識相深入地探討唯識性,架構修學次第,以境、行、果的分類範疇構作出龐大的體系。 研究本派理論,註釋《唯識三十頌》等 糅和《唯識三十頌》十大名家註釋所成,是印度瑜伽思想精華在中國的呈現。
※ 「境」指觀照或信解的對象;「行」指由觀照而起解之修行;「果」指因其修行而得之證果。

三、 玄奘西行取經:
. 起因:
() 玄奘對當時地論宗與攝論宗諍辯主體心識真、妄的問題感到困惑。
() 波頗密多羅告訴玄奘在漢土《瑜伽師地論》並沒有完全被譯出。
() 為前往印度一窺瑜伽行派思想,並向正宗的瑜伽師學習。
. 所受法統:(參考課本頁235
() 護法、戒賢一支。
() 安慧、勝軍一支。
. 成就:
() 在那爛陀寺成為第十位「三藏法師」。
() 於無遮會上立論無敵,被大、小乘尊稱為「大乘天」與「解脫天」。
() 攜回近千部梵文經典回到中國,於唐太宗所成立之譯場-「弘福寺」,專事譯經、講經的工作。
() 為法相宗的經論依據打下基礎。
※ 那爛陀寺是七世紀印度第一大寺,起初是唯識派中心,後來成為密教之最大中心。西元八世紀沒落,十二世紀被伊斯蘭教軍隊所毀。
※ 無遮會:不分貴賤上下、賢聖道俗,平等行財施及法施的法會。
四、 唯識三大部:為研究本宗的必備讀本,即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慧沼的《成唯識論了義燈》及智周《成唯識論演祕》。
第二節 識變哲學
一、 識:指生命的本體識,它有發生變化的作用,能變現根身(五根身)、器界(器世間)、種子。
二、 識變哲學:一切唯識所變現。意謂吾人的感官機能作用、思考知識與心理感情等各種內容對象,都是由能變之識轉化而呈現,心思不同則境亦不同。換言之,外在的存有是建立在內心本識的基礎上,類似西方哲學的「主觀唯心論」。
三、 變化的主體可分作三種:
. 異熟能變: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它有能藏一切種子的作用;心空無形相,以所收藏的一切為形相;它又能堅持存續,延展生命力,所以是生命的本體識。
. 思量能變:第七識(末那識),它執取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而生虛幻無明愛憎,產生無始以來先天的我執習氣與法執習氣,是心情六慾的苦惱來源。
. 了別能變:前六識,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意識等六種官能。
※意識:分為五俱意識(配合前五種生理官能所產生的認識)與獨頭意識(獨自能生作用,如作夢、入定、發呆或回憶時)。
四、 變化的過程有二種型態:
. 分別變:因心理狀況或思想變化所造成的(即由作業、計度等分別力變現者)。
. 因緣變:由先天宿因所遺留下來,時候到了,自然成熟才顯現(即以善惡業之種力為增上緣,以諸法自身之種子為因而變現者)。
第三節 賴耶緣起
一、 佛教的「緣起法」相當於西方哲學的「宇宙論」。
二、 賴耶緣起:唯識學派主張阿賴耶識(生命本識)能結合因、緣,變生一切生命現象。
三、 第八識的名稱有多種。(參考課本頁239
. 第八識名「阿賴耶識」,取「庫藏」(「藏」唸平聲,動詞)與「庫藏」(「藏」唸去聲,名詞)之義,含三義:能藏、所藏、執藏。
. 第八識或名「阿陀那識」,意為「執持識」。(參考課本頁240
. 第八識或名「異熟識」,以說明六道輪迴。(參考課本頁240-241
  ※異熟有三種類型: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
. 第八識或名「一切種子識」。(參考課本頁241
. 第八識或名「無垢識」,指成就佛果以後的清淨無染識。
四、 護法綜合前人見解,主張「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此說後來廣為學界所接受。
五、 四緣:(參考課本頁242-243
. 因緣:諸法生起的主因。
. 所緣緣:心識所攀緣的境界。
. 等無間緣:時間。
. 增上緣:助緣。
第四節 貪戀執著
一、 眾生的迷執分作二類:我執、法執。
. 法執又分為二類:俱生法執(先天)、分別法執(後天),產生所知障。
() 俱生我執:七識能緣八識見分,執為實我客觀存在。
() 分別我執:六識能緣五蘊的連貫相分,以為實存有我。
. 我執又分為二類:俱生我執(先天)、分別我執(後天),產生煩惱障。
() 俱生法執:七識能緣八識相分,作為自我人格的特質。
() 分別法執:六識接受環境的邪教、邪分別,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相,執為實法。
※煩惱障是生死流轉的根本,斷煩惱障轉得涅槃;所知障是修道開悟的障道因緣;斷所知障,轉得菩提。
二、 唯識學的百法結構(綿密詳細的心理分析):世親《百法明門論》之「五位(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百法」說。(參考課本頁245-246
第五節 轉依哲學
一、 三性說: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二、 唯識學派主張涅槃有四種:
. 無餘涅槃:完全無所依處之涅槃。(小乘的涅槃)
. 有餘涅槃:生死之因已斷,尚有生死之果待盡者。(小乘的涅槃)
.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一切萬法本來具足真實理體,唯被客塵煩惱所覆,但其內在仍是自性清淨,不生不滅。(天台宗的涅槃)
. 無住處涅槃:不住生死、不入涅槃,生死與涅槃本來不二。(本宗的涅槃)
三、 轉識成智:斷除所知障與煩惱障,「八識」轉變為「四智」。
. 前五識轉變為「成所作智」,成就清淨的身口意三業。
. 六識轉變為「妙觀察智」,觀察自相、共相,巧轉法輪,斷諸疑惑。
. 七識轉變為「平等性智」,了知一切諸法平等無差,發大悲,利樂眾生。
. 八識轉變為「大圓鏡智」,使根身、器世界變成佛果勝境。
四、 結論:法相宗其學說龐大精深,深具印度風味,但由於其法相令性好簡易的中國人望而生畏,因此在唐代雖有國家支持,但始終無法普行於中國。

第十章 華嚴宗學說
一、華嚴宗又稱賢首宗,其名稱由來:
1、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要經典而得名。
2、賢首宗:因法藏(賢首大師)完成了華嚴宗理論體系而得名。
3、法界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為宗旨而得名。
二、華嚴五祖(學統):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
三、學說特色:法界緣起、四法界觀、六相圓融、十玄門、性起說、五教十宗判。
四、法界緣起說:
1.華嚴宗在《華嚴經》「無盡圓融」思想的基礎,吸取《大乘起信論》「真如緣起說」,建立了該宗最具特色的「法界緣起」論。
2.法界緣起說兩個要點:
(1)時空中的現象和關係都含攝在「一心」中。
(2)在「一心」的作用下,「理」與「事」、「事」與「事」都能相融互攝。
五、 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四法界最終歸為「一真法界」。
六、六相圓融: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三組六個可用以說明一切現象雖然各有自身的性質,但又都可以融會無間。
七、十玄無礙(十玄門):「同時具足相應門」等十門中,門門都可以含融其它任何一門,這是更進一步地呈現法界緣起(無盡緣起)的精義。
八、解脫的主體:靈知之心。
九、華嚴宗的「性起說」與天台宗的「性具說」。
十、判教:五教十宗。
十一、影響:先後傳入新羅(海東華嚴宗)與日本,並對程朱理學有深遠影響。
第一節 法界緣起
一、 「法界緣起」釋義:
1.法:事物。
2.界:類別。
3.法界:為萬物本原(真如)和一切事物的總類或總稱,包括理和事,及事和事的相互關係。
4.緣起:指任何事物或現象都因各種關係或條件的互相依存而生起。
二、 法界緣起:指世間和出世間的所有對象,都是由究極的法界(真如)所生起,在生起的過程中,產生作用的是因緣,而緣起即是法界,法界即是緣起,彼此涉入,不即不離。換言之,係從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的觀點來闡述緣起論,其用意在說明宇宙萬物彼此的關係都是圓融無礙,就像帝釋天宮天網重重無盡,網珠光光互涉(帝網喻)。(參考課本頁257-260
三、 無盡緣起:華嚴宗認為法界本身即是一大緣起,也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關係之網,沒有任何不依緣而起的獨立實體,宇宙萬物無不處在無窮無盡的關係網絡中,彼此既相互區別,又互為存在及活動的條件,因此「法界緣起」又稱為「無盡緣起」。
四、 一真法界:宇宙萬物都是「唯一的真心」(「一心」,絕對的精神主體)所現,所以稱為「一真法界」。
五、 一心緣起: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一心」所現,又被「一心」所攝,所以法界緣起又稱為「一心緣起」。
六、 法界緣起說的兩個要點:
. 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由一心隨緣生起,捨離一心,更無別物。
. 在「一心」的作用下,本體(理)與現象(事)、現象與現象之間,沒有不處於圓融無礙、重重無盡的關係中。
※存在於時空中的現象和關係(時間、空間,以及一切事物)都含攝於一心之中,此即「一瞬間含永恆,一微塵映世界」(一沙一世間,剎那即永恆)的華嚴哲理。
第二節 四大法界
一、 四法界:華嚴宗將所有現象真實的義理分為四個層次,稱為「四法界」;四法界最終歸為「一真法界」,或被「一心」所含攝。(參考課本頁260-263
. 事法界:千差萬別的現象。(此處的「界」意為「分界」)
. 理法界:講事物的共同本質。(此處的「理」指本體;「界」意為「體性」)  從本體上看,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是同一體性(一心)或本體的顯現,因而具有同一性(真空)。
. 理事無礙法界:從本體(理)與現象(事)的關係上,可以了解本體與現象互遍互融、互不妨礙。
※以下是理、事的五種關係:(如海水與波浪的關係)
() 相遍:理普遍存在於事物之中,事雖然有差別,卻是同一理體所現(理遍於事,事遍於理)
() 相成:指理與事的依存關係(無理不成事,無事不成理)。
() 相奪:指理與事的矛盾關係(由理奪事,由事奪理)。
() 相即:從上述三層關係推知理與事相即。(理即事,事即理)
() 相非:指理與事的差異性。(理不是事,事不是理)
. 事事無礙法界:宇宙萬物的差異性都是由同一理體的表現,所以事相與事相也就能互相容融,不相妨礙。換言之,納事入理,以理融事,則事物與事物可以圓融交滲,一方面泯除對立矛盾,另方面又重重無盡,這便稱為「事事無礙法界」。
二、 華嚴宗認為「一心」(或稱「自性清淨心」)是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的究極原因,宇宙萬物都依賴此一心而得以現起。
※宇宙一切既是現象,又是本體;既是妄相,又是真性;其體性與用相交互涉入,都具有重重無盡的境界。
第三節 六相圓融
一、 六相圓融:又稱「六相緣起」,是法界緣起的六種相狀。用這三對六種範疇說明一切現象雖然各有自身的性質,但又都可以融會無間,完全沒有分別,所以稱為「六相圓融」。
※「六相圓融」係法藏為說明及論證「事事無礙法界」所提出之說。
二、 六相:究明「一般」與「個別」的關係。
. 總相:指一種事物包含許多種成分。
. 別相:指多種成分各有差別,並不齊一。
. 同相:指多種成分相依相待,共同成就事物的整體。
. 異相:指多種成分雖然同處一體,但是各各互異。
. 成相:指一種事物依賴各種成分,才得以成形。
. 壞相:指事物由各個部分和合而成,但組成它的各個成分仍然獨立不變,並保有自己的特性。
三、 比喻(參考課本頁265-266
. 金獅子之喻。
. 房舍和椽木、瓦石之喻。
四、 小結:
. 法藏認為現象界所有事物都是總、別、同、異、成、壞六相的統一。
(1) 六相之中,可分為三對範疇:總相與別相、同相與異相、成相與壞相。
(2) 六相之中,總相、同相、成相指整體或全體;別相、異相、壞相指部分或個別。
. 六相同時具足,融通無礙,稱為「六相圓融」;「六相圓融」闡明緣起事物的圓融無礙關係。
. 華嚴宗宣講「六相」的目的在說明一即一切、周遍含容的「法界緣起」。
第四節 十玄無礙
一、 十玄無礙,又稱「十玄緣起」、「十玄門」,其理論提出的目的在說明及論證「事事無礙法界」。(參考課本頁266-269
. 十玄門,創於智儼,稱為「古十玄」。
. 法藏改善智儼之說,稱為「新十玄」。
※新舊二說內容基本一致,僅次第略有變動。
二、 十玄門(法藏《華嚴經探玄記》)
. 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切事物同時存在,圓滿具足,無前後、大小,互為緣起,彼此相應。
※時間與空間中的所有現象都是「一心」的呈現,共同成就一大緣起。每一事物都具備了一切因緣,互為因果。此門為十玄門的總法門,以下九門即圍繞此門而展開。
. 廣狹自在無礙門:任何事物都可以攝入其它一切事物,如此則大小、廣狹等事物就能圓融自在,不相妨礙。
. 一多相容不同門:指一與多的關係是圓融而互相包容的;說明本體(「一」)與現象(「多」)相融相即的關係。
. 諸法相即自在門:一切現象相即互融,同時又保有自身的存在;說明萬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 祕密隱顯俱成門:「隱」、「顯」互為表裡;說明萬物之間隱、顯的相互依   存關係。
. 微細相容安立門:即使極其細微的事物也能包含一切事物;說明事物大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 因陀羅網境界門:一種事物不但包含一切事物,而且還包含了其它事物中所包含的一切事物,而其任何事物中所包含的一切事物,也各自包含一切事物;說明宇宙萬物都具有相即相入、無窮無盡的依存關係。
 ※因陀羅網:帝釋天宮中所懸掛的珠網。
. 託事顯法生解門:隨託一事而觀,即可了知其中的道理;這是透過事相來彰顯理體,讓人產生真正悟解的法門。
. 十世隔法異成門:相隔十世的不同事物都能同時成就於一念,而且彼此圓融無礙。
10. 主伴圓明具德門:主伴相依無礙,交互包攝,任何現象都圓滿具足一切現象的功德。
三、 小結:
. 十玄門,主要在描述事物錯綜複雜的關係,說明由緣而起的事物都是互相包含、互相依存,相即相入、圓融無礙。
※十玄門旨在闡明「無盡緣起」的「圓融」理論。
. 十玄門中,門門都可以含攝其它任何一門,表明了「法界緣起」的玄妙不可思議。
第五節 心造萬法
一、 心造萬法(「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宇宙萬物都是由「一心」所造。
※華嚴宗將宇宙萬有和圓融境界的形成,歸結於「一心」,認為萬法互為緣起,重重無盡的最終根源唯在「一心」,現象事物都是「一心」的展現。
二、 萬法歸於一心:宇宙萬法都是「一心」的全體顯現。
三、 澄觀認為:宇宙萬物即是「一心」;四法界也歸為「一心」。
四、 宗密認為:「一心」就是「真如之心」。
1.「一心」平等無差,永恆不變,不會毀壞,所以叫做「真如」,是捨進名相的絕對真心。
2.「真心本體」(譬如銅鏡的本質)有二用:(參考課本頁271-272
() 自性本用(譬如銅鏡的明澈)。
() 隨緣應用(譬如銅鏡明澈可以映現各種影子)。
3.真心=空寂=本覺真心=靈知之心=如來藏=佛性=解脫的主體。
第六節 性起思想
一、 性起:即「稱性而起」,指有情無情、世出世間,一切諸法都是如來藏、佛性的現起。換言之,指佛性不依靠其它各種條件,只須隨順佛性理體就現起宇宙萬法;雖有宇宙萬法的生起,其實是不動佛性而起,所以說「起而不起」。(參考課本頁273-274
二、 如來藏、佛性是四聖、六凡,一切眾生的根源或主體。
三、 「性起」與「緣起」不一不二。
. 「因位」上談宇宙萬法的生起,稱為「緣起」。
. 「果位」上講宇宙萬法的生起,稱為「性起」。
四、 天台宗性具說與華嚴宗性起說之比較:(參考課本頁274-275
華 嚴 宗 天 台 宗
依諸佛的果位來宣說「性起」,是由果向因的法門。 依眾生的因位來宣說「性具」,是由因向果的法門。
主張佛境是淨心;佛性隨緣則現起千差別的事物,不隨緣則宇宙萬物平等無差。 主張佛心中善惡、染淨無所不具。
以體性生起來說明宇宙萬法的緣起,是為把九界眾生引入佛界。 以一念三千,十界互具,認為一切現象本具足三千法,諸佛與眾生原本沒有差異。

第七節 五教十宗
一、 華嚴宗的判教:五教十宗,此係法藏參照天台宗(智顗)五時八教說及唯識宗(窺基)的八宗說所提出的自家判教學說。
二、 五教:就教法高下淺深,將佛法分為五類。(參考課本頁276-277
對 象 經 典 義 理
小乘教(或稱愚法二乘教) 為無法接受大乘教的聲聞、緣覺二乘所說的教法。 《阿含經》 四諦、十二緣起
大 乘 始 教 為初從小乘轉入大乘者所說的淺顯教法,分為「空始教」與「相始教」。 《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般若經》、《中論》等 一切唯識、萬法皆空,兩教目的都在破執,屬權教。
大 乘 終 教 大乘終極教門。 《如來藏經》、《起信論》、《勝鬘經》等 闡揚真如隨緣而現起萬物,強調眾生都有佛性;屬實教。
頓 教 指頓悟法門,即頓融教門。 《維摩詰經》、《思益經》 頓顯真如,直指佛性本體。
圓 教 指圓融無礙的教法,也稱「一乘圓教」。 《華嚴經》 闡揚宇宙萬事互相依存、自在無礙的《華嚴》義理。
三、 「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法藏認為《華嚴經》與《法華經》都是一乘教,但是《法華經》所說的一乘和三乘所說的道理相同,只是深淺程度不同而已,因此稱之為「同教一乘」;《華嚴經》所講的一乘和《法華經》不同,它展現了三乘所不曾講過的圓教義理,且獨立於三乘之外,所以稱為「別教一乘」。
  ※華嚴宗認為別教一乘才是真正的圓教,而同教一乘只相當於終、頓二教。
四、 十宗:就佛法宗旨將各種經論與各流派之說詳細分為十宗,係為補充五教所提出。
. 我法俱有宗:指人天乘和小乘中的犢子部等學說。
. 法有我無宗:指小乘中說一切有部等學說。
. 法無去來宗:指部派佛學中大眾部等學說。
. 現通假實宗:指部派佛學中說假部等學說。
. 俗妄真實宗:指部派佛學中說出世部學說。
. 諸法但名宗:指部派佛學中一說部學說。
. 一切皆空宗:指五教中大乘始教的「空始教」。(般若系經典)
. 真德不空宗:指五教中的大乘終教學說。(真常系經典)
. 相想俱絕宗:指五教中的頓教學說。
10. 圓明具德宗:指五教中的圓教。
五、 五教與十宗的關係。(參考課本頁279圖示)


※自我評量題目參考答案

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 第四題 第五題 第六題 第七題 第八題 第九題 第十題
第八章 頁201-203 204-205 206-208 208-210 211-214 214-217 217 217-222
第九章 頁 235 237-238 ──── ──── 242-243 ──── 245-246
第十章 頁257-258 258 260-263 261-262 263-265 267-268 268 270-272 273-275 276-277



第十一章 律宗學說
一、 律宗又稱四分律宗、南山律宗、南山宗,其名稱由來:
1、 律宗:因研習和傳持戒律而得名。
2、 四分律宗:依據《四分律》建宗而得名。
3、 南山律宗、南山宗:創始人道宣(唐代)住終南山而得名。
二、 基本典籍:四律五論。
1、 四律:《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
2、 五論:《毗尼母論》、《善見論》、《薩婆多論》、《摩得勒伽論》、《明了論》。
三、 律宗三家:南山宗、相部宗、東塔宗。
四、 南山律宗將佛所制諸戒歸納為二類:
1、 止持:諸惡莫作,指出家眾淨化身口、不造諸惡的「別解脫戒」。
※ 「別解脫戒」指七眾於身口七支之諸惡,一一分別棄捨所持之戒律。
※ 「七眾」(道俗七眾)指構成釋尊教團之七類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
※ 「七支」指身三(殺生、偷盜、邪婬)口四(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之惡業。
2、 作持:眾善奉行,包括安居、說戒、悔過,及衣食坐臥等種種行持規則。
五、 戒的分類:
1、 小乘戒(聲聞戒)。
2、 大乘戒(菩薩戒):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有情戒)。
六、 律宗四科:戒體、戒法、戒行、戒相。(律宗主要學說是「戒體論」)  
七、 律宗三家對戒體的主張:
1、 相部宗:非色非心戒體論。
2、 東塔宗:色法戒體論。
3、 南山宗:心法戒體論。──成為中國戒體說主流(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均以心為戒體)。
八、 南山律宗三種懺法:「理懺」、「事懺」、「律懺」。
九、 南山律宗之判教:化、制二教。
前言
一、 釋迦牟尼制定戒律:
1. 起因:為檢束僧眾行為。
2. 目的:斷除煩惱、清淨己心、圓滿德性、邁向解脫。
1)就個體而言:為使僧人淨化身心,證入涅槃。(注重個人的自度自修)
2)就整體而言:為維持僧團戒律與佛法的久住。(強調佛法的利人濟世)
3. 制戒原則與精神:無犯不制、自淨其意。(參考課本頁287
二、 戒律
1. 重要性:
1)就教義而言,戒律是佛教戒、定、慧三學之首。
2)就典籍而言,戒律是佛教經、律、論三藏之一。
3)持戒是禪定修行的基礎;戒律是佛家的道德規範。
2. 意義:
1)「戒」(梵文尸羅),禁制之意;「律」(梵文毗奈耶),調伏之意。
2)「戒律」泛指佛門為出家、在家信眾制定的一切戒規。
三、 佛家戒律的分裂:
1. 時間:阿育王時期。
2. 原因:自第一次結集時,優婆離誦出律藏(《八十誦律》)後,佛家各派在對戒律理解不同,所傳戒律亦不同的情況下,相繼分裂為五部(即五部律)。
3. 五部及所傳戒律:
1)薩婆多部,《十誦律》。(2)曇無德部,《四分律》。(3)彌沙塞部,《五分律》。
4)婆蘇富羅部,《僧祇律》。(5)迦葉遺部,《解脫律》。
※中國只傳譯前四部。又,中國後世叢林傳授戒法,皆以《四分律》為依據。
四、 中國翻譯戒律與實施受戒:(參見課本頁288-289
1. 時間:始於三國魏嘉平年間。
2. 事件:印度僧人曇柯迦羅見中國僧人只落髮而未受戒,遂以《僧祇戒心》作為持戒準繩,又請梵僧建立「羯磨法」,創行受戒。
※羯磨法:有關授戒、說戒、懺悔的議事法。
五、 律宗所依據的主要典籍:四律五論。
1. 四律:《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
2. 五論:《毗尼母論》、《善見論》、《薩婆多論》、《摩得勒伽論》、《明了論》。
※四律中,只有《四分律》流傳最廣盛且獨成一宗,因此律宗又稱「四分律宗」。
六、 中國四分律學的發展:(參見課本頁289
七、 律宗三家:
. 南山宗:道宣所創。
※道宣以唯識學說解釋《四分律》,使律學統一於《四分律》之中,為後世研習律藏提供了依據,其在終南山創設戒壇、制訂受戒儀式,從而正式形成宗派,稱為南山宗。
. 相部宗:法礪所創。
. 東塔宗:懷素所創。
※ 相部宗與東塔宗諍論激烈,後來二系逐漸衰微,僅道宣的南山系傳承獨盛,綿延不絕,因此一般所說律宗,即指「南山宗」而言。現代則有弘一法師(李叔同)復興南山宗。
第一節 止持與作持
一、 戒律:
. 戒:規定僧人不該作的事,即諸惡莫作,又叫「止持」。
. 律:規定僧人應該作的事,即眾善奉行,又叫「作持」。
※在中國佛教,戒、律二者通常不作區分,戒律實際上就是「戒相」(持戒的外在表現)。
二、 止持門:有波羅提木叉(意譯「別解脫」,也稱「戒本」),為解脫煩惱的必經之途,係針對違反比丘戒、比丘尼戒規定的罰則,亦即五篇七聚。
. 五篇(五眾罪):
1)波羅夷:意譯「重禁」,亦稱「根本罪」,意為極大的重罪,犯者要被驅逐出僧團。
2)僧殘:音譯「僧伽波尼沙」,亦譯「眾餘」,指僧尼戒律中僅次於波羅夷的重罪,犯罪者雖未被逐出僧團,但須經一定期間在二十位僧人以上的集會坦誠懺悔,才可繼續留在僧團。
3)波逸提:意譯「墮」,亦譯「波夷提」等,指僧尼戒律中的輕罪,分為「單墮」(單提)、「捨墮」(棄墮)二種,犯者可在僧眾或一清淨知律比丘前懺悔。
4)提舍尼:亦譯「波羅提提舍尼」,也稱「悔過去」,指僧尼戒律中的輕罪,都是有關飲食之事,犯者對僧中一人坦白懺悔即可滅罪。
5)突吉羅:意譯「惡作」、「小過」等,是戒律中的輕罪,亦稱「百眾學」。
. 七聚:統括五篇及篇外諸戒條為七類。
1)波羅夷。(2)僧殘。
3)偷蘭遮:意為「大罪」、「重罪」,為僧尼戒律五篇之外的一切重罪,其罪僅次於波羅夷與僧殘。
4)波逸提。(5)提舍尼。(6)突吉羅。
7)惡說:非以上六聚所攝之罪。
※ 具足戒:戒品具足之意,為出家人所受的完全戒,須年滿二十歲才得受具足戒,而依《四分律》,在具足戒中,比丘應受持250條,比丘尼則應受持348條。(參見課本頁293
三、 作持門:有二十「犍度」(意譯「聚」,亦譯「塞建陀」、「娑犍圖」),係關於教團修法儀式和僧尼衣食等禮儀的規定,因按品類編集,故稱「犍度品」,簡稱「犍度」。
※「犍度」係篇章,分類編集之義;「二十犍度」指戒律於作持門區別為二十類,內容多屬生活、法事儀軌。(二十條之一一條目與內容,參見課本頁294
第二節 小乘戒與大乘戒
一、小乘戒:亦稱「聲聞戒」,即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 五戒:在家男女信徒所受持的五條基本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不妄語、不飲酒。
 (1)性戒:五戒中的前四戒屬之,指只要是罪惡的行為,便應禁戒,不管受不受戒都會引生惡報的重大惡行的戒條。
2)遮戒:五戒中最後一條(不飲酒戒)屬之,指不是惡行,但為了避免由此引生其它過失,才制訂的戒條。
3)五惡:指違反五戒的行為。
. 八戒:又稱「八關齋戒」或「八齋戒」,是針對那些無法穩定持戒的在家信徒所設立的一種戒法。八法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打扮及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食非時食。
1)五戒須終身受持(若不「捨戒」的話),八齋戒則只需受持一晝夜。
2)不食非時食,指在規定時間進食。(過午不食)
. 十戒:針對已出家但未受具足戒的沙彌、沙彌尼所立的十條戒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花鬘及不塗香油、不歌舞娼伎及往觀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食非食時、不持金錢財寶。
. 具足戒:比丘、比丘尼戒的總稱。
1)其意義在使比丘、比丘尼捨離一切應該要捨離的身語業。
2)受戒時,要具足人(與羯磨有關之人)、法(羯磨之作法)、事(有關羯磨之所有事實)、界(行羯磨之場所)四種條件,缺一不可,此稱為「羯磨四法」。
※佛家戒律規定未受具足戒者,不得閱讀、旁聽具足戒的內容。
二、大乘戒:亦稱「菩薩戒」,為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
. 主要戒本:《梵網經》、《瑜伽師地論》。
. 三聚淨戒:又稱「三聚戒」。
 (1)攝律儀戒:以約束身心、防非止惡為內容。即五戒、八戒、十戒等戒律。
2)攝善法戒:以積極修持善行、累積功德為內容。即廣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
3)攝有情戒:亦稱「饒益有情戒」,以利樂濟度眾生為內容。即廣行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 大乘菩薩戒共五十八條,分為「十重」、「四十八輕」,由於對僧伽約束不多,且易於實踐,因此自唐代開始,中國僧人並受比丘戒(別受)與菩薩戒(通受),具體行為則遵菩薩戒的規定,如此打通大、小戒律的限隔,使大、小乘戒律逐漸一體化。
第三節 四科
※就「戒」的本質加以研究、分析,則有四科,持戒之人必須兼具四科,才算完滿無缺。
一、 四科:(參見課本頁197-198
. 戒體:即「戒律之體」(戒之體性),指受戒者接戒法後,在心中所產生  的一種具有防非止惡功能的精神作用,或指自覺持戒的意願、意志。 
. 戒法:即戒律之法則,泛指各種戒規、戒條。(是通向解脫的途徑)
. 戒行:即戒律的實踐,指受戒後,能隨順戒體,依律行事,表現於身口意三業的正當行為。
. 戒相:即持戒的外在表現,指戒律的差別及持戒的表相。
※四科中,以「戒體」最重要,其不僅是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領受在心的「法體」,亦是律宗教義的核心理論。
二、 律宗三家戒體論:
※戒體,舊譯「無作」(取戒體發得之後,不假造作,恒常相續之意),新譯「無表」(取其外相不顯著之意),係指對於戒法的信念與奉持戒法的意志。
. 相部宗:法礪依《成實論》,倡「非色非心戒體論」,以戒體為非色非心的「不相應法」。
. 東塔宗:懷素依《俱舍論》,倡「色法戒體論」,以「無表業」為色法。
. 南山宗:道宣依《攝大乘論》、《楞伽經》,倡「心法戒體論」,以阿賴耶識所藏種子為戒體。──為中國戒體說的主流。
第四節 三種懺法
一、 懺悔:原為對人發露悔過、請人寬恕之意;佛家以懺悔為消除罪業、清除心垢的重要方法。佛教戒律中有懺悔法,日後並形成各種懺悔儀式、懺悔修法。
二、 南山律宗主張三種懺法:
. 理懺:觀照罪性本空,與實相相應。
※理懺通於出家、在家,是利根者所修持的懺法。
. 事懺:在眾僧或佛像前發露罪過,自責自咎,保證永不再犯;亦即或以  禮拜,或誦持來修練身口意三業的懺法。
※事懺亦通於出家、在家,是鈍根者所修持的懺法。
. 律懺:戒律所說的懺法,只限出家眾,是針對違反具體戒規所施行的懺法。
※律懺的初期目的在除災招福,終極目標則在促使僧伽的久住,以及僧侶的遵守戒律。
第五節 化制二教
一、 律宗判教:律宗將釋迦一代所有教法判分為化制二教。
二、 化教:以實踐、定慧為本之教。
. 內容:指屬於佛家義理方面的大、小乘經論,也就是釋迦牟尼教化眾生發起智與獲得禪定的教法。
. 經典:四部《阿含經》。
. 化教三教:化教又分為性空教、相空教、唯識圓教三教。
1)性空教:觀照宇宙萬物生滅無常,了不可執。小乘各派屬之。
2)相空教:觀照諸法是空,直入諸法體性而得真空無相的悟解。大乘般若屬之。
3)唯識圓教:觀照諸法,唯識無境。《華嚴經》、《楞伽經》、《大般涅槃經》屬之。
三、 制教:制止錯誤之教。
. 內容:指屬於佛門行持方面的律學典籍,是釋迦牟尼教誨眾生防止惡行的教法。
. 經典:《四分律》、《十誦律》等。
. 制教三宗:制教又分為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三宗。
1)實法宗:以色法為戒體,立一切實有的說一切有部屬之。
2)假名宗:以非色非心為戒體,立一切諸法唯有假名,經量部屬之。
3)圓教宗:以心法種子為戒體,立一切諸法唯識所現,唯識圓教屬之。
※律宗在三教三宗中,屬於唯識圓教宗。
第十二章 密宗學說
一、密宗又稱真言宗,其名稱由來:
1、密宗:因該宗依理事觀行,修習三密瑜伽而獲得成就故得名。
2、真言宗:自稱以弘傳「大日如來」的真言密法為宗而得名。
※大日如來,為密教供奉之本尊與最上根本佛,音譯「摩訶毘盧遮那」。係密宗將宇宙實相佛格化的根本佛,亦是一切諸佛菩薩所出的本原及所歸的法體。
二、唐密:唐玄宗開元年間,由善無 


第十二章 密宗學說
一、密宗又稱真言宗,其名稱由來:
1、密宗:因該宗依理事觀行,修習三密瑜伽而獲得成就故得名。
2、真言宗:自稱以弘傳「大日如來」的真言密法為宗而得名。
※大日如來,為密教供奉之本尊與最上根本佛,音譯「摩訶毘盧遮那」。係密宗將宇宙實相佛格化的根本佛,亦是一切諸佛菩薩所出的本原及所歸的法體。
二、唐密:唐玄宗開元年間,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並稱開元三大士)等大師所開創密宗,稱為唐密。
三、 心:密宗思想以心為基礎:。
※一行(密教五祖之一)思想:
1、以「實相」解釋「心」,主張自心即是佛性。
2、將密宗真言「阿」字視為菩提心的直接形象、般若實相的理體、宇宙萬法的本體。
四、 六大:密宗認為宇宙萬物為「六大」所造;前五大是色法,屬胎藏界;後一大(識)是心法,屬金剛界。密宗並主張「六大無礙」。
五、 四曼: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羯磨曼荼羅、法曼荼羅。
※密宗倡導四曼不離、四曼為相。
六、 三密相應:使眾生的身口意三業與佛的身口意三業相應,以及三密加持,而圓滿德性,證成佛身。「三密相應」與「三密加持」是密宗最大的特色。
七、 五智:五種佛智,是密宗行者成佛的精神要素。
八、 密宗判教:一道二教、四乘四心。
前言
一、 雜密(以咒術為主的密教)與純密(純粹的密教)。(參見課本頁309
※密宗:重祈禱以得利益之教;所供養的神甚多,以大日如來為中心,周圍聚集千百佛菩薩;用種種方法以得利益,小則安宅消毒治病祈雨,而最後的目的則在成佛。
二、 唐密:唐玄宗開元年間,善無畏、金剛智及其弟子不空(三人皆為印度人)相繼來華,翻譯密典,灌頂傳法,開創密宗,稱為「唐密」。
※善無畏與一行弘傳以《大日經》為主經的胎藏界,日本最澄傳之,稱為「臺密」(天臺宗);金剛智與不空則弘傳以《金剛頂經》為主經的金剛界,日本空海傳之,稱為「東密」(真言宗)。密宗自玄宗至唐末極盛,日本沙門來學者甚多,後經會昌法難及社會動盪,在中國已失傳,而在日本反較盛行。
三、 胎金兩部:二者合為密教根本兩部,即在一心法界上樹立理德、智德兩門。
. 胎藏界(理):表現大日如來其理性者(本來存在之永恆悟性)稱為「胎 藏界」,簡稱胎界;與中觀派有密切關係。
. 金剛界(智):表現大日如來內證之智德,其體堅固,不為一切煩惱所破,猶如金剛寶石之堅固者,稱為「金剛界」,簡稱金界;與瑜伽行派有密切關係。
四、 密宗典籍:
. 密宗三種根本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
. 密宗所依論典:《菩提心論》、《釋摩訶衍論》。
五、 六大:密宗認為宇宙萬物、佛與眾生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造。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識為心法,屬金剛界。
六  大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 識大
色心二法 色法(物質) 心法(精神)
胎金二部 胎藏界(所觀之理德) 金剛界(能觀之智德)
※密宗主張色心不二,金胎為一;又倡導修習三密加持,使眾生的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身、口、意三密相應,即身為佛。
※密宗儀軌均有嚴格規定(密宗特重形式),需經阿闍梨(又稱「導師」)祕密傳授。
第一節 心性思想
※一行的思想
一、 心:密宗思想以「心」為基礎。
. 自心是一切智智:主張自心就是宇宙萬物的本體,亦是一切功能的總和。
1)一切智智(佛智),指能夠如實了知諸法實相的靈妙自心。
2)入真言門住心:真言密教的菩薩,以如來真言密法為所入之門,由自心顯發菩提;亦即自心具備萬德萬行、照見正等正覺,證入自心旳清淨境界,呈現自心的隨緣方便,莊嚴自心的佛國樂土。自因位到果位,安住於無執無染的清淨心,就叫做「入真言門住心」。
. 以實相解釋心:將諸法實相與《大日經》的心之實相等同視之,主張自心的實相即是菩提。
二、 阿:梵文中的第一個元音(母音),也是密教的根本真言。(參見課本頁311-312
1.「阿」字是眾聲之母,一切字的種子,含不生、無來、不二等多重意義。
2.一行將密宗真言「阿」字和菩提心聯繫起來,視阿字為菩提心的直接形象。
3.「阿」字是淨菩提心的標誌。
三、 佛性:一行主張佛性即是金剛寶藏或自性清淨心,而一切有情眾生都有自性清淨心或佛性。
※「自性清淨心」(佛性)為一切眾生所共有,此一論點成為密宗即身成佛、自在解脫的理論根據。
第二節 即身成佛
一、 即身成佛:指當下的有限肉身能夠證得菩提而成就佛果,亦即肉身成就菩提智而成佛。換言之,只要如實了知自性清淨心(「如實知心」),今生即可成佛,不必等到來生。「即身成佛」是眾生修習密法的最終目標,也是密宗立教的最高宗旨。
二、 三種成佛:即身成佛可分為三種,此即三種成佛。(參見課本頁313-314
. 理具即身成佛:指本覺佛性內在於眾生中,為眾生圓滿具足,所以只要勘破無明、斷除煩惱,便可由肉身直接成佛。
. 加持即身成佛:指佛的三密和眾生的三業,互相加持感應,佛與眾生沒 有間隔,融合一致而即身成佛。
 ※加持:指佛菩薩以神力加被於眾生,或上師以神力加被於弟子。換言之,修行者由精進修持、虔誠祈禱,感得佛菩薩慈悲法力佑助,名為「加持」。
. 顯得即身成佛:指經由修行而顯現眾生本有的真如而得成佛。
三、 五相次第:成佛必須透過五相次第而得成就,亦稱「五相成身」、「五轉成身」、「五轉成身」。
四、 修密法者成就佛身的五個階段(五相「觀」成):密宗修法重視「觀想」。
. 通達菩提心(通達心):指初修之人通達自身本具菩提之理,了知自己本有的菩提心為無明所覆,猶如月輪藏於輕霧中。
. 修菩提心:指修顯被無明所纏的菩提心,證得自心清淨圓明,猶如盈滿月輪捨離塵垢染污一樣。
. 成金剛心:指觀照清淨月輪之中有五股金剛,便能斷滅惱,具足智慧,加持菩提心,使它像金剛一樣堅定不移。
. 證金剛身:指觀想成就自身三昧耶身(諸佛所持的象徵器物),自身即是蓮華,遍入虛空,融通無礙。
. 佛身圓滿:指觀照五股金剛的三昧耶身轉成大日如來,自身即是佛,圓滿無缺,即身成佛,得證菩提。
1)五股:代表五智、五佛。(2)三昧耶:平等義。
※《金剛頂經》認為觀照「五相」(通達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剛心、證金剛心、佛身圓滿),便能成就大日如來之身(佛身)。換言之,凡夫肉身,觀成五相,於今生疾速成佛,不須歷劫長時修行,名為「即身成佛」。。
第三節 六大緣起
一、 六大緣起:宗密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六種基本元素)所構成,稱為「六大緣起」。
二、 四種法身:
. 自性法身:諸佛的真身,亦是法性。
. 受用法身:有自、他兩種。
1)自受用法身:一切事相互有變化離合,本是同體,故名自受用身。
2)他受用法身:對十地的菩薩而示現的報身。
. 變化法身:對初地以前的菩薩、二乘、凡夫所示現的肉身。
. 等流法身:應九界而示現的化身。
三、 三種世間:眾生(假名)世間、五陰世間、國土世間。
四、 六大:六大有六性(六種屬性)、六用(六種業用)、六色(六種顏色)、六形(六種形狀)、六種子的差別。(參見課本頁316317圖表)
五、 六大無礙:六大無礙是說一切諸法當體皆為六大緣起,佛身六大與眾生六大,乃至一切現象的六大同為實相,無隔無別;且六大總攝為色心二法,色心體性同一,互不相離。(參見課本貢317-318
※密宗提出「六大無礙」來說明諸法實相。
第四節 四曼荼羅
一、 曼荼羅:密宗修行者在其身心世界裡溝通諸佛菩薩的一種形式。
. 六大象徵宇宙萬物的體性,四曼荼羅則象徵一切現象。
. 曼荼羅:漢譯為「壇城」、「輪圓具足」等,原為婆羅門教供奉神像、祭祀的土壇,佛教襲用之。密宗修法時,將所奉事觀想的本尊形相及其眷屬、居處、境界等畫在布帛或紙上,或做成立體的模型,以便供養、觀想之用。
二、 四曼荼羅(四曼):象徵了實相的各種功用。(參見課本頁318-319
. 大曼荼羅:描繪佛菩薩形象或本尊的形象。亦即總集諸尊的壇場及形象等全體,為曼荼羅的總體,所以稱為「大」。廣義來說,每尊佛像、整個壇場、世間塵法、宇宙萬象都是大曼荼羅。
. 三昧耶曼荼羅:描繪象徵菩薩或本尊的器物與手印,以表示其誓願。事物各有其性能與作用,這種具體表現稱為三昧耶曼荼羅。
. 羯磨曼荼羅:描繪佛菩薩或本尊的威儀動作,及佛菩薩的鑄像、畫像、等。廣義而言,所有的行為或活動,都可說是羯磨曼荼羅。
. 法曼荼羅:描繪佛菩薩種子及經論文義理。泛指一切聲音、語言、文字、名稱等,都具特殊意義。
三、 都會曼荼羅、部會曼荼羅、別尊曼荼羅。(參見課本頁319
四、 四曼不離:意指下至眾生,上至諸佛,一一皆具四曼,諸佛與眾生四曼互具互攝。
五、 四曼為相:由於曼荼羅是大日如來加持三昧之相,修法者在瑜伽妙行中禮讚曼荼羅,便可接受大日如來神力加持,掃除煩惱與罪障。此種溝通諸佛菩薩的心維活動,要經由四曼的形式和念誦真言來進行,一般稱為「四曼為相」。
第五節 三密相應
一、 三密:即身、口、意三業,以佛陀而言就是三密,亦即諸佛本尊所證的身、口、意三業。
. 三業:佛家將人的行為分為身(行動)、口(言語)、意(思惟)三方面,名為三業。
. 三密:密宗認為大日如來也有身、口、意,稱為三密。
1)大日如來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天地萬物都是大日如來的呈現,因此說一切形相都是祂的「身密」,一切聲音都是祂的「口密」,一切精神活動都是祂的「意密」。宇宙萬象及其作用就是這三密的顯現。
2)就事相而言,本尊「身密」是指本尊的手印、動作;本尊「口密」是指本尊的真言密咒;本尊「意密」是指本尊的菩提心。
3)就理體而言,一切威儀動作,無不是本尊的手印(「身密」);一切語言聲音,無不是本尊的真言(「口密」);一切意念無不是本尊的菩提心(「意密」)。
※「身密」,即結印,以手指結式表種種之意義。「語密」,即念咒。「意密」,即入大日之三昧,以心觀實相。
二、 三密相應:亦稱「三密瑜伽」。眾生的「三業」本質上與大日如來的「三密」平等無差,佛與眾生體性相同,眾生的三業與佛的三密互相應合,即是「三密相應」(佛與我合為一體)。
三、 三密加持:手結印契、口誦真言、心觀本尊,以便淨化自己的三業,使其分別與本尊的三密相應無間,感應到一種不可思議、莫大威力的加庇,讓修行者本有的三密急速呈現出來。
  ※由行三密而得加持,即佛力與行者之信念互相無礙涉入,互相加入,互相攝持,而產生一種不可思應之感應作用,
四、 有相三密與無相三密:三密分為「有相三密」與「無相三密」兩種。
.有相三密:專注於有形相境,如本尊身相、真言等,作三密相應的念誦, 以致所觀形相明白顯現,這種有相三密相應的法門名為「有相瑜伽」。
2.無相三密:觀照三業皆從一實相顯現,三業無非三密。這是證悟自心實相,以觀照自心真實而與真如相應,超越有相境界為門,這種無相三乘相應法門稱為「無相瑜伽」。
第六節 五智五佛
一、 五佛:大日如來為要度化眾生,化為五佛,即東方阿閃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
二、 五佛稱為「五智如來」,分別代表五智。
五佛 東方阿閃佛 南方寶生佛 西方阿彌陀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 中央毗盧遮那佛
五智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法界體性智
三、 五智:
. 法界體性智:了達法界體性的智慧;指第九識(菴摩羅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的智慧。這種智慧與法界體性互相契合,所以稱為「法界體性智」。
. 大圓鏡智:捨離一切染淨、分別所得的智慧;為第八識(阿賴耶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的智慧。這種智慧有如一面大的圓鏡能映現宇宙萬物,所以稱為「大圓鏡智」。
. 平等性智:觀照萬法悉皆平等、恆共相應的智慧;為第七識(末那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的智慧。這種智慧徹見宇宙萬物平等無差,所以稱為「平等性智」。
. 妙觀察智:正觀種種事物各有差別的智慧;為第六識(意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的智慧。這智慧觀察萬物、區別正邪、明辨是非、分判善惡,所以稱為「妙觀察智」。
. 成所作智:成就現實世間智慧;為眼、耳、鼻、舌、身識(前五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的智慧。這種智慧能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成就所誓本願,樂利度化無量眾生。
※「五智五佛」的觀點源於金剛乘(金剛不壞之乘,係密教的異稱)教義,主張密宗修行者若僅靠念誦真言與建立四曼,並不能達到「即身成佛」的境界,還必須具備如來五種佛智。五智在金剛乘教義中是密宗行者成佛的精神要素,且被視為具有種種妙用。除此,修行者還必須具備「菩提心」、「大悲心」與「方便心」。
第七節 判教觀點
一、 密教的判教:一道二教、四教四心判。
二、 一道:一行主張無論何種教法都是佛法的內容,也都是大日如來所說。
三、 二教:「一道」分為顯密二教。
. 顯教:指應身佛釋迦牟尼應機顯說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漸進之教,也是權教。顯教是密教以外的教法,是三乘教。
. 密教:指法身佛大日如來內證而密傳且不曾宣說的密法,是頓入之教,也是實教。密教是佛教的根本教法,是一乘教。
四、 四乘:「一道」再細分為四乘。
. 聲聞乘:聲聞乘聽聞聲教、了悟四諦義理,得證阿羅漢果。
. 緣覺乘:緣覺乘覺悟十二因緣的道理,得證辟支佛果。
. 菩薩乘:菩薩乘修行六度、化導眾生,得證無上佛果。
. 祕密乘:祕密乘指真言教而言,特重真言、咒語等密而不宣的教法。
※聲聞乘、緣覺乘統稱二乘(小乘),菩薩乘、祕密乘則歸入大乘,但祕密乘專指密教,是大乘中的頓教、佛法的根本。
五、 四心:根據四乘對諸法實相悟解的深淺,又有四心。
. 出世間心:小乘對諸法實相的認識稱為「出世間心」。
※出世間心:了解世間萬物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無永恒不變的實體,從而生起出世間之心,以便解脫輪迴無常之苦。主要代表經典:《阿含經》、十二部經(十二分教)。
. 無緣乘心:菩薩乘之大乘法相宗對諸法實相的認識稱為「無緣乘心」。
※無緣乘心:了悟「人無我」和「法無我」,以及「三界唯心」、「唯識無境」的義理,並且了解阿賴耶識的種種作用如夢如幻,了不可得。主要代表經典:《解深密經》、《楞伽經》。
. 極無自性心:菩薩乘之大乘空宗對諸法實相的認識稱為「極無自性心」。
※極無自性心:觀照宇宙萬法由緣而生,因緣本身亦由緣所生,幻起幻滅,當體即空,了知諸法性空不實、畢竟空寂。主要代表經典:《般若經》。
. 如實知自心:祕密乘對諸法實相的認識稱為「如實知自心」。
※如實知自心:在一念中直接觀照自身本有的真如佛性或自性清淨心,且覺知由佛性、自心所現的宇宙萬法彼此互相含攝,圓融無礙。
第十三 章 禪宗學說
一、禪宗又稱佛心宗,其名稱由來:
禪宗:原是在修習禪定的基礎上所發展出來的中國佛學宗派而得名。
佛心宗:因其參究的方法是以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而得名。
二、禪宗六祖:菩提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
三、二系五家七宗:
1、二系:慧能門下傳出青原行思與南嶽懷讓二系。
2、五家:溈仰宗、臨濟宗(此二宗由南嶽所傳)、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此三宗由青原所傳)。
3、七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楊岐、黃龍。
※楊岐、黃龍於宋代由臨濟宗派出;五家七宗,旨歸不二,所異者唯宗風而已。
四、禪宗的理論基礎:如來藏緣起論。
※禪宗認為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異,只因妄念遮蔽而不顯。若於當下頓除妄念,則能徹見自心本性。
五、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依文字語言,直悟佛陀所悟之境界。
六、 迷與悟:迷悟是同一心性的兩種境界。
1、慧能:倡「性本淨」,主張「頓悟頓修」。(南禪)
2、神秀:倡「拂塵淨」,主張「漸悟漸修」。(北禪)
七、 無念:不依境起,不隨法生,也就是「於法心不染,見境心不馳」。
※「無念」的消極意義:心無所住;「無念」的積極意義:返照真如。
八、定慧一體,定慧等學。
前言
一、 禪宗起源:靈山會中,如來拈花,迦葉微笑,即是付法。
※直至慧能,禪宗在中國才真正形成。
二、 道信:主張「坐禪守一」(依《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坐禪)。
1.一行三昧:以真如為觀照對象,並專注於一行(專注於一事)的禪定。
2.道信傳法於弘忍(東山法門)、法融(牛頭宗)。
三、 弘忍:以為《楞伽經》名相繁瑣,易引生分別、妄想,因此改以《金剛經》印心。
四、 南能北秀:弘忍門下,禪宗分為南北二支。
. 北支以神秀為第六祖,形成禪門北宗。(漸教)
. 南支以慧能為第六祖,形成禪門南宗。(頓教)
※中唐以後(荷澤神會),南宗成為禪宗正統,北宗遞延數代即告衰亡。
五、 五家七宗:各家的思想相差不多,僅是門庭施設不同,接引方式有別,以致形成不同的宗風。(參考課本頁334
六、 二入四行:係菩提達摩的主張。
. 二入:理入、行入。
1)理入:藉教悟宗、捨妄歸真、體認本性、寂然無為。
2)行入:實踐四行,磨鍊意志,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 四行:
1)報怨行:修道之人若受苦時,當念「此係我宿殃惡業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無冤訴」,體冤而進道,故稱「報怨(冤)行」。
2)隨緣行: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名為「隨緣行」。
3)無所求行: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願樂,順道而行,名為「無所求行」。
4)稱法行:信解性淨之理,達解三空,自利利他,修行六度而無所行,名為「稱法行」。
第一節 心性思想
一、 心性:指眾生本來所具而不改變的體性,與真如、自性、佛性、真性、如來藏等同義。
二、 大乘佛學心性主張:心性本淨。
三、 禪宗心性主張:心性思想即禪宗學說的核心。(參考課本頁335-338
. 菩提達摩:認為一切眾生都有真性(佛性),只是被煩惱妄念所遮蔽,只要捨離妄想,回歸真性,就能成佛。
. 慧可:繼承達摩「同一真性」的宗旨,主張人心就是佛性,彰顯「即身成佛」(不須多生修行,即以現在色身成佛)的義理。
. 僧璨:認為「心」是呈現宇宙萬物的形上主體,只要捨離妄念,任運心性,不執一物,自然可以合於禪法。此種「任性合道」(聽任自然,合於真道)、「無得無證」思想對禪宗影響很大。
. 道信:主張「一心靈源」是萬物的本體,「常住法身」是佛性、自性,也是永恆不變的抽象主體。
. 弘忍:認為眾生的心地本來清淨無染,由於妄念生起,眾生便不能保有自心的清淨而流轉生死,主張守住自己的本心以趨入涅槃境界。
. 慧能:提出「自心是佛」,認為眾生雖有智愚之分,但本具的佛性卻沒有任何不同,因此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
. 神會:主張「本有佛性」,認為有情眾生都圓滿具足此佛性。
四、 「即人即佛」的思想:南禪禪師(懷海、希運、義玄等)以慧能「自心即佛」為基礎,進而強調「即人即佛」的思想。換言之,主張人就是佛,要眾生建立自己本來是佛的自信與自覺,喚起主體自覺意識,當下肯定本具的真我,展顯本有的自性。
第二節 自性空寂
一、 「自性」無形無相,無邊無際,猶如虛空。
二、 空寂的自性能夠現起各種知覺,宇宙一切都是由湛然空寂的自性所呈現。
三、 心性具有「覺知」的能力,能夠覺察妄念的生起;妄念興起,立即覺察,即能透顯無執無著心性。
四、 無住:指沒有任何執著的心靈狀態。換言之,心性雖虛空無相,但亦不能執取空相,此即「無住」。
※頑空:停滯空的見解,淪於厭世斷滅的態度。
第三節 迷悟之別
一、 佛與眾生的差別只在於覺(悟)與不覺(迷)。
二、 迷、悟差別只在於「心」,換言之,迷與悟是同一心性的兩種境界。
. 迷:指心執取諸法,以假為真。
. 悟:指心捨離諸法,不生妄念。
. 由迷到悟是這個「心」或「靈知之心」的轉化。
三、 神秀與慧能的心性思想:
. 秀:「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即「拂塵淨」的漸修工夫。
. 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即「一性本淨」、「性淨自悟」的頓悟法門。
四、 名詞解釋:
. 本來面目:人人本具,不迷不悟之面目,又作「本地風光」。即身心自然脫落而現前之人人本具心性。
. 覺性:覺悟的靈性、覺知的佛性。
. 見地:對禪法的認識和見解。
. 唯心淨土:指身中淨土,即不論身居何處,都是極樂世界。
. 煩惱:貪、瞋、癡、慢、疑、見。
. 菩提:覺悟佛法的正智或徹悟之後的境界。
. 立處即真:所到之處都能體現真如。
. 觸類是道:六識所面對的一切境界都是佛性所現,無不是道。
. 觀見:以智慧觀事、理諸法,而照見了明之意。
10.攀緣:攀取緣慮之意,指心執著一對象之作用。
11.見性:徹底認識本有的佛性。
12纏縛:指纏縛眾生而令繫於三界生死之一切煩惱。
13.作意:突然警覺而將心投注某處,以引起精神活動之作用。
14.無分別智:捨離名言概念的分別而證悟佛性時,所得直觀真如的智慧。
第四節 無念為宗
一、 無念:慧能以「無念」作為禪宗的最高宗旨。
. 消極義:指接觸外境時,心性不起執著、不受一切事物的影響(不依境起,不隨法生)。
. 積極義:指沒有邪念,而非沒有正念;正念就是返照真如本性。換言之,無念是以「真如自性起念」為念,捨離空有、人我的對待,直接透顯自心、本性。
※真如具有妙用性質,所以能夠產生念頭,而起念就是真如本性自己呈顯自己,換言之,即「見性」,此即「無念」的精義。
二、 如何作到無念?依靠「真心」的自覺。
※無念即不執著一切現象的「無分別智」,它提示一種直觀的內省,揚棄瞑想枯坐的禪定,展現出禪法嶄新的生命力。
第五節 定慧等學
一、 禪定與智慧:
. 定:經由固定坐姿、調整呼吸,到達一心專注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
. 慧:在禪定基礎上獲得悟解,及通達事理的智慧。
二、 定慧等學:慧能從「無所住而生其心」悟出「定慧等學」的觀點,即禪定與智慧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為二。(參見課本頁350
. 「無所住」:定;「生其心」:慧。
. 禪定是智慧的本體,智慧是禪定的妙用;定、慧「體一不二」,兩者是相即互攝的關係。
第六節 頓悟法門
一、 頓悟:即頓見本性,指無須長期修習,只要突然豁顯自己本有的佛性,便是頓悟。換言之,只要一念相應,領悟本有覺性,不歷階級,不經層次,便是頓悟(「頓悟」即「見性」)。
二、 禪宗由「自明本心」論述頓悟,指出頓悟的基礎在於眾生內在的心性,而不在於外在的禪坐與言說,認為頓悟即在心上用功,了悟自心,才能步入佛境。(參考課本頁352-353

第十四章 淨土宗學說
一、淨土宗又稱蓮宗,其名稱由來:
淨土宗:以稱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而得名。
蓮宗:東晉慧遠在廬山建立蓮社往生淨土,奠定淨土宗的基礎而得名。
二、蓮宗九祖: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蓮池、省庵。
※此係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
三、淨土宗以為「內因」(修行者的心、行、業)與「外緣」(彌陀的願、業、力)相應,才能往生淨土。
四、善導主張具足三種淨業正因與五種正行,才能求生極樂。
五、 淨土宗法門的宗要:信、願、行。
六、 淨土宗以稱念阿彌陀佛為實際修行方法,主要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等。其中以稱名念佛(記數念、追頂念等)最為普遍。
七、 唯心淨土:中國特殊宗派義理所發展出來的淨土觀點,並非淨土宗的根本主張。
八、 禪淨合一:主張參禪與淨土可以兼修,倡導者有延壽、蓮池、憨山、智旭。
前言
一、 淨土宗(俗稱「念佛法門」):認為眾生所住的現實世界是穢土,而諸佛所住彼岸世界則是淨土,在淨土佛國中尤以阿彌陀佛所居的西方淨土或極樂世界最令人嚮往。
※直至善導,其弘傳淨土,提倡念佛,組織教義與行儀,正式形成淨土宗(「他力」的宗教)。
二、 淨土三流:法然(日本淨土宗創始人)認為中國淨土宗有以下三派。
. 廬山蓮社的慧遠派。
. 曇鸞、道綽、善導的善導派。
. 慈愍三藏的慈愍派。
※此係依教義內容不同而劃分,實際上,中國淨土宗並無流派之別。
三、 淨土宗所依典籍:三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
四、 兩種淨土思想:
. 彌勒淨土信仰:由東晉道安首創,唐初因玄奘信彌勒淨土,而頗盛一時。
. 彌陀淨土信仰:始於廬山慧遠所創「白蓮華社」(簡稱蓮社)。
五、 曇鸞:立難行、易行二道,主張易行道說、他力本願說、五念行說與彌陀淨土說。近代日本學者每以戥鸞為中國淨土教開山祖師。
※淨土五念門,指往生阿彌陀淨土之五種憶念修行門:禮拜門、讚嘆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
六、 歷代以來,淨土思想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力。
第一節 淨業正因
一、 淨業正因:
. 淨業:即善業,指往生西方淨土的業因。
. 正因:即導致結果的真正因種。
. 淨業正因:成就淨業的善良因種。
二、 十惡與五逆:
. 十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 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三、 三種淨業(亦名「三福」):據《觀無量壽經》。
. 孝養父母(敬行),奉事師長(敬行),慈心不殺(慈行),修十善業(止行)。(共凡夫法,是世間善)
. 受持三歸(在家戒),具足眾戒(出家戒),不犯威儀(出家戒)。(共二乘法,出世間善)
. 發菩提心(願行),深信因果(信行),讀誦大乘(解行),勸進行者。(大乘不共之法,出世間善)
※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躬行實踐此三福,才有可能到達佛國淨土。
四、 五種正行:善導主張修行淨土的人必須先修五正行。
. 讀誦正行:誦讀淨土三經。
. 觀察正行:專心觀想極樂國土莊嚴清淨。
. 禮拜正行:專事禮拜阿彌陀佛。
. 稱名正行:專門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 讚嘆正行:由衷讚嘆、供養阿彌陀佛。
※五種正行中,稱名為正業,其它四種為助業。
第二節 信願行
一、 信:指深信依佛所說,念佛求生西方必能如願。有信「自」(信自心有佛性)、信「他」(信阿彌陀佛實有)、信「因果」等意義。
二、 願:指發願命終往生淨土,到達佛國得不退轉,再迴入娑婆世界度化眾生。
三、 行:分正行與助行兩種。
. 正行:指專修念佛。
. 助行:指兼修禮誦供養。
四、 淨土法門之宗要:信、願、行。深信、切願、力行(三者缺一不可),被視為念佛往生的關鍵。
第三節 本願思想
一、 本願:即根本的救度眾生的悲願,亦即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成為人格完美者的誓願。此特別指阿彌陀佛為救度一切眾生而發的誓願(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本願:指「因位」(未成佛前,稱為「因位」;成佛時,稱為「果位」)之誓願。
二、 本願他力:法藏比丘(阿彌陀佛未成佛之前,名為法藏比全)的本願成為「他力」而用於普度有情眾生,此即「本願他力」(作為他力的彌陀本願)說。藉著這種本願他力,凡夫得以往生極樂淨土,淨土宗就是根據這一本願而來的宗派。
三、 法藏的四十八願:(參見課本頁366-367
. 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念佛往生願」最為重要,為本願中的本願,稱為「願王」。
. 四十八願分為八大內容。(參見課本頁367
※本願所救濟的目標、對象者,指末代濁世之眾生;本願所誓行之忥佛,稱為「本願行」
※淨土的偉大,即在於本願思想;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也依於本願思想而來。
第四節 念佛法門
一、 念佛法門:是心口合一,反覆念佛號的一種修行法門;大乘念佛以稱念阿彌陀佛為最盛,淨土宗尤以之作為修行的主要內容。
二、 易行道:
. 曇鸞認為僅靠「自力」解脫的「難行道」不易解脫,因此大力提倡以「他力」(乘佛願力)解脫的「易行道」。
. 易行道的修持方法: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死後便可往生極樂淨土。
三、 曇鸞的淨土思想:
. 他力本願:指念佛往生西方淨土,主要是依賴阿彌陀佛的偉大誓願,並透過自己虔誠的修持,即可順利往生彌陀淨土。
. 五念門:五種具體的念佛方法。(可參照前文善導的「五正行」)
1)禮拜門:禮拜阿彌陀佛。
2)讚歎門:稱念阿彌陀佛。
3)作願門:如實修「止」。
4)觀察門:如實修「觀」。
5)迴向門:功德迴向眾生,同生安樂淨土。
※曇鸞以為一心不亂地念佛,此心即是佛心,最終必然可以到達極樂世界。
四、 念佛的修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 實相念佛:憶念佛的法身或憶念諸法實相,即是實相念佛。實相念佛所得到的三昧名為「一行三昧」,又稱「般舟三昧」。
※三昧,漢譯為「正定」,即繫心一處而不散亂。
. 觀想念佛:捨離亂意,念念想到諸佛的形象、光明、淨土、眷屬等。(《觀無量壽經》十六種觀想)
. 觀像念佛:摒除雜念,專心憶念佛的生身或應身,即是觀像念佛,分為以下兩種。
1)通觀:普遍觀察一切佛所共有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2)別觀:專注於某一位佛的莊嚴形相(如阿彌陀佛)。
. 稱名念佛:或稱「持名念佛」,即口稱阿彌陀佛,持續不斷;是淨土法門中,最為普遍的修持方法。持名念佛有以下幾種方式:
1)記數念:在稱念佛號同時,用數念珠來記錄所念的計數。
2)記十念:每念十聲就撥一念珠。
3)隨息念:呼氣,盡一口氣稱念佛號三、五聲或六、七聲,一口氣念到底,一口氣念完後,吸氣再念,連續十次。
4)追頂念:口中微出聲,念時字句甚急,一句句一口氣連續下去,其中不容一絲空隙。
5)禮拜念:邊念邊拜,清淨身口意三業。
6)覺照念:於稱念佛號的同時也觀照自性,此法有助於心性修養。
7)出聲念:出聲朗念佛號,可以掃除妄念,對治昏沈懈怠,尤其高聲念佛更能達到止觀雙運、定慧雙開的境界。
8)金剛念:念佛時,舌尖微動,稍稍出聲;此法能攝心入靜,止息妄念。
9)默念:啟動嘴唇而不出聲,但念者心中一字字從頭到尾,清楚地默念佛號。
第五節 唯心淨土
一、 唯心淨土:指西方淨土唯淨心所造,不出有情眾生真心自性之外,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與眾生的真如法身並無差異,是故雖念彌陀,亦不離自性真心,故稱為「唯心淨土」。
二、 天台學者站在如來藏思想的角度主張:山河大地,唯心所造;宇宙萬物,唯性所現;彌陀淨土與極樂蓮邦皆在眾生本具的「心性」中(所謂「心淨土淨,不假外求」)。
第六節 禪淨合一
一、 禪淨合一:延壽認為參禪與念佛可以兼修,並行不悖,尤其念佛有助於禪修,因此視禪淨雙修為最佳的修行與最易獲益的途徑。
二、 延壽以後,主張禪淨合一的佛教大師:(參見課本頁375-377
. 蓮池大師(雲棲袾宏):主張參禪與念佛都是通向解脫的路徑,為中興淨土的宗師。
. 憨山老人(憨山德清):主張參禪念佛是了悟一心的重要方法,並把念佛視為是參禪的必要步驟,以為念佛求生淨土是最為直接簡單,是跳脫輪迴、獲得涅槃的最佳門徑。
. 八不道人(蕅益智旭):以一念統攝教禪各家,最終則歸於念佛的當下之念,也就是至心念佛。換言之,即主張念佛法門為一切法門之根本,以「持名念佛」統攝一切宗、教、事、理。
※無生忍,也稱「無生法忍」,意指將心安住於不生不滅的道理上。
※智旭時代所謂的「禪淨合一」已變成「以淨攝禪」。


※ 自我評量題目參考答案
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 第四題 第五題 第六題 第七題 第八題 第九題
第十一章 頁287 288 290-291 291-293 293 296 297-298 298-299 299-300
第十二章 頁310-311 311-312 313-314 315-318 318-319 320-321 322 324-325
第十三章 頁336-338 341 343 344 345-346 348-349 351-352
第十四章 頁361 362-363 364 365-366 368-370 371 374-3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